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丁铁刚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专业17篇)

时间:2023-12-12 00:45:29 作者:MJ笔神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文本形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

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始终汲取先进人物的事迹,学习他们不断追寻进步的动力与勇气。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我们可以汲取他们的经验与智慧,为自己的成长积累力量。在这次学习中,我重点关注了爱因斯坦、乔布斯、居里夫人等先进人物,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爱因斯坦的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通过学习爱因斯坦的事迹,我深刻领悟到了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爱因斯坦在年轻时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不懈地探寻物理学的奥妙。爱因斯坦的事迹告诉我,只有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其次,乔布斯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其在科技界的创新和追求卓越而闻名。通过学习乔布斯的事迹,我深刻理解到了他对于产品的苛求和不断超越的态度。乔布斯不仅追求技术的突破,也注重产品的美感和用户体验。他的工作精神和对于细节的关注深深地感染了我。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成功,乔布斯都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心态,并且不断学习和改进。学习乔布斯的事迹让我意识到,只有对于自己的工作保持热情和执着,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最后,居里夫人的事迹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居里夫人是一位重要的科学家,她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通过学习居里夫人的事迹,我了解到她对于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执着。尽管居里夫人面对了许多困难和偏见,她从未被打败,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她对于科学的探索精神和不断求知的态度给予了我极大的鼓舞。学习居里夫人的事迹让我明白,只有保持对于知识的渴望和不断追寻的勇气,我们才能变得更好。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对爱因斯坦、乔布斯、居里夫人等先进人物的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与体会。首先,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无论是爱因斯坦面对物理学的挑战,还是乔布斯追求产品的卓越,他们都以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换来了成功。其次,对于工作要保持热情和执着。乔布斯的工作精神告诉我们,只有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激情和追求,我们才能做出优秀的成果。最后,保持对于知识的渴望和不断追寻的勇气是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居里夫人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对于知识的渴望和不断追求的勇气,我们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破。

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我不仅吸取了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也明白了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继续坚持不懈,保持热情和执着,并且始终追求知识和突破,我一定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

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在县影剧院听取了邓前堆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后,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邓前堆同志用毕生的时间践行了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用全部的忠诚坚守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事迹感人,精神可贵。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要进一步学习邓前堆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推动我单位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努力开展好“三学四创五争”主题实践活动,在推进深化为民服务水平中创先争优、作出贡献。

邓前堆是我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怒族乡村医生。28个寒来暑往,为了治病救人,他不分昼夜,随时以最快速度奔至大山深处的人家,怒江两岸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记录下他跋涉的脚印。

在怒江边长大的邓前堆,家在怒江东,比起怒江西的人家来,交通便利多了,进城赶集不需过江,也无需过溜索,所以直到18岁时他也不会过溜索。

怒江两岸的村寨隔岸相望、鸡犬相闻,但两岸村民若要相见却得爬上几小时山路。溜索是这里最“现代”的交通工具,而溜索过江的危险故事在怒江两岸并不鲜闻。

19岁那年,邓前堆通过乡卫生院培训后在村里做了乡村医生。江对岸山梁上的一个村小组,住着20多户人家。过人马吊桥到这个村,得绕路走两三个小时。邓前堆前去看病时,若不耽搁时间,就得过一条125米长的溜索。工作和责任使他不得不学会过溜索。

有一次,邓前堆由于溜滑速度太快,滑轮刹不住,一下子撞到对岸拴铁索的柱子上,他左腿被撞伤,药箱里的玻璃注射剂也被撞碎得仅剩一只。慢慢地,邓前堆可以熟练过溜索了。

在努力钻研中,他的医术也一天天提高。不仅本村的,外村的乡亲也来找他看病。年逾八旬的老奶奶,双手皮肤皱如核桃,输液时他总能一针就扎准;烧伤的老人,在他救治下顺利康复。

这些年,拉马底村的村医换了四茬。他曾经的同事,有的去沿海打工,有的在当地谋其他活计。他也有外出挣钱的机会,但为了深山里的乡亲们他不能离开,尽管这份危险而忙碌的工作收入微薄。

这两年,拉马底村预防接种率达98%,传染病控制效果非常好。“我有一点医学技术,就想干好它。”出诊路上,邓前堆边走边说。

他的心,系在病人身上。

有一次,江对岸的一位村民上山采石耳,一不小心摔下了悬崖,他被乡亲们找到抬回家时已是凌晨3点。在睡梦中接到求助电话的邓前堆马上背起药箱,打着电筒过溜索到对岸,攀爬三个小时山路赶到伤员家,他的手被路旁的荆棘划出一道道血痕。天刚蒙蒙亮,邓前堆又赶回村卫生室,还有病人等着他呢。中午,伤员家属打电话给邓前堆,告诉他伤员病情稳定,但邓前堆放心不下,又爬了三个小时山路赶到伤员家,见伤员确实没有危险了,一颗心才放下来。有人问他,夜间出诊爬山路太危险,怎么不等到天亮后再去呢?他回答:“伤员的病情等不得。”

这些年邓前堆在陡峭的山路上,出诊5000多次,从来不收出诊费。有的病人交不起药费和治疗费,他也照样给治病。

他说:“他们有条件还,自然会还。不还,自然是没条件还。”

村里80多岁的老阿妈娜马称20多年来一直找邓前堆看病。她已记不清因自己身体不舒服,邓前堆半夜三更到家里出诊过多少次。老人说:“‘阿邓’在村里,一叫他就来,他来我就心安。”

艰难的行医生涯使邓前堆成了村里的“溜索冠军”,“溜索比赛”时他过一趟125米长的溜索仅需39秒。但他一直希望,村里人过江不要再过溜索,村里能架起一座可通车的桥。这样,“乡亲们无论得了什么病,都能以最快速度送到外面的大医院去。”邓前堆说。

不久前,在中央领导关心下,有关部门开始着手为拉马底村建桥。邓前堆说:“听到这个消息,我太激动了。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们呀。”

邓前堆还有一个愿望:目前,拉马底村卫生室有两间诊室和一间输液室,如果还能为远道而来看病的村民增设一间厨房和休息室就好了。

他还希望自己能掌握骨折复位技术。因为拉马底村乃至福贡县,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5%,常年在山上劳作的人们容易跌伤骨折。“如果有机会,我会努力学习的,村里人太需要这门技术了。”邓前堆说。

我相信这位善良村医的一个个美好愿望能尽快实现。

模范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9月5日,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揭晓,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两委”委员尤良英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另外,新疆和兵团的13人获提名奖。全国道德模范体现了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要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道德模范高尚品格,引导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消息传来,我区各地干部群众掀起了向全国道德模范学习的热潮。

走下领奖台,库尔班·尼亚孜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这一次我在北京参加了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仪式和座谈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心里受到了洗礼。我跟全国各地来的全国道德模范交流学习,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榜样还是很多,我找到了很多的差距,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和榜样,努力奋斗。通过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让他们成为最骄傲的最自豪的中国人。”

在库尔班·尼亚孜创办的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要始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奉献人民,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教师杨晨:“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我们学校的校长库尔班.尼亚孜今年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作为学校的老师我深感骄傲与自豪。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努力教好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有文化自信。”

为弘扬社会新风尚,传播正能量,阜康市滋泥泉子镇通过建立家风家训馆,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家风家训馆工作人员李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乡镇一名干部,通过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使我精神上受到洗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她为榜样,发挥阜康市家风家训馆教育作用,通过讲解家风家训,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大二学生麦迪娜·阿不力克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要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我作为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奋进、持之以恒,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和田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黄明东:“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我要学习道德模范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在援疆工作中,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情援疆,真心付出,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各项援疆惠民工程带来的实惠,不辱使命做好援疆工作。”

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cs车间积极开展学习“lez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总结lez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着中石化工程技术人员,在各个分公司,掀起了学习lez同志的高潮。lez同志身上聚集了许多优点,报效祖国思想境界方面、治学态度方面、科研创新方面等等,不一而足。cs车间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工程技术人员,为他们创造一切条件,充分发挥他们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讲理想,比贡献”,指导他们从各个方面向lez同志学习,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绩。同时在车间内部,通过各种方式和形式,大力宣传lez的先进事迹,并把其作为“双促”主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营造和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讲理想、比贡献的浓厚学习氛围,促进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根据分公司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大力宣传lez同志的先进事迹。

车间通过调度会、班组政治学习和车间及班组宣传报道网络等途径,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橱窗、报纸、局域网等方式,有重点、有步骤地把lez同志的先进事迹,传达到每个职工,从精神上振奋鼓舞他们,从具体事例上感动他们。

二、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观看《lez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光盘。

9月11日上午,cs车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共26人在车间三楼会议室观看了《lez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光盘,使他们全方位、多角度了解lez同志的先进事迹。车间按照要求做好学习签到和记录工作,并及时在局域网上做了学习的.通讯报道。

三、适时召开工程技术人员学习lez同志座谈会。

车间总支书记、主任xx会同其他领导,主持召开工程技术人员学习lez同志座谈会。工程技术人员从各个角度畅谈学习体会和感受,并总结了车间今年以来学习lez同志所采取的实际措施。

1.“1980年,美孚石油公司的中心研究室主任来华访问,介绍了美孚在分子筛领域的成功经验是搞新的催化材料,而不是搞催化剂。lez很受启发,便调查石化技术的创新历史,调查催化材料怎么发展,研究国外大公司怎么干,最后明确新催化材料是创造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工艺的源泉”。向lez同志学习,就是要提高外语阅读能力,直接吸取涤纶cs技术资料最前沿信息。cs车间工程技术人员的外语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比较好,有的一般。cs车间领导为了确保技术人员能够直接吸收涤纶cs国际最新资料,加大了外语学习和培训的力度。cs车间不乏外语人才,有学日语的,有学德语的,而这些语言又直接和cs的进口设备相关联。车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特长,直接购买国际学术资料,请他们翻译,为工程技术人员了解科技最前沿信息,提供帮助,确保了车间技术创新有序、有效开展。

2.“多年来,lez一直认为,要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没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是不行的”。cs车间领导干部十分重视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为他们的学习、进修、交流提供条件,创造机会。xx年初,派出poy装置工程师尹正路到上海学习新技术。同时聘请外来专家到现场讲课,开阔技术人员的视野,增加他们攻关信心。这次车间空冷战检修,车间设备组邀请了国内制冷大腕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董素霞同志,到现场亲自为职工讲课、培训和教授操作养护技能。与此同时,爱护和帮助每位技术人员,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情况,安排在不同岗位进行锻炼,在车间内部形成了重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了“双促”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xxx年9月1日上午,根据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安排,全体党员在大礼堂听取校内先进人物事迹报告.图书馆党支部高度重视这一活动,组织全馆党员参加.听完报告后,党员反响强烈,党支部为了巩固学习成果,于当天下午组织了全体党员进行座谈,让大家交流听取先进人物事迹的感受.

在座谈会上,同志们进行了踊跃而热烈的发言.大家对6位先进人物的事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6位同志有从事教学的,有从事科研的,还有做学生工作的,做领导干部的,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们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们都非常敬业,踏实工作.他们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大家.有同志说,以前学习先进人物事迹,都是通过电视或报纸的方式,总觉得这些先进人物离自己有些遥远,而今天,听到身边人的'先进事迹,感觉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如何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是每个共产党员需要思考并认真回答的问题.同志们认为他们的先进事迹,除在党员中宣传外,还应该在广大的师生员工中大力宣传,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塑造农大共产党员先进性新形象.最后,同志们表示自己要认真学习先进事迹,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学有标准,赶有目标,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模范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大家学习后深受感动。

一、心中有党,不忘初心。她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忘立党入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忘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任务是完成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部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她主动接受挑战,自觉服从组织安排。

二、心中有民,牢记使命。她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的冷暖,上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后,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工作非常艰苦,但她没有退缩,而是全身心投入到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走村串户,了解情况,鼓励群众树立脱贫信心,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跟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推动贫困村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她对工作从不熟悉到熟悉,最后做得有声有色有实效,她不负众望,一年多时间里,实现了村里88户418人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从原来的22.88%下降到2.71%。她让群众从不相信她到信任她,从不满意到满意。

三、心中有责,勇于担当。她对工作认真负责,把全村的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攻坚战当作一场重大战役来打,她自己既是参加这场战役的一名战士,又是这场战役的基层指挥员,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立志带领群众打好打赢这场战役,承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四、心中有乡,甘于奉献。她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完全有机会在大城市工作,但她知道自己的家乡还不发达,还有很多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下,她心中装着家乡,于是她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踌躇满志地加入到建设家乡的队伍中,为家乡的脱贫奔康、乡村发展大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最终实现了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的“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初心和愿望。

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同时,要认真总结我市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表彰先进,以历再战,为我市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学习人物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年来,社会上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习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他们,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坚持不懈的力量。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历和对这些人物的学习,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追求进步。先进人物的事迹告诉我,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保持对新知识的了解并不断提高自己。在我读到李小龙的事迹时,我被他为了追求武术的极致不断学习和钻研的精神所感动。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与时俱进,使自己不被时代淘汰。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像李小龙一样,保持对新知识的热爱,并不断奋进。

其次,我认识到学习需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当我了解到爱迪生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许多重大发明时,我深受启发。曾经,我也曾遇到过许多学习上的困难,但是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我懂得了只要坚持,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每当我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我都会以爱迪生为榜样,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直到取得成功。

再次,我明白学习需要有目标,才能不断进步。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我发现他们都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比如,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初衷就是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他始终坚持这个目标,并努力将其实现。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个人只有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并持之以恒。因此,我学习了马云的精神,为自己设定了几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努力朝着这些目标前进。

最后,我意识到学习需要勇于创新和不断尝试。先进人物的事迹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比如,比尔·盖茨创造了微软帝国,并成为了世界首富。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正是因为他敢于创新和尝试。因此,我从他的事迹中学到了勇于创新和不断尝试的品质,我会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并且勇于接受新的挑战。

通过学习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我深刻意识到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同时,学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勇于创新和不断尝试,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我决心在学习中保持进取的态度,不断追求完美,坚持不懈,直至取得成功。

模范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传递平凡的感动,彰显榜样的力量。9月15日至17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电视专题片《德耀中华》在中央广播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后,郧阳科技学校3000名师生通过电视、电脑等形式观看颁奖仪式,聆听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接受道德模范高贵品质的精神洗礼。

颁奖仪式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每个章节通过播放短片、现场讲述、颁授奖章、致敬礼赞等方式,深刻阐述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诠释了道德模范的精神价值,这些道德模范中不顾个人安慰救老人于千钧一发的“最美铁路人”徐前凯,对党忠诚、恪尽职守、积极抢险、不怕牺牲的英雄黄群,浴血沙场、精忠报国、潜心科研、悬壶济世和关爱教育的马旭,有深藏功名、尘封功绩,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的张富清,有见义勇为、一心为民、义无反顾、勇闯火海而壮烈牺牲的英雄李道洲……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震撼心灵。

全齐师生被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颗颗赤诚的红心、一串串闪亮的名字所感动、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化感动为力量,积极行动起来,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把初心和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勤奋工作,认真学习,争做爱岗敬业的表率;在生活中,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积极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该校要求全校师生,要学习贯彻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积极学习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掀起崇尚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热潮,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实践动力,不断弘扬传统美德,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校园氛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据了解,全国道德模范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截至目前,共评出408位全国道德模范和1740位提名奖获得者。这些模范人物都有着感人肺腑的事迹、催人奋进的力量,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集中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学习心得体会

山河恸哭,大地含悲。3月20日,凌晨1点,龙江县龙江镇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丁铁刚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与世长辞,享年48岁。

4月22日,龙江县委追授丁铁刚同志“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心系扶贫躬身为民。

丁铁刚生前在基层工作的场景。

丁铁刚,男,中共党员,1972年1月出生,达斡尔族,大学文化,高级兽医师。现任龙江县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龙江镇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是龙江县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自20__年12月开始,丁铁刚就一直承担着包村工作任务,先后任龙江县龙江镇腰公司村包村工作队副队长、九里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特别是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他更是脚踏实地,用对待亲人般的感情温暖着精准扶贫户,从精神上帮助贫困户树立起脱贫的信心,从行动上积极帮助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谋划脱贫措施。

徐平全是丁铁刚帮扶的精准扶贫户,以前一直在外地居住,20__年因病致贫后回到腰公司村。由于没有住房,丁铁刚协调村里,在腰公司村五间房屯,找到一间自来水看井房子,并自筹资金500多元,刷墙、换塑料布,收拾窗门,出钱、出力,为徐平全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丁铁刚看到徐平全有劳动能力,就鼓励他养殖肉牛,积极帮助申报肉牛产业扶贫项目。在饲养过程中,丁铁刚更是发挥专业特长,手把手教给他养殖技术,还帮助购买饲料、兽药等物资。在他的精心帮助下,徐平全的“扶贫牛”第二年就有了收益,6个月的改良和牛犊卖了8900元,给徐平全的生活带来了希望,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

20__年6月,龙江县发展木耳产业扶贫项目,丁铁刚再次被“委以重任”,从腰公司村调到木耳大棚生产基地工作。为了尽快熟悉木耳的生产管理技术,他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每天吃住在基地,几乎把整个人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了扶贫一线上,只为贫困群众吃饱穿暖、脱贫致富。

驻村驻心不负重托。

丁铁刚生前在基层工作的场景。

20__年7月3日,丁铁刚临危受命,任龙江镇九里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到任后,他利用两个月时间,把所有的政策从头学习了一遍,随后,开始入户走访,重新摸排了解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各户的致贫原因,并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研究解决办法。

精准扶贫户高代忠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高红于20__年考入佳木斯职业学院,由于家庭贫困20__年下学期就想辍学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丁铁刚听说后,主动找到高代忠,说:“家里再困难也要把学上完,这是你全家的希望啊!”他先后两次资助了1152元,如今,高红顺利完成了学业,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对于高老头的二女儿高霞,丁铁刚也是竭尽所能、一帮到底,积极协调龙江二中和县教育局减免学费、申请补贴。在他的帮助下,高霞也顺利高中毕业,考入了哈尔滨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而且她对未来充满理想,要专升本、考研,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同事朋友眼里,他总是那样阳光热情;在贫困户眼里,他总是“不差钱的”主儿,乐善好施。殊不知,他的家庭竟然债台高筑。据他的同学张辉介绍:“由于父亲常年有病,儿子学习艺术,去年妻子住院又花费5万多元,全家外债达到30多万元。为了缓解压力,他不得不卖掉了唯一的住宅,租房子住。”尽管如此,在扶贫路上,他依然出手大方,捐款捐物,助力扶贫事业。

在驻村扶贫的两年时间里,丁铁刚为贫困户脱贫谋出路,为村域发展谋良策,为群众幸福谋利益,结出了累累硕果。20__年,九里村扶贫工作从倒数变成先进,全村4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因扶贫工作丁铁刚被评为20__年“年度嘉奖”。就在他离世的前一天,因扶贫防疫的突出表现,县人大刚刚把他作为优秀代表,向市人大予以推荐。

履职尽责彰显本色。

丁铁刚生前在基层工作的场景。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按照龙江县“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要求,丁铁刚从20__年1月30日至3月3日,每三天轮一班,每班12小时,他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在龙江翰沃城卡口夜间执勤。20__年3月4日,根据上级“帮扶工作队全员进村返岗工作”的要求,丁铁刚又迅速返回村里,协助村“两委”开展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工作,千方百计帮助村里化解防疫难题。

王亮是九里村精准扶贫户,他因为智障,常年寄住在舅舅付元洲家里。付元洲家养了8头牛,疫情期间,母牛正处发情期,急需找“改良员”为母牛配种。而龙江镇仅有四位改良员,九里村没有。由于疫情,外村人员又进不来,付元洲不知如何是好,正在着急上火。丁铁刚知道情况后,立即与腰公司改良员李方义取得联系,随后又与必经之路的“两个卡点”取得联系。几经周折,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将付元洲家的困难予以圆满解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丁铁刚自觉把扶贫工作当作自己应尽职责和事业追求。他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通过党的扶贫扶志教育,九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实现了让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党组织培养了我,我必须随时听从党的号召,完成党交办的任务,愿意为党牺牲一切,乃至生命。”

担当使命润物无声。

丁铁刚生前在基层工作的场景。

为了落实产业带动扶贫政策,解决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丁铁刚多次主动找到郑氏果蔬总经理郑晓智沟通情况。通过沟通协调,郑氏果蔬除了每年为贫困户分红外,还吸收20多位贫困户到企业打工,参与栽土豆、摘蔬菜、摘草莓等农活,日均收入达到60到80元左右。

在龙江镇九里村道南屯走访时,他了解到由于管路出现故障,这里居民每年都有几个月吃水困难。丁铁刚积极向水务局争取项目。20__年12月,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项目完成,铺设管网6632米,入户安装水表水头龙各172个,总投资69.54万元,解决了436口人“吃水难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6人。

去年村里的“清化收”工作,丁铁刚负责督导和政策宣传,效果不错,多收回20多万元。但钱怎么花?大家一时没有主意。在村党委会上,丁铁刚提出:“秸秆离田是一项长期工作,建议村里购买设备,用于秸秆离田工作,可以为村里节省大量资金。”于是,村两委按照他的建议,花50多万元,购买了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今年秸秆离田更派上了用场,全村19208亩地,现在已基本接近尾声,村两委班子没有一点压力。

丁铁刚生前在基层工作的场景。

由于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丁铁刚身体多次出现异常。3月19日下午4时许,在九里村工作时,他再次感觉胸闷,心脏有些不舒服,嘴唇青紫。同事劝他到医院看一看。他说:“我这身体没问题,回家躺一会儿就好了。”同事开车把他送回家里。他在家里服用几粒速效救心丸后,便躺在了床上。晚间10点30分左右,他感觉心脏还是不舒服,被家人送到医院。在候诊期间突发心梗,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苍山有情,不负英雄。如今,丁铁刚走了,九里村的沟沟坎坎家家户户,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在九里村,他经历了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有过多少撼动人心的画卷,已经不再重要,而九里村今天的全面发展和贫困群众满意的微笑,才是他最大的慰藉。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这是丁铁刚生前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我们姑且再次奏响这一铿锵旋律,为他践行,送他远行。

“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学习心得体会

3月20日,凌晨1点,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丁铁刚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与世长辞,48岁的生命在扶贫之路上写完最后的句号。

疫情防控的铁后卫。

丁铁刚1972年出生在黑龙江省龙江县,达斡尔族,大学文化,高级兽医师,龙江县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长。

在大家印象中,丁铁刚身体结实,为人敦厚,有着达斡尔族人特有的豪爽,是足球场上雷打不动的“铁后卫”。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按照龙江县“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要求,丁铁刚积极主动参与到第一线的战斗中。从20__年1月30日至3月3日,每三天轮流一班,每班12小时,他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在龙江翰沃城卡口夜间执勤。

龙江镇司法所所长王奕回忆道:“一起站岗的日子很令我难忘,当时零下20多度,我们在野外守着卡点,帐篷特别冷,大雪天炉筒子都刮飞了,但他从不抱怨。”他说:“丁哥人特别好,很谦虚,会关心人,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烧炉子的活儿几乎让他包了!控制人员流动,讲政策,宣传引导,他都抢着干。”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丁铁刚始终冲锋一线,他的说法就是再当一次足球场上的“铁后卫”,让卡口“坚不可摧”。工作期间,他严格遵守龙江县防疫指挥部的决策部署,不辞辛苦,每天提前到岗到位,顶风冒雪,坚持执岗。期间,他多次对企图不遵照防疫规定,不按正规渠道进出县城的人员进行了有效劝返阻止,并耐心细致告知出入县城的正规渠道,对欲外出穿越卡口的人员进行劝返。在寒冷的户外,他坚守一个多月,无怨无悔。

20__年3月4日,根据龙江县委关于疫情防控和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帮扶工作队全员进村返岗工作”。丁铁刚迅速返回村里,协助村“两委”开展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九里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千方百计帮助村里化解防疫难题。

王亮也是九里村精准扶贫户,他因为智障,常年寄住在舅舅付元洲家里。付元洲家是村里的养殖户,养了8头牛。3月13日,丁铁刚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付家母牛正在发情期,急需找“改良员”为母牛配种。而龙江镇仅有四位改良员,九里村没有。由于疫情,外村人员又进不来,付元洲不知如何是好,正在着急上火。丁铁刚知道情况后,立即与腰公司村改良员李方义取得联系。

李方义说:“我可以去,但是从腰公司村到九里村要经过龙江县城北出口和九里村两个卡口,需要沟通协调。”丁铁刚随后又与必经之路的“两个卡点”取得联系。几经周折,经过各方援助,最终把付元洲家的困难得以解决。

防疫期间,为了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五类户”的基本生活和就医情况的了解,作为工作队长,他带领工作队员韩少强及村两委干部,采取电话、微信和个别入户等形式对全村48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出问题10个。他立即会同村两委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全部进行了解决,有效化解了疫情期间群众的焦躁情绪,解决了生活困难等诸多问题。

为了确保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不受疫情影响而返贫,他对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再次进行了彻底排查,了解贫困户的务工愿望和想法,重新梳理填报了《贫困户就业、产业扶贫有关情况统计表》,高标准地完成了12户贫困户就业需求和产业需求的信息采集工作。并结合本村实际新开发公益性岗位3个,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

在做好村级疫情防控和备春耕生产工作的同时,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扛在肩上,竭尽全力站好每一班岗。龙江县妇联主席、驻龙江镇山包村扶贫工作队长李冬梅对他这样评价:“丁队长工作有热情,有招法,能吃苦,做事严谨、细致,任劳任怨,有一种老黄牛精神,我们是邻村,他对我帮助很大,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扶贫战线的特种兵。

自参加工作以来,丁铁刚一直承担包村工作任务,特别是开展精准帮扶贫困户工作以来,他更是脚踏实地,用对待亲人般的感情温暖着精准扶贫户,从精神上帮助树立起脱贫的信心,从行动上积极帮助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谋划脱贫措施。

龙江镇腰公司村党总支书记孙国忠介绍说,从20__年12月开始,丁铁刚就参与镇派扶贫工作,任腰公司村包村工作队副队长,开展入户测算调查。20__年3月份开始,按照县里要求,丁铁刚既包村又包户,全村工作全面参与。孙国忠说:“丁铁刚这人做事可实在了,他帮扶的两户,如果没他以前的帮助,根本不会有今天的脱贫成果。”

徐平全是丁铁刚帮扶的精准扶贫户,以前一直在外地居住,20__年因病致贫后回到腰公司村。由于没有住房,丁铁刚协调村里,在腰公司村五间房屯,找到一间自来水看井房子。丁铁刚自筹资金500多元,刷墙、换塑料布,收拾窗门,出钱、出力,为徐平全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丁铁刚看到徐平全有劳动能力,就鼓励他发展肉牛养殖,积极帮助申报肉牛产业扶贫项目。徐平全饲养肉牛过程中,丁铁刚更是发挥专业特长,手把手教给他养殖技术,还帮助购买饲料、兽药等物资。在他的精心帮助下,徐平全的“扶贫牛”第二年就有了收益,6个月的改良和牛犊卖了8900元,给徐平全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干活也带劲了,整日满脸堆笑。

丁铁刚帮扶的另外一个精准扶贫户是个五保户,叫李俄敬,由于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丁铁刚经常像看望自己长辈一样,拿着礼品去他家走访。当得知李俄敬有慢性病,需要常年吃药,他就积极帮忙申请慢性病补助政策,每月可以免费领取150元的药品,从而减轻了经济负担。李俄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丁跟我无亲无故,却像亲人一样关心我、帮助我,真不知道咋感谢才好”。现如今这两户已实现提前脱贫目标。

龙江镇畜牧中心主任魏玉成说:“丁铁刚是个特别敬业的人,在扶贫期间,他始终不忘自己‘畜牧专家’的身份,他每次入户走访,都带着走访养殖户的任务,一边扶贫一边防疫,时刻把养殖户做为服务对象,谁家有困难随叫随到。”

在腰公司村林场屯杜国强家,今年69岁的老杜正在乐呵呵地给牛喂草。当他听到丁铁刚去世的消息时,一下子怔住了。他说:“丁兽医可是个大好人啊!我家这些年全靠养牛了,卖过四头牛已经收入4万多。”“我原来一点儿不懂养牛,是丁兽医教我技术,教我防疫、用药、消毒。没有他的指导,我家不会过得这么好!”

时任腰公司村包村工作队长于秀英说:“丁铁刚就像一头老黄牛,默默地做,默默地干,不计得失,不为名利。”

20__年6月,由于精准扶贫工作需要,龙江县发展木耳产业扶贫项目,需要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木耳大棚基地,指导管理木耳生产。经龙江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丁铁刚再次被“委以重任”,从腰公司村调到木耳大棚生产基地工作。

为了尽快熟悉木耳的生产管理技术,丁铁刚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为了争取更多时间,他带来电饭锅,每天住板房,煮方便面,吃住在基地,认真负责管理木耳大棚生产。

龙江县龙江镇农业站站长刘安国说:“我俩一起被派到木耳基地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那年雨水大,木耳晾晒经常赶上下雨,我们就顶雨收拾木耳,经常全身湿透。但他从不抱怨,工作始终认真负责,不怕脏不怕累,不让木耳有一点糟损。”丁铁刚常说:“我们自己累点不算啥,只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我们的付出也就值了。”舍己为公的精神可见一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丁铁刚日夜操劳下,木耳终于喜获丰收,而他却瘦了20多斤。几个月未回家的他,踏入家门的时候,妻子竟然没敢认。

九里村的主心骨。

投身开展精准帮扶贫困户工作四年来,丁铁刚三次变换“角色”,但他从无怨言。他笑侃:“在关键时候,组织上能想起我,证明我有存在的价值!”

20__年7月3日,丁铁刚临危受命,任龙江镇九里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九里村距离中心县城有九里地,是典型的城郊村,群众思想相对活跃,管理难度也自然加大。龙江镇人大副主席高丹说,丁铁刚到任时,九里村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各项工作都很滞后,尤其扶贫工作,被齐齐哈尔市巡查组通报批评,县、镇领导都很头疼。

由于九里村的特殊情况,在选人时,镇党委要求一定要选“人缘好的、能放心的、熟悉农村工作的、敢于负责的”。经全镇干部反复推选,大家一致认为,丁铁刚最适合,所以他临危受命。镇党委主要领导找到了丁铁刚时,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

丁铁刚到任后积极与村“两委”班子配合,精心谋划扶贫工作。他们到任第一天起,就开始利用两个月时间摸透情况,经常加班到凌晨二三点钟。

入户走访,重新摸排了解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各户的致贫原因,并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研究解决办法。在入户走访中,他一丝不苟,从不敷衍了事,面对面给贫困户讲解相关扶贫政策,和贫困户拉家常,有时一唠就是两三个小时。丁铁刚的话语如春风和煦、冬日暖阳,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拉近了干群关系。

精准扶贫户高代忠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高红于20__年考入佳木斯职业学院,由于家庭贫困20__年下学期就想辍学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

丁铁刚听说后,主动找到高代忠,说:“家里再困难也要把学上完,这是你全家的希望啊!”高代忠说:“我也没办法啊,可是孩子在学校已经吃不上饭了!”丁铁刚随手掏出兜里仅有的500多元钱,说:“高大哥,给孩子买饭吃吧,一定不要辍学,有困难就来找我!”

丁铁刚先后两次给他拿了1152元,每次都是倾囊相助。高代忠说:“等我有钱了,一定把钱还给你!”丁铁刚却说:“这是我资助你家的,等我有钱了,我会更多地帮助你!”

在丁铁刚的帮助下,高红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包吃包住。

随后,高代忠正在上高中的二女儿高霞也出现了吃饭问题。于是,丁铁刚一边拿钱资助,一边找到县教育局、龙江二中,帮助协调解决了高霞免费吃饭问题。在他的帮助下,高霞也顺利高中毕业,考入了哈尔滨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而且她对未来充满理想,要专升本、考研,实现自己的理想。

说起两个女儿,高代忠兴奋不已。但提起丁铁刚去世的消息,他又极度伤心。他说:“本打算过几年条件好了,把他的钱还上,没想到,我现在连报答的机会都没有了。”

据丁铁刚的同学张辉介绍:“丁铁刚由于父亲常年有病,去年妻子住院又花费5万多元,全家外债达到30多万元。为了缓解压力,他不得不卖掉了唯一的住宅,租房子住。”尽管如此,在扶贫路上,他依然出手大方,捐款捐物,助力扶贫事业。

丁铁刚为人正直,工作有招法,村两委对他都特别认可。“龙江镇九里村共有4个自然屯,总人口3650人,耕地面积16750亩,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全村共有贫困人口48户97人,目前已全部脱贫。”九里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广民说:“老丁工作认真仔细,他抓扶贫,一点儿也不用我们操心,入户调查一丝不苟,责任心特别强,就是在防疫站岗期间,他每天都要发微信,跟我聊一聊贫困户情况。”

在驻村扶贫的两年时间里,丁铁刚牢记党组织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重托,深深扎根基层,与九里村的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为贫困户脱贫谋出路,为村域发展谋良策,为群众幸福谋利益,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__年,九里村扶贫工作从倒数变成先进,全村4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因扶贫工作丁铁刚被评为20__年“年度嘉奖”。就在他离世的前一天,因扶贫防疫的突出表现,县人大把他作为优秀代表,向市人大予以推荐。

驻村两年,丁铁刚由“城里人”变成了“农村人”,不仅帮助九里村解决眼前的扶贫问题,更注重长远,研究解决九里村的未来发展问题。

为了落实产业带动扶贫政策,解决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多次主动找到郑氏果蔬总经理郑晓智沟通情况。通过沟通协调,郑氏果蔬除了每年为贫困户分红外,每年还吸收20多位贫困户到企业打工,参与栽土豆、摘蔬菜、摘草莓等农活,每天都能收入60到80元左右。

为了解决百姓吃水难问题,丁铁刚积极主动沟通协调,20__年12月,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项目完成,铺设管网6632米,入户安装水表水头龙各172个,总投资69.54万元,解决了436口人“吃水难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6人。

孔祥兆是九里村会计,丁铁刚经常和他在一起“算经济账”,探讨九里村的发展问题。孔祥兆说:“在扶贫之外,他没少帮村里出谋划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去年村里的清化收工作,丁铁刚负责督导和政策宣传,效果不错,多收回20多万元,村里有了积累,大家都很高兴。但钱怎么花?大家一时没有主意。”在村党委会上,丁铁刚提出:“秸秆离田是一项长期工作,建议村里购买设备,用于秸秆离田工作,可以为村里节省大量资金。”

村两委按照丁铁刚的建议,“把钱花在刀刃儿上”,去年“清化收”之后,花50多万元,购买了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用于犁田、松土、翻地。今年秸秆离田更派上了用场,全村19208亩地,现在已基本离田,村两委班子没有一点压力。

无论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丁铁刚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九里村干部和村民说:在精准扶贫最艰难的时候,丁铁刚来了;在我们马上取得胜利成果的时候,他却走了,给我们全村干部群众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学习心得体会

丁铁刚1972年出生在黑龙江省龙江县,达斡尔族,大学文化,高级兽医师,龙江县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长。

在大家印象中,丁铁刚身体结实,为人敦厚,有着达斡尔族人特有的豪爽,是足球场上雷打不动的“铁后卫”。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按照龙江县“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要求,丁铁刚积极主动参与到第一线的战斗中。从2020年1月30日至3月3日,每三天轮流一班,每班12小时,他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在龙江翰沃城卡口夜间执勤。

龙江镇司法所所长王奕回忆道:“一起站岗的日子很令我难忘,当时零下20多度,我们在野外守着卡点,帐篷特别冷,大雪天炉筒子都刮飞了,但他从不抱怨。”他说:“丁哥人特别好,很谦虚,会关心人,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烧炉子的活儿几乎让他包了!控制人员流动,讲政策,宣传引导,他都抢着干。”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丁铁刚始终冲锋一线,他的说法就是再当一次足球场上的“铁后卫”,让卡口“坚不可摧”。工作期间,他严格遵守龙江县防疫指挥部的决策部署,不辞辛苦,每天提前到岗到位,顶风冒雪,坚持执岗。期间,他多次对企图不遵照防疫规定,不按正规渠道进出县城的人员进行了有效劝返阻止,并耐心细致告知出入县城的正规渠道,对欲外出穿越卡口的人员进行劝返。在寒冷的户外,他坚守一个多月,无怨无悔。

2020年3月4日,根据龙江县委关于疫情防控和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帮扶工作队全员进村返岗工作”。丁铁刚迅速返回村里,协助村“两委”开展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九里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千方百计帮助村里化解防疫难题。

王亮也是九里村精准扶贫户,他因为智障,常年寄住在舅舅付元洲家里。付元洲家是村里的养殖户,养了8头牛。3月13日,丁铁刚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付家母牛正在发情期,急需找“改良员”为母牛配种。而龙江镇仅有四位改良员,九里村没有。由于疫情,外村人员又进不来,付元洲不知如何是好,正在着急上火。丁铁刚知道情况后,立即与腰公司村改良员李方义取得联系。

李方义说:“我可以去,但是从腰公司村到九里村要经过龙江县城北出口和九里村两个卡口,需要沟通协调。”丁铁刚随后又与必经之路的“两个卡点”取得联系。几经周折,经过各方援助,最终把付元洲家的困难得以解决。

防疫期间,为了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五类户”的基本生活和就医情况的了解,作为工作队长,他带领工作队员韩少强及村两委干部,采取电话、微信和个别入户等形式对全村48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出问题10个。他立即会同村两委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全部进行了解决,有效化解了疫情期间群众的焦躁情绪,解决了生活困难等诸多问题。

为了确保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不受疫情影响而返贫,他对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再次进行了彻底排查,了解贫困户的务工愿望和想法,重新梳理填报了《贫困户就业、产业扶贫有关情况统计表》,高标准地完成了12户贫困户就业需求和产业需求的信息采集工作。并结合本村实际新开发公益性岗位3个,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

在做好村级疫情防控和备春耕生产工作的同时,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扛在肩上,竭尽全力站好每一班岗。龙江县妇联主席、驻龙江镇山包村扶贫工作队长李冬梅对他这样评价:“丁队长工作有热情,有招法,能吃苦,做事严谨、细致,任劳任怨,有一种老黄牛精神,我们是邻村,他对我帮助很大,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学习心得体会

“大夫,求求你们了,救救他吧,他还活着!”“老公,你快睁开眼睛,你不能丢下我们娘俩不管啊!”这是妻子的呼喊,悲切无助,撕心裂肺。

“爸爸,你快醒醒吧!我已经长大了,以后家里的压力不再让你一个人去扛了!”这是儿子在哀求。

“多么好的人啊,你咋说走就走了!我们约好了还有下半辈子啊!”多位同事、同学放声痛哭。这是男人粗犷的哭声,更让人揪心地痛。

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在默然垂首,为生命的猝逝惋惜,但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丁铁刚却再也没有醒来,他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与世长辞,享年48岁,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山河恸哭,大地含悲。丁铁刚历经四年的扶贫之路,在此画上了句号。

家人眼中,他是“顶硬靠山”;群众心里,他是“畜牧专家”;脱贫攻坚,他是“钢铁战士”;防疫前线,他是“应急先锋”;面对群众,他是“幸福使者”;作为党员,他是“精神脊梁”。

1972年1月12日,丁铁刚出生在黑龙江省龙江县,达斡尔族,大学文化,高级兽医师。1996年1月参加工作,20__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__年至20__年任龙江县龙江镇兽医院院长,20__年起任龙江县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龙江县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丁铁刚的父亲是龙江县农业系统一名退休干部,母亲在家相夫教子,良好的家风熏陶,培养了他与人为善、谦逊有礼、宽厚仁爱的优秀品格。八年前,母亲离世后,他成了父亲的依靠,父亲由于患“小脑萎缩”精神恍惚,几天见不到他,就会不停地打电话。步履蹒跚的老父亲甚至经常打车到九里村看望儿子,有时一天去两趟,却说“好久没有看到儿子了”!

如今,丁铁刚作为家中唯一的“顶梁柱”轰然倒下,留下卧病在床的老父亲、没有工作的妻子,和一个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儿子,让一家人不知所措。80岁高龄的老父亲至今还不知道他最依赖的儿子已经不在人世。“我平时啥事都听他的,他这么一走,我感觉天塌下来了,我真不知道以后该咋活儿。”丁铁刚的妻子付静琦哭泣着说。

他是靠山,在家是妻子的靠山,是儿子的靠山,是父母的靠山,在村里是贫困户心中的靠山。在妻子心中,他永远是个好丈夫;在儿子心中,他永远是个好父亲;在父母的眼里,他是个孝顺的好儿子;在九里村干部群众心中,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工作队长。

在大家印象中,丁铁刚身体结实,为人敦厚,有着达斡尔族人特有的豪爽,在中学时代是足球场上雷打不动的“铁后卫”,所以同学们送他一个绰号“丁铁锤”,意味坚不可摧。正因为这些年大家没听说过他有什么身体不适,所以初闻噩耗,多人崩溃。

他的高中同学颜廷龙3月20日下午在朋友圈得知消息后,一路泪奔,从哈尔滨连夜开车赶回龙江。由于疫情期间一直没有开车,他不知道车缺机油,半路机车报警,找救援车拖到齐齐哈尔市区修理。赶到龙江县时已是后半夜11点,只为“看上铁刚最后一眼”。

21日出殡那天,由于疫情原因,只允许3车10人为他送行,许多人纵使无法靠近,也要在通往殡仪馆的路旁,远远地看上一眼,送他最后一程。

丁铁刚的堂姐丁砚君哭着说:“铁刚人都走了,没想到这么多好同事、好同学、好朋友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关心他的家人,让我们家里人非常感动。尤其是县有关部门领导来家里看望,让一家人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让我们觉得他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丁铁刚妻子付静琦说:“过去我家里的困难都是我老公一个人顶着,现在他去世了。虽然家里有一些困难,我相信我们娘俩会坚强起来,我和儿子有能力挺起这个家,让组织放心,让社会放心。”

丁铁刚的儿子丁祥东说:“我自豪我有个伟大的父亲,长大后,我也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也要去帮助更多的人,做一个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人。”

丁铁刚的“微信朋友圈”总是充满正能量。他的“朋友圈”尚能查到的最早一天,是2月21日大雪过后,他在城郊夜晚防疫站岗配发的四张图片:路、雪、灯光、救灾帐篷,标注:“‘疫’路蓝缕,共御国事,栉风沐雪,砥砺前行”十六个大字,表达他彼时的心情。

他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坚持党性原则,讲政治,明辨是非,心忧天下。3月19日,他的最后一个“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新闻,他从中节选了一段内容:“要以省域为单元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所辖县区均为低风险的省份,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会议要求,要落实外防输入重点任务。”

听说3月21日这天龙江县32名援鄂队员要回来了,丁铁刚很是兴奋,约好几位朋友准备一起观看欢迎仪式。如今,英雄们已经凯旋,他却意外步入了天堂。

疫情面前,丁铁刚一直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可是,“春天”来了,他却走了。

心系扶贫躬身为民。

在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九里村驻地,大门垛上的两面国旗还在迎风飘扬,但这里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丁铁刚却永远倒下了。

龙江县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畜牧养殖大县,猪马牛羊,鸡鸭鹅狗,几乎家家都有养殖。作为龙江镇兽医院院长、畜牧中心副主任,丁铁刚这样的“畜牧专家”,自然是老百姓家的“座上宾”,在农村也最受欢迎。由于他乐于助人,有求必应,所以,不只龙江镇,全县14个乡镇61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过他“行医”的足迹,他做过的好事更是不计其数。

韩少强是龙江镇九里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他工作20年来与丁铁刚一起工作有16个年头,对他也最了解。他说:“丁队长十分正直,有责任心,热爱农村工作,愿意与农民交朋友。这些年,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自参加工作以来,丁铁刚一直承担包村工作任务,特别是开展精准帮扶贫困户工作以来,他更是脚踏实地,用对待亲人般的感情温暖着精准扶贫户,从精神上帮助树立起脱贫的信心,从行动上积极帮助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谋划脱贫措施。据龙江镇腰公司村党总支书记孙国忠介绍,自20__年12份,丁铁刚就开始参与镇派扶贫工作,任包村工作队副队长,开展入户测算调查。20__年3月份开始,按照县里要求,丁铁刚既包村又包户,全村工作全面参与。孙国忠说:“丁铁刚这人实在是太好了,做事可实在了,真是太白瞎了!”“他帮扶的两户,如果没他以前的帮助,根本不会有今天的脱贫成果。”

徐平全是丁铁刚帮扶的精准扶贫户,以前一直在外地居住,20__年因病致贫后回到腰公司村。由于没有住房,丁铁刚协调村里,在腰公司村五间房屯,找到一间自来水看井房子。丁铁刚自筹资金500多元,刷墙、换塑料布,收拾窗门,出钱、出力,为徐平全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丁铁刚看到徐平全有劳动能力,就鼓励他发展肉牛养殖,积极帮助申报肉牛产业扶贫项目。徐平全饲养肉牛过程中,丁铁刚更是发挥专业特长,手把手教给他养殖技术,还帮助购买饲料、兽药等物资。在他的精心帮助下,徐平全的“扶贫牛”第二年就有了收益,6个月的改良和牛犊卖了8900元,给徐平全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干活也带劲了,整日满脸堆笑。

丁铁刚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凡事做到问心无愧,比啥都强。”他帮扶的另外一个精准扶贫户是个五保户,叫李俄敬,由于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丁铁刚经常像看望自己长辈一样,拿着礼品去他家走访。当得知李俄敬有慢性病,需要常年吃药,他就积极帮忙申请慢性病补助政策,每月可以免费领取150元的药品,从而减轻了经济负担。李俄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丁跟我无亲无故,却像亲人一样关心我、帮助我,真不知道咋感谢才好”。现如今这两户已实现提前脱贫目标。

龙江镇畜牧中心主任魏玉成说:“丁哥是个特别敬业的人,在扶贫期间,他始终不忘自己‘畜牧专家’的身份,他每次入户走访,都带着走访养殖户的任务,一边扶贫一边防疫,时刻把养殖户做为服务对象,谁家有困难随叫随到。”

在腰公司村林场屯杜国强家,今年69岁的老杜正在乐呵呵地给牛喂草。当他听到丁铁刚去世的消息时,一下子怔住了。他说:“丁兽医可是个大好人啊!我家这些年全靠养牛了,卖过四头牛已经收入4万多。”“我原来一点儿不懂养牛,是丁兽医教我技术,教我防疫、用药、消毒。没有他的指导,我家不会过得这么好!”

时任腰公司村包村工作队长于秀英这样评价他的工作:“丁铁刚就像一头老黄牛,默默地做,默默地干,不计得失,不为名利。”

20__年6月,由于精准扶贫工作需要,龙江县发展木耳产业扶贫项目,需要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木耳大棚基地,指导管理木耳生产。经龙江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丁铁刚再次被“委以重任”,从腰公司村调到木耳大棚生产基地工作。

为了尽快熟悉木耳的生产管理技术,丁铁刚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为了争取更多时间,他带来电饭锅,每天住板房,煮方便面,吃住在基地,认真负责管理木耳大棚生产。龙江县龙江镇农业站站长刘安国是丁铁刚当时的“战友”,他说:“我俩一起被派到木耳基地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那年雨水大,木耳晾晒经常赶上下雨,我们就顶雨收拾木耳,经常全身湿透。但他从不抱怨,工作始终认真负责,不怕脏不怕累,不让木耳有一点糟损。”丁铁刚常说:“我们自己累点不算啥,只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我们的付出也就值了。”舍己为公的精神可见一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丁铁刚日夜操劳下,木耳终于喜获丰收,而他却瘦了20多斤。几个月未回家的他,踏入家门的时候,妻子竟然没敢认,看着又黑又瘦的样子,妻子禁不住心疼地哭了!

驻村驻心不负重托。

参加扶贫工作四年来,丁铁刚三次变换“角色”,但他从无怨言。他笑侃:“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关键时候,组织上能想起我,证明我有存在的价值!”

提起丁铁刚任九里村工作队长的缘由,龙江县龙江镇人大副主席高丹就激动不已,那是她最难忘的日子,也是村里最困难的时刻。因此,作为九里村的包村领导,高丹对丁铁刚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对他的离世也更加悲痛万分,难以割舍。

20__年7月3日,丁铁刚临危受命,任龙江镇九里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九里”,顾名思义,距离中心县城有九里地,是典型的城郊村,因此,这里的群众思想相对活跃,管理难度也自然加大。高丹说,丁铁刚到任时,九里村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各项工作都很滞后,尤其扶贫工作,被齐齐哈尔市巡查组通报批评,县、镇领导都很头疼。

由于九里村的特殊情况,在选人时,镇党委要求一定要选“人缘好的、能放心的、熟悉农村工作的、敢于负责的”。经全镇干部反复推选,大家一致认为,丁铁刚最适合,所以他临危受命。镇党委主要领导找到了丁铁刚时,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

丁铁刚到任后,任劳任怨,很快进入状态。他积极与村“两委”班子配合,精心谋划扶贫工作。据与丁铁刚一同驻村的工作队员韩少强介绍,他们刚接手时,真有点懵,“欠账太多”,他甚至想打“退堂鼓”。丁铁刚却微笑着对他说:“男人这点累就想逃,怎么撑起家庭事业的一片天!”“少强,别急,就是因为有困难,组织上才派我们来的,大不了一切重头再来!”就这样,他们到任第一天起,就开始“补齐短板”,利用两个月时间,把所有的政策从头学习了一遍,他们一边“补课”,一边接受新的任务,所以经常加班到凌晨二三点钟。韩少强说:“有时我累了,闹情绪,丁队长就过来安慰我——胜利就在前头,曙光马上到来!”

随后,丁铁刚开始入户走访,重新摸排了解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各户的致贫原因,并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研究解决办法。在入户走访中,他一丝不苟,从不敷衍了事,面对面给贫困户讲解相关扶贫政策,和贫困户拉家常,有时一唠就是两三个小时。丁铁刚的话语如春风和煦、冬日暖阳,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拉近了干群关系。

每一次的入户,他都耐心地给农户讲解扶贫政策,群众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知道都会竭尽全力地帮助解决。

精准扶贫户高代忠今年73岁了,听说丁铁刚去世的消息顿时哽咽了。他激动地说:“老丁这人太好了,他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

原来,高代忠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高红于20__年考入佳木斯职业学院,由于家庭贫困20__年下学期就想辍学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

丁铁刚听说后,主动找到高代忠,说:“家里再困难也要把学上完,这是你全家的希望啊!”高代忠说:“我也没办法啊,可是孩子在学校已经吃不上饭了!”丁铁刚随手掏出兜里仅有的500多元钱,说:“高大哥,给孩子买饭吃吧,一定不要辍学,有困难就来找我!”

据高代忠介绍,丁铁刚先后两次给他拿了1152元,每次都是倾囊相助。高代忠说:“等我有钱了,一定把钱还给你!”丁铁刚却说:“这是我资助你家的,等我有钱了,我会更多地帮助你!”

在丁铁刚的帮助下,高红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包吃包住。

随后,高代忠正在上高中的二女儿高霞也出现了吃饭问题。于是,丁铁刚一边拿钱资助,一边找到县教育局、龙江二中,帮助协调解决了高霞免费吃饭问题。在他的帮助下,高霞也顺利高中毕业,考入了哈尔滨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而且她对未来充满理想,要专升本、考研,实现自己的理想。

说起两个女儿,高代忠兴奋不已。但提起丁铁刚去世的消息,他又极度伤心。他说:“本打算过几年条件好了,把他的钱还上,没想到,我现在连报答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同事朋友眼里,他总是那样阳光热情;在贫困户眼里,他总是“不差钱的”主儿,乐善好施。殊不知,他的家庭竟然债台高筑。据他的同学张辉介绍:“由于父亲常年有病,儿子学习艺术,去年妻子住院又花费5万多元,全家外债达到30多万元。为了缓解压力,他不得不卖掉了唯一的住宅,租房子住。”尽管如此,在扶贫路上,他依然出手大方,捐款捐物,助力扶贫事业。

丁铁刚妻子和儿子在九里村为他清理遗物时,在日记本中意外发现了一封感谢信:“尊敬的丁铁刚领导。我是九里村五保户韩守付,一年来,在您的关心关爱下,我生活很好,到年关又给我送来米面。由于你们的关心,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据九里村妇联主席焦阳介绍,韩守付今年73岁,是五保户,20__年通过政府资助,他家盖起了30平米的住房,内部装修都是丁铁刚帮助张罗完成的,而且每逢重大节日都要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他很受感动,就委托她转送了这封感谢信。焦阳说:“老丁这人特别好,每次陪他入户,看他对待群众总是那样和风细雨,总是那样认真实在,工作从不糊弄。”

“老百姓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这是丁铁刚常挂嘴边的话。但两年多来,他究竟帮助贫困户做了多少好事,却鲜为人知,因为他做事从不向任何人提起。他认为这些事太普通、太平凡了,他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然而,“滴水成河”,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塑造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丁铁刚为人正直,工作有招法,村两委对他都特别认可。高丹说:“他来到村里之后,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凡事主动伸手,根本不用我操心。”驻村以来,作为村党总支的一名支委,虽然只是“配角”,但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得到了所有人的信任,他发挥“调和剂”作用,使村两委班子“握手言和”,达到空前团结,全村形成了“劲儿往一处使”的工作氛围。丁铁刚还积极参与村里的所有工作,除了解决扶贫问题,他还积极帮助村里化解各种矛盾,抓党建、“清化收”、秸秆禁烧,处处做表率,做村两委班子最好的参谋与助手。

“龙江镇九里村共有4个自然屯,总人口3650人,耕地面积16750亩,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全村共有贫困人口48户97人,目前已全部脱贫。”九里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广民说:“老丁工作认真仔细,他抓扶贫,一点儿也不用我们操心,入户调查一丝不苟,责任心特别强,就是在防疫站岗期间,他每天都要发微信,跟我聊一聊贫困户情况。”

“老丁为人谦和,脾气特别好,跟每个人都相处融洽,我们平时处得都跟亲兄弟一样。”李广民说:“他来之前,我们这里扶贫工作是镇政府最头疼的地方,现在我们是其他村学习的榜样。他没了,对我们真是一大损失。”

九里村68岁的周天爽大娘说:“我并没找他办过事,但我是一名老党员,每次开会都能看到他。他那人太好了,对待老百姓,总是那样和蔼可亲,一点没有距离感;他体贴人,会关心人,总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这一点很了不起。”“我听说他没了,我半宿没睡着觉,眼前总能浮现他笑呵呵的样子。”

在驻村扶贫的两年时间里,丁铁刚牢记党组织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重托,深深扎根基层,与九里村的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为贫困户脱贫谋出路,为村域发展谋良策,为群众幸福谋利益,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__年,九里村扶贫工作从倒数变成先进,全村4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因扶贫工作丁铁刚被评为20__年“年度嘉奖”。就在他离世的前一天,因扶贫防疫的突出表现,县人大把他作为优秀代表,向市人大予以推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人死了也就死了,有的死了却值得人们怀念,丁铁刚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人。从事扶贫工作四年多时间里,他脚踏实地、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帮助无数贫困群众扭转了人生方向,走上了幸福的道路,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亲爱的家人、亲密的战友、牵挂的群众,再也没有醒来。

履职尽责彰显本色。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丁铁刚对党忠诚,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思想积极向上;对工作精益求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对待同志忠厚老实,助人为乐,以诚相待;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组织上对他“冲锋防疫”的高度评价。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按照龙江县“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要求,丁铁刚积极主动参与到第一线的战斗中。从20__年1月30日至3月3日,每三天轮流一班,每班12小时,他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在龙江翰沃城卡口夜间执勤。

龙江镇司法所所长王奕是第一个与他夜晚站岗的“战友”,他刚从南部乡镇调到本镇工作,与丁铁刚并不熟悉。但经过几个夜晚的“共同战斗”,却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丁铁刚的人格魅力。“一起站岗的日子很令我难忘,当时零下20多度,我们在野外守着卡点,帐篷特别冷,大雪天炉筒子都刮飞了,但他从不抱怨。”他说:“丁哥人特别好,很谦虚,会关心人,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烧炉子的活儿几乎让他包了!控制人员流动,讲政策,宣传引导,他都抢着干。”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丁铁刚始终冲锋一线,主动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宣传员”“组织员”“战斗员”,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全力彰显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使命担当!

按照丁铁刚自己的说法就是再当一次足球场上的“铁后卫”,让卡口“坚不可摧”。工作期间,他严格遵守龙江县防疫指挥部的决策部署,不辞辛苦,每天提前到岗到位,顶风冒雪,坚持执岗。期间,他多次对企图不遵照防疫规定,不按正规渠道进出县城的人员进行了有效劝返阻止,并耐心细致告知出入县城的正规渠道,对欲外出穿越卡口的人员进行劝返。在寒冷的户外,他坚守一个多月,无怨无悔。

20__年3月4日,根据龙江县委关于疫情防控和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帮扶工作队全员进村返岗工作”。丁铁刚迅速返回村里,协助村“两委”开展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九里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千方百计帮助村里化解防疫难题。

王亮也是九里村精准扶贫户,他因为智障,常年寄住在舅舅付元洲家里。付元洲家是村里的养殖户,养了8头牛。3月13日,丁铁刚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付家母牛正在发情期,急需找“改良员”为母牛配种。而龙江镇仅有四位改良员,九里村没有。由于疫情,外村人员又进不来,付元洲不知如何是好,正在着急上火。丁铁刚知道情况后,立即掏出电话,与腰公司改良员李方义取得联系。

李方义说:“我可以去,但是从腰公司村到九里村要经过龙江县城北出口和九里村两个卡口,需要沟通协调。”丁铁刚随后又与必经之路的“两个卡点”取得联系。几经周折,经过各方援助,最终把付元洲家的困难得以解决。

说起丁铁刚去世的消息,付元洲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连连说:“好人,好人,他真是个大好人啊!这样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人没了,真是太可惜,太白瞎了!”:“这两年我外甥的事就没少操心,今年又帮了我一个大忙,我本打算当面儿好好谢谢他,没想到人却没了。”“送葬那天我真不知道,要不我一定得去,他对我家太好了!”说着,再次眼圈发红,望向棚顶。

防疫期间,为了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五类户”的基本生活和就医情况的了解,作为工作队长,他带领工作队员韩少强及村两委干部,采取电话、微信和个别入户等形式对全村48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出问题10个。他立即会同村两委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全部进行了解决,有效化解了疫情期间群众的焦躁情绪,解决了生活困难等诸多问题。

为了确保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不受疫情影响而返贫,他对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再次进行了彻底排查,了解贫困户的务工愿望和想法,重新梳理填报了《贫困户就业、产业扶贫有关情况统计表》,高标准地完成了12户贫困户就业需求和产业需求的信息采集工作。并结合本村实际新开发公益性岗位3个,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

按照《龙江县脱贫攻坚干部回访工作方案》的要求,他逐户进行入户回访调查,将入户回访汇总的问题清单和台账报送镇扶贫办。对立查立改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佐证留痕,一并上报,对非立查立改的,明确了整改时限。在做好村级疫情防控和备春耕生产工作的同时,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扛在肩上,竭尽全力站好每一班岗。龙江县妇联主席、驻龙江镇山包村扶贫工作队长李冬梅对他这样评价:“丁队长工作有热情,有招法,能吃苦,做事严谨、细致,任劳任怨,有一种老黄牛精神,我们是邻村,他对我帮助很大,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丁铁刚自觉把扶贫工作当作自己应尽职责和事业追求。他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通过党的扶贫扶志教育,九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实现了让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党组织培养了我,我必须随时听从党的号召,完成党交办的任务,愿意为党牺牲一切,乃至生命。”

担当使命润物无声。

驻村两年,丁铁刚由“城里人”变成了“农村人”。九里村吴玉龙书记说:“他不像个当官的,没有半点官架子,平易近人、为人朴实,比我更像农民。可他确确实实是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丁铁刚的“远见卓识”,让村干部们心服口服。他不仅帮助九里村解决眼前的扶贫问题,更注重长远,研究解决九里村的未来发展问题。

为了落实产业带动扶贫政策,解决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多次主动找到郑氏果蔬总经理郑晓智沟通情况。通过沟通协调,郑氏果蔬除了每年为贫困户分红外,每年还吸收20多位贫困户到企业打工,参与栽土豆、摘蔬菜、摘草莓等农活,每天都能收入60到80元左右。

在龙江镇九里村道南屯走访时,他了解到由于管路出现故障,这里居民每年都有几个月吃水困难。为了解决百姓吃水难问题,丁铁刚积极主动沟通协调,向水务局争取项目。村里还接受他的建议,“冬季施工,避免砂石塌方”。20__年12月,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项目完成,铺设管网6632米,入户安装水表水头龙各172个,总投资69.54万元,解决了436口人“吃水难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6人。

精准扶贫户赵春勇对丁铁刚的感情更深。如今,在丁铁刚的帮助下,赵家住上了舒适的“扶贫房”,养了四头能赚钱的“扶贫牛”,日子越来越红火,夫妻二人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幸福。

但听说丁铁刚去世的消息,赵春勇眼圈一下之就红了,他哽咽着说:“这人太好了,有他在,我们感觉就像多了一个亲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没,太让人心痛了。”

赵春勇的妻子说:“头几天他还来到我家,问疫情对我家有啥影响?看看我家还有什么困难?”“因为他是畜牧专家,也没少往我家跑,没少帮我家忙,每次到我家都要到牛棚看一看。我家现在日子好了,可他一顿饭都没有吃过。”

孔祥兆是九里村会计,他和丁铁刚经常在一起“算经济账”,探讨九里村的发展问题。孔祥兆说:“在扶贫之外,他没少帮村里出谋划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听到他这个不幸消息,实在太揪心了,我怎么也控制不住眼泪。”

孔祥兆说,去年村里的“清化收”工作,丁铁刚负责督导和政策宣传,效果不错,多收回20多万元,村里有了积累,大家都很高兴。但钱怎么花?大家一时没有主意。在村党委会上,丁铁刚提出:“秸秆离田是一项长期工作,建议村里购买设备,用于秸秆离田工作,可以为村里节省大量资金。”

村两委按照丁铁刚的建议,“把钱花在刀刃儿上”,去年“清化收”之后,花50多万元,购买了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用于犁田、松土、翻地。今年秸秆离田更派上了用场,全村19208亩地,现在已基本接近尾声,村两委班子没有一点压力。

九里村中心屯中心街是过境路,过往车辆多,保洁员清理难度大,费用大,丁铁刚建议在中心街两侧清理后全部种植花草,既干净又美观,还能减少保洁费用。

九里村党总支书记李广民接受了丁铁刚的建议,计划今年在中心街将近1.5公里的过境路两侧,栽上鲜花,改善村屯环境。说到这里,他的眼眶湿润了。他说“今年夏天,道路两侧就会鲜花盛开,但是老丁却看不见了。”

连日来,丁铁刚带头坚守一线堡垒之夜,不辞辛苦、连续作战,他自觉克服生活困难,驻宿在村,毫无怨言。由于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身体多次出现异常。

3月19日下午4时许,丁铁刚在九里村工作时,再次感觉胸闷,心脏有些不舒服,嘴唇青紫。九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吴玉龙劝他到医院看一看。他说:“我这身体没问题,回家躺一会儿就好了。”吴玉龙开车把他送回家里。他在家里服用几粒速效救心丸后,便躺在了床上。晚间10点30分左右,他感觉心脏还是不舒服,被家人送到医院。在候诊期间突发心梗,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奉献者都是英雄,无论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吴玉龙感慨地说:“在精准扶贫最艰难的时候,丁铁刚来了;在我们马上取得胜利成果的时候,他却走了,给我们全村干部群众留下了无尽的思念。”龙江镇党委书记苑鹏飞伤心地说:“我本想疫情过后,好好犒劳犒劳这位钢铁战士,结果他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英雄城市,造就英雄人民。丁铁刚,一位扎根龙江扶贫一线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他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成为62万龙江人民的骄傲!

尾声。

在九里村,村民们都习惯喊他“老丁”。这份在村里习以为常的“亲热”,不仅是源于他的敦厚稳重,更源于他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时至今日,不管是家人、同事,还是九里村的村民,都无法相信那个永远笑眯眯的“老丁”,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3月20日早晨的阳光一样明亮,但“老丁”却无缘再见,龙江县众多微信朋友圈瞬间被泪水淹没,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社会各界都在扼腕痛惜他的英年早逝,追忆他平凡而不平庸的一生。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丁铁刚积极履职尽责,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扛在肩上,不松劲、不懈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践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敢于奉献的初心和使命,竭尽全力站好每一班岗;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长,他把责任写在本上,记在心里,付诸行动。

苍山有情,不负英雄。如今,丁铁刚走了,九里村的沟沟坎坎家家户户,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在九里村,他经历了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有过多少撼动人心的画卷,已经不再重要,而九里村今天的全面发展和贫困群众满意的微笑,才是他最大的慰藉。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这是丁铁刚生前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我们姑且再次奏响这一铿锵旋律,为他践行,送他远行。

模范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在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昆明市陈誌、左伟、桂源蔚3人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前一天,市委副书记、市文明委主任刘智会见3位获奖同志,号召全市干部群众向道德模范学习,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刘智与陈誌、左伟、桂源蔚3人交流座谈,详细了解了他们的事迹。昆明市德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誌以德为本、诚实守信,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获得了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永昌小学退休教师左伟义务在禄劝崇德小学组建合唱团,帮助贫困地区孩子学习音乐、走出大山,帮助当地群众实现“音乐教育脱贫”,获得了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云南警官学院刑事侦查专业学生桂源蔚两次进入火海救出被困受伤的邻居,展现了90后新时代青年人舍己救人的大义担当,获得了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提名奖。

刘智对陈誌、左伟、桂源蔚表示感谢和祝贺。他说,3位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为昆明市争得了荣誉,要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向包括他们在内的全市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学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向先进看齐,着力倡导好风尚、弘扬正能量,促进全社会向上向善。

下一步,昆明市将学习贯彻落实关于道德模范表彰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礼遇帮扶,深化典型选树,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敬和关爱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

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主题介绍)。

在当今社会,有许多先进人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伟大和正能量,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积极向上的态度。

先进人物的事迹表明,积极向上的态度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总是保持乐观、坚韧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不气馁。通过学习他们,我深刻体会到态度决定命运的道理。当我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试着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坚信自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这样我才能够保持前进的动力。

第三段:坚持不懈的努力。

另一个我学习到的重要经验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先进人物的事迹展示了他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失败和苦痛,但他们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他们相信只要自己持之以恒地努力,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这一点让我明白,成功不是短暂的一瞬间,而是付出持续努力的结果。因此,我鼓励自己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以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去努力追求。

第四段:勇于承担责任。

先进人物的事迹还教会了我勇于承担责任。他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域表现出色,而且对社会和他人负有责任感。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毫不逃避,反而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和影响。通过学习这些前辈们,我明白到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更要关注社会的需求,尽自己所能去付出和奉献。

第五段:培养良好的品德。

最后,先进人物的事迹也告诉我,培养良好的品德是人与众不同的关键。他们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与人相处上都是言行一致。他们尊重他人、守信用、正直无私,这样的品德让他们成为了他人敬仰和信任的对象。通过学习他们,我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希望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结尾段:结束语。

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我认识到积极向上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努力、勇于承担责任和培养良好的品德等因素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一直都在我心中,激励着我不断进步和追求更好的自己。我相信只要坚信自己,勇于迈出第一步,我们都能够成为一个先进的人物,创造出自己的辉煌。

“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学习心得体会

自参加工作以来,丁铁刚一直承担包村工作任务,特别是开展精准帮扶贫困户工作以来,他更是脚踏实地,以亲人般的感情温暖着精准扶贫户,从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起脱贫的信心,从行动上积极帮助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谋划脱贫措施。

龙江镇腰公司村党总支书记孙国忠介绍,从20__年12月开始,丁铁刚就参与扶贫工作,任腰公司村包村工作队副队长,既包村又包户。

徐平全是丁铁刚的帮扶对象,以前一直在外地居住,20__年因病致贫后回到腰公司村。丁铁刚看到徐平全有劳动能力,就鼓励他发展肉牛养殖,积极帮助他申报肉牛产业扶贫项目。徐平全饲养肉牛过程中,丁铁刚更是发挥专业特长,手把手教他养殖技术,还帮助购买饲料、兽药等物资。在他的精心帮助下,徐平全的“扶贫牛”第二年就有了收益,挣了8900元,给徐平全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干活也带劲了。

丁铁刚帮扶的另外一个精准扶贫户是五保户,叫李俄敬,由于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丁铁刚像看望自己长辈一样,经常拿着礼品去他家走访,还积极帮忙申请慢性病补助政策,每月可以免费领取150元的药品,减轻了经济负担。现如今,这两户已提前实现脱贫目标。

龙江镇畜牧中心主任魏玉成说:“丁铁刚是个特别敬业的人,在扶贫期间,他始终不忘自己‘畜牧专家’的身份,每次入户走访都带着走访养殖户的任务,一边扶贫一边防疫,谁家有困难随叫随到。”

20__年6月,由于扶贫工作需要,龙江县发展木耳产业扶贫项目,需要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木耳大棚基地,指导管理木耳生产。经龙江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丁铁刚再次被委以重任,从腰公司村调到木耳大棚生产基地工作。

为了尽快熟悉木耳的生产管理技术,丁铁刚带来电饭锅,吃住在基地,管理木耳大棚生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丁铁刚日夜操劳下,木耳喜获丰收,而他却瘦了20多斤。几个月未回家的他,踏入家门的时候,妻子差一点儿没认出来。

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不断涌现,他们的言行举止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我们不仅可以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而且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下面,我将结合我个人的学习经历,谈谈我对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先进人物的事迹给我带来了积极向上的影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书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老去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但健康老去有赖于创造的社会和家庭环境,有赖于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这让我深思:只有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才能实现健康老去。因此,每当我感到压力大时,我会回想习总书记的这句话,给自己鼓劲,积极面对困难,努力提升自己。

其次,先进人物的事迹让我明白奋斗的力量。他们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断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像李嘉诚先生一样,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努力工作,通过自己的不断奋斗,成为了业界的佼佼者。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辛勤努力的结果。因此,我坚信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也能创造自己的辉煌。

另外,先进人物的事迹激励着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像雷锋那样,他用自己无私的行动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说过:“人只有高尚的。斗志,才能进行高尚的事业;只有道德的。信念,才能永存于人民的心中。”雷锋的事迹告诉我,只有心怀善良、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才能成就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这种价值观也应该贯彻到我个人的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为他人着想,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

更重要的是,先进人物的事迹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王国强先生曾说:“只要努力,幸福就是奋斗来的。”他的事迹深深牵动了我。我深知生活中常常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但是只要我们始终相信自己,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那么困难也会变得渺小。正如王国强先生在面对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因此,我在面对困境时,会经常复盘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鼓励自己不畏艰难,坚定地走下去。

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我深刻意识到他们不仅是社会的风云人物,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的勤奋、坚持和努力无时不刻地在激励着我。当我看到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觉得自己也能够做到。因此,我会时刻铭记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并将其融入到我的生活中。

总之,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我从中汲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向上、奋斗向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面对困难的勇气,这些都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将指引我前行,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学习心得体会

料峭的春风从广袤的黑土地上呼啸而过,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九里村驻村工作队驻地门垛上,鲜艳的国旗迎风挺立,但驻村工作队队长丁铁刚却在春天到来前倒下了。3月20日,丁铁刚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48岁。驻村扶贫两年,他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与村民同甘共苦,全心全意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用真诚和爱心走进了贫困户心中。

疫情期间,他倒在了战“疫”一线。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在大家印象中,年轻时酷爱足球的丁铁刚身体结实,为人憨厚,工作起来像上紧了发条,停不下来,想不到这样一个钢铁汉子竟然倒下了。”九里村党总支书记吴玉龙不禁叹息。

3月19日16时许,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一线的丁铁刚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嘴唇青紫。吴玉龙劝他到医院看一看,但丁铁刚怕耽误手头工作,硬拖着不去。吴玉龙说:“大约晚上十点半,丁队长回到家后还是感觉难受,被家人送到医院,候诊期间突发心梗,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救回他。”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防疫工作任务增加,丁铁刚操心的事儿越来越多:从1月30日至3月3日,丁铁刚每3天轮流一班,每班12小时,坚持在寒冷的户外值班。疫情期间与丁铁刚在同一卡口的龙江镇司法所所长王奕说,“这里夜晚的温度经常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在野外守着卡点,即使有帐篷御寒,也觉得特别冷,丁队长从不抱怨,还很会照顾大家,几乎每天烧炉子的活儿都由他包了。”

根据安排,3月初,驻村工作队全员进村返岗。丁铁刚迅速返回村里,带领工作队员对全村48户脱贫户逐一排查,又会同村两委解决排查出来的问题,化解疫情期间群众的焦躁情绪。

赵春勇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也是丁铁刚重点帮扶对象。如今,赵春勇一家住上了舒适的新房,还养了四头能赚钱的“扶贫牛”,日子越来越红火。

“他是畜牧专家,平时总往我家跑,每次到家都要到牛棚看一看,牛的喂养、防疫、销路,全靠他帮忙,眼看着咱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他却不在了。”赵春勇流着泪说。

带着真情扶贫,他走进了村民心里。

九里村得名于距离中心县城有九华里,是个典型的城郊村,也曾是个矛盾集聚、人心涣散的落后村。

20__年7月3日,时任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的丁铁刚临危受命,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丁铁刚到任时,九里村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各项工作都很滞后,扶贫工作常被上级巡查组通报批评。

“就是因为难,组织才派咱来”,许多人都记得丁铁刚说过的这句话。到任后,他一头扎到扶贫工作中,挨家入户走访,重新摸排了解贫困户情况。每次入户他都一丝不苟,耐心地给农户讲解扶贫政策;群众遇到困难,只要他知道都会竭尽全力地帮助解决。拉家常、解难题,丁铁刚带着真情和爱心走进了贫困户心里。

贫困户高代忠的两个女儿当时都在上学,他一度产生让孩子辍学打工的想法。丁铁刚听说后,多次上门苦口婆心地“唠”,还自掏腰包资助孩子们完成学业。如今,高代忠的大女儿已大学毕业,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

“本打算条件好了,把他的钱还上,我现在连报答他的机会都没有了。”高代忠说。

丁铁刚不仅感动了贫困户,也赢得了村两委的支持。在他的影响下,全村劲儿往一处使、空前团结,扶贫工作焕然一新:20__年,九里村扶贫工作从倒数变成先进,4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英雄离去,思念长存。

“我平时啥事都听他的,他这么一走,就像天塌了下来。”丁铁刚的妻子付静琦哭着说。

丁铁刚的儿子丁祥东说,他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长大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做一个奉献自己、服务人民的人。

龙江县委副书记顾玉国说,丁铁刚同志心系贫困群众,以甘于奉献的精神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生前,丁铁刚喜欢用朋友圈记录工作中的点滴。“栉风沐‘雪’,砥砺前行”,这是他2月21日夜晚在卡口值班时,在朋友圈中写下的一段话,那天龙江县下了一场暴雪,最低气温零下25摄氏度。

如今,丁铁刚的朋友圈已不再更新。当记者翻阅这些文字,试图重构出丁铁刚的工作与生活时,找到了他留下的这样一句话:“以梦为马,以汗为泉,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