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彩色的梦教案(优秀15篇)

时间:2023-11-25 11:49:30 作者:念青松 二年级彩色的梦教案(优秀15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在这里分享一份二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对教师们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上海书画版美术二年级《彩色的电话号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头饰的构成,学习用彩色纸剪贴制作成面具。

2.通过设计与制作过程,理解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成功的乐趣的。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设计、制作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头饰的形状,并设计、制作、完成头饰。

难点:学会巧妙的利用彩色纸、剪刀、双面胶、胶水等工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咱们班来了一群客人,他们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一起欢迎他们进来。(几位学生头戴头饰进入)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动物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头饰)。

(三)看一看----了解头饰。

1、看一看,头饰上装饰了什么内容?(规则的扇形、动物头像、草)。

2、说一说头饰有哪些用途?(美化、装饰头部、隐蔽)。

3、你在哪里见过头饰?

了解头饰。

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头饰的知识,他是最古老而又被人们沿用到今天的,用来美化装饰头部的一种器物。

1、早在20xx多年前的敦煌壁画中,人物的头上就有了头饰,说明头饰的历史可真悠久呢!2、这是收藏在博物馆里秦始皇时期兵马佣头饰。既能用来保护士兵不受伤又可以用来装饰,显示出军威!

3、头饰还有民族的`差异,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们经常会佩戴造型不同、色彩各异的头饰。看,这是(苗族、藏族、彝族、维吾尔族、回族头饰)漂亮的头饰把各族人民打扮得多姿多彩。4、随着时间的发展,现代的头饰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示现代头饰图片),你对那个头饰印象深刻?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师边看边讲解:新娘头饰、民族头饰、戏曲头饰、动物头饰。生回答:我喜欢那个动物头饰,它造型可爱,色彩鲜艳,制作方法简单。(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全面)生1:我喜欢那个新娘头饰,它的装饰很漂亮,我要是戴上它一定很漂亮。(是的,你说的真好,老师也认为你带上它一定很好看。)生2:我很喜欢那个戏曲的头饰,它的色彩非常亮丽。(是的,你的表达很清楚)生3:我很喜欢那个蒙古族头饰,它有很多色彩鲜艳的珠子,真漂亮!(对,色彩斑斓的珠子的它的一大亮点,你很有眼光!)生5:我也很喜欢那个小熊的头饰,它的造型很可爱!我要是能制作一个就好了。

(四)研究研究。

1、同学们说的真好,现在咱们放松一下,做一个纸条变头饰的小游戏,用你准备好的纸条做一个圆环并且要非常合适的戴在自己头上?比比谁的速度最快(注意事项:首先按戴头饰人的头部大小来确定环的长短)同学是最快做好的,你有什么好方法给大家讲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呢?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头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先要根据自己的头来确定大小,同桌间可相互帮忙。强调:从额头到后脑勺,接口处贴好双面胶。)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做好的头圈,和你们的不太一样,我设计几个插接口,做成了可调节的头圈。

2、现在算是每个人头上都有一顶简单的头饰了,就这样戴在头上好看吗?生:不好太好看。那怎么办呢?(你们太棒了,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做好的。(在圆环上镂空)老师都用了什么方法?(剪、刻),其实除了这种简单镂空头圈头饰以外,还有一种附加有装饰物的头饰。如:你在圆环外加上一只动物就是动物头饰,加上三角形就是一个漂亮的王冠了。这节课我们重点做这种头饰。

3说一说,在制作头饰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知识?

4、咱们一起来交流。

(1)(外形)出示图片组一:这些头饰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头饰除了可以做成小动物,还可以做成植物、不规则形状的,这些图片说明我们的头饰造型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指出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如果让你做一个头饰,你打算做什么外形的?(有了奇特的外形,还需要漂亮的颜色)。

(2)(色彩)出示图片组二:这些头饰的颜色有什么不同?(色彩丰富)(要想做出精致的头饰,必须有图案的装饰)。

(3)(图案)出示图片组三:这些头饰上都有些什么图案?它们是怎样安排的?人物。动物、建筑、交通工具,植物,文字(有规则的排列)过度:谈到表现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制作头饰的几种常用技法。

(4)、(技法)出示图片四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把彩纸做成头饰?总结技法:卷、折、刻、穿编、粘贴、剪挖。

(5)(制作过程)出示图片五:头饰制作过程?以自己组中的头饰为例,说说头饰的制作过程,其余的同学可要认真听哦!头饰是如何制作的?师:好,我想应该有讨论的结果了,请小组长总结组员的想法(说的很全面,表达的很清晰)。

(五)任务实践:利用你准备的材料,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头饰,可以直接在头圈上进行加工。做的时候,一定注意颜色对比明显、还有,你做的头饰不要和别人一样。老师最喜欢具有创新意识的孩子了。咱们看谁做的最奇特、最与众不同。1.出示制作要求a.小组或自己完成头饰的制作。b.设计创作出新颖、特别、与众不同的头饰图形。c.比一比,谁做的最漂亮、最富有创意。2.启发学生创作、设计,并及时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播放欢快的音乐)温馨提示: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乱扔废纸!相信你是个好孩子!

(六)完成表演1.学生带头饰摆出相应的造型,并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自由欣赏、评价。

资源文件列表:

二年级语文《彩色的梦》教案

1、会认“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1、自主识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2、仿照课文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

(ppt出示图片:彩色铅笔画的森林图)同学们,这幅图上都画了什么?画得美不美?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画中的景物好吗?(指名回答)这幅画叫作《彩色的梦》,什么是彩色的梦?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文《彩色的梦》,一起去作者的梦里遨游,观赏森林的美景吧。(板书课题,范写“彩、梦”)。

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读。

1、配乐,教师范读。学生圈出生字,标注小节号。

2、同桌互读,指导正音。

3、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1)后鼻音的字:坪、囱、精、叮、咛、梦、苹、灵。

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自主识记:坪、叮、咛;猜字谜:一人一口酥(盒);熟字换偏旁:柳——聊,评、苹——坪,没——般,睛——精。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4、教师指导诗歌朗读的节奏。

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

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这两个句子都带有破折号,朗读时声音要拖长一些)。

三、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你知道作者的`“彩色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吗?

2、为什么说这个梦是彩色的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个彩色的梦是作者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他画了一个关于森林的彩色的梦。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看看作者都用彩色铅笔在森林里画了什么吧。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学习诗歌。

1、出示第2节,思考:“我”的彩色铅笔在白纸上跳蹦,画了些什么呢?有哪些景物?是什么颜色?(草坪、野花、天空)。

(1)学生交流,教师评价、总结、补充。

(2)出示蓝天图片,引导理解“蓝得透明”。

(3)朗读指导,排比句语气渐强,突出画面的明丽色彩与变化之快。(师范读)。

(4)指名读,合作读。

(5)结合课文插图,抓“大块、大朵、大片”,感受孩子画画的欢畅心情。

2、出示第3节,思考:彩色铅笔还画了什么?

(1)生交流,师板书。(森林、雪松、小鸟、小屋、太阳)。

(2)出示葱郁的森林图片,理解“葱郁”是“青翠茂盛”的意思。

(3)思考:在这茂盛的森林里会发生些什么呢?(生自由说,合理即可)。

(5)出示(小屋的烟)第2句,指导朗读“结”,师提问:小屋上长出太阳,你有怎样的感受?(生自由说)。

过渡: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脚尖滑过的地方还有哪里呢?模仿第2、3节说一说。(出示相应模板)。

3、出示第4节,指名读,思考:彩色的梦境里有什么?

(1)出示“紫葡萄的叮咛”,思考:紫葡萄在说些什么呢?

(2)引导学生想象:“我”的彩色梦境里还有什么?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一说。

(3)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

1、你想用彩色铅笔画出怎样的彩色梦呢?把你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仿照课文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首小诗。

2、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什么?仿照第2或第3小节,写一写吧!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如何将字写好。

2、教师示范难写的字,指出有关笔画的变化。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4、写字反馈,师生评议。

教学板书。

本课的成功之处:开课时我就利用图片展示,通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到一个彩色的梦的情境中,由图片内容再到文本的朗读,由直观的视觉感受到发散思维去想象,从而让学生更加简单地理解了文本内容。

文档为doc格式。

上海书画版美术二年级《彩色的电话号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的绚丽多彩,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使学生了解颜色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2、操作目标: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2.颜色深浅对比在画面中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导入。

1、组织教学:播放孩子熟悉的歌曲《虫儿飞》激发回忆黑夜的景色,

(师:小小的萤火虫让夜变得更美,你们小小的手也能创作出更多的美来,有信心吗?生:--师:那就上课!

2、魔术导入:引出本课课题——《画夜景》。让孩子带着好奇走入课堂。

(师:今天来给你们上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小节目,请看---教师演示)。

(二)、欣赏感知发现。

1、观看航拍兰陵夜景。

欣赏导入:让学生欣赏家乡的夜景,让他们以生活为基础进入学习,并激发学生对夜景的兴趣。(提问:是什么让兰陵的夜变得这么美?)。

2、学生答(灯···)。

3、教师:其实能让夜变美的还有很多,看(出示ppt)猜一猜这是什么?生:星星、月亮,星星和月亮让夜空变得更美!

师:看这是?

生:路灯,路灯不但照亮黑夜也为城市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夜衣。看这是哪里?其实这是我们兰陵的东伽河,在灯的装饰下是不是更美了!

师:看这是?生:车道,穿梭中的车辆多像条条彩带!

师:再看这是?生:烟花,它让黑夜变得更热闹更绚烂了!(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4、我会找:发现是什么装扮的黑夜如此漂亮?

生:星星、月亮、烟花、灯光、车流···(教师同时贴画)。

祖国美景。)那白天的天安门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图。

(结论:亮色与暗色对比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绚丽的效果。)。

7、出示色环找出哪些是亮色哪些是暗色,教师指学生答。直观、深动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亮色与暗色的差别。

8、师:许多的艺术大师就是运用亮色与暗色对比画出许多美丽的夜景来。

(出示图片。重点欣赏凡高的星月夜,运用了那些亮色和暗色)。

9、欣赏小朋友的画:水粉画夜景、刮画—夜色中的城堡。

(三)体验表现创新。

1、你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画夜景的?教师示范油水分离法画夜景(1)先用浅色油画棒绘画景物,(2)再用深色水彩涂抹背景。

2、师:想一想、说一说你想画一幅什么样的'夜景?

3、布置实践任务提出作业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夜景现在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让夜亮起来吧!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四)展示交流评价出示“寻找最美夜景”。

1、学生自由展示作品。

3、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4、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新意识。

5、教师点评。

(五)回顾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2、出示作品,用浅色油画棒直接在深色卡纸上绘画的作品课下你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画夜景。

上海书画版美术二年级《彩色的电话号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个主要的学习过程是听与画(也就是感受与表现的过程)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二、教学目标。

1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点、线、面来表现。

2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教学难点: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五、教学准备:音乐、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引导阶段:导语:同学们,今天李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朋友,但是它们看不到,摸不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感觉,才知道它们是谁。而且这个新朋友一来就邀请我们同学伸出手来,和他一起动起来。播放音乐《娃哈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思考:刚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同学有的唱,有的拍手,有的随着音乐舞动。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绘画)。

3导入新课: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听听画画。

4讲授新课。

(1)听音乐《小小的船》《火车开了》第一遍,好听吗?那谁听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呢?(拍手提示)音乐节奏的快和慢在绘画中怎么来画呢?请同学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们可要仔细想想。

(3)小结:节奏快的音乐,画面,色彩鲜艳、丰富,线条起伏大;音乐节奏慢的画面色彩柔和,线条起伏小。

5学生听一听,画一画。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3)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师点评。

(4)小结:美的音乐加上同学们画,美丽极了,你们真是了不起。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这课,希望大家听着音乐,保持的愉快的心情走出教室,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课后提升创作一副画,配上一首合适的音乐。

二年级教案

1、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探究生活中有关力的科学现象。

3、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4、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一、玩变脸游戏,激趣导入

1、(教师玩一个变脸游戏,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大家看一看,老师用手在脸上这样一捏,老师的脸还跟原来一样吗?(不一样了)大家也像老师一样做一做变脸游戏,看谁做的最滑稽有趣。

2、学生做变脸游戏,教师指5到6名学生上台表演。(注意不重复)

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我们的脸发生变化是因为力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形状改变了。

5、板书课题:8、形状改变了

6、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物体形状的改变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面,展示一下。

2、同学们带的东西真多呀!大家看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面是这个形状,那么大家能不能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改变呢?下面请大家动手来试一试。

3、学生自由动手操作,用各种方法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尽量使同一种东西的形状发生不同的变化。

4、全班交流,指生上讲台演示自己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操作方法。

6、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是的,这些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他们受到了力的作用,是力使这些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三、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大小的关系。

2、学生预测结果:有关系,没有关系

3、不管有没有关系,我们用事实来说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关橡皮筋的小实验,探究一下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有没有关系。

4、出示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钩码3到5个、挂钩、一块板(可以用小黑板)、小尺。

5、实验的方法:出示课本第26页下面这幅图,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了解实验的方法。

6、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

(1)注意黑板上挂钩的高度要一样,便于我们记录。

(2)橡皮筋要用新的,这样弹力差不多,便于我们统计实验的结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7、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相机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8、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交流实验结论。

9、教师表扬学生在实验中认真严谨的态度并小结:正如同学们实验得出的结论一样。力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用力大,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大;用力小,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小。力的大小和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四、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

1、同学们,用力都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但是,用力不同,物体形状发生的改变也不一样,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传统用力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的物体形状的方法产生的结果。

学生观察观察图片,仔细比较,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过去,由于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人们仅仅依靠自身的力气,改变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小。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改进技术,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变得更容易,更符合人们的要求。可见,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4、大家再思考思考,想想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使物体形状改变的现象?

5、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五、课堂总结

刚刚大家列举了生活中许多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是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而且力的大小直接对物体形状改变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用力大,物体形状变化大;用力小,物体形状变化就比较小。

六、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在课后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二年级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汇报:

(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

(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二年级《彩色的梦》教案

1、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2、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一、复习引入。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了解各小节的内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多少个小节。

2、说说每个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我编织的彩色的梦境。

(3)第四小节主要讲了我的彩色铅笔编织的彩色梦境。

1、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一小组的同学领读第一小节,其他小组的同学跟读。

(3)学生汇报: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4)长的可能是什么?圆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是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的。

(6)生汇报。一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二是从“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7)师: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他们在白纸上怎样跳蹦?你能想象出来吗?

(8)学生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2、学习第二小节。

(1)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学生汇报。

(3)师小结: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你还能照这样说吗?

(4)学生仿照着说一说。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蓝—得—透—明!”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6)指导学生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请女生读第三小节,注意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2)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请孩子们读出惊讶的语气。

(4)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物的特点,比如这里雪松拉手,小鸟唱歌。

(5)请学生照样子说一个拟人句。

(6)“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这一句是比喻句,把烟囱上结的太阳比喻成苹果。

(7)请孩子们也说一个比喻句。

(8)“又大—又红!”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的是声音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惊讶、惊奇、惊喜的语气。

4、学习第四小节。

(1)请男同学读一遍第四小节。

(3)请同学汇报。

(4)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的?

(6)请同学们汇报。

(7)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仿照课文的第2小节和第3小节写一写。

3、全班交流。

4、老师评比表扬。

五、老师总结。

每个人都有一个彩色的梦,让我们为编织这个美丽的彩色梦境而努力吧!

六、作业。

1、写出自己用彩色铅笔描绘的彩色梦境。

2、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二年级《彩色的梦》教案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理论中指出: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刺激响。因此.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本次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其创设大胆猜想、自由表达的语言环境及寓教于乐的情境式游戏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感受儿歌的优美语言和意境。

策略一:启发引导、主动学习:运用启发式的方法充分利用诗歌的特点,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自由表述,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策略二:大小图片、理解梳理:自制绘本中采用大图片与小图片相结合的方法。大图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小图帮助幼儿梳理并熟悉诗歌内容。

策略三:插入音乐、情感渲染:在朗诵、游戏、仿编时选用合适的音乐会使儿歌的意境更美、情感更浓,更便于幼儿理解、接受、记忆儿歌内容。

策略四:创设情境、尝试仿编:“帮朋友找梦”的游戏,让幼儿在自由表达与帮助朋友的环节中不仅能感受到仿编儿歌的乐趣。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2、学习朗诵并运用儿歌中的句式进行仿编,感受儿歌的语言美。

1.自制绘本《梦》、音乐。

2.水果、蔬菜、小动物等图片若干,自制小屏风。

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运用儿歌中的句式进行仿编。

1、开始部分:教师与幼儿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你们做过梦吗?”“有四位小客人也爱做梦,让我们一起听听。”

(1)学习诗歌《梦》,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自制绘本《梦》,理解诗歌内容。

小结: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

第二幅图:师:小花爱做梦,它梦到了什么?小花的梦可能是什么颜色呢?

小结: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

第三幅图:师:白云爱做梦,它的梦可能是什么颜色?

小结:白云爱做梦,梦是蓝蓝的。

第四幅图:师:小朋友爱做梦,她的梦可能是什么颜色?

小结:(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

(2)回顾诗歌内容,帮助记忆。

师:刚才都是谁爱做梦?(出示“第五幅图片”诗歌中的形象全部呈现在一幅画面中)。

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呈现完整儿歌的内容。

(3)幼儿欣赏教师朗诵诗歌《梦》。(播放背景音乐)。

师:《梦》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

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

白云爱做梦,梦是蓝蓝的;

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

师:听完以后你有什么感觉?让我们也用甜甜的、美美的声音来试一试!

4、结束部分伴随音乐进入彩色梦境。

二年级教案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热爱北京的语气。

1、怀着热爱、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2、北京真美!我们都爱她。让北京美丽的景色留在我们记忆里,好不好。

(1)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2)教师引背。

(3)同桌互相背。

(4)齐背。

(5)闭上眼睛,想着北京的美景背诵。

1、检查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课后练习第2题。

2、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3、自由扩展。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话。(同桌说、老师说、指名说)

4、抄写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

二年级教案

1.新学年有新变化、新要求,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让学生在班集体,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感受与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并愿意朝着新目标努力。

2.让同学们一起回忆快乐的暑假生活,展示每个同学的才能,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分享快乐,体现分享意识的渗透。激发学生们满怀信心地迎接新学期。

3.畅谈新学期的心愿,鼓起他们上进的信心和勇气,体现进取意识的培养;

4.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不断总结自己进步成果,增强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畅谈新学期的心愿,鼓起他们上进的信心和勇气,体现进取意识的培养;

2.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不断总结自己进步成果,增强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时。

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暑假中你们过的快乐吗?

为什么快乐?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忆一下我们的暑期快乐生活吧!

(二)“快乐的暑假生活”

1.谁愿意讲讲,你在暑假中的快乐生活。(指名)。

2.看来我们有很多同学还想讲,那就让我们,在小组中说说吧!

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我看同学们讲的那么高兴愿意不愿意把我们的快乐的暑假生活告诉更多的人,那好我们现在就办个小小展览会。(课前让学生找来暑假中外出旅游、参加一些活动、生活中的照片)。

4.在做展板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5.学生制作。

6.每组选代表介绍本组的展板。

(三)展板公展。

(四)收获、体会。

(五)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现在我们已经升入二年级了与一年级相比,自己有哪些变化?(长高了、懂事了等),观察课程表、教室、学校、任课老师的变化。

1.想一想在一年级中,自己那些地方做得好。

2.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二)“我的心愿”

1.新的学期就会有新的变化,你想在哪方面有新的变化?

2.同学们说的真好,愿意不愿意把你们的心愿写下来?

3.制作“心愿卡”

4.学生自己制作、自己设计写上自己的心愿。

5.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许多的心愿,那让我们把心愿粘贴在“心愿树”上,并把它保留在教室中,等到收获的时候我们心愿卡就会变红、变大。

6.粘贴在“心愿树”

(三)“成长包”

1.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心愿,我们就要为自己的心愿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现在就制作成长包,把我们的成长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和生活中比较值得记住的事情。如参加实践活动的体验、感悟、行为表现等,可以有文字、实物、行为资料等记录下来。

2.学生制作“成长包”。

3.成长包里放什么,怎么放,你有什么好建议?

(三)收获、体会。

(四)教师小结。

每一位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今天回家与家长交谈,进一步思考,希望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三课时:“爱惜书本和文具”

(一)导入。

1.说说自己对将要学习的哪些内容感兴趣,为什么感兴趣,

2.你能用模拟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如:“美术书对我有么帮助…?”

3.童话故事:书本的对话。

4.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二)“爱惜书本”

1.为什么撕书,在书上乱画不好呢?

2.我们以后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书?

3.有一名同学跟我说,老师我向来都爱惜自己的书,别人的书就不同了?

4.你对他的说法有什么看法?

5.我们以后应该如何保护书?

(三)“爱惜文具”

1.看这是什么?(被切的橡皮)。

2.这块橡皮为什么会这样?

3.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文具?

(四)建立书籍文具保护站。

(五)收获、体会。

(六)教师小结。

二年级教案

总课时:

1、能关注身边的事物,并从中发现美和欣赏美。

2、能用语言较清楚地描述物品的某一特征,并画出物品的一些特征。

3、在活动中表现出合作的态度。

重点: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物品,谈自己喜爱的理由。

难点:发现“美”,说说美。

教具:多媒体“博物”。

学具:带上自己喜欢的物品。

1、课前布置学生带家里认为最美,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2、课前师生共同将带来的美的小物品,布置成小型展览。

2、你们认为我们怎样组织欣赏比较好?

(全班集体讨论,选择最佳欣赏方案。)。

1、教师以一种较为松散的形式,自由欣赏别人所发现的美物品,自由交流。

1)教师示范向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a)介绍带来了什么东西?叫什么名字?

b)这件东西有什么用途?

c)你认为它美在什么地方?

d)对物品的形状、色彩??的'介绍。

e)你觉得把它放在哪里最美?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美丽的物品。

能运用教师传授的欣赏评价方法,进行述说、评价。语言流畅、清晰,意思表达清楚。

2、师生相互评价美的物品。

说说评价美的方法?

3、学生、老师在带来的物品中共同寻找出最美的物品。

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物品描画下来,能抓住自己喜爱物件的主要特征并将它画下来。

1、及时反馈、纠正,并参与其中。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对照说说你抓住了物品最美的什么特征?

课后反思:

二年级教案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1、合作学习,提出疑问,质疑探究。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情感与态度: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一天傍晚,一个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他觉得生活平淡而无聊,年轻的心不愿再负担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独特的声音,他不禁侧耳静听。原来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他能够感到生命依然高高在上。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向他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灯光走去。那是他生命里为惊心动魄的一次闪电。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在俄罗斯及世界各地。他就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屠格涅夫。

问:是什么使屠格涅夫终抛弃自杀的念头

(是生命的呼唤,是屠格涅夫心中尚存的热爱生命的信念。)

二、作者

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用心感悟蒙田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

2、请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合作探究

(一)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1、题目叫做《热爱生命》,那作者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呢

文章的自然段讨论了什么问题

明确:度日

分别探讨了哪几类人他们是怎样度日的

坏日子消磨光阴

好日子细细品尝

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苦事贱物

我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

2、对待生命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呢

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寄于来世

聪明的人享受生活充实

3、聪明人享受生活,其实享受生活也要讲究方法,作者在第三段是告诉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享受生活呢(读)

抓紧时间

有效利用时间

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享受生活。

(二)个性阅读

1、从文中找出你感触深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有可能出现的哲理性句子: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人的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伟大而神奇的杰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既然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的厚赐,更值得我们珍惜。)

b、“生之本质在于死。”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死亡是人人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又是衡量生命价值的起点,俗话说“盖棺定论”,一个人只有到了死亡,才定格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对每一个想活得有意义的生命而言,走向死亡的过程便是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消极悲观地对待生活,留下太多遗憾,临终必然苦恼。从哲学意义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饮鸩身亡的苏格拉底、引颈就刀的阿基米德、服毒自杀的杰克伦敦、自沉汩罗的屈原、进退皆忧的范仲淹、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鞠躬尽瘁的周恩来等的人物都是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超越。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只有关心生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虽然生命的长度难以改变,但是只要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生命的内容和质量就会得到无限地丰富。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2、对于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去预测,就像这次在日本大地震中丧失生命的人们,前一刻或许他们还在欢歌笑语,而此刻,他们却提早的告别了这个世界。既然生命的长度不可以把握,那生命的分量可以增加吗我们如何增加自己生命的分量(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通过刚才的的讨论、解答,我们了解了作者在面对死亡时之所以那么从容,是因为他有化死亡为生命的“秘诀”,即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到生命的大价值。塞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我们大家都很幸运地拥有了生命,它的存在与消亡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可是我们能够决定它的价值,那么,就让我们活出精彩的自我,不要辜负我们所拥有的时光。

五、比较阅读

食指《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上述文字片段,感受不同作者对生命的共同热爱与歌颂,并谈谈自己比较喜欢哪个语段,为什么。

蒙田的《热爱生命》思路清晰,严密。用简洁朴素的文字探讨了生与死以及怎样去对待生死的问题,发人深思。

食指的《热爱生命》以异乎寻常的刚强与坚毅,执着和热烈,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管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必须愈挫愈强,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

学生活动二:练习运用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

提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形式,诗歌,散文,故事,格言警句均可。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篇谈论生命问题的文章,在两位睿智作家精妙文字的启迪下,我们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明白了热爱生命的重要性。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努力过好每一天,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后,让我以罗曼罗兰的名言来结束本课的内容――“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七、布置作业

以“生命”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段300左右的短文。

二年级教案

1、让学生深入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蜻蜓的外形、结构、色彩以及各种姿态。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各种线条、色彩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

3、充分发挥想像和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1、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

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教具:课件、蜻蜓标本、图片。

学具:作业纸、各种材质的彩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

思路·反思

一、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稳定情绪

1、师:二年级五班的同学很聪明,都很善于动脑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谜语,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请大家看屏幕。出示课件。

2、猜猜我是谁。

(1) 身体细细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

(2)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

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生:蜻蜓。

3、师:大家是从那些地方猜出是蜻蜓的。

生回答。板书:身体、翅膀、眼睛

4、师:大家真的很聪明,说的很好,谜语抓住了蜻蜓的外形特征描写了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蜻蜓飞飞。板书课题。

1、刚才大家猜了谜语,现在老师有2个问题,出示课件。

(1)你都知道有关蜻蜓的那些知识?(包括生活习性、环境等)

(2)蜻蜓姑娘是美丽的,你觉得它美在那?

2、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把你了解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生:我知道蜻蜓在水中产卵;我知道蜻蜓有一双复眼,复眼有许多小眼睛组成;蜻蜓下雨以前飞的很低,晴天飞的很高;我还知道“蜻蜓点水”的成语…….

教学过程

思路·反思

4、同学们了解的知识真多,说的真棒,想知道老师收集的资料和看法吗?出示课件。

我知道:(1)蜻蜓:是目差翅亚目昆虫。翅大,膜质,多翅脉。翅展开时可达16厘米。翅平展,与体纵轴成直角。复眼大,占据头的大部。是飞行最快和最善捕食的昆虫之一。幼体水生,叫水虿(chai)。

(2)我觉的蜻蜓这些地方漂亮,如:

身体:它长长的细细的,有漂亮的花纹

翅膀:有两对,又长又薄,纹理很多

眼睛:有两对,复眼大又圆

颜色:很丰富

(3)刚才同学说“蜻蜓点水”,它本身的意思是蜻蜓在水里产卵,它的另一个含义是指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扎实、肤浅的意思。希望大家这节课对学习可不要象“蜻蜓点水”。

1、刚才我们用语言来描绘了蜻蜓,我还给大家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请大家仔细欣赏同时,认真观察蜻蜓,是不是向我们说的那样美丽。

2、欣赏了图片,大家能把蜻蜓的美丽,说的再详细些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翅膀的纹理;肚子的图案;身体是对称的。

教师用肢体语言表现对称,介绍对称对蜻蜓的飞翔很重要。

3、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书中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蜻蜓的。

教学过程

思路·反思

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小结。小朋友用线条表现了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画的很详细,表现了蜻蜓的动态。

4、大家想不想用自己的方法表现蜻蜓。

1、学会用线条描绘来描绘蜻蜓身体和翅膀的细部。

2、用剪刀剪下蜻蜓的身体,并粘贴到背景画面合适的位置上。3、大家有什么方法可以做的蜻蜓有快又好。

学生回答:将作业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半上画上蜻蜓的一半,剪下,再用彩笔画出蜻蜓的细部即可。

师:你根据什么这样做的?

生:因为蜻蜓身体是对称的。

师:你真棒。

4、学生练习。

这节课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了一幅长卷,每个同学表现的都非常优秀,很积极,都能有重点的观察和表现美丽的蜻蜓,那你能不能评一下。

1、谁的作品与众不同?谁观察蜻蜓最仔细?

2、这节课你除了学会制作蜻蜓,你还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学生回答。大家表现的很优秀,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二年级教案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全文文字清新、优美,指导学生读通、读懂,直至读美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走近过大自然吗?都看到过些什么呢?(学生交流)听,这是谁的声音?(利用多媒体播放潺潺的流水声)是谁在弹琴呢?引读——“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让我们跟着泉水的步伐,和泉水作一次旅行吧。

二、整体朗读,认读生字。

1.这篇课文中,又出现了好几个陌生的生字朋友,读读课文,找出它们来。

2.学生自读。

3.你找到了哪些新朋友呢?(学生交流)。

4.利用多媒体出示“哦”、“股”、“缝”、“罐”、“塔”、“社”、“杜鹃”、“脆”等生字。

5.哪个小老师愿意上来教大家认一认这些生字?(学生指导认识生字。当学生用鼠标点击生字时,出现该生字的读音,全班同学一起朗读)。

6.比一比谁认得快。(利用生字卡片比赛朗读)。

7.利用多媒体出示“瓦”、“泉”、“然”、“结”、“股”、“脆”、“塔”、“杜鹃”。

(抽学生朗读)。

8.你是怎样记这些生字的,请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小老师上台交流,教师相机作一些讲解,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瓦”、“鹃”、“股”、“脆”4个生字,让学生会写生字)。

9.这些陌生的朋友都在哪儿呢?大家勾一勾有它们的句子。自己再读一读。

三、熟悉生字,粗读课文。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1)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2)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3)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4)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5)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抽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同桌互相读句子,并评价。

四、再读文章,读通课文。

1.4人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朗读课文的情况。

五、小结。

丁冬的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它要到哪儿去,它去那里干什么呢?请大家课后思考思考。

六、作业。

按下列格式,为每个会写的生字组四个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二、示范讲授,归纳学法。

1.轻声读一读课文,在你最感兴趣的地方,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勾画。

2.利用多媒体出示句子: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3.请学生朗读。

4.你觉得泉水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用句子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很多很多)。

5.什么是“天然水塔”?(指导学生理解泉水是由地下水从岩石裂隙中流出,就成为泉水)。

6.姐姐打水后会用来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泉水对人类的好处。教师可相机拓展,泉水供给人们饮用,有些泉水煮熟后还可提制食盐,还有的泉水具有保健作用)。

7.谁来读一读泉水对姐姐说的话。(指导朗读,读出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8.如果你是这位姐姐,会对泉水说点什么呢?

9.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0.齐读第二自然段。

11.归纳学法,用多媒体显示。

(1)找出泉水的特点。

(2)泉水帮助了谁。

(3)得到泉水帮助的会怎样对泉水说。

(4)读美那一部分。

三、自学3—5自然段。

1.读一读3—5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小组内按照学法进行学习。

2.交流学习成果。(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泉水“清”、“甜”、“美”的特点;读好“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等词语;指导感受泉水会让花儿开得更艳;会让果园的果实更甜;会让画眉鸟的歌声更加的悦耳动听。体会泉水的纯洁无私、美丽可爱)。

3.比一比谁读得最美。(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展示、比赛,优胜者发给金色的小五角星)。

4.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四、口语训练,拓展延伸。

1.出示句子“丁冬,丁冬……”大家读一读,看看从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你能体会到什么。(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很多的地方)。

2.请你想一想泉水还会流向哪些地方,又会看到些什么,还会为大家做些什么?

投影展示:泉水流到_______,他看见了_______,泉水说:“_______。”

请大家说一说。

3.集体交流。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泉水。

(纯)(洁)(无)(私)好泉水,

一心一意为(大)(家)。

送给世界(清)、(甜)、(美),

万物一齐(谢)(谢)(他)。

五、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2.熟读课后“我会读”的小韵文。

3.向泉水学习做一件为别人着想的事。

《泉水》这篇课文的文字、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导情,以读悟情,以读练习,以读促学,以读贯穿整课,以读来帮助学生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情感熏陶的好材料。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去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一遍一遍地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初读了课文,你都有什么体会?”“同学们喜欢泉水吗?”“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是一股什么样的泉水?”在学生互动交流、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时机进行点拨,使学生的阅读感受由表层趋向内部,感悟泉水的奉献之美。对有感情地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教学本课的时候,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以学定教,因势利导,采用师生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初读课文后,我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能在下面括号里填上一个词吗?通过这样形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的学生说这是一股快乐的泉水,我接着问你是从读出来的?能读出快乐的语气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股甜美的泉水;有的说是富有爱心的泉水,我继而让学生谈谈从哪里感受到泉水的富有爱心,并把这份爱读出来??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又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如“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静静的山谷”等词语。在此基础上还通过说话、写话练习,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课文里的语言,在运用中积累语言。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如在课的结束阶段,让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说说写写“泉水流到(什么地方),(遇到了谁)”促使学生学习的迁移,为学生思维、语言的发展提供机会。

总之,这节语文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代教,读中有恰,读中有想的教学理念,既上得扎扎实实,又有新意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二年级教案

《泉水》是一篇短小精悍、平凡却温馨感人的美文。故事讲述的是清泉从石缝冲出来,流向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带给伙伴温暖甘甜的泉水,给朋友带来快乐和帮助。文章无华丽的词藻,但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却告诉人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温暖时我们应伸出热情的双手,献上火热的心,让这个世界充满爱。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泉水一文中的生字、词。

(2)培养学生看图说话,串词成句的能力。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串词成句的能力。

为了使本节课的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在ppt演示中集文字、图片、flash动画、音乐于一体,给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加上教师适时点拨把欣赏精美的图片与说话、写话练习结合起来,有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本课教学,灵活整合运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的交互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新发展的火花。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演示ppt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本课要学习的课题“泉水”。

2、简要介绍泉水方面的知识及泉水的作用。

二、看图说话,串词成句。

1、认识图片上的几个词语:一股、石缝、哦。

2、看图说话,写出关键词:丁冬、泉水、石缝......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这几个词串成一句通顺的话。然后再比较作者是如何写的。在比较中发现,如何才能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得更精彩。

3、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从石缝里冲出来)。

三、承上启下,讲解下面几幅图片。

1、出示图片,根据前面学到的串词成句的能力,观察老师展示出来的四张图片,张图片写出一段话。其格式为“***在干什么泉水说:“*吧,*吧,我的水很*,很*,*得可以怎样。”经过这样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学生写作的能力。把作文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基础。

2、体会泉水的无私奉献精神。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体会泉水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好下面的词句“来吧,来吧,很清很清;很多,很多;很甜,很甜.....”.等。

3、读懂全文。明白泉水从哪里,中途又流经了哪些地方,最后又将到哪里去。让学生理清文章脉落,便于背诵。

四、放flash动画,学生跟读课文,升华情感。

看图说话。

关键词:泉水石缝丁冬。

串词成句。

一股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发出丁冬丁冬的响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