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梁家河读后感(优秀18篇)

时间:2023-12-06 09:44:41 作者:MJ笔神

读后感是对自己阅读经历的一个总结,通过写读后感可以更好地回顾和记忆所读过的书籍。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和思维方法。

党员干部《梁家河》读后感

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梁家河》,让我对习总书记的知青生活有了更亲近、更深刻的了解。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青年时代对习近平,也跟我们很多青年一样,有过迷茫、有过彷徨、有过失落,但不同对是,习近平在经历理想与现实对博弈之后,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这种抉择,不是逃避,不是退缩,而是实事求是、回归理性,并且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对意志,默默储存能量,等待搏击长空。

试看现在很多青年人,吃不了苦,弯不下腰,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甚至遇到一点点挫折后就一蹶不振,看破红尘。熟不知这并不是现实与社会残酷,而是我们自己不堪一击,没有足够的韧性和勇气去生活,去拼搏,去改变。一时的迷茫无可厚非,一世的彷徨却让人难以原谅。就像青年时代的习近平一样,短暂的迷茫后,选择了脚踏实地,战天斗地,不仅学会了劳动,锻炼了坚强意志,还博览群书,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人生格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种子没有在泥土里饱润甘露,哪来的破土而出。拳头没有缩回来的间距,哪来的力量与速度。学会在平淡中积聚能量,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正当其时。

党员干部《梁家河》读后感【】近期,《梁家河》一书在全国热学。“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封面上的这句话,道出了习近平对梁家河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一种人生观。

根植于百姓,水乳交融。在梁家河,习近平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不适应农村的艰苦环境到习惯了一身泥土和粗茶淡饭,习近平是处处留心百姓的困苦,处处用心为百姓办实事的,他留心到了村民生活和劳动中的不便,用尽心思办成了陕北也是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打了一口甜水井,相继又办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菜园”,实实在在的解决了村民的难题和困扰,也正是这份留心和用心,他和村民们日渐水乳交融。梁家河的农民养育了他,保护过他,在这里他也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畏艰苦磨砺,坚定信念。习近平是当时梁家河最年轻的知青,在最贫瘠的地方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入团、入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知青,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可能就会被击垮或退缩。但在逆境中他始终没有放弃理想和信念,没有放松读书学习,正是这7年的磨砺,使他学到了大学问,使他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也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习近平说“梁家河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习近平不忘初心,多次回陕北回梁家河考察和看望乡亲们,时刻惦记着家乡的建设和乡亲们的生活。总书记始终将自己看做是黄土地的儿子,正是从农民中来,从艰苦的地方来,才能始终感知人民的需求,始终感知人民的智慧和学问,始终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读后感

《“中国梦”学习读本》是为了进一步学习等中央政治局参观《复兴之路》后的深情阐述而编写的一本普及读物,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路径和根本保障进行了阐述,阅读了《“中国梦”学习读本》,使我收益颇丰,感想良多。

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悠悠历史,文明古国,璀璨华夏,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时过境迁,沧桑沉浮,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又把全国56个民族,13多亿的人民凝聚到了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而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今天中国人在新的时代里抱有的共同梦想。

全书以“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为开头,首先介绍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作为孕育人类最古老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为全世界留下了灿烂悠久的文明遗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故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早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因此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尊严难立,中华儿女也因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

新的时期,必须要有新的引路灯,习的这一番讲话正是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里的新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不断居安思危,再接再厉。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让人民幸福,让中华民族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在同一个梦想下,把同一个民族的人集结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而新的中国梦,其实是我们长久社会主义理想的继承和发展。但是,走上的更是有一条更加光明却充满挑战的康庄大道。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国家,有着人口多,民族多,结构复杂,历史悠久等独特的国情,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就一定要走自己的道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中国梦”呢?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发展格局之中,并在区域及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我觉得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应该珍惜得之不易的今天,加倍努力、好好学习,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与时俱进,追逐新时代的“中国梦”!

党员干部违法典型案例读后感

开展以罗发玉违法违纪案件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活动,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努力提高各级党员干部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罗发玉违法违纪案件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很好的明断得失的镜子,作为我个人,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

思考这个典型案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认识。

毛泽东同志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养和领导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终身的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忠实地践行“三个代表”,筑牢思想上的防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罗发玉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子弟成长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也曾为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随着权力和地位越来越高,周围的赞扬和吹捧越来越多,他逐渐地不清醒了,把廉洁自律的要求和接受监督的要求置于脑后,逐渐开始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蜕化变质为人民的罪人。罗发玉的落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思想上的蜕变始于思想防线的崩溃,由生活作风的失检,到想方设法以权谋私,逐步发展到经济上贪得无厌,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最后一步一步走向毁灭之路。古人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面对各种诱惑,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经得住考验,迈得过关口,罗发玉走向自我毁灭,再次印证了这样一条真理: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领导干部作为组织的一员,既有监督的权利,也有接受监督的义务,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对象。身为领导干部,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己不论在工作上取得多大的成绩,都应首先归功于党,归功于组织,任何人离开了党的组织,离开了领导集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终将一事无成。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密切相联的。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办人民群众所需,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对领导干部十分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在勤政廉政上作表率,才能把一个单位的风气树起来。如果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图美色,最终会在权力、金钱和美色考验面前跌跤翻船。篇二: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学习体会《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学习体会按照集团党委的要求,认真学习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书中精选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9起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深刻剖析其原因和教训,以警示和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对我起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作用,通过深入思考,总结以下三点。

一、树立正确人生观、杜绝腐朽思想入侵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他们走上自我毁灭之路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背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放松了学习,背离了党的宗旨。他们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放松了思想改造,丧失了理想信念,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灵魂。他们的毁灭警示我们,理论上的糊涂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动摇,政治上的动摇必然失去正确的航标,失去健康向上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必然栽跟头。中华民族需要伟大精神力量,每个人需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人生追求,反之就难免会被各种“糖衣炮弹”打倒,人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权力,才能对一些重大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才能战胜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和思潮,才能让正念占据心灵高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不投机取巧、不心存侥幸、不徇私情,完善自我,反对小我,争做大我。

二、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监管机制,让权力行使在阳光下这些案例都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体制漏洞没人管等问题。这些教训都教育我们,要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监督机制,加强企业监督管理,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完善制度,落实监督时要对上能约束企业领导,对下能管住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预防和保护我们企业的领导干部与广大党员及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制度约束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有益于社会进步、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要心存敬畏。要敬畏纪律、敬畏法律、敬畏制度、敬畏群众、敬畏社会,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时刻把纪律挺在前面,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要求办事。

参观腐败案例警示教育活动。

心得体会。

参观腐败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以案为鉴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规范行为永葆公仆本色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5月28日,州人大机关组织干部到州博物馆参加州纪委举办的腐败典型案例展警示教育活动,展馆展示了吴运豪、王祖鹏、钱镇、刘成春等一批腐败典型案例图片。2012年至2014年,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741件793人,给予党政纪处分759人,移送司法机关44人,换回经济损失3694.94万元,充分体现了州委、政府坚决惩处腐败分子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警示教育活动,看见几个人,过去曾是同事,由于他们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结果令人痛心,我对此感受颇深,启发很大。

一、加强学习,以案为鉴,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一是要加强学习。通过参观全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图片展,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这一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反面典型教材的学习讨论,使我心灵受到极大震动,思想受到深刻洗涤,更是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警醒。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习,提高认识,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无论工作如何紧张,都要抽出时间对《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习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论述》的学习,积极参加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二是要坚定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三是要以案为鉴。通过观看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图片展,在自己思想深处受到了极大触动。对他们犯罪道路的过程、原因及教训作了反思:一些领导干部不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私欲膨胀,背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了正确方向,道德观念失衡,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了谋取不义之财,谋取私利的工具,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踏上了不归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这些典型案件说明,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从中也使自己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忠实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当担”。如果为人民谋利益之外的胆子大了,会出大事,轻则政治上的死亡、精神上的死亡,重则生命上的死亡。如果是这样,怎么能对得起党组织的精心培养教育,对得起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对得起给予自己无限关爱的家人。通过学习对照,既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又从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训,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

二、以身作则,作好表率,永葆公仆本色一是带头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领导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至关重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做到廉洁自律,这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广大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是听其言,观其行的。如果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群众是不会信任的,实际上会让其他党员干部和群众上行下效,带坏了党风,带坏了政风,带坏了一方社会风气。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要立志做大事、做实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公正严明,群众才能相信组织,好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才能树起来。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制度和规定,严格对照检查自己,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做到不收受下属单位、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禁止到下属单位报销应由本人及其配偶、子女支付的个人费用;认真落实领导人员配偶、子女从业的有关规定,真正在廉洁自律方面带个好头。二是带头接受监督。履行职责,要如履薄冰,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为领导干部,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求你办事的人也多,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千万不要干“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因此,要正确对待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越是职位高权力大的干部,越要自觉监督,任何人都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权。

党员干部中国梦读本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王英梅、王晋京主编的《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百年追梦的历史,了解到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属性,了解到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这本书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更让我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

国家的独立富强,人民的生活富足,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一直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空前的屈辱和磨难,无数仁人志士肝脑涂地、舍生取义,开始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围绕讲话,书中写道:“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最大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足。”

60多年来,我国经济、科技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一系列高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发展中还存在种种这样那样的问题,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差距仍然较大,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仍然很不合理,社会不公仍然存在,离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这些都需要我们今后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中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还深深地体会到,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需要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梦想汇集成国家梦。人民的梦实现了,中国梦也就实现了。正如指出的,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仅仅依靠人民”。老百姓当前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这也是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并努力追求的目标,人民的梦与国家梦是重叠在一起的,是一致的。可喜地是,党已经带领我们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实现了重大进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毕竟都是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逐步解决之中。

人人都有追梦的自由和权利,但是我们要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

页,当前第。

2

1

2

党员干部《梁家河》读后感

近一段时间以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梁家河》在全国热销。在陕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也掀起了一股学习《梁家河》的热潮。

党员干部《梁家河》读后感【】在一口气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领袖的不平凡是从青年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比自己在那个年龄的表现,真的是自惭形秽,相差甚远。

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当村支书时,带领群众建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磨坊,修沼气池,打淤地坝,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若干年后,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这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踏踏实实的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久久为功,最终会顺利到达目的地。

在陕北那艰苦的七年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从一个十五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沉稳自信、奋发有为的共产党员和大队支部书记,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力量源泉。基层是大舞台、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习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对于干广大青年干部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是我们奋发有为、增长本领、干事成才的好地方,我们要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汲取养分,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遮风避雨的“大树”。

《梁家河》这本纪实文学,我们广大青年不仅要阅读它,更要用心去感受、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真正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为民干实事中努力成才、在青春奋斗中砥砺前行!

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读后感

《中国读本》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好书,我被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虽然不大也不厚,但是内容丰富,深入人心。

整本书共有一二个篇章,介绍了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他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对世界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在清代开始落后,受到日本等国家的侵略。到二十世纪,在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了。

这本书还告诉我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国家落后就要受人家欺负,只有国家强盛了才能受人尊敬,那么这样才能使国家强盛呢?那就是从小就要有梦想,有了梦想就要去追求。只要人人都有梦想,并且向着它努力,就能使国家兴旺。

读完这本书,使我对我美丽富饶的家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的爱国之心油然而生。我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传统美德和优良的文化遗产而感到无比自豪。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好好努力,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加油吧!

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读后感

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会后,我仔细研读了《中国梦学习读本》一书,更是收益颇丰,感想良多。

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悠悠历史,文明古国,璀璨华夏,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时过境迁,沧桑沉浮,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又把全国56个民族,13多亿的人民凝聚到了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而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今天中国人在新的时代里抱有的共同梦想。

我们有着璀璨的过去,也必将拥有光明的前途,虽然我们近代以来遭受过一些屈辱和苦难,但是我们优秀的民族,面对险境屹立不倒,用于抗争,前赴后继,终于驱除鞑虏,攘除奸凶,让华夏之土再放光彩。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终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破浪前行,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对此作为一个个党员,我感到非常欣慰。

新的时期,必须要有新的引路灯,习的这一番讲话正是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里的新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不断居安思危,再接再厉。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让人民幸福,让中华民族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在同一个梦想下,把同一个民族的人集结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经数十载艰辛探索,从一穷二白的贫穷大国,慢慢演变推进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探索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改革开放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们在领路人的指引下,摸着石头过河,终于到了有一个成功的彼岸,想来,这是感慨颇多。

而新的中国梦,其实是我们长久社会主义理想的继承和发展。但是,走上的更是有一条更加光明却充满挑战的康庄大道。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国家,有着人口多,民族多,结构复杂,历史悠久等独特的国情,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就一定要走自己的道路。

其次,我们又一直是一个勤劳致富的国家,是一个实干兴邦的集体。我们要会做梦,更要去坚定的实现梦想。人民对于自己国家和自身生活的美好向往都要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奋斗吧目标。我们党员要协同党中央的积极开展工作,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为人民谋福祉。要坚持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理论的务实精神。要以身作则,深刻认识“打铁还要自身硬”的优良作风,深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历史使命,用我们的实干托起同一个“中国梦”!

最后我们要满怀希望,要有对自己有信心,这样才可能充满力量干大事。从新起点继续出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按照我们党的提出的行动纲领不懈奋斗,正如书中所写,争取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有梦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就一定能实现中国人的夙愿。

党员干部《梁家河》读后感

近一段时间以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梁家河》在全国热销。在陕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也掀起了一股学习《梁家河》的热潮。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述:“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在梁家河的乡亲们心中,习近平不仅干活从不“撒奸儿”,还干成了村里老几辈人不敢想的事。《梁家河》一书详细还原了总书记在梁家河带领乡亲们打出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成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磨房等诸多壮举,其中最为精彩的就是“沼气专业户”,离开梁家河30多年后,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淳安县视察,还笑言自己是建沼气的“专业户”。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这块红色土地上取到了父辈革命者缔造的“真经”,这就是重视了解实际情况,注意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要深入调查研究,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正确掌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一要在摸清“实事”上下功夫,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多进行体验式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转换身份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二要在“求是”上下功夫,勇于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思路想明白,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更好地解决问题。当前,要按照市委和区委要求,抓好大调研工作,通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大西安追赶超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支柱范文

读《***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笔者深深为习**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习**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习**读书,可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在梁家河插队7年间,没书可看了他就四处借书,哪怕要走十几里山路;白天干活他随身带着书,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就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习**当年读完了所能借到的所有书籍。反观现在我们的读书条件,阅览室,窗明几净;书架上,琳琅满目。可一提读书,一些官兵却总说没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同志把大把时间都空耗在闲聊中,浪费在游戏里,却不愿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有调查显示,中国国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都应像习**那样,抓紧大好时光,见缝插针地多读书,读好书。

习**读书十分注重方法,“他看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不但比较几种说法的同异,也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习**读书,一方面,看一本书时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同时寻找相关书籍作为佐证,从不同侧面了解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形成独到见解和观点,经过反复论证、消化吸收后归纳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读《共产党宣言》时,习**找到著作的不同译本,分析其不尽相同的理解和各有侧重的翻译,在分析对比中真正学深悟透。我们只有像习**那样分析对比地去读书,才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掌握知识间的关联,也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

习**对一些重点书目,总是花功夫认真研读。比如他在读苏联军事著作时,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重要战役》图册摊开铺在炕上,对照文章仔细寻找一个个文中涉及的不熟悉的地名,熟悉之后又进行“兵棋推演”复盘,力图从纷繁杂乱的战役经过中总结出两军对垒所展现的战略思维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之处。这告诉我们,“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不下功夫认真揣摩仔细研读,就不可能深入领会书中的精髓要义,不可能深刻把握精神实质,不可能深度理解精华内涵。只有定下身来读书,静下心来钻研,像习**那样联系个人成长去读书,联系工作实际去读书,联系客观规律去读书,才能在读书中提升自我,在钻研中掌握真理,在提炼中升华认知。

习**读书涉猎极其广泛,既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又读中外历史著作;既读中国古代文学,又读世界经典名著;既读军事理论,又读国际政治。广泛的阅读不仅带给习**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滋养,更带给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惊人学识和兼容并包、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读书带来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受益终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孜孜不倦的精神、高效的方法和辩证的思维,更将伴随我们的成长,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学不可以已”,多读书、读好书,带来的只有益处。习**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广大官兵唯有像习**那样博览群书、勤学不辍,不断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厚实根基,才能在军营中学以成才,成为文武兼备、全面过硬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党员干部中国梦读本读后感

《“中国梦”学习读本》是为了进一步学习等中央政治局参观《复兴之路》后的深情阐述而编写的一本普及读物,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路径和根本保障进行了阐述,党员在学习之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员干部中国梦读本。

读后感。

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会后,我仔细研读了《中国梦学习读本》一书,更是收益颇丰,感想良多。

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悠悠历史,文明古国,璀璨华夏,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时过境迁,沧桑沉浮,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又把全国56个民族,13多亿的人民凝聚到了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而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今天中国人在新的时代里抱有的共同梦想。

我们有着璀璨的过去,也必将拥有光明的前途,虽然我们近代以来遭受过一些屈辱和苦难,但是我们优秀的民族,面对险境屹立不倒,用于抗争,前赴后继,终于驱除鞑虏,攘除奸凶,让华夏之土再放光彩。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终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破浪前行,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对此作为一个个党员,我感到非常欣慰。

新的时期,必须要有新的引路灯,习的这一番讲话正是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里的新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不断居安思危,再接再厉。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让人民幸福,让中华民族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在同一个梦想下,把同一个民族的人集结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经数十载艰辛探索,从一穷二白的贫穷大国,慢慢演变推进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探索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改革开放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们在领路人的指引下,摸着石头过河,终于到了有一个成功的彼岸,想来,这是感慨颇多。

而新的中国梦,其实是我们长久社会主义理想的继承和发展。但是,走上的更是有一条更加光明却充满挑战的康庄大道。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国家,有着人口多,民族多,结构复杂,历史悠久等独特的国情,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就一定要走自己的道路。

其次,我们又一直是一个勤劳致富的国家,是一个实干兴邦的集体。我们要会做梦,更要去坚定的实现梦想。人民对于自己国家和自身生活的美好向往都要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奋斗吧目标。我们党员要协同党中央的积极开展工作,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为人民谋福祉。要坚持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理论的务实精神。要以身作则,深刻认识“打铁还要自身硬”的优良作风,深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历史使命,用我们的实干托起同一个“中国梦”!

最后我们要满怀希望,要有对自己有信心,这样才可能充满力量干大事。从新起点继续出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按照我们党的提出的行动纲领不懈奋斗,正如书中所写,争取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20xx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有梦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就一定能实现中国人的夙愿。

《“中国梦”学习读本》是为了进一步学习等中央政治局参观《复兴之路》后的深情阐述而编写的一本普及读物,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路径和根本保障进行了阐述,阅读了《“中国梦”学习读本》,使我收益颇丰,感想良多。

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悠悠历史,文明古国,璀璨华夏,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时过境迁,沧桑沉浮,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又把全国56个民族,13多亿的人民凝聚到了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而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今天中国人在新的时代里抱有的共同梦想。

全书以“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为开头,首先介绍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作为孕育人类最古老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为全世界留下了灿烂悠久的文明遗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故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早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因此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尊严难立,中华儿女也因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

新的时期,必须要有新的引路灯,习的这一番讲话正是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里的新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不断居安思危,再接再厉。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让人民幸福,让中华民族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在同一个梦想下,把同一个民族的人集结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而新的中国梦,其实是我们长久社会主义理想的继承和发展。但是,走上的更是有一条更加光明却充满挑战的康庄大道。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国家,有着人口多,民族多,结构复杂,历史悠久等独特的国情,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就一定要走自己的道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中国梦”呢?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发展格局之中,并在区域及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我觉得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应该珍惜得之不易的今天,加倍努力、好好学习,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与时俱进,追逐新时代的“中国梦”!

2

页,当前第。

1

1

2

《***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支柱

《***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记述了40多年前总书记在梁家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反映了青年***重感情、讲情义,勤于思考、善于思辨,志存高远、知行合一的品格风范。

青年***是一个重感情、讲情义的人,他对群众的感情是实在的、具体的,而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他把自己称作农民,把这看成很光荣的事。他和群众打成一片,无论是老汉、后生、娃娃、婆姨,他都能跟大家聊到一块儿。他办事有条理,说话有道理,群众把他看成自家人。他眼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尊重每个人。他与人交流、谈话的时候,即使对方是再穷的人,他也全神贯注地听。

青年***对人民群众的这种感情,从书中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比如,年纪轻轻的他就很本能地看重中国的人情,对革命前辈很尊重。他们一帮知青刚到梁家河的一天早晨,***和同伴走到一户人家院子里,得知主人的老母亲――一位当年支持革命的普通妇女,因年迈过世,***先是客客气气地征求主人家的意见:“我们能不能进去看看”,然后进到窑洞,面向炕上老人的遗体恭恭敬敬地鞠了几个躬。只要对革命做过工作,哪怕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青年***都对她们怀有崇高的敬仰之情。这是一种朴素的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感情,也可以说是流淌着红色血脉的亲情。

青年***对人民有感情,人民对他也有感情,1975年在他离开梁家河时,一推开窑洞门,全村男女老少站满一院子自发为他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村民们唯一一次看到***落泪,是他这时赶忙走过去搀扶一位前来送行的双腿残疾的村民。离开梁家河后,他还是念念不忘当地人民,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在厦门工作时他写信给延川县委书记帮忙给村里通电;在福建省委工作时联系给村里办了所学校;他两次帮助一位患骨髓炎的村民治病,救了他一条命。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15岁时,***来到黄土地时也曾迷茫、彷徨,然而22岁离开时他已有了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强调干一切事情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的许多事例可知,这一坚定的理念是有其情感基础的,这和他青年时代对人民的深厚情怀是一脉相承的。

青年***思想很活跃、很解放,他勤于思考、善于思辨。他头脑中新思想新观点新想法很多,有年轻人特有的激情与闯劲儿。比如,他读诗读到兴奋处,会跑到院子里大声朗诵,有时在山上劳动时也会朗诵。每每读到书中这些地方的时候,一个慷慨激昂、豪放自信的青年形象就跃然纸上。

青年***勤奋好学,读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这在同伴中是有口皆碑的。但重要的是他不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带着问题读、带着思考读,有自己独特的分析对比方法。一方面,他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他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会跟别人进行讨论。这样,就历练出他思路宽广、思想活跃、善于辨析的能力。

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

入党申请书。

直至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

青年***在插队生活中,带头参加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学会地道的延川方言,把每件事都干得很漂亮。他在借调到赵家河大队整队时,把公窑外面又臭又脏的厕所修好了,这看似一件小事,意义却很大。他搞整队成绩出色而被提拔担任了梁家河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以满意的答卷踏上他步入政界的第一步。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他办沼气有模有样,真把农户家的灯点亮了;他亲自下到井里带领村民打水井,解决了全村的吃水问题;他办了一个铁业社,解决了社员劳动工具的需求;他带领村民打坝地,给村里增加了几十亩耕地;他还种烤烟、办代销店、办缝纫社,等等。上世纪80年代,他从耿飚秘书的岗位决定下基层到河北正定做农村工作,也是抱着“干好了成就一番大事,干不好就在下面为老百姓做些实事”的踏实态度。

他刚上任要办铁业社,村子里的能人根栓尥蹶子不干,他通过谈心谈话,把工作做通了,铁业社的事办成了;他办沼气,从四川来陕北帮忙的技术员要回老家,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技术员最终没有半途而废;改造村里一个“二流子”,在批斗会上他不仅没有骂人家,而是一条一条说理,最后还让这个有艺术特长的“二流子”在会上唱了一曲信天游,后来,那个50多岁的“二流子”转变成了一个好社员。

青年***从来不说过头话,但该做的事说一不二,丁是丁,卯是卯。当时有些人当领导,裙带关系严重,把亲戚朋友照顾得很好,多吃多拿多占。青年***当书记后对知青、社员一视同仁,绝不用公家的资源额外照顾朋友,绝不做不公正的事,所以大家都信服他,认为他公正,没有私心。

***自己也说:“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10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该咋办就咋办。”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青年***身上体现的品格风范仍然是非常宝贵的,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

党员领导干部纪实报告文学《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时隔22年后再回梁家河,依然清楚记得这里的一草一木,亲切呼唤乡亲们的小名。习近平总书记离开梁家河后,依然牵挂着那里的父老乡亲。《梁家河》书中的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这样的深情厚意、点滴事迹,让我们在诸多平凡小事中看到一个重情重义更具人格魅力的总书记。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萌发地,总书记在梁家河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干成了一桩桩为村民谋幸福、为百姓谋发展的实事,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看了《梁家河》,你就会知道总书记为什么把人民看得那么重。”唯有扎根人民才会深爱人民,只有心系群众才会心甘情愿奉献自我,才能矢志不渝干事创业。我们党来自群众、依靠群众,最终也是为了群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不断强化“看齐意识”,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扎根人民、心系群众,传承好我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要时刻牢记“为民”宗旨、公仆职责,抓好事关群众利益的每一件工作,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公司党员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

当时的黄土地没有长出足够让老百姓填饱肚子的粮食,吃的、住的、下地干的重体力活,令现在的人难以想象。我记事的时候,村里不断的来了下乡知青,基本上过一两年就回城了。他们到农村来,就是为了响应号召,没有打算真心留下来的,所以与老百姓的距离很远。

有志者,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自己的意志。在与当地农民同吃同喝同劳动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化了群众观念。“能团结人”是当时大家对他的评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今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地知道农民究竟需要什么、期盼什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不富裕,就不会全面实现小康。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这与他当时在脑海中打下的深深的烙印不无关系。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要深刻明白并时刻准备在艰苦环境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摒弃浮躁之心,激发出改天换地的动能。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书,始于积累,成于岁月。7年知青生活,在梁家河群众眼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来没有放弃读书思考。《梁家河》书中的第二部分“窑洞里长满故事”中就有“读书修身”的故事,“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年轻的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而这样的读书学习场景,往往是在繁重劳动之后。身体上的极度劳累销不去心理上对知识的极度渴望,才有经常徒步几十里借书,夜晚经常在煤油灯下看书的情景。如饥似渴的阅读,使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提升了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些由衷的话语,正是他从自己读书学习经历中,包括在梁家河的读书岁月中得出的深刻认识。

党员干部学习《梁家河》一书心得体会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印在《梁家河》封面上的这句话,是2020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细读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总书记艰难岁月里坚持学习的韧劲、肯于吃苦的干劲、求实务实的作风、为民谋福的初心。总书记的人格魅力和为民情怀,在梁家河这个地方锤炼、提升,七年知青岁月里的磨难和对农村艰苦生活的切身感受,坚定了总书记在全国开展脱贫攻坚的决心,他一心为党、为国、为民的崇高情操与境界,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拥护。

在梁家河人看来,习近平见多识广,性格随和,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实在。习近平身上没有那种让人产生隔膜的“城市味”。他把自己的鞋子送给家境贫困的伙伴,有时还会当起理发师,给村里的青年人理发,有一阵儿他还当起了游泳教练,教那些只会“狗刨式”的青年学习蛙冰。他还办起了扫盲班,“拉话”也成了课堂。说到中外历史、人文地理,习近平是主讲;拉起趣闻逸事、民间传说,社员当主讲。与习近平的交往深深影响了这些伙伴们的人生选择。与习近平交流较多的武晖,后来成了一名教师;石春阳则在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时,接替习近平当上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些当年与习近平交往的“小伙伴”面前,习近平从未把自己当成一个“官”。2009年,习近平来延安调研,当年的“小伙伴”王宪平见到他,竟一时语塞,不知道该称呼“习总书记”,还是“近平”。倒是习近平首先开口说:“黑子!你比上次见面时胖多了!”聊起年少时在一起的情形,两人又说起过去摔跤的往事。习近平似乎又回到了插队时的梁家河,低语道:“那时候真开心啊!”王宪平说:“那时候咱们年纪都小。不过,我当年要是知道你现在能当这么大的官,就不敢和你摔跤了!”习近平哈哈大笑,说:“你看你这是啥话嘛!”温暖的笔触,简朴平实,却引人入胜。

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那时因为不通电,天黑后不久,整个梁家河就早早地进入了梦乡。只有习近平的窑洞还透出一丝光亮。没有人知道,这微弱的灯光给习近平带来了怎样的光明。习近平常常看书至深夜,一边抽烟,一边看书。煤油灯烟大,为凑近那点光亮看书,习近平的脸都被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那“砖头一样厚的书”,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那时,大家交换着看书,竟形成了一个爱读书的小气候。在习近平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农历二三月,他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回忆起劳动场景,社员梁新荣感叹:“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儿书生架子。”习近平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让人感到踏实,也充满力量。对此,习近平说:“后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实践证明,习近平的处事哲理,无事不成,处事不惊,克难而进,不仅插队时这样,直到省、中央肩负重任依然如此。

读完《梁家河》后,不禁引人深思,我们如何选择人生道路呢?习近平用他的人生实践给了我们响亮的答案——读书修身,在实践中锤炼,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回顾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对比梁家河的今昔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人们时时感受到,梁家河这个坐落在陕西北部的小村庄,深深包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成为每个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青年人的向往之地,更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更应不断淬炼自己,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本领、不断适应新时代。一要学习总书记攻坚克难的坚定理想信念。要从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中汲取深厚养分,寻找力量源泉,多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摸爬摔打,用苦难磨砺自己,在基层干出一片天地。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时时处处事事向核心看齐,在情感上忠诚拥戴核心、在政治上坚定维护核心、在行动上自觉紧跟核心。二要牢记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总书记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忘食。“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作为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有计划的学习、还要高效能学习,最重要是学以致用,学在前,用在前,做好带头人。三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吃苦耐劳、刚毅坚定的品质。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环境中,青年习近平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挖深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在新时代,我会按照集团党委和党支部工作要求,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业绩。

《***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支柱范文

最近阅读了《***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书籍还原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访谈内容丰富、事例生动活泼、文字朴实感人,读完以后感触颇多。

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从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甚至是“痴迷”阅读,阅读面十分广,像《中国通史简编》等各种书籍,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公里路才借到。习总书记同时注重阅读的深度,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要研究透彻。如同书中说的那样,习总书记执政理念、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

自己所在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曾经提出了“五必读”,即读原著原文、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要深入了解一方面知识必须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因此,要真正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能沉下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及时自觉充电,博学深究,领跑团队。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自己深刻感受到,作为承担着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国防武器装备科研单位,我们要担负起引领国家空天防御事业发展的重任,支撑起打造航天强国的重担,就必须对系统工程、军事智能、大数据、云作战等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学习,学以致用,做到习总书记说的“功以学成,业由学广”。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采访时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说的没错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等,都体现了他敢做敢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作风。

自己所在的单位承担的某些项目都是非传统领域竞争项目,靠着敢打硬仗的作风,才取得不断的成功。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前几年本单位刚进入某领域,团队去某单位开展试验,为了抢进度和不把风险留在后期,队员每天都是干到凌晨以后,第二天在迷雾的清晨中又出发,最后仅仅用了7天便完成了该领域传统单位15天的工作任务。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做到了习总书记说的“勇于担当,做发展的开路人”。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比如建沼气池,我觉得是技术创新,办铁业社、缝纫社和代销店,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代销店为例,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走一天时间,改为代销店后村里一两个人统一去采购,大家再去店里买,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方便了。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那时候,属于实体经济短缺时代,习总书记围绕实体对象开展了很多创新工作,如今面对信息经济时代,需要发展新的创新模式。最近几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大力发展专有云平台和航天云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我觉得和习总书记当时的创新理念是相通的。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目标。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智慧总体部建设,作为参与者,感到挑战巨大,学习完习总书记当年创新实干的事例后,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争取2020年前,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引领,夯实智慧总体部基础,支持跨专业、跨厂所的协同设计与联合验证,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快速转化和复杂决策支持,开创研发和管理新模式,为建设智慧社会贡献航天人的智慧和力量。

习总书记曾经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我觉得正是在艰难岁月里的学习、思考、实践、创新,才使得习总书记有了坚定的目标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我们这代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我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岗位上砥砺奋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航天人应有的贡献。

公司党员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

1969年是我出生的第二年,1976年是我上小学的第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当农民的7年正是我在农村撒欢的学龄前的童年。《梁家河》中提到,正月十五刚过就去外地“寻吃”,我们村当时也有一个习惯,年后一段时间,家家户户敞着门,备着一摞地瓜干或半块饼子,穷点的就备碗水,专门为外地来讨饭的人准备着。村里平时的主食是煮地瓜和地瓜干,只管饱腹,管不得口感,仅有的一点玉米饼子是专门留给下地劳力的,别人没资格吃,小孩子们馋得慌,忍不住偷吃,被大人发现,少不了痛打一顿,这种事儿村里常有。因为共同的农村生活经历,当时梁家河生活的艰难,我感同身受。

苦难与辉煌相伴,在梁家河的7年生活经历,正值总书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总书记从贫瘠的黄土地萃取了真理的力量,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志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芽悄悄萌发。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