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实用13篇)

时间:2023-11-26 22:49:25 作者:LZ文人

写教师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教育教学经验和感受的总结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写好一篇有深度和启发性的教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通过“读书思廉”活动,我深深的认识到:无论多么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之发生变化,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导致一些干部受西方文化意识的影响,抵不住种种诱惑而“失足”成为了历史罪人,虽然因素较多,但归根结底我认为还是自己失去了思想信仰,失去了精神支柱,从而失去了对人民的忠诚。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精神食粮”,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始终保持大脑清醒,为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奋然前行。

首先,应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并把政治学习日常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方面严格遵守工作制度,自觉以制度约束自我,另一方面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定期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同时经常观看廉政教育记录片,用经典案例警示、震慑自我和其他干部,促使其进行自我反思。人的思想绝不会是一片空白,如果不被先进的思想占据,必然会被腐朽的思想所占领,因而作为一个校长,必须积极主动地并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变为自己的主导思想。否则,就会很容易蜕变、变质。因此应当把政治学习日常化。

其次,应解决好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任何民族、国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否则,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共同道德基础。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社会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是一种客观存在,企望思想文化“纯而又纯”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必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树立为国家、民族、社会奉献的价值观,就能够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就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就能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再次,应把自我反思经常化。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自省是一个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批评的重要方法。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圣贤,也难免犯错误。古人又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也就是说,君子也会犯人所共睹的错误,重要的是君子能够改正错误,这是君子能受尊敬的原因所在。怎样才能避免错误?怎样才能发现错误?唯有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进行自我自省,自我剖析,勇于发现自己的过失与不足,认真分析其中原因,只有如此才能改正缺点、修正错误。

最后,应经常自勉自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工作中应多用典型的事迹、先进的人物来激励自己、启迪自己。在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流芳千古的清官廉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勤廉典型。

比如:古有羊续“习、悬鱼拒贿”、包拯“不持一砚归”、子罕“以不贪为宝”,近有“身居高位心系群众的好书记”郑培民、“铁骨柔情的纪委书记”王瑛、“草鞋书记”杨善洲,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典型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同时通过自勉自励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自觉摒弃谋私之念和非分之想,自觉培养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通过自勉自励,主动抵制腐朽,不能看到社会一些阴暗面就随波逐流,更不能觉得自己吃了亏需要补偿。虽然,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不是靠一时一事,不是靠一朝一夕,但是它的确需要我们自己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持之以恒地自我勉励,自我激励。

总之,通过此次读书思廉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既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奋斗目标、精神信仰,使自己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又增强了自己防腐拒变的能力,培养了健康生活情趣,塑造了自己的健全人格,注重了对自己政治素养的提升,保持了自己对崇高理想的精神追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时时处处要求自己,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始终如一的保持清廉本色。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这个暑假,读到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惑受颇涂、受益匪浅。书中写的很实在,里面讲述的一个个案例更是折射出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无穷智慧。

正如书本开头的序:永远的班主任中所写:“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读了这本书我在思考我常常为他的一些别出心裁的教育设计,教育艺术所打动,例如他向学生索要教师节的“礼物”,例如他创意编写的“班级史册......”序作者的这些思考带动了我确实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智慧为何这么多,源于哪里,读完书本,我有体会,也得出了答案:这一切都有源于李老师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以融入学生当中为快乐,以从事教育劳动为幸福,当他攸着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他的内在积极性便被充分的调动起。他的心里理潜能便被激发出来。它的教育才能便很好的发挥出来。而当他的工作取得成就以后,当他得到学生们的爱戴以后,他享受着学生们给予的关爱。体验着教育劳动的幸福,并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而这些又激动着的他更进一步的发挥他的智慧,如此往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对照李镇西老师我想了想自己当班主任的时间很短,但感受依旧颇涂,这两个月的时间极其的充实,看着孩子们为跑操比赛而不断练习,听着他们一声声嘹亮的口号,我很开心开着他们为了装扮教室而比量着各种尺寸,开动各自的智慧来想格局分布,我更开心,看着他们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而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人脉,不断的拉票,看着票的数据从倒一一路追升到第二,我开心更多的是差异,我爱这些孩子们,不讨论名次结果,我更享受的是看到他们为一件事全班凝聚,奋力拼搏的过程。确实,我从中得到了乐趣,也取得了继续为他们努力下去的决心。确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深深体会到了。

现在推崇素质教育,何谓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首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同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同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法谈起。所以,重李老师的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的是在育人,教会本领,所以,未来的班主任生活中,我要调整,传授孩子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是孩子们怎样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人。

李镇西老师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的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知识的人。

通过学习李老师的经验之谈,我明白了,作为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孩子的喜爱,自己的态度摆正了,工作起来就愉悦了,工作愉悦了,好多问题就自认而然也就好处理了,李老师的这本书是一本李老师亲身实践所所铸的书,书中李老师所提及的典型事例也正是我们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所常碰到的,李老师通过记述自己如何做班主任的的教育故事和相关教育理念,所以,这本书对作为班主任的我颇为受用,所以,之后,我会继续研读,推敲李老师的这本书,继续学习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学习他的教育境界,教育精神,再合理的将李老师所述的方法融进日常工作中,希望在我们的日后工作中也能拥有更多更好的教育故事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读了王晓春老师所著的《教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他在书中讲述了100个教育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诠释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教师与家长的问题以及管理问题。驻足于一百个案例,不禁被那一个个智慧的火花所折服。作为读者,读着也想着,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他做得好在哪里?我正是在这样身临其境的阅读中收获教育的智慧。智慧来自学习。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多老师都有切身的经验和感受。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使自己的教育视野更宽阔,教育办法更有效。

智慧来自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时时站在学生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当我们设身处地地多替孩子们想想,师生彼此间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涵,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耐心和期待,同时也会让师生多收获一份快乐和欣幸!教学中,我们如果能蹲下身来,认真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想,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在研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也许是我们穷尽一生也不能回答全面的问题。但是,走进《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使我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与动力。让我明白了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的成功!也更坚定了我做一名智慧型教师的信心,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实践中执着地思考,深入地研究,教育智慧将从中汩汩生成。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在色彩缤纷、人海茫茫的大路上,我常觉得自己的渺小;步入自家的大门,看着简陋的布置,常觉得自身的贫穷;可是,每当我踏进菁菁校园,听那一声声真挚的问候,看那一双双求知的双眸,顿觉一股活力注入心田,一份责任感油然而生。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感到:学校是我的舞台,学生是我的最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塑造者。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激情、没有信心,缺乏远见卓识,不敢向困难挑战,思想品德庸俗,为人处事欠佳,那他所带领的学生也定然会由于人格的缺陷而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不能体现他自身的存在价值。

如果说一个好学生是一朵含笑的鲜花,那么后进生则是含苞欲放的花朵。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仅仅欣赏盛开的鲜花,而要多用激情去催开那待放的花朵,改变学生的人生。在我班上有只“烫手的山芋”——“捣蛋鬼”、“双差生”蒋中。同学们躲着他;老师讨厌他,但对他又无可奈何。大家都认为他不可救药!我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后,便关注起他来。

首先,我为他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使他得到班上每个同学的尊重和认可。同时,我与家长、任课老师沟通,体察他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创造每一个机会让他去参与。让同学们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他缓慢的进步。接着,我采取了多种方法,帮助他改变了认知观念,终于使他明白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恶作剧”等行为虽然表现了你很爱动脑,但这种行为侵犯了别人,同学不仅不会觉得你聪明,反而会瞧不起你,这不是自尊的表现;若把这个爱动脑的好习惯放在学习上,则学习成绩会突飞猛进,从而真正得到同学们对你的尊重。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而敢做人家不做的一些事,并不是勇敢的表现,更不是体现价值的方法;相反,人家会觉得你没文化没有理智。若把这种勇气拿来参加各种比赛、改正缺点,才是真正的勇敢,才能体现你自身的价值。然后,进行强化行为训练。我与他一起制订学习计划,从一学年的大目标到一星期的小目标。每天对照行为,评议——表扬——奖励。终于,他在不断进步中、在各种比赛活动中,获得了自我实现的成功体验;在老师、同学的表扬声中,在得到的奖励中,他获得了尊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不可能是一种溺爱或偏袒,这种宽容也表现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现为让他们去经受各种困难的磨练,指引他们在人生的风浪中奋力搏击。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十分艰苦细致,能成功转化一个后进生是我们做教师最大的幸福。有人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感动。我能感动我的学生吗?他们能因此接受我的教育管理吗?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孩子,一开始,感觉他比较纯朴,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愉快。可是好心情没维持多入,烦恼的事儿接踵而至。我发现他特别贪玩,常常不能按时交作业,即使是勉强“讨”来的作业,也是“惨不忍睹”,字迹潦草不算,还丢三落四的。最让我头痛的是,他不仅特别懒,而且十分顽皮。譬如,上课趁老师不注意剪在同学后背上贴纸条;下课捉虫子吓唬胆小的同学,抓一把灰洒到同学的脖子里……,简直是“罄竹难书”啊!怎么办呢?我反复考虑,决定暂时不对他采取“大动作”,先来个“冷处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一直静静地等着我来“收拾”他,但我却偏偏不表现出任何的愤怒和厌烦,相反,在平时的接触中,我总是用微笑和眼神去亲和他和宽容他。虽然他每天的作业仍是“原地踏步”,但我却格外认真地批改,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并在作业上作出书面讲解。每次改好后,让数学课代表把他的作业单独交给他,并告诉他需要补充的内容。一直就这么“冷”着,看得出来,他从一开始的纳闷,到后来的侥幸,再后来便出现一点失落的情绪了,感情上有向老师靠拢的迹象。

开学一个月后,学校开秋季运动会。他是班上的体育健将,长跑和短跑都是全校拔尖的,他在这次运动上报的三个项目都拿了名次,为我班拿到的年级组团体第二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班级争了光。利用这件事我在班会课上好好地表扬了他一次,这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都上来了,而且看得出来,孩子对我很信任,很尊敬。我觉得时机成熟了,可以找孩子谈谈了,于是第二天放学后,我让他帮我把教本送到办公室,他欣然答应了,在这个单纯的孩子的眼中帮老师做事,还是一个荣誉呢。经过几次的谈话,我发现他的坏毛病少了,尤其是语文课上,再不象以前那样心不在焉的半躺在凳子上,而是正经端坐,聚精会神地听讲,每次看到孩子眼中渴求知识的目光,总是让我感动不已。

宽容学生是教育的艺术,爱的体现,也是教育的需要,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对学生光宽容还不够,还必须善于宽容。我们要永远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之间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都要考虑到,好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下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保持,学习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教师必须有新的学生观。过去,衡量学生好坏之依据成绩的高低。现在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努力的学习了,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了(可能成绩还不够优秀),我们都要认定该学生是个好学生。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的第二章,作者阐述了“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这一观点。在讲述教学方式的综合化拓展时,作者谈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来教”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个人阅读经验总结人们之所以能在生活中不断进步,是与他们持续不断的学习密不可分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的知识是无限的。

知识是取之不尽的。坚持不懈的学习使人立于不败之地,相反,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就会落后于时代。

歌德说,谁落后于时代,谁就要承受那个时代的一切痛苦,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无法接触新知识将被时代淘汰,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学习新知识以迎接新的挑战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拥有知识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1.阅读可以使我们从更高的高度看待问题,从而减少错误和弯路。

牛顿说,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他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谦逊自然值得学习,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书籍与人类整体的关系就像记忆与个人的关系。

书籍记录人类历史,记录所有新发现,记录古今历代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研究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从更高的高度看待问题,不再重蹈覆辙,有更高的起点。

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他们的学习,他们可以找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他不断提高自己,这极大地促进了他的个人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从零开始,无论人们多么伟大,无论他们做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都会停滞不前。这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2.阅读开阔了视野。

在这方面,伟大的恩格斯导师是广泛学习的典范。虽然他只上过中学,但由于努力学习,他在19岁时就能够用12种语言说和写文章。参加工作实践后,他没有停止学习和研究,因此被马克思称为真正的百科全书。

广博而深刻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准确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帮助。

从经验中,我们可以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和书籍作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强大武器的巨大作用。阅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好的老师和朋友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书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好老师。它可以教会你如何做人,为自己和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书籍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灵,把我们从悲伤和痛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书籍可以把枯燥的岁月变成愉快的岁月;书籍将把各种信仰注入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充满高尚的喜悦和思想,让我们忘记我们的感受,升华我们的灵魂。

因此,我们应该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支持教育的蓬勃发展。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11月份为读书活动月,作为教师,我认为开展读书活动意义非常重大。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为高尚的智者交谈,使人受益匪浅。《做卓越的教师》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在这本书中,彭兴顺大师从“做卓越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等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卓越的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对教育、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做卓越的教师”强调:“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能够从学生长远来分析考虑,真正体现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必须有卓越的教师!

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追求卓越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过程,是对人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要想走向卓越,必须自觉从六个方面进行修炼:差异有限,潜能无限;不能离开,好好爱她;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博览群书,以书为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强研究,勤于写作。书中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彭老师深入浅出的对这六个方面作出生动详尽的讲解。

“一个人想要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他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存在的状态。”做教师,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师,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事业的追求,更是更是一份责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我将会按照书中讲的六个方面修炼自己,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爱我所选终不悔”;多读书、读好书,“腹中有书气自华”,以书为友,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更加注重教研与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注意多磨“斧子”,在反思实践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登新高”,走向卓越。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今天我有幸观看了全国教育专家高金英老师的报告视频。高老师用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幽默风趣的言语,生动丰富的事例,让我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使我收益匪浅。

要认识自己,找到人生的起点,找到完善自己的切入点。

回想一年的经历,有时难免沉浸于“小我”的世界里,在小小的幸福里满足,或在小小的不快乐里面迷失。现在想来,自己还是要放眼看学校看世界看人生的。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要为人师表。那么,我有什么特色?我与其他老师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心目中我以什么立足?有什么值得他们钦佩爱戴?看着学生给我写的“小纸条”,看着他们亲切的称呼我为“铃铛老师”,我在欣慰里勉励自己在思索中寻新的高度。

要努力提升自己。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七个习惯有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协作增效、不断更新。想想自己又做到了多少呢。如果做到这些,想必工作就不会累了吧。当一个高效能的老师站在学生中间的时候,学生又会是怎样的心态和面貌呢?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要好好把这些付诸实践的。以积极主动的心态,给自己积极向上的快乐人生,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幸福老师。

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情趣。运用幽默,丰富课堂,是教师才华的流露;是教师智慧的表现;更是教师成绩的“促进剂”。高老师以一个个幽默的小笑话,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但笑过之后,留下的是思索;一个个精辟的小故事,让大家感动得潸然泪下,但哭过之后,留下的是沉思。那不仅仅是一个个小故事,一则笑话,它们都被高老师赋予了教育意义,而且还是那么的“润物细无声”。听了高老师的报告,我不禁反思我的课堂教学。试问:我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的精彩吗?我的课堂教学,是否也能够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我的课堂,每位学生都觉得有趣吗?我的教学,孩子们都认可吗?大家都说,小孩子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但听了高老师的报告,我想我们应该更正这一说法:学生喜欢的是幽默、风趣、有智慧的老师。而我们是否更要潜心修学、锐意进取,尽快提高自己的人气指数与魅力指数?!

教师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做好一个班主任,更需要博采众长,自成一家。高老师认为班主任要有本领将德育的大道理融入在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中,一个老师最起码肚子里要有300个教育故事。为了让孩子们懂得自治自律的重要性。老师就与孩子们探讨历史故事中的“杨修之死”,让孩子们理解曹操为什么砍了杨修这样一个能人?更让孩子们懂得公平绝对不是唯一的社会原则。就在这样的探讨中,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当然,今天我们更多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去讲述,这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但对老师专业知识的高要求却是不变的。

高校长讲要藐视生活中的百分之七十。是的,生活要简单,不要为物欲所累。很多时候,我们的疲惫源自太多的“额外要求”,而非工作或生活本身。一个协调不好自己生活的人,又如何幸福?如何做一名幸福的老师?以简单的心去面对生活,以微笑的面容迎接每天的开始,生活才会回报我们微笑。同样,以简单的心面对学生,以单纯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碰撞,才会获得幸福,获得作为学生或老师的幸福。

记住高老师的人生信条:吃所喜,穿所好,一任秉性;付其劳,奉其酬,两袖清风。横批:心底坦然。

聆听高金英老师的讲座是一种享受,也体验到一种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感动!新的一年,新的挑战,让我们从高老师的讲座开始,积极行动起来,让鲜花和小草都享有阳光,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个性,学有特色,学有所长,让自己的教育人生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让每个学生都有幸在自己的求学生涯中遇到自己的贵人!

让我们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脚踏实地作好本职工作,祈祷并相信明天会更好!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很多年前,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看到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他的精神世界充其量只相当于人类的童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的发育、成熟一道与时俱进?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径。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有人说,教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曾经写在我们教育学教科书上的东西,现在看来,是有不少问题的。

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应该是一朵美丽的花。花是无法去影响园丁的,它只能给园丁带来感官的愉悦,带来工作的成就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的过程。同时,园丁自己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过去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价值必须通过学生的价值体现出来,忽视了教师自己价值的直接呈现方式。

教师也不是春蚕,教师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春蚕吐丝是没有目的甚至是没有对象的,它的使命是为自己筑一个永远的巢,最多是为人类提供几根纺织用的丝。在显然不应该是现代教师的形象。

教师更不是蜡烛。那种把教师看成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说法,其实是很荒唐的。有人还嫌不够,要教师两头燃烧,加快成为灰的步伐。把学生发展的前提建立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之上,显然也是不妥当的。

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在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教师的幸福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教师要达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就是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与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如教育创新,虽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对于创新教育的论述,现在可能并没有超过陶行知。因此,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大师的对话而已。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读《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一书,使我对“有效教学”的涵义以及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有系统了解和整体认知,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所采取的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以优化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高效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的一切行为,从本质上说有效教学就是一种目标导向教学。传统教学强调简单灌输,只关注如何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而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自主权,使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辛苦,导致“时间+汗水=低效”结果。而“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通读此书以后,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针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如何使学生在在繁忙的学业中把英语学得有兴趣,有成效呢?下面我结合《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一书内容和自己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真正的高效能教师必须一开始就成功。

书中谈到普通教师在开学第一天往往直切正题只顾讲课或做个小游戏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结果这样的教师在以后的日子里,只得追着学生学。而高效能教师在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使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取得成功。不能天真的认为与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一团和气,并成为他们的朋友就是一名成功的教师。开学第一周,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教学的一致性、连贯性。会用最初的两周的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的期末成绩与教师在学年伊始建立起来的课堂程序息息相关。假如有特殊情况,教师没有布置任务,学生也会井然有序,知道该做什么。

二、高效能教师将自己得体的包装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来示范成功。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我们最好是作为自己本身而被接受,而不是因为我们的外观。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身总是在受到不断地审视。

在学生眼中,你就是一个能走能说的广告,你最好是让你的穿着为你工作而不是让它阻碍你。高效能教师像专业教育家一样穿着得体,来示范成功。我们散步、谈话等一言一行均在昭示着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同时也昭示着我们相信自己是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服装可能不会成就一个人,但却可以成为阻碍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教师的穿着会影响学生的功课、态度和纪律。学生们留意他们的教师的穿着如何,他们会以同样的方式留意他们自身及相互之间的穿着的适应性。当你早晨穿着好后,当你去学校面对你的学生前,对着镜子看看自己。你自己可以问你自己这三个问题:1。像你这般穿着,房地产机构会不会聘用你?2。像你这般穿着,麦当劳会不会让你将食物递给顾客?3。你有没有信心,将你的爱子、孙子、侄子或外甥送到学校,交给像你这样穿着的教师教育呢?从你的得体穿着中,给学生、给同事、给领导传递的信息是你是专业、自豪、执着、专注、有责任心而且受到赏识的人群当中的一个。

三.违反纪律方案要承担后果。

违反规则必须承担后果。有些规则即使违反了,教师也不会违反者实行任何惩罚,这使得有些学生认为他们可以不遵守这些规则。犯错的学生如果质问你“你为什么跟我过意不去”“我做了什么”“其他人也那样做的,为什么只看我”你不要争辩,不要吼叫,也无需提高你的嗓门。每次都只要平静的说“因为你选择了违反规则”几次过后,没有学生再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完全清楚你会怎样回答。规则要经大家讨论后一致签名同意这样几周、几个月以后,如果还有人问你,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面带微笑地站在学生前面---全班学生将替你回答。

当上课时,不要停止讲课去惩罚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这样会干扰教学节奏。实施处罚的方式--白色书写板、罚单、图案(让学生制作代表他们自己的图案或剪纸,当你发现有人违反规则时,在布告栏上代表该学生的图案上“标记”一下。

《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一书,真的值得我们花时间阅读,内容精彩,介绍教学方法独特,通过不断学习这些方法和不断地实践创新,才能积累更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有效教学能力,才能使教育质量得到持续发展,才能察实现我们要追求“时间+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学。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初看《和教师的谈话》这本书,觉得它很枯燥,没兴趣没什么耐心去看。但是为了写读书笔记,于是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了一遍,没想到还有些收获和启发。

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师”这个词,毫无疑问,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诸多学者对此作过精辟的的论述,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作者还认为,教育工作的缺点之一,就在于教师虽然不否认自己有着教育学生的任务,但是常常把它们看成次要的任务。作者的观点我大多赞同,比如以下三方面:

一、作者只是认为教育工作没有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认为教师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体,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去。

二、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应当在教学时间内上好自己的课,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着干这个想着干那个,因为论文以及其他活动影响自己,特别是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我觉得每个教师都渴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而不是一味培养自己比较眷顾、看重的人,如果长久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取心。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觉得,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来说,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后所引发的一系类感想。关心、关注、关怀每一个学生,是每位教师应该保持的工作作风。但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应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享受到教师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师应该一视同仁。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对待学生总有不同的态度和心情,他们总是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好学生犯错老师总为其开脱,差学生犯错老师们总认为是学生的不对。因为,成绩好的学生能给教师带来成功的喜悦,教育的希望,职业的幸福感,而纪律差成绩差的学生总是让教师花更多的时间而没有得到半点的快乐和安慰,他们总是让教师操心,让教师失去职业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说来容易做到难。

1、要一视同仁,正视差异。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不足,不要轻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学生,今天学生学习不行并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们的学生几年后发展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当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公平公正的待遇。

2、要学会体谅和宽容。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教师需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要体谅学生,同时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要给予宽容。

3、要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承认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尽可能的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机会,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4、要多鼓励少批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当教师的都想得到领导的表扬,何况我们的学生呢?学生经常性地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充满激情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认和肯定,就会丧失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作为教师不仅要表扬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创造机会表扬平时表现不好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进步更难,他们的一点点小进步教师就要敏锐地去发现并加以表扬与肯定,这样长期加以关注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习惯,各方面的表现就会不断地好起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关于读书,其实自己真的很没有什么研究或属于自己的阅读风格,虽然王崧舟老师认为随性读书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但这种随性于我而言简直是乱读一通,尤其是在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虽然目前仅看到阅读的四个层次的前两个,我已经知道,纵使我本科毕业,纵使我教书八年有余,但是我的阅读也只能是基础阅读水平了。不是因为量的问题,而是对于“为什么阅读”本身就存在错误的理解。

曾经我以为如果一本书我读起来不那么困难,让我明白一些道理,并且也很和我的心意,我就认为它是一本不错的书籍。但是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无疑给了我当头好几棒。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如果一本书从头到尾都是你明白的,那么这个作者跟你就是两个头脑却在同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这本书中的讯息只是将你还没读这本书之前,你们便共同了解的东西传达出来而已。

说实在话,对于上面的内容,我是在回看过三遍以后才彻底领悟的。曾几何时,我会因为书中所言和自己的观点不谋而合而窃喜,并一度认为这个作者太厉害了,这本书也实在是太棒了。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除了获得自我价值认同感之外,似乎真的没有更大的提升,自己的阅读依旧是原地踏步。觉作者统计,像我这样的读者在人群中还不占少数。

如果说过于通俗易懂不算是真正的阅读,那么另外一种情况也未必是。比如你并不完全了解一本书,你明白这本书要说的东西超过了你所了解的,因此,你可以认为这本书包含了某些能增进你理解的东西,随后你向别人请教,或者参看另外一本书,由他们替你解释看不懂的地方。

好吧,我承认,写到这里,我简直也快要被自己绕晕了,浅了不够格,深了请教他人又不算,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呢?我们又为何阅读呢?原谅我才疏学浅,为了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引用书中的一些原话做以说明。

关于真正的阅读,书中是这么说的:“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这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阅读力做挑战。”一口气读完这段话,是不是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原来阅读居然是一件这么神奇的事情。

有时我也在反思我自己,为什么自己想在不那么爱看书了呢?究竟是无好书可看,还是自己的问题?虽然生活和工作中的确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了我对阅读的感觉,但是书中的一个观点,足以让我对书籍和阅读依赖一段时间,因为我要用书籍来拯救我日减迟缓的大脑。

当下的很多媒体由于设计过于精心,以至于人们不用怎么费力思考就可以获得很完美的思绪,使得人思考的大脑形同虚设。很多时候,我们虽然获得了一些资讯,但往往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对于“理解”和“领悟”以及后续的“提升”,我们通常会选择止步于此,最后变得不思进取,甘于眼前。

最后想用书中的一句话结束本文,惊醒自己,也提醒一下看到此文的朋友们: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为了不让大脑形同虚设,开始真正的阅读吧!这本书虽然读起来生涩,但我一定要坚持读完,挑战自己的毅力和决心,并用自己的理解实现自我的提升!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