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研学活动论文(专业12篇)

时间:2023-11-24 13:38:36 作者:影墨

通过观摩范文,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地道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词汇。范文范本是写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对于我们提升写作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研学活动简报

为了做好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为了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互助互爱的品格,增进家长、孩子、学校之间的互相交流,5月25日上午,我侯镇第二实验幼儿园举行了一次亲子活动。

早上8:30,参加本次活动的50多个家庭来到了活动场地,我们促膝而谈,谈学习,谈家人,每个人都是兴奋和幸福的。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吃小零食,接着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如:跳绳,运气球,背孩子,认孩子等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设立了奖项,让这次的亲子活动充满了无数的欢乐和激情。

家长和孩子围成一个大圈,在主持人介绍完比赛规则之后,随着一声哨声,每个同学都积极的投入到游戏当中,在大家的欢呼和加油声中,每个家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孩子们纷纷获得了漂亮的糖果等奖赏!家长和孩子们都乐此不疲,整个公园的上空都回荡着大家开心的嬉笑声,激动、喜悦之情感染到园中其他的游客,纷纷前来围观。

本次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又增进了家长和孩子的友谊,不仅使家长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更重要的是有效实现了家校互动、社校互动模式,还促进了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小学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4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政通路小学举行的二七区“六名工程”推进年名学科建设暨第二届陇西小学“美乐爱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首次领略了于永正、贾志敏两位花甲老人的教学风采,使在场的所有人为之赞叹。他们用毕生的教学经历验证了语文课究竟该怎样上?给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指名了努力的方向。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老大难,老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写,怎么办呢?贾老师说要写好作文,必须大量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教学生识字,积累词汇,掌握各种句型句式,熟悉文章的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的能力,即:听、说、读、写。

阅读课上,要有十足的语文味。要讲“字、词、句、篇”,要练听、说、读、写,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讲的是什么,更要讲作者是用哪些词汇和句子来描写事物的等等。课要做到三个“实”:真实、朴实和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课堂不真实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朴实,是教师的.教风的具体体现,课要上得实在、朴素,让学生真的“有所得”,不要玩花样,不要追求剧场效果,不要哗众取宠,表现自己。课堂上要突出学生、服务学生,,淡化自己,甘当绿叶;扎实,是教学目标要落到实处,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贾老师虽已有73岁高龄,可他能将3000多字的课文背得共瓜烂熟,使我们这些连上课都得带着教案的年轻老师脸红,他给我们提了一个必须达到的要求:所教学的每篇课文必须背下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关注学生。在回家的路上贾老师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荡。

为自己说一句:努力吧!

小学研学活动方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学习更生动的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一、活动目的:

畅游春天杨凌,体验健康生活。把课堂搬出学校,通过参观游览、实践体验,交际,认识自然和社会,在阅览风土人情中提升认知。

二、活动宗旨:

游,仅仅是知的开始。不是简单地走走看看,而是结合学科。

教学。

内容和当地的区域特色,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游中有所学、在行中有所思”。

三、

活动地点:

杨凌昆虫博物馆四、活动时间:

2018年4月6日五、活动注意事项:

2、在遇到困难时,他们能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普集镇中心学校学生的文明素养。

3、所到之处,同学们不断做记录、仔细询问导游关于考察点的文化知识。在行程中,同学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吃苦耐劳,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

4、所有同学必须在家长和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5、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乱扔垃圾。如有垃圾,扔在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时,要搞好卫生。

6、建议同学统一穿校服、穿运动鞋。

六、如遇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意外时,要注意的处理原则:1、保持镇静、沉着应对。2、学生优先原则。3、就近抢救原则。

小学音乐活动课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科技活动课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活动类课程之一。小学科技活动课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科技意识、创造意识,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管理自我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途径。科技活动课有别于学科类课程,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参与的主体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和非学科性的特点,每节课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形式必须得到保证。科技活动课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目标不清楚,就意味着无法确定这节课到底探究什么,活动的内容就缺少活力,甚至失去了课的活动意义;目标空泛,科学活动就如同失去了自身的灵魂。

我们平常对课标的含义都会在备课本上“目标”栏中写道“培养孩子探究的兴趣”、“让孩子乐于探究”、“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和情感”等等,这样的描述在科学活动的目标中是非常普遍的。然而,这样的目标说了等于没说,因为这样的目标是高位的,太宽泛。教师自己都不太清楚究竟要让孩子在这样的科学活动中获得什么。

二、活动同时包含多个科学核心概念。

教师在设定科学活动目标时,往往在一次活动中包含了多个科学核心概念。很多教师认为,探究活动就是学生想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愿意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只要是跟某个事物有关的概念都可以探究,并不对某一个主题下所包含的概念做分析。比如学生提到了你为本课目标所探究的问题时,你就很茫然,因为你没有提前做好意想不到的探究问题,知识面有所匮乏,也不明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目标的呈现上就可能是包含多个科学核心概念。比如在一次活动中,其目标定位在“让孩子通过探究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及身体结构特征。这就是一个包含多个核心科学概念的目标界定。由于场地的限制,制约了探究活动的范围,学校的操场全部变成了塑胶的,围墙边缘的树木是有限的,很难找到观察蚂蚁和探究的环境,我们这里是沙漠化地带(甘肃敦煌),干旱少雨。

目标定位并没有明确实体探索,只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只有下载一些图片,通过网络连接观看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特征,让学生失去了对蚂蚁探究的基本活动意义。

探究活动中,可能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提出:“蚂蚁爱吃甜食和一些小昆虫,那蚂蚁的天敌是谁呢?”我调出资料列举两例: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的食蚁兽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它们利用长鼻子伸入蚁穴,然后用舌头舔食蚂蚁。舌头上有许多小刺并有大量的粘液,蚂蚁被粘住后将无法逃脱。再如蚁狮,即脉翅目蚁蛉科昆虫的幼虫,它们生活在干燥的地表,头部有一强大的、由上颚和下颚组成的长管状尖锐口器。在沙土中建造一个漏斗状陷阱,陷阱周围平滑陡峭,自己则躲在漏斗最底端的沙子下面。当蚂蚁或小虫不慎爬入陷阱时,因沙子松动而滑向漏斗的中心,这时蚁狮就会突然用上颚将猎物钳住,对其注入消化液,吸干猎物后将其抛出陷阱,然后重新整理好陷阱,等待下一顿大餐。在讲到后面的.例子时学生开始大叫起来,我们在校园的墙根发现的和老师讲的一样的,那不叫蚁狮,我们大家都叫缩缩牛。探究活动陷入了匮乏,我只能说同学们有了新发现,把缩缩牛的特征记录下来,等下节课时老师一定给大家一个合理的答复。“这是一个目标外的探究发现”,探究蚂蚁的活动成了探究蚂蚁天敌的活动。如果在一个活动中,探究本身有弹性,弹性的大小始料不及,所有这些概念都涉及,可能导致孩子的探究不充分,无法引导孩子探究得出一个明确的科学概念。

在学生科学活动的组织中,教师非常注重儿童的探索操作,在材料的准备上花了功夫、动了脑筋,不但材料准备得数量多,且同种材料量也多,一般2——3件是常有的,且人手一份。在那么多的材料面前常显得无从入手,常拿了这个丢了那个,活动秩序较混乱,材料的利用率低。如何通过科学活动物质材料的刺激,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维持儿童的兴趣,引起探索、再探索的愿望?我认为:在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科学教育目标、内容,选择安全卫生、一定数量的适合年龄特点的物质材料,并适宜投放、科学合理地使用材料,才能有效支持孩子的操作活动,维持孩子的科学探索兴趣。

一个科学教育活动有了准确的目标和适宜的材料,还得注意活动组织的一些细节。一是指导观察和操作的方法,要尽量详细、具体、具有目的性。二是提问的技巧,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尽量少用封闭式、判断式的提问方式,如:“这是不是红色?”这样的提问儿童不需要思考,只是机械地回答“是”或“不是”即可。教师提问要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基于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符合孩子的知识经验范围,立足于儿童操作体验和观察经验之下提出的,要多用启发性的开发式的提问方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去主动建构。三是课程预设与实际课堂儿童回应的应变。课程预设与实际课堂总会存在差距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注意活动中孩子的反应,倾听他们的回答,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随机应变,对儿童的回响给予具体的反馈。四是教师的表述要准确。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虽然我们要给孩子出错的权利,给他们一个安全的探究氛围,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教师的讲述应该准确。

以上这些建议不知道你的感受如何?对与否,希望各位探讨和指正;也希望同行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小学研学活动简报

6月1日,马湖小学庆“六一”暨第二届骏马文化体育艺术节在操场上隆重举行。现场演出气氛十分热烈,喝彩声、掌声不断。首先,社区歌舞队表演的一个富有朝气的舞蹈《逛新城》拉开了此次汇演的序幕。随后,马湖中心小学的幼儿舞蹈《左手右手》,学校舞蹈小组表演的群舞《灯笼高高挂》等节目博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孩子们可爱的舞姿、稚嫩的童音勾起了人们对童年的无限回忆。最后,六年级全体同学朗诵《再见了,母校》中结束了这次汇演,小演员们的`精彩表现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当天的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着、快乐着,每一个节目都精彩地秀出了孩子们的个性和艺术潜力。精彩的表演、优美的舞姿表现出了我校学生蓬勃向上、天真活泼、勇于追梦的精神风貌。

在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中,学校还开展了趣味运动会,开设了“袋鼠跳”、“足跑”等活动项目。在亲子运动会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相互配合、热情参与。那不断的加油喝彩声、助威鼓劲声,让亲情在精心设计的亲子趣味游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次艺术节,还进行了“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创三好”的评比活动,并开展“祖国好、家乡美”诗文、书画大赛和优秀作品展。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24字价值观在校园”的内涵,把艺术陶冶和娱乐活动相结合,引领孩子们和艺术相约,在快乐学习中快乐成长。

小学研学活动方案

寻访红色印迹,传承红色圣火。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胡意见》和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开展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古色文化的教育活动通知》,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特举行“红色之旅”活动。

1、通过“红色之旅”这项活动,让同学们回顾历史,深化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成为我国合格的继承人和接班人。

2、进一步丰富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增进社团之间的感情构筑和谐的校园生活,促进社团间的友好与团结。

3、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同时领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无穷魅力,激发关爱自然、关心社会发展、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思想情感。

20xx年11月11日。

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科技馆、神奇4d影院。

1、三、四年级部分学生。

2、坚持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的同学,须填写《申请表》,经所在班级班主任推荐,家长同意签名后,由学校审核通过方能获得参加资格。

3、学生身体健康,无病史及其他疾病。(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病史的学生、体质虚弱的学生,严禁报名参加。)。

2、到达第一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由领队老师清点人数,确保安全。学生不能独自离开。接下来参观完用餐。用餐后赴江西省科技馆参观和神奇4d影院参观,并拍照留念。下午15:00返程约xx:30回到温馨校园。

248元/人。

研学旅行前,对学生要进行三个教育:安全教育、文明旅游教育、文化教育。学生出发前利用班会课、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

(一)安全教育。

一是人身安全。学校采取招标的形式对各旅行社的资质和出行方案进行审核。

要求学生在旅行过程中上下车要有序,不得推搡拥挤,车辆行驶中不得随便走动。在旅游区要注意道路,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在景区内不乱吃小吃,防止病从口入。

二是财产安全。在景区时注意脱下的衣服、放下的包等物品,装钱的包要背在前面。

(二)文明旅游教育。

外出浏览要注意行为举止文明,参观景区时要自觉保护景区设施,不得大声喧哗,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

(三)文化教育。

出行前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在旅行过程中更为深入的体会、感悟旅行的意义,带着问题去旅行,在旅行中思考、寻找,能够让学生在此次旅行中有更大的收获。

另外在旅行前做好详细的安全预案,保障旅行的顺利进行。

20xx年11月11日早上6:30在白露中心小学集中,7:00准时出发。20xx年11月11日下午大约5:30回校。(送、接必须由家长来完成)。

1、学生必须穿着校服,以便辨认!

2、学生可以携带少量现金,禁带贵重物品。

3、手机、相机自备,注意保管好。如丢失,学校和老师概不负责。

4、谨记班主任的手机号码。如遇突发事件,便于联系。

7、整个研学之旅过程中,不能擅自行动,不能私自脱离队伍。

1、务必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的时间。

2、务必听从研学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的安排。

3、务必按时到指定地点集合。上车时要有秩序,不推搡。

4、乘车期间禁止将头或手伸出窗外,在车上做到不起哄,不讲粗话。

5、不允许擅自离开自己所在的小组,有事要向老师报告。

6、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注意形象。

7、在园区内禁止翻爬,不得损坏公共财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8、回校后,家长来接人时,必须通知班主任后才能把人接走。

小学研究小论文范文

18世纪,共和主义风靡大西洋两岸,深刻影响了欧美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与生活,它对18世纪影响就如马克思主义对19世纪影响一样强烈,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共和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也逐渐经历了一次由古典共和主义向现代共和主义的转变。孟德斯鸠作为法国18世纪资产阶级杰出的思想家之一,是当时进步的资产阶级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英勇进攻的坚强斗士。他对于现代共和主义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特别是他的共和思想中所包含的分权制衡观点和价值追求,对于当代中国宪政乃至世界各共和国之“共和”的突显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共和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是一种政体,他将政体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三种类型,共和政体是其中一类。“共和体制就是全体人民或部分人民拥有最高权力的体制。”当最高权力为全体人民所掌握时,就是民主政治;当最高权力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时,就是贵族政治。他所设想民主政治的是一种代议制民主,认为为建立投票权而制定的法律是民主政治下的基本法。“在民主政体下的选举法应该如何规范、由谁规范,对于谁,就什么事情进行投票都必须予以阐明。”代议制度对于民主政治而言十分必要,因为人民虽然享有最高权力,但却无法出色地完成所有的事情,这样就需要把那些无法出色完成的事情,由其选举出的代理者去完成。他所设想的这种代议制民主有以下几个基本点:第一,议会中公民的数目固定化十分重要,他将议会中公民的数目从未固定不变过作为罗马最终覆灭的重大原因;第二,人民有能力选举委托人,“人民所了解的这些情况足以使他们有能力选举一位法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人民才更有资格、更有便利条件选举出适合的人选,“如果有人对于人民这种鉴别功绩的天然能力心存疑虑的话,只要去探询一番雅典人和罗马人的一系列接连不断的令人叹为观止的选择,就足以使人信服,我们绝不能将这些选择归结为偶然。”;第三,绝大多数公民有选举权却无被选举权,它往往与等级划分相联系。他认为,人民具有相当的能力听取他人交代事务管理的情况,他们自己却并不适合处理有关事务。在这里,精英政治的观念体现得十分明显;第四,采用合适的选举方式十分重要,他推崇在民主政治中用抽签的方式进行选举,在贵族政治中运用选择的方式进行选举。在投票的方式上,他反对秘密投票,而主张公开选举,认为公开选举应该被视为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法律,公开选举可以防止选举纵。而对贵族政治而言,“参议院中实行的是贵族政治,在贵族团体中则是民主政治”,人民与贵族团体“充其量也就像君主政体中的臣民与君主的关系”。“贵族政治越是走近民主政治,便越趋于完备;越走近君主政治,则越背经离道。”可见,孟德斯鸠所推崇的共和事实上指的一种代议制民主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全体人民拥有最高权力,由人民选举出处于高等级的公民代表他们行使权力,这种共和体制是他理想中的政体。

二、共和价值要件。

“现在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已有102个国家称为共和国,而且是不同时期,不同的要求而达到的共同取向……任何概念都很难成为世界共同认可的称号,唯有共和两字具有凝聚力。”为何“共和”一词具有如此重大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共和”具备人们所向往的各种价值要件,而这些价值,正是世世代代的人们之追求。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共和的价值要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在他眼里,平等、自由、法治是共和具备必备的价值要件。

(一)平等。

民主政治的原则是品德,在开篇的说明中,孟德斯鸠就称“我所谓的品德,在共和国的范畴里就是指对祖国的热爱,换言之,就是热爱平等。”可见,平等乃孟德斯鸠的共和之第一位的价值,他认为,“在民主政治下,热爱共和国就是热爱民主政治,热爱民主政治就是热爱平等。”他的平等观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1.平等需要俭朴作为支撑。热爱民主政治就是热爱俭朴。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有同样的幸福和利益,都应该享受同样的快乐和希望。而这种平等,如果没有普遍的节俭意识,将无法实现。热爱简朴的品性要求人限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限制占有欲,能够为国家的利益牺牲自己。人们创造了财富产生权利的同时,却不会只想着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样就可以限制不平等。因此,在共和国里,奢侈越少,它就越完善。奢侈之风一旦在共和国里风行起来,人们意识就会随即转向个人利益,从而损害平等。

2.平等需要法律的保障。“在共和国里,为了让人们热爱平等与俭朴,就应该将其规定于法律之中。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准则”,“在没有法律保护的地方,不平等就会乘虚而入”。法律中需要建立各种具体的`制度来保障平等的实现,比如妇女的嫁妆,赠与、继承等,都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平等,而不能让财富过于集中,比如要禁止一个人继承两个人的遗产。

3.绝对的平等不符合平等精神。“尽管在民主政治之下,真正的平等是国家的灵魂所在。然而,要建立真正的平等并非易事,因此,绝对的平等不一定总是合适的。”虽然平等是一种追求,但根据现实来看,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平等总是对不平等的一种抽象和概括,“民主政体应该避免两种极端,即不平等的精神和极端平等的精神……后者会使民主政体走向独裁专制主义,就如同一个独裁的专制主义统治往往以征服而寿终正寝一样。”极度平等往往是民主政治原则腐化的原因,在极端平等思想的促使下,每个人都要与他们所推举的领导他们的人平起平坐。这样,就没有了秩序,也不再有品德的存在,从而导致共和国走向灭亡。

(二)自由。

孟德斯鸠作为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自由是他永恒的追求。在他看来,自由是人们能够做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被迫做不应该做的事。而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则是由法律规定的。“自由是做一切法律所允许做的权利。然而,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做的事情的话,那么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同样有这个权利。”可见,他眼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他的自由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存在的条件。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只有在温和的政体里存在。但是,它并不总是存在于政治上温和的国家里,而是只有那里的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时才存在。他最经典的名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直到把权用到极限方可休止。”就是讲的权力会对自由造成侵害。而防止权力对自由的侵害的良方,则是要用权力来制约权力,三权分立。事实上,孟德斯鸠所认为的真正的自由,只有在英国式的三权分立和制衡的情况下才存在,那种国家才是“把政治自由作为直系目标的国家”。

2.自由要有法律的保障。政治自由是公民依法获得安全和心境的平安状态,要实现和保证公民的政治自由,从它同政治体制的关系上来说,就是要实现分权,即有一定的政治条件;从它同公民的关系上来说,就是要有良好的法律来保障,比如要有良好的刑法、依照犯罪的性质来量刑。而不能以异端、大逆、亵渎君主、文字等为名随意剥夺公民的自由。

3.自由与赋税相辅相成。在孟德斯鸠看来,在大多数共和国都可以增加赋税,因为在共和国里,国民所享受的自由较多,公民认为是为他们自己而交税,因此愿意纳税。但同时,也不能征过重的赋税,“过分的赋税所带来的则是奴役,引起赋税的减少”。总之,在自由与赋税的关系上,“国民所享受的自由越多,征收的赋税就越重;国民所受的压迫越重,就越要减轻赋税。”

(三)法治。

对法的追求贯穿于《论法的精神》一书始终,在孟德斯鸠眼中,没有法,世界将无法生存。法律在共和国的治理和巩固中举足轻重,只有存在法治,才能够保国。对于共和政体而言,不论是选举,还是民事方面、刑事方面,都需要法的规制。不但应该有法,法还必须与政体的原则相适应;不但要有良法,法还要得到有效的实施。没有法,就没有自由、平等,共和国就不能存在。

三、共和国的存在方式。

“由于共和国的性质所决定,共和国的领土应该狭小;反之,它就无法长久生存。”孟德斯鸠认为,共和国版图要小,这样才可能保持节俭和平等,并使公共福利更好地被感知,更为贴近每个公民。但他同时意识到,“如果一个共和国版图狭小,则会亡于外力”,这样,就需要各共和国联合起来,组成邦联,由几个小型国邦联合而成一个更大的国家,并且愿意成为这个国家的成员。“联邦共和国由小共和国组成,在联邦内每个成员国都享有优越的政治权利;在对外关系中,由于联合起来的共同力量,联邦共和国拥有大君主国所有的优越性。”

四、孟德斯鸠共和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孟德斯鸠作为一位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共和思想在当时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进步性,他对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追求,与现在人们所提倡的宪政相契合。当然,他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平等、自由都与等级相联系,他所主张的共和,形式上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但大多数人不具有被选举权,而仍旧只能是少数人的统治,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他的小共和国理论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批判,小国寡民的思想只能被遗弃在历史的废墟里。但是他所提出的以代议制、分权制衡为政体存在基础,以自由、平等、法治、民主为价值基础的共和国,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是不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孙立坚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2]曾纪茂.《共和主义的民主》,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3]戴激涛.《古典共和的宪政解读》,武汉大学硕士论文,.

[4]周明圣.《西方古典共和主义的历史流变》,北京行政学院学报,4月.

[5]田丰.《孟德斯鸠自由思想述评》,《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第3期.

[6]王彩波.《孟德斯鸠宪政思想析论》,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

[7]徐祥民、陈冬.《法治--孟德斯鸠政体思想的基本精神》,《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6期.

小学研究小论文范文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教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因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它直观性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学科,信息容量大、知识开放性高,如果能把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很好的运用到地理的教学中,对于解决地理学科跨时空知识的教学难点将非常有利。运用多媒体在优化地理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才有动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能够显著提高。

传统课堂只有课本和有限的教具这两种教学资源,而加入了多媒体之后,课堂变得有趣多了,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习地理知识,并且之前不能有教具展示的地理演示,可以轻而易举地由多媒体来完成。

地理学科部分章节内容比较抽象,空间性较强,如果利用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很难让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学生产生兴趣,相反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和逆反情绪。但是,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方面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形相结合的课件,以动听的音乐、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直观的形象、逼真的视觉效果再现客观事物,将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直观、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意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在快乐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引起好奇的心理,地理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激发了。

二、利用多媒体与地理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根据地理教材特点,运用媒体技术,把每节课的内容,恰当的整编成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资源,使知识体系与知识情景,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在领略知识情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路的拓展。例如,在讲《台湾省》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余光中的《乡愁》,当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被余光中先生的深深爱国热情感染着、激励着。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首熟悉的《乡愁》用来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的动力。当讲到旅游资源时,一幅幅美丽的风光画面展示在眼前,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亲临其境,乐而忘返。

通过多媒体课件则可以用活地图及图文资料,将教材以声音、立体图像及文字进行多媒体化展现,不仅能实现教学的交互性,而且能解决教师在一般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优化地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以前学生学习的来源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以及课外书籍。学生遇到问题需要向教师求助,或者查阅有限的书籍来解决疑问。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解法疑问,开阔视野,接触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在网络课堂上与教师随时互动,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学习交流。教师可以将学习素材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或下载,方便在课后开展复习预习,另外许多生动逼真的地理模型,能够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没有教师的辅助,学生也可以自主学习。另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是有所区别的,学生在课上接受的统一教学,同样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是不同的,有了信息技术,学生就可以开展个性化学习,依据个人的学习节奏和掌握知识的程度,查漏补缺强化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自己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将自己的学习水平显著提升。

在接受大量的地理信息过程中,运用多种媒体把学生的眼、耳、脑各种感官调动起来,并能及时在饶有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帮助学生综合、归纳、分析,形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尽管我们有了各种教具、实验、演示手段,也出现了各种模型、仪器、图表、挂图,但这些毕竟不能把声、像、动态等特点集中于一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则能做到,这是书本加黑板加模型的模式所绝对达不到的。

总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应做到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點决定了信息技术这种现代教育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小学数学研训活动反思

2011年11月8日-12月9日涞水县小学各研训基地活动有序举行,此次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两项:课堂教学(同课异构)两节和课后主题教研活动。(内容参见涞水县教研室小学各学科博客中有关本学期研训基地活动计划)

本次研训活动是上学期涞水小学“开放周”活动的继续,是由教研室全程参与的,以研训基地为单位举办的大型教研活动。学区校长、业务校长都对活动非常重视,从计划到具体实施,统筹安排本学区的研训活动并积极配合研训基地工作。

无论课堂教学,还是课后的主题研讨;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参与主题研讨的教师,每位教师都有充分的准备,这能从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课后教师们的研讨中体现出来。

(一)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效果有目共睹

1、教学目标明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求实效;

3、注重课堂生成;

4、较为熟练地使用多媒体。

(二)教研突出主题,重视实效

1、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每个研训基地教研主题的选择,都是从教学实际中来,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困扰我们正常教学的难题,这能从我们各研训基地上报的计划中看出来。

当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时候,研训基地能用集思广益,运用集体的智慧,以力求圆满解答问题。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主题教研都能落实好,出成果

每个学区的教师都能从自身的体验出发,结合自己在教学遇到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地研讨,真正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都不保守,每个人都毫无保留,坦诚相见,切实把教研工作做到了实处,突出了实效。在主题教研最后的工作总结中,能够做到目标不偏离,注重实效。

我们的课堂教学和主题教研不单单指向数学、语文、科学、英语这些学科,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涞水小学研训基地在此次活动中,将体育教学纳入此次活动(在上学期,已进行了音乐、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和主题教研活动),走在了全县课堂教学和主题教研活动的前头,反映出涞水小学确实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确确实实落到了实处。

1、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与备课组的作用

我们每节课都不应是个人埋头苦干的结果,而是应当积极汲取他人之长,正如牛顿所说的一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而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个人素养,以利教学与教研。

2、抓精品课,锻炼人才

课程改革的重点,总会落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推出精品课,从精品课中发现我们的优点,继承并发展它,才是我们将课改不断推向纵深的需要。

我们追求的精品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课,是与会教师跳一跳能摸得着,学得到,用得上的好课。此次活动在这一点上就显得很是重要。

人出课,课出人。我们需要的是一大批优秀的教师,而不是几个,更不应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几个教学标兵或能手。在这一点上,每个学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不断地推陈出新,都在变化着面孔;教师的年纪在年轻化,而教师的素养在不断地提高。

3、教研活动教师间应充分互动,简洁高效我们每次的教研活动都是注重实效的,力求解决一两个问题,充分互动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我们简洁高效地完成既定的任务。

:        

通过本次活动发现,我县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现在课改的形势,已经有了改革的愿望和意识,正在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法,创新学法,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努力朝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本次课堂教学是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不同学校的老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通过本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拿出不同的教学设计,在同一学校集中展示,效果也不尽相同。“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共同优点:

1、课堂导入都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手,建立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并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在教法与学法上,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能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达到人人学数学的目的。

3、教学结构比较完整。课堂导入,提出问题-------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巩固新知,应用问题---------课堂回顾,反思提高-------作业布置,课堂延伸。

4、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参与度也较高。

5、教学(学习)目标基本达成,教学效果良好。

二、问题与建议:

1、通过下乡听课和本次基地活动发现,我县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包括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两方面。希望广大教师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尽快成长。

2、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让学生学习既“营养”又“好吃”的数学,保持数学课堂的持久魅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3、在教学中注意三维目标的把握于达成;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恰当、合理的教法与学法的选取,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能有效的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课程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活动,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4、一线教师使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的能力还需加强。

三、收获反思:

下乡过程中有的校长和老师问什么是“同课异构”,为什么要“同课异构”?下面我谈谈对“同课异构”的认识:

“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那么为什么要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宗旨和最终归宿是什么呢?回答很简单,那就是要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那么如何在同课异构的基础上实现高效教学呢?我们认为有几点是需要教师把握的:

1、教学目标——高效课堂的灵魂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或虚化或大而空或多而杂,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低效。学生上了一节课,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收到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所以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最佳的重要途径。它既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

2、教师——高效课堂的执行者

由于教师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自身素质、知识水平及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对同一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会渗透在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之中,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教师必须要有认真地态度,要有为自己“充电”的实际行动,要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和能力。在比较中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双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中教师的个性发展成为了积极的可能,比较中促进了执教者的自我反思,比较中拓宽了听课者的教学思路,创设了自觉进行教学研讨的氛围。课堂教学的高效成为“同课异构”的最终归宿。

3、学生——高效课堂的受益者 

“同课异构”是为了教学高效,教学高效是为了学生受益。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真正地把学生当成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现在更是把学生的未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作为了自己的使命,高效教学的最终受益者就是学生了。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目前,我们对“同课异构”的理解和认识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还将继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要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我们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小学研究小论文范文

旅游地理为地理选修内容。旅游地理的教学应以必修地理知识为基础,与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融合,同时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以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旅游地理;教学。

旅游地理为地理选修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新课程理念,立足地理必修内容,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旅游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相关知识拓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从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方面,关注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地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融知能与情感、兴趣与审美于一炉,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野外生存、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为全面贯彻地理新课程理念,旅游地理的教学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旅游地理教学应以必修地理知识为基础。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其中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的特点,其开发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当地独特地理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对游客能产生吸引力的资源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在体验旅游业给人类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在不违背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解决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使生态、社会与经济三者相协调。旅游地理的教学应以必修地理知识为基础。

1.旅游地理与自然地理知识的融合。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复杂多变。学生在学习旅游地理之前,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以及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各个不同的区域范围内各种自然要素互相结合,且各种地理事象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了旅游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例如,在学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地图,先找出这些旅游资源的位置分布,再利用已掌握的相关自然地理知识,重点分析是在哪些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地域特色。并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些不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会形成哪些类型的自然地理景观,这样自然就可以开发成各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区。可以在教学中着重分析各个区域之间的地域差异,这样有利于学生归纳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

2.旅游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旅游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传统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基础上,还形成了一大批特种旅游项目:以观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为目的的乡村旅游,以及以参观工业场所了解产品生产和制造过程为主的工业旅游等。在学习“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可结合人文地理德国鲁尔区传统工业的典范进行教学。首先可简单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和衰退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为主题,通过课本一组景观图片的展示说明鲁尔区的变化,并介绍该传统工业区的特色旅游资源,使学生了解此种生产模式所具有的独特性,最后结合旅游资源的多样化特点,启发学生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就业等,这样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3.旅游地理与区域地理知识的融合。对于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活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可先根据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重点学习各个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不仅是“天生丽质”,也可以人为打造,从而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带动地方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时,可利用教材中第四章第一节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开发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讨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联系实际,探讨如何做到兴利除弊,尽量减少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旅游地理强调“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其中旅游资源评价、旅游景观欣赏、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活动设计等主题探究活动,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例如,在学习“旅游活动的设计”时,可以“打造我的精品旅游线路”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可结合春游或秋游活动,教师提供导游图,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自主查找、收集旅游活动相关资料与信息,并设计游览公园的具体线路(提醒各小组选择线路的基本依据:达到“四最”——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丰富的旅游体验、达到最满意的效果)。最后全班比一比,看哪组设计的线路最好(比较的标准:是否达到旅游线路的基本要求,是否考虑到动静结合、有快有慢、有虚有实、旅游安全、环境保护等)。学生通过自己提出优秀线路的标准,可锻炼他们评价线路设计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旅游地理虽是选修内容,但综合性强,涉及内容丰富,在实际教学中,应与地理主干知识融合,并注重学以致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的颁布,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使广大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代化如沐春风,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如何开展好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自己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面对现实,正确认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偏远、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的制约,学校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建设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和信息素养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地区整体信息素养较低,尤其在农村地区更是呈现出与时代发展脱节的状况。

(2)师资队伍建设落后,学历与学科不配套,导致教学水平较低。

(3)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受应试教育现状制约,信息技术教学处于敷衍应付检查的状态。

(4)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未能落到实处,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5)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生搬硬套,不加创新地将课本知识照搬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地区和学生差异,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6)学校层面管理理念落后,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滞后,设施设备闲置现象十分普遍,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多措并举,全力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益。

1.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学科。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知识性很强,操作性更强。时代在不断进步,可是很多偏远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家庭没有电脑,很多小学生入学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教学中要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易上手、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堂,更重要的是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亲自体验信息技术的乐趣,使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爱上信息技术课堂,从而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原动力。

2.提高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强信息技术资源的建设,注重师资水平的提高。

学校首先应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按照相关要求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程,不得挤占信息技术课时,鼓励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同时学校应该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个人待遇上也有所体现,调动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学校要引导和鼓励有一定能力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尝试自己的资源库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途径,加强研究、大胆尝试,让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最后,学校打造一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计算机师资队伍,考虑小学低段语言障碍的难题应注重培养本民族的计算机教师,适时开展信息技术的双语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打造一支既与时俱进又有民族特色的教师队伍。

3.充分利用政策支持,管好、用好信息技术设施设备。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对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农村小学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同时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配备已日趋完备,为学校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备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校应完善相关设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使用充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提升作用;其次,结合国家开展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让多数教师具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再次,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力度,转变教学理念,突破常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校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后,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传承民族文化服务,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模式,赋予民族文化更多的时代气息。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激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并为他们今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承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研修活动方案

一、主题确定: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及空间模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对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学科能力形成的主要初始阶段,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目前来看“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大领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中“图形与几何”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关注与思考的焦点。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重视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这就意味着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磨教材和学生,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特确立了本研修主题。

二、研修目标:

1、进一步研读2011版新课标对“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具体要求。

能,积累更加全面、系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基本思想。

3、通过学习与研究,引领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形成有效教学策略,提升研读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最终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

一、 研修内容

1、 “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分析 (研读课标,明确要求;研读教材,梳理知识脉络)

2、 “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3、 名家名师课例赏析。

4、 “图形与几何”教学典型课例研讨。

5、 数学教学资源建设。

二、 研修方式

(一) 网络引领

1、 专题讲座收看

2、 专题文本阅读

3、 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范例参考

4、 专家在线答疑。

(二)自主实践

1、研读教材深入思考

2、教学设计

3、课堂实践

(三)交流碰撞

1、教材解读网络交流研讨

2、教学设计网络研磨

3、在线观课评课

4、学习心得交流

五、研修流程

第一阶段:研读课标,明确要求,研读教材,梳理知识脉络。

第二阶段:名家名师课例赏析,撰写学习心得

第三阶段; 学员“图形与几何”典型课例研讨。

第四阶段; 数学教学资源建设。

第五阶段:总结阶段。

六、研修资源

(一) 北大网络课程资源

(二)引领团队资源(坊主资源)

(三)坊外资源

1、相关资源链接

2、他访活动

(四)生成性资源

1、学员优秀作业阶段荟萃

2、学员优秀课例阶段荟萃

3、学员优秀心得阶段荟萃

七、研修成果

1、《“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内容分析》

2、《“图形与几何”领域有效教学策略》

3、《“图形与几何”教学如何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4、《“图形与几何”教学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图形与几何”领域典型教学案例》

为引领教师在网络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聚焦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计划开展线下研修活动,以使参训教师明确其教学行为的改变,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根据湖北省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省2017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总体部署,参照洪湖市教育局关于落实“提升工程”线下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省、市教育部门及镇中心学校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为做好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线下实践工作,制订本方案。

一、参加对象

参加网络研修的全体教师。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线下实践测评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线下实践测评实施方案,督促指导测评工作。结合本校的校本研修规划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按照《提升工程线下实践测评实施计划模板》客观、公正地对参训教师进行线下实践测评活动。

(二)学校建立提升工程培训管理纸质及电子档案袋,对培训过程资料、尤其是参培教师学员专业成长档案等归档管理。

三、主要目的

1.通过线下研修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 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2.通过研修活动,发现和解决教师在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通过研修活动,引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会总结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撰写教育叙事故事,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能力,促进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

4.根据提升工程培训内容及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要求,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将提升工程培训教师线下实践测评融入校本研修工作一并实施和测评。重点落实在学用结合上,通过以评促学,以学促教。

四、活动内容和方法

线下实践包含三个活动。

(一)教师备课

“提升工程”第二阶段课程是“运用技术工具 加工教学资源”,第二阶段的作业是提交一份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设计。根据线上课程内容及作业要求,校本研修活动按照“学课程”——“写教案”——“学校督查”——“上传教案”即“学、写、查、传”这四个环节,通过学校查这个环节,督促教师独立、真实完成作业。

(二)校本培训

实用信息技术操作培训。根据第二、三、四阶段的线上课程内容,结合实际需要,在此期间举办三次技术操作训练,把有关技术知识转化为教师技能。具体安排见附件。

(三)教研活动

1.线下实践测评考核总分值100分,85分(含)以上为优秀,60分(含)以上、84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按2:1比例折算为校本研修学时。

1.全体参培教师要高度重视“线下实践”活动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全员参与线下实践工作。

2.建立健全教师提升工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3.活动实施要做到有主题、有方案、有过程、有资料、有测评、有考核、有总结,要有教研意识、成果意识和资源意识,积极上报应用实践优秀成果、资源。

4.测评结果纳入教师期末考核。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计入。

附件:

提升工程线下实践实施计划模板

小学

2017年11月5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