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的教案(实用18篇)

时间:2023-12-10 18:16:31 作者:笔舞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科特点制定的一份工作计划,旨在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组织,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和学科教学大纲,我需要制定一份教学工作计划了吧。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课程进度,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提前做好备课准备,确保课堂教学有效进行。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下面是一份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样本,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河大版八年级《活板》教案

(一)知识教学:

1、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

2、了解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3、掌握“溶、帖、旋、拂、砥、讫”等6个字。

(二)能力训练:

初步学会翻译文言文;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三)思想感情教育: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了解作者和《梦溪笔谈》。

2、疏通全文。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和《梦溪笔谈》。

要求快速阅读注释一和注释二。

合上书本比赛掌握情况。(幻灯,填空)。

教师补充。

(三)解题:活板,即为活字板,“板”同“版”。

(四)听录音,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五)检查朗读。(准确程度、流畅程度)。

(六)疏通全文。

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一句,遇到疑难句,同桌帮忙。

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将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划出。

(七)注意下列词的落实:

第一段:板印、盛为之、已后、皆为扳本。

第三:其印、为、予、群从。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现代文翻译第二段。

3、找出三个词类活用、四个通假字、五个一词多用。

活板

一、教学目标:

1、活板的制作过程及“活”的`特点。(重点)。

2、了解说明顺序。(难点)。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外国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

(2)今天,我们幸学习《活板》一文,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作者作品简介。

3、指出下列一词多义字的意义和用法。

(1)唐人尚未盛为之;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3)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4)不以木为之者;

(5)每字为一印;未未简易;

(6)其印未予群从所得;

(7)满铁范为一板;

(8)极为神速。

(9)不以木为之者;

(10)唐人尚未盛为之;

(11)更互用之;

(12)旋刻之。

(13)火烧令坚;

(14)持就火炀之;

(15)用讫再火令药熔?

(16)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7)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18)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19)其法:用胶泥刻字。

河大版八年级《活板》教案

1、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掌握“帖、旋、砥、就……”等字的含义及“火、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

2、能力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文言字词含义及用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结合注释翻译文言语句;通过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画简要的工作流程图,从而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3、思想教学目标:学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点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

指导学生疏通文言语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理解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1、录音机、磁带。

2、投影仪、投影片。

3、铅字打印机的字模、字框。

能力型教学模式(省级教改课题)。

1、导入新课。

(教师以简短的导语提示课文知识重点,凝聚同学们的注意力)。

利用教具字模、字框引出“活字印刷”的话题,然后导入新课:同学们,我手上这一个个的是铅字打印机上的字模,如“是”“我”“国”“中”“人”,一字一印,我按照句子排列:如“我是中国人……”,把整篇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压平,就可以反复印刷了,印完之后这些字模拆下来可以反复使用。这可以说就是“活字印刷”的雏形。你知道印刷技术在哪个国家的什么时代发明的?(学生参与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教师报导读题。

(教师按课文重点归纳出五六个知识点,化解为若干个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课文的经络重点。报导读题时,要求学生不看书,不作记录,静听默记)。

a、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疏通词句,做到能口译全文。

b、在原文中找出练习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义及用法。(投影片1)。

c、按这样的顺序说明有什么好处?

d、文中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e、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结合你现有的历史知识,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

3、听课文录音。

(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课文,明确一些字词的读音,并思考导读题)。

默读课文,做书间笔记。

(学生用铅笔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作批注)。

a、快速在每个自然节前,依次编上节码,例:1、2、3……。

b、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文言文还应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的理解)。

c、用()括出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句子。

河大版八年级《活板》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

(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

(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

(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

(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沈括《活板》教案

1、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掌握“帖、旋、砥、就……”等字的含义及“火、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

2、能力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文言字词含义及用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结合注释翻译文言语句;通过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画简要的工作流程图,从而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3、思想教学目标:学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点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

指导学生疏通文言语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理解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1、录音机、磁带。

2、投影仪、投影片。

3、铅字打印机的字模、字框。

能力型教学模式(省级教改课题)。

1、导入新课。

(教师以简短的导语提示课文知识重点,凝聚同学们的注意力)利用教具字模、字框引出“活字印刷”的话题,然后导入新课:同学们,我手上这一个个的是铅字打印机上的字模,如“是”“我”“国”“中”“人”,一字一印,我按照句子排列:如“我是中国人……”,把整篇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压平,就可以反复印刷了,印完之后这些字模拆下来可以反复使用。这可以说就是“活字印刷”的。雏形。你知道印刷技术在哪个国家的什么时代发明的?(学生参与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教师报导读题。

(教师按课文重点归纳出五六个知识点,化解为若干个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课文的经络重点。报导读题时,要求学生不看书,不作记录,静听默记)。

a、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疏通词句,做到能口译全文。

b、在原文中找出练习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义及用法。

(投影片1)。

c、按这样的顺序说明有什么好处?

d、文中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e、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结合你现有的历史知识,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

3、听课文录音。

(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课文,明确一些字词的读音,并思考导读题)。

默读课文,做书间笔记。

b、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文言文还应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的理解)。

c、用()括出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句子。

活板教案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

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2、作品简介。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

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活板教案

一、解释下列各词:

1、板印____。

2、盛为之____。

3、已后______。

4、皆为扳本___。

5、布衣__。

6、又为活板___。

7、薄如钱唇。

8、每字为一印。

9、火烧令坚。

10、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

11、以一铁范置铁板上_____。

12、乃_____。

13、持就火炀之____。

14、则字平如底____。

15、止印___。

16、未为简易___。

17、已自布字。

18、更互用之__。

19、瞬息可就__。

20、重复者。

21、以纸帖之__。

22、每韵为一帖__。

23、奇字。

24、素无备。

25、旋刻之。

26、不以木为之者。

27、文理___。

28、兼与药相粘__。

29、燔土___。

30、用讫__。

31、拂__。

32、殊不__。

33、其印___。

34、为予群从所得______。

二、写出四个通假字:

三、写出三个词类活用字:

活板教案

1、指出下列一词多义字的意义和用法。

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为每字为一印。

未未简易。

其印未予群从所得。

满铁范为一板。

极为神速。

不以木为之者。

不以木为之者。

唐人尚未盛为之。

之更互用之。

旋刻之。

火烧令坚。

火持就火炀之。

用讫再火令药熔。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其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其法:用胶泥刻字。

持就火炀之。

就瞬息可就。

每韵为一帖。

帖则以纸帖之。

2、校对作业本。

活板教案

针以课文提供的“参考题目”,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说出不用的说明顺序。

(1)《我喜爱的一座建筑》。

明确:空间顺序;如果把某一座建筑与史实结合起来介绍,也可采用“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2)《――发展小史》。

明确:填上具体要说明的事物,如火柴、邮票、钱币等,时间顺序。

河大版八年级《活板》教案

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理解和掌握说明事物的顺序。

一、引入新课。

二、借助注释运用“阅读提示”自读课文。

三、引导讨论:

1讨论第一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是从木制印刷发展而来的。

小结第一段,交代活板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术及发展。

2讨论第二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出现的年代及其发明者的`姓名、身份。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活板印刷技术。

1)制字印、排版技术,及活板制作技术,先介绍制字印、再介绍排版。

2)指出活板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3)说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3讨论第三段时着重领会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技术的珍爱之情。

4讨论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围绕“活”字说明,作者从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术等方面作了重点的说明;而对于“活”的特点无关或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则一字不写。

2)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四、练习:

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三。

活板教案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和《梦溪笔谈》。

要求快速阅读注释一和注释二。

合上书本比赛掌握情况。(幻灯,填空)。

教师补充。

(三)解题:活板,即为活字板,“板”同“版”。

(四)听录音,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五)检查朗读。(准确程度、流畅程度)。

(六)疏通全文。

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一句,遇到疑难句,同桌帮忙。

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将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划出。

(七)注意下列词的落实:

第一段:板印、盛为之、已后、皆为扳本。

第三:其印、为、予、群从。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现代文翻译第二段。

3、找出三个词类活用、四个通假字、五个一词多用。

活板教案

1、根据第2段第二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完成练习二。

2、根据第2段第三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的具体事项是什么,用四个短语归纳概括这一层的四句话,参照完成练习一。

3、反复朗读全文,争取能够背诵。

《活板》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一、新课导入。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二、简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了解活板印刷。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四、听范读,练诵读(听范读)。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五、疏通语义。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六、分析课文。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结构(见课件)。

八、探究与思考。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九、课外扩展。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十、布置作业。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活板》教案【】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活”字布局谋篇,但由于是篇文言文,篇幅较长,生字词较多,因此理解文意对学生来说就是个难点。课前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课上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需掌握的字的读音、一词多义、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等。让学生照着自主学习内容自学课文,然后在组内交流自主学习情况,这样既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又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本课教学中学生对重点的实虚词掌握不理想,我将重点的实词虚词提出来重点讲解,最后再次强化学生记忆,结合课后题和其他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虽然每节课字词理解讲解的较少,但从作业及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理想。也是偶然想着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表演活板印刷,这样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同学听说这样的表演之后个个兴趣十足,准备好了军旗做为道具,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弥补了语言信息的缺失,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真是一举多得。

本课是有关制作的说明文,在集体备课时一位老师提出让学生仿写一段“韭菜炒鸡蛋”的制作过程,从学生的练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此类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基本掌握。学习此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得到了快乐,因而充满了幸福感,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活板教案

1、齐读全文。

2、思考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要举出实例。

打比方:“薄如钱唇”、“则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们对胶泥字模的形状、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使说明更准确形象。

作比较:“若止印三二本……极为神速”“不以木为之者……、殊不沾污”

作用:说明印刷的特点和胶泥刻字的优点。

举例子:如“之、也”等字。

列数字。

活板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活板教案

1讨论第一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是从木制印刷发展而来的。

小结第一段,交代活板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术及发展。

2讨论第二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出现的年代及其发明者的姓名、身份。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活板印刷技术。

1)制字印、排版技术,及活板制作技术,先介绍制字印、再介绍排版。

2)指出活板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3)说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3讨论第三段时着重领会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技术的珍爱之情。

4讨论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围绕“活”字说明,作者从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术等方面作了重点的说明;而对于“活”的特点无关或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则一字不写。

2)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活板》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一、新课导入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二、简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了解活板印刷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四、听范读,练诵读(听范读)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五、疏通语义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六、分析课文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结构(见课件)

八、探究与思考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九、课外扩展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十、布置作业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