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兔安家(优秀19篇)

时间:2023-11-21 10:33:13 作者:MJ笔神 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兔安家(优秀19篇)

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进行灵活调整,使之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习需求。无论是新任教师还是有经验的老师,编写好教案都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6-11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渗透环保。

师:昨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到游乐场玩了一趟,戏演完了,同学们回家了。(课件演示散场后的情境:一地的饮料瓶。)。

师: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话要说?

师: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评析】:

承上启下,让故事有发展,并能通过情境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巩固旧知。

1、出示练习一第2题。

师:这群环保小卫士收集了这么多易拉罐,他们碰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帮他们解决吗?

2、生理解图意。

3、独立解决。

4、汇报交流,巩固旧知。

(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第9页的做一做。

师:环境美了,花开了,小鸟飞来了,蜜蜂也来采蜜了。(引导观察主题画)。

(1)汇报主题画的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主题画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比一比哪组提出的数学问题最多,解决的方法最多。

(3)小组汇报交流,其它小组可以补充。

要求每一种方法都能用综合算式解决。

【评析】:

在数学学习中,提出数学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在这一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题,再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群体中互相启发,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增强了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既增长知识,又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

2、出示练习二第3题。

(1)生获取信息进行合理估算。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评析】能够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用所学知识解释估算的过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源信息,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四)全课总结(略)。

【评析或反思】。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并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能够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用所学知识解释估算的过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这些都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教学时,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创设学习情境,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对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所体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p96、97、98。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

2、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是难点。

教学准备:

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让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二十二1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举手自由口答。

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学生提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师生重点解决问题。

3、小黑板除数统计表、统计图。

(1)学生在树上独立完成。

(2)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

(3)师质疑: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停车场每种车的数量,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进来,巩固所学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体验怎样收集信息。

二、生活应用。

1、出示97页2题。

(1)同桌观察理解。

(2)独立在书上完成。

2、互相纠错评价,教师巡视辅导。

3、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数正字来收集信息。

三、开放实践。

1、p97页3题4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统计。

(1、2、3组做3题,4、5、6组做4题)。

(2)展示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调查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

四、全课总结。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自然物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长度,理解用不同长度的自然物测量,数据不同但结果相同。

2、在听赏故事中引发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材料准备:ppt课件、木夹子、吸管等。

活动过程:

小结:测量可以知道物体有多长。

二、根据故事,尝试工具测量(价值分析:梳理测量要点)。

(一)、提问:许多相同的夹子,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操作,尝试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测量)。

小结:很多夹子用一个接一个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

(二)、提问:一根吸管,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用做记号的方法测量)。

小结:一根吸管用做记号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

(三)、提问:没有材料,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交流,了解身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

小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的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

(四)、提问:同样是蛇,量出的`长度为什么不同?(价值分析:通过比较,理解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结果不同)。

小结:不同长度的材料测量,数据不同但长度相同。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

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尺子、图钉、纸条等。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1、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

尺子、图钉、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1、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兔安家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律;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5.在”观察物体”这个单元,学生将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6.在”方向与位置”这个单元,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7.通过学习“统计与猜测”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8.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应用问题时,旨在培养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行心。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2、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节。

数一数1。

儿童乐园2。

有几块积木1。

动物聚会2。

题目数一数备课人邹艳华。

教学。

目标。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难点: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连加比较简便.。

教学。

准备图片。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出示玩具图激发学生兴趣.。

1.师述:同学们都喜欢玩玩具吧,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玩具.(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1)。

这里共有多少个呢?谁能数得又快又准确.。

2.学生独立根据挂图数.。

3.指名说说自己数的方法(一个一个的数;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

4.讨论哪种方法数的快.。

5.将学生数的方法用算式表达,并板书:5+5+5=15(个)3+3+3+3+3=15(个)。

同时回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二。

2.学生独立数.。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由组长带领组员,按着顺序一个一个的说,说出自己的想法)。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数的方法,并说出相应的算式,板书:

6+6+6+6=24(个)。

4+4+4+4+4+4=24(个)。

5.让学生说一说数完后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

1.(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4)观察图片.。

2.学生独立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指名汇报.。

4.数有多少个苹果,提问:六盘呢?十盘呢?十五盘呢?算式应该怎样列?

板书设计。

熊猫图圆片图方格图。

5+5+5=156+6+6+6=2410+10+10=30。

修改及补充内容。

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兔安家

1、学会8、9的加减法。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序思考的能力和表述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熟练计算8、9的加减法,对8、9的加减法进行有序整理。

教学(具)准备教材相关情景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涂一涂。

三、试一试。

四、练一练。

2、思考,明确要求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列式,汇报,6+2=8或2+6=8。

3、独立思考,明确要用减法来计算,列式:8-2=6。

4、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整理,小组代表发言。

1、看图,回答:一共有9个格子,涂色的有1个格子,还有8个格子没涂色。

2、思考,列式:8+1=9。

3、拿出彩笔涂格子,想涂几个就涂几个。

4、小组讨论、交流,列出算式,整理算式,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独立审题,交流题意,汇报算式。

第一幅图:4+5=9。

第二幅图:9-2=7或9-7=2。

2、独立完成计算,在小组内比一比。

3、交流,完成第3题。

看图,理解题意:把小动物身上的数字相加,凑成9。

7和2凑成9,8和1凑成9,6和3凑成9。

2、同学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2、你能根据这幅图分别列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吗?

3、让学生拿出有9个方格子的纸,随意涂几个格子。

4、提问:涂了几个格子?还有几个格子没涂?你能用减法算式表示吗?

刚才同学们已经整理出了8、9的加减法算式,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

全班订正,重点订正第二列最后一题和最后一列第三题。

1、第1题。

引导理解题意,列出算式,指名汇报。

2、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小组的同学可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全班订正。

3、第3题。

让学生看图获取数学信息,自主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9的加减法。

训练有序的思考能力。

巩固8、9的加减法。

进一步熟练8、9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五、全课小结。

学生畅所欲言。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巩固学生的记忆。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8、9的加减法。

8的加减法。

加法:

减法。

9的加减法:

加法:

减法:

备注:

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兔安家

一.复习内容:

1.1--9的口诀。表内乘除法计算、口诀的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

2.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应用题。求几个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关于平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等。

二.复习目标:

1.记住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会用乘法口诀熟练的计算表内乘法。记住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熟练地求商。

2.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提高质量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习,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3.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4.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估测和测量身边的物体的长度,这样的操作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加与减12月中旬。

2、购物12月下旬。

3.乘除法12月下旬。

4、图形的变化元月上旬。

5、测量元月上旬。

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兔安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89页的内容5---8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综合运用乘、除法的知识。

2、在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今天,在森林里有一场热闹的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解释运用、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五题。

师:今天运动会的第一个项目是龟兔赛跑,这次比赛可跟以前不一样,不但要比谁跑的快,还要比谁更聪明,因为裁判在终点出了一道智力测验题,谁找出了其中的奥秘,才算获胜。我们也一起看看裁判出了什么题吧?打开书89页找到第5题,请同学们先填两个算式,然后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

(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队,一队代表乌龟,一队代表兔,比一比哪队最棒)。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规律。

指名回答:上面相乘的两个乘数相同;下面相乘的两个乘数都和上面算式的乘数有关,一个比它多1,一个比它少1;上面的积比下面的积多1。

师:谁能根据具体的题目说一说?

指名回答。

(例:用3×3=9。

2×4=8)的算式说一说。

师:真聪明,那你能照样子再写一组数吗?

学生回答。

2、课件展示课本第6题。

师:接着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项目跳远比赛。小蜜蜂当裁判,小猫和小狗两位选手参加。让学生看课件。

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看,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a:小猫我按2的倍数跳。

生b:小狗我按3的倍数跳。

生c:小蚂蚁是裁判,让把跳到的格子涂上颜色。

师:同学们观察的十分认真,那你们愿意帮助小猫和小狗在跳到的格子上涂上颜色吗?(愿意)请同学们把小猫和小狗跳到的格子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小猫涂一种颜色;小狗涂一种颜色,涂完后请将有颜色的格子找一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完成后思考反馈)。

师:有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我们发现,小猫和小狗有时会跳到同一格,而且这些相同的格子都是6的倍数。

师:同学们都是善于发现的好学生,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可能说好;也可能说不好)那接着我们就好好表现吧,老师要给同学们一个艰巨的任务有信息完成吗?(有)。

3、出示第7题。

师:精彩的运动会圆满结束了,它们也该回家了。可是,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小蚂蚁走的慢回不了家了,愿意帮它们,送它们回家吗?(愿意)。

课件展示第7题。

师:将蚂蚁身上的数字和房子连起来,正确了它们就可以回家。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蚂蚁安全、准确地送回家。

指名让学生做,正确给予表扬。

4、处理第8题。

(引导学生计算)。

你知道自己每天在学校的时是吗?一个星期呢?

三、小结新课标第一网。

这节课我们观看了精彩的运动会,你能说说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自由发言,谈收获)。

四、课外作业:

练习册第5、6题。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一个探索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围绕“去数学广角游玩”这样一个主题情境,通过数字城堡开超级密码锁、到智慧闯关、百花园涂色等活动,由浅入深,开展探究学习,实现了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探究过程趣味化。对于本堂课的提问的价值性,我作出如下反思:

课堂中一问齐答有16次,一问一答有7次。

导入过程中的问题:

1、大门上的星星钥匙我们能把它装上吗?怎样安装?(一问一答)(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装上红黄,门有反应吗?钥匙这样装对不对?(一问齐答)。

3、除了两种颜色交换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两次)(一问一答)(意欲引导不遗漏)。

新授:

1、超级密码锁怎样才能打开?(多余)。

2、那你们知道密码是什么吗?(一问一答)(引发思考)。

3、密码是由1、2、3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会是什么?(一问多答)(引导学生踊跃尝试)。

4、由1、2、3组成的两位数到底有几个呢?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来呢?(两次)(鼓励学生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5、我们看一看这几位同学摆的,你们发现了他们摆的顺序了没?(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寻找规律)。

6、他是先把1放在了哪个位置上?(一问齐答)。

7、十位选了1,个位可选什么?(一问齐答)。

8、十位选了1,个位先选2,为什么先选2?(生答顺序)(一问齐答)。

9、我们把1放在十位时,能拼成几个两位数?(一问齐答)。

10、我们能不能把2也选出来放在十位?那个位上可以是?(一问齐答)。

11、我们这里是先固定了什么位置?(一问齐答)。

12、换一组,展示第二种方法,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一问齐答)。

13、我现在选了1和2了,还能选别的吗?(一问齐答)。

14、这两张卡片还能拼成其他数吗?(一问齐答)。

15、谁能给这种方法命个名?有补充的吗?(一问一答)。

16、我们除了可以固定十位之外,还有没有哪个位置可以固定呢?(一问齐答)(意在引出固定个位法)。

17、我们找到的密码有几个?(一问齐答)狮子大王会不会还给我们一些提示呢?(引出下面的内容)。

18、狮子大王还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一问齐答)(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

19、有没有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黑板上的方法呢?(思考,方法的`灵活运用)。

20、我们先尝试黑板上的哪种方法?(一问齐答)。

导入过程中的星星钥匙怎样安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级密码的探索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小组内合作,让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给他们创造思考条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超级密码的探索过程中直接给出条件,要求学生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这些密码,让学生初步感悟要按顺序思考的价值并初步掌握排列的方法。

狮子大王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让学生跃跃欲试,并迫不及待地动手做起来,借助了前面刚学的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和位置交换法,绝大部分孩子很好地达成学习目标。红黄蓝三种花分别给男生女生,有多少种不同的送法?是不是也可以借鉴前面的密码的排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内化和迁移,感知这些方法不仅在数字中适用,在色彩中也适用。课程设计中有一个拍照环节,让生体会固定位置与交换位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课程设计中特意选取这样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让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由于时间问题,没能在课堂上实现。

最后同学们带着思考题下课,3个人两两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求几是几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能根据条件正确找出有关倍的关系。

3.根据情景图,围绕几是几的几倍来自己编题并回答。

教学重难点:

知道求几是几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三、练习。

1.师出示情景:

(3)像这样,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是今天要学习的本领。

2.出示:几是几的几倍1.认识“倍”。

(1)问:大象的只数是长颈鹿的()倍?你是怎么知道的?10里面有2个5。

(2)如果请你来列个算式,可以怎么列呢?用除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求大象是长颈鹿的几倍,就想10里有()个5,算式是10÷5=2。

师:倍不是具体的单位,所以2的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2.找有关倍的关系。

问:除了大象和长颈鹿,还有哪些动物的只数也有倍的关系呢?找一找,说说()是()的()倍,列式计算。

1.p37页2填一填,算一算。

你还能提其他哪些问题呢?自己说一说,四人小组交流。

2.p37页3、4,看图填一填,列式完整解答。

3.妈妈买了一些水果桃子9个20元苹果3个5元梨6个15元用学过的本领编题并列式计算。

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五二

练习二。

二.1.宛转悠扬自失起来弥漫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

2.斜射在山腰上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三.1.唐代杜甫2.c。

四.1.农村生活农民2.略。

五.向日葵一串红黄红相间的花丛,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六.略。

练习三。

一.山珍海味遗臭万年杂乱无章点石成金弱不禁风粗制滥造火上浇油笨嘴拙舌。

二.勿施于人差之千里五谷不分满盘皆输一鸣惊人百年树人。

四.斗千军万马。

五.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火烧赤壁收取东川,西川。

3.某种现象再次发生。

4.翻来覆去地看学生的论文,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向同事请教处理办法。

5.从罗马法精神的高度(或答:从文明与野蛮的分际的高度。或答:从法律的高度。)。

6.略。

练习四。

一.1.想2.编3.写。

1.隐喻着因年龄的稚嫩,认识的浅陋,而容易犯的不可避免的错误,青春路上的小路,是喻指因犯错误而走的弯路.2.作为“过来人”所拥有的生活经验;想以此来劝告,避免后来人重蹈覆辙.3.表现了“我”好奇心,求知欲,不屈不挠的精神,及执着与顽强.4.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执著于一个目标,顽强地奋斗,努力,未来就是美好的.5.任何人都具备人类所共有的美好品质,好奇,求知,执著,顽强,并且乐于实践,不落后,这是我们值得庆幸的优点.6.“过来人”的“拦路癖”,无非是想让后人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但是人性的发展却无视这些,它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不会因为长者的经历,而废除后来人的成长过程,没有这一过程,就没有真正的成长,这是规律,所以,明智的长者,会叮咛之余,微笑着关注这一切的发生与结束.

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五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集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明白算理。

教学准备:1-10数学卡片、算式卡片、头饰。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教学。

一、第1题教学。

今天,动物园来了很多小客人,他们都想找一个好朋友,可是却没能找到。让我们班这些聪明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忙找一找。分给10个人动物头饰,一张数字卡片。要求:

1、找出的好朋友必须是两个数合起来组成10。

2、边唱《找朋友》边做。

3、汇报:________的好朋友是_________。

二、第2题教学。

解放军叔叔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打靶的本领。

看第2题,明确题意。独立完成,校对。

三、第3题教学。

1、整体估计是黑棋子多,还是白棋子多。

2、数一数每种棋子的数量。

3、进行比较:_______比______多_______。

_______比______少_______。

4、完成练习,校对。

四、第4题教学。

1、看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小组交流。

五、第5题教学。

老师看时间,要求在2分时间内完成。

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六、第6题教学1、分小组模拟比赛。2、小结评议。

七、教学游戏:

理解8的组成:你出6,我出2。你出(),我出()。

八、回顾总结。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这堂课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写一写我们学过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内加减算式的整理。

1、让学生尝试写出10以内的有关加法算式。

2、小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

3、试着进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数是10、9、8、7、6、5、4、3、2、1、0进行整理、归纳。(放手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每组发给一张表格,完成表格。

4、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

5、继续讨论:

根据小组间填的表格进行讨论:

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汇报讨论学习情况?

三、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页上面的图,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理减法算式。

3、小组交流。

4、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

6、小组汇报。

四、回顾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说一说: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你呢?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1、学习数数1~5,能点数5的数量。(重点)。

2、让幼儿喜欢参与课堂游戏。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数数1~5,能点数5的数量。

活动难点:能通过图片的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热身: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听听,是谁来了?

播放音乐《猴子上学》。

幼:猴子。

师:哇,小朋友真棒!那就掌声有请我们的猴子小客人出场。

二、导入:

师:小朋友,猴子有话要跟小朋友说哦!(老师扮演猴子角色)说“各位小二班的宝宝们好,今天我要去上学了,我想请小二班的宝宝们陪我一起去上学,好吗?”幼:好。师:那我们出发咯!

三、主题部分。

1、看ppt,开始学习1~5的数数。

师:哇,我们终于来到猴子幼儿园啦!宝宝们看,里面有好多小猴子同学哦!他们玩得好开心呢!

师:那里面究竟有多少只小猴子呢?宝宝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引导小朋友看着图片学习数数1~5)。

①我们先来到课室,课室里面有上课的桌子和椅子,有多少张桌子呢?请宝宝们数一数(1、2、3、4、5)。

②接着,我们去到洗手间,洗手间有厕所可以方便哦!请宝宝们数一数我们有几个厕所呢?(1、2、3、4、5)。

③然后,我们来到操场上,操场上有好多猴子在摘桃子,它们摘了多少个桃子呢?请宝宝们数一数(1、2、3、4、5)。

④操场上还有小猴子在比赛跑步呢,我们一起帮它们加加油,好吗?我们一起喊5次“加油”(做上动作)小猴子们比赛赢了,我们一起欢呼5次“耶、耶、耶、耶、耶”!(做上动作)。

3、进行数数游戏,加固幼儿对数数1~5的学习游戏《我是模仿小星秀》。

师:宝宝们,今天和猴子们玩了一天了,开心吗?幼:很开心师:现在猴子们累了,要休息了,你们可以帮猴子找到他们睡觉的家吗?要数清楚每个家有几张床,可以睡多少只猴子哦!

四、结束部分。

师:宝宝们,猴子们回家休息了,我们也要回家了,今天我们和猴子一起玩,学习了数数1~5,回去记得要告诉爸爸妈妈哦!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请你们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一、情境导入:

1、录像中定格2张烈士群雕的照片。

3、学生回答,提问:他说的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想一想:这2张照片一样吗?(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5、得出结论:同一个群雕,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6、巩固练习1过渡:同学们活动结束回到了学校,又拍了这样的2张照片。

提问:你知道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吗?让学生辨认说说理由。[课件点击照片可以放大出示]。

7、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实物,探究新知。

2、指导拍照:

(1)出示小猴,指认小猴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2)请各小组组长把小猴像老师这样摆好,比一比哪一组摆放得又快又好!再指指小猴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3)刚才这小组同学表现真好,我请他们按刚才的位置到讲台前先给小猴拍照。四人演示。(看到他们4人拍照,请你们想想我们拍照要注意什么?)。

(4)其他人也想拍吗?请大家像他们一样轮流用相机拍照。

(5)在大家给小猴拍照前,老师提一个要求:请你们对准小猴拍,把拍到的小猴的样子“印”在脑海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拍的又好又安静。

请(演示的4人)一个一个找出自己拍的照片。

5、老师也给每个小组准备了4张照片,请每个组长从信封里拿出照片,请你们像他们一样也找出自己拍的照片。

6、分层次活动:

(1)请站在小猴前面的小朋友起立。你们举的都是小猴的哪面?

7、交换位置观察。

刚才我们是在自己座位给小猴拍照的,你们想不想到其他位置来观察小猴?先请看一段录像[播放四个小朋友轮流换位观察小猴的录像]你们会像短片中的小朋友一样有序的换位观察吗?请各组开始。

8、小结:大家站在小猴的4个不同位置,拍照片,选照片,大家学得真好!

三、巩固练习。

1、汽车直接出示题目,问:这是什么?(汽车)老师指相应的观察者和汽车的面,问:这是汽车的哪一面?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请你们打开书第95页在书上用线连一连。集体反馈。

2、观察茶壶。

(1)老师这儿有一把茶壶,指认茶壶的壶嘴、壶把。请各小组长轻轻取下筐子,把茶壶像老师这样放好。

(3)交流结果。请一小组汇报。你看到的是几号图?和他看得一样的人举手。

(4)你能说出其他三人看到的各是哪幅图吗?小组交流。请1-2组汇报。

(5)如果老师想拍到壶嘴,我可以在什么位置拍呢?请看到壶嘴的同学起立;如果老师不想拍到壶嘴,我可以在哪儿拍呢?请没有看到壶嘴的人起立。

四、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今天我们一起学会了什么?

2、让我们一起欣赏小记者给我们拍摄的雨花台的美丽风光。

《4的乘法口诀》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教学内容:。

书本55页的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

1是使学生熟记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我先学。

学一学:

4+4=82×4=8或4×2=8二四得八。

试一试:

4+4+4=或。

4+4+4+4=或。

4+4+4+4+4=或。

二.课堂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课本55页“做一做”

背口诀,对口令。

四、课堂作业。

课本练习十一的第1、2题。

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五二

(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重点:

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森林里有一场动物运动会,小动物们要出发了!

二、解释应用,巩固练习。

1、乘车。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明图意。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7辆小汽车,分别写有3、4、5、6、7、8、9。

(2)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反馈。

2、动物接力赛(完成35页第4题)。

师:来到运动场上,瞧!动物接力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一起参加吧!

(1)小组比赛,每组3人,把学生分成4组,其他人做裁判。(准备4个不同的头饰)。

(2)比赛开始,看哪一组能在最快的速度算的又对又快。

(3)完成后反馈,选出优秀小组。

3、搬花盆。

师:同学们的比赛真激烈,现在赛场上有24盆花,要我们去帮忙搬。

出示85页第3题情境图。

学生说懂题意:每人搬3盆,需要几人?

学生计算,并说明计算过程。

生:24÷3=8(人)需要8人。

想:3×(8)=2424÷3=8。

出示第二题,让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计算:24÷6=4(盆)。

生:平均每人4盆。

4、果汁店的故事。

师: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小动物们想请同学喝果汁。

出示第5题情景图。

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并提出问题。

生:有18个杯子,有6个盘子。

生:每个盘子可以放几杯果汁。

学生计算,并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善于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并解决了问题。老师要挑战你们了!

出示表格,学生从表格获取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小结这节课。

师:你们开心吗?有什么遗憾吗?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选用练习册上相应的习题。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例文

活动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种有规律的现象,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现象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同伴合作,自己动手,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创造规律,展现聪明才智,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作业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说一个词语,你们用一个具体的动作来表示一下,准备好了吗?(拍手——拍手——跺脚)(3次)。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

哇,猜得真准,那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猜的呀?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的排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活动内容。

1、找规律。

噢,小调皮正微笑着大家说,小朋友真聪明!

2、画规律。

师:小朋友真棒,能够找到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我们会找规律了,你会画规律吗?(出示一组圆形)你能用你手中的水彩笔使它们有规律吗?(同桌交流,实物展示)。

3、算规律。

4、生活中的规律。

5、创造规律。

师:原来啊,我们的规律无处不在,想不想自己也来创造一些规律。

你能用动作来做一个规律吗?

今天,教师还帮大家准备了学具,你可以用材料袋中的学具来摆规律,也可以用水彩笔在作业纸上画规律,还可以用动作让大家来猜规律。下面我们四个小朋友一组,比一比,哪一组同学创造的规律多一些,美一些。

三、活动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找到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规律,学完以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例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三、教学难点。

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四、教学准备。

钟面教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认识钟面。

(1)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3)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

(4)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5)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再指名说。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1)继续拨时间,让学生说是几时。

先拨7时,再拨7时不到一点,最后拨7时过一点。

(2)7时不到一点。

提问:这时是几时呢?小组商量,学生汇报。

(3)7时刚过一点。

提问:这又是几时呢?

(4)小结:像这样接近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并适当追问是怎样想的。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第一幅图钟面上是几时?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第二幅图呢?

追问:怎么都是10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出示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四)全课总结。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