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明确目标,确定关键路径,合理分工,确保可行性。实施方案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学校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的教职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规范教职工工作秩序,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现依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作如下要求:
一、作息时间制度:
1、教职员工7:40上班,中午11:40下班;中午12:55上班,下午4:15下班。
2、实施晨间管理制度,班主任7:20进入班级管理,并安排好晨扫事宜。
3、总护导7:00上岗,护导老师7:10上岗,指导学生课间安全活动。
4、二分钟预备铃响,任课老师即进教室,带好所需用品,组织管理眼保健操、室内操,课内不随意离开教室,无特殊原因不得擅自让学生离开教学课堂。
5、每月的第一周为大升旗仪式,全体教师7:35到达指定地点。
二、考勤制度:
1、建立考勤登记表,各部门设立考勤负责人,将每位教职员工的出勤情况用表格的形式记载下来,作为考评的.依据。
2、实施考勤的基本单位由各部、处、室自行确定。
3、考勤表由考勤单位保存一年,以备查询统计。
4、教师每月迟到累计5次以上(含5次),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情节严重者另下浮结构工资5%——20%。
5、教师未经部门请假无故离校者视为旷工处理(按教育局相关规定执行),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并视情节轻重及态度好坏给予进一步的处理(如与考核、岗位聘任挂钩)。
6、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外出听课、培训)擅自缺席者视矿工处理。
三、几种休假制度及待遇:
(一)病假:
1、工作时间因生病出外就诊需要先向所在年级部登记请假,离校就诊半天以上或每月离校就诊时间累计超过24小时则按照病假处理)。
2、教职员工请病假必须有医院出具的病假单,经部门领导批准(特殊情况应及时电话告知所在部门领导),方为有效。
3、病假的批准权限及手续:
(1)、两天以内(含2天),持病休证明,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批准,并登记备案,同时报校长室备案。
(2)、3天以上,报校长办公室,经主管校长批准,并登记备案。
(3)教师病假相关资料,部门应每月上报校办存档。
4、病假待遇:
(1)、教师休病假应按有关规章扣除相应课时工资,免发当月全勤奖奖励。
(2)、教师持有病假单,如能按学校安排的课表上完当天的课,在完成工作量的情况下,经部门主管同意回家休息则不扣课时工资。
(3)、长病假按上级部门统一规定办。
(二)、事假:
1、教职工因事请假,必须事先向有关部、处、室提出申请,说明原因,得到批准者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请假。
2、有事需离校2小时以内者经年级部批准,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方可离校。
3、事假的批准权限及手续:
(1)、事假在2天以内(含2天),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并上报校长办公室。
(2)、事假在3天以上,由所属部、处、室主任签署意见,并报主管校长批准。
(3)、部、处、室负责人请假,需经校长批准。
(4)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外出开会,需把会议通知交校办备案。
4、事假待遇:
(1)、事假一天以上扣课时工资,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月累计3天,按规定扣除相应国发工资。
(2)、事假累计超过5天者,扣除当月部分结构工资外,还要扣除当年部分的年终考核奖,并按规定扣除部分国拨工资。
四、加班奖励制度:
1、教师加班,在学校认定的情况下,带学生外出活动(如参加各类比赛、演出,进行社区服务等)校内加班1天30元,校外加班一天40元。
2、职员加班,在学校认定的情况下来校完成工作者,加班费20元。
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消除垃圾、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市民创造美好的环境至关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城市意识,人人参与城市管理,不断提升我社区的城市管理水平,强化“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观念,我社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达到不断提高全民城市意识,有效激发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目的。
一、宣传发动。
1.在社区、居民小区等居民集中的地方广泛社区宣传橱窗、宣传栏、大力开展知识、法规和城市环境常识的宣传。
2.展出宣传展板,采用过街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面对面的、互动式的宣传活动,集中宣传创建活动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收集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引导和教育市民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文明行为意识、环保卫生意识,形成强有力的范围,把宣传工作贯穿整个活动之中。
3.成立以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社区有关人员和志愿者到市民学校进行学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将社区的图书室、活动室等向社区居民开放。
4.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计划在20xx年8月16日通过开展以下会议(1)社区干部会,(2)社区组长会,(3)社区物业管理人员会,积极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二、全面实施。
全面清理、清除居民庭院、铁路沿线、生活垃圾、建筑残土和各类杂物,消除环境卫生死角,并增设垃圾桶10余个,净化社区环境。
2.小广告、牛皮癣专项治理活动。
全面清理道路两侧乱贴乱画、乱堆乱占、乱设乱挂等“六乱”行为。对大街小巷“牛皮癣”进行彻底清除,对现存的小张贴、小广告通过开展全面清理,实现不留痕迹,有效的控制小广告的产生。
3.整治居民小区环境。
严禁居民小区内乱搭建乱拆改,清除乱堆乱占乱贴,完善小区内道路等设施,达到“洁、安、静、美”标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4.集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充实调动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卫生保洁志愿者对重点路段、公共场所进行巡查督查,制作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风尚。
5.文明创建提升工程。
(1)素质提升:依托市民学校等载体开展居民素质教育,通过评选道德模范、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文明经营户、爱岗敬业先进个人,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2)环境提升:一是鼓励居民自筹资金修建居民支巷,二是清除垃圾,见缝插绿,墙体美化,环境优美。
(3)管理提升: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7.社区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继续实施专项活动,整改到位,认真做好迎接省、市、街道对卫生管理工作的检查。
三、工作职责。
1.成立领导组织。
社区成立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配保洁员至少7名,社区干部分组包保到片,负责对本社区范围内公共场所、街道等实行12小时保洁,并负责清理垃圾堆周围的垃圾,及时处理填埋本社区的垃圾。
2.领导职责。
定期不定期对督查小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凡发现督查人员履责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的,按照相关规定,从严从重查处相关责任人员。
3.督查职责。
督查小组每天至少开展1次的定期检查,并根据工作情况开展不定期检查,在督查中认真填好督查表,对发现的问题,必须逐一登记,逐一进行回访,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得到整改落实。
为了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营造整洁、优美、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人与处自然和谐相处,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和省、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为指导,以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抓手,以整治村级环境卫生、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为重点,按照“政府组织、村组负责、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的方针,建立“镇督导、村负责、组集中、户落实”的长效管理机制,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全面开展整洁行动,在民武路、金武路、二环路、新建路、双拥路五条主要公路沿线村重点集中开展整洁行动,使全镇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二、工作目标。
(一)整治目标。
垃圾、无乱搭乱建临时建(构)筑物。
2、院落整洁,畜禽圈养,粪便及时清理。
3、集镇区及主干道路两侧,无占道经营、乱设摊点,摊位整洁,摆放有序,卫生设施完善。
4、废品收购点内堆放有序,四面有墙,大门完整。
(二)任务分解。
1、村民:庭院内外卫生整洁,美化绿化;。
2、村民小组:村组道路两侧5米内及居民巷道内“四堆”清理、“四坑”清除;。
3、行政村:通村公路两侧“四堆”清理、“四坑”清除;、
(三)具体标准。
二是各家各户家禽家畜必须圈养,不允许随地乱跑,无动物粪便;三是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画;四是河道内无飘浮物和垃圾;五是无旱厕、露天粪池。
三、工作步骤。
散”处理的原则处理好垃圾。一是垃圾分区负责,各村以组为单位划分责任区,保洁员为责任人,国、省、县、镇、村等主干道路、桥、河流、沟渠明确专人打扫;二是垃圾分类处理,各村每户在清理垃圾时,对垃圾自我分类,对无机垃圾如白色塑料等进行焚烧;三是垃圾分户处理,各村每户门前屋后垃圾自行处理;四是垃圾分散处理。3、建立家禽家畜圈养制度。各村每户自养的家禽家畜要进行圈养,各组监督员每天进行督导检查,各村的村干部每天进行一次检查,包村领导和干部要每月开展三次检查清理。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构。1、成立金羊镇环境卫生长效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赵彦民同志任组长,镇长杨新年同志任副组长,李文军、蔡程程、程建炜、吴仁德、包玉秀、张兴福、闫新雅、鲁彦山等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普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2、镇工作领导小组分片负责,各片重点工作由所包村领导负责。3、各村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第一责任人为村党支部书记,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其中每个责任区除有专门的责任人外,还必须明确一名村干部为责任人,并报镇环卫所。
组建立1个垃圾池。3、完善主干道路硬化和绿化,下水道改造。(三)落实经费保障。1、每组建立1个垃圾池,由村统一进行建设;2、各村卫生保洁员工资,采取村组投入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形式;3、各组绿化、亮化、美化、洁化经费由村先行投入,年终镇政府对完成好的村采取以奖代补。(四)建立考核机制。1、镇政府把“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报酬挂钩。
2、考核对象:15个村、140个村民小组。3、考核办法:镇绩效考核办公室、环卫所,按照《金羊镇村级“环境卫生长效整治行动”考核标准》每月对各村开展三次考核评分工作,按季度进行考核汇总评优评先,坚持“适当平衡、激励上进、鞭策后进”原则,按照得分高低,每季评出先进3名(考核得分在85分以下不得评为先进),分别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同时,对考核后三名进行通报批评和罚款。4、奖惩办法:(1)在考核中,获季先进奖前3名的村分别奖励300、200、100元,奖励资金的50%用于奖励村干部,30%用于奖励保洁员,20%用于奖励包村干部。对考核后3名的村分别罚款100、200、300元,在干部绩效工资和村级下拨经费中扣除,罚款50%由包村干部承担,50%由村干部承担。
全区年度考核中评为先进的村奖励800元。(4)各村应按要求配备保洁员,保证保洁人员工资等基本待遇的发放工作,若有保洁员待遇得不到落实情况出现,镇政府将扣抵下拨经费直接发放给保洁员。(5)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保洁人员会议,年终开展“绿色卫士”评比活动,并进行表彰奖励。(6)镇考核小组每月根据检查情况对一些卫生死角进行录像曝光,曝光2次以上的村在村干部年终考核时扣除10分,并且当年不得评先评优。对于因不重视、工作不力,年度内2次镇排名在后3位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
7分。每少1户扣0.5分。10、各村每户有1个垃圾桶,摆放合理,保持整洁的计4分。每少1个扣0.5分。11、垃圾处理30分3、各村每户垃圾分类处理,焚烧池内垃圾3天要主动焚烧一次,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的计15分。每发现10户垃圾焚烧池内垃圾未分类处理的扣1分。12、各村每户垃圾卫生费收取率达到80%的计4分,未达到40%的扣2分。13、村主次干道平整,畅通无阻计2分。发现一处扣0.5分。14、无马路市场经营现象计2分。发现一处扣0.5分。15、交通秩序10分3、无占道违章搭建现象计2分。发现一处扣0.5分。16、无占道乱摆摊点现象计2分。发现一处扣0.5分。
按照环卫中心通知要求,环卫所在面对辖区实际和立足长远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积极调研,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进一步的提升辖区的环境卫生水平,努力实现环境卫生工作由单一向互动、粗放向精细、突击向常态转变,坚持网格化区划、动态化覆盖、精细化管理、目标化考核的总体思路。
二、工作目标。
全面创建规范化环卫所,通过实施分块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的方式,建立标准明确、责任细化、考核公平、奖罚分明的网格目标管理体系,变被动为主动、变定性为定量、形成覆盖北村辖区的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全覆盖、无缝隙、制度化、精细化的管理目标,不断提升北村辖区环境卫生保洁水平,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3、工作措施及内容。
1、网格划分。以社区为基础,依据地理位置、道路走向、无缝拼接、工作量相对均衡等因素,将辖区划分为5个网格,实现辖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2、三级管理。网格管理(街道城管委科级以上领导、环卫所管理人员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实施三级管理。环卫所网格管理员全面承担网格单元内环境卫生工作的巡查、发现、解决、处理上报反馈等职责。
3、具体职责。网格管理员主要负责本网格内的环境卫生日常检查,垃圾死角排查及回潮,损坏设施的维护与报修,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
4、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以各网格属地管理为主,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以问题发生地责任人为主进行处理。每名网格管理人员每日做到两普查,一抽查,每一网格单元由责任人建立相关信息台账,并报环卫所予以汇总。
四、工作安排。
1、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各类创建迎检等由环卫所统一组织实施。
2、日常管理,夏季8:0018:30,冬季8:0017:30,个网格人员自行管理,每日早晨6:00及双休日实行轮流值班制度。
3、区域联动,根据网格管理情况,每月组织23次与城管科、执法局的联动管理。
五、实施步骤。
辖区网格化管理共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
第一阶段(20xx年3月1日20xx年4月30日),完成总体方案的制定,区域网格划分等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5月1日5月31日):
1、确定网格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2、制定网格管理个体工作目标及量化考核措施,规范处理问题流程,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3、开展单元格内容(难点重点问题)的普查工作。
第三阶段:(20xx年6月1日)组织实施。
六、工作要求。
1、突出服务性。网格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实行道路作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责任心、事业心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换位思考,从管理者的位置转变到服务者的角度。
2、工作突出精细化。网格管理化的特点是管理对象的数字化,这主要体现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以保证管理的敏捷、高效、准确。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根据所对应的网格,细化工作,实现重点区域重点对待,一般区域全天巡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全覆盖。
3、突出互动性。网格式管理模式及强调网格管理员的责任,又突出了各网格管理人员之间的配合、协同、互动、强调区块之间的链接、互补,形成强大合力,实现资源的整合。
学校管理的实施方案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指导意见》,制订本方案: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促进有效教学”课堂变革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其中学校课程主要以写字教学为主;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环保教育、课外阅读以及数学与科学的课外拓展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和读书节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时分配。
每周按五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
一、二年级每周:语文(9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2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地方和校本课程(2课时),共26课时。
三、四年级每周: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和学校课程(4课时),共30课时。
五、六年级每周:语文(6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
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和学校课程(4课时),共30课时。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这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严格执行新课程设置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方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表和空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包括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已有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围绕“学生喜欢的、学校想要的、教师能做的”,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以学生活动为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主体性原则:让教师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整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可变性。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民主性原则: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创造机会,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参与。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2、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协调发展,阶梯发展和循序发展,分为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一学段,三四年级二学段,五六年级为三学段,三学段各有特色,而且内容进行再分工,形成即时、并进、整合的学习链。
2、教学策略上,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意愿,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交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
3、考核方法上,通过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效果的考察和测量,反思课程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程序,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应多种多样。
我校的学校课程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它们分别是:
(一)传统文化:古诗文诵读、名言成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诵读、礼仪教育。
(二)民族艺术:中国书法、手工制作、绘画。
(三)口语表达:民间故事、演讲交流。
(四)传统体育:跳绳、羽毛球、乒乓球。
1、建立学校课程组织保障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保证课程的实施,加强对课的指导和监控。
2、建立学校课程审议报告制度。
3、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改进机制,及时评价,做出总结。
1、学生评价。
(1)学校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转差”记录。
2、教师评价。
(1)任课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取得的成绩。
(3)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1、统一认识,加强学习,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活动经费的支持,确保图书室、网络、计算机室、活动室的建设。
3、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与实施学校课程提供保障。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促进有效教学”课堂变革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其中学校课程主要以写字教学为主;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环保教育、课外阅读以及数学与科学的课外拓展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和读书节的教育教学工作。
每周按五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
一、二年级每周:语文(9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2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地方和校本课程(2课时),共26课时。
三、四年级每周: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和学校课程(4课时),共30课时。
五、六年级每周:语文(6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和学校课程(4课时),共30课时。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这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严格执行新课程设置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方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表和空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包括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
学校管理的实施方案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教学大纲和河北省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为指导,结合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或开发的资源,以创办特色学校为目标,以提高文化素质和发展个性、发挥特长为核心,以教务处策划、年级组组织、教师申报、学生自愿相结合为形式,开展旨在满足学校、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各种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从而实现学生个性有发展,学校特色有体现,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提高的目标。
1、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魏国强。
副组长:于雷。
成员:李金香、齐芳、何俊、学科主任、校本课程老师。
2、实施过程。
(1)由教务处摸底、调研,确定大体思路,明确工作要求。
(2)结合本校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学生家长特点,形成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家长教学生的模式来确定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计划方案。
(3)年级部根据各自的工作安排和具体情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根据学校拟定开发的校本课程填写志愿。
(4)本着教务处会同年级组在校长室领导下进行调整,最后形成固定的校本课程。
3、开设校本课程的科目:见附表一。
4、校本课程上课时间:严格按照课表上的课时计划执行。
5、课程的开设要求。
(1)每门课在开设前要拟订并上交课程开设计划和每次的具体安排(时间、地点、类型、内容、指导教师、所需设备与物品等)。
(2)过程中要有教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和规模等)。
(3)做好考勤和记录。对无故不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上课教师要及时向值勤检查领导或班主任反应。
6、教材建设。
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7、本学期重点推进:团体心理辅导、数学训练、写作。
1、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学校课程实施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了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明确课程要求、改进过程管理。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教师学期综合得分=10%a+25%b+25%c+20%d+20%e。
a——自评分。
b——年级考核组评分(年级组长、备课组长)。
c——学生评价分(每班抽取优生、中生、后进生进行评价,取平均分)。
d——教导处学期教学常规工作评价分。
e——教学成果评价分。
3、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四、保障措施。
1、物质配备:上课所需的各种学习材料、器材、设施按时足量配备和安排。
2、制度与政策配套:建立制约与激励机制,推动校本课程工作的全面开展,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完善评估评价制度,把校本课程列入工作量,按课时计课时费。学校将校本课程工作的开展情况列入对教师的业绩考核。
学校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加工制作行为,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省局、州局工作要求,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将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通过视频厨房方式展示给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实现阳光操作和透明化管理。打造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桥接平台,力争通过一年的时间,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完成“明厨亮灶”工作。
二、工作原则。
“明厨亮灶”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学校自律、社会监督的原则;
二是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
三是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的原则。
三、工作内容。
通过实施“明厨亮灶”工程,让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通过视频厨房方式展示给消费者和监管部门。让学生、家长享有知悉其接受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并使监管部门实现实时监管,以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视频厨房”。即是在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制作场所安装摄像设备,通过视频传输技术(无线或有线)和显示屏,使学生、家长在就餐场所观看餐饮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和监管部门通过网络远程传输监控厨房的展现形式。
四、工作要求。
开展“明厨亮灶”活动是国家食药总局部署实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项创新内容,是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严格标准,严格时限,认真开展“明厨亮灶”改造工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真正将其作为加强和创新学校食堂监管工作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要对活动中广大师生、家长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加以整改,不断提高县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学校管理的实施方案
通过学习,使我掌握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使命和责任。了解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饮食管理、住宿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知识与方法,增强了自己应对紧急突发安全事件和防灾避险的意识。对建设和谐平安校园增强了信心。现根据我校现状做如下改进方案。
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建设。
1、领导班子建设。要把我校办成较好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就要有一支年轻有为、德才兼备,团结向上,大公无私的班子队伍,让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绩效挂钩,奖惩分明。建议组织考虑组建新的领导班子,使之带领全体教师把我们的学校办成一流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2、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的好坏在教育,教育的好坏在教师,我们的现状是教师年龄偏大人员富裕,闲散劳动力过多,主要劳动者业务能力不均匀。因此通过改组把年龄大的调剂到后勤、总务、安保、门卫等方面。把年富力强的、业精人勤的调在第一线,合理安排工作量,奖罚严明,质量与业绩考核挂钩。考核与职称相连,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后勤保障队伍。
经过教师队伍的调整,把责任性强,身体好,教学能力相对弱的中老年教师编排在后勤、门卫、图书、仪器的管理和相应岗位的治保工作。使全体教师人尽其用,用其在岗。齐心协力搞好教学服务工作。
4、聘用一支身体健康、责任性强、热心服务于餐饮工作的饮食服务人员。保障师生饮食服务与安全。
二、建设一批安全的教学与服务设施。
1、坚固的校舍。
借助“危改项目长效机制”建设坚固而几静的教室和办公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安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2、安全的住宿设施。
建造两栋教师宿舍和学生公寓,为寄宿制学校的师生提供安全的住宿条件。
3、建设一支精良的安全保障队伍。
4、利用和当地村委会紧密联系,和家长签订责任书的方式确保当地社会环境不影响学生或学校的正常秩序。
学校管理的实施方案
一、课程管理的含义:
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领导、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广义而言,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狭义而言,课程管理指对课程采取的经营管理措施,是学校内全体教师对学校内课程系统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课程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管理,它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领导的重要管理活动和职责。
从课程行政管理角度来说,课程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于课程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与课时的规定等的管理。
(2)关于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对于国家课程标准、地方标准、学校评价标准、教科书拟定标准、教科书标准等的理解与探讨。
(3)关于课程编制:主要包括对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年度教学计划的拟订、教学日数与课时的确定、课时表的制作等。课程编制是课程管理的.核心部分。
(4)关于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材研究、教学目的的确定、教材教具的检点、教案的编写、班级管理的指导等。
(5)关于课程实施的条件:主要包括教材教具的整顿、设施设备的整顿、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的选择等。
(6)关于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指导、测验管理、课程的改进等。
三、课程管理政策:
20xx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是一个管理层面的概念,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出发,把基础教育课管理的主体由单一的国家管理扩大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地方和学校也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地方和学校从原来对课程的机械接受、被动执行,转变为分别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发,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所享有的课程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和义务,与中央一起共同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创造性的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开齐开足课程,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2)在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间的关系,保证国家课程质量的前提下,逐步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稳步推进课程校本化的进程,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3)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教与学的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争取更高更优的教学质量。
(4)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5)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
(6)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7)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在课程上给予保证。
2、尊重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选择课程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校长应明确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相应角色,履行所承担的课程职责,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4、立足学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
六、实施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办法。给新时期学校课程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xx]21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xx]17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xx]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对国家课程的管理。
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2、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根据儿童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分科课程或综合课程;同时,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办出有课程特色的学校。
(二)加强对地方课程的管理。
1、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和完善我省地方课程体系和管理、开发机制,提高我校基础教育质量。
2、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反映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优化义务教育课程结构,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3、加强校研究、开发基础教育课程的队伍建设,提高我省管理与开发地方课程的能力。
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加强地方课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发展和提高教师参与地方课程实施、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5、地方课程的评价。
学校落实地方课程计划,切实开好地方课程;将地方课程的教学应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并纳入教师考核、评聘和晋级的内容。
地方课程的评价。建立以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机制。采取考试、考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论文、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要多样化;重视对地方课程实施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积极探索便于教师普遍使用和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三)合理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是本次国家课程改革中的一大创举,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成长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我校根据现有条件和资源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1、完善组织。
建立完善组织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并由教导处落实具体计划和管理工作。
2、制定方案。
我们根据校本课程所具有的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学校的特征,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研究制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科研等作了周密而又长远的部署。
3、编写教材。
学校管理的实施方案
由陵沅一中校友、怀化市知名企业家吴浩先生提议并捐资,陵沅一中与阳光公司共同创办的陵沅一中“阳光班”,自今年秋季开始,每年面向陵沅县初中优秀毕业生进行招生。为了办好陵沅一中“阳光班”,真正实现阳光企业的“阳光文化”理念,让更多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优质资源,培植陵沅拔尖人才,打造陵沅一中特色品牌,经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授权,特制定本管理实施方案。
一、班额设定。
陵沅一中阳光班,属陵沅一中理科班,班额为50人,统一冠名为“陵沅一中阳光班”。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统称“阳光生”,统属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管理。
二、招生与录取。
陵沅一中阳光班,每届在考取陵沅一中家境贫寒、品学兼优,且理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初三毕业生中招生录取。
1、招生录取条件。
凡报考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1)家庭贫困。
(2)思品优秀,上进心强,生活俭朴、学习刻苦,有爱心敢担当。
(3)语数外理化成绩在当年初中毕业会考中位居全县前300名的学生。
2、招生录取程序。
(1)广泛宣传,填报志愿;
(2)依据家境贫寒程度,确定录取范围;
(3)依据当年初中毕业会考语数外理化五科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录满为止。(如出现家庭情况相同,五科总成绩并列的现象,则依次比较语数外单科成绩进行录取)。
(4)录取结果进行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三、管理与教学。
1、陵沅一中阳光班,统属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管理,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下设陵沅一中阳光教育管理办公室,直接负责阳光班日常事务。阳光班教育教学工作则由该班所在年级的主管校长管理。
2、在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授权下,陵沅一中选拔责任心强,工作水平高的教师,担任陵沅一中阳光班班主任,依照教育法律法规,具体负责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3、在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授权下,陵沅一中严格选拔责任心强,教学效果突出的优秀教师担任本班文化课教师,具体负责该班的教育教学工作。
4、在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授权下,陵沅一中选拔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心理及生活辅导教师,具体负责该班的教辅工作。
5、陵沅一中阳光班,实行目标跟踪管理。
四、资助标准。
1、“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每人每学年享受由吴浩阳光公司提供的学费元(以当地物价部门审核为准),生活费3000元的经济资助。
2、“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校方可减免其在校学生公寓住宿费。
3、“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可免费享受由捐助方组织的夏令营活动。
4、“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在当年高考中,档分成绩居全省前十位,并进入全国十大名校深造者,可继续享受大学期间的学费资助。
五、资金管理与发放。
1、为切实加强对“陵沅一中阳光班”捐助资金的管理,在陵沅县阳光董事会授权下,由陵沅一中阳光教育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严格基金管理制度,及时向捐资人及社会通报基金使用情况,加强宣传,接受社会的监督。
2、陵沅一中阳光教育办公室,设立“专项基金”,双控帐户。各项支出,在该管理办公室审定后,须有董事会授权的代表签字后方可生效。
3、“陵沅一中阳光班”学生的学费按每学期1000元标准,在每学期开学初由捐资方组织统一发放;生活费按每月300元标准由该管理办公室,分月造册直接发放到“陵沅一中阳光班”学生手中(每学年以十个月计算)。
六、说明。
1、本办法将在试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加以完善。
本办法的修改、变更、解释权属于陵沅一中阳光教育管理办公室。
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学校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课程计划,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促进我校课程规范有序的发展,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本着有效和用学校现有资源,依靠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开发的原则,经讨论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已有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围绕“学生喜欢的、学校想要的、教师能做的”,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以学生活动为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让教师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整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可变性。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民主性原则: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创造机会,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参与。
三、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2、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
四、整体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协调发展,阶梯发展和循序发展,分为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一学段,三四年级二学段,五六年级为三学段,三学段各有特色,而且内容进行再分工,形成即时、并进、整合的学习链。
2、教学策略上,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意愿,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交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
3、考核方法上,通过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效果的考察和测量,反思课程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程序,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应多种多样。
五、内容规划。
我校的学校课程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它们分别是:
(一)传统文化:古诗文诵读、名言成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诵读、礼仪教育。
(二)民族艺术:中国书法、手工制作、绘画。
(三)口语表达:民间故事、演讲交流。
(四)传统体育:跳绳、羽毛球、乒乓球。
六、课程管理。
1、建立学校课程组织保障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保证课程的实施,加强对课的指导和监控。
2、建立学校课程审议报告制度。
3、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改进机制,及时评价,做出总结。
七、课程评价。
1、学生评价。
(1)学校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转差”记录。
2、教师评价。
(1)任课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取得的成绩。
(3)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八、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学习,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活动经费的支持,确保图书室、网络、计算机室、活动室的建设。
3、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与实施学校课程提供保障。
学校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的教职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规范教职工工作秩序,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现依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作如下要求:
1、教职员工7:40上班,中午11:40下班;中午12:55上班,下午4:15下班。
2、实施晨间管理制度,班主任7:20进入班级管理,并安排好晨扫事宜。
3、总护导7:00上岗,护导老师7:10上岗,指导学生课间安全活动。
4、二分钟预备铃响,任课老师即进教室,带好所需用品,组织管理眼保健操、室内操,课内不随意离开教室,无特殊原因不得擅自让学生离开教学课堂。
5、每月的第一周为大升旗仪式,全体教师7:35到达指定地点。
1、建立考勤登记表,各部门设立考勤负责人,将每位教职员工的出勤情况用表格的形式记载下来,作为考评的依据。
2、实施考勤的基本单位由各部、处、室自行确定。
3、考勤表由考勤单位保存一年,以备查询统计。
4、教师每月迟到累计5次以上(含5次),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情节严重者另下浮结构工资5%——20%。
5、教师未经部门请假无故离校者视为旷工处理(按教育局相关规定执行),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并视情节轻重及态度好坏给予进一步的处理(如与考核、岗位聘任挂钩)。
6、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外出听课、培训)擅自缺席者视矿工处理。
1、工作时间因生病出外就诊需要先向所在年级部登记请假,离校就诊半天以上或每月离校就诊时间累计超过24小时则按照病假处理)。
2、教职员工请病假必须有医院出具的病假单,经部门领导批准(特殊情况应及时电话告知所在部门领导),方为有效。
3、病假的批准权限及手续:
(1)、两天以内(含2天),持病休证明,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批准,并登记备案,同时报校长室备案。
(2)、3天以上,报校长办公室,经主管校长批准,并登记备案。
(3)教师病假相关资料,部门应每月上报校办存档。
4、病假待遇:
(1)、教师休病假应按有关规章扣除相应课时工资,免发当月全勤奖奖励。
(2)、教师持有病假单,如能按学校安排的课表上完当天的课,在完成工作量的情况下,经部门主管同意回家休息则不扣课时工资。
(3)、长病假按上级部门统一规定办。
1、教职工因事请假,必须事先向有关部、处、室提出申请,说明原因,得到批准者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请假。
2、有事需离校2小时以内者经年级部批准,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方可离校。
3、事假的批准权限及手续:
(1)、事假在2天以内(含2天),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并上报校长办公室。
(2)、事假在3天以上,由所属部、处、室主任签署意见,并报主管校长批准。
(3)、部、处、室负责人请假,需经校长批准。
(4)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外出开会,需把会议通知交校办备案。
4、事假待遇:
(1)、事假一天以上扣课时工资,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月累计3天,按规定扣除相应国发工资。
(2)、事假累计超过5天者,扣除当月部分结构工资外,还要扣除当年部分的年终考核奖,并按规定扣除部分国拨工资。
1、教师加班,在学校认定的情况下,带学生外出活动(如参加各类比赛、演出,进行社区服务等)校内加班1天30元,校外加班一天40元。
2、职员加班,在学校认定的情况下来校完成工作者,加班费20元。
此制度从20xx年1月开始实行。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的教职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规范教职工工作秩序,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现依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作如下要求:
1、教职员工7:40上班,中午11:40下班;中午12:55上班,下午4:15下班。
2、实施晨间管理制度,班主任7:20进入班级管理,并安排好晨扫事宜。
3、总护导7:00上岗,护导老师7:10上岗,指导学生课间安全活动。
4、二分钟预备铃响,任课老师即进教室,带好所需用品,组织管理眼保健操、室内操,课内不随意离开教室,无特殊原因不得擅自让学生离开教学课堂。
5、每月的第一周为大升旗仪式,全体教师7:35到达指定地点。
1、建立考勤登记表,各部门设立考勤负责人,将每位教职员工的出勤情况用表格的形式记载下来,作为考评的依据。
2、实施考勤的基本单位由各部、处、室自行确定。
3、考勤表由考勤单位保存一年,以备查询统计。
4、教师每月迟到累计5次以上(含5次),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情节严重者另下浮结构工资5%——20%。
5、教师未经部门请假无故离校者视为旷工处理(按教育局相关规定执行),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并视情节轻重及态度好坏给予进一步的处理(如与考核、岗位聘任挂钩)。
6、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外出听课、培训)擅自缺席者视矿工处理。
1、工作时间因生病出外就诊需要先向所在年级部登记请假,离校就诊半天以上或每月离校就诊时间累计超过24小时则按照病假处理)。
2、教职员工请病假必须有医院出具的病假单,经部门领导批准(特殊情况应及时电话告知所在部门领导),方为有效。
3、病假的批准权限及手续:
(1)、两天以内(含2天),持病休证明,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批准,并登记备案,同时报校长室备案。
(2)、3天以上,报校长办公室,经主管校长批准,并登记备案。
(3)教师病假相关资料,部门应每月上报校办存档。
4、病假待遇:
(1)、教师休病假应按有关规章扣除相应课时工资,免发当月全勤奖奖励。
(2)、教师持有病假单,如能按学校安排的课表上完当天的课,在完成工作量的情况下,经部门主管同意回家休息则不扣课时工资。
(3)、长病假按上级部门统一规定办。
1、教职工因事请假,必须事先向有关部、处、室提出申请,说明原因,得到批准者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请假。
2、有事需离校2小时以内者经年级部批准,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方可离校。
3、事假的批准权限及手续:
(1)、事假在2天以内(含2天),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并上报校长办公室。
(2)、事假在3天以上,由所属部、处、室主任签署意见,并报主管校长批准。
(3)、部、处、室负责人请假,需经校长批准。
(4)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外出开会,需把会议通知交校办备案。
4、事假待遇:
(1)、事假一天以上扣课时工资,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月累计3天,按规定扣除相应国发工资。
(2)、事假累计超过5天者,扣除当月部分结构工资外,还要扣除当年部分的年终考核奖,并按规定扣除部分国拨工资。
1、教师加班,在学校认定的情况下,带学生外出活动(如参加各类比赛、演出,进行社区服务等)校内加班1天30元,校外加班一天40元。
2、职员加班,在学校认定的情况下来校完成工作者,加班费20元。
此制度从20**年1月开始实行。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确立现代课程意识,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综合水平:加快课程建设,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对教育的促进和发展功能;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构建比较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队伍,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写字课程以及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团队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
由陵沅一中校友、怀化市知名企业家吴浩先生提议并捐资,陵沅一中与阳光公司共同创办的陵沅一中“阳光班”,自今年秋季开始,每年面向陵沅县初中优秀毕业生进行招生。为了办好陵沅一中“阳光班”,真正实现阳光企业的“阳光文化”理念,让更多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优质资源,培植陵沅拔尖人才,打造陵沅一中特色品牌,经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授权,特制定本管理实施方案。
陵沅一中阳光班,属陵沅一中理科班,班额为50人,统一冠名为“陵沅一中阳光班”。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统称“阳光生”,统属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管理。
陵沅一中阳光班,每届在考取陵沅一中家境贫寒、品学兼优,且理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初三毕业生中招生录取。
1、招生录取条件。
凡报考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1)家庭贫困。
(2)思品优秀,上进心强,生活俭朴、学习刻苦,有爱心敢担当。
(3)语数外理化成绩在当年初中毕业会考中位居全县前300名的`学生。
2、招生录取程序。
(1)广泛宣传,填报志愿;
(2)依据家境贫寒程度,确定录取范围;
(3)依据当年初中毕业会考语数外理化五科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录满为止。(如出现家庭情况相同,五科总成绩并列的现象,则依次比较语数外单科成绩进行录取)。
(4)录取结果进行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1、陵沅一中阳光班,统属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管理,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下设陵沅一中阳光教育管理办公室,直接负责阳光班日常事务。阳光班教育教学工作则由该班所在年级的主管校长管理。
2、在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授权下,陵沅一中选拔责任心强,工作水平高的教师,担任陵沅一中阳光班班主任,依照教育法律法规,具体负责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3、在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授权下,陵沅一中严格选拔责任心强,教学效果突出的优秀教师担任本班文化课教师,具体负责该班的教育教学工作。
4、在陵沅县阳光教育基金董事会授权下,陵沅一中选拔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心理及生活辅导教师,具体负责该班的教辅工作。
5、陵沅一中阳光班,实行目标跟踪管理。
1、“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每人每学年享受由吴浩阳光公司提供的学费2000元(以当地物价部门审核为准),生活费3000元的经济资助。
2、“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校方可减免其在校学生公寓住宿费。
3、“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可免费享受由捐助方组织的夏令营活动。
4、“陵沅一中阳光班”的学生,在当年高考中,档分成绩居全省前十位,并进入全国十大名校深造者,可继续享受大学期间的学费资助。
1、为切实加强对“陵沅一中阳光班”捐助资金的管理,在陵沅县阳光董事会授权下,由陵沅一中阳光教育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严格基金管理制度,及时向捐资人及社会通报基金使用情况,加强宣传,接受社会的监督。
2、陵沅一中阳光教育办公室,设立“专项基金”,双控帐户。各项支出,在该管理办公室审定后,须有董事会授权的代表签字后方可生效。
3、“陵沅一中阳光班”学生的学费按每学期1000元标准,在每学期开学初由捐资方组织统一发放;生活费按每月300元标准由该管理办公室,分月造册直接发放到“陵沅一中阳光班”学生手中(每学年以十个月计算)。
1、本办法将在试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加以完善。
本办法的修改、变更、解释权属于陵沅一中阳光教育管理办公室。
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
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领导、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广义而言,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狭义而言,课程管理指对课程采取的经营管理措施,是学校内全体教师对学校内课程系统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课程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管理,它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领导的重要管理活动和职责。
从课程行政管理角度来说,课程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于课程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与课时的规定等的管理。
(2)关于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对于国家课程标准、地方标准、学校评价标准、教科书拟定标准、教科书标准等的理解与探讨。
(3)关于课程编制:主要包括对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年度教学计划的拟订、教学日数与课时的确定、课时表的制作等。课程编制是课程管理的核心部分。
(4)关于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材研究、教学目的.的确定、教材教具的检点、教案的编写、班级管理的指导等。
(5)关于课程实施的条件:主要包括教材教具的整顿、设施设备的整顿、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的选择等。
(6)关于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指导、测验管理、课程的改进等。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是一个管理层面的概念,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出发,把基础教育课管理的主体由单一的国家管理扩大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地方和学校也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地方和学校从原来对课程的机械接受、被动执行,转变为分别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发,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所享有的课程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和义务,与中央一起共同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创造性的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开齐开足课程,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2)在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间的关系,保证国家课程质量的前提下,逐步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稳步推进课程校本化的进程,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3)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教与学的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争取更高更优的教学质量。
(4)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5)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
(6)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7)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在课程上给予保证。
2、尊重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选择课程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校长应明确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相应角色,履行所承担的课程职责,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4、立足学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
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办法。给新时期学校课程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对国家课程的管理。
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2、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根据儿童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分科课程或综合课程;同时,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办出有课程特色的学校。
(二)加强对地方课程的管理。
1、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和完善我省地方课程体系和管理、开发机制,提高我校基础教育质量。
2、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反映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优化义务教育课程结构,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3、加强校研究、开发基础教育课程的队伍建设,提高我省管理与开发地方课程的能力。
4、地方课程的实施。
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加强地方课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发展和提高教师参与地方课程实施、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5、地方课程的评价。
学校落实地方课程计划,切实开好地方课程;将地方课程的教学应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并纳入教师考核、评聘和晋级的内容。
地方课程的评价。建立以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机制。采取考试、考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论文、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要多样化;重视对地方课程实施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积极探索便于教师普遍使用和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三)合理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是本次国家课程改革中的一大创举,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成长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我校根据现有条件和资源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1、完善组织。
建立完善组织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并由教导处落实具体计划和管理工作。
我们根据校本课程所具有的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学校的特征,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研究制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科研等作了周密而又长远的部署。
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体现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一个洁、静、美的学校环境,蕴含着全校师生员工的文明程度、道德修养,展现出学校广大师生的精神风貌。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专门机构,做到齐抓共管
在校长的领导下,学校成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要把环境卫生工作纳入全校工作计划,并作为学校工作考核、评比的内容之一。坚持定期研究、部署、指导、检查和总结卫生工作。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的.教学卫生、环境设备、学生的生产劳动和体育锻炼等四个方面作总体部署。总务处负责全校卫生保健的教育与检查,特别是学习环境的检查、监督工作,并对学生中出现的异常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卫生常识教育
加强卫生常识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教会他们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和举办卫生知识讲座,采用组织参观和举办展览、墙报、黑板报、幻灯、挂图等形式,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保健常识的宣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制订各项卫生公约及学生个人卫生保健要求等。
2、制订每日、每周和每月清扫制度:各教学班每天需派学生值日。值日生负责当天教室的卫生清洁工作。每周周末下午进行全校卫生大扫除。每个月底的一个周末,要求全校各班级彻底清除各自卫生“死角”。
3、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负担量,将学校教学环境划分为卫生保干区,劳动量大的区域划分给五、六两个年级,其他年级负责清扫保洁地段。
4、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强化学生“卫生保洁”意识。学校对各班包干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评比。
5、将卫生工作作为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做到每年级设立“卫生评比”。规定“文明班”必须卫生评比达优。凡无故不参加卫生扫除和有乱扔果皮纸屑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切实加强厕所管理,落实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和设施维护工作。
二、厕所每一天打扫一次,确保地面、便槽、洗手池内无垃圾杂物。
三、厕所每周进行二次扫除,负责班级重点清理隔板、墙面、门窗灰尘、污垢等。
四、每周对厕所进行消毒除臭处理。苍蝇、蚊虫孳生季节进取采取灭杀措施。
五、师生礼貌入厕,爱护厕所设施,讲究清洁卫生,节俭用水。小便要入槽,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抛杂物,不乱涂墙壁。
六、师生若违不礼貌条例者,学校将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