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教学设计(汇总20篇)

时间:2023-12-09 12:04:08 作者:HT书生

编制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效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除法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些灵活试商的方法,对除数接近15、25的除法题,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自主探索灵活试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除数是接近15、25的除法题的灵活试商方法。

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知道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吗?因为老师们听说我们四(3)班的同学数学学的特别好,但是要眼见为实呀,你们能让老师们失望吗?(不能)那就好好表现,有没有信心?(有)。

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1.直接说得数。

25×2=25×4=15×2=6×15=。

45×2=26×3=40×5=12×8=。

口算速度真快!如果举行比赛的话让你选一组,你会选哪一组呀?为什么呀?

2.笔算。

1分钟内能不能完成呢?186÷22272÷38。

这两题的除数都接近整十数,所以我们估成整十来试商比较方便。

通过做题老师发现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同学们学的还真是不错。不过老师今天准备了几道比较难的计算题,敢挑战吗?先来看第一题。

(3)学生板书并讲解你是怎么想出商的?(做的快的同学帮助验算一下)。

(26最接近25,那还接近27呢?为什么不用27试商呀?25好算好想,为什么好想呀?)。

(4)学生进行试做,体会25试商的方法。(没学会的可以打开课本再看一看)。

看来把26估成最接近的25,这种方法减少了试商的次数,更接近准确结果了,这种方法好不好?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试一试!

出示162÷2496÷16。

(1)独立完成。

(2)学生板书并讲解你是怎样很快想出商的?(做的快的同学帮助验算一下)。

1、1分钟抢答游戏。

(1)一道一道的出示,然后抢答!

(2)分别汇报商是几。你是怎样快速想出商的。

(3)原来试商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呀!其实数学就是这样奇妙,可能啊!还有很多方法在等着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它,你们愿不愿意做这个有心人呀?那成功一定属于你!

(4)师小结:虽然我们的试商方法很多,但是每个人因为计算能力的不同还是要灵活选择合适自己的来使你的计算又对又快。

2、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三道题,我们来举行一个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的又对又快,成为前10名的小状元,起立站好。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和答案。

89÷14196÷38150÷25。

通过做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了吗?

300元最多可以买几套衣服?

31元36元39元24元。

1、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思路与方法。

3、谁获得了老师送给你的10分呀?

除数不接近整十的除法。

140÷26=。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教学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2、实际问题。

(1)呈现植树画面(教科书第19页主题图)。师: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景,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趁着这明媚的春光看看我们课本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打开课本第19页。

(1)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3)谁来列示,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2÷2= 52÷2=

二、动手操作,领悟算法,重现口算过程

(一)教学例1 42÷2= 1.这题谁会计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但也要学会用竖式计算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3.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除一除,乘一乘,减一减)举例:16*2 好,我们就用这除一除,乘一乘,减一减的方法也来试试这题的笔算。师:除一除,从哪里除起?要从被除数的十位除起。

生:4除以2,商2.师:4表示什么?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所以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

师:然后呢?生:乘一乘,被除数十位上的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部分,写在42十位的下面。

师:然后呢?生:减一减,42减4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但个位上还有2,要不要分了呢?(要分)所以还要继续除。2除以2商1,那这个1写在什么位上呢?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乘一乘,用除数2去乘1,积是2,从被除数中又分掉了2,写在这个2的下面。减一减,2减去2得0,全部分完了,刚好除尽。计算过程结束。

4.想一想,我们今天学的笔算除法和以前的笔算除法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说说。(以前除一次,今天要除两次)

师:我们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先除十位再除个位。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同桌讨论,指生回答)5.课堂练习,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1题的左一排)第一题,集体做,边做边说计算过程。

第2,3两题,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要求:订正说出笔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二)教学例2 52÷2=

1、师:我们再来算四年级每个班种了多少棵?52除以2表示把5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我们先用分小棒的方法来试试。同桌合作拿出52根小棒,平均分给同桌和自己两个人,看看每个人分到了几根。

2、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请你来演示一下。(每人分到2捆后,还剩下几根?再把这12跟小棒平均,每人又得到6根)

3、我们再用竖式来计算。(指名扮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校队:除一除,十位上5÷2最多商几,写在商的十位上,乘一乘,2乘2得4,这个4表示多少(40)表示已经分出去了40。减一减,5减4还剩1,这个1表示多少?(10)这个10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还剩12。再用这个12去除以2商6,现在的6写在哪里?(商的个位)乘一乘,2乘6得12,又分出去了12个,减一减,得0,一个也没剩了,也是刚好除尽。

4、师:第二个竖式中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商个位上的“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6.课堂练习,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1题的右一排)(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7.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计算时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算一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课本第20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第21页第3题:先让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交流解题思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我们一起总结一下笔算的方法:

1、紧紧围绕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比除数小和十位上有余数要与个位落下来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2、明确每求一位商要经过除、乘、减三步,并根据余数来决定商是否合适。

3、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书写格式要正确。

五、板书设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

例1:三年级平均毎班植树多少棵?42*2

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52*

笔算方法:略

六、课堂作业:练习四1、2、3、4题

七、课后反思:

自我感觉总体不错,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落实到位了。

1、在这节课中我通过两次的竖式比较,2、分小棒的操作,使学生主动地去理解算理,从而了理解竖式的意义。

3、在课中的巡视和反馈看,学生对第一个例题掌握很好,同样的练习很少有学生错误的,但对于第二个例题,错误的同学相对比较多,分析其原因,由于例一的负迁移,很多学生以为第一次除好后,十位是归“0”的,因而在格式发生错误。从而说明在课堂中,对于例二,我还是没讲到位,老师点到了,但学生还没完全的掌握。老师的点拨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差距,这点该引起我以后课堂教学的重视。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和式商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格式,特别要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一、复习导入。

先来看几道题,看你们表现怎么样。

1.口算下面各题。

90÷30=180÷90=300÷50=。

83÷40≈123÷60≈720÷81≈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

2.笔算下面各题。

47÷4132÷6(指名生板演,其他在下面写)。

(指名说算理)。

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是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除到那一位就把商商到那一位,余数小于除数。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新授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阅读日”马上就要到了,学校要为各个班级购买一批图书,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学生:阿姨,这里有什么书?

图书员: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老师: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140本故事书,还是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边说边出示字幕)谁来说一说,刚才你都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生1:我知道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屏幕出示两个问题。学生读题:

(1)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这两个问题你会求吗?谁能把算式列出来?(指名说)。

1指名说后师小结: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看总数里(指着92和140)有几个30,那就可以分给几个班,所以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1。

1、下面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指名说)。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估算)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学生估算。

我们用估算求出了可以分给3个班,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呢?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笔算)。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2、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竖式的书写问:商写在什么位置呢?

(a)生1:写在十位。生2:写在个位。

(b)生一致认为写在个位。

(a)到底写在哪一位上?

(b)是不是在个位上?我们来看小棒图,请看大屏幕。这里有92根小棒代表92本书,每30本分一个班,那么我们分一分!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再看还剩几本?(2本),还能再分一个班吗?(不能)。为什么?(不够30本。)。

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我们也知道可以分给3个班,你们说一说那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个位)写在十位上表示多少?(3个十)。

问:这里能分给30个班吗?连10个班也不够,十位上不够商1,也就是我们说的不够除,所以商3只能写在------个位上。

好现在请你把竖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指一名学生板书,完成横式后的答案)做完后师指着竖式问:你们是这样做的吗?学生都认可,点课件演示完整竖式。

师小结:通过计算,知道了92本连环画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2本。(边说边补充横式,粘贴口答)。

那,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教学例2。

1、我们来看----边说边板书竖式,请同学们想一想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

2、指名说一说。生1:十位生2:个位。

商到底应该写在哪一位上?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作业,切换到展台上。

5、(请学生说结果)你是怎么分的?(学生介绍)通过分知道可以分给4个班,还剩20本。

这还没分完呢?能分给5个班吗?(不能)指名说。

指名说试商的过程板书:30×4=120﹤14030×5=150﹥140追问:咱们知道了商是4,请你告诉大家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个位)。

2刚才有同学说写在十位上,如果写在十位上表示什么?(40)可以分给40个班吗?(不能)。

完成板书:商4写在个位上,4×30等于120,140-120余20,(文字叙述:4×30等于120,我们分掉了120本书,还剩20本)补充横式答案。

140本故事书可以分给4个班,还剩20本。(粘贴口答)。

刚才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你们会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

三、巩固练习。

小精灵:这几道题,请你试一试吧!

(一)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黑板纸演板)。

2、订正结果。

(二)判断改错。

1、在我们班上我收集了这样一份作业,看一看,他做对了吗?课件出示作业,停顿,请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小声交流一下。

2、谁先来说第一题?学生说,教师注意纠正。后两题方法同上。

3、第1题小结:我们今后注意做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2、3题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4、议一议:你认为在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小结:

一、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贴法则)。

3、小精灵:同学们今后可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啊!

四、解决问题。

下面,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吧!出示课本练习十四第4题。

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展台上讲评。

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指名说)竖式计算的对不对?

3、集体订正。

五、布置作业。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希望同学们课下完成以下练习,巩固今天的知识。

出示课件:作业。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两个除法算式与一个乘法算式,比较已知数和得数,理解并概括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明确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例1。

2、改编条件和问题,用除法计算。

二、教学实施。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

(1)例1引导学生分析并用图表示数量关系。

师问: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列式计算。

师问:从图上看,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折一折,算一算。

(3)理清思路。

思路一:把五分之四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五分之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五分之一,也就是五分之二。

思路二:把五分之四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五分之四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4)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5、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填空。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都是已知()与(),求()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这个整数的()。

2、计算并验算。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1.分一分。

第一课时:分一分(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够几个几个地分,通过动手作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分,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分析,综合。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二.新授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6只桃子。

提问:这里有几只桃子?如果要把它们分成2堆,你会分吗?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指名演示。(2)请同学们把6个分成3堆,指名演示。

(4)指示:像右边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2.试一试。

(1)请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如何把8个桃平均分,1。

文档来源为: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

(2)每四人一小组,学生们将自己分的过程,结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一下自己分的情况,并演示。

(4)提问:为什么我们说这样分就是把8个桃平均分了呢?(5)练习:课本第32页例题。

a.幻灯出示。学生分别说说图意。

b.学生判断,并说明为什么是平均分。c.小结: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称作“平均分”?3.教学例2。

(1)出示幻灯。提问: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有几只小猴子,几只桃子?

教师边叙述,边出示题目。

提问:“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我们怎样分?几个几个地分?(2)教师演示:

a.把2只桃子分给一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再拿几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

请学生自己一边分,一边说说分的过程。

4。试一试。

(1)教师示范操作分小棒: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说明:每2根放一堆,就叫“每2根一份”。

提问:这里的小棒可以看作几个几?这说明12里面有几个2?(2)照样子分一分,说一说。(3)学生填书。

1。完成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1)第一幅图是什么?

说明:把5块饼干作为一份,就把它们圈在一起。

请学生照样子把剩下的饼干每5块一份,圈一圈,再填一填。提问:这些饼干我们是怎样去分的?(2)生独立完成第2幅图。

(3)提问“我们在分这些物品时是怎样分的?属不属于“平均分”?2。操作练习。

(1)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2。

文档来源为: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把12根小棒,每6根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6。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1)请学生看图,了解意。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什么叫做平均分?几个几个地分属不属于平均分?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下册。

【教具准备】:课件口算题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从古到今农民伯伯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示课件:

(课件分别出示四幅图画,展示农业科技的进步)。

2、师:看到这四种耕作方式的变化你想说什么?生:农业科技发展啦!

师:专家对这四种耕作方式的耕作效率作了调查和统计,大家看(示课件):

耕作方式人力耕牛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每小时耕地面积(平方米)66096540。

3、师:从表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生:我发现:人力每小时耕地6平方米。

耕牛每小时耕地60平方米。

手扶拖拉机每小时耕地96平方米四轮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40平方米。

四轮拖拉机每小时耕地面积是耕牛的几倍?

„„。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主要来解决刚才提出的这两个问题。

二依据情境探究算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1)、教学96÷6(课件示问题1:)。

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师:96÷6=你会算吗?生:我会用笔算。

(环视全班学生,学生会口算的孩子很少)。

生3:想竖式生4:„„。

板书学生的口算方法。

„„。

(2)、对应练习(示题卡)师:想不想试试自己的口算水平。

54÷448÷384÷775÷542÷3选其中两个问口算方法再示:960÷6(学生愣住片刻,稍一会儿个别聪明的学生反映过来)。

2、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1)、教学540÷60=师:通过。

540÷60=96个十54个十。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师:俗话说“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到了秋天很多蔬菜水果获得了丰收,看谁收获多!示课件:。

选哪箱橙子更合算?

(学生之间通过辩论,最后形成统一意见:选单价便宜的2号包装,因为每千克11元)。

3、到了冬天,农田里的活少啦.不少农民走进城里打工示课件:。

家政公司给王阿姨推荐了两份工作工作时间工资70元91元ab5小时7小时你认为王阿姨选哪份工作合适?为什么?(学生之间争论,但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哪种选择都予以肯定)。

四、回顾全课,做好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农村之行到这里已经结束啦,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师: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我们实际生活中去!下课。

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去,在合作与交流中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得到有效提升。1.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算”和“用”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计算教学更是不能只是简单的计算,要把计算和生活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本课以信息窗提供的农田里的数学信息用以引算,以算为用。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用性,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重视算理探究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老师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即尊重学生的想法,又章显老师的意见,在尊重中寻求统一。

3.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4.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让学生理解算理。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

生:3月12日。

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生:......

(设计意图:亲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

生1:我看到上面有三年级、四年级两个年级的同学在植树。他们有的挖坑,有的浇水......

生2:我想问大家,谁能算出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生3: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多少棵?

生4:我想知道: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师:哦,老师把她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解决她为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算式该怎样列?

生:求“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42÷2,求“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52÷2。

师:42÷2=?它可不象上面的加减法那么简单,也比我们前面学过的除法难一些。你会计算吗?现在请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交流,共同来探讨解决的方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二、小组合作,探究笔算方法。

1、探索解决“42÷2”的方法。

(学生们有的在认真思索,有的在摆弄小棒,有的用笔计算。然后,各自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巡视或加入小组中不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

2、师生交流过程。

师: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交流,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形成的方法。

小组a:我们小组,用口算得出结果的。

师: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口算的,好吗?

生:我这样想的:40÷2=20,2÷2=1,20+1=21。

师:真不错。

小组b:我们小组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

师: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们摆的过程好吗?

学生到讲台上,在展台上为同学们演示。先把每捆10根的4捆小棒分成了两份,再把剩余的2根分成了两份,和原来的两捆合在一起。

师:同学看清了吗?老师再把他分的过程通过大屏幕演示一遍(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并重点对分的步骤做必要的说明)。

师:有用其他方法的吗?比如说笔算的方法。

小组c:我们小组用的是笔算。

小组d:我们小组也用的是笔算。

让学生把竖式板演在黑板上。在这里学生的竖式一般会出现两种: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的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尝试着用除法竖式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3、讨论笔算过程。

师:同学们出现了这两种列竖式的方法,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

生:......

(让学生说理由,有的会赞成第二种,认为第二种能很好的看出计算的过程。教过这部分内容的老师应该知道在这里肯定有许多学生赞成第一种,因为学生觉得这样简单4÷2=2,商2,二二得四,写4。2÷2=1商1,一二得二,写2,没必要把2再落下来。)。

在学生大部分赞成第一种情况下,师:你们都这样认为,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一算“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52÷2。

生计算后反馈。

师:你们同意哪一种做法?各自说说理由。

生讨论后回答:应该和第二种一样,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再除以2。

师指着第二种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在这里学生能说下去最好,如果说的思路不清楚,说不下去时就可以分小棒,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顺思路。

在明确正确列竖式后,师应指着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余下来的1问,这个1怎么来的?表示多少?指商个位上6,这个6怎么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通过52÷2的计算,想一想,笔算除法的竖式到底哪一种比较好呢?看看老师是怎样来列竖式计算42÷2、52÷2的。(有条件的可以电脑演示42÷2,52÷2)演算后让学生明白,第2种方法可以让大家清楚地看到演算过程。

师:谁愿意把老师的计算过程说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教过这一部分内容的老师应该都有体会,第一种方法是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误“我们一般只会怪学生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补救的办法就是给学生再讲一遍演算过程,或者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结果像这样的”错误“还是不能杜绝,这时老师只好用题海战术法宝,让学生反复练习。基于以上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学生在出现两种列竖式方法时,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第一种方法更简洁时,我们不能很武断地去让学生接受第二种方法,对于42÷2这一题来说,我们确实没有什么充分理由来证明课本上的方法是最佳方法,因而就出示了52÷2,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计算。这样把学生置身于新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认知冲突“中,初步感悟到第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和第二种方法的通用性。)。

4、比较52÷2和42÷2的计算方法上的异同。

师:52÷2和42÷2的竖式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42÷2,十位上的4正好分完了,52÷2,十位上的数没分完。

生3:是。

师:那么,我们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就要注意第一次商后,十位上是不是还有余数,如果还有余数,就要把这个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继续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突出”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的情况,使学生初步形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

三、实践与应用。

2、改错练习。

3、设计活动(练习四第3题)。

4、延伸。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师板演:422522)。

2、师:42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3、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学生讨论后得出。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6)指导看书质疑。

1、完成p20做一做1。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p20做一做2。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1~82页例1(1)、(2)。

知识与技能: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比较,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确定商的位置。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尝试探讨,初步感知试商的方法,理解写商的位置。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尝试探究。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体会生活的乐趣。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体会学习的乐趣。

1、旅游第一站——故宫。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笔算除法。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教师将学生尝试的几种不同竖式用投影仪打出来。

让学生来评一评,并说说理由。

出示故宫图片,配上音乐和解说词。

2、旅游第二站——颐和园。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互相评一评。

小组汇报结果。

比较例(1)和例(2)两个式子的异同。结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得出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总结并编成歌谣。

除数两位看两位,

两位不够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

除数当姐,余数当妹。

[歌谣精简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

出示颐和园图片,配上音乐和解说词。

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体会应用的乐趣。

1、20分题——谁是最佳小老师。

2、30分题——谁是最佳售货员。

王老师带460元去商场买篮球,每个80元,可以买几个?

3、50分题——谁是最佳组织者。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九义教材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这块内容的安排是在第六册,其中口算除法包括三部分内容: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用整十数除(60÷10、150÷50)。与九义教材相比,课标教材把这内容编排在四上,比九义教材晚了一个学期,内容编排上,删除了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的口算,因为整体计算要求降低,对于后续学习的作用不太大。保留了用整十数除(80÷20、120÷30)的内容,并把估算内容与口算内容结合起来一并教学,这样,既减少了课时量,又加强了口算、估算之间的联系。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更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把它安排在笔算之前。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内容主要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一个练习,把用整十数除与估算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旨在用口算来解决估算,重点还是对口算算理的理解与口算方法的掌握。对于新知教学则通过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寓算理于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之后,还安排了相应的除法估算,为给试商做准备。

教材安排的一个例题有两个小情境:

(1)是分气球(整十数除整十数)。

(2)是分红旗(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之后都安排相应的估算和做一做,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基本一致。而两小题学生思维水平基本处在同一层面上,分开教学意义不大,因而我重组教材,把两部分内容置于同一情境中进行教学,集中突破80÷20的算理和算法,多给学生“说”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体验,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节课。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提供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小朋友们分气球,让学生从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置计算于现实的情境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口算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二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解决整十数除两位数、整十数除三位数这两个式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为学生与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再问学生“你喜欢哪种方法”使算法得到优化。在学生基本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再通过情境信息的变换,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白为什么要估算。对于估算方法的处理上,则重在转化,把估算方法转化到口算方法上来。让学生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数学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得到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3、巩固算法,拓展应用。

在学生上一阶段学习成功的基础上,再通过一定量、趣味性的练习,加强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这是一个进一步巩固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的过程。算法形成后,让学生用240元钱到体育用品超市购物,设计购物方案,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又为学习计算找到落脚点,算用结合。

4、全课总结,知识升华。

通过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梳理,使所学知识在总结中进一步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力图体现以学生为本,变教师的“讲”为“引”,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商是一位数);并学会相应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并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估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校买了气球来布置环境。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认真思考,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谁能够把这些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4、怎样解决“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问题?

5、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1、探讨80÷20的算理。

(1)如何计算80÷20呢?

把你的计算方法跟你的同桌同学交流交流。

(2)反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反馈算理,要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让算式回到图,使数与形结合起来,支撑学生算理的理解。)。

2、那如果是6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120个、100个,那分别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请你在数学本上试试。

(1)学生小试练习。同桌互说口算方法。

(2)反馈时重点讨论:120÷20、100÷20是如何计算的?

(3)小结揭示课题:通过分气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这些算式时,我们把它转换成表内除法或想乘做除的方法,然后用口诀进行计算。

83÷20≈80÷19≈。

4、总结。

三、巩固算法,拓展应用。

1、小试身手。

20×3=60×4=80×5=。

60÷20=240÷60=400÷80=。

62÷20≈240÷61≈。

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三题有什么联系,思考“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方框中可能藏着哪些算式?

2、争做计算小能手。

3、应用生活。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9页---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

2、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3、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上网查资料吗?(喜欢)老师也喜欢,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两幅从网上查到的图片,请大家一起看一下。(课件出示图片)好,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不能乱扔垃圾,都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师:我们都不希望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样脏乱,但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共同维护,所以,我们学校决定成立一个环保小组,这个小组共有576名学生,如果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请同学来提个问题(电脑出示主题图,补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商是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师:怎样来列算式呢?(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应该怎样去除?先用18除什么数呢?商的最高位怎样写?你们能解释清楚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想法交流一下,好吗?(讨论、交流)。

师:计算576,先用18除什么数?商的最高位怎样写?为什么?

生:先用18除576的前两位数,把576看作570,也就是用57个十除以18,除的商是3个十,所以3应该写在十位上。

师:说得真好,那么除完后余数是几?

生:余数是3。

师;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接下来怎样计算呢?

生:应把个位上的6落下来,再用18除36。

师:你们能用竖式计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下面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把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想想你是怎样进行笔算的?(指名说一说,先让板演的同学说)。

生:前面我们学的是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学习的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讨论:这节课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为了更好的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我们学校把10月定为学校环保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环保小组在这个月取得的成绩(电脑出示主题图),请同学读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列出算式:

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着用我们学的知识自己算一算商是几(一名同学板演)。

师:同学们,遇到困难了吗?谁能起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生:我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余下的数是0,怎么办?个位是0,应该怎么写?

师:同学们,提得很好,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十位上余数是0,可以不写,直接把个位上的0落下来就可以了。

师:那么十位余数是0,个位也是0,商的个位应该怎么办呢?(在个位上写0)。

现在我们一起把计算的过程写下来。

3、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

师:下面请同学各写一道除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请同桌做一做。

师生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笔算除法你会了吗?好,下面就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1、师:环保小组的同学除了收集费电池以外,还收集了许多的矿泉水瓶,老师把它们统计了一下,请看(电脑出示)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集体订正,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

2、师: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动物,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白鹤和白天鹅,(电脑出示),请同学读题,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师:同学们,星期天的时候,王平要到她的外婆家,已经知道王平家距离外婆家有252千米,请你帮王平算一下,怎样去才能最节省时间?(电脑出示)。

5、师:刚才老师出了这几个题都没有难倒大家,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比比看谁不用竖式,很快说出商是几位数。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一课口算除法p78—79。

这节课主要学习整十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除法。这是学生已经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同时学生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把整十或几百几十看成一位数或两位数进行口算,第三单元中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作了铺垫。同时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笔算过程中试商的重要基础。

教材的编排:例1出示情境图分气球,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80÷20=4得出方法多样化。延伸,对于被除数跟除数进行估算练习。例2进行拓展,让学生探究一百几十除以整十的算法。同时也对被除数和除数进行估算练习。总体来说,教材的特点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口算除法过程,得出方法多样化,最后优化方法。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过程,同时掌握正确口算除法的方法。

能对被除数或除数进行适当地估算,能运用于口算除法中。

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1课时。

多媒体课件。

一,回顾旧知。

1,出示口算练习:(开火车报答案)。

20×360×480×530×470×840×9。

400×5500×7110×6200×9150×3。

2,提问:指出150×370×8400×5你是怎么算的。

3,总结:整十或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乘法算法,并对算法技能进行训练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为这节课引出新知作好铺垫,让学生能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一)生活情境:

1,出示课本情境图:学校要准备开运动会了,在入场仪式上每个班级都要拿着气球入场,最后一起放飞气球,庆祝运动会开始。现在就是小红跟小明代表自己班级去总务处林老师那里领气球。这时,林老师出了一个问题考他们:

这里还剩8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还有几个班没有领到气球。

2,提问: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列出算式80÷20。

提供生活情境,为运动会做准备,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各种算法。

1,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

2,各组汇报:80÷20=4。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a.由20×4=80,想乘法算除法,得出80÷20=4。

b.8÷2=4,则80÷20=4(引导学生说出80看成8个10,20看成2个10,从而让学生明白8÷2=4与80÷20=4的商的大小为什么是相等的,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c.80—20—20—20—20=0,这里有4个20。所以80÷20=4。

3,学生展开评价,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对于学生的各种算法,我先不急着进行评价哪种算法好,要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后面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学生自己会体会到用b种方法为最好。这里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

4,拓展进行估算:老师那里还有83根彩带,每班也2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学情预设:a.学生进行估算,83看成80,得出83÷20≈4。

b.83÷20=4……3(对于这种方法肯定,但是不进行引导。因为这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通过小数除法第一课时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计算小数除法时错误较多的题主要是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就商“0”和被除数添“0”再除这两种情况。中下层学生掌握情况一般。

第二课时,将学生习题或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集合起来,对比各类型错误进行了分析讲解,效果不错。

学生常见错误有以下四种:

错误一:被除数整数部分小于除数,不够除,就商0。如:4.62÷22,有的学生用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先看被除数第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于是就用46除以22,商就成了21。

错误二:被除数的位数小于除数,不够除时,商0,再在被除数后添0继续除。如:1÷25。这类题是学生出错最多的.,一是有部分学生直接在被除数末尾添2个0就除,根本就不去考虑商0的问题,于是得到的商是4;一是有部分学生知道1除以25不够,商0,就直接在被除数末尾添两个0就除,于是得到的商是0.4。

错误三: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数,应把除数扩大一定的倍数,去掉其中的小数点,并把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再除。如:123÷8.2。这类题学生做起来更是五花八门,一种是除数扩大了十倍,被除数却没有扩大相同的倍数,忘记添上末尾的0了,于是商得1.5了;第二种是除数的小数点根本就不去掉,直接当作82来除,于是商也得1.5;第三种是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扩大了十倍,除数的小数点没有了,被除数末尾也添了一个0,但是有少数学生还是把这个0想成是上面那类题中被除数不够除,添的0。于是也得到了1.5的商。

错误四:商中间有0的情况,如90.3÷6,此类题,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如上3除以6不够,就把后边的0一起落下来变成30算,于是商中间的0就没有了,商就成了15.5,依次落两个数来算这是很多学生都常见的错误。

错误五:商的小数点应与被除数“后来”的小数点对齐。很多学生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容易漏点商的小数点或将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相信许多老师都会遇见学生常犯这些错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在课堂加强了对比练习,而且针对性地出示错题集,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并提醒学生一定要牢记法则,细心计算,还大力表扬作业全对的学生和细心改错的学生,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初步获了比较好的效果。

接下来,要进一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严谨的计算态度,扎实基础,使学生较好掌握新知识,提高计算水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打基础。

教学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材呈现了一幅学生回收废品的情境图,图下面依次安排了两道题,这两道都给出了算式,具体的计算过程留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得出计算方法。接着是学生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异同。

重点:正确笔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确定商的位置,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本班大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计算掌握得比较好,有少数同学还是存在粗心的毛病。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后学习的。商是两位数的降法,只要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至此。同时应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目标: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计算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重点:探究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明白个位商0的道理。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策略:以旧知引新知。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探究的过程理解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步骤与方法。整合巩固练习,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见面一起探讨学习,老师带着几个问题想和同学们一起解决,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下面请看第一个问题。

1、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1)、请同学们说一说商是几位数?你是怎么判断的?(课件出示)当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够不够除,如果够,商就写在最高位的上面。

每次除后,余数都有怎样的规律?(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在笔算除法中,每次除后,我们要养成比较余数和除数大小的习惯。

(2)、小小法官判大案。(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看这两道题,能找到错误原因吗?错在哪里?

2、关注环保,触发情感。

同学们,现在提倡环保,学校成立了环保小组,看,同学们在清洁校园。(课件出示)我们一起解决下一个问题。

3、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课件出示):学校有144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你得到什么信息?

(当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如果不够,再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1.教学例(1)。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参加环保小组的同学越来越多。(出示:学校有576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谁愿意到黑板上计算这道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54”怎么来的?(商乘除数得到的积)怎样对?(用彩色粉笔写余数3)第二次是用几除以18?(36除以18)。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商大和商小的情况。)。

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要调大。

商乘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大了,要调小。

比较144÷18和576÷18,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都是18。144÷18的商是一位数,576÷18的商是两位数。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怎样判断商的位置?

144÷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个位,商就写在个位上。576÷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了,也就是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商就是两位数。

教师强调:在笔算除法时,先判断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就能确定商是几位数,防止把商写错位置,这对保证计算正确是很重要的。

2、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3、教学例(2)。

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这一个问题。(出示: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说一说每个月的大小。

看一看,哪里还隐藏着信息?

谁来列式解答?(930÷31)。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

被除数的末尾是0的,当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0,被除数的个位上也是0的话,为了简便,我们不必把个位上的0落下来继续除,而是直接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就在个位商0占位。

4、比较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异同点?

刚才同学们做的题有的商是一位数,有的商是两位数,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出示:(学生读)。

1、课件出示: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在方框里填数。

2、课件出示:四年级学生收集植物标本情况统计表。

《除法》教学设计

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以及用除法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本套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教学除法。

二年级(上册)。

认识除法,口算表内除法。

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

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并验算除法。

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把“和”或“剩余数”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

用除法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三段编写,先着重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算法,然后教学商里有0的除法,最后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单元复习整理并应用全单元的基础知识。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算法。(第1~5页)。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比,计算方法的最大区别是要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即先算几百除以一位数。所以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教材从现实情境中引出600÷3,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思考算法并相互交流。表面上看,学生的算法各不相同,实质上各种算法是相通的。所以,通过交流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从6÷3=2类推出600÷3=200。教材在“想想做做”第1题里及时引导学生应用这种思考,并在表内除法、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之间建立一种结构性联系。

第二道例题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先把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教材没有把算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估计986÷2的商是4百多,为应该先算900除以2作铺垫。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估计时的思考,引导他们清楚地看到,“4百多”是9个百除以2得出来的。这样,他们在笔算时就能自觉地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然后在学生尝试进行笔算时,通过“4为什么写在百位上”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想想做做”第2题采用了“先扶后放”的设计。

第三道例题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教材仍旧不把算法直接告诉学生,先让他们通过估计知道312÷4的商比100小。在学生估计时,要帮助他们弄懂两点:一是商为什么比100小,二是商应该是几位数。然后在竖式计算时让他们研究为什么先算31÷4,而且“7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的道理。学生初学除法的这种情况,容易写错商的最高位的位置,所以教材在“想想做做”中仍旧使用“先扶后放”的设计。

通过上面几道例题的教学,学生基本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材没有用文字语言总结计算法则,而是通过“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学生整理并体会笔算的方法。其中的四组题都是精心设计的,每组的两题中,一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应该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商是三位数;另一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应该先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是两位数。通过比较和估计,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练习一除了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练习,还注意加强估算。在学生已能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的基础上,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这样的估算既巩固除法的法则,又培养试商的能力。学生第一次进行这样的估算,教材通过小卡通估算228÷3的商是七十多作了示范。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这个卡通是怎样想的,“七十多”是怎样得到的,从而得到启示。除了教学第2题要让学生估算外,在以后的笔算前,也可以先让学生估算,培养估算的习惯。第3题是利用估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估计的现实作用,增强估算意识。这道题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懂题意,“谁跳得快一些”是什么意思,使他们明白只要比较两个人每分钟跳绳的下数。其次要让学生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估算。在得到结论后,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一下,解决这个问题选用估算省力、方便。

2.商里有0的除法。(第6~10页)。

计算除法,在写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上商0。“不够商1”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某一位上遇到“0除以一个数”,另一种是某一位上被除数虽然不是0,但比除数小。商里有0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商的中间有0,另一种是商的末尾有0。

商里有0的除法分三部分教学:第一部分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第二部分教学除法中的某一步如果是0除以一个数,这一步要商0;第三部分教学除法中的某一步不够商1,这一步要商0。

(1)例题教学“0除以一个数商0”,编排上有四个特点:一是在现实的情境中由6÷3引出0÷3,使学生感到“0除以一个数”是可能遇到的问题;二是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自己得出0÷3的商是0,不是由教材或教师告诉他们应该商0;三是从0÷3=0很自然地迁移到0÷4、0÷9……发展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四是初步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教材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注意了方法和结论的科学性。关于除数是“任何不是0的数”在教学时要把握住两点:一是不能含糊,即除数必须是不为0的数;二是暂时不要求学生研究为什么除数不能是0,也不要对他们讲这是为什么,因为三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理解这一规定的条件。更不要出现类似3÷0、0÷0这样的式子让学生说它们都是无意义的。

(2)第6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有关的“想想做做”,在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知识。例题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试一试”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

在教学306÷3时,教材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估算、口算和笔算,通过估计306÷3的商比100大一些,口算300÷3=100、6÷3=2、100+2=102,体会到商中间有0是合理的。如果漏了商中间的这个0,就不是一百多一些,就不是三位数了。通过竖式笔算,着重体会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0÷3应该在十位上商0,即商的中间有0。然后教学竖式的简便写法,即被除数的十位上0÷3,只要在商的十位上写0,可以把0移下去、3乘0得0、0减0得0这些过程都省略不写。

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鼓励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先试算306÷2,帮助他们通过估算、口算、笔算实现教材的意图。第二,要把竖式的简便写法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写法上(即“萝卜”卡通那样的写法),让他们弄懂为什么可以这样写,体会其简便。

第7页的“试一试”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在计算前先估计商是几位数,能防止漏写商的个位上的0,体会商末尾有0是合理的。要提醒学生,竖式是不是也有比较简便的写法。

学生初次学习商里有0的除法,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为此,教材在“想想做做”第2题仍然采用“先扶后放”的策略。第3题选择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错例,让他们辨析并改正。第4题除了巩固商里有0的除法计算,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如508÷4,虽然被除数中间有0,但商的十位上不是0;440÷8,虽然被除数个位上是0,但商的末尾不是0;400÷5,虽然被除数末尾有两个0,但商的末尾只有一个0。教材设计这些题,希望学生进一步明白商里有0的原因不是被除数里有0,而是除到某一位上是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

(3)第9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继续教学商里有0的除法,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时,虽然不是0除以一个数,但这一步的被除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也应该商0。仍然是例题教学商中间有0的情况,“试一试”教学商末尾是0的情况。

432÷4的教学线索与306÷3相似,仍然先估计再笔算。不同之处是,让学生在笔算时形成一个新的认知冲突——十位上3除以4不够商1,接着由“豌豆”卡通解疑:“十位不够商1,就商0”,并出现完整的竖式。教学时,不但要告诉学生在十位上商0,还要让他们知道怎样继续除下去。

(4)结合除法计算教学,各次“想想做做”里都安排了一些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各有特点。有些问题的解法是多样的,如第2页第5题,既可以通过130×4=520、520540来思考,也可以通过540÷4=135、135130来思考。有的问题综合了其他数学知识,如第5页第5题里有路线图的内容、第8页第5题里有简单的时间计算。有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处理余数,如第10页第4题最多只能做206套校服。

3.用除法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第11~12页)。

这段教材有三个特点:一是选择的素材贴近学生,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二是呈现形式以图文结合为主,寓信息于画面和对话中,能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利用条件的能力。也有个别题是文字叙述的,个别条件较隐蔽,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和思维活动的质量。三是学习方式以学生独立解答和相互交流解法为主。

教师的作用应着重体现在组织学生进入情境、完整理解题意、有序地整理条件与问题、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上;组织学生交流解法、整理解题思路、提高思维水平,通过反思弄明白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先算、先算的这一步是怎样想到的。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应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但不要求他们一题多解。

4.练习二和复习里继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仅表现在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上,还表现在他们对计算的理解和全面掌握上。练习二、单元复习通过两个方面来落实这一教学目标。

(1)口算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第13页第3题里有两条教学线索:一条是“带”,即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带出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让学生在18÷6和180÷6、42÷2和420÷2这样的题组中体会后者的思考方法,以旧带新,教学新的口算内容。另一条是“比”,即把商是两位数与商是三位数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进行对比,体会它们在算法上的区别。

(2)整合笔算知识。第13页第2题的三组笔算题里,有商中间、末尾有0的比较,有商是整十数的有余数除法和没有余数除法的比较,还有商中间“0除以一个数商0”和“不够商1,商0”的比较。通过这些比较,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商里有0的除法。

第15页第2题是更大范围的知识整合,同组的三道题虽然各有特点,但都要遵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

1、会正确迅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决求商,能根据道乘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初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对问题解答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过程 。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教科书82页挂图引出问题。

请学生把图意说一说。然后分角色说出……。

长颈鹿:春天到了,南方的小鸟又回来了,我要为他们准备几间房子。

小鸟:谢谢您,长颈鹿大伯我们回来42只小鸟,您要给我们几间房子?

2、学习新知。

(1)用6的口决求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42只小鸟如果每间房子要住6只,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生:7只,……。

师: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42里面有7个6,所以是7只。……。

师:怎样列算式?用哪句口决?

生1:6乘以7等于42,口决:六七四十二。

生2:42除以6等于7,口决:六(七)四十二。

生3:42除以7等于6,口决:(六)七四十二。

师:到底是几只,哪个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呢?

生:第二位是正确的,应该是7只。

师:请观察以上三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

(2)如果来了48只小鸟,长颈鹿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生:48除以6等到8,……。

二、练一练。

第一题:学生独自完成。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用哪句乘法口决。

第三、四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第五题: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故事的情节,然后算出每一幅图"平均每人吃几个"。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5~56页。

1、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长方形纸片、彩笔。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

(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师:对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儿是除法怎么变成了乘法?

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你能讲讲吗?

师:谁能结合图来讲一讲呢?

师:很好!把除法转化成乘法,问题迎刃而解,你真棒!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7÷3=4/7×1/3=4/21。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7÷3”表示把4/7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7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7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7的1/3是4/21。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像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一般可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活动,说算法。

师:通过研讨我们知道了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数,但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所以通常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来计算。

出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有,除数不能为0。

师:谁能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完善算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那象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约分!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五年级上的内容,是计算的关键,其关键在于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引导学生分别用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转化为整数除法的两种思路进行解题。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数学的综合能力。由于把除数里的小数点去掉,是根据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来进行转化的,因此先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接着让学生探究能不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从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所以,不论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或从学生已有知识的角度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除数是整数除法的发展。因此本节课围绕除数的转化展开教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我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通过到超市购买玩具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计算、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其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学讨论自主探索的过程,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

反思存在问题:

通过作业情况的反馈,学生对于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错误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二、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四、学生尝试练习中出现格式上错误,出现中间0漏写错误,出现商多添0错误,

采取的措施:

一、进行练习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新教学资源,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题让学生找错改正,效果大于让学生做书上改错题。把这些错误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判断、分析、订正即对新知的巩固练习,又起到学生间互相帮助效果,学生印象更深。

二、总结列竖式的过程进行细化:

1、移动除数的小数点,移动几次变成整数。

2、被除数也移动同样的次数。

3、在商的位置上标上小数点,与被除数对齐。

突出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不够时先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移下一个数。

通过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分析,自己得出了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后面练习发现效果很好。

文档为doc格式。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

(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师:对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儿是除法怎么变成了乘法?

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你能讲讲吗?

师:谁能结合图来讲一讲呢?

师:很好!把除法转化成乘法,问题迎刃而解,你真棒!……。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7÷3=4/7×1/3=4/21。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7÷3”表示把4/7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7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7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7的1/3是4/21。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像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一般可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活动,说算法。

师:通过研讨我们知道了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数,但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所以通常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来计算。

出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有,除数不能为0。

师:谁能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完善算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那象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约分!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优化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体现主人公的地位。

探索口算方法;掌握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点击课件出现例1的情景图)。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请大家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生: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好,谁愿意把这题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

生: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很好。请看大屏幕。(同时课件出现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再互相之间说说口算方法。

(3)汇报,师评析。

生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

生2;对,80÷20=4。因为8÷2=4,所以80÷20=4。

2、教学例2。(出示课件)。

生: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2)探索、讨论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120÷30呢?可以小组间交流、讨论,然后汇报。

3、小结。

4、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几题的要求吗?

想一想:83÷20≈122÷30≈。

80÷19≈120÷28≈。

生:用估算求商。

师:请你选一题来试一试。将估算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交流,并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谁愿意说一说?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才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数或除数最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师:这样说就清楚准确了。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三)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

“做一做”40÷20=143÷70≈。

360÷40=632÷90≈。

2、智力比拼。根据数字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计算。

3、智力赛跑。三分钟内看谁最先做完30道口算题。

(四)全课总结。

好了,通过这节课,最后,请你用“我学会了”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业:p80练习十三。

本节课的主要课型方式是要素组合方式,辅助课型是平台互动。由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从情境的创设到新知的探究,再到练习,各个环节都充分使用了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并得到多次的强化。

4、听。师生每一次的“讲”就是其他同学的“听”。

5、看。看主题图,集体订正习题等,都用到了“看”这个要素。

1、在口算方法的及时巩固练习中,让他们多练习,看到不同的情况。

2、教学中合理而有效的运用了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使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得到了多次的强化,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3、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下放给学生,创造小组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新知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4、在时间的调配上稍微有一点欠缺,后面的练习还没有做完。课堂上表情可以再丰富些,语言还不够抑扬顿挫,有时语速较慢。

5、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讲、听训练。如:发言人要面向大多数同学,声音要响亮等;倾听者要关注发言人,听清别人说了什么等。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