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学反思教研活动心得体会(通用21篇)

时间:2023-11-02 21:34:43 作者:JQ文豪 最新教学反思教研活动心得体会(通用21篇)

总结是对过去经验的一个思考和总结,对我而言,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反思过程。以下是一些对于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写作的灵感。

教学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10月10号,县教研室在洪小举行了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由三名教师执教《爸爸妈妈辛苦了》,属于同课异构,讲完课,冯主任评课,之后对我们进行了点拨,我收获很大,体会如下:

(一)看学生通过这节课发展了没有。

(二)从学生走进这节课的课堂到走出课堂是否有了改变。

例如,今天的《爸爸妈妈辛苦了》是否让学生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是否帮妈妈减轻了负担。

品社课以育人为主,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培养,道德品质的教育,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品社课需要的是真情。

1、教学素材要少而精。

2、环节新颖,欢快、明朗,环环相扣。

3、活动效果要有实效,教师上课要有真情。

学生的学习是愉快的,通过合作探究完成目标。如:《爸爸妈妈辛苦了》中可以a、通过一天的工作(家里家外),感受父母的辛苦,体会辛劳;b、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辛苦。

2、遵循课程要求——达到目标。

3、开发课程资源。

陶行知说: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教师要由享用教材变为开发教材。

1、收集材料。

课前准备不仅是上课的需要,也是锻炼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途径。如:《爸爸妈妈辛苦了》可提前好多天布置学生观察、体验父母的辛苦。

2、课堂上用活动来体验。

3、课下实践,体验生活。

总之,在课堂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去践行,是品社课与其它课程不同的地方。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及反思

教研活动一直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近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我对此有一些心得体会和反思。

首先,教研活动能够帮助教师们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在教研活动中,我有幸与许多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老师交流,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交流,我发现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对于我的启发很大。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自己的教学思路中陷入僵化,无法看到问题的根源。而通过教研活动,我们能够看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打破自己的局限,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

其次,教研活动可以提供反思和改进的机会。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我们能够借鉴他们的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发现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和其他老师分享经验,我学到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对自己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教研活动能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相互之间进行了很多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水平。这种合作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团队的成员,而是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伙伴。通过教研活动,我们能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加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达到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第四,教研活动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不仅仅是接受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更是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研究课题。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和互动,我们能够不断创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这次教研活动中,我提出了一个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题,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探索了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法。

最后,教研活动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有些老师对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只是应付形式。有些老师在交流过程中缺乏互动和思考,只是一味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的教研活动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不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引导老师们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教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教研活动,我们能够开阔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创新意识。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相信随着更多的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教学水平会不断提升,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教学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20xx年9月24日,又来参加"阅读教学"教研活动,记忆中,这是第三次有关"阅读教学"的教研活动了,来授课的人也是越来越有来头,从普通老师到特级教师,对于来听课和学习的我来说,真是大开眼界。这三节课的共同点是:

一、基本上都落实了学讲计划的精神,先学后教,给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学生的自学、互学,教学的痕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退到了后面,给足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主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有重点突出,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深刻,有新意,教学程序设计巧妙,环环相扣,条理清晰。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形式多样,教师指导到位。

三、教师教态自然大方,在上课前都注重课堂管理,采用交谈,夸赞、鼓励性的话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亲切柔和,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及时中肯。

这三节课体现了三种不同的风格:

第一节宋颖老师执教的《桂花雨》,就如宋老师给人的春风化雨般的感觉一样,温柔舒适,亲切柔和,真有如沐春风般的感觉。尤其是指导朗读很有特色,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指导朗读赞美桂花之香时,创设了四种情景让学生读,当桂花落在额头、鼻尖、衣袖、全身不同的情况下对桂花的赞美。再如理解"缠"时,又创设了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缠"着妈妈问啥时摇桂花的情景,让学生朗读体会。最动情的地方是配乐朗读和电影般的情景再现似回读。宋老师选的配乐曲温婉动听,听了确实令人动情,加之宋老师高超的`朗诵水平,确实让学生直接的感受到了怀念故乡之情。宋老师还联系了最后一句中怀念儿时摇桂花的情景,运用配乐的方式回读文章的第三节摇桂花的句子,再现了这一情景,真如电影回放一样,听这节课令人很感动。

第二节是张赛清老师执教的绘本课《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很干净利索,没有过多嗦语言,点拨适处、适时、适度。她执教的对象时六年级的学生,因为是借班上课,一开始学生是原生态的,貌似"不太配合",但是张老师都能灵活应对。我感觉张老师这节课的目标指向是两个,一是理解故事的内涵,要有爱,生活才有意义。而是学写这个故事的结构,创造新的故事。我感觉张老师的设计很巧妙,她的步骤大概是这样的:

1、这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有过一百万个主人,猫死后,主人痛苦,猫却没哭,为什么?

2、你在想象他会遇到什么的主人,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仿照格式编写故事。(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初步认识到猫不喜欢这些生活。)。

3、猫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一环节又让学生发挥想象,多数学生描述的是自由的生活)。

4、猫确实是自由了,他称为了一只野猫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读绘本。

5、猫为什么又想呆着小白猫身边了,不想自由了?他其实想要的真正的生活是什么?

6、介绍作者,理解作者的"小白猫"的象征意义。(张老师在这里把"白猫"的象征意义一点一点扩大,又一点点收回到三句话。(我感觉还可以收的更小,就是"追求".)从教学步骤和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教师无需多言,适可而止地点拨,一切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完成教学目标了,这就很成功了。

第三节课是邳州的名师宋飞老师执教的《大禹治水》。这一课可以说是大家手笔,大家风范。课型的定位是群文共读课。课文是二年级学过的,但执教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宋老师的大气磅薄在于不但融汇了诸如文言文音韵、汉字的字义解读、神话故事的叙事模式等知识,而且她在授课时语言抑扬顿挫,激情澎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故事传达的"英雄"精神,这一节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份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餐。宋老师设计的巧妙,场面宏大,因为穿插了太多的内容,让人听了有点找不到重点,但我感觉这也许就是亮点,因为,这是"群文"赏读,总有一点能让你收获。

无论是温婉抒情,抑或是干净清爽,还是大气磅礴,我感觉都是值得学习的,能取百家自成一派,那才是我们该追求的。

教研活动反思心得体会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教研活动也成为了教师们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名教师,我也积极参与了多次教研活动,这些活动给我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并深化了我对教学工作的认识。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我对教研活动的反思心得体会。

首先,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研活动中,我与同行进行了教学设计、教案研讨、课堂观摩等环节,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我不仅了解到了他们的授课技巧和教学方法,还汲取到了他们的教育智慧。例如,在一次教学设计环节中,我结合了同行们的建议,运用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们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这样的互动使我在教学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其次,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在教研活动中,我常常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找到了改进自己的方法。比如,在一次课堂观摩中,我深感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我经过与同行的讨论和反思,意识到了自己在课堂纪律约束和学生管理上的不足,并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尝试运用新的策略改进了这一问题。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发现我的课堂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的学生们也更加安静听课,积极参与。

再次,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机会。在教研活动中,我不仅能够与各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还能与教研活动组织者一起分享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主持人强调了“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启了我对不同学生个体特点的关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满足学生自身特点和需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最后,教研活动给予了我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研活动中,我从同行中获得了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如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等。这些资源使我能够更好地准备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我也乐于与同事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与他们进行反思和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资源。通过共享资源,我们共同提升了教学效果,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众多的机会,使得我们能够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反思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个人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并将所学到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同时,我也期待着更多的教师能够加入到教研活动中来,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教研活动反思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教研活动的背景和意义(约200字)。

教研活动是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拓展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教研活动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借鉴,共同进步。本文将回顾一次我参与的教研活动,并分享我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第二段:描述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参与情况(约300字)。

教研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一次小学数学教研讨论会。会上邀请了教育局的专家进行讲座,并组织了教师间的小组研讨和交流。我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也参与其中。在讲座环节中,专家详细介绍了最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理念和方法。小组研讨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家的指导,共同探讨了一些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并互相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除了从专家那里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技巧,还结识了许多与我领域相同的教师,我们都对教学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追求。

第三段:谈论教研活动带来的影响和收获(约300字)。

这次教研活动对我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通过专家的讲座,我获知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我更新我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其次,小组研讨中我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也使我受益匪浅。我们分享了彼此的教学经验,互相启发,相互督促。我从其他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和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对我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帮助。同时,这次活动也激发了我对教学的热情,让我更加热衷于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第四段:总结教研活动的意义和启示(约200字)。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深刻意识到教师是永远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与他人交流,共同进步。教研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和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教研活动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与他人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第五段:个人感悟和展望未来(约200字)。

通过参与这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同时,我也会将这次教研活动中学到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我能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思路和文字表达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使文章更贴近自身体验和体会。)。

教研活动反思心得体会

教研活动是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使教师们在共同研讨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高教学质量。近日,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收获颇多,让我对于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体会。

首先,教研活动让我意识到了学科知识的广阔和深厚。在教研活动中,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和教学分享。我参观了一节语文课和一节数学课,从中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语文教师通过“小说里的角色对话”这一有趣的活动,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并且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数学教师则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这次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学科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和生活紧密联系的。

其次,教研活动让我明白了教学的多样化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教研活动中,同学们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我大开眼界。有的教师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有的教师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自体验并感受知识的魅力;还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的提升。

再次,教研活动让我意识到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享的重要性。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不同学科的教师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听取他们的分享和交流,我受益匪浅。与其他教师的合作和共享,可以让我们及时纠正教学中的错误和不足,获得更全面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合作和共享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共同提高。

最后,教研活动让我对于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反思。在教研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被观摩者和听众,更是参与者和交流者。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互动和交流,我深入思考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我发现,我在课堂上有时候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我意识到,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同时,我也反思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如缺乏灵活性和应变能力。通过这次反思,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决心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总之,教研活动是教师们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我们能够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双重提升。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感受到学科知识的广阔和深厚,明白了教学的多样化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享的价值,同时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参与教研活动,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养,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研活动我的教学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老师们:

非常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经验谈不上,说说我个人的一点教学心得体会吧。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到“有备而来”、“有备而去”

“有备而来”就是在备课过程中做到“五备”:备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备重点,就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难点,就是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备疑点,就是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教法,就是如何去讲才能让学生听懂、学会。通过课前认真细致的备课,做到每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烂熟于胸,保证了课堂教学时针对性强、有的放矢,避免了传授知识不连贯、不熟练问题发生而浪费课堂时间。

“有备而去”主要是指有目的地安排课后作业。我坚持的是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12字方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课后作业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在习题选择上,主要是为了巩固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知识和拓宽学生思路为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题目。为了详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我基本做到对全班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从批改作业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掌握情况,为下步的教学有的放矢奠定基础。

二、课堂上老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要保证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尤其重要。现在的初四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师更要讲得精,更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进来。比如现在我教的有10班、3班两个班的学生,10班的学生很活跃,设置问题就不能太放手,否则课堂就会成为菜市场,毫无章法;而3班的学生比较安静,我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活起来,经常采用各种提问方式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否则课堂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所以我认为,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担好引导者的“职责”,引导学生以活跃的思维、热烈的课堂气氛,参与到老师的教学过程中。

三、注重培养差等生的学习兴趣,要“水涨船高”、而不要“水落石出”

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初中的学生是感性的,往往都是喜欢你这位教师,才喜欢你教的这门课。因此,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首先是在课内、课外注意情感的投入,对他们多激励、多问候,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也有比较重的地位。其次是找出他学习困难的原因,从实际情况出发教会他学习方法,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差生的成绩提高了,全班的成绩也就会随之“水涨船高”。比如:3班的左宏宇同学数学较差,课堂最多能听讲5分钟,其余时间就开小差了,针对他的.特点,我课堂上时刻注意这个学生,及时的把他拉倒听讲中来,时间久了他慢慢的改掉了不良习惯,本次期中考试考到了117分。

四、正确运用语言和表情,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是很容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会使学生心扉敞开,思维活跃,更容易产生共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十分强调教师的这种情绪状态的重要性,他曾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励人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并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用生动幽默的语句、抑扬顿挫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缘故,好学生上课主动注意的时间在二十分钟左右,差生主动注意的时间超不过十分钟。因此我在课堂中非常注意对学生察言观色,一旦发现“开小差”的学生,就利用语音、语速、语调、节奏、停顿等变化,提醒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有时会特意用一句方言讲授,使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我的讲课上来。

2、用肢体语言及表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控课堂教学状态。讲课过程中,我为了不让学生分心、走神,常常用一个特别的手势、一个恶狠狠的对视、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微微的摇头、一个赞许的表情等等,给予学生警告、信心、提醒和鼓励,让某些上课走神、注意力差的学生回到所讲的知识上来。用好了这些肢体语言以及表情,可以达到有效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的目的。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大家!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及反思

近年来,教育界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教研活动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被广泛地开展。我校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参与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我不仅受益匪浅,还深刻地领悟到了自身的不足和需要不断提升的地方。以下是我对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及反思。

首先,参与教研活动让我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以让学生记住知识点为目标,教学内容偏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很好的调动。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研讨,我了解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这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研究问题。

其次,教研活动也让我认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些滞后,尤其是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我并没有掌握或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给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我结识了一些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因此,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再次,教研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而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的关注不够。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研讨,我了解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评价方法,如多元评价、自我评价等。这些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进行全面评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以及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潜能。

最后,教研活动也让我认识到教研团队的重要性。在教研活动中,我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教师,我们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进步。教研团队为我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成长的平台,让我不再孤单。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我不仅从他人身上学习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通过他人的批评和建议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因此,我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会更加重视和珍惜教研团队,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我不仅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我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重视教研团队的合作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我所在的学校能够继续重视和支持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条件。

三月教学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三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教师们充满活力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与同事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教研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活动内容与收获。

本次活动包含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涵盖了各个学科的教学设计、课堂观摩、教学交流等环节。参与其中,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课堂观摩让我看到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特别是一些技巧性的操作,对我提升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其次,教学交流让我与同事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我们分享了教学经验,互相启发。最后,教学设计环节使我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提高了我的教学设计能力。

第三段:启发与感悟。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受到了许多启发。首先,我意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只有准确理解了课程标准,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设计。其次,互相交流与分享的重要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与同事们的交流,我才发现到原来还有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我也从中汲取了不同学科的教学经验。最后,我明白了教学并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段:对教研活动的建议。

尽管这次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我仍然有一些建议可以让活动更加有效。首先,活动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以确保参与的教师都能真正投入其中,充分交流。其次,活动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可以增加小组讨论、座谈会等形式,以追求高效率的教研结果。最后,可以适时邀请一些教学大师或教育专家来进行授课或讲座,为教师们带来更多的启发与指导。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也受益匪浅。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还将积极参与更多的教育活动,丰富教学经验,与更多的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参加这次教学教研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在与同事们的交流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拉近了与他们的关系。我打算将这份团队合作的精神带入日常教学工作中,与同事们共同进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三月教学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三月教学教研活动是教师们的重要学习机会,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月里,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通过与同事们的交流,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经验,还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我参加的教学教研活动的安排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分享。

第二段:活动准备和安排(200字)。

三月教学教研活动从活动前的准备开始。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讲座、研讨会和观摩课,供教师们选择参与。在活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提前安排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并认真阅读活动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参与和分享。而活动安排方面,学校充分考虑了各科目教师特点和需求,安排了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和不同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以充分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

第三段:活动收获和交流(300字)。

在活动中,我参加了一次小学语文教学讲座和一次教学观摩课。在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技巧,使我受益匪浅。在观摩课中,我有机会观察其他老师的教学风采和教学方法,发现了自己在班级管理和课堂互动方面的不足之处。活动后,我与其他老师进行了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通过交流,我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获得了其他老师的帮助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第四段:反思和改进(300字)。

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后,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给学生过多地灌输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我还要加强班级管理,提高课堂纪律,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次反思和改进的过程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为将来的工作制定了更为明确的目标。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200字)。

通过参加三月教学教研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不断学习和提高。这次活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找到了改进的方向,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我清楚地明白,教学教研活动只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途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融入到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未来,我将继续积极参与教学教研活动,努力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总结:通过这次三月教学教研活动,我不仅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方向和目标,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反思和改进,我将会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努力。同时,我也将继续参与教学教研活动,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和分享,不断学习和进步。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及反思

教研活动是教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平台,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参与了一次教研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反思,从观念转变、交流互动、教学设计、评价监控和共享资源五个方面来总结这次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发生了观念转变。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只注重自身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这次活动中,我发现了教师们的智慧和经验,看到了他们的教学方法,让我意识到只有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所以,我决定以后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教研活动,与教师们共同成长。

其次,交流互动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和集体研讨,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心得和问题。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我不仅学习到了他人的经验,还得到了问题的解答和建议。这让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科交流,积极与同事沟通交流,才能够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再次,教学设计是教研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在教研活动中,我发现了许多优秀的教学设计,他们精心设计了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让我意识到教学设计是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内容,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评价监控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进行了教学评价和监控,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来判断教学效果和问题所在。这让我明白了教学评价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通过评价监控,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共享资源是教研活动的一大特点。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共享各自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和教学设计等。这让我看到了共享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共享,不仅可以节省教师们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我决定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共享给他人,并积极利用他人的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收获了观念转变、交流互动、教学设计、评价监控和共享资源等方面的体会。我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也会注重教学设计和评价监控,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最后,我将积极共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也积极利用他人的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教学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10月10号,县教研室在洪小举行了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由三名教师执教《爸爸妈妈辛苦了》,属于同课异构,讲完课,冯主任评课,之后对我们进行了点拨,我收获很大,体会如下:

(一)看学生通过这节课发展了没有。

(二)从学生走进这节课的课堂到走出课堂是否有了改变。

例如,今天的《爸爸妈妈辛苦了》是否让学生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是否帮妈妈减轻了负担。

品社课以育人为主,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培养,道德品质的教育,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品社课需要的是真情。

1.教学素材要少而精。

2.环节新颖,欢快、明朗,环环相扣。

3.活动效果要有实效,教师上课要有真情。

学生的学习是愉快的,通过合作探究完成目标。如:《爸爸妈妈辛苦了》中可以a.通过一天的工作(家里家外),感受父母的辛苦,体会辛劳;b.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辛苦。

2.遵循课程要求——达到目标。

3.开发课程资源。

陶行知说: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教师要由享用教材变为开发教材。

1.收集材料。

课前准备不仅是上课的需要,也是锻炼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途径。如:《爸爸妈妈辛苦了》可提前好多天布置学生观察、体验父母的辛苦。

2.课堂上用活动来体验。

3.课下实践,体验生活。

总之,在课堂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去践行,是品社课与其它课程不同的地方。

《反思教学》心得体会

《反思教学》这本书对于教育工作者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教育方法的书籍,更像是一本教育哲学的著作。通过反思教学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同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第二段:学习反思教学的过程。

学习反思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深刻地认识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需要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把反思贯穿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情况,在教学中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反思教学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不断优化自己教育方式的方法和工具,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教育问题,实现有效教育。

反思教学不是一种遥远的理念,而是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在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教育工作中,经常需要思考和反思,包括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反思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五段:总结。

反思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和工具,在教育工作者的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反思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去发掘和发掘教育问题,实现有效教育。最终,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收获,我们能够成为更好的教育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添砖加瓦。

作文教学教研活动反思

“半壁江山”常常被用来形容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实,从记录生命成长,抒发真情实感,留住流金岁月等角度看,写作就是人生。一个没有写作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完整的人生。而把人生的事业倾注在写作教学和改革研究上的人更是值得记忆。这些有志者对作文教学作出的探索令人难忘,他们的足迹,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经验,永远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从本期开始,新课程周刊将推出“作文教学的记忆与反思”特刊,让我们循着往昔的足迹,继续谱写作文教学的新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繁荣与遗憾:反思作文教学改革30年

繁荣:体系众多,流派纷呈

近30年的中国作文教学改革史,是一部成绩辉煌的历史,其显著标志是涌现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

重视“模仿”的作文教学流派

这一作文教学流派以“文体中心”为理论依据。上世纪初,以美国现代修辞学家希尔为代表的英美学者的“文体学”传入中国,自此以后,我国的作文教学基本上以“文体为序”、以“文体为中心”。这种以“文体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模式,其结构基本上是先记叙文后说明文,再议论文,并相对应于初中、高中作文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初一以记叙文为主,初二以说明文为主,初三以议论文为主;高一以复杂的记叙文为主,高二以复杂的说明文为主,高三以复杂的议论文为主。“文体中心”的作文训练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对每种文体的特征及模式的把握能力,通过训练掌握每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从而形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写作规范。

至上世纪80年代,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等以“文体中心论”为指导,创造了“模仿---创造”的作文训练体系。这一体系着重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能力培养进行探索,其基本程序是“模仿——改写——仿作——评析——借鉴——博采”

这样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系列。这一训练模式在我国当代作文教学界有普遍影响,其优点是学生写作文体意识强,作文也容易入门,效果明显。但“文体中心”训练模式对我国作文教学的消极影响也较大,整个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围绕这些文体知识转,淡化了学生写作整体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湖南特级教师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也是“文体中心,模仿为主”这一流派中有影响的教法。不过,与“模仿---创造”不同的是,“快速作文教学法”最为关注的是学生作文的速度问题。杨初春把自己的体系概括为“五步四法两课型”。“五步”即基础训练、思维训练、技巧训练、速度训练、综合训练。“四法”即写作限期限时法、指导先“实”后“虚”法、评阅浏览自改法、训练分步达标法。

“两课型”即写作实践型课和理论指导型课。尽管这个体系很强调基础训练和思维训练,但是这个体系真正落实的是技法模式训练,概括出的写作技法有数十种。例如,在写作的“一般技巧模式”方面,他提出了“快速审题15法”、“快速构思10法”、“快速行文4法”、“快速修改4法”。在记叙、说明、议论三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模式方面,他提出“快速写景状物3法”、“快速抒情达意4法”、“快速记人记事3法”、“说理议论4法”、“快速给材料作文3法”等。这一训练模式广受学生欢迎,但受到理论界一些人士的质疑,认为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并且“缺乏理论依据”。

笔者认为,随着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快速作文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作文教学界需要重新认识“快速作文教学法”的价值。

重视“思维”的作文教学流派

“文体中心,模仿为主”的作文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解决提高学生实际作文素质、水平和能力的问题,因为决定文章成败的并不是文体和文章模式的模仿,而是学生的写作智能,也就是作文所需要的观察、思维等心理习惯和能力。于是,作文教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中常青、刘胐胐、高原、章熊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常青很早就提出了“作文分格训练教学法”。分格训练所谓的“格”,是单一的基本训练单位,具体地说是把说话、写话、片断训练到篇章训练,从写人记事到写景状物,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到开头结尾,从培养观察能力到发展语言、思维能力,把众多的作文难点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训练的基本单位---“格”。例如,把一年级的说话训练分成两大格、若干小格。两大格:第一大格,说一句完整的话;第二大格,说几句连贯的话。把“说一句完整的话”又分成五个小格:第一格,敢说;第二格,说顺;第三格,说实;第四格,说活;第五格,说准。也就是把某一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具体小要求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为命题作文综合训练准备好“预制件”。

对每一格训练都提出了要求,说明了道理。他把每种文体按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五条线索系统组织成256格,每一格就是一种“语段写作公式”。例如,分格训练中的“加格”语段,有这样三种格式:

人+动作+话,人+动作+表情+话,人+动作+心理活动+话。这样的“语段写作公式”实际上是用概括出的文章内容的思维语法或一般思维模式来训练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像、表达的能力。从主观上看,分格训练法已经注意到写作智能的培养,也有利于推动作文教学的科学化,但是,它关注到的写作智能只是一种表层的语言思维模式,而不是写作思维过程的深层思维操作模型,因此从客观效果来看,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

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刘胐胐和首都师大教授高原提出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侧重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三级训练体系的总体结构是: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结果,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一年级着重进行观察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方式是写观察日记、观察笔记,这一阶段侧重练习记叙和描写。观察又分为一般观察和深入观察,前者指定向观察、机遇观察、科学现象观察、日常生活观察、人物观察、内心世界观察;后者指比较观察,反复观察,观察与体验、联想、想象、调查的关系。初中二年级进行分析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训练方式是写分析笔记,这一阶段侧重进行议论和说明的练习。

分析训练又分为“分析起步”和“分析入门”两个阶段。前者是指提出问题、给予解答、了解情况、实事求是、分析角度(条件分析、因果分析、演变分析);后者指多角度分析、特点分析、本质分析、意义分析、分析和知识、分析与联想、分析与情感。初中三年级进行表达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方式是文章结构的训练,后来增加了语感训练,采取的训练方式是进行语感随笔和章法训练,侧重于语言运用和文章结构训练。表达训练也分为“语感训练”

和“章法训练”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包括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训练,后者主要包括角度、裁剪、层次、衔接的训练。这一训练体系符合写作“物——意——文”转化规律,是写作规律“双重转化”与“三级飞跃”的具体运用,比较符合学生的写作学习规律。

“语言与思维结合”训练模式是由北大附中章熊提出并成功实验的作文教学模式。章熊认为,各种不同的文体在语言上要求有所不同,而思维的条理性则是相同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结合。他认为写作训练应该包括语言练习、形式逻辑训练、想象与联想、综合与概括的训练、写作技巧的局部练习、阅读与分析练习等五个方面。这种训练体系的特点是:它不是以语言知识和思维知识为体系的核心,而是以思维训练为手段,并通过思维训练来设计训练系列,通过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思维能力。这一模式符合心理学、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语言与思维对应,以语言表达思维,以思维寻求语言,语言思维同步共进,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流派

上世纪80年代,许多有远见的语文教师意识到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是不重视“写作过程”的结果,如果重视“过程训练”,必能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于是出现了许多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方法,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模式。

“文体为纬---过程为经”训练模式。这个模式以北京景山学校周蕴玉和上海于漪为代表。他们的.做法是:以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为纬线,以写作的一般能力——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运用等为经线,精选典范作品为例文,按照单元要求设计训练方案,组成一个读写结合、分阶段、有层次的训练序列。这种作文教学体系既摆脱了“熏陶式”的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方法的影响,又摆脱了“模仿式”作文教学方法的束缚,是我国作文教学开始由经验主义走向科学主义的有益尝试。但是在这种训练体系中,写作基本能力及写作过程能力的训练还处在手段地位,它仍以训练文体写作能力为基本目标。

“文体、过程双轨训练”模式。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教科所实验教材《作文》(1-6册)所设计的写作训练体系。这套作文教材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来安排初中第一、第二、第三学年的作文基本训练,同时又按“作文过程”---列提纲、写初稿、修改、打开思路、收集积累作文材料、语言和文风、审题和构思等的训练项目来组成初中作文的另一训练线索,故可称“文体、过程平行双轨”训练模式。这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作文过程训练体系。

“三线并行”写作训练模式。这是扬州师范学院上世纪80年代编写的《中学作文教学设计》所创设的一种写作训练体系。所谓“三线并行”是指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写作过程三线索的并列安排。第一条线索是“写什么”的由简到繁的序列---单纯的一事、一人、一景、一物、一番情、一种理,复杂的一事多人、一人多事、多人多事、由物及人等。另外两条线索是关于“怎么写”的:一条是写作手法---结构手法、表达手法等;一条是写作过程---立意、选材、结构、布局、表达、修改和思维能力。这个体系完全消解了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观念,在把训练方向转向写作过程的同时,还将思维能力的训练纳入了作文训练的视野。

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流派是对“熏陶模式”、“模仿模式”的超越,它形成了以“过程为中心”的训练模式,是对“文体中心”作文教学思想的反思,为新课程改革提出“淡化文体,重视过程”开了先声。

重视“兴趣”的作文教学流派

针对学生大都怕作文、恨作文的心理,许多优秀教师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作文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于是诞生了一批以增强作文兴趣、作文乐趣为宗旨的作文教学模式。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产生较大影响的体系。

“兴趣作文”教学法。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中央教科所中学语文教研室申报的一个题目为“农村兴趣作文教学训练体系研究与实验”的课题。这个训练体系的目的就是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改变目前农村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这一课题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

“广义发表”作文教学法。这是将学生的作文用多种形式发表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发表方式多种多样,有全班宣读、学校广播站广播、利用手抄报或校园报刊发表乃至公开出版,等等。

“活动作文”教学法。“活动作文”训练模式又称“现场演示”

作文教学法或“题型作文”教学法。它是由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提出的一种作文训练模式。李白坚在2000年第1期《写作》杂志上介绍说:

“演示作文教学法是一种以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在作文课上设计可记叙的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演示活动为作文内容,通过游戏演示活动,激发学生情绪,诱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并大规模提高思维创造力及写作水平的作文教学法。”李白坚的作文教学体系是一个“大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其中小学部分称“快乐大作文”,初中部分称“趣味大作文”,高中部分称“创新大作文”。

在教学方法上,小学的“快乐大作文”运用的是“现场演示”的作文教学法,而在初中和高中的训练则运用“题型作文”教学法。所谓“题型”,就是“题目类型”,相当于问题、话题,是复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的概念。题型作文向生活汲取素材,更依靠课堂现实活动创设情境。题型作文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活动写作、写作活动”式的作文,或者“游戏性”作文。“活动作文”模式主张“训练大于理论”、“训练先于理论”、“活动大于技法”、“活动先于技法”、“实践大于理论”、“实践先于理论”。这一模式的最大价值在于真正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产生了写作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写作的心理思维活动,从而完成了写作任务,符合“趣味性”教学原则,符合“活动课程原理”。

除了以上四大流派之外,颇值得一提的是“新概念”作文。1998年由上海《萌芽》杂志社等发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催生了新世纪新的写作训练模式。“新概念作文大赛”组委会《征文启事》中说,“新概念”提倡“二新一真”:“新思维”---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真体验”——真爱、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这一模式是“新时期”作文教学改革的“先声”,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扬弃”。它为中小学生写作学习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表达真情性、真感受,自由写作,放飞心灵!

尽管近30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界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但是,这些作文教学流派大都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在回顾这辉煌岁月的时候,不禁感慨万千:这么多作文教学流派,为什么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或顶多十几年,而没有任何一个作文教学流派能独领风骚到今天?自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十多年间,作文教学研究为何日渐沉寂?换言之,为什么没有新的有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诞生?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应该是作文教学改革保持健康发展态势所必需的。基于此,本人不揣浅陋,提出几点看法。

理论抽象不够

不少作文训练体系仅仅满足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具体的作文教学方式方法的感性总结,缺少理论提升和理论抽象,或者理论抽象不够,因此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做法缺少普适意义。

有的训练体系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

例如,以重视模仿的写作训练体系,其特点是按“模仿——改写——仿作——评析——借鉴——博采”的程式进行写作训练。

这种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模仿”,而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作文活动起始于作者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或感受,作文的逻辑起点应是源于作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用“模仿”的方法训练结构材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有时可以取得一些效果,但这只能有限地解决一些表达的问题,却难以解决认识过程这一重要环节。

有的训练体系虽然有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有明显的理论失误或盲区

“三级训练”体系应该说是比较符合认识与表达的逻辑程序的,但是这一体系理论基础的科学性值得推敲。首先,把观察、分析和表达这些在写作中本来该融为一体的东西硬性地进行历时性划分值得商榷。其次,这一体系在有关“分析”的理论研究方面有待深入。再次,这种训练体系的起点是“观察”,并且强调对材料的“分析”,而事实上在写作活动中,仅靠冷静、客观的观察是不够的,冷静、客观的观察常用于科学研究之中。在作文过程中,观察应是与人的感觉、知觉等情意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作者在观察时对所获得的素材总是经过情意选择的,主观情意不同,观察得到的素材就不同,而且素材中所蕴含的内容也不同。因此,将作文训练的起点设置于“观察”不如设置于“感知”更为准确。同样的道理,“分析”强调的是对写作素材的理性认识,在议论文写作中需要对材料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概括,而在抒情类文章的写作中仅有分析是不够的,或者说有时并不需要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次,仅有感悟就够了,所以这一阶段的训练准确而全面地说应是“构思”或“内孕”。

有的训练体系有轻视写作理论的倾向

已有学者指出:“活动作文”模式主张“训练大于理论”、“训练先于理论”,因此是一种非理性的写作教学思想和训练体系,它不能使写作教学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还有一些作文教学改革实验,往往只着眼于对作文在表达层面上的描述,只重于对表达技法的传授,而不注意对作文本身内部规律的研究,不完全符合写作过程的基本规律。这也是不认真研究写作的基本原理,并在写作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探索和研究作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的结果。

有的只是抓住了写作过程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因而有所偏颇

毫无疑问,近30年诞生的作文教学流派,各家都有其深刻的一面,但是也都有其片面的一面。这种片面可能为深刻创造了某种条件,但是也留下了“盲人摸象”的弊端。换言之,无论哪一种流派,都只能解决作文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时代呼唤集大成的作文教学流派。

作文教学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不能转化成现实的作文教学实践

作文教学理论本来应该是与作文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作文教学实践也只有不断接受科学的作文教学理论指导才能健康发展。

但是,我们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不是作文教学理论和作文教学实践互相结合,而是互相脱离,甚至互相敌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写作学理论由于缺少中介环节还远远没有对作文教学实践发挥应该发挥的影响力。另外,也没有如赞可夫那样有号召力的权威理论家。

“生存写作”压倒“生命写作”

古今中外,最好的文章都是一种“生命写作”,而不是一种为生存的写作。在当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强大,一个学生,不说从小学到高中12年写的大小一两百篇作文都是为高考最后那一篇作文,至少可以肯定地说,绝大部分初中学生3年的作文都是为了应付中考的那一篇作文,而绝大部分高中学生3年的作文都是为了应付高考的那一篇作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难得有新的作文教学流派诞生。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作文教学教研活动反思。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任教高一至高三政治课这十几年来,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矛盾问题我都在不断思索并努力寻求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至此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真正的素质教育离我们多远?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而新课程的实施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教师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和旧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授课形式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我们教师在学习新理念、改变旧观念的同时,正在研究、寻找既适合新理念和符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新型教学形式,使目前的政治教学呈现出了新气象。从实践出发,在“三个维度”的整体中推进,通过政治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政治文化素养,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正在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大力推广,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抓住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点和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方式正在被我们教师所接纳,但是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缺陷。

由于新课改被推广得轰轰烈烈,教师缺乏相对应的现实技能,加之社会压力、学校高考压力过大,使大部分教师在新课改条件中无法融合。教师陷入两难选择,处于边缘状态。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主体地位的突出,素质教育也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而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这一主体,这是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只念答案而不分析,或是纯粹为讲授而“讲授”,任由学生的喜好,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独立思考”。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的正确定位。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组者;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而且是疑问的激发者;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课堂的合作者;不仅是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是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强调后者并不等于否定前者,而是两者要更好的结合,相互促进、相统一。现在学生的知识储存量大、兴趣广泛,他们的视野不仅仅限于书本的知识,更多地向课外拓展,所以政治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必须在教学之余,也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要关注国内外的社会热点,能多角度,全方面分析问题。

我们知道高中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而学生的注意力也只是二十多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充分展示出来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若把握不好会影响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炼重难点,要求学生把握基本知识,参与探究活动,并且能让学生尽情发挥,比如:我在讲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课时,讲到某村由于不重视精神文明所引发的后果,结合本县城存在的一些现状。我设置一个问题:假如大家是我们本县的县长,如何重振我县成为一个全国闻名的“文明县”?这时候学生热情高涨,都纷纷说明自己的主张,有学生说:“如果我是县长,我会发展本县的教育事业,把人才留住……”有学生说:“如果我是县长,我会发展本县的特色产业,比如:香蕉、芒果等,让这些产品打上中国烙印,推向世界,成为世界品牌。”有同学说:“吸引外资”、“举办三月三,提高知名度”、“治安问题是制约我县发展的关键”……学生的兴致很高回答也很精彩,迎来阵阵掌声,我也沉浸在学生的描述中,但是还要考虑到一节课的内容,所以只能对学生问题给打断了,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只能是留下了遗憾。因此,课堂不是满堂讲,而是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并在有效的时间里教师要协助学生把握重难点问题、考点问题,合理规划一节课的时间,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考验。

个体化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这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既指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也包括学生中接受能力快与接受能力慢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像对《文化生活》中的有些道德两难问题我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探究问题后,让学生分小组相互合作、探究、说说他们曾经经历过哪些事情?学生面临两难问题应如何处置?结果反应快的学生积极研究、探讨,说出自己是如何做的。而反应慢的学生呆坐一边默不做声,这种差异会带来整体发展的不协调,使课堂陷入尴尬的局面,目前学校采取大班制教学,一个班至少有六十多名学生,一个一个提问吧,照顾不过来,同时也影响这节课的课堂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主体的差异性,相应做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调整。高中生这段时期的自尊心强,同时也不愿服输,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我在课堂教学中举行“小组比赛”活动,如: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探究:在进行村民委员会选举时,你认为影响投票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要求各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黑板上写出他们的答案,这时候学生完全抛弃个人的沉默,一个接一个往黑板上跑,写出他们的想法,平时不积极回答的同学为了小组利益想不上去也很难,连平时反应慢的同学也会绞尽脑汁为其他同学出谋划策。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针对性的评分了,要适当地给他们鼓励但又不能给各个小组一碗水端平,不然学生觉得没意思也没动力,要有意地让他们留些“遗憾”才能够再次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就得留足余地了。在活动过程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协助,形成“以优带差”的氛围,相互帮助,带动整体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在新课程的政治教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在新理念下如何体现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特点,政治课堂的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有效等,要改变这些状况,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的“双丰收”,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端正教学思想,这都需要在我们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和提高。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县进修学校以及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对我校今年新入职的老师进行听课,以便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成长。虽然早就得到这个消息,但由于自己是拖延症晚期,所以直到上课前一刻,才将上课所需的所有课件准备好。没有精心做好准备,再加上时隔多年再次重返讲台,以及学段的跨度让我倍感压力,甚至有些手足无措。所以,整堂课下来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虽然自己在课堂上也会发现一些不足,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时听课老师们真诚、到位的点评能够让我全面地认识自己。优点我该如何保持,甚至做得更好;缺点我又该如何克服,让课堂更加完美。这些都是我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这堂课,我上的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猫》。首先,我通过与孩子们对话的方式引起他们的兴趣,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进而一步一步引入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然后,介绍作者资料以及进行生字教学,并重点指导一些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还让学生在跟读、赛读的过程中加强记忆;接着,让学生自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教学“小猫满月时可爱”的部分;最后,让孩子们在个人读、男女赛读、齐读中体会小猫满月时的可爱,体会作者对猫深深的喜爱之情。

课后,听课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5、情境教学,培养兴趣。课文的讲解可以多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孩子们理解。此外,在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又不能太过依赖多媒体。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抛开教案和课本,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尽情地演绎和诠释。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教师想要成长,就离不开教学反思。只有经过自己对教学的反思和改进,才能有所进步。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上能够有所长进,在教学路上能够越走越远。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本事,所以其课堂教学具有不一样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我经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资料编排突出了对这种本事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历史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教师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分析。这次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是应当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平衡点。值得高兴的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适时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本事,在言语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师观念转变的第二个方面是: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历史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历史教材只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历史就必须融入历史的海洋,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所以我也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历史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历史,能够使用历史表达自我的思想。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并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学生的不一样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

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进取性。历史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历史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资料,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能够讨论本课的问题,并且能够用历史发表自我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教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本事,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历史,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教师时常督促。

在这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简便,民主的气氛下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用何种姿态应对学生。教师在不能体罚的情景下,还能采取哪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我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仅供同行们参考、补充和指正。具体如下: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预习的好处很多:

(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

(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

(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

(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1)补充笔记;

(2)实验笔记;

(3)改错笔记;

(4)系统笔记。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这样,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精读,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精读是认真地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

对于比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内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复读。认真地思考、分析、整理、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把重要内容、关键词句记在笔记本上,还可写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或记下不懂的问题,以备查问。

想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报名参加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化学教学和科学普及的电影片、录像片,参观工厂,参加化学晚会的筹备、演出,收集整理化学谜语,出化学墙报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渴求,促使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反思教学心得体会

人们常说“反者道之动也”,在反思中,我们可以发现更多问题,反思教学则是一种深入思考、审视教学的方式。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教学心得,借此机会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在授课之前,我会适当了解每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从而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计划。此外,我也注重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如PPT等多媒体教学,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我也认为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会采用互动式教学,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也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第三段:反思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在快节奏的教学工作中,很容易忽视不同学生的差异,采用非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导致有些学生学得不够深入、不够扎实。因此,我认为,今后需要更加注重差异化教育,制定更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第四段:有效教学方法。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个性化教学是尤为必要的,通过了解学生个性差异,选取针对不同学生的教育方式,可以达到加快学生学习进程的效果。其次,注重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计划,避免教学进度过快或过慢。最后,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课程的探究和讨论,由此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五段:结尾。

总之,反思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透过反思的眼光,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我相信,我的教学能力将会不断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会更加积极、有效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知识水平和社交技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获得成功。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体育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体育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体育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体育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在今后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体育教师可以经常阅读报纸杂志,记下一些好的材料或写些心得体会。丰富的教学经验是靠着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零零碎碎的经验教训,从量变到质变,凝成宝贵的经验。

教学反思有利体育教师经验的积累,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不但能使新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1.写成功之处。体育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体育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体育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体育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在今后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

5.写“教学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6.写心得体会。体育教师可以经常阅读报纸杂志,记下一些好的材料或写些心得体会。丰富的教学经验是靠着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零零碎碎的经验教训,从量变到质变,凝成宝贵的经验。

教学反思有利体育教师经验的积累,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不但能使新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