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的双联民情日记(汇总18篇)

时间:2023-12-08 16:28:19 作者:紫薇儿

记录生活的点滴,留下珍贵的回忆,我们应该写写日记了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常见的写作问题解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好日记。

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全镇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之后,根据全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总体安排,我联系北关村一社杨宝明和马加锁两户。通过入户,杨宝明和马加锁两户的基本情况是:

杨宝明,家中6口人,有耕地5亩,果园面积1.5亩,人均纯收入元,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和果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妻子夏卓子患有半身不遂,儿子杨笑天外出打工时左脚受伤,家庭医药费用支出大。

马加锁,家中6口人,有耕地6亩,人均纯收入1752元,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和种植业,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儿子马红患白血病在家,自己和老伴只能参加轻体力劳动,还有两个学龄前的孙子需要照顾,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外出打工的儿媳孙稳稳身上。

年乡镇干部双联民情日记

事由:中午,中学李校长来镇办事,反映饮用水问题。沙溪镇居民现在的饮用水是由溪水中直接抽取,经简单沉淀后直供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雨天更是浑浊不堪。这个问题是历届人代会代表必提的问题,历届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但因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彻底解决。

要求:希望政府解决学生及居民的饮用水问题。

结果:经过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决定把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列入今年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由王爵凌副镇长和廖鹏委员共同负责,联合大**矿,统筹解决镇区和矿区居民饮水问题。

后续跟踪落实情况:经多次与大**矿主要领导协商,现已就共建饮水工程问题达成协议。5月份,我镇与承建商和大**矿分别签订建设供水工程和用水合同。6月份该工程已进入征地阶段,年底前可动工。

乡镇干部民情走访日记

昨天接到通知,今天早上要到**镇园林村参加三万活动,走访看望贫困户。

早上8点多钟,我和机关同事一起乘车前往园林村,有一段时间没有组织过这种活动了,大家都显得有些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讲个不停。我们一边聊天,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很快车就到了园林村。

乡镇干部民情走访日记

在xx乡陈书记的带领下,汽车在离开瓜寨村的柏油路之后,右转一会便开始爬山,崎岖的山路,由于是干季,道路并不是很难走。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弯,便到了山顶。陈书记说,以前不久,这是没有路的,这条路还是因为市里面修黑石罗水库才修的路,xx村进出只有通过人背马驮的方式。但即使是这样,公路依然没有通到村,到公路尽头,还要走上半个小时的山路。

站在山顶,眼前十分开阔,四周群山高耸,中间很远处可见一条细细的河流在群山间出没。山都比较陡,植被还可以,比起常见的森林来说,还是逊色不少。脚下的一座小山头上,一棵电线杆在黄土和松叶间格外扎眼。远远看去,象我儿子小时候积木玩具里面的电线杆。耳边远远的传来机器轰鸣的声音,书记说,水库正在施工,由于这里人烟稀少,山高坡陡,植被相对较好,将建昭通市水源地。

汽车沿山路蜿蜒而下,又不知过了多少个弯,来到了水库办公地,也就是公路的尽头,不远处几台挖机正在紧张工作,陡峭的山涯上,好多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有的腰系绳索,挂在崖壁上,有的在山崖间来回走动,只要你仔细一看,小河两岸陡峭的山上,到处都是移动着的红色安全帽。山风吹过,这些施工的人,象风中翻飞的小鸟,让人禁不住为他们的安全捏住一把汗。

可能是上游人烟少的缘故,河水特别清。河边有几户人家,名叫竹林组,源于村子河边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已经列为搬迁对象,但由于新的房子还没盖好,暂时还住在这。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村中,书记不停的和老乡们打着招呼,看得出,书记和他们都非常熟悉,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着一些我们听起来很陌生的人和事。趁着这些空隙,我仔细看了看这些民居,这里的房子建筑特别简单,一般为二层瓦房,一层住人,二层堆放粮食和杂物,墙为夯土制成,比较粗糙,有的年深日久,布满大大小小的裂纹,有的已经倾斜,给人以摇摇欲塌之感。房间里面光线黑暗,陈设简单,不管什么看上去都有黑黑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建筑通常不用柱子,直接把梁架在夯土墙上,整个房屋由夯土墙承重,使得屋内空间逼仄,采光不畅。我惊异于这是山区,自古以来树木众多,为什么房屋建得如此简单。在我印象中,这样的房屋是抗震性能最差的,墙一倒,整个房屋就倒了,如果使用柱子,可以做到墙倒房不倒。上帝保佑,这一带历史以来估计地震不多,才使得这里的人民在这样简单的房屋里,安然度过了多少个日夜。

书记说,这里已被列为搬迁移民,属于xx村的一个小组,为了搬迁工作,他不知来做了多少工作,甚至开玩笑的说把一家人的茶都喝完了、凳子都坐坏了,才把工作做下来。虽然这里土地贫弱,人烟稀少,交通不畅,但俗话说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花子窝,移民搬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真是不小。

沿河步行而下。两岸山势极陡峭,河边但凡能栽种的地方,都已开辟成地块,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几十公分宽,能种的则种,不能种的地方也种上了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山顶大多是在碗口粗的松树,远远望去,就象戴了一顶绿帽子。书记介绍说,现在是春天,还很冷,过久山上的杜鹃花开时,很是漂亮。我想象着,两岸山花烂漫时,该是一番多么壮观的景象!河水虽不深,但极清,河岸边也看不到各种现代垃圾,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仿佛从来没有人来过,透着浓浓的原始自然风味,就连岸边远远的覆盖着灰瓦的农舍,也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俨然一幅优美的中国山水画。

沿着河边蜿蜒的小路,半个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今天的终点,xx村,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坐落在河岸边的高地上,在村子与河之间是一大片缓坡地,地已经作了细致的翻整,并栽上很多苹果树,对岸是陡峭的山崖,长满的树木,背后也是高高的山峰。村里面的房屋都是清一色的土木民居,灰色的瓦、灰色的土墙,灰色的房檐下的灰色的榔柱上,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除了偶而一闪而过的几根电线,实在无法找到与现代产品相关的东西。安静,还是安静,除了偶而的几声犬吠和几声鸡叫,听到的只有风声和水声。那个我没去过的、鼎鼎大名的、被游客挤爆了的、号称世界上最美村子的雨崩村,能有这里的安静么?我想。在这里,你看不到什么,想不到什么,也不用想什么,看什么,除了纯净和你的心灵。套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这里是最适合发呆的地方。

可是,这一切美好的背后,是生态的脆弱,生存的艰难和生活的贫困,xx村人均八分地,且大多为陡坡地,土地贫瘠,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和土豆收入。近年种植了不少苹果、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但由于管理原因和周期较长,目前还处在投入阶段,没有收入。即便有点收入也因交通条件限制难于变成商品。于是,村里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守着几分薄地,几间老屋,尽管村外的世界风起云涌,这里却是永远的波澜不惊。

村里修路的经费已经落实了,但修路涉及占用耕地却在村里吵成了一锅。普遍的心理是,都想修路,但都不想出土地,公共利益都想要,但只要涉及自己的私利,便寸步不让,有的修路必经之地的人,漫天要价,甚至要赖要横,无所不用。书记一下午都在找不同的人协调做工作,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想法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今天的工作成效不大”,书记说,“过几天还得来”。对我来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真是不容易!

回来的路上,一个老乡正在用拖拉机翻地,“老乡,你那机器怎么弄进来的呀?”。“几个人扛进来的”。“哇,好现代哦”!同行的一个小美女说。

乡镇干部的双联民情日记

5月28日。我决定去局里的定点帮扶村xx镇xx村去看一看。xx村地处xx镇东部,因为地处园林区,周围群山环绕,植被覆盖率高。这个村也属于自然村,村干部介绍,全村有933人,人均纯收入2300元,较之于xx村经济水平相应高一些。xx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山路崎岖不平,我与其他分管领导一行驱车绕过了几道弯子才到达。村书记白全生、村主任李宝生早就在村口等着我们了。

下车后,我们径直走进村委会。白书记向我介绍了全村实情:土房多,土路多,养殖种植少,全村贫困人口多,这些都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随后我们特意走了几家困难户。一些村民愁着没钱花,盖不起房子,一些村民说由于困难给孩子娶不上媳妇,也有一些村民因为年老体弱,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他们也失去了劳动能力,主要靠低保维持生活。由于家庭情况各异,帮扶工作就成了一件难事,但大家对政府确定的向小康生活迈进的目标仍然充满着信心。

一位村民动情地说,xx村穷,但大家都有一副好身板儿,如能让土地长出药材,让外面的客商前来收购,那外面的生活水平肯定要翻一番。村民的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他的话隐射2种含义:种植和道路。因此,要实现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必须要考虑解决这两个问题。

乡镇干部的双联民情日记

2月28日,姚卫星第一次来到韩效敏家里了解情况后,写下了下面一段民情日记:“今天是我首次深入帮扶户,尽管一直在村社跑,但对贫困群众心里的所思所想还真了解不多。只有深入到群众中间,和老百姓交朋友,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该怎么帮扶。”

韩效敏去年一次性定植了6亩果园,这也是他们家致富的希望。这些天,姚卫星一有机会就来到老韩家里,和老韩探讨交流。

在随后的几天里,姚卫星在民情日记里陆续写道:“3月2日。今天下村,顺道在集市上帮老韩买了袋化肥,开春了,他种菜、种玉米应该需要的……”“3月4日。我去老韩家给他补了一堂果园管理技术课,老韩的悟性很好,一点就通……四五年后,果树挂果了,老韩家的日子就能真正好起来。”“3月7日。老韩说今年想在果园里套种黄豆,还问起黄豆的市场价是否稳定,经过上网查询和几番打听,觉得还不错,决定就种黄豆……”

韩效敏的长远计划是盖一院像样的房子,能给养子办一间小卖部。3月10日,姚卫星在日记中写道:“我帮老韩制定了一份发展计划,在帮他务果园的同时,还想根据他养子的情况让其适当地参加一些技能培训,有自己谋生的本领……帮群众致富,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话题,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乡镇干部双联民情日记

上午9:00,天气晴好,今天是村妇检的最后一天,我和村书记陪同镇里的蒋书记及镇计生办王主任检查刘楼村妇检工作。散会时村主任带来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来到办公室,主任说:这个小伙子是俺庄的,是一名离校大学生,名叫陶亚彬,有点事想和新来的第一书记说说。

我递过一杯茶过去,小伙子很文静腼腆,说话怯生生的,农村的风吹日晒使他脸变得黝黑,但仍从他的眉宇间看到不同于一般农民的特质。不待他开口,村文书在一旁介绍说:小伙子母亲早几年患病去世,为治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但他人穷志不穷,在20xx年发奋上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大学。但天有不测风云,小伙子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憧憬着大学校园生活时,父亲陶兴力8月份突遭车祸,造成半身瘫痪,右眼残疾。生活的变故一下子击碎了美好大学梦。“屋漏偏逢连阴雨”,母亲病逝已欠下了近十万元的外债,如今给父亲住院治疗又花了近20多万元。尽管村里及亲戚邻居尽全力帮助,但救命的钱尚不够,哪里能再去上大学呢。小伙子兄妹4人,他是长子,为了照顾父亲,他只好含泪放弃学业。这么多年来,生活的重担自然一下子落在了他身上。他是有名的孝子,在我们这方圆十几里一提起亚彬弃学照顾父亲的事迹,在同情他的同时,更多的是竖起大拇指啧啧夸赞。

出于同情,更多的是出于对农村小伙子面对磨难坚强不屈的精神而感动,我决定到小伙子家看看。

小陶家离村很远,约摸有10里的路程。10:30我们到了这个贫困的家庭。当看到三间旧房暗缩左右高大楼房的阴影下,我的心猛地一抖:现在农村还有这样低矮的老房。

小伙子忙端茶倒水。我说:“我们去看看你爸爸吧。”他说:“爸爸大脑一直没有清醒,还不能说话。”走进东房,简陋的家俱,但很干净。床上躺着一位50多岁的男人,长期卧床的原因,脸孔是没有生机的苍白。显然神志不清,无法与人对话,但病人的被褥洗涮得很干净。

屋内的一个小书桌及上面的书籍给这个小屋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上面除了高中的书本外还有许多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陶主任说:“他和我一个庄住,由于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他三个弟弟和妹妹都在外面打工,家中只有他和爸爸相依为命。但小伙子一直没有落志,每天照顾他爸很是辛苦,但天天看书学习,想在农村改变传统种植,早上到村里去也就是想和村聊聊大棚种植的思路。”

和小伙子聊了很多,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当代新农民的一种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的力量,当不幸降临,他们不低头,敢于和命运抗争。

12:00.小伙子执意做饭,我们婉言谢绝。临走时我握着他的手说:“你是不幸的,因为在你应是上大学时,苦难和挫折来临;但你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你有一股和磨难抗争的力量,至少你还有梦。你家的困难作为村两委最近会想尽办法为你解决,党和政府会时刻挂念着群众的冷暖。”

晚上,躺在床上,小伙子的影子一直在心头徘徊。在大部分农民富了同时,还有小部分农民因种种原因至今生活还很困难,他们是弱势群体,但他们更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

同志曾说过:“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和的谆谆教诲,让我感同身受地更加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心灵上倍感充实!

巴金曾说过:”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

我知道在这短短的二年内要为他们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我只是比他们先进了城的农民,我们本是一家人。

兄弟,当你就要倒下的时候,我们会拉上你一把。

文档为doc格式。

乡镇干部民情走访日记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走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走访片段。

何。只找我们借买学习用品之名要钱买玩具,成绩谈不上。现如今情况大有好转,孩子们用功多了,成绩也提高了。

通过本次走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走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以走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走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走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录像,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走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走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大店子村5组的徐福生属于五保户,家里就一个人,由于贫穷,前几年还住着茅草屋。今年,村委会为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帮助他家修了新房。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专程前来入户调查、看望,徐福生表达了最质朴的感激。临行,我拉着他的手嘱咐他好好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代表法院送上了慰问金,徐福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同组的曾庆祝是搬迁户,家里3口人,仅有的承包地支持了国家的铁路建设。由于男主人常年生病,再加上小孩正在念初中,家里一贫如洗,村委会今年同样帮他家建起了新房。我们看望了生病中的曾庆祝,鼓励他战胜病魔,同时送上了慰问金。曾庆祝感谢法院对他的关爱,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衷心拥护,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扎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表示钦佩。

今天的走访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农村工作和法院工作虽然不一样,但在本质上也一样。不一样的是经济地域条件和生活工作环境,一样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我真心地希望,我院“三万”活动工作组的同志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本次“三万”活动真正落实好、完成好,建成一座干部和人民群众们的连心桥。我默默地祝福,让幸福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壮大、传承。

4月11日阴天有小雨。

早上8点多,我带着县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的14名同志,驱车前往高坪镇大店子村。虽然天空中下着小雨,但一路上美丽的乡村风景让我精神抖擞。的确,“三万”活动的这场“春雨”正在滋润着广大农民的心灵,这让我对今天的工作充满期待。

拜访村支书。

上午9点30分,我和工作组一行人来到大店子村村支书黄静家中,他热情接待了我们。在相互交谈中,他对法院近几年的审判执行工作表示了由衷的赞许,对法院在新农村建设、扶贫帮困、“双联双争”等活动中做出的桩桩实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同时建议,法院今后要进一步增强执法办案的透明度。我们就大店子村村级经济、治安状况、老百姓对政法工作的意见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对村干部们积极配合我院“三万”活动工作组家家到、户户落进行民情访谈,我表示真诚的感谢。

在谈到如何发展村级经济时,黄静说,大店子村计划在五年内发展三个以上规模企业,解决村剩余劳动力三、四百人的就业问题;利用村里丰富的水资源养鱼、养鸭。

走访村办企业。

从村支书家出来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上海采钰科贸有限公司建始食品厂,在该厂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生产车间,了解车间的生产卫生条件,慰问了农民工,询问了该厂的发展情况。

随后,我们又来到恩施天之赋鞋厂。当了解到这是一家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办的企业时,我十分高兴,向企业负责人提出了一些企业发展的建议。

双联民情日记

按照县局计划,今天,我同县局24名同志一起来到我局双联工作联系点——天祝县毛藏乡毛藏村,开始进村入户开展细致的调查对接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毛藏乡党委书记罗诚同志早已等在村口。罗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毛藏村的基本情况。随后,我们来到毛藏村村委会,向村支书吴高保同志了解了该村的耕地(牧场)、人口、群众收入、产业结构等情况。为加深与联系户的沟通,我们分组对12户联系户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调查,向他们发放了贫困户调查表和民意调查表,了解每户的.详细情况,并将帮扶“连心卡”送到他们手中。

我的联系户是家住阳哇坡的谢索南,他是五保户,一人独居,住在不到40平米的土坯房里,家境贫寒,生活无人照料。当我们走进他家时,他对我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欢迎之情,眼神里反倒流露出一丝丝的不友好。在我讲明此行的目的后,他那暗淡的眼睛里突然射出光芒,他主动上前跟我搭话,询问我是干什么的,什么是“双联富民”行动。通过与他深入交谈后,我了解到他家最大的问题是房屋破旧、看病难、缺乏劳动力。我意识到,他的这些困难就是我今后帮扶的重点。在经过初步调查准备返回时,他依依不舍地拉着我的手,问我下次什么时候来,我看到,他的眼神里不再有不信任,而是充满了希望。

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全镇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之后,根据全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总体安排,我联系北关村一社杨宝明和马加锁两户。通过入户,杨宝明和马加锁两户的基本情况是:

杨宝明,家中6口人,有耕地5亩,果园面积1。5亩,人均纯收入2000元,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和果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妻子夏卓子患有半身不遂,儿子杨笑天外出打工时左脚受伤,家庭医药费用支出大。

马加锁,家中6口人,有耕地6亩,人均纯收入1752元,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和种植业,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儿子建红患白血病在家,自己和老伴只能参加轻体力劳动,还有两个学龄前的孙子需要照顾,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外出打工的儿媳孙稳稳身上。

双联民情日记

还不到早晨七点,电话铃声响了,原来是自己的联系户白福堂打来电话,自家的母牛昨天晚产犊,发生难产,我的心一下急了,顾不上初春的寒冷,骑着自己的摩托车一路直奔百里乡观音村下观音社双联帮扶贫困户白福堂家,大约是三十分钟就到他家了。

进门看见老两口心急如火,叫我进屋坐坐喝口水,快去给牛看病,我边走边说走进牛圈,只见那头母牛长长的睡在圈里,邻居们围了一圈,见我来了,大家让开了,我详细的检查了一下,原来是牛犊胎位不正难产,如不及时抢救,母子的生命就有危险,我叫他准备了一大盆肥皂水,还没顾得上换上工作服,就自己的手臂消了毒,开始助产,在大家的帮助下,不一会儿,一头健壮的.公牛犊出生了,大家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二老笑了。走出牛圈,让我歇会儿吃过饭再走,还拿出一百元硬要往我手里塞,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我拒绝了他的好意,因单位有急事便匆匆返回了。

双联民情日记

农历正月初八,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寒风凛冽,烟草专卖局信丰分局驻正平镇正平村的“三送”干部来到自己所挂点的联系户家中,给乡亲们拜年。

“现在用电正常了,这可多亏了你们‘三送’干部的帮忙,让我们不用再为用电的事烦恼了,要不然还真不知道这么冷的天怎么过呢!”老高欣喜地告诉我,现在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饭煮不熟,热水器、取暖器用不了了。

时值中午时分,当走到挂点村高国玉家中时,只见他家今年更换了一台大彩电,一群亲朋好友在他家聚会,热情的高国玉连忙招呼我们进来坐坐,他的妻子正在厨房里用电磁炉炒菜。高国玉高兴地对我们说:“过去有钱用不上电,用不好电。经过电网改造后,现在生活用电不用愁了。”

回想起去年8月,信丰烟草专卖局的同事们在正平村开展“三送”走访时了解到,自上世纪90年代,该村高屋、大塘洞等4个村小组共用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近几年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用电量大大增加,原有变压器电压偏低,导致负荷不了,从20xx年起,一些大功率电器无法正常使用,经常出现饭煮不熟,冰箱、空调用不了。尤其是距离变压器较远的高屋、大塘洞两个村小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主动与县供电公司联系沟通,争取将该村列入该县低电压改造项目。去年10月,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原有变压器的基础上为该村高屋、大塘洞两个村小组新增了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并对原有线路进行了重新调配,整个工程花费近15万元。从此,该村4个村小组203户1100余村民用上了“舒心电”。

看着电压改造给村民的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我和同行的“三送”干部心里也亮堂了。

双联民情日记

3月31日上午,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小芳带领市局“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及“双联”工作干部再赴巴山村。此行的目的是深入贫苦户家中了解春播情况,与帮扶户面对面交流,聘请专家讲解培训春播相关技术及养殖技术等。

上午九点一行人就从市局出发了。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车子行驶在盘山小路也不感颠簸,连车内都是乡间清新的空气。车刚停在村委会门口,村委会主任和村文书便急忙赶出来,握住赵局长的双手,“亲人们来啦!欢迎,欢迎!快请,快请……”。赵局长说:“我们此行,是送农用地膜、化肥及请相关专家指导农民们的春播及养殖,让我们帮联干部职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帮扶对象现在存在的困难和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体人员下车后,没有休息片刻,便在村部负责人的带领下赶往各自帮扶户家中,因为每一个人都急切地想要知道帮扶户的春播情况以及这一阶段帮扶工作的开展状况。

随后“双联”工作干部与村委会各位负责人结合具体情况,共同分析探讨,商量脱贫致富对策。赵局长最后表示:我们回去后一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协调联动,结合村情民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开展技术培训,多提供技术指导,多引进项目支持,多帮助劳务输出,共同寻找致富门路。

座谈会结束已是下午两点,村部留饭,被我们婉言谢绝了。所有人的心都留在了帮扶户家中,所有人的情都留在这片土地——太白梁乡巴山村,都急着赶回去尽快制定更适用的帮扶计划,提供更有价值的帮助。

离村的路上,车内无比安静。我们忘不了他们的困难,忘不了他们的处境,更忘不了他们渴望和期盼的眼神。每一个人都深刻地感受到现实的严峻与责任的艰巨。每一个人都深切地体会到帮扶道路的艰辛与帮扶过程的漫长。每一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不能只是个形式,不能只是个口号,一定要真真切切、踏踏实实地帮助,扶持,才能使更多的人真真正正、实实在在挣脱贫困的枷锁,走向致富的道路。

双联民情日记

按照县局计划,今天,我同县局24名同志一起来到我局双联工作联系点——天祝县毛藏乡毛藏村,开始进村入户开展细致的调查对接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毛藏乡党委书记罗诚同志早已等在村口。罗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毛藏村的基本情况。随后,我们来到毛藏村村委会,向村支书吴高保同志了解了该村的耕地(牧场)、人口、群众收入、产业结构等情况。为加深与联系户的沟通,我们分组对12户联系户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调查,向他们发放了贫困户调查表和民意调查表,了解每户的详细情况,并将帮扶“连心卡”送到他们手中。

我的联系户是家住阳哇坡的谢索南,他是五保户,一人独居,住在不到40平米的土坯房里,家境贫寒,生活无人照料。当我们走进他家时,他对我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欢迎之情,眼神里反倒流露出一丝丝的不友好。在我讲明此行的目的后,他那暗淡的眼睛里突然射出光芒,他主动上前跟我搭话,询问我是干什么的,什么是“双联富民”行动。通过与他深入交谈后,我了解到他家最大的问题是房屋破旧、看病难、缺乏劳动力。我意识到,他的这些困难就是我今后帮扶的重点。在经过初步调查准备返回时,他依依不舍地拉着我的手,问我下次什么时候来,我看到,他的眼神里不再有不信任,而是充满了希望。

山路崎岖、路途遥远,回来时已是晚上9点多,一天的奔波让我略感疲惫,但一想起谢索南那孤独单薄的身影,和那渴望幸福美好生活的眼神,我顿时对做好联村联户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做好此项工作的决心。作为单位一把手,我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以联系户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为出发点,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与联系村、联系户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家庭帮扶计划和联村工作规划,将“双联富民”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引导联系户尽快步入小康社会。

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今天,我去了自己的联系户刘胜明、刘明忠家,认真了解了他们的家庭组成、子女入学、经济收入和产业发展情况,并对家中近期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了详细询问。

从了解的情况来看,联系户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家中产业发展不足,加之家中有老有小,造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愈加雪上加霜。我从事基层工作已经多年,对农村工作有一定的体会,深知帮扶户所面临的困境在农村很普遍,虽然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也让很多农民尝到了甜头,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生活依旧很贫困。帮扶不能从简单的送钱送物入手,关键是要扶持建立起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想,开展帮扶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引导群众转变陈旧观念。“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引导群众脱贫致富,最根本上还是要解决其陈旧的思想观念。近年来,县上镇上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有些群众固执拘泥,不算经济账,不但错过了发展的机遇,还影响了全镇结构调整的步伐。所以我们干部进村入户时,要与群众交心交情,从转变观念入手,引导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观念。

二要培育户内的致富产业。要根据联系户不同的情况,帮助做好户内产业规划,选好适合的致富项目,落实发展措施,培育起户内经营发展的优势产业,并要善于捕捉致富信息,不断引导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三要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做好帮扶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让外出务工农民有素质、有能力,提高他们在务工队伍中的竞争力。让在家农户不但要发展产业,而且要懂技术、会管理,能将产业做强做大,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致富增收的领路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双联民情日记

上午9:00,天气晴好,今天是村妇检的最后一天,我和村书记陪同镇里的蒋书记及镇计生办王主任检查刘楼村妇检工作。散会时村主任带来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来到办公室,主任说:这个小伙子是俺庄的,是一名离校大学生,名叫陶亚彬,有点事想和新来的第一书记说说。

我递过一杯茶过去,小伙子很文静腼腆,说话怯生生的,农村的风吹日晒使他脸变得黝黑,但仍从他的眉宇间看到不同于一般农民的特质。不待他开口,村文书在一旁介绍说:小伙子母亲早几年患病去世,为治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但他人穷志不穷,在20xx年发奋上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大学。但天有不测风云,小伙子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憧憬着大学校园生活时,父亲陶兴力8月份突遭车祸,造成半身瘫痪,右眼残疾。生活的变故一下子击碎了美好大学梦。“屋漏偏逢连阴雨”,母亲病逝已欠下了近十万元的外债,如今给父亲住院治疗又花了近20多万元。尽管村里及亲戚邻居尽全力帮助,但救命的钱尚不够,哪里能再去上大学呢。小伙子兄妹4人,他是长子,为了照顾父亲,他只好含泪放弃学业。这么多年来,生活的重担自然一下子落在了他身上。他是有名的孝子,在我们这方圆十几里一提起亚彬弃学照顾父亲的事迹,在同情他的同时,更多的是竖起大拇指啧啧夸赞。

出于同情,更多的是出于对农村小伙子面对磨难坚强不屈的精神而感动,我决定到小伙子家看看。

小陶家离村很远,约摸有10里的路程。10:30我们到了这个贫困的家庭。当看到三间旧房暗缩左右高大楼房的阴影下,我的心猛地一抖:现在农村还有这样低矮的老房。

小伙子忙端茶倒水。我说:“我们去看看你爸爸吧。”他说:“爸爸大脑一直没有清醒,还不能说话。”走进东房,简陋的家俱,但很干净。床上躺着一位50多岁的男人,长期卧床的原因,脸孔是没有生机的苍白。显然神志不清,无法与人对话,但病人的被褥洗涮得很干净。

屋内的一个小书桌及上面的书籍给这个小屋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上面除了高中的书本外还有许多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陶主任说:“他和我一个庄住,由于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他三个弟弟和妹妹都在外面打工,家中只有他和爸爸相依为命。但小伙子一直没有落志,每天照顾他爸很是辛苦,但天天看书学习,想在农村改变传统种植,早上到村里去也就是想和村聊聊大棚种植的思路。”

和小伙子聊了很多,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当代新农民的一种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的力量,当不幸降临,他们不低头,敢于和命运抗争。

12:00.小伙子执意做饭,我们婉言谢绝。临走时我握着他的手说:“你是不幸的,因为在你应是上大学时,苦难和挫折来临;但你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你有一股和磨难抗争的力量,至少你还有梦。你家的困难作为村两委最近会想尽办法为你解决,党和政府会时刻挂念着群众的冷暖。”

晚上,躺在床上,小伙子的影子一直在心头徘徊。在大部分农民富了同时,还有小部分农民因种种原因至今生活还很困难,他们是弱势群体,但他们更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

曾说过:“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谆谆教诲,让我感同身受地更加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心灵上倍感充实!

巴金曾说过:”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

我知道在这短短的二年内要为他们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我只是比他们先进了城的农民,我们本是一家人。

兄弟,当你就要倒下的时候,我们会拉上你一把。

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昨晚下来一场雪,今天早上天已放晴,大地白茫茫一片,正可谓瑞雪兆丰年。

今天是我们第二小组要去下基层、访民情的第四家企业。

上午8时30分,我们从办公室出发,乘车前往位于城南新区的一家民营企业——柴达木羊绒有限公司。

9时整,我们到达了企业。公司副总王明矾、办公室主任张唯义以及西宁市区、园区工会委员会的负责同志早已等候在公司大院。公司领导引导我们先去了公司二楼会议室,听我们简要说明了来意,公司负责人对活动安排情况也作了说明。随后我们来到羊绒几个梳理车间和拣毛、洗毛车间实地察看,并特意去羊绒化验室参观了一些精密仪器设备和化验员的工作。

9时30分,我们穿上工作服,来到第三梳理车间,和职工一起干起了活。据介绍,梳理车间的主要任务是将分拣、洗好的羊绒经过开松、平疏程序,送入四个分梳环节,最终形成绒产品。相当于毛纺车间的毛条产品,将中间产品销往鄂尔多斯、上海等地,再进行新的工序上的生产加工。

这个车间的职工大多是来自本地总寨的农村青年妇女,她们在公司工作有的一年左右,有的已经三年多了,都已经成为了这个车间的骨干挡车工。

我主动到一位女工身边,与她一起干起了活。这儿从原料输入到最终疏出羊绒全是机器自动输送的,活也比较简单,将待梳理的羊绒摊匀、输入分梳机器,并将第一道程序中的下脚料加入分梳中,最终形成需要的羊绒产品。

这台机器属于长车,需要工人看着。一会儿填绒,一会儿摊绒,工人师傅十分繁忙。我也帮助填绒,一边协助摊绒,尽量找机会与她们交谈。她们是刚进公司不足两年的职工。公司实行的是产量工资,每人每天大约能完成100公斤左右,熟练一点的能达到140公斤。每月工资1800元上下,实行8小时三班倒,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公司食堂为员工提供午餐,质量不错,公司还为职工每餐补助3元伙食费。此外,公司为职工提供了公寓、食堂、澡堂等,节假日能发给一些礼品盒过节费。由于大都是附近农村来的,大家对目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劳动定额、劳动保护、劳动时间基本满意。我们再三问她们还有什么诉求和想法时,都说没有。

我们大约干了近2个小时。尽管工作强度不大,但累得满头大汗。由于羊绒生产加工需要较高的温度和空气湿度,车间温度高,湿度大,身体很不舒服。加上空气中的扬尘颗粒物,鼻腔气管还是很不舒服。我想这种环境对职工的健康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时针指向11时30分,我们结束短暂的劳动,按计划慰问了3户困难职工,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

中午,我在职工食堂和职工一起排队打饭。饭菜不错,有辣子炒肉、豆芽炒粉条和炒洋葱,主食有米饭、馒头。我和几位女职工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了解了一些情况。

下午13:30分,召开了职工代表座谈会。14名来自第三梳理车间的职工参加了座谈。有的职工提出,职工活动特别是文体娱乐活动太少,应该更加丰富,建议“五一”节搞一次活动;有职工提出,每年的“十一”国庆节应发过节费;希望公司在车间设立一间更衣室,方便职工上下班更换衣服;节假日公司一旦放假,职工就没有工资,建议照常发放。我想,这些来自农村的农民工、特别是女性农民工,能够提出这些诉求实属不易。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从农村到工厂,容易满足,加之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多地去思考自己的需求。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