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启蒙教案(热门15篇)

时间:2023-11-26 11:35:13 作者:碧墨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能够引导教师做出正确和负责的决策。以下是教学工作计划的经典案例,供广大教师进行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

1、感知4以内的数,培养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用1—4的点卡进行匹配,并能根据实物将同一形状的喜糖盒子放在一起。

3、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三角形、星型、圆形、长方形、圆柱形、正方形形状的喜糖盒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提问: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形状的喜糖盒子,很漂亮是吗?

师:这么多喜糖盒子,让我先来摆放好。

二、分喜糖盒,进行配对。

提问:

1、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喜糖盒子好吗?

2、你们看到什么了呀?

4、请一个孩子上来进行操作,引导孩子根据喜糖盒子的形状进行配对。

小结:这两个盒子的形状是一样的,所以把他们放到了一起。是xx形状的。

5、师:宝宝们真能干,帮老师把一样形状的喜糖盒子配在一起。

三、经验递进,进行配对。

2、幼儿集体操作,师引导幼儿根据喜糖盒子的形状、颜色进行配对。

四、数喜糖盒(巩固运用4以内的数字,每种喜糖盒4个)。

1、师:我们来数一数你配对一样的喜糖盒是几个呢?

2、幼儿分享交流,教师总结。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幼儿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学习将物体以2和5为单位分群,并能按群计数。

2、发展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以及学习计数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软件。

2、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底版、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复习20以内的数数。

教师导语:“看,这里有这么多数字,哪个小朋友愿意来数数看!”

(1)请幼儿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练习数数。(1个1个数)。

(2)用双数的方法练习数数。(2个2个数)。

(3)以2为单位进行计数。

教师导语:

小结:这样两种数数的方法,2个2个数比1个1个数快。

2、学习按5分群计数。

(1)幼儿操作活动,练习按5分群。

教师导语: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袋几何图形,请小朋友按照5个5个分好,并贴在纸板上。

(2)学习5个5个唱数到20。

教师导语:请小朋友把含有5的数字找出来。(同时用双手帮助幼儿理解10与5的关系。)。

运用多媒体让幼儿练习5个5个唱数到20。

(3)学习按5分群计数。

将鱼按5分群,并有规则地排列;

将鱼按5分群,排列上稍有改动;

将鱼按5分群,不规则排列。

小结:5个5个数比2个2个数更快。

出现错误的分群,引导幼儿发现错误。

小结:每一群的数量一定要一样多,这样才能数得准确。

3、游戏“快速抢答”

玩法: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抢答。答对一道题加上相应的分值。最后评出优胜队。

规则:抢答中出现错误的一队要暂停一次比赛。

最后评出优胜队。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

【活动过程】。

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办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接着量)。

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找宝藏。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创意实用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感知2与3前后两数的相邻关系,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讨论如何才能做到。

2、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3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3、引导幼儿归纳:3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个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组织幼儿讨论2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5、玩找朋友竞赛的游戏:幼儿分成5个人一组,排成三排,当教师说到4是,幼儿马上排成2、3、4三排,中间一排人不要动。看看哪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对,这一组就是胜利者。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的各数的相邻数。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

1、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根据实物及图片口编加减应用题,学习7的加减。

2、学习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活动准备】。

1、背景图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猫各7个,1--7的数字2组,算术符号“+”、“-”、“=”。

2、幼儿操作材料: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和加减。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教师出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出示数字7,复习7的组成。

请个别幼儿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出7的组成。

二、口编应用题,学习7的加法和减法。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这时教师又在图上贴上两只小兔,请幼儿根据图和老师刚才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图意。

——请幼儿用加法算术来表示图意(5+2=7)。

——幼儿认读算式题,鼓励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游乐园里有7只小猫在游戏,这时老师从中拿走3只小猫,请幼儿看图并结合老师刚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7-3=4)。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三、幼儿操作活动。

1、纸、笔人手一份,幼儿根据图意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

2、检查幼儿作业,一起讲评。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

活动设计:

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中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

活动目标:

1、认识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初步感知半圆形和圆形的转换关系。

2、在活动中,让幼儿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鸭子头饰、图形卡片实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成的小路、五角星。

活动过程: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铺小路》含ppt课件。

讨论两个半圆形该放在什么地方,归纳出两个一样的半圆合起来就是一个圆形,同时一个圆形可以分成两个一样的半圆形。

三、游戏:踩石头。

教师手中随机出示图形卡片,请幼儿迅速站到地板相同图形的旁边,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游戏结束。

小朋友一起送小鸭子回家。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和准确认读10以内的数字。

2.能将物体的数量和相应的数字进行配对。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五颜六色的花朵许多。

2、贴有数字的筐子人手一个。

3、磁带《多愉快》。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蜜蜂要过生日了,它想邀请我们去参加生日晚会,你们想去吗?(幼儿回答)。

师:那我们送小蜜蜂什么生日礼物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

师:我们大家一起去采花,送给小蜜蜂好不好?(幼儿回答)。

二、认读数字。

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小筐子,大家仔细看一看,小筐子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给于肯定。

2.幼儿读自己筐子上的数字。

3.互读朋友筐子上的数字。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数字,都是什么?

三、幼儿开始游戏(采花)。

#少儿升学#导语:小朋友们看,花园里开了这么多的花,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自由说)。

提出要求:在采花时小朋友们要让花的数量与筐子的数字一样。

1.第一次采花。采花结束后,让幼儿说一说:"你采了几朵花?和筐子上的数字一样吗?自己数一数。"。

2.幼儿互相检查一下看是否正确。

3.幼儿互换筐子再次采花并验证。

四、游戏:找朋友。

1.我们采了这么多的花,小蜜蜂一定非常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但在跳舞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音乐停了之后,你们要听老师的口令,按照老师说出的数字找朋友。

2.幼儿再次游戏。

3.先找朋友(人数够可邀请老师)再跳舞离开教室。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方案

设计思路:

看电影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但适合幼儿观看的电影不多,所以孩子们偶尔去看电影也只是跟从着父母,对看电影的经验还是比较粗浅的,不理解电影票上的秘密,看电影坐哪个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经验是模糊的。

特技教师徐苗郎说:“数活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怎么样让孩子运用这种数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于是,我设计了“看电影”的活动。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看电影找座位活动,理解电影票上的数字含义,学习用数交集的方法,对号入座。

2、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数问题,丰富生活经验,感受数游戏的乐趣。材料与环境创设:

多媒体课件;教室布置电影院场景;电影票20张;抽号箱及座位号。

指导要点:

一、价值取向:了解看电影的生活常识。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看电影常识:

(1)今天天气真好,大头儿子打电话约大耳朵图图一起去看电影。

(2)他俩来到电影院,已经是几点了?(9:30)。

(3)今天电影院播放哪几部电影啊?观察播映表。

他俩不想等太久,所以想看离9:30最近的那部电影。

大家一起帮忙找找哪部电影离9:30最近。(10点播放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4)他俩买了2张电影票。座位号写在哪儿啊?谁知道?

(5)*大头儿子的座位号是:第3排6座。谁帮他去找到座位。

*图图的座位是两道算式题:第6-4排9-5座。

算对了答案才能知道几排几座,找对座位。请一幼儿算出答案,并找到座位。

二、价值取向:模拟游戏,提升看电影的生活经验。

1、今天免费看电影,你们想不想去看啊?但是这些票子上的座位号有点奇怪:有的是加法算式题,有的是减法算式题,还有的就是单个的数字。只有坐对座位的小朋友才可以在下个抽奖活动中得到奖品。(幼儿自己伸手在箱子内抽票、算出答案、入场、对号入座)。

(1)老师提示幼儿:对号入座。

(2)验证游戏:

今天电影院举行抽号中奖活动,被抽到座位号的观众可以得到一个奖品;

如果你坐错了座位,与抽到的座位号码不一样,那就请你重新对号入座。

(3)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去电影院看电影找座位的方法,这样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会拥挤,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

好不好?播放一小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现在我们休息一会儿,等会儿继续再看。

幼儿数学启蒙学习方法

1.数字大约把握在20以内,最大不超100。

2.不能只求结果正确,而是要注重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及应用的策略。

3.重视表象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

4.不要满足幼儿的唱数,而是要求数字和实物对应(按物数数,按数取物)。

5.注重萌发辩证思维。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方案

“5的合成是‘凑数朋友’,10的合成是‘补数朋友’。数学启蒙教育,可从教孩子认识这些‘朋友关系’入手……”近日在武汉举行的.幼儿特色教育论坛上,北大幼教总督学王曼卿,为百余位幼儿园园长上了生动的一课。

王曼卿提出,决定孩子能力高低主要有三个因素:数理逻辑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孩子5岁之前接受数学启蒙教育,可为将来的学习、成长打下一定基础。而基于孩子的年龄特征,最好是以玩的形式学数学。

“爱玩积木、专注力强、手眼协调性好,对颜色、线条反应敏感的孩子,往往数学成绩会比较好。所以,要尽力激发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王曼卿说,她尝试将颜色、线条纳入数学教育。

比如用彩色棋子教孩子数数,以颜色来区分“单双数”,一目了然非常直观;或让孩子将10个棋子随意摆成直线、方块或圆圈,体会造型变化而数量相等的“守恒概念”。

课堂上,王卿还和园长们玩起“补数小游戏”:她拍手三声,园长们则跺脚7次;她跺脚6次,园长们又默契地拍手4声……无论动作怎么变化,加起来都是10次声响。

幼儿启蒙数学课件

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实物化”,即给幼儿提供一套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这些物化的教具为儿童提供了表象思维所需的具体形象,能很好的帮助幼儿学习数学。

例如,用一个积木表示“1”,而将十个积木摞在一起的长方形表示“10”,用十个积木平铺成一个正方形表示“100”,用十块积木垒成立方体块表示“1000”,非常形象地表示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给幼儿一个数如“2352”,要他拿出相应的金色珠,他就会拿出2个立方体,3个正方形,5个长方形,2个积木。在类似玩玩具的操作中感知数位、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一个5、6岁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愉快而轻松的事情。

因为有实物化的教具,再加上生活中的互相配合,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如乘法、除法、等分等看起来比较高深的知识都化难为简了。那么,幼儿能够轻轻松松的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是不是也变的容易起来了。

以10为单位,一次就呈现给幼儿一组连续数。例如,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不是先让幼儿认识“1”然后“2”再到“10”,而是一次性地将数棒1—10全部呈现给幼儿,让幼儿看到的是一组连续数。

幼儿在摆弄这些数棒时,从短到长排列就会理解1—10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来操作教具一百数字板,达到认识1—100之间的数字排列规律就不难了。

按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引导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以具体形象的教具为中介。学习加减法之前,先学习十进制,即首先引导孩子认识个、十、百和千的名称及含义,然后再学习逢九进一的原理,之后才开始学习加法。

而此时的加法教学不再是如传统的那样只局限于10以内,而是实物一下就可以扩大到9999以内的所有加法了。因为无论加数多大,被加数多大,原理都是一样的。

幼儿通过实物很直观的就能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在幼儿已经有数位关系和交换规律的经验的基础上,再来做大数目的加法已经不再是难事了。

根据孩子发展的阶段来说,幼儿的数学教育应该是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在进行数学教育之前先进行感觉教育,即对幼儿进行排序、对应、分类等数前学习。

让他们在知道数量以前,先掌握未被数值化的量{即:没有单位的大小、宽窄、长度、多少等},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幼儿通过操作实物能初步感受配对和序列,依高低或粗细排列顺序的操作,能进行物体高度和粗细的'渐次性识别。

幼儿由不断地接触“被具体化的抽象”,而了解事物属性的本质,并对迅速辨别同种属性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成功的数学教育应让幼儿体会数学是从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让幼儿感知各种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存在的很重要,注重让幼儿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环境对幼儿数学教育能力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的环境包括现实的生活环境、生活中的情景问题以及幼儿的操作材料。

现实的生活环境指与幼儿数学教育目标、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每个活动目标都要求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感受数学知识。如让幼儿在做“分蛋糕”的游戏中感受等分的概念,用给几个同学平均分苹果的方式感受除法的初步意义。

幼儿通过给积木大小排序,发现若从高到矮排,前边的一个会挡住后边的一个,因此在教室里分配座位,应该矮个子在前,高个子在后,这样前边的人就不会挡住后边人的视线。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有有心,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借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沐浴在数学的阳光下,那么数学思维、数学素养、数学认知发展将统统迎刃而解不是嘛。

玩,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专注3-10岁儿童思维数学教育,让孩子在充满趣味的玩耍与团队游戏中充分地、积极地思考,逐步构建逻辑思维、分析推理以及创意思考能力,领会数学世界的奥妙的同时,锻炼孩子的清晰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建立自信。轻松玩转数学,受益一生。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方案

【一、借助实物把数概念简单化】。

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实物化”,即给幼儿提供一套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这些物化的教具为儿童提供了表象思维所需的具体形象,能很好的帮助幼儿学习数学。

例如,用一个积木表示“1”,而将十个积木摞在一起的长方形表示“10”,用十个积木平铺成一个正方形表示“100”,用十块积木垒成立方体块表示“1000”,非常形象地表示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给幼儿一个数如“2352”,要他拿出相应的金色珠,他就会拿出2个立方体,3个正方形,5个长方形,2个积木。在类似玩玩具的操作中感知数位、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一个5、6岁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愉快而轻松的事情。

因为有实物化的教具,再加上生活中的互相配合,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如乘法、除法、等分等看起来比较高深的知识都化难为简了。那么,幼儿能够轻轻松松的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是不是也变的容易起来了。

【二、以10为单位,认知连续的数】。

以10为单位,一次就呈现给幼儿一组连续数。例如,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不是先让幼儿认识“1”然后“2”再到“10”,而是一次性地将数棒1—10全部呈现给幼儿,让幼儿看到的是一组连续数。

幼儿在摆弄这些数棒时,从短到长排列就会理解1—10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来操作教具一百数字板,达到认识1—100之间的数字排列规律就不难了。

【三、引入加法运算】。

按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引导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以具体形象的教具为中介。学习加减法之前,先学习十进制,即首先引导孩子认识个、十、百和千的名称及含义,然后再学习逢九进一的原理,之后才开始学习加法。

而此时的加法教学不再是如传统的那样只局限于10以内,而是实物一下就可以扩大到9999以内的所有加法了。因为无论加数多大,被加数多大,原理都是一样的。

幼儿通过实物很直观的就能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在幼儿已经有数位关系和交换规律的经验的基础上,再来做大数目的加法已经不再是难事了。

根据孩子发展的阶段来说,幼儿的数学教育应该是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在进行数学教育之前先进行感觉教育,即对幼儿进行排序、对应、分类等数前学习。

让他们在知道数量以前,先掌握未被数值化的量{即:没有单位的大小、宽窄、长度、多少等},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幼儿通过操作实物能初步感受配对和序列,依高低或粗细排列顺序的操作,能进行物体高度和粗细的渐次性识别。

幼儿由不断地接触“被具体化的抽象”,而了解事物属性的本质,并对迅速辨别同种属性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五、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成功的数学教育应让幼儿体会数学是从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让幼儿感知各种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存在的很重要,注重让幼儿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环境对幼儿数学教育能力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的环境包括现实的生活环境、生活中的情景问题以及幼儿的操作材料。

现实的生活环境指与幼儿数学教育目标、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每个活动目标都要求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感受数学知识。如让幼儿在做“分蛋糕”的游戏中感受等分的概念,用给几个同学平均分苹果的方式感受除法的初步意义。

幼儿通过给积木大小排序,发现若从高到矮排,前边的一个会挡住后边的一个,因此在教室里分配座位,应该矮个子在前,高个子在后,这样前边的人就不会挡住后边人的视线。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有有心,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借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沐浴在数学的阳光下,那么数学思维、数学素养、数学认知发展将统统迎刃而解不是嘛。

玩,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专注3-10岁儿童思维数学教育,让孩子在充满趣味的玩耍与团队游戏中充分地、积极地思考,逐步构建逻辑思维、分析推理以及创意思考能力,领会数学世界的奥妙的同时,锻炼孩子的清晰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建立自信。轻松玩转数学,受益一生。

幼儿怎样上好数学启蒙课

“5的合成是‘凑数朋友’,10的合成是‘补数朋友’,幼儿如何上好数学启蒙课。数学启蒙教育,可从教孩子认识这些‘朋友关系’入手……”近日在武汉举行的幼儿特色教育论坛上,北大幼教总督学王曼卿,为百余位幼儿园园长上了生动的一课,幼教之友《幼儿如何上好数学启蒙课》。

王曼卿提出,决定孩子能力高低主要有三个因素:数理逻辑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孩子5岁之前接受数学启蒙教育,可为将来的学习、成长打下一定基础。而基于孩子的年龄特征,最好是以玩的形式学数学。

“爱玩积木、专注力强、手眼协调性好,对颜色、线条反应敏感的孩子,往往数学成绩会比较好。所以,要尽力激发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王曼卿说,她尝试将颜色、线条纳入数学教育。

比如用彩色棋子教孩子数数,以颜色来区分“单双数”,一目了然非常直观;或让孩子将10个棋子随意摆成直线、方块或圆圈,体会造型变化而数量相等的“守恒概念”。

课堂上,王卿还和园长们玩起“补数小游戏”:她拍手三声,园长们则跺脚7次;她跺脚6次,园长们又默契地拍手4声……无论动作怎么变化,加起来都是10次声响。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会向左和右数物体个数。

2、知道参照物的不同,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感知自身的左右。

1、区别左右。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喔,这么多小朋友举起了手,那你们知道举手的这只手是——(右手)。

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2、找一找。

教师:想一想,我们的身上,还有哪些象手一样,是一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

3、游戏。

教师:刚才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好,现在老师要请我们身上的这些好朋友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我说你说你做”我们来试试。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逐一进行:举起左手,拍拍右腿,摸摸左耳,增加难度: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右腿等等。

4、巩固熟悉左右。

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或者坐着谁?右边呢?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

二、探索交流,熟悉左右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教师:有5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五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

1、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

2、从左边数起,第3个是谁?

3、从右边数起,第4个是谁?

4、小猫排在第几个?(可以从左,也可以从右看)。

5、小鸟在哪一边?追问: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

练说:小鸟在()的左边,在()的右边。

6、总结:我们看的标准不同,左右方向也不同,比如,举例说明。

7、练说:我在谁的右边,在谁的左边。

三、联系生活,应用左右。

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想想,我们上下楼梯要靠()边走,那等会老师带小朋友去散步的时候,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到做到。

1、整队。

2、听口令: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走三步,向右走三步。

3、换个方向,认识左边和右边。

4、走楼梯,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靠右走。

幼儿数学启蒙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欣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文三:学习9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3、分组进行活动。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水果,营业员一定要严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钱,不然会赔钱的。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6、操作活动。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