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读后感(专业16篇)

时间:2023-11-25 07:31:10 作者:碧墨 莫高窟读后感(专业16篇)

读后感是在阅读一本书籍后,对书籍内容及所引发的思考和感受进行总结和表达的一种文学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引人深思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展开思维和写作。

我心中的莫高窟读后感

滚滚的黄沙如海,没了历史远去的痕迹,往事一点一滴,任风沙洗涤旧迹。血色残阳中,鸣沙山崖上眼泪垂滴。

莫高窟,一个民族的骄傲,一个民族的悲哀。

读过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后,我同样“好恨”。面对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莫高窟本能地抵抗,却无能为力,只能任眼泪流下,埋藏在沙漠里,成为历史的印迹。这凝聚了民族的悲愁的眼泪让人记住了一段不平常的历史。

在这晶莹的泪珠中,我看到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那些西方的“使者”,把中国的文明夺取,还向世界宣告他们取得的成就,而中国敦煌研究者却是埋头苦干几十年,为敦煌洗刷屈辱,用事实诉说着中国古老的文明。

依旧黄沙路漫漫,依旧驼铃响彻玉门关,莫高窟,你不要再哭泣,那些岁月已成为旧迹,你的眼泪会让今天的每一个人串成一串项链挂在胸前,记忆着历史的足迹。

可是岁月虽以成为旧迹,但历史又重蹈覆撤。无数“莫高窟”在哭泣,泪串成的项链不堪负重的段裂。

不仅是莫高窟,许多的文化遗产都在眼泪中一点点被埋没,消失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是始作俑者,真正的罪人。

看那些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却看见丑陋的字符歪歪扭扭地刻在朱红的房墙上,看那些平仄押韵的诗句,却已变成俗不可耐的“歪调”。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韩国把端午节定为本国的特定节,并申报联合国。这让人匪夷所思。本是中国的节日,凭什么让韩国人抢了先?于是乎,国内舆论日益高涨,骂着韩国剽窃别国东西,似乎矛头一致的指向了韩国,确实韩国这样做显得太“厚脸皮”了。但转念一想,你中国人有那个时间与精力和别人叫嚣,何不坐下来静静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记得邓小平说过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原则,然而中国人似乎喜欢“拿来主义”,就像是当年吃了“闭关锁国”的亏,现在要一口气补回来,不管外国的东西是好是坏,总之“开放”是没错的。于是国内“节日市场”受国外“节日市场”的冲击,忘了本,只记住了上帝的生日。

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关于端午节你了解多少。结果没几个人答得全。要问“情人节”“光棍节”“圣诞节”,一个个争先抢后。要在古代,那准被误认为“假洋鬼子”。一谈到外国节日,这厢的两眼放光,形色兴奋,不觉让人好笑。你摆出一副讨好的嘴脸是要干吗?义务宣传外国文化?有情人没情人的凑个热闹,不知道现在屈原在湖底凉不凉;2月14日街上热闹非凡,宁静的湖面上却没有一点涟漪。

是啊,比起韩国人,我们应当羞愧,起码人家还真当回事,又是上报又是庆祝,不亦乐乎。我倒还真没听说过养母甚生母这一说辞,不过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韩国确实比中国做的好。

再说一说“模仿秀”大国-----日本。这个“投机取巧”专靠“模仿”别人取胜的国家,曾对他的老师进犯,现在又不老实的将自己的“黑手”伸进老师的衣兜,拿走《西游记》。经加工后,此《西游记》非彼《西游记》,成了《最游记》《七龙珠》诸如此类的畅销漫画。老师生气了,斥道:“你怎么对中国文化进行无礼的恶搞?”学生支支吾吾地说:“只是人物名字相同而已,与内容无关。”且不说这是不是在对中国名着的“非礼”。但单从内容来说,日本的《最游记》《七龙珠》等诸如此类貌似改编中国名着的漫画,确实内容与《西游记》天壤之别,毫无关联,也确实只是一些叫八贼、悟空、唐三藏、悟静的人物,这和张三、李四、赵钱、孙李一样作为一个代号。八贼,悟空又不是专利名,叫张伟的也遍地有。虽说改别人老祖宗的东西是有一些大不敬,但从改编内容上看也并不算坏,要不《最游记》也不会在亚洲风好几年。我想某些人总不至于无聊到看见别人改自己的东西获得大成功后眼馋,心生报复吧!大家总归是文明人。不过说心里话,我宁可看这样富有创意的作品,也不愿意反反复复看一部只是由剪纸动画,到平面动画,到真人版,到3d动画,内容上却毫无变动的,单纯在炫耀动画技术发展的片子。

中国人总是情感战胜理智。总喜欢推卸责任,寻找外因。往往内因是物质变化发展的根据,不能忽视内因的存在。自家的东西被拿走只会在家门口大声嚷嚷,却也不愿意走动一步,更别说追上去要回来。自己的东西就算放在家里,腐烂了,风化了,化成灰飘走,才会有一点反应,不痛不痒的“悼念”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我与余秋雨先生产生了共鸣,或许真的被外国人拿去了好吧。起码我们以后在某个国家还能看到这些可爱的文化遗产。我不愿看到这些文化遗产在国人的冷漠中消失。

我们的生活越富裕,这种无奈与心酸就与日俱增。物质生活不与精神文明成正比,在现在人看来,老祖宗的东西不过是封建残留物,是糟粕。崇洋媚外,不自主创新,不会弘扬民族化,遇到事情也只会吵吵嚷嚷,事情过后太阳还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莫高窟的损失,不是王道士的错,是全中国人的错;不是敦煌研究者的遗憾,是全中国人的遗憾;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是全中国人的责任。

同样的,还有多少文物在流泪?

园明圆,乐山大佛,北京胡同……。

泥人儿,剪纸,元宵灯……。

端午,清明,中秋……。

难道最后的话语也将被“hello”“baby”所代替?

莫高窟有一个就行了,同时,莫高窟的悲剧有一次也就够了。

莫高窟的眼泪在闪耀,冰冷地刺穿了我的心!

《莫高窟》课文读后感

“中国的文化古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是的,莫高窟就是其典型的例子。读完整篇文章,被他那精美的文字所吸引。利用色彩的变化,娓娓述说着历史的变化。不仅道出政治的更替经济的变化,更难能可贵的交代了莫高窟壁画的时序性和差别性。从艺术的角度阐述时代的变迁以及艺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北魏战事激烈,“色泽浓厚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当色彩“畅快柔美”的时候,是那英勇的隋文帝统一了中国。唐代,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辉煌的历史。大唐帝国,以一个帝国来称呼,一点都不恭维。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各民族团结,大量的外族人开始融入唐代社会。这时的色彩也开始爆发,爆发的并不野气,“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五代的“色流更趋精细”,“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沉着”。当“欢快的整体氛围”不在拥有,色彩灰黯,舞蹈者的“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的时期。大宋的国土已经支离破碎。到元代,那艳丽的火红的亮丽的红色已经失去光泽,不再拥有属于它的光环......

莫高窟的魅力不仅仅是局限于艺术,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的四重交织,让人在这大漠之中感到生命的可贵。

莫高窟的神秘,也许不是余秋雨能写明白能述说清楚的,只有等你自己去解谜了。期待莫高窟之行。

最后想说,余秋雨,你牛。让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您的文字功底和艺术功力,更让我能感受到如同和您一起站在莫高窟的洞窟之中感受它的魅力。谢谢您的《莫高窟》,《文化苦旅》我将进行到底。

莫高窟读后感,《莫高窟》读后感

我终于缓慢的践行着信誓旦旦的诺言,躺在床上看书.尽管还是心猿意马的眼神飘忽不定,忽而扫一眼电脑,忽而瞄一眼电视,但毕竟算是潜下心了,我说,我手里捧着的毕竟不是鼠标,也不是电视的遥控器。我暗喜自己可以的,真的可以的,就这样吧!我手里捧着的是书,一本还发散着墨香的书。

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风。读着余翁的《莫高窟》,却又起这样一句似曾相识的话,是在哪里看见过?却又累积在我层层叠叠的记忆深处,如今被触动某根神经方被想起。记忆这种东西,就像是冬眠的动物,不去触碰它,是绝然不会蠕动的。

莫高窟,那处大漠深处的荒凉,总是让我想起漫天弥漫的黄沙,一种粗犷,一份悲凉,还有一种向往!我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有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的灵感无处不在,也许那样的一种空灵更适合写作的吧,我又想起了那个才女子“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我也终于随着作者的文字,神游了沙漠,神游了莫高!

泡上些许的绿茶,看着茶叶在杯中缓缓沉浮并逐渐伸展开来,水的颜色慢慢变得色泽明显,空气里弥漫着淡然的清香,手里捧着一本书细细品茗,那是我向往的情景,读书便不再是读书了,而是了一种意境,一种享受!今天我决定享受这样的意境,尽管有附庸风雅之嫌,我还是想风雅一回。

《莫高窟》有这样一段描写:一路上都看见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在问路,他们不懂中文,只是一连声的喊着:“莫高!莫高!”声音圆润,如呼亲人。我的眼前便真的活灵活现的出现了几个金发碧眼老外的形象,我折服于余翁文字的功力。

莫高我是没去过的,不过却想起前年初春时候“清东陵”之行。得知我有时间去,朋友便早早做了安排,只是天公不太作美,天气有些的阴冷,还飘起了星星点点的雪花,景区很大方圆几十公里,几乎看不见什么游人,我们车开的很慢,当地的朋友介绍沿途景点的由来,间歇偶有车超过我们“嗖”的便远去了,当那条12公尺宽,六公里长的神道,出现我眼前时,几个外国人也进入了我的视线,他们背着厚重旅行包,手里捧着单反的相机,蹒跚着行进在神道上,似乎并不觉得外面的寒冷,他们一脸的真诚,让我想起“布达拉宫”虔诚的朝拜者,就差一步一叩首了。

当我们匆匆的拍了一些照片,好作为到此一游的。

证明出来的时候,那几个外国人才刚刚走到陵区的门口,比起我们的走马观花他们真的虔诚许多。

我们的历史究竟还有多少人真的愿意了解?我们的文化究竟还有多少人传承?我们还有多少人真的愿意静下心来读书。

这个浮躁的社会!浮躁的生活!浮躁的心灵!浮躁的人!我们还要浮躁多久?

《莫高窟》读后感

莫高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达了作者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情。

全篇通过叙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开凿时间,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地介绍了乐樽和尚在三危山对面筑窟造像,发誓使之成为圣地的宏愿,以及这个宏愿实施的过程。喻示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在历代学者、艺人、工匠、僧人的吸收、融合、改造中,产生和形成了伟大的中国佛教艺术。描述了莫高窟艺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作者用艺术史家的眼光和诗人的语言在我们面前展现出莫高窟艺术傲视异邦、吐纳百代的独特魅力。

随后,点出莫高窟艺术的伟大而独特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由于这种历史的层累性,因而至今仍然轰传。同时简洁而明快地勾勒了遗存在莫高窟的一幅幅生动的`壁画,不仅仅是宗教艺术,而且是历史的画卷,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它们描绘了当时的现实社会,表达了人民的喜怒哀乐,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骄奢淫逸,同时显示出我国古代彩塑匠师们的高度智慧和卓越的创造才能。通过作者的感受。莫高窟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它呈现的是多方面的生命,因此,在莫高窟,“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接着,作者用排比的方法,充满哲理的诗化的语言来集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说明伟大的莫高窟艺术是“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的融合,它是超越宗教的宗教,是具有宗教风貌的美,又是美的宗教,作者举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和甘肃省歌舞团创作的歌舞“飞天”的例子,深刻地、令人信服地深化了这个道理,同时又照应了前文所说的莫高窟艺术“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最后全文的总结,作者表达了自己意犹未尽、无以忘怀的感情。人离开了敦煌,离开了莫高窟,但心情却无法平静。到另一个佛教艺术胜地旅行,仍然罹莫高窟,进一步点出莫高窟艺术给自己带来的强烈的震撼。作者浮想联翩,带出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日本作家写的《敦煌》,德国作家写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并非文外之笔,而是作者对莫高窟艺术辗转反侧、难以忘情的表达,也是作者对莫高窟艺术在“飞天的后人”生活的土地上继续吐纳“富有现代精神”艺术的期望。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们看惯了标榜散文的精巧灵活之作后,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如一股罡风劲吹。.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衮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子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象,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哒哒的马蹄声显得空廓而响亮。让这么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公元366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支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对应。

三危金光之谜,后人解释颇多,在此我不想议论。反正当时的乐樽和尚,剎那间激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暮色压着茫茫沙原。

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信士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年长日久,新的洞窟也—一挖出来了。上至王公,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全向这座陡坡凿进。从此,这个山岙的历史,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当声。

工匠中隐潜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前代艺术家的遗留,又给后代艺术家以默默的滋养。于是,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纔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

从哪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到这里,都非常遥远。在可以想象的将来,还只能是这样。它因华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

我来这里时刚过中秋,但朔风已是铺天盖地。一路上都见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在问路,他们不懂中文,只是一迭连声地喊着:“莫高!莫高!”声调圆润,如呼亲人。国内游客更是拥挤,傍晚闭馆时分,还有一批刚刚赶到的游客,在苦苦央求门卫,开方便之门。

《莫高窟》读后感

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位于甘肃省的三危山和乌沙山之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其中的第194窟是一尊力士,这是属于盛唐的作品。他满身肌肉,很发达,后面有一把大刀;面部很肥,眼睛凶神恶煞;上身半裸。看起来栩栩如生,就像真人一样。

我想,这可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啊!那时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只有用石头、铁凿、锤子,认认真真的雕刻、打磨出来,如果是稍有不慎,可能雕塑就会毁掉。雕塑一尊雕像,需要坚定的信念、高超的技艺,还有一生辛勤的劳作及几代人的努力。

读莫高窟读后感

紧接着,跟随作者的笔,我从外面筑有道士塔的广场走进了《莫高窟》。这篇文章跟《道士塔》那样的悲怆不太一样:像是一个受了伤的人回到家的安心,对着家里的好玩意如数家珍。在这里我又知道了一个人,他叫陈万里。他是一个英雄,却鲜有人知吧?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外国人坏得很,他们用化学药水把敦煌的无价壁画粘走,带回自己的国家;这里的外国人就说的是美国人,他们先后两次来到敦煌实行盗窃,在第二次来到敦煌的时候,他们备足了化学药品,来弥补第一次药品不充足的遗憾。但是这次他们没有成功,因为他们的翻译陈万里先生偷偷的把此事在乡间传播,暗地里发动农夫前去掣肘,致使美国人无功而返。试想如果不是陈万里先生的暗中活动,那后果是不堪设想。

这件事情在我心里如点亮了一束光。让我有了一些思考和感触:道士塔之于莫高窟,一个在外一个处内,书内的篇幅安排如此,地理位置也是如此,一个内一个外;在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皮肤业已溃烂,流脓,王道士这样一个蛀虫蛀开了表皮,凿开了一条深深的沟,但是无论怎样我们的文化内核里都有一束如陈万年们般的希望之光。强敌压境时,它幽幽闪光,不熄不灭;复兴之时,它发扬光大,砥砺前行。千百次的跌倒又千百次的爬起,绵延不断绝,我想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内核。

莫高窟》让我对敦煌又产生了兴趣,它像是《道士塔》的一粒解药。等到储备充分时,我要去看看,因为那里有大历史。

读《莫高窟》有感,《莫高窟》读后感

人们的未来,便是要在这里颗星体上创建一种相关真、善、美的宗教信仰,找寻一种皈依人的本性至纯的信仰,摆脱一条通往心里崇高净土的朝圣路!

莫高窟给予大家的,并不是佛教故事,并不是艳丽色条,更并不是佛教圣地的知名度。如同余秋雨老先生说的它好像也要深得多,繁杂得多,也奇妙的多。它是一种聚会活动,一种感召,一种欢乐,一种释放出来。源远流长的佛家理义被孤独舞者演译得酣畅淋漓;上千年的宗教史和文化史在身人相融中述说和传送;虔敬的信仰,为美的信心在偶遇的一瞬间暴发。经历了这类仪式的人,一定不容易忘掉仪式的清洁与精湛。

要是还有机会,我一定会投靠这类仪式,接纳神明的洗礼和陶冶,清洁填满冲动的身体和生命。走在分别的朝圣道上的信男善女也一定会时刻仰头,仰望正前方金光闪闪,千佛显圣。

不一定有哪些宗教信仰,但一定要有一种信仰,坚信真心实意始终击败邪海聪慧始终战胜愚昧,心里的造物主始终在朝圣道上引导着大家,一步一步跋涉到天堂。

我们都是飞天的后代!

读《莫高窟》有感,《莫高窟》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莫高窟》这篇文章,这一篇文章让我认识了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几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大量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所以现在仅存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地方。

通过阅读我懂得了:敦煌莫高窟是我们华夏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我们华夏民族朝代的兴衰,岁月的轮回,生命的存亡,是我们华夏民族的骄傲,是一个永久不灭的神话,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应保护或继承这一份经久不衰的神话。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着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和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去探索更多的未解之谜。

读《莫高窟》有感,《莫高窟》读后感

这星期,我们不仅了解了丝绸之路,还领略了莫高窟那辉煌的一幕。在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的莫高窟。她(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莫高窟内保存着两千多尊惟妙惟肖的彩塑,它被称为佛的世界,也被称为千佛洞。莫高窟内现存有四百九十二个洞窟。莫高窟不仅有彩塑、洞窟,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在《沙海明珠敏、莫高窟》中,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啊!我多么渴望做一抹色彩,点缀在祖国的画廊里!”这一段是作者韩素情走出莫高窟时由衷的心意。我虽然没有到过敦煌莫高窟,但是我反复地读《沙海明珠莫高窟》,莫高窟的景色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心理。

莫高窟,文化艺术的宝库,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莫高窟读后感,《莫高窟》读后感

人类对于自身的起源总在不断地探求,不断地寻觅,这种热情和执著一代又一代从未熄灭。那里有某种神秘的呼唤,某种与血脉相连的情愫。

于是《莫高窟》写进了教材。那是历史在某一个瞬间遗留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华夏文明的璀璨明珠。那彩塑、那壁画,无不凝聚祖先血液中某种殷红的期盼,那飞天的舞姿如此神奇,那美丽而迷离的眼神永远闪烁在那个混沌的、只有浪漫的想象的岁月,那是祖先对人类文明的理解、渴求还是某种含糊的解释;那微笑的神灵呀,只有我们——华夏民族的后裔才能在烟尘中读懂,因理解而膜拜。于是才有了今天演绎的敦煌舞曲,才有了一本又一本读来让你性灵澄明的敦煌故事,那里有向往,有抗争,有血有泪有叹息,也有微笑!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这是课文中的两个介绍彩塑和壁画的段落。尽管这种穿透历史的仰望有些吃力,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效的补充完全可以缩短仰望的距离。可以展示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特别是美仑美奂的飞天,并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收集大量的资料,如彩塑、壁画丰富的图片和《藏经洞发现与敦煌遗书流散》等补充阅读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让他们再写写阅读的感受,再补充一些历史文化的文本阅读。这些都做过后,心里仍然不够踏实。走在濠河桥畔,侧目望去——南通博物馆群落。

她真实记录着南通悠久的历史文化,生动展现着南通建设的丰硕成果;堪称融人文和科学于一体的故乡史诗,集气质与风韵于一身的城市画卷;是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积淀丰厚的教育资源,更是广阔生动的文化课堂。

家乡的记忆!和丝路花雨一样的记忆!

当学生真正走进博物馆时,似乎已经熟睡的历史文化顷刻间在学生凝视的目光中激动地醒来,在这鲜活的阅读方式中,城市的记忆一次又一次被打开,并得以如此明亮地被继承和延续,记忆就不仅仅只是记忆了。一旦静默的建筑和凝滞的文明碎片被温柔地触摸和理解时,历史的血脉和现代乃至未来便被畅快地联结起来。

俯察家乡热土,沉淀历史记忆,接受文化熏陶。孩子们在凝望、触摸、捡拾、体验中继承着优秀的历史文明,在浸润和濡染中培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这是教育的责任,也是语文的责任。

莫高窟读后感

今天学习了《莫高窟》一课后,我了解到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位于甘肃省的三危山和乌沙山之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其中的第194窟是一尊力士,这是属于盛唐的作品。他满身肌肉,很发达,后面有一把大刀;面部很肥,眼睛凶神恶煞;上身半裸。看起来栩栩如生,就像真人一样。

我想,这可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啊!那时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只有用石头、铁凿、锤子,认认真真的雕刻、打磨出来,如果是稍有不慎,可能雕塑就会毁掉。雕塑一尊雕像,需要坚定的信念、高超的技艺,还有一生辛勤的劳作及几代人的努力。

多少远去的马匹,落在尘封的路途,依稀听见"哒哒"的马蹄和嘶吼声。

多少醒着的灵魂,在敦煌无尽的苍穹,任由我想象,在圣地的石窟,我紧紧地攥住飞天的梦想。

课文中的敦煌,不禁让我在心底惊呼,这才是艺术,这才是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而这种信号充满了敦煌,这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够面对着它而保持平静。

这样的敦煌,不朽于中华大地的敦煌,东方的艺术圣地,如此壮阔,如此庄严,如此神圣,如同我的祖国,如此的令我骄傲。

莫高窟读后感

细想人生,如梦。廿载之途,始于微步。襁褓之始,落于民户,髻角犹发,自然快活,置于黄发,天性未缚。飞来横祸,含泪度过,坚强犹且,求学若渴,步步至此,实为艰途,等闲视之,一笑且过。友朋几人,时有唱和,人生如此,亦不为过。

劝君莫贪繁华,此殊不值刻求,须记千年繁华如流水,只剩得人去楼空。惟兢兢业业,为己事,为国荣,小可齐家,大可治国。出门君子,磊落大方,身行于世,道德至,术业专,踏实奋进。如斯,自可由他花开花落,任他云卷云舒。更有幸,可呼友,红泥小火炉;殊难得,携佳丽,春江花月夜。

至此,足矣,则待老之将至,可名至实归,望江水东逝,无愧于心,亦无愧于世。日:且由他去。

后记——夜读《莫高窟》,有感,顿觉人生之短暂,实应有所追求,明是非,知取舍,张弛有度。谨记之,与诸君共勉。

《莫高窟》读后感

作者:陈明珠。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考。

情景导入、确定研究主题。

1、导入:

2、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很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景氛围。

使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网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点击进入莫高窟网页,认真阅读2-4小节,“网学习。

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

3、通过“在线测试”、“学与玩”来巩固所学知识。1、带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利用教师准备的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2、利用位置或兴趣爱好组成各个不同的兴趣学习小组,学习相关内容,讨论相关问题。

3、学习之后可利用“在线测试”和“学与玩”来测试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1、通过学习指南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究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3、通过“在线测试”和“学与玩”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自由。

交流。

1、组织学生进入”讨论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提出质疑。

2、教师可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根据自己对知识的学习,进入”讨论交流“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见解。1、通过畅谈深化学生对莫高窟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解释、组织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在”讨论交流“里畅谈就像同学们平时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一样,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交流的氛围。

拓展。

延伸。

1、引导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边游览边介绍。

2、把学习所得利用计算机制成演示文稿、word小报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信息博览“上网浏览相关网站,并且提供为学生解题的“教师留言簿”。1、组织学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莫高窟的美丽风景。

2、通过”信息博览“继续了解有关莫高窟的资料。

3、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给教师留言,教师会给你满意的回答。1、通过”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课文内容,把知识消化透彻,把知识用活。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快速收集、处理、组织信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用留言的方式来及时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交流的快速、方便。

莫高窟读后感

因为曾经读过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特别喜欢他的散文,清新豪迈,不冗长繁琐不矫情。所以,这次的作业内容我选择了品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篇《莫高窟》。

余秋雨说莫高窟是一个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敌方,一个活了千年的生命.。他说它华美而矜持,富有而远藏,说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他说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一种狂欢,一种释放。

莫高窟给与我们的',不是佛教故事,不是鲜艳色条,更不是佛教圣地的名声。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的多”。博大精深的佛教理义被寂寞舞者演绎得淋漓尽致;千年的宗教史和文化史在身人交融中诉说和传递;虔诚的信仰,为美的信念在邂逅的一瞬间爆发。经历了这种仪式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仪式的洁净与高超。

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他在《.废墟》中说过这样的话:“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在他看来,废墟就是过去的写照,是现在和未来前进的基石。莫高窟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的废墟,它浓缩了中国太多的历史,这莫高窟早在1600多年就存在了,它经过了多少代人的亲手打磨,注入匠心,浸透智慧。故一朝大显于尘世,顿时惊艳不断,不止是游人,学者,不止是艺术家。于此,秋雨先生一再感慨,一再沉思,时而想象,时而述说,总之是入情入理。在这里,你会觉得废墟不废,它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场,值得飞天后人的我们代代珍惜。

他说的这些,我大都可以理解。

我在高中之后也曾去过一次莫高窟。从敦煌到莫高窟车开了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里,除了开始,其他时间的景色几乎一模一样。黄沙,黄土,一片黄色,偶尔会有几棵胡杨几株骆驼刺,太阳很高很大,天空万里无云。

我曾经想象过莫高窟的样子,粗犷而神秘。但是等我真的看到莫高窟的时候,才知道,其实我的想象远不及它千分之一,她是那么壮丽,那么浑厚。

讲解员说莫高窟并不是一个人,一个朝代造就的。他们把钱变成石窟中的一尊尊佛像,不论富有还是贫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了自己的信仰,每一个朝代都是如此,然后,千佛洞便出现了.

这种对于信仰的执着追求让我深深的的感动着,也深深地敬佩着。

一切为宗教信仰而来的人,双眼晶亮;一切苦旅者的人,浩浩荡荡。

敦煌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它是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只要有机会,我便会投奔这种仪式,接受神明的洗礼和熏陶,洁净充满欲望的身体和灵魂。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的信男善女也一定会时时抬头,仰望前方——金光闪闪,千佛显圣。

不一定有什么宗教,但一定要有一种信仰,相信真诚永远战胜邪恶,智慧永远击败愚昧,心中的上帝永远在朝圣路上指引着我们,一步一步跋涉到天堂。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莫高窟读后感

《文化苦旅》是从初二开始读的,记得犹为清楚的是《贵池傩》我连题目都没能认全。曾经能背诵自序中的大段文字,也会感叹中华大地的鬼斧神工,也会欣赏余老的文字功力,只是我还不明白他的“苦”在哪里。

高中的时候在几次传阅中把我的第一本《文化苦旅》遗失了,于是又去买了一本,再次翻阅,那久违的昏黄的书页看到的是与当年不一样的心情。从莫高窟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时风雨天一阁那座公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江南小镇,双从吴江船到时牌坊,不是是春歌夏曲还是秋韵冬情,最后平复心跳,还是要回归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肃。我还没有能力探索中华文明的底蕴,但即使只是读书也还是愿追随余老的脚步,看一看中华大地上悠久的历史,寻一寻历史背后隐匿的文明。很想去一次敦煌,看看作者笔下的莫高窟,感受一番沙漠深处的遗存是如何的炽热亦温煦,抑或狂放且沉着,去聆听那些古老的故事体会瑰宝痛失的心情。我不是个学者,只是个学习者,还只能到从文字中感受一些自己浅显的认识,我想也只有在踏上那片土地的时候才有资格说了解了苦旅背后的真正辛酸吧。

上大学的时候从家中带了几本书,其中就有《文化苦旅》,只是闲置了很久都没有再去细看。也曾想过自己向往已久的都江堰在经历地汶川地震后如今是什么样子了,是否还有让人莫名紧张疑似山崩即至的感觉;也感叹过自己至今也没能看成贵池的傩仪傩戏,无法触摸作者笔下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大二上学期偶然翻阅了那篇《上海人》。

当时并没有很深的感触,只觉得当代人文文化并没有太多值得深考的价值,没想到后来有机会去了一次上海。我喜欢老北京的胡同,欣赏西安的古迹,只是从没想过去上海看看,只觉得一座现代化都市,看高楼么,大连有,看景致么,不见得比大连好多少,至于人文,那时我并没有如此深刻的认知。可是还是去了,原来,上海的文明真的不仅仅在于他是一座现代化都市,像《上海人》中说的,到上海旅行,领受最深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上海人。走在大街上,坐在地铁里,停留在商场中,即便不说话也很快就会被辨认出来,这就是这个有着特殊文化方式的上海文明,当然,如果没有看《上海人》,即使当时被认出来也不会有现在这种意识去感受原来这就也是文明,这也是当代文化走向问题吧。

《文化苦旅》是我喜欢最长久的一本书,也是我在不同阶段都原意深读的一本书,或许我的认识仍然浅显的很,但是既然是解读文化,我想每个人的认识与体会也应该有所不同吧,所以,我愿意继续追随你的脚步。

《莫高窟》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莫高窟》这篇文章,感觉非常气愤,莫高窟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他的藏经洞里有数也数不清的经卷、绣画和法器,并在墙上画了精美的壁画。

由于王道士的无知和我们国家的贫弱,导致帝国主义的盗宝分子都接二连三的来到莫高窟拿走了许许多多的文物。被盗的文物都是我们祖国的无价之宝,却就这样被外国人拿走。我读了这篇文章,为旧中国的贫弱感到可惜,为新中国的强大感到自豪!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来保卫我国的文化遗产,让我国更加繁荣昌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