菜根谭读后感(通用18篇)

时间:2023-12-05 19:37:50 作者:LZ文人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在思考和表达能力上得到锻炼。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感受其中的智慧和情感共鸣。

《菜根谭》读后感

闲来无事,笔者翻翻书,或是在网站上读读书,特别是喜欢读些有关修身立业的书。《修身,在专业上增进知识是立业的基础;而立业又为修身增进专业知识提供可靠的保障。

而《菜根谭》正是一本关于修身立业的书,借这次谈读书心得体会的机会,笔者想说说自己读过这本书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菜根谭》的作者是明朝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是一本格言体写成的集子,关于书名的由来,有人认为语出性定菜根香,有人认为由宋代儒者汪信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句话化用出来,另外也还有一种说法,明朝孔兼为《菜根谭》所作的题词中有这么一句话:谭以菜根名,固自清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这句话大概意思说:这本书以菜根命名,是因为作者在人生清苦历练中悟出道理来,而且悟出的这道理是作者经历风波、坎坷的体现。菜根是一种清苦的东西,而菜叶的苦味却全由菜根提供、生长出来,可见人生的乐境由苦境出来。

《菜根谭》这本书包含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但主要还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所谓中庸思想,就是要提倡中正平和、通融豁达的精神。比如其中说道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以。就是要求我们要有理解包容的精神。再比如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隐讽之;今日不悟,候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也是要求我们要有豁达、大度、平和的精神。

《菜根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影响深远。因为在中华民国时,日本就有对这本书不断刊刻的先例。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在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销售、市场开发、员工自律诸多方面,菜根谭都有很大鞭策、警示作用。

当你在苦恼郁闷事业不得意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有豁达开朗的感觉,苦恼烦闷的感觉也伴随着你领略体。

《菜根谭》读后感

今天,我将由洪英明编辑的《蔡根谭》一书通读了一遍,书中说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使我深受启发。

当我读到“栖守道德,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我想,坚守道德的人,也许只是暂时的寂寞。俗话说,小人不择手段,在现实世界中,小人有成功的。但是小人只能欺骗群众一时,不能欺骗一辈子。

例如,宋高宗死后,秦桧终于受到了报应。乾隆死后,和珅被抄家。但是,岳飞和刘墉对人们的影响是永远的。因此,当人们坚持自己的道德时,如果感到孤独,也绝不能退缩,成为坏人。

当我读到“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我惭愧地想:是的。

受到恩宠可能会带来灾难,所以当你骄傲的时候,回头看看。失败之后,后面你有可能会成功。例如,在五年级的第一学期,我的成绩突飞猛进,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于是变得骄傲起来,没有及时回头,结果,后面成绩一落千丈,我感到非常后悔,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学习,把成绩赶上去。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你不妨也看看这本书,我想它会给你很多启发的!

《菜根谭》读后感

有句话叫:“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菜根谭》是我国古代学者洪应明所撰写的一部关于人生体验的奇书。

记得妈妈给我买得那一天晚上,由于缺乏亲身体会,我还以为《菜根谭》就像人们所说的天书一样难以理解。但在我认真阅读以后才知道,这真的是一本教育意义深刻的书。上面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身边,它把我引入了一个新天地。从我阅读得第一天起,我就把它当成了最好的朋友。

而里面的故事更是让你如痴如醉,回味无穷。里面有名扬千古、无欲则钢的王安石;有两袖清风的于谦;有铁面无私的青天包拯。他们的清正廉明是我久久不能忘记的。里面还有人人皆知的磨杵成针、凿壁偷光、孟母三迁。它们都是鼓励我前进的航标灯。

从《菜根谭》的开始,经历了几百年世事沧桑,但《菜根谭》将永远谱写着它那永垂不朽的文化。正如学者洪应明所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菜根谭》读后感

山珍海味,也不过是一日三餐;流行时髦物外,也是昙花一现;那些经久不变的,长久的就是简单的,平淡的“粗茶淡饭”生活。不管是富贵也好,学富五车也罢,我们是要踏实,低调,“谁家烟灶无烟火”?当我们遇到苦难,或者开心时,要坚信“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的谏言。一个人,不可能一天,一个星期都是一种状态的。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人一生要多读书,更要读好书!

《菜根谭》读后感

偶然之间,我遇见了洪应明先生写的《菜根谭》,就像沙滩上玩耍的小孩偶拾得一明珠。菜根谭,这样低调的名字却蕴含着深刻的真理——谭者,谈也。或曰“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是用菜根喻人生之根本。只有根基稳了,人生才会有价值。

《菜根谭》中提到“作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意思是做人要超凡脱俗,但是不要有故意违反世俗人情的心思,来显示自己的清高。做事要顺应时局,不能有一点刻意的趋炎附势的想法。在读到这句话之前我以为“脱俗”与“应世”是对立的,现在才懂得“脱俗”是指内心高的素质和涵养而不是主观意识的摆脱世俗,它是一种从容;如果刻意标榜自己的清高是比世俗更低级的。真正懂的出世的人更懂得入世。这让我想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利万物而不争。”我想,人最好的德行应该就像水一样养育万物,却没有与万物去争夺。修德是人的根基,人的素质和涵养提高了才能更从容面对生活的苟且。

洪应明先生又提到“古人闲适处今人却忙过了一生;古人实受处,今人反虚度了一世。总是耽空逐妄,看个色身不破,认个法身不真耳。”意思是,古人闲适之时,今人却忙忙碌碌过了一生。古人实受之时,今人又恍恍惚惚虚度一生。总是沉溺于虚空,追逐妄想。看不破自身,认不清时事。闲的是什么?忙的是什么?看破什么?认清什么?这是我初读时的疑问,也是我着迷于此的原因之一——自己思考获得的东西往往比别人直接告诉你的更深刻。这句话是洪应明先生对明朝中后期奢靡享乐的社会现象的感叹,同时也适用于现代,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要看破虚幻的欲望,认清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实实在在的享受生命。停下逐妄的脚步,看看自己拥有的,珍惜眼前。毕竟房子没有最大只有更大,但舒适便好;钱没有最多只有更多,但够用就好。一昧去追求换房换车换名牌就容易忽略父母家庭孩子朋友,有些东西失去了便不可挽回,徒留遗憾。

很多道理是身边的人不能告诉你的,在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下,我们需要从大量阅读中获得。“少壮者,事事当用意尔意反轻徒泛泛作水中凫而已,何以振云霄之翮?衰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为辕下驹而已,何以脱缰锁之身?”(翮,鸟羽根也,泛指鸟翅膀)你品,你细品。我们现在是不是有“当用意而意反轻”的情况。还记得毛主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吗?我们青少年就应当有鸿鹄之志,有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有奋斗拼搏的勇气!而不是平静的像吹不起一丝涟漪的死水。失血于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为巢于幕上,可怜燕燕之偷安。意思就是说:把自己的鲜血流在了酒杯中,猩猩嗜酒真令人可笑;为贪一时安逸把自己的窝搭在人的帐幔之上,燕子的苟且偷安真是可怜。青少年应当时刻有危机感,大的方面:当今世界仍不和平,发展靠青年,我们自己要发展要拼搏,国家大业才能完成。小的方面:大多数人都有中年危机,这最是要钱的时候,很多人会后悔青年没奋斗或没攒钱,现在我们就要把专业学精,工作后管理好金钱,但学习只是大学的冰山一角,很多人脉关系,口才,修养都是从大学积攒的。

闲暇之余,我还是会细细读几页《菜根谭》即使重复也不觉乏味,因为不同时期读同一句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不一定要有多么深刻的感悟,只求平静心灵,拨开云雾。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也可以看看《菜根谭》得到自己的理解。

最后,我想将洪应明先生的这句话分享给大家——以积财货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猛然转念哉!转变的是思想,改变的是人的修养境界。每个人都有积攒财货的方法,何不把它用于积攒学问,要知道知识是通往财富的重要桥梁。像经商需要营销策略要有金融知识,一份轻松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考核。让我们以积财货之心积学问,重视阅读。

《菜根谭》读后感

近期抽空简单的阅读了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的《菜根潭》。菜根潭三个字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与我的母校——南京师范大学的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从教理念如出一辙。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如青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剖析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想青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

从事辅导员岗位数年,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深知自己在岗位上的态度、做事的严谨与否与学生的利益密切相关,深知公平、公正、公开的严格的制度执行对于学院的发展和声誉的重要性。正是母校传承的一种精神,正是党员身份的不断激励,正是工作中的努力和学习,我得到了成长和历练,也更是这样的经历,我更加成熟,对于学生工作更加尽心,每每学生的喜悦,也时常拨动我内心的自豪之弦。

《菜根谭》读后感

最近的床头书是《菜根谭》(明朝洪应明著),就谈点读后感,先聊这“欲擒故纵宽之自明”。

原文: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其大概意思为:如果有事一下子搞不明白,先放一放,也许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千万不要急,免得自己郁闷;如果有人不听劝告、不服从教育,先让他去,你不管他也许他自己倒理解了,不要过于烦人家免得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一种可能:自己是错的。)。

道理很简单,我们都明白,可是我们做到了么?

要做到洪先贤所说的不急不切,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心态。所以有人说心态决定一切,不无道理。当然,良好的心态需要通过修身来达到。那么解决问题靠什么呢,就是时间。其实时间是万能的,能解决人们许多的难题,一切的恩怨、纷争无不随着时间灰飞烟灭。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记住这个道理,合理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才能使人活得轻松、坦然。

小结一下,遇到矛盾难以短时间解决的,一、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二、问问自己真的有这么急么?不能马上解决的后果是什么,真的后果有那么严重吗?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人家一点时间。

《菜根谭》读后感

初读《菜根谭》,就知道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处世智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理解通透的。只能摘其中一些感触良深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浅薄的理解。细嚼菜根,精做百事。

霁天青日,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蔽,人之心体亦当如是。

大自然从不停止运动变化,天体的运行也不会受到丝毫阻碍,人的心也要像大自然一样,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而不为外物阻碍停滞不前。

前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封城”引发了很多担忧,学生怎么上课?员工怎么上班工作?但很快疑虑就被打消,每个人都开始远程办公,线上办事,每个人都自主地参与到抗疫战争中,我亦是如此。

由此看来,“变”就是存活的能力。

琴棋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

琴棋诗画、山川云物,这些事物本身没有固定的品性,是随着人们的见识不同而有高低的领悟,所以阅读书籍与研究事理,要先提高自己的志趣。

洪应明的悟性与志趣是常人不能及的,他在忙碌采蜜的蜜蜂上看到人情世态,由回巢栖息的燕子感受到清雅的情趣。他认为研究学问的人要有清明的领悟能力,和事物接触的时候都会有所领悟。

当然,与我一样的寻常人,也不必过于苛责自己,而今是实践出真知的时代,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对“悟”也需要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就是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遇到问题想过办法解决。

大概也没有人会拒绝提升志趣,只是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着眼当下,一步步积累就好。黄金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玉石从石头中产生,世界上高深的道理,往往存在于身边平凡的事物中!

淡薄之士,比为浓艳者所疑;检啻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积蓄才华,并时常自我反省,是否刻意显露自己的才华。

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卑。这大概就是谦谦君子的样子。

《菜根谭》读后感

陈才根是一位深谙人生的隐士,他集佛、道、儒于一身,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将人生的奥秘展现出来。我认为《蔡根谈》是一本对人类事务有不同看法的书。喜欢读《彩禅》,他想:“嚼彩禅香,做什么都可以。”;企业大亨们喜欢读陈彩根,因为他们认为陈彩根是一本好书,是企业管理的“指南”,是企业家自我修养的“教科书”;和尚喜欢读《赤胆经》,因为它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陈彩根,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学的味道,充满了变化的哲学,充满了诗意。我认为《蔡根谈》是一本陶冶情操的好书。读起来很平静。这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个简单的语言。就像家庭例行公事一样。谈论它很容易。它在不知不觉中对自我有益:哦,有些事情可以这样处理。

读陈彩根,让我得到了很多灵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忧天下先,乐天下后”的爱国精神,更要有“忧天下先,乐天下后”的工作热情,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不应该只有的心态”没有冷漠,没有野心,没有和平,没有距离”,“没有怨恨,没有特别的人”,但也“自我修养”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如果他想跟上时代,他不仅应该考虑安全危险的想法,但也“博学,审问,仔细想想,说很明显,努力和实践“自己不断充电,加油!

街上最时髦的衣服往往是过时的,而最后的衣服则是简单而普通的。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需求只是生活的调节,而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吃上一百次的是简单的食物。酸、甜、苦、辣都是调味品。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是使我们生活充实而实际的关键。读“天地不能无和,人不能无乐”。让我意识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朝它皱眉,它也朝你皱眉;当你微笑时,它也向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快乐是幸福的关键。读过《心不应空》之后,如果它是空的,那么正义和理性就会复活;如果不是真的,那么物质的欲望就不会进入”,我懂得了心不能谦虚,只有谦虚才能让正义和真理进入心;心再充实也不够,只有充实才能使贪婪的物质欲望无法入侵。在学习和做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改变自己。只有保持“有水源”的状态,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

读“照人的意思去做,带着工作,带着结束,是没有退路的车轮;从情感的理解,到理解,有一种神秘,终有十道清辉。”让我知道,我不应该让自己去做事情,也不应该带着太多的情绪去理解真相,从而避免走弯路。思考一下是有意义的。作为教师,我们教育人民的工作是长期的,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当你工作时,你不能有野心。因为感性的激情是干柴上的火,这比剥皮还要响亮,但它会在瞬间熄灭;原因是无声的煤炭,可以发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从头到尾靠的是恒心和毅力。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你不仅要学会适应现状,还要有责任心。关键是努力工作。浅水喧闹,深水沉默。我希望自己是最发人深省的深水,每天都在积淀,展现沉淀的本质。

《菜根谭》读后感

好久没有写了,其实想写的东西很多。还是太懒,最近的床头书是《菜根谭》(明朝洪应明著),就谈点读后感,先聊这“欲擒故纵宽之自明”。

原文: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其大概意思为:如果有事一下子搞不明白,先放一放,也许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千万不要急,免得自己郁闷;如果有人不听劝告、不服从教育,先让他去,你不管他也许他自己倒理解了,不要过于烦人家免得产生逆反心理。

道理很简单,我们都明白,可是我们做到了么?

要做到洪先贤所说的不急不切,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心态。所以有人说心态决定一切,不无道理。当然,良好的心态需要通过修身来达到。那么解决问题靠什么呢,就是时间。其实时间是万能的,能解决人们许多的难题,一切的恩怨、纷争无不随着时间灰飞烟灭。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记住这个道理,合理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才能使人活得轻松、坦然。

菜根谭读后感

前些日子在我们四部文豪小于的推荐下,读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正是《菜根谭》,据说,里面讲了好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翻开书,"余过古刹,于残经败纸中拾得《菜根谭》一录。翻视之,虽属禅宗,然于身心性命之学,实有隐隐相发明者。亟携归,重加校雠,缮写成帙。旧有序,文不雅驯,且于是书无关涉语,故芟之。著是书者为洪应明,究不知其为何许人也。乾隆五十九年二月二日,遂初堂主人识修身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之乎者也啊!这还得找释义一起看。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其大意是说,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细想一下,我们从学校毕业跨入社会,走进企业,走进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也不尽然被大染缸似的涂上杂乱颜色,在各位心中这都有着心底愿望的方向,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而更加确认各自的行事原则!

"人能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这句大意注释是,任何家庭都应该有一种真诚的信仰,任何人的生活都要有二种不变的原则。一个人如果能保持纯真的心性,言谈举止自然温和愉快,就能与父母兄弟相处得很融洽,比用静坐调护身心还要好上千万倍。

还有几句如,"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是无以济人利物。"。

注释大意是,尽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使心力交瘁,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来是一种高风亮节,但如若过分清心寡欲,对社会人群也就没有什么贡献了。说的挺好,如果能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完美的连接在一起,使生活更丰美,使工作不乏味,那会是一种什么境界!

《菜根谭》作者洪应明,明末隐士,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平不详。从《菜根谭》的内容及其友人于扎兼等人的记载中,可知洪应明是一位儒生,早年热衷尘世,晚年皈依佛门、广事交游。从这本书大致内容来看,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对于人们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确实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我说他之乎者也,其实也有些过了,联系上下文,并没有太过文言文,所以也能看懂些大致,再搭配注释理解,其文字算得上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宋代汪信民的话:"人常嚼得菜根,百事可矣。"另一位是伟人毛泽东说的:"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一古一今,都讲到了"嚼菜根"."嚼菜根"之说,就是说"少时吃得苦中苦,长大方能成大器"这么一个简单的意义。

其实,我看书大致是用看来检验值不值得一看,因为任何一本新书,我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文学底蕴、有多少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那就看吧!就像上边我摘出来的几句只是自己感觉有些意思的一小部分,有你需要的营养或者与你对世界认知的类似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读下去,都是好书!

《菜根谭》读后感

最开始了解到《菜根谭》,是因为喜欢其中的一句话:“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世间万物,相辅相成,鱼能在水里畅游而忘掉水的存在,鸟乘风飞行而可以不必知道有风的存在。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不为环境所拖累,人就可以活得轻松开心,顺其自然。当时读到这句话就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扑面之感,心想能写出如此句子的人一定是如和煦春风般的大师,隐居山林,一抬手一投足间,在袅袅茶香中笑看世间万物。

我的大学生活已经586天了,与室友们相识的日子也已经586天了,随机分配的六个人组成了257寝室,这里存着我最初的梦,这里有我最真诚的朋友。不置可否,我们每个人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彼此,喜欢游戏的人会带着室友一起“团战”,优秀的人会激励大家一起前进,我们都希望自己变好,都希望成长为可以让自己骄傲的人,本学期开学之初,我就推荐了大家《菜根谭》这本书。

《菜根谭》又名《处世修养篇》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的方式给人以启发和警醒。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藉贯不详,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

当时看到书的名字觉得很难理解,又很拗口,大家翻阅资料,互相讨论、借鉴,才明白有俗语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把菜味比作世味,意思是“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古人有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细细咀嚼,其芳香自心底而出,散染而去,感动的是人的灵魂与精神。

《菜根谭》分为总论卷、修身卷、为学卷、治家卷、为政卷、用人卷、治道卷、处世卷共八卷。总论卷主要以君王的为政之事为主,结合海宇之内的百姓、庙堂之上的良吏和刑法礼法的规矩,讲述“保天下之要道”,培养正气,能使贤人君子无郁心之言;坚固元气,能使群黎百姓无腹词诽之语。《菜根谭》的第一章就是修身卷,“立德修身——高出立,平处坐,低处行”,将“德”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强调君子首先要在品德上谨慎从事,品德才是根本。其中有一句“洁身自好,栖守道德——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令我感触颇深,一个能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永远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

反观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因为难以抵御物欲的诱惑,从而踏上人生的不归路,留下终生遗憾。不论是一只只被揪出的“大老虎”还是“小苍蝇”,不正是验证了这句话吗,“洁身自好,栖守道德”,才会活得坦坦荡荡。

《菜根谭》文字精炼,全书没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仿佛作者是在不经意间写的随笔一般,侃侃而谈,如叙家常,却有着更深刻的见解,短短几个字就能传递出许多人也许要领悟好多年的哲理,文辞优雅,对仗工整,虽经历了几百年,仍难以磨灭其睿智的光采。每次翻开,都仿佛是与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在闲谈,感受着老人经历过诸多风雨,看透世事后的人生感悟,只是寥寥几语,但是细细回味起来,又无一不是万古不易的真理。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大学正是进入社会的预备期,涉世尚浅,正是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容易沾染坏习惯、坏风气的时期,怎样保持善良的本性,始终光明磊落做人正是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的。总会听到有人说,在社会上要“长个心眼儿”,也许会有部分人觉得如果始终光明磊落待人就会被人利用和陷害,成为社会的淘汰者。我觉得,所谓的长个心眼儿并非是想着如何利用别人,如何去趋附不良的社会风气,迷失本性,而是像《菜根谭》中“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即使知道怎样使用诡计,也只是作为防止被利用的一种保护措施。

“嚼得菜根,做得百事。”《菜根谭》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智慧早已令我深深折服,它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同时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作者揉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和自身的体验,表达了四百多年前一位哲人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及治学家训的认识体会,表现了中国对人生、人际、人性的独到见解。

《菜根谭》将重构社会文化心态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修养相结合,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圆心阐述,可谓卓具识见。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众多的思想流派,在这些流派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社会文化心态的规范,但是,社会几乎全不理会这些道德,自行其是,弱肉强食,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洪应明所借助重构社会文化心态的有力武器是人的生存意识,将生死问题作为价值参照,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希望使人们将一切所作所为都放在鬼门关上进行比量、考究,然后识别孰轻孰重,孰取孰予,从而使人们自觉改变思维定式,价值取向,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方式,从个体到集体,最后重构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社会文化心态,使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书不仅是个人修养的箴言,实在是社会病态的药石。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使淡长。物欲横流的现代,人们如果能放弃功名利禄等各种欲念,冷却人世间的奔竞追逐,心安性定,不张扬、不虚浮,默默地坚守自己心灵的菜根香,就能长存其鸢飞鱼跃的天性,淡然从容,以一份精神上的空灵而遗世独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充实且有意义。

《菜根谭》读后感

翻阅《菜根谭》,我立即被作者豁达的胸怀,深邃的思想内涵所震撼,特别对其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段话尤为喜爱。寥寥数语,却深刻地道出了作者对人生,对功名利禄,对世间万事万物所持的心态。在这个充满了浮躁与诱惑的时代,《菜根谭》无疑是一剂安定的良药,让人们的烦恼纷乱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并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个受了教育有知识有头脑的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因为无论是自己有建树,还是以天下为己任,都是一副沉重的担子,挑上这副担子,一直到死才放下,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是不行的。孔子的弟子曾参曾说:“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此为高远篇的精髓。

睿智篇讲到:“我虽然帮助或救助过别人,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里,但是假如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却不可不经常反省;别人曾经对我有恩应常记于心不可以轻易忘怀,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不可不忘掉。”

达观篇给我们的启迪是:“一个心地善良而乐观的人,常把万事万物都看得很美好,天地间的事也就毫无缺陷;一个天性忠厚、宽大为怀的人,心里总处在平衡状态,也就不去理会人事倾轧和人间的邪恶了。”

端正篇又教会我们:别人的错误和过失应该多加宽恕,可是自己有过失和错误却不可以宽恕;自己受到屈辱时应该尽量忍受,可是别人受到屈辱就要设法帮他消解。

还有成就篇、奉献篇、自我篇、欢畅篇等,每一篇章都是那么引人入胜。

让我深有感悟的一句话是“议事论事明晓利害”,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评论事情的时候应处在旁观者的身份,才能追究事情的真伪始末和是非曲直,担负事情的时候应以当事人的身份置身其中,忘掉个人的利害得失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一些让自己不解的事情或者觉得不公平或者觉得不妥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和判断,而不能总从自己的角度和出发点去考虑。只有换位思考才能让自己体会到别人的难处,以至于自己不会多想或者错想。

现在的书籍、杂志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励志文章也是到处都是可我还是喜欢《菜根谭》它朴实且厚重,句句富有哲理名言,是古人在实践中的宝贵积累和总结,段段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对于从古到今的生活、工作都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菜根谭》对于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她是我身边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好的东西要让大家分享亦推荐给大家。大家有空不妨跟我一起读读《菜根谭》,那感觉不亚于跟圣人交流。

菜根谭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菜根谭》:遇事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的文章。使我感触很深,很受启发,给了我一次学习的机会。菜根潭三个字深刻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思想理念,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对当今社会为人处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平常的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有摩擦、有碰撞,但是遇事能忍一忍就过去了,往往是冲动过后,便是后悔。古人说过,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最好的解释。

当今的社会处处散发着对物资、名利的渴望,如果把名利看成一切,那么就会迷失方向,名利就会成为切断你幸福与快乐的利刃,如果你善待名利,将名利作为奋勇进取的动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支点,就会给你无限的动力,伴你走向成功,让你拥有真正的快乐!从小教导,吃苦是福,舍得、舍得,能舍才有得,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更感觉到“舍得”的深刻含义了。

人生的快乐就是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共享就是合作,合作就能共赢。保持平衡的人际关系,要与人真心交往,做人做事才能长久。

作为服务于电力系统的一员,不管是普通职工,还是管理人员,心中常怀电厂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顾大局、识大体,工作凡事从集体着想,以厂为家、以厂为重。只有把视界放高放远,才看得见潮流,看得清未来。在工作中发扬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精神,一方面我们要俯下身来,在一线务实肯干,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切实打造精品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具有超前的眼光和全新的视界,科学规划队伍发展,倾力打造现代化电力检修队伍未来。

《菜根谭》读后感

《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从结构上《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

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历史上没有太多的记载,可能是万历年间,金坛县一位久居山林绝意仕途的退职隐士。在当时,皇帝治国无道,有志之士的思想也异常沉闷,大家无法从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这类作品也就应运而生,目的就在于洗涤人们心中的污霾。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其实,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前的矛盾,无论过了多少年,都是有相通之处的,古文难免有些晦涩难懂,但是偶尔郁闷难解,还是可以与古人聊聊他的经历和感想,或许会豁然开朗。借此机会摘抄几个文中的句子分享给大家。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释义:使人当面赞誉你,不如避免别人在背后毁谤你;极力营造欢愉的初次见面,不如避免别人长久相处而不厌烦你。

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遇事而为人除害,即是导利之机。

为人处世总是想着要他人感怀恩德,受到恩惠的人就会不堪重负,反而会有怨恨之心;遇到事情实实在在地为他人着想,帮助其消除祸患,排忧解难,这就是创造出引导发展的生机。高姿态的帮助和恩德,不过是满足自己的手段,只会让人感受到压力,如果想要好好与人相处,就该拿出真心实意来,有施恩不图报的气魄。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喜欢把任何事情都搞得清清楚楚,这并不明智,该了解清楚的就了解清楚,不该清楚明白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得糊涂,这才是真正的明智;必然能够战胜别人并不意味着勇敢,真正的勇敢是在完全可以战胜对方的情况下反而能够输给对方。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弱疏狂。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抱朴守拙。

“我见害于心,聪明障于道”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自以为是的偏私和自作聪明的主张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地方。心智的成长总是夹杂着眼泪,误会,失望和痛苦,永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回头想想,人生没有捷径,真正让你心安的路,都要靠自己的双脚去一步步丈量。作者洪应明从早年的热衷世事,到后来的归心事佛,想必是饱经忧患,风波顿挫的。作者字自诚,字面上理解是对自己诚实,我想正是带着这份诚心于自我的勇气和决心,回顾人生经历,剖析涉世之道,才给后人留下了这样一部好书。

总而言之,任何书都只是一面镜子,每个人在其中读到的都是自己。所以书中所言不能用绝对的实用主义衡量其价值,关于思维的很多问题是在生活的熏陶中才渐渐生长出答案的。这本书有种类似小杂谈的意思,简简单单的三两句话,即深入浅出的表达了“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世界”的所怀所想,字句凝练,一针见血,或许大道至简向来如此。

菜根谭读后感

“嚼得菜根,百事可为”。文章处处是圣贤之做法,难得的是处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该书为洪应明所作,上书提到,是他在古刹看到破旧菜根谭,灵感突发而写,里面做人做事的道理鄙人以为还可以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读《菜根谭》颇有感触:“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不过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了。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作者洪应明先生在书里阐明“性定菜根香”的真义,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这本书里阐述了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非常值得一读,我确信读过之后一定会为你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读《菜根谭》读的是心境,当你心浮气躁时,他像禅宗一样,叫人心绪平和;当你遇到困难时,他教你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你放弃时,他教你坚韧。这本书不仅是老师,更是知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菜根谭读后感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初识《菜根谭》,是在手机上看到一部《一味一人生》的电子书。这本书就是对《菜根谭》的解读,当时读的时候就感触颇深,其中有关修身、处世、待人等方方面面的阐述,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放寒假之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学校的图书室里发现了这本《菜根谭大全集》,我如获至宝。假期里,每个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柔和的台灯下,轻轻捧起这份沉淀的古老智慧,静静地读着《菜根谭》,让自己的心灵接受着洗涤,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菜根谭》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身、人生、处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智慧,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

《菜根谭》的第一章就是“立德修身——高出立,平处坐,低处行”,将“德”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开篇便提到“洁身自好,栖守道德——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一个能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永远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这是何等的洁身自好啊!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因为难以抵御物欲的诱惑,从而是自己踏上人生的不归路,留下终生遗憾。一只只被揪出的“大老虎”还是“小苍蝇”,不正是验证了这句话吗?“洁身自好,栖守道德”,你才会活的坦坦荡荡!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修养、道德以及能力修炼到家的时候,即使我们不急切地追求福分,幸福和幸运也会主动来敲门;当一个人不想着成功,只是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时,就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正如老子所言“后其身而身先”。做人不可太急功近利,不可为了达到那个目标而不惜一切手段。恰恰相反,当你对于名誉、利益、地位多几分“无心”,对品德、涵养、能力多几分“着意”,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时,我们就会收获意料之中的惊喜。

菜根谭读后感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他的名作是《菜根谭》,和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人评为处事三大奇书。不过,就文学的艺术而论,其余两部书赶不上《菜根谭》:《围炉夜话》过于拘谨,语言缺乏灵动性,好像一滩浓泥流不开;《小窗幽记》部分语句大胆的因袭啦《菜根谭》,那没有添砖加瓦加以掩饰的行为好像是为啦表示自己的勇敢。所以这两部书如同同胎兄弟,部分观点是一以贯通的。

据洪应明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可知道,他早年热衷于仕途,不过和大多数不得志的文人雅士一样,到啦晚年都隐归啦山林。他和袁黄、冯梦桢等人是好朋友,难免有些相互的影响。可是多数人不知道《仙佛奇踪》是洪应明的书,只知道一本《菜根谭》,这应该是一般作家的通病,因为自己某一部作品的过分出名而其他作品黯然失色,甚至有的干脆滞销,惹得出版商不快,又让我们以为这位作家的才情有限,只能做到一支独秀,无法促使百花齐放。

《菜根谭》原书共有三人作序,都是当时名士,足见此书炙热一时。其实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册子,说到底是一本《使用说明》,与袁啦凡《啦凡四训》情致相当,都是说教口气。全书综合啦儒、释、道三者思想,所以领悟起来显得缓慢,有时不知所云。好在书中语言峭拔,意境阔大,颇能引起读者兴趣。书中节目分为“修身”、“应酬”、“评议”和“闲适”四大部分,阅毕后生出些感想,如同秋后算账一样一一记下,给读过的人一些心得上的交流,给未读或在读的人一点铺垫。

第一是“无为”。这本是老庄的产物,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将其变成体系化,让自己的观点不仅有据可依,又显得正统。他说“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物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据”,又说“**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他不像老子直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想列子挑明啦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总归在“无能”二字上。所以洪应明话说得很漂亮,让自己成为《菜根谭》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

第二是“无欲”。洪应明抄袭啦释氏的玄妙,却发展啦他们的空灵,传播啦佛家的禅宗。例如“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等,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

第三是“清闲”。这是最绝妙的一部分,集中在“闲适”章节里,表现出啦古代隐士的雅致。比如“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船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比较有名的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

这本书里的另一个可观之处在语言上,洪应明用啦细碎精致的笔法去表现一种雄健放浪的情怀,可是落在条条细则上面,却如同滂沱大浪里面的小水滴,温柔可爱,比如“鸢飞鱼跃”、“波恬浪静”、“沤生大海”、“影灭长空”、“碗茗炉烟”等等。

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在其他类似书籍里它要算较出色的一家,对我们人生以及人生以外的认识会给出一些合适的指引,不至于过早的迷啦路。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