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教育的觉醒读后感大全(16篇)

时间:2023-10-29 17:10:40 作者:琉璃 最新中国教育的觉醒读后感大全(16篇)

读后感不仅可以是对正面评价的表达,也可以是对不同观点和思考的探讨。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和表达有所帮助。

《中国新教育》读后感

最近用心读了一本教育专著《中国新教育》,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这本书其中有一章谈到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特殊的,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爱憎分明的人。而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蹶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现在的初中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所受的思想又非常新潮,所以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受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举个例子来说吧,一位同学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够认真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是家庭因素的,就应联合班主任找来家长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果是自身因素学习有困难,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的,则可以通过恳谈,鼓励的方法解决;倘若是最后一个原因,那么就可以适当调节作业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何谈社会的民主。所以我们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通过谈话,适当的引导,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更有利于教师在稳固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爱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这是《中国新教育》给我的启发之一。

《中国新教育》给我的另一个启发是要善于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任何一个优秀教师都离不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在用我们时代语言,用我们的生活阅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样,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召力。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期望很高,他们把我们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那么他们就会很失望。所以教师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教师还应努力理解学生的世界,要善于和他们沟通,要和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教师还应该要有丰富的学历,经历和阅历,所以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才能教育好学生。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可以说是教育上的有心人了,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有心就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心教育,要不断的总结教育,并记教育日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创造自己的品牌和旗帜。不断的总结自己教育的经历和成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体系,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还应该要有社会责任感。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生活就要有责任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理想教师,就应该非常关注社会,非常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在课堂里面和学生讨论环境,人口等问题,才能唤起学生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我们要让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作者对我们的真诚规劝,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以本书中的理想优秀的教师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不要羡慕别人,不要感叹时运,要做起来,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顺,哪怕艰难。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论学问》中提到:“读史使人明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了解国内外教育史、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流派,尤其那些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及其思想何其重要!当然,仅粗略读过《中国教育史》的我远未达到“明智”的境界,但知识具有力量,历史的确让人深受启发,我深刻认识到两点:

首先,教师应具备批判性思维。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清末新政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全盘否定孔教直至后来的全面推崇“西学”都是走极端的体现,倡导者虽出于改良社会现状目的,然而也不能不说矫枉过正了。或许如陶行知先生那样,一方面接受西方“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又结合我国当时社会现状,在理清“教育”与“生活”关系之后,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符合我国实情的教育实践理论才是可取的。生活在被各种信息包围的时代,批判地看问题,批判地接受信息,批判地采纳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不盲从,不生搬硬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选择、有效地实践,这是多么重要。

其次,教师应有开阔的视野。近现代在教育上有所建树的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蔡元培、梁漱溟、陈鹤琴、陶行知等无不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既有先进教育思想又关注国内社会现状、善学善思的才学满腹之人。身为教师,我们当向前辈学习,敞开心胸,不仅关注教育领域,更要了解人文社科各个方面;放眼古今中外,学习范围不局限于当前的方寸之地,开阔眼界,吸收并蓄。这不仅为提升个人素养,更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一丝精彩!

上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人士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接受教育并不只局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教育应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这一思想在世界产生深刻影响。我想教师基本是我一生的职业了,我这一生就做好一件事——把“书”教好,可是,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深厚的积累作基础,教好书谈何容易!学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传统教育》读后感

网易教育讯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的关注。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整体下滑,职业教育成为我们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传统高等教育,在某阶段和职业院校有着很大的区别:

第一,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的区别。普通高等学校设置专业主要依据的是学科,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是职业技术的`岗位群,也就是说要按照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什么职业技术人才紧缺,就设置什么专业。这种专业设置的显著特征是:由于岗位性或职业性比较强,因而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也比较强。比如徐州新华电脑专修学校,专业体系全面升级,着力培养国家紧缺型人才,新华教育研究院在在全面调研国家it发展战略和it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斥巨资研发“数字艺术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两大培养计划,并与顶级it厂商共建“新华・微软it学院”和“新华・adobe数字艺术学院”。不仅专业技术领先,更通过简化理论,强化实践应用,并通过小班教学,因材施教,分段教学,阶段达标等先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快速成为国家紧缺、现代企业急需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职业院校按照宽基础、活模块设置课程,课程体系的重点不在整体性和单一学科课程的系统性上,而强调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开设的课程基本涵盖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即既要引入前沿知识,又要注重生产实践中已应用的知识。

第二,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区别。普通高等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也有实验、实习等联系实际的环节,但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着眼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高等职业教育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将技能强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实践教学中,高等教育院校都要重视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以发现、验证性实验为主;职业院校则以强化技能训练为特点,据悉,徐州新华电脑主修学校成立模拟公司与实训基地,重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和模拟实习的能力培养。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就业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而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在解决就业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徐州新华电脑专修学校开设的“技能+学历”的教学模式,让新华学子们“一份努力,两份收获”。

《中国最佳教育随笔》读后感

一本书、一段思绪,一支笔、一个梦想。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百年来的期盼,数代人的夙愿,都在当今华夏每个人的中国梦里。

读北大学者所著的《中国梦教育梦》,感悟万千。教育是中国真正的命根子,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变革史,也是各个时期教育先驱们各自的“中国梦”.看着百年前从郑观应、张之洞开始上书教育变法政策到康有为的教育新观论述,从李大钊、胡适的新青年教育到现在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变革,华夏大地的教育事业也是在摸索中步步前行的,先驱们努力推动着每一次变革。

在很多人抨击教育制度的今天,其实很多人都不曾知道,百年来中国的教育是怎样一部艰难的历程。其实没有一口吃成的胖子,近现代中国的教育理念,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教育,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享受的教育,庞大而又辉煌。每个时代都有先驱者,那是每个时代的特有印记。例如,张之洞在《劝学篇》大声疾呼: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为当时灰蒙蒙的八股科举改革开启了学术学派之争的庇护。梁启超在其所著的《新中国未来记》中的'种种制度变革预言和教育普及论在当今中国都已成为现实,可以说,先驱者的目光在未来,看穿了时间的迷雾,看到了教育革兴的希望。

在当下,教育已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教育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程度密不可分。但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部分,我是个外行,没有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也没有看过多少专业书籍来学习。但是,我自己也受过学校的教育,从小到大,上学是怎么回事,还多少记得一些东西。当今社会,教育是大家的热议话题,关于教育公平,关于教育现代化,每个人都带着些许期待,等待着中国梦实现的时刻。

莫让寒门难出贵子,期待英雄不问出处,这应该算是中国梦的起点了吧。由此可见,实现教育公平,从大了说事关民族复兴大业,从小了说事关我们的孩子上学,大家的关注点不一样可目标是一样的,人们热切关注教育问题,其根本出发点还是希望每个人享受到质量更好的教育。

在新闻中看到不少争取异地中高考的事例,上海中考女孩约辩、北京家长上书教育部,各种辛酸的背后,都是在推进教育公平这个车轮的艰难前进,大家追求机会均等的渴望是热切的。新一届的政府班子,已经在“办出人们满意的教育”方面迈出了辉煌的一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得我们的教育事业又迈进了一步:高考不再定终生,多样化的升学选择可以尽可能地让每个人都成才;京、沪、粤等地尽快出台异地高考方案,多年在此上学的学子终于可以参加机会对等的选拔;教育信息化的大铺设,让通信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营养午餐的开设,使得长身体的孩子在学校比在家吃得更好,长得更高。这是当代每一个对此殷切期盼国人的梦想,实现教育的中国梦,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去推动,去圆梦。

我们人生的历程充满了多种选择,但是我们不后悔出生在这个时代,我们出生、我们见证、我们努力。我是山西基础教育网的一名编辑,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我的乐趣所在。外人虽感到这些工作比较枯燥,但我享受着这种快乐,教育的快乐。多推出一些好书,多改变一些学生,多做好一些栏目,多服务一些家长。去年夏天,为了使网站图书中心顺利改版,我对一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得知他们有些人一直在关注我所做的好书阅读栏目时,兴奋之余,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也使得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从不放弃每一个建议,用自己的翅膀舞动蝴蝶效应的大旋风。从学生入学到升学考试,从教学资源到学校联动,我的栏目在成长,我们的网站也在不断改进,方便他们,就是在实现中国梦。每天一点努力,每周一点进步,是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

(作者单位:山西省电化教育馆)。

《中国传统教育》读后感

在今天的传统佛教,大家要认识,传统佛教讲的是教育。地藏菩萨的《地藏经》也是讲教育,教育我们怎样来断恶修善,怎样来离苦得乐,怎样来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并不是在求佛菩萨保佑,求佛菩萨帮忙,升官,发财。

前一段时间,给大家报告了,有一位女众同修,跪在地藏王菩萨面前说了,“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保佑我全家吉祥平安,把所有灾难给别人家庭!”你说地藏王菩萨能保佑吗?绝不可以。世间法,出世间法,离不开因果。你今天不去上班,然后求佛菩萨拿钱给你,有这个可能吗?不可能。今天身体有病,不吃药,不治疗,身体能好吗?不可能。

所以地藏道场的道友,现在多少人动不动就求佛菩萨,不去种那个因,你哪来的健康?哪来的福报?求的就是“宗教佛教”,这是迷信。还有一种“作秀佛教”。大家要知道的,会念经,不懂得经是什么意思;会念咒,不懂得咒是什么意思;会念佛,不懂得佛什么意思;会穿海青,会披曼衣,会披袈裟,会打法器,会搞寺院里面的一切工作,不懂得如来的本意,不懂得佛法,统统叫“作秀的佛教”。就是说表面很像,实际不懂,这个叫作秀。

还有一种,哲学佛教。哲学佛教就是说,你辩倒我,你是第一;我辩倒你,我是第一,互相对立,互相辩论,互相将对方给压下去,抬高自己的身份,抬高自己的能力,抬高自己的水平,这叫“哲学佛教”。

更恐怖的是“歪门邪道佛教”。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师父,我们这个地方,现在流行有一种药,吃下去不堕落三恶道,就是说,那个人拿一罐药出来,只要你吃到我的药丸,就不会堕落三恶道。我就给他讲,把牛羊都抓起来,一头牛,一只鸡,全部给它灌药,药灌下去,它当下就离开三恶道了。有这个可能吗?纯粹就是骗人,骗害,这个道理。而说也奇怪,很多人去吃那个药,可高兴了,说吃下去以后,就不堕三恶道。我就问一下?那些拿药给人家吃的是谁?给我吓了一跳,住在道场二十多年的老学佛人,老修行人。可怕不可怕?学佛二十多年,这样的人拿那种药给人家吃,吃下去就不堕三恶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释迦牟尼佛需要讲三藏十二部吗?还有一些假借密教的所谓本命佛,都是胡说八道的歪门邪道佛教。

所以大家要清楚,只有一种传统佛教,教育。我们今天的痛苦与快乐,好与坏,善与恶,记住,没有任何人给我们,统统都是自作自受。懂这个道理,就懂得善因善报,恶因恶果。

拓展阅读:为什么要诵《地藏经》。

《地藏经》中,一方面详尽描述地狱恶趣中,种种残酷、悲惨、痛苦,令我们大起怖畏之心,以思急速止恶出离;另一方面,又大讲人天种种胜妙之乐,使我们生起奔向光明之心,开始动心起念,要求行善。所以读经能使我们明白关于业障的问题如何处理,以及时如何修福修慧,广利有情众生。

人的修行以消除业障、偿还因果债、忏悔恶业为始,之后方能无碍的修法。冤亲债主纠缠是阴阳皆苦的果报;运势不好、事业不顺、夫妻不和、子女乖违、甚至于修行的诸多障碍,几乎全是冤亲债主得不到超拔而欲索债所引起的。若无法超拔冤亲债主,菩提道上必是难上加难,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每天至少读诵三遍以上《地藏经》的功德力,回向因果,超拔个人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得令往生净土,究竟解脱。

依佛法“自心本自具足万法”的观点,地狱是众生心中本有之法,业缘成熟时便被调发出来,因此它会是自心邪恶的对外投影、外观、外化。故知天堂地狱皆是“业感所成所化”。我们的心不正是这样吗?只关心系念个人私事,只关心已身及已身所需,使自己尘劳不己,把这个心搞到一点容人的空间也没有。只要把个人自私的下算盘多打打,愈打愈细,就会很容易出现《地藏经》中无间地狱:“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的现象。反之,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多关心众生,如是把三世十法界承担起来的也仍旧是这颗心,就是佛菩萨光明法身充满法界。

形容这个无间地狱时,又说:“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我们要知道,这个“大铁围山”。就是我们这个刚强难化的`心,“一十八所”指的是“十八界”:六识、六根、六尘。须知一切“客观世界”的出现,都只不过是众生的心中十八界互动的结果而已。

当我们的心变得黑暗邪恶,它就是“大铁围山”,“十八界”就成了一十八所“大地狱”,又依众生别业不同,而形成了百千不同的地狱景象。自心能造善,也能造恶;自心能受乐,也能受苦。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思量恶事,化为地狱。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自性起一念恶,灭累劫善因。我们以黑暗邪恶的“地狱心”,制造做诸罪行恶业,就会出现地狱。反之我们也有光明、善良、智慧、慈悲的“地藏心”,以此心造作善业,就会出现天堂。

所以经上说一呼地藏名,或见其形象就会得救。一呼地藏名号,就把我们本有的“地藏心”给呼唤出来,地藏心,就是那个厌离地狱、奔往光明的力量。地藏菩萨的神通即是心通,心若不通,万法不通。一切力量的发源,在于我们的心。自心轻率、不净,是因为我们的骄狂轻慢,这样就不能接引诸佛菩萨,特别是地藏菩萨的大愿加持力。反之,自心谦下、真诚,必能接引上诸佛菩萨和地藏菩萨大愿神通力的加持。

我们因读诵此经,怖畏黑暗,向往光明,与地藏菩萨功德结缘,再加上布施行善,心向由恶转善,自获多利,又以其心向转故,停止与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在众生缘、六道轮回中的恶行纠缠互动。冤亲债主历代宗亲既失恶性互动对象之相应力及反作为,其恶顿减,又受到读诵者善良光明之感染,或起攀缘,若能起一念善,则不断增长自心光明,终另恒沙恶尽。在佛力的加持下,使读诵者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得到超拔,业障逐渐消除,身心、家庭、事业等相应得到改善。

读诵《地藏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而公德回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经书上回向十方一切众生的回向文并非不好,只是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无始劫来的债到临终前都没有办法还清,如果再背上别人的业障,就像不会游泳的人下水救人一样的道理,结果是人我两误,都无法解脱。《大智度论》云:“譬如二人个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维摩诘所说经》也提出疑问:“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所以自己的业障最好自己消,千万不要一上手就回向给家人。你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与你最有缘,最容易障碍你、纠缠你,故应首先超拔他们。对于家人和朋友应该向他们介绍方法。让他们明白自己诵经消业障。

度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对方自觉修行,这是真正的智慧的帮助。

要用真诚心,忏悔心,感恩心虔诚的读诵。

《中国新教育》读后感

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新教育实验为我们勾画了美好的教育理想,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和载体,合力打造和优化教育这一师生共同发展的共同体。现在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世界已进入知识世纪,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以知识为主,而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新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

朱老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晨诵―午读―暮省”(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这又和我们学校安排的阅读、经典诵读不谋而合!我们学校每天坚持的晨诵、午读、暮省,学校的校本读物《语文主题丛书》等,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跳蚤书市,校园时时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和教师都在平时的阅读中共同成长。读着这本书,我有一种莫名的骄傲与兴奋。

新教育让我领悟了理想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永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国传统教育》读后感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国学经典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乐学,因而学起来不能有什么大的困难。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设计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经典驿站,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知道我们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第二单元是艺术乐园。全册共有16课。包含“经典回放”、“温馨点击”、“活动广角”和“成长袋”四个单元。经典回放,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知情。温馨点击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活动广角展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成长袋学生自我评价。教材基本表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文经典中的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目标)、“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成长袋”(为学生提供一个总结评价、积累沉淀的空间)。

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习后八课,能背诵书上所选的经典。

了解所选经典的意思。再慢慢品尝、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时间来,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童年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记住、背诵下来的东西,才能终生不忘。这叫“童子功”。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中特别有兴趣的课题,搞一点研究。这样不断做下去,你自然就有了一颗“中国心”,从气派到做派,就是真正的中国人了。

在教学中,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孩子真正接触历史,与经典亲密接触,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触摸民族文化的根。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教学措施:。

1、诵读,记背。再慢慢品尝,感悟。

2、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3、将这本书扩展出去,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夯实我们民族的根。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4、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5、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6、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7、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8、要注重学习方式的主动性。

9、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

10、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11、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教学进度:共八课,每两周一课,详细进度见下表。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2随园诗话(读书)。

3-4随园诗话。

5-6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7-8世说新语。

9-10逢老人。

海洋教育9课时本册学完。

安全教育9课时学校安排。

学校课程国防教育18课时学校安排。

中国教育改造读书心得《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

事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目标的壮丽,更在于过程的壮丽。百年的风风雨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巍然屹立世界东方的光辉历程,我们一代代继往开来、艰苦奋斗的党员干部无不是这段光辉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迎着困难上,霜风雪雨不言“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我们举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党和人民,在“风霜雪雨”中摸爬滚打,在艰难困苦中搏击“激流”,无论前路多少坎坷曲折,都要做到一往无前,都要做到“痴心不改”,让那颗为党为民的“初心”变得更红更艳丽。“霜风雪雨莫相问,终究苦乐亦成诗。”纵观我们共产党百年辉煌建党史,一批又一批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优秀人物,甘于奉献、吃苦耐劳,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不愧党的好干部、人民好公仆,赢得生前身后名!

带着真情来,和风细雨“润”民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心系群众冷暖,情牵百姓民生,老百姓心中的好干部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只有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摸清群众想什么、忧什么、盼什么,真诚把群众冷暖放心上,才能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我们党员干部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担着使命去,疾风暴雨“显”忠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每当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严峻时刻、危急关头,总有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随时准备奉献生命和牺牲一切,用坚强的党性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钢铁长城,用顽强的意志挺起一道道压不弯的民族脊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峻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就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份,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毫不犹豫地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纵使你我风雨一抔土,托体同山阿,但共产党人“初心”永葆。

 

 

观看《认识可爱中国》教育报直播读后感

我们赞美祖国。

我们的祖国风光壮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可以赞美,从首都的天安门,故宫、长城到台湾的阿里山、日月潭……我刚刚去台湾旅游,就来说说日月潭吧,日月潭的中间有个小岛,这个小岛叫光华岛,光华岛非常美丽,树木茂密,小草翠绿。日月潭左边是日潭,右边是月潭。日月潭的湖水碧绿,风景优美。

我们赞美中国的美食。

中国的美食有许许多多。还可以向外国炫耀。比如说:臭豆腐、麻婆豆腐、烤全羊、羊肉串、口味虾……。我来说一下烤全羊,我们中国蒙古出产的烤全羊非常非常的美味好吃,咬一口鲜嫩多汁,回味无穷。口味虾的味道千变万化,非常好吃。

我们赞美为祖国做贡献的伟人。

古代的科学家张衡,他发明了地震仪,蔡伦发明了造纸,邓小平把小渔村变为现在繁荣的深圳。我们要感谢邓爷爷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

我们中国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比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元宵节吃汤圆,表明各家团团圆圆。中秋节吃月饼赏月,过年吃饺子,阖家幸福。

我爱我的祖国,赞美我们的祖国。

《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读后感

爱,那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爱是多么伟大,你们了解吗?翻开一本厚厚的书,《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看完你就会有答案。

冰心奶奶曾经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呀,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金钱,地位,名誉,都无法与之相比。人们不能失去它,也离不开它。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存在,这个世界就会有爱,即使某一刻,它幽光如豆,也始终会被执着的人传递下去,从开始到未来,永不磨灭!

真爱,我们拥有一样的心跳;感动,让我们享受永恒的瞬间;温暖,是我们永远简单的快乐;成长,我们痛并快乐着;友爱,我们一起闪亮的日子;理解,是天使的翅膀;沟通,我们久经的彩虹;自然,此中有真意;感悟,我们心灵的追问,这书中一切的一切,平凡中见爱,爱得深入、深刻,令人感动。有一滴泪珠,那是百感交集的泪,小作者们的泪,也是我的泪。那一篇篇,虽然没有精练的句子,连篇的成语,甚至说一篇平平无奇的文章,但是,当你细细阅读时,那一个个平凡的词句串连在一起,令人感动,这平凡却多情的文字像一颗颗珍珠多次撞击了我的心,那撞出的一串串泪珠多次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片景象,一个个小朋友捧着一颗鲜红的爱心,献给自己最爱的他。爱像一个魔法师,它走到哪儿哪儿就有快乐,就有希望。世界上的笑容离不开它,悲伤也离不开它,就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我们带来温暖。

爱,就是这么让人感动,常常让人琢磨不到内心为何如此。我们应该将“爱”看成是一个自然的,高尚的,美好的字眼。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爱是那么遥远,可是,那片刻的幸福却让我感觉到了爱的存在。可能三言两语表达不出我对爱的理解,但是我深信,爱是春天清新的空气,是夏天清爽的凉风,是秋天温暖的丝巾,是冬天里暖洋洋的阳光。我爱这美好可爱的世界!

有一个梦比山还高,有一颗心比海更阔,有一双手比水更柔,有一串针脚比沙还细,有一份叮嘱比生命还长,有一个故事比岁月还久。

这就是爱,爱在人间,让我们尽情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

观看《认识可爱中国》教育报直播读后感

我赞美我们的祖国,祖国有许多壮丽的大自然,美味的佳肴和许多名人。

祖国名胜古迹景观可真是壮观啊!北京的颐和园是以前皇帝游玩度假的花园,可想而知,那里是多么的美丽好玩。湖南的张家界,景色是多么的优美,武汉的黄鹤楼,让我不禁的想到“故人西驰黄鹤楼,二月烟花下扬州”站在楼上可以眺望到城市一旁的山,我是多么的激动。

我赞美我们的祖国,祖国的佳肴多不胜数,重庆的麻辣烫,吃起来麻麻的叫人流一身的汗,瑶鸡可称得上是美味,闻起来,那个香!把鸡肉一嚼有浓浓香味而且还鲜美肉嫩,四川的水煮牛肉是川菜,正合四川人的意,辣辣的,吃起来非常的过瘾,辣得爽,内蒙古的血肠,那不论在何地都吃不到,除了内蒙古,内蒙古的好汉都一定要吃,否则那你就称不上好汉,就算你力气再大,长的再壮都不可以。

我赞美我们的祖国,从古到今。祖国有太多的伟人。成吉思汗,打遍天下无敌手,率领骑兵一直到欧洲罗马。刘翔,想当年,他带着中国田径冠军走向世界,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的诗现在还都录在课本里。

我赞美我们的祖国的大好江山,我对祖国有说不完,写不完的赞美的话!

《中国古代教育史》读后感

工作之余,以读书来充实我的生活和知识,提高我的自身素质和教育程度。近期,我读完了《中国古代教育史》。这部书通过对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介绍,了解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脉络和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通过了解从先秦诸子到明末清初的教育家对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认识。借鉴前人的经验,加深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提高教育实践程度。

《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一部厚重的著作,不仅仅是它广大厚重的装桢,更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漫长教育史的高度总结。当然,对于这部书的阅读的收获绝非一片读后感所能概括,而且,我也无法对这部鸿篇巨著做一个整体的感言。于是,我捡拾起阅读过程中零星闪烁的思考的火花连缀成一片文字,姑且称之为读后感。

当然对于“史”著作,(当然我所说的不是单纯的历史著作,而是涉及文学、文字等的著作)我早已读过不少。《中国文学史》、《中国文论史》、《语言学纲要》等等不一而足。对于我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业已有了些微的认识。特殊是些特殊的时期,在脑海中总是有抹不去的印记,不时会凭窗默坐,品味一个时期的人文历史,个中滋味难以言传。当我再次以“教育”的名义走进这历史的时候,那种沉潜在内心的滋味不禁再次泛起,一些时期、一些人物、一些典故次第登场,给我以触动。

当我在“战国时期的教育”中感受那个动荡时期里私学发达、学术活泼时,我不禁想起另一个动荡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两个时期同样演绎出百花齐放的光辉。诸子百家的著书立说,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共同造诣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事;魏晋文人造诣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次高峰,这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发达,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体裁和文学理论,同样多彩多姿。三曹、阮籍、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x、庾信等等都是文学史上残暴的明珠。两个时期有着共同的繁华,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思想解放的文学、文化的发展。就是这样的先入为主的认识让我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充斥期待。因为,我看到了战国时期的教育的盛况。

在战国时期教育部分,我没有读到任何屠杀的信息,恍若走进一个太平盛世。因为,这一时期的教育的盛况,让我感受到的是士子们优游的生活状况,我看到他们自由的身份、看到他们独立的人格,在那个养士的时期,我第一次看到知识分子的分量,也看到他们那份自信甚至可以说狂傲。“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孟子,不满鲁穆公待之以友,以为其应以师事之的子思,他们真正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当我走进齐国的“稷下学宫”时,便彻底被这个时期的教育气氛所折服。管家举行,私人主持的情势给学宫带来思想自由、学术繁华和人才竞出的盛况。各派各家都能够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都能够著书立说教育后学,激烈的争辩,尖利的争锋,相互抵触又相互交融。这不禁让我想起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给北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而稷下学宫在数千年前便造诣了这一盛况。尽管这一时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但是,这一现确已经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我真正体验到那个战乱纷争的时期里,教育发展的春天。

掩卷寻思,我除了感慨以外,也留下些理性的思考。细心剖析两个时期,不难看出纷争表面之下的质的差异。战国时期对于士子的器重,对于人才的尊敬不能不说是那个时期思想、教育、文学等等发展的幸事,更重要的是官方举行教育却真正给诸子们留下自由主持的空间。没有大一统思想,没有政治的压抑,这样一个看似纷争的时期其实恰恰有其温驯的一面。而翻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则不难看到血腥,文人志士的鲜血让全部时期充斥可怕。思想的压抑让更多的士子三缄其口,更不要说什么思想自由了。最致命的恐怕就是门阀制度的流毒了,那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期,有多少寒门士子的汲汲追求的豪情被浇灭,尽管这份愤懑造诣了诗歌文学,但是,投身教育的心早已死灰。这不禁给历史留下遗憾。

观看《认识可爱中国》教育报直播读后感

中国,我的祖国,您疆土辽阔,山河壮丽。我赞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滔滔黄河;我赞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滚滚长江;我赞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秀丽西湖;我赞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庐山瀑布;我赞美“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江山锦绣”的巍峨长城。华夏大地,锦绣河山。祖国我为你骄傲。

祖国,我赞美您优秀的中华儿女。我赞美崇尚自然,热爱家园的李白、王维;我赞美为国捐躯,爱好和平的岳飞、谭嗣同;爱国爱民,犯颜直谏的范仲淹、屈原。我还赞美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珍惜时间的人;我还赞美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刻苦学习的人;我赞美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呕心沥血的老师;我赞美懂得“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齐心协力的人;我赞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助人为乐的学生;我赞美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孝为先的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为祖国有这样优秀的中华儿女而自豪。

同学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未来而好好学习,努力拼搏,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灿烂辉煌!

《中国古代教育史》读后感

姓名:专业:年级:

一、填空(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2、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家庭教育时期和__________教育时期。

3、古印度的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__________所统治。

4、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__________。

5、古罗马共和后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__________。

6、18世纪中期俄国陆续出现了一些儿童慈善教育机构,其中最重要的创办者是__________。

7、_________创立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

8、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

9、在西方教育史上,__________是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

10、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较多,如幼儿园、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特殊幼儿园、

11、1922年德国《__________》确定了德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其基本精神是:幼儿教育不是教育制度的一环,而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环。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幼教界受到西方新教育运动影响,出现______________保育思想。

14、裴斯泰洛齐在要素教育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各门学科的教学步骤,从而形成了各门学科的__________。

15、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分)。

1、根据《______》,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学前教育实际上发挥着教育、补偿、诊断治疗及与小学衔接的.四重作用。()。

a、巴特勒法案b、费里法案c、哈比法案d、戈勃莱法案。

2、二战后______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母育学校。()。

a、法国b、德国c、英国d、日本。

3、1934年2月______颁布《托儿所组织条例》。()。

a、我国苏区中央人民政府b、南京国民政府c、苏联d、日本。

4、____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是《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a、杜威b、克鲁普斯卡娅c、别茨考伊d、乌申斯基。

5、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开办了一所招收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命名。

a、儿童之家b、幼儿园c、托儿所d、白天的母亲。

6、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被誉为。

a、蒙台梭利b、克鲁普斯卡娅c、爱伦・凯d、伊丽莎白・皮博迪。

7、1926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____________》,规定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首次明确了幼儿园在日本教育体制中的位置。()。

1

a、教育基本法b、学校教育法c、幼稚园令d、幼儿园教育大纲。

8、1966年英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长发表了一篇报告,即《______》,其中有一章呼吁大力发展英国的幼儿教育。()。

a、哈多报告b、教育白皮书c、普洛登报告书d、巴特勒报告。

9、儿童救济基金会发起的、以为幼儿提供游戏场所为明确目标、以大城市为。

中心的英国学前教育机构是______。()。

a、保育学校b、学前游戏班c、幼儿学校d、日托中心。

10、赫尔巴特的《______》是西方最早以。

a、教育学讲授纲要b、教育学c、幼儿园教育学d、普通教育学。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幼稚园。

2、

3、《儿童权利公约》。

4、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军事体育训练。

5、

6、

四、简答(每题5分,20分)。

1、简述陈鹤琴的课程理论。

2、简述1951年我国《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所规定的幼儿园的培养目标。

3、简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4、昆体良专门给体罚列举了哪些罪状。

五、论述题(共25分)。

1、试论19世纪末以来法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措施及其对我们的启示。(13分)。

2、试论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2分)。

2

《中国家庭教育缺》读后感

据全国妇联儿童部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和《儿童权利公约》是儿童保护的基本法律和文件,但家长认真学习过的不足一成。(《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为了促进解决这个教育难题,10月1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新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权利”研讨会在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举行。

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儿童教育时,漠视和侵犯儿童权利的现象却依然严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个现状。儿童或未成年人即18岁以下的任何人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他们享有受到优先保护和特殊保护的权利。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学会做人,而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和尊重儿童的权利是做好家庭教育的两个基本点。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编委会主任朱永新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主编孙云晓研究员出席研讨会。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所长、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理事长童喜喜、中国儿童中心科研与信息部部长霍雨佳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所所长孙宏艳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副主编洪明、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副主编杨咏梅、围绕家庭教育与儿童权利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副主编蓝玫主持会议。

研讨会上,天津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关颖发来文稿请人代读《以儿童权利为基,悟家庭教育之道》。关颖提出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之道。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父母作为其监护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的,强化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的理念,是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的必要前提;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是父母抚养教育孩子的底线和基本内涵,也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社会赋予家庭的不可推卸的职能。从上述意义上审视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履行对孩子权利的保护职责。

但是目前家庭教育重“术”轻“道”的问题普遍存在,很容易让人误入歧途。在当代中国尽管有一系列国家制定的有关儿童权利的法律制度,但是在家庭养育孩子过程中依然有传统的儿童观深层积淀及其不良影响不时地显现出来,影响着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和教育行为,依法保护儿童权利缺少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而始自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教育指导,最大的问题是迎合家长解决孩子问题的需要,缺少对家长自身教育素质提升的引领、帮助。

“术”可学,而“道”靠悟,家庭教育中“悟道”比“谋术”更重要。引导人们“悟道”,这是引领家庭教育的方向的必然选择。当“悟道”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家庭教育中“谋术”才对孩子有积极意义,也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

童喜喜发言指出,与其说“儿童”,不如称为“童年状态的人”,它和“成年状态的人”并列存在,就像女性和男性并列存在一样,各美其美。只有在这样的平等基础之上,才有谈其他的可能。

新教育的五大理念之一即为“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这里的“师”并非指教师,而是泛指教育者,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这一理念的根源,正是因为:每一个成人都曾是儿童,每一个儿童都是盘古,都有着自身的无限魔力。这是生命自身的神奇与神秘之处。

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既可以进一步深挖魔力的源泉,也会成为堵住泉眼的巨石,其间区别就在于是否尊重儿童的权利。

霍雨佳发言对家庭教育中儿童权利保护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中国儿童中心分别于、20对东中西部七个/五个城市约2500个家庭进行了相关调查,并分析了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和受保护权在家庭教育中的状况。

虽然两次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儿童权利的知晓度提高,但仍不全面。家长的角色、家长的文化程度及家庭年收入水平影响家庭教育中儿童权利保护状况,而儿童自身因素的影响不大,因此要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更符合其实际情况和需求的指导策略,要加强儿童权利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实践和应用的研究,通过研究梳理问题、澄清理论和方法、进行实验和实证,以理性地指导家长了解儿童的需求、儿童的特点、儿童的权利,帮助家长如何在家庭中以儿童权利为度量,对孩子进行更为全面和科学的教育和养护。

孙宏艳发言提出,不要以发展的名义伤害儿童的正当权利。她列举了大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大型调研数据显示,家庭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侵犯儿童权益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隐藏在发展的名义下,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平日里能达到每天自由休闲一小时的比例刚刚够半数,还有一半的孩子每天休闲时间不到一小时。这是以学习的名义侵犯了儿童休闲的权利。

网络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也使孩子的生活方式受到了侵害,表现为运动少、玩耍少、阅读少,少年儿童的休闲以上网、看电视、听音乐为主,喜欢的电视节目偏向于成人化和娱乐化,喜静不喜动,这也是发展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使儿童阅读产生碎片化、浅表化等现象,学习产生动感统合失调等现象,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在亲子关系方面,也呈现出“矛盾”的家庭教育。孙宏艳举了三个例子,例如,随着家长文化水平和教育素质的提高,和90后相比,00后一代的家长对学习成绩的关注比例有所降低,但是家长最关心的仍然首推学习成绩,其次才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例如,家庭教育方式更加民主,对孩子打骂、训斥的比例均明显下降,而对孩子的冷言冷语、冷嘲热讽并未降低;再例如,家长给孩子越来越多的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让儿童的参与权得以体现,但是在决定升学等大事上孩子能真正做主的依然最少。

洪明发言提出儿童“受教育权”需要完整解读。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儿童基本权利,是儿童发展权的核心。在已有的法律及其解读中,对儿童受教育权基本上理解为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其底线表现为让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实现方式。但这种规定和解读是狭隘的,因为它没有将家庭教育纳入到受教育权的强制措施之中。其结果导致了许多家庭尽管享受较好的现代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缺失而产生发展问题,完全不能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为首要原则”这个承诺。

为真正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需要将家庭教育纳入到“受教育权”的考核范围之内,保证家庭教育的底线要求。因此,必须改变原来的教育立法,规范父母教育职责,明确父母在实现儿童受教育权过程中的责任义务:一是创造条件,让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和正规教育;二是注重改进家庭教育,保证基本的家庭教育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尊重儿童的学习自由与学习权利。

国家、社会和学校要在确保儿童享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保证和监督儿童享受基本的家庭教育底线要求。对于极其特殊家庭,如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失能家庭等,不能保证基本的家庭教育中儿童的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要给予适度的帮助。这样才能构建完整的儿童受教育权。

杨咏梅则从教师体罚学生和媒体视角看儿童权利,提出家庭教育要守住儿童权利的底线。通过列举媒体对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报道,提出打骂、圈养、置之不理、过度保护的行为都是侵犯儿童权利,同时指出教育工作者也有侵犯儿童权利的言行。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媒体人作为知识和价值传观的传播者,对儿童权利的无知导致公众的无助。对于家庭教育而言,漠视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

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权利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孩子的权利,与孩子平等地交流、沟通,对于整个中国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依然还是一个挑战。对此,杨咏梅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高公众对《儿童权利公约》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知晓率;二是在教师和媒体人等专业人士的培训中嵌入儿童权利模块;三是请学术力量介入媒体监督;四是专业机构发起类似“汉字听写大赛”之类的活动,让儿童权利家喻户晓。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与《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出版紧密相关。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新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编写的《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专家们在全面分析全国家庭教育调查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发现忽视儿童权利是目前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

孙云晓介绍了《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的四个特点,第一,这是第一本汇集全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优秀成果的年度报告。第二,对近年来全国家庭教育发展做出了全面分析和评价:新高度----中国家庭教育走进新时代;新常态----家庭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新发现----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及问题研究取得新突破;新思考---中国家庭教育未来新期待。第三,汇集了较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学术研究成果和调研报告。第四,以《中国家庭教育年度纪事》为题,留下了家庭教育的历史记录。

《中国家庭教育缺》读后感

第一,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一个7岁的孩子,经常花钱雇同学来为自己写作业;一位处于花季的女孩,只因为父母未能满足其去香港看明星演唱会的愿望,便从高楼上纵身一跳;一个已经升入大学的男孩,学期末把脏被单和脏被套一次性邮寄回家,母亲洗好后再为其换上……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一种畸形心理,当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之后,温柔就会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就会化作一个圈套。家长的代劳、娇宠和有求必应,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缺乏最起码的劳动锻炼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第二,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中国家庭代代相传的错误教育模式——经验主义,常常让父母不明就里地照葫芦画瓢。曾经有人向一群孩子发问帽子的用处:5~6岁孩子的答案是扇子、船帆、蚂蚁的船、小猫的摇篮、飞碟等,而10岁以上的孩子则回答:“帽子就是戴在头上的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却在减退。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才能的孩子,问题在于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的智力思维像火一样燃烧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家长与孩子在交流上产生障碍的原因,其实就是大人的定式思维造成的。孩童时代,孩子们随时都会问出一些离奇或者看似荒唐的问题,而有些家长没一会儿就烦了:“你那小脑袋瓜里面都想着些什么呀?”“你能不能问一些有用的问题?”可能他们没有换位思考过,在孩子的世界中,这些回答意味着什么。等再次想交流时,孩子心里的门已经紧紧地反锁上了。相反,当一个孩子切开苹果时,惊喜地对妈妈说:“苹果里有一颗星星!”妈妈惊讶地回答他:“真的吗?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宝贝你真棒!”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幼稚可笑甚至是愚蠢的。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其实这些看似幼稚的行为,往往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观察。

第三,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的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奖励”这个词语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中国父母惯用的杀手锏,比如承诺孩子当考试成绩达到多少分,就奖励他玩具或者金钱。凡此种种,方式不同,但是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只是一味地追求结果,而忘记了奖励的初衷,那这样的方式还可取吗?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孩子不局限于眼前的小利益,换一种奖励的方法,也许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加精彩的世界。比如说,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电影,参加夏令营,或者带他们去旅游,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第四,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演变为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习能力不太优秀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很难得到认可和欣赏,而许多拥有强烈自尊心、良好自信以及灵活创新能力的孩子,可能仅仅因为在某些学科上还没适应或体现出来天分,就被草率地称为“笨孩子”。当这些孩子错误地认为只有优秀的成绩才能得到赏识时,他们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以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但是当这种努力归于失败时,孩子们的自信心也可能会随之崩塌,这样的后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灾难。

第五,教育目标朝令夕改,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

家长一味的代劳和包办模式,让孩子习惯了听从,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随波逐流,今天学习这个,明天练习那个,并不清楚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这种朝令夕改的行为及言语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特别深重的。

教育孩子的精髓是了解并理解孩子。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的著作《童年的秘密》,这虽然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书,但在这本书中,作者呼吁家长和老师,希望他们能够尊重孩子的身心规律,尽量避免反儿童、反教育的事情发生,时隔1之久,我们仍然没有完成。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的最大问题是——听话就是优点。然而,好孩子的定义是具有独立性、责任性、懂道理、有主见,未来的人才标准是具备完善的个性、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反应能力以及机敏的应变能力。只有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家人教育观念不统一:比如,爸爸要求孩子简朴,妈妈却要求孩子时尚;父母不让孩子随意吃零食,爷爷奶奶却偷偷让孩子吃。家长对于教育的不一致,一是让孩子无所适从,二是让孩子学会钻空子,更甚者,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朝令夕改,忽宽忽严,以自己的情绪为转移,这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独立,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义务感以及他们的荣誉意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