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又到清明(汇总13篇)

时间:2023-12-18 19:59:11 作者:QJ墨客

优秀作文不仅要注重内容的丰富和观点的独到,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表达的流畅。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赏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

又到清明作文

窗外,细雨,淅淅沥沥,绵绵密密。窗外的一切,房屋、树木、花草、水泥地……幸福地享受着雨水的洗礼。是的,雨是最圣洁的,它能滋润万物,凸显人间至美的亲情。

往事,再次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那是个春雨绵绵的星期天,一如往常,到了中午,爸爸就会带我回家吃饭。雨有点儿大,我们只好穿着雨衣来到停车棚。

我在门口等待着爸爸把车“牵”出来。忽然,我听着里面“啊”的一声,是爸爸!我立刻冲了进去。只见爸爸的大脚趾在流血!“我没事!铁片划破了脚趾。上车回家吧!”爸爸向我要了一张纸巾,简单地把伤口裹了一下,便唤我上车。

总算到家了,我心里的那道划痕总算可以喘一口气了。妈妈看见爸爸的伤口,二话没说,匆匆忙忙地找来药箱,一边熟练地帮爸爸擦药、包扎,一边不停地唠叨:“你看看,多大的人了,还这么不小心,一定很痛吧?还有……”听着往日的“紧箍咒”,不知为何,心中的伤痕竟然化作甜甜的蜜汁。此时,才发现亲情竟是如此的琐碎与甜蜜,以至于人人都倍加珍惜。

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唠叨”便迎面而来。“你这小子,怎么穿的雨衣?你看看,半边身子都湿透了!感冒了怎么办啊?走,跟我换衣服去。”说着说着,一把把我拽进了房间。

雨里的甜蜜,亲情的记忆,温情的唠叨,珍藏在我心里那个叫“爱”的地方,直到永久。

窗外,细雨,淅淅沥沥,绵绵密密。

又到清明作文

又是一年清明时,风起了。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忧愁。

但凡有人想起清明,中回想起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正是它,带着人们的哀思,在一人又一人的心中吟唱!昨天是清明节,也是一个扫墓的日子。我,哥哥,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婆婆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清明时节雨纷纷。果然不错,昨天,下着小雨。我们也无话可说,也只是踏着泥泞的山间小路一步一步地奋力往上爬。瞧!

飘飘洒洒,凄凄凉凉,丝丝细雨,丝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错乱,又似乎很有膂力正像此刻我的心情,不喜不悲。

我轻轻地走在这泥泞的小道上,享受这份难得的安静。

清明节里,我们理所当然地想起了那些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免不了多愁善感。

终于,我们到了爷爷的墓前,所有人顿时竖然起敬,直立在他的墓前。爸爸给了我一根已燃烧起来的蜡,蜡不时地向外冒着烟,那味是那么浓,让我一闻到,就有一种沮丧而又难过的感觉,我们所有人的手里都拿着蜡,一起给爷爷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以示我们对他的崇高敬意。

我拿起为爷爷准备的花篮,恭敬地放在爷爷的墓前,花篮里的花是白色的,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肃穆。

在回家的时候,我再次向他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一路上,无限的风光和清新的空气让我心情畅爽,可看到不断消逝的景物,心中又充满了悲意。

不知不觉的流下了泪滴。此时此刻,雨已停……。

又到清明作文

四月清明,是一个气清景明的时节。梨花风起,我们一家又离开县城,来到了乡下。

在婺源乡下,做清明粿自然是最能代表清明节的了。所以一到乡下爷爷和奶奶就开始忙活,爷爷准备馅料,奶奶煮了艾叶来把米粉和好。只见婆婆们先把一团艾粉抓起来放到手上,三两下就捏成一只小碗,再把馅和料放进碗中,一边按压馅料,一边捏挤碗沿,不一会儿,小碗就变成一个绿色的小仙桃。再用两只手掌心一压,一个漂亮的青团呼之欲出,但虹关老家的大人做清明粿很讲究,为了做到皮薄馅儿足,婆婆们会将青团压成娃娃脸那么大,这样蒸熟以后,每个粿饼都在朝着我们笑,也朝着家里的祖宗笑。

奶奶总是在清明粿出锅以后把蒸粿屉端上八仙桌,笑着说让祖宗们先吃,这样做让我们对祖宗产生诸多好奇,七嘴八舌问个没完没了。每年清明,爷爷奶奶都会分享很多关于祖先们的故事,非常神奇,让人追思。

而蒸熟后的清明粿,无论是复蒸食用,还是下锅煎贴一翻,都很美味。爸爸爱吃煎粿,奶奶将它们放平底锅里一摆弄,出锅时粿皮两面金黄,油汁在粿皮上跳舞,像落地的雨滴,一蹦三尺高,不只是因为惊吓还有出于欣喜。爸爸用筷子夹起清明粿,第一口下去,油和馅就从粿皮里冒出头来,直流到筷子上,流到指缝间。吃第二口,油与馅都被吸溜到了嘴里,好不满足。再吃第三口,爸爸能把粿皮全吃进他的大嘴巴里,留下一筷子的清香。后来我总结:爸爸打小爱过清明节,全是缘于美食的透惑。

爷爷奶奶也爱过清明节,翌日,爷爷奶奶必会带我们上山去给祖宗挂钱。纸钱是爷爷特制的,跟别人家挂的铜钱样式不同,铜钱纸是先剪出圆形,再用一根小铁杵压住圆心,然后拿大木捶敲打而成。爷爷的纸钱是一张20厘米见方的白纸,对边折两次再对角折一次,然后拿剪刀在上面弯扭一些弓字形,剪好后拍拍打打地还原,看上去还是一张纸,没有半点损耗,要是捏起方纸的中心往上一提,一个捞鱼的网就出现了。爷爷说祖先们祖祖辈辈勤劳工作,钱肯定是挣下了,爷爷要送给他们装钱的网兜,时髦点说就是要送钱包,也告诉祖先自己生活过得很好,钱包里有钱。爷爷的清明是为了祭祖,为了向先贤有交待,也为了传承礼仪。

爷爷将纸钱挂在竹子上,竹子扦插在坟头。奶奶把果品和好吃地往墓碑煎摆好,然后烧火点香,每人三根,拜九拜。奶奶边拜边说好话,拜请祖宗护佑。我看见漫天的纸灰萦绕,竹子上的纸钱迎风飘扬,听人说清明节祖宗的魂会回家,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正从墓室里爬起来,站在坟头微笑。

我爱我的祖先们,也爱始于四月之初的清明节,你们呢?

又到清明作文

就如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所说的那样,记忆中的清明,总是下着蒙蒙细雨,今天也不例外,天阴沉沉的,好像就要下雨。

我和爸妈踏上了那条熟悉的青石板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手中攥着那枝已经有点蔫的黄菊花,前往爷爷的墓地。

周围的气氛肃穆而沉重,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部都是一排排灰色的墓碑。我一边跟着父母走,一边发呆,直到老爸突然停下来:“到了。”

一块工工整整、冰冷而没有温度的石碑立在眼前。我轻轻将手中的金黄的菊花放在灰色的墓前,恭恭敬敬地鞠一个躬。趁着老爸和老妈还在打扫时,我安静地坐到用于隔开一排排墓碑的矮墙上休息,然后对着这漫山遍野的墓碑发呆。

自从我记事开始,每年的清明大多时候都是我们一家三口离开扫墓的“大部队”来到爷爷的墓前。事实上在我出生的6年前爷爷就已经去世了,我对他没有丝毫的记忆,也谈不上什么悲痛之情了。但就算是这样,每一年我们仍然要来到爷爷的墓前祭拜。

为什么呢?

平日里爸爸经常谈起爷爷,一般都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讲述爷爷从前“做过的一些好事啦”,“爷爷在爸爸眼里是怎样的啦”之类的趣事。但是一到清明,在爷爷的墓前,他就只是默默无语地为墓旁的两棵松树挂上鲜艳的飘带,脸上总是带着那么一种淡淡的哀伤。而如今我终于看透了那份哀伤里所含的情感。

也许,中国人扫墓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寄托那一份已经无法转达的思念吧。和自己的亲人再说说话的愿望已经永远无法再实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个日子,可以到亲人的墓前再陪着他(她)吧。

眼眶不禁有些湿润了,清明……寄托哀思的日子啊……。

“该走了!”远远听到老妈的呼唤,我跳下矮墙,空中已经飘洒起的毛毛小雨,我们一家在静默中慢慢地走回去。

又到清明作文

记忆中鬓发霜白,颧骨突出的厉害,将眼窝深陷的年迈的老人便是我的太爷爷。太爷爷幼时家里穷的很,没书读,青少年时就参军了。因此待他老年时期身子骨依然硬朗,那浓浓的眉毛中还不时透出股股的刚强。太爷爷是个怀旧的人。每到清明时期,他总会坐在摇椅上,给我们村里的一扎堆的小屁孩讲诉那英雄事迹,也总会上山探望自己的老部队。

而我是这个家中辈份,年纪兼最小,又最皮的淘气包。每每在这个时候,我总会上演孙悟空大闹天宫,与太爷爷一决高下。因为那时,太爷爷要求我跟着一齐去上山祭拜,我却觉得礼节太过麻烦,即使被太爷爷训斥,我也还是不想去。一气之下就把香掰成两半,扔在地上,太爷爷的脸色马上变青,罚我用手顶着水,两只手撑着。刚开始还觉得蛮好玩,时间长了才发觉好痛苦。那盆水好像看中我了,于是哗啦啦的一泻千里,我变成了小落汤鸡。虽然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但我从此对太爷爷都退避三分,就好像孙悟空对紧箍咒害怕三分一样。

再亲近太爷爷的时是那很久以后。他总喜欢一个人静静来静静去,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整个人也和蔼了许多,也因此显得更加年迈了。

不知何时外面竟下起了牛毛细雨,风吹拂着雨点,把他们送到屋顶上,窗户上,地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黑暗的天空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远处只见那星点小的灯火亮着。

“娃子。”只听见房门外传来太爷爷的叫声。“嗯?”我回答着并走出去。太爷爷把我放在他腿上,他皱着眉头问。

“上次太爷爷罚你,你恨太爷爷不?”

“不。”太爷爷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我眨巴着问。

“太爷爷,明天我您去爬山好吗?”只闻伛偻一声“好。”便笑逐颜开。他把我抱在怀中,那是从未有过的温柔,却'又是从来没有过的伤心。

第二天,我一起身只见太爷爷静静地躺在草席上,他闭着眼睛,他的样子是那样的安详,没有了以往的气息。懵懂的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霸道的雨笼罩了天空也笼罩了我的心。

今天,又是清明。早早上山,坐在他墓旁,给他讲述我的故事。眼泪又不自觉的往下流……。

身边的人要好好珍惜,不要失去才知道后悔,太晚了。

又到清明作文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要给逝去的亲人扫墓。

又到一年清明时。我、爸爸妈妈和阿姨一家去给外婆扫墓,望着来来往往的扫墓人群,我不禁想起了诗人杜牧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但想起外婆,我的心情“晴转多云”,不免有些伤感。

爸爸开车载着我们来到陵园下,一眼望去,人山人海。爸爸只能把车慢慢开动,停在陵园下的停车场,停车场上都是车,爸爸转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停车位。下了车,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沿着陡峭的山路慢慢往前移动。我举目望去,满山的树木郁郁葱葱,空气中还夹杂着不知名的花草香,给这闷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丝惬意。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此时此刻的我,更深深地体会到诗人高翥诗中所描绘的清明扫墓时的悲痛心情。

祭拜完外婆,我们要回家了。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更加明白了:我们在缅怀先辈的同时,也要懂得珍爱生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要虚度光阴,要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

又到清明的散文

最怕清明,又到清明。一年中总有几个害怕度过的日子,却无从逃避。

独自呆呆的跪在母亲坟前,望着那纸灰在微风中单薄的冷去,默默的在心底呼唤着母亲。哥哥常年在外,不能按时回来。母亲去的时候,妹妹尚在哺乳中,父亲千难万难才将她抚养成人,想母亲在那个世界里也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所以父亲从来不敢让妹妹来给母亲上坟,怕小妹有什么不测。可怜母亲养育了三个儿女,能常来看她的仅我一人。

屈指算来,母亲离开我们已经37个年头了。我不知道,如果不是幼年丧母,我的生命里还会不会有那么多的泪水和伤害。所以,每当我绝望无助的时候,我会拼命劝自己振作起来,快乐起来,我只有让自己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母亲,我的儿女们幸福快乐。无论生活给了我怎样的磨难,我不变自己永远的信念:愉快的活着。只因为我是母亲。父亲常常叹息,不管我如何的爱你们,永远无法弥补你们失去的`母爱。要时时记着,天做孽犹可为,自做孽不可活。永远的感谢父亲给我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做人的信念和支柱。

曾经,幼小的儿子悄悄的问我,别人都有姥姥,他怎么只有姥爷呀。懂事的女儿用力扯走了儿子,心由不得一酸,是呀,幼年的我可曾问过父亲,人人有母,何独我无。不知道我在那无知的岁月里给父亲带来过多少的伤害。当年的妹妹柔弱乖巧,当年的哥哥听话懂事,从小到大,只有我是父亲永远的麻烦。幼时莫名的泪水,无缘无故的鼻血。母亲发病之初,只因止不住的鼻血送往医院,却是绝症。所以父亲好怕。稍长,书包在桌上,人不在课堂。只要是我不愿意上的课,就躲到学校外面的庄稼地里去读小说。再后来,不学女红学文章,初中毕业没能考入高中,别的女孩们都在家学缝纫,独我不喜,在那如梦如幻的年龄,狂热的迷恋上了诗歌,一人在家读函授,父亲也无可奈何。偏偏自己是不大用功的人,老大学诗无所成,无奈嫁做他人妇。他中意夫婿的就是脾气好,心地善良。他为我择婿的标准低的可怜,不挨打就成。夫婿而今颇有些后悔,常叹息我怎么和别人不一样。对夫婿,我纵有再多的不满,唯他一个孝字,让我终生感激。

默默从母亲坟前站起,心中祈祷着:如果母亲在天有灵,保佑我的父亲多些快乐,少些痛苦和凄凉吧!父亲他,不易呀。多么想对哥哥和妹妹说一声,咱的父亲比不得别人的父母,父亲的当年,想天地也应为之动容。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生而为人,岂能不孝。何况,父亲需要的并不多。都说养儿为防老,咱的父亲已是风烛残年,疾病缠身,千万千万,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给自己留下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慢慢回头,刚才还堆积在一起的纸灰,已经随风散去……。

又到清明时作文

新年里,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安吉游玩。安吉有个天荒坪滑雪场,这可是我期盼很久的一个愿望啊,终于可以实现了。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很快就到了竹乡安吉。好好地休息一个晚上,我们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滑雪。

天公不作美,第二天一早就下起了蒙蒙细雨。我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被破坏了。爸爸开着车沿着盘山公路,一直不停地绕上去,到了半山腰,雾气越来越大,山路上的车子都打起了双跳灯。远处的景物都看不清楚了,就在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糟糕的时候,前方的浓雾忽然都消失了,再看旁边的山峦,苍翠的青山都被一条条的雾带给缠绕着,山气氤氲,仿似到了人间仙境,真的是美丽极了,把我看呆了,路旁的行人都纷纷下车开始拍照。我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虽然是一个烟雨天,但是我却看到了晴天无法看到的美丽景色。

伴随着好心情,我们很快到了山顶的滑雪场。诺大的滑雪场里,已经有很多人在滑雪了,看见这么多的人在雪地上潇洒的滑着s形,我羡慕极了。迫不及待地穿上了雪橇,拄着滑雪杖,我赶紧往雪场冲去。但是还没等我移动几步,因为无法控制雪橇,我很快就重重地摔倒了,而且摔倒后,因为穿着雪橇在雪地里怎么爬都无法爬起来,幸亏爸爸拉了我一把,我才重新站稳了。于是我告诉自己,别着急,慢慢来,我一定能行。凭着我滑轮滑的一些经验,我很快掌握了身体的平衡技巧。滑的时候要把身体向前倾斜,膝盖弯曲,爬坡的时候要像螃蟹一样外八字走上去,从斜坡上滑下来的`时候,雪橇要成内八字的形状,并用雪杖控制方向。没过多久,我就能从斜坡上顺利地滑了下来了,耳边的风声呼呼地吹着,感觉我好像在飞翔一样,刺激好玩极了!就这样又上了两次坡道以后,我已经大汗淋漓了,虽然这样,我还是享受到了滑雪带来的乐趣。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烟雨中的安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我还在安吉学会了滑雪。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安吉,告别了滑雪场,明年寒假我还会再来。

又到清明的散文

又是一年清明时,细雨蒙蒙、苍天泪淋淋,微风凉飕飕、心底泛潮湿,泪眼相拥是相思,天地间、两茫茫、点香祭酒寄哀思。

每次爬上屋后的山腰祭祖,说不清楚心里是对死者的敬畏,还是对死者的思念,或者是对生者的贪恋。祖爷爷、祖奶奶、爷爷、奶奶,多少慈爱的面庞,似乎才一个转身,回头,却再也找不见了。他们一脚跨过奈何桥,越走越远,远得我无法再找见一个熟悉的背影。父亲和母亲也已经依次躺在了祖父们的脚下,在那边侍奉着祖辈们,想来亦是其乐融融。今年祭祖坟,人却少了很多,大哥大嫂有儿女顶替,就很少上坟了。而我这个无妻无子女的人,只好带着侄儿侄女爬上半山腰那片坟地时,便显得形单影孤。

想往年祭祖,总不下二十人,如今去者多,来者少,加上小辈人和躺在祖坟里的人不知道隔了几代,没什么感情了,不来也罢。人一年比一年少。不仅如此,到了清明,家里没有老人催,竟然连清明馍馍也懒得做了。到了山脚边,看杂草间那些丰腴的地软在山涧边懒懒地躺着,不觉大为怜惜。要是在往年,这么好的地软,肯定早被谁家的婆姨或者姑娘小媳妇捡拾了去,细细地挑选,细细地清洗,又被细细地剁碎了,再和好白格生生的面团。把和好的面团分解成一个一个小团子,又在案板上洒一层薄粉,把面团擀成一张张圆皮子,包成面馍。那时,我家也一样,只要母亲允许,我和小弟小妹也就在边上忙着张罗起来,准备一些花样十足的馅,把地软、豆芽剁成细末,母亲就把这些好东西一点一滴地用面皮子包起来,做成一个个面馍。有时也会把红豆、红糖及红枣包进去。这些面馍模样可人,娇巧一如古典美女,一圈十分精致的裙边,更让面馍尽显淑女气。有时我在旁边看着心痒,也想弄一个试试,结果却总是失败,看来干这件事,我们只配搭下手。

面馍在锅里蒸熟后,香气便飘出来,满窑里几天都散不尽这股子香。地软的香,这是一种很细很细,却又挥不去扯不断的香。就这一缕香,你离家再久再远,还能闻见。它不仅牵着人的鼻子,更牵着一个人的魂啊。母亲说,死去的人只要一闻到这股子香气,就知道自家人来了。如果可以,他一定会好好地理一理一身白骨,然后出来望一望他的子子孙孙。不管隔多少代,他都会认得我们,因为我们延续了他的血脉,长的是和他一样的骨头,流的是和他一样的血。

一路上山,看见许多旧坟又添了新土,不禁为坟中之人高兴,毕竟他们是后继有人啊,不曾断了香火。只是不知他们是否和我一样,在清明时节,怀念起那缕渐渐遥远的地软香来?也有些坟头,荒草萋萋,一副无人搭理的样子,看样子有些年头了,我为他们感到凄凉。坟中躺着的人,或许是唐宋战乱时被杀的兵卒,远离家人,在这里作了孤魂野鬼,承受着无人收拾的凄凉;或许是清朝文字狱的受难者,一人被查,株连九族,像一株狗尾巴草,被一蓬野火烧了,一粒种子都未曾留下,坟茔无人问津;或许是近代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无名英雄,没有人知道他死在了哪里,无法祭奠,只能凄楚地游荡在这酒香的中间哀叹。或许是年代太遥远,后人忘记了抵达坟墓的路,把它们丢下,也未可知。他的后代们可能正为找不见他而苦恼不已,他们已经不知道该把对前人的`一份怀念,放在哪一座坟前,只有在某一个十字路口,画个圆圈,在中间打上十字,写上逝者的名字,然后焚香化纸祭奠一番,以表心意。也许还有些人,正在为生活不停地忙碌,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再来看望对他们来说已经十分陌生的前人。他们是否也会伤心?看着别家坟前一家子有说有笑,有酒有肉,有香有火,他们是否也会如落魄的诗人一般,高吟不止:清明时节雨纷纷,墓中故人欲断魄。

我很清楚,这些问题不会有答案,虽然我很想知道。那些渐渐消瘦的骨头,一定十分苍然,他们等待多年,竟然等来了一个既丑又没本事、既傻又找不到婆姨的家伙,站在坟前,蚩愣愣像个木桩一样地对着他们发呆。

这山上有多少坟呢?一座挨着一座,一排叠着一排,无法知道。几百年几千年前的轮回中,还有些坟被垫在了另一座坟的屁股下,就算一座坟里,只躺一个先人,那这一个山头上躺着的人,肯定数倍于村里人。虽然他们有时会觉得鼻子发酸,但他们一定不会寂寞。在这样一个春天,夜里,如果月色正好,他们一定会在树梢梢上,树杈上,甚至杂草尖尖上,排排坐坐,晒月亮。他们会说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聊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典故,相拥着等待天亮。

父亲曾经说,山上的每一棵树甚至每一根草上,都可能附着一个死去的灵魂。于是我缩回了伸出的手,我对眼前一朵天蓝色的小花充满了敬意。我知道她生前一定绝世清纯,虽然现在已经消瘦成了一杯黄土,但这种蓝色,直抵我的内心深处。我知道,有一种蓝色的小花叫“勿忘我”,蓝色,是相思之色,一定有一份思念附在这朵小花上,才令她蓝得这样彻底,我望着她,像望见了一个走远的背影。

我还没有远离家乡四处漂泊打工的时候,每每在天黑透了的时候从地里赶到村口时,母亲总是提着那盏破旧的马灯已经在村口等着我。看到我后,便会长出一口气,提着马灯走在前边给我照亮引路。当时我看到母亲痀偻的背影,心里就会涌起一股酸楚。但细细想起来,母亲的背影是多么的高大挺直,多么的伟岸!如今,我再也看不到母亲的那种让人敬仰的面容和背影了。

又到清明作文

新年里,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安吉游玩。安吉有个天荒坪滑雪场,这可是我期盼很久的一个愿望啊,终于可以实现了。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很快就到了竹乡安吉。好好地休息一个晚上,我们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滑雪。

天公不作美,第二天一早就下起了蒙蒙细雨。我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被破坏了。爸爸开着车沿着盘山公路,一直不停地绕上去,到了半山腰,雾气越来越大,山路上的车子都打起了双跳灯。远处的景物都看不清楚了,就在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糟糕的时候,前方的浓雾忽然都消失了,再看旁边的山峦,苍翠的青山都被一条条的雾带给缠绕着,山气氤氲,仿似到了人间仙境,真的是美丽极了,把我看呆了,路旁的行人都纷纷下车开始拍照。我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虽然是一个烟雨天,但是我却看到了晴天无法看到的美丽景色。

伴随着好心情,我们很快到了山顶的滑雪场。诺大的滑雪场里,已经有很多人在滑雪了,看见这么多的人在雪地上潇洒的滑着s形,我羡慕极了。迫不及待地穿上了雪橇,拄着滑雪杖,我赶紧往雪场冲去。但是还没等我移动几步,因为无法控制雪橇,我很快就重重地摔倒了,而且摔倒后,因为穿着雪橇在雪地里怎么爬都无法爬起来,幸亏爸爸拉了我一把,我才重新站稳了。于是我告诉自己,别着急,慢慢来,我一定能行。凭着我滑轮滑的一些经验,我很快掌握了身体的平衡技巧。滑的时候要把身体向前倾斜,膝盖弯曲,爬坡的时候要像螃蟹一样外八字走上去,从斜坡上滑下来的时候,雪橇要成内八字的形状,并用雪杖控制方向。没过多久,我就能从斜坡上顺利地滑了下来了,耳边的风声呼呼地吹着,感觉我好像在飞翔一样,刺激好玩极了!就这样又上了两次坡道以后,我已经大汗淋漓了,虽然这样,我还是享受到了滑雪带来的乐趣。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烟雨中的安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我还在安吉学会了滑雪。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安吉,告别了滑雪场,明年寒假我还会再来。

文档为doc格式。

又到清明时的作文

清明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祭祖扫墓,按照我们宁海的习俗,当然不能缺少麻糍。星期六,妈妈提起篮子,带我到田间地头挑“青”。“青”的学名就是艾草,叶子像豆瓣儿,拨开草丛,到处可见。

回到家,我和妈妈把一大篮的“青”择了,清洗几遍,然后放进锅里加点水煮。不一会儿,妈妈揭开锅,只见大堆的“青”已经蔫了,榨出绿绿的汁水。她用勺子捞起“青”拧干,切碎盛到大碗里。

爸爸把米淘洗干净,放进大蒸笼里。旺火一烧,锅里一下子变得热气腾腾的,水泡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我站在一旁,闻着米饭散发的清香,馋得直流口水。邻居叔叔呢,清洗石臼,准备捣麻糍。

不一会,爸爸端起那笼已经蒸熟的米饭,往石臼里倒,然后举起捣杵,用力地砸呀碾呀,那软软的米团一下子就变形了。爸爸干得满头大汗,叔叔在旁边添水,左邻右舍的小伙伴都赶来了,围着石臼叽叽喳喳,我也像小尾巴,紧紧地跟着大家,看见白白的米团兴奋地说:“我要甜的。”妈妈拿来青和糖,均匀地撒在米团里,爸爸用一根粗粗的木棍在粉团上来回地滚动,直到压成平整的薄片为止。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往嘴里送,滑溜溜、软绵绵的,甜到心底!旁边的小朋友也你争我抢地吃起来,好不开心!

又到清明的散文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俗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足见清明乃万物生发之际。人们会禁不住春的气息,出去踏青、游春。加上老祖先流传至今的清明祭祖扫墓,俨然将清明从节气上升到了节日的高度。

又到清明,沉睡的土地经过一冬的休整,早春的惺忪,已然一派生机勃发的内蕴。勤劳的人们早已准备好各色种苗,栽花点豆,种植树木,不浪费半寸土地。院子里、大门前、甚至废弃的水缸、瓦盆里都能种上形形色色的时令青菜,花花草草。野外,桃花红、杏花白、凤梨花开粉中泛白,紫荆花开穿成串,白玉兰打着灯笼呼朋引伴,引得河岸边的垂柳风舞翩跹……还有那数不清的',叫不出名字的各色花树,泼泼辣辣的窜入眼帘,令踏青的人们自顾不暇,不得不让闪关灯留下这绝妙瞬间,好回头慢慢赏玩!

又到清明,天上依然雨纷纷,行人依然欲断魂。老祖先留下的民族文化如春风细雨,遍布大江南北。人们早已备足了各色祭祀用品,不约而同的来到先人墓地。只是祭奠的场面由早先的痛哭失声,到如今的低吟私语,由墓堆前的长跪不起,到如今的鞠躬示意。我想,过去那失声的痛哭,定是对祖辈艰难岁月养育子嗣的感喟,长跪不起许是自责种种缘由未能尽孝而惭愧。而如今的低吟私语,是富裕起来的现代人在向先辈汇报社会、家庭的巨大变化,鞠躬示意则是对先辈未尽之孝的弥补和大爱无疆的感恩。

又到清明,于我而言,仙逝的爷爷我是一定要去看看的。一捧鲜花,纸钱和衣食用品一应俱全,陪着爸妈和姑姑给爷爷上坟。每每站在爷爷的墓碑前,爷爷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爷爷一生辛勤劳作,下过煤窑,卖过笔墨,耕田种地更是一把好手,古稀之年尚不肯歇息,推车赶集卖小百货,直到体力不济时,还在家里给人修鞋,临终前一天,还把邻居送去的三双鞋子修理完好。爷爷的口头禅是“不会巧得会拙,反正不能闲着”!爷爷享年84岁,我清晰地记得,爷爷出殡时,艳阳当照,待刚刚下葬,孝子礼毕,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一阵疾风骤雨,我们还没跑到家,雨竟神话般戛然而止。只听得路人说,雨洒墓,辈辈富,这老汉算是给子孙修下福气了!现如今,一家人在父亲的教导下,凭着党的富民政策,凭着吃苦耐劳的家族遗风,一步步走上了富裕之路,享受优裕生活之余,我们总忘不了爷爷的恩泽,爷爷的碑文是父亲亲自拟定的,每次上坟,父亲总要对着墓碑沉默良久,我知道,父亲是在回味爷爷的一生。

又到清明,逝者已逝,生者感怀。古有“锥牛祭父,不及鸡豚之于生前”,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明祭祖,警醒世人,孝心不能等待!

又到清明时作文

我上初中时,村里没有中学,上学要每天走很远的路。一向不爱求人的父亲人托人把我转到了矿中学,一年后也把弟弟转过来了。初中高中我们姐弟俩就一直跟着父亲,先是住在父亲宿舍,后来宿舍标准化不让住了,父亲就在和矿毗邻的村庄租了间房。

现在想想父亲那时多不容易,除了上班还得买菜做饭。那时父亲下井,早中晚班的倒,哪顿顾不上做就提前做出来煨在火边,一顿也没让我做过,只指望我能好好学习。

每当吃饭时我就滔滔不绝给父亲讲我们老师的逸事趣闻,我们班谁谁今天又怎么了,父亲总是饶有趣味的听着,还不时发表他的意见看法,所以和我同班的“知名人士”父亲基本都知道。

我从小就特挑食,这不吃那不吃,母亲一视同仁,并不因此给我特殊照顾,我在家时瘦瘦的。到了矿上,我爱吃什么父亲就做什么,到了高中我那个胖呀,不能照镜子。

那时教我的老师在矿上遇到父亲总是说:"老王,你女儿学习不错!"父亲回来就学着老师的腔调说给我,满脸洋溢着自豪开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