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传感器论文(通用16篇)

时间:2023-12-19 02:27:17 作者:ZS文王

范文范本可以给我们提供篇章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参考,让我们的作品更加有说服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思路。

传感器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与思考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实验教学方面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和应用,对医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虚拟仿真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应用,且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对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医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创新了医学实验教学的模式。虚拟实验教学是一种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景模拟技术,能够让用户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和具体的情景接触,产生一定的体验,为实际的操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1虚拟仿真技术的概述。

虚拟仿真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科学技术,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创造形成一个有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虚拟现实环境,让用户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用户能够感受到空间中客体的存在,也可以和虚拟空间中的客体进行相关的互动,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加快用户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效率。虚拟仿真技术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另外,还有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和模式的识别等,是现代仿真技术的有效发展和外延[1]。虚拟仿真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让用户获得真实的体验,和虚构的客体进行交互,并产生一定的想象。在虚拟的空间中,实验人员可以进行和现实世界中同样的活动和实验,而且受到的外界影响因素比较小,实验产生的效果也更好一些。特别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感器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与思考论文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力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科技力量的发挥关键在于人才.以往,我国众多学科的教育,包括物理,大多采用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方法,这种应试教育的方法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选拔人才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这种方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国外原本在工商管理、法律和医学教学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得到了很大的推广,流传至我国,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就是根据这一情况,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及其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举出一实例具体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本人探讨了该法在教学中的一些缺点.

作者:许铭生作者单位:汕头市澄海华侨中学,广东汕头,515800刊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educationinnovationherald年,卷(期):“”(6)分类号:g424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物理新课程教学

传感器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与思考论文

摘要:电力资源作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能源,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人们的正常供电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在电力系统中安装新型的电子传感器,不仅可以提升供电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还可以利用自动监测功能,为系统的控制提供更加精确、全面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电子传感器;自动监测;数据支持;。

电力系统的监测工作主要是指通过电子传感器感应设备、巡查人员检测等方式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管,降低安全隐患。电子感应设备通过自动化的检测、控制,可以在提升风险管理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传感器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与思考论文

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医学实验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方式和实验模式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中,缺少实验的设备和实验的客体,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所以,对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能力培养不到位[2]。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实现了对学生的有效培养。目前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虚拟仿真技术改善了医学实验教学设备。

在医学实验教学中,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主要包括一些实验用的动物或者尸体、实验用到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相关的实验经费等,都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解剖学在目前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也是医学教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课程,所以,一定的实验设备在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对教学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目前,虚拟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很好的解决了医学实验教学中的这些问题,不但丰富了实验教学设备,学生可以利用虚拟的“尸体”进行操作和实践,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2.2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环境,创造一定的基础性实验条件,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生在虚拟的空间环境中和客体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试验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声音、图像和相关的多媒体演示功能进行结合,丰富实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充分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3]。同时,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和生动,而且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进行细胞膜的教学时,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细胞结构,动态化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观察和学习。

2.3虚拟仿真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产生了很大改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动物的内部结构进行有效的观察,以及实现动态化的观察[4]。比如要了解一些药物的成分和产生的身体反应,在传统的教学中,通过一定的讲述过程是无法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也难以理解。因此,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这些过程的快速进行和变化,同时,将这些反应过程和变化情况能够清晰的表现出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

2.4虚拟仿真技术避免了在具体实验中的危险情况。

医学实验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比如一些感染性的疾病等。所以,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避免了学生和实验对象的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虚拟的方式产生实验的客体,所以,不需要考虑实验过程中产生一些危险性的因素,因此,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虚拟仿真技术也很好的帮助学生积累了临床经验,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水平提高和发展。结语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善了医学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医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虚拟仿真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完善了实验教学的设备,并有效的避免了在试验中的不安全因素,对医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传感器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与思考论文

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改革模式,是建立在传统教学基础上但又有所区别的,将微课运用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它所具有的优势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微课以小视频的方式教学,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或其他因素,教师进行的实验操作可能存在一些小瑕疵,学生就不能很好去理解,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可以提前录制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视频,让学生多次观察分析。并且基础医学实验的原理大多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微课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教学网站上查看,合理利用资源,就算教师不在的时候,学生有什么问题也能观看微课学习。在实验课上,一些复杂的实验案例就可以通过微课来展示,如在开设心脏体检的实验课时,分解为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个微课内容,边示范边讲解;近距离拍摄,避免了学生因为围观而引起的视觉阻碍;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正确的操作示范保证了学生操作的正确性。快速学习教学内容,就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多遍的练习。

5结语。

随着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发展,教学方法也也会通过网络化的模式进行,采用多媒体将会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跟上发展的步伐,适应并熟悉运用新的教学改革方法。随着微课越来越广泛的普及,使基础医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新颖、简单、易懂的教学模式能吸引学生更快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并且转变模式,不再是以被灌输的模式,而是自己能思考解决问题,教师也从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占主体地位。微课目前也正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研究怎样将其引进教学中,怎样合理地在医学教学中运用到微课的教学方式,切记盲目的运用微课教学模式,要有目的,明确制作内容且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相关的,不能脱离课堂,在教学的设计制作上要求教师加强操作能力,来提高微课运用,为医学教育提供优质资源。

传感器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与思考论文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只能够通过书本或者是教师的讲解来获得化学知识,对于一些物质变化和微观物质的运动只能够靠头脑想象来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使得一些微观物质的运动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变成动态、立体、有形的物质,这样一些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就变得极其容易理解,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将金属的冶炼过程进行展示,尤其是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由于课程时间较短,学生较多,导致了学生的注意力下降,而多媒体技术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金属的冶炼技术和冶炼的原理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对于整个金属冶炼的过程就会有着清晰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2提高了化学实验的准确性。

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化学物质的.特殊性,一旦实验失败,极容易发生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对于化学实验失去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引用,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实验的操作,对于实验操作有着一定的了解,对于错误的地方要明确的标出,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化学实验的准确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1。3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些极其抽象的原理和概念,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的将这些微观的物质展现出来,学生就能够对这些抽象的原理和概念进行理解。例如电解饱和食盐水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制作三维动画来对电解过程中微观的动态进行了解,这样电解饱和食盐水在电解的过程中所有的微观原理学生就能够充分的掌握。利用动画对电极反应的过程进行模拟,学生在脑海中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一些比较复杂的作图实验学生利用计算机就可以进行,对于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中的excel就能够处理,趋势图也会更加的精确,直观又简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传感器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与思考论文

信息技术是用于处理信息、管理信息所采纳的科学技术的总的称谓,简称it。其定义根据所应用的领域、层次及目标的不同而具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此文所指的信息技术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应用到的信息技术,是学生及教师在获取信息、管理信息、使用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所用到的以各种以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物理是自然科学学科中最为精密的一门学科。学生对大多数物理知识规律的认识都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或是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去学习总结物理规律或是教师借助课堂时间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认知物理规律,可以使物理知识更加容易地被学生接受;让学生从听实验方法、看实验过程、记实验结果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实验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对学生全方位素质发展具有深刻长远的影响。

在初中阶段,物理课堂教学多以演示实验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实验规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接触到物理,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求知欲强,爱动,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还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支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既可激发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又可引导学生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分子热运动》是人教版初中三年级的物理知识,其中包含了分子的扩散现象、分子动理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内容[1]。微观世界的分子较为抽象,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比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微观世界的分子,尽可能通过教学媒介将微观世界中的分子直观地表达在学生面前。课堂程序如下:

2回顾及拓展。

2.1知识回顾。

首先,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回顾物质的构成,那么分子的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分子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构建物理模型,由抽象到具体,微观到宏观,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图1为分子模型。

2.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分子的扩散现象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实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但一节课只有有限的45分钟,那么,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录像就打破了课堂上对时间的限制,增大了课堂容量,让结论更加清晰易懂。而且运用flash动画可以让学生全方位的更加清晰的看到整个实验过程,照顾到每位学生,使学生更易理解,且印象深刻,而且节约课堂有限的时间,丰富学生知识,增加课堂容量。例如讲解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现象,如图2所示最左边的图中沉在量筒下部的.是密度比水大的硫酸铜溶液,与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面,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两种溶液混合均匀,这段时间比较长,若在课堂演示此实验,在宝贵的45分钟课堂时间肯定不能观察出明显的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的实验现象。利用多媒体播放记录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现象的图片,将物理现象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打破了课堂演示实验时间的局限性。

在高中阶段,有许多的实验原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还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物理实验都无法严格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进行,导致实验效果较差,而且高中阶段学习比较紧张,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实验结果的认识,还是通过教师、课本所得,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并不深刻[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这一阶段的教学需求,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优化教学,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实验的研究内容范围较广,例如宏观的宇宙天体,微观的基本粒子均有涉及,而这些物理实验都是不能在实验教学中得以实现的,还有一些实验设备只有研究实验室才有。但运用3dsmax和flash等软件对难以实现的实验进行多媒体动画模拟,例如地球人造卫星运行的场景模拟(如图3),核裂变的动画模拟(如图4),可使学生对这些物理事实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究宇宙奥妙的积极性。

本科阶段实验大多为验证性的实验,所以实验数据的处理非常重要,需要细心,耐心,实事求是的精神;学生通过操作一些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并加以处理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又培养了观察分析问题、动手操作能力与科研能力[3]。

近代大学物理实验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以密里根油滴实验为例,其采用了反转运动法测量了10个油滴分别上升下降2mm的运动各10次,得出大量的数据,而数据的处理又非常繁琐且易出错[4]。若采用人工计算,耗时又极易出现错误。为解决以上实验数据处理问题,实验中采用visualbasic6.0编程设计的密里根油滴数据处理系统,通过vb内部程序操纵excel应用程序,运用activex技术调用excel,实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如图5所示为密里根油滴实验系统数据处理界面。系统通过应用程序快速准确的对录入数据进行处理,减少手工计算的繁琐程序,而且节约时间降低了实验数据处理出错的风险。

5信息技术和物理实验有效结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物理对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前提就是要符合物理学科精确、科学、严谨的特点;虽然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但是不能代替实验操作,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信息技术只是用来辅导物理实验教学的工具,使实验进展更加顺利,不能本末倒置[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最终目的,但学生自身存在个体差异性,在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引入要注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等;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还要注意适当的速度并配以讲解,照顾到每位同学。

6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国力的不断壮大,教育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教育趋于信息化发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课堂容量得以扩大,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信息资源,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6]。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未来,物理教学将会全面朝着素质教学方向前进,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全面先进,将会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科技型人才,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2]宋国强.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物理教师,,25(12):8-10.

[3]潘琦.浅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j].科技资讯,,7(10):2-3.

[5]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9):5-10.

[6]孙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传感器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与思考论文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改革,网络时代的覆盖,为了跟上时代的变迁,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微课的出现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它是将学习内容引进视频,通过视频的方式完成教与学的过程,可谓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不过其中也包括了重难点的解析及课后反思等。

2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中围绕重要知识点,视频教学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与传统教学的视频资料不同,微课还包涵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反思、测试、评价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所以微课既是区别于传统教学资源的教学模式,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发展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所具有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提高学习效率。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来说,微课采用的视频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只担任讲授的角色,更多转变为引导角色;学生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微课的主体突出、内容具体,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每堂课都会根据其知识点和核心内容教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单一,内容精简,知识点针对性强,研究内容易表达,也易理解。

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实验也是很好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基础实验教学也是医学中的关键,医学实验的发展对医学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实验的教学的目的除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已掌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实验教学的强化,也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实验教学在医学学习中占重要地位,医学教育质量也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挂钩,所以在对实验的.教学中要深化实验教育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目前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中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没有传授获取的方法,通常都是以教师灌输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比较被动,缺少自己思考创新。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如果一昧的重复验证性实验只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所以要注意对实验的合理安排。医学实验教学为了使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且能够学习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方法。

传感器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与思考论文

摘要: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在近现代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它以其抽象性、直观性、安全性赢得了众多师生的喜爱,同时还大大的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应用的优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化学实验应用思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能最大程度地、栩栩如生地、形象生动地进行实验模拟,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方法的不足并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只有积极的作用,它也存在不足之处,下面将分别详细的进行阐述。

1.1在实验原理微观分析中的应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化学的研究对象就要涉及到物质的微观状态和化学反应机理。因为微观世界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对化学中微观世界的认识,利用传统的教学,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使用多媒体,结合必要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学生的多个感官,给学生留下深刻地印象,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与原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更有利于教师的教。例如,在教学实验电解水的原理时,利用多媒体模拟水分子演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又如物质溶于水,电离形成离子的过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中电子的转移,这些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微观抽象的知识变得宏观具体而易懂。在物质结构选修教材中,杂化轨道的形成,更离不开动画课件的帮助。多媒体以及其丰富的表现力,给学生创造了直观形象的认知平台,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1.2在规范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化学实验操作的基础,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实验的现象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中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探究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量、取、滴、热、洗”的教学,以及各种仪器的特殊使用都可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又如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在课堂上教师一般演示的都是正确的操作步骤,对于不正确的操作教师只进行讲解,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时间久了学生会觉得老师是在危言耸听,便会置之不理。然而通过多媒体可以对浓硫酸滴人水中便释放出大量的热使液体飞溅的现象进行模拟,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而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探究打下夯实的基础。

1.3在复杂性、危害性、有毒性实验中的应用。

在教科书中有些实验比较复杂耗时,有些实验又有毒而具有危害性,但又必须让学生对这些实验有所了解。我们都知道化学这门自然学科对实验中所用试剂的量和操作步骤的顺序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如若学生操作不规范,轻者引起实验失败,重者引起实验事故,甚至有可能造成实验者的生命危险。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完成教学目标的,也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若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操作中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让学生加深印象,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讲解元素周期律时,第三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加强。这是通过做实验或阅读资料而得出的规律。在这些实验中有些实验室无法做的,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既枯燥无味又易忘记或记混淆。然而只有实验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若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氢气与氯气在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等实验。应用多媒体,既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又避免了不安全实验对师生身体的伤害。

测力传感器设计的应力集中论文

系统核心处理模块基于cc2530开发设计,选用星型拓扑结构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容量大、低成本和低功耗等特点,且相邻两个节点传输距离可达10~150m,完全满足温室内无线调光系统设计需求。其中,主控节点实现网络构建、环境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分析、人机交互及调光命令下发等功能;驱动节点主要实现控制命令接收、数据解析及调光数据输出等功能;植物led执行器实现led灯组调控及亮度输出。主控节点采用全功能设备ffd(fullfunctionde-vice),具备网络协调功能,可联结其他ffd或精简功能设备(rfd),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可双向传输信息,具有协调作用;同时,根据系统设计要求,主控节点具有控制功能。电路设计增加环境光照与温度信息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即液晶显示及按键)、工作指示灯、时钟模块以及复位模块,分别完成数据采集、人机交互和复位等控制功能。驱动节点采用简化功能设备rfd(reducedfunc-tiondevice)与主控节点进行信息传输,同时完成控制命令输出;植物led执行器基于植物光合作用分析,选用中心波长为660nm、半波带宽度为40nm的红光led,以及中心波长为450nm、半波带宽度为40nm的蓝光led两种特定波段led作为光源,可根据驱动节点输出不同的调光命令,实现不同配光比的光环境调节。

2系统硬件设计。

2.1主控节点结构及硬件设计。

主控节点主要负责构建及启动网络、网络参数选择、当前环境信息监测、控制方式选择、计算调光值、调光命令下发、人机交互等功能,包括电源模块、核心处理模块、无线模块。

2.1.1核心处理模块。

系统选用cc2530作为中央处理器,内含高性能低功耗8051微控制器,工作电压3.3v,外设21个i/o口。其中,p1.0接入系统正常工作信号led指示灯;p0.1接入手动按钮;人机交互模块电路为液晶分别与p0.0,p1.2,p1.5和p1.6连接,按键与p0.6和p2.0口连接;p0.2,p0.4,p0.5与时钟芯片ds1302相连;p1.4口与温度传感器连接,p1.1和p1.3口与光照传感器相连。具体电路根据cc2530芯片手册设计开发,降低了开发难度。

2.1.2人机交互模块。

系统选用db12864-16c作为液晶显示,采用普通复位按键作为设备按键,在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条件下,为节省i/o口使用,液晶与cc2530连接采用串行spi方式进行通信,按键电路利用sn74hc32或门和lm358运放共同实现。具体电路根据spi方式及运放典型电路开发设计。

2.1.3其他模块。

电源模块采用5v适配器为主控节点供电。电源输入后,经过降压芯片asm-1117典型电路为系统提供3.3v直流电压。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环境温度采集和光照采集两种。其中,温度采集选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和isl29010作为光照传感器,通过在光照传感器上覆盖红蓝光滤光片以及软件修正,实现对光合作用有效波段监测。时钟模块根据ds1302芯片手册中典型电路设计,可实现系统时间设制以及定时控制功能。同时,为满足系统后期扩展需求,将剩余i/o口作为备用扩展口使用,以提高系统实际应用及二次开发能力。

2.2驱动节点及植物led执行器设计。

驱动节点属于精简功能设备,只完成调光控制命令接收与信号输出功能,可减少外围电路设计,降低了智能调光系统的成本。驱动节点包括核心处理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电源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具体电路为:p1.0连接红光led驱动电路,p1.1连接蓝光led驱动电路,p1.5连接红光信号继电器,p1.6连接蓝光信号继电器。led执行器包括驱动模块及红蓝光led灯组,由24v电源供电。驱动模块选择pt4115驱动芯片,是一款连续电感电流导通模式的`降压恒流源,可用于驱动一颗或多颗led串联。led灯组根据植物生长所需光环境由若干红蓝光led按比例组成。

3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以iar为软件开发平台,可以直接对zig-bee协议栈进行开发移植,生成高效可靠的可执行代码,并对代码进行调试。代码采用c语言开发,不仅有利于软件代码的可读性,而且能够满足对硬件功能的调试和控制,大大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系统软件主要包括节点间数据传输和节点功能软件两个部分。节点数据传输过程:首先,通过主控节点进行信道扫描,选择合适的信道组建网络。在ieeee802.15.4协议中,将2.4g频段划分16个信道,编号为11-26。本系统选择默认值11信道。构建成功后,驱动节点以直接方式加入网络,即驱动节点作为主控节点的子节点,由主控节点向驱动节点发送,作为其子设备命令。主控节点在网络中起协调器作用,负责网络构建。为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工作,系统采用分布式分配机制为每个节点分配自己的地址,主控节点在组网以后使用0x0000作为自己的短地址,在驱动执行节点加入系统网络后,由主控设备随机分配一个不重复的16位短地址作为自己唯一的地址来进行通讯。主控节点控制软件包括两类传感器解析函数、计算决策程序、参数设定程序、液晶显示程序和时钟程序等子程序;驱动节点作为终端节点,在完成调光控制命令接收后,将控制信号输出给继电器和驱动电路;led执行器根据调光控制命令实时调节红蓝光led灯组状态,实现温室光环境的多种方式以及无线控制。

4运行结果。

本设备已通过实验测试,并应用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某实验基地。试验证明,系统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实现手动控制、定时控制、阈值控制以及定量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调光,且所有控制命令均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进行准确传输。其中,在阈值控制方式下,主控节点可完成温室实时温度、红蓝光光强等环境因子检测,并基于光合作用机理精确决策温室作物实际需光量;驱动节点可稳定接收实际调光数据,并准确输出给驱动电路和继电器,led执行器可根据控制命令准确调节led灯组输出状态。

5结论。

(1)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施农业调光系统,可通过用户实际需求选择多种控制方式对温室作物光环境进行无线调控。其中,阈值控制方式综合考虑作物光合作用影响因素,根据温室温度、红蓝光光强等环境因子精确计算作物实际需光量,实现了温室光环境的实时按需调节。

(2)系统结合温室实际生产条件,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传输调光命令,有效降低了系统部署难度与维护成本;采用新一代led光源,减少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能源。

(3)经过实际部署和运行证明,系统具有稳定性好、准确性高、部署简单和能耗少等优点。

传感器论文

为了提高传感器整体抗耦合性,各支路传感器结构须具有很好抗扭、抗弯曲能力。本文根据力学分析,将板环结构改为圆环内嵌十字梁结构,圆环内嵌十字梁结构集合了板环结构线性好、输出灵敏度高、刚性好的优点,同时具备工作区应变稳定、对称、抗弯曲、抗扭转等特性。其力学模型如图3所示。圆环内嵌十字梁结构测量的是梁上的拉/压应力,当环受拉向或压向载荷作用时,垂直与水平直径位移方向相反,在十字梁的根部(图3(b)中1,2,3,4处)会产生弯曲和拉伸两类变形,其中拉伸应变可通过全桥接线测量,环上的弯曲应力具有很好的对称性,因此,传递到梁上的工作应变为纯拉/压应变,工作应变区如图3(b)的1,2,3,4处。本文利用solidworks软件为对优化前后样机进行仿真受力分析,比较工作区应变,验证优化结构的合理性。仿真时对优化前后的传感器都进行装配体受力分析,严格按照实际参数(材料、约束、配合、载荷)进行仿真。载荷施加方法:在轴向载荷基础上附加额外的弯矩与扭矩,测试其对工作应变区影响。两结构施加载荷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一致,其中对于扭矩加力,是直接施加于上端铰座面上;对于弯矩加力,是在同一面上施加侧向力荷来等效,如图4。根据仿真的结果,得到的数据由表1所示。由仿真数据可得:1)优化后支路传感器的抗耦合力矩能力明显强于未优化传感器的抗耦能力。比如:在附加100力矩时,优化后的传感器其微应变值增加了(1105-951)×10-6=154×10-6,而未优化的传感器微应变值增加了(1510-956)×10-6=554×10-6,因此,优化后的结构其抗扭能力大大加强。2)优化后支路传感器的抗侧向力的能力明显强于未优化传感器的抗侧向能力。比如:在附加测向力为200n时,优化后的传感器其微应变值增加了(1215-951)×10-6=264×10-6,而未优化的传感器微应变值增加了(1460-956)×10-6=504×10-6,因此,新结构抗侧向力效果明显。2.3支路传感器的优化结构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新的支路传感器利用了各种去耦方式,得到的总体结构如图5所示。

依据要研制的传感器量程和精度,设计了相应的标定系统,该系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比对的方法来进行,在施加力的路径上串联一个高精度的s型传感器,精度为0.03%,满足本系统要求。将优化前后传感器在完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加载并记录测量结果,利用线性解算法求解各自的映射关系矩阵,最后验证比对测量精度。试验标定过程中对传感器6支路通道依次进行标定,每路各取不少于6个标定点,并进行递增、递减加载各3次,然后对递增、递减的标定数据进行均值化处理即为最终的标定数据。对于六维力传感器,解耦的优劣和传感器的精度息息相关,一个方向的加载很难对传感器的解耦能力做出全面的评价,截至目前为止,大部分的论文只是在试验时只是加载了一维力,只有个别的文章提及到二维加载[11],还没有三维加载的试验数据。本文为了验证传感器的耦合情况,进行了三维复合加载,标定数据见表2~表4。

3结束语。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采集报警系统,对软硬件设计进行详细说明。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粮仓、电力机房、轴瓦、空调、冰箱和工农业等领域,ds18b20单总线和多点式测温特点使其扩展性加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传感器的应用论文范文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直接作用于被测量、并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目前,传感器转换后的信号大多是电信号,因而从狭义上讲,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1前言。

传感器是测试系统的一部分,其作用类似于人类的感觉器官,也可以认为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人们借助传感器可以去探测那些人们无法用或不便用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如用热电偶可以测量炽热物体的温度;用超声波换能器可以测海水深度;用红外遥感器可从高空探测地面形貌、河流状态及植被的分布等。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有力工具,是测量仪器与被测量物体之间的接口。通常情况下,传感器处于测试装置的输入端,是测试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测试系统,对测试精度有很大影响。

按被测物理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位移、力、温度、流量传感器等;按工作的基础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传感器、电气式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流体式传感器等;按信号变换特征可以分为物性型传感器和结构型传感器;根据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直接的能量关系,可以分为能量转换型传感器与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3常见传感器介绍。

3.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又叫电阻应变计,其敏感元件是电阻应变。应变片是在用苯酚,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浸泡过的玻璃基板上,粘贴直径为0.025mm左右的金属丝或金属箔制成。敏感元件也叫敏感栅。其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测量精度高、使用简单等优点。在航空、机械、建筑等各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的应变效应,即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其电阻值随机械变形的变化而变化。其可以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式两类。金属应变片有金属丝式、箔式、薄膜式之分。半导体应变片具有灵敏度高(通常是丝式、箔式的几十倍)、横向效应小等优点。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金属电阻应变片式是利用导体形变引起电阻变化,而半导体应变片式则是利用电阻率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

3.2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装置,它实质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由于电容与极距成反比,与正对面积和介质成正比,因此其可以分为极距变化型、面积变化型和介质变化型三类。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的优点是可进行动态非接触式测量,对被测系统的影响小,灵敏度高,适用于较小位移的测量,但这种传感器有非线性特性,因此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面积变化型传感器的优点是输出与输入成线性关系,但与极距型传感器相比,灵敏度较低,适用于较大的直线或角位移的测量。介质变化型则多用于测量液体的高度等场合。

3.3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如力、位移等,转换为电感量变换的一种装置,其变换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电感式传感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自感式,互感式和涡流式三种。

电感式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简单,传感器无活动电触点,因此工作可靠寿命长。灵敏度和分辨力高,能测出0.01微米的位移变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电压灵敏度一般每毫米的位移可达数百毫伏的输出。线性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在一定位移范围(几十微米至数毫米)内,传感器非线性误差可达0.05%~0.1%。同时,这种传感器能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它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广泛被采用。但不足的是,它有频率响应较低,不宜快速动态测控等缺点。

3.4磁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是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感应电动势的一种传感器,又称电磁感应式或电动力式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一个匝数为n的线圈,当穿过它的磁通量变化时,线圈产生了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如磁铁与线圈做切割磁力线运动、磁路的磁阻变化、恒定磁场中线圈面积的变化,因此可制造出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用于测量速度、扭矩等。

3.5压电式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可逆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进行工作的器件。最简单的压电式传感器是在压电晶片的两个工作面上进行金属蒸镀,形成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当晶片受压力时,两个极板上聚集数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电荷,形成电场。因此压电传感器可以看成是电荷发生器,又可以看作电容器。

4新型传感器。

4.1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用生物活性材料(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各种生物传感器有以下共同的结构:包括一种或数种相关生物活性材料(生物膜)及能把生物活性表达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传感器),二者组合在一起,用现代微电子和自动化仪表技术进行生物信号的再加工,构成各种可以使用的生物传感器分析装置、仪器和系统。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生物活性材料,经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学反应,产生的信息继而被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转变成可定量和可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二次仪表放大并输出,便可知道待测物浓度。

4.2激光传感器。

激光传感器: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它由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测量电路组成。激光传感器是新型测量仪表,它的优点是能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电干扰能力强等。激光传感器原理: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发射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5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提高着自身认知世界的能力。传感器在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上的作用。目前,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相信未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

作者简介。

杨天娟(1991-),女,河北省邯郸市人。现为郑州大学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南省郑州市450001。

传感器论文

根据上面的原理可知,基于stewart结构的六维力传感每一个支路如果只受到拉压方向的力,则测量的结果将比较准确,如果有耦合力进入该支路传感器,则由于耦合的影响,传感器的精度会降低,并且耦合因素是降低传感器精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就需要设计合理的结构将耦合应力影响降到最小,从而提高测量精度。本文在结构解耦设计上,主要在2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尽量减少耦合力的引入;另一方面是尽量提高结构的抗耦合能力。

1.1支路去耦结构优化设计。

传感器维间耦合的产生是在主测量载荷作用时会伴随着非测量方向载荷的干扰影响。根据stewart六维力传感器的特点与工作原理,传感器耦合形式主要是各支路传感器会受到额外的弯曲和沿轴线的扭转作用。对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支路传感器去耦结构可以很好地减小耦合扭曲、弯曲的影响。它由球头球窝组件、十字槽链接杆部件等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设计思路如下:1)将传统的球铰面接触改为锥头球窝的点接触,连接杆一端为锥状半球型,套入在半球形的窝中,基本实现点接触,这样,在对传感器施加力时,力比较集中,大大减小了杂散力的影响,提高了载荷传递的稳定性,并且通过接触面的减小降低了耦合影响。2)在连接杆上加工可等效为弹性铰链的正交十字槽结构,当有弯曲力矩施加到支路传感器上时,由于有弹性铰链效应,弯曲力矩的影响将会大大减小,使得力传递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方向进行,力的传递越集中,传感器的精度就越高。

物理论文

日食是一种自然天文现象,并不常见,属于天文学研究的一种。

日食被定义为日面被月面遮掩而变暗甚至完全消失的现象。

那么日食是如何来的?日食又分哪几种呢?

日食,又作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

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

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

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失明。

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在地球上月影里(月影:月亮投射到地球上产生的影子)的人们开始看到阳光逐渐减弱,太阳面被圆的黑影遮住,天色转暗,全部遮住时,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恒星和行星,几分钟后,从月球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开始发光、复圆。

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食。

月球把太阳全部挡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时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央部分发生日环食。

发生日全食的延续时间不超过7分31秒。

日环食的最长时间是12分24秒。

我国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记录,公元前一千多年已有确切的日食记录。

日全食发生时,根据月球圆面同太阳圆面的位置关系,可分成五种食象: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月球表面有许多高山,月球边缘是不整齐的。

在食既或者生光到来的瞬间月球边缘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阳时,未遮住部分形成一个发光区,像一颗晶莹的“钻石”;周围淡红色的光圈构成钻戒的“指环”,整体看来,很像一枚镶嵌着璀璨宝石的钻戒,叫“钻石环”。

有时形成许多特别明亮的光线或光点,好像在太阳周围镶嵌一串珍珠,称作“贝利珠”。

日全食之所以受重视,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天文观测价值巨大。

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而且只有通过这种机会才行。

最著名的例子是19的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日全食之类的天文现象,要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确实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但是,它代表了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代表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极度热爱,代表了对支配万事万物的自然铁律的一种永恒的好奇和敬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缺少这些关怀、这些热爱、这些好奇和这些敬畏。

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

摘要: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感器。据调查,早在1990年,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就大大超出了其它传感器。从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温度计开始,人们便开始了温度测量。而真正把温度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是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发明的,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热电偶传感器。随后,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半导体热电偶温度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相继而生。也使得温度传感器更加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本文主要介绍了温度传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应用。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温度;摄氏度。

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transducer),利用物质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把温度转换为可用输出信号。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现代的温度传感器外形非常得小,这样更加让它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中,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数的便利和功能。

一、温度的相关知识。

温度是用来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高低要用数字来量化,温标就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常用温标有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摄氏温标是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在100摄氏度和0摄氏度之间进行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热力学温标是威廉汤姆提出的,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温度仅与热量有关而与物质无关的热力学温标。由于是开尔文总结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开尔文温标。

二、温度传感器的分类。

根据测量方式不同,温度传感器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是指传感器直接与被测物体接触,从而进行温度测量。这也是温度测量的基本形式。其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又分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等。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是测量物体热辐射发出的红外线,从而测量物体的温度,可以进行遥测。

三、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结构简单,仅由两根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焊接而成,是应用最广泛的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根据热电效应原理制成的:把两种不同的金属a、b组成闭合回路,两接点温度分别为t1和t2,则在回路中产生一个电动势。

热电偶也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b焊接而成,焊接的一端称为工作端或热端。与导线连接的一端称为自由端或冷端,导体a、b称为热电极,总称热电偶。测量时,工作端与被测物相接触,测量仪表为电位差计,用来测出热电偶的热电动势,连接导线为补偿导线及铜导线。

从测量仪表上,我们观测到的便是热电动势,而要想知道物体的温度,还需要查看热电偶的分度表。

为了保证温度测量结果足够精确,在热电极材料的选择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物理、化学稳定性要高;电阻温度系数小;导电率高;热电动势要大;热电动势与温度要有线性或简单的函数关系;复现性好;便于加工等。根据我们常用的热电极材料,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分为标准化热电偶和非标准化热电偶。铂铑-铂热电偶是常用的标准化热电偶,熔点高,可用于测量高温,误差小,但价格昂贵,一般适用于较为精密的温度测量。铁-康铜为常用的非标准化热电偶,测温上限为600摄氏度,易生锈,但温度与热电动势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

(二)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虽然结构简单,测量准确,但仅适用于测量5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要测量-200摄氏度到500摄氏度的中低温物体,就要用到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导体或者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大多数金属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电阻值要增加0.4%到0.6%。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就是要将温度的变化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桥转换成电压信号送至显示仪表。

(三)半导体热敏电阻。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特点是灵敏度高,体积小,反应快,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显著变化的特性制成的。可分为三种类型:(1)ntc热敏电阻,主要是mn,co,ni,fe等金属的氧化物烧结而成,具有负温度系数。(2)ctr热敏电阻,用v,ge,w,p等元素的氧化物在弱还原气氛中形成烧结体,它也是具有负温度系数的。(3)ptc热敏电阻,以钛酸钡掺和稀土元素烧结而成的半导体陶瓷元件,具有正温度系数。也正是因为ptc热敏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也制作成温度控制开关。

(四)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互不接触。目前最常用的是辐射热交换原理。这种测温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测量运动状态的小目标及热容量小或变化迅速的对象,也可用来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但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大。

四、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举例。

(一)温度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测量发动机的进气,冷却水,燃油等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转换为电信号输送给ecu.对于所有的汽油机电控系统,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是ecu进行控制所必须的两个温度参数,而其他的温度参数则随电控系统的类型及控制需要而不尽相同。进气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空气流量计或从空气滤清器到节气门体之间的进气道或空气流量计中,水温传感器则布置在发动机冷却水路,汽缸盖或机体上上的适当位置。可以用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有绕线电阻式,扩散电阻式,半导体晶体管式,金属芯式,热电偶式和半导体热敏电阻式等多种类型,目前用在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二)利用温度传感器调节卫生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还能调节卫生间内的温度,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能自动调节卫生间内的温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就能很好的控制卫生间内的环境从而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现在大部分旅馆和一些公共场所都实现了自动调节,而普通家庭的卫生间都还是人工操作,尚未实现自动调节这主要是一般客户不知道能够利用传感器实现自动化,随着未来人们的进一步了解,普通家庭的卫生间也能实现自动调节。

参考文献:

[1]周琦。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物理论文

听我们科学邹老师说:“发生日全食的前几天,大象脾气变得有些暴躁,可能跟日全食有所关系。

”我半信半疑,会吗?也有可能是近来天气炎热的缘故啊,大热天,连我们人都会暴躁一些,更何况动物呢!我决定在日全食来临之日,亲自前往动物园一探究竟。

日全食那天,我和妈妈早早的就来到了动物园,直奔大象馆,真希望亲眼目睹大象的异常反应,但两头大象还象往常一样嚼着干草,唯一不同的是象背上撒了一些干草,就像非洲草原上的大象一样,替自己做顶草帽,一来可以遮太阳,二来可以防蚊虫。

大约九点三十四分的样子,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就跟晚上八九点一样,这时,惊喜的一幕发生了:两头原本正在吃草的大象,慢悠悠地转身往家走去,于是,边上许多人在喊:“啊,大象误认为是晚上,回家去了。

给了大象饲养员,据她说,大象也有生物钟的它是知道白天与夜晚的,所以绝不会是误以为是晚上才回家的,可能是因为害怕。

而这次,大象的步态一点也不焦急,缓慢而悠闲,倒像是散步;再说,大象是不怕黑暗的,曾发生野象趁着夜色偷吃玉米地,以及为复仇在夜深人静时,催毁人的房屋。

为了证明我的猜测,我还特意到网上查了资料,但只能查到大象的视力不太好,只能看到一百米之内的物体,但对于大象对黑暗的适应力却没查到,所以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大象回家,以及日全食来临之时它的真实想法,仍非我们人类所能理解,这或许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这些庞然大物。

“鬼压床”的解密。

杭州市萧山区体育路小学601班倪泓指导教师施丹丹。

奶奶的一次经历让我第一次听到了?鬼压床?这个词,虽然听得我感到毛骨悚然,不过我都是听过就罢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一次亲身的体验却让我感受到了?鬼压床?的恐怖。

那天,我白天打了网球还去游了泳,晚上回到家时非常累了,所以很早我就睡了。

当我蒙着头在睡觉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个人压在我身上,胸口闷闷的,四肢无力,想动却提不上劲来。

幸亏妈妈进来看我推了我一把才让我恢复了知觉。

在这一阵恐惧之后,我不禁觉得纳闷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吗?老师都告诉我们了要相信科学,世界上是没有什么鬼神的,但是我亲身的体验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鬼压床?挑起了我的疑惑,于是我就对这个现象进行了一些调查。

我首先问了妈妈,发现妈妈有几次加班很晚,回到家也是很累了,早早睡觉的,晚上反而有了?鬼压床?的现象;阿(转载于:www.

的时候,她都觉得身上有个人压着,四肢动不了,但是脑子却是很清醒。

看来?鬼压床?这个情况跟疲劳还是关系很密切的,但是除了这个以外就没有其他原因了吗?我回想了一下,那天我睡觉的时候是仰着睡的,还闷着被子,那这个和睡觉的姿势有没有关系呢?我又去问了妈妈他们。

发现,除了姐姐也有闷着被子睡觉的习惯以外,其他几个人都不是。

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几个人都是喜欢仰着睡觉的。

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查归纳,我大概觉得?鬼压床?只是一个生理现象,并不是真正的鬼神之类的东西,为了了解的更详细,我借助了网络,进行了查阅,发现?鬼压床?又称之为?睡眠麻痹?是人的意识是清醒的,但是身体却不听人使唤。

这最直接的原因是白天的疲劳,当人入睡以后再次醒来时,身体上的肌肉因为白天的疲劳而使不出尽,而仰睡的习惯往往会把手放在胸前,这就会使人感到胸闷,好像有人压在身上一样。

还有压力大的人容易脑疲劳,而体质较弱的人身体往往容易超负荷了但他自己还不知道,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也会有这种?鬼压床?的情况产生。

经过了这次简单的调查我更加发现,我们要相信科学,任何问题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解释才是真理。

比如?鬼压床?我们只要多多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加体质,注意劳逸结合就不会出现所谓的?鬼压床?的现象了。

茶水变墨水。

杭州市萧山区劲松小学604班张雪儿指导教师杨善福前言:寒假里的一天,我写完了作业,随手翻起一本科技类书,无意中看到一个?茶水变墨水?的小实验,书上面写道:?茶水内放入生锈的金属物件,就可以制成墨水了。

我觉得很奇怪,茶水遇到生锈的金属物件,茶水会变黑吗那么遇到不生锈的金属物件,茶水会不会变黑呢让我猜猜:茶水遇到生锈的金属物件,茶水会变黑,遇到不生锈的金属物件,茶水不会变黑。

为了证实这个想法,我决定亲自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课题:。

茶水内放入生锈的金属物件,茶水会变黑。

茶水内放入不生锈的金属物件,茶水不会变黑。

实验过程:我准备了两只玻璃茶杯,编号为1号、2号。

泡了差不多的两杯茶,然后把生锈的铁钉倒进1号杯,把不锈钢小勺子放入2号杯。

等待中……。

第二天一早,我便冲过去看那茶水,1号杯茶水变成了咖啡色,2号杯颜色浅多了,和我们一般放久了的茶水没什么两样。

看来这个实验会成功的,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喜悦,等着看茶水变成墨水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