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专业21篇)

时间:2023-12-02 21:10:41 作者:琉璃

在教学计划中,我们需要明确每个学习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使用参考。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1、几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研讨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1、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

2、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复习: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情境:蓝灵鼠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今天他又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摆小棒。大家看他是怎么摆的?课件出示与教材图相似的小棒图(先出示30根小棒,再出示5根小棒)现在,你也像蓝灵鼠那样自己摆小棒。

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摆的。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

2、学生按教师要求和同桌举例认识加数、加数、和。

3、学生按图进行操作、交流、表达,然后汇报交流。

4、举例认识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组内说,再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出的,并板书:30+5=35。

教师讲解加数、加数、和。让学生重复这些内容,举例说说。

回到情景图,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还剩多少根?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样想的?交给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算理。

讲解被减数、减数、差。方法同上。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实践与应用。

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自主小天地:学生把自己编的题写在书上。

完成练一练的1、2、3题(可采用多种形式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看图说题意,并列式计算。

第4题对口练习:可采用教师和一名学生先做示范(可加、可减)再让同桌进行练习。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数数、抽象数的概念以及数的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每一幅图观察得非常清楚,描述得很到位,尤其在教学10的组成时,把图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观察主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还运用主题图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爱劳动、讲卫生的教育,使学生在认数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二、重视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数学学习必备的素养之一。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观察要求是:做到有条理,最好能多角度。表达要求是:用数学语言说完整的话。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达到了会观察、能表达。

三、“用数学”教学扎实有效。

本单元开始出现“用数学”的内容,这是学生今后学习“解决问题”做铺垫,在这一内容中,学生开始接触条件(目前还没提到这一用语),学会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一知识点在本单元是学得最扎实的,大部分学生会根据图意完整的叙述题意,并根据问号所在的位置提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太慢,这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2、做题时,很多学生不看题,凭感觉做,不知道何为检查。

3、还有一些学生分不清左和右。

4、关于序数和基数还没有区分,如不知道“从左数第6个”与“左边的6个”到底有什么区别。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研讨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1、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

2、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复习: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情境:蓝灵鼠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今天他又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摆小棒。大家看他是怎么摆的?课件出示与教材图相似的小棒图(先出示30根小棒,再出示5根小棒)现在,你也像蓝灵鼠那样自己摆小棒。

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摆的。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

2、学生按教师要求和同桌举例认识加数、加数、和。

3、学生按图进行操作、交流、表达,然后汇报交流。

4、举例认识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组内说,再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出的,并板书:30+5=35。

教师讲解加数、加数、和。让学生重复这些内容,举例说说。

回到情景图,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还剩多少根?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样想的?交给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算理。

讲解被减数、减数、差。方法同上。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实践与应用。

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自主小天地:学生把自己编的题写在书上。

完成练一练的1、2、3题(可采用多种形式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看图说题意,并列式计算。

第4题对口练习:可采用教师和一名学生先做示范(可加、可减)再让同桌进行练习。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难点:正确操作10以内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学具,用学具摆出10以内数。

1、认识方格学具。

请同学们打开学具盒,看一下学具盒里的卡片尺有几种颜色,长短一样吗?卡片尺上的竖线把卡片尺分成了什么样子?(方格、或方块样子)。

2、用方格学具摆10以内数。

(1)找出有3个方格的卡片,它是什么颜色的?找出5个方格的卡片,它是什么颜色的?再分别找出有1、2、4个方格的卡片,把这5个方格卡片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起来,并下边对齐竖放在桌面上。

(2)找出红色6个方格卡片,这个卡片与前5个卡片有什么最大不同?(双层,能抽拉长短)把它抽成7个方格,再改抽成9个方格、10个方格。

(4)把白色的双层卡片抽成7个方格、绿色抽成8个方格、黄色抽成9个方格、红色抽成10个方格,桔红色的抽成6个方格,并按顺序排在5个方格卡片后面。

1、认识加法操作。

(2)5个方格与3个方格合并拼接后,与有8个方格数的卡片同样长,我们就说5加3等于8。

记作:5+3=8读作:5加3等于8。

(3)根据上面的例子同学们你会用方格卡片操作7+2、4+6、1+8吗?试试看。

(4)巩固练习操作计算3+4=6+3=8+2=4+5=。

2、认识减法操作。

(1)请同学们拿出7个方格的卡片,从中去掉3个方格,看还剩几个?

(大家讨论)怎样去掉?(方法:1、划去法2、用手或纸遮盖法3、用3个方格卡片反盖)。

(2)从7个方格中去掉3个方格的操作叫做减法操作,把它用式子表示就是:

7-3=4读作:7减3等于4。

(3)同学们根据7-3=4的操作你会用方格卡片操作6-2、9-5、10-4吗?(请同学们用方法3分别操作出结果,并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4)巩固练习操作计算6-4=9-6=8-5=10-8=。

三、课堂综合练习。

1、看一看:哪两条卡片尺拼起来和有8个方格的卡片尺同样长?有几种不同拼法?

2、自主操作计算:7+2、7-2、4+6、9-5。

5+4、7-5、7+3、10-6。

四、本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图自己学会了10的加减法,通过讨论学会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说明大家很聪明,回家后请你在生活中也找一找有关10的加减法。

《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在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算得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2.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怎样快速口算出一个大概的结果。

3.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4.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汇报,归纳。

5.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小结:我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可有不同的`方法,在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一个精确的数时,就可以通过估算算出一个大概的数。

6.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7.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8.完成练习六第3题,学生交流汇报。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手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以具体事物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方法内化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3、巩固练习,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的1t。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设计了“猜一猜,纸片盖住的小棒可能是几根”的问题,这是一个答案不唯一的内容。设计该题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加深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同时,为学习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做铺垫。这样的问题,学生初次学习,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对问题加以解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再交流。接着通过“谁的糖块多,谁的糖块少”的问题,引出数的大小比较。把语言描述和符号表示对应地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体会符号和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数感。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11到20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经历将生活经验抽象为的过程。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三、教学重点:

知道11~20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用小棒表示数,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同学们拿出小棒,今天我们还要用到它。

(二)做游戏。

(三)引导自学。

让同学们看书中的两幅图,交流讨论并质疑答疑。

(四)专项训练。

82页试一试。

(五)综合训练。

练一练1、2.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5—美好回忆第20—23页【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要求: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课标解读: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算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材分析】。

在引导学生认识千以内及万以内的数的同时,始终将数的估计与数的认识结合在一起,并专门设计了本信息窗,呈引导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这张板报大约有多少字?”等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估计的策略与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事物的过程,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近似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板报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引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策略进行估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估一估学生能够认识到估算的必要性。

2、掌握几种简单的估算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算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课件【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

二、三检测目标。

1、2的达成【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点分析】。

一、复习导入。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二、探索新知。

师启发诱导,学生进行交流。

师:再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估算一下,你能不能尝试着将日记大约的圈一圈,圈。

成几部分,然后从一个圈中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字,从而估计一下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

生:动手圈一圈,将这篇日记大约圈了5次,大体上20个字圈一圈,这篇日记大约共100个字。

三、巩固新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通过自主练习第。

1、3两题巩固一下估算的方法生做练习,师生交流估算的方法。

四、课堂检测。

完成课本21页第。

2、4题。

五、授课小结。

美好回忆。

一行约有10个字,共10行一共大约100个字。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来到了。校园里的小树刚刚醒来,她们穿上了鲜亮的绿衣裳;小草也从土里偷偷里钻出来了;花坛里鲜花盛开!校园里真是美极了!为了保护好这美丽的校园,我们要开展一次绿色行动。

二、新课学习。

活动一。

师:小朋友,你想参加“校园护绿”行动吗?你知道行动中要做些什么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挂牌、浇花。

活动二。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师:根据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对学生加以表扬,对提出的问题加以总结,然后从易到难,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加以解决。

如: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6+3=□(个)。

再引导学生探讨算法,学生可能有多种算法,只要合理就要加以表扬。

小练习: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

21+8=4+53=。

(针对学生表现情况,即时表扬或奖励)。

生: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棵花?”。

师: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棵花?”呢?

列出算式:23+20=□(棵)或20+23=□(棵)。

师:你知道怎样计算吗?请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交流,师适时进行指导)。

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

23+20=43(2)十个十个的数23、33、43……。

小练习:小朋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

45+30=10+36=。

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引导学生用摆小木棒的方法加以比较,再列出算式计算。

浇花的比挂牌的少多少人?

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

活动三。

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个位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十位相加)。

三、课堂练习:

1、你们太棒了,老师真佩服你们!我们班的绿色行动该做些什么呢?(给小树挂牌、浇水、栽树、挖坑……)。

a、同桌讨论b、全班交流。

2、看谁算得快。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生交流)。

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但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题,而且还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希望小朋友们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出色!

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集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明白算理。

教学准备:1-10数学卡片、算式卡片、头饰。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教学。

一、第1题教学。

今天,动物园来了很多小客人,他们都想找一个好朋友,可是却没能找到。让我们班这些聪明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忙找一找。

分给10个人动物头饰,一张数字卡片。

要求:

1、找出的好朋友必须是两个数合起来组成10。

2、边唱《找朋友》边做。

3、汇报:________的好朋友是_________。

二、第2题教学。

解放军叔叔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打靶的本领。

看第2题,明确题意。

独立完成,校对。

三、第3题教学。

1、整体估计是黑棋子多,还是白棋子多。

2、数一数每种棋子的数量。

3、进行比较:_______比______多_______。

_______比______少_______。

4、完成练习,校对。

四、第4题教学。

1、看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小组交流。

五、第5题教学。

老师看时间,要求在2分时间内完成。

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六、第6题教学1、分小组模拟比赛。2、小结评议。

七、教学游戏:

理解8的组成:你出6,我出2。你出(),我出()。

八、回顾总结。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些口算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一定要加以重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正因为它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我们加强了算理的理解,这一点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在我具体介绍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

教材安排了3个小节,共8个例题,具体结构如下。

1.主题图:

鉴于主题图的情境离学生比较远,在修订教材时我们修改了主题图,改成发书的情境(注意,这里不是发学生的新课本,是发“环保小卫士”的宣传册),主题图中的小情境均在后面的`例题中得到了使用,使主题图很好地发挥了作用。

2.属于原来内容结构的部分。

从总体上来说,第一小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二小节(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三小节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例1、例2在内容结构上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只是如上面所说的,在呈现加减法的算理时,增加了计数器的呈现(原来是小棒呈现),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加(减)的是几个一还是几个十,为学生理解后面的“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打好了基础。此外就是一些细节上的变化。

具体来说,如,p62例1,通过发书的情境引出10+20,对照摆小棒图呈现了计数器图,是学生清楚地看到是1个十和2个十相加,为下面学生说的算法提供了支持。紧接着让学生通过迁移,探索如何计算30-20,并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p65例2教学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内容与实验教材相同,细节处理与例1是相似的,这里不再重复。

p70例2教学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实验教材相比,除了简化了数量关系外(原来带量“元”),呈现了两种算理与算法,实验教材只体现了退位(打开一捆再减),打开后再怎么减并没有体现。左边的方法是:打开一捆做破十减,结果再加上剩的几个十和几;右边的方法是:将打开的10和原来的几个合并,做20以内的减法。之所以这样呈现,是因为前面学生有丰富的破十减的经验,很自然地迁移过来,但这种方法要求记忆的量比右边的方法要大;右边的方法其实是我们进行竖式计算时要用到的,也比左边的方法更简洁。因此右边的方法是我们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并熟练的。

3.新增的内容。

第三小节中的例3、例4、例5是新增的内容。

(1)例3(p74)。

鉴于实验教材中的小括号出现的有些晚,我们在修订教材时做了调整,在将小括号的内容移到这里教学,原来的义务教材也是在这部分内容中引入的。引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可以增加式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二是为后面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这部分内容老师们都很熟悉,不再赘述。

(2)问题解决:例4、例5。

在实验教材里,这里安排的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在修订教材中由于对整个解决问题的结构做了重新调整与丰富,这类问题被移到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而本单元则新编了2个解决问题:连加和连减相同的数,丰富了解决问题的内容。从整个知识结构上来说,它们一方面可以巩固学过的加减法知识,另一方面为二年级学习乘除法做了一些铺垫。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除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外,重点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如画图、操作、加法或减法计算、数数等。因为内容比较简单,不再详述。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这次级部内讲的是复习课,内容是100以内数的整理与复习。重点训练学生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能力。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并不会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基于学生的学习特征,整节课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说出基本的计算方法教师对其进行整理。我设计了口算、填空、看情境图编数学故事列算式、练习、达标测试等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巩固旧知。但如何上好这枯燥无味的计算练习课呢?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教学中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对这节课的设计谈一下我的想法。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的设计平铺直叙,没有活动设计,所以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缺少了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应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或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把枯燥无味的练习课上得生动有趣。

二、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我认为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对比较难掌握,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较难。在教学中,我就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对比较容易的适当减少练习次数。这样减少盲目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反馈练习,分层提高。

考虑到要面向全体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想到有浅入深,先设计几道口算及填空练习,再总结计算方法,再逐一加深到变式的练习,最后达标测试。在这一环节我也注重学生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多次复述计算过程。

一节课下来,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比较顺畅,就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沉闷了点。如果能更好的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点,加点有效的活动那就会更好。

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的能力。2、掌握整十数加、减十数的口算方法。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不进位加和进位加)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不退位减和退位减)1、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减法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整理和复习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的理解,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计算。2、通过对已学的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整理,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初步的分析和解题的能力。

4

单元测试及测试情况反馈。

检测本单元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2

合    计。

13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机灵狗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图片“机灵狗”】它给我们带来了一组题:1、口算:3+2= 怎样想?3个一加2个一得5个一;2+7= 想: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6-3= 想:6个一减3个一得3个一;9-4= 想:9个一减4个一得5个一;2、口答:30里面有( )个十,60里面有( )个十.4个十是( ),    9个十是( ).3个十和4个一组成( ),4个十和5个一组成( )。二、探究新知师:机灵狗发现没有难倒你们,它又出了一道比较难的题,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1、教学例1的加法(投影主题图)(1)师:红花有几盆?黄花有几盆?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几盆?请思考:你是怎样想出来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a、数的方法:10、20、30。b、计算的方法:1+2=3所以10+20=30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d、10里面有一个1十,20里有2个十,加起来一共是3个十就是30。e、摆小棒:一捆小棒+两捆小棒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板书:20+10=)(2)全班重点汇报:摆小棒法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摆、怎么算的? (先摆两捆小棒表示20,再摆一捆小棒表示10,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是3捆小棒,也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20是2个十,10是1个十,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教学例1的减法紫花有几盆?叔叔搬走10盆紫花,请思考:还剩几盆紫花?板书:30-10=(1)师:30-10表示什么?(表示从30里面去掉10)这样的减法题你知道怎样想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可以摆小棒,也可以口算.(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再让一个学生到投影机前边摆小棒边说:(摆3捆小棒表示30,拿走1捆就是去掉了10,还剩2捆,2捆就是20,所以30减10等于20.)(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30减10等于20.)(想:10加20等于30,所以30减10等于20.)3、小结:刚才我们研究的题目有什么特点?(都是整十数相加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师:做这样的加减法,怎样想呢?(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相似,只是计数单位不同,10以内的加、减法是几个一加、减几个一,得几个一;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机灵狗看到同学们这么会学习,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表现更出色.【“机灵狗”】 三、巩固练习1、看图列式计算出示图片“做一做(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的第1题)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左边有40瓶墨水,右边有20瓶墨水,一共有多少瓶墨水?)谁会列式?(40+20=)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这幅图还可以理解成什么意思?(两边一共有60瓶墨水,右边有20瓶,左边有多少瓶?)怎样列式?(60-20=)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请你独立计算出这两道题的得数,把它写在书上.2、口算:3+2=4+5=6-4=30+20= 40+50= 60-40=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订正:每组题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每组题相加或减的数相同,但计数单位不同.每组的第1题是几个一加或减几个一,还得几个一;第2题是几个十加或减几个十,还得几个十.)三、巩固练习出示图片“做一做(3)”.(教材第58页做一做的第3题)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珠子,怎样列式?请你独立完成这两道题.订正: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第1题是40+3=43,第2题是40+30=70,注意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4、对比算:40+3=60+2=7-5= 40+30=20+60=70-50=同桌一组,各做一行,完成以后互相检查,对比说不同.5、口算比赛:教材第58页练习十的第2题、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前五名同学发小红旗)。

第二课《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2、初步学习会“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3、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仅指新授课,不含练习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包有多少本?  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1)数学书有多少本?(2)语文书有多少本?(3)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4)一包数学书比一包语文书多多少本?(一包语文书比一包数学书少多少本?(5)数学书和语文书共多少本?30+8=? 整十数加一位数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列式后可直接口答结果;要求数学书和语文书共多少本?也要先知道数学书的本数;35-30=?告诉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今后要研究的.今天研究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5+3=  35+30=3、合作探究: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动手操作,很容易把单根小棒合在一起,把正捆的小棒合在一起,也就是先算5+3=8,再算30+8=38.)4.再次探究:怎么算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自己摆小棒,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么想的.(摆小棒、交流算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探讨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5.反馈:怎样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方法。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讨论、对比,突出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7.小结:我们是怎么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  (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第二版块.巩固练习,促进理解,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基本练习1、书上p61的“做一做”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用于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最右边一组题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意在引导学生把他们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行计算。)第二层次:提高计算速度,加强熟练程度.2、p63的练习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2)指名说53+4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3)你是怎么算的?(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第三层次:用数学3、出示p63:3图(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说出来吗?(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四、拓展练习使横竖三个数的和为18。105679第三课《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二、教学重点: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仅指新授课,不含练习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由学生身边的活动实例引出计算问题,使计算教学蕴涵具体的生活内容,对学生产生吸引力。)2、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3.怎样才能知道够不够呢?(1)可以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再和人数进行比较。              24+9=(2)用总数减去24瓶,再减去9瓶,看够不够减?              33-24-9=比较哪种方法更简单?(算加法)              24+9=怎么算呢?摆一摆小棒,说说自己的算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显示不同的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4、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1)凑十:24+6=30,30+3=33                   24+10-1=33                 (24-1)+(9+1)=33(2)先算个位:4+9=13,13+20=33全班反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交流评价。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各种有道理的解法,鼓励学生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注意结合学生的操作,着重说明4根小棒加9根小棒是13根小棒,把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2捆加在一起。突出计算时先拿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打开书看看,你们的方法和他们一样吗?他们用了什么方法,能看懂吗?说一说)(从提出问题,到动手、动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至交流成果,都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编写意图。)5、小结: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 让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就是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凑十法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三、巩固练习计算方法第一层次:基本练习1、p62做一做,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培养学生用语言内化知识的能力。)2、p63练习十一的5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里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的?你发现了什么?该这样计算?(对比出现,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第二层次:增加变式练习,提高计算速度.64页第8题。第三层次:用数学3、7t:自己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后独立解答。(这是用数学的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1、通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方法。

(一)先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加法口算?让学生举例说:

出示第一组题:50+20、57+20、57+2、57+9先要求学生口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再让学生比较。

提问: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老师结合学生讨论概括出:

1、相同点: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2、不同点:整十数加整十数,只要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个位上的数字不变。两位数加一位数,只需把几个一相加,相加不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字不变,相加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字增加一。

(二)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减法口算?让学生举例说:

先要求学生口算,再让学生比较。提问: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老师结合学生讨论概括出:

1、相同点: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减,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减。

2、不同点:整十数减整十数,只要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个位上的数字不变。两位数减一位数,只需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减,十位上的数字不变,个位相减不够减,十位上的数字要减少一。

(三)让学生比较两组题。

提问:这两组题的口算方法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概括出:相同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不同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十位上的数字增加,个位相减不够减,十位上的数字要减少一。

(一)。

加数50423576923。

加数203038817。

1、提问: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用什么方法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提问:42+30,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整十数相加,只需把40和30相加,个位上的数字不变,得72)。

4、提问:76+8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加的是一位数,把6和8相加得14,满了10,十位上应增加1,得84)。

(二)。

被减数607268413065。

减数40507348。

1、提问:已知被减数和减数,求差用什么方法算?

2、学生独立计算。

41-3,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

(三)引导学生对比小结:

口算既要准确,又要迅速,就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还要看清符号。特别要注意,个位相加满了10,在十位上要添上1,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要减1。

三、加强练习,提高口算能力。

(1)教科书p78页,第1题。

(2)教科书p80页,第5题。

学生直接在课本上写得数,并统计5分钟完成的人数。

100以内的加减法

开学了,校园里开了很多的花,一群小朋友为了能使这些花开的更鲜艳,拿着水壶前来浇花。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来了哪些小朋友?(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看图,先让学生表述题意:3个同学在浇水,又走来2人,一共有5人。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上。

2、告诉学生,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3、教学加号、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4、教学例2,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体验计算方法,例题是两幅内容连续的图,要让学生明白图意,体会1位小朋友和2位小朋友走到一起是3位小朋友,要用1+2计算。

三、知识巩固。

“想想做做”要让学生自己看图,讨论、交流,或者通过学具操作,学习其余的一些加法算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对于实际问题,要重视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相互交流,并列出算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1、第1题可以指导学生说说图意,列出算式,并在小组里交流。

2、第2题可以让学生相互合作,摆一摆小棒并算出得数。摆小棒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3、第4题是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是连续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说一说再写算式,可以加深理解加法的含义,感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4、第5题是开放题。要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符合图意,都要鼓励,使学生体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多列一些算式,培养他们仔细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如2个小朋友甩绳,3个小朋友跳神;2只鸟在树上,又飞来1只鸟;路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2朵花等。

四、课堂总结。

五、能力检测。

练习与测试。

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昨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小朋友在校园里浇花,今天他们又来了。你们看……(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看挂图,弄清图意。从连续的两幅图中了解原来有5个同学浇花,走掉2人后,还剩下3人。

2、教学减法的一些知识。对5–2=3的含义,要学生从具体情境里体会、感受。5–2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也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去想。

3、试一试。多数学生会列出算式3–2=1,也有可能一些学生会列出算式3–1=2。只要解释符合图意,就应该肯定。

三、知识应用。

1、第1题、第2题要先说一说或摆一摆,再填写算式,并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4题先要说一说图意,弄清条件和问题,再写出算式并计算,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

3、第5题要让同学之间合作练习。还要根据班级实际,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2——5的加减法。

四、知识总结。

五、能力检测:练习与检测。

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59练习十8~11t及思考题)。

教学目的:1、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记时,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师:说一说,40+30=?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里说出计算方法。

(3)指名说出计算方法,还有谁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练一练(第8题)。

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3、听算。

师报算式,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检查听算能力。

10+40+3040+20+30。

二、读一读,算一算。

1、(课件出示p609t)。

要求:1、读一读,读懂题意。

2、指明读题加深理解。

3、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磁性教具摆出10t。

要求:1、仔细看图,数一数桃和梨的个数。

2、比一比,谁的个数多?

3、指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从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组里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几个?少几个?再填空。

3、课件出示11t。

先出示美丽的校园,在逐步出示三个同学的对话,

师:从刚才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校里有什么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2)全班反馈,说出你的问题和算式。

(3)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三、思维训练。

p60的思考题。

下面每个括号里能填什么数?

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资源: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谈话:同学们猜一猜画面中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录音:欢迎各位小顾客光临本店。本店为大家提供免费各色早点,(课件出示点心价目表)如果任选两种食品?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

指名回答。板书:0.5+0.7。

每人尝试计算。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请小组内小伙伴一起解决。

(2)分小组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估计学生会将点心的价格看成以角为单位,将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即0.5元是5角,0.7元是7角,5角加7角是1元2角,即1.2元。

(4)教学竖式计算。

教师板书“元,角”后让学生在下面尝试列式,计算,并指定二人板演。

2.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

(1)尝试用竖式计算。

谈话:下面我们来研究“买一碗面比买一碗馄饨要多付多少元?”想一想怎样列算式?(板书:2.4-1.8)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做完后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

(2)集体交流。

3.教学“试一试”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做早点,先求出它们价格的和,再求出它们价格的差,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三.巩固练习,深化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共同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有困难,教师提示,想一想竹竿直立在水中,水面把竹竿分成了哪两部分?做完后与同桌交流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第(1)(2)小题,第(1)小题有学生可能列出乘法算式,可引导学生根据乘法意义用加法计算出结果。第(3)小题小组合作完成,在规定的3分钟时间内,比一比哪一组提出解决的问题多。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了解题意,明白题目的要求。

(2)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先计算出得数,再与1比大小,另一种是估算,如0.9-0.3得数比1小,1.1+0.3,2.5-0.9得数比1大。如果没有人采用估算方法,教师提问:上面三题你能不列式计算做出判断吗?引导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

四.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您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吗?

(2)谈话:星期天,看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超市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是和同学汇报。

五.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第一个方面:说课标。

说课标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首先说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根据对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的研读,下面我对本单元进行解读:

1.知识技能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会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问题解决目标: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算。

4.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再说内容标准。

(二)内容标准。

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

在认真研读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单元的内容准标是:

数的认识要求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数的运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会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第二个方面:说教材。

我将从“编写特点”“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先来看看它的编写特点:

(一)编写特点。

第1个编写特点是:注重在直观操作中感知与抽象。

本单元教材是探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探究算理算法的过程注重直观操作。先让学生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探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个过程充分体现由直观到抽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例如在信息窗3中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的问题时,通过用小棒摆以及用计数器拨的过程,重点展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以及个位上10颗珠子换成十位上的1颗,突出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再通过“5加8”等于13,怎样写?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个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进位方法。

第2个编写特点是: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的多样化。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在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时引出:“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要放手给学生,允许学生一口算的形式计算,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

第3个编写特点是:注重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在每个信息窗的教学中注重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如在信息窗5中第一个红点有两种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

1.先用50元减去买海螺花去的钱,再减去买珊瑚花的钱,就是剩下的,学习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计算犯法。

2.先求买海螺和珊瑚一共花多少钱,再求还剩下多少钱,学习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既要学习解决此类应用题的两种不同思路,又要学会两步计算的笔算方法。

(二)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第7单元的内容结构包括:(5个信息窗)。

1.信息窗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2.信息窗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3.信息窗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4.信息窗4:两位数加两位数(退位)。

5.信息窗5: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6.回顾整理:回顾整理本单元知识。

(三)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

1.从横向角度来看,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第一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加法和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等内容,基础上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二年级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知识基础。

以上是我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接着。

2.从纵向角度来看,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使计算加减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个方面:说建议。

“说建议”包括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先说教学建议。

根据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本单元的研读,提出以下3点建议:

2.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学习时离不开学具的帮助。本单元教学中充分借助学具的操作理解算理、学习算法。如在教学“26+12”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借助小棒、计数器独立探究。引导学生借助小棒:2捆和1捆合起来是3捆,即2个十和1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6根和2根合起来是8根,即6个一和2个一合起来是8个一;拨计数器时,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合起来是38,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进而引出竖式的学习,并再一次借助计数器帮助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在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将计数器和小棒的演示过程同竖式的书写与计算过程紧密结合。让学具的操作真正为算理和算法教学服务。

1.保持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

信息窗4提出“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数学信息,列式解决。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就是求这两个数的差,所以用减法。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结合起有机结合,深化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3.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小游戏:1分钟完成练习纸上题目:

(1)独立完成,做得快的同学小声说计算过程。

(2)火眼金睛辨对错,分析发现的错例,并说说如何改正。

根据黑板的题目自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或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考考你的同桌。

要求:先静静的在心里想好算式后,再写到练习纸的后面,然后交给你的同桌算出得数,并让你的同桌说说他是怎样想的。

反馈,如果做的题有错误请大家分析原因,并让出错的学生把计算过程说一次。

接下来说,“评价建议”

(二)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1.教师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没有掌握?如学完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方法,看看是否写对竖式?计算竖式注意什么问题?会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等等,如果不会的话可以老师再辅导,也可以交给组长、组内同学负责,或是给小组加分的等激励措施。

2.学生自我评价:上完一节课后,让学生自己问问自己:这节课我有没有认真倾听,我有什么收获?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三)最后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实施数学教学时应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1.整合文本资源,整理错题集,。

本单元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问题,这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出现的错题或是大部分同学出现的错题记录下来,慢慢地形成一本错题集,也是知识的一个积累。把错题记录下来,也是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的好习惯。

2.制作系列微课:本单元的知识点比较清晰,可以把每一个知识点录成一个微课视频,整个单元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系列微课,可以放在网站球球群了,供基础薄弱的学生回家再学习;也可以结合我校的学习单,制成预习式的微课,引导孩子在家也能认真学习。

3.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课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物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讲一些数学有关的小故事或是数学家学习的故事,也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谢谢大家。以上是我对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的研读,谢谢大家。

10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学习看图列式,口头编应用题,促进分析能力的提高。

活动准备:

1、一个宝藏箱。

2、每人一套1~5的数字卡片及—、=符号,铅笔,橡皮,作业本。

3、图片:1个农民伯伯,柿子2个,梨3个,苹果4个,桃子5个和画一幅作业本里的题目和图片。

4、画幼儿用书第28页中的四幅图(猫,猴,熊,兔)。

5、课前练习开火车(咔嚓、咔嚓、咔嚓,呜~,咔嚓咔嚓,嘘、)。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引题。

1、教师:小朋友,欢迎来到数字列车总动员,我是列车长——小不点。我的口号是:只要你努力,关关都能过!今天,我们要乘着这列火车去寻找宝藏(出示宝藏箱),不过呢,在找到宝藏之前,我们要先闯过三个有困难的关卡站,小朋友们过了关才能找到宝藏,才能知道这个宝藏到底是什么?你们有没有信心?(有)那我们一起开火车进入第一站(做动作)水果园。

二、数字列车到达第一站:水果园(逐一出示教具,讲解口头应用题,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算式)。

请听题一:

2、师:下面我要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摆一摆,说一说。咦!看看你们的桌子上是不是也有数字宝宝,农民伯伯要出题了,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找到数字宝宝,然后摆出算式。

3、请小朋友们快快整理好数字宝宝,我们要来过第三个难题了!

请听题三:果园里有3个梨,2个梨坏了,问还剩下几个梨?(引导幼儿说出算式)。

4、还有最后一道题,过了这道,才能进入第二关。

请听题四:果园里有4个苹果,分给小胖3个,果园里还剩下几个苹果?(讲解同上)。

三、数字列车到达第二关:动物园(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口头编应用题,列式)。

1、看看动物园里有哪些小动物们来考我们,咦,喵喵、是谁呀?

出示图片小猫:小猫说想要找到宝藏,也必须得过我这关!

问:小猫我原来有几条鱼?吃掉了几条?还剩几条?(算式怎么列,有谁知道?)。

小结:小猫我原来有3条鱼,吃掉了2条,还剩1条。3—2=1。

2、看看第二位出场的是谁?

出示图片小猴,请幼儿自己来口头编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小结:小猴原来有4个橘子,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4—2=2。

3、看看还有谁?

出示图片小熊、小兔:同上请幼儿自己来口头编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小结:小熊原来有5瓶汽水,喝掉了2瓶,还剩下几瓶?5—2=3。

小兔原来有5只香蕉,吃掉了3只,还剩下几只?5—3=2。

四、欢迎来到第三站:作业园。(教师讲解示范第一题,幼儿根据题意,独立完成以下各题,教师和幼儿一起点评分析。)。

1、看看作业园里又会有什么呢?(出示事先画好的作业本中的题目,请幼儿说说图上有哪些东西?——小树、蜡烛,书本,老鼠、箭头等等。教师讲解虚线的圆圈,蜡烛灭了,叉等都表示去掉或者减掉的意思,为下面做题作铺垫。)。

2、请小朋友们翻开作业本第37页,看看你书上的是不是和老师黑板上的一样、现在请你们快快把其他题目给完成,我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动作最快。

3、教师和幼儿一起验证到底做的对不对,请个别幼儿来讲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五、以找到宝藏结束活动,并且起到点题的作用。

小朋友们真厉害,三关都被你们闯过了,火车达到了目的地,现在呀,宝藏马上要被找到了,你们高不高兴?再来猜猜这个箱子里到底是什么呢?揭晓答案:教师拿出箱子里的笑脸娃娃帖。

《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分为加法、减法笔算和加、减法验算。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这是本单元主要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在教学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会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去尝试、讨论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法则,基本上学生都能够做到迁移类推,且能通过自己的想像、估算等方法,正确完成笔算。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估算,学生的估算方法越来越灵活和科学。不仅是估算方法呈现了多样化,学生们也初步有了估算的意识。练习五的21页第9题:走哪条路最近?可以怎样走?很多人刚开始无所适从,愣了一会儿后开始笔算,大部分学生认为从小君家到邮局再到书店绕弯到超市回家最近,而有个别同学此时是沉默不语,思考片刻后叫了起来:“不对,是从小君家到邮局到书店再回到邮局去超市回家最近,而且他不是算出总路程,而是将中间不同的一段路进行比较75+329(估算结果是400米左右)比440米要近,所以从学生的反应情况来看,他们的估算水平、估算意识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感到很欣慰。从学生的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对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题目正确率总是不十分高,老是会错,一问算理都懂,自己也会订正,可动手一算,十道题一般总要错那么一、两道,十分伤脑筋。另外,计算速度也很成问题。

学生计算能力弱,我想能得到解决办法就是增加练习。增加练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类型的补充虽然学生可以用迁移的方法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但我们还是觉得一上课就端出连续进位、连续退位题让学生讨论步子过大了一些。像减法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连续退位的'减法。在解决例题517—348之前,我先补充不退位减法567—346、一次退位减法567—348让学生做,我觉得这些都是新课教学的基础,虽然现在是新课程,但是一些好的旧做法还是应该适时地用一用。

(2)题量的增加虽然学生可以用迁移的方法学习笔算,但是要形成技能技巧还是得一定量的练习。除了教材中的练习外,我还补充一些练习,让学生在大数学上笔算。

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的口算。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实现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是教学的难点。

2、开发性学习包:

伟大的数学家牛顿的故事。牛顿是个十分谦虚的人,从不自高自大。曾经有人。

问牛顿:“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说:“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它秘诀,唯有勤奋而已。”

3、拓展性学习包:

体验活动:1分钟速算。整十加整十、两位加一位,两位减一位或减整十的简便运算。

1、学科单元内整合:第四单元是100以内数的口算,其中进位口算和退位口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在讲授过程中,利用数一数、摆小棒或者计数器帮助学生进行计算,而运用计数器进行计算时,正好运用了竖式计算的原理相同数位对齐,因此把第六单元100以内数的笔算整合在第四单元中学习。

2、学科间整合:与传统文化中的名人故事进行整合,了解伟大的数学家的故事,启发学生多看,多思,多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校本课程中的算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口算、笔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体验式活动:采用竞争激烈的开火车游戏,通过对口算题目做到准确、快速的口答,对笔算题目做到准确无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时:本单元8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教学片断。

最近我们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至今为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

(1)先计算个位:7+8=15再和十位相加:30+15=45。

(2)先给37凑成整十,37+3=40再和8剩下的5相加:40+5=45。

(3)先给8凑成整十,8+2=10再给37剩下的35相加:35+10=45。

(4)先算个位7+8=15,个位满十,十位上的3加进上来的1的4,即十位上是4个位上是5,合起来是45。

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操作、直观模型、生活经验等多个角度理解“数位对齐、满十进一、借1后以一当十”的道理,并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将操作、直观模型与数的运算建立联系,以促进学生反思,进而建构对百以内加减法算理的理解。操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先说后摆,先摆后说、边摆边说。课堂中我与算术课程进行整合,训练学生口算的能力。每天口算20道口算题,让算数课程的学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100以内加减法要求学生每分能计算3—4题左右,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只要求学生能正确计算出的数。通过这种整合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