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下护理学的论文(优秀21篇)

时间:2023-12-10 17:16:27 作者:HT书生

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忍耐力、耐心和同理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护理总结范文中展示了各种护理技术和护理方法的应用和效果。

护理学小组教学的论文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而临床工作中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则是我们探讨的新课题。为了适应围产医学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了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国际合作项目。因此,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安康已成为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分娩是妇女一个自然、正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常产生焦虑、恐惧,而这些心理反应可能影响分娩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分娩,我们对我院的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对象为201月6月初产妇,无严重的内科及产科并发症,孕周为37~41周,单胎、头位。年龄22~31岁,平均26.4岁,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无陪护分娩,一个或多个产妇有规律宫缩后,由值班护士负责观察和接生。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干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及产时、产后2h出血量。

1.3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对照组的剖宫产率比干预组大很多;两组产程及产时、产后2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程比较,干预组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比较,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2待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特征。

孕妇入院待产,心理状态是复杂的。由于环境的改变,有陌生感,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又害怕分娩,怕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希望被重视,渴望陪伴。诸多因素使产妇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2.1恐惧、焦虑心理。

首次经历分娩,害怕疼痛又缺乏相关知识,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担心难产,害怕畸形,怕胎儿会发生危险,都会使其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和焦虑。

2.2依赖心理。

许多待产妇因阵痛煎熬往往对其家属产生依赖心理,尤其是母亲和丈夫,特别是进入分娩室后仍希望家属陪在身边。如果对陪伴的助产士产生信任感,就会要求这名助产士陪伴其左右。

2.3择优心理。

待产妇入院后,希望医护人员对她认真负责,盼望有高超助产技术及助产士为其接生,对她不满意或不了解的医护人员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合作,不予配合。

2.4自尊心理。

待产妇往往希望医护人员和家人时刻关注自己,对医护人员的各项检查和治疗都非常敏感,稍不如意就表现为情绪激动或沉默不语。

3待产妇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医疗过程中通过对孕妇进行心理安慰、知识、劝解、疏导以及调节方法,保持孕产妇良好的身心环境,积极指导孕产妇配合助娩,增强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更好地帮助产妇顺利地完成分娩过程。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身体各系统发生生理变化同时,心理方面也会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孕产妇顺利分娩。因此,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护理,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产妇在这一特殊时期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是助产人员的主要职责,也是提高产时护理质量的主要环节。

3.1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

助产士微笑着使用尊重孕产妇人格的礼貌用语,可以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调节孕产妇的紧张情绪。要认真倾听,适时给予反馈,表示理解和肯定对方的意思。因此,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接触中应该用善意、亲切的语言,表现出更多的`关心,使其心情放松,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3.2营造温馨的分娩环境。

一个温馨而有利于产妇的环境非常重要,保持病室清洁整齐,使孕产妇感到舒适,处于最佳心理状态。设置家庭式的待产室和产房,适时的放些令人心悦的轻音乐使孕产妇心情舒畅,从而减轻产妇的心理负荷,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

3.3疏导产妇的焦虑心理。

助产人员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产妇,了解他们的心理要求,针对性向孕产妇讲解分娩知识及过程,减轻宫缩疼痛的方法,如何使用腹压配合助产人员顺利分娩,以消除孕产妇的恐惧、忧虑心理,以最佳心理状态愉快地度过分娩期。

3.4提高助产人员素质,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助产人员熟练正确的掌握助产技术,仔细观察产程,良好的工作技能给孕产妇带来安全感和责任感。

3.5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

产前要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分娩有关的心理卫生宣传,树立正确的生育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家庭人员的配合,允许丈夫和家人在分娩过程中陪伴产妇,使产妇心理上有所依靠。在分娩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尤其是丈夫提供的支持可唤起产妇积极的反应,缓解紧张、焦虑感。

3.6开展导乐陪伴分娩。

实行导乐分娩,对每位入院的孕产妇进行一对一的陪护,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

3.7开展分娩镇痛。

采取硬膜外注射麻药的方法进行分娩镇痛,让产妇减轻疼痛,并让产妇正确对待产痛,学会减轻疼痛的呼吸方法。另外,在产房内放轻松的音乐,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营造相对轻松的分娩环境。

综合来看,心理干预助产措施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待产妇的顺利生产,也有利于生产后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护理干预助产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妇产科的形象、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我院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论文

(1)课程分析。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开设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是以前期学习过的生理、病理、解剖、药理、免疫等为基础的一门综合学科,并且和平行学习的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学科有所交集。由于它内容多、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一直被学生认为是一根“难啃的骨头”。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动手操作的技能较少,侧重于培养侦探一样思维能力,能跟随病人千变万化的症状和体征,抽丝剥茧地发现问题的实质,并解决问题。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用填鸭式的方式告诉学生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学生学会了。但是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不会解决。因为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没有人会告诉她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她们自己发现问题,而这些能力是她们欠缺的。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改革中就应该更多注重这些方面。

(2)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既有护校毕业的中专学生,又有高中毕业的学生。前者仅接受过中专教育,人文知识基础较差,但是她们在中专阶段曾系统地学习过《内科护理学》,又有临床实习经历,进入高职教育阶段后对该课程的要求有所不同,大学生希望《内科护理学》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在结合临床教学的同时还要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及运用理论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她们容易将现任授课教师与曾任授课教师进行比较,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后者接受过高中教育但没有接触过临床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如前者,所以要求教学循序渐进。两者知识结构的不同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课程教授阶段:在整体护理理念下以素质教。

育为核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内科护理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法”,主要按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的顺序来讲解。这样既枯燥、呆板又抽象,学生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形式单一,而且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同时也无形中为学生今后适应竞争激烈的职业生涯带来障碍。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内科护理学教学的需要。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下尝试:

(1)案例分析法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病例作为案例,交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护理分析能力、形成护理诊断及解决相关护理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基础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护理工作的目的。这种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宗旨,让学生参与到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来,缩短了教学和临床的距离。在案例分析法中,我常用到的方法有两种:

1)典型案例导入新课,通过分析教材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章节中,利用3-5分钟时间描述1-3位患者在接触不同致敏原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继而导入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相关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等内容。通过讲解不同临床表现让学生更立体地了解常见致敏原、哮喘临床表现的几种形式,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真实、具体。学生怀着探究的目的去听教师的讲解,听课更认真。通过课后提问表明,学生对该章节的掌握比以往更好。

2)在每结束一个系统的疾病护理的讲授后,都给出3到5个典型教学案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8-10人/组)讨论,针对该护理案例请学生进行健康评估、提出护理诊断、描述治疗方法和实施护理措施,在课程结束前每组指定一名学生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修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通过反复的病例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例如在消化系统章节结束时,给予案例:病人有肝硬化病史多年,近一个月来尿量逐渐减少,食欲不佳,腹部鼓胀不适日渐加重,与2周前开始出现下肢水肿,因水肿加重入院。查体:脉搏98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28/82hg;慢性病容,神志清醒;半卧位;腹部膨隆呈蛙腹、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腹壁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膝以下凹陷性水肿,依据以上资料,提出护理诊断并列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要求学生把分散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有机地联系起来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训练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及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开展讨论时,发现大多数学生能热情、主动地投入讨论中去,多数能得出满意结果。

(2)pbl教学法的应用。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疾病问题为基础,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该章节的学习任务,学生围绕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独立地进行思考、分析和归纳,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反复进行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的方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对于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给予启发指导,帮助解决。学习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如在讲授“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一节,课前留下案例作业,请同学们通过自学在课本中找到答案,不能完成的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小组内部讨论,在课上请各组回答案例中的问题。经过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讨论,学生能回答大多数的问题,少量问题不能全面回答的由老师补充。通过教学发现,学生通过自己寻找的方式得到的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在期末考试中,该章节的考题正确率明显提高。但也发现学生在pbl教学中,对知识的整体脉络把握不到位,重难点不明确。因此在该课程最后要对疾病进行总结归纳及重难点的强调。

(3)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创造一些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探求解决问题途径与方法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章节中,我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健康教育。学生犹如身临其境,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糖尿病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本文来自于《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3.讨论。

通过以上方法在教学中的试用,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变强。但也发现一些问题。第一,这些教学模式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章节的教学,只能有选择性地挑选几个相对简单的章节开展,复杂的疾病学生很难把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开发更多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疾病护理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起来。第二,这几种教学模式花费课时较多,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必须适当挤压其他章节的教学或者额外补课才能完成。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要寻找一些占时较少的教学方法。第三,以上教学模式不能覆盖到全部学生,对于部分学习主动性不高,不愿意参加的学生很难起到作用。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行了“整体护理”理念,促进护理工作迅速走上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单一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的需要,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如何使《内科护理学》教学更贴近临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只有不停地进行教改,找出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学改革下护理学的论文

角色扮演的实质就是通过创造虚拟的临床现场,让学生亲身体验患者的病理反应和心理波动,从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观察、分析、主动沟通、理解和解决实际精神病护理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借助角色扮演的平台,将抽象的精神症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角色扮演回放的录像片段,分析护理学生扮演护士的态度、语言、肢体动作,考查学生对患者病理表现的把握及心理活动的感知。角色扮演被心理学家认为是没有危险的最好学习环境,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确应用目的,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向达成目的推进教学事件,就是希望学生能利用好“精神科护理学”这一课程,在实践中通透理论,在理论中深化实践,从而激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端正对精神异常患者的认识态度,完善沟通技巧水平,提高整体素质。

角色分派是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应用的核心环节,恰当地分派角色,实现最佳的角色对位将会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虽然这是一次虚拟的场景,但“假戏”必须“真做”,角色中的护士就是一个具有高超护理技术的优秀护士,角色中的精神病患者确确实实被病魔所困扰,精神不佳,心理波动剧烈,病症反应强烈。例如我们选择3个典型病例,例1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以妄想为主;例2为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例3为抑郁症。我们将设计好的病例提前一周发给护理专业学生准备,并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作为一个护士如何跟以上3种类型的患者做好沟通。授课时请准备好的学生扮演患者,要求其他护理专业学生踊跃上台扮演护士。用事先准备好的录像机摄录下整个表演,进行多媒体回放。

三、进行多层次的效果评定。

我们要建立配套的效果鉴定评价体系,以临床医生与精神病患者的沟通情况作为评价对象。借鉴欧美的角色扮演评价标准,可以建立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显效表示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患者愿意配合回答问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指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实现了与患者的沟通;无效即与患者不能建立沟通,甚至胆怯,不敢与患者沟通,有的还使用不恰当语言激怒患者。通过这样的评定一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护理水准,找到与他人的差距,发现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找到方向;二是完善角色扮演法与“精神科护理学”的结合,使角色扮演法在“精神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科学化、系统化、流畅化;三是增强角色扮演法的实践效果,推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操作水准的提高。

总而言之,“精神科护理学”作为精神病学的核心课程,要让它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实现教学效果的突破,转变传统护理学枯燥、僵硬的讲—听—练的程序,进一步推进课程朝着现代化教学目标前进。

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过程教学研究在中国尚处起步阶段,目前主要存在狭义的“方法论”和广义的“教学链”两个考察角度。过程教学理论意在强调一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作为过程的意义远远大于教学结果本身。然而,关于过程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国外经验借鉴形式化、教学方式选择不当等问题尚需在理论与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过程教学;过程导向;结果导向;教育体制。

1过程教学的内涵。

1.1基于认知过程的过程教学。

过程教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数学教学领域,部分数学教师把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依据认知结构、认知发展准备和认知风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导数学教学工作。例如,何良仆认为,过程教学是通过向学生详细分解解题思路,阐析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1]。之后,这种以过程式为取向的教学方法又应用到了英语教学、物理教学、实验教学等领域[2-4]。学科教学中运用认知理论来发展过程教学是必要的,但该视角仅把过程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来研究。以过程为取向的教学模式,适用领域存在局限性,它比较适合那些具有明确的步骤衔接或因果关系的学科,对于人文社科等诸多不具备此特点的学科则基本不适用。因此,基于认知过程的过程教学论是一种狭义的研究角度。

1.2作为“教学链”的过程教学。

该视角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认为过程教学是由前后相继的各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教学链条。过程教学要从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出发,依次经过大纲编写、教材研读、教案书写、课堂设计、教学组织、课堂讲授、课后复习、答疑解惑、教学评估等环节[5]。过程教学重视上述环节中的每一个步骤,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将教学分为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的视角是广义层面上的过程教学研究。但该理论采取流程式的线性研究角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立体化与多元性特征,容易造成教学实践的枯燥乏味。此外,几乎所有教学环节都是围绕“如何授好课”这个核心展开的,这容易形成唯授课是论的偏隘。最后,“教学链”理论只探讨了课堂教学问题,没有涉及更为广阔和重要的课堂外教学环节。

1.3过程教学新解。

过程教学是作为传统教学理念的修正而出现的。其要义在于,强调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非仅仅看重学习的结果;教育的本质属性体现为过程方面而非结果方面,教学作为过程的意义远远大于教学作为结果的意义。教学结果并非不重要,但是没有立体丰富的教学过程就难以实现真正有意义的教学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良好的教学结果只是丰富的教学过程之水到渠成的副产品。所以,过程教学理论意在强调一种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实际上,它揭示了一个朴素但却长期被遗忘了的道理:过程决定结果,教学过程决定教学结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源于过程,结果只是过程的体现方式。以过程为导向,过程教学理论不但强调课堂教学,而且更加重视课堂外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不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且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强调良好的教学结果,而且更加重视科学的过程设计对达成良好教学结果的决定性意义;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存量积累,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程教学理论期望通过对教学中“过程”观念的强调,克服学生学习短视化、功利化的不良倾向,通过对立体多元、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最终能够达到使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终生钻研的目的。之所以称之为“过程教学”而非“教学过程”主要有两点考虑:其一,“过程”放在“教学”之前,意在强调过程之于教学的首要意义;其二,“教学过程”的提法在传统教学惯例下很容易被误解为课堂教学或课程设计,实际上过程教学理论的内涵远远超出课堂之外。

2过程教学势在必行。

2.1对课堂教学中心地位的审视。

课堂教学集中体现了传统教学在经济与效率方面的优势。但课堂教学过分凸显了教师的权威主导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多处于被动的接受者地位,填鸭式的知识传递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操练思维的空间,这是导致学生主动思考与勇于挑战的精神消淡的重要原因。课堂时间比例过大,学生对课堂上的所学没有时间去体味和消化。课堂教学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或上百个学生,课堂信息交流变得极为困难。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一线的教师以中低职称为主,专家教授难得一见,这也使课堂教学的含金量有所下降。过程教学理论认为,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课堂外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而言更加重要。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很多大学生课堂之外的可自由支配时间远远超过课堂时间,能否把握好课堂之外的时间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步骤。

2.2对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的`思考。

在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下,从中学到大学,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整个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变迁有关,同时也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当前各类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体制沿袭了几十年前计划时代的思路。国家制定了详细的教育标准来考量学校的办学情况,学校又以同一个标准、同一个模式去框定和要求所有的学生,以致学校难以特色办学,教师难以因材施教,学生难以各抒所长。其结果是,学生对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成了应付差事、得过且过的负担,自上而下的学习压力很难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归根到底也是一个学习动力问题。西方哲人说,学生的头脑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火种,火种的点燃需要过程教学理念的实践。

2.3对学校教学考核机制的探讨。

中国教育系统现有的考核指标多数是针对教学结果的,考核的关键词为“结果是什么”,忽视了教育工作的真正价值在于“结果是如何达成的”。此外,学校教学考核中突出强调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效果。很多学校采取专家督导、同行评教、集体备课、学生评教等途径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些措施集中于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课程设计层面的考察,没有涉及教学工作的全部内涵。重视教学考核无疑是正确的,但传统考核机制避重就轻,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够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勇于开拓和创新、培育学生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等方面做得显然不够,与之相应的考核标准也严重缺失。结果,表面上严谨的教学考核方式难以保证良好教学质量的实现。

3关于过程教学的几个难题。

3.1过程教学在理论研究上的难题。

国内理论界尚未把过程教学发展为包含完整教学要素的理论体系。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至少有两个。1)如何从理论上阐述教育工作的评价标准问题。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对每个阶段的教育工作都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并成为最具权威性的评价指标。统一的国家标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杜绝教育工作中的不规范现象,提高中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统一的标准在实质上抛弃了“因材施教”理念,忽视了个体差异性的存在。过程教学理论认为,应当允许、鼓励并提供条件实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发现学生的长处和兴奋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显然,过程教学是一种基于差异性的教学理论,是对所谓的教育标准的修正,但过程教学理论目前也尚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2)如何从理论上厘定行政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行政对教学的干预由来已久。政府行政干预校内行政,校内行政干预教师教学,于是教育与教学无法按照自身规律科学的发展。自上而下行政一体化的教学体制,其实质是以行政为中心而非以教学为中心,是以行政的需求为出发点,而非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是以行政领导的政绩为归宿,而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归宿。去行政化研究几乎没有可资依赖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形成学校去行政化的基本路线图。过程教学理论的提出从过程导向的角度对去行政化问题指出了新的思考方向。

3.2过程教学在国际经验借鉴上的难题。

当代教育格局早已突破了国家的界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研究西方的办学模式,但在借鉴中却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没有解决。1)办学主体的界定问题。西方的名校多是私立的,有自己的董事会、基金会等,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需要参与市场竞争,走的是一条市场化的道路。而国内学校多是公立的,学校的管理者宏观上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微观上是校内行政系统,学校职能部门与政府行政部门对口设置,走了一条行政一体化的道路。改变的途径之一是转变法人主体性质,不过该路径的难度很大。2)借鉴的有效性问题。真正需要向西方学习的是过程导向的办学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导师制和寄宿制。导师制起源于19世纪的牛津大学,与今天中国普遍实行的班建制和学分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班建制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教师与学生的接触限于短暂的课堂时间,课后师生互动很少发生。学分制以考试结果为评价标准,教师与学生的关注点不在教与学的过程,而在最终的分数。导师制更像是一种师徒关系,学生在学习、思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求教于自己的导师,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目前中国只在研究生阶段实行导师制,实际上本科和中学阶段也可以有选择地试点。以高校为例,按照中国教育部对高校师生比1:14的规定,高校推行导师制并没有技术性障碍。寄宿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导师制的进一步延伸,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师生交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3过程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的难题。

1)课堂之外的教学问题。学生课堂外时间的分配呈现两极分化倾向。中学以下和大学以上阶段,学生的课外时间非常丰富;而中学阶段的学生则更多的时间是在课堂之上。现在主要的问题有两个:其一,如何科学的划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上的时间分配。对此,我们尚没有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科学研究作支撑,主要的做法是因循传统和借鉴他国经验。其二,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里做些什么。对于中学以下阶段的学生,主流的做法是教师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至于其他方面则没有更多的要求。对于大学及其以上阶段的学生,课堂之外的时间完全任由自己随心支配,在没有硬性任务、指导方案和评估体系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课外时间近乎放任自流。实际上,任何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之外都有大量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参与。比较常见的方式有:自修、兴趣小组、主题辩论、情景模拟、课题研究、社团活动,等等。但这些方法在实践中都被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替代。2)课堂教学方法问题。过程教学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才可以进一步考虑具体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6]”教学方法看似简单,但在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因为教学方法只是一种工具,如何运用这个工具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可依,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知己知彼,对自身的教学风格有清晰的认识,对学生的特点能够充分的把握。传统教学理论多是从“教”的角度寻找教师教学方面的方法与规律,很少从“学”的角度寻找创新性的教学路径。这导致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带有主观性,课堂实施效果未必理想。此外,在现代传媒普及的条件下,一些教师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学中的技术方法和语言技巧方面,试图通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或语言风格的吸引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良好的技术与语言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不能取代诸如问题导向、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基本的教学方法,片面追求风格的异化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参考文献。

[4]李进.实验教学重在过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9):1-4.

[6]王玲.教学方法的基本问题与创造性的教学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86.

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仓储管理》作为现代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所培养人才的操作技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结合现代技工教育特点,本文剖析了学科体系下仓储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仓储管理》课程改革的相关探讨。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代表着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它能比较成功地解决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人才培养改革中的难题。借鉴这一先进理念和模式,我们对仓储类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能力素质和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克服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差、缺乏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缺点,面向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适用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以下就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类课程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仓储管理》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仓储与运输称为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在现代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仓储管理》一课作为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传统教学过程中,从理论知识出发,结合多媒体资料认知各仓储作业活动、作业流程及设施设备,以案例分析等手段模拟相关知识的应用,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技工教育的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脱离实践,缺少技能训练。《仓储管理》一般按照仓储概述、仓库设施设备、仓储作业管理、仓储货物的管理、仓储管理信息化等顺序安排内容,课程内容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脱离了实际工作,对学生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较少,致使学生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有限。由于课程内容的限制,理论课时会占到总课时的70%以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运用讲授法,教师讲得多,与学生的互动少,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没有足够地关注学生“学”的过程。

3.教学环境简单,学生缺少实训场地。理论课程教学基本是在教室内完成,缺少相应的实训设备,学生无法在仿真环境下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去实操,实训环节往往只能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企业参观等手段完成,只能达到最基本的感性认识,而没有条件进行操作,达不到理性的认识和实际技能的掌握。

以上诸多问题,是职教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今后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

不莱梅大学的劳耐尔()认为,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所谓“工作过程导向”,即从实际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学习过程、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加强了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1.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明确岗位能力要求。寻找和归类出与课程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和根本前提。教师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召开访谈会,追踪往届毕业生工作情况,确定出仓储管理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规划出行动领域,结合教学理论加工,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知识点与技能的重构。2.开发课程工作任务。要通过组织课程骨干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合作,结合仓储管理对应岗位的职业要求,开发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要求能够反映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与作用。企业技术人员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后,教师应结合学院师资及实训条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析加工,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仓储管理课程内容。

3.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构建教学情境。典型工作任务具有工作任务的多样性和环节的完整性,所以对于典型工作任务要进行学习任务的分解。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要求能否满足培养要求及学习任务实施的可行性。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强调学生在相关学习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来进行探索和学习,因而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教学情境应在学院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之上,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一致。如有条件,开展校企合作、引企入校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方法。

要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仓储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丁家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新型教学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论文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当前一个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热潮正在全国兴起。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确立音乐教育应有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护理学小组教学的论文

护理学基础实操课要求每5~6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个组由一个组长负责对每个学生每项操作的练习进行监督和次数的统计。如果是要求真人练习的操作,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等操作,则每个小组又重新分组,每两个同学相互搭档为一小组,相互练习。

1.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小组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操作练习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有个别学生不练习的情况。小组教学的人数较少,每一个学生的练习都受到全组同学的相互监督和指导,避免了个人盲目练习而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情况。小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练习,避免了因为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焦虑。

2.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每个小组的学生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够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一个同学练习完了,她必须整理好用物给下一个同学练习,尤其是在真人练习的时候,一个学生模拟病人,一个学生模拟护士,相互之间的互动配合都非常的重要,小组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处理问题和应变的能力,比如静脉输液的.时候,一次排气不成功怎么处理,进针不见回血的时候又怎么处理。

3.激发学生的换位思考。

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实操的过程当中,会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练习肌肉注射的操作时,扮演护士的学生因为技术不娴熟没有掌握“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导致进针过慢或者拔针过慢都可能引起病人的疼痛,那么这个扮演病人的学生就能够体会到这种疼痛。只有当他们切身体会到病人的感受,他们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将来才能够更好地为病人去服务。通过小组练习,可以换位思考,理解病人的感受。

小组教学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操作课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指导,避免了大班教学不能顾及到所有同学的弊端。小组教学里,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对本组学生练习的情况非常的熟悉,可以重点观察在练习过程当中表现较差的同学以及该同学存在的问题,并把本组操作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给操作课老师,操作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1.分组可能不均衡。

学生之间的分组,要考虑到他们之间是否配合,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各组员之间的特点。如果是由教师进行分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有可能由于有些组员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或者个性不合而使组员之间缺乏积极性。若是由学生自行分组,又容易出现相互之间包庇的情况,导致分组参差不齐。因此,分组很关键,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搭配,每一个组既要有性格外向的,又要有性格内向的,既要有操作较好的学生,又要搭配操作较差的学生,以好带差。其次,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如果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将不利于操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如果分组不当,则可能会使分组的效果更差。

2.管理可能不细致。

小组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教学,小组的管理者是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教师在小组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疏于对个别学生的管理。由于护理学基础实操课的课时有限,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的管理指导。比如,操作室卫生、纪律的管理,每个小组成员操作练习的监督和指导都是由小组长主要负责。性格开朗、积极的学生会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部分不认真的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会被教师忽略,由于操作课教师的管理不够细致,培养出的学生的操作技能就参差不齐。

3.进度可能不一致。

小组教学不同于因材施教的个别教学,每个小组的练习进度由于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能力不同而不一致。有的小组,由于合作意识强、主动意识强而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而有些小组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这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这也要求操作课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判断哪些小组的成员有可能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要提前给予指导。

护理学小组教学的论文

1.1曾有一位产妇说:“我在分娩时,自己很痛苦害怕,可两位助产实习护士说说笑笑,聊个没完,我怕她们不专心,误了我的事,说了她们几句,她们也很生气”。

1.2约12.5%的实习护士因为语言使用不当,惯用专业术语引起的,使患者困惑不解,产生交流障碍,甚至误解,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护士与病患的纠纷埋下隐患。

1.3由于现今我国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从而造成实习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健全,为医疗事故埋下了隐患。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反映出当今实习护士护理工作面临了许多的问题,也了解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2.1自身整体素质。

2.1.1缺乏同情心,态度冷漠。

同情心是人际沟通的基础,也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是在医院,实习护士良好的同情心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2需要交流的相关信息量过少。

患者及家属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心情非常焦急,迫切想知道跟住院治疗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病情、用药、治疗措施、预后、责任医生及责任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

2.1.3缺乏过硬的专业技术。

由于实习护士刚从学校出来,所以很少面对面的接触病患。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在护理工作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我们态度和蔼,但对患者的疑问由于解释得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也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影响护患关系。

2.2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全面。

2.2.1护理文书存在的法律问题。

实习护士初次使用护理文书时,还存在很多的不理解。如:医护记录不一,护理字迹潦草,陈述不详细,护理记录内容不准确,重点不突出以及延续性差。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一致,随意涂改,代签名,回顾性记录等,都使护理记录失去真实性,完整性。这种现象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造成无力举证而败诉。

2.2.2渎职的法律问题渎职。

实习护士在工作时严重不负责任,不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违法行为。如:不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患者给药途径不当,错换漏输液体。不执行巡视制度,氧气导管不通,患者液体外渗造成肢体肿胀,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使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2.3侵权的法律问题。

实习护士工作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技术水平低或工作不负责,忽视患者权益,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损害甚至死亡的差错事故,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力的侵犯。同时,患者有权利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患者。如:在未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就擅自进行医疗操作及某种检查,将构成侵犯知情同意权。假如广大医护人员对此还不引起警觉,其危害将大大增加。

3改进措施。

3.1进行岗前培训。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可以帮助她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引导新护士热爱护理专业,并按照专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护理实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

3.2提高护理服务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塑造护理人员的良好形象,注重仪表、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美化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把以“病人为中心”的具体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提高实习护士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不断加深对“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内涵的理解[4]。

3.3强化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请法律专业人员来院办讲座,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具体案例相结合,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护理行为,对已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忠于未然,就能杜绝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4加强学习,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护理记录属于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说,护理记录也将同病历一样,作为法庭证据加以采纳。护理人员应从执法的高度,提高对护理记录的认识,对护理文件书写遇到的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护理记录。

3.5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必须做到懂法,明法,遵法,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时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的各项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6履行告知义务。

患者同意是医疗护理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是医疗护理行为合法性的前提。因此,护士应将每项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力,也是护理自我保护的需要。

4小结。

护士工作任重道远,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患纠纷是我们每一个护士的责任和义务。护理人员有必要提高护理质量、更新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部门的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保障护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论文

鉴于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的位置将逐步得到提高,音乐教育的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音乐教学中往往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甚至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例如,在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用专业教育的眼光和要求看待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问题:重视一节音乐公开课的质量,忽视平时的教学质量;重视音乐尖子人才的培养,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重视艺术比赛成绩,忽视艺术活动本身的育人目的;重视音乐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德、智、体等各育的重要辅助,促进作用。甚至在某些做教学公开课,示范课的“骨干”教师中,存在着抓少数“重点”音乐班的问题等。以上的这些做法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尽管在应试条件下,也对音乐教学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改革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应该说,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才真正给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为改革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论文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当前一个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热潮正在全国兴起。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确立音乐教育应有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素质教育为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鉴于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的位置将逐步得到提高,音乐教育的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音乐教学中往往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甚至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例如,在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用专业教育的眼光和要求看待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问题:重视一节音乐公开课的质量,忽视平时的教学质量;重视音乐尖子人才的培养,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重视艺术比赛成绩,忽视艺术活动本身的育人目的;重视音乐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德、智、体等各育的`重要辅助,促进作用。甚至在某些做教学公开课,示范课的“骨干”教师中,存在着抓少数“重点”音乐班的问题等。以上的这些做法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尽管在应试条件下,也对音乐教学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改革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应该说,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才真正给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为改革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三、音乐教学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1.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

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是要把着眼点转向重视对“人”的培养,体现对‘人”的教育上来。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是一种学习的工具,而素质教育则是把学生看作是有生命意识的人,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主体意识,也就是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使之人人成功。例如:在口风琴进课堂的器乐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但必须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口风琴是融吹奏、弹奏于一体的一种群体性教学乐器,它比较简单易学,但也需学生掌握利用气息控制的平吹、单吐、双吐、花舌等吹奏技巧,还需掌握右手(掌关节隆起,五指直立如握球状)正确指法的弹奏如:顺指、扩指、穿指、跨指等键盘演奏技法。为使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地学习。我把教学材料,一首32小节单旋律的朝鲜童谣《小白船》,配成一首四声部的全奏曲。学生根据自己掌握乐器的技能和程度,自选声部。基础较好的孩子吹奏主、副旋律,其余的孩子吹奏和弦与低音,或者为乐曲配置节奏乐器,使全体学生都在参与。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声部尽心尽力,并为完成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当乐曲达到了声部和谐,节奏整齐,吹奏出有强弱变化的圆舞曲风格的音乐感受时,孩子们无不为自己演奏的美妙乐曲所感染,为自己努力的结果欢心鼓舞。在默契的合奏中,蕴藏着孩子们的自我精神与集体精神。这一教学形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无疑培养了学生的演奏能力、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与合作能力。从而对儿童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2.提高审美素质,突出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在音乐教学的诸多功能中,它的美育功能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功能。因此,我在教学中,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重点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手段,来培养少年儿童的综合审美素质。

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学生作为审美主体,怎样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教师如何按照音乐教育的自身规律,发挥音乐艺术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特殊功能。例如:在《山谷静悄悄》一课的合唱教学中,我潜心挖掘教材中描绘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内涵。为学生创设了感受这首艺术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的学习环境:音乐教室的讲台前,布满了鲜花绿草。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投影出巨幅森林画面。照明灯上布置一些深浅不一的绿色彩条,使教室的光线适度,柔和。黑板上挂着工整,清晰的大歌片,十分醒目。当音乐声起,随之播放从电视片《动物世界》中剪辑下来的描绘大自然风光的录像片断:巍峨的群山、壮观的瀑布、静静的山谷、缓缓的小溪、山间的野花、林中的小兔……这首艺术歌曲的形象有静、有动,随之动感不断加强,高潮后力度渐弱到最弱。在这音与像完美结合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的情感为之感动。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感受着传大祖国的名山大河之美妙。加上教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准确漂亮的指挥手势,流畅而富于表现的钢琴伴奏等,无疑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使他们准确地捕捉到歌曲的艺术形象,并把自己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融汇到那有控制的、柔美和谐的发音中,那起伏的歌声,描绘出充满生机美丽山谷的形象,也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赞美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儿童的综合审美素质。

护理学小组教学的论文

此模块主要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在解剖学中已经讲过,本模块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为后面各模块的学习提供一个逻辑思维的基础。根据教学设计,此模块的1+1模式是这样构建的:借助内外生殖器的同比例教学模型及多媒体图例和视频,教师讲解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使学生在感官上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逻辑思维上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是第一个1,即基本知识模块;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模型上说出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使学生在尝试中掌握所学知识点,这是第二个1,即基本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2正常月经及月经失调护理模块构建。

月经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月经失调的护理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此模块构建的合理性关系到学生后面知识点的把握。基本知识讲解中以产生正常月经生理现象的机理作为主线,插入导致月经失调的因素,从而引入月经失调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问题,知识点的讲解利用多媒体及pbl教学方法。护理专业大部分是女生的特点,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对正常月经及月经失调知识点总体上有一个把握。对于基本技能方面最终的要求是学生学会月经失调的整体护理,以分组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月经失调的患者,从患者入院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几个方面,每一组讨论并写出完整的护理方案,把所学知识贯穿到每一个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3妊娠护理模块构建。

妊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而且神秘的现象。此模块基本知识的讲解利用视频动态演变,从卵子的形成、受精、发育与输送到着床,以及胚胎在子宫里逐月发育的特点,妊娠后子宫的变化,以及妊娠后母体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对正常妊娠全过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讨论的形式,教师总结正常妊娠的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如果妊娠过程的某一个环节发生改变后,结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串讲异常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问题。本模块的基本技能包括能够辨别正常妊娠与异常妊娠以及异常妊娠诊断中常用检查的配合。本环节教师精心设计异常妊娠的病例,分组让学生在不同病例中找寻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不同的护理方案,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护理病例中,既巩固了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应用的能力。同时各种异常妊娠检查的配合如b超、后穹窿穿刺等在护理实训室中结合病例分析一并完成,学生主要掌握器械的准备及术中配合。

4分娩护理模块构建。

分娩是妇产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人对分娩的认识越来越高,这就对妇产科专科护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模块是这样构建的:基本知识的讲解结合正常分娩的vcd光盘,从分娩的影响因素、分娩前的准备到分娩全过程,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cai课件,串讲正常分娩的知识点及观察产程的要点,关于异常分娩结合影响分娩的因素及正常产程的特点串讲异常分娩的知识点。教师合理组织内容,把分娩相关并发症知识点穿插在异常分娩中讲,使学生容易掌握。基本技能要求比较高,产前护理管理及分娩护理管理结合异常分娩的知识点在护理实训室完成,学生在正常女性骨盆模型、不同孕周孕妇模型、正常分娩模型及难产模型上完成产科专科检查及分娩接生程序,主要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学生按照正常产妇入院的程序做一个完整的护理管理,教师指导总结。

5产褥护理模块构建。

基本知识点的讲解采用pbl教学法,把正常产褥及异常产褥的知识点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正常妊娠母体的生理变化,提出问题即产后母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作为一个主线,讲解正常产褥及异常产褥的知识点,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主要是产后会阴及乳房的护理。学生在护理实训室针对会阴切开模型及孕妇模型进行这两部分的护理,要求每人进行操作并考核,实训考核过程中复习基本知识点。

6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护理模块构建。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是妇产科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主要在于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和生理特点。教师把正常内外生殖器的生理特点和内环境改变时的特点,结合常见病原菌的生存条件讲解各类炎症的知识点,通过对比讲解使学生把握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主要掌握炎症外治法中阴道冲洗法和冲洗液的配置及阴道和宫颈塞药,这一部分内容在护理实训室配合常见护理操作技术配套光盘,借助模型实际操作,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炎症患者配置不同的冲洗液冲洗,并选择不同的药物阴道和宫颈塞药。

7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护理模块构建。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是妇产科的难点,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放化疗和手术,而手术主要是腹部手术和外阴阴道手术。对于学生来说这一模块基本知识主要讲解各类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确诊的方法。教师组织内容时抓住学生的特点,通俗易懂是掌握知识点的前提,借助多媒体课件中形象的图片,使学生针对各类肿瘤的特点,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会腹部手术、外阴阴道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本技能需结合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中的.内容,配合腹部手术及外阴阴道手术的操作光盘,使学生掌握术前及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模型上完成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程序,巩固基本知识。

8计划生育护理模块构建。

计划生育是妇产科学的一个分支,本模块在构建时考虑到计划生育的特殊性,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和基本技能配合,主要在护理实训室完成。各种避孕方式配合避孕模型边操作边讲解各种避孕方式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优点和缺点;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主要配合人工流产的光盘等讲解不同孕周选择不同终止妊娠的方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及所见总结基本知识点,教师补充。学生学会计划生育各种手术的器械准备。教师按照模块形式授课,授课结束后,分基本知识点和护理技能操作及知识应用能力两方面考核,基本知识点主要通过笔试,占50%,护理技能操作及临床应用能力占50%,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给出一个综合评价。模块式教学法是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专业方向调整的一种教学方法[1]。模块式教学法是传统教学的补充,形式上灵活,内容上前沿,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灵活性,开创学生的创造力[2]。根据专业设计需要,妇产科护理学构建了八个教学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是护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基础,此模块的构建能使护生在形象直观的学习中扎实掌握知识点;月经模块构建以护生本身生理现象为主线,不仅轻松掌握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妊娠模块的构建采用动画演示,培养了护生的想象力;分娩及产褥模块的构建采用教学光盘实例演示,能够培养护生的爱心;妇科炎症及肿瘤模块的构建培养了护生的灵活性,开创了护生创造力;计划生育模块的构建培养了护生动手操作能力。八大模块构建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避免了对某些知识的重复教学,然后按照职业能力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样使护生能够按照相应的模块来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技能,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与护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模块教学既给护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又给了护生自由学习、主动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了“以护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拓宽了护生的思路,又发挥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的个性化能力[3]。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护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4]。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护理学小组教学的论文

苦石莲是我国中医传统用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为进一步阐明其确切的药理作用,笔者对苦石莲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苦石莲乙醇和氯仿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苦石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1材料。

1.1实验动物。

nih小鼠,雌雄各半,18~22g,spf级,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6a017。sd大鼠,雄性,160~180g,spf级,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6a015。

1.2药物及试剂。

苦石莲药材,采自广西省南宁市,经广西药用植物园袁经权副研究员鉴定为caesalpiniaminaxhance的`种仁。苦石莲药材分别以8倍量乙醇和氯仿加热回流提取3次,1h/次,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即得供试样品,阿司匹林片: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生产,批号061114;罗通定片,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1001;二甲苯,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18;角叉菜胶,东京化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用生理盐水配成1%溶液;冰醋酸,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14。pv-200足趾容积测量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产品;yls-6a型智能热板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提供。

2方法。

2.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3]取nih小鼠9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22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按0.2ml/10g体重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30min后,各组小鼠于右耳正反面涂上二甲苯20μl致炎,1h后将小鼠颈部脱臼处死,用直径7mm的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分析天平称重,求左、右耳片重量差值为肿胀度,比较组间差异。

2.2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取sd雄性大鼠96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按0.2ml/10g体重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30min后,用1%角叉菜胶50μl/只皮下注射于左后足跖部致炎,于致炎后1,2,3,4h以鼠足容积测定装置分别测量肿胀足爪容积,计算肿胀率。

2.3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nih小鼠9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22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按0.2ml/10g体质量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30min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记录小鼠15min内扭体反应次数(以小鼠出现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为扭体反应)。

2.4热板法取nih雌性小鼠,体质量18~22g,置于热板上,记录小鼠自热板上至出现舔后足反应所需的时间,即为痛阈值。凡小于5s或大于30s及跳跃者均淘汰。按上述方法筛选出96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罗通定)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按0.2ml/10g体质量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后45min、1h分别测定痛阈值。

3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苦石莲醇提取物高剂量组,氯仿提取物中剂量、高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肿胀抑制率随剂量递增而增强。苦石莲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苦石莲醇提取物高剂量对角叉菜胶致炎后2、3、4h时大鼠的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中剂量、高剂量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且高剂量作用从致炎后1h开始,可持续至4h。

护理学的论文

目的:探析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儿科的患儿,随机性质的把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护理的方法,然后通过观察来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现象。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无论是在操作技能和并发症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应用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要好,有着很强的护理效果,能够更好的促进儿科的患儿的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儿科护理;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

静脉留置针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护理中,尤其是对于儿科的护理,静脉留置针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静脉留置针是让患者实现静脉输液的目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大多部分是需要实施长期治疗的、静脉补液、静脉穿刺比较困难的现象,能够有效的改善此类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更好的痊愈。静脉留置针相对于静脉穿刺有着多项的优势,包括操作流程简单、不容易穿破血管、套管较为柔软、在静脉中留置的实践较长等优势。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我院儿科患儿50例,其中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儿,其中男患儿有26例,女患儿有24例,年龄在5到11岁之间,患儿的住院时间都是在10到20天之间,两组患儿在性别、住院时间、年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对比的对象,完全符合规定。两组患者在进行穿刺治疗之前都要做好消毒工作,充分的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1.2方法。

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理过程中采用的是静脉留置针,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静脉穿刺治疗,常规静脉穿刺护理中首先是对患者实施皮试和体征的检测,最后在完成输液后进行拔针,而观察组的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的时候要充分的观察患者的药物皮试、静脉穿刺和体征检测等,两组的患者都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这样充分的保证患儿能够实现无菌的操作,减少发生感染的频率,防止发生并发症的现象出现。护理的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巡视工作,如果发现患儿出现不良的反映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做好预防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做好交接班和护理记录工作,按照三查七对的方法实施工作,最大程度的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在两组的患儿完成护理工作之后,要采用病情记录和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让两组患儿家属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做出评价。

2儿科护理中留置针的具体应用。

在进行留置针工作中,首先要以穿刺点消毒常规消毒皮肤,范围是在穿刺点为中心直径6-8厘米,然后在按照标准来实施穿刺工作,用食指与拇指把留置针的针柄握紧,让针柄和患者静脉之间的角度设置为十五度和三十度之间,然后把针刺入,在回血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后退针芯1-2mm再将外套管送入血管中,通过左手把留置针外套管固定住,在用右手把针心拔出来,最后用透明的敷贴规定留置针的时间,采用正确的封管操作能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封管工作中首先要注意一定是采用正压封管,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的处的输液针头内缓慢推注2-3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管腔呈现一个充满的状态。最后留置针保留的时间是4d左右。在留置针工作结束后,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关系着患儿是否会引起并发症和感染的现象发生,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使用无菌操作,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发生红肿、干燥、渗出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3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较好,最后通过患儿家属对两种护理方式进行评分,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得到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实验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节省成本,减少患儿的疼痛,并且穿刺的成功率较高,所以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4讨论。

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的穿刺要好的,但是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要加强预防和消毒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防止出现感染、堵管的现象发生,发生堵管的现象多数是因为血液把留置针堵塞了,最终药物没有办法进入到体内中,静脉炎很容以导致患者的血管脆弱,所以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对患儿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中,要选择和患儿符合的穿刺部位和型号,工作人员的手法尽量要熟练,这样能够充分的减少患儿的痛苦,在穿刺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保证针头无菌和对皮肤的消毒,在留置工作结束后要观察患者的病情现象,充分的预防并发症现象的发生,只有把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做好,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价值。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就导致家长对医院的要求更高,在穿刺治疗中多数要求一次性穿刺的成功,所以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能够实现穿刺成功率较高,并且比较容易固定,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患儿的疼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工作人员除了做好巡视工作,还要加大和患儿的沟通交流,减少患儿的心理压力。

5总结。

总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是非常理想的,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成本的支出,但是在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消毒工作,采取无菌的操作流程,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发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1]盛敬伊,史囯晶,苏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

[2]叶秋棠。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4,(24)。

[3]张爱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4)。

[5]黄长桂。大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

[6]闻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

(1)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最常见,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

(2)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并无肠腔狭窄,又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前者是因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或毒素刺激肠管而失去蠕动能力,以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后者系肠管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肠壁肌肉过度收缩所致。有时麻痹性和痉挛性可在同一患者不同肠段中并存,称为混合型动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2.按肠壁血循环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有肠梗阻存在而无肠管血循环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有肠梗阻存在同时发生肠壁血循环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3.按肠梗阻程度分类。

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

4.按梗阻部位分类。

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

5.按发病轻重缓急分类。

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6.闭襻型肠梗阻。

是指一段肠襻两端均受压且不通畅者,此种类型的肠梗阻最容易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

肠梗阻的分类是从不同角度来考虑的,但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如肠扭转可既是机械性、完全性,也是绞窄性、闭襻性。不同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单纯性肠梗阻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最后也可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时,由于炎症、水肿或治疗不及时,也可发展成完全性肠梗阻。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

说到狐臭是很多人不陌生的,狐臭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但是有这样情况后,会造成身体有异味,狐臭的味道是很难闻的,而且不及时改善,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同时会影响到自身交际,使得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都会出现问题,那药物治疗狐臭是很好选择,能够控制这样情况。

狐易康以植物提取液、香精、甘油等为主要成分,产品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大量祛湿、抑菌因子,并添加大量细胞修复配方和多重营养润肤成分。根源调理失衡的汗腺组织及附属组织机能,恢复大汗腺管壁细胞间隙,令大汗腺生态趋于平衡,远离狐臭。同时狐易康可以杀灭腋下细菌,并抑制细菌再生。可以说集抑、治、调、养多重功效于一体!

除臭小常识:

1、要注意清洁,经常淋浴,勤换衣服。

2、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腋窝、乳房等部位的清洁。

3、每天用肥皂水清洗几次,甚至将腋毛剃除,不让细菌有藏身之处。

4、在治疗中,要保持心情开朗,情绪不要有大起大落,且不宜做剧烈活动。

5、戒烟酒、红肉,少吃味浓、油腻或强烈刺激的食物,如洋葱、蒜头等辛辣的食物。

6、多吃清淡以及蔬菜等食物,蔬菜富含较多的维生素,可以充分补充人体维生素,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狐臭味道。

7、多吃瓜果,瓜果富含水分,可以将肠胃内有机质排出体外,降低细菌在体内滋生,从而减轻狐臭症状,在夏季应多吃西瓜,多饮水。

8、注意心情进行调节,狐臭患者要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调解,因为心情激动或者是情绪的起伏都可以加速大汗腺的异常分泌,所以要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调节。

在对药物治疗狐臭认识后,想要能够彻底的治疗狐臭,不单要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也是很好之选,在改善狐臭问题上有很好帮助,选择手术治疗方法,也需要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这样对自身健康才没有损害,狐臭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

依据肠梗阻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采取某些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防止、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1.对患有腹壁疝的病人,应予以及时治疗,避免因嵌顿、绞窄造成肠梗阻。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和治疗肠蛔虫病。

3.腹部大手术后及腹膜炎患者应很好地胃肠减压,手术操作要轻柔,尽力减轻或避免腹腔感染。

4.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肿瘤。

5.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

护理学的论文【精选】

疼痛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体验过。然而,疼痛的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对疼痛的反应也是无法预测的`。疼痛的定义是:经历疼痛的人说什么样的感觉是疼痛。

疼痛是生理感觉和心理反应的结合。疼痛可能表示某种潜在的器质性损害,也可能表示某种紧张的精神状态,或者仅仅是一种争取他人注意的习惯行为和一种联络感情、维护人际关系的应付方式。可见,疼痛不是一个纯生理学现象,而是一个广泛涉及社会心理因素的问题。

(1)身体上的影响疼痛会导致病人很多问题的相继出现,如睡眠形态紊乱、食欲下降、活动受限等。疼痛对病人日常生活的能力及人际关系上亦有影响,疼痛强度越高,对生活能力和满意度影响越大,中、重度疼痛时会影响其日常生活。

(2)心理上的影响疼痛患者精神心理上产生很大影响,疼痛患者可使个人消遣及娱乐降低,焦虑、恐惧增加,表现抑郁、苦恼、不能集中精神,过度考虑身体的疼痛而失去生活兴趣,患者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疼痛可使患者更加孤独、焦虑、抑郁。

(3)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对于不可控制的疼痛,社会层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癌症患者中,疼痛成为他们及家庭生活中应对的重点,许多癌症患者由于疾病进展而必须停止工作,结果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造成精神上的压力、情感上的依赖及自觉无用感。患者因疼痛所出现的身体外观和行为改变,将会导致家属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继而则又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疼痛,有些患者会因严重且难以处理的疼痛而丧失生活信心。

(1)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消失。

(2)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raalaualortscale,简称vas):该法比较灵敏,有可比性。具体做法是:在纸上面划一条10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轻度疼痛平均值为2.57±1.04;中度疼痛平均值为5.18±1.41;重度疼痛平均值为8.41±1.35。

(2)评估表法:它是由美国的mcmillan设计的疼痛估计表。即0等于无痛,1等于有疼痛感,但不严重;2等于轻微疼痛,病人不舒服;3等于疼痛,病人痛苦;4等于疼痛较剧烈,有恐惧感;5等于剧痛。通过问答形式由病人做出具体描述。内容包括:疼痛程度、部位、性质、发作情况及伴发症状等。据报道此表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3)口述评估法(verbalreport):melzack拟定了1份形容疼痛程度词汇,如轻度疼痛、重度疼痛、阵痛、可怕的痛及无法忍受的疼痛等来帮助病人描述自己的疼痛,使病人更好地把疼痛加以表达,按0~10分次序报告,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此法简单,但不易发觉细微变化。

(1)准确评估:在对疼痛控制过程中,疼痛的评估是第一重要环节。护士不仅要客观地判断疼痛是否存在,还要确定疼痛的程度。在用药前护士必须根据个体疼痛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

(2)准确及时给药:观察效果及副作用。包括了解治疗的基本原则,向病人说明接受治疗的效果及帮助病人正确用药,评估治疗效果,向医生报告以及副作用的防治等。

(1)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患者所能够忍受的范围。询问病史:由责任护士了解患者以往情况,有无疼痛经历,询问患者过去对疾病的耐受性如何,如头痛、腰痛、腹痛等是怎样对待的、怎样解脱的,以便有的放矢,提供病人对疼痛的预防措施。

(2)观察病人的伴随症状,有无恶心、呕吐等。

(3)适当应用止痛剂,对术后疼痛较重的患者,在夜间应适当应用镇静止痛药,并配合心理安慰,可以达到很好的止痛作用。按三级止痛的方法应用止痛剂第一阶段从非类镇痛剂开始,如阿司匹林、强痛定(布桂嗪)、平痛新(奈福泮)、消炎痛(吲哚美辛)栓等。若不能缓解,在此基础上,加弱类镇痛剂,如可待因、丙氧酚等;若疼痛剧烈,则可用强类镇痛剂,如度冷丁(哌替啶)、美施康定等,现在又有一种新型贴剂多瑞吉,镇痛效果可达到72小时。

(4)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出现剧烈疼痛和腹膜刺激征,应警惕肝破裂,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5)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

1)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

2)取舒适的体位。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

3)局部轻轻按摩,不可用力,否则易致肿块破裂或扩散。

4)饮食应选清淡、高蛋白、低脂、无刺激的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以免诱发疼痛。

5)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的情绪易引起疼痛加深。

6)心理护理:要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因势利导,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帮助克服其消极的心理因素。争取病人信任,增强病人的安全感,稳定情绪,解除焦虑。护理人员在术前要给患者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介绍手术方式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伤口痛,病人的患肢痛,以便病人在手术后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减轻忧虑,增加病人自己抑制疼痛的效应,应注意观察病人术后疼痛的情绪反应。

调解病人情绪,给病人介绍外部事物,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通过心理效应起动其体内的抗痛系统,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

护理学的论文【】

在高职护理专业中,人体解剖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门课程作为护理专业的基本课程,能否顺利开展实施对以后护理专业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关系到以后临床护理专业的实际操作。并且由于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难度系数高、专业名词多,课时相对又比较少,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甚至容易产生灰心厌学的情绪。因此,分析高职护理人体解剖学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找到有效的学习办法,才能帮助学生学好《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课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几乎仍旧是“满堂灌”和“填鸭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向学生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负责听讲,很难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并且由于人体解剖学中有些内容过于晦涩难懂,学生根本别无法真正理解,这就导致教学效果极差,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对人体解剖学学习的兴趣。

2、缺乏专业的人体解剖课教材。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高职护理院校对于人体解剖学的教材,仍旧采用的是与其他专业共通的教材,没有针对护理专业选取专门设置的教材,因此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护理专业的教学中。

3、解剖学设备落后。在高职学校护理专业中,尤其是在进行人体解剖时,会发现实验室里既缺乏解剖的标本,还缺乏进行人体解剖的实验设备,导致人体家剖学的实践教学难以与护理专业有效结合在一起,无法达到护理专业所要求的标准。

4、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比较低。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教育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尤其是全国各所学校进行大量的扩招,这种大范围的招生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开始变低。因此,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积极性不强、实践操作能力弱等问题。在很多方面,大多数护理专业的学生都缺乏积极向上的态度,这就导致护理专业的学生常常逃课、挂科,甚至有一些学生很难接受上人体解剖课,不愿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1、创新教学理念。高职护理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力求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因此,高职护理院校必须创新教学理念,主要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学习与试讲有效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教学课程中过多纯理论的内容应稍作删减,而加大实践操作和临床教学的力度。同时,作为高职护理院校的教师,其必须在本专业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储备。教师不仅对于人体解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充分掌握和了解,还必须具备熟练的人体解剖经验,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改革课程内容。在进行人体解剖学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两点:一是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要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对传统教学内容中过于专业化、晦涩难懂的知识理论内容加以改革。尤其是对于繁杂的教材内容加以简化,删掉人体解剖学课程中一些无关紧要的或者重复性比较高的内容,多增加一些护理方面和人体解剖方面的内容。当然,在学习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时,还要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提供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让教学内容更优化。3.改进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想要改变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必须对教学加以改进。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其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其中必须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因为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形式将人体解剖的整个过程直观而又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直接地看到人体解剖的整个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可通过网络将解剖学课程教学软件发布出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论坛和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让学生与学生针对人体解剖学中的难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解惑。

4、选取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材。关于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教师在选取教材方面必须针对护理专业的特色,选取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材,并对教材结构进行规范和调整,尤其是对于整本教材的每一章节的开始,都要对每一张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在教材当中要选取合适的插图辅助教学,在每章节后面要增加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对习题的解答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5、完善实验设备,加强实践教学。在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实践。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在校内建立护理专业专有的实验室,并为实验室提供完整的实验标本和实验设备,以保证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熟练的临床操作。其次,学校要增加一定的人体解剖课实践操作的课时,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学习。最后,高校院校要与各大医院建立学生实践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人体解剖实践操作。

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现状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更好的人体解剖课课程的学习。

护理学小组教学的论文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culturalcompetence)并存,不同的文化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背景下产生的中西方护理在护理教育、护士职业态度、护理现实应用、护理科研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差异性,本文试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探讨比较,以期更深刻的理解护理学的内涵,提出了要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来提高我国的护理质量,培养现代化的护理人才。

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现象和学科。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从而逐步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护理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现探讨比较如下。

1.1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包括护理理念和护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持续发展和合作等综合性能力及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以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秉承人本关怀对待每1例患者;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教育理念西方国家护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关爱,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明显可见的是,西方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其课程设置出现短程化、小型化的`趋势,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很容易调动起来;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多数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未知,敢于理论实践创新的精神不足[2]。

2护士职业态度的异同。

2.1中国护士职业态度在中国,护士由于其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加之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损于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而且护理工作要求精细化、严谨化、科学化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与解决,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这些现存和潜在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因职业态度的缘故常常觉得很压抑,不能轻松应付工作上的冲突,不能正视自我职业价值,常有辞职不干的想法[3]。

2.2西方护士职业态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护士的职业态度倾向于较高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认可度。护理专业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毕业生中有9个相信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非常轻松或者是有些轻松,大学毕业生都是怀着同样的理想加入护理行业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临床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样积极,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前景的展望非常乐观。

3护理现实应用的异同。

3.1伦理道德医学护理伦理道德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体现的纷争,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主义、强调和谐共同的责任;而西方的生命伦理学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之上,强调个人权利。如在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张由家庭或者单位决定,而西方国家多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患者知情权上,在我国一般不将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单位[5],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则主张告知身患绝症的患者实情。

3.2护理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主体意识,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特点,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均同、轻个性的偏向,主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会出现不同职称、年资、学历的护士承担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责任等现象,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讲究科学、民主,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管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管理的弹性化和护理工作安排的层次化,不同职称、级别的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责任。

4护理科研中的思维差异。

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或顿悟)两种基本类型,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6]。由此,护理科研(论文)的设计上,中国人习惯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提出论据再作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一般则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看法、点明主题,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条件、原因、论据或分析。体现在护理研究中:国内的护理科研以把握整体性、方向性的研究为主,学术文章范围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则更注重细节,科研立足于实践、以实用为基础,多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讨论。

通过上述中西护理差异比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护理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短,可取长补短。因此,我国的现代护理事业,在护理教育方面,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具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临床护理方面,在发扬优势的前提下,应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科研上,要转变思维,及时了解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纵深化、前瞻性发展;在护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37.

[4]breimaierhelgae,halfensruudjg,lohrmann'wishes,knowledge,attitudesandperceivedbarriersonimplementingresearchfindingsintopracticeamonggraduatenursesinaustria[j].journalofclinicalnursing,,20(11-12):1744-1756.

护理学的论文

本组236例病人均来自我院产科病房,其中初产妇158例,经产妇78例;年龄18~42岁,平均28.5岁;催产者134例,引产者102例;妊娠时间28~42周,平均32.8周。

2.1催产素静脉点滴在引产中的应用。

2.1.1适应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凡胎儿成熟,妊高征病程长或病情较重对母亲安全有威胁而宫颈条件又满意者;孕期过长或过期妊娠,其胎盘功能进行性减退,对母儿均有较大的潜在性威胁,因而对于一般没有其他高危因素存在的孕妇多主张在孕41周时引产;胎膜早破,且胎儿已成熟者,若24h仍未自然临产者,应予以催产素引产,以防止感染的发生;胎盘功能低下,胎儿宫内缺氧或慢性胎儿宫内缺氧。其他如死胎及胎儿严重畸形,母儿血型不合,若胎儿已成熟而抗体效价又逐渐升高的趋势者,均可行催产素引产。

2.1.2使用方法。

由于个体子宫平滑肌催产素受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不同个体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也有较大的差异,甚者可达7~8倍,因而催产素的用量也应个体化。

2.1.2.1单纯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

适用于某种原因不宜进行人工破膜的产妇。用药前听胎心,以林格氏液500ml加入催产素5u混匀后静脉点滴,8~10滴/min。每15min观察宫缩强度并调整点滴速度,以不超过40滴/min为宜。特殊病例(如羊水过多或多胎妊娠)引产者,先以林格氏液500ml加入催产素2.5u静滴,并依宫缩强度调整滴速。无效者改为林格氏液500ml+催产素5u静滴。用药2天仍未临产者,在第三天根据宫颈条件,尽量人工破膜并催产素静滴引产。催产素静滴3天仍未临产者为引产失败。

2.1.2.2人工破膜并催产素静滴引产。

适用于可行人工破膜引产的产妇。一般在上午行人工破膜后,观察1h无宫缩出现者,即以林格氏液500ml+催产素5u静滴,并根据宫缩强度调整滴速。破膜后出现不规则宫缩者,则以林格氏液500ml+催产素2.5u静滴调整滴速。无效者改林格氏液500ml+催产素5u静滴,并注意调整滴速。破膜后引产12~16h仍未进入产程者为引产失败。

2.2催产素静滴在催产中的应用。

2.2.1适应证。

主要用于无明显头盆不称或胎位正常的低张宫缩乏力引起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宫颈继发性停止扩张、活跃期延长、胎头下降缓慢等。一般用药前先行人工破膜,了解羊水形状,明确有无潜在性的胎儿宫内窘迫,同时破膜可以增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并可减少催产素的用量及其副作用的发生。

2.2.2使用方法。

基本与引产相同。但催产素用量宜少,一般采用持续性静脉滴注。但因个体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均从小量开始。使用催产素的浓度以0.5%为宜(相当于5%葡萄糖500ml+催产素2.5u)。也有模拟内源性催产素自然分泌,采用脉冲式给药的,也有较好的效果。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以肺动脉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为特点,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的恶性进展性疾病。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好发于年轻女性,平均诊断年龄为36.4岁。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促、活动耐量下降,早期诊断困难,首发症状到确诊平均需要2.5年,54%的患者确诊时心功能已iii-iv级(世界卫生组织心功能分4级,iii级为中度心功能减退,iv级为重度心功能减退),死亡率高。

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时代的开启。

在应用靶向治疗药物前的时代,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非常差,我国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仅为68%、39%和21%。国外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开启于1990年“依前列醇”的使用,时至今日已有9种药物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应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而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时代则起始于“波生坦”的上市。虽然目前尚无一种药物治疗方案能治愈这种疾病,但靶向药物的使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

摸索出适合中国患者的用药经验。

目前国内应用比较成熟的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主要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前列环素类似物三大类。虽然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但随着这几年肺动脉高压学科在国内的兴起和发展,中国肺动脉高压治疗的临床队伍也开始摸索出适合中国患者的用药经验。

波生坦“波生坦”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研究显示,波生坦可明显提高各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另外,儿童应用也是安全有效的.。

安立生坦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型受体拮抗剂安立生坦(2.5毫克和5毫克,1次/天)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以及运动耐量。

马西替坦新型组织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马西替坦”因其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备受关注。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马西替坦低、高剂量(3毫克和10毫克,1次/天)在治疗阶段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分别降低30%和45%,且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均良好。

西地那非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由于起效快,价格相对低廉,在中国有广泛的前景。其中,西地那非是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最多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国内相关的证据也较多。研究显示,口服西地那非(25毫克,3次/天),12周后可以提高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肺动脉压及提高生存质量,而且耐受性良好。

伐地那非伐地那非是目前起效最快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他达那非他达那非是一种长效、可逆的选择性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有较长的半衰期,依从性更好。

静脉依前列醇静脉依前列醇是唯一证实可改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率的药物,很可惜其未进入中国市场。

伊洛前列素目前对于世界卫生组织心功能分级iv级或重症右心衰竭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首选吸入型伊洛前列素。研究证实,吸入小剂量伊洛前列素(2.5微克,6次/天)能显著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功能分级,并能改善心功能ii级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除伊洛前列素外,目前很多新型前列环素类似物正在中国进行临床研究或者即将进入中国市场。

由于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靶向药物的规范使用,肺动脉高压预后明显改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引入靶向治疗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3年生存率达到了78%和54%。肺动脉高压已摆脱了“无药可医”的窘境,未来一些充满前景的新药将会给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作者每周一上午有专家门诊,周三上午有特需门诊)。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