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读后感作品(实用15篇)

时间:2023-11-18 07:46:03 作者:笔舞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文章后对所读内容的个人感受和思考。下面是一些经典读后感的摘录,与大家分享对作品的感受和思考。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最近,读了周国平的散文集,里面优美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它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叫《等的滋味》的文章。文章以“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开头。的确,从我们成为胚胎的那一刻,我们就等着出生;从我们出生后我们就等着长大;从我们长大后,我们就等着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无时无刻在等。

等的滋味同样也是不同的。或幸福,或悲伤,或烦闷。但唯一相同的是,等的人都是处于被动的一方。等的可拍就在于此,对于自己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对于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

等在不同的角度上也不同。等在命运之门面前,等的是生存和死亡;等在生计之窗面前。等的是柴米油盐。因此人们对不同的等的感觉也不同。

其实,我们等的最终就是死亡,但是人们似乎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就是这种思想,才让我们不断地,去追求,去创造,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使自己在等待死亡的时间里有是可做。

所以,等不仅是排着队向前走,它同时也在催促着我们去做更多的事。

在这本书里还告诉我许多,生与死的意义,生命的名字,失去的价值。它使我更加理解人生,更看透生命的本质。我也在读这本书中,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我相信,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了解更多。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吧,我们的生活也一定能在此中得到充实。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逊《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逊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下面就是他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精彩论述:

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性-爱五题》)。

对待女人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人,永远保持第一回接触女人时的那种新鲜和神秘的感觉。(《性-爱五题》)。

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自由。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粘滞。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爱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性-爱五题》)。

男女之爱往往从艺术境界开始,靠技术境界维持,到维持不下去时,便转入魔术境界。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好像是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

我却幸运得多了。多亏我的未雨绸缪,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著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著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著。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达到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我希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明白更多。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这本书的名字平实无奇,没有《朝花夕拾》这书名这般藏有深意,但翻开此书,随意一瞥几行字就被其中道理吸引。

我翻开序言,“我的写作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论著和翻译,另一类是散文。所谓散文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我把学术论著之外而又不是小说和诗的文字都算在内。对于我来说,这两类写作是完全统一的,它们不过是我从事哲学思考的不同方式罢了。这个集子所选仅限于后一类。”读到此句顿知周国平先生大概的写作风格。后一类即为散文,翻到正文时我仔细起来。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文,第二部分是札记,第三部分是随感,第四部分是诗。散文占了大半,周先生笔下的散文,其自由不但在文体,更在写作时的心态。第一辑首先提出“只有一个人生”,深入简出,字句触动我心,在我这样的年纪也许还不能完全读懂,但周先生素朴的笔调让我隐约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外冷内热的深深的热爱,不留意间拉近了我和文字的距离,拉近我和他的感受。'苏格拉底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他的文字把哲理悄然渗入其中,让人暗暗领会。后来一句“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反复研读之下,一层一层意蕴仿佛条条雨丝,轻轻柔柔,划过我的思想。学习本是为了智慧,智慧如日常餐饮所需营养,让我得以明事理明本心,周先生一字“爱”,巧妙地表达出我内心所求,也正如周先生所言“这正是我所想的!”

周先生的精神所在是平凡,平凡所以贴近我们的心声。哲理,本是深奥的,像是讲不清的心情,而周先生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组成一章一章的心语,平平淡淡地向我们讲述哲理——人生的意义,灵魂与超越,死亡——皆此种种都是充满哲理与神秘,难以道明,没有阅历没有细细品味不能读懂这些简简简单单的文字更不会有自己的感悟吧。“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周先生这样说,我不禁牢记心头。读书让我汲取智慧,智慧滋润我的思想,这便是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吧!

周先生在此书中的文采深深打动我,实在受益匪浅。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开始认识周国平,是从一次老师推荐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中,了解到他有个早夭的女儿,是个颇有名气的作家。但真正了解他,了解他的思想,了解他的人格,还是要说到这本《周国平散文》。

毕业于哲学系的他,不仅语言文字功底深厚扎实,而且所作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哲理和让人信服的感觉,其中也不失情感的流露和真诚的诉说。我小心翼翼的揣摩着,觉得周国平之所以能成大家,在于他思考的比我们多,比我们深。正因为他研究哲学,所以他对这个世界,对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总会习惯性的思考,感悟,甚至从中总结出我们想不到但读到却又觉得十分在理,感同身受的道理,亦或是观点。有时候读到某一段话,会惊讶,诧异,会觉得:诶,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有过这样的感受,可为什么我没有从中悟出这样的道理,没有进阶的思考呢?也会惊叹,原来自己那样做是有原因的,居然还有这样的哲理蕴藏在其中。这让我不得不佩服哲学家们的思想,更佩服他们能将这样的思考转化为发人深省的文字,让人们的思想得以交流,得以进步和发展。

为什么说佩服他们能够将思想转化为文字?相信你我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想和别人表达一种情绪,或一种感觉,亦或是一件事的意义,有时我们总会觉得词穷,所以我们会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大话来一笔带过,掩盖我们在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文字时的无能为力。作为一名大师,周国平能将自己的思考注入文字,并使它有感情,而不是一味枯燥地呈现出来。这些文字里有他的真实经历,亲身感受和切心体会,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的文字那么有说服力,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赞同。又或是在某时,读到某个段落,就像看到了自己,就像在检讨、反思自己。

充满哲学性的文字就像是一面镜子,让你在从中看到自己,看清自己的同时,也能够看到整个世界,看清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有人说,这个世上最难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但在读《周国品散文》的时候,尽管读的是别人的思考和想法,但我没有任何被强加的感觉。我所有的感受反而是觉得周国平真的非常的了不起,它能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让你被潜移默化地接受他的思想,认同他的思考,赞赏他对世界的认识与价值观。相比那些令人反感的说教,周国平的文字虽然是在说理,但在读者看来并没有距离感,也不会觉得倦意重重,反而是像找到可以聊天的知音,可以互诉心肠的朋友,可以依赖的精神依托。

这本书,教会了我思考。思考的方式,思考的原则,思考的深度,其实都是有自己决定的。我们应该学会这样的思考,学会将思考这样无形的东西化为有形的存在,学会感悟,学会将思考倾注于文字,更理性,认真的生活。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最早接触哲学,还是在中学的政治课上,那是不得不学的,当时我的班主任带这门课,虽然不是主课,但上了几堂课后,我就被这门课吸引住了,课堂上我成了活跃分子,老师也最喜欢提问我,直到现在只要提起中学时代,我就会想起那个给我感觉淡泊又睿智的哲学老师。而自发地去阅读哲学类书籍,应该是在大学和工作以后,从随笔、随感录开始,培根的人生随感录、蒙田的随笔集,曾经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沉浸在哲言的智慧中。后来也尝试去看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但却被它们的高深晦涩吓跑了,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小册子上读到的著作精选,而对哲学的看法是,包含着很多睿智的名言隽语的高深学科。

真正想静下心来写点哲学的话题,还是在读了《周国平文集》以后,因为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太多我想说的话,产生了太多的共鸣。所以,我第一次想在自己的blog发表系列文章,以诠释我对哲学的理解,和哲学带给我的喜悦。

周国平喜欢上哲学,也和随感录有很大关系。他说“每当我捧读一部哲学巨著,即使它极有价值,我也会觉得自己是在做功课,搞学问。读好的随感录,却好象在和作者谈心。”“学问真是做不完,即使是哲学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摆学术的谱,彼此搞不同的课题,也有隔行之感。但是聊起世态人情来,朋友间时有妙语博人一笑又发人深省,便打破了学术的樊篱,沟通了心灵。”“只要人生智慧相通,学海无边又何足悲叹?读随感录时,我获得的正是类似的慰籍。”

读到这里我已经克服了自己对哲学的那种即渴望又逃避的心理,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你不一定要读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也可以了解哲学,也可以体会到哲学的智慧。

那么,哲学的真谛是什么呢?我从周国平的话中读到了这些东西,他说,他尤其喜欢赫拉克利特,“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我寻找过我自己”,“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些格言串在一起,相信哲学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在于寻找自己,暗自把那些博学而从不寻找自己的人讥为“美丽的猴子”。

哲学的真谛其实就是教人智慧,寻找自己,就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博学未必智慧,让人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博学的人是如此乏味?我甚至认为哲学就是教你“道”的学科,认识了“道”,就获得了灵气,即使步入全新的领域,你也不会迷失。这或许就是很多领域的佼佼者都出自哲学专业的原因,比如索罗斯等。

认识了哲学的真谛,我就不再把它当作是高深晦涩的学科,是表现自己深刻的装饰品,它和其他学科一样,甚至比其他学科都重要,完全可以跟一个人的生活走得很近。

我做了一个决定,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中,在合适的时间我一定会为他引入智慧的哲学。

说起书来,我就会想起大学时的图书馆生活。开始是利用课余时间泡图书馆,后来发展到课堂时间也泡。记得有一门叫做《线性代数》的课,我上完第一堂课后,就认定了这是一门既无用也无趣的课,是无论如何不会提起我的兴趣的,从第一堂课后直到考试,就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我旷了一学期的课,时间全部在图书馆度过。那时读的多为社科类和文学类书籍,特别是外国文学,那种一心读书的生活真的很享受。从那时开始,读书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周国平说:“大凡人只要有法子靠实际的交往和行动来排遣寂寞,他就不肯求助书本。”只有到了“被剥夺了靠交往和行动排遣寂寞的机会,”或者到了“怀着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会用书来排遣这无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来,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于读书的。”

我不想说我喜欢读书的原因,是我一直生活在逆境和困境中,正如周国平论述悲剧情感时所说,“有的人一生接连遭到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我肯定属于后者,即使我一帆风顺,悲剧情感也依然会笼罩着我,更何况我不是一帆风顺的人。那是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和孤独,我惟有在书中找到自己,得到些许安慰和精神享受。

直到现在,书都是我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在每天步行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家书店,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进去看看,每当我买到一本好书,想到夜深人静,独坐灯下阅读时的快乐,喜悦之情便溢于言表。

对书的选择,我完全赞同周国平的观点,“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

关于文章,特别是散文,周国平认为平淡是极境,平淡而且有味,是好的散文必备的条件,“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吟,不要附庸风雅。

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了,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不要做作,不要堆积辞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高深,等等。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

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

周国平关于文章的观点,和我在《自然是最高境界》拙作中提到的,那段林清玄对于文章的描述如出一辙,“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自然平淡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是为信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读一本书其实是从标题开始,进而是目录,然后是序言,再才是正文。这本散文集的标题很是普通,对内容的了解要从目录开始。散文是按日期分成几个专题的,从专题的名称来看,很富有哲学的味道。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每一个都可以作为一个命题,而写成一篇篇干涩难懂的文字,但是每一篇散文的标题,都是些贴近生活的内容。有旅游(《旅+游=旅游?》)、挤车(《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还有一些有关生活态度的,《消费=享受?》、《愉快是基本标准》。

从生活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哲理,也许准确地说是从我们通常都会需要的情况或是都会思考的问题出发,来谈一些看法。例如在《旅+游=旅游?》一文中,有这样三个问句“恬静的陶醉在哪里?真正的精神愉悦在哪里?与大自然的交融在哪里?”,从一个旅游的现象而引出这样三个问题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其实不仅限于旅游,而是我们的生活。

他的文章不仅是故事加感想的散文,也许是我有短时间看了太多的《读者》,基本上对一个故事加上就是论事的一点评论的八股格式,而大多是些信念、注重细节之类的,写出某个具体的道理,而读者很难有自己进一步的思考,缺乏“可持续发展”性。他的散文至少也是事情加思想,而给读者留下了继续思考的余地。

他的散文融合了生活和哲学。有他的散文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虽然深刻,但是不干涩。前几日看了几页《苏菲的世界》,虽然把哲学放在了有丰富情节的故事之中,但终究是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基本哲学命题,需要集中的思考,也许也有一些对思想的压力,这样的思考是有味道的。但是在周国平的散文中,借生活事件和寻常的命题而思考一下人与自然、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轻松的思考体验。既有一种思考的快乐,又不至于有思想的压力,在我看来,这也是他的一个成功之处。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与社会的现象相违背。《何必名校》便是如此的一篇,记得陈丹青有篇《教育的现实和现实的教育》,主题显然一致。但是陈丹青是借中美教育之差异而同批中国教育体制,也许是因为此文作序的需要,而《何必名校》则是通过自己小时候经历的描述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周国平散文,甚至包括今日在看的随笔集《人与永恒》,都是从自身出发,通常用第一人称(我在摘抄中有一段评论),更具主体性,而少一些排他性。也许有对现实的坦然。

也许他的散文的出色之处在于从普通的命题出发,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带动了我的思考。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思想是步履的延伸,可以带你到达一个神奇的国度,思想和肉体只有在那里可以分离。

无可非议,周国平是一位智者,他早早的到达了那个国度,并且正在召唤更多迷惘的人。他的散文很睿智,几乎都是有关哲学的,关于人生,关于精神,关于生命,关于朝圣……他用他独特的哲学视角窥探着整个世界,整个宇宙。

细细嚼一嚼,你会品出不同的味道。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精神的国度也在日益萎缩,逐渐暗淡。他说:“畸形的都市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感,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泊,情感体验失去个性和实质,蜕化为可模仿的雷同的流行歌词和礼品卡语言。”在这个繁华的物质时代,我们都慢慢迷失在了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一个又一个的深渊。或许我们还没有像电影《小时代》里所描绘的那么奢靡,但不可否认,更多人正在憧憬向往着这种生活,有了这个念头,还否认什么呢。正如孙小宁所说:“生命的年轮一点点在扩大,生命的内部也会随之生长出许多困惑与渴求。”这是我们逃避不了的欲求,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将它们打压成我们能接受能满足的模样,至少这样我们还能有份欣慰。

我喜欢他所谈论的灵魂。周国平让我理解的所谓真正的灵魂,是做一个会思考的人,有基本哲学素养的人。哲学让人综观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实际上就为人的进取方向提供了一个坐标。难怪政治上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其实灵魂根本就不存在有和没有,它更像一种习惯的养成。而哲学就是当你脆弱的心猝不及防地被震撼到,突然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交瘁感涌上心头的时候,他会协助你解开所有的谜团。黑暗无边,与你并肩。“我相信,一种内在的独立的精神生命就是人类唯一的通天塔。”

当然,限于我拙笨的理解力,虽然本书多数文章发人深省,但对于爱情与婚姻的话题,我却颇有“逃之夭夭”的怯懦。譬如,周先生说:“爱情仅是感情的的事,婚姻却是感情、理智、意志三方面通力合作的结果。好的婚姻是人间,坏的婚姻是地狱,别想到婚姻中寻找天堂。”如果爱情的结局注定是婚姻,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追求人间或地狱呢?这个说法未免太过消极。爱情和婚姻都应该是很纯粹的东西,太过理论的话语不太适合这个话题。

汪涵如是说:“人生真正的好东西,好味道,都是不可说的。”

而周国平的散文正是这样一种好东西,不管你放在嘴里嚼多少次,它都依然有味。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爱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生。

在一个完美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逊《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因此我选取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刻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爱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必须会有喜爱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逊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就应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刻、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正因他已经把对生命的明白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生,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持续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下方就是他关于感情、婚姻和家庭的精彩论述:

一个男生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生。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性-爱五题》)。

对待女生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生,永远持续第一回接触女生时的那种新鲜和神秘的感觉。(《性-爱五题》)。

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自由。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粘滞。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感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性-爱五题》)。

男女之爱往往从艺术境界开始,靠技术境界维持,到维持不下去时,便转入魔术境界。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选》《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选》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下面就是他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精彩论述:

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

对待女人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人,永远保持第一回接触女人时的那种新鲜和神秘的感觉。

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自由。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粘滞。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爱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

男女之爱往往从艺术境界开始,靠技术境界维持,到维持不下去时,便转入魔术境界。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我热爱书籍,因为读书仿佛是与高尚的人在对话,我从中获益匪浅。我仰慕名人严谨的逻辑与细腻的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或喜,或悲。在阅读时,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经变成了作家的血液,在迅速流动,贯穿每一个角落,而那些文字仿佛变成了细胞,在我的血液中遨游。我喜欢这种感觉,可以说是迷恋,而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周国平。在他的世界里,我深深沉迷。

悲观。

周国平的散文极为细腻,富有哲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命运仿佛对他不公。他女儿出生不久,刚开始牙牙学语,便夭折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自己的遗憾、自己对女儿的爱与祝福,他写成了一部回忆录。我们可以想想,当周国平面对病床上只会喊“疼”的女儿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心非木石岂无感”,一般人已经临近崩溃了,何况是心理如此细腻的他。他内心深处将会泛起多大的波澜?面对自己的至亲至爱,他内心将会承受多大的打击?不知有没有资格,我想说:“我懂”。

执著。

在他的散文中,我懂了许多的道理与哲理,他有许多作品都劝勉大家人生要有执着的精神。他说悲观只是一时的,人生总要执着。执着会拯救悲观,执着在人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人能否有机会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生命需要执着,是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执着。执着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他说悲观主义是一条错误的路,冥思苦想的人生是虚无的,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反而失去了生命的乐趣。但是他也说,并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也会离智慧越来越远。当时,我还不懂。

超脱。

我不理解他的那句话,但是我后来明白了。一个人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便会产生悲观,悲观的心理产生愈多,就愈不能执着。这怎么办呢?他说就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让他去执着,不顾一切;另一个则现实,让现实去生活,让执着去追求,超脱一切,变得忘我。

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存在着。那便是我心中的周国平。在他的世界,我深深沉迷。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好处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此刻,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没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处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积累,点点滴滴地发展。

时常回头看看,回想自己走过的昨日,“三省吾身”;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满意的,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寻求一种进步,从过去的“千篇一律”中爬出来,开启自己的下一个新“纪元”;总结以前的经验,才能让自己逐渐摆脱昨日略带“晦气”的影子,焕发这天的蓬勃朝气……自我省察就是去探索人生的好处,过一个有好处的人生。

但这所说的善于自我省察的人又不一样于那种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的人,需要边回忆、边思考,要有所想法,要有所侧重。后者只是单纯的终日沉浸在对昨日的苦恼中,颇有厌世、懈怠之意,而自我省察是用心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发展自身需要的。

化用一句禅语说,“我们经历的是生活,可又不是生活。”这样的生活就应就不是形而上学所能圈定的了。生活,就是我们每一天所经历的日子,但我们经历生活不是每一天数着过去的天数,而是品味每一天所经历的人和事,回味生活中所遭遇的情与难。同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道理一样,我们每一天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必须也不是为了遭遇而遭遇的,定是有所目的,而有智者善于发现这些点滴背后蕴含的深意来塑造自身。

同时,如同小时候所的那种每个人都有一颗要寻找的魔法石的故事一样,要用心,要专心,还要坚持。省察也是一样的,要想善于运用生活中的“魔法”,就要先持之以恒,要有信念地去寻找发现它。不然,未经省察的人生就没有好处,或者说,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随着年龄渐长,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的增多,对很多事情多了许多无奈,就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一句台词,"人生真是讽刺,一个人竟然真的会变成自己曾经最反感的样子",而这种变化是保护自己的有效途径,虽然无奈,确实有效。可是,夜深人静辗转反侧时,也会讨厌现在的样子,而拯救自己的只有书。读书,不似与人交谈,不用担心别人没时间、没心情,甚至遇冷碰壁,只要你有时间,有想法,就可以坐下来,静静地读上许久,尤其是经典,多为浓缩精华,句句透着哲理,好似长者娓娓道来人生道理,轻松惬意,又受益颇多。

而周国平的散文就是其中之一,遇到人生的坎,想不开,过不去时,我喜欢读读他的文章,很多时候都会深有感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困于自身想法出不来,烦恼、痛苦、郁闷也就接踵而至。读周国平的散文,让我懂得,人活一世,活着是一个态度,正如周国平所说,"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所以,端正态度,活出性情,活得充实而有意义,才不枉此生,也会因此更积极地看待人生浮沉、世间百态。

所以说,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感悟社会、体味人生,也会更容易更清醒地去认识自身、活出自己。社会愈加现代与科技,人们却愈加烦恼与高压,一剂很好的良方就是书,读好书,好读书,很多事情就会看得透,想得开,人生的路也会更好走些。

与书相伴,人生幸哉!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喜爱回忆过去,正因好像那逝去了的,都是最完美的。

其实我错过的岂止是一场雪而已。每个周末,老组长都会打来电话,“哎,我又攒了一篇文章,放在共享里,你看看。”有时候刚撂下电话,我就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其实我错过的不仅仅有那文采斐然的文章,我还错过了这世的很多风景,和那风景后的很多故事。

这天点开他的文字,看着那“带着露珠的麦苗”,看着那针砭实事的犀利语言,看着那游走在自然中的快乐。突然有种失落。

我忘记了什么?

还记得上师范的时候,喜爱在坐车的时候挑一个靠窗的位置,把头侧向窗外,出神的望着窗外,虽一路无语,却也一路有情。那转瞬即逝的风景,不知道赚取了我多少的情感。那时的天是什么颜色,雨是什么声响,都装在我的眼睛里。因此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写诗,一切现实的、朦胧的,都在我的笔下,攒成了一首首小诗,从未投过稿,就怕这生疏的文笔,糟蹋了那几近童真的幻想。

我忘记了什么?

我知道,这路上的风景,不会为了我而驻足,等我长成一道风景,与我与你都不再相互漠视的时候,我就会与你一齐融成一片绿色、融成一片金黄。当你把你的眼睛镌刻在树上,像极了一棵白杨树,在有风的日子里,你放开嘹亮的嗓音,在夜深的校园里,再去惊扰那个年轻人的梦,让他能够爬上屋顶去偷窥你的美丽时,我知道我就又找回了我最初的童趣和闲心。

喜爱回忆,就要珍惜身边的每一秒钟,正因在这一秒钟以前的那一秒中,那便又是一段回忆了。

让生活完美,让回忆精彩!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书海浩翰,知识无穷,古人常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中可见,古人对书可谓情有独钟。自古以来,书本就是人类的好朋友。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扩大眼界,知识会更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更加勇敢,离成功之路越来越近,你敢将会踏着稳健步伐走向成功。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作家都是在读书中成长起来的。因为书里有许多哲理来教育他们,使他们在成长中不迷失自己。

有一次,我在无意料读了周国平先生的散文之后,我久久不能忘怀。写的真是太好了,下面就让我和你一起来分享我的读书这感吧!

《周国平散文》散发出的浓郁的“平淡”味道促使我读了它,它使我在漫漫人生旅途上邂逅了一位初资见面的老友。说初次见面,因为我平生第一次读周国平先生的散文,称老友,由于我向往的人生境界在其中得到了印证,我感到似曾相识,产生一种发现的喜悦。

“寄至味于平淡”,苏东坡的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周国平先生的散文特色。周国平先生的散文读起来非常舒畅,他追求的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实非易事。在领略了天地的苍茫和人生的限度后,周国平先生步入了一种散淡的心境,不再匆匆赶往某个目标,也不再担心错过什么。因而,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平淡”的气息。

除了精神函养,周国平先生在文字上下的工夫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散文最讲究味。平淡而要有味道,就很难了。而周国平先生却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他始终奉行三个原则: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须保持原味,意即不做作,不着意雕琢,不堆积词藻,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以求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的鱼汤,这样既而冲淡了原味,即文字要做到凝炼。正因为这样,周国平先生的散文散发出“平淡”的魅力。

透过“平淡”,我在书中感受到了周国平先生深邃的思想,那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哲学家的思考。旅行、等待、书籍、季节、家庭,“琐碎的日常生活分散了我们的心思,使我们无暇想及死亡。我们还可以用消遣和娱乐来移转自己的注意力。事业和理想是我们的又一个救世主,我们把它悬在前方,如同美丽的晚霞一样一样遮盖住我们不得不奔赴那座悬崖,于是放心向深渊走去。”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归宿——死亡了,而周先生却早已将之看透,“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却不让他像自己一样永生。他把人造得一半是神,一半是兽,将渴望不配的灵魂和终有一死的肉体同时放在人身上,再不可能有比这更加恶作剧的构思了。”当我们终于放身一切,为自己的宿命而叹息悲伤时,周先生却依然享受着忙碌的生活,有些人忍不住问:“可怜人啊,你在走向死亡!”他却笑:“我没有忘记。这又怎么样呢?生命的害怕单调甚至死亡,仅此就保证它不可战胜。

我喜欢周先生的散文,因为他拥有最高的智慧,朋友们,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呀!书会伴你一生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