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研报告实例(模板18篇)

时间:2023-12-01 14:35:10 作者:JQ文豪

调研报告是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具有较强的实证性和科学性。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准确表达调研结果和分析,使报告更有说服力。

社会调研报告

:

会计对公业务及储蓄、* 、* 业务等

认识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大学校园就像一个小社会,入学已经两年了,我们已经渐渐地适应了这个小社会的生活,然而作为大,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暑假作为一个很好的接触社会的契机自然不可浪费。于是继“三下乡”社会实践结束后,我于7月12日至7月28日在中国信合营业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在于一步了解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宗旨,其次就是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经过在信合调研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我这次实习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对公业务)和储蓄业务,其他一般了解的有* 业务,* 业务。从这些业务上,我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在这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作为国家经济机构核心的金融,无疑应当起到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控制局部经济过热,重在调整结构。

长期以来,存贷利差一直是我国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而众多银行均简单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追逐热门行业,垒大户等现象的发生。这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高度依存关系也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

银行的发展有赖于整体经济环境的回好,但经济的健康运行并不是依靠银行无原则地放贷就可以完成的。这不仅需要银行通过对宏观调控经济整体形势的研究审慎确定信贷方向,同时也必须对我国目前这种简单的依赖存贷利差,特别是依赖对公业务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加以改变。这种对银行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利润来源,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企业,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淡化对公业务,使某些企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信贷资金,提高企业的资金运用水平,防止企业盲目扩张,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意识;对政府,可以降低经济调控的难度,避免因为银行与企业 高度依存关系,而造成的在宏观调控政策实验中投鼠忌器现象的发生。

当然,银行调整盈利模式并不是鼓励银行放弃对企业的支持,而是要求银行在强化对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将信贷资金真正送到规范运作,效益良好的企业手中。金融的稳定性,才是企业对经济最大的也是最少持续的支持。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基本的业务往往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所以基础的实物尤其是显得重要,特别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所反映的高级技工的工作机会要比大学本科生大,就是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强。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任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

这半个月的实习,我认为对我今后走向社会祈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与人文明相处等一些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公司领导和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使自己更加成熟。

社会调研报告

目前,我县农村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据公安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1-3月份,我县农村共发生刑事案件606起,同比下降29.8%,破案290起,破案率为47.9%,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八类案件发23起,同比下降8%,破案21起,破案率为91.3%,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命案发2起,同比下降33.3%,破案2起,破案率100%,同比持平;两抢一盗等侵财案件523起,同比下降31.1%,破案246起,破案率为47%,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共查处治安案件1407起,同比下降4.9%。

由此可以看出,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的农村社会治安提升计划效果显著,农村社会治安得到大力改善,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在调研中,被走访的群众均表示支持、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绝大多数被走访群众对当前农村社会治安感到满意。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结果,也是公安机关强力工作的结果。通过调研和座谈,我们发现全县公安机关克服警力不足、财力紧张、装备落后等困难,创新工作方法,制定得力措施,切实发挥了维护农村社会治安主力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自去年以来,全县公安机关以实施农村社会治安提升计划为主线,相继组织开展了春雷行动、打击犯罪四项会战、严打“两抢一盗犯罪”、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535起,其中八类案件285起,命案22起,两抢一盗案件2580起;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571人,其中刑拘670人,逮捕509人,移诉830人,劳教28人;打掉犯罪集团65个、成员254人,其中黑恶势力犯罪团伙32个、抓获成员162人,破获案件近200起,整体破案打击效能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公安机关在全县选择1603个监控点,全面建设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工程;努力推进农村警务室建设,在398个行政村均建立了警务室;围绕“关得上、堵得住、抓得着”的目标,认真抓好“30分钟关睢宁县大门”工程建设,积极构建“四道防线”;大力加强巡防力量建设,压缩犯罪空间,在公路巡逻执勤方面,共投入民警84名,保安100余名,在农村每所均建立一支专业巡逻队,共有警力197人,保安队员近1000人。

自去年来,相继组织开展了张圩、岚山非煤小矿山集中整治、治爆缉枪等专项行动,共收缴炸药16425.5公斤、雷x68枚、导火索410米、废旧炮弹3枚、烟花爆竹506箱、管制刀具438把、仿枪1600把,破案20起,查处涉案人员54人,其中刑事处罚10人,行政处罚44人;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92起,死亡50人,伤69人,直接经济损失23.2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9.8%、10.5%、11.23%、49.05%;共发生火灾事故35起、死亡3人,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30.5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7.5%、持平、下降50%、40.21%。

主要是在普法宣传、青少年教育、两劳人员帮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遏制了犯罪的滋生。

根据委员们在视察、调研中发现和掌握的实际情况,认为我县农村社会治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仍需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虽然实施了农村社会治安提升计划以及公安机关予以持续打击,但由于盗窃犯罪是一项全国性的治安顽症,致使盗窃案件边打边冒,仍然是影响我县稳定的突出问题从调研情况看,农户失窃物资多为家禽、家畜、粮食、农用三轮车等,案值虽不大,但严重影响了群众安全感。

由于我县地处苏皖两省八县(市)结合部,因此受周边县、市的侵扰也大据公安机关介绍,近年来外省市犯罪嫌疑人一直占被抓获嫌疑人总数17%-23%之间,其中安徽籍最多,其次是山东、河南籍人我们在官山、李集两镇调研时,当地干群均反映盗窃案件多数系邻近的安徽人所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群众对基层民主的要求、对发展生产的热情逐步提高,这在一些地方便出现了因土地纠纷、合同纠纷及其他经济利益纠纷引发的集体性案件,还有一些因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能正确处理干群关系以及贪腐、非法侵吞集体资产所引发的集体性事件,这些事件如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便很有可能演变为刑事案件。

在农村,部分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家庭的青少年思想空虚、是非界限模糊、道德水平较低、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是将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创业上,而是沉迷网络,崇尚武力,迷恋色情,有些青少年没有得到及时的帮教,以致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县地处苏皖两省八县(市)结合部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交通环境,为外来流窜犯罪创造了有利条件流窜犯罪跳跃性大,机动性强,案件反弹周期短,侦防难度大一些外来犯罪人员驾车作案,依仗车况佳、路面好、里程短,作案后大都迅速逃逸,给公安机关的打击与防范带来了很大难度特别是周边临近地区存在的一些大型废旧交易市场、牲畜交易市场为犯罪分子销赃提供了便利,有的地方还存在着一些盗、抢“专业村”,来自这些“专业村”的作案人员,对周边农村治安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县公安机关对其鞭长莫及,缺乏控制流窜犯罪反弹的有效对策。

外出打工已成为我县大部分农民群众谋生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每年约有30余万劳动力外出打工,这直接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家中不设防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村庄“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现象较为普遍,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这些人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自我防范能力较差,犯罪分子瞄准这个群体,乘虚而入二是青少年无管教由于留守者多为老弱妇残,加之文化程度较低和忙于农活,因而无能力也无精力对未成年人进行管教,再加上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致使部分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受地方投入财力少、法制宣传形式单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普法教育客观上缺少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相当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导致他们一方面在出现问题特别是纠纷时,往往不知不觉也不愿意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稍不如意,便操戈动刀,大打出手,极易导致恶性案件发生;另一方面,在发现违法行为时不敢也不愿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只是待嫌疑人逃逸后,才报警,致使公安机关痛失战机。

目前,全县共有民警529人,警力比为万分之四,远远低于公安部规定的万分之八的标准,更低于省厅规定的万分之十的标准28个派出所共有民警195人,占总警力36.8%,按照上级公安机关规定的农村派出所警力不低于6人,城区派出所警力不低于20人的标准,目前全县仅有一半派出所达到标准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派出所只能是应付现场处警老百姓能看到的警务行为也只是案发后出现场,主动型警务无从谈起。

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社会治安工作重视不够,未能从“稳定压倒一切、稳定也是政绩”的高度看待社会治安问题,对社会治安工作研究少、过问少、协调少,基层政权功能有明显的弱化趋势,再加上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和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等因素,组织开展义务性的群防群治十分艰难一些镇由于村级经费紧张,没有专职的治保主任组建的专职保安联防力量由于经费无保障、工资待遇低(保安队员工资由各镇按500元/月标准发放)、且不能及时到位(有些镇只能领到300元/月)等原因,也面临窘境、坚持不下去,导致人员流失严重(20xx年招录的1000名保安队员现仅余三分之一),陷入了走--补--走的怪圈。

要进一步加大对各种侵财案件的打击力度,不断遏制其发案数保持对农村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对农村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要尽快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农民群众确实看到违法得到处理,犯罪得到处罚,以震慑违法犯罪,取信于民;提倡见义勇为,鼓励村民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弘扬正气,使广大村民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加大对基层干部的违法犯罪的查处工作,息民怨,平民心,把工作做到基层,把矛盾消化在村里。

一是认真落实治安防控责任制坚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建立以镇党政领导为农村防控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以行政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主体,以基层治保组织为依托,群众广泛参与的治安防控网络总体格局二是要建立农村基层治保会组织每个行政村都要配好配强专职的治保会主任,每个村民小组要设立治保小组组长,做到治安防范和民调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三是进一步完善以镇级为主的大调解机制要在县政法委牵头下,以镇司法所为主,村级调解组织为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调解机制,切实发挥镇调解中心的作用,以便把派出所有限的警力尽可能从调解民事纠纷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有针对性的打防工作中去。

一是加强警务保障,增加经费投入建议县委、县政府提高财政预算返还比例,增加公安经费,保障公安工作的正常运作尤其是近年来办案成本增加,农村各基层所入不敷出,背负着治安和债务双重压力,步履维艰二是打造坚强有力的刑侦队伍刑侦队伍是侦查破案的主力军只有把刑侦队伍做大、做强、做精(提高科技含量),才能更有效的打击犯罪、震慑犯罪三是充实基层派出所警力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战斗主体,是整体公安工作的根基目前,在公安系统内部,既要加强现有队伍的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干警素质,树立"人民群众满意的干警"形象,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可能与允许,尽快解决6人以下派出所警力不足等实际问题。

首先,各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工作议程,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农村社会治安形势的根本好转其次,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贪腐现象的惩治力度,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建立健全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增强透明度,减少干群之间的误会和磨擦。

首先要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预防和减少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发生其次要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提倡文明礼貌、互相互爱、遵纪守法第三要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一方面使农民知法守法,另一方面能够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研究探索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特点,农村基层组织、学校、家长如何形成一个切实有效的教育网络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学校必须履行好教育职责,同时保持与外出务工家长的经常性联系,督促他们担当好子女教育的重要责任对问题少年,制定并落实好具体的帮教措施和帮教责任,务必使农村青少年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健康成长。

社会调研报告

实践目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共同努力,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安心的这一代。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此种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感受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并且给予他们温暖。 通过为期一天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近生活,丰富人生。

早晨8点我们出发,前往寿星敬老院,九点半左右抵达。到达敬老院之后,组长先与敬老院负责人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沟通,就实践的相关事宜等达成共识,同时另一部分同学前往敬老院附近采购慰问品水果等。

十点整我们集体进入了敬老院,老人们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同学们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以后便开始与老人们聊天,并发放水果。老人们对于我们的到来起初有点意外,沟通起来之后便越来越开朗,与我们合影留念,给我们讲一些他们年轻时的事情。讲到工作,讲到家庭,讲到子女,讲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十一点半是老人吃饭的时间,之后到两点半都是老人休息午觉的`时间,在照看完老人吃饭之后我们便暂时的离开让老人们安静的午休。下午两点半,老人们午觉醒来之后我们再拜访,这次老人们比早晨更加开朗,和我们聊了很多。

画面中的这位老人今年81岁高龄,交谈中我们惊讶的发现她是我国西南地区有机化学教育的第一批人。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三十多年,在当年那样的环境那样的条件下能够投身化学教育事业,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这一位今年95岁高龄,看微笑,看谈吐,丝毫不减当年的风范。

其他的同学也没闲着,洗干净我们带来的水果发给老人们吃,推着轮椅带他们在院子里转转。没有儿女在身边,或许只是和他们聊聊天,听他们回忆年轻时候的事,他们同样会很快乐。大家轮着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她们的微笑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最让我们难以割舍的是老人们依依不舍的眼神,和那份不舍的情怀。老人们说:“我们的到来就好像是他们的孙子孙女去看望他们一样”这就是他们的快乐简简单单,我们衷心祝愿他们身体健康。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总感觉我们带来的一点水果,一天时间,太少太少。带走的却是老人们的盼望,离别时的叮嘱,太多太多。不知道此行之后,要再过多久才有机会再去看望他们。这样相处的机会,太少太少。希望这一天的热情和感动,可以持续久一点,再久一点。

敬老院之行结束了,留下的思考是深刻的,虽然硬件设施已经相对完善,老人们在生活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软环境的打造没有我们预期的那样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仅仅是经济建设,需要的是更高的国民素质,当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希望看见的绝不是每年一次的大学生实践,而是更多的人花更多的时间关心老人,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群。同时这次活动也提醒了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业有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社会的需求,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将伴随我们走的更远。走出校园,看看社会,看看现实,我们会发现肩上的担子还是有点重的。

社会调研报告实例

日前,**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困难群众“救急难”工作试点,以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全区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做好各项制度和救助资源的衔接配合,补短板、托底线,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要求得到满足,逐步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长效机制。

一、“救急难”试点工作初步成效。

1、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区“救急难”工作实行区、镇(街道办)两级负责制。依托区、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由民政部门牵头,在原民政窗口上,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窗口,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明确部门职责及分办、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民政、教体、人社、住建、卫生、计生等部门除办理社会救助窗口转介救助外,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直接受理群众的急难救助申请。建立社会救助网络信息平台,实行市、区、镇(街道)、三级联网,做到救助信息三级共享,并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避免重复救助、多头救助和救助遗漏,形成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平台。

对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体进行了临时救助,1-10月共为630人次,救助105.59万元。

2、设立“**市**区‘救急难’备用金”。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万元,并吸收社会捐助资金,设立“**市**区‘救急难’备用金”,实行专账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用于救助我区在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它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家庭。今年以来我区共救助丁佳馨等11名患白血病、肾病的重病患者,各救助1万元,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3、建立急难对象发现报告机制。村(居)民委员会是主动发现急难救助对象的责任主体。发挥辖区城乡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驻村(社区)干部、城乡社区服务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意外事故、家庭成员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主动帮助提出救助申请。在每一个部门、镇(街道办)、村(社区)确立1名专职信息员,对陷入生活困境的困难群众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确保困难家庭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实现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4、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立“救急难”专项基金。通过社会捐赠、赞助方式,在民政部门设立“救急难”专项基金,拓宽急难救助资金筹集渠道,保证急难救助工作有效开展。发挥慈善协会等组织作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针对急难个案开展救助。我区爱心人士、干部职工等为患白血病、肾病等重病的儿童捐助50余万元,极大地缓解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二、“救急难”试点工作的困难和不足。

1、临时救助标准较低,发挥救急难效能有限。一些困难群众因遭遇突发事件、重大疾病导致生活陷入困境,临时救助标准较低,救助效果有限。比如,我区现行临时救助制度规定救助标准最高为3000元,但由于灾难发生的突然性和救助需求的高费用特点,使现行的临时性救助制度,难以解决实质性问题,要彻底解决这类特殊人群的急难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临时救助标准。

2、社会救助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基层落实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我区虽然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但是联席会议运转还处于试行阶段,因此,仅凭一个部门唱独角戏,部门协调落实救急难实效低,救助资源整合欠缺,救急难最大化发挥其效应方面还比较欠缺。

3、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薄弱。全区辖11个镇、街道办26万人。每个镇、街道办只有1-2名民政工作人员,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任务繁重,大多难以承担日益增多的社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工作力量不足和任务量负荷过重的矛盾在**区较为突出,就民政局而言,低保入户调查人员也难以落实。因此,对急难对象的实际家庭收入情况的跟踪调查、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三、对策及建议。

1、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一是要深刻理解救急难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社会救助机制创制。首先要明确救急难是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人员救助、住房、就业等8种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内开展工作,“救急难”是机制创制,而不是政策创制;其次要明确“救急难”是社会救助范畴的“救急难”,立足于“托底线”,是对因遭遇各种急难情形致使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居民给予的困难救助和帮扶。二是健全和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依据国家和省临时救助制度,抓紧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提高临时救助标准,突出“救急难”作用,进一步用制度规范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程序、救助资金等事项,避免救助工作的随意性,确保临时救助资金真正用到急难问题上,避免“网底”编织不牢。

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合力。按照“党委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落实”的原则,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整体联动的联席会议机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分析急难救助问题。明确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职责,形成统一领导下的各司其责、分工协作、运转协调、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社会调研报告实例

国家富强靠发展,发展之力在人才,人才培养在高校。胡锦涛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总体上要实现教学教研、管理工作、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高等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内容丰富,涉及到学校办学的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教学质量和未来发展状况,于8月完成关于魏县第一中学办学质量的研究。以访谈的方式了解到县一中在新的领导班子和新的办学方针下发生的重大改变。

近年来,魏县第一中学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教育局正确领导下,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先进的的办学理念把德育、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要求广大学生“先学做人,后学知识”。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校风校纪,教学教风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该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1.先进的办学理念。

好理念成就好学校。8月1号我就这个问题走进了张瑞荣校长的办公室。县一中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结合校情和发展实际,探索出了先进的办学理念。针对国家的要求和当前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培养优秀品质,养成良好习惯,夯实个人发展基础”的理念。在学生管理中,魏县一中坚持“严爱相济,疏堵结合,知行合一。”张校长说,04级前,由于新校刚落成,管理不佳,校园风气很糟。我们在次年底就规定了校园“五不准”,即不准抽烟、喝酒,不准打架,不准上网,不准谈恋爱,不准偷盗及破坏公物。针对带手机进校园影响学生学习,弊大于利的情况,一中一方面组织相关科室严查,另一方面为方便学生与家里的联系,除校园话吧外,学校教务处、政教处等开通8部电话,免费让学生使用。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也是一中办学理念,张校长补充道,我们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设立了校长信箱,收集学生来信。学生的很多建议,如调整作息时间、三个年级的学生错时就餐、提高饭菜质量等都被学校采纳,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

2.科学的教学管理。

作为县级高级学府,为改变多年教育成绩较落后的状况,魏县一中在教学管理中,实行领导包班制,每周同任课教师座谈,给学生开班会,进班听课,共同提高教学效率。8月2号课间时间,高三年级主任张晓耕老师接受访谈时说:“引入竞争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学校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按考试成绩教师排位,成绩优秀的上光荣榜,名次落后的要进行谈话。”在教学管理中,一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模范作用,着力打造好“两个核心团队”。

一是班主任团队,二是备课组长团队。教学活动中,坚持逢课必说,先说后讲,不说不讲。据副校长韩金说,高考,县一中在市教育局高考成绩排位中,理工类理综第三名,英语第六名,语文第八名,文史类语文、数学、文综、英语均为第五名。坚持开放式办学是一中教育教学管理的一大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同名校的沟通和交流,见贤思齐。成为邯郸一中的联办学校,两校之间不断交流,互相召开座谈会,教研会,互听互评、共同提高。韩校长还说,近年来,学校每年都组织老师外出学习,先后到省内、山东、河南等知名学校观摩学习。每次学习归来,就组织专题研究会和报告会,将学到的东西结合学校实际迅速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提高。

3.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

魏县一中发展的背后,是一大批敬业奉献的老师,他们不仅做学生良师,还做学生的益友。一中的老师们深刻理解“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道理,坚持舍小家顾大家,着力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8月3号至6号我先后走访了几位任职教师,早晨6点到校,晚上10点回家,已成为魏县一中老师的常态。物理高级教师顾长喜老师(我原来班主任),化学高级教师翟银海老师,他们都已办理退休手续,但退而不休,都担任三个班的课程。还有离岗不休息的姜凤芹老师、任海绣老师,他们都在教学管理的一线默默工作。历史教师马志红老师,家有丧事,也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原高三6班班主任华艳峰老师结婚,就结婚当天请了一天假,第二天就返校给学生上课。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年高考,他所带班的成绩在同类班级中排第一名。

4.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

高考成绩是体现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开始魏县一中在生源基础较差的情况下,高考成绩一年一大步,连年上台阶,每年都有新跨越。20高考,一中本科上线633人,上线率32.5%。今年高考本科上线1673人,上线率82%,上线人数净增1040人,在全市县级中学排名第一。年高考魏县一中本二的上线120人,上线率仅为6.2%,今年高考本二上线638人,上线率31%。上线人数是06年的5.3倍。06年本一上线21人,今年本一上线235人,上线人数是06年的11.2倍。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先进的办学可以外塑形象、内聚人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可是,卓越成绩的背后,问题也出现了。

1.学生仍触“高压线”

据保卫科科长郭连泼老师说,虽然学校对学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仍有很多学生不顾警告,去触碰学校的“高压线”,影响学习。为此学校不得不对他们进行处分,对有极其恶劣行为的学生甚至作开除学籍处分。

2.部分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质量低。

由于学校成绩和办学规模的扩大,近年来引进的新教师总体素质较好,但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备课不认真。

3.当前学校经济还很困难。

由于新校区的建设,学校目前仍负债,还有些工程项目没有落实。教职工办公设备还不是太完善。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规范办事管理程序。

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着力提高干部与教师队伍的素质。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一是加强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上来。二是大力开展师德教育,规范教师行为,切实做到为人师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3.加快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

从现在起将这项工作提到议事日程,要落实专入,开展检查,制定计划。要针对学校目前工作中存在的软肋、短腿问题,加快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美化绿化校园,丰富图书馆藏,充实实验设备。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学校的建设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正确的办学方向,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辉煌的高考成绩,使一中迅速崛起。在成绩面前,魏县一中的领导和老师没有因成绩而陶醉,他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总结和发扬成功的经验。他们坚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有校委会的正确领导,有全体师生的戮力同心,魏县一中一定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创造出令社会瞩目的辉煌,魏县一中的明天会更好。

完稿时间:208月15日。

社会调研报告

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能够有力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产生经济效益,可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等来分析和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

经济效益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二是节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就其所达到的预期减少和预防犯罪的目标来看,其为国家节约损耗是极大的。犯罪分子之所以敛财或人身伤害,都是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的的。假如我们能预防某些犯罪,则国家和社会会减少损失。发生在安徽省的“同济大学研究生惨案”已告破,犯罪分子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无法挽回一个将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研究生,国家、社会、家庭为培养一个研究生所付出的成本是很大的。这些人本来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价值,在某一领域做出贡献,这些预期的价值原本是可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犯罪案件的发生不仅使他们个人失去了生命,国家和社会也牺牲了部分价值,像此类案件全国发生过不少起。

经济学中的比较成本概念是指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厂商之间的成本比较。把这一概念运用到社会治安领域来比较综合治理成本与刑事案件发生之后的打击成本比较,前者相对有利且带来的效益极大。再来考察用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本的概念是指综合治理必须的支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即成员单位由社会已有机构组成,只是将社会治安列入成员单位的工作范围中,充分发挥其原有的职能,为社会作贡献。

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预期目标看,各种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减少,使侦查成本、审判成本、关押改造成本下降。这些节约的资源,或用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或用增加警力改善干警待遇,提高政法部门打击犯罪的战斗力,使社会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有关资料显示,失业率增长直接导致犯罪率的增长,失业率增长1%,犯罪率将增长5%。失业率高,社会问题包括刑事案件就会多,这是所有现代国家都面临的难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恰是解此难题的好方法。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快速发展,近年来下岗人员激增,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进入社会需要就业的人员,这三方面的人员加起来是个庞大的数字,这一部分人如不能得到很好的就业,就等于这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而且是不稳定的因素。社会治安的`实施,可以为他们提供一部分就业岗位。

这些人员加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种基层组织,既维护社会治安,又减少相应的财政负担,同时还将不稳定因素转化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也是一种需求,相对闲置人力资源是基于这种需求而配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佳利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的安全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每个人都可以享受,但不能分割,是其他利益的依附,没有安全做保障,其他利益都很难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也是基于社会综合效益指定的。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接触劳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的意见》的实施使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的人员重新犯罪率有所降低,有的得到了政府安置,有的自谋出路,有的走向市场,竞争就业;其中大部分人给社会还作出了贡献。

《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的制定,目的是减少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进行早期法制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它的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社会调研报告

近年来,区老年社团组织越来越多,机构逐渐壮大,这些老年社团组织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为的平台、知识更新的机会和晚年生活的自娱自乐乐园,对于老年人丰富晚年精神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素质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老年社团组织已经逐渐得到了社会认可和赞许。

区地处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xx个镇办,xxx个行政村,xx个城镇社区,总人口xxx万。据xxxx年统计,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xx万人,占总人口的xx%。目前,全区城乡有老年协会xxx个,有各类民间文艺团体、协会xxx个,其中xx人以上的社团xx个,活跃在第一线的文艺爱好者达到x万多人,覆盖带动人群x万余人。

近年来,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全区各有关部门从老年人需求和特长出发,发挥老年社团作用,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老年社团组织秉承“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宗旨,以其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的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城区,区老年社团近几年发展迅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异常活跃,如老科协、老年学会、老促会、慈善协会、老体协、老年门球协会、老年书画协会等老年社团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老干局的大力支持下,区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等民间社团在民间文艺演出中表现抢眼,在省市区重大文艺活动中屡获奖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区老年学会、老科协每月xx日举行法律法规、健康知识讲座等。老科协专家对推广杨梅、长毛兔、食用菌等先进技术,支持鼓励种养大户发展经济,带动了群众致富,促进了三农经济发展,区老科协今年荣膺全省老科协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老年学会和老科协下属的老年艺术表演队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深入敬老院、农村社区开展“三下乡”、文艺表演等。区老干局、老龄办、教体局、老体协为广大老年人展示风采,搭建平台。每年都要举办全区健身操、健身柔力球、老年人运动会和老年文艺汇演等大型文体活动。各老年文化社团,改变过去单一自娱自乐、锻炼身体的做法,本着服务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社会的理念,精心创作编排了主题鲜明、具有时代特点和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奉献给观众,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由于老年社团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等诸多原因,老年社团组织的发展及作用发挥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与老同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老年社团重视不够。当前,社会总体上是以关注的目光看待老年社团,许多单位和群众认为,老年人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安享晚年生活,不给政府和单位提意见、添麻烦就行了,能否参与社会事务无关紧要。许多部门把老年社团组织当作附属组织,对待老年社团还缺乏关心及支持。

2、老年社团管理不顺。老年社团作为社会团体,按照要求也应具备合法地位。但是,全区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老年社团主要以村镇社区老年协会为主,很多民间社团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登记,运行起来名不正言不顺。很多老年社团缺乏必要法律法规知识,导致老年社团组织建设和开展工作没有法律基础,缺少政策、组织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造成老年社团组织建设存在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

3、老年社团阵地不全。全区慈善协会、老促会等机构有专门的办公场所。老年学会和老科协两个机构活动场所集中在区干休所。区直单位和社区的部分老干部活动场所规模小、设备老化、功能不全,难以满足离退休干部总量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4、老年社团经费不足。经费短缺是各老年社团组织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老年社团组织经费主要靠会员自筹,远远满足不了社团组织开展正常活动的需要。由于经费来源不足等原因,单位内部离退休人员和社区老年人组建的社团主要以自娱自乐为主,没有很好起到服务社会的作用。

加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既是当前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要,又是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加强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日趋严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出台养老问题重大政策。这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老年问题,把老年事业置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予以规划。对于老年社团,应积极将其纳入当地老年事业规划予以统筹安排,切实解决老年社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给予老年社团更多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促进老年社团健康发展。

二是健全机制,激发活力。要建立健全老年社团组织管理的机构,落实好老年社团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主管部门和涉老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集中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使老年文体活动有章可循。增强老年文体活动的计划性,使群众性自发活动由无序到有序组织,使社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增强老年社团组织的功能,强化老年社团组织在老干部服务管理上的职能,更大程度发挥老年社团组织和离退休人员在文化传承、示范教育和智囊库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加大投入,提高水平。各级政府要将老年社团的经费纳入本地区老龄老干部发展规划中,建立政府拨款、社会捐款、提供服务的收入和会员交纳会费及其他收入等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形成逐年增长的财政支持保障机制,确保老年社团组织正常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大老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老年文化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抓好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加大区老年大学的办学力度,在基础设施及部室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财力,规范老年大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丰富办学专业,突出办学特色,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终身学习之中来。

四是注重引导,壮大规模。老年社团都是公益性质,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涉老部门一方面可以经常性举办老年社团工作交流座谈活动,加强各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探讨提高社团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帮助社团共同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老年文体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老年文化社团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表现突出的社团及离退休干部个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和关心老年文化体育事业的浓厚氛围。老年社团要积极组织会员面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老年社团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知名度,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从而为老年社团组织的生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会调研报告

1、我们在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我们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4、我们去了环卫所。环卫所的叔叔告诉我们,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5、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论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经过查找资料,理解了:“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一)视觉危害: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调查后得出了它的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及时提醒和制止。

6、要爱护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社会调研报告实例

经过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埋头苦干,创新实干,我镇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认真做好20**年的劳动保障工作,通过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了收到了良好的效应,其做法主要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产业来抓。

镇党委、政府认真领会市委、政府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抓紧实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局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发劳动力资源的决定,把劳务输出纳入对各村委会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完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形成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合力。镇政府为有效避免“人难找,事难办”现象的出现,召开了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求劳保所、派出所、计生、信用等部门要简化办事手续,认真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三、按时上报劳动力资源和劳务输出情况报表。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各阶段劳务输出情况,镇劳动保障所积极切实做好劳动力资源的调查建档、职业培训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服务,认真做好劳动力储备情况的调查,及时准确地上报农村劳务输出情况统计报表以及各种业务报表,没有一次漏报、缺报。

四、落实就业与社会保险工作。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再就业。以免费送技能、有效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我镇城镇新增就业60人,招工备案9户,录用备案5户,农劳转移3352人(其中:劳务输出2200人,新增输出500人),创建充分就业镇,求职登记建档150人,职介成75人,失业率控制在0.85%以下。

(二)社会保险:综合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

五、白鹿镇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镇的劳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市委、政府的要求也还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这些都与主客观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部份人员担心上当受骗,对陌生世界存在畏惧感和“家乡宝”观念较强,还存在着“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观念意识,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足,组织工作有待改进。

从目前白鹿镇劳务输出的状况来看,村与村之间仍然存在着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出现村与村之间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的劳务输出仍然是民间自发的、无序的,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致使劳动力输出效率不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的积极性。

(二)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劳动的需求,严重影响劳务输出。

目前,全镇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农民工明显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适应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客观要求,这样就使部份务工人员在返乡后就乱造谣,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六、白鹿镇劳动保障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

为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我们将严格规范劳务输出秩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无证打工等现象的发生,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订单、劳务派遣、项目拉动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扩大转移输出的渠道和规模。抓紧实施各村委会“劳务输出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来告诉那些持等待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人,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二)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空间。

一是加快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推动我镇二、三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创业,提升现有乡镇企业的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蔬菜产业化发展。通过二、三产业的就业渠道及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三)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党的17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省、市关于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文件精神,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与时俱进,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镇劳动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一、我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

我省社会工作主要分布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残障康复和群众工作等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社会工作的领域范围。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逐渐形成了覆盖民政、教育、医疗卫生、公安、司法、劳动与社会保障、工青妇、计划生育等的社会工作体系。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包括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

社会工作队伍的规模。目前,我省从事社会工作的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其他机构共有4.1万个,从业人员约27.13万名,占就业总人数的0.76%。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36~50岁、51岁以上的社会工作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32.5%、52.8%和14.7%。从性别结构看,男女比例接近42∶58。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44.1%。从职称结构看,现有社会工作人员拥有的专业技术职称,主要为政工师、心理咨询师、医师、教师等,社会工作师的评定工作正在启动。

二、我省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拓宽延伸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累了经验。随着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衔接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为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务实的社会工作队伍。xx市社会福利院、xx市精神病院等机构纷纷引进社会工作人才,鼓励实际从业人员学习社会工作专业,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专业方法,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并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推进新型城镇社区建设,切实打牢社会工作的基础平台,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挥作用搭建舞台。我省8月开始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改革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构建起基层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三位一体”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工作开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首先,社区建设逐步完善,提升了承载社会工作的功能。截止12月,全省已建立新型社区3465个,社区专职工作人员1.71万人,他们大部分属于实际社会工作者。其次,以社区服务为龙头,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的内容不断丰富,社区管理和组织功能明显提升。社区承担了大量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以及社区安全等公共服务,吸纳了大量的社会工作者就业,开展了社区矫正、残障康复、妇女家庭、儿童和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服务等专业性较强的社会工作,形成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招标和社区无偿、低偿服务以及市场化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种社会工作运作方式。

发展民办公益社会组织,丰富创新社会工作的活动方式,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在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现有工作基础上,积极培育各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岗位和机构,利用各种民间社会资源推进社会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截至底,湖北省民办社会服务组织总数已经达到26805个。其中:社会团体237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120个、基金会15个、社区民间组织18300个,占全省民间组织总数的73%,从业人员61600多名。这些机构和组织为社会工作人才应用专业知识、实践专业理念,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就业岗位,成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施展才能的重要载体。

三、我省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趋势预测。

(一)社会工作发展趋势。

在工作目标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传统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妇女儿童工作、老龄等工作,目标和手段比较单一,侧重于对困难弱势群体外在、物质的帮助,只能解决表面性、临时性问题,而受助对象自助、自决、自立意识并未得到唤醒,受助对象深层次功能和信心并未得到恢复,导致帮扶对象很难从根本上走出困境。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平等”、“接纳”、“自决”等理念的推广,将使现有工作领域在指导思想和目标上得到升华和拓展,既注重外部问题的解决,也注重内部信心的树立;既注重物质帮助,也注重精神、心理方面的帮助,从而使相关工作具备复合性功能,能够产生更加全面的社会效益。

在工作方法上,由经验型向专业化发展。现有大多数社会工作岗位沿袭传统工作方法,积累了一些作群众工作的经验,但在利益格局调整和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面前,这些方法显得苍白无力。社会工作方法体系以亲和、平等、接纳为核心,将个案、小组、社区三种工作方法相结合,辅之以心理介入等专业手段,具有亲和力强、效率高、对象受益明显等特点。这些专业方法经过实践检验后逐步形成体系,将在我国社会工作中逐步引进和推广,社会工作职业的专业性将不断增强。

在工作定位上,由从属性向职业化发展。目前社会工作分散在各个工作系统和领域,尚未形成一个专门、统一的职业。相对于民政、司法、卫生、教育等单位的主体工作而言,社会工作还处于从属地位,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规范,大多工作都属于各单位的“自选动作”而不是“规定动作”。随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深入、相关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工作从分散走向统一,职业内涵和外延逐步明确,职业理念和方法逐步统一,职业目标和作用逐步清晰。社会工作将成为一个有统一规范、用专门方法、由专门队伍从事的专门职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将在职业化过程中成长壮大。

(二)重点领域社会工作定位及人才需求趋势。

据统计预测,我省到“十一五”末社会服务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需求数达到26万人,其中初级人才9万人,中级人才12万人,高级人才5万人。到总需求数达到33万人,其中初级人才10万人,中级人才15万人,高级人才8万人。其中,重点领域社会工作定位和人才需求预测如下:

1、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及人才需求预测。

福利机构是社会工作需求和社会工作人才相对集中的领域。从广义上看,我国福利机构包含老年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流浪人员救助站、部分残疾人康复机构在内,为老年人、孤儿、流浪人员、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提供养、护、教、康复等服务的机构。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要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其亲属联络与沟通、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文化娱乐服务、心理咨询与辅导、健身辅导与服务、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与辅导等手段,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疾病观、生命观和身体观,帮助所有福利机构供养对象克服社会隔离感、社会交往障碍和社会认同危机,克服自卑、被遗弃感及社会适应障碍等。

基于福利机构已有的综合性功能和示范效应,福利机构应按照供养对象1%的比例配备社会工作人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福利需求多元化,湖北省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人员需求数量将逐年递增,在20达到13万人左右,其中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将达到8万人左右。

2、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工作及人才需求预测。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社会工作人员应在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参与整体应急处置,制定工作方案,预防和减轻受公共事件影响人群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帮助受影响人群正常开展工作和恢复正常生活。从自然灾害领域看,湖北省自然灾害频率高,灾害损失大,受灾人口多,属我国多灾、重灾地区之一。社会工作介入到救灾领域是当前一项非常必要的任务,以便在灾前、灾中和灾后为灾民或潜在灾民提供一系列服务和帮助。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工作人员专业性强、责任重大,应提前培训和储备。应根据总人口的万分之三配备应急社会工作人员,区分公共事件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大培养力度,并进入相关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以便处置突发事件时集中调配使用。根据湖北省人口状况,需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工作人员2万人左右。

3、社区社会工作及人才需求预测。

城乡社区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重要平台,社区管理组织集党的基层组织、村居民自治组织、基层行政管理组织、社会服务组织四种身份为一体,功能多,任务重,是社会工作的主战场。社区层面社会工作领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行政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社区管理机构,承担社会政策的落实、社会福利资源的筹集分配、社会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等;二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中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有社区老年服务,社区未成年人服务,社区残疾人服务,社区特困家庭服务,社区优抚对象服务以及社区矫正、社区卫生、社区劳动保障等工作。

我省共有277个街道、943个乡镇、3145个社区、29534个农村村委会、531个社区服务中心、2720个社区服务站,按一个街道(乡镇)配备一名专业社工,一个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至少配备一名专业社工,一个社区服务中心至少配备3名专业社工的标准,湖北省共需配备5万名左右社区专业社工。

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开发、科学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必须以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等方式和途径,实现社会工作岗位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必须着眼于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城乡困难群体、妇女儿童等享有国家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要着眼于恢复人的社会功能,帮助精神心理疾患人群、司法矫正对象、问题青少年完善人格,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要着眼于基层,缓解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村落社会管理的压力,弥补基层社会公共服务的不足。当前,应尽快在城乡社区、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聋儿康复中心、救助管理站、收养中心、荣军军休机构、减灾备灾中心、司法矫正机构、学校、医院以及工会、妇女儿童机构中明确和增设一批社会工作岗位。

(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

要建立社会工作职业规范体系、登记注册管理制度、职级职称管理制度、行业自律评价制度为框架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评价制度,着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执业资格国际间互通互认。一是抓紧制定出台社会工作者职业规范。从社会工作者的品行、专业行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与所属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与社会等多个角度明确社会工作者的权利义务。二是建立社会工作者登记注册制度。明确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注册管理机关,通过注册把好社会工作者准入关。三是完善社会工作者职称职级管理。开展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评定和聘用指导工作。四是完善社会工作者行业自律制度。

(三)完善社会工作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坚持用事业、感情和适当的待遇留人,建立合理的社会工作职业薪酬制度,不断改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有成就感的职业。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的投入体制。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支持社会工作机构开办运行和工作岗位的设置,购买社会工作项目服务,改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充满活力的人才“进出”机制。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来源和培养渠道,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工作人才流动、职业生涯发展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工作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切实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打通社会工作人才进入党政领导队伍的通道,积极选拔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进入社会管理和党政领导工作岗位。

(四)积极培育发展社会公益组织。

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吸纳人才、使用人才、自我服务、行业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改善社会公益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完善有关税收、人事、就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提高社会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和创造力。建立阳光财务制度和公众问责制度,帮助社会公益组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社会公益组织的社会认同度。引导社会公益组织不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构,不断克服行政化、官僚化倾向。

(五)加快社会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要用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地位,维护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形象和职业尊严,保障社工的合法权益,降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成本及风险,明确社会工作者与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受助对象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要抓紧起草制定社会工作者注册办法、社会工作职业规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基础性、框架性政策文件,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体系,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供制度性保障。

社会调研报告实例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完善社保体的任务非常艰巨和繁重。从949年建国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臻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济和住房保障金。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二、调研设计与组织实施。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主要类型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是否落实到位,例如企业是否按国家相关规定为员工建立社会保险、员工是否享受到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这份问卷,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得到有效的数据和准确的结论。我在xx市xx区、xx区、xx区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向社会各行业人员采集相关信息。

本次调研主要在xx市xx区、xx区、xx区开展,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30—50岁左右的城市工作者,通过对百余名不同行业及单位的员工的调查,我们顺利得到了调研报告所需相关数据。

四、调研数据统计简析。

我国政府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尚处在发展中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初步了解到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在唐山市的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点及原因。

1.城镇企业多注重养老保险,参保险种不全。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大多对养老保险较为满意。从险种看,养老保险覆盖面远高于其险种,紧随其后的是医疗保险。分别占有xx%和xx%的比率。绝大部分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只为员工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同时其他几项社会保障的险种则无人问津。

2.民营企业员工参保比例较低。

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的员工参保比例低且参保险种不齐。特别是酒店,娱乐等服务行业中(我们在xx区的调研活动中曾走访xx餐饮,小肥羊,kfc,由于人员流动性大,除中高层管理者大多由公司为其上“五险一金”其他员工均来参加保险。

3.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存在制度不健全、分配不均等问题。

xx%的人对住房公积金感到不满,集中xx%的人认为住房公积金受益方范围较窄存在不公平,xx%的人认为住房公积金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存在严重问题。在与被访者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并未真正落实到城镇生活贫困人群当中,xx%的认为实际领取低保人数与省级转移支付核定的领取“低保”数量有很大偏差,并且低保对象的界定标准尚未规范。

(3)对于下岗职工、待业大学生这样的收入不固定的灵活性就业群体,做好就业培训显得格外重要,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只是在找到工作后进行过短暂的入职培训,绝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就业培训。而零收入和收入不稳定的就业群体又是最需要社会救助的,因此(2)中提到的问题格外严峻。

调研结束后,我们将得到的数据加以汇总和整理,并选取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30余份问卷进行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出了我们对成因的看法。

首先,认识不到位。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雇主与雇员中存在着模糊认识,从员工自身的角度来说,员工只顾多挣钱,对养老保险缺乏切身体会,认为“退休早着呢,参加养老保险不必着急”,再加上本身工资就不高,情愿自己开销,也不愿自己缴费参保。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愿参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非公有制民营企业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利润意味着私有财产。因此,多数企业主普遍存在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认识不到为员工参保可以解除员工后顾之忧,稳定人心,增加企业效益。

其次,从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大部分企业的有限财力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支出时力不从心。国有企业由于成立时间早,离退休职工及在岗员工的社会保障负担更加沉重。而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其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积累的方式来解决的,外部融资渠道不畅,原始资本投入不够充足。因此,有限的财力致使许多企业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支出时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另外,还有一个民营企业特有的用人特点是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这也加大了企业的参保登记工作的难度,同时,约束雇主的劳动法律制度也不健全,导致被调查者中89%的民营企业员工目前尚未由所在单位为其参加社会保险。

五、改善企业员工社会保障的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状况。

首先,从社会的层面来讲,要加强社会保险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使经营者清楚意识到,参加社会保险是企业对职工乃至社会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同时,让广大职工都了解社会保险相关政策、规定,使大家都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从司法的层面讲,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推行。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商业保险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这一强制性必须通过国家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目前社会上多数就业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社会保险的立法相对滞后或执法力度不够,主要依靠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和宣传动员的作法,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一方面应加快立法,特别是加快地方立法;另一方面,应充分依靠现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推进社会保险的改革。

另外,规范用工制度是改善员工社会保障情况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试用期结束后需要及时与员工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六、结束语。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与许多被访者进行交流,其中有一个在税务局工作的公务员说的话让我们感触很深。他说,新中国刚刚建立64年,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现今社会的欣欣向荣,我们已经在军事、经济、科技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失衡也是存在的严重问题。但总而言之一个刚刚起步的泱泱大国敢于承担起3亿人口的社会保障并在64年中日趋完善,本身就已经树立了世界社会保障进程中的里程碑。

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解决,希望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总结借鉴前64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更广地普及,更快地完善,更好地造福中国3亿人民。

社会调研报告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的教育问题。

1、关于教学硬件:

由于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民众意识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制约,宝龙村教育基本硬件设施仍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其落后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房屋陈旧。因为宝龙村为乡中心,面积大,而人口分布不均匀。小学一般是村属小学,规模较小,在校人数在500左右,因而村里很难投入大量资金到这些学校来建造校舍。长时间以来,大部分学校房屋得不到修整翻新,才出现了我们走访时的破败景象。

第二,学校体育、娱乐设施简陋。

一般中小学的体育设施仅限于一个劣质篮球场(有的中小学篮球场地是裸露的土地)及一些歪倒不堪的双杠,水泥乒乓球台而已,至于娱乐设施则更谈不上。

第三,教学设施欠缺。

据我们走访观察,除个别学校外,宝龙村大部分学校基本教学设施缺乏,而幻影灯,计算机等教学设施更是严重不足。

2、关于教育收费:

收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对教育收费问题反映尤其强烈。虽然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但孩子上学的费用仍在农村家庭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

本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数据显示:15%的民众表示教育仍很沉重,65%的民众表示家庭能够负担得起,但占家庭开支的比例较大,仅有20%的民众表示家庭能够负担得起,且占家庭收入比例少。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宝龙村人民收入状况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其二,教育费用的确有乱收费嫌疑。据一村民反映,其孩子五年一班的费用竟超过了300元。当然去年政府免除了教育附加费,使得学费相对以前有大幅度的下降。如红旗村一村民家有两个小孩,一个上小学四年级,一个上小学二年级。前年两小孩的学费总共为670多元。而去年两人学费仅为360元。但仍有一些群众反映,认为有乱收费现象存在。

统计结果显示:大约36。3%的民众认为现在学校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47。9%的民众认为乱收费现象存在,但不多,仅15。8%的民众认为乱收费的现象极少。从这些统计资料我们不难看出,民众对教育收费的不信任和不理解。一是民众对教育费用的名目及相关数目的不了解导致农民怀疑教育费用的合理性,甚至以偏概全,只要学校收费就认定为乱收费。一是部分学校的确有乱收费的现象存在。

学杂费的收取无序及相关部门对费用缺乏统一管理或管理力度不够再加上部分学校对规定落实不到位是造成乱收费现象的主要因素。

3、师资现状分析:

据调查,目前宝龙村师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教师学历水不均,城乡教师差距大。据我们调查,宝龙村的中小学本科生教师人数仅占总教师人数的15%左右,而城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要高很多。其二,教师流失严重。其三,乡镇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其四,峦山镇教师年龄普遍偏大,缺少年轻教师,教学缺乏新意和改革。

最后,缺少专业英语教师,农村小学从四年级才开始教授英语,而城市小学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英语教育。

面对农村教育问题的现状,我们通过采访调查并结合具体情况,总结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第一,应该实行校长任期制。实行校长任期制,是避免校长经常性流动给学校带来影响的较好方案。任期制给了校长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改革,从制度上保证了其改革措施的连续性。

第二,学校还应建立教师奖惩体制,成立教师评定委员会,综合教师一年来工作情况,通过严格的审核,由监督体系对教师作出综合评定,并由此决定教师奖罚金数目。这样可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其更专心投入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可坚持和完善“四制改革”。“四制改革”是指“教师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考师制”。

第四,提高教师工资,以吸引教师就职。

第五,政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我们的走访与调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农村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农村孩子的不仅需要上学,更需要上好学。为了让农村孩子上好学,学校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应当重视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家长们也应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愈来愈重视,农村的教育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教育成功改革指日可待。

社会调研报告

前畈村位于xx镇中心地段,是镇政府所在地,与天堂寨风景区紧密相连。全村总面积30。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12亩,山场面积2。9万亩。辖12个中心组,33个村民组,924户,3512人。该村已实现组组通水泥路,交通较为便利。辖区内有3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室。近年来,前畈村在整个天堂寨镇中发展水平靠前列。

从卫星地图可以看出,xx镇位于三省交界处(xx省、xx省、xx省)深处大别山腹地属于典型的山地环境。各村落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大致成条带状分布。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一条经过xx镇、xx镇、xx河镇的盘山公路。距离最近的交通枢纽xx火车站约98。4公里,约需花费近3个小时,公路沿途两侧为绝壁,地势起伏,弯弯相连。因为修建时间较久,路况一般。2012年前全国人大委员长吴xx深入大别山腹地考察了xx景区,为支持当地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投资当地道路建设,加紧改造原有道路。原有道路改造项目今年年底可以完成,同时已经修建了一条从沪汉蓉高速公路到达天堂寨仅需几十分钟的快速通道。当地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目前街道住户已经实现供水,农村住户以山间泉水为主。当地网络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供电基本实现全覆盖,很少会有住户不通电。电视电话尚未普及。生活能源农村主要为柴火,大部分镇区为天然气。因为投入较少,不够重视,后期服务难以跟上,沼气在当地发展利用率不高。而且垃圾处理依然以填埋焚烧为主。新建卫生间少,土厕茅房居多,反映出当地的生活卫生条件依然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

当地外出务工现象较为常见,外出务工人员占当地人口的30%—40%。当地经济发展主要依托旅游业,景区对当地吃住还有餐饮影响最大。人均纯收入4800元,在全镇中处于较高水平。依托xx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乡村旅游等项目,走旅游兴村之路是未来前畈村的主要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解决当地的交通闭塞问题仍然是关键。

因为地处山区,当地的农业发展以自家经营、自产自销为主,难以实现大规模化集约经营。水稻种植、葡萄、胶瓜为主要农作物。现有初具规模的种养殖业示范基地5处。

在走访中我们欣喜的观察到广场舞之风刮到了大别山区。男女老少在茶余饭后,来到镇中心的广场上,随着音乐欢乐起舞、热闹非凡。这些百姓生活秀显示出农村文化生活的进步。村委会中建设有文化广播站和文化活动中心。因为居民的文化水平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文化活动中心的参与积极性很小。村委会也在大力宣传,不断创新吸引村民共建文化活动中心,努力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xx村采取4个干部复责一个片区的做法,深入基层,下片宣传新农合政策,为村民讲解政策细节,使新农合在当地顺利实施。现已基本实现新农合全覆盖,有效减轻了当地居民的医疗负担。落实低收入家庭保障,按照不同收入水平每月分别补贴175元、110元、70元。有效解决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问题。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当地辍学现象大大减少,当地学生上大学比例也逐年增加,一个乡每年二本以上学生可达40个左右。

前畈村治安环境总体较好,近年来随着风景的发展外来人员增多,偷盗摩托车发案率上升。计划生育工作协调开展,超生现象已基本解决。

杜主任建议国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投入,促进农村更好的实现科学发展。比如:在医疗方面当地目前仍没有输血站,农业方面缺乏农业设备和技术人员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当地社会发展的进步。最后是依然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改善山区发展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是20xx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和加大投入,农村社会的发展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xx村的发展是中国众多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实现科学发展、村民增收致富,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需要当地人民自力更生结合实际走出一条生态旅游与绿色农业相结合的路。祝愿美丽小城迎来新的发展春天,祝愿勤劳朴实好客的xx寨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社会调研报告

为加快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助力阳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7月17日,市政协副主席林旭带领工交和资源环境专委会委员,深入到我市工业园区进行专题调研。委员们先后参观了广东精装照明有限公司、广东一片天医药集团、阳春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听取了市科技局、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情况汇报。委员们对我市近年来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肯定,对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在省、阳江市“科创十二条”政策颁布后,我市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面推动我市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市科技主管部门制订出台了《阳春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方案(20xx-20xx年)》、《20xx年科技专项经费使用方案》、《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管理的实施细则》等政策措施,科技资金投入逐年增长。

(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市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以龙头、骨干和科技型企业为重点,紧密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大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20xx年,阳江市联邦金属化工有限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49.2亿元,同比增长8.5%。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推进。我市持续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机构覆盖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xx年,阳春酒厂有限公司创建广东省露酒产品开发与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阳江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阳春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广东省农村创新创业星创天地认定,陂面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陂面淮山)。20xx年,广东信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广东省功能性保健食品研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市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家,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7家,阳江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阳江市新型研发机构1家,阳江市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全市规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覆盖率达到17.24%。

(四)科技自主创新成效明显提升。全市企业累计实施自主创新项目66项。其中,获省科技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和阳江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5个,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4个。20xx年全市新增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16个,9家企业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全年申请专利量885件,比上年增长10.21%,其中发明专利40件;专利授权557件,比上年增长10.74%。

(五)民生领域科技事业持续发展。我市积极组织举办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深入开展科技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大力加强科技政策宣传和科学技术普及。20xx年,陂面镇中心小学承担粤东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科学馆(室)项目建设,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申报阳江市科技计划(卫生类)项目67项,16名本土农业专家被认定为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并与贫困村结对帮扶,为当地农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全年累计组织各类种植养殖技术培训50多场,培训农户2500多人次。

(一)支撑我市科技创新的政策仍不健全。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省、阳江市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优惠政策,但由于我市缺乏相关政策惠及的主体,如科技金融科技文化融合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在我市能真正有效落实的创新优惠政策并不多。

(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任务艰巨。根据《阳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方案(20xx-20xx年)》,到20xx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要力争达到50家。在20xx年,我市筛选了10家条件相对较好的企业列为培育目标企业,但提交申报材料的只有3家,通过认定的仅为1家,而且通过认定的这家企业还是再次认定的原高新技术企业。因而在我市目前现有8家的基础上再大幅增加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任务十分艰巨。

(三)科技创新平台的研发实力有待提高。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不多,我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多为阳江市级,省级创新平台不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还未取得突破。研发项目的质量不高,缺乏高技术科研项目成果,承担省、阳江市重大科技专项的能力不足,开展产业领域瓶颈技术攻关的项目不多。

(四)高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虽然逐年壮大,但高级以上职称技术人才占比不高,在企业从事科技研发、技术攻关的技术人才仍然缺乏,支撑高技术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仍不健全。

通过调研视察,政协委员对我市近年来坚持科学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表示了充分肯定。同时就大力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助力阳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继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积极对标省内外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以中央、省、阳江市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制订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健全我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二)大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以及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积极主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xx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12家。

(三)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培优计划,推动阳江市级创新平台建设成为省级创新平台,引导新钢铁、新兴铸管、凌霄泵业等企业建设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取省、阳江市科技项目、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专业镇和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积极构建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服务平台。

(四)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鼓励高技术人才进驻我市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开展科技项目需求征集活动,将企业技术需求推向技术市场,促进高端技术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借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产业创新资源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五)加快构建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抓好省级高新区创建工作,实现以创促建、以创提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效益。进一步加强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支持阳春市青年创业基地创造条件建设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加快建成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产业孵化中心。

(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拓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带着项目、技术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到我市从事科研工作。鼓励、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谋划推动成立科技创新协会。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

社会调研报告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在皇仕堡健身会所做健身顾问,从学校到社会,这个对我来说全新的领域里,我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和对这个行业的规则的陌生。不过,这短短的二十几天确实让我收获不少。

在皇仕堡招聘处填写资料时,招聘人员说等第二天的通知来面试。我一惊,居然还要面试,我曾一度的认为暑期打工嘛,就是直接去做事,哪要那么复杂,还有面试。我一直有点小紧张的等待第二天的面试,没想到面试只是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能不能吃苦、学的什么专业、有什么特长等等,于是被录取了。不过,皇仕堡更让我吃惊的是,先要进行7天理论培训,然后3天试用期,最后再是15天的工作;我从来都不知道暑期打工有这么正式。

所谓皇仕堡的健身顾问,包含了前期是推销、销售,后期是顾问两部分。通俗一点,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客人来办会员卡以及会员卡的升级。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都要与顾客进行沟通,需要注意几点:讲话时尽量慢一点;介绍时要配合手势,但动作不要太大,否则对方会反感;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停顿;专业和态度都很重要。沟通时,我们可能会与顾客出现异议,此时要留面子给对方;不与对方辩理;听取对方不同意见;倘若对方反对意见太多,那就可能是不喜欢我这个顾问,可以换别的顾问来。对顾客进行引导时,要站在顾客的左侧前方,因为通常眼睛往右看是不信任的信号。

前几天,我们主要是做宣传、销售。做销售这一行,态度好的人自然能做得好,因为顾客买的是服务的态度和精神。同时,在我打工的这些天,我也总结了几条销售法则,如下:

1、客人永远是对的。

2、多听少讲(言多必失),多问少说(了解需求),要有针对性。

3、要整理客户资料;进行总结和自我检讨,设定第二天的工作目标。

4、和客户联系要守时。

5、牢记客户姓名,赚钱是靠人缘的。

6、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别人,真诚是最大的武器。(可达到转介绍的效果)

7、要多学东西。

8、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注意轻重缓急。

与顾客洽谈时,主要说明运动健身的好处,以及当前形成的一种健身文化。说服顾客是一种信心的转移,情绪的传递。期间,我们要领悟顾客购买的信号,如面部(注意力集中,不时点头微笑);语言信号(放大需求点,达到必须要买);行为信号(客人看健身课表,试器材,看健身运动房间)。

1、识别顾客需求【抓住顾客心灵深处的东西,如:好的身材不是你想要的吗】

2、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推销

3、真诚是最大的技巧

4、发挥个人优势【把简单的招式用到极致就是绝招】

5、区别客人的表面理由

6、不要太强势

1)感动型(大部分顾客是这种),注重服务,满意与否;

2)感性,喜欢不喜欢的主观感受;

3)理性,以品质价格高低来判断。对待不同类型的顾客,要用专业的知识针对性的进行讲解。

后来的十几天我们主要是做健身顾问,一旦别人成为了我们的会员,我们就要持续关注会员的健康生活。很多情况下,我们会与会员成为朋友,会员也把我们当成依赖。作为健身顾问,我们需要定期给会员打电话问候,对于间断锻炼的会员,需要加倍关心,提醒对方坚持健身,并替对方制定课程。尽可能与会员多交流,多关心一些近期的会员、进行交流,多打电话问候,当会员在健身后有明显效果的为其重新做体测,要专业。

一般在室内设点即在会所内部时,可以直接把客人带到会所去参观;可以留下客人的联系方式及姓名;努力把自己推销出去。带领客人参观时,介绍不要按部就班;带看时,根据客人的反应多问问题,可能坐下来谈;进行身体测试区介绍及带客人看他又需求的器械,可以进行入会想象,如您作为我们的会员…;在会所高峰期时,尽量少参观浴区。

在外场设点时,也有很多细节要注意,如服装的统一、不可在点上吃东西、不可与城管发生冲突等等。外场介绍时客人一般只给我们10秒钟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们要做到简介而又全面的介绍,这就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

不管是在内场还是外场,都不容许出现与客人或部员之间的冲突,同时各部门要做到公平公正。

我觉得,做我们这方面的销售,要注意三点,即学会问问题、多听;放大需求,缩小借口;多积累顾客信息。不管是做什么,只有一等销售是卖服务,二等销售卖产品,三等销售卖价格。

企业用人的原则是品德、专业、合群。德行在对待客人时就可看出,不要挑客人;专业的知识在介绍时完全是可以看出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当然,这与口才也是又一定的关系的;合群也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内部成员之间还是不同部的成员间。

1、明确目标

2、有详细的计划

3、立即行动

4、修正行动,不可能一开始的行动就是正确或完美的

5、坚持到底

其实,无论是做什么,想成功,以上5点是必不可少的。做销售,要用心,同时售后即做顾问时也要用心,这样才能让顾客满意,不会失望。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这是我从做销售中领悟的,但事实上,正如我上面所说,无论是做什么,要想成功就不能放弃,一定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因为成功是有概率的。

尽管,这次的实践与我的专业不大相关,但我觉得我又多涉及了一个领域,多了解了除了有关我专业方面的其他知识,这对我将来的多方面选择创造了条件和契机。

社会调研报告

劳动关系系调研小组。

20xx年3月。

目录。

调查思路-----------------------------------------------(1)。

调查目的-----------------------------------------------(1)。

调查方法-----------------------------------------------(1)。

调查时间-----------------------------------------------(1)。

(一)前言------------------------------------------------(2)。

(二)发展历程与社会现状----------------------------------(2)。

(三)政策举例分析----------------------------------------(3)。

案例1“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3)。

案例2“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政策-------(6)。

案例3对“零就业家庭”的帮扶措施------------------(8)。

(四)存在的问题------------------------------------------(11)政府的觉悟-----------------------------------------(11)群众的呼声-----------------------------------------(11)我们的发现-----------------------------------------(12)。

(一)建议------------------------------------------------(13)。

(二)总结------------------------------------------------(14)。

附录:调研小组成员---------------------------------------(15)。

北京市房山区社会保障状况调查。

劳动关系系调研小组。

调查思路。

该项调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搜集资料,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初步认识;第二步,实地调查,掌握北京市房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具体方针政策;第三步,走访群众,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及群众的满意程度;第四步,案例分析,剖析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写出全程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目的。

基于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从城市到农村的不断落实、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我们决定对社会保障制度做一次课题研究,以求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调查其落实情况,并从大学生的角度对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1)深入学习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其法律保障。

(2)调查社会保障的落实情况,分析现有的执行机制是否合理。

(3)找出促使我国社会保障走上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科学依据。

(4)提出合理建议,构建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其进一步发展。调查方法。

“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

“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政策。

对“零就业家庭”的帮扶措施。

走访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实地调研。

调查时间。

20xx/3/20----20xx/3/3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各种不安定因素及各种矛盾不断变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对此的重视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对于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做出的每一项法规、政策及举动,都密切的关系到了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都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减轻了负担,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但同时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落实力度、地域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有序的体系,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备,各相应机构在落实现有的政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漏洞和不足。因此我们对北京市房山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我国现有的各项社保政策,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综合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历程和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是民生之本,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朝阳产业。该地区社会保障事业由无到有,由低到高,由点到面,随经济增长稳步提高,在近几代社保人的努力下,该地区形成了一套基本完善、符合本地自然条件、有益于民计民生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

该地区常住人口88.6万,户籍人口75.8万,其社会保障工作成绩优异,每年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都在北京地区名列前茅,以07年为例:

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531家,人数11.13万人,比上年增加0.9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2483家,人数12.87万人,比上年增加0.9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单位2821家,人数13.57万人,比上年增加3.4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831家,人数6.77万人,比上年增加0.94万人;医疗保险参保单位2523家,人数17.90万人,比上年增加2.56万人。

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也亦步亦趋地前进,根据特有的社会状况,该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下面举例进行分析:

案例1:“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

1.政策由来。

体系结构的缺陷:近年来,北京市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目前仍有包括部分大学生、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以及部分城镇老年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群体没有纳入到医疗保障范围,他们的看病就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部分大病、重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法律法规依据:20xx年6月8日,北京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北京市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xx]11号),这意味着本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转型,医疗保障体系将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社会调研报告

根据安排部署,本人利用业余时间,到镇村实地调研,通过与干部群众座谈,入户实地察看等途径,了解了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与及当前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和最关注的改革,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村455户共1887人,耕地3200亩。党员54人村“两委”班子9名,交叉任职2名,拥有大面积沙荒地,可以进行项目开发;土壤肥沃,适合优质品种种植。主导产业是小麦、玉米、马铃薯。有种植蔬菜的优良传统。

1、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组党员、干部严重老化。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目前我村的党员只有人,平均年龄达到57岁,只有从组织上加强村班子建设,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才能真正做到支部所在、民心所向。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部分村党员、干部仍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导致村级组织难以正发挥作用,正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2、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缓慢,该村基本没有集体收入,造成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脆弱。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这次调查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4、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缺乏保障。目前,我村农民致贫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从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受到了冲击。这些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医疗、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必然影响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1、紧抓政策机遇。近年来,中央加大了支持农村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们应当利用好中央的政策,寻求各方支持,从财政支出、企业扶助、农业生产补贴等各方面给予农民帮助和实惠。

2、提升农民素质。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培育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创业。要重视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根据农民的意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3、加大投入,争取资金支持。一是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根据本地自然资源、技术条件,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优势,带动村的经济效益。二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村主导产业培育、示范项目和整治项目的补助。

4、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农民整体增收提供制度保障。

5、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发展年轻党员工作,强化管理,使党员、干部能够想群众之所想,真正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促进农村发展。

综上所述,我认为,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社会调研报告

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软件,就像空气,是看不见但能感觉得到的一种氛围。城市文化是一所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保障城市良好运行的润滑剂,是推动城市大发展、大繁荣的不竭动力,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中。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纪元,也是文化建设举足轻重的时代。天津文化则在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城市发展中起着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天津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天津地区在特有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祖先们创造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津市特有的津味儿文化特色,而这些都具体的体现于天津的语言,饮食,风俗等各个方面。为了深入了解天津我选择了以天津文化为主线的实践活动。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博大精。天津是一座文

化古城,而小站作为“百年中国看天津”之一,也是历史文化沉淀的代表之一,更对天津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想要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我当然要前往该地探寻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也包括发生剧烈演变的现代文化。而在如今文化冲突愈演愈烈的时代,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古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融合也成了我关注的焦点,故我选择了参观文化中心,一个有着浓厚现代文化风格,却展示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方。

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更具有时代特征。说到现代文化,我很自然的会想到近几年发展迅速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现象,这是一种新兴文化,年轻一代对它都很熟悉,我则想要探寻在老人群体中,这个占到总人口数10%的群体,该文化对他们又产生了什么影响,所以我来到了养老院。

天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以探索天津文化对城市建设的意义和影响为宗旨,全面开展“追寻天津文化足迹”的社会实践活动。

享受文化大餐,古往今来新体验天津文化中心之旅

(一)资料调查及活动意义

2012年5月,天津文化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的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天津市文化中心四至范围为友谊路以东、隆昌路以西、乐园道以南、平江道以北的整个区域,总占地面积约90万平米。天津市文化中心的项目包括天津图书馆、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大剧院、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天津银河购物中心、生态岛等。文化中心已经成为津城百姓获取知识,提升文化品位的好去处。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更有责任了解体验全新的文化生活,感受城市的文化脉搏,探求文化发展的踪迹。

(二)前期准备:

针对参观文化中心的市民可能出现的想法以及文化中心在市民心中的影响设计了调查问卷,来了解在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对于文化中心的想法及感受,以及文化中心的宣传力度以及对市民不同的吸引之处。与此同时,在网上积极查阅文化中心建设的背景资料,也与天津文化影视局沟通来了解更多文化中心的情况,多角度对于天津文化中心的情况进行了解考察,使实地调研更丰富更全面。

(三)实地调查:

天津文化中心是本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集公益文化场馆,城市公园,市民休闲中心,青少年活动场所为一体,是文化展示,交流,休闲,消费最集中地区域,是天津标志性文化建筑群。

通过前期一系列准备工作,为了能全面了解天津文化中心的情况,感受天津文化发展的脉搏,我来到了天津文化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1、先对天津文化中心做了整体了解。天津文化中心本着文化、人本、生态的宗旨,不仅仅文化中心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很和谐,中央人工湖,生态岛也给人优美的环境和高雅的享受,在整个文化中心也聚集了天津大剧院,天津科技馆,天津自然博物馆,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大型文化活动中心。

2、感受了天津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严格的管理以及热情的服务在优质硬件保障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加分,一进图书馆浓浓的书卷气息包围了我,这里全部采用电脑管理,是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其中设有29个专门阅览室,坐席2000余个,现有藏书280余万册,还设有两个视听阅览室,装有四路同声翻译系统,可供学术报告会用。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及专业化的管理,使人们的阅读更加便捷。

3、其次来到了天津美术馆,这是一座集收藏、展览、征集和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美术馆,是本市美术领域的最高艺术殿堂。这不仅是全市画家期盼已久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面向全市百姓普及艺术、传播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感受每个艺术品独特的艺术气息以及作者的艺术思想和对于作品的独到见解,对于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4、最后来到天津博物馆,它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是国内较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其收藏特色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现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法书、绘画、玉器、玺印、文房用具、甲骨、货币、邮票、敦煌遗书、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间工艺品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触摸着古文化的脉搏,体会到历朝历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的逐步改变过程,循着先人的脚步来探索未来的发展。

社会调研报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反映人民群众意愿,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妇女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更加广阔的工作平台,同时也为妇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桥梁和纽带的妇联组织,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开创工作新局面是摆在各级妇联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基层妇联组织参与和谐社会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文从妇联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优势出发,着重分析了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面临的工作职能、模式、机制、方式、妇联干部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摸索妇联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途径,从发挥工作优势、建立良好机制、深化家庭建设、维护妇女权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妇联组织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之路,让更多人的关注妇联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让妇联组织更好的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从而开创妇女工作的新局面。

关于妇联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反映人民群众意愿,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紧紧依靠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也必将造福于广大妇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妇女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更加广阔的工作平台,同时也为妇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桥梁和纽带的妇联组织,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开创工作新局面是摆在各级妇联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近日,笔者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基层妇联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调研。

妇联有着占人口半数的工作对象,有着与各级政权组织相顺应的工作网络,有着工作延伸到家庭的特点,妇联工作不仅仅与广大妇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离不开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妇联组织在推动和谐社会建立中,有着独特作用和优势:一是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妇联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社会支柱,在人民群众心中具有高度的信誉度和公信力,是在社会上有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的人民团体。二是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妇联是我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妇女团体,并在其中发挥了“半边天”的巨大作用,这使妇联工作的触角得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使其具有了其他民间社团不可比拟的整合各方面资源的巨大能量。三是有独特的工作优势,在长期的实践中,妇联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履行职能的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四是有特殊的载体优势,妇联牵头开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来料加工”等各项活动,涵盖了妇女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好载体。五是有健全的网络优势,妇联组织有有一批专兼职妇女工作者活跃在妇女工作战线上,植根于广大妇女群众中,她们热心妇女工作,致力于妇女事业,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得妇女群众的信赖,在长期的工作中,妇联已经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乡组织网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妇联组织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但现有的工作模式、机制以及目前妇联干部的能力素质已不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要求,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工作职能错位。妇女工作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远非妇联组织自身的义务。妇联组织只是群众团体,只是“桥梁纽带”,其职能、职责都不具备直接为妇女提供政策支持、培养使用,教育管理、解决问题等行政能力,对妇女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等重大问题也只发挥民主监督、沟通协调的作用。妇联工作不能等同或代替妇女工作,二者除了在工作对象和目的性的一致之外,其内涵与外延、职能定位、工作方式等都有明显的区别,将妇女工作片面理解为妇联工作,使得妇女工作出现了一定的“错位”。

(二)组织模式陈旧。妇联组织是妇女工作的具体承载者,它必须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自行调整和适应,从而建立起一种有意识的协调力量和活动规范合作系统。而目前,我县妇联组织与新时期开放性、社会性、灵活性、多样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纵向来看,特别是在城市重心下移,下岗、失业、贫困妇女大部分积淀于基层,人们对基层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妇女组织体系应该放在基层。相对而言,我县基层妇联组织体系不够健全,基层组织的编制和经费少,基层妇联干部存在严重兼职情况,导致妇女工作在基层有弱化的现象。从横向来看,我县在妇联组织建设上,还没有树立“动态开放”地建妇联的思想,没有形成以妇联为核心的外围的组织体系。

(三)工作方式落后。以前,妇联承担的社会公共职能除了和自身组织密切相关的特色项目,如参与和妇女发展有关的法律政策的拟定与实施、妇女维权之外,更多的是响应政府号召、或者拾遗补缺。从而导致工作方式的较为呆板、保守。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妇联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这就要求妇联组织在工作方式上进一步创新,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从行政化趋于社会化。

(四)能力素质偏低。当前基层妇女干部素质能力相对较低。乡妇联主席和村妇代会主任特别是村妇代会主任自身素质较低,对妇女工作认识不够,在工作目标、措施上没有超前性,不能把握妇女工作大局,有“就妇联论妇联”的狭隘意识,不知道该怎样去开展妇女工作,在服务弱势人群、帮助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上难想高招,对妇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向上级组织反映,没有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提高妇联干部自身素质是妇联组织面临的严峻挑战。

(五)维权手段较弱。受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生儿防老、续继香火”等封建余毒思想的深入侵浊,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容易遭遇家庭暴力、性别歧视、遗弃等权益侵害,妇联在维权方面缺乏有效措施,事实上还处于工作上的薄弱环节。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无论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协调利益关系、凝聚群众人心、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建立健全新型的社会管理格局,都需要妇联组织发挥优势、承担责任、踊跃参与、履行职能。

(一)发挥工作优势,为妇女发展提供发展平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妇联组织要从妇联独特的社会定位出发,着力把握“党政所急、社会所求、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组织带动妇女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发挥优势,履行职能,团结、凝聚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妇女与男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好妇联作用。

1、围绕“三农”问题,为农村妇女搭建致富平台。妇联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为目标,为妇女致富搭好平台。一是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和“学科技、比致富、奔小康”活动。切实把活动抓好抓实,提高广大妇女的致富能力,促进农村妇女的整体发展。二是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科技致富的本领,健全农村妇女科技骨干、示范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加大对女科技致富带头人的扶持力度,支持她们更好更快地发展。加大对农村妇女基地培育力度,使“妇联+基地+农户”成为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个工作品牌。积极争取发展科技含量高、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项目。三是加大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和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通过科技培训、科技资料发放,把实用技术培训入户到人,特别是因地制宜地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做好农村富余女劳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引导,积极拓宽劳务输出门路,完善科技培训、产业示范、协作服务体系,为妇女增收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2、围绕来料加工业,为女性搭建就业平台。把发展来料加工业作为激励妇女创业的有效载体,突出行业特点,提高加工质量,加强创业指导,继续实施好来料加工业的技能培训,发展壮大加工队伍,帮助有创业意向和潜质的女性更好地创业。并采取得力措施,保证来料加工业务的健康发展,引导部分优秀来料加工来料经纪人直接登记为个体经纪人或经纪公司,加大对经纪人的规范管理和指导方式进行新的探索,使来料加工成为我县女性创业的一面旗帜。

3、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为城乡妇女搭建创业平台。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开展“科技牵手、项目牵手和资金扶持”活动,结合实际,特别是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实现城乡妇女发展资源对接。大力实施“巾帼致富”工程,引导妇女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认真组织“巾帼示范岗”与农村妇女拉手结对,为她们发展生产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服务,切实为妇女创业搭建好平台。

(二)、建立良好机制,科学的推动妇女工作发展。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给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我们必须用战略的思维确定妇女工作新的目标,用科学的思维推动妇女工作的发展。

1、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整合工作对象和社会资源,搭建沟通各界妇女的桥梁,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形成“妇联牵头、党政重视、社会支持,各界参与、共同推进”的妇女工作体系。推行妇女干部深入“一线办公制度”,驻村开展妇女问题调研,送技能、访贫困苦,倾听妇女呼声,帮助解决落实妇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建立项目化运作机制,通过向上争取带动一批、左右联手扶持一批、自主发展催生一批等方法,实施更多操作性强、灵活性强、与社会关联性强的活动项目。推进社会化协调机制,通过活动项目承办、联办等手段,借力、借题、借资、借智做好妇女工作,不断扩大妇女工作的联系面。通过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妇女组织化程度,拓宽联系妇女的渠道,建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妇女工作的长效机制。

2、创新工作方式。发挥妇女组织接触妇女广泛,有利接触社会,方便开展工作的优势,把妇女工作向各个领域的延伸,克服行政命令、简单划一,观望从众的工作定势,找准妇女工作与党政中心、与妇女需求的结合点,了解妇女群众的兴奋点、接入点。认识妇女工作人性化,柔性化、性别化的特征,深入研究其规律,探索妇女群众最欢迎、最愿意接受的工作方法,扩大凝聚力和影响力。

3、创新工作载体。切实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发挥妇女工作的各种优势,借助社会各种力量实现对妇女的政治引导、素质提升,全面服务。拓展知识传播的渠道,开设符合女性特点的各种技能培训,培养“技能型妇女”。开展各种文化宣传活动,传播健康的文化理念。打造“家”字、“妇”字品牌。发挥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作用,大力营造妇女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深化家庭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于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妇联组织应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把家庭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阵地。引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积极开展家庭文化主题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以“平安家庭”创建为重点,以“快乐、文明、学习、科技、健康”进家为主要内容,积极引导家庭成员的广泛参与,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创建、积极开展“美德在农家”、“婚育新风进万家”、“三优(优生、优育、优教)进家庭”活动、家庭才艺展示、家庭风采大赛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增强学习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道德意识、人口意识,以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推动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口、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注儿童良好道德养成。妇联组织要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网络,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新模式,确立“以人为本”、“儿童参与”、“亲子互动”、“实践养成”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家庭教育工作新理念。通过举办“科学教子”家庭教育讲座,全面提升家庭教育品质。通过打造服务未成年人的教育、培训、展示、活动四大平台,培养儿童健康独立的人格,形成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要求、身教重于言教、提倡两代人文化反哺、在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中相互学习并沟通交流的现代家庭教育新内涵。通过实施“母亲素质工程”,不断提高母亲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的“双合格”活动,引导和带动家长以身作则,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从而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3、拓展文明家庭创建领域,促进和谐社区建设。重视发挥家庭的特殊作用,努力形成“人人关心稳定、家家争创和谐”的良好局面,广泛开展“五防”、“七无”活动,传播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文明新风,倡导优良美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活动,使家庭创建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真正达到教育群众、引导家庭的良好效果。家庭文明创建活动要和乡村的文明创建活动相衔接,与文明城市建设相呼应,不断拓展家庭文明建设的领域,引导家庭成员走出家庭,建设新农村,奉献社会,争做良好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做和谐文明新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四)、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这其中包含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实现男女和谐发展的重要内涵。妇联组织应该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妇女群众的利益作为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探索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营造促进妇女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1、强化国策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男女两性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要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从“重在认识,重在落实,重在合力,重在持续”入手,探索建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长效机制,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促进妇女发展,努力推动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积极协助政府实施“两法”、“两纲”,促进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为妇女儿童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

2、加快参政议政进程,拓宽妇女利益的表达渠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妇女发展纲要中有关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定,主动协助组织人事部门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完善女干部推荐制度,加强女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推进党委、人大、政协女代表和女委员以及决策层、管理层女干部比例的提高,进一步做好妇女进村“两委”工作。充分发挥女党代表、女人大代表、政协女委员的作用,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女的愿望和要求,把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思路转为政策和具体措施。

3、关爱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高度重视和维护妇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重视对弱势妇女群众的帮扶工作,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在扶贫工作中引入性别意识,建立扶助弱势妇女群体的长效机制。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增强“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治穷与治愚结合起来,如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实施“贫困母亲救助”、“春蕾计划”行动,通过妇联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实施全社会援助的办法,形成部门齐动、上下联动的格局,以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五)、加强自身建设,充分提高妇联组织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给各级妇联组织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妇联组织要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妇联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工作水平。

1、巩固基础,提高妇联组织团结凝聚的能力。一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妇联干部是广大妇女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头雁,她们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我们事业的成败。为此,我们必需通过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塑造一支有学习能力、调研能力、谋划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服务能力的专业妇女干部队伍。二是建设良好的工作网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农村妇女组织的巩固上,放在乡镇妇女组织职能的完善上,放在机关妇委会作用的发挥上等团体会员工作的互动上,放在新经济领域和新市民妇女组织的兴建上,不断扩大妇女工作的依托面。对妇联的组织覆盖不具备条件的领域,要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联谊组织,加大与社会其他组织交流的力度,尽量填补妇女工作的“空白点”。

2、拓展功能,提高妇联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一是依靠妇女精英层。抓好创业型、科研型、技能型妇女人才的培养,优秀女企业家、女岗位能手、女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植,通过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培训与考察相结合的形式,使妇联成为成功女性的加油站。二是联系妇女中间层。发挥“巾帼示范岗”的联动作用,通过组织观摩、结对、比赛等活动,激活争创的内驱力,强化争创的外动力,提高争创活动的层次。实施“凤还巢”行动,推动务工妇女返乡创业。建立创业基地、扶持创业实践等形式,使妇联成为创业女性的服务站。三是带动妇女最基层。真情关爱农村妇女,真心帮助面临困难的弱势妇女。开展以法律援助形式的实质性服务,帮助失困难家庭排忧解难,增强创业就业意识,提高创业就业技能,鼓励、引导、帮扶更多的妇女创业就业。

3、延伸领域,提高妇联组织统筹协调的能力。一是构建更加开放的合作模式。走出本地做妇女工作,加大与兄弟县市、兄弟乡镇、各相关组织间的互通。加快与国内先进地区妇女工作的互联,优势互补,共同做好妇女工作。二是构建更加开放的信息平台。走出八小时之外做妇女工作,充分运用网络,创新工作手段、活动方法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效率,增强服务效能,扩大联系面,提高影响力,使之成为发现妇女、发动妇女、发展妇女的窗口,为妇女开辟学习的绿色通道。三是构建更加开放的评价体系。跳出妇联做妇女工作,召开重大项目听证会,邀请专家、学者、各界妇女代表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问题的解决。广泛听取妇女代表对妇联活动的评价与意见,让妇女群众全方位了解妇联工作,全过程参与妇联工作,全角度评价妇联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妇女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更加广阔的工作平台,同时也为妇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广大妇联组织要从妇联独特的社会定位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努力开创妇女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