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范文(18篇)

时间:2023-12-12 00:52:03 作者:JQ文豪

中班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下面是一些精选的中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一张大动物图、绳子、纸(正方形,长方形)、杯中的'水、若干图形等。

出示大动物图,请幼儿观察画面,有什么图案和特点。幼儿述说。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把这张图裁成四小块,分给四位小朋友每人拿一小张。请幼儿组合。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一张张小图拼贴起来又变成和原来一样的大图了。再请四位幼儿重新以最快的速度组合一次。

师:如果我们把这一张大图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请小朋友给这一张张小图片起个名字。

幼儿起名(部分)。

我们刚才就把这整体分成了四部分,然后又把这四部分组合起来成为整体。

小朋友觉得刚才的游戏有趣吗?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绳子、各种形状的纸、杯子里的水)你们可以玩一玩,也把他们分成几部分,然后再拼起来,玩的时候你可以把分割下来的小部分和原来的整体比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玩得,然后再比较一下整体和部分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整体比他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大,每一个小部分都比整体小。

这里有许多画,小朋友看一看,发现什么了?有的缺一个角,有的只有一半,好看吗?那怎么办呢?剩下的部分都在中间的篓子里。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哪一张是你手中的画面上的一部分就赶紧贴在你的画上,看谁拼的又快又对。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介绍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师:客厅里的许多物品也都是有规律的,你们发现了吗?

师:(介绍操作卡)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张操作卡,请你们把刚才的操作卡翻过来,翻到客厅的一面。上面这部分就是缺失物品的客厅,下面放着许多物品,但不是每一件物品都有用哦。你要根据物品不同的规律从下面的物品中找出合适的、你需要的物品填补上去。听清楚了吗?这次需要填补的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噢!(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讲评纠错。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

2、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5以内的单双数。

3、幼儿能区分单数或双数。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车牌、1--5的代用券、彩笔每人一支、兑奖卷、购物袋子、场地安排。

重难点: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小司机开车去2元超市购物。

2、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a、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看一看,你有几元钱?在2元超市你能买几样东西?

b、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3、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a、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多的钱吗?

b、集体思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还会剩一张代金卷呢?

4、教师小结:

a像1、3、5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2、4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b从1-5数列里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情景游戏:超级大积分。

b积分大抽奖:小顾客们进行积分大抽奖看看出现什么数字请你们说出来是单数还是双数。

6、活动结束:单双号过桥。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一、教师通过幼儿和椅子的数量帮助幼儿进行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比较。先请几名幼儿站上来,再在幼儿面前随意放几张椅子。请其他幼儿判断幼儿和椅子的数量谁多谁少,以及他们之间相差的数量,并说说自己的理由。最后请幼儿坐到椅子上来验证结果。

1.这里有几个小朋友(椅子)?你是怎么数的?

2.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为什么?

3.小朋友比椅子多(少)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小朋友坐到椅子上,多出了几个小朋友(几张小椅子)?你说对了吗?

二、再随意拿取教室里随手可得的物品,带领幼儿继续做练习,两个集合的数量都不要超过10,如果幼儿整体能力很强,教室可以尝试增加数量。但不要超过15。

三、请幼儿翻开《我的数学》至第4页,数一数画面上的椅子和被子分别有几个,并说出多出的数量。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班教案

1、能用根据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特征选标记。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1、黄色小蘑菇、红色大蘑菇、黄色和红色标记、大小标记若干。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若干。

3、标记卡若干。

师:(出示红、黄蘑菇)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两个蘑菇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不一样)。

师:用什么办法可以把不一样的地方记录下来?(标记)。

师:(出示标记)小朋友你们还认识这些标记吗?现在请小朋友来给蘑菇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什么颜色的蘑菇我送你什么颜色的标记。

师:(出示大的红色的圆形卡片和小的黄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给这两个图形宝宝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一句好听的话?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图形宝宝,请4个小朋友一组,去找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和你们图形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

师:小朋友找好了把他们贴在黑板上介绍你找的是什么?

这个长方形宝宝找到了大的蓝的长方形标记卡做朋友``````。

师: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宝宝们都找到了朋友。现在我们也来玩一玩找朋友游戏。老师给你们发图形和标记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图形就去找和你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标记卡就去找图形宝宝做朋友。

师:现在我们带着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班教案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找找、说说、变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椭圆形,扩散性思维得到提升。

3、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并产生兴趣。

大的圆形、椭圆形,动物拼图;幼儿人手一份圆形、椭圆形、毛根、纸条教学过程:

2、教师手指图形各部位,请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3、引出椭圆形:你们认识它吗?它叫椭圆形。

二、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1、你们的桌子上就有圆形、椭圆形,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相同地方?(让幼儿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分析:开始,我的提问是"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地方?"针对中班小朋友,这样一次性两个问题,使孩子们的回答显得凌乱,有的孩子说相同点,有的孩子却说不同点,同时不能更深入的解决问题。针对孩子们"比较事物先找不同点"的特征,我改变了提问,变成"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

2、集中交流,让幼儿自由说说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比较(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师:小朋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操作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分析:为了图形的比较,这里教具的需考虑,圆形的半径和椭圆形短边的半径是相同的,因为这是它们比较的前提。这个环节主要是先重叠看一看,通过看、比较得出结论"椭圆形比圆形扁"的结论。

(2)请幼儿第一次对折,你有什么发现呢?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分析:这一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一次对折",强调要求对折。椭圆形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半径短的一边对折,另一种是半径长的一边对折。从而都得出结论,"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3)再次进行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圆形4条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第二次对折",孩子们发现椭圆形折痕不一样长,还会发现两次对折后交叉处会有个"中心点"。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两边总是能重叠,而椭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有时却不能重叠。

(4)教师: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圆形与椭圆形的比较,感知椭圆形的特征。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比较得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找找生活中有哪些椭圆形呢1、出示典型的椭圆形物品图片,说一说分析:生活中椭圆形的物品不少,通过这个环节告诉孩子,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去发现一些椭圆形的物品,例如哈密瓜、西瓜、鸡蛋、饼干盒、树叶等。

四、变椭圆形。

2、讲解部分幼儿作品分析:这个环节给孩子作品展示的'机会,同伴间进行交流,谈谈自己是如何变出椭圆形的。

3、活动延伸:请孩子们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椭圆形。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2、出示记录卡,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个蘑菇。

幼:3条小鱼。

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在下面的格子里。

(评:通过让幼儿来帮助小猫给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给好朋友小兔、小猴这一"任务",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的角色一下子就转变了过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视频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幼:我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给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给了小猴。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评:具体形象的小动物角色,使幼儿有话可说,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的事情,幼儿也较易掌握并表达出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数量为3的食物分给了小兔、小猴,从而掌握3分成2份有两种分法,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小结。

师: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评:在幼儿操作后发现了3的两种分法后,教师再小结,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三)游戏学习3的组成。

师: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啊,吃饱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们愿意吗?森林很远,我们3人一组开火车去吧!"(听音乐3人一组玩开火车的游戏)"呀,看,这是什么啊?(魔洞),这个魔洞只允许数字3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请你们先将自己的数字宝宝请出来,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是数字3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3呢?(幼儿讲述1和2组合,2和1组合)"真聪明,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一起过魔洞吧!"(教师检查)。

幼儿分组找到朋友过魔洞后,做一个胜利的表情或动作!

师:"刚才你们都很聪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3的好朋友一起过魔洞,真棒!"。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或幼儿记录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评:通过创设"过魔洞"这一情境,让幼儿变成数字宝宝,去找好朋友过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哪两个合起来是3,并会尝试着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表达出来。本环节转换自然协调,又充分注意到了动静交替,不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四)幼儿操作卡练习。

师:"我准备了许多的智慧星要奖给你们呢,可是你们得完成另一项任务后才能得到,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1)讲解操作卡。(2)幼儿操作。(3)检查练习,奖赏"智慧星"。

(评:幼儿在学习了3的组成后,让幼儿来操作练习,起到了对新知识的巩固作用,夺取智慧星很切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以认识椭圆形为重点。幼儿认识平面图形有一个难易顺序,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等。由此,不难发现,椭圆形的认识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而我们中班下学期的数学目标也要求幼儿认识椭圆形,正巧我们正在开展”春天来了"的主题,在春天的景物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椭圆形这个几何图形的物体,如桃花的花瓣,柳树的树叶,蝴蝶的身体等等,可以让幼儿在春天的情景中认识椭圆。所以结合这些内容,我设计了本次的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椭圆形,并感知其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在说说看看找找中,发展幼儿比较、观察、动手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万物变化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墙、春姑娘图片、图形蝴蝶、电话亭、脚印贴纸。

2、音乐《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春天的秘密(关注价值: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感受春天万物变化的喜悦)。

1、t: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客人,瞧!(出示春姑娘的图片)她是谁呀?

春天到了,春姑娘回来了,开了一个春天电话亭。每天通过打电话把春天的秘密告诉身边的人。欢迎你来打电话,把更多春天秘密告诉身边的人。

幼儿自由模仿打电话。

2、教师小结: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二、蝴蝶的秘密(关注价值:通过观察、比较,感知椭圆形的特征。)。

1、t:春姑娘说呀:你们的眼睛可真亮,谢谢你们打电话讲了这么多春天的秘密。我今天来还带来了一位朋友,请你猜猜她是谁。

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花衣裳,飞舞花从中,快乐又逍遥。

2、t:(模仿蝴蝶)我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你们认识我身上的哪些图形呢?

幼儿自由交流。

t:那你知道我的身体是什么图形吗?和圆形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

3、教师小结:原来蝴蝶的身体是椭圆形的。椭圆形和圆形比起来,它的身体长一点,扁一点,我们把长长的圆,扁扁的圆就叫椭圆形。

三、游戏--印脚印(关注价值:巩固对椭圆形的认识)。

1、t:请你在春姑娘朋友的身上找一找,哪里有椭圆形,留下你的小脚印。

2、音乐,幼儿在主题墙上操作,和客人老师互动,告诉客人老师,你找到了春姑娘朋友的哪里有椭圆形。

活动延伸:

结合资料库,让孩子寻找生活中更多的椭圆形物体,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对生活中常见蔬菜感兴趣,认识常见蔬菜。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

3.能体验到独立自主操作所获得的成就感。

物质准备:ppt、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黑水彩笔一支。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的蔬菜。

一、出示南瓜房子,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蔬菜小区物业给每家安装了身份门牌,看,这是谁的家?(南瓜爷爷)。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这是一位爷爷的`?(他有白花花的胡子和皱纹)。

小结:对,他是一位南瓜爷爷,这是南瓜爷爷的家。

二、数一数、认一认南瓜爷爷家来的客人。

教师:今天南瓜爷爷家来了很多客人,数数一共有几位?

猜影子。

1.提问:你们能从这些客人的影子里猜出它们可能是谁吗?第几个可能是什么。

2.出示正影。

四、找邻居。

1.了解“邻居”的概念。

小结:住在隔壁的或是附近的人就叫邻居。

2.认识常见“蔬菜”

3.(1)认识“蔬菜”

4.教师:南瓜爷爷想要找蔬菜来做他的邻居。那到底什么是蔬菜?

南瓜爷爷说啦,蔬菜是地里种出来的,可以炒成菜的植物。

(2)幼儿操作。

教师:这里有一张邻居候选名单(出示记录表),请你在蔬菜的下面打上钩,帮南瓜爷爷选出他的邻居。

(3)幼儿交流操作结果,师幼共同查验操作记录。

(4)五、给邻居分配房子。

(6)小结:蔬菜的搭配方法有很多,不管是颜色一样、形状一样、还是高矮、胖瘦搭配,只要是有理由的,是相亲相爱的,就可以把它们搭在一起。

(7)小朋友可以回去想一想,或者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一、请幼儿翻开《我的数学》到第11页,一起认识统计图表。

2.每一个点心的上面是小朋友的名字,数一数三个点心的上面分别有多少个人名?

3.有什么办法能不数就知道有多少人?(对应着看数字栏)。

4.你知道明天要吃什么点心吗?为什么?

5.哪一种点心选的人最少呢?

二、教师在黑板上画统计表,带领幼儿就最喜欢的点心进行统计,让幼儿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方法。

1.你们喜欢吃的点心有哪些?我们来统计一下哪一种点心是我们班上最受欢迎的点心。

3.现在数一数,每种点心各得到了多少选票?哪一种点心最受欢迎?为什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科学领域。

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巩固10以内数字的认识。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活动目标:

学习10以内的数,能按群计数,初步建立数群的概念重点难点分析:能按群计数。

幼儿每人一套教具(10面小旗、插板)活动过程:

1、接龙游戏:分别唱出单双数,进行接龙游戏。

2、游戏“插彩旗”,学习两个两个的按群计数。

(2)教师提问问题引导幼儿讨论除了一个一个数彩旗,还可以怎样数速度更快。

(3)教师出示教具带领幼儿一起数彩旗,先一个一个的数彩旗,再两个两个的数彩旗。

比较使幼儿感知两个两个数速度较快。

3、游戏“夺彩旗”,再次感知按群计数,学习以2为单位计数。教师拍一下手,请幼儿拿掉2个彩旗,让幼儿练习两个两个的数,直至把彩旗全部拿掉。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让幼儿两个两个按群计数的方法点数自己及同伴手指的数量,能力强的幼儿还可以采用五个五个的点数方法计数)。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班教案

1、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

2、在拼摆图形中,感受空间方位的变化。

每人一盒火柴(或塑料小棉签),教师事先拼好的范例《有趣的数学》,水彩笔。

1、学拼火柴棍图。

(1)教师用展示范例,请幼儿在桌上用火柴棍拼摆出来。

(2)请幼儿说说用了几根火柴棍。

2、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图。

(1)请幼儿用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拼摆摆。

(2)说说自己拼出了什么?如用4根火柴棍,你拼出了什么?用6根火柴棍呢?

3、练习《有趣的数学》中的"数一数,连一连"。

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将相同数量的图片用线连接起来。

4、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在拼摆图形中,感受空间方位的变化。

2、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

二、活动重难点:

在拼摆图形中,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

三、活动准备:

1、教师范例若干,1——7的数卡2、火柴棍人手7根,幼儿画册,铅笔、橡皮。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火柴,提问:

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它有什么用?

生活中你能不能用它来玩火?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火柴棒是用来点火的,玩火很危险,小朋友们在家不能玩火。但是,今天老师用它拼出了许多好玩的图形,请大家来看一看。

二、学拼火柴棍图。

1、尝试拼拼图。

1)教师一一出示范例,请幼儿在桌上用火柴棍拼摆出来。

提问:这像什么,请你用自己的火柴棒试试拼一拼。

2)分别说出用了几根火柴棍。

提问:你拼出来了吗?你用了几根火柴?

2、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图。

1)教师请幼儿用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拼摆摆。

教师出示数字4,提问:这是几?请你们为数字4拍手。

师:4可以表示4根火柴,请你数出4跟火柴。

请你用4根火柴拼一拼,摆一摆,看看你能拼出什么。

2)集体介绍。

提问:你用4根火柴棍拼出了什么?

教师依次出示数字5、6、7,让幼儿拼一拼、摆一摆。

三、幼儿操作练习。

1)请幼儿完成《幼儿画册》中“拼拼数数”。

先请幼儿按图拼摆出图形,再用点子标出用了几根火柴棍的数量。

2)展示幼儿操作结果,集体点评。

四、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很能干,用火柴棒拼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老师会把火柴棒放在游戏角里,请小朋友们下次玩游戏时用更多的火柴棒去拼一拼,摆一摆,看看还能拼出什么!

中班数学教案

1、能区分圆形和椭圆形,感知它们的特点。

2、联系圆形,椭圆形的相似物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椭圆形。

2、圆形、椭圆形若干,图形印章。

活动过程。

一、给图形描边。

1、使用幼儿操作材料,看看圆形和椭圆形,教说椭圆形名称。

然后用色笔描两个图形的边,提示幼儿一边描一边比较两个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2、操作后说一说: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一样?

结合操作体验,进行感知经验的比较。

二、椭圆形像什么?

1、课件:椭圆形。

让幼儿说说圆形添画成了什么?说说还有什么像圆形,像椭圆形?

空白的圆形,椭圆形能添画成什么?

三、分组活动。

1、给图形涂色。

让幼儿描一描,涂一涂。

指导幼儿数数圆形有多少?椭圆形有多少?把圆形凃一样的颜色,把椭圆形凃一样的颜色。

2、摸图形。

幼儿从摸箱中摸图形块,按标记分放。

一边放一边说是什么图形?

3、图形添画。

让幼儿给图形添画,把空白的圆形、椭圆形添画成物品,鼓励画的不一样。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有规律的排序,感受不同排列的形式美。

2.能专心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排序的乐趣。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制作彩链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一、二组提供红、蓝、绿三色长条纸;三、四组提供大小不同的气球图形片及彩条;五、六组提供两种形状不同的灯笼图片及彩条;七、八组提供高矮不同的黄色长颈鹿图片及彩条。)

(一)感知规律。

1.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

(2)教师:兔妈妈和兔宝宝还给我们做了一些彩链做礼物呢,瞧!兔妈妈的彩链已经制作好了,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彩链的排列规律(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间隔组成)

2.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列

教师:可是,三个兔宝宝的彩链还没有完成,让我们帮助它们一起完成吧?

红眼睛:不同颜色(红黄蓝心形)一隔一的排列下去。

短尾巴:不同大小(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隔二的排列下去。

长耳朵:不同高矮(高、矮圣诞老人)一隔一的排列。

(二)幼儿操作-制作彩链

1.简单介绍操作内容。

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师:看!这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操作材料(红、蓝绿长条纸;大小不同的气球图形片;长方形和椭圆形灯笼图片;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请你们把长条纸按照颜色规律做成一个长长地拉环;把这些图形片按照一定的排列规律贴到彩条上面,这样做出来的彩链才既美观又有序。

师:先制作好的小朋友可以跟客人老师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小组操作。

(三)活动评价

互相观赏,评价个别作品,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教师:谁愿意上来讲讲你是怎么制作彩链的?是按照什么规律制作的呢?(评价颜色、形状、大小、高矮排序各一种)

教师:小朋友制作的彩链可真漂亮,等老师把它们连接到一起后我们一起悬挂起来,好吗?小刚刚你们每人只操作了一种材料,老师把一些操作材料投放到我们的益智区,请你有机会也去尝试一下不同的操作材料。

结合圣诞节的主题活动带幼儿用制作好的彩链装饰活动室。

将多余的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区让幼儿尝试各种排序方法。

数学活动《打扮活动室》,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总结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规律进行操作活动,整个活动以打扮活动室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兔妈妈和兔宝宝做的彩链是有规律的,并引导他们发现大小、颜色、形状、高矮的不同规律,通过鲜明的小动物及各种图形特征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动手操作亲自制作彩链,并以过圣诞节了小动物要来做客激起幼儿的操作兴趣,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最后一个环节则是点评,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彩链,总之这节课根据我抓住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以引导启发为主导,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排序可以按颜色、形大小、高矮等多种规律排序。由易到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同时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肯定幼儿的表现并给与幼儿相应的奖励。

活动中还设置一些分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而自我感觉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在最后的环节让孩子们真正的打扮一下活动室,而是放到了延伸活动,如果把孩子们做的彩链都悬挂起来,展示出来,幼儿的成功感可能会更强烈,效果会更好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感知绳子的不同长度,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2.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3.能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1.绳子两组(参见:p26附一附二)

2.操作材料:第19页《比比谁的长》、第20页《远和近》的操作材料、记号笔。

一、比较物体的长短

1.教师出示第一组的两根错开摆放的绳子,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验证是否正确,并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绳子的长短时,应将一头对齐比较。

师:你来试一试。你是怎么比较的?

师:比长短的时候要把两条绳放放平,然后一头对齐,看看另外一头哪根长?

3.教师出示第二组的两根打结的绳子,引导幼儿比较。

师:这里还有两根绳子,你能分清哪根长,哪根短吗?为什么?

4.教师将打结的绳子松开进行比较,验证幼儿的判断。

师;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幼儿想办法)

师:那我们来把绳子松开看一看,放平、对齐,哪根长?

5.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绳子长短时,还要关注绳子的弯曲程度。

师:所以绳子是不是看着哪根长就是哪根长?我们还要看一看绳子有没有弯曲着,弯曲的越是多,就越是长。

二、幼儿操作

1.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比比谁的长。

师:图上有谁?比一比,谁的尾巴最长、飘带最长、鼻子最长?请在相应的长短线旁贴上合适的标记。

2.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谁先吃到饼干。

师:三只老鼠偷吃饼干,哪只老鼠走的路最近,哪只老鼠走的路最远?请小朋友在正确的标记上画圆圈。

三、活动

1.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集体验证。

2.教师表扬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幼儿。

1.数学区可以不同粗细的圆柱积木、不同长短的绳子,让幼儿自己把绳子绕在积木上,比较绕的圈数的多少,从而体验积木的粗细对绕绳子圈数的影响。

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如比较碗的大小、裤子的长短、椅子的高矮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数字7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2、感知7以内的数量,会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1、数量是7的电子卡片和数字卡片各1张,统计表1张。

2、操作材料若干。

3、《幼儿画册》上4p1。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册《玩陀螺》

2、引导幼儿发现:6个小朋友再添上1个小朋友,一共是7个小朋友。

3、数一数:操场上一共有几只陀螺?

二、感知7以内的数量

1、说一说,7个小朋友、7只陀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7”还可以表示什么?

2、想一想,数字“7”像什么?(如像镰刀、像人在鞠躬等)

3、引导幼儿用点子表示不同物品的数量(可用不同的排列方式)。

三、游戏“按数取物”

1、请幼儿从众多操作材料中拿出数量是7的物品。

2、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数量是7的物品,并在统计表上做出记录。

户外活动

幼儿体操《世界真美好》

活动反思

幼儿学会了数字7,并知道实际意义,运用也很好,但有些幼儿统计表还用不好。

幼儿体操《世界真美好》:

(预备)大公鸡,喔喔叫,外面的世界多美妙,小朋友们排好队,大家快快来做操,间隔距离要保持,大家都要准备好。

(第一节) 小海鸥真勇敢,飞得高来飞得远,我们学习小海鸥,不怕辛苦不怕难。

(第二节) 小花猫,喵喵叫,摇摇脑袋舔舔毛,养成卫生好习惯,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第三节) 企鹅弟弟站一排,走起路来摇又摆,互帮互助最团结,聪明伶俐人人爱。

(第四节) 小猴子真顽皮,望望东来望望西,遵守规则不胡闹,快快乐乐做游戏。

(第五节) 大象伯伯慢慢走,伸伸鼻子仰仰头,见到老人问声好,大家夸我有礼貌。

(第六节) 小青蛙呱呱叫,妈妈妈妈不见了,我们一起帮助它,找到妈妈哈哈笑。

(第七节) 小黄莺高声叫,小朋友们齐欢笑,天天锻炼身体棒,我们的世界真美好。

中班数学教案

1.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6以内的数量。

2.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商品。

2.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

为熊妈妈买礼物,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二、引导幼儿按标记乘汽车去超市。

学习用各种动作表示6以内的数量。

三、指导幼儿购物,感知数量。

1.打电话形式了解购物要求,个别幼儿示范。

(第一次,听铃声买相同份数的礼物,第二次买比标记卡数量多一份的礼物。)。

2.幼儿按要求购物并相互交流与检查。

四、与幼儿一起送礼物,进一步感知数量。

引导幼儿在过路障的过程中感知数量。

(设置路障:过小河,钻山洞等。)。

五、游戏:听指令或按标记找好朋友给熊妈妈表演节目。

1、听指令,按数量找好朋友。

2、按标记找好朋友。

活动延伸。

运用生活化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在故事中进一步感知9以内的数,丰富封闭点数的经验。

2、在操作中积极尝试与探索棋子的排列方式,并初步学习用画图进行记录。

3、能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并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棋子若干、记录纸、队形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很久很久以前,白棋和黑棋是好朋友。他们最爱跳舞了。瞧,它们开始了!

2、他们好像在跳什么舞?一共有几颗棋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1)白棋有多少颗?

(2)黑棋有多少颗?他和白棋比,是多还是少?

二、尝试与探索棋子的排列方式并记录

继续故事:时间一长,白棋想:如果能和黑棋一起跳舞,那该多快乐呀;而黑棋也在想:如果能和白棋一起跳舞,肯定更幸福!于是,白棋马上去找黑棋,而黑棋也正好去找白棋。就这样,黑棋和白棋又重新成为了好朋友。它们开心地笑啊,跳哇!终于又能在一起跳舞了。

1、这是什么舞呀?我想把它画下来。可是从哪儿开始呢?谁有好办法?

(出示记录纸示范记录方法)

2、它们接下去还会跳什么舞呢?

3、谁来试一试?(个别幼儿)

4、这么好的舞蹈,快把它画下来。(幼儿在记录纸上进行记录)

三、幼儿操作与交流

1、今天棋子还想和小朋友一起跳舞,他们喜欢跳一些特别的舞。宝宝们,和棋子跳舞后,别忘了马上照样子画下来。(幼儿自由操作)

2、集体交流。你和棋子跳了什么舞?有什么发现?

3、看记录图小结:原来这几种造型不同的舞蹈都是*颗棋子。

四、延伸

听,跳舞的音乐响起来了!爱跳舞的'棋子又开始跳起了新的舞蹈。(出示图片)里面还藏着秘密呢,到底是什么,我们下次再来研究。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