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说课稿(通用20篇)

时间:2023-12-08 11:30:33 作者:笔舞

教案模板的编写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案模板中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

cai课件,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让学生介绍恩施的旅游景点,自然引入课题位置与方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

步骤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看太阳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步骤2:用方位词介绍教室的情况,让学生介绍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步骤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1):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东边的同学起立跺跺脚,西边的同学起立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起立摸摸脸,北边的同学起立挥挥手。

活动(2):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学坐下、面朝东的同学坐下、面朝南的同学坐下、面朝北的同学坐下。

活动(3):学生到教室中间听令做动作,向东站好,向南一转,向西一转,向北一转。

位置与方向二说课稿

这节课讲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7、18页《位置与方向》中的例1。

本课“确定位置”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

这节课的设计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理念,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上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体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应用意识,体现“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我设置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此环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情境图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了解公园定向运动图。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从图上发现问题,如何确定1号点的位置?这样设计,就充分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2、探究1号点的位置。

学生通过思考根据已有经验,自己就能找到初步的确定方法,即找到观测点,建立方向标,接着学生会从实践中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方位,不能描述1号点的位置,怎么办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引出不能只用方向或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认知冲突,也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接着引导学生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其中,探究1号点的方向,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此处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找到了确定物体方向的方法,再加上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示范,突破了难点,学生学会了用偏角度来描述一个物体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很容易探究出了起点到1号点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让学生多次描述1号点的位置,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掌握了新知。

(三)实践运用、内化提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运用当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获得不同层次的能力提升。

(四)课堂小结、整理提升。

在小结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学生通过感悟内化、合作交流,自己。

总结。

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学到的方法,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

(五)布置作业。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板书的设计,我力求语言完整,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维,渗透要完整思维的数学思想。

从课堂整体效果来看,学生的课堂生成比我预设的要好,能借助情境图找准本课的重点问题,通过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自主解决了难点问题,加上有效的讲练结合,呈现出了高效的数学课堂。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

本课是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等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初步认识了在平面上通过第几行、第几列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是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里“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教材在编排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景找准观测点,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是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

基于学生的这些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

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准备课件、中国地图、练习图表;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课始,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并用量角器测量出东和东北等方向的夹角的度数。这样的开课既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方位知识、量角的操作方法;又引发学生思考“认方向”、“量角”和今天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本课的知识与方向、角度有密切联系,我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复习,便于学生在尝试新知和练习中能有的放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探究交流,确定位置。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教学活动。

1、观察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感受空间的魅力。接着简单介绍定向运动知识。随后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参赛选手,进入模拟的空间中,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交流发现比赛关键是找到各检查点的位置。于是从情景中提出“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呢?这样,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很自然的进入今天的主题——确定位置。

2、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我采用让学生说、议、练、想四步完成新知的探究与归纳。

(2)议一议:根据刚才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0、600;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

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

(3)练一练:还可以怎样说。

南偏东700东偏北500()西偏南20°()北偏西80°()。

【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

(4)想一想:离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有山、建筑物等,怎样才能精确的找到1号点位置呢?学生各抒己见,发现要知道距离。课件配合演示起点到1号点是1千米。最后学生说出1号点的确切位置。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定了4个活动。

活动一:知识城堡。

首先完成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学生先观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经过交流,重点分析给定的400米线段的意义,得出每个小段表示的'距离,知道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接着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练习,同组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对完成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活动二:生活乐园。

课件呈现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分布图。教师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及沈阳、上海等6个协办城市成功举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练习时,引导学生按找北京,估沈阳,量度数的步骤进行。课件配合演示,规范学生的绘图方法。学生深入理解“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这一难点,同时他们充分感受到位置就在身边,所有的物体都有位置。

活动三:“海上空间”

课件显示海上雷达站情景。教师发放练习图表,学生根据相关的描述,将驱逐舰、护卫舰等实物图形摆在相对应的位置。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

雷达站发现了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潜水艇。你能帮着在图中找到这些舰艇的位置吗?请你动手摆一摆。

1、护卫舰在雷达站北偏东6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2、驱逐舰在雷达站北偏西200的方向上,距离是5千米。

3、巡洋舰在雷达站南偏西450的方向上,距离是4千米。

4、潜水艇在雷达站东偏南3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活动四:体验天地。

5人1组开展站位置的活动。1人在中间站立,其余4人的位置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或自定。学生通过游戏切身感知位置,体验数学应用的乐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号大约在我的东偏南450的方向距离2米的位置上。

5号大约在我的北偏西300的方向上。

3号大约在我的西偏南600的方向距离1米的位置上。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课尾,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最后布置课外题目“请你画一画:站在电视塔,看见西偏南450的方向上有文化广场,东偏南300的方向有体育场,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0的方向上,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0的方向上。”这个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第二课时“绘制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达到温故知新,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

这节课的设计上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探究新知和巩固拓展中,以学生们的观察、发现、思考、交流为主,老师只做适时引导启发,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2、精心创设情景,激励学生探索。

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设置“知识城堡、生活乐园、海上空间、体验天地”等含空间名称的练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用数学意识,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3、人人参与,差异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口、脑、手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体现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方向距离。

五年级数学《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的说课稿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5、教学准备:数学书本,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五、教学过程。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的一开始,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在班级内的位置;介绍完自己后,再把你前后左右分别是谁也介绍一下?;转个方向再次介绍,从而引出“为什么同一个人,他一会在你的左边,一会又是在你的前面呢?让学生体会到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引出新课,用东南西北来描述。

教师板书:东南西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辨别方向的方法,如:看太阳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这两种方法在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等等。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辨别现在的东南西北吗?

我给学生出示了三个活动内容:1、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方向,用什么方法找到的?2、你是怎么根据这一个方向辨别出另外的三个方向的?3、你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吗?学生依据个人的不同经验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有的先找到了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西方,那是太阳落下去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北方,那是北极星的方向。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如听口令做动作等,感知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此时,教师注意进行方法的指导: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的方向排列的。这里教师不对学生做统一的要求,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习惯。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教室的东南西北四面墙上都有些什么?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

认识了东南西北,接着我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东南西北分别坐着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不同方向的认识。接着我让讲台前的学生进行介绍,同时变换方向进行介绍,学生可能会受前后左右相对性的影响,认为方向也会因为转个方向,而使自己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探讨使学生明白,方向是固定的,不会因观察者的朝向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区别前后左右的相对性。

随后安排一个开火车找方向的小游戏,让学生闭眼想象,睁眼判断,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课前,我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校园,让学生说一说校园中的建筑物在学校的大体位置。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画好方格的校园平面图,让学生以操场为中心,先确定操场四周的四个方向,再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物体补充完整。

《位置与方向》评课稿

位置与方向这节课重点让学生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素:中心点、方向、距离和角度。

1、从学生喜闻乐见的龟兔赛跑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新知学习中。在新知识学习之后,既做到了首尾呼应,又很好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2、借助新闻素材“山竹”导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链接新课,学生感到新鲜、贴近生活,能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知识的讲解抓住点、线、面,即:方向、距离和角度,便于理解新知识。

4、知识的巩固有效,练习形式多样,能够注重知识的梯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注重在知识的关键处、易混淆处,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再适时予以点拨;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忽视了图例的教学。距离的长短是由图例决定的,小细节的教学还要引起注意,虽然学生在之前的教学中能够去根据图中的图例进行距离的辨识,但是教学环节的缺失,还是要予以关注。

2、对于角度画法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东偏南30°,在画角度时,特别是量角器的放置,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不知道如何放。到底应如何放置呢?应使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齐东,然后往南数刻度就可以了。数学有时就是如此,必须捅破那一层阻碍学生知识学习的窗户纸,学生才能答疑解惑,彻底明白。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三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本课是四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里“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教材在编排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找准观测点,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

基于学生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

教师准备:课件、中国地图、练习图表。

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

(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课始,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并用量角器测量出东和东北等方向的夹角的度数。这样的开课既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方位知识、量角的操作方法;又引发学生思考“认方向”、“量角”和今天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本课的知识与方向、角度有密切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复习,便于学生在尝试新知和练习中能有的放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探究交流,确定位置。

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教学活动。

1、观察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感受空间的魅力。接着简单介绍定向运动知识。随后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参赛选手,进入模拟的空间中,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交流发现比赛关键是找到各检查点的位置。于是从情景中提出“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呢?这样,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很自然的进入今天的主题确定位置。

2、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我采用让学生说、议、练、想四步完成新知的探究与归纳。

(2)议一议:根据刚才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0、600;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

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

(3)练一练:还可以怎样说。

南偏东700()东偏北500()西偏南20°()北偏西80°()。

(4)想一想:离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有山、建筑物等,怎样才能精确的找到1号点位置呢?学生各抒己见,发现要知道距离。课件配合演示起点到1号点是1千米。最后学生说出1号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归纳出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师板书(方向距离)。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活动一:知识城堡。

首先完成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学生先观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经过交流,重点分析给定的400米线段的意义,得出每个小段表示的距离,知道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接着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练习,同组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对完成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接着完成教科书第20页第2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左下角出现了注有数量的线段,面对新的知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统一认识,最后完成练习。

活动二:生活乐园。

课件呈现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分布图。教师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及沈阳、上海等6个协办城市成功举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练习时,引导学生按找北京,估沈阳,量度数的步骤进行。课件配合演示,规范学生的绘图方法。学生深入理解“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这一难点,同时他们充分感受到位置就在身边,所有的物体都有位置。

活动三:“海上空间”

课件显示海上雷达站情景。教师发放练习图表,学生根据相关的描述,将驱逐舰、护卫舰等实物图形摆在相对应的位置。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

雷达站发现了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潜水艇。你能帮着在图中找到这些舰艇的位置吗?请你动手摆一摆。

1、护卫舰在雷达站北偏东6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2、驱逐舰在雷达站北偏西200的方向上,距离是5千米。

3、巡洋舰在雷达站南偏西450的方向上,距离是4千米。

4、潜水艇在雷达站东偏南3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活动四:体验天地。

5人1组开展站位置的活动。1人在中间站立,其余4人的位置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或自定。学生通过游戏切身感知位置,体验数学应用的乐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号大约在我的东偏南450的方向距离2米的位置上。

5号大约在我的北偏西300的方向上。

3号大约在我的西偏南600的方向距离1米的位置上。

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

请你画一画:站在电视塔,看见西偏南450的方向上有文化广场,东偏南300的方向有体育场,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0的方向上,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0的方向上。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位置的有关知识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今天这节课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辨认现实生活中乃至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作准备。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表象进行积累。因此,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让所有的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建立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并丰富对它们的认知。

基于以上的思考,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地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难点是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说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3、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本课在教法上贯彻如下两个原则:一是少教多体验原则。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课中教学重点内容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东南西北,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后并做记录。回到教室让学生把记录展示到黑板上,学生会发现记录图中有学校大门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来不方便,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时设计了“我说你做”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不断进行认识、体验和感受。具体来说我主要运用了操作法、比较法、游戏法。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找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介绍后转身再向大家介绍一下?xx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什么一会儿在他的左边,一会儿在他的右边?(学生有了争议)看来用前后左右来说物体的方向有局限,怎么办呢?你还能用知道的哪些方向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体系进行介绍:(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说法)。

(1)我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方,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面是南。

(儿歌:《东西南北》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2)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3)如果是在雪地上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化得慢的一边是北。

(4)如果是晚上,可以观察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可以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5)观察树叶辨别方向:树叶密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1、在操场上辨认生活中的方向(室外)。

(1)找方位,利用现实环境和经验辨认四个方位。

a、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让学生用手指一指东方,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

b、认定东方后再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c、分组探究:当你面向某个方向时,其余三个方向在你的什么位置上?发现“方向”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d、小组汇报、交流,进一步体会方位感。

e、独立观察,在小组内说一说“操场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上各有什么景物”?

(2)标记方位,培养迁移能力。

每人都把操场四个方向上的象征性景物,在记录纸上记下来,并标明四个方向。

2、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室内)。

a、展示学生的记录纸,让学生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c、小组内讨论,集体交流。

【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在地图上找自己家乡的位置(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学生看地图。

师:我国最北部是哪个省?最南部呢?最西部呢?

学生看地图回答。

2、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

教室的窗户在()面,门在()面,你面向()面。

预计学生中会出现上方定为东南西北的都有,让各种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做一下介绍,从而引出为了统一,方便大家观察,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的。

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操场上活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1、游戏:指方向。

2、游戏:背对背。

3、游戏:蒙眼说方向。

本环节主要设计了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

1、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小峰和小娟上学可以怎样走?

2、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指南针的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3、西西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办法帮他找到方向吗?给学生拓展辨别方向的方法技巧。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

至于本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东南西北。

(上)北。

(左)西—|—东(右)。

南(下)。

文档为doc格式。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有关方向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xx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xx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数学书本,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的一开始,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在班级内的位置;介绍完自己后,再把你前后左右分别是谁也介绍一下?;转个方向再次介绍,从而引出“为什么同一个人,他一会在你的左边,一会又是在你的前面呢?让学生体会到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引出新课,用东南西北来描述。

教师板书:东南西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辨别方向的方法,如:看太阳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这两种方法在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等等。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辨别现在的东南西北吗?

我给学生出示了三个活动内容:

1、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方向,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你是怎么根据这一个方向辨别出另外的三个方向的?

3、你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吗?学生依据个人的不同经验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有的先找到了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西方,那是太阳落下去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北方,那是北极星的方向。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如听口令做动作等,感知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此时,教师注意进行方法的指导: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的方向排列的。这里教师不对学生做统一的要求,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习惯。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教室的东南西北四面墙上都有些什么?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

认识了东南西北,接着我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东南西北分别坐着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不同方向的认识。接着我让讲台前的学生进行介绍,同时变换方向进行介绍,学生可能会受前后左右相对性的影响,认为方向也会因为转个方向,而使自己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探讨使学生明白,方向是固定的,不会因观察者的朝向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区别前后左右的相对性。

随后安排一个开火车找方向的小游戏,让学生闭眼想象,睁眼判断,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课前,我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校园,让学生说一说校园中的建筑物在学校的大体位置。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画好方格的校园平面图,让学生以操场为中心,先确定操场四周的四个方向,再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物体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设计,反馈。预计学生中会出现上方定为东南西北的都有,让各种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做一下介绍,从而引出为了统一,方便大家观察,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的。

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让学生亲身经历画平面图,统一平面图方向的过程,感受方法的多样性,明确了统一方向的必要性。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注重了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主要设计了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

1、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周海军和王小娟同学上学可以怎样走?(练习一第3题)。

2、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本节课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教学中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公园线路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复习重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认识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复习难点。

能用四个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动手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手控一下,找出四个方向。

(二)展示目标(见复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出示复习提纲:

(1)认识东、南、西、北方向,结合具体情境,辨认其余的四个方向。

(2)会找线路图,根据图,描述线路图。

2、围绕提纲,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自学教材p2页---14页中的方向和线路。

3、对照自学提纲,自主学习。

4、检测题:

(1)一幅地图人们通常是按上()下()、左()右()来绘制。

(2)站在操场中间,指明北边是(),南边是(),左边是(),右边是()。

(3)小明坐在教室的中间,他的北边是(),南边是(),左边是(),右边是()。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

联系生活,强化方向和线路图的关系。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2、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学生回答学习效果。

3、我们的教学楼在北面,大门在(),东北是(),东南是(),西南是()。

四、达标训练。

1、通常说的四面八方指的是()、()、()、()、()、()、()、()八个方向。

2、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更清楚、明白。

课堂: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五、堂清检测。

1、《学习与巩固》p4页第2题。

2、《学习与巩固》p5页第1题。

3、看一看,填一填。

(1)小熊从家出发向()方向走()米,再向()走()米来到运动场,运动场在小熊家的()方向。

(2)小狗从家出发,向()方向走()米,再向()方向走()米到森林诊所,森林诊所在小狗家的()方向。

(3)小鹿家在运动场的()方向,两处相距()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位置与方向二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位置的`有关知识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今天这节课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辨认现实生活中乃至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作准备。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表象进行积累。因此,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让所有的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建立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并丰富对它们的认知。

基于以上的思考,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地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难点是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说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3、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本课在教法上贯彻如下两个原则:一是少教多体验原则。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课中教学重点内容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东南西北,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后并做记录。回到教室让学生把记录展示到黑板上,学生会发现记录图中有学校大门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来不方便,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时设计了“我说你做”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不断进行认识、体验和感受。具体来说我主要运用了操作法、比较法、游戏法。

文档为doc格式。

位置与方向二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位置的`有关知识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今天这节课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辨认现实生活中乃至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作准备。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表象进行积累。因此,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让所有的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建立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并丰富对它们的认知。

基于以上的思考,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地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难点是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说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3、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本课在教法上贯彻如下两个原则:一是少教多体验原则。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课中教学重点内容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东南西北,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后并做记录。回到教室让学生把记录展示到黑板上,学生会发现记录图中有学校大门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来不方便,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时设计了“我说你做”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不断进行认识、体验和感受。具体来说我主要运用了操作法、比较法、游戏法。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三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本课是四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里“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教材在编排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找准观测点,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

三、说教法和学法。

基于学生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

教师准备:课件、中国地图、练习图表。

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课始,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并用量角器测量出东和东北等方向的夹角的度数。这样的开课既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方位知识、量角的操作方法;又引发学生思考“认方向”、“量角”和今天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本课的知识与方向、角度有密切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复习,便于学生在尝试新知和练习中能有的放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探究交流,确定位置。

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教学活动。

1、观察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感受空间的魅力。接着简单介绍定向运动知识。随后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参赛选手,进入模拟的空间中,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交流发现比赛关键是找到各检查点的位置。于是从情景中提出“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呢?这样,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很自然的进入今天的主题——确定位置。

2、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我采用让学生说、议、练、想四步完成新知的探究与归纳。

(2)议一议:根据刚才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0、600;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

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

(3)练一练:还可以怎样说。

南偏东700东偏北500()西偏南20°()北偏西80°()。

(4)想一想:离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有山、建筑物等,怎样才能精确的找到1号点位置呢?学生各抒己见,发现要知道距离。课件配合演示起点到1号点是1千米。最后学生说出1号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归纳出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师板书(方向距离)。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活动一:知识城堡。

首先完成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学生先观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经过交流,重点分析给定的400米线段的意义,得出每个小段表示的距离,知道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接着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练习,同组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对完成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接着完成教科书第20页第2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左下角出现了注有数量的线段,面对新的知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统一认识,最后完成练习。

活动二:生活乐园。

课件呈现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分布图。教师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及沈阳、上海等6个协办城市成功举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练习时,引导学生按找北京,估沈阳,量度数的步骤进行。课件配合演示,规范学生的绘图方法。学生深入理解“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这一难点,同时他们充分感受到位置就在身边,所有的物体都有位置。

活动三:“海上空间”

课件显示海上雷达站情景。教师发放练习图表,学生根据相关的描述,将驱逐舰、护卫舰等实物图形摆在相对应的位置。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

雷达站发现了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潜水艇。你能帮着在图中找到这些舰艇的位置吗?请你动手摆一摆。

1、护卫舰在雷达站北偏东6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2、驱逐舰在雷达站北偏西200的方向上,距离是5千米。

3、巡洋舰在雷达站南偏西450的方向上,距离是4千米。

4、潜水艇在雷达站东偏南3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活动四:体验天地。

5人1组开展站位置的活动。1人在中间站立,其余4人的位置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或自定。学生通过游戏切身感知位置,体验数学应用的乐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号大约在我的`东偏南450的方向距离2米的位置上。

5号大约在我的北偏西300的方向上。

3号大约在我的西偏南600的方向距离1米的位置上。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

位置与方向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判断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要是你去公圆玩,迷路了怎么办?

生:问叔叔阿姨;看地图,识别方向。

二.新授。

1.教学例题1。

1)明明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小组讨论)。

生:首先知道1号检查点在四个方向的东北之间。而且还有一个角度是30度。

生: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所以是东偏北30度。

2)师:你真是太能干了!但是老师还有问题,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

生:因为表示角度的符号标在靠正东的方向。

1)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的示意图吗?

2)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

3)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

三.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巩固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准确绘制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说一说如何更加准确地确定位置?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1题。出示中国地图。

1)这是一张中国地图,你能从图上找得到北京吗?

2)请你借助量角器,说一说沈阳、香港、海口、昆明、乌鲁木齐和西安分别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3)香港距北京的距离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你再估算一下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距离。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1)请你测量一下图中个建筑物距市政府广场的方向和距离是多少,然后填写在书上。

2)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距离的。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1)动手画一画。

2)指名说说是怎样找到准确位置的。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请你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三、课后延伸。

运用所学的知识说说你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

位置与方向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第17~26页)。

本单元共安排了4个例题。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能根据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具:

“公园定向运动图”挂图和指南针;每生准备一个量角器、拼图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春节刚过去,在春节期间,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些地方?

生:到过姑姑家。

生:到过襄阳公园。

生:到过武汉市。

生:图上有……。

师:从起点到1号点,我们应该怎样走?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本领?

生:我们必须会看地图、识别方向。

师:对,我们必须具备识图的本领,从图上找到每个目的的位置与方向。

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挑战一次公园定向越野赛。

北  •1号点  。

西  起点  •      东。

生:1号点在起点东北方向,我们从起点向东北方向走。

师:只知道向东北方向走,能又快又准的找到号点吗?

生:我认为不行。从起点到东北方向有很多路线可以走。

师:对啊!我们只知道方向,但怎样才能很快到1号点呢?

生:我认为找起点到1号点路程最近的方法最好,这样才能很快到1号点。

师:那怎样才能准确地找到1号点呢?

生: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

北  60°  •1号点    。

西  起点        东。

生:1号点在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大约要走1000米。

生:1号点在起点北偏东60°的方向上,大约要走1000米。

师:提问:确定任意一点,应从哪几个方面描述?

生:从方向、距离来描述。

师:同学们能否指出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

一生指出东南西北方向。

师:你能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指出东偏北30°的方向吗?(学生指出了)。

小结:同学们,平时我们在生活中描述位置方向,一般以夹角较小方向上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就说偏向那个方向。

三、拓展练习:

1、图上练习:教材第18页“做一做”

2、实践活动:分组交流描述学校里各个建筑物的所在位置方向。

四、总结: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位置与方向

1、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种在我国正在兴起的体育运动,这是什么运动呢?请观看短片,从短片中寻找答案。(白板播发短片)。

师:短片中介绍了一项什么运动?

生:定向运动。

师:你们了解定向运动吗?

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定向运动的有关情况?

视学生实际,如学生都不清楚,由教师简介定向运动的有关情况。

师:下面我们就共同挑战一次公园定向越野赛。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白板出示公园定向运动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画面,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让学生描述一下比赛的路线,引出如何确定点的位置?

想一想,怎样来描述从起点到1号观察点的位置比较好?

(从学生未知的问题入手,使学生产生困惑,为了解疑而产生学习欲望。)。

3、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生1、1号点在起点东北方向,我们从起点向东北方向走。

生2:我认为向东北方向的路线有很多,不能具体确定1号点的位置。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汇报交流:

6、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想法,(师根据学生的想法适时用白板板书)比较哪一种表述最准确。

引导学生理解,要准确的描述定点,必须要说出方向、角度、距离。

师:现在1号观察点的方向,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八个方向之一,它离正东比较近一些,所以我们就称它是位于东偏北的方向上。为了表示这种偏差,就用一个角度来表示,这里1号观察点的方向就可以描述为东偏北30度。距离很明显是1千米。

师:谁能再完整地说说1号观察点的位置与方向?

7同位之间互相说说。

三巩固应用 內化提高。

1、白板出示做一做。

2、白板出示p20练习三第1、2题。

四 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对确认方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拓展练习。

为小动物安家。(教师设计题目)。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位置的有关知识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今天这节课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辨认现实生活中乃至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作准备。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表象进行积累。因此,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让所有的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建立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并丰富对它们的认知。

基于以上的思考, 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地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难点是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说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3、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找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介绍后转身再向大家介绍一下? xx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什么一会儿在他的左边,一会儿在他的右边?(学生有了争议)看来用前后左右来说物体的方向有局限,怎么办呢?你还能用知道的哪些方向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体系进行介绍:(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说法)

(1)我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方,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面是南。

(儿歌:《东西南北》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2)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3)如果是在雪地上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化得慢的一边是北。

(4)如果是晚上,可以观察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可以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5)观察树叶辨别方向:树叶密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1、在操场上辨认生活中的方向(室外)

(1)找方位,利用现实环境和经验辨认四个方位。

a、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让学生用手指一指东方,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

b、认定东方后再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c、分组探究:当你面向某个方向时,其余三个方向在你的什么位置上?发现“方向”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d、小组汇报、交流,进一步体会方位感。

e、独立观察,在小组内说一说“操场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上各有什么景物”?

(2)标记方位,培养迁移能力。

每人都把操场四个方向上的象征性景物,在记录纸上记下来,并标明四个方向。

2、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室内)

a、展示学生的记录纸,让学生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c、小组内讨论,集体交流。

【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 在地图上找自己家乡的位置(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学生看地图。

师:我国最北部是哪个省?最南部呢?最西部呢?

学生看地图回答。

2、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

教室的窗户在( )面,门在( )面,你面向( )面

预计学生中会出现上方定为东南西北的都有,让各种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做一下介绍,从而引出为了统一,方便大家观察,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的。

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操场上活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1、游戏:指方向

2、游戏:背对背

3、游戏:蒙眼说方向

本环节主要设计了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

1、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小峰和小娟上学可以怎样走?

2、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指南针的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3、西西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办法帮他找到方向吗?给学生拓展辨别方向的方法技巧。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

至于本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上) 北

(左)西 —|— 东(右)

南(下)

位置与方向

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

《标准》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设置了“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学习和应用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们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像等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

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几何知识来源于生产劳动,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3、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拼一拼、量一量等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使学生体验研究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渐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数学直觉。《标准》把数学定义为理性的艺术。数学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才能的发展。

三、人教版《位置与方向》编排上与苏教版的对比。

我校数学科根据市的研究方案,在镇中心组的带领下,结合本校实际,选取了《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作为我校的精品课程研磨模块。经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已开发了一年级下册的《图形的拼组》、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以及二年级下册的《图形与变换》。这学期我们把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作为精品课程的研究板块。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有关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对比。

1、具体内容:

“位置与方向”是在学生掌握“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后学习的,在本单元里,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并能利用这些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利用这些词描述行走的路线。

(3)能够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下表:

2、教材所处地位。

传统的小学几何教学侧重于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和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而这些内容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无论在学习素材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因此,本册实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这些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

3、教材编写特点。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整理与复习。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有关方向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我设计了本堂整理与复习课。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课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整理与复习课应该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应该体现在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整堂复习课我都只做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成学习的主人,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将从这三个部分向大家介绍我本堂课的设计思路:(课件显示)

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首先提问:“同学们,你的方向感怎么样?”有的学生说很好,有的说一般,也有的说不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平面图上的方向很容易确定,而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仍然有些问题。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了解了自己本单元的学习现状,产生了复习的需要,也明确了这节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

《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比较少,为了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且渗透整理知识的方法,我引导性的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了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学生发言非常积极,最先想到的就是本期认识了这八个方向(课件);接着有学生补充道:“老师,我知道平面图上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这些方向的。”还有学生想到了一些生活辨认方向的常识。我将学生的发言有序的进行了板书,通过他们的回忆整理可以看出,这个单元的知识主要分为平面图上的方向和生活中的方向(课件)两大知识系统。

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首先是复习平面方向。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我出示了一张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湖南地区图(课件),让他们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并且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在湖南的位置。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到小组交流当中,有的学生还自告奋勇的要当讲解员,为全班介绍,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第二个层次是复习生活中的方向。这是学生知识比较薄弱的部分,也是本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我平时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生活中主要采用顺时针定位和“身体定向器”来辨认方向(课件)。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说:“老师,我觉得顺时针定位很方便,只要我记住了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就不会搞错了。”而对于左右区分得很好的学生,则比较喜欢用“身体定向器”来辨认方向。学生只要记住了生活中是前北后南,左西右东,再转动自己的身体,就能很轻松的辨认方向了。这里我想将“身体定向器”作一个示范,比如:当你面向东时,首先确定相对的一面是西。怎样确定南和北呢?这时我们利用“身体定向器”,右边是东,就转动身体将自己的右侧对着东,现在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针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差异,我重点复习了“身体定向器”的应用,在教室里模拟进行辨认方向的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课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第三层是综合运用。复习课不应该是单纯的“技能操练”,而应该是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会了辨认方向,就要加强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此,我先让学生争做“最佳小导游”:介绍从学校到烈士公园怎么走。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方向,对行走线路进行描述,使方向的知识由具体转化为抽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接着我设计了一个“米老鼠走迷宫”的游戏,请学生按照米老鼠的要求:用1厘米代表实际长度100米,根据提示在在纸上画线路(出示课件),使方向的知识又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学生画好以后发现:

老师,这条迷宫线路原来象个数字5!”大家都兴致勃勃的举起来展示,并且意犹未尽的要求继续画。这时我改变游戏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想,这次不能动笔,只能听米老鼠的提示在脑海里把这条线路画下来(出示课件):先向东走200米,然后向西南走300米,最后再向东走200米。学生睁开眼睛不约而同的说:“是个英文字母z!”这既满足了学生继续游戏的要求,又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使方向的知识最后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我继续追问:“刚才这条是米老鼠上学时候的路线,如果它放学后要沿原路回家应该怎么走呢?”一个学生抢先答道:“老师我知道,那这条线路正好和刚才的相反,是先向西,然后向东北,最后再向西!”学生的回答让我不得不为他们喝彩,同时我补充道:“刚才我们用1厘米代表实际长度100米,其实就是用到了以后的数学课中要学到的比例尺的知识。”

总之,整堂复习课,我都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从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出发,产生复习的愿望,让不同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方向与位置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        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农村什么样?看来大家对农村有一些的了解。老师带来几张农村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的农村修起了公路,盖起了高楼,建起了工厂,还开发了旅游项目,节假日我们可以到农村游玩,感受农村的新变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农村。(板书:走进新农村)。

二、   。

请看,我们来到了凤凰村,凤凰村有那些景点,谁能来指一指,说一说?(请一位同学下来指)。

2、        老师根据凤凰村的景点,画了一副路线图,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过这种图吗?(学生回答)看来大家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看看这副路线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个同学提问)。

3、        刚才大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一个一个解决一下。

你能不能说一说,牡丹亭的东西南北各在哪里呢?到前面来,用板贴表示一下。牡丹亭的北面是哪里?南面呢?让我们继续看。

在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是风景区就在牡丹亭的东北方向。

你认识了东北方向,现在你能说一说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了吧?(2人回答)。

7、        现在请你继续思考:这儿是文化中心,你能说一说,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吗?(讨论)在西和北之间的方向我们叫它西北方向。

8、        从村口到文化中心怎么走?

9、        刚才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方向,他们是东北、西北。你能不能来想一想,这两个方向会是什么呢?你是怎样想到的?小组交流一下。

谁能到前面来用板贴表示一下,并说出你的想法?(2学生回答)。

牡丹亭的东南是哪?牡丹亭的西南方向呢?

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同位两人能象我们这样说一说吗?请大家继续游览凤凰村。开始。(交流)。

哪两位同学到前面表演一下。

11、       刚才我们认识了四个新的方向,并且用他们来说了说游览的路线。现在请你瞪大眼睛仔细看,黑板上将会有什么变化?谁发现了?8个方向,这么多,怎么才能记得的清?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介绍一种方法: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东北方向,反过来牡丹亭在风景区的西南方向,东北、西南你有什么发现?对着的,你能不能再找一对这样的方向?)。

12、大家的发现多么重要呀。这8个方向是两两相对的。(教师画)。

13、做对口令的小游戏。多么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记方向的好办法。

三、   巩固练习。

我们运用所学的解决一下实际问题。

1、蓬莱在烟台的( )潍坊在烟台的(  )用方向标验证一下。烟台在潍坊的(  )用方向标验证一下。小小的方向标虽小,但作用却不小。我们把他记在脑子里,就能又快又好的辨别方向。下面让我们试一试。

2、我们会看地图了,在教室里找一找这些方向。我们能又快又好的辨别方向了。

4、第7题。

四、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组内教师达标课反思。

“位置与方向”一课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课标》指出:“人人学由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有价值的数学”学习体验应当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学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我在进行本课教学的时候,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外的景物,借助自身的前后左右、周围的建筑物或其他景物的的辨别,了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使学生知道位置随着参照物(即标准位置)的变化而不同,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不会变化的。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平面图上方向之间的转化关系。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动手画一画、摆一摆,进一步深入了解以自己为标准位置,周围景物的方向。在学生确立东南西北方向的基础上,学习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借助课件的直观形象性,深化对8个方向地辨别,建立正确的方向感。在学生具备8个方向的辨别能力之后,让学生进一步运用量角器量出景物与一个方向之间的夹角,试着怎样说出来更加准确一些,互相讨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进一步确定正确的说法。在学生学会辨别8个方向以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教室里门窗的方向,画一画学校周围建筑物的大概方向……通过课件演示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我再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当然,方向感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清楚准确地辨别出建筑物的方向。在以后开展同样形式学习的时候,对此类学生需要更加细致深入地加以引导与个别指导,才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