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教学设计大全(13篇)

时间:2023-12-18 18:51:14 作者:GZ才子

教学计划是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它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教学计划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计划。

教科书第2223页《练习二》

教材简析:

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四项内容,包括:拓展阅读《海市》、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金钥匙。这些练习内容比较灵活,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过的字,而且锻炼了学生组词、用词造句的能力。

教学目的:

1.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张抗抗的《海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围绕“海市”写了哪些内容?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海市》。

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分小组朗读。

第二课时。

一、畅所欲言。

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泰山日出,云南石林,流星雨、日全食……你想了解就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向长辈请教等方式了解,把自己找到的最感兴趣的一处奇观介绍给大家。

1.课前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奇观,生动、流利地讲述神奇景观。

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3.小组交流。

4.全班围绕“奇观”这一主题进行奇观推介会。

二、初显身手。

1.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奇观的资料?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2.你对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

3.评选小博士。同学们都爱看历险记,就让我们一起编探险故事吧!

第三课时。

笔下生花。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主题单元中指导了这么多的奇观,大家的知识又丰富了许多,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激发你的一些想法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编写探险故事,大家平时搜集的奇观资料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相信只要你能大胆想象,编写的故事一定会离奇、有趣,或者你也可以仿照著名的故事改编一个。

1.要写好有关奇观的想象类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2.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

3.全班交流协作提纲。

第四课时。

学生誊写教师认真巡视指导。

教科书第2223页《练习二》

教学内容(课题)包装的学问(教科书第82页)。

2.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结合生活中有关包装的问题(电脑显示各种包装)。

提问:

包装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节约美观便于携带等)。

2.引导学生围绕节约展开讨论引入教材中的问题。

教师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探索方法。

1.提问:两盒糖果有几种排列方式(三种)。

2.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方案1的表面积:20×15×2+15×5×4+20×5×4=1300(平方厘米)。

方案2的表面积:20×15×4+15×5×4+20×5×2=1700(平方厘米)。

方案3的表面积:20×15×4+15×5×2+20×5×4=1750(平方厘米)。

通过比较得出方案1最节约纸。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三、练习。

a)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得出结果。

b)组织学生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纸。

四、教学“实践活动”

1.让学生明白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节约地包装磁带)。

必须先知道什么?(它的表面积)。

2.分组讨论罗列方法完成课本中的表。

五、小结。

你学到了包装的什么知识?

作业设计教科书第83页第2题。

板书设计包装的学问。

方案1的表面积:20×15×2+15×5×4+20×5×4=1300(平方厘米)。

方案2的表面积:20×15×4+15×5×4+20×5×2=1700(平方厘米)。

方案3的表面积:20×15×4+15×5×2+20×5×4=1750(平方厘米)。

通过比较得出方案1最节约纸。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1、认识扇形统计图。

先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有宝塔各层的位置和面积,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

(1)完成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同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扇形统计图。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与作用。

二、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说一说: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试一试:看图回答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85页一年级和五年级两幅作息时间安排统计图。

第(1)题让学生读图后交流。

第(2)题引导学生用“24乘每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

第(3)题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统计图,自己画一幅扇形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简单教案。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8课《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在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了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为我们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引导我们如何去为人处事。(课件出示:《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的插图以及主题)。

2、那么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将心比心》又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抓住阅读提示来学习。(课件出示略读提示)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思考:它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用笔做好记号。

2、指名交流。

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学生自由读)。

4、教学多音字“扎”。

5、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一)交流“母亲谅解过失”

2、指名读:请个同学通过朗读为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情境。

3、指名说母亲是怎样对待那个屡次为她扎错针的实习护士的。

4、就是这样普通的场面,就是这样一个平平常常的母亲,就是两句简简单单的对话。可是只要你用心读,你会读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动。自由默读,划出哪些词语让你感动?可以在一旁做一做批注。

5、指名交流。

预设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3)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

预设2、“母亲用另一只手……宽容和鼓励”

(1)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2)指导朗读:请你把母亲对子女的那份关爱用朗读表现出来。

(3)师:母亲知道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她将心比心,以自己对别人的宽容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也能遇上这样宽容的人。(齐读句子)。

(二)学习“阿姨帮助推门”

1、师:文中除了母亲能将心比心外,你从文中谁的身上也读到了将心比心这个朴素的真理。

2、自由默读第一自然段,文中哪句话直接写出了阿姨“将心比心”用“”画出来。

3、指名交流。

四、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此时,你想对文中的阿姨、母亲说些什么?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创设情景)你会怎么做?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其实你们说的这些也正是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课件出示):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反复读一读,把它记在心里。)。

男孩子把这句话发自肺腑地对女孩子说——。

女孩子请把这句话献给男孩子——。

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师总结:这篇课文语言非常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刻的道理,但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可以让人间充满温暖的简简单单的道理——将心比心。

2、正因为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将心比心,歌唱家唱出了一曲《爱的奉献》请大家也来听一听吧。许多名人也写出了将心比心的名言,请大家也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中国台湾作家罗兰的名言。)。

3、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资料补充: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小小的文章,读一读,体会体会。(课件出示《宽恕等在桥的另一边》)。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帮助推门。

妈妈谅解过失。

教科书第2223页《练习二》

教学目的:

1.积累本课生字词。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张抗抗的《海市》。

注:旋风、海市、彩虹和丝路花语,这是让沙漠生动的景象,然而这些都是旅人们虚幻的。

希望。“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多想看到绿油油的青稞麦和丰收的田野……。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围绕“海市”写了哪些内容?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

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海市》。

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分小组朗读。

第二课时。

一、畅所欲言。

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泰山日出,云南石林,流星雨、日全食……你想了解。

给大家。

1.课前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奇观,生动、流利地讲述神奇景观。

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3.小组交流。

4.全班围绕“奇观”这一主题进行奇观推介会。

二、初显身手。

1.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奇观的资料?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2.你对其中的哪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

3.评选小博士。同学们都爱看历险记,就让我们一起编探险故事吧!

三、笔下生花。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单元中指导了这么多的奇观,大家的知识又丰富了许多,在了解这些知。

识的同时有没有激发你的一些想法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编写探险故事,大家平时搜集的奇观资料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相信只要你能大胆想象,编写的故事一定会离奇、有趣,或者你也可以仿照著名的故事改编一个。

1.要写好有关奇观的想象类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2.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

3.全班交流协作提纲。

教科书第8687《奥运会》

教学内容(课题)。

教学目标和要求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必要性,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教学重点1.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1.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1.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观察图,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图,教师可展现出实际情境,然后鼓励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以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二、读题分析。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250÷36%。

三、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把百分数化。

分数、小数”的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视参与个别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电脑显示。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时,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时,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备注栏。

25÷36%。

=250×。

=90(千克)。

250÷36%。

=250×0.36。

=90(千克)。

四、练习。

“试一试”第1、2题。

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五、小结。

让学生回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作业设计课本第68页第3、4题。

板书设计蛋白质含量。

25÷36%。

=250×。

=90(千克)。

250÷36%。

=250×0.36。

=90(千克)。

教学后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操场上》教学设计

《操场上》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一的第四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4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他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为学生的识字创造了浓厚的识字情景和语言环境,同时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很多孩子在学前有识字经验,大胆且独立,对学习具有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但是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应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同时,大多数班级的孩子是刚刚学完拼音,对于汉字的比划和偏旁部首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孩子不准确的称呼和学习的困难,注意识字细节的指导。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拍、球”等14个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识足字旁,王字旁,言字旁,口字旁,单立人五个偏旁。

3.对比写好“八、入、大、天”四个字。

4.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5.拓展练习,激发学生的课外识字愿望。

[教学重点]。

1.指导读准“真、身”两个翘舌音的字。

2.认识14个生字,5个新偏旁,在识字过程中渗透加偏旁的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小朋友们,暑假收看奥运会的比赛了吗?你看了什么?你呢?看来你们都是小运动迷呀,老师考考你们行吗?老师带来了一组体育运动标志的图片,你们猜猜都是什么运动,(出示图片,猜是什么体育运动的标志)哎呀,厉害,果然难不倒你们,好,上课。

二、导入新课,观察图片,读词语,认生字。

2、同学们,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识字一中的第4课,来,自己借助拼音宝宝的帮助读读课题,谁来读?齐读。

3、操场是我们进行体育活动的好地方(出示flash图片)看,这幅图上就画了小朋友们课间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擦亮你们的眼睛,看看他们都在进行什么活动呀?(点击出示相关的活动名称,用手指着词语,齐读)。

随机提问:你打过球吗?和谁打的?好玩吗?

如果遇到学生提出没有的项目:你说的也是一种体育项目,但是这幅图上没有。

4、(出示图片及带拼音的词语)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这幅图为我们展示了这么多有趣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名称你会读吗?来,借助拼音宝宝的帮助,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5、怎么样?谁想读给大家听?你来。

评价:读的真流畅,就是声音小了点。

遇到困难了,谁来帮帮他?再读一读,真不错,在别人的帮助下能克服困难也是很了不起的。

出示字卡,自己拼一拼,真了不起,拼音宝宝是你的好朋友,随时可以请教它。

你读的太棒了,声音洪亮,读的也很准确,谁能读得像他一样棒?

6、指读2名同学。

8、这些词语里面还藏着很多生字宝宝呢,看,(生字变红)红色的字就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宝宝,谁能读一读啊?(2人)。

9、(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字宝宝从词语里跳出来了,一起读,这些生字宝宝里面呀有个三胞胎,他们长得可像啦,你能找到他们吗?对,就是,(出示拔打拍),它们哪儿像呀?对,提手旁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来,叫叫它的名字,这三兄弟擅长的可是手上的功夫,那他们那儿不一样呢?你能先记住谁?偏旁加熟字就变成了新字,这是加一加的方法,你真棒,领读,做动作,提手加丁打打打,提手加白拍拍拍,最后还剩下一个字,这是……跟老师读,怎么拔?(做动作)你在拔什么?拔河,拔萝卜,不管拔什么都很辛苦,这个点像不像我们的汗滴呀?咱们再来叫叫三兄弟的名字,一起读。三兄弟我们都认识了,(点击消失三个字)。

11、(出示足),这是谁?仔细看,它和谁长得像?(足字旁,写到足字旁旁边),那他们那儿长得不一样呢?足字特别有礼貌,变成偏旁,脚就缩起来了,足我们身体的哪一部分?这一撇一捺多像我们的两条长腿,脚就长在这两条长腿上,有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脚有关。齐读(点击消失)。

12、猜个谜语吧,谜底就在剩下的这几个字中,看(出示谜语),哪个字?一起读。

14、看,(出示球)这是什么?(球),对,你会玩儿什么球?球的偏旁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板书,跟老师说。齐读(点击消失)。

1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看,它们又一起回来跟大家见面了,(出示带拼音单字)能叫对它们的名字吗?快点自己读一读,不熟悉的可以拼一拼,(出示不带拼音的)摘掉了拼音小帽还认识吗?同位两个互相读一读,一起读,排火车,注意,生字宝宝们要重新站队了,(点击生字变位置)排火车读,真了不起,看,队行又变了,(点击生字变位置)再读。

三、课间活动。

四、读儿歌,认生字。

18、小朋友们的声音真好听,有的同学对歌词可能还不太熟悉,不过没关系,咱们刚才唱的歌就是《操场上》这一课里面的小儿歌,轻轻打开书,翻到53页,端好课本(指导端书的姿势),借助拼音宝宝的帮助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19、(出示儿歌)谁能读给大家听?指读2人。(生字变红),看,小儿歌里也藏着生字宝宝呢,同位两个互相考一考这5个红色的字吧。(出示单个生字)刚才我们用了很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宝宝,这5个字,你们能想到好办法记住他们吗?(说到哪个字举起哪个字的卡片)。

20、这个字里面有两个字可以组成词,是谁?(出示“身”和“单立人”的变化)身在古时候指的是怀了小宝宝的妈妈,这一个红点就是即将出生的小宝宝,经过漫长的变化,身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这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是妈妈给的,一定要爱护好它。拿生字卡片反复指读。

22、响,它的偏旁叫口字旁,(板书)能给它编个小谜语吗?两张小嘴巴,声音真响亮。

23、课,它的偏旁叫言字旁,(板书)谁知道为什么课有言字旁呀?对,上课要积极发言。

24、真,能组个词吗?拿生字卡片反复指读。

2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玩过打田鼠的游戏吗?瞧,这五个生字宝宝藏到小田鼠的手里了,一起读,小田鼠要和大家捉迷藏了,开火车,一起读。

26、瞧,(出示儿歌)生字宝宝们又藏到小儿歌里了,拼音小帽也不见了,能读吗?老师相信你们肯定没问题,自己先来读一读吧。谁来读?课间活动好玩儿吗?能带着你快乐的心情读一读吗?齐读。

五、游戏巩固识字。

27、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瞧,所有的生字宝宝都来集合了,(奥运拼图)躲在了奥运五环的后面,咱们把它们叫出来吧?小火车,开起来。

28、看,生字宝宝们组成了咱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告诉咱们,一定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呀。

六、总结拓展。

29、这节课我们读了词语,学了儿歌,认识了生字宝宝,还认识了五个新的偏旁,看,这是谁?这节课我们学了3个带有提手旁的字,拿出花瓣,边读边贴,老师还找到一些其他带有提手旁的字,认识吗?边读边贴,你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还没学你们就认识了,瞧,提手旁和这些字组成一朵识字花,漂亮吗?老师把今天我们学习的……也写在了花心上,我相信你们肯定还认识其它有这些偏旁的字,课下你们可以让爸爸妈妈,或者自己把它们写在花瓣上,贴在花心的周围,看看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哪朵花开的最艳,好吗。下课。

【教学反思】。

告别一年级语文教学已经近六年了,这学期初接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开始感觉很不适应,尤其六年级和一年级学生的差异太大,我总是过高的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忽略了一些学习的“基础细节”的指导,总是觉得简单的知识孩子们学不会,没有摸到上一年级语文课的门道,《操场上》这一课的教学研究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更快的领悟到了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些要点,针对这节课的设计,我结合试讲效果和老师、领导们的意见进行了八次大的改动,每一次改动都有新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首先要吃透教材,正确分工。

刚开始备课的时候,我总是认为识字是比较简单的任务,对儿歌教学的更加重视,因此在时间和教学方法的比例上我在读儿歌的部分下了更大的功夫,设计了很多花样让学生读儿歌,但事实证明,我忽视了这节课最重要的任务——识字,首先,这节课所处的位置就在课本的第一个识字单元中,仔细分析教材,图画、词语、儿歌都是为了让孩子在情境中、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服务的,试讲之后,发现学生读文时根本不看课本,完全在读滑句,而拿着字卡检验的结果更是一塌糊涂,原本在家里就认识的字仍旧认识,该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在评课时江老师和殷主任也再次提到了这个问题,对一年级识字课而言,课文、图画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识字,如果学生借助他们认识了生字,那就达到了学习目的,没有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有限的课堂,不如让学生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跟生字见面,巩固识字,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明白每个部分的设计意图,才能让课文的内容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教学重在落实,不是走过场。

教就是为了让学生会,讲《操场上》的几节课中我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识字检查较为仓促,没有真正落实每个孩子是否都掌握了当堂应该掌握的知识,在识字的时候上的很热闹,识字之后的检查却变得冷淡而粗略,检查的面积和范围都比较小,我反思了一下,之所以这样仓促,主要是怕识字检查挤掉了下面环节的教学时间,同时也缺乏检查的勇气,怕真的有孩子学了一节课还是不认识这几个字,但仔细想想,教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认识,刚刚接触识字,而且是把课提上来上,学生掌握的不熟练是极为正常的,如果为了“赶时间”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那前面的教学等于零,后面的教学也无法进行,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恰恰是我们要当堂解决和以后要注意的,因此,我们不应该怕出现问题,而是应该努力想把发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落实每一个教学任务。

三、学生学不会是方法问题。

从一定的程度来讲,学生的识字能力并不是很强。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去体现课改新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创设情景,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学,乐于去学。但在识字检查时,学生对于“跑、跳”这两个字还是印象不深,殷主任分析的很好,如果我能把“足”的教学提前到“跑、跳”之前,让学生先有了“带足字旁的字与脚的动作有关”这个认识,学习“跑、跳”时,不仅仅是用加一加的方法,再辅之以动作,让每个孩子都动一动,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识记一定更加牢固。从此我领悟到一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想尽方法让学生与生字多见面,我必须用形式多样的生字复现,来提高识字效率。要想取得理想的识字效果就要多次的复现,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而每次见面都要力求用各种种方法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课堂教学中就要保证时间充裕,形式多样,全体参与。根据及时复习巩固根据儿童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刚刚认识的字一定要在以后的两三天中及时复习加强巩固。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识字效果。

四、一年级教学,处处是要点。

一年级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所有的印象都是新的,换言之,他们对于学习,对于“听、说、读、写”都没有任何了解,或者缺乏正确的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所教的每一点都要慎重和正确,坐姿,端书的姿势,写字的姿势,发言的音量,语句的完整,甚至举手站立的姿势都要指导,所以,关注学生在一年级更为重要,这也恰恰是我要继续修炼的,教了一个多月,不适应的感觉已经慢慢消退,开始慢慢感受到了一年级教学的乐趣,每教会一个孩子一组生字,每帮助一个孩子克服一个困难,所获得的成就感是在高年级教学中所没有的。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足于“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挖掘课文的阅读潜力和人文价值,遵循“速读、略读、精读”的阅读次序,引导学生理清叙事顺序,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情景导入。(略)2.简介背景,营造氛围。(略)。

二、速读课文,审清题意。

1.读题、解题。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珍贵的教科书”主要“珍贵”在哪里?并勾画出“珍贵”含义的词句。

三、略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勾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扩展想像,理清故事情节。

1.运用“读、画、议”的方法导学第一段。

(1)导读:你准备把重音放在哪些词语上?为什么?讨论突出这些重点词语的理由。

(2)故事发生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板书:炮火连天),你们联系看过的电影电视,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

(3)在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思考:强调“没有书”是“最困难的”,和“珍贵”有什么联系?

小结:延安小学的学生没有教科书,这是他们学习上最大的困难。因此,他们急切地盼望着能得到教科书。(板书:盼)。

2.自学第二至六段。

(1)导读:第二至六段写“取教科书”,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3)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归纳。(板书:情况紧急、取)。

3.研读第七、八、九段。

(1)学生默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领到书回村时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什么情况?(板书:敌机轰炸)张指导员在危急中是怎样做的?(板书:护)画出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语句。

(2)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4.研读第十段。

(1)导读:自由读,边读边想。读第一遍,画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语言的词句;读第二遍,想像张指导员当时的思想;读第三遍,琢磨张指导员说话的语气,想像他没说完的话的意思。

(2)品味重点语句。

b文中“轻轻地”“微弱的”说明了什么?“摇了摇头”结合上文说说他知道什么?

(3)师生讨论小结。

5.研读第十一段。

(1)学生自由读。(2)学生讨论、归纳。

6.速读全文,深入理解。

(2)梳理课文叙事顺序。

(3)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4)讨论、归纳。

《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以“教科书”的“珍贵”为线索,记叙了1947年,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教科书,张指导员在取书的路上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歌颂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在他们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中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远离战争,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学习时,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

课文真挚感人,这样的故事也很能吸引学生,学生有阅读的愿望。教学要在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读能力,课后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文章,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感人故事,了解战争中坚持学习的困难,进而从内心深处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设想。

教学时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要以“情”贯穿始终,初读课文时,可设置情境,通过播放战争场面的课件、教师动情的背景介绍,激起学生的情感。再读课文时,则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心情,通过重点句子的研读,与人物的情感发生共鸣。为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排演课本剧、编儿歌、办小报,调动学生自身体验来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困难,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3、认识省略号及其用法。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cai课件。

学生:搜集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板书课题]。

师:什么是“教科书”?

生:就是课本。

生:“教科书”前加了“珍贵的”三个字,说明这教科书是很贵重的。

生:说明这教科书是很宝贵的。

生:说明这教科书是很有价值的。

师:课文里讲到的教科书为什么如此珍贵呢?

二、读中悟情。

1、简介背景,

[课件播放:战争场面]。

2、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个感人的故事。文章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在这些语句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二)合作探究,再读课文。

1、学习小组同学分角色再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

2、汇报交流: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读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看法。

(1)生:这是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书,所以珍贵。

师:1947年,炮火连天的岁月,条件艰苦吗?

生:艰苦。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第2自然段)。

师:有哪些困难?有桌椅吗?

生: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

师:有黑板吗?

生: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刷一块。

师:还没有什么?

生: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

师:这些困难都能克服,最难克服的是什么?

生: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师:再读一读,读出渴望之情。

(生带着渴望之情再读第二自然段)。

(2)生: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而印制的。

师: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再读一读。

(生慷慨激昂地朗读第4自然段)。

(3)生:(读第10自然段)这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师:这一段非常感动人,我们一起读读。

(师范读,指导读“快卧倒”)。

后面是一个省略号,说明喊了几次?

生:很多次。

师:但文章中没能写出来,就用了省略号。

师:这本书连一页也没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无缺!

生接读:指导员,书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

师: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

生接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这是指导员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尽全身力量留给大家的一句话,我们再来读读。

生齐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将来干什么?没说呀,指导员这时候——。

生:牺牲了。

师:话还没说完,他要说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打败敌人,为我报仇,为国争光。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出力,就只能靠你们了。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

师:让我们把指导员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酝酿好感情,再来读一读课文。

(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全文)。

(三)表达感受,深化情感。

生:我们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生:可以编课本剧表演。

生:可以画出这感人的情景。

生:可以编成诗歌。

生:可以利用搜集的资料办一期以“战争中的延安小学”为主题的小报,

……。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

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准备,师巡视并帮助、辅导。

生汇报交流。

三、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一起推荐一起阅读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如:《红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保卫延安》、《小兵张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别忘记一起交流感受。

教后反思。

备课时很担心,怕学生无法真正领会革命先辈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时,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演、一起感动,自己也像置身炮火连天的小山村,脑海中是活生生的张指导员,不用再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切水到渠成,让我深深地感到用真情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课始巧画“?”

课始,通过“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直入中心,为学生体验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中逐层画“!”

首先,做好铺垫,进入情境。

以课件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学生跃跃欲试,放开胆子自己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因为这时候,他们也被感染着,读起来很投入。

其次,抓住重点,想象体会。

不需太多理性的分析,只要反复吟诵,在想象中、联系生活经验感悟中,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立体的形象,使文章内涵与学生感悟融为一体。

第三,表达感受,进入高潮。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个性化方式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演课本剧、编儿歌、画画、办报等实践活动将理解运用巧妙整合,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智慧。

三、课尾画个“……”

点评。

1、想象中朗读。

硝烟弥漫的战争是我们的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如何把这样的生活用朗读展示出来呢?这就需凭借想象来实现,于是,教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边读边想边品味,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达到了“情动而辞发”的效果。

2、积淀中创造。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在积淀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引发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鼓励学生放飞思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的方式是多元的、鲜活的,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3、自主与合作。

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充分的读书时间、充分的讨论时间、充分的活动时间。学生读懂的,不讲;小组讨论能解决的,不讲;解决不了的,教师精要地讲。想起叶圣陶先生说的:“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

4、课内到课外。

教师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课前立足课本,放眼课外,让学生广泛涉猎相关资料,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对课文的理解;课后没有用“哈达式”的长长的习题卷将学生的激情消磨殆尽,而是指导学生扩展阅读相关名著名篇,使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世界,沟通了课内与课外,拓展了学习的领域。

《时间单位秒》三年级数学教科书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时间有一个更完整更深入的认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数学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我利用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导入新课,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学生在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中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体的“原型”。所以,我让学生说一说在哪里还用到时间单位“秒”?学生纷纷举手说,如跑步比赛、电子显示屏上跳动的数、“神舟六号”上天。于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情景,播放给学生看,并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共识。因此,我鼓励学生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钟表,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有关“秒”的知识。充分地去观察、猜测,进一步认识秒表、电子表、有秒针的钟表都是怎样计量“秒”的。学生们发现了“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一小格。”从而得出1分钟=60秒。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操作是自由的,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而自己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例如:在体会1秒的长短时,我让学生通过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猜测1秒钟你可能会做些什么,亲自试验一下等方式体验“秒”的实际意义。通过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活动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心情。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战争年代学生学习条件的艰苦,知道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英勇献身的经过,体会指导员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献身的经过。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战争片段)。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刚才的场面吗?交流后教师补充讲解:是呀,影片把我们带入残酷的战争年代。那是1947年春天,国民党反动派调动了20多万人的兵力进攻我们的革命根据地——延安,梦想一举消灭中国共产党,血腥统一中国。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党中央和毛主席毅然决定暂时撤离延安,延安小学也随之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就是在这样险恶的条件下,在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师生克服种种困难,顽强地坚持学习。当时,对延安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一本普通的教科书却是最珍贵的!所以课文的题目是《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课题,请大家再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悟。

课文读通顺了,我们再一块讨论解决你们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好吗?还记得你提出的问题吗?学生回答。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按老师送给你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出表现教科书珍贵的语句,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请同学们轻轻读读这段话,看老师送给你什么法宝(学生读)。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开始吧。(生自由读全文)。

三、品词读句,读中悟情。

交流: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请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交流时刻:汇报的同学请注意,你认为哪段话写出了教科书的珍贵,就读哪一段。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明白了吗?谁先来读?学生读画出的段落,谈体会。教师随机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指导感情朗读。

(1)这是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教科书,所以珍贵。

学生第二自然段,谈体会。(课件出示)谁还画出了这段话?说说你的体会。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读这段话?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把最后一句换成‘我们希望得到一本教科书’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谈看法。“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激情: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学生急切地盼望能得到教科书,从而说明教科书的珍贵。咱们再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学生齐读。

(2)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所以珍贵。

同学们还画出了哪些句子?生读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谈体会。如果你是延安小学的一名学生,当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谁再来读?指名读、齐读。老师读到这里的时候,精神也为之一振,高兴之情油然而生。现在我就是指导员,咱们一块来朗读课文3——7自然段可以吗?”谁来扮演文中的“我”?谁来读叙述部分?好,那其他同学都是延安小学的学生。请大家先酝酿一下感情,准备好自己的台词。开始吧!(师生合作朗读课文3——7自然段。)。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对“振奋人心、争先恐后”这两个词语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用它们说句话吗?可以用一个词,也可以两个都用。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教师适时评价引导,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3)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学生读第10自然段,谈体会。(课件出示“‘快卧倒……’只是被鲜血染红了。……‘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读到这里,你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师生评价。学生再读,指名读,师生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再读。

学生读第11自然段(课件出示“我扑到指导员身上……‘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师生评议: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个地方读得好?你愿再读一读吗?指名读。教师激情:指导员为了保护这一捆来之不易的教科书,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面对着眼前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教科书,他有许多话想说,可是已经没有力气说……(看课件图)你知道指导员想说什么吗?交流。这段话非常感人,请大家再用心读读,把自己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学生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具体到一个词的重读,如“好半天”“轻轻地摇了摇头”“微弱的声音”;具体到一个句子的语气,“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叫:指导员,指导员……”,甚至具体到标点符号的处理(如文中的许多的省略号)。

4、书一直激励我前进,也体现了教科书的珍贵。

学生读第12节,谈体会。教师激情: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人虽然走了,但那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还在,指导员牺牲前未说完的话还时时响在耳边,它们就像有一种无穷的力量一直激励着我前进。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师:现在,我发现同学们都已被指导员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此时此刻,你可能有许多话要说,那就请你们酝酿好感情,再用心把这个故事大声朗读一遍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既然教科书这样珍贵,就让我们好好读书吧。请看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出示课件)“好读书,读好书”相信同学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请你们课外阅读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或电影、电视作品,如:《红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保卫延安》、《小兵张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准备参加班里的读书交流汇报会。同学们愿意接受这个作业吗?好,下课。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是一篇写事的课文,课文以教科书的“珍贵”为线索,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分成四部分来记叙,先讲战争年代,师生渴望到教科书,接着讲张指导员带"我"去领书,再讲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最后讲那些珍贵的教科书一直激励着“我"前进,根据本课的特点,我特设计如下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了解战争环境中学习的艰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经过,突破“珍贵”这一中心。

教学难点:懂得教科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这是教科书珍贵的原因。

教学关键:抓住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把开始的喜悦、兴奋心情到后来的悲痛心情读出来。

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法      启发讨论法    。

教具准备:投影仪 vcd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审题激趣/发现问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可能有多种问题.如:为什么叫珍贵的教科书?它与我们的教科书有什么区别?珍贵体现在那里?......

二、细读课文,深层剖析.

请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你从这一段话中知道什么?

指名谈一谈。

自己练习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取书,同学们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书感到激动,兴奋他们是怎样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跳起来)同学们要去取书,课文用了个什么词(争先恐后).这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迫不及待得样子),可见书对他们是多么重要!

三、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朗读反复体会同学们兴奋得样子,通过分角色朗读,男女赛读体会张指导员当时兴奋得心情,另外让同学们做跳起来的动作更充分得体现出同学们听这个消息时无比激动的心情.进一步为理解书的珍贵打下了基础.

四、语句对比/体会感情。

课文中张指导员与我的对话对反映文章中心很重要。话语不同,体现的感情色彩也不同。有时甚至一两个词就会使表达的效果大不相同。在此我选择了几组指导员与我的对话。用他们与课本上的句子作比较让学生体会他们之间的区别。

例如:a一天张指导员对我们说:“咱们有书啦!”

b一天张指导员兴奋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

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自然能体会出书上的句子好。然后,我让学生讨论好的原因。通过讨论学生感受到这一消息的振奋人心。

五、反复阅读/突破重点。

如何讲课文中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就要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根据本课特点,我选择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学习。一人读“我”的话,一人读“张指导员”的话,练习后,指名一组学生阅读,大家评议。这样,同学们在相互评读中提高了朗读水平,同时,通过阅读训练,突破重点,也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目的,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体现教科书的珍贵。因此,我将课文中护书部分作为重点指导内容,带领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体会张指导员在护书时不惜牺牲生命的品质。使书是由生命换来的这一中心跃然纸上。为学生理解突破书的“珍贵”做好了准备。

取书的路上,遇到敌机轰炸这一危急情况,但张指导员却奋不顾身,宁愿牺牲生命也要保护好书使之完整无缺。所以,通过反复阅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在张指导员的心中,教科书比自己的生命还要珍贵这一中心。

六、发散思维/深化主题。

为了突现“珍贵”这一核心,张指导员护书部分就成教学的重中之重,我将指导学生补充完整张指导员与我的对话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例:当我扑到张指导员的身上大声地喊叫:“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念叨着:“书……书……”我先让学生充分想象,补充张指导员的话。有的学生补充说:“书,书在那里?”还有学生补充说:“书,书好着吗?”还有学生补充说:“书,书在我这里,快拿回去吧!”……当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出丰富多彩的内容。补充完之后,我让学生反复品读原句与补充后的句子。通过同学们大量想象及品读,使张指导员在受伤后最关心的是书,而不是自己的生命这一中心得到升华,也使文章的中心“珍贵”得到深化。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文磁带、有关延安战役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理解“珍贵”的意思。

2、提问: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朗读(课文磁带)。

2、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分自然段朗读。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刷(shua)、抄(chao)、嗓(sang)、睁(zheng)、弹(dan、tan)。

2、认清字形:

炮、炸、爆、印、凳、隆、轰、嗓。

3、理解词义:

轰隆、爆炸、振奋人心、争先恐后、兴高采烈。

〈四〉、巩固练习:

1、认度生字、词,试听写。

2、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第二课时。

〈一〉、理清课文思路:

1、分段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讨论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前进)。

〈二〉、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盼书):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学习条件怎么样?找出相关的词句。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3)、讨论理解:同学们渴望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找出表现同学们渴望的心情的词句。

这些书是怎么来的?说明了什么?

4)、理解“渴望”、“兴高采烈”、“振奋人心”的意思。

5)、指导用不同的感情来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取书);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取书的过程。

3)、找出表现指导员和同学们取书时的心情的词语。

4)、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

2、学习课文8-10自然段(护书):

1)、齐读课文。

2)、讨论理解:指导员是怎样保护书的?

“我”醒来时看到指导员怎样了?

“一动不动”说明什么?

为什么这捆书能“完整无缺”?

指导员为什么拒绝“我”背他回村?

他看着那捆书,他在想些什么?

指导员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理解“完整无缺”的意思。

4)、拌角色朗读,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盼书-护书-取书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内容,体会“教科书”的“珍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1-10自然段。

2、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1、理解省略号的用法:

1)、敌人投下炸弹以后,指导员喊:“快卧倒……”--表示:话没说完。

2)、“我两耳一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觉自己的头部受了伤。”--表示:省略(昏迷之后到醒来之前的事)。

3)、“指导员,指导员……”--表示:省略(呼唤的话)。

4)、“书……书……”--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5)、“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表示:说话吃力、断续。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思考讨论:这捆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

“多少年来”、“一直”说明了什么?

〈三〉、总结全文:

1、分段、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教科书的“珍贵”。

3、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

语文S版三年级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和略读课文《赵州桥》。从内容上看,课文都是描写景物的。作者抓住不同景物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四篇课文的共同主题是描写祖国的山河景观的秀美壮丽,表达了赞美祖国的情怀。阅读这些文章令人赏心悦目,获得美得感受。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认识37个生字,会写40个字。

2、重视词语的学习积累好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

3、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背诵课文《古诗两首》《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第2自然段,《赵州桥》第二自然段。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悟课文所描绘景物的意境,受到情感的.感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并融入大自然中,用真诚的语言去赞美她。

5、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心境。

6、通过辨析形近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练习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读读背背古诗《鹿柴》。阅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练习介绍家乡。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重视词语的学习积累好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悟课文所描绘景物的意境,受到情感的感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并融入大自然中,用真诚的语言去赞美她。

1、重视词语的学习积累好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悟课文所描绘景物的意境,受到情感的感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并融入大自然中,用真诚的语言去赞美她。

3、运用本单元景物描写的方法,练习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物。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关于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写作当中。

2、从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句子有先后顺序。

3、对学生进行规范书写指导,让学生逐步做到正确、美观。

4、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学时以情感人,以饱满的热情和教学艺术点燃学生学习情感,形成规范、和谐的课堂氛围。

5、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培养学生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另1

一方面,继续发扬以往形成的良好习惯,并做到常抓不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并能迁移运用到习作中来。

小黑板、录音机

检查第13课、第14课预习1课时。

学习第13课1课时

学习第14课1课时

检查第15课、第16课预习

学习第15课

学习第16课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