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的形成(优秀18篇)

时间:2023-12-20 03:07:08 作者:雨中梧

教案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小班学生的学习差异。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借鉴和参考已有的教育教学法则和经验。

《2的形成》小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彩色鱼6条(3种颜色,大小各3条),鱼缸图片,3种颜色、大小标记各一份,

学具:同教具相同,人手一份扮的彩色鱼,3种颜色的蜡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是鱼宝宝”相互打招呼“鱼宝宝好”“老师好”

2、“请你们看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鱼宝宝?”(幼儿自由说说)教师巡回指导。检查交流的结果(请1――2位幼儿上前)。

3、“再请你们和旁边的鱼宝宝相互比较比较,有什么不同?教师指导,请别幼儿说说。

二、以游戏形式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1、教师“鱼宝宝,你们喜不喜欢做游戏?今天有很多的标记和我们做游戏”

2、(出示大标记)这是什么?(大标记)大标记表示大的东西。现在,请一位是大标记的好朋友游到我这里来,用自己的身体摆个大标记的造型。(拍手表扬)还有谁也和大标记是好朋友的,请你也摆个造型。

(出示小标记)这是什么?(小标记)小标记表示小的东西。请两位是小标记的好朋友游到我这里来,也来摆个小标记的造型。还有谁也是小标记的好朋友的来摆个造型。是大标记的好朋友请你游到这里,是小标记的好朋友请你游到那边。来,我们相互检查检查对不对?(自己拍手表扬表扬自己)。

3、除了大小标记,还会有哪些标记呢?出示红标记,我是什么标记?

哪些是我的好朋友的请游到我这里。出示绿标记,是我的好朋友的也请你游到我这里。出示黄标记,愿意和我做好朋友的也请游到我这里。相互检查对与不对。

三、学习制作标记。

1、教师“鱼宝宝们,今天啊,我们和标记做了好朋友,你们高兴不高兴?可是老师这里的鱼宝宝却不高兴。

2、出示鱼缸,这是什么?(鱼缸),这些鱼缸是鱼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个别幼儿回答)。

3、“你们真聪明,发现鱼缸一样的,那哪个是这些鱼宝宝的家?(请幼儿回答后老师点出做个标记)。

4、教师示范。

第一个鱼缸,我们一起来帮彩色鱼找家,拿一条大红鱼宝宝,“大红鱼我送你回家”,这个家还会有谁呢?请幼儿回答(小红鱼),对不对呢?好,给这个家做个什么标记?(红标记)。

(拿掉小红鱼,放另一边)这个家还会是谁的家呢?(大黄鱼,大绿鱼)给这个家做个?(大标记)。

教师小结:原来一个鱼缸可以做两个标记。

第二个鱼缸、第三个鱼缸请幼儿来做标记。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好,现在啊,你们后面也有许多彩色鱼要想找家,你们愿意帮忙吗?”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你可以先用一种方法,帮忙找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用另外一种不同的方法帮忙找家。

四.活动评价。

1、是颜色标记的操作纸一份评价。

2、是大小标记的操作纸一份评价。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文档为doc格式。

小班数学课5的形成教案

1、学习5的形成,知道4、5两数多1少1的关系,理解5的实际意义。

2、能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4、5两数的多少。

3、通过故事、游戏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1、背景图和课件(画面内容:草地、城堡、森林等),5张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小矮人卡片,4张蘑菇卡片,数字卡片4、5。

2、教室一角布置成草地,草地上摆放着花形卡片,卡片数量与幼儿数量相等,卡片上画有数量为4或5的实物或圆点,草地上摆放着4棵大树,上面分别标有数字2-5.

一、开始部分。

1、场景导入。

师:今天有一些小矮人要进行城堡探秘的活动,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二、基本部分。

2、教师演示活动卡片。

(1)教师:请小朋友们观察草地上来了几个小矮人?

现在又来了1个小矮人,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个小矮人?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4添1是5。

(2)教师:请小朋友观察这5个小矮人的服饰颜色的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知道5里面有5个1。

(3)教师演示活动卡片,演示小矮人采蘑菇。

教师:谁能比较一下小矮人和蘑菇的数量。

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知道4比5少1,5比4多1。

(4)出示数字卡片“5”请幼儿认读,并指导5个小矮人和5个蘑菇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3、“采花”游戏。

玩法:幼儿随音乐在草地上采花(花形卡片)没人采一朵,数数自己卡片上的实物(点子)的数量,如:教师分别出示卡片4、5,请幼儿举起相应数量的花形卡片。启发幼儿思考:怎样让4个实物(点子)变成5个,5个实物(点子)变成6个。

三、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小结并整理物品,收拾环境。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教案《4的形成》含反思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大小排序是一项很平常的数学活动,但是怎样引导幼儿学习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在简单、轻松的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喜洋洋与灰太狼是幼儿喜爱的人物,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激进的探索氛围。跟随着情境,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层层深入的掌握大小排序。

1.乐于帮助他人,在观察、操作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2.感知探索按物体大小排序的规律。

3.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发现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知识经验准备:

对《喜羊羊灰太狼》有一定的了解物质材料准备:

1.课件《帮助喜羊羊》。

2.人手一份大小脚印操作卡若干。

一、课件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演示ppt第3页,播放喜羊羊着急求救的课件,鼓励幼儿帮助他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顺应情境,探索按物体的大小排序的规律。

1.播放课件二。

(1)师:"到羊村要经过树林,小朋友仔细看下,这些树是怎么排的呢?"。

(2)幼儿观察、讨论,讲述自己的发现。

(3)师幼共同小结:树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一棵小一棵大一棵小一棵大的规律排列的'。

2.播放课件三。

观察石头的排序,幼儿讨论、讲述石头的排序规律。

3.播放课件四。

(1)观察、讨论、讲述蘑菇的排序。

小结:树、石头、蘑菇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照一个大一个小,或者一个小一个大的规律排序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师:"哎呀,不好了,美羊羊被灰太郎和红太狼抓走了,看,这是灰太狼、红太狼留下的脚印,大脚印是灰太狼的,小脚印是红太郎的,我们要救美羊羊,就要找出脚印的排列规律,才能跟着脚印走。"。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播放课件五。

1.师:"我们跟着脚印找到灰太狼的家了,美羊羊救出来了。

2.喜羊羊觉得这个排序的方法很好,还能运用到哪些地方呢?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4的形成》教案附反思小班数学4的形成

活动内容:

4的形成活动目的:

1、学习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点数4个以内物品。

2、认读数字”4“,了解其实际意义。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4的形成》,”坐汽车“,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玩具汽车4辆;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问好,走线,线上游戏:一家人。

二、集体活动。

1复习3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说》。

点击出示2只小兔和数字和数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说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数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你会吗》。

创设情境:现在站台上有3只小兔在等车。如果再来1只小兔,会有几只小兔?鼓励幼儿用学具探索4的形成,先摆3只小兔,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再添上一只小兔,并找出其对应的数字卡片。然后点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并用对应的数字卡片表示形成后的数量。

小结:3添上1就是4。

3、在生活中认识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做》,幼儿练习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你发现了吗?》,幼儿在生活中找出4的形成。

4、认读数字4,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认》,引导幼儿说说数字4像什么?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坐汽车“。操作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小班数学课4的形成教案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超市用的.柜台,里面有各种玩具、食品、文具等、篮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好不好?你们喜欢去吗?超市中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每人买3个,要一边买一边数数。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数。幼儿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买的什麽,买了几个。

2、你们买了东西以后还要赠送你们一个。一边赠送一边问幼儿:你买了几个?;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3个)3个在添上一个是几个?幼儿尝试用语言回答:3个再添上1个是4个。把买来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数一数有几个(点数)。

3、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小兔子好不好?(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小兔子4个玩具。)。

4、让幼儿自己添数。

刚才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了小兔子。现在我们自己来买喜欢的东西好吗?请小朋友每人拿3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一边拿一边数。回来摆在桌上。

老师问:你们有几个玩具?(点数)。

老师想让你们每人有4个玩具,在添上几个就是4个了?请你们去拿。(幼儿自己去拿)。告诉我3个添上1个是几个?(尝试回答:3个添上1个是4个)。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这堂教学活动—学习4的形成,我了解到幼儿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多次练习,有较好效果。

3、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动,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小班数学2的形成教案

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兴趣。

2、培养按数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2”的形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大树、小鸟;

2、在教室里摆放许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小兔来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种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它是谁?在哪呢?请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开。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师: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个小朋友找一只小兔来。

――你找到了几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请幼儿再找一只小兔。

教师:这一只小兔有些孤单,请小朋友再给它找一个伙伴好吗?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儿找到另一只小兔。

(3)现在你有几只小兔?

(现在我有2只小兔)。

(1添1是2)。

(4)请幼儿复述:1添1是2。

小兔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应该为小兔准备爱吃的萝卜和青菜。

(1)课件播放:

先请1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再请另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

1个萝卜添上1个萝卜是几个萝卜?1添1是几?(1添1是2)。

(2)教师用贴绒教具演示2的形成过程:

先请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请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几棵青菜?1添1是几?(1添1是2)。

3、认读数字2。

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菜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

幼儿认读数字2,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

4、理解2的实际意义。

(1)问2能表示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草,还能表示2个什么?

小结:2能表示所有数量是2的物体。

(2)课件播放若干数量是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2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播放音乐,请幼儿在教室里寻找能够用2来表示的物体。

教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体能够用2来表示,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去找找吧,

音乐停止,到老师身边来说给小伙伴听,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4的形成》及教学反思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3、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猴手偶4个、课件(餐桌)、果盘人手一个、水果卡片若干、一些小食品若干。音乐《猫抓老鼠》。场地布置:四个大圈圈。

活动重难点感知4的形成。

1、随音乐《玩具进行曲》入活动室。

2、游戏《抱一抱》复习3以内的数,为学习4的形成做好知识铺垫。

3、以小猴子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礼仪。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导幼儿点数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怎样招待客人。

师:“小猴子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该怎样招待他们呢?”

4、(出示餐桌课件)准备餐具,强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师:“餐桌上有些餐具准备的不够,宝宝们帮老师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导幼儿把不够4个的餐具添1变成4个)。

师:“餐具准备好了,我们给猴子一家吃什么?”(幼儿猜想)。

(出示3个小食品)师:“看老师给他们准备了什么?”“够不够?”“怎么办?”(让幼儿抓取食物,感受3添上1是4)。

5、操作游戏分水果,进一步感知4的多种形成。

(1)盘子里的水果有1个的、2个的、3个的,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

(2)师检查是否每个盘子都是4个。

(3)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

6、游戏《小猫抓老鼠》巩固提升幼儿对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戏:老师当花猫,幼儿当老鼠。准备4个圈,让幼儿抢圈,幼儿和老师一起随音乐绕着圈走,当儿歌结束时幼儿迅速站进呼啦圈内,每个呼啦圈里最多只能站4个幼儿。没有占上圈的幼,被猫抓住。退出游戏。下一轮再开始(每轮减少一个圈)。

7、结束。

欢送小猴子一家。

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小班数学《4的形成》教案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3、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猴手偶4个、课件(餐桌)、果盘人手一个、水果卡片若干、一些小食品若干。音乐《猫抓老鼠》。场地布置:四个大圈圈。

感知4的形成。

1、随音乐《玩具进行曲》入活动室。

2、游戏《抱一抱》复习3以内的数,为学习4的形成做好知识铺垫。

3、以小猴子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礼仪。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导幼儿点数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怎样招待客人。

师:“小猴子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该怎样招待他们呢?”

4、(出示餐桌课件)准备餐具,强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师:“餐桌上有些餐具准备的不够,宝宝们帮老师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导幼儿把不够4个的餐具添1变成4个)

师:“餐具准备好了,我们给猴子一家吃什么?”(幼儿猜想)

(出示3个小食品)师:“看老师给他们准备了什么?”“够不够?”“怎么办?”(让幼儿抓取食物,感受3添上1是4)

5、操作游戏分水果,进一步感知4的多种形成。

(1)盘子里的水果有1个的、2个的、3个的,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

(2)师检查是否每个盘子都是4个。

(3)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

6、游戏《小猫抓老鼠》巩固提升幼儿对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戏:老师当花猫,幼儿当老鼠。准备4个圈,让幼儿抢圈,幼儿和老师一起随音乐绕着圈走,当儿歌结束时幼儿迅速站进呼啦圈内,每个呼啦圈里最多只能站4个幼儿。没有占上圈的幼,被猫抓住。退出游戏。下一轮再开始(每轮减少一个圈)。

7、结束欢送小猴子一家。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小班科学冰激凌形成教案

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小班科学教案能够帮助小班科学老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班科学冰激凌的形成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活动目标:

1、通过主动观察、操作,了解各种各样管子的外形特征以及用途等等,知道它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回答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

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子,并了解他们的用途。黄豆、沙子、小弹子若干。管子王国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参观场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住着谁呀?”

“它们很想和小朋友做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管子的外形特征。

“每人找一个管子,说一说你手上的管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小结:“管子是圆圆的、长长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有白色、蓝色、灰色等;有的管子粗,有的细;有的管子上面滑滑的,有的有许多的褶皱……”

三、通过尝试操作,了解管子中间是空的。

“看,这是什么?”(黄豆、沙子、小弹子)。

“我们用它们和管子来做游戏,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小结:“黄豆、沙子、小弹子都可以从管子中间通过,说明管子中间是空的。”

四、拓展经验,了解管子的用途。

“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这些管子?”

“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

小结:“管子的用处可多了,洗衣机上有,空调上有,抽油烟机上也有,还有下水道管子呢……它们可以用来通水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

材料。

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供一些供幼儿制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内。

2.准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雨。

师: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

2.下大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

3.下小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4.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

(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降雨师”,我们也来下一场雨吧。

1.参观材料。

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

(1)幼儿参观。

(2)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

幼儿自由探索。

(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

(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

(3)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了。

(4)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撒雨。

(5)牙刷雨:用牙刷蘸点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

(6)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是大雨。

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师: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

请幼儿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给花草树木下下雨。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比较水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特性。

2.在游戏中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盆清水,一盆有色水。

2.各种运水工具:有孔的塑料袋、小水壶、瓶子、杯子等;每组一个大盆一个水桶。

3.盛满水、盖上有孔的饮料瓶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的特点。

1.教师出示水盆,提问。这是什么?(幼儿回答)。

2.感知水是无色、透明的。这里有一个玩具,如果我把它丢到水里,我们能看见它吗?请一个幼儿轻轻地将玩具放进水里,其他幼儿观察。提问:你们能看见玩具吗?为什么我们能看见?(教师启发幼儿说说水的颜色和透明性。)。

4.教师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

二、进行玩水游戏、感知水无味、会流动的特点。

1.运水游戏,感知水会流动的。请小朋友选用一个喜欢的运水工具,然后用它把水盆里的水盛进桶里。

2.幼儿相互交流水的感受盆里的水都运到桶里了吗?你是怎么运的?你发现水会流动吗?

3.请你闻一闻桶里的水有没有什么味道路。

4.教师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而且没有味道,还会流动呢。

三、户外游戏,看谁的水射的远。

请幼儿一人拿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当小水枪,挤一挤瓶子,看谁的水射得运。

《4的形成》小班教案

1、学习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点数4个以内物品。

2、认读数字"4",了解其实际意义。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学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玩具汽车4辆;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问好,走线,线上游戏:一家人。

二、集体活动。

1、复习3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说》。

点击出示2只小兔和数字和数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说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数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你会吗》。

创设情境:现在站台上有3只小兔在等车。如果再来1只小兔,会有几只小兔?鼓励幼儿用学具探索4的形成,先摆3只小兔,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再添上一只小兔,并找出其对应的数字卡片。然后点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并用对应的数字卡片表示形成后的数量。

小结:3添上1就是4。

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做》,幼儿练习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你发现了吗?》,幼儿在生活中找出4的形成。

4、认读数字4,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认》,引导幼儿说说数字4像什么?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坐汽车"。操作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山地的形成教案

本节的主要内容落在山地形成原因以及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上,由于内容较为抽象,因此主要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同时借助简单的实验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地质地貌知识,对野外山体的形成有一定的认识。为此首先应用多媒体让学生掌握褶皱、断层的形成和类型判别,褶皱、断层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其次通过图解让学生明确为山体的组成。这三种山体涉及大量的地质知识,山体特征与地质构造紧密相连,只有弄清地质构造的形成,才能真正理解山体的形成。

二、学习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一)展示学案:

《溶液的形成》教案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化学药品中认识一些溶液的实例。通过对物质溶于水等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理解溶解的过程及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学生通过水和油的小实验,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

课题。

授课人。

吕芳。

学校。

江苏省天一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溶液、乳浊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乳化与溶解的不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式。

仪器、药品。

烧杯、玻璃棒、试管、药匙、蔗糖、食盐、碘、水、高锰酸钾、汽油、洗涤剂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我们在以往的化学实验中,曾用到许多溶液如     。

h2o2溶液能分解产生氧气,紫色石蕊溶液遇酸。

会变红色。在化学实验室里你还曾用过或见过。

哪些溶液?

[指导分析]。

出示四瓶溶液:h2o2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让学生观察讨论:这些溶液有哪些共同点?

[设问]。

(1)什么是溶液?溶液就是含水的液体混合物吗?

(2)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1)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

(2)你能解释蔗糖、食盐、碘逐渐消失的原因吗?

[分析解释]。

从微观角度分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蔗糖分子,na+和cl-向水里扩散,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间隔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在酒精分子的作用下,碘分子均一地分散到酒精分子间隔中,形成碘的酒精溶液——碘酒。

放多媒体动画:蔗糖溶于水,食盐溶于水。

学生讨论回答:

agno3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

讨论回答(1)都含有水。

(2)都是混合物。

(3)都是液体。

(4)都是澄清透明的。

在试管里加入少量药品,充分振荡,观察解释。

蔗糖  食盐   碘。

水   水    酒精。

学生阅读理解溶液、溶质、

溶剂的概念。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增强学生对溶液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通过回忆微观粒子的运动理解溶解的过程。

二、教案。

[板书设计]。

均一性。

澄清。

第九单元溶液。

特征。

溶液。

外观。

透明。

稳定性。

1、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组成。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

2、乳浊液——洗涤剂乳。

化功能——清洗油污                       。

溶质                     溶剂。

(固、液、气)               (液)。

小班数学2的形成教案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3、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猴手偶4个、课件(餐桌)、果盘人手一个、水果卡片若干、一些小食品若干。音乐《猫抓老鼠》。场地布置:四个大圈圈。

活动重难点。

活动过程。

1、随音乐《玩具进行曲》入活动室。

2、游戏《抱一抱》复习3以内的数,为学习4的形成做好知识铺垫。

3、以小猴子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礼仪。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导幼儿点数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怎样招待客人。

师:“小猴子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该怎样招待他们呢?”

4、(出示餐桌课件)准备餐具,强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师:“餐桌上有些餐具准备的不够,宝宝们帮老师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导幼儿把不够4个的餐具添1变成4个)。

师:“餐具准备好了,我们给猴子一家吃什么?”(幼儿猜想)。

(出示3个小食品)师:“看老师给他们准备了什么?”“够不够?”“怎么办?”(让幼儿抓取食物,感受3添上1是4)。

5、操作游戏分水果,进一步感知4的多种形成。

(1)盘子里的水果有1个的、2个的、3个的,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

(2)师检查是否每个盘子都是4个。

(3)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

6、游戏《小猫抓老鼠》巩固提升幼儿对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戏:老师当花猫,幼儿当老鼠。准备4个圈,让幼儿抢圈,幼儿和老师一起随音乐绕着圈走,当儿歌结束时幼儿迅速站进呼啦圈内,每个呼啦圈里最多只能站4个幼儿。没有占上圈的幼,被猫抓住。退出游戏。下一轮再开始(每轮减少一个圈)。

7、结束欢送小猴子一家。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小班教案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好不好?你们喜欢去吗?超市中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每人买3个,要一边买一边数数。

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数。幼儿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买的'什麽,买了几个。

2.你们买了东西以后还要赠送你们一个。一边赠送一边问幼儿:你买了几个?(3个)3个在添上一个是几个?幼儿尝试用语言回答:3个再添上1个是4个。

把买来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数一数有几个(点数)。

3.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小兔子好不好?(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小兔子4个玩具....)。

4.让幼儿自己添数。

刚才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了小兔子。现在我们自己来买喜欢的东西好吗?请小朋友每人拿3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一边拿一边数。回来摆在桌上。

老师问:你们有几个玩具?(点数)。

老师想让你们每人有4个玩具,在添上几个就是4个了?请你们去拿。(幼儿自己去拿)。告诉我3个添上1个是几个?(尝试回答:3个添上1个是4个)。

《4的形成》小班教案

1)、引导幼儿学习掌握4以内数的形成。

2)、能正确认读数字1、2、3、4。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师幼儿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四个指偶;1~4的圆点卡片每人一套。

1)、引起兴趣,导入课题:出示指偶,引起兴趣。

2)、有具体形象到抽象训练:让幼儿操作指偶,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正确认读数字1、2、3、4。

a、让幼儿出示1个指偶,启发幼儿说出1个指偶的数量用数字“1”来表示,老师出示数字“1”,让幼儿说出像什么并认读。

b、提问幼儿:“1个怎样变成2个?”让幼儿操作验证并认读数字2(方法同上)。

c、同法,复习3、4的形成,认读数字3、4。

3)、半抽象到抽象思维训练:让幼儿操作圆点及数字卡片,进一步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人读书自1、2、3、4。如提问:“2个圆点添上1个圆点是几个圆点?”让幼儿在桌上摆出3个圆点的卡片,并在圆点卡片的下面对应摆出“3”的数字卡。

4)、听音举数卡:如老师敲“4”下小铃,幼儿举起数字卡片“4”。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2的形成教案

活动目的:

1、学习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点数4个以内物品。

2、认读数字“4”,了解其实际意义。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4的形成》,“坐汽车”,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玩具汽车4辆;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问好,走线,线上游戏:一家人。

二、集体活动。

1、复习3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说》。

点击出示2只小兔和数字和数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说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数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你会吗》。

创设情境:现在站台上有3只小兔在等车。如果再来1只小兔,会有几只小兔?鼓励幼儿用学具探索4的形成,先摆3只小兔,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再添上一只小兔,并找出其对应的数字卡片。然后点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并用对应的数字卡片表示形成后的数量。

小结:3添上1就是4。

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做》,幼儿练习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你发现了吗?》,幼儿在生活中找出4的形成。

4、认读数字4,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认》,引导幼儿说说数字4像什么?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坐汽车”。操作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10的形成中班教案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清楚的感知到9添上1是10,并能用语言加以描述,理解10的形成。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细心观察的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具:挂图(梨树,树上挂着9个黄梨,9个青梨)磁性大黄梨1个,大绿梨1个,数卡1——10。

学具:雪花片。

一、复习9以内的形成。

1、拍手游戏。

2、看数字做动作。(教师出示数字5——9,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

动作)。

3、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

1、出示挂图,问:图上有什么?(幼儿说完后,集体点数验证,可以引导幼儿用目测后接着数的方法去点数)9个黄梨、9个绿梨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给予匹配数字9)。

2、有的梨被叶子遮住了,小朋友看看遮住的是什么梨?(引导幼儿说出1个大黄梨和1个大青梨)。

3、现在有几个黄梨、几个青梨了呢?10个梨是怎么变成的呢?(引导幼儿完整说出9个黄梨添上1个大梨是10个梨)。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巩固10的形成。

1、幼儿看数字取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2、看会变的数卡取放相应数量的雪花片,从而进一步感知9、10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和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我采用了演示讨论法。演示就是让幼儿去看,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刺激幼儿视觉。讨论就是让幼儿去说,更好的发展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表述能力。

小班数学2的形成教案

2、理解2的实际意义,能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

3、培养幼儿学习数的兴趣。

【活动内容】。

学习2的.形成,知道1添1是2,理解2的实际意义,2代表任何数量是2的物体,如2可以代表2个娃娃,2个皮球等。

【活动建议】。

1、准备每人一套1和2的数字卡片;2个娃娃,2个皮球,2盒积木;画有数量为1、2的不同物体的图片一幅。

2、重点是学习2的形成,理解2的实际意义。

3、组织形式。

(1)教师演示玩具,幼儿点数,知道1添1是2,如教师先出示1个娃娃,幼儿点数后再出示1个娃娃,问幼儿现在是几个娃娃。幼儿点数后说出是2个娃娃,教师告诉幼儿1个娃娃添上1个娃娃是2个娃娃。1添1是2,并用数字2来表示。出示皮球、积木等以同样方法进行。

(2)寻找游戏,理解1、2的实际意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寻找相应数量的物体,如让幼儿说说画面上是什么,并找出画面上什么是1个,什么是2个,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还可以寻找自己身上什么是2个的,如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等。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