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通用17篇)

时间:2023-12-18 06:06:05 作者:紫薇儿

优秀作文是积累和运用大量词汇和表达技巧后的产物,代表了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

语文四年级下人教教案

柳树醒了。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2个字。2.能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了解春天到了,大自然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小朋友,春天已不知不觉来了,春天是个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季节。瞧,图上画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说给我们听。

2.师:春天来了,小朋友多高兴呀!来,自己高高兴兴地把课题读一读。谁来念?再读得亲切一点?再高兴些。

3.师:想不想自己读好课文?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后,把不认识的字圈一圈,认一认,想办法记住它。

二、检查生字。

三、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冯老师相信,这些词到课文里,你们能读得更好,对不对?来,先自己试试,把课文读读。

第1页。

2.开展朗读接力其他小朋友拿起书认真听,呆会做小评委,评评谁做到了正确、流利。

3.找小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感悟内容。

1.师:现在你能不能说说柳树有几个好朋友?来,拿起笔用“——”把它们划出来。

2.说话训练:用上“_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也可以自己用其他句式说。3.读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小朋友(词卡贴在黑板上)。

4.把5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说说,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

5.这些好朋友为柳树做了什么呢?请你用喜欢的记号把它找出来。

6.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说话、洗澡、梳头、捉迷藏、玩耍),来,读读,谁帮老师贴贴。贴好了说一句话。

7.指导朗读:这群好朋友真能干,你能不能夸夸他们呢?这样吧,选其中一个夸夸。

先自己试试。

(1)谁来夸?你夸谁?

(2)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悄悄话呢?(机动)如果你也夸春雷,站起来也跟他一起夸夸。

(3)师生表演第二节(机动)。

8.4人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9.4人小组汇报。

第2页。

10.齐读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字指导。

七、欣赏《春天在哪里》。

今天小朋友学得真好,老师奖励奖励大家,给大家听一首春天的歌。下课后,老师希望大家去观察观察春天的美景,然后把他画下来。

第3页。

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

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一、导入新课

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开得怎么样。

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

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

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

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

三、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

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小结。

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二课时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1.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1.认读生字

2.提出难写的字

3.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

5.抄写生字词。

超声波

嘴巴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雷达

无线电波

天线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分步计算。

在算法多样化中感悟算法合理化。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三位数加法的横式计算过程,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算法多样化中感悟算法合理化。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1、出示27+64=。

师:27+64的结果是多少?

你是怎么算的?

生:十加十20+60=80,个加个7+4=11最后把两次结果相加80+11=91。

师:还可以怎么想呢?

师: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结果呢?

小结:不管哪种方法,都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相加,最后把两次的结果再相加就可以了。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三位数加法的横式计算)。

(1)列式。

师:这题怎么列式?

生:356+247。

(2)尝试计算:

(3)方法交流。

出示学生的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师:这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生1:个加个6+7=13。

十加十50+40=90。

百加百300+200=500。

13+90+500=603。

所以356+247=603。

生2:百加百300+200=500。

十加十50+40=90。

个加个6+7=13。

13+90+500=603。

所以356+247=603。

也有可能学生直接口算,也有可能学生列竖式计算。

(4)明确计算方法的表达---分步计算。

板书:两种计算的过程,

小结: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把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最后再把每次的得数全部加起来。

跟进练习:

267+314=572+268=。

探究二(用递等式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a)这种方法是怎么算的?

b)这种算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何不同?

(只拆一个数)。

师:如果要用算线来计算怎么算呢?

出示算线,组织学生观察算线后讨论得出:

生1:356+247。

=356+200+40+7。

=556+40+7。

=596+7。

=603。

小结:用算线来计算先加百,再加十,最后加个。

生2:356+247。

=356+7+40+200。

=363+40+200。

=403+200。

=603。

小结;也可以先加个,再加十,最后加百。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连线。

382+229=382+200+20+9百加百,十加十,个加个。

776+198=776+8+90+100个加个,十加十,百加百。

173+429=500+90+12先加百,再加十,最后加个。

656+318=14+60+900先加个,再加十,最后加百。

练习二。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写出过程。

478+317=。

①478+317。

=478+300+10+7。

=778+10+7。

=788+7。

=795。

②478+317。

=478+7+10+300。

=485+10+300。

=495+300。

=795。

③478+317。

=15+80+700。

=95+700。

=795。

④478+317。

=700+80+15。

=780+15。

=795。

⑤478+317。

=480+315。

=480+300+15。

=780+15。

=795。

练习三。

268元898元348元268元。

小明妈妈要为家里添上2件小家电,你猜,小明妈妈挑选了哪两样,共付了多少钱?

生:268+348。

200+300=500。

60+40=100。

8+8=16。

500+100+16=616。

四、本课小结。

三位数加法的横式计算,可以用个加个,十加十,百加百的方法计算,也可以用先加百,再加十,最后加个的方法来计算。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背、想象水乡优美的环境,感受水乡的民风、民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主动积累优美词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水乡行》,上节课,我们学了小诗,知道了作者水乡行的顺序,谁还记得?指名回答。

谁给大家读读小诗,让我们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指名读诗。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静等)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诗,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多读几遍,想想你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勾画,交流。

1、第一小节。

1)重点理解“水运铺”,说说自己的理解,以及想到了什么,云倒映在水中,成了水乡的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水乡的路吧!出示图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还从”一把橹”中体会人们进出庄都是划船的。

你是从那个字看出来的?

假如你就坐在这轻摇的小船上,划过水云铺成的路,你想怎么读?

看图指导朗读背诵。

2、第二小节。渔网做门帘

1)水乡真的是那渔网做门帘吗?渔网挂满了树,严严实实的,就像是门帘。

2)渔网多。你是从那里体会到的?抓住“挂满树”来理解。

3)这里的人家很少。从“几户”来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渔网的多,水乡的静。

3、第三小节

景的美。重点体会“榴火自红,柳线舞”的景象.。

1)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同学们说石榴花红的象火一样,你是从哪知道的?

你们描述的这么美的景,作者只用了几个字?(两个字榴火)

你们在读读,作者的用词怎样?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炼。

2)刚才有的同学提到了柳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微风吹来呢?

作者用了那几个字来描绘这一景象?(柳线舞)

在此体会比喻的写法及用词的精炼。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红花绿柳眼影下的水乡吧!看图片朗读背诵。

这么美的景确是“家家门前锁一副”,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去稻田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4、引出“要找人,稻海深处”。

1)具体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见过大海吗?那蹈海什么样?引导学生想象“稻海”。出示图片。

指导读这一节

2)你还想到了什么?

有序多只青蛙在叫,蛙声一片。教师播放声音。可是“一步步踏停蛙鼓”

你有什么感觉?(安静了)引导学生体会“踏停蛙鼓”的由闹到静的变化。

指导朗读。

3)这红花绿柳,可人们却无暇欣赏,这里的人怎样?(体会水乡人的勤劳)

5、第五小节。

1)想象“暮雾”的景象。

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抓重点词语来理解。

你觉得暮色中的水乡怎样?出示图片并指导朗读。

2)从“儿童解缆送客中”你又读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水乡人的热情好客。

1清晨我们坐着轻摇的小船来到了水乡,暮雾之中,我们又带着留恋离开,让我们再读读诗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节。(对读)一把橹把我们迎进了水乡,一手好路又把我们送出了水乡,诗歌还做到了首尾呼应。

2我们再来齐读小诗,体会他的妙处。配乐读。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炼,比喻的写法,首尾呼应等。

介绍水乡行的主题网站。

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

我说课的课题是《红蜻蜓》,这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在日本广为流传。

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歌曲3/4拍,合唱部分为主要以三度和弦为主,歌曲的力度变化很大,但乐句连贯,力度过渡渐强减弱。

教学方式:体验、模仿、合作

教学工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课本光盘

体验:贯穿于课的始终。在聆听、演唱中体验歌曲的情感。

模仿:教师范唱,学生进行模仿。

合作:在学习第二乐段时,采用师生、生生合作完成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教学手段:听唱法、视唱法、演示法。

1、准确把握歌曲演唱速度、节奏以及高音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艺术形象。2、使二声部的合唱协调均衡,富有美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从优美得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通过聆听、范唱、模仿等形式,在体验、合作中准确表现歌曲。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重点: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难点:二声部演唱声音的和谐、统一。

a、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b、发声练习《樱花》

学生用“lu”模唱旋律。注意声音自然柔和。

师:你对这首乐曲的曲调有什么感受?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c、表演《红蜻蜓》.

1.教师播放乐曲旋律。

提问:这首乐曲和《樱花》有什么相似之处?

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提问:歌曲让你产生什么感受?表达了什么内容?

拍曲调非常优美抒情,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通过

“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美好回忆。

3.复听音乐

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歌曲有几个声部?

4.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2)二声部学生分别学习曲调。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用“”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5.学唱歌曲:

(1)在“”的基础上唱歌词。使两个声部都唱得很流畅熟练,能从中获得二声部的效果。

(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

(3)演唱第二段歌词。

(4)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声部间的相互配合及协调。

6.表演歌曲:

(1)复习力度记号。

(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其他处理方法吗?

(4)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

d、拓展

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

e、教师小结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本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首歌曲的演唱,训练学生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歌曲,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演唱习惯。在授课过程中我始终注重每一环节的扎实度,以形象、准确的示范,赋有感染力的讲解、引导让学生来理解演唱时气息的运用,咬字的方法及歌曲意境的表现。如:手指感受小气柱。夸张口型拼读歌词等方法运用,即让学生理解、感受了演唱技能,也为唱好歌曲起到了实效性的辅助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我也很注意学生拿书姿势、唱歌姿势、静静聆听等等常规性的习惯养成,因为,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上好音乐课的重要因素。针对音乐课上的一些常规性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将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火烧云

在火云教学过程中,我站在老师的立场,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感染,获得语言培训。所以各种教学思想,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是否能引起积极思考,快乐心情的教室氛围。对于这个教学,我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四个学期:

一,与燃烧和红色的比较。

我问:西边的天云已经烧毁了东方,红色,就像天空着火,这句话在燃烧成红色的字,既然是通过,为什么不写作者的红字,烧字?这个问题学生对我的灵感很感兴趣,学生你一个字,我说短语开了,一个学生说:这句话还有“红色”字,在重复上有一个“红色”字学生说:主体是火云,用“燃烧”的词从角色的角度。另一个学生说:用'烧'字。他与“火”相互关怀。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啃,阅读阅读习惯的词语和阅读能力。语言教学要成功,关键是创造一所学校健康的教室气氛。其中,老师的问题很难缓和,是否有足够的思考价值,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我提出了燃烧和红色比较的问题,在课堂上的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二,谈谈火云的其他名字。

我说:火云有其他名字吗?这个问题出现了,学生们乱了起来一只小手,急着说:焕发,日落,云彩,彩虹,红霞。这就是训练这个字,这个设计是让我让学生深化夏,朝,晚等字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丰富多彩的祖国语言。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知识点

1、交通运输一般是指用车、船、飞机等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2、多种多样的交通工具有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飞机航线、船运航线构成了现代交通体系。

3、交通运输不仅需要有交通线路,还需要有交通站点,如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港口等。它们连接着不同的交通运输线,集散旅客和货物。

4、常见的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5、我们可以从运费、(运送速度)、(运量)、运送物品的特点、运送的(距离)以及实际需要等方面来选择运输方式。

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运输方式还是公路运输。但是铁路运输也占有重要地位。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主要选择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但是,在一些地区,一些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东北的狗拉雪橇,江南水乡的摇橹船。云南山区的马驮和溜索。

7、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快捷与方便;它使我们生活的范围扩大了,拥有了更多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机会,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交通不仅为我们生活带来所需的物品,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9、为了旅途安全、愉快,人们在乘坐车船时,要提前选择好(出行方式),购买(车船票)。记住(时间)和(班次),到(车站或港口)候车,不携带(化学制剂)、(易燃易爆物)等危险品,注意乘务员(提示),到站后带好自己的(行李),依次下车。

10、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畅通)为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

11、交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从事(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人们共同维护)。

12、(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让第一架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

13、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14、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交通既(方便)又(快捷)。交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生活。

15、(汽车污染)是交通的一大问题,汽车污染主要是指(汽车尾气)的污染,其次是(噪声污染)。

16、汽车排放的污染物90%来自(汽车尾车排放),因此许多国家制订了控制(汽车污染排放)的标准。

17、年(1)月(1)日,我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在上海运行。它的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400)千米以上。

18、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是(磁悬浮列车)。它是一种在一条由磁力牵引的特殊轨道上滑行的列车。这种车无机械接触,噪声低,而且高速,安全,平稳,既环保又节能。

19、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交通。交通不仅方便了我们出行,而且它的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世界。

20、车的发展演变过程:六千多年前有了滚木托运;5000多年前先后有了独轮车和马车;500多年前有了四轮马车;一百多年前先后有了蒸汽机和汽车。

21、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是独木舟。

22、人力车是最早出现的运输车辆。为了加快运送速度和运输量,人们产生了修筑道路的要求。

23、目前,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的80,以上,其中公路交通事故尤为突出,每天可达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简答:1、谈谈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答:陆上的汽车灵活机动,运送速度快,适合运输量不大的短距离运输;火车运输量大,速度较快,适合较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水上的船舶运量最大、运费最低,但速度较慢,适合大宗货物运输;空中的飞机运输速度最快,但运量小,运费高,适合较长距离的客运和昂贵、鲜活品的运输。

2、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说说交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答: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促进了我们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我们节假日出行,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提高了我们生活节奏。

答:路修好以后,方便了山区与城市的交流,是山区的物品可以到城市卖,而城里得得商品也可以方便快捷地运到山区,提高了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有道理交通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加强当地与外地的信息交流。

4、你能举例说说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吗,。

答:能。例如飞机的演变过程:古代人们看到天上的飞鸟就设想有一天自己飞上天。到18世纪出现了飞艇,到后来的滑翔机;到19的美国莱特兄弟的动力飞机的出现,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到二十世纪代的活塞式飞机,到40年代的喷气式飞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飞行质量和速度,到现在的各式战斗机,超音速、隐形飞机和航天飞机。

5、汽车污染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答:汽车污染带来了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汽车排出的尾气致使空气中有毒气体增加甚至出现“酸雨”现象;汽车的发动机声音和鸣笛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我们可以不使用含铅汽油,尽量使用气体燃料车和电动车,在市区内禁止鸣笛,错时作息,避开高峰等。

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教案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2)42+6×12-4运算顺序:

=42+6×8=42+72-4(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114-4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110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作文

今日的我,来到了福州的植物园玩。

进了植物园,来到被树包围的小路,一眼望不到头。这条路十分的长,每隔两米,种一颗树,分成一块一块区,每一块区,都是不同的树。边上还有一种小草,我虽然不记得叫什么,但它的样子,我可记得清清楚楚。它的叶脉是玫红色的,叶片是深绿色的,有大有小。

走完了这条生机勃勃的小路,就来到了一个似公园的路上。这路上的树,长得可奇怪了。这树长得笔直笔直的,树干是灰白色的,有种套了一层丝袜的感觉。树干上有着一道道划痕,好似道道伤口,而且划痕处,还会流出血一般的液体。难道连树都会流血吗?我心想着。

走过一条条路后,我终于来到了大榕树这。大老远就被树给遮住了阳光,而且这树荫至少可以容下一百多人呢。

当然,这植物园还有许多美丽而奇特的,各式各样的树。希望你们可以去看看。

四年级老师个人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2人。基本上的学生有良好的语文课堂习惯,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喜爱阅读等习惯,学习目的性明确。20%左右的学生特别喜爱阅读,书写端正漂亮,兴趣爱好广泛;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存在得过且过,屡屡作业拖拉的现象。因此,本学期的重点任务在于全面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年级上册的“我的发现”,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扩展,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上述四个方面的特点,是教材各个部分的共同特点。由于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在编排上还有些不同的特点。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

四年级上册,仍然单独编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教材,要凭借这些教材,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

(二)阅读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四年级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承担学校理科教研工作、任四年级组组长、代四(7)班数学课。我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学校的教研工作,做到一周一教研,搞好师徒结对工作;抓好本组队伍建设,使各项工作走在学校前列;搞好教学工作,使不一样的孩子得到不一样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限度地发挥自我的潜能。现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继续担任四(7)班数学教师,经过一年的相处,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彼此关系融洽,同学们学习态度较端正。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运算律、方向与位置、可能性等教学资料。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资料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资料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学习的资料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资料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终一个章节资料。本单元学习的资料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资料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一样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经历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简便计算之中。体验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景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本事。

5.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6.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明白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初步感受到事件的发生随机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异常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课时安排:

一、认识更大的数…………………………………………7课时。

二、线与角…………………………………………………7课时。

三、乘法……………………………………………………7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四、运算律…………………………………………………8课时。

五、方向与位置……………………………………………3课时。

六、除法……………………………………………………11课时。

七、生活中的负数…………………………………………2课时。

数学好玩……………………………………………………2课时。

八、可能性…………………………………………………2课时。

总复习………………………………………………………5课时。

四年级数学个人教学计划

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应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素质。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等。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4、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5、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2、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3、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探索交流中注重拓宽思路、挖掘多种方法。

4、数与计算的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习惯。

5、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6、对个别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及时进行辅导。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大胆质疑,努力创新。

2、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垂视学习过程,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3、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4、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四、检测与评价: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少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差生上课比较被动,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因此这个学期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和正面表扬为主,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五、课时安排: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1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加强对知识的整理和概括,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对于这些相关的内容,本套实验教材在本册安排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两个单元。但是“四则运算”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而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则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未进行概括,从而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因此,同整数知识一样,小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空间观念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学习一些空间与图形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知识、形成空间想像力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

4.加强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得到提升。

5、继续处理好“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丰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6、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

7、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课时安排。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观察物体(2课时。

三、运算定律(7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课时。

4、小数与单位换算......2课时。

5、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图形的运动(二)......4课时。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课时。

1.平均数......2课时。

2.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

营养午餐......1课时。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升和毫升、三角形、混合运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找规律、运算律、对称平移和旋转、倍数和因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用字母表示数、整理和复习。

第一单元: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相应的口算、估算。学习这部分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在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笔算、口算和估算。教学难点:注意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灵活性。教学关键:在计算中掌握相乘的顺序,理解方法,正确计算。

第二单元: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通过认识容量以及升和毫升,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材先让学生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再认识容量单位毫升。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教学难点:容量的测量以及估计。

教学关键;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感受升与毫升的实际意义及实际应用。

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部分认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与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发现并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的画法及画出指定的三角形。

教学关键: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探索活动让学生自我感知有关规律。第四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教材分三个层次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认识中括号,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做人、做事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熟练第计算。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第五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初步认识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掌握他们各自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高的认识以及测量、画法。

教学关键: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去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六单元:本单元内容主要安排学生学习简单的搭配及简单的排列数与组合数的问题。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规律及找出方法。

教学关键:让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单元:本单元教学乘法分配律和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数范围内的运算律,而且有利于学生灵活解决计算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会应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达到熟练程度。教学关键: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规律。

第八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和平移、旋转现象,初步认识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也能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进行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且学习在方格纸上平移和旋转简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平移与旋转。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图形平移和旋转九十度。

教学关键:在操作与活动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感受美。

第九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倍数和因数,2、5或3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偶数和奇数、素数和合数。

教学重点:倍数、因数、奇数、偶数、合数、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在掌握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各类判断,明白每类自然数的特征。教学关键: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猜想等方法进行探索,加强生生交流,感受数学、体验数学。

第十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教学重点:利用计算器帮助学生探索发现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规律学生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笔算的简便算法。教学关键:让学生自主探索用自己的话归纳和概括所发现的规律。第十一单元:本单元进一步教学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增强运用策略意识,提高运用策略水平。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景中运用策略富有个性地解决问题。教学关键:学会用画线段图和列表方法解决有关行程计算的实际问题。第十二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重点:认识统计图和体会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据特点选择恰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设计统计活动,经历统计过程,增强统计观念。

三、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2、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增强实际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加强能力以及良好品德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5、注意小组的互助精神的培养,增强集体意识。

6、加强导优辅差,提高学习的质量。

四、课时安排。

乘法8课时。

升和毫升7课时。

三角形7课时。

混合运算8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4课时。

找规律4课时。

运算律7课时。

对称、平移和旋转6课时。

倍数和因数9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6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5课时。

统计7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6课时。

整理和复习10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等。

其中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纪共有学生2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16人,女生较多的特点使得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比较高,对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已经适应,也深深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的现象经常发生,随意讲话,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课后作业喜欢拖拉,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上好课的同时,还要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1、创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扩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6、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7、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人教版四年级下作文

上海,大家听到上海想到什么呢?没错,这就是美丽是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可是上海的标志呢!

东方明珠塔高468米,它是亚洲第一高塔,世界第三高塔,远看东方明珠像一座普通的白塔没什么特别的。

我抬头仰望,东方明珠有十一个大小不同的球,由三根擎天大柱穿起来,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顶部像剑一样,插入云层。我们拿着票去排队。然后坐上电梯,以每秒7米的速度到了一个较大的圆球里,从这里往下望,黄浦江、中心大厦、银行街,面前美不胜收。然后我们坐上了玻璃桥,好像我们会掉下去,十分害怕,接着我们参观了许多雕像,各种各样的雕像各个生龙活虎,我不禁称赞道:“好厉害啊,手真巧。”

东方明珠,真不愧是上海得意的景色呀!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0、1、2、3和小数点,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妻子:“谢谢老公,多了点!”

丈夫想既然嫌多,就给妻子发红包3.80元。

妻子:“我是说多了点!(意思是取掉小数点)。”

丈夫心想还嫌多就又给妻子发红包0.38元。

妻子:“我是说多了一点!”

师:不知道大家听懂这个故事吗?谁来说说?

师:看来大家听懂了这个故事。妻子在这里说的“多了点”,意思让丈夫把小数点去掉(发成3800元),而丈夫理解的却是发的多了。这里的“多了点”,在语文修辞中叫“一语双关”,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表意丰富,值得我们去学习。没想到小数点就在我们生活中作用这么大,而且引出这么有趣的故事。

故事讲到这里,老师的问题也就出来,老师也把问题装在红包里,让我们一起拆开红包。

生:钱数少了,小数点左移动了。

师:(教师板书课题的同时问)同学们,我们先做个猜想:大家猜一猜小数点会向哪个方移动(左右),向哪方移动会变大,哪方移动会变小?好,让我们一起寻找规律,验证猜想。

二:复习旧知讲授新课。

1、故事引出新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师:大家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喜欢吗?(喜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大话西游》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径庆阳,听说庆阳的香包文化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也分别看中标价为80.00元、8.00元、0.08元和0.80元的四款香包,但他们遇到些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以下问题:

1.化简下列小数。

80.00元=8.00元=0.80元=。

2.说出下列各数中每个8所表示的意义。

8080.080.8。

3.将下列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8080.080.80。

(0.080.8880)。

小组讨论:。

观察下列一组小数,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小数点每移动一位,数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右大)。

2、独立思考,总结规律。

(过渡句,大家总结的特别好,刚才大家将从左到右观察,如果让大家从右到左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样的规律呢?)。

独立思考:。

观察下列一组小数,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小数点每移动一位,数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0.080.8880。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左小)。

树立模型思想:右大左小。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同学们能不能用几个字概括一下呢?(右大左小。)。

同学们,问一问你们喜欢左还是喜欢右,生,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喜欢左还是右?老师喜欢右,因为小时候左手写字,妈妈就批评,所以我喜欢右,而且如果将这38.00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是不是更喜欢了。

(同学们表现真棒,看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什么礼物——砸金蛋,同学们,和平常一样,我们把学生分成三组,谁答对问题加一分,获胜组将的到老师送的意外惊喜哦)。

四年级英教学设计人教版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字,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课文。

师: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同学们齐读课题,家看。

这样的题目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什么,读;

师:看到这样的题目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要问的呢?

师:嗯,同学们真不错,请你读句子;我常常想,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有内在联系的,都和作者想到一块去了,以作者杏林子开篇就提出了关于生命的话题:(出示课件)(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2、师:现在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怎么办?

3、师:谁敢来读?那么作者笔下的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听几位同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段意)。

3、师:谁回答作者笔下的生命是指什么?(生命是飞蛾求生的欲望)。

4、师:这位同学真会学习!主要写的是谁呀?(飞蛾)写它怎么样呀?(在强烈的求生)希望其它同学都能像他这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笔下的生命。(板书:求生的飞蛾)。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板书:不屈生长的瓜苗)。

5、师:这位同学挺聪明,刚才学习的方法,他马上就会运用了。

6、师:下面同学们自由地读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然后用最简练的话概括作者笔下的生命。(板书:沉稳有规律的心跳)(创造无限的价值)。

7、师总结:我们初读了课文,这美美的散文被我们浓缩成为了一首小诗了!我们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小诗)。

三、品读课文,理解积累。

〈一〉、品读第二自然段:

1、师:现在让我们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飞蛾“求”生的?(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2、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飞蛾在强烈的求生?

(挣扎、鼓动)。

3、师:把这些词语带到句子中,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谁来读?

(指名读)。

4、师:我感觉你在跳动,而不是跃动,谁再来读?

(指名读)。

5、师:从“跃动”这个词中,老师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咱们全班同学一起读。(齐读)。

6、师: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是这只被人捏在手里的飞蛾,你们命悬一线,你会说什么呢?

7、师:面对这只强烈求生的飞蛾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呀?(生:震惊)。

8、师:来,读出作者的震惊,读出你的震惊。(生读)。

9、师:同学们,标点可是无声的语言,读出感叹号表达的情感,谁再来读。(生读)。

10、师:作者震撼了,她在想什么?(出示课件:心想--)。

(学生说话训练)。

11、师:课件图片展出,讲解杏林子的经历。

第一个宝贝就是: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

第二个宝贝是:联系作者的经历,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

师小结学法:同学们看,刚才我们怎么学的呀?抓住关键词感受飞蛾求生的欲望,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香瓜子是怎样“不屈”地生长,哪些关键词体现了这一点?(点学生回答)。

1、师:你感受得很真切,把你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这句话。

你感受得很深刻,也请你读出你的感受。

你感受得很强烈,也请你来读。

(生回答:冒出、冲破、仅仅、竟然)。

2、师:每个字每个词都在诉说作者的心声啊!我们从这些词语中品味到瓜苗的不屈,瓜苗的顽强,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不屈,读出顽强。

3、师:瓜苗仅仅只是想活下去吗?(板书:不屈向上)。

4、师:作者看见这不屈生长的瓜苗又想到了什么呢?

5、师:我们又一次运用了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品读。

6、师:听香瓜苗对作者说了什么?

四、总结。

同学们,小瓜苗如此的顽强生长,那怕仅仅只有几天的生命,但它还是活得如此的光彩,如此的坚强,是啊!生命就是如此的奇妙,同学们,生命成可贵,我们生命得继续下去我们要使我们的生命活得更精彩,请同学们就用我们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去学习下面的课文,下节课老师再来和你们一起研究我们的生命。

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求生的飞蛾----珍惜。

不屈生长的瓜苗----不屈生长。

沉稳有规律的心跳----。

人教版四年级下作文

前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济南的趵突泉,回忆起来至今记忆犹新。

下了出租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眉上显眼的三个大字:趵突泉。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径直跑向游人最多的地方,哇!一大“碗”清澈见底的泉水出现在我的眼前。哦,这就是趵突泉啊。趵突泉的周围围了好多游客。泉水中间有三个泉眼在突突的往外冒。泉水清澈见底,清的都能看见池底的枯叶和沙石,水底还养着好多的鱼,有金黄色的,有青黑色的,它们时而聚在一起嬉戏,时而分散开“各玩各的”。我还惊奇的发现,在水中,还有一串儿一串儿的小水泡儿,它们三五个成一组,八个成一串儿,缓缓上升。有的像一串彩色的珍珠,有的像水晶球,好看极了!

我们又来到漱玉泉,这儿的泉水同样清澈见底,泉水太凉了,我刚碰了一下,手就像从冷冻室中拿出来一样,动都不能动。听这里的人说:向漱玉泉里投硬币,就能实现愿望。于是,我也向水里面投了一枚。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