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复兴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

时间:2024-01-15 19:29:02 作者:紫衣梦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变化,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状态。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案例,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心得体会

从党的到全国两会,“中国梦”成为国人的热议话题,也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最强音!那么如何才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和学习心得:

中国梦需要实干,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构筑,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要有实干精神。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素养与能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凡事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锤炼意志,成为中华民族最有力的建设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从实干做起,坐地空谈说不出成绩,指手画脚画不出业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需要实干精神,以实干之基托起中国复兴之梦。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梦想,贵在坚持,尽己所能必会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所收获,不管成功与否,梦想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在胜利的曙光面前,需要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托起自己的人生之梦和粮食梦。用中国梦打牢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历史责任感,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一个有理想、有责任的新一代储粮人。为加快建设物资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努力推进储备粮管理事业科学发展。我深深体会到为确保储备粮安全,只有在自己本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仓储一流,应该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攻克工作难题;应该勤奋工作,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努力为推动科学储粮技术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党员,应该时刻保持努力学习,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仓储业务技术的能力。

通过学习,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我认为,首先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信赖党中央,拥护党中央,认真学习新党章、规章制度,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对照自己和鞭策自己。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带头学习,带头为仓储事业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谋划本单位今后奋斗目标和追求粮库梦想。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实现十二五粮库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每位干部员工共同的梦想。

中国青年肩负民族复兴重任心得体会【精选】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翻看历史,重用人才安邦定国的例子比比皆是,人才的重要性一次次得到验证。的确,治国之要,惟在用人。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十八大到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聚英才、择英才、用英才”的人才观。一支好的人才队伍,抵过数队滥竽充数的“庸才”。新时代,要吹响中国发展道路的号角,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势在必行。

聚才要“赢其心”。所谓,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只有“梧桐树”充满魅力、具备吸引力,才能引来“金凤凰”。要搭建好聚才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而筑巢引凤只是第一步,要留住唯有以真心赢其心。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用人者必须赢其心,人才方会尽其智、尽其心、尽其能。若“梧桐树”越茂盛,则“金凤凰”越来越栖息。

择才要“知其品”。自古以来,中国就一直信奉并传承“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选才、用才标准。择才德为先,对人才的人品要求比才能更重要。究其原因,才智可以培养,而人品却很难改变。走新时代“人才强国”之路,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报过情怀、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对人才的内在品质要求尤为严格。要避免“选错一人,为害一方”的悲剧,对人才引进严把关,方能从源头上杜绝“庸才”隐患。

时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怀才不遇是有识之士的痛楚,才逢名主、马遇伯乐并非常有之事。遂,用人者增其识人之能、尽其才能便是对人才的尊重。

从新中国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道路自信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其建党第一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非凡的责任担当和改写历史的非凡气魄。

从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到艰苦奋斗、星火燎原的井冈山精神;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古田精神到艰苦卓绝、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从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精神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这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历史表明: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身上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成功密码。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份初心与使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践行、从未改变。从艰苦创业、为国争光的大庆精神到团结协作、战天斗地的红旗渠精神,从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到亲民爱民、知民为民的焦裕禄精神,从铁胆忠魂、忘我拼搏的航母精神到自主创新、精益求精的蛟龙精神,从守望相助、同频共振的扶贫精神到刀刃向内、抓铁有痕的改革精神,这些在新中国建设发展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不仅将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写入史册,也将这份初心与使命融入中国共产党的血脉,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着初心和使命写成的,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这部片子有“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7集。描绘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侵略与压迫的屈辱历史。也是从那时起,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仆后继。

中国近代的苦难历史揭示了“落后就一定会挨打”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中国本身的经济实力,也让中国有机会放眼看世界,不似清政府那般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的各个领域与行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都有了更高更远的目标。虽然今天的中国是名符其实的东方巨龙,但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习主席在国家博物馆,在新一任领导人第一次集体亮相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它彻承载着几代中国人关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夙愿。作为年青一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踏着前辈披荆斩棘开创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国梦奋勇前进。

中国梦想是太阳,不像一个世纪那样遥远,甚至也不像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经从地平线上蹦出,万道朝霞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中国青年肩负民族复兴重任心得体会【精选】

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新使命对我们青年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

青年要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一代,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唯有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富强、世界发展融为一体,才能复杂斗争中站稳脚跟、保持定力、找准方向。

青年要有真才实干。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必须依靠各行各业各种人才的奋勇开拓,扎实苦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青年只有学有所长、学有所专、专有所精,才能积蓄充分的力量和基础,以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脚踏实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从新中国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道路自信心得体会

日前,我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启动,已经成为全市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落实主题教育活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思想上的高度认同促进行动上的对标对表,为新时代天津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6月30日20时30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播。

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人类发展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历史的车轮从未消失过,无论是行走于坦途还是徒手于荆棘,都是一个时代的必经,一个历史的必然。没有哪朝哪代可以坐享其成,伟大的中国梦必将从艰苦卓绝的革新与斗争中获得。

她开始于信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19,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成就于执着,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94周年,94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壮丽的史诗。94年来,党带领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社会主义道路,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在和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和平,今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展光大于于谨慎。曾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的黄炎培曾说过:“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任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如此看来,保持谦虚谨慎是筑牢中国梦的法宝。缺了谦虚谨慎,就难免有焦躁有不满,有更多的异议异举,阻碍中国梦的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是中国梦的经验与积淀,更是广大党员和有志之士与人民大众共同携手共进的美好未来。蓝图已成,重要的是做好当下,坚定信仰,踏实前行,践行民主,努力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后的中国梦必将是成就中国繁荣昌盛成就个人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

更多筑梦中国观后感。

中国青年肩负民族复兴重任心得体会范文完整文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慢慢的发生了改变,而如今,我以一个青年的身份,逐渐努力将自己融入到国家大事中,逐渐让自己走在国发发展的康庄大道上。体会:

首先,我明白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主要变革。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的国家也在逐渐变得强大,无论是科研上的伟大成就,还是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水平,都能使我们越来越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其次,让我明白了思想建设的重要性。那些高层次的宏观战略我们的确没法涉及,可我们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改善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心智成熟,在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下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这一代从小培养自己优秀的品质,才能在长大之后扛起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所要背负的责任。

第三让我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十九大。

报告。

中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也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极为重要的一条。随着我国发展的飞速进步,我国的环境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配合党的。

领导。

听从党的指挥改善我们身边的环境。

在开幕式结束后,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3个半小时,57页,32385字,全程站着,不喝一口水,没有鲜花,没有果盘,有的只是坚定的声音,震撼的语言,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体力行,向全中华儿女履行自己的庄严承诺,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这位伟大的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他以他自己为标杆告诉我们一个强大的国家的领导人应有的风范,他伫立在那里,我就仿佛看到了中国未来更加繁荣昌盛的盛景。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也要为党为国表出一份决心。就像那位曾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蒙曼老师在开幕前受采访时评论十九大的那句诗词一样“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国家和党为我们铺垫好了一个良好的前景,而余下的路将由我们自己来开拓创造。我坚信,我们这一代人,人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少年与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后感受很深,普遍反映:感染力强,画面生动,入脑入心。

《筑梦中国》是对百年中国历史的一次完整回顾,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饶、奋发有为的精神,体现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纪录片特点鲜明、教育意义强,利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对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筑梦中国》不仅仅是一部记录时代变迁和中国发展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励志片,启迪着中华儿女勿忘历史、珍惜幸福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当今世界正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与国之间时有摩擦,地区安全并不稳定,某些国家我行我素,极力煽动地区“波澜”,更有“跳梁小丑”讳莫如深、蠢蠢欲试。与此同时,国内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内外压力还较大,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追逐伟大“中国梦”奋斗目标上来,亟需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铭记历史、挑起重担、走向辉煌。看了《筑梦中国》纪录片,感觉滋润了心灵,开启了思维,深深鞭笞着自己要珍惜幸福生活、要努力奋斗。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心得体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回望党的奋斗历程,一个彪炳千秋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样式和道路蓝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和理论魅力,蕴含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指出:“强调总任务,是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主线不仅把政党、国家、民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把党的历史使命和总任务、中国梦和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主题历史性地高度统一起来,清晰呈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目标,极大激发了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使命担当,从而凝结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

围绕民族复兴这个主题和总任务,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根据人民愿望和事业发展,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持续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成就,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作出卓越贡献。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生动诠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逻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正确道路和根本遵循。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但世界上并不存在普世性的现代化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近代以来,血与火的教训告诉苦苦求索的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振兴。历经百年求索、接续奋斗,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实现了后发赶超,创造了“两大奇迹”。党领导人民探索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和发展道路,它秉承着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理论品格,呈现出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开拓、接续推进的实践特点,折射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新等内在特质,是一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超越西方国家现代化既定模式的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这里,“人口规模巨大”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前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后发优势,“走和平发展道路”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这些科学概括和重要论述,为全方位认识、全过程实践、全领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坚持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注重继承性和发展性结相合,赓续书写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勃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发展步伐驰而不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时代赋予的使命和任务,每一代人都有党和人民寄予的希望和责任。因此,每一代人都要接好接力棒、跑出好成绩,走稳奋进路、交好赶考卷。

当前,我们正阔步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根本保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价值追求;要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基本路径;要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重要遵循。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迎难而上、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上续写新篇章,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现代化作出更多新的中国贡献。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现代化作为近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一般而言,现代化是指人类文明发生的一种革命性变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包括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水平的国际比较和竞争。

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从18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第一波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波是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欧美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支撑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但也伴随了殖民、剥削、压迫和环境问题。直到目前,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仍屈指可数。长期以来,大家总是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其实现代化建设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国式现代化在遵循现代化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根植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并进行了独立自主的探索,具有十分鲜明和典型的中国特色。

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但近代以来迭遭内忧外患,从那时起,现代化就成为几代仁人志士求索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随后又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随后又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现在,中国已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的现代化不只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且要求精神文化丰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大约有10亿,占世界人口的13%左右;我国有14亿多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8%。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有根本不同,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本质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对外殖民掠夺,对内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历史上,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曾经导致了全球势力范围的大洗牌。但是中国的崛起打破了这个历史铁律。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展现出的,是一条非侵略性、非攻击性的和平的现代化新路。

中国式现代化还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我们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要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需要我们有政治自觉,虽然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依旧需要跋山涉水。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的7集历史文献记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近期中中央主流媒体上播出,引发了全社会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中国梦,实际上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梦,民族和国家的独立、自由、解放、民主、平等、富强,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国人厚重的苦难史、奋斗史和今天日益自信从容的宏伟愿望。

筑梦中国凝聚起民族复兴力量,这力量来自中华民族对于近代以来百年的苦难、屈辱、抗争史的共同记忆。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表面上仍是当时世界是的大国,闭关锁国、政府腐败,让中国错失跟上西方文明发展的脚步。依据世界公认的权威的说法,至少在十五世纪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是无可争议的世界强国。那时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是所有人的梦。民族的辉煌史,让我们重拾复兴的自信力量。民族的苦难与屈辱,更加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古老强大文明的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遭受了上百年的侵略,从世界大国迅速沦为“东亚病夫”,从那时起,一代一代中国人民在苦难、屈辱中奋起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的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光辉历程,更是激发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不竭的强大力量之源。

筑梦中国凝聚起民族复兴力量,这力量来自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英明的领导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今天的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迅速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形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政治和军事大国之一,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政治地位和权力不断得到巩固。今天的中国在世界上的份量越来越重,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也越发自信从容,这一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巨大的制度优势,离不开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心得体会

透过近段时光阅读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让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蕴涵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一个个辉煌和奇迹的经验与智慧。中国共产党_年来的光辉历程,60多载的执政实践,充分说明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经过党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党,更加热爱党,更坚定跟党走的决心。下方谈谈自我的学习体会。

一、与时俱进的精神伴随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_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党领导各族人民继续前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_、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成长历程说明,没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就不可能有党的发展壮大。

二、优秀的共产党员队伍是党完成各项使命的重要保证。

党的历史,是党不断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的历史。在战争年代,当时党员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斗志,率先垂范,用心进取,开拓创新。共产党员不怕牺牲、不为名利、无私奉献、勇挑重担的精神,在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各个岗位均发挥了先锋队作用,鼓舞了全中华民族的信心和斗志,为党圆满完成各时期的历史使命带给了坚强的保证。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党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

党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第一枪,但是南昌起义、武汉起义相继失败,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却取得胜利,建立了红色根据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武装斗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个性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四、正确认识党所经历的挫折。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能够经受挫折、战胜各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党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失败也给人以启示。1927年大革命失败,30年代革命根据地丢失、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但遵义会议后及时确立了毛主席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纠正了左倾路线的影响,实现了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_”的十年内乱,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党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了“_”的严重错误,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五、从党史中感受的启迪。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就务必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始终持续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发现和吸收优秀青年,永葆党的活力。在本单位、本部门中,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管人、管事、管思想”有机结合,自觉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勇挑重担,在职责面前敢于担当,大力弘扬信任、契合、忠诚、向上的人文精神,打造优秀团队。

我们还应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党在复杂环境中的工作经验,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在工作思路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原则性与灵和性相结合,在工作方式上,注重政策和策略。在日常金融业务操作中,以科学发展为准绳,以依法合规为底线,以创新工作为措施,推进_政策性金融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好为“_”服务。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按局机关党委《关于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通知》要求,6月30日至7月6日观看了此片。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儿女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面对奋斗征程中的坎坷与挫折,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人世遭逢的巨大自然灾难,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一代代的中国人,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挺直脊梁,憋足了一股劲,顽强奋斗,走出苦难,走向辉煌。

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团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总书记所说的话字字铿锵有力,句句饱含深情,不仅道出了我们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命运牢牢握在本身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更是道明了中国亿万同胞满怀一颗颗赤诚的中国心,共筑最深层次、最核心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谐。

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殷切希望,更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为之奋斗不息的最终目标。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机关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学习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民意识;树立实干精神,发挥模范作用,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以“三严三实”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我,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从新中国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道路自信心得体会

深谙历史兴衰之道、政权更迭之律的毛泽东,曾经在60多年前极具前瞻性、极具战略性地提出了“赶考”课题。毫无疑问,掌握执政权力、支配执政资源,一方面我们党拥有了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以权谋私、背离民意的各种可能。赶赴执政之大考,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党能否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参观,他感慨万千地说:“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赶考精神,实际上就是在反复警醒全党要做清醒的“赶考”者,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理想之魂,用坚定不移的初心情怀,时不我待的使命担当,答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考卷。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在直面问题过程中掀开新的历史画卷。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世情、国情、社情、党情深刻变化,许多社会深层次问题不断涌现;另一方面,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出现动摇,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出现了裂痕,使命责任担当抛在脑后,一些作风问题“树倒根存”,“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坚克难的时代大考。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在参观中他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种警醒,更是一种砥砺。初心筑牢理想信念、思想堤坝;使命决定目标任务、方法路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继承弘扬,是我们党迎接风险挑战的赶考利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郑重承诺。它一脉贯穿于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全过程,必将成为决胜新时代、向着最高理想前进的根本遵循和根本动力。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心得体会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锚定的方向是社会主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纲领,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科学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最精彩的篇章,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新的蓬勃生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一道路植根于中国大地,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同步发展,是世界现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现代化,深刻回应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时代需要,将深刻改变世界面貌,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