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论文该(热门12篇)

时间:2023-12-11 17:18:21 作者:FS文字使者

范文范本是一种实用的学习工具,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成果。下面是一些范文范本的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教师职称论文

摘要: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它既有职前、职后时间上的连贯和持续,又有小学教师多个维度教育素养的横向区隔。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发展,我们需要让即将或已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有一个开放的视域和长远的规划。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职业道德。

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综述。

60年代末,美国学者福勒(fuller)以其编制的著名的《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教育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她提出了教师教学关注阶段论。她认为,师范生在成为专业化教师的过程中,关注事项可分以下四阶段来说明。(1)任教前关注阶段。此阶段是专业养成时期,师范生仍是扮演学生角色,没有教学经验,只关注自己。(2)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此阶段初次实际接触教学工作,所关注的是作为教师自己的生存问题。他们关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以及指导者的评价。在此阶段具有相当的压力。(3)教学情境关注阶段。此阶段所关注的是教学情境的限制和挫折,以及对他们不同的教学要求。在此阶段,较重视自己的教学,关注自己教学表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4)关注学生阶段。虽然许多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表达了对学生学习、社会和情绪需求的关注,但直到亲身体验到必须面对和克服较繁重的工作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规律,开创了教师发展阶段理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为后继研究奠定了基础。

70年代末,伯顿(boton)提出了教师生涯发展三阶段的理论。(1)生存阶段,指教学的第一年。在此阶段,教师刚进入一个新环境,再加上没有实际教学经验,所面临的各种事物都在适应之中。教师所关心的是班级管理经验,学科教学、改进教学技巧、教具的使用,以及尽快地了解教学内容,做好课程和单元计划及组织好教材,做好教学工作。(2)适应阶段,指教学第二至四年。教师开始了解到儿童的复杂性,并寻求新的技能以适合教学的各种需要。(3)成熟阶段。指教学的第五年。这时教师对教学驾轻就熟,对教学环境了如指掌,能从容地处理教学工作,并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这使其科学性增强了,但他理论的缺点与凯兹一样,把教师任教后五年归为成熟期,而教师的专业生涯可能长达30~40年,忽略了在漫长的生涯发展过程,教师可能也会遭受挫折、产生倦怠,而需要加以调适的特点。

80年代,费斯勒(fessler)提出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整体探讨了教师生涯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了解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参考架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追求新的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模式,形成教师发展多元化的格局。教师教育也从只重视职前,到既从事职前,又重视人职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0,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至今,对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仍未形成共识。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广大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长、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从专门职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是一个行程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将教师有职业变为专业,确立专业标准,取得专业地位的发展过程,是增加教师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形式专业情意的过程活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特性对小学教师的必然要求,她能够激发和坚定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有助于实现小学教师的生命价值。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自主发展,即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它强调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人,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

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职业认同感与遵守职业道德。

1.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成长方式和对待教育的态度。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识、对自己承担工作的意义的理解,能使自己产生光荣感、责任感,同时也促使自己思考以什么样的素质来完成好工作,怎样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快自己的成长等问题。

2.遵守职业道德。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和经验系统。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方面: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脉络知识;教育目的目标、价值、哲学及历史渊源知识。

(三)提升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育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和本领。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1.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包括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等技能。

2.教学语言能力,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手段,即使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今天,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功能仍不可替代,是讲究教学语言能力的真谛所在。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可分为口头言(有声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板书板画)和身体语言(无声语言)表达三种类型。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这既是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需,也是教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社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教育以及积极投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这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中,既定的教学目标是“灵魂”,教学程序是“蓝图”,教学评价是手段,合理组织调控课堂结构是核心,洞察学生心理是基础,运用教育机智艺术地处理突发事件是保证,而营造融洽适宜的课堂氛围则是根本。

5.教育研究能力,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研究中提升对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6.创新能力,指创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追求与归宿。

(四)建构专业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情感、气质、兴趣等。教师的专业人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专业人格的建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对教育的本质与价值、对学生生命与特征、对自我生命与生活的深切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职业道德和教育理想自觉追求的结果与内化,是教师专业发展心智成熟的表现。

(五)形成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是教师在深人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目的、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和信念。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所以,每位教师都必须通过广泛学习教育理论与总结反思自我教育实践而形成自己的教育专业理念、专业思想,而且还必须使其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并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21世纪教育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加普遍、持久、深刻的基础性价值,因此尤其需要教师具有正确而明晰的专业理想。

(六)专业自我发展。

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过程,是在教师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育教学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活个性化的过程,也是良好教师形象形成的过程。就当前教师专业自我方面而言,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必须充分认识和感悟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及其对社会发展与自我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是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所在,也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专业理念和师德教育、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是师范生成长为优秀小学教师的必要途经。

教师职称论文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的职称论文怎么写呢。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教师的职称论文,希望你会喜欢!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

[摘要]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或在出乎意料和未可预知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即时调整、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更优化的教学行为谋求更优化的教学效果,就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这种修正能力是一种实践智慧,它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师教学行为即时修正。

[作者简介]李玉龙(1968-),男,吉林梅河口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王丽新(1966-),女,吉林大安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辽宁朝阳12)。

教学实践的常规之外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教学情境是预设的,但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规定的课程去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行为的对象是学生群体,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要遇到出乎意料的事件,还要通过不间断地感知、分析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状态、表情等课堂反馈信息来判断当前教学行为的效果,这都需要教师迅速思考并即时调整、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思考活动可能发生在突发事件之前、之间或之后。事件发生之前教师所进行的思考活动,体现的是教师思维的预测性品质;之中发生的思考活动,体现的是教师的实践智慧;之后的思考活动,可称之为“教学的反思”,体现的是教师思维的批判性。本文所探讨的是课堂上教师通过当下学生的反应,或在出乎意料和未可预知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即时调整、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不研究事件发生之前的预知和事后进行的反思。

一、对教师即时修正能力的理解。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身教学行为本身作为思考对象,在对行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基础上,即时调整、修正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这是教师提高自我省察水平,优化行为体系,实现自我超越,促进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致使教师必须即时修正课堂教学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教师自身的原因,如教学设计上存在缺欠、教学环节把握失当等;也可能是学生个人或集体的主客观原因,如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存在认知错误、心理迷茫、故意给老师出难题等;更多情况是突发性的或未可预知的情境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如雷电、身体的突然不适等。上述三个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运行轨迹偏离预设的教学方案,教师就必须做出恰当且及时的反应,调整和修正教学行为。因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修正,应该是即时的,也是经常性的、必然性的。它是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师只有身临其境,直接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实践情境,正确处理不可预测的因素和情境因素,才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谋求教学实践与情境的动态平衡。

主导、指导教师即时修正课堂教学行为的,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是由公共理论、原理提供的,而是基于教学实践情境对原来理论、原理的重新解读,是个体对教学实践过程的认识、省察和对实践结果的反思、批判中形成的隐性知识。例如,当一位数学教师听着一个孩子的问题时,他发觉自己思维混乱,同时有了点直觉的理解,却又没有现成的答案。因为这一问题“在书本中”无法找到,如果他想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采用一种即兴的办法,在情境中发现并检验自己的设计策略。

“实践性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和简约性,它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既不同于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属性过程中形成的理论知识,也不同于某种技艺,有时甚至是一种不可学、不可复制的知识,因为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对待同一个问题的行为表现及实践结果都是不同的。不过,实践性知识最终要通过某种知识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可以抓住特定教学情境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指导教师对教学实践中某一特定行为的一切可能性逐一列举出来,并进行适宜的选择,从而引导教师通过对自我教学实践的省察、反思,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修正与优化,例如,运用微格教学提供教学情境进行“片断化”行为训练,就是很有效的手段。

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修正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三个阶段。起点是自我实践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其中间环节是自我实践中自我省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判,其终结是个体实践中的自我更新,其表征是教师对自己行为方式的修正与优化。如此循环往复,伴随老师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其结果是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二、即时修正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反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而产生困惑,通过把困惑作为问题来研究,进而产生相应的对策,据此不断调整、修正、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助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这符合当下“课堂研究”理论与实践视阈下对教师角色的界定: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是实践视角下的课堂研究。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自己的教育理念,预先设计教学方案,还要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更新自我,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具体化。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就是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索、解决自身与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自身的职业活动作为思考对象,对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与矫正。

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都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说,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本身就是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过程。教师主动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整体把握自身的思维和行为,以更优化的行为催生更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即时修正,能够强化教师的职业角色认知。一般认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重点是培养和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从上述能力的关系上看,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核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就要不间断地、自觉地对自身教学行为、教学理念进行积极主动的省察、反馈、评价、控制、调节与修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行为与效果的更优化。为此,教师要具备下列角色特征:

1.学习者。教师要学习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以及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等,使自己的学习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统一起来。

2.省察者。教师要善于对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教学经历和内心体验、对课堂任何突发事件的处理,予以解释、分析和研究,并使之成为一种工作、生活方式。

3.协作者。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协作者、促进者而不是控制者,是课程教学计划的积极实施者而不是被动执行者。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专家、学者之间进行沟通,成为平等合作者和交流者。

4.研究者。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本身就是自我行为研究。教师要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科研活动使教师更加富有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使自身的人性更加完善,教学活动更富于个性化。

三、即时修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社会生活及科学知识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上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随着经济一体化导致的文化趋同,加之当下信息化时代背景,一些传统的教学形式正在弱化并走向消亡。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传承,是教师群体共同的紧迫任务。传承人类祖先探索“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所积淀的教学艺术瑰宝,创新具有时代特征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根本路径就是广泛地学习,学习教育领域内先贤的思想精髓,同时也要学习其他领域内的元素,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因而,要大胆地学习、消化、吸收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教学艺术,这样一来,教师探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失败的风险就会降低,教师专业化程度就会迅速提高,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即时修正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就更自信了。学习积淀之外,还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社会、学校要积极营造一个创新型、学习型的教师工作环境。外部环境是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即时修正能力发展的平台,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即时修正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但这绝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私事,它需要外部环境条件的支持和引领。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构建一种重学习、重交流、重反思的校园文化氛围。

2.教师要学会省察自己的教学行为。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教师职业成熟的标志。教师要善于省察自己的思想方法、知识结构、能力倾向、教学方法特征、教学技巧水平以及个人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从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逐渐摸索并形成与自己人格特征相吻合的教学行为体系,最终浓缩成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教学相长。

3.教师要善于在教研活动中实现协同发展。不同的教育理念、思维特点、工作经历、人格特征等因素,决定了教师群体教学风格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这正是开展教研活动、协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宝贵资源。教师间互相听、评课,共同探讨教学实际问题,互相提供参照物,从而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相观而善”,扬长补短,为教师优化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心态。教师必须打破自我封闭,要以平等、开放、积极、坦诚的心态主动与同事交流合作,才可能使集体教研活动富有成效,使教师群体在建设性的发展共同体同成长。

4.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反思的自觉性。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对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修正今后课堂教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更要注意提高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经验积累,必然要形成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体系,由于职业倦怠等原因,更容易导致教师凭借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简单化行为模式,将富于创新挑战的教学行为禁锢于思维定式之中,影响教学的质量效果。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就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具有批判意识、修正与优化意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引导教师对教学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善于运用各种机会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反对故步自封,通过不断反问、追问来激发反思意识,创新教学理念,修正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瑶,王艳玲,李玲.教学反思途径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美)唐纳德a.舍恩.培养反映的实践者[m].郝彩虹,张玉荣,雷月梅,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魏景.教师教育中的反思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4]王鉴,宋生涛.课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教育研究,(11).

[5]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7).

[6]朱晓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教师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定职业范围内,用于评定一定职业职称的论文形式。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幼师进职称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艺术教育也逐渐重视,作为艺术教育的美术教育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一些中专学校美术教育因为不太关注社会的发展,教学秉承一贯的过往教育方式,特别是幼师手工教学方面更是有不少局限性[1]。本文通过分析这一问题,浅析在幼师美术教育中手工教学与课程改革如何保持与时俱进。

关键词:幼师手工教学;教学策略;幼师美术教育。

一、制定与时俱进的幼师美术手工教学课程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社会上更加注重艺术教育之外,家长也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素养的培养,而美术课程里面的手工教学则是体验这一素养的途径之一,随着幼儿园的发展,家长和学校也逐渐重视美术手工教学。而要带领幼儿做好手工,对老师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明确的并且与时俱进的`教学目标。第一,能有效的开展幼儿园手工课程第二,根据课堂需要制作教具和玩具。第三,适当的布置教室。第四,培养幼儿的审美。幼师在进行手工教育的时候要明白这四个最基础的要求,并且多关注社会动态,结合社会上流行的元素进行手工教育,而不是一味的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

二、在手工教学中加入民族元素。

新课改将对艺术的学习看成是文化的培养,而不单单是掌握一样技巧。说到文化就难免会提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手工艺,甚至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特有的手工艺,将民族元素融入幼儿美术手工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兴趣,也传承了民族文化,更有可能培养出民族文化的继承人。但是在真正融入课堂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方法。第一,民族手工艺非常多,幼师在带进课堂的时候需要选一些简单的,适合幼儿学习的,并且自己也能把控的手工艺,这些手工艺最好还能代表此所属民族的风格[2]。第二,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手工艺。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手工艺,比如剪纸、扎风筝、陶艺等等,幼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属地区收集一些当地的手工艺,比如说四川地区糖人这一手工艺就非常著名,糖人具有的各种各样的团以及能吃的特性非常受幼儿欢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民间手工艺已经越来越重视,在幼儿美术手工艺教育中加入民族元素已经是必然趋势,而民间手工艺也非常贴近生活,在其背后不仅有非常丰富的故事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也能激起学生的动手欲望。

三、在幼儿美术手工教学中有意识的使用新材料、加入新理念。

与时俱进是幼儿美术手工教学必须要具备的特点,与时俱进不仅仅体现在理念上,也体现在使用新材料上。从理念上来说,现在的diy,也就是doityourself,提倡的不仅仅是自己动手的理念,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行为。虽说现在的幼儿园已经逐渐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但是更多时候也是简单的让学生折纸、捏泥人这些简单的手工,而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出来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但是diy这一理念确实非常先进的理念,因此在手工教学的时候不如尝试往这上面引导。而从新材料上来说,则是要用更加新型的材料来进行手工教学,很多幼儿园都喜欢用橡皮泥教孩子手工,但是现在的泥塑材料种类非常多,颜色也很丰富,在教学手工的同时还能教育孩子颜色方面的知识,另外像是沙子、乐高、拼图等等种类丰富的手工层出不穷,可以适当的应用在教学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四、调动中专幼师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作性。

只有中专幼师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作性被调动,才能有心思关注社会的发展,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但是中专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一方面是因为中专学生在学习幼师专业之前大多没有美术基础,因此也不可能马上钻研美术手工专业,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幼师专业的课程虽然比较新鲜,但是总归是老一套的东西,比如剪纸,只会用红色的纸教学,但是现在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能用来剪纸的纸张种类也非常丰富,因此,学校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加以改进,激起学生的兴趣[3]。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才能谈所谓的创作性,作为未来幼师,在带领孩子做手工的时候如果有自己的创作性肯定会让课程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多钻研,比如要教幼儿学习小动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比如用太空沙捏出来,或者用剪纸剪出来教孩子辨认,另外还可以让孩子动起来,将他们知道的小动物画出来,同时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色彩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师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幼儿,掌握一定的手工是必要的,而在此基础上,拥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将手工教育和社会发展联系到一起,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也能使得幼儿不至于与时代脱节。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职称论文

部分乃至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难,难写论文,尤其是难写高质量的论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有的教师来说,仿佛“难于上青天”。

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破解这道难题呢?俗话说:“会了不难,难了不会”,也有古人云:“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当然,笔者也没有“授人之渔”之术,在这里仅是谈一些自己浅显的感悟和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期望对破解难题有所益处。

写作方法如下:

1、要端正写作目的。

我们如果询问部分中小学教师,平时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看到这样的现象,您写作论文的目的是什么呢?回答肯定是“用作评职称呀!”于是,到评职称时,临时抱佛脚,着急了,他们会暂时的用各种“写作方式”来写,正规专业报刊发表不了的,就掏钱在以赢利为目地的一些小型报刊上刊发。

待职称被评上了,就不再“费劲”写作了。

我们认为,这种带有严重功利目的写作发表论文的思想与行为是不正确的,要加以克服和纠正。

2、要加强阅读学习。

校本研修强调教师要经常地上网专业查阅、浏览专业报刊、阅读教育专著、聆听专家讲座、钻研本体知识等。

教师在阅读学习其它知识的同时,不妨学学有关如何写作教科研论文的内容。

阅读学习能够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增强教师对问题敏锐的判断能力,引发教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3、要善于发现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启动校本研修的内驱力,有创新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善于发现问题,加以研究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伴有行动研究。

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即要体现个体性,又要具有普适性。

这样做就能够增加工作的乐趣,创造性地工作,既提高了工作的质效,又积累了写作论文的素材,一举多得。

4要多做写作练习。

“只读不写,眼高手低”,故此,我们平常在工作中,要多进行写作的实践练习,比如:写教育教学自我反思,写教育叙事,写课堂教学随笔,写读书、报刊的笔记等,从中体悟写作的方法,提升写作的技巧,确定好主题,合理地布局谋篇,讲究语言的表达艺术。

要善于管理和运用好自己的知识。

要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写自己具体的做法,写自己想说的话语;避免写套话,写空话,不能胡编乱造叙事情节。

一次写不好,发表不了,那就来第二次,第三次......“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气馁,不退缩,如此坚持做下去,不出一、二年,写作技巧肯定会大有长进,肯定会有惊喜万分的收获!

5要结合自己的工作来写。

要想写课堂教学类的论文,您就选择研究写作自己所任教学科的课堂教学的情形;您要想教育管理类的论文,您就选择研究写作自己学生转变发展的情况;您要想写教师专业成长其它方面的论文,您就选择研究写作自己的经验与感悟。

总之,写论文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写自己所熟悉的情况,这样就容易把问题写深写透,感觉到有内容可写了。

有的教师在写论文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写自己工作以外的话题,就必然感到无话可写,写的肤浅杂乱,因而也是失败的多。

6要严禁抄袭假写。

有许多教师的职称论文,或是把别人的文章或掐头去尾,或改换标题,或略加改动文中的文字,或是请人代笔写作,然后再署上自己的名字,就算是自己写作的论文了,随后掏钱设法在以赢利为目的的小报小刊上发表,不论质量如何,不论能否起到教科研的作用。

如此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学术不端的行为,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无丝毫益处,今后要自觉自律地禁止和改正。

教师职称论文答辩流程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答辩人陈述:

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结论、价值和展望;自我评价。

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总结:

上述程序一一完毕,代表答辩也即将结束。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致谢:

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注意事项。

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

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答非所问的现象。

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

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

不论是自述,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强调重点,略述枝节;研究深入的地方多讲,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最好避开不讲或少讲。

通常提问会依据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

答辩人的答题时间一般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非答辩教师特别强调要求展开论述,都不必要展开过细。直接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去掉旁枝细节,简单干脆,切中要害。

教师职称论文

自1850年第一所大学创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而稳定。

到1956年,全国共有9所大学。

在随后的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到了1976年已经拥有19所大学。

20世纪60年代,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马丁委员会)的倡议下,创建了一批高等教育学院,之后又相继成立了一批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这种传统综合性大学和新增高等教育学院并存的双轨制一直持续到1988年。

因此,这段时期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史上被称为澳大利亚大学的双轨制时期。

1.改革背景与动因。

在双轨制时期,在惠特拉姆工党政府的改革下,联邦政府承担了将近所有高等教育资金拨款的责任,从而对大学的控制也开始加强。

1977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联邦高等教育委员会(tertiaryeducationcommission),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的管理和控制,对大学的财政拨款也愈加仔细和慎重。

1981年,联邦高等教育委员会认为,各大学分布在高级职称类别的人数过多,如高级讲师系列从1975年的23.9%增长到1980年的29.2%。

大学管理层也意识到教师成本是大学最大的支出,教师晋升人数的增多和速度的加快都意味着更多人力资本的支出,当时教师的人工费用占到大学开支的80%。

因此,政府和大学对教师职称的晋升和聘任进行了相关改革。

2.改革内容。

首先,政府对教师的聘任和晋升政策开始进行干预。

例如,大学教师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标准,改革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在休假时间长度和条件方面更加严格。

各大学在教师职称晋升政策方面做出的改革主要有两项内容:第一,在讲师和高级讲师系列增设晋升条件。

各大学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实行绩效管理,绩效评估结果与晋升评审过程相关联。

第二,对各个职称类别(特别是高级讲师和副教授系列)设置定额政策。

因此,这一时期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的特点是:60-70年代,教师人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迅速增加;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大学控制的加强和拨款的日趋严格,教师职称晋升的竞争更加激烈,教师的流动性也减弱,很多教师认为高级讲师系列已经是职业生涯的最顶端。

(二)道金斯改革至21世纪初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变革。

1988年,在时任就业、教育与培训部长约翰•道金斯的倡议下,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结束了20年的双轨制。

澳大利亚综合性大学与高等教育学院合并,形成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

这就是澳大利亚教育史上著名的道金斯改革。

自1988年道金斯改革至21世纪初,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在职称晋升政策方面经历了一系列变革。

1.改革背景与动因。

自澳大利亚形成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后,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计划,向国内学生和海外学生进行收费。

同时,联邦政府从财政到教学全面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控制,如在政府拨款模式方面实行竞争型拨款模式,鼓励大学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

因此,各大学为获得更多竞争性拨款、吸引生源,开始关注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并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实行企业化运作模式。

商业化、企业化和管理主义成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词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大学企业化运行模式,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

2.改革内容。

首先,随着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各大学的五级职称体系正式确立起来。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高校合并,澳大利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十年前增长了64%,大学规模的日益扩张导致对教师的数量需求也在增长。

在此情形下,各大学在各个职称类型的聘用形式方面,除了终身制教师外,开始聘用合同制教师,并模仿美国大学的聘任体系,即讲师和高级讲师在经过3到5年的合同试用期后,有机会转入终身体系。

在教师晋升标准方面,与大部分西方国家相同,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成绩与绩效。

一般传统的权重是:教学和科研分别占40%,社会服务占20%。

但在实践中,科研成果往往占更大的比重。

教师们也纷纷抱怨,在职称晋升过程中,缺乏对教学成果的重视,过于关注科研论文发表的数量。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学市场化机制的运行和对科研商业化的.强调,各大学更加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争取更多的企业资金。

在职称晋升评审过程中,科研绩效的优势更加明显。

20世纪90年代,随着澳大利亚大学企业化模式的运行,各大学也和企业一样,在劳资关系方面有着更大的自主权,实施企业协议(enterpriseagreements)的方式。

企业协议通常由高等教育机构与教师工会代表协商后制定,由教职工投票表决,获得大多数人同意后方能生效。

企业协议也必须遵循国家及州的相关劳动法案。

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工会(nationaltertiaryeducationunion,nteu)在协议修订和捍卫教师权利与福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各大学的企业协议规定了教师聘任、职称晋升政策和教师工资待遇等条款。

企业协议一般三年修订一次。

各大学如有关于职称晋升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也会在新一轮的企业协议中进行修订。

从以上改革内容来看,道金斯改革后的20世纪90年代是澳大利亚大学职称晋升政策变化较大的阶段。

一方面,大学职称晋升在制度上更加完善,奠定了五级职称体系和职称晋升的权重标准。

另一方面,随着外部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变化,大学开始实行企业化运作模式,在新管理主义思潮和市场化的驱动下,“效率”和“责任”逐渐成为各大学的核心追求。

大学在职称聘任和晋升政策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与教师和工会进行三方协商,进而通过企业协议来规定教师的聘任和晋升条件。

另外,这一时期的大学为节省开支、降低工资成本,打破了教师终身制,开始聘任越来越多的合同制教师,教师的流动性和竞争性得到加强。

二、21世纪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改革。

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各大学的教师职称晋升政策也发生了重要变革。

教师岗位设置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科研型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师外,各大学出现了更多教学型岗位教师。

这一变化也引发了职称晋升政策方面的改革:澳大利亚各大学调整了相关职称晋升标准,给予教学型优秀教师更多职称晋升的机会。

(一)改革的必要性与动因分析。

1.全球化背景下“教学学术观”理论对大学教学质量关注的推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继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大学的教学质量非但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下滑迹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大学普遍出现。

在此背景下,1991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欧内斯特•博耶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学术的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多元学术观”理论。

博耶认为大学里的学术不应仅仅指科学研究,还应包含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scholarshipofteaching)。

博耶的学术观点特别是教学学术的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西方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对教学的重视,促使其认可和奖励教师的优秀教学。

教师评职称论文要求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

1、题目:

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

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

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

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

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教师职称论文该

摘要:教师德性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其发展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充实自我,从而发现生活的意义,获得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对教师德性的探讨对教师道德的自我实现和重构有着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

关键词:教师德性;教师道德;教师伦理。

中图分类号:g451。

在我们的国家里,教师一直受着人们的尊敬和厚爱。一提到教师,人们总是把其比喻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春蚕”、“蜡烛”、“园丁”。是什么让人们对教师如此地尊敬与厚爱呢?笔者认为,除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外,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个体所具有的道德特征,毫无疑问是人们尊敬教师的主要原因。然而,从教育的发展中我们看到,教师德性在追求形式与功利的教育中被分离出来:在追求以知识为主的智育中,被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所忽视;教师德性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位置,教师对功利和权利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春蚕”、“蜡烛”、“园丁”等形象的内在价值的追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教师德性的内涵。

对教师德性内涵的理解,其关键在“德性”一词。对“德性”内在意义的正确把握必须与“道德”、“伦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德性”的内在意义。我国是一个重“德”的国家,“德”字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东汉之时刘熙就对“德”作了专门的解释。刘熙认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其意为“得到”,就是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能从中有所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只要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其益,同时也能在处理事件时从自己的体会中有所收获。因此,“德”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内在的自省获得的一种心理品质。“性”即本性,指事物的本质。如《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性”、“道”、“教”三级体系中,“性”处于最高级品位,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之所在。在国外,德性也备受哲人的推崇。柏拉图认为“德性是心灵的秩序”,把德性作为与天赋相适应的品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用来使个性达到善福的性质。”而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则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实践,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因此德性是一种个人内在的、在外界环境与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性。

最初,“道德”是“道”和“德”两个词组成的。“道”初指人们行走的路,后来引申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老子》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产生这个世界的最初本原。通过对“道”的体悟,从“道”中有所“德”(得),通过“德”的提升,养成完美的“性”。在“道”、“德”、“性”三级体系中,“道”处于最高级品位,是对世界普遍原理的概括;“性”处于最低级品位,是“道”的具体化,并体现在个体行为中。因此,“道德”是属于带普遍性的,对人类整个群体的一种要求,而“德性”却是存在于单个个体身上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教师道德也即是对整个教师群体,做为一种特定的职业群体所应具有的带有普遍性的要求,属于教师团体道德;而教师的德性则是单个教师所独具的一种内心状态,属于教师个人道德。不管是“道德”还是“德性”,又同时都归属于伦理这一领域,教师道德和教师德性都是在教师伦理这一特定领域内发展。从对教师道德的探讨上升到对教师德性的探讨,体现了教师伦理从规范伦理向德性伦理的发展,从群体伦理规范向个体德性伦理自省的转变。由此,我们得出,教师德性是教师伦理体系中的,教师个体身上所具有的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内在道德标尺,具有最高标准和理想的成分。

二、教师德性的价值。

从主―客二分、目的―对象角度来看,教师德性确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教师自己的内在价值和学生的外在价值上。教师方面,教师德性的确立把教师群体的规范伦理推到了教师个体的德性伦理,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区别开来,让教师的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个体和群体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发展。正如美国哲学家尼布尔所说:“用个体道德去规范群体行为,或反过来仅用群体道德要求个体,都可能造成道德的沦丧,无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消除社会不公正。”把教师德性与教师道德区别开来,有助于教师道德的规范建设和教师德性的自我提升。教师个人在掌握群体所需的职业规范后,通过“外得于人”向他人学习,和“内得于己”的内省体悟无限制地提升自己的品性,在教育实践和感悟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而获得“德性”的提升。这样,对教师群体和个体都有着莫大的好处。它不把原本属于教师个人的.教师德性强加于教师群体,让教师们感到遥不可及,而产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它也不会使教师道德限制了教师德性的发展,使教师德性囿于教师道德而无所适从。这样,教师既满足于教师道德的要求,处于一个职业体系圈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又不至于囿于这个职业圈而走不出来从而失去个人德性存在的独特性。

一个教师具有教师德性,意味着他对生命、对人生等有着独特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能用独特的眼光观察其周边的人、事、物,形成对这些人、事、物的独特认识,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这种创造来自于对“德性”的无拘无束的拓展,以及个人对世界及人生的自由选择。这种教师德性对于学生会带来巨大的利他价值。教师把这种选择的自由和创造教给学生,能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从而培养出有见地、能创造的新一代。一个有教师德性的教师能够担负起教师角色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实现教师角色的特殊目的,体现教师德性的利他性。教师德性的利他性来源于教师德性的内在规定,在执行内在道德法则的过程中外显出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在潜意识中有一种“善心”、“爱心”和“责任心”,从而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这是一种来教师自身内部德性的迫切需要,而不是来自外在的社会压力。这种内在需要能调动教师最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教师在学生的期待中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伟大师魂,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莫大的、独具匠心的教育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德性的熏陶下获得巨大的收益。

三、教师德性的建构。

教师对生命、人生及其周边人、事、物的独特感悟与认识,教师所具有的独特创造性主要来自于教师德性提升过程中的教师自由选择。这种自由选择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回旋空间。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做一位杰出的教师,也可以选择做一位平庸的教师。怎样才能养成卓绝的教师德性?从哪些方面来建构教师德性?这是探讨教师德性的关键性问题。关于教师德性的建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善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基点。

“善心”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它在缄默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调节个体的行为。教师对“真”、“善”、“美”的无止境的追求,是教师德性养成的起点。教师从“善”的角度看待周边的事物,把“德性”的养成看作是一种追求善的过程。通过“外得于人”的学习以及“内得于己”的内省而逐渐提升教师的“善心”。教师一旦有了“善心”,就会从头至尾地善待学生,把对学生的教育看作是扫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的过程而不厌其烦地去教导学生。教师的德性正是在“善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善心”,教师的德性就失去了内在的规定性,失去了内核,也就无从体现教师个人道德的完善,教师德性的建构也无从谈起。只有建立在“善心”的基础上,教师的德性才能从最初的本性基质得以构建,并在个体不断的教育实践的体验中获得发展和完善。

2.爱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动力。

“爱心”是建立在“善心”基础上,对外界的人或物做出价值评判后,在个体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德性得以建立的动力。教师正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才能在育人的路上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善待学生,爱学生;才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找到人生的真谛。教师在“善心”的基点上建立起教师德性的基质,然而,教师德性完善的程度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爱的程度。教师对学生的“爱”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道德的内省,不断催生出教师德性新质的诞生,从而不断提升教师德性的品性。“爱心”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爱心”的驱使下,教师不需要来自外在的要求和压力就会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教师的德性也就会在其内驱力的推动下持续不断地得以提升。

3.责任心――建构教师德性的指向。

教师德性有“外得于人”和“内得于己”两种完善途径。教师德性在“善心”的基础上,通过“爱心”的驱动,以内省途径获得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教师德性的“外得于人”。教师的“善心”和“爱心”都是内隐的,隐藏在教师内心深处。教师德性的强化以及教师德性的最终体现就必须走外化的道路,将教师德性指向教师外显的责任心上来。责任心是教师在“善心”的基点和“爱心”的驱动下所建构的教师德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在“外得于人”的学习中建构的教师德性的职业指向。一个人一旦成为教师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与学生之间就建立了某种契约,他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教育好。在“善心”的基点上,在“爱心”的推动下,把学生教育成某种标准的合格的学生、优秀的学生。

因此,在教师德性的建构过程中,“善心”、“爱心”、“责任心”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善心”的基础上,“爱心”的推动下,“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中,教师德性才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

[2]陶志琼.关于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1).

[3]李军兰.再论体育教师德性的养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

[4]张西方.教师德性伦理的结构体系与运行机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

教师评职称论文要求

以广东省为例,根据省人事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论文发表刊物等级划分规定通知》粤人发300号文精神,著作论文要求,可简单概括为:

申报高级:要在具有cn刊号、issn刊号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3篇或在具有cn刊号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以及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2篇以上。

【特殊情况1】北京市评职称不需要发表论文,只需完成相应数量的论文,参加论文答辩即可。

论文发表有两种方式:通过自己投稿,但往往录用机会较少;也可以找论文的代理发表更加快捷方便!

二、申报高、中级职称学历、资历条件。

以广东省为例,根据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粤人发[]178号),申报高、中职称学历、资历条件调整如下:

1、高级:

具备博士学位,或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副高级资格。

2、中级:

(1)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4年调整为3年;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5年调整为4年;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

(3)中专毕业的,不再执行“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以上,其中取得助理级资格后,受聘助理级职务5年以上”的规定,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以上者,或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者,可申报评审中级资格。

高级教师职称论文

目前课堂仍是主要教学方法,对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进行评价是教学管理主要内容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督导制度建立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非常注重开展教学督导,对学院各层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听课和评课,以帮助教师完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本文分析~期间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教学督导课堂听课和评课情况,试图为加强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1.被评价教师的选择每学期均从公共卫生学院教务科编制的课程表中随机抽取上课教师作为被评价对象,一年两个学期中,有的教师可能被评价两次,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人次数作为总的评价次数。每年抽取43~70人次不等。

2.等级的划分按照哈医大教学督导委员会制定的《哈尔滨医科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分四个等级即优、良、一般、差。评价为百分制,100~90分为优、89~80分为良、79~6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差。每堂课由2~5名督导听课评分,每位教师最后得分,为听课教学督导的平均分。在分析过程中,“差”这个等级人次数为零,因此实际等级共三级。

3.统计学分析方法由于评价质量的划分应用的是优、良、一般这样的等级划分方法,获得的数据资料属于等级资料,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是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对于多组资料的秩和检验其统计量是值;对于不同层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分值的比较,数据是计量资料但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同样也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与分析。

1.2002~20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职称分布数据显示,被教学督导评价的537人次教师中,助教96人次,占17.88%;讲师84人次,占15.64%;副教授138人次,占25.70%;教授219人次,占40.78%。被听课和评课教师中,助教和讲师相对较少,占被评人数的33.52%;副教授和教授相对较多,占被评人数的66.48%(见表1)。这与公共卫生学院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相一致,同时与高职称教师上课要达到相当比例这一学校要求也有关系。2.2002~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1)2002~2010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见表2)。经非参数秩和检验,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差异显著,教授最好,教学质量优等率达65.30%,副教授次之,达37.68%,讲师和助教稍差,分别是25.00%和14.58%。(2)2002~2010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平均分值(见表3、图)。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职称教师在不同年份的课堂教学质量平均分值之间有差别,整体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助教,有明显上升。(3)助教2002~2010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见表4)。通过秩和检验,随着时间的变化,助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级之间有差别。助教优秀率整体较低,仅占14.58%,良好率较高,为64.58%。(4)讲师2002~2010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见表5)。秩和检验表明,不同年份讲师课堂教学质量等级之间差别显著,特别是2010年评价质量明显好于。(5)副教授2002~2010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见表6)。不同年份副教授课堂教学质量等级之间也有差别,同讲师一样,在2010年有一个明显升高现象。但副教授整体教学质量良好等级较高,占54.35%。(6)教授2002~2010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见表7)。通过秩和检验,历年间教授课堂教学质量等级之间无显著差别。教授教学质量优秀和良好率高达95.43%,一般等级仅为4.57%,说明教授课堂教学质量较高。

讨论。

课堂授课是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学中最主要的授课形式,是理论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课堂理论授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本文数据显示,不同层次的授课教师中,助教和讲师数量相对较少,而副教授和教授数量较多,这样的结构符合教学要求,即多安排高级职称教师讲课,以确保教学质量与提高教学水平。本科教育为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终身做人和做事有重要影响。教授、副教授作为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知识素养、智慧的语言等会给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同层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显著差异,教授的课堂教学优秀率最高,达到了65.30%,其次是副教授37.68%,这说明高级职称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治学严谨、对所授课程内容熟练、逻辑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有极少量高级职称教师也亟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正高职称教师讲课优秀率应力求达到100%。讲师、助教优秀率相对很低,分别为25.00%和14.58%。分析显示,低职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亟待改进和提高,也提示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强改进,提高中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但是从高等医学院校现有的体制来看,多数青年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即连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自动晋升中级职称,同时获得从事课堂教学的资格,一般经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后即登台授课。因此加强对这些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的培养,对于确保课堂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几年来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督促、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了较大进步和提高。特别是助教的教学质量从的不到70分,升高到2010年的87.2分,优秀率同样是从无到有,有了很大提高。此外,讲师和助教的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讲师的优秀率2010年达到了52.60%,副教授同年优秀率为70.59%。这些教学上的进步除教师自身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外,教学督导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教学督导对讲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有力地促进和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督导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以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督导会接触大量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学术问题,一定要以专业知识和学术为背景,对教学状况和教学水平进行学术评价。教学督导要遵循教学规律,按评价要求进行,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情况应进行客观、科学分析后提出评价。教学督导在教学活动中发现较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主管教务部门和主管学生的年级汇报和反映,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以强化督导作用,提高督导效果和提高教学水平。

英语教师职称论文范文

摘要:教师德性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其发展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充实自我,从而发现生活的意义,获得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对教师德性的探讨对教师道德的自我实现和重构有着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

关键词:教师德性;教师道德;教师伦理。

中图分类号:g451。

在我们的国家里,教师一直受着人们的尊敬和厚爱。一提到教师,人们总是把其比喻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春蚕”、“蜡烛”、“园丁”。是什么让人们对教师如此地尊敬与厚爱呢?笔者认为,除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外,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个体所具有的道德特征,毫无疑问是人们尊敬教师的主要原因。然而,从教育的发展中我们看到,教师德性在追求形式与功利的教育中被分离出来:在追求以知识为主的智育中,被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所忽视;教师德性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位置,教师对功利和权利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春蚕”、“蜡烛”、“园丁”等形象的内在价值的追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教师德性的内涵。

对教师德性内涵的理解,其关键在“德性”一词。对“德性”内在意义的正确把握必须与“道德”、“伦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德性”的内在意义。我国是一个重“德”的国家,“德”字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东汉之时刘熙就对“德”作了专门的解释。刘熙认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其意为“得到”,就是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能从中有所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只要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其益,同时也能在处理事件时从自己的体会中有所收获。因此,“德”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内在的自省获得的一种心理品质。“性”即本性,指事物的本质。如《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性”、“道”、“教”三级体系中,“性”处于最高级品位,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之所在。在国外,德性也备受哲人的推崇。柏拉图认为“德性是心灵的秩序”,把德性作为与天赋相适应的品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用来使个性达到善福的性质。”而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则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实践,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因此德性是一种个人内在的、在外界环境与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性。

最初,“道德”是“道”和“德”两个词组成的。“道”初指人们行走的路,后来引申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老子》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产生这个世界的最初本原。通过对“道”的体悟,从“道”中有所“德”(得),通过“德”的提升,养成完美的“性”。在“道”、“德”、“性”三级体系中,“道”处于最高级品位,是对世界普遍原理的概括;“性”处于最低级品位,是“道”的具体化,并体现在个体行为中。因此,“道德”是属于带普遍性的,对人类整个群体的一种要求,而“德性”却是存在于单个个体身上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教师道德也即是对整个教师群体,做为一种特定的职业群体所应具有的带有普遍性的要求,属于教师团体道德;而教师的德性则是单个教师所独具的一种内心状态,属于教师个人道德。不管是“道德”还是“德性”,又同时都归属于伦理这一领域,教师道德和教师德性都是在教师伦理这一特定领域内发展。从对教师道德的探讨上升到对教师德性的探讨,体现了教师伦理从规范伦理向德性伦理的发展,从群体伦理规范向个体德性伦理自省的转变。由此,我们得出,教师德性是教师伦理体系中的,教师个体身上所具有的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内在道德标尺,具有最高标准和理想的成分。

二、教师德性的价值。

从主―客二分、目的―对象角度来看,教师德性确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教师自己的内在价值和学生的外在价值上。教师方面,教师德性的确立把教师群体的规范伦理推到了教师个体的德性伦理,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区别开来,让教师的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个体和群体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发展。正如美国哲学家尼布尔所说:“用个体道德去规范群体行为,或反过来仅用群体道德要求个体,都可能造成道德的沦丧,无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消除社会不公正。”把教师德性与教师道德区别开来,有助于教师道德的规范建设和教师德性的自我提升。教师个人在掌握群体所需的职业规范后,通过“外得于人”向他人学习,和“内得于己”的内省体悟无限制地提升自己的品性,在教育实践和感悟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而获得“德性”的提升。这样,对教师群体和个体都有着莫大的好处。它不把原本属于教师个人的.教师德性强加于教师群体,让教师们感到遥不可及,而产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它也不会使教师道德限制了教师德性的发展,使教师德性囿于教师道德而无所适从。这样,教师既满足于教师道德的要求,处于一个职业体系圈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又不至于囿于这个职业圈而走不出来从而失去个人德性存在的独特性。

一个教师具有教师德性,意味着他对生命、对人生等有着独特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能用独特的眼光观察其周边的人、事、物,形成对这些人、事、物的独特认识,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这种创造来自于对“德性”的无拘无束的拓展,以及个人对世界及人生的自由选择。这种教师德性对于学生会带来巨大的利他价值。教师把这种选择的自由和创造教给学生,能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从而培养出有见地、能创造的新一代。一个有教师德性的教师能够担负起教师角色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实现教师角色的特殊目的,体现教师德性的利他性。教师德性的利他性来源于教师德性的内在规定,在执行内在道德法则的过程中外显出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在潜意识中有一种“善心”、“爱心”和“责任心”,从而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这是一种来教师自身内部德性的迫切需要,而不是来自外在的社会压力。这种内在需要能调动教师最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教师在学生的期待中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伟大师魂,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莫大的、独具匠心的教育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德性的熏陶下获得巨大的收益。

三、教师德性的建构。

教师对生命、人生及其周边人、事、物的独特感悟与认识,教师所具有的独特创造性主要来自于教师德性提升过程中的教师自由选择。这种自由选择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回旋空间。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做一位杰出的教师,也可以选择做一位平庸的教师。怎样才能养成卓绝的教师德性?从哪些方面来建构教师德性?这是探讨教师德性的关键性问题。关于教师德性的建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善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基点。

“善心”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它在缄默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调节个体的行为。教师对“真”、“善”、“美”的无止境的追求,是教师德性养成的起点。教师从“善”的角度看待周边的事物,把“德性”的养成看作是一种追求善的过程。通过“外得于人”的学习以及“内得于己”的内省而逐渐提升教师的“善心”。教师一旦有了“善心”,就会从头至尾地善待学生,把对学生的教育看作是扫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的过程而不厌其烦地去教导学生。教师的德性正是在“善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善心”,教师的德性就失去了内在的规定性,失去了内核,也就无从体现教师个人道德的完善,教师德性的建构也无从谈起。只有建立在“善心”的基础上,教师的德性才能从最初的本性基质得以构建,并在个体不断的教育实践的体验中获得发展和完善。

2.爱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动力。

“爱心”是建立在“善心”基础上,对外界的人或物做出价值评判后,在个体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德性得以建立的动力。教师正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才能在育人的路上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善待学生,爱学生;才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找到人生的真谛。教师在“善心”的基点上建立起教师德性的基质,然而,教师德性完善的程度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爱的程度。教师对学生的“爱”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道德的内省,不断催生出教师德性新质的诞生,从而不断提升教师德性的品性。“爱心”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爱心”的驱使下,教师不需要来自外在的要求和压力就会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教师的德性也就会在其内驱力的推动下持续不断地得以提升。

3.责任心――建构教师德性的指向。

教师德性有“外得于人”和“内得于己”两种完善途径。教师德性在“善心”的基础上,通过“爱心”的驱动,以内省途径获得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教师德性的“外得于人”。教师的“善心”和“爱心”都是内隐的,隐藏在教师内心深处。教师德性的强化以及教师德性的最终体现就必须走外化的道路,将教师德性指向教师外显的责任心上来。责任心是教师在“善心”的基点和“爱心”的驱动下所建构的教师德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在“外得于人”的学习中建构的教师德性的职业指向。一个人一旦成为教师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与学生之间就建立了某种契约,他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教育好。在“善心”的基点上,在“爱心”的推动下,把学生教育成某种标准的合格的学生、优秀的学生。

因此,在教师德性的建构过程中,“善心”、“爱心”、“责任心”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善心”的基础上,“爱心”的推动下,“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中,教师德性才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8).

[2]陶志琼.关于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

[3]李军兰.再论体育教师德性的养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3).

[4]张西方.教师德性伦理的结构体系与运行机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

教师评职称论文要求

根据江苏省人社厅关于职称评审的职称论文部分的要求,著作论文要求,可简单概括为:

申报高级:取得工程师资格后,撰写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专业文章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以上。

(1)职称论文是工作水平、工作业绩的证明文件之一;。

(3)评审中、高级系列职称的硬性指标之一;。

(4)对外宣传单位、个人、进行学术科研交流的必要途径;。

(5)对于大学生、研究生和科研机构等评定学位、职称评审等具有重要意义。

是现代学术发展的趋势。

主要有2种方式:

一、投稿——交版面费——发录用通知——收样刊。

论文发表流程图。

论文发表流程图。

二、投稿——发录用通知——收样刊——寄稿费。

1、高质量快速写作完成。

2、提供文章查重报告。

4、提供录用通知。

5、提供数据库收录。

6、保证评职称使用无障碍。

7、部分特殊情况也可以处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