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时间:2023-09-26 06:43:37 作者:JQ文豪 2023年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一

一、导入:

李叔叔想让同学们帮他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出示;练习题)

请同学们帮李叔叔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独立列式计算)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二、新授

因为中秋节假期短,所以李叔叔没能回老家看望父母,他决定国庆节回老家,

1.结合导学案列式

2.观察45×12与145×12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

3.你认为合肥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尝试估算。

你是如何估算的?和大家分享

4.合肥到北京到底有多少千米?怎样才能知道准确结果?(尝试笔算)(指生板书)

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揭示课题:板书(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5.讲解计算方法

6.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联系吗?

7.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8.巩固练习:先课件,后动笔(总结计算中出现的问题)

9.当堂达标检测

三、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 ,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3= 和1603= ,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30=

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略)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及相应练习

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一、情境导入

播放北京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李叔叔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教师:他们是从同一个城市去的么?

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

1、运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

说一说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2、探究算理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们先请刚才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 4 5

× 1 2

2 9 0 ――表示什么?(表示2小时行的路程,即290个1)

1 4 5 ―表示什么?(表示10小时行的路程,即145个10)

1 7 4 0

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呢?(一是与估算结果比较,二是通过验算。)

3、讨论交流

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样的,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内容:

教材第1页的内容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概括、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理。

教学资料:

例题插图、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有哪些?

(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二、探究互动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自由读题。指名回答: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口答算式:144×15或15×144(师板书)

2、“144×15”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3、“144×15”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请你用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在自己的本子上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

4、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五

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3=和160×3=,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30=

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略)

教学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