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会计毕业论文(实用14篇)

时间:2023-12-12 06:51:23 作者:BW笔侠

毕业论文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与深入研究的过程,它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并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解决。以下是一些优秀毕业论文的摘要,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论。

电大会计学大专专科毕业论文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靠企业并购使企业发展更加迅速。企业之所以进行并购就是为了获取对他方企业的控制权,但企业并购具有相当高的风险,企业并购是否会成为成功的并购与并购中财务风险有相当大的关系。本文着眼于国内企业分析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及企业并购中产生的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规避策略,即企业需正确估计并购的价格、融资渠道需多样化、优化并购交易时的支付方式以及并购后有效整合企业,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价值评估;融资渠道。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活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并购是资本扩大的有效手段,对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有很大作用。企业并购是一项投资、融资行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中,对并购活动的成功起关键作用。所以,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须对财务风险做好防范,这对并购活动的成功至关重要。

企业并购的动因有取得规模效应、取得战略机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获得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并购可以使企业规模得以扩展,合理的资源配置可大规模生产单一产品,单位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并购可获取战略机会。一方面是为获得市场上的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进入新行业的风险。并购可以提高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扩展企业生产规模,实现企业的增长。通过并购,企业获得被并购企业的资源,分享他们的经验,从而形成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并购之后不仅可以实现在产品、管理、技术的互补性,而且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并最终促进企业发展。

并购中的几种财务风险相互联系、制约,它们主要包括定价风险、融资、支付及财务整合风险。

(一)企业并购估价风险。在并购过程中,价值评估风险一方面是由财务报表引起的,企业通过财务报表了解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等信息,而被并购方有时为了一己之利,隐瞒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这极易使并购方高估目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评估,并购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时,中介机构故意选择不恰当的评估方法来取得一己之利,导致价值评估结果与企业实际价值有很大的偏差。另外,评估参数的选择会由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否来决定,这也会对目标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有所影响。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企业并购融资风险是指企业为确保并购资本的需求而进行融资,由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与筹集资金对企业经营影响而带来的风险。企业融资的方式将影响融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并购融资方式有自有资金、发行股票、债券及信贷融资等。当企业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时,会计毕业论文虽会使得并构成本有所下降,但会导致现金短缺现象的出现,产生财务风险。股权融资虽然风险小,但资本成本高,股权增加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影响其资本结构。债券和信贷融资虽然资本成本比较低,然而,在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时,就会致使企业面对债务压力。

(三)企业并购支付风险。并购支付风险就是说并购方为实现购买,选取何种支付方法所造成的风险。不同方式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及风险大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最简易的方式是现金支付,能控制目标企业,但会有一定的资金负担。若选取股权支付的方式,会使并购方成本增加,减少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混合支付是指企业采用现金、股票及债券支付等组合支付。混合支付会使资本结构拥有良好的状态有很大的'难度,并购后财务整合难度会更大。所以,混合支付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各种支付方式带来的风险均会有所不同,并购方对方式的选取可以减少一定的风险。

(四)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在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企业需要对被并购方进行一系列全方面的整合,其中,财务整合是重中之重。当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若财务行为不妥,潜在的财务风险会发生,继而会出现并购成本增加、资金短缺等现象,这些均会阻碍企业发展;在整合期内双方也许会因财务制度及机构设置产生相反意见,致使企业产生一定的损失;企业内部也应做好监控措施,否则会有财务风险的产生。

(一)合理确定并购企业价值,规避评估风险。在确定并购前,并购方特别需对被并购方的财务状况做细致的分析,保证所了解的各个方面信息是准确无误的,这将会使企业遇到的财务风险减少。并购企业应逐步完善价值评估体系,采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可能得到相异的估价,并购方可依据并购时的动机,选择不同的定价模型,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就可合理确定被并购方价值,使估价风险下降。企业还应用调查的方式分析被并购方资产构成及分析也许会出现的财务陷阱。另外,并购方应有效运用报表以外信息,觉察报表中可能有的漏洞,继而使并购的估价风险有所降低。

(二)拓展融资渠道,规避融资风险。资本性支出是企业并购的前提条件,但根据企业自身的现金状况不能满足并购所需资金,最理想的融资渠道是借助外部资金满足自身需求,保证企业并购过程中资金链更持久。合理的预算融资需求量及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可更好地降低企业融资风险的发生率。另外,并购企业应积极开展不同的融资渠道来使其多样化,来确保融资结构的合理,使用灵活的方式来降低现金的支出额,例如采用股权、债券支付等多种支付的混合。还有,政府部门应积极研究多样的融资渠道,例如建立投资银行、完善资本市场和设立并购基金等,保证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三)支付方式的多样化,规避支付风险。企业并购选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其带来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各种并购支付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并购方可根据其财务状况及被并购方的意向,将现金、股票及债券支付等设计为不相同的组合,分散单一支付的风险,使并购成本降低。随着中国并购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并购操作流程的不断规范,并购方应根据自身的财务情况,选取支付方式时采用现金、债务及股票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加大对混合支付的研究,选用公司及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证券组合来进行并购支付。

(四)有效整合并购后的财务风险。为了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及协同效应,构建新企业核心及价值,在并购交易完成之后,并购方须将自身和被并购方的资源进行整合。企业可从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等方面加大对财务的监控。另有,完善对财务的整合。并购结束之后,企业应在熟悉目标企业的生产方式、财务状况、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情况,提出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其列入自身的预算管理体系之内。最后,企业还应对资产及负债等财务资源合理地优化配置和整合。

在并购的各个阶段都会存在财务风险,其是各类风险的综合反映。所以,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地改善其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这有助于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严艳.我国企业并购现状及措施思考.企业管理,2011.8.

[2]舒鸿.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时代金融,2012.8.

会计毕业论文案例分析专科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战略成本会计;企业管理;应用。

战略成本会计是指企业通过对投资决策和实施、研究开发与设计、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将这些监控贯穿于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从战略的角度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规划并控制成本使之保持在适度水平,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有效地完成既定的业绩要求,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这个可以有。

我们杂志社发文章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1.你发文章过来。

2.我们编辑审核。(1-2工作日)。

3.通知您审核通过(发电子扫描用稿通知)。

4.您支付版面费。

5.为您出刊。

6.为您邮寄样刊和书面用稿通知。(3-5天收到)。

如有特殊需要,可以先给您邮寄书面用稿通知。

范文太多了。一篇两篇也贴不下。

这里全是会计类的。

关于如何写好毕业论文:

起草初稿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参考资料:浅谈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战略成本会计;企业管理;应用。

一、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的应用。

二、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不仅要设计出符合顾客需求并具。

三、在企业市场定位管理中的应用。

四、企业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盛菊挑,试论企业成本管理[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2]李百兴,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程序的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

电大会计学大专专科毕业论文

摘要:初级会计学是普通中、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随着职业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初级会计学作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教学模式也逐步由传统教学型向教学实践型转变。

关键词:理论操作实践。

初级会计学是在会计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讲述会计业务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职业院校选用的教材内容基本以簿记技术为主,通过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职校生学习专业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有关会计基本概念、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基本程序与方法等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二是以借贷记账法为核心的有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内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三是会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特点。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与普通高校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必须因材施教,体现鲜明的职教特点。

1.目标明确。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实践型和技能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专业理论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初级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明确、符合实际需要的会计教学目标,即立足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习的需要,体现职业院校培养会计人才的特点,注重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2.内容新颖。

一方面由于职校生在校学习二到三年就进入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短、平、快”。另一方面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开始会计制度改革,从理论到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务操作中的新业务、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使会计处理变得更加灵活,会计选择的空间更大。这些都决定了在教授初级会计学时不仅要讲授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也要紧紧围绕我国会计改革现状,讲授财政部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后,第一时间进入角色、投入工作,从而有效地缩短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

3.结构合理。

职业院校的初级会计学必须从学生知识掌握的状况出发。以会计要素核算为例,该章主要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可以与第一章会计对象理论和中级财务会计学教学内容紧密衔接,这样既能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也易于职校生理解和掌握。同时要学练结合,这样能够更客观地检验学习效果。

二、初级会计学的教学现状。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以笔者学院为例,虽然学院是以冶金为骨干专业的职业院校,但院领导一直十分重视会计专业建设,不断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要完善本院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生的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构建了以初级会计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培养了一支专业教师团队,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也在逐年提高,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1.理论与实践脱节。

初级会计学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学生也许学会了书本上的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遇到会计工作中的实际业务时,却不知如何下手处理,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问题。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

2.教学方法落后。

许多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的是“填鸭式”满堂灌输,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在这种方法下,课程结束时,学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的总体认识。学生对学习初级会计学也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课堂效果不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师资队伍建设不给力。

笔者学院讲授初级会计学的教师都是有着丰富理论知识的中青年教师,他们都是大学一毕业就分配进学校的。他们的工作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这就导致他们缺乏必要的实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也造成了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同时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加速更新,要求教师不断加强继续教育,但许多学校的.领导、教师对此缺乏必要的认识,仍然抱残守缺、墨守成规。

三、初级会计学的教学改革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任何教学都需要教师来组织。教学目标和课程等设置得再好,也要靠教师来完成;新的教学方法再好,也要教师来运用。教学的改革不包括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不实际的。要搞好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一方面鼓励会计专业教师继续再教育,不断“充电”,学习会计新理论、新制度;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深入会计工作的一线,真正做到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与会计工作实践接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应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所取代。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等方式,获取新的知识,从而达到锻炼实际会计操作能力的目的。同时针对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现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账务处理程序这一章节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由学生自己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分析影响账务处理程序选择的因素,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预定的项目;讲授会计错账更正方法时,可采用任务驱动法,由教师先进行操作示范,并结合录像、课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之后教师对操作步骤进行复述,特别提醒容易出错的步骤和环节,最后总结要点;讲授通用记账凭证时,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制单员、出纳员、审核员、记账员和会计主管的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作用、责任,从而全面认识记账凭证。

3.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是一个操作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职业,同时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很高,这和现在几乎是纯知识性的教学存在很大矛盾。为此教师在讲授初级会计学课程时,可以安排4~5周的时间进行实训学习。教学教师也完全可以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中指导部分章节的完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入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通过实物沙盘的直观模拟,基本了解企业账务处理的各个环节。此外,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模式,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去企业社会实践,可以实现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与企业财务实际操作需求的“无缝对接”。

总之,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必须始终以企业、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全面培养职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电大会计毕业论文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我国会计专家、学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心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公共选择过程并最终上升为一种政治化的程序,体现为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因此,会计准则的实施会产生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影响利益相关者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经济后果”。所以,只要存在利益相关者利益上的差别,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倾向和会计准则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就必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使得原有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的缺点日益暴露,不同所有制和部门的企业之间由于各种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报表格式不同,造成会计信息不可比、给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外国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贷款分析、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等均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及时认识到:会计改革已成必然,只有使会计管理体制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从1979年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基本原理,并于1981年开始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学会还组织翻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供国内会计专家学者研究使用。1986年财政部提出了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设想。1988年10月3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设立了专门研究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会计准则组,并召开会计工作座谈会拟定我国会计改革纲要,在正式发布的会计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会计准则,改革会计核算制度”。1991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准则草案,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的意见,1992年11月,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正式发布了第一项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

1992年11月制定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之后,1993年我国财政部开始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研究工作,1997年6月4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之后的几年陆续颁布了债务重组、会计差错更正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无形资产、租赁准则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在这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中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防止出现制度空当,我国在发布和实施会计准则的同时,还不断地制定、修改会计制度,2000年还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协调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而形成了国际上少有的“准则”和“制度”并行的会计规则结构。

这一阶段是我国以国际化策略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我国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的会计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共识,《企业会计准则》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合经济和会计的发展,与后来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不一致。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迫切。但由于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我国不能完全照搬ias,同时又要为经济的国际化服务,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确立了以国际化为主导同时兼顾我国自身特色的渐进式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制订策略。

4会计准则体系构建阶段(2006年以来)。

2005年6月2日财政部向外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完善后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试行。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则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做出示范性指导。至此,我国终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总原则、结构与范围上充分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及法律环境,对部分经济事项或交易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思考。

1环境变化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基础http:///wenzi/。

与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相比,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事件处理模式”,但是当今风靡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却采用“通用原则引导模式”来为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提供会计处理依据。我国第一个具体准则的颁布是为了应付“琼民源事件”引发的会计问题,后来发布的十几项准则是为了应对国有企业上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以及能够缓解实务界要求准则制定者及时做出反应的压力,这种模式逐渐被一些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采纳(杜莉,2006)”因此,我们在制定了已经趋同的会计准则之后,应该考虑制定概念框架,同时可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技术标准”部分以及整个会计理论体系。

3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

当旧会计准则对某利益集团不利时,该利益集团就惠推动会计准则向有利于本集团的方向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取代旧会计准则就指日可待,当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已变得箭在弦上、不得不为时,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专业性的民间团体都在考量由自己来制定会计准则的成本与效益。社会最终选择谁来制定会计准则,是各相关利益团体(包括政府)博弈的结果。具体到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选择上,数十年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以及目前较强的政府职能作用和相对较弱的会计职业界,形成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政府主体模式。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意义。

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1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

自从1985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后,《会计法》一直是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以及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的母法,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模式从制度型向准则型转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过渡性阶段,以基本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算的“准则+制度”的实施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法模式的特色。中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呈现出以《会计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心,以内部会计规程和其他会计法规为补充的运行结构有利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与完善等特点,是现阶段可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2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我国新准则体系的出台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次,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对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再次,在要素计量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在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其规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总之,新会计准则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也兼顾了中国的国情。

3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在实施会计准则以前,我国会计界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相对较弱,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会计实务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普遍感到过去比较精通的会计知识已经陈旧,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会计的高潮,并通过中西方会计比较,使之与我国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相融合,形成一种“中外合璧”的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葛家澍文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杜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及其经济分析[j]。会计研究,2006。

[3]蔡明利。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透视[j]。现代商业,2007(20)。

[4]李作畅。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

[5]李应芳。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时代经贸,2008(6)。

[6]李平。新会计准则的评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6)。

[7]纪金莲。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8,(12)。

[8]李强。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和意义[j]。现代商业,2008(27)。

[9]孙松。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我国会计专家、学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心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公共选择过程并最终上升为一种政治化的程序,体现为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因此,会计准则的实施会产生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影响利益相关者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经济后果”。所以,只要存在利益相关者利益上的差别,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倾向和会计准则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就必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使得原有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的缺点日益暴露,不同所有制和部门的企业之间由于各种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报表格式不同,造成会计信息不可比、给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外国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贷款分析、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等均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及时认识到:会计改革已成必然,只有使会计管理体制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从1979年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基本原理,并于1981年开始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学会还组织翻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供国内会计专家学者研究使用。1986年财政部提出了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设想。1988年10月3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设立了专门研究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会计准则组,并召开会计工作座谈会拟定我国会计改革纲要,在正式发布的会计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会计准则,改革会计核算制度”。1991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准则草案,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的意见,1992年11月,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正式发布了第一项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

1992年11月制定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之后,1993年我国财政部开始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研究工作,1997年6月4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之后的几年陆续颁布了债务重组、会计差错更正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无形资产、租赁准则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在这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中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防止出现制度空当,我国在发布和实施会计准则的同时,还不断地制定、修改会计制度,2000年还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协调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而形成了国际上少有的“准则”和“制度”并行的会计规则结构。

这一阶段是我国以国际化策略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我国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的会计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共识,《企业会计准则》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合经济和会计的发展,与后来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不一致。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迫切。但由于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我国不能完全照搬ias,同时又要为经济的国际化服务,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确立了以国际化为主导同时兼顾我国自身特色的渐进式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制订策略。

4会计准则体系构建阶段(2006年以来)。

2005年6月2日财政部向外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完善后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试行。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则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做出示范性指导。至此,我国终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总原则、结构与范围上充分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及法律环境,对部分经济事项或交易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思考。

1环境变化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基础http:///wenzi/。

与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相比,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事件处理模式”,但是当今风靡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却采用“通用原则引导模式”来为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提供会计处理依据。我国第一个具体准则的颁布是为了应付“琼民源事件”引发的会计问题,后来发布的十几项准则是为了应对国有企业上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以及能够缓解实务界要求准则制定者及时做出反应的压力,这种模式逐渐被一些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采纳(杜莉,2006)”因此,我们在制定了已经趋同的会计准则之后,应该考虑制定概念框架,同时可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技术标准”部分以及整个会计理论体系。

3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

当旧会计准则对某利益集团不利时,该利益集团就惠推动会计准则向有利于本集团的方向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取代旧会计准则就指日可待,当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已变得箭在弦上、不得不为时,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专业性的民间团体都在考量由自己来制定会计准则的成本与效益。社会最终选择谁来制定会计准则,是各相关利益团体(包括政府)博弈的结果。具体到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选择上,数十年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以及目前较强的政府职能作用和相对较弱的会计职业界,形成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政府主体模式。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意义。

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1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

自从1985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后,《会计法》一直是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以及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的母法,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模式从制度型向准则型转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过渡性阶段,以基本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算的“准则+制度”的实施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法模式的特色。中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呈现出以《会计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心,以内部会计规程和其他会计法规为补充的运行结构有利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与完善等特点,是现阶段可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2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我国新准则体系的出台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次,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对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再次,在要素计量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在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其规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总之,新会计准则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也兼顾了中国的国情。

3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在实施会计准则以前,我国会计界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相对较弱,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会计实务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普遍感到过去比较精通的会计知识已经陈旧,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会计的高潮,并通过中西方会计比较,使之与我国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相融合,形成一种“中外合璧”的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葛家澍文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杜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及其经济分析[j]。会计研究,2006。

[3]蔡明利。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透视[j]。现代商业,2007(20)。

[4]李作畅。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

[5]李应芳。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时代经贸,2008(6)。

[6]李平。新会计准则的评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6)。

[7]纪金莲。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8,(12)。

[8]李强。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和意义[j]。现代商业,2008(27)。

[9]孙松。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电大会计学大专专科毕业论文

: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者如何接受和运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效应。

管理会计,货币时间价值,变动成本法。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的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现有的社会资源构成现存社会财富,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又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产品,所以现在物品的效用要高于未来物品的效用。管理者将贴现法的现值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进行演算权衡,决定企业将来的发展。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甚至对各级政府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管理者运用变动成本法分析和运用的意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其中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使总成本)变化的成本。如果管理者真正地发挥基本职工的积极性,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特别重视固定成本的控制,在获取收入后,必须首先弥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再考虑固定成本的补偿,此是管理者人性化、持续性的管理理念。

(一)国家政府的法规制度的引导是影响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应用的主要原因。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等企业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实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管理会计没有审计的鉴证、证明,没有证监会等的监督,国家各个部门没有规定,是可进行也可不进行的内容,管理者对其重视程度自然降低甚至忽略。

(二)房地产交易改变管理者的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影响可持续发展。

近十几年房地产建设速度奇迹般的发展,价格急剧上升,占地拆迁使人们一夜巨富,净现值吸引着人们,满足着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土地的未来意义及终值意义被忽略或者无可奈何。各种媒体报道购买房屋分期付款的人们对此的质疑和看法很少,似乎购买者均认可合同签署的月供金额。这是在利用人们对货币时间价值认识不足而愚弄人们,因此影响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正确理解、应用。

小论文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综合用地50年,而房屋的使用寿命通常长于这个年限。假若利润率为10%,之间没有通货膨胀及风险变化,则50年后的1元值现在0.0085元。人们可能不清楚这具体数字,但明白将来的钱越来越不如现在的钱,于是人们竭尽全力获取最大的收益,企业家利用现有的资源为自己的私利和家人积蓄财富,特别是个别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及治理层利用国家资产,也就是纳税人的义务堂而皇之争取个人财富最大化,破坏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及公务员首先接受管理会计观念的渗透。

一国政府既有政治职能又有经济职能。政府运行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工作及工作人员的行为影响重大。因此,无论政府政策方针制定者、决策者及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系统学习理解管理会计知识。官员及公务员不仅确实行使政府公务的职责,同时必须明白政府的支出,特别是他们的报酬多数属于固定成本,需精打细算、合理预算,节省纳税人的所尽的义务,将自己的工作量视同业务量,付出多些,索取少些,形成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政府要求管理者接受并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及理念。

各级政府在理解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和含义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提醒管理者运用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市场经济现象,提醒企业管理者注意变动成本的潜在作用,引导如富士康一样的企业管理者切实关注雇员、一线劳动者的心理感应。在失业、就业成突出问题的当今市场经济中,用机器人替代活人,似乎是一个创新、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在制造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提醒管理者们,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高层,不要贪心,不要形成暗中逆流,影响社会和谐。

总之,大专以上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应当接受或进修过管理会计的课程,对于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应当知道,在工作中应当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念应用到工作中,并影响周边人员。会计人员运用管理会计理念随时、及时、适时地向相关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协调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起到参谋的作用。高层管理者必须尊重并接受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管理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2]王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9.

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摘要:自19xx年中央电大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以来,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与管理便成为教学难点。如何化解这一问题,本文就自己近十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情况,谈了一些想法和做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地位及在完成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一)从培养规格上看其必要性。毕业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完成培养目标及规格的有机成份。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培养目标及规格中要求:“……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从上面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毕业论文工作正是完成科研/写作和检索资料等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不做好这项工作就无法实现培养目标及规格。

(二)从学员实际需要看其必要性。电大学员专科所学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提高其实际工作、学习以及科研能力。只有经历了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学员才能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功用和特征,正确运用这一科研文体,反映研究成果,传播学术信息。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撰写学术论文,记录科研成果的意义主要就体现在知识积累和学术交流两个方面;从论文作者个人的角度来看,通过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将学术成果公诸于世,研究者个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也才能使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三)从提升电大教育的品牌角度看其必要性。从我们周围看,目前获取本科学历的渠道和途径很多。就论文来看,与其它高校相比,要求是高了些。这是树立电大质量意识的体现,是提升电大教育品牌的必然要求。

二、论文指导与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主观认识方面。如前所述,与其它高校相比,我们的要求过高过严,在教师层面也感觉过于苛刻,有抱怨情绪,给论文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学生层面,认识程度更是不够,在求易避难情绪驱使下,觉得好象是学校在为难他们,很不乐意。

(二)客观方面。就县级教学点来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学员工学矛盾突出,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论文撰写工作上来;二是一部分学员专科不是本科所学专业,在专业修养方面欠缺较大,尽管本科理论阶段学了一些课程,但从专业素养方面来说,仍显不足;三是资料的搜集渠道不多,给资料的搜集带来诸多不便;四是指导教师难聘,特别是外聘教师,不好管理,对我们的教学要求的理解有偏差,指导行为上不一致,把握不住要害。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在领导层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电大关于论文工作的有关精神,从培养目标层面和提升电大品牌的角度看待论文工作;积极与省、市电大主管教师沟通,寻求帮助与指导;利用网络查阅普通高校对论文工作的信息,借鉴有益的作法,移植在我们的论文工作中来,形成自已的工作思路和模式。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将这些思路和模式传达到教师中去,使大家形成共识,渗透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积极选派管理人员和教师外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指导能力,为论文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向学员进行灌输。我们在新生入学后,即开展这项工作。在入学教育中,将三年的学习过程和要达到的培养目标给学生讲清楚,使每个学员都知道要做毕业论文,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关注论文撰写工作,注意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为论文撰写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二)加强平时教学管理。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大量知识的储备和积淀。因此,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求主要课程的面授辅导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问题介绍给学生,让有兴趣的学员积极思考、研究,为日后论文的选题打底。引导学员关注现实问题,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视野,不迷信,不盲从,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做法和程序。

1.发放任务书。对于作论文的班级,开学第一次面授课即进行集中辅导,同时将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时间安排,指导老师联系方式,指导老师简介等信息发给学生,人手一册,使其明晰工作任务,合理安排时间,按任务书的程序进行。

2.学员选定题目后,由指导老师将所指导学生的题目统一送指导小组进行审定,严把选题关。待论文提纲出来后召集所有指导教师开会,集体审核以免出现雷同现象。

3.初稿完成后,召集指导教师会议,通报情况,解决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4.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将论文正稿、指导记录表送学校论文指导与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电子稿发往学校公用信箱,学校组织有关人员逐篇进行审阅,若出现不合格的,责令其修改,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严格要求与关爱学生相结合。

1.在集中辅导时,要求学员和指导教师必须参加,使指导教师和学员都知道各自面对的任务和工作目标、时间安排,各个过程环环相扣,人人服从大局,强化过程管理。同时将论文要求的全文放在网上,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学校安排专人对各个环节进行督查和指导,使整体工作按部就班进行。

2.在执行标准时,无论是谁,坚决按论文标准执行,在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底线不动摇。

3.对于那些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和有抄袭现象的学生,要求指导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端正态度,认真修改或重写,不能与学生发生对抗情绪。

4.将论文写作情况及时在网上通报,对共性问题发布指导信息,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

5.对指导教师的职责、权利和报酬,指导之始就明确,报酬与效果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参考文献。

[1]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11年开放教育专业规则(2011.1).

[2]任鹰.中文学科论文写作[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7).

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社会责任会计自诞生以来,不同的学者对他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划分,这里笔者采用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即划分为对环境、员工、社区、产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五类责任。

环境责任作为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最初关注的内容之一,如今已包含着更为广泛、综合的内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尽量减小对水、空气、土地这些基本环境要素的污染,还要对所在社区内的环境清洁程度、绿化程度、噪音分贝大小等进行控制,旨在让企业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的同时,鼓励企业主动为改善环境贡献力量。

对员工的责任又称人力资源责任,在雇员与雇主的利益抗衡中逐渐形成完整的内容并得到重视,主要指企业雇佣员工时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保险、提供合理的工资及相应的福利,在员工任职期间保障员工的休息休假权、自由择业权、参加培训学习等基本权利,并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同时积极承担帮助国家促进就业的责任。

产品方面的责任主要指企业要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严格控制次品率,不以次充好。有完善的售后保障,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及时为消费者解决问题。

在对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中,“其他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投资者、供货商、销货商及政府部门。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对提供生产资源的社区进行回报,还要承担对政府、投资者和供销商应尽的责任,例如为社区营造更好的公共设施条件、按时交纳税款、合法经营、科学管理企业、诚实守信不拖欠供销商货款等。

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现状。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制度规定不健全。

我国最新修订的《公司法》总则第五条“公司义务及权益保护”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公司法》首次引入公司社会责任理念,体现了我国《公司法》正在顺应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趋势。然而,虽然《公司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都涉及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但却基本上都只是指导性的纲领,没有对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到什么程度、如果不承担会受到怎样的惩罚等做出具体而统一的规定,导致企业有机可乘,对履行社会责任敷衍了事。而政府发布的一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规定也多是针对央企和上市公司,很少有涉及中小企业,导致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制度空白。

(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而不是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导致企业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忽视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同时,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特点也限制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例如经营者素质不高,缺乏经营能力和长远眼光,从而忽视了对保障员工基本权益的人力资源责任、诚信经营的产品责任等社会责任的承担;企业规模有限,导致承担能力有限。同时,效仿其他企业的随波逐流心理也助长了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

(三)披露成本大于收益,动力不足。

即使克服了社会责任披露的技术和人员难关,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仍然受到成本收益差的制约。我国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主要由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意志。此外,现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仍然是我国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企业社会责任成为政治热点词后,便也成为了企业向政府官员进行寻租的重要途径,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会倾向于通过加大社会责任投资,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并且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来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协调,从政府官员处寻求回报。企业进行政治寻租需要付出成本,央企、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在寻租动机和寻租成本之间的差异会导致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不同决策。

对于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和央企来说,进行社会责任披露所产生的人力、资金等成本是不足一提的,而披露带来的社会形象提升、商誉增值,以及在政府部门的良好印象等回报是很有价值的,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并让企业在一些政府招标项目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然而,对于本就融资困难、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来说,推行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成本,尤其是人才引入、技术更新方面的成本是不可忽视的,然而相对来说带来的收益却不是很大,所以进行社会责任披露的动力不大。

(四)理论缺陷和会计人员的技术缺陷。

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涉及人力资源、法律、环保等多个领域,内容十分广泛,很多专业领域的问题需要会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才能进行判断和操作,所以掌握综合性知识的会计人员的缺乏是社会责任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阻力。除此之外,社会责任中涉及的许多项目无法进行量化计量,例如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难被衡量出到底会给社会带来多少负面影响,更不用说用货币进行计量。如今虽然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指标分析体系构想,但都不太成熟,理论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作为中小企业,在理论研究上受到资金、人员等诸多因素限制,自然要落后于上市公司和央企,在中小企业任职的会计人员的素质也与上市公司和央企之间存在差距,所以社会责任会计发展也较为缓慢。

三、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出路。

(一)制定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相关法律制度。

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实际经验来看,制定相关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势在必行,我国只出台了上市公司和央企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而对中小企业没有要求。因此,应尽快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法律制度,用以指导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使中小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法制透明化,为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承担一定的重任。

(二)加强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教育与引导。

中小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是企业内在的、主动的、自愿的选择。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教育与引导,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树立社会责任理念,促使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会计人员和职工在根本上建立社会责任的积极思想,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

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了社会责任计量委员会机构,从事专门的调查社会责任会计情况、现状等有关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更为缺乏。我们应结合我国国情,构建相应的理论研究体系,把社会责任会计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用到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实践中去。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素养。

社会责任会计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提出全新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中小企业应多开展与社会责任相关的课程培训,邀请有一定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到企业培训讲解,增强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会计知识。企业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素养,不仅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要提高其社会责任感。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加强自我知识的学习,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专业素质,理论联系实践,向社会公开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1]davial·f·-economicaccounting[j].thejournalofaccounting,1968.11.

[2]赵荔雯。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

[3]刘建红,杨亚娥。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1.

[4]温素彬,张建红,方靖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模式的比较研究[n].管理学报,.6.2.

[5]黎文靖。所有权类型、政治寻租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一个分析性框架[j].会计研究,.12.

[6]蒋尧明,郑莹。羊群效应影响下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同形性研究[j].当代财经,.12.

电大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电大护理毕业论文

播音主持语言是现代电子传媒文化发展出来的一种产物,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语言学行为,目的在于和受众进行交流。播音主持的语言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时刻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同时其内容和形式也应该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这时播音主持语言生存的主要前提。播音主持要想达到良好的语言传播效果,就要置身于消费文化语境下,这是达到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表征。基于此,下面从不同角度针对消费文化语境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一、消费文化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特征。

1、消费文化影响着播音主持语言创作导向。

从近年来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电视图像引领着人们的视觉,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主要通道之一,“读图时代”的到来预示着其他符号作用的不断衰减。艺术走进生活成为新时期播音主持的主要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众传播就要依托人际传播而存在,陷入到人际传播的海洋中,而是使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点相接近,对人际传播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艺术语言的语言化也是现在播音主持的主要特点,人际传播既要体现艺术化的特点,还要与生活水乳交融,这一点通过《鲁豫有约》的访谈中可以窥见,同时在何红梅新闻播报的从容舒展中也可以看出。

2、播音主持语言的商品化转型。

商品的共同特征是以交换为目的,广播电视节的目的就是实现等价交换。为了使消费者不断衍生的需求得到满足,电视节目制作必须将受众作为接受的主体,进行产业化生产。播音主持语言的商品特征正是随着大传媒的消费属性而来的,因此,只有将语言置身于消费文化语境下,才能与社会、时代发展的潮流相符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有声语言传播的内容,重视播音主持人个性魅力的'展现。例如,虽然李静、戴军毫无有声语言表达功力,但是其平易、松弛的语言以及时尚化的气息显然可以为其争取了一大批的观众。

二、消费文化语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利用策略。

1、文化策略。

在现在的消费文化语境下,需要我们充分关注传统文化,消费文化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应该充分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不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化,正是这些文化成为发展本民族的灵魂所在,同时这些文化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基,所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应该得到大力的弘扬。虽然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是,还有大部分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人们所忽略。广播电视行业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社会公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利用广播电视节目,为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进而使人们的精神可以受到启发。

2、情感表达策略。

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播音的专业训练,还会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用声训练,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在声音中包含感情,利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出一定的情感。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主持中投入感情,使自己的播音稿件成为传递情感的有效工具。同时,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如果节目显得过于煽情,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非常虚假的感觉,可信性大大降低。因此,只有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把握好自己的情感,才能增强节目的真实性与可信性,这样节目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3、语言教育策略。

播音主持人首先必须具有健康的语言传播观,充分重视对相关知识的学习,重视语言教育本身存在的特殊意义。语言的本质是交往,哪怕只说出了一句导语,那也意味着一种行为得到了实施,这种行为可能会为观众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可能转化成为一种行动,因此,一定要做到三思而后行。1967年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曾经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了“合作原则”,主要包括质、量、关系及方式几大准则。在各种准则中,礼貌原则都占有首要地位,具体包括赞誉、慷慨、得体等多方面原则。中国历来倡导“和为贵”的观念,同时与人为善也是全体国人的群体无意识表现,这些都为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提出了得体性的需求。得体的语言表达不仅可以增强可信性,同时也符合我国传统社会学及民俗学等理念。

三、结语。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它需要与社会、时代的发展节奏保持同步,播音主持选择怎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怎样的语气,都要注意与目前的消费文化语境相结合。在现在的消费文化语境下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加以研究,分析大众对节目的要求,对节目公益性的发挥非常有利,这样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2]李艳秋.电视播音主持在现代传媒视角下的艺术要素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3,(7):89,91.

机电大专毕业论文

带式输送机设计专业:矿山机电姓名:摘要:带式输送机是煤矿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

带式输送机是输送能力最大的连续输送机械之一。

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运转可靠、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小、管理维护方便,在连续装载条件下可实现连续运输。

本论文主要涉及了带式输送机的机械设计和电气原理设计部分。

带式输送机的机械设计分两步,第一步是初步设计,主要是通过理论上的计算选出合适的输送机部件。

第二步是施工设计,主要根据初步设计选定的滚筒、托辊、驱动装置完成对已选部件的安装与布置的图纸设计工作。

在机械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对输送机的保护装置及其电气原理设计。

电气控制主要通过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电气系统实现的。

41参考文献。

绪论1.1带式输送机的技术发展带式输送机是输送能力最大的连续输送机械之一。

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运转可靠、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小、便于集中控制和实现自动化、管理维护方便,在连续装载条件下可实现连续运输。

它是运输成件货物与散装物料的理想工具,因此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在矿山用量最多、规格最大。

1880年德国lmg公司设计了一台链斗挖掘机,其尾部带一条蒸气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

1896年美国纽约颁布了鲁宾斯为带式输送机的发明人。

20世纪30年代随着德国褐煤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的发展,带式输送机也随之得到迅速地发展,二次大战前德国褐煤露天矿已出现1.6m带宽的带式输送机。

50年代开发出的钢绳芯输送带为带式输送机长距离化和大型化创造了条件。

前西德为了摆脱石油危机带来的影响,开发了年产4000~5000的褐煤露天矿,并在50~60年代为日挖10挖掘机开发了配套的3.0m带宽的带式输送机,带速为6.8m/s。

后经科研开发将带速提高到7.5m/s,使带宽从3.0m降至2.8m,但运量仍保持3.75万t/h。

单条带式输送机的装机容量为6kw,是当今运量最大的带式输送机。

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推广斜井带式输送机。

德国鲁尔区haniel-prosper煤矿使用了当今规格最大的斜井带式输送机,其带宽为1.4m,带速为5.5m/s,带强为st7500n/mm,整机传动功率为23100kw同步电机。

电机转子直接固定在滚筒轴上,从而省去了减速器。

同步机用交直交变频装置调速,起、制动过程非常平稳,起动时间可达140s,制动时间达40s。

输送带保证寿命达20年。

该机上、下分支输送带都运送物料。

向上运媒1800t/h,下分支向下运矸石1000t/h,提高高度达700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带式输送机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不再是常规的开式槽型或直线布置的带式输送机,而是针对生产需求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特种带式输送机。

例太原理工大专科论文如,弯曲型、线摩擦型。

大倾角型。

可伸缩型。

吊挂型、管式、吊挂管式、波纹挡边式、气垫式、压带式、钢丝绳牵引式和钢带式等带式输送机。

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特优点,适用于某些特殊场合。

例如,管式和吊挂式输送机因其密封性好,适用于有环保要求或物料不应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场合。

波纹挡边带式输送机可以做大倾角甚至垂直提升,因而在卸船和竖井提升中得到应用。

压带式大倾角带式输送机于50年代在下挖式斗轮挖掘机上广泛应用。

倾角可达35,从而缩短斗轮臂架长度。

目前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正朝着长距离、高速度和大运量方向发展。

单机运距已达30.4km,多机串联运距最长达208km,由17条带式输送机组成,最宽的带式输送机带宽为4m。

最大运输能力已达到3.75万t/h,最高带速达到15m/s。

单条带式输送机的装机功率达到62000kw。

我国生产的带式输送机最大带宽已达到2m,带速已达m/s,设计运输能力已达到5.2万t/h,最大运距为3.7km。

带式输送机的运输能力和输送距离是所有其他输送设备无法比拟的,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努力发展和完善带式输送机技术。

研究带式输送机的途径和目的及意义如下:(1)提高带速,它是提高输送能力和节省投资的有效途径。

(2)提高各部件的可靠性,也包括输送带的可靠性,往往一个部件的失灵会影响整机乃至整个系统的停顿。

(3)努力减少维护工作量或取消日常维护工作,因带式输送机分布在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运输线路上,很难实现有效的维护保养工作。

(4)节能研究,带式输送机本身是输送机中耗能最省的,但在大型矿山、冶金、电力和专用港口等企业中带式输送机用量很大,成为企业中的一个耗能大部门,因而进一步的节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为适应金属露天矿大型化开采的需要,一些国家正努力解决输送机输送金属矿石及其周围的问题,力求用带式输送机替代昂贵的汽车运输。

它直接关系着输送带的强度、接头强度、滚筒、传动装置和联接件的设计强度,然而研究可控的起动装置和制动装置来减小动张力便成为动态设计的根本所在。

1.2常用带式输送机类型与特点带式输送机的种类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用带式输送机(dt)通用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固定式带式输送机。

其特点式托辊安装在固定的机架上,由型钢做成的机架固定在底板或地基上,整个机身成刚性结构。

因此,它广泛用于要求设备服务年限长,地基平整稳定的场合。

例如,煤矿地面生产系统、洗煤厂、井下主要运输大巷、港口、发电厂等生长地点。

该种输送机应用十分普遍,现已形成系列产品如td62、td75、dt等。

(2)钢绳芯带式输送机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在结构形式上相同于通用带式输送机,只是输送带由织物芯带改为钢丝绳芯带。

因此,它是一种强力型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距离长、运输能力大、运行速度高、输送带成槽性好和寿命长等优点。

但其最大缺点是因钢绳芯输送带的芯体无横丝,故横向强度低易造成纵向撕裂。

在大型矿井的主要平巷、斜井和地面生产系统往往会遇到大运量、长距离情况,如果采用普通型带式输送机运输,由于受到输送带强度的限制而只能采用多台串联运行方式,这就造成了设备数量多,物料次数多,因而带来设备投资高,运转效率低,事故率升高,粉媒比重上升以及维护人员增多等后果。

采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该种带式输送机已经定型成dx系列。

(3)吊挂式带式输送机太原理工大专科论文吊挂式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将其机架用钢丝绳或铁链吊挂在顶板上的带式输送机。

机架可以采用钢丝绳或型钢材,托辊组可以是铰接或固定支承。

它通常用于底板或地基起伏不稳定,服务时间较短的场合。

如煤矿井下采区上、下山,顺槽和集中运输巷。

(4)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长度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随时缩短或加长。

这是为满足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顺槽输送要求而设计的。

(5)移动带式输送机(dy)移动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按整机设计并且整机可在不同地点使用的带式输送机。

按移动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移动式与携带式带式输送机。

前者是靠轮子、履带或滑撬移动的带式输送机;。

后者是可用人力或机械从一个位置抬到另一个位置的带式输送机。

主要用作短距离输送或转载。

如煤场、码头、仓库等场所。

(6)弯曲带式输送机弯曲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在输送线路上可变向的带式输送机。

该种输送机适用于煤矿井下弯曲巷道和地面越野输送。

(7)线摩擦带式输送机在带式输送机(在此称之为主机)某位置的输送带下面加装一台或几台短的带式输送机(称之为辅机),主带借助重力或弹性力压在辅机的带子(辅带)上,辅带可以通过摩擦力驱动主带,这样主带张力便可以大大降低而实现低强度带完成长距离或大运量输送。

(8)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普通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倾角超过临界角度时,物料将沿输送带下滑。

各种物料所允许的最大上运倾角见表1.1。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可以减小输送距离、降低巷道开拓量,减少设备投资。

水泥200~60mm矿石20块状干粘土15~1840~80mm油母页岩18粉状干粘土22干松泥土20(9)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从1951年起在英语国家得到应用。

它的优点在于牵引体与承载体是分开的,可以跨越长距离和大高差。

但缺点是输送带成槽性差,影响输送截面积,钢丝绳裸露在外,不易防腐蚀,维护费用高。

因此,国外一些国家不提倡使用。

我国自1967年起在煤矿开始使用,但总体用量不高。

根据研究表明,当输送量超过500t/h,运距超过2~5km时,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的基建投资和运费将少于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即运距越长越有利。

机电大专毕业论文

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重要应用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的机电工程项目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手段在机电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逐渐的提升了机电工程项目的规模化和高效化运作水平。本文结合机电工程信息化发展特点,对机电工程信息化的建模和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供参考。

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而信息化早已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从无纸化建设、局域网建设、互联网建设、物联网建设,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建设也逐渐的系统化、精细化、科学化,反过来对企业其他各方面的建设起到了关键的重要,对企业内部建设以及项目的推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信息化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沟通效率,还能降低企业运转的成本,大数据技术出现后,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决策参考依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信息量大且比较分散。大型的机电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涵盖设计,施工,监督及设备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要保证全面还必须能够具有清楚的分类来满足相关单位的需求和信息流通。同时,机电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及工程量的信息储存和管理也是比较分散且复杂的。(2)机电工程信息量种类繁多。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以结构信息和分结构信息为主,结构化的信息成本管理,施工进度及质量相等方面的信息。非结构信息以实际项目的文件、档案及一些音频信息数据为主。两类信息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确保整体几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机电工程施工效率。(3)信息具有动态发展变化特征。机电工程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同时也不是靠局部的信息收集就能完成的。这就使得机电工程信息具有时空和位置上的动态变化特征。另一方面,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使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正因为信息的动态发展特征,使得信息管理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这就必须依靠管理者能够及时的根据信息的变化做好合理的工作统筹。

(1)总体信息系统模型的创建。信息系统的建设以集成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来提供平台支持,从而实现了对信息的集成化管理模式。以这个角度的机电项目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就是实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管理。通过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整合,来确保机电项目运行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信息化整体模型的创建,能够对机电工程实施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实现其数据、功能及业务模型的创建。然后再以这些模型为基础来实现系统化的模型整合。在总体结构模型搭建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了系统的数据环境搭建,从而能够使得复杂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2)项目信息管理模型的创建。机电项目的信心管理标准化是基础管理的核心。通过项目管理信息的集成模型创建,主要是为了改变当前机电工程项目的管理现状,来形成一个比较有效的项目管理综合平台。模型的创建,首先要以信息资源的全面规划为基础,其次,要结合机电项目的管理需求进行项目信息的分割,并要合理控制各分割项目之间的.接口设置,确保信息能够通过管理平台自由的传输。最后,当机电项目信息管理体系初具模型后要进行总体结构模型的确定,同时对机电工程项目寿命进行分析。整体的结构模型既要包含系统应用模型,还应该体现主体数据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机电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是按照统一的标准信息数据来实现的。

(1)机电信息信息化技术的路线实施。对于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而言,要想达成理想的建设目标,必须首先要对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路线进行完善的建设考虑。机电项目的技术线路布设以实际的信息资源规划为依据,来对整体机电项目需求信息的细致分析。然后结合每个业务模块的决策、管理及执行需求来进行模块功能的具体描述。最后通过这些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整合来实现项目资源的合理规划。(2)建立信息化管理的保障体系。机电工程的项目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形成具体的保障管理体系。要想实现对机电工程多样信息的有效管理和运用,就必须能够对信息的资源实行统一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并坚持市场导向和服务管理原则。同时各工程单位和企业还应该以信息化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对应的管理小组,来实现对信息的统筹资源规划和框架规范管理。对于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设来说,其保障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各种保障体系的工具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动态变化需求,通过各信息和业务模块的最大职能发挥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信息共享还要以提供方便的数据查询和文件下载功能为原则。各部门之间通过良好的技术支持来获得更加便利的信息交换和业务开展。(3)建立针对机电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系统。机电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来做支撑。信息的风险管理就是要对机电工程项目运行中的各种风险因子进行明确的鉴定和分析。并通过对风险的等级评定来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在工程实施之前,要针对风险评估进行应急方案的制定,将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同时,为确保风险管理系统能够落实有效,相关部门还应该建立对应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系统,实施的进行项目运行状况的检查,以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来保障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基于机电工程项目的当前信息管理,已经逐渐的呈现了共享性和实时性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其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实施,能够使机电项目的运行流程更加优化,管理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可以在确保机电运行高效性和现代化方面得以顺利的实现,最终也就能够实现机电企业的总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近些年,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要控制好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以适应市场发展对其质量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监理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意义,同时说明了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进而论述了监理工程师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方法,以期和同行进行探讨和交流,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理控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市场的标准,建筑企业要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所以监理工程师要重视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监理工程师不但要落实到位自己的建立工作,同时要合理的控制不同类别材料的质量。此外,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合理有效的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使其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1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

1.1建筑材料的检查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检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导致现场的施工材料质量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管理人员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检查购买材料的质量,导致材料质量出现不合格的情况。此外,建筑企业忽视材料的生产商是否正规,从而会影响建筑材料的质量。

1.2建筑材料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会随意的堆放建筑材料,材料的乱摆乱放,使得建筑材料容易遭到破坏的行为,从而其质量会受到影响。此外,建筑施工现场往往缺少专门的人员负责建筑材料的堆放,建筑材料堆放方式的不正确,使得建筑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1.3建筑材料施工不正确。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规范和要求,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施工,进而会导致建筑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忽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作用,没有按照建筑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的质量。

2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理控制。

2.1监理建筑材料的采购过程。

在建筑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首先要检查建筑材料的生产商是否正规化。建筑企业在采购建筑材料之前,应该要将材料的生产商的有关资料送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具体包括:生产商的实验数据、生产商的样品等等,监理工程师认真的检查生产商之后,准确的判断生厂商符合建筑材料的购买要求,建筑企业才可以在该生产商购买建筑材料。如果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建筑材料的生产商的过程中,产生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则需要更深层次的对生产商的有关数据信息进行了解,例如:生产商的运营水平、生产商的制作水平等等,从而确定生产商是否符合建筑材料的购买要求,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此外,材料购买之后在进场时,监理工程师需要严格的检查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书,并且按照质量保证书的要求对材料进行第二次检查,监理工程师要坚决不同意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场,从而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2.2对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理。

监理工程师要重视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理工作,从而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首先,监理工程师应该根据样本的质量,严格的审查进场的建筑材料质量,在材料进场时,一定要全面检查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如: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外观尺寸等,要在监理的监督下,现场取样,进行复检。如果发现进场的施工材料和样品质量有差异,则应该及时的施工方进行沟通,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保障进场建筑材料的质量;其次,监理工程师还需要监理建筑材料的堆放工作,防止乱堆乱放的现象。监理工程师要保证材料的堆放符合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从而避免施工过程对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监理工程师要确保建筑材料的堆放符合以下几点,分别是:分类别、分场地、分时间,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全方位的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最后,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一旦发现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就需要及时的停止施工,防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着安全隐患。

2.3对新材料的监理。

监理工程师在监理新材料的质量时,需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首先,监理工程师要确保新材料是研发单位的正式产品,其质量有相应的规定,并且新产品的质量满足质量标准。同时,研发单位或者开发商要具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监理工程师严格控制新产品的质量;然后,监理工程师要确保新产品通过试验和鉴定。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都必须要通过规范性的实验进行证明,标准的鉴定进行判断,从而确保新产品的质量符合施工的要求;最后,监理工程师要确保新产品有书面的认可材料,如果没有书面材料的新产品,监理工程师要坚决的拒绝使用。

2.4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监理工程师为了保证对建筑材料质量监理的效果,就需要制定建筑材料的监理细则。目前,建筑材料的监理虽然有相关的规定,但是有些规定只是照搬国际的标准和国家的标准,并不一定适合现有的建筑工程,所以监理工程师要结合具体的施工工程,了解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监理程序,并且考虑施工方的具体想法,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制定材料监理细则,从而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并保证各方的利用协调一致。

2.5规范监理程序,提高监理素质。

监理工程师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则是由监理工程师的`素质决定的。所以监理工程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建筑工程对其工作质量的要求。监理工程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以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监理工程师还可以接受技术培训,保证自己有相关的从业,从而提高自己的监理质量。此外,规范的监理程序是提高监理素质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建筑工程需要不断的完善监理程序,保证监理程序的规范化,从而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

3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理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建筑材料,一旦建筑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不但建筑施工过程存在着安全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利益。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滥竽充数的情况,监理工程师有必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理和控制,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新产品,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从而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时间,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其质量规定和标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监理工程师要建立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避免施工人员因为判断错误而使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从而给建筑工程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要素较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理和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4结语。

总而言之,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建筑材料更新换代的速度,给施工人员的材料选择带来了难度,建筑施工的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监理工程师合理的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如何使用正确方法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64例,以随机方法进行护理工作。结果:64例患者中死亡1例;抢救共13例,成功9例;痊愈及好转53例。结论: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必须使用正确的护理方法,正确的方法有利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具有病程长,发作反复等特征,会导致患者咯血、恐惧、精神紧张、易烦燥,常常拒绝做必须的检查和治疗。到了疾病晚期,患者会表现出精神症状差、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因此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护理时,除了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外,还需护理人员的正确护理,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为患者提供舒适、洁净的休养环境,使之符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锻炼工作,有利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以及病情观察和护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64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最大的为81岁,年龄最小的为14岁,平均年龄为46.8岁。63例患者中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9例,肺癌患者7例。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方法。护理工作人员向患者积极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疾病治疗信心,从而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1.2.2环境护理方法。结合每个哮喘患者的不同病因,将其分别安置在通风条件良好、洁净、光线充足的病房,病房内确保无刺激性气味,不摆放花草,不铺设地毯,采用湿式清扫方式,防止整理床铺和扫地时尘土飞扬,病房内的物体表面要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液避免具有刺激性气味。当患者疾病重度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该采取舒适卧位或者半卧位,确保患者衣着宽松。从而营造出一个洁净、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同时要加强对病房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以及细菌培养选用最合适的抗菌药物,积极配合主治医师的抗感染治疗[1]。

1.2.3饮食护理方法。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长期缺氧,消化功能较为低下,对营养的吸收不良,从而导致患者低钾、低钠、低氯、低蛋白,因此需要补充营养,根据实际病情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并做到少量多餐。如果肠内营养补充困难时,可考虑部分乃至全部以静脉补充营养的方式完成。

1.2.4病情监测观察重症哮喘的先兆症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深度、频率、节律,呼气和吸气之间的时间比例,心律、心率、痰量以及性质进行严密观察,分析有无并发症以及诱发因素,对24h出入量进行记录,结合哮喘患者病症易在凌晨发作和加重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病床的后半夜巡视工作。氧疗护理:患者发绀或者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应立即吸氧,可用面罩或者鼻导管吸氧,一般面罩吸氧时氧流量4―6l/min,鼻导管吸氧2―4l/min,每隔15―30min巡视1次,确保安全用氧,同时对用氧效果仔细观察,结合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大小对氧流量进行随时调节,氧气湿化瓶要保证定时消毒。气雾剂正确使用:必可酮气雾剂、万托林气雾剂使用前先上下摇动,指导患者合并双唇含着喷口,当开始吸气时,要立刻按压气雾瓶喷雾1次,屏气5一10s,接着再行呼吸,两种气雾剂的喷吸间隔时间为5min左右,每次使用完毕后,都需要使用酒精棉球对喷口进行擦拭,吸入喷雾后,用清水漱口。

1.2.5机械通气护理方法。(1)确保气道通畅: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必须及时清除,吸氧方式合理,做到快、准、稳、轻,避免黏膜损伤,定时拍背、翻身,引导痰液流动,确保气道通畅;(2)气道湿化:患者吸入与体温温度相当并完成湿化的气体,才有利于防止感染,有助于气道净化;(3)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观察,看其设置是否适宜患者的病情变化。当患者出现烦躁现象与呼吸机相抵抗时,及时找出原因进行解决;(4)按照常规,气囊压力应该保持为2.45kpa,每隔2h放气或者充气1次,每次大约为10―20min。

急性重症哮喘死亡的主要是由于氧疗低氧血症。因此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提供面罩以及鼻塞吸氧,使pa028.0kpa,sa0290%,确保氧气湿化,观察患者吸氧效果,并及时对血气分析进行复查。如果哮喘患者出现co2潴留,说明呼吸肌的代偿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应该立即考虑采用人工机械通气治疗[2]。

2结果。

64例患者病情痊愈和好转的有53例,占82.5%,抢救共13例,好转9例;死亡1例。详情见表一。

3讨论。

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降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好转率和痊愈率,在实践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护理工作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熟练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实心实意地为患者服务,可以使患者消除悲观和不安的情绪,从而让患者主动、积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回到健康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2]陆平静,罗静静.机械通气护理[j].工企医刊,(6):35―36。

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随着社会对人才学历层次的逐步提高,人们尤其是在职人员对学历的追求也不断升温。通过电大进修学历,以其可靠、便捷等特点备受青睐。毕业论文是学员毕业前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员倍感头痛的一关。毕业论文自准备至答辩完成,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更需要学员不断修改完善。虽然几经折腾,但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抄袭、拼凑等现象严重。毕业论文业已成为电大教学质量管理中的瓶颈,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学员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学员报考电大的初衷不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而是形势所迫或功利心所致。吸引力最大的是毕业文凭,而非真正学力。由此造成学员选择时只看学历层次,而不注重专业选择,专业只要容易通过就行。基于以上现象,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会很浓,对学习过程中的各项任务只是应付而已。毕业论文自然也是如此,很多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走过场,无需费尽心思,随便对付一篇就可毕业。

2.学员知识能力有限。报考电大的学员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平时工作较忙,学习的时间较少,精力也很难集中于书本,加之所报专业可能与先前所修的专业不符,即使专业相同很多知识也已经遗忘,这就给学员的学习造成障碍。两年半下来,所学的知识很肤浅,不扎实,写起论文来自然力不从心。

再者,学员对论文写作缺乏经验,缺乏选题经验,选题带有盲目性,普遍存在选题过大、过宽、过空的问题。有的学员生怕完不成规定的字数,一味追求大而宽的题目,造成文章无实实在在之物,泛泛而谈,蜻蜓点水,不深不透;研究目的不明确,缺乏针对性,选题脱离生活,脱离实际;选题雷同现象严重,观点、材料、结构大同小异。学员缺乏组织语言与驾驭材料的能力。不少学员写作中病句层出,错词不穷,不规范用语屡现,所写内容理论一大套,缺乏确凿的证据,即使有论据,也未注明出处或来源,无法辨别其真伪。

3.指导教师指导力度不够。指导教师年轻化和数量不足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客观原因。基层电大逐年补充新鲜血液,引进年轻教师,缺乏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指导应有的基本能力。再者,指导教师数量有限,一位教师通常一次指导十几个学员,精力不够。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与迁就心太重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观原因。部分教师论文指导时责任心不强,指导粗浅、流于形式,评语空洞、无从修改,同时考虑到电大招生需求,任意放宽论文质量要求要求,迁就纵容。

4.管理考核有待明晰化。众所周知,论文写作这一环节往往被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学员进修期间很少甚至没有进行写作训练,写作能力缺乏或减退,无长远计划而临阵磨枪,势必影响论文写作质量。电大对毕业论文的过程性管理力度不够,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评定往往停留在字数、格式、文献、选题等表观因素,而对过程性管理及论文本身质量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选择课题、收集材料、调查研究、拟定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到成绩评定,没有细致明晰的考核标准和指标。如此,势必影响论文评价,造成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另外,论文保障条件欠缺,电大只为学员提供参考文献数目,而不提供书籍,学员更懒得去买,从网上东拼西凑而已。

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对策和途径。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论文质量不高的.根源是思想问题。电大、学员将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视作完成教学任务、顺利毕业的简单一环,缺乏对其重要性的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应是电大对自身教学质量与学员学业水平的综合考核,它可映射出电大的教育教学水平、课程设置合理性、教师教学能力等内在问题。所以电大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加强领导与管理,严格论文写作考核,进而促进学校发展。学员应站在为自身终身发展奠基的高度,不仅看重学历,更应注重学力,真正将毕业论文撰写视为锻炼提升自我的一个过程,不折不扣、高质量地完成。

2.抓好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论文质量提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一环。电大必须下大力气严格指导教师选拔机制,明确只有符合讲师以上条件,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才可担当指导教师,若校内资源不足,可选聘校外各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突出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与,一定要保证指导教师责任心强、素质过硬,还要对选拔出的指导教师队伍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使其对指导业务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3.细化指导,严格考核。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可尝试在学员开始修学后便布置下去,以便其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对毕业论文的撰写要细化指导、严格考核,从选题、取材、调研、撰写、修改、定稿等每一个环节尽量做出详尽的指导细则以及严格的考核细则,保证环环落实、步步高质。

三、结语。

总之,电大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制止毕业论文质量滑坡,思想高度重视,组建过硬的指导教师队伍,细化指导细则,严格考核制度,切实把好论文撰写质量关,不断提升电大学员毕业论文质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