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生活中的比说课稿(优质15篇)

时间:2023-12-17 22:05:27 作者:碧墨

教案模板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化地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个教案模板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小学数学一年级生活中的数学说课稿

与上一节课学习的连加、连减相同,加减混合也是由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计算过程,但不同的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既要记住第一步计算结果,又要在第二步计算时应对跟第一步不同的运算方法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另一方面,教材有意地呈现了对比性很强的两组情境图帮助学生学习,情境图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观地展示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算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巧妙地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但教材是组合型的情境图出现的,学生对图中原来物体的个数很难理解,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看这种组合型的情境图也是本节课教学的另一重难点。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加法先入为主,所以学生会形成思维定势,错误地认为加减混合应该要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因此改正学生的这一思维定势,正确地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算式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借助多媒体,运用直观教学、启发谈话、讨论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用眼看、动脑想、开口说,使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拟定教学过程如下:

1、复习导入、回忆法则。

这一环节主要分复习旧知、回忆方法、引入新课三步进行,通过拼图的游戏让学生口述连加连减运算过程,回忆它们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架起了新旧知识的桥梁,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握教学起点,找准学习最近发展区。

2、建构新知、对比认识。

本课中,学生将首次接触这种组合型的情境图,而借助中间的箭头明确看图顺序和理解图意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难的。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将从自主探究、辨析交流、比较归纳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基于教材中的两组图是由易到难的原则,所以教学上我将采取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

教学例1时,由于组合情景图中,原有天鹅的只数、飞来的只数和飞走的只数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学生能独立看明白图意,但要把图意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指导学生清楚地说出图意是本例题教学的关键。我将直接出示第一组主题图,以图中箭头为突破口,以说为教学手段,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幅组合图,然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尝试“说”来明白图意。如果有学生在表述时能说出“原来”和“现在”这些关键词,老师将马上给予肯定,并适时利用这一课堂生成引导全班学生完整地说出图意是“湖面上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湖面上还剩下多少只天鹅?”如果没有学生提到这两个词,老师也将适时点拨指导他们把“原来”和“现在”这两个词加进去,以帮助学生明确数量关系。

由于学生对图意的准确理解,这时候再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计算过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根据学生的反馈,重点抓住第一步的得数7,说说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同时明确算第二步时,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7”减去“2”,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学生在“听与说”的过程中很自然地领会了主题图的含义、明确数量关系、理解计算步骤,从而掌握了加减混合的算理与算法。例2的教学,由于组合图中的天鹅是先飞走一部分的,所以原来的'只数不易看出,有学生会认为原来有2只,也有人会认为原来有4只,所以此处我安排学生先看图交流讨论“到底湖面上原来有几只天鹅?”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老师不会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播放这样的一段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此图中原来的只数既包括湖面上的两只,也包括飞走的那两只,所以原来应该有4只天鹅。接下来的说图意、提问题、说计算顺序,我将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而在运算方法的学习上,为了解决“由于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我还采用“画一画,写一写”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画出第一步的运算,写出它的结果,有效解决“连续口算”这一难点,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当然,学生熟练计算后,这种辅助手段就可以不用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所以,学习完这两题后,我将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通过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无论是先加后减还是先减后加,都是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加减混合算式的时候,一定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巩固内化、解决问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1、第一组的看图列式和第二组的连线题是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他们计算和表达的能力。

2、第三组计算大比拼和第四组是综合练习。其中第四组是常见的乘车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完成。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比较两幅图,质疑:为什么第一幅图中车上原来是4人,而第二幅中车上原来是6人呢?在学生讨论后,我再播放这样的一段动画,让学生明确图二中那两个人是刚下车的,也要算在原来的人数里,所以图二中车上原来有6人。

3、第五组灵活运用是拓展练习。

让学生思考解决,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练习通过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加减混合最后的得数跟第一步的得数有密切的联系,算准第一步的得数是关键。

这样安排练习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总结方法、评价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反思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态度。这样的总结,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课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送给小组卡片,后边藏着加减混合的算式,课的最后,小组成员只有算对了才能拿回去,这样的课堂评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还巩固了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

以两组情境图为主,配以相应的算式和计算过程,对关键文字加以强调,尽量做到清楚明了,图式结合,重点突出,对比鲜明,结合小组评比,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一年级小猫钓鱼说课稿数学一年级一生活中的数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小猴学钓鱼》。

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小猴学钓鱼》是青岛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以及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会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式题。2、

2、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学情分析:

学完10以内数的加法、减法基连加连减后再学习本课,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了。但由于需要让学生明白事情发展的过程,教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要求学生要说出运算顺序。

3+2+3=3+6+1=2+5+0=7-1-4=5-2-1=9-5-4=。

4+0+5=8-0-4=10-7-1=2+4+6=4+3+2=6-2-4=。

二、新授。

出示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小猴子钓鱼的故事。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讲故事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幅连环画,看一看谁能根据连环画,为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故事情境)。

(第一幅图中5只小猴看小朋友钓鱼很好玩,纷纷用树枝学钓鱼。第二幅图描绘出用树枝钓不上鱼,有3只小猴感到没意思离开了,同时远处又来了1只小猴。隐含信息:小朋友鱼缸中原来有3条鱼,后来蹦出鱼缸1条,又钓上来2条。)。

1、哪个小朋友勇敢地起来交流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通过孩子的提问,引导本课重点)。

(1)、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

(2)、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猴子的变化过程吗?

(教师要特别注意让小朋友弄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为此,结合图意多让小朋友说说小猴学钓鱼只数变化的过程,从而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列出“5-3+1”,或“5+1-3”,并口算出结果。计算完成后,再让小朋友说一说每个算式中各数代表的内容及每步计算的意义。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表述运算顺序,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算式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顺序。)。

师:你能用刚学的方法解决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吗?

(3-1+2=4”或“3+2-1=4”,都是合理的。算完得数后,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列的算式,说说鱼缸里小鱼的条数是怎样变化的,先算的什么,后算的什么。进一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小结。

请同学们运用自己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与我们前面学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应怎样计算呢?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自主练习1。

看图,说说图中的意思。根据图意及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

列式解答。说一说运算顺序。

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说一说想法。

2.看图,说一说图中原来有几只天鹅,后来发生什么事情。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怎样列式?

说说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运算顺序。

四、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会把除法算式改写成比的形式。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在上课前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同学们两只手各拿一支笔,左右手同时画一个长方形。同桌比比,谁的两个长方形画得更像。老师看到好几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画得像。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谁画得更像吗?学了今天这节课你肯定有办法来证明了。

教学过程:

一、提供实例,感受比的意义。

生:图bd像,ce不像。

师:你认为像或不像可能和图片的什么有关?

生:面积。

生:周长。

生:图片的长和宽。

2、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这些图片都放到方格纸中。(点击课件,隐去照片,出示长方形的长与宽数据。)。

3、研究像或不像的图片与图a的长与宽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小组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

1)四人小组合作组长做好记录,并总结汇报。

2)研究长与宽的关系,在数学上可以用算式表示。

(学生小组合作,填表)。

表一:我们组研究的是图与图a的关系:

研究过程:

研究结果:

4、生汇报:(师根据学生汇报把像的分成一组,不像的写到另一组。书写时注意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及两个除法算式靠一起。)。

5、现在你能归纳一下怎样的图片像,怎样的图片不像了吗?

讲解比: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刚才我们在研究长与宽的关系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在数学中,通常,我们把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板书课题:比,)请同学们自学课文p50。

师:从自学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什么是比?(出示概念)你能把它改写成比的形式吗?

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同桌说一说。

6、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不能为0)。

7、现在你能用比来解释怎样的两幅图片像或不像吗?

(按统一的方法把他们的长与宽相比,得到的比值相同的就像。)。

8、现在,你能用比的知识来说明你刚才画的两个长方形像或不像了吗?(同桌验证刚才游戏时画的长方形。)。

二、知识拓展,理解不同类量的比。

1、比不仅能帮助我们解释像与不像的问题,比还能帮我们解决更多生活问题。

2、(出示速度图)谁的速度快?(生试做,完成表二)。

表二:谁的速度快?

路程。

时间。

速度(写出算式)。

马拉松选手。

骑车人。

(生汇报,师板书:40÷2=20,45÷3=15)试改写成比,比值20表示什么?(速度)它是谁和谁的比?(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速度)。

3、运动会中我们可以找到比,接下来我们到水果市场去看看。(出示价格图)哪个水果摊上的水果便宜?(生试做完成表二)。

表三:哪个摊位(a,b或c)上的苹果便宜?

摊位。

总价。

数量。

单价(写出算式)。

a

b

c

小结:比值5表示什么?它是谁和谁的比?(a水果摊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单价。)。

三、深化练习,理解比与运用比。

1、请同学们想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用比来表示?(生自由说,板书课题:生活中的)。

1)生举班级人数比。

2)体育中的比2:0。

(请同学们想想,这种几比几和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为什么?)。

我们今天学的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比?(除法)。而这个比可以用除法吗?(不能),所以,体育中的这个比是一种记分形式。

3)师举例。五(2)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1。

2、联系实际“说一说”合唱队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1:4,也就是……。

3、“写一写”:我们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男生和女生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和的比是:;和的比是:。

四、小结:看来比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无处不在的。学了这节课有何收获?

《生活中的比》六年级说课稿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目前所处的文化环境,正确认识和区分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国家应该奏响主旋律,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所以为学好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内容打下铺垫,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要求,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还存在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知道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能力目标:

学会辨识各种文化现象,能够正确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能够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积极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健康向上,更加丰富多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才能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而落后的、腐朽的的文化会毒害我们的心灵,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三、材料处理与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对第一部分阳光下的阴影作为导入新课的背景材料,点到为止。而第二部分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建议重点分析和讲解,并且补充部分案例和材料,以增强同学对该部分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正确区分,还要自觉提高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第三部分奏响主旋律则作为解决第二部分的问题的对策,则从国家层面的角度加以提升,增加“感动中国”评选、央视“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断作为背景材料,以增强主旋律的权威性,以提高同学们的认识,理应成为本课的第二个重点。

2、教学重点及重点的依据。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比较和识别及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本课的重点。只有掌握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于我国的原因,才能理解和掌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以及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3、教学难点及难点的依据。

如何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平时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认识不够清晰,难以树立对待两者的正确态度和形成正确的做法。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道德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情景导入——问题探究——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教学内容的部分体验,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产生搞清楚“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本质的愿望,并能对以后的文化生活选择产生积极的作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播放视频《“风生水起”的“风水大师”》和《一位母亲的哭诉:手机黄祸害了孩子》,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导入课堂学习。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文化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案例分析法:在探究“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时,列举20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央视“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说明奏响文化主旋律的重要意义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六、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我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精神,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情景导入:(3分钟)。

多媒体播放视频《“风生水起”的“风水大师”》和《一位母亲的哭诉:手机黄祸害了孩子》,然后思考如下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探究:(7分钟)。

(1)上述两段视频分别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各有哪些表现和危害?

(2)试分析存在上述文化现象的原因?

让学生明白上述三个问题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生活中的比》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对这一节课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一、教材分析。

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并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两类情境——数学情境和生活情境,一类情境是同类量的比较,另一类是不同类量的比较,接着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需要刻画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这一系列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二)重点、难点与关键。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2、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区分比与比值的区别。

3、关键:

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分析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之后,我们才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两个量的比。

(2)能正确读写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值的概念,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3)对比的应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向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我借助一下几种教具来辅助这节课的教学。

(1)多媒体课件。

(2)每人两张测量表格。

(3)多张“生活中的比”的图片。

二、教法分析。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

本节课我主要使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首先通过创设系列情境,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退回“生活”,由浅入深地独立思考,在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再通过自学课本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比的意义,及尝试应用引导学生进到“数学”。最后则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数学有效结合起来。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

三、说学法。

主要采用观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操作法。首先通过系列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找出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通过观察、讨论以及自学课本内容后总结出比的意义及相关的知识要点,然后再通过“运用脚掌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来计算身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比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并巩固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几种学法让学生能用数学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亲历探索过程。尤其是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在认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经过表象达成理性认知的学习过程。为了全面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我从如下几个程序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景,感知比较的方法。

首先出示情境1。

给同学们来一场“选美”比赛。不过这次“选美”比赛的对象有点特别。(教师出示规格分别是a:6×4、b:2×3、c:8×3、d:8×12、e:2×12五张淘气的照片,全班投票选出最美的几张照片,结果大多数学生都选a:6×4、b:2×3、d:8×12为最美的照片。

然后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为什么这3张照片最美,而其他两张不好看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是否跟数学有关联呢?”可贵的数学意识由此而生。如果没有了学生亲身的“选美”体验和经历,就不会有源自内心的思索和自问?就不会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审美的进行联系审视。

通过表1请学生解答了长是宽的几倍和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并列式,根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从而发现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倍数关系,明确是长和宽两个量在比,并使学生体会同类量比的意义。接着让学生画一个具有这样倍数关系的长方形,进一步丰富例证。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对“比”有一些体验。同时,借助图形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接着出示情境2。

情境2向学生提供了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以及某人骑车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要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看哪个比值大。教学时,我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自己填表得出速度,再说一说,怎样求速度,谁的速度快。

最后出示情境3。

情境3向学生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实际上就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比,看哪个比值小。这里也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直接比较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怎样才能比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表,再让学生说一说求单价的方法。

情境2和情境3,让学生感受到在同一背景下,总价和它相对应的数量之间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使学生体会不同类量比的意义。

利用分块式呈现信息材料,一是渗透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创设不同背景下的数学问题情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逐步体验感悟出:单纯从绝对量的多少(比差)来比较是不够的,还要用相对量(比商)来比较。

(二)探究比的意义,揭示学习的主题。

在以上3个情境的基础上,接着揭示课题,引出“比”的概念。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学书本第50页“认一认”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如何求比值,然后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汇报比的概念的时候,我则着重引导学生寻找概念的重点词、重点意义和条件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而比的概念中,关键字就是“相除”。

接着组织学生回顾前面情境中的有关数量关系,鼓励学生用比的方式说一说,写一写。先是由个别学生说,教师再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规范,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求比值的方法就是用前项除以后项。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北师大(新世纪)版数学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的成员陶文中教授给我们指出:学生是否是真的掌握了所学知识,要做到三清——想清、写清和说清。“想清、写清”,绝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而“说清”却往往被忽略。这样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养成。于是,在我这节课中,我非常重视学生是否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3个情境中有关数量的比的关系,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与时间。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深化理解比的意义。

在学生想清和说清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形成扎实的转化,发展能力,同时体现新课标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组:巩固性练习。

1、读出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1)3:12(2)5/8(3)6:2/3(4)1/5:1/6。

通过各种类型的比,使学生知道比的前项、后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的,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以及让学生仔细观察比与比值的区别,明确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它是一个式子,而比值是一个数,这是很多学生往后比较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难点。

2、找比。

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1人。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通过这一题让学生弄清楚,究竟是谁与谁相比。

第二组:综合性练习。

判断。

1、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

2、5÷4又可以说成5比4,又可以写成5/4。

通过这两道题,使学生明白两个量之间的比要统一单位。

3、体育比赛中的“4﹕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回答。)。

这一环节再次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小*。在同学们的激烈的辩论之后有的同学指出: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还有的同学指出:从4﹕0这个比出发,根据求比值的方法,4﹕0=4÷0=?这个问题,根据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和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得知比的后项不能是0,所以这个不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比。

第三组:发展性练习。

1、从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柯南破案故事入手。告诉同学们:(前不久,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珠宝店发生了一起特大失窃案,侦察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这时罪犯已经逃走,现场只留下一个脚印)这时柯南来了,他仔细观察完现场后只是量了量脚印的长25厘米,就果断地推算出疑犯的身高。你们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你能算出这个疑犯的身高吗?这个故事挑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联想和猜测,这可能与人的身高与脚印长(即脚长)之间的关系有关,于是紧接着鼓动他们展开研究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从自己身上进行研究,量一量,算一算,并提示学生将发现的关系用刚学到的比的知识来表示。这样教师就不用多费一句口舌,他们饱涨的热情和关注使得他们立刻就发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

汇报交流中:教师随机板书几位学生身高与脚长的比及比值,当写到第5个时,下面就有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发现了一个规律:身高与脚长的比值都接近整数7!”

又有学生说:柯南就是用罪犯的脚印长度乘7来推算出疑犯的身高的。

刚刚学到的知识能马上学以致用,自己也当一回“小柯南”,这带给了学生强烈的探究的*、研究的乐趣和发现的激情,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比的重要性以及比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接着,教师随即分别出示维纳斯女神雕像图片、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的图片、我国的国旗图片及摔碎的古玩花瓶图片,从而引出美学中的比、国旗中的比及考古学中比的应用,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新奇的体验,一种清新的熏陶。此时教师适时接上: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比还有很多,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集搜集。从而将学生由课内引到课外。

(四)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五、板书设计。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小学数学一年级生活中的数学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是先创设一幅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第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二、说教法与学法。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现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支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班上桌子的张数、男女生各有20人……)。

2、摆小棒,读数。

(教师直接出示11支铅笔)。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

[同桌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生:17。

师:19比20少几?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第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第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

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

四、板书设计。

情境图尺子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比”与“除法”不是等价概念,显然文本中描述的: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并不是“比”的本质概念。于是,本节课将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配制糖水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探究的乐趣。学生从三次配制糖水中理解了“比”是两个量对等关系的记录,“比”是一种对应。知道了,在比中相应数量的糖只有一个相应数量的水与之对应,破坏了这种对应关系,比值就变了,即糖水的甜蜜度(状态)也随之变化。糖水的甜蜜度(状态)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通过可测量的糖和水来记录的。原本这是一个理解的难点,但因为这是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他们具备这样的生活经验,就能轻松地领悟了“比”的内涵。

现在学习的“比”是为后面比例的学习作铺垫,其实更体现了一种函数思想的渗透。以照片引入情境,紧扣“像与不像与何有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自主探究发现“长与宽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比”的本质概念。再通过多次在坐标中做照片、找照片的思考与想象,孩子们不仅理解了“比”是一种对应,一种状态。在他们的头脑中还能够清晰地刻画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这正是函数作为研究现实世界的一种重要模型。

“比”虽然不等同于除法,但它与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并非是比多比少,但比中也透露出两个量相差份数的信息。沟通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比的知识和灵活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探索研究中,通过按“前后项的相差数配制糖水”的教学环节,学生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今日之比并非是之前的比多比少”了,他们更加清楚的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关联,顺利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在练习中,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变,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1)学生在“判一判”的练习中既巩固了求比值的方法,也更进一步理解了比的有序性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通过第6小题的辨析,学生深入理解了比是两个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只要其中一个量发生变化,另一个量也随之变化,只有确定了其中一个量,另一个量才能被确定。(2)学生在“找一找”练习中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写出了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比,还大胆创造出三个数的比。这样,培养了学生类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同时,也拓宽了比的视野。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本课是在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时要变除为乘,去乘除数的倒数。这节课则是进一步丰富分数除法的内涵,扩展到分数除以分数,并由此统一分数除法的法则。

教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得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用不同的策略来验证此猜想是正确的。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最后再经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在充分感性的基础上加以巩固。

课始让学生先来编几道分数除法的算式,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行分类,这样既对已学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又很自然的过渡到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并为探究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做好了铺垫,同时深化了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在出现了分数除以分数的题目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且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猜想直接尝试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兴趣盎然地接受挑战。然后再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正因为教师相信学生有这样的能力,才有这样的设计,才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交流。最终证明了同学猜想是正确的,让大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信心无疑会得到增强,并乐于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观察比较——提出猜测——探索验证——解决问题”这样一种学习策略。

不管是在导入部分学生编题得到的除法算式,在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验证中,在后面的每一个练习中,甚至是在课堂小结中,教师都是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前后或小组内进行交流,再进行集体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例如:先计算再比一比的题目安排,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方法运用这一层次,而是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宏观视野,在熟练运用计算方法时,探讨分数除法中的规律,这是一种更高的系统化。

建议:

1、对于学生每次做题的结果应该及时进行评价,让所有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在学生自己独立猜想方法尝试解决了分数除以分数的题目之后,应该重点鼓励,让他们感受快乐,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

2、教学中引导的语言如果能注重一些细节主,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听了李新荣老师的这节《圆的整理和复习》后,我感觉李老师对教材还是深入钻研的,能抓住圆这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易混点进行教学。知识点复习全面,几乎达到了面面俱到。这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这节复习课李老师引着学生回忆知识点,将分散学习的知识,通过复习使之串成线、连成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2.课上得生动有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将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说、让学生想,让学生做。

3.李老师注意复习课的特点,注重知识间的联系,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巧妙设计教法。如:用课件帮学生回忆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可以真实再现圆的有关知识,激起学生共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体验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和联系与区别。

5.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教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明确告知学生运用的是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听了这节课后我有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1.这节课虽层次分明,有梳理、有训练,但总觉得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我们知道复习课除了帮助学生梳理、引导、训练之外,还需要引领学生逐步掌握复习方法,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并对形式各异的整理结果进行互助评价甚至争辩。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2.延伸、拓宽知识是复习课的基本特点,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李老师这节课由于时间不够,只是围绕知识点进行了练习,没有综合性或有一定难度的练习。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听了史老师执教的《倒数的认识》一课,收获颇多。总的认为这一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运用所学知识推到出倒数。具体评议如下:

1.重视课的引入,创设情境。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朋友和中国的文字,很形象地让学生对倒数有了直观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流畅;环节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设计严谨,语言简练;对教材理解全面、深刻。例如新课之前通过好朋友,在理解“互相”的同时,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倒数的概念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为学生整体感知倒数和求倒数做好充分的准备。

3.充分体现新理念,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概念。知识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形式。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对概念的认识,从意义到求倒数的方法都是由学生来尝试、探索,效果非常好。对0和1有没有倒数的认识更是充分听取了学生的意见,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验证。如:让学生试着把每组的两个数相乘,发现规律,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了倒数的概念。

4.及时质疑点拨,做好归纳小结。在给出倒数的概念后,教师让学生认真读概念,概念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并用彩色的粉笔标出。概念给出后,教师立即询问学生“互为”是什么意思,并让学生及生活中的例子,以便更好的理解倒数这一概念。在探索分数的倒数、整数的倒数、带分数的倒数及小数的倒数时,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总结归纳,让学生的知识更加条理和系统。这样下来,便于学生做一些判断题。

5.教师注重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做出正确回答时,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6.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难点一目了然。强调了倒数的概念和求倒数的方法。

建议:

1.在刚开始探索倒数的概念时,教师应让学生先观察每组两个数的,让他们逐步感知两个数之间存在的内部关系,不应直接告诉学生去将两个数相乘找规律。

2.内容有点多,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费劲,应准备两课时教学。

六年级数学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第二课时,它属于“拓扑学”的内容。这个内容对老师来说不是个好组织的内容,但对学生来说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等特点,因此教科书将此内容安排为“数学好玩”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在一般纸环与莫比乌斯带相比较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操作实践活动,突破重点和难点:

首先在第一个环节,教材呈现处于纸条一面小蚂蚁在不能越过纸条边缘又想吃到另一面的面包这个童话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它到底能不能吃到面包呢?”这是小蚂蚁的困惑,它突出一个“趣”!

在第二个环节“做一做想一想”中,是让学生学习制作莫比乌斯带,并初步体会莫比乌斯带的特征,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制作中体会,重在一个“扭”!

而在第三个环节取点涂色活动中,采用一般纸环和神奇纸环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在分别给两个纸环涂色的过程中,发现不同,从而体会神奇纸环实际上“只有一个面”。

最后一个活动“剪莫比乌斯带”,在活动中发现莫比乌斯带“沿着中间的一条线剪开后,不是形成两个纸环,而是成了一个大的纸环”,从而体会莫比乌斯带的“奇”与“妙”!

二、改变原由:

(二)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逻辑思维有所成熟,他们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及伸张正义的责任感。

三、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在尊重教材“奇”“趣”“妙”的基础上,改变了主题情境,以“聪明的捕快”的故事来引入,这样既方便演示、操作、观察、思考,直观展示纸圈的神奇,同时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多方位的实践如看一看、画一画、摸一摸、做一做、剪一剪、议一议的活动,去领略莫比乌斯带的神奇,此外,在课堂的第四大环节,我增加了欣赏环节,通过大量的莫比乌斯带的应用图片与剪纸视频的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莫比乌斯带作用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因为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所有的学习都是在老师的示范演练与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完成的。而操作实践最容易造成“一动就乱”的局面,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

(1)操作之前,问题来引领。在每一个操作活动之前,我都会呈现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从而使操作有目的、有方向。

(2)操作之中,调控是重点。为了让课堂紧凑,活动有效,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活动,组内合作、组间竞赛,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感受知识的应用,在合作与比赛中增强凝聚力,提升学习趣味性。

(3)操作之后,反思是关键。每一次的操作,每一个活动之后,都有或者是老师的总结、或者是学生实践后的结论,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意义。

那么这样的活动学生喜欢,所以他们会乐于用心学,也会乐于认真做。

四、教学目标:

(1)体会、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会制作莫比乌斯带;

(2)在看一看、描一描、做一做、剪一剪、议一议中,直观感受莫比乌斯带的神奇以及它的作用。

(3)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猜想与探索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认识莫比乌斯带,会制作莫比乌斯带,体会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体会、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七、教具、学具:

纸条、剪刀、胶水、彩笔等。

(一)、故事引入,设疑激趣。

师讲述故事《聪明的捕快》。

提出疑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计意图】:以趣味性的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二)、深度体验,探究新知。

师直观演示捕快手中的纸圈,生代表上台模拟,全班观察思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直观感知,初步解疑。

(1)设疑:明明是两个纸圈上的字怎么就跑到一起去了呢?这真是一个神奇的纸圈。(板书:神奇的圈)。

(2)演示:师演示普通纸圈围法,感知普通纸圈两个面上的字不能“跑”到一起;

(3)展示:师展示神奇纸圈围法,明白神奇纸圈两个面上的字“跑”到一起。

(4)质疑:普通纸圈变为神奇纸圈哪一步最为关键?

(5)结论:将纸条一端不动,另一端翻转180度,然后再用胶水将两端粘牢。(板书:翻转180度)。

(6)师再次演示围法,强化感知。

【设计意图】:标准倡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环节围绕神奇的纸圈展开,让学生经历质疑、尝试、观察等多种学习过程,感受莫比乌斯圈的制作方法。”

2.动手实践,体验特征。

(1)制作:生独立制作一个普通纸圈和一个神奇纸圈;

(2)对比发现:

面的特征:

普通纸圈有几个面?看一看,摸一摸;

根据生回答板书:两个面。

神奇纸圈有几个面?再看一看,摸一摸;

根据生回答板书:一个面。

边的特征:

普通纸圈有几条边?看一看,摸一摸;

根据生回答板书:两条边;

神奇纸圈有几条边?看一看,摸一摸;

根据生回答板书:一条边;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制作普通纸圈及神奇纸圈的过程中,以及在其后的对比发现中深化了对莫比乌斯圈神奇之处的理解。

3.问题解决,升华新知。

师与一生合作演示;

生独立试一试,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师作小结:这再次验证了这条神奇的纸圈只有一条边一个面。(作重点记号)。

4.介绍莫比乌斯带的由来(板书:莫比乌斯)。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县官设置的难题,让学生更加深刻领会莫比乌斯带只有一个面的本质特征,体会到知识价值的同时,收获学习的成就感,也增强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拓展研究,见证神奇。

动手剪一剪,感受“怪圈”的“怪”

(1)独立画一画,做一做,再剪一剪;

(2)小组交流欣赏作品。

师小结:莫比乌斯圈真的很神奇。

视频欣赏,感知“怪圈”神奇。

播放“莫比乌斯带”不同剪法视频,深入感知它的神奇,激发学生好奇心及学习探究欲望。

【设计意图】:从自己制作,到欣赏视频,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比较、验证、思考、发现,直观感受“莫比乌斯带”的神奇,拓展了数学思维。

(四)、生活应用,感知数学魅力。

莫比乌斯带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请大家一起欣赏:

过山车:有些过山车的轨道采用的就是莫比乌斯原理;

莫比乌斯爬梯:可以循环攀爬,真是锻炼身体的好地方;

机器传送带:利用莫比乌斯原理做成的传送带降低损耗;

各类建筑上的应用。

【设计意图】:多个“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它的作用,深刻体会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

(五)、课后实践作业。

画出一张长方形纸条的三等分线,将它做成莫比乌斯带,再沿着它的三等分线剪一剪。你有什么发现?再试着沿着纸条的四等分线画一画,剪一剪。

【设计意图】:课堂是知识的起点而不是结束,让学生课后继续通过操作,进一步发现莫比乌斯带的奇妙,激发他们探究的意识,追寻知识的奥妙。

(六)、板书设计。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两个面一个面。

两条边一条边。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今天听了李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课也可以这样上。

1、有效的预习。

李老师让学生做的预习构图,不仅让学生主动学习并记录,而且大大节省出了课堂的时间来共同探究。使预习真正落到了实处。

2、李老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整堂课教师都是用一游戏贯穿始终,在这个游戏中,老师和学生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在游戏中,李老师问的问题引导性强,如:“球框放在哪最公平?”一句话引出了学生的思考,引出了学生的争议。“为什么你们老跟着球框动呢?”“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什么?”“为什么离圆远了,圆就变大了?”等等。

使学生觉得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而然,不像上课,倒真的像在游戏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在共同解决。贴近生活,记忆深刻。

3、学生做笔记的习惯,非常好。

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自主预习,自己发现问题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今天上午听了是老师的《比例的意义》一课,感觉这是一堂轻松自然、扎实有效的一堂课。整节课,教师导得自然,学生学得主动。可见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之娴熟。主要有以下几点印象深刻的地方:

1、各环节的命名每次听课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思维。如:“展示小组风采”、“辩是非,展口才”“回头一看,我想说”等等。

2、情景创设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比的知识,另一个方面很自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这里,教师的一个启发还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连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3、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运用自如,教师给小组和个人都创设了竞争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总结能力的培养。“辩是非,展口才”一环节,学生说出的理由后,教师再将理由简明的呈现出来,给学生更深的印象。

5、练习设计很有层次。将本课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的地方呈现出来,并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学生学得特别扎实。

商讨的地方:比例的定义表达是否有点欠妥。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本堂课的教学给人印象颇深,老师能使用普通话授课,并熟练操作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见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尤其是教者始终以亲和自然的教态,不疾不徐的语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这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学习探究的作法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本节课有几大亮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者围绕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系列贴近生活的实例,如:我班男生22人,女生16人,男生与女生比是多少?女生与男生比是多少?同学们使用的桌子与凳子张数的比等,这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另外课本的总价、单价、数量之间比的关系的分析及“试一试中”几个数量关系式的理解用比的意义来表达,对学生加深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起到了强化巩固的作用。

本节课教者采取了老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使得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效果较好。

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三大版块:比的意义,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老师都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巩固,反馈交流,在练习设计上颇费心思,注意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与征对性,既有基本练习,又有开放性训练,如错例分析,它对于巩固加深对比的意义理解无疑具有较强的征对性。在练习形式上有口答、有笔试,有板演后集中评议,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强调比号书这一点,实质是要求学生关注细节,培养良好的书写、学习习惯,这一点也是本节课成功之处。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周老师在本节课中很多教学细节上把握较到位,这也源于老师对教材准确把握,对教学的深入研究。如研讨比与分数、除法关系时,强调相当于而不用等于,进而认识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再者,比的后项不为0的原因分析;又如生活中的比,如赛场上2:0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这种表现形式与今天所学比的本质不同。另外求比值不带单位,比值一般用整数、分数表示,老师进行了重点强调,这些均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巩固,强化和认知。当然这样的细节还有许些,它无疑是老师扎实教学基本功的体现。

不过既然是教研课,目的是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提高,所以借此机会也谈谈个人不成熟的见解仅供参考:(1)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的处理老师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成功之处,但教者应做到既能撒开又能收拢,也就是老师的总结导入非常关键,两个量相比较有两种表现形式:相减与相除,然后强调相除这种比较形式即是我们今天应学习的内容,这样的过渡导入,既有比较与强化又显平稳自然,为下面教学可起铺垫作用。如讨论五年级比四年级多、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实质是比较中相减的表现形式;(2)在有效开展生生互动方面做得不够,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在课堂组织上老师有意识地安排了学生自学,分组讨论,有那么点意思,但给予学生的时间不多(1—2分钟)给人感觉是注重了形式,忽视了结果;(3)生活中以比的形式显示的例子与数学意义上的比的认识与区分可以延伸和拓展,除了赛场成绩2:0外,还可举出时刻显示情况,如:3:15它也是用比的形式来表现出来的,但其意义与今天所认识的比表示两量相除截然不同;(4)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更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课堂上赵汝阳同学答出赛场成绩这个例子时,老师应给予激励表杨,如:你真聪明或了不起等;(5)求比值是本节课重点内容之一,特别是前、后项单位不统一情况下,求比值对学生而言应是一个难点,课堂上应进行强化训练,(6)作为数学语言应是精练、准确,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五年级比四年级多”这一环节时,教师的结论语是:“这种比是相减关系”,这句话不够准确,应该是“这种比较”。再者,老师问学生:“看得清视频吗”?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但问的次数过于平凡。

这是本人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早上,观摩了张老师的课,有三点体会和感受。

张老师设置了符合学生实际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从七个方面对对“圆的认识”这一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中体现了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注重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包括学具的准备)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兴趣。

从教学方式来看,张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构建了从“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新型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又有用。

从学习方式来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和探究的机会,变“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引领孩子走进数学的天地,使学数学成为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通过借助剪刀、圆规、实物拷贝、绳子或木棒来画圆;通过折的方法和画的方法来寻找圆中的半径,直径的条数、长度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激发学生思考来考虑,圆是平面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大不相同,区别较大,教师能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考即数学思维,在三维目标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能思考就能学好数学。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的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张老师的课,在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这方面做到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动手就体验了吗?数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强调体验过程,历经过程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动手操作是体验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动手都能得到体验。怎样的动手才能有所体验,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探索。

数学知识背景的了解度有多深?用不同的方法画圆这一环节,课堂上老师说有四种方法来画圆,其实剪刀和圆规来画圆是同出一辙,原理一样。画圆经历了借助实物磨印,到借助绳子或木棒来画圆,最后才到圆规,这些只是工具的演变过程,并不能说用什么工具来圆,就有几种方法。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除了半径,还应有直径和周长,这三者都是决定圆的大小的因素,说法不同,性质相同。

总之,课堂上所有活动都是为“有效性”而展开,“是否有效”应作为每一节课前和课后询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特级教师刘可钦提出课堂教学三境界: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启迪智慧,三是点化生命,愿老师们为第三种境界而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