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商务人员工作计划(通用12篇)

时间:2023-10-26 14:21:27 作者:XY字客 最新商务人员工作计划(通用12篇)

工作计划书是管理和组织工作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最后,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工作计划书的相关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商务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201某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承上启下之年,更是加快工业强省建设、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的关键之年。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明年全省经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建设工业强省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与“绿色制造”为途径,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夯实管理基础,扎实推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提质增效升级,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四翻番”目标打基础做贡献。

结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明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力争达到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左右,信息化指数(浙江省评价方案)达0.88。

实现明年经信工作的目标要求,必须树立和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强化绿色发展意识。绿色发展是当代全球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央和省委都强调要绿色发展。工业不但要成为老百姓的富民产业,而且要成为老百姓的生态产业。在工业发展的新阶段,各地一定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转型升级和环境要素制约的有机统一,追求更多的“绿色gdp”,减少破坏环境的“黑色gdp”,加快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二是强化工业创强意识。我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能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多、低层次用工多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传统落后的制造方式造成的,出路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加快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大力发展智能、绿色(低碳)、健康(安全)、服务的制造业。因此,要把做强工业作为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坚持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工业强县(市、区)战略不动摇,坚持加快工业发展不动摇,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两化融合。

三是强化倒逼转型意识。抓经济工作有两大抓手:一靠“正向激励”,二靠“反向倒逼”。“正向激励”固然重要,但“反向倒逼”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低端产业、落后产能,一定要用倒逼手段促其转型升级。各地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工作中,务必要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手抓、两手硬,强化“单位亩产论英雄”、差别电价、负面清单、行业整治等政策措施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超越原有的思想观念,冲破常规和主观偏见的某,着力提升工作的层次和深度,不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明年全省经信工作要突出以下六个重点:

(一)以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为突破口,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按照稳中有进的要求,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环境,统筹协调抓好经济运行调节和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确保全省工业经济在“稳”的基础上较快增长。

1、抓“三新”开发。据分析,新产品产值增速与工业总产值增速、销售产值增速存在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高达0.9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开发“三新”产品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增长、上水平”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组织实施“百千万”新产品开发计划,力争开发万种智能化新产品、千台智能单机装备、百套成台套智能化装备。各地要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尽快制订新产品开发计划实施意见。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化产品和装备的开发设计。继续下大力气抓好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重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发挥工业设计(创新设计)对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的支撑作用,加快功能性、结构性、智能型的新产品开发。从今年开始将建立完善以工业设计业务收入和设计成果转化值为核心的奖励补贴机制。三是继续做好经信部门牵头的52个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试点和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安全成套制造装备、专用云计算操作软件等新的新兴产业试点工作,加快新产品开发。

2、抓市场开拓。经信系统不能只管生产,也要重视做好产品促销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工业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的市场开拓,帮助企业走好“最后一公里”。一是抓紧制定实施全省新产品推广应用计划,定期发布工业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加强纳入《目录》新产品的宣传。二是组织开展工业新产品的国内省外展销、促销活动。高水平办好中国(宁波)智慧城市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展会。三是继续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加大对工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四是探索建立新产品开发保险制度,深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制定出台政府购买数据、计算和信息服务等信息消费的政策意见。

3、抓投产达产。继续把工业项目的开工投产达产放在“稳增长”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一是建立工业新开工项目统计制度,加强对全省拟建、在建和投产、达产重大工业项目的全程监测和跟踪服务,做到对重大项目的投资进度、投产时间、达产能力等情况“心中有数”。二是强化新开工项目的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新开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完善用电指标优化配置机制,稳妥开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确保新投产项目及时达产。

(二)以“机器换人”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的要求,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企业的信息化,努力为全国两化融合积累经验。

1、认真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十大行动计划。抓紧建立完善分级分层分批示范推进机制,在全省建立一批示范区域、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一是从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入手,加强组织领导。二是从实施“千企机器联网工程”入手,加强智能装备的网络化应用。三是从组织千名“两化深度融合指导员”入企下乡蹲点入手,加强服务指导。四是从发布“双百推荐目录”入手,加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培育。五是从“千家企业两化融合登高计划”入手,加强企业素质的提升。

2、更大力度推进“机器换人”工作。全面实施“555机器换人”推进计划,明年全省要组织实施5000家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力争完成企业技改投入5000亿元,装备购置费3000亿元以上。一是着力在做全上下功夫,加大对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机器换人”的组织、引导和发动力度,进一步扩大“机器换人”的覆盖面。二是着力在做深上下功夫,梳理挖掘更多的环节开展“机器换人”。三是着力在做细上下功夫,认真组织好分行业的“机器换人”推进工作。省里重点抓好百项“机器换人”示范工程,从明年起每年安排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3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按“分档择优”原则对考核评价优秀的市、县(市、区)进行奖励。

3、统筹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是经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关键是要找到工作的切入点。从这几年的探索看,应重视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发挥好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二是继续抓好智慧城市示范试点,以云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应用模式创新。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引领、技术标准规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非常正确、深得民心,全省经信系统一定要贯彻落实好,继续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1、以整治低端落后企业(作坊)为重点推进“五水共治”。“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重点,工业领域责无旁贷。全省经信系统要勇挑重担。一是摸清全省低端落后企业(作坊)的底数。2月底之前,各县(市、区)要尽快把本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低小散”行业情况上报到省经信委。二是研究制定加快低端落后企业退出的规划、政策、标准和年度计划。省级层面要部署开展全省低端落后企业(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各市、县(市、区)也要加大对低端落后企业的整治力度。

2、以“腾笼换鸟”为重点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两手抓。一是坚决完成1000家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淘汰改造任务。继续运用差别电价、节能减排等倒逼手段,推进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力争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二是抓紧制定出台我省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重点做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调查摸底工作,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制度。三是坚持国资、外资、民资一起引,加快引进一批“大好高”项目。抓紧研究制定信息、环保、时尚、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发展规划。

3、以减少煤炭消费为重点抓好工业治气。贯彻落实省政府实施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打好治气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一是研究启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工作,制定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二是严格新建耗煤项目准入,推进区域集中供热,确保地方煤炭消费逐步下降。三是实施控制煤炭消费四大工程,加强对燃煤电厂用煤总量和煤质的监管,努力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提升燃煤清洁化利用水平。四是加大重点行业封闭式生产制造模式的推广。

(四)以“三名”工程为突破口,做强做响“浙江制造”

全面推进“三名”工程,培育一批名企名家,打响“浙江制造”品牌,着力改变过多依赖“低小散”企业的状况,为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注入强大动力。

1、全面推进“三名”工程。围绕加快培育“百千万”企业(百家龙头企业、千家品牌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全面实施“三强战略”(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三名”工程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三名”工程建设工作机制和省、市、县分级推进“三名”培育机制,各地要结合省政府文件制订出台加快“三名”培育的实施意见。二是启动实施“浙江制造标准提升工程”和“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培育试点示范。三是明年适时召开全省“三名”工程建设推进大会。

2、深入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落实和健全“小升规”后续扶持政策,深化小微企业“上规升级”专项行动,力争明年“小升规”企业达到3500家。一是巩固成果防止“返小”。今年“小升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升了规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要“扶上马送一程”,防止部分企业“规降小”。二是积极推动“规改股”。要选择部分“小升规”企业开展股份化改造试点,制订出台引导企业“规改股”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精细化管理等企业管理创新的示范试点,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三是探索建立小微企业服务券制度,鼓励企业积极购买第三方服务。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政策环境。

3、建立健全资源要素高效分配机制。借鉴嘉兴、绍兴等地经验,探索建立单位资源占用(用地、用电、用能、排污)产出(增加值、税收)综合评价激励约束机制。组织开展装备、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资源占用产出绩效综合评价,公布绩效排序结果,引导企业对标学习和管理。加快建立用地指标向亩产水平高的市县倾斜、财政资金向效益好的项目倾斜、用能指标向单位能耗低的区域倾斜的机制。

(五)以能源“双控”为突破口,促进生态工业发展。

继续把推进能源“双控”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节能降耗监管,鼓励绿色安全制造,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体系。

1、全面推进能源“双控”。建立完善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与用能总量指标挂钩的用能总量动态平衡机制,把“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落到实处。一是做好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横向纵向分解,强化预警、监测与考核,确保年度目标完成。二是全面实行用能预算化管理。制定《浙江省推行用能预算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实行新上项目能源消费量登记制度。三是探索开展区域用能量(权)交易试点。四是抓好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推动形成全社会节能合力。

2、全面做好资源降耗。要像重视节能一样推动企业抓好资源降耗工作。一是继续实施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激励政策,稳步提高重点行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切实减少固体废弃物的自然排放和堆积。二是探索建立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激励机制。选择一批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大户开展试点。三是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和绿色企业创建力度,确保全年完成600家以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创建60家绿色企业。

3、全面发展低碳产业。工业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我们应当有所作为。一是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更多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大量减少碳排放。重点要抓好“百园千项万户”工程的实施,加快光伏发电推广应用。二是通过更多地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重点要抓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三是积极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六)以转作风为突破口,进一步夯实经信系统工作基础。

作风也是战斗力。明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在市县(市、区)层面全面展开,全省经信系统要把教育实践活动当作锤炼经信队伍、转变工作作风的一次重要机遇,切实抓好反“四风”长效机制建设。

1、转作风促工作。重点是做到三个“多”:一是多出务实之举。切实减少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会议和文件,让企业经营者有更多的时间谋划自身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按需定制产业(企业)扶持政策。二是多搞蹲点调研。尽量减少走马观花式的基层(企业)调研活动,鼓励带着问题和题目深入基层企业调研服务。三是多减审批事项。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做好下放(委托)审批职能的衔接工作。积极开展事中事后监管的试点。

2、强基层夯基础。主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是加强基层特别是乡、镇(街道)的经信管理队伍建设。加快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管理体系。全面加强经信系统干部队伍业务培训。二是夯实全省经信工作管理基础,部署开展全省工业企业和电子信息企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小升规”、机器换人等重点工作统计制度,为科学管理和有效调控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3、优服务提效能。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服务。全面抓好现有政策的宣传落实,加快构建多形式多方位的政策宣传落实体系。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研究,不断调整完善扶工政策。二是强化信息服务。建立规范化的涉企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产能规模和利用情况、投资情况以及落后产能标准的政策信息等,科学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和社会资本的投向。三是鼓励购买服务。结合企业不断增长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加快培育提升一批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格局。

商务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突出引进城市综合体和商务楼宇等高端项目,着力提质升级传统市场,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建设。我们将在项目引进、扩大消费、外经外贸、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

1、加大招商力度,在重大项目引进上求突破。

一是注重招大引强。以高铁新城项目招商为重点,抓好“两城三圈两带一走廊”、“都市绿圈”及新建道路两厢项目包装策划,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及行业20强企业,重点引进城市综合体、高端写字楼、现代物流、星级宾馆、工业地产项目,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抓好高铁西广场片区、南部物流中心、环科园新城市综合体等片区及项目的招商工作。二是创新招商方式。通过组织大型招商推介会、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形成多层次招商网络。拟组织1-2次国内大型招商活动,进一步扩大的开放度、知名度和美誉度。突出小分队招商,筛选一批重点客商登门拜访、上门招商。做好六都国际、运达中央广场等高端楼宇的二次招商,力争“亿元楼宇”的突破。三是注重项目服务。结合全区开展的“三定三抓”活动,整合资源,切实为企业、项目做好相关跟踪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2、加大引导力度,在拉动区域消费上求突破。

一是基础提质巩固消费。突出商圈提质升级,引导东塘商圈西南角、省地质勘探局、省中医药大学东校区二次开发,加快红星商圈东北角征收腾地和红星大市场外迁工作,启动高桥大市场医药物流园、汽配城二期提质改造。突出特色区域和板块建设,着力提质侯家塘“城市客厅”,打造东塘“新天地”,发展左家塘“月光经济”。二是打造品牌引导消费。打造消费节会品牌,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特色消费节会活动。发挥高铁经济虹吸效应,依托省植物园、同升湖、清泉寺、浏阳河、圭塘河等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外来消费“桥头堡”,形成旅游、购物、餐饮、休闲等消费品牌。三是挖掘潜力扩大消费。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各项扶持政策,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快完善大型综合卖场、便民连锁超市等商业配套,新建一批中高档购物中心。创新消费方式,大力发展信贷消费、网上消费,培育信息服务、文化教育、体育休闲等新型消费热点。

3、加大扶植力度,在发展对外贸易上求突破。

一是加强对外贸易工作。吃透用活外经外贸发展的各项政策,在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出口品牌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帮助。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国内外产品大型展会以及境外经贸出访考察,广交客户,多接订单。二是加强名牌培育工作。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建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出口品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三是加强服务外包工作。全面落实省、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各项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服务外包企业认定。充分利用环保科技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园,招引一批服务外包企业。

4、打造中国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力求在产业高端化上求突破。

抢抓获批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全力推进武广片区和湘府路两厢开发和东塘商圈、红星商圈产业升级,利用火车南站的交通枢纽优势,做好服务配套,逐步完善硬件配套设施,扩大商圈、片区集聚辐射效应。按照“十里长廊、百座楼宇、千亿产值”的产业布局,重点引进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现代物流为主的生产服务业和以餐饮娱乐、星级酒店、现代商贸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以商业带动商务发展。加强与第一太平戴维斯、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等国际知名中介机构的沟通联系,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管理水平,着力打造中国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

商务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201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承上启下之年,更是加快工业强省建设、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的关键之年。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明年全省经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建设工业强省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与“绿色制造”为途径,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夯实管理基础,扎实推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提质增效升级,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四翻番”目标打基础做贡献。

结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明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力争达到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左右,信息化指数(浙江省评价方案)达0.88。

实现明年经信工作的目标要求,必须树立和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强化绿色发展意识。绿色发展是当代全球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央和省委都强调要绿色发展。工业不但要成为老百姓的富民产业,而且要成为老百姓的生态产业。在工业发展的新阶段,各地一定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转型升级和环境要素制约的有机统一,追求更多的“绿色gdp”,减少破坏环境的“黑色gdp”,加快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二是强化工业创强意识。我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能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多、低层次用工多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传统落后的制造方式造成的,出路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加快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大力发展智能、绿色(低碳)、健康(安全)、服务的制造业。因此,要把做强工业作为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坚持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工业强县(市、区)战略不动摇,坚持加快工业发展不动摇,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两化融合。

三是强化倒逼转型意识。抓经济工作有两大抓手:一靠“正向激励”,二靠“反向倒逼”。“正向激励”固然重要,但“反向倒逼”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低端产业、落后产能,一定要用倒逼手段促其转型升级。各地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工作中,务必要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手抓、两手硬,强化“单位亩产论英雄”、差别电价、负面清单、行业整治等政策措施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超越原有的思想观念,冲破常规和主观偏见的*,着力提升工作的层次和深度,不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明年全省经信工作要突出以下六个重点:

(一)以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为突破口,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按照稳中有进的要求,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环境,统筹协调抓好经济运行调节和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确保全省工业经济在“稳”的基础上较快增长。

1、抓“三新”开发。据分析,新产品产值增速与工业总产值增速、销售产值增速存在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高达0.9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开发“三新”产品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增长、上水平”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组织实施“百千万”新产品开发计划,力争开发万种智能化新产品、千台智能单机装备、百套成台套智能化装备。各地要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尽快制订新产品开发计划实施意见。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化产品和装备的开发设计。继续下大力气抓好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重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发挥工业设计(创新设计)对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的支撑作用,加快功能性、结构性、智能型的新产品开发。从今年开始将建立完善以工业设计业务收入和设计成果转化值为核心的奖励补贴机制。三是继续做好经信部门牵头的52个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试点和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安全成套制造装备、专用云计算操作软件等新的新兴产业试点工作,加快新产品开发。

2、抓市场开拓。经信系统不能只管生产,也要重视做好产品促销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工业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的市场开拓,帮助企业走好“最后一公里”。一是抓紧制定实施全省新产品推广应用计划,定期发布工业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加强纳入《目录》新产品的宣传。二是组织开展工业新产品的国内省外展销、促销活动。高水平办好中国(宁波)智慧城市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展会。三是继续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加大对工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四是探索建立新产品开发保险制度,深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制定出台政府购买数据、计算和信息服务等信息消费的政策意见。

3、抓投产达产。继续把工业项目的开工投产达产放在“稳增长”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一是建立工业新开工项目统计制度,加强对全省拟建、在建和投产、达产重大工业项目的全程监测和跟踪服务,做到对重大项目的投资进度、投产时间、达产能力等情况“心中有数”。二是强化新开工项目的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新开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完善用电指标优化配置机制,稳妥开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确保新投产项目及时达产。

(二)以“机器换人”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的要求,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企业的信息化,努力为全国两化融合积累经验。

1、认真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十大行动计划。抓紧建立完善分级分层分批示范推进机制,在全省建立一批示范区域、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一是从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入手,加强组织领导。二是从实施“千企机器联网工程”入手,加强智能装备的网络化应用。三是从组织千名“两化深度融合指导员”入企下乡蹲点入手,加强服务指导。四是从发布“双百推荐目录”入手,加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培育。五是从“千家企业两化融合登高计划”入手,加强企业素质的提升。

2、更大力度推进“机器换人”工作。全面实施“555机器换人”推进计划,明年全省要组织实施5000家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力争完成企业技改投入5000亿元,装备购置费3000亿元以上。一是着力在做全上下功夫,加大对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机器换人”的组织、引导和发动力度,进一步扩大“机器换人”的覆盖面。二是着力在做深上下功夫,梳理挖掘更多的环节开展“机器换人”。三是着力在做细上下功夫,认真组织好分行业的“机器换人”推进工作。省里重点抓好百项“机器换人”示范工程,从明年起每年安排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3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按“分档择优”原则对考核评价优秀的市、县(市、区)进行奖励。

3、统筹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是经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关键是要找到工作的切入点。从这几年的探索看,应重视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发挥好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二是继续抓好智慧城市示范试点,以云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应用模式创新。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引领、技术标准规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非常正确、深得民心,全省经信系统一定要贯彻落实好,继续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1、以整治低端落后企业(作坊)为重点推进“五水共治”。“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重点,工业领域责无旁贷。全省经信系统要勇挑重担。一是摸清全省低端落后企业(作坊)的底数。2月底之前,各县(市、区)要尽快把本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低小散”行业情况上报到省经信委。二是研究制定加快低端落后企业退出的规划、政策、标准和年度计划。省级层面要部署开展全省低端落后企业(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各市、县(市、区)也要加大对低端落后企业的整治力度。

2、以“腾笼换鸟”为重点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两手抓。一是坚决完成1000家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淘汰改造任务。继续运用差别电价、节能减排等倒逼手段,推进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力争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二是抓紧制定出台我省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重点做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调查摸底工作,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制度。三是坚持国资、外资、民资一起引,加快引进一批“大好高”项目。抓紧研究制定信息、环保、时尚、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发展规划。

3、以减少煤炭消费为重点抓好工业治气。贯彻落实省政府实施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打好治气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一是研究启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工作,制定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二是严格新建耗煤项目准入,推进区域集中供热,确保地方煤炭消费逐步下降。三是实施控制煤炭消费四大工程,加强对燃煤电厂用煤总量和煤质的监管,努力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提升燃煤清洁化利用水平。四是加大重点行业封闭式生产制造模式的推广。

(四)以“三名”工程为突破口,做强做响“浙江制造”

全面推进“三名”工程,培育一批名企名家,打响“浙江制造”品牌,着力改变过多依赖“低小散”企业的状况,为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注入强大动力。

1、全面推进“三名”工程。围绕加快培育“百千万”企业(百家龙头企业、千家品牌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全面实施“三强战略”(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三名”工程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三名”工程建设工作机制和省、市、县分级推进“三名”培育机制,各地要结合省政府文件制订出台加快“三名”培育的实施意见。二是启动实施“浙江制造标准提升工程”和“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培育试点示范。三是明年适时召开全省“三名”工程建设推进大会。

2、深入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落实和健全“小升规”后续扶持政策,深化小微企业“上规升级”专项行动,力争明年“小升规”企业达到3500家。一是巩固成果防止“返小”。今年“小升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升了规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要“扶上马送一程”,防止部分企业“规降小”。二是积极推动“规改股”。要选择部分“小升规”企业开展股份化改造试点,制订出台引导企业“规改股”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精细化管理等企业管理创新的示范试点,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三是探索建立小微企业服务券制度,鼓励企业积极购买第三方服务。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政策环境。

3、建立健全资源要素高效分配机制。借鉴嘉兴、绍兴等地经验,探索建立单位资源占用(用地、用电、用能、排污)产出(增加值、税收)综合评价激励约束机制。组织开展装备、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资源占用产出绩效综合评价,公布绩效排序结果,引导企业对标学习和管理。加快建立用地指标向亩产水平高的市县倾斜、财政资金向效益好的项目倾斜、用能指标向单位能耗低的区域倾斜的机制。

(五)以能源“双控”为突破口,促进生态工业发展。

继续把推进能源“双控”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节能降耗监管,鼓励绿色安全制造,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体系。

1、全面推进能源“双控”。建立完善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与用能总量指标挂钩的用能总量动态平衡机制,把“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落到实处。一是做好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横向纵向分解,强化预警、监测与考核,确保年度目标完成。二是全面实行用能预算化管理。制定《浙江省推行用能预算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实行新上项目能源消费量登记制度。三是探索开展区域用能量(权)交易试点。四是抓好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推动形成全社会节能合力。

2、全面做好资源降耗。要像重视节能一样推动企业抓好资源降耗工作。一是继续实施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激励政策,稳步提高重点行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切实减少固体废弃物的自然排放和堆积。二是探索建立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激励机制。选择一批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大户开展试点。三是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和绿色企业创建力度,确保全年完成600家以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创建60家绿色企业。

3、全面发展低碳产业。工业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我们应当有所作为。一是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更多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大量减少碳排放。重点要抓好“百园千项万户”工程的实施,加快光伏发电推广应用。二是通过更多地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重点要抓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三是积极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六)以转作风为突破口,进一步夯实经信系统工作基础。

作风也是战斗力。明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在市县(市、区)层面全面展开,全省经信系统要把教育实践活动当作锤炼经信队伍、转变工作作风的一次重要机遇,切实抓好反“四风”长效机制建设。

1、转作风促工作。重点是做到三个“多”:一是多出务实之举。切实减少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会议和文件,让企业经营者有更多的时间谋划自身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按需定制产业(企业)扶持政策。二是多搞蹲点调研。尽量减少走马观花式的基层(企业)调研活动,鼓励带着问题和题目深入基层企业调研服务。三是多减审批事项。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做好下放(委托)审批职能的衔接工作。积极开展事中事后监管的试点。

2、强基层夯基础。主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是加强基层特别是乡、镇(街道)的经信管理队伍建设。加快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管理体系。全面加强经信系统干部队伍业务培训。二是夯实全省经信工作管理基础,部署开展全省工业企业和电子信息企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小升规”、机器换人等重点工作统计制度,为科学管理和有效调控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3、优服务提效能。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服务。全面抓好现有政策的宣传落实,加快构建多形式多方位的政策宣传落实体系。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研究,不断调整完善扶工政策。二是强化信息服务。建立规范化的涉企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产能规模和利用情况、投资情况以及落后产能标准的政策信息等,科学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和社会资本的投向。三是鼓励购买服务。结合企业不断增长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加快培育提升一批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格局。

商务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1、尽快对重要商业街区进行业态调整。我区重要商业街区较多,随着人们商品消费、生活方式日趋国际化,的国外品牌商品和服务理念进入中国。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讲品牌、讲高档、注重情调已成为消费者特别是青春一族追求的目标。目前,重要商街西单、西外等的传统业态,已不能满足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平的消费群的要求,业态调整势在必行。特色商业街、特色商业企业、品牌街、品牌店无疑是摆脱传统零售业窘境的最好选择,加快调整业态,突出企业个性已成定局。此外,商业街区的专业管理和行业管理的组织建设,无疑也是推进业态调整的重要保障。按照区区域划分的调整方案,加快商业街区业态研究和指导意见的制定,顺利完成街区管委会商业管理职能的完善,是我们急需完成的工作。

2、完善社区商业网络建设。社区商业网络建设仍是繁荣经济、方便群众的重要任务。加强社区商业建设,继续对100家早点规范店开展检查、规范工作,完成奖励兑现;密切与节水办、有关街道办事处的联系,加强对7家便民浴池的监督管理;积极协调2家菜市场提升;在长安街、展览路等新建小区和空白点处积极引进5个安全蔬菜销售点,确保完成为群众办实事的折子工程。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证为居民提供低价位、多品种、高质量、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生活必需品,方便百姓生活。

3、小商品市场的规范与提升是明年市区两极政府的重点工作。加强区域商品交易市场的整顿应遵循“调整、引导、提升、规范”的原则,对区域内专业商品批发交易市场进行调整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区商品交易市场的调整规范目标。在20-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市区政府工作精神和要求,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工作情况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实行信息发布制度,扩大宣传范围;采取专项整治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加大检查和整治力度。

(二)、深化对外贸易交流,促进产业投资优化。

1、积极推动招商方式创新,完善招商网络建设。做好原有网站的维护与建设,调整和充实网上内容,增强网络的投资服务功能,加强网站与国内外招商专业网站的与合作,扩大影响,提高网上招商的效果。加强与专业招商机构、招商引资联络员单位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探索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招商引资的新形式,提高招商工作专业化水平和招商质量。

2、创新招商理念和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努力开拓引资渠道,根据产业目录,加大同外资企业交流和宣传力度,积极引进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利用于区域产业能级提升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企业。加强服务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在继续认真做好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的审批、审核工作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更为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3、加强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的包装、宣传和推介工作。进一步推介金树街、西西四号地、浩洋大厦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动员企业挖掘新项目,完善老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库,为招商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完成《魅力-》招商引资宣传品的制作;了解区域内企业注册载体的状况,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促进“无地招商”工作开展。

4、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加强与外企连情连意的交流沟通作用。对我区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解和追踪,做好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发展规律和问题,抓好投资服务和促进。加强新设和增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金按期实际入缴的核查和督促工作,重点追踪大项目的实际入缴情况,努力为促进外资入资率,进一步扩大引资成果做出努力。

(三)、深化发展环境营造,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1、完善企业服务设施建设。研究和探索投资便利化工作,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审批工作与投资服务相结合,注重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更规范、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努力完成全年合同外资额2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2500万美元的指标。

2、发挥中介组织的自律与行业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商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支持和帮助协会开展活动,提供服务,维护会员权益。坚持企业走访制,定期深入已设立企业了解情况,提供最新政策信息,为其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发展,使中介组织真正成为企业之家。

3、完善企业市场运行监管作用。

(1)、加强区域商品市场整顿。遵循“调整、引导、提升、规范”的原则,对区域内专业商品批发交易市场进行调整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区商品交易市场的调整规范目标。

(2)、建立健全市场应急保障体系,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对零售市场的日监测,注重收集市场信息,及时报送,制订严密的分销网络,以备市场出现脱销断档应急之需,确保市场供应与稳定。

(3)、规范市场运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设立举报电话,随时掌握市场动态,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

(四)、深化重点产业培育,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1、鼓励发展新兴行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促进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迅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抓住wto后过渡期到来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外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与理念,改造商业、餐饮、批发、修理等传统服务业,发展面向企业、居民消费的金融保险业、电信、社区服务、餐饮、娱乐、健身等产业,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增强区域持续发展后劲。

2、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做好月分析、季分析,较系统地对经济贸易各类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完善数据库,把握企业发展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基础信息。

3、加强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经济运行监控,完善市场监测体系的建设,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做好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与预测。关注节日市场的统计,关注新增商业设施的运营情况,关注人民生活必需品的变动,关注重点商街与企业的经营情况,密切与市区有关职能部门、协会、企业的关系,掌握详实的资料。重视亿元商厦和主要商业街企业的发展引导,发挥其在全区流通业发展的龙头作用和影响作用。

(五)、深化质量目标管理,提高机关建设管理水平。

1、完成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科学地管理机关,为全面提高机关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2、从解决三个关系入手,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即解决学习与环境的关系,创设刺激与影响的氛围;解决形式与效果的关系,强调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解决学习与实践的关系,提倡思维与应用的创新。解决好环境、形式、实践三个问题是建设学习型机关的三个关键环节,也是必须夯实的基础工作。我们将不断探索全新的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探索全新的机关文化,动员和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素质、能力。

3、完善政治思想工作制度,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的实施,进一步深入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文明机关、文明科室的创建活动。牢记机关“勤学敬业,团结奉献,严谨务实,高效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明确文明机关建设是新时期机关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其核心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规范人的言行;本质是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使党员干部树立了“以法为政”、“服务第一”的思想,深入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坚持文明办公,强化“首问负责制”。坚持做到月有检查、季有评比、随时抽查、网上公布。坚持与党员谈心制,针对目前年轻人多的特点,积极采取党员与青年一帮一,一对红等活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不落伍。

商务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20xx年外资外经外贸工作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以发展我县外贸龙头产业和新型环保产业为重点,努力完成好各项外资外经外贸工作指标及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x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扩大开放,积极履行外贸指导、协调、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外资利用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努力提升外经贸工作质量,推动我县外经贸工作再创佳绩。

二、目标任务。

奖励资金150万元;在巩固去年的成绩上,力争外经外贸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三、工作措施。

1、突出重点。一是抓重点企业。今年明确将20xx年实际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上的天瑞发、畅鸿塑胶、瑞祥贸易(含双风明胶)3家企业确定为重点管理的企业。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由3家发展到4家(坚兴餐具)。对重点扶持的出口企业,要采取重点调度、重点跟踪、重点服务。二是抓重点出口产品。在巩固现有假发制品、塑胶包装、工业明胶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西餐餐具、辣椒等产品出口。要支持重点企业出口,对企业出口进行奖励,以提高企业出口积极性。

2、优化结构。小辣椒等农产品是我县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国家鼓励出口的农产品,因此今年在重点抓好我县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也要抓好餐具、机电等产业的出口,提高我县产品出口的多样化。

3、强化服务。要及时了解企业出口情况,宣传国家、省、市外经贸工作动态和方针政策,加强与各企业的联系,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指导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产品出口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足用好国家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的申报,手续的跟踪,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组织参加各种展会,为企业的产品销售提供各种平台。

4、壮大出口队伍。指导企业办理对外贸易经营权备案,对已获权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服务,力争更多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壮大我县出口队伍,力寻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5、加大外贸人才培训力度。参加省厅、海关、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关于讲授报关、报检、退税、核销等知识的讲座和各类业务培训。

20xx年通过具体的工作措施的实施,争取外经贸工作再攀新高,为商务工作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商务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商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与--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科学研判形势,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全力驱动消费与出口两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实现了“内贸提质、外贸升级、服务创优”新突破,圆满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创建“优秀班子”为契机,全力塑造了队伍新形象。

1.班子运行好。局党委要求班子成员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指导商务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贯穿商务工作始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力谋求工作新突破。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服从大局,政令畅通;始终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存在不足与问题。始终坚持“抓队伍、作表率”,班子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坚持民主决策、务实创新、勤政廉政,齐心协力推进商务事业发展进程。全体班子成员带头创新各线工作亮点,带头推进惠民利民工程。全年班子成员为商贸企业排忧解难120余起,深入乡镇街道、联乡联村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180余个,基本实现了“服务零距离、管理零收费、企业零投诉”的目标,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好评。

2.队伍活力强。局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提素质、增活力、作贡献”为重点,以创建“五个好”、争当“五带头”为主要内容,实施“四个倡导”,落实“四个公开”,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认真落实“党建带三建”,工青妇工作呈现新生机。推行机关科室长竞争上岗和职工双向选择,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党委成员积极参加市委中心组学习,带头授课、聘请专业老师授课,浓厚了学习氛围。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坚持月度、季度工作汇报,使先进者有光荣感,后进者有危机感。强化服务理念、改进服务形象、提高服务效率,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干部队伍呈现新活力。

(二)以创建“红旗单位”为动力,全力打造了工作新亮点。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67%,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81.25%;新增外派劳务人员1157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41%;商贸企业新增就业岗位5838个,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6%。全年工作主要有六个亮点:

1.进出口总额增长翻番,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全年实现自营出口额3.9亿美元,同比增长46.8%;进口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8.8倍。全市花炮出口2.2亿美元,基本与上年持平,出口占比已由原来的75%左右下降到54%左右。蓝思科技公司实现进出口额达3.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倍。电子信息、机电、机械、纺织类产品出口占比上升,全市进出口产品结构调优,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2.消费市场活力增强,社零指标稳步增长。“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摩托下乡”等政策有效刺激了农村消费。巩固发展城区商圈商带,引进了苏宁电器、步步高、锦江之星等知名企业,进一步提升了现代商业档次。有效刺激消费热点,挖掘市民消费潜力,城区市场消费不断繁荣。龙泉港水果市场整体搬迁至湘东建材市场,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3.惠民工程强力推进,补贴农民突破亿元。截至年12月31日,我市已有“家电下乡”备案企业263家,“家电以旧换新”备案销售网点106家、回收网点78家。累计销售家电下乡标识产品182142台,实现销售额36467万元,财政已补贴4430万元;累计销售“汽摩下乡”产品44937台,实现销售额68532.5万元,财政已补贴6597.6万元;累计销售“家电以旧换新”产品27106台,实现销售额9291.9万元,财政已补贴706.1万元。这3项惠民工程支付农民补贴款已突破1亿元,达到1.17亿元。另外,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扶持223家“农家店”规范发展,构建了多层次农村商品配送网络;农贸市场提质改造项目由原来计划的提质改造1家调整为3家,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4.蒸菜产业发展加快,餐饮消费亮点凸显。成立领导小组和产业协会,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圆满完成原省委书记张春贤调研“市蒸菜”产业的各项任务。举办蒸菜比武、“蒸菜出湘”等活动,评选出“市蒸菜十二碗”。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乡土菜烹饪大赛获三金两银一铜;参加“市湘菜美食节”,有效推介“市蒸菜”。建立完善“市蒸菜”原材料配送基地,打造“市蒸菜”旗舰店。市“市蒸菜”旗舰店顺利开业并连锁60多家。3家本土“市蒸菜”示范店已经授牌。实质性地启动注册“市蒸菜”国家地理商标、申报“中国蒸菜之乡”工作。大力推介“市蒸菜”品牌,弘扬市特色餐饮文化,打造了餐饮消费新亮点。

5.出口平台建设有突破,外经工作见成效。市海关于11月来浏调研设立市海关办事处相关情况,机构设置有望得到海关支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企业对外投资热情高涨,实现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有效配置。新增了熊猫烟花的“winda”、市飞鹰烟花的“飞鹰”、文家市玩具烟花厂的“文华山”(wenhuashan)3个“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为企业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增添了砝码。外派劳务工作6年来首次实现全年零纠纷。全年新增外派劳务人员1157人,同比增长40%。

6.会展经济日益活跃,行业监管日渐规范。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年广州博览会、市“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首届市湘菜美食节等节会,实现贸易合作金额800多万元,签订意向合同金额5000余万元。成功举办第三届城市商务节、市河乡村休闲观光节、大围山水果节、永和菊花石商贸文化节、沿溪第三届金桔节暨第二届乡镇商贸节、汽车车展、家博会等节会,吸引了本地、湘赣两省和全国各地几百万人次来参观、购物、旅游,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多亿元。猪肉市场监管和新屠场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共查处违法销售“白板肉”案件46起,依法收缴“白板肉”1760公斤。酒类市场日常监管强化,基本实现酒类批发许可证、零售备案登记100%、酒类流通随附单使用100%、酒类经营企业悬挂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警示牌100%,确保了酒类食品安全。成品油市场基本稳定。打击成品油流动加油车非法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营造了成品油市场合法经营、有序竞争的氛围。积极应对供油偏紧现象,启动应急预案,实行定额供应和加油站24小时备警制度,保障了全市成品油市场供应秩序的稳定。典当、寄卖、二手车交易市场运行规范。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商贸行业上下的高度重视,年内未出现1起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以创建“和谐商务”为目标,全力推动了其他新突破。

我局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在推动商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平衡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实现商务事业和谐发展。在融资工作上,为企业向上级争取到位资金9788.36万元,是有史以来,融资最多的一年,比去年翻了2番,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促进了企业发展。在市场运行监测方面,每月定时收集发布我市重要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价格信息,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11月,我市被省商务厅授予全省市场运行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在帮扶工作上,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拨付资金5万元,为两帮两促企业解决资金2万元,向农村送温暖10600元,慈善捐款9750元,助残26400元,玉树捐款20800元。在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管理上,得到商贸企业上下的高度重视,年内未出现1起较大的安全事故。另外,全面或超额完成联乡联村帮扶、创建人民满意城市、创业富民、创建卫生城市、“两帮两促”等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做好了党的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综治维稳、宣传思想、党政服务、窗口建设、统战、信访、计划生育、人事、编制、老干、关协等各项工作。全年商务系统平安稳定,无较大的信访事件,无较大的矛盾纠纷,“三为服务”迈上新台阶。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总结成绩同时,我们得出三条基本经验:

一是实现“三产富市”是商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紧扣“两个富裕”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创先争优”活动贯穿商务工作始终,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上寻找新突破,力求超常规地快速驱动消费和出口两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实现“三产富市”目标。

二是坚持与时俱进是商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眼光,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全面的服务,努力形成商务事业引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三是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商务工作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精诚团结、求真务实的商务领导班子带领奋勇拼搏、业务熟练的干部队伍把我市商务事业已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进一步提高党委的领导水平。

全年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以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我市三产业所占gdp比重偏小,与市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商贸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型商贸业态需加速引进更新;三是外贸出口通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与进度。

商务工作计划

三、根据需要继续办好《商务文明创建信息》、《商务局项目通报》、《商务局招商周报》等不定期等专业部门需沟通情况的刊物,及时报送市委宣传部新闻科,供选用。

四、在每月一期《情况综合》中,在各类业务计划、专项规划、方案、措施中,在各类年度、季度、月度工作综合性和专题性总结中,在上级各级各部门要求上报的情况汇报、自查报告中,在答复行风热线咨询、投诉、举报件时,用新闻的眼光挖掘、发现、报道商务系统和商务工作里重要的人和事,写出好新闻。

五、重点宣传全市111家限上企业和14家外贸企业、13家外资企业的典型人和事。

六、大力宣传成品油、生猪、酒类、蔬菜、粮棉油等国计民生重要行业和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及秩序的情况,及时报道商务执法情况。

七、大张旗鼓宣传商务系统开展诚信经营、微笑服务、科学管理、争创效益的典型人和事。

八、浓墨重彩描绘我市扩大开放,保持出口持续高增长的经验,极力推崇我市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利用外资的做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商务工作计划

20xx年,我局将继续积极果断应对危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消费持续增长,力争商务经济各项指标达到以下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5亿元,同比增长18%;进出口总额12.4亿美元,同比增长8%;外商直接投资额4.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引进内资项目200个,内资金额10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作额为5508.7万美元,同比增长13%。供销合作经济实现销售额11.6亿元,利润额457.6万元,同比均增长13%。为确保目标的实现,重点举措如下:

1、重点抓好今年"港洽周"、"珠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2、充分利用省政府赴台经贸考察活动周、上海世博会和粤港澳重点招商活动周等平台,努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工作。

3、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已成立招商公司的要在明年争。

取有更多大项目的突破,未成立招商公司的县区,招商方式要有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并全面启动。

1、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指导与服务,精心组织好相关企业参加各类交易会,指导帮助企业寻找国内外客户。

2、进一步加大外贸企业孵化催化力度,壮大外贸主体队伍,重点培育轨道交通、有色冶金、陶瓷等产业的增长点。

3、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1-2个,加快株洲保税物流中心的申报及筹备工作。

4、积极开展服务外包工作,促进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类流通管理,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酒"。

2、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配送中心建设,加大商品配送力度,抓好"一网多用",搞好标准农家店建设与改造,做好农超对接。

3、继续做好"汽摩、家电下乡"工作,扩大家电品种,搞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整治好二手车市场。

4、加强市场调控与监测,做好重要日用消费品的储备,加强突发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机制建设。

围绕提高三产业比重,扩大内需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商贸企业改制,妥善处理改制遗留问题,与有关部门一起协调解决好未改制企业职工的"养保"和"医保"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加大供销合作经济的发展力度,推进"新网工程"建设,通过开放办社,发展"两社一会",壮大供销社实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充分展现新农村合作经济的风采。

商务工作计划

商务系实践部要重视实践,脚踏实际为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而不懈奋斗。xx年,高职院迎来了第一批90后新生,我们实践部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新一年、新憧憬、新希望、新憧憬、新梦想,我们商务系实践部在锻炼中成长,我们不在纸上谈兵,我们要切实做好我们实践部的本职工作,务实进取,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努力做好商务系实践部的本职工作,并积极配合商务系各部门协同工作。

1、完善商务系实践部工作职能和例会制度,充分发挥实践部每个成员的作用,并集思广益,为商务系谋发展,谋进步。为了做好实践部新学期的工作,针对工作计划内容,我们实践部会多交流、多沟通,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更多的为同学、为系、为校园谋福利。

2、注重工作效率和工作职能分工,做到商务系用到我们实践部的时候,随叫随到。

二、积极投身在系各项活动中去,让系里的所有活动看到实践部的身影,让全院看到商务系的亮点。而且要以实践部为牵头带动系里的各个部门去进行外联事宜,为商务系谋取更多的利益。通过多种正当途径为学生会各项活动提供赞助,扩大影响。

三、积极带动全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做一些公益活动,如去敬老院、孤儿院等地方播撒我们的一份爱心。

四、瞄准社会就业导向,积极和企业联系,了解更多的就业知识,带动学生自食其力、打工创业。

我们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去从校园走到校外,不断的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更好的为同学们办实事。让每一个同学在可以时间过得更加充实而又有意义。同时,我们还会加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打出商务系实践部的亮点,投身社会实践、社会公益。

五、深入了解想同学们的需求,更好的为同学、为商务系、为校园服务。

具体安排:

1、按时完成各项工作要求,配合系内其他部门的各项工作。

2、与其他部门协调好各项活动开展所需要的物资。

5、定时让委员写工作总结,探讨成功的经验和找出失误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提高本部门的工作效率。

6、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商务系的影响。

以上为我部在本学年的工作计划,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计划还会更具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修改。

相信在商务系老师的鼓励、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我们实践部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商务系实践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文档为doc格式。

商务工作计划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市商务依法行政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商务中心工作,健全商务法律制度,规范商务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年度依法行政各项工作。

进一步健全商务依法行政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规范决策程序,完善监督制度,切实增强依法行政工作规范化水平。

1、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落实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制定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论证评估等制度。

2、加强依法行政监督考核工作。根据市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文件精神,参照市级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内容,分解落实各职能处室依法行政责任目标任务,年终进行考核。

3、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法律审查工作。严格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评估清理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究,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建立健全重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机制,采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听证等不同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1、全面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情况,进一步疏理完善行政执法工作制度。落实行政问责制度,严格追究执法过错责任,推动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考核科学、评价公正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

2、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程度,确保执法卷宗资料齐全、完整,归档材料符合档案管理规定。

3、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和亮证执法制度。行政执法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参加相关培训,并通过执法资格考试,未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人员和执法监督人员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

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规范行政复议工作程序,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简化复议申请手续,注重行政复议过程中运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做好外商投资、对外贸易纠纷处理工作,及时处理、反馈各种纠纷和案件,按时办结率力争达到98%以上。

抓好六五普法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培训,积极组织参加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行政执法业务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加强商务法律法规的宣传,重点组织做好对新出台和专业性较强的商务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

商务工作计划

1、完成县域公共品牌,农产品溯源体系;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服务站点的建设运营招标工作。

2、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中期绩效评价工作。根据自治区商务厅、州商务局对电子商务进农村中期绩效评价工作要求,对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绩效评价体系任务目标,编制完成了《霍城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并对当前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梳理了存在问题,制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3、开展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验收工作。按照《霍城县乡村两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方案》要求,对已建设完成的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进行验收,经验收目前合格服务站9个,服务点11个。

1、利用霍城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组织农村青年、未就业大学生、两后生、大学生村官开办第五期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

2、按照《霍城县乡村两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乡村两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进度,完成4个服务点的建设任务。

3、开展农产品溯源体系、县域公共品牌打造和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服务站点的`建设运营工作。

商务工作计划

三、滤布根据需要继续办好《商务文明创建信息》、《商务局项目通报》、《商务局招商周报》等不定期等专业部门需沟通情况的刊物,及时报送市委宣传部新闻科,供选用。

四、在每月一期《情况综合》中,在各类业务计划、专项规划、方案、措施中,在各类年度、季度、月度工作综合性和专题性总结中,在上级各级各部门要求上报的情况汇报、工业滤布自查报告中,在答复行风热线咨询、投诉、举报件时,用新闻的眼光挖掘、发现、报道商务系统和商务工作里重要的人和事,写出好新闻。

五、重点宣传全市111家限上企业和14家外贸企业、13家外资企业的典型人和事。

六、大力宣传成品油、生猪、酒类、蔬菜、粮棉油等国计民生重要行业和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及秩序的情况,及时报道商务执法情况。

七、大张旗鼓宣传商务系统开展诚信经营、微笑服务、科学管理、争创效益的典型人和事。

八、浓墨重彩描绘我市扩大开放,保持出口持续高增长的经验,极力推崇我市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利用外资的'做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