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教学设计(通用19篇)

时间:2023-11-12 08:22:04 作者:HT书生

教学计划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接下来是一些教学计划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

1、学会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正确运用力度和速度处理歌曲。

2、能够用打击乐器选择正确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有感情的演唱,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录音机、电子琴、小打击乐器。

一、导入:

课前歌的演唱,教师伴奏。

一、熟悉旋律,结合节奏练习。

1、初听,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生)。

2、因为有了婷婷的白桦树、碧蓝的湖水、美丽的山峦、静静的草房、可爱的动物……所以才说白桦林是个好地方.

3、歌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可是我们音乐课是研究声音的,请你想象一下,再这美丽的白桦林里,会有一些什么声音呢?(生)。

4、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回答创编:。

x0x0|x0x0||(伐木的声音……)。

xxxxx|xxxxx||(风吹树叶的声音……)。

0xx0|0xx0||(动物的脚步声……)。

0xxx|0xxx||(鼓声脚步声……)。

每说出一种节奏,都要为歌曲的旋律伴奏,目的是熟悉歌曲的旋律,并为歌曲伴奏做准备,加强学生对节奏的掌握.

三、学习歌曲:

1、分段学习:

师:这么多自然美妙的声音,是大自然的演唱,那就让我们和大自然一起演唱吧!(教师和学生和学生共同演唱第一段,注意“蓝色湖水”处的演唱,随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师:可爱的海狸、健壮的麋鹿,蓝色的湖水、高耸的山崖,这是第一个景点,第二个景点都唱了些什么呢?(唱第二段歌词,注意“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师:第三景点大家自己演唱,教师提示声音。

2、力度处理,加前奏尾声。

就让我们走进这迷人的白桦林,一起来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礼物吧!那我们打算怎么去啊?飞机、火车、汽车都不行,就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打着队旗,敲着军鼓,出发!

“彭得得、、、、、、”是什么声音,应该怎样演唱?(脚步声、军鼓声、、、指导声音、气息、要有弹性)。

我们的队伍向着白桦林越来越近了,声音怎样变化?(力度处理有弱渐强)做为前奏。

师:让我们逐一景点来欣赏演唱,你的心情怎样?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表达出来呢?

师:我们充分的领略了白桦林的美景,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家了,听,脚步声、军鼓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越来越弱了)。

3、听录音范唱和伴奏,歌曲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同速度的演唱给了你怎样不同的感受?(简单介绍2|2、2|4拍子)。

四、即兴创编,歌唱自己的家乡。

五、小结:这节课老师给你创设了一个情境,我们以联想为桥梁旅游了一次,课下希望大家上网看看加拿大美丽的白桦林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那时你在演唱这首歌,头脑中一定会有一幅完整的图画。

《我最爱去的地方》教学设计

每年假期,爸爸都带我出去旅游,我去过省内外的好多城市和乡村。但我最爱去的地方,要数张家界了。张家界不仅山奇水秀,景色宜人,而且还有令我心驰神往的冉漂流。

在往冉去的`路上,导游就告诉我们说:“江漂流有‘小三峡’之美誉,漂流会很惊险刺激的。”我听了心情既兴奋又紧张,真想马上试试。来到江边,我们穿上了救生衣,买了两支水枪,我和爸爸昂头挺胸,像两个整装待发的士兵。准备就绪后,我们终于登上了皮艇。

出发啦!皮艇顺流而下,在静谧的水面上行驶着,两岸峰峦叠嶂,树木葱茏,峡谷幽深,鸟鸣林间……正当我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时,一股冰凉的水柱向我喷来,怎么回事?噢,原来是我们团其他皮艇上的人,向我们发起了进攻。马上迎战,我们忙把手中的“武器”注满水,奋起反抗,内战激烈地进行着,很快大家就成了“落汤鸡”,这时幽默的老爸大喊一声“为了和平,大家不要再打了。”两艘皮艇上的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说说笑笑,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水流湍急的地方,一个浪头打过来,不好!皮艇进水啦!大家顿时脸色大变,连忙用手中的工具往外舀水,这时皮艇急剧向左侧倾斜,左侧的人急忙把身体向右压,紧接着,右侧又倾斜啦,为了保持住平衡,船上的人左右摇摆着……我感觉皮艇随时都有被浪掀翻的可能,心想:如果船翻了怎么办,我可是个旱鸭子啊!我非常害怕,紧紧地抓住皮艇边的扶手。终于到了水流平缓的地方,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就这样伴随着“女人一路的尖叫和男人一路的欢笑,”我们漂过了五个滩多浪急的地方,真的很惊险、刺激啊!回到岸边,我的心还在怦怦乱跳,但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和激流搏斗了一回。

这就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张家界冉漂流。因为它不仅让我看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而且还让我感受到了它的激情澎湃。漂流让我学会了挑战自己,知道了一切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我相信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会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

整堂课我是以音乐文化为主线,让学生在新疆之旅感受体验新疆节奏、旋律,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和情感共鸣中愉悦地学习知识,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

首先我运用新疆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听了这首歌,你感觉老师把你们带到了一个什么地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用的是引导学生主动运用音乐主体(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感受新疆音乐风格,激发学生想去新疆的渴望之心。

再用节奏舞蹈律动来体验新疆的基本节奏,从而解决节奏的难点。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节奏填词等方法来轻松解决,且运用基本节奏来贯穿新疆之旅。

其次在唱歌教学中,以参观新疆的光,特产及宝藏为线,渗透歌词教学,并以《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不断熟悉旋律走向满载无意的注意中形成有意的记忆,为歌曲的学唱作铺垫。在学唱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教学,使人文更好的服务于音乐。

最后在完整演唱时,让学生注意听,看老师的演唱声乐和演唱表情,这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去摸索演唱的技巧,从而在表现歌曲时根据学生的渴望。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

音乐是表演艺术,是人们通过欣赏音乐表演满足音乐审美需要,同时亦通过参与音乐表演满足自己的音乐表现需要,因此“表现”在音乐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表现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开发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结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使人仿佛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纵观全课,反思如下:

一、课堂特点:

1、全课以爱家乡为主线,以情感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2、整堂课的教学中注重音乐情感的体验,课堂教学语言精炼。

3、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多。

4、课堂多以学生为主,学生投入积极性高,完全置身于课堂情境中,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5、课堂常规规范,学生的音乐知识扎实,唱歌声音柔和。

二、自我评价与反思:

从总的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教学目标基本落实,但某些细节掌握不是很精确。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仔细地聆乐曲,感受歌曲的的旋律美――参与音乐;通过聆听歌曲(大屏幕展示白桦林中的自然风光,及白桦林的春、夏、秋、冬风景图片),让学生从歌中找出赞美的词句,引出作者歌颂家乡、赞美家乡,再通过“我的家乡”有那些值得你骄傲和自豪的.的地方?――情感导入;用心去歌唱,去感受、体验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意境美,体验2/2拍子与4/4拍等不同拍子,不同速度,力度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师用不同速度、不同力度变化多样的指挥――体验音乐;最后旋律乐器及四声部打击乐器的加入及结束语的展示,教师的演唱――情感升华等四个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音乐综合表现力。教学过程的设计追求音乐课堂教学的动静结合、张驰有度,使音乐课让孩子们感到亲切、清新、轻松、美丽,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音乐有打动自己,感动别人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内涵上。在这节课,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主要是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的学习,但从教学形式和方法来看,本课涉及了演唱、演奏、识读乐谱,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个表现领域。我没有过分的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是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以情感感人,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兴趣和欲望,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风景的地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引导学生通过图片、照片、文字等资料直观感受,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运用比喻的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准备好已写的片段文章搜集的几处风景优美的图片

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天安门广场》一文中,介绍天安门广场四周的景物时是按照从南边——到东边——再到西边的方位顺序进行描写,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先总写后分写。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2、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风景优美的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看习作要求,明确要求:

师:把书翻到77页,自己读一读,划一划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写作内容:写一个去过的地方或想去的地方

写作重点: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

教师总结:刚才小导游介绍时,都抓住了这个地方最吸引人的特点,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板书:抓特点)

1、选择日记片段中描写景物特点的段落,发现问题。

师:下面我请大家来欣赏一个小片段(这是许宸日记中的一个片段):

养马岛的前海有海水浴场,那里有沙滩,有海水,水里有小鱼。

2、回顾课文,回顾把景物写清楚具体的方法。

师:咱们来回顾学过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我把第三段修改了一下。

修改后的`第三段:夏天,树木的枝叶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太阳出来了,阳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野花。

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出示原文第三段: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大家一起读一读。

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看见小兴安岭茂盛的大树,浓浓的白雾,太阳发出像利剑一样的金光,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你觉得原文写得怎么样?(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板书:写清楚,写具体。

师: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生)

师:是的,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3、针对日记片段,指导说清楚、具体。

师:我们再来看这段话。我们应该在哪个地方展开进行具体描写呢?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

课件出示:养马岛的前海有海水浴场,那里有沙滩,有海水,水里有小鱼。

学生试着修改。

出示海水浴场的图片再次修改

这样一修改,就把养马岛海水浴场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了。

1、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的一处风光来写一段话,注意选择其中的2——3个景物,把它们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为学生提供几个家乡美景的图片:养马岛跨海大桥天马广场(学生可以写这两处风光,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地方的风光。)

3、全班展示,评价。

过渡语:同学们把喜欢的这个地方的一处风光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相信我们的这次习作“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会写的更出色。

下面,请大家拿出探索基地本,按照刚才的习作要求:写一处你去过或想去的地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比一比,谁写的地方最吸引人。

《白鹭湖呀好地方》教学设计

6|5356|333576|5--|。

35235.6|-65-|3523|5--|。

好风好雨好爽朗。

这儿是我美丽的家乡。

这儿是我迷人的家乡。

3.332.6|5356i-|333576|5--|。

映日荷花红呀遍地莲藕香还有鲤鱼跳吉祥。

千树桃花红呀万树梨花香还有白鹭在飞翔。

棉花白如雪呀稻花翻金浪丰收喜悦绕农庄。

小呀小伙弹琴姑呀姑娘唱歌唱家乡好风光。

666|--:|┃333576|5--|。

还有鲤鱼跳吉祥歌唱家乡好风光。

还有白鹭在飞翔。

丰收喜悦绕农庄。

歌唱家乡好风光。

56|--|┃。

歌唱家乡好风光。

1、下面老师自弹自唱这首歌。

2、提问:

(1)在这首歌曲里,唱出了家乡的哪些景色?(学生交流)。

(2)你们来自四面八方,歌曲中描写的,你居住的地方有吗?(师生互助)。

三、简介原创歌曲。

1、歌曲有四段歌词,全曲由五个乐句和结束句组成,音域起伏不大,易传唱,结束句略有变化。

2、第二小节中的前倚音,应唱得明朗、自豪。

3、整首歌曲应唱得明朗,充满喜悦,唱出自豪感。

4、引子部分给人以轻快、喜悦的感觉。歌曲的主体部分就象说话一样,唱出了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演唱对应以声传情。

四、学唱歌曲。

1、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伴奏,哼唱旋律,感受旋律(1—2遍)。

2、视唱第一段歌词,注意第二小节-65-|中的“好”字的前倚。

好地方。

音的唱法,要唱得圆润、自豪。

3、视唱后面的乐句时,应唱得明朗喜悦。

老师:课件展示一,你们看多美呀:“映日荷花,遍地莲藕,金色鲤鱼,这是白鹭湖具有的标志性产品,畅销周边几个县市。

4、随伴奏视唱第二段歌词。

老师: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家乡的桃花、梨花竞相绽放,空中白鹭展翅飞翔,是我们家乡的一道风景,是春游的好地方,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

课件展示二,白鹭是白鹭湖的标志,白鹭湖是因有白鹭而得名。

5、跟伴奏视唱第三段歌词。

老师:白鹭湖土质肥沃,是种水稻、棉花等作物的好地方。

课件展示:近几年来,有60%土地种上了棉花,农民的收入成倍增长。白鹭湖不仅是“鱼米之乡”,还是产棉之乡呢!如今的白鹭湖是楼房鳞次栉比,公路四通八达,好一派繁荣景象。

6、跟伴奏视唱第四段歌词。

“小呀小伙弹琴,姑呀姑娘唱”要唱得有弹性。结束句情绪要饱满,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唱出来。

老师:课件展示,湖区人民不再是“白天拿锄头,晚上睡枕头”的时代了,他们在享受物资文明的同时,也享受着高尚的精神文明。农场领导经常组织各种大型的文体活动来愉悦人们的身心,提高生活品味,就连中老人也没闲着,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到处都响着阵阵悦耳的腰鼓声。我们的家乡一派祥和。

7、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要求唱得明快、充满活力,把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情感表达出来。

五、表现歌曲的方式。

1、齐唱:这首歌只有一个声部,同学们同唱一个声部。

2、领唱:一个人领唱一、二乐句,其它人齐唱其余乐句。

3、表演唱:手拿道具,边歌边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六、表现歌曲,师生互动。

1、齐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认识乐器,使用乐器。

2、领唱、齐唱:指派一名学生担任领唱,其余学生担任齐唱。(同打击乐器、电子琴伴奏)。

3、表演唱:作课件编排,全班可成几个小组,看谁表演得最好。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歌唱家乡有歌,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生活的甜蜜。我相信同学们长大后,用所学到的知识,用勤劳的双手去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的家乡。

老师再次弹奏歌曲旋律,学生依次走出教室。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正确运用力度和速度处理歌曲。

2、能够用打击乐器选择正确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有感情的演唱,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小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歌的演唱,教师伴奏。

一、熟悉旋律,结合节奏练习。

1、初听,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生)。

2、因为有了婷婷的白桦树、碧蓝的湖水、美丽的山峦、静静的草房、可爱的动物……所以才说白桦林是个好地方.

3、歌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可是我们音乐课是研究声音的,请你想象一下,再这美丽的白桦林里,会有一些什么声音呢?(生)。

4、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回答创编:。

x0x0|x0x0||(伐木的声音……)。

xxxxx|xxxxx||(风吹树叶的声音……)。

0xx0|0xx0||(动物的脚步声……)。

0xxx|0xxx||(鼓声脚步声……)。

每说出一种节奏,都要为歌曲的旋律伴奏,目的是熟悉歌曲的旋律,并为歌曲伴奏做准备,加强学生对节奏的掌握.

三、学习歌曲:

1、分段学习:

师:这么多自然美妙的声音,是大自然的演唱,那就让我们和大自然一起演唱吧!(教师和学生和学生共同演唱第一段,注意“蓝色湖水”处的演唱,随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师:可爱的海狸、健壮的麋鹿,蓝色的湖水、高耸的山崖,这是第一个景点,第二个景点都唱了些什么呢?(唱第二段歌词,注意“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师:第三景点大家自己演唱,教师提示声音。

2、力度处理,加前奏尾声。

就让我们走进这迷人的白桦林,一起来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礼物吧!那我们打算怎么去啊?飞机、火车、汽车都不行,就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打着队旗,敲着军鼓,出发!

“彭得得、、、、、、”是什么声音,应该怎样演唱?(脚步声、军鼓声、、、指导声音、气息、要有弹性)。

我们的队伍向着白桦林越来越近了,声音怎样变化?(力度处理有弱渐强)做为前奏。

师:让我们逐一景点来欣赏演唱,你的心情怎样?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表达出来呢?

师:我们充分的领略了白桦林的美景,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家了,听,脚步声、军鼓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越来越弱了)。

3、听录音范唱和伴奏,歌曲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同速度的演唱给了你怎样不同的感受?(简单介绍2|2、2|4拍子)。

四、即兴创编,歌唱自己的家乡。

五、小结:这节课老师给你创设了一个情境,我们以联想为桥梁旅游了一次,课下希望大家上网看看加拿大美丽的白桦林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那时你在演唱这首歌,头脑中一定会有一幅完整的图画。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

备课方式:板块结构-i。

目标。

1、感受音乐特点,完整演唱歌曲。

2、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学生通过音乐律动、拍击节奏,感受音乐特点。

听歌曲找出难点,完整演唱歌曲。

构建标准性平台一:

1-2、声音的强弱:以掌声为例,不同力度的掌声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

1-3、从身边发现,还有没有有趣的声音:引导学生用身体和凳子拍出节奏。

1-4、单元组交互创编节奏,用凳子演奏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特点。

2-1、教师拍出难点节奏“xxxxx|xxxxx……”,学生听歌曲找出难点乐句,教师讲述衬词的作用。

2-2、学生通过学唱难点乐句体验重音记号的唱法与作用。

2-3、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再次感受。

2-4、看歌谱跟琴视唱,强调带f、p记号乐句的唱法。

2-5、师生接唱歌曲。

2-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构建标准性平台二:

3-1、教师示范作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3-2、单元组合作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写在大卡上。

3-3、分单元组展示。

《是个好地方》教学设计

1、通过聆听,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使学生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让学生自信、自豪、愉悦地演唱歌曲。

2、通过新疆之旅,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风光及其特产,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新疆。

3、学习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让学生欢快体验xxx|xx|和xxx|xxxx|的新疆基本节奏型。

1、歌词的读法及演唱技巧。

2、附点节奏、一字多音及新疆的基本节奏。

3、歌曲的情感教学。

1、组织学生进教室。

这首歌好象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主动运用音乐主体(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

1、教师的节奏舞蹈律动:(引出新疆节奏)。

学生说。

出示xxx|xx|和xxx|xxxx|要让学生明确切分音的重音。

2、拍念新疆节奏:

师生接拍:(师)xxx|(生)xx|(师)xxx|(生)xxxx|。

生生接拍:用自己身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来拍拍,但要用你的耳朵去听。

3、节奏填词。

1)、老师表扬:xxx|xx|。

小朋友真棒。

学生编词:各自编。

老师送词:xxx|xx|。

富饶的花园。

咱们的新疆。

2)、老师又表扬了:xxx|xxxx|x—|x0。

小朋友真呀真正棒。

老师送词:xxx|xxxx|x—|x0|。

肥沃的草原放牛羊。

黑压压森林满山岗。

3)、引出新疆朋友表扬的话语:xxx|xxx|。

小朋友亚克西。

(用节奏舞蹈律动来体验节奏,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节奏填词来轻松解决节奏难点,歌词难点,是用基本节奏来贯穿整个新疆之旅。)。

(一)、感受歌曲,提示学生拍着节奏,哼哼小曲,听着音乐出发。

(二)、学唱第一段:

1、结合图片说词唱歌。

“天山“: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山”,天山南北坡的风光如何?(生)好风光。

唱天山:听琴第一句旋律—师生接唱(用琴带)。

“富饶的花园”:告别了天山,我们来到了(点击)富饶的花园结瓜果。

唱:253|231|。

结瓜果。

“肥沃的草原”:走出了美丽的花园,我们来到了(点击)肥沃的草原有什么呢?

唱:肥沃的草原放牛羊。

(通过图片介绍,解决附点的节奏和一字多音唱法及xxxx的节奏.说图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对去新疆的渴望之情和想唱新疆歌曲的欲望)。

2、听音乐第一段。

新疆小朋友要放声歌唱了,你们听。她们是怎么唱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3、师生合作接唱。

老师也想唱,想请你们合作一下,怎样?

4、完整投入的唱第一段。

新疆小朋友说了,如果你们歌声很美的话,她们就邀请你们去参观新疆的其它地方。

(通过聆听,合作接唱激发学生用情去演唱,让他们逐渐喜欢新疆)。

(三)、学唱第二、三段。

1、听着音乐,拍着新疆节奏,哼着小曲儿去参观另外的.风景了。

2、点击图片:(边看边说,结合歌词教学)。

逐渐说出“伊犁河的苹果、吐鲁番的葡萄、果子沟的风景、阿勒泰的金子、和田的玉石”

3、师生有节奏的问答式念歌词。

4、师生问答式接唱(根据歌曲的旋律)。

(师)啥地方的苹果甜又大乃?

(生)伊犁河的苹果甜又大乃……。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很熟悉新疆了?

个别生问答。

小组问答。

全体问答。

5、赞美新疆的话。

看了这么多的特产、风光及宝藏,你们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啊?

师生唱:咱们的新疆样样有,新疆是个好地方。

(通过分层教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把歌词教学的难点轻松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兼顾个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

(四)、完整学唱整首歌曲。

1、完整聆听:(出示大歌片)。

听音乐原唱:新疆朋友是怎么唱的?速度、情绪怎样?

听老师范唱:老师的声音、表情如何?你认为老师唱的好吗?为什么好?(引导学生从音色、呼吸、表情上加以处理)。

2、学生来比较:谁和老师来比一比?(个别生唱后再加以处理)。

3、引导学生用自豪、自信、愉悦地情绪来演唱整个歌曲。

(完整的聆听歌曲时,教师要适当提些要求,让学生有事可做,带着问题去听,层层深入,更好地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己来评价唱的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让学生讨论:你能把这首歌的形式改变一下吗?为什么这样变?

2、说唱的形式第一、三段唱,第二段听着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

3、边唱边舞边拍节奏。

(通过让学生自己讨论、合作,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

(拓展延伸让学生更多地去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从而更加喜爱新疆)。

地方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设计理念】。

《话说温州》作为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试用课程,目前已经全面走进我市小学课堂。小吃,是一个足以令孩子们垂涎三尺的词语。只要一听到这两个字,学生的脑海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自己曾经吃过的各种各样的小吃。《温州风味小吃》这一课从学习方式上凸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就地取材,用多种方式设计活动,新颖灵活,为学生提供更有魅力、吸引力的课堂。本课的设计让“小吃”与“乡情”相互渗透,螺旋上升,在小吃中感悟乡情,在乡情里品味小吃。

【教材分析】。

温州小吃则是温州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温州小吃品种繁多、口味独特,鱼丸、馄饨、麦饼等风味小吃约有四五十个品种。《风味小吃》是温州地方课程《话说温州》四年级教材中第六个主题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着重向学生介绍温州的风味小吃,从风味特色小吃的角度来反映温州民风民俗中的饮食文化。本单元活动安排了六个内容。本课设计《温州风味小吃》为本单元的初始课,旨在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温州的小吃文化,指导学生亲自做风味小吃,引发学生对温州风土人情的热爱,进而激发学生对温州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每每上学放学时,学生的手里总会拿着一串串小吃,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谈起小吃,学生总会不厌其烦地与你说上自已的一番心得:吃过什么小吃?在哪里吃过?都有什么味道?等等。但是,做为温州的学生,对温州本地的名小吃知道的并不是很多,也许有些学生只知道这样一句话:“温州小吃哪里好?天一角。”但天一角里有哪些名小吃?各有什么特点?知道的并不多。在学生对小吃特别感兴趣的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温州的名小吃,学生会有独特的理解与投入。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风味小吃。

2、通过了解风味小吃,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温州,培养学生热爱温州的感情。

3、了解温州的饮食文化,体会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1、课件播放“天一角风味小吃”的录像,请学生观看。

2、导入课题。

师:我们的家乡——温州,如一句话说的“温州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好风光”(用方言说),就连温州的小吃也是赫赫有名,让人谗得直流口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家乡的风味小吃。(板书课题)。

二、聊温州小吃。

1、说小吃名称。

师:温州风味小吃品种繁多、口味独特,极具地方特色。你知道的风味小吃有哪些呢?课件播放节日的画面,请学生说小吃的名称。

春节、元宵节、清明、立夏、端午、中秋、重阳,每播放一个节日就请学生回答:这是哪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会有什么样的小吃?)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依次出示:春节:春卷,什锦八宝饭。元宵:汤团。清明:艾青团子。立夏:米鸭蛋,茶叶蛋。端午:鲜肉粽子。中秋:月饼。重阳:栗糕,花糕。

2、说小吃的典故或其中蕴涵的意义。

(1)边看边思考:人们为什么会想到在不同的节日里,制作品尝各种不同的小吃呢?其中有什么象征意义或有怎样的来历?(2)请学生上台讲。

3、说温州名小吃。

(2)交流,师生互相补充。

(3)欣赏温州名小吃图片。(松糕、糕、米面、炒粉干、马蹄桦、灯盏糕、鱼丸等)。

4、小结。

三、做温州小吃。

1、温州的小吃是如此有名,家乡的许多风味小吃都是可以自己做的,你会做哪一种风味小吃,它的制作方法是怎样的,你能介绍给大家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一起讨论讨论你最喜欢吃的那种小吃的做法。

2、讨论交流。小组推荐交流。

3、是啊,温州的小吃是如此有名,那我们就一起看一位大师来给你们教做县前汤圆的方法。课件播放录像。(介绍县前汤圆的制作方法,同时显示文字)。

4、动手做温州小吃——县前汤圆教师演示:洗净手——做汤圆学生做:指名——全体。

5、交流制作县前汤圆心得。同时,教师将制做好的县前汤圆放入电磁炉中煮。

四、尝温州小吃。

1、评价县前汤圆。

同学们亲手制作的这碗县前汤圆,好在哪里呢?

2、尝县前汤圆。(每人使用牙签品尝)。

3、交流体会。

五、总结延伸。

同学们,温州的名小吃非常多,接下来的几堂课我们都要去认识温州的一些名小吃,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制做或探访一些家乡的风味小吃,和同学们一起来享受这风味独特的小吃吧!

【教学反思】。

在设计《温州风味小吃》一课时,我就在想:如果仅仅让学生们呆在教室里去阅读温州这本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只在课堂中“畅所欲言”,那么地方课程的理念就真的被“埋在“课堂中了。这样的教学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达不到做为地方课程教学设计的真正目的。所以,学习地方课程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动手与动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温州风味小吃》这堂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活动,让学生对温州的小吃有一份认知,对自己的家乡产生一份乡情,这就是地方课程的价值所在。

在《风味小吃》这一主题单元中,我为其设计了四个课时。而本课的设计是本单元的初始课,目的是让学生对温州小吃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对温州的小吃产生一份亲近感,而并不是深入的去探究。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并确定负责人,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调查、询问家长等方式对温州小吃进行了解。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资料调查成果。在‘聊温州小吃’这一环节中对温州小吃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但是,仅仅靠聊温州小吃,学生还是未能充分调动起埋藏在心底的那一份乡情。于是我在聊小吃后,又设计了制做小吃、品尝小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活动中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积极的投身其中,乐于、善于学习,并在活动中深深体验到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了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并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品味人生,感悟人生。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小吃”与“乡情”这两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鱼水情般的密不可分的线,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人文环境中,在对小吃的了解中感悟乡情,在浓浓的乡情中品味小吃,那一份气息将伴随着学生永远。

地方课程教学设计

【导语】本站的会员“陶如非”为你整理了“地方课程。

教学。

设计优秀”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环境保护的知识、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两班共有学生85人,他们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

本册地方课程是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诗经、韩非子、淮南子、战国策、姜尚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有面对灾难,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灾难时的自护、自救技能;还有安全自救,帮助学生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此外还有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方法与措施等。

1、安全教育方面。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饮食、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学习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3、环境保护。

了解社区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1、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力求选择适合学生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动画录音等手段,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做做学学中达到教学目的。

2、对传统文化中的诗文进行诵读,记背。再慢慢品尝,感悟。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夯实我们民族的根。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了解社区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1、安全教育方面——怎样预防传染病。

2、环境保护教育——消失的耕地。

3、环境保护教育——湖泊变小了。

4、环境保护教育——动物哪里去了。

1、安全教育方面——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2、环境保护教育——白色污染。

3、环境保护教育——遗弃的电池。

4、环境保护教育——电子垃圾。

1、安全教育方面——健康上网。

2、环境保护教育——环保家电。

3、传统文化教育——海上名山。

4、环境保护教育——家具新概念。

1、安全教育方面——健康上网。

2、安全教育方面——面对洪水如何避险。

3、环境保护教育——童眼看法规。

4、传统文化教育——对联成语集锦。

《多有趣的地方》教学设计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牛字旁;读写8个词语,能用“有趣”“活泼”“愉快”写句子。

2、能用“什么地方有什么”写句子,能把“这是多么有趣的地方”的意思补充具体,能用“不是……却有……”句式说话。

3、理解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初步培养对小鱼、花草树木喜爱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句子训练:什么是多么有趣的什么。

牛字旁的书写,初步理解生物角与自然景物的联系与区别,懂得通过劳动可以创造美。

3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牛字旁,学会它的写法。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1、启发谈话,导入  新课。

板书“有趣的地方”,说说见到过那些有趣的地方?

今天课文介绍了一个更有趣的地方,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2、学字词,读通课文。

先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

拼拼音节,读准字音。

想个办法,记住字形。

给课文标段,划带生字的词和新词。

3、检查字词。

哪几个字要提醒小朋友:迎、轻。

认读生字词。

4、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再读读课文。

5、书写指导。

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说说用什么方法学?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趣、物、摇、迎。认识牛字旁。

抄写生字。

教学目标 :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3、仿效例句,把句子说完整。

教学过程 :

1、复习巩固字词。

卡片认读生字。

看拼音写字。

卡片认读词语。

指名分段读课文。

2、学习课文,朗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这个有趣的地方指什么?齐读第一段。

这句话告诉我们红领巾生物角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取名为“红领巾生物角”?

少先队员自己布置这个生物角,多高兴呀!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学习第二段。

看图说说小鱼的样子,理解游、摇、吹。

出示句子,读读这一句话,体会小鱼的活泼可爱,并学做可爱的小鱼,做动作读读这句话。

为什么课文中用一个瞧,而不用看?

连起来读读课文第2段。

(3)学习第三段。

自由度第三段,看看与第二段的相同之处。说说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生物角不是山林,却有花有树还有小草。花儿开放,小树迎着风儿摇。迎换词理解。

指导朗读课文。

(4)学习第四段。

这指哪里?从哪些地方感到有趣?看看标点,读好这句话。

教学目标 :

1、巩固生字、新词,进行句式训练。

2、朗读、背诵课文,初步培养观察生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

1、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生字,口头扩词:快、物。

(2)出示作业 5:

说说每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再完成作业 ,反馈。

(3)卡片认读词语。

愉快:小鱼在水里摇着尾巴……。

出示句子读一读,再换词序说一说。

2、朗读、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拿几段具体写出了生物角的有趣?读读背背课文。

连起来说说“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

我们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就会看到更多有趣而奇怪的动物、植物,增长更多的知识。

(3)背诵课文。

3、指导课堂作业 。

出示:小鱼/在水里/愉快的游来游去/摇着尾巴,吹着泡泡。

理解句是:谁/在什么地方/愉快的干什么/怎样愉快的游。

看图说说。

4、课堂作业 最后一题。

指导伉俪句,并看图,拥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完成课堂作业 。

红领巾生物角。

不是江河却小鱼。

不是山林却花、树、小草。

初中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师生问好。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歌有哪些。老师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熟悉歌曲。

1.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王洛宾。

第四张图片。

这首歌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先生在1940年创造的一首草原情歌。同时王洛宾还具有“西部歌王”之称。

第五张图片。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根据我国青海地区民歌改编而成。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还曾流传,这首歌是王洛宾老先生在青海拍摄一个纪录片,3天的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很漂亮的藏族女孩,他们一起在青海湖边策马扬鞭,一起欢歌笑语,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呢,王洛宾先生在思念中才写下了这首不朽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在他长达60年的音乐生涯里,他搜集整理并创造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堪称是王洛宾先生的巅峰之作,是他音乐展示飞翔的标志。还被收录在巴黎音乐学院的东方音乐教材中。不仅地球人熟悉这首歌,外星人也可能会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首歌曾竟被群众投票选中,放在东方红卫星上播放,代表着中国的声音向太空呼唤。

2.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学生跟唱一二段。

这首歌曲在情绪、节奏、速度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七张图片。

好的,演唱者在演唱当中和我们课本中的歌词稍微有点不同,是因为这首歌在传唱的同时也在被改编,虽然被广泛的改编,但歌曲的韵律抒发的情感却传承了原版民歌的韵味。我们来说一说从刚才的聆听中,你感受到音乐的情绪、节奏、速度等方面有什么特点?(优美、抒情、节奏舒展、中速)歌声中传达了怎么样的情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美的执着追求)这么优美的歌曲不唱一唱实在可惜,让我们也来唱一唱吧。

三唱一唱。

1.朗读歌词。

这首歌不仅旋律美,歌词写得也很美,请大家先来朗读一遍。

2.随琴学唱。

下面请大家用la来跟着电子琴哼唱歌曲旋律。请大家用连贯平稳的气息来哼唱。(2遍)你们的音准不错,如果在唱准基础上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就更有味道了。让我们填上歌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你们学唱的真认真!如果能轻声歌唱,聆听电子琴,唱准音高就更好了。(2)。

3师生接唱。

四拓展延伸。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和学唱了《在那遥远的地方》,一同体验感受了民歌的魅力,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多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民族歌曲来唱一唱,让我们继续将这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扬!

地方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和朗诵民谚,了解和感受仙岩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及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来历。教学重点:

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和朗诵民谚教学难点:

了解和感受仙岩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及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来历。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以篇首压题照片和几个学生的对话导入新课,帮助学生了解仙岩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及“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来历。

2、新旧对比。

引导学生观察照片和诵读民谚,了解仙岩的过去。教学时要充分发挥照片和民谚的“记忆”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把所了解和的信息在全班进行交流。

3、国家级名片:

仙岩今后的发展与“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这两张国家级名片和市政府提出的“一港三城”的战略目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教学时可以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畅流仙岩的未来,体会仙岩人民要把“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建设成“中国农民第一城”的决心。

4、适当延伸。

仙岩的变化只是家乡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以点带面,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在农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六课居民住宅区。

教学目标:

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了解新住宅区的特点,感受居民住宅区的巨大变化。从身边找变化,激起学生对身边一草一木的热爱,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居住地方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了解新住宅区的特点,感受居民住宅区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从身边找变化,激起学生对身边一草一木的热爱,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交流课前布置的学生向长辈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情境。

二、创设情境,了解住宅区的特点。

1、介绍我的住宅区。

讲述自己或家人在居住地方的生活情景和生活故事。a、在组内交流。

b、各组推选一名上台交流c、贴一贴,画一画。

画一画自己心中最理想的住宅区。

作业:拍下住宅区里,最美的镜头,贴在教科书的空白处,与同学交流。

第七课温州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温州中学的历史。

2、让学生了解温州中学的构成。教学过程。

一、温州中学的历史。

1、同学们,你们知道温州中学吗?关于温州中学,你知道些什么?

2、看来同学们对温州中学了解的还真是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的认识一下温州中学。

3、温州中学的历史:温州中学创办于清廷推行“新政”时的晚清。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国学大师、教育家孙诒让(1848-1908)商请温处道童兆蓉和温州知府王琛,将温州府属中山书院改为温州府学堂。府学堂后改名温州府中学堂、浙江第十中学堂、浙江第十中学校、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温州地方当局决定以旧校士馆为址创建温州师范学堂。时任温处学务分处总理的孙诒让亲操筹办。1908年学堂建成。师范学堂后易名温州师范学校、浙江第十师范学校。

1985年,学校复名“浙江省温州中学”,并再次由完全中学改制为高级中学。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舍、设备进行系统配套建设,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加速进行。1992年,学校被评为省先进学校,1993年,学校评为省文明单位(以后仍保留文明单位称号)。1995年,学校被批准为省一级重点中学。2002年秋,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学校整体迁移到占地338亩、投资约2亿元的梧埏新校舍。全体师生将在这所现代化的寄宿制的新校里,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温州中学的构成1、了解了温州中学的历史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温州中学包括哪些部分?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书,找一找。

2、学生汇报:温州中学包括科技馆、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学楼等。

3、讲解科技馆、图书馆的作用。

4、介绍温州中学出的名人:苏步青、孙诒让。

5、讲有关苏步青、孙诒让的故事故事一公元1902年9月23日,那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祖辈从福建同安逃荒到浙江平阳带溪村的苏祖善家来说,那是一件难得的大喜、大吉的日子。真是老天有眼,天官赐福。苏祖善家添了一丁,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终于有了世代务农的“接班人”。可苏祖善夫妻俩从末上过学,尝够没有文化的苦,望子成龙心切,于是将儿子的名字由原来的“尚龙”改为了“步青”,算命先生还说上一番好话,以“步青”为名,将来定可“平步青云,光宗耀祖”。

名字毕竟不是“功名利禄”的天梯。正当同龄人纷纷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苏祖善交给儿子的却是一条牛鞭。从此,苏步青头戴一顶父亲编的大竹笠,身穿一套母亲手缝的粗布衣,赤脚骑上牛背,鞭子一挥,来到卧牛山下,带溪溪边。苏步青家养的是头大水牛,膘壮力大,从不把又矮又小的牧牛娃放在眼里。有一次,水牛脾气一上来,又奔又跳,把苏步青摔在刚刚砍过竹的竹园里。真是老天庇佑,他跌在几根竹根中间,未有皮肉之苦,逃过一劫。

放牛回家,苏步青走过村私塾门口,常被琅琅的书声所吸引。有一次,老师正大声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听后,就跟着念了几遍。此后,他竟记住了顺口溜,放牛时当山歌唱。

苏祖善常听儿子背《三字经》、《百家姓》,心存疑惑。有一次,正好看见儿子在私塾门口“偷听”,作为父亲的心终于动了,夫妻一合计,决定勒紧裤带,把苏步青送进了私塾。

故事二。

9岁那年,苏步青的父亲挑上一担米当学费,走了50公里山路,送苏步青到平阳县城,当了一名高小的插班生。从山里到县城,苏步青大开眼界,什么东西都新奇。他第一次看到馒头里有肉末,常用饭票换成钱买“肉馒头”吃。一个月的饭票提早用完了,只好饿肚子。他见到烧开水的老虎灶,也觉得好玩,把家里带来的鸡蛋掷进锅里,一锅开水变成一锅蛋花汤,烧水工看到气极了,揪住他打了一顿。

苏步青整天玩呀、闹呀,考试时常坐“红交椅”,到期末考试,他在班里得了倒数第一名。可是,他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私塾里的“偷听”,激发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作文打了一点基础。然而,语文老师越看越不相信,总认为苏步青的作文是抄来的。因此还是批给他一个很低的分数。这样,更激发了他的牛脾气,老师越说他不好,他越不好好学,一连三个学期,都是倒数第一名。同学和老师都说他是“笨蛋”。

有一次,地理老师陈玉峰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一个小故事:“牛顿12岁的时候,从农村小学转到城里念书,成绩不好,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个同学蛮横无理地欺负他,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他疼得直打滚。那个同学身体比他棒,功课比他好,牛顿平时很怕他。但这时他忍无可忍,跳起来还击,把那个同学逼到墙角,揿在墙上。那同学见牛顿发起怒来如此勇猛,只好屈服。牛顿从这件事想到做学问的道理也不过如此:只要下定决心,就能把它制服。他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不久成绩跃居全班第一,后来成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苏步青见陈老师不批评他,还给他讲故事,心里很感激。陈老师见他垂着头,摸摸他的头后说:“我看你这个孩子挺聪明嘛,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考第一名。”又说:“你爸爸、妈妈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希望你把书念好。像你现在这样子,将来拿什么来报答他们?”苏步青再也抑制不住心灵的震撼,泪水像断线的珍珠淌在自己的胸前,第一次感到自己做错了事。此后,他完全变成了懂事的孩子,不再贪玩,刻苦读书,到期末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名。

三、画一画我们的学校。

欣赏了温州中学,我们自己的学校也可漂亮了,你能把它画下来吗?学生动手画一画。

第八课温州国际会展中心。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温州国际会展中心及其他十大标专性建筑,树立学生对家乡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自豪感。教学过程:

1、利用教科书中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建筑风格和作用,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会展中心的外观像什么,有什么含义,听了会展中学的介绍以后有什么感想等。

2、市区的学校可以带学生现场感受会展中心举办大型展览会的场面和气氛,非市区的学生也可以利用音像材料或互联网向学生展现这些盛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在教学拓展性内容“温州十大标志性建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一样自己最喜欢的建筑开展拓展性学习,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地方课程教学设计

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技能目标。

自觉远离毒品;增强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拒绝毒品",培养禁毒意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毒品是全人类的公害,必须牢固树立禁毒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抵制毒品,增强与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毒品及毒品的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

教学难点。

青少年阶段既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个危险期。这一时期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极易受到各种诱惑,一旦遇到挫折就去寻找各种刺激,容易走上吸毒的邪路。所以正确引导,培养防毒意识尤为重要。

学生活动。

课间观看“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禁毒网站”禁毒记录片。

师:清道光年间,由于政府整体腐败,少数官员掌握国家大权之后为牟取暴利,不惜一切代价出卖祖国,使帝国主义强盗能轻而易举的打通国门,倾销大量鸦片。鸦片使中国人变成“东亚病夫”,军队纪律涣散,失去战斗力。为此,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把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从英美鸦片贩子那里收缴到的2376254斤鸦片当众销毁。这就是震动世界的虎门销烟。这一历史性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振了大清帝国之国威。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二、典型案例引入,认识毒品师:罂粟花原本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可是自从人们从这种艳红的花朵中提炼出了一种白色的粉末,它就成了一种恶之花。在它的诱惑下,有千百万个灵魂从此坠入了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而围绕它所展开的种种斗争、冲突更是成了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表面漂亮的罂粟花粗略加工后变成俗称“大麻”物质,据报道,在精炼后能制成海洛因、摇头丸、冰毒等毒性强的非法物质。一旦接触这种物质,就立刻上瘾,继而出现疲劳、抑郁、睡眠障碍等戒断症状,严重者思维难以控制,甚至导致死亡。因为如果吸食后,对人脑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的幻觉,从而胡作非为。例如,华东师大一位是生物科学院研究生2000年分配到上海市某毒品研究所工作,虽然他对毒品知识了解甚多,但由于好奇心驱使,埋下祸根。有一次,他趁同事不注意,心想“都说毒品很可怕,它到底是什么滋味,借此时机尝试一下。”结果,就那么一点白色粉末状的物质使他不能自拔。由于吸毒过度成瘾于2002年7月在医院不治身亡。这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例,给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事例不仅丧失了一条人命,而且把死者整个家庭搞得支离破碎。

问: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是否遇到或者听到或者看到吸毒的例子,谈谈你们的感想?

三、

课堂任务。

四、畅所欲言。

打开留言版,师生交流,让学生在奇思异想中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小结: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五、

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我们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不让任何可疑分子有机可趁,依靠相互信任、众志成城一定能阻击各个可疑犯罪渠道。最终看到一个无污染、人民共享美好和平的世界。

《是个好地方》教学设计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能用欢快、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理解掌握新疆音乐的基本要素(如学拍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学跳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歌曲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等相关实践活动,体验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如热情的人民、丰富的物产等),从而使学生萌发对新疆的喜爱之情,增进民族团结。

1、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以音乐文化为主干进行歌曲新授,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感受新疆歌舞的民族风格。

2、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创编舞蹈动作的创作过程中个性的挖掘、及自主参与能力的培养。

通过生生、师生互学、交流、共享信息,来激发歌唱的情绪,解决歌唱的重点难点。

一、节奏律动组织教学。

1、聆听着熟悉的旋律《娃哈哈》,跟着老师律动舞蹈,进入教室。

2、学生自由回答,揭示地名和节奏型。

(评析: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音乐要素(如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开门见山地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极其鲜明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感受新疆歌舞的音乐风格,为后面的的歌曲教学及上好本节课做好了铺垫。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步感受,了解风俗。

1、师:你们真棒!让我们一起到新疆游玩,好么?谁来说说你对新疆都有哪些认识?

2、媒体播放进行小结,背景音乐是《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伴奏。

出示天山风光图片,并借助语言和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我们来到了新疆,这是美丽的`天山风光,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男女老少载歌载舞,瞧……(学生合着节奏拍手)。

师:新疆的风景多么优美!音乐多么欢快,老师忍不住想用铃鼓来给这段音乐伴奏。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老师是怎么敲的?细心的小朋友模仿给老师看看!(师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的前奏,让学生感受切分节奏。)。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新疆音乐中很有特色的节奏,叫“切分节奏”。

你们瞧——。

师:一起把这条节奏读一读、拍一拍。

4、乐器“手鼓”拓展,拍击新疆节奏。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桌面代替手鼓?咱们来试一试。

全班边念鼓点边拍桌面合奏,教师进行情绪启发,强调强弱变化、感情投入和身体放松。可先放慢练熟,再加快,将速度提到乐曲的速度,配乐《新疆是个好地方》。

(评析:启发学生收集资源,传递信息,视听结合,帮助学生积累对新疆音乐和歌舞的感性认识,了解新疆风俗文化。感受新疆音乐的热情奔放,初步掌握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使学生对新疆歌舞产生兴趣。)。

三、学唱歌曲,培养兴趣。

师小结:你们说得太好了,新疆真是太美了。

师:老师这有一首夸赞新疆的歌谣。(点击课件)。

天山南北好风光。

富饶的花园结瓜果。

肥沃的草原放牛羊。

师:请同学们用老师给的不同节奏,分别把它们念出来吗?(师点一句词,就出现相应节奏,师用手鼓敲节奏,学生按节奏读词,敲一句读一句。)。

师:你们真棒!老师也想用歌声唱一唱新疆的好。

1、师范唱。

师:想不想跟老师学唱这首歌曲呀!

2、学生跟着录音范唱轻轻哼唱,熟悉第一段歌词。

3、学生在钢琴伴奏下填词唱一唱。

4、相互间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

(1)请学生自己尝试处理歌曲。

(2)反馈与评价:个人、小组。

(3)老师从中指导唱法,并渗透乐理知识。

5、跟录音伴奏音乐动情地演唱第一段歌词。

6、获取完整的音乐形象,跟录音范唱初步演唱三段歌词。

(评析: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聆听歌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地学会了歌曲,在引导中融入了对歌曲的处理,对知识的渗透,以提高学生歌唱技能。让学生自主评价演唱的好坏与否,并加以改善。)。

四、表现创新体验风格。

师:你们看,新疆的小朋友也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舞蹈。(播放〈新疆好〉音乐舞蹈画面)。

师:让我们同她们一起欢庆吧!想想该怎么来表现这首歌呢?

(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录音,学生们各抒己见,随着音乐自己编舞,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表演,也可以个人表演等)。

1、小组排练,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编舞的过程中,师把手鼓、手铃以及新疆帽分给学生,烘托气氛)。

2、汇报表演。

3、看了同学们这么精彩的表演,你想夸夸谁……。

(评析:借助不同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体验,感受歌曲、演唱歌曲,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升华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主题。)。

五、结束教学。

师:游览了美丽的新疆,舞蹈欢庆活动开始了,让我们一起来欢快地唱起来跳起来敲起来吧!

本节课我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为基本理念,把握教学切入点,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一、以新疆音乐文化为主线,组织整个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从欣赏新疆舞、介绍新疆风光开始,引入歌曲的学唱,创设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在实践、体验、领悟等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不断开拓艺术视野。在教学中,我注重以音韵的美和浓厚的新疆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音乐、体验音乐并即兴表现音乐。例如:让学生运用肢体语言,把内心感受与外部行动相统一,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孩子们生动的表演、洋溢的笑容,我想每个孩子一定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染到新疆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抓住重点,分散难点。由于在上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新疆了解甚少,对歌曲中出现的“阿勒泰”、“吐鲁番”地名景区都不理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以及老师个人的舞蹈表演,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认识、理解,从而使学生获得审美情感的体验与满足。在学唱歌曲的环节中,我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聆听歌曲,每次听、唱的角度、重点以及对学生都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因此学生不会觉得枯燥,在潜移默化中轻松地学会了歌曲。

总之,本课是师生在双向交流互动的、活泼的、和谐的、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会歌曲,学会表现。从而更加喜欢上音乐课。

多有趣的地方课文教学设计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3、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教学重点】。

学习睡莲姑姑、小蜻蜓、萤火虫帮助小蚂蚁的高贵品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意识。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起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板书:夏夜),谁愿意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景色(板书:多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应读出美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用“”画出你觉得最动人的句子。

三、转换角色,细读课文。

1、师: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动人,读给同学们听。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2、想像读:

教师范读,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夏夜的景美、情美。

3、评价读:

师:请小朋友读倒数三个自然段。师:你们读老师来想像,好吗老师要根据你们是否读出夏夜的美来评价。

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去,先齐读,再请有信心读好的学生读,教师指导。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出示字幕动画课件,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蜓、萤火虫、旁白。

五、歌谣识字,好记好认。

1、师:我们分角色朗读得真不错,有几个生字朋友不知你们刚才认识了没有。

2、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二段:

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学生根据字意做动作,闭上眼睛做睁开的动作。趴在桌子上,想像小蚂蚁掉进池塘的样子。

3、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四段:

“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学生根据字意加动作,学生找到腰的位置和老师一起前后左右动一动。伸出手做爬的动作。区分“趴、爬”。

4、教师根据字意讲解:

出示“时”字:

师:大家认识吗时间的“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天。

(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详细说明。)。

5、教师出示带拼音“我会认的字”:

“莲”、“哭”、“根”。认字,组词,请学生根据课文说一句话。

6、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睡莲姑姑弯弯腰,让小蚂蚁爬了上来。小蚂蚁如何做的”

出示第9段落: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师生达成共识。

7、歌谣:

感激,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

六、师生共同表演,走进童话故事。

师:说一说当你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你怎么做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表扬。下面我们再合作一次,我要看你们的表现如何。

出示头饰:

老师来扮演睡莲姑姑好吗谁愿意扮演小蚂蚁、小蜻蜓、萤火虫。

(几名学生分别担任角色)。

其他同学你喜欢哪个角色就分别为“他们”鼓劲。

七、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头饰,板书。

出示睡莲姑姑:

师:她怎么救小蚂蚁的。

(学生表演睡莲姑姑说的话。)。

出示小蜻蜓:

师:他如何帮助小蚂蚁的。

(学生表演小蜻蜓送小蚂蚁回家。)。

出示萤火虫:

师:他做了什么呢。

(学生表演萤火虫飞来“点起小灯笼”。)。

三、出示字幕,质疑解疑。

教师表演引读:小蚂蚁爬上“飞机”……。

学生表演补充: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师:“飞机”是真的吗在课文当中指的.是谁把小蜻蜓比喻真的飞机,所以加上双引号。

教师表演引读:蜻蜓飞呀飞,飞过……。

学生表演补充: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再读:读出夏夜的美,读出小蚂蚁到家的喜悦心情。

教师表演引读:星星看见了……。

学生表演补充:(高兴地)眨着眼睛。

师:星星看见了为何高兴地眨着眼睛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生共同表演:啊,(多美的)夏夜呀!

师:夏夜哪儿美,课文中怎么说的只是讲了夏夜景色美吗在夏夜景色美的烘托下,还体现了哪儿美体现了小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品质美,这深深打动了星星,他高兴地眨着眼睛。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多美的()高兴地()。

绿绿的()青青的()。

亮晶晶的()弯弯的()。

静悄悄的()呜呜的()。

师: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2、出示习题:

你会连线吗。

3、指导“我会写的字”。

教师板书讲解:

她,女字旁,女同学用“她”来代替最合适,还有谁适合。

妈妈、阿姨、姥姥、女老师等。为了区分男、女,男同学用哪个“她。他”

都有谁合适用“他”呢爸爸、叔叔、爷爷等。

师:请用“送”、“过”组一个你最想组的词语,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师:请你说一句话,要求是句子中带有“时”、“让”这两个字,看谁说得通顺、流利。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五、运用新词语,我说夏夜美。

师:刚才同学们词语搭配得很恰当,句子说得很通顺、流利。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我们身边的夏夜美景吗看谁描述得最美。

教师出示图片:

星空、花园、池塘、街道。

学生也可以不受约束,自由表达。

六、总结。

师:大家描述的夏夜真美呀!让我们期待夏夜的到来吧!让我们身边经常有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让月亮笑起来,让星星高兴地眨着眼睛,这样夜色会更美。

【板书设计】。

15、夏夜多美。

睡莲。

小蚂蚁爱心。

蜻蜓。

萤火虫。

地方课程教学设计

栾新玉。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读懂“指鹿为马”这个故事,了解成语“指鹿为马”的来源。

2、从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古诗、歇后语等方面探寻成语的来源。

3、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增长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学生受到人生哲理、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及其出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热爱,为祖国语言的绚丽多姿而骄傲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指鹿为马和杯弓蛇影两个故事的动画片、关于成语的部分古诗、歇后语、神化故事的图片等等。

学生准备:搜集课本上六个成语的来源,了解故事大意。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头脑风暴。

1、同学们,正式讲课之前,我们先热热身,来做做头脑风暴的小游戏怎么样?(出示课件:按要求说出相关的四字词语)。

2、这么短的时间,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词语,你们的词汇真丰富啊。

二、初步了解成语:

2、咱们看看温馨点击中是怎样给成语下定义的。a、齐读课件。

三、成语探源。

(一)、理解书上的成语故事《指鹿为马》。

1、咱们课本上就有一个关于成语的历史故事,看大家能不能读懂。

a、请大家把书翻到70页,读之前,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三部曲。b、先自己试着读一遍,同位两个再一起读一遍,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c、个别读,纠错,齐读。

d、借助注释,小组合作,弄懂文言文的大体意思。相互交流,相机补充。e、通过这个故事,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呢?(课件出示)。

f、为了加深认识,老师为大家下载了“指鹿为马”的动画片,想不想看?

2、你看,一个小故事就让我们这么快、这么准的理解了“指鹿为马”的意思,看来,探寻成语的来源,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还真是学习成语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二)探究来源一:历史故事。

1、通过“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我们知道了成语的来源之一就是——历史故事(板书),还有很多的成语也来源于历史故事。(出示成语课件)。

3、学生到台前讲故事,讲完故事就请学生说说是哪个成语。(三个详细讲,三个概括地讲)。

4、小结:看来大家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刚才讲故事的同学表示感谢,谢谢他们让我们在历史故事中,又学习了不少成语。

(三)探究来源二:让我们再来听一个故事?

1、请听——杯弓蛇影:

﹙1﹚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哪个成语?(杯弓蛇影,它的意思就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2﹚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来源吗?就是——寓言故事。

2、拓展:其实,我们学过的很多成语都来源于寓言故事,谁能说一个?(指名说)。

3、同学们说的真不少。除了这两个来源之外,你还知道成语来源于什么故事呢?

(四)探究来源三:神话传说。

1、呈现神话故事图片:看图片,猜成语。

2、谁能用一个成语来表示这些图片。

(四)探究来源四:古诗(出示)。

1、下面这些诗句,都与成语有关,你能说出这些成语吗?

2、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成语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古诗。

3、回想我们学过的古诗,你一定也能从诗句中找出成语的。

(五)探究来源四:歇后语。

1、同学们,不仅古诗和成语有联系,歇后语和成语关系也挺密切呢,你信吗?出示课件,口头连线。

2、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这些成语是来源于——歇后语。

看来,成语的来源还真是多方面的啊!如果大家感兴趣,课下继续用学到的方法进行探讨。(板书:省略号)。

四、总结延伸:

2、总结: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是华夏文明的结晶,古往今来,积淀承传,生生不息。掌握好成语,既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又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果能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会使你的文章锦上添花。课下,请同学们再去探寻成语的其他来源,也可以课下做一做成语接龙的游戏。孩子们,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让我们与成语相伴,让我们与经典同行。

地方课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遇到危险或急事时会打急用电话,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记住火警、匪警、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活动重点:

掌握这些急用电话用途,并会在危急时拨打。活动准备:

急用电话宣传画三幅;玩具电话三部;急用电话号码牌各三张(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介绍急用电话。

1、请观察这三幅画。

教师:这三张照片是刚从现场拍摄过来的,你们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逐一介绍三张图片,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从哪里看出来?该怎么办呢?

2、根据画面内容出示急用电话号码牌。

火警电话:119。

发生火灾的时候,拨打这个电话,消防队员叔叔会立即赶来救火,救人。

医疗急救电话:120。

当病人病情严重,非常危险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就会及时赶到,及时处理病情并立即将病人送进医院。

匪警电话110。

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拨打110,警察叔叔就会赶来帮助我们。

二、想一想,试一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设置情境,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拨打什么电话。

在放学的路上,发现一位阿姨突然发病,拨打什么电话?

放学回家,发现房门大开,家里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拨打什么电话?

三、游戏:我说你打。

1、认识并熟悉求助电话,教师分别说出火警,匪警,急救电话,学生迅速出示相应的电话号码牌子。

2、教师口述设置情景,请学生迅速举起相对应的号码牌子,并学会拨打电话。

四、安全教育。

教师出示1。

19、120、110号码牌子,请学生依次说出它们是什么号码?

拨打这个号码是免费的,但平时不能随意拨打,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可以拨打急用电话。

五、出示课件。

请学生找出与画面相对应的电话号码,并进行连线。讨论:

(1)除了110,你还知道哪些求救电话(119是火警、120是急救等);

(2)什么情况下应拨打119或120电话?(家里着火或亲人突然得病了);

(3)能不能随便拨打求救电话?(只有真正遇到危险时才能拨打)。

六、作业:模拟求救:学生两人一组,自定角色。

一个扮演警察(消防员、医生)一个扮演求救者。准确说明当时情况,并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被求救者做出积极的反应,然后交换角色表演,学习不同的求救方式,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火警电话:119。

医疗急救:120。

治安报警:110。

校园报警:7198111。

交通事故报警:122。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