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彩云小班数学教案(汇总15篇)

时间:2023-11-28 16:13:52 作者:FS文字使者

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小班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效果显著,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和效果。

小班教案应彩云

活动目标:

1、在多次欣赏和操作中感受彩云的绚丽,积极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2、大胆用刷子蘸颜料在作品上涂抹,发现色彩相融后产生的变化,感受涂抹色彩带来的快乐。

3、与小组成员共同创作时会主动找空的地方,能与同伴共享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幼儿见过彩云或欣赏过彩云的图片。

2、课件:各种彩云的图片。

3、水粉笔,颜料(以红、黄、玫红为主,少许向、蓝等其他颜色放人杯子中,杯了的数量要多于幼儿人数),抹布,玻璃板,宣纸等。

活动过程:

1、播放彩云课件,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l)观看有关彩云的'图片。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云彩?看到这样的云彩心里感觉怎么样?

(2)重点欣赏图片中云的色彩和造型的变化。

教师:彩云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彩云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彩云的画法。

3、幼儿创作玻璃版画。

(1)鼓励幼儿大胆用鲜艳的水粉颜料在玻璃板上涂画自己心中的彩云。

(2)引导幼儿观察色彩的浓淡、深浅变化,体验丰寓的视觉感受。

(3)提醒幼儿在画完后迅速用宣纸进行印制。

要点提示:

在本次玻璃版画的制作中,小组成员需要共享材料,因此教师除了关注幼儿对彩云的表现外,还要关注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运用积极的语言帮助幼儿友好而有效地和他人共享材料,这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

4、展示幼儿的玻璃版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你画的彩云是什么样的?是怎么画的?用了哪些颜色?

活动延伸:欣赏与同伴合作的玻璃版画作品,交流自己在与他人合作时的体会。

日常活动:观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彩云色彩的丰富性。

小班数学教案

让幼儿明白3添上1是4,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4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幼儿复习2、3两数的关系。如:

师:小朋友告诉我,比1多1就是几?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几?

(2)比2多1就是几?

(3)比3少1就是几?

3、请幼儿学当小主人,教师说出家里来了1个客人,幼儿从篮子里取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个苹果,经过操作明白1添上1变成2,2添上1变成3。

4、启发幼儿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3个添上1个变成4个。教师提问:3个怎样变成4个?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根据操作得出结论:3添上1是4。

5、教师出示4个儿童卡片,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出来了几个小客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请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个糖果,4块饼干、4杯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幼儿点数4以内的数量。幼儿到活动室寻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小朋友,并把总数告诉教师。

7、游戏《四人手拉手》,幼儿四散活动,边走边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变成四人手拉手。幼儿立即四人一组手拉手围成圈,并点数人数。

应彩云小班教案

1、在边做、边玩、边念中学习儿歌,理解手指谣的内容。

2、能通过手部动作变化、声音变化大胆表演手指谣。

3、感受手指谣的诙谐,体验表演带来的快乐。

音乐《欢沁》。

一、大胆猜测,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大拇指:你们看它是谁?

小结:这是一支神奇的大彩笔。

二、游戏:“大彩笔画一画”

重点指导:仔细观察“大彩笔画一画………”的手部动作变化。

尝试边念儿歌边模仿大彩笔变蛋糕、变溜溜球的动作。

小结:手上的动作配上好听的儿歌,可以变成好玩的手指谣。

三、学习手指谣“小老鼠与大彩笔”

1、教师无声表演手指谣,幼儿观察并猜想。

师:仔细看,猜猜小老鼠和大彩笔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逐句分析理解手指瑶的内容。

师:小老鼠遇见大彩笔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当小老鼠要吃大彩笔时,大彩笔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师:大彩笔变出了蛋糕,小老鼠有没有满足?你是怎么知道的.?

(重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理解手指谣的内容,并进行模仿练习)。

3、教师完整表演手指谣,幼儿认真倾听。

师:想不想来看老师完整表演手指谣呢,请仔细听仔细看哦!

4、分角色表演。

(1)师幼互动,要求幼儿用不同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小老鼠与大彩笔。

(2)男女配合,要求幼儿能够跟着音乐节奏配上动作进行表演。

四、自由创编手指谣结尾。

1、师:如果你是大彩笔,你还会给小老鼠变什么呢?

鼓励幼儿和边上的朋友一起商量,用手指谣中的句式来向大家介绍。

2、幼儿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谣中的简单句式进行创编。

3、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

教师表演手指瑶的结尾,幼儿模仿练习,并创编小老鼠逃跑的动作。

4、请幼儿跟着音乐完整表演。

5、鼓励幼儿结伴,能大胆主动的向客人老师表演。

小班教案应彩云

教材分析:

1、漂亮的花布和衣裳在生活中一直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本课以服装为主题,渗透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和色彩知识,让学生领略装饰工艺的形式美感。本课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两个活动培养学生初浅的设计意识。

2、通过欣赏服装及服装色彩的练习,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知识,提供学生探寻色彩规律的途径,丰富他们的色彩表现形式。

学情分析:

1、通过与学生交谈得知,学生对漂亮衣服都有莫大的兴趣,对本课的学习也非常期待,但同时也困惑不知如何搭配穿衣才好看。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喜欢鲜艳夺目的色彩,却不知什么是色彩的和谐美。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他们基本的色彩搭配知识。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对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了解不够。

教学目标:

1、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2、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3、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4、通过欣赏感知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2、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进行服装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画纸、画笔、涂色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话说瑞雪、音频激趣:

1、师:一场瑞雪把整个世界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大自然恩赐的礼物给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n多乐趣,打雪仗、推雪人,……真是玩在其中,真是乐在其中。但是,大家在玩耍的同时可千万别忘了学习吆!下面我们先来一起欣赏一段精彩的视频。

——师生一起欣赏。

2、师:这段小模特走秀要展示的是什么物品呢?

生:童装。

三、新知探究、了解服装:

1、师:童装是服装的一种,服装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大约在900万年以前,猿开始用兽皮裹身御寒,这是人类向创造服饰迈出的第一步。后来猿开始直立行,并手脚分工,用火烤物取暖,最终创造了衣物护体御寒,并通过衣物来美化生活。历经数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人们养蚕剿丝,织布,一直发展到今天款式新颖、面料齐全、色彩缤纷各式各样的服装。

2、师:世间每一件物品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现。那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有什么作用呢?

生答:……。

师出示课件文字:御寒保暖、避羞遮体、美观时尚。

3、师:我们身上穿的每一件衣服无不体现着设计师的智慧和灵感。他们在服装的设计造型时都遵循了以下三大要素:

款式设计起着主体构架的作用。

面料是体现款式机构的基本因素。

色彩是创造服装的整体视觉效果的主要因素。

4、师:(课件出示)服饰的配色应掌握如下原则:

(1)要按一定的计划和次序搭配颜色;

(2)相互搭配的色彩主次分明;

(3)对比与调和;

(4)对称与均衡;

(5)色彩不单是色与色的组合问题,还与色的面积、形状、肌理有关。

课间出示:色相环。

服装色彩的搭配非常有讲究,好的色彩搭配会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色彩强烈对比的服装跳跃、醒目、有生气;柔和对比的服装谐调、雅致,视觉舒适。

5、师:(课件出示图片)这是一件上衣的结构示意图:一般分为衣领、衣袖、衣身三部分。

6、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漂亮的童装图片。

——学生欣赏童装图片。

师:这些童装是不是非常漂亮?你们喜欢吗?

生:……。

7、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老师自己录的视频!(播放自己家宝宝的视频)。

生:观看视频。

课件最后定格在自己宝宝的照片上。

这是老师家的宝宝,叫于靖西,是一个小女孩。老师想为自己家的宝宝设计几件漂亮的童装,可是一直没有时间来完成这件事。听段老师说五年一班的全体同学都乐于助人,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师侧耳倾听)。

生:想。

四、活动体验、一展身手:

1、活动体验:从你们手中的小样品中选择适合老师家宝宝的童装,画好稿后再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比一比,看一看五年一班谁是最有灵感的小设计师。

2、音乐声中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张贴佳作、讨论评析:

2、师:好了!时间到,谁能说一说!

3、学生回答。

4、师:你们为老师家宝宝设计的不但童装款式新颖,而且色彩搭配也合理。老师非常满意,回去之后会认真的分析采纳你们的设计稿件。

六、总结拓展、情感升华:

通过今天这堂课,老师发现你们当中有很多位非常有灵感的设计师,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加油,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那一个,老师为你们的表现而骄傲!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段小品《红高粱模特队》视频片段。

小班教案应彩云

应彩云:“我很平凡,但我爱孩子”

“我很平凡,但我爱孩子”――应彩云。

坐在应彩云面前,我仍然无法相信这么年轻的女性已年近四十,她说这得益于她所从事的事业。她说自己是一个很幸福的人,每天有深爱的孩子为伴,做着自己爱做的事。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应彩云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孩子,的幼教生涯,18年与孩子的朝夕相处,她说自己已完全融入孩子的世界。应彩云直言:我很平凡,我的教学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风格,但我爱孩子、我非常了解孩子,这是我上课成功的关键。确实,熟悉应彩云的人都知道,应彩云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有一次应彩云在幼儿园门前的一家早餐店就餐,期间她不时地听到责骂声:你这孩子真笨,真没出息,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应彩云忍不住地转过头去看,发现一位母亲正冲着对面的孩子破口大骂。应彩云看着这个场景,实在是忍不下去,就走过去,对那位母亲说:“请你不要再骂你的孩子,好吗?”那位母亲这时也觉得自己太过分了,面露羞色。

其实,孩子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他们会天然亲近爱他们、懂他们的人,孩子从来不拒绝爱。应彩云笑着说:“我那天刚走近这群孩子,就对他们说,你们以前是跟宋老师好,但是今天,你们只准跟应老师好,请愿意跟应老师好的小朋友抱紧我。”就这么一句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她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孩子“呼啦”一声全围上来,与应彩云抱作一团。有了这样的开端,接下来的成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很想知道应彩云这种对孩子的亲和力,对孩童世界的洞察力来自哪里。应彩云告诉我,因为她尊重孩子,尊重生命。“但我也会骂他们,而且很凶。”应彩云说,“幼儿教育有四个环节:知、情、意、行,对孩子犯的错误,有时需要在行为上惩罚他们。”应彩云对孩子的惩罚,有时是一个严肃的眼神,有时是一副冷冰冰的脸孔,孩子都很理解老师的生气,马上在行为上检点自己。

这就是应彩云,她对孩子的把握已经到了随意自如的境界。怪不得许多老师都很疑惑:为什么那些孩子最怕的是应老师,不敢不听应老师的话,最爱的却也是应老师,什么事都要找她,大大小小的事都告诉她,就连他们在家里受了爸爸的骂,也要向她诉苦。

以前我曾听一位成功的女性说:“一个女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舒展`”。我在应彩云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小班教案应彩云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和慢、重和轻的变化。

2、愿意参与活动中让手脚动起来。

3、在音乐活动中感到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难点:

1、感受音乐节奏的快和慢、重和轻。

2、让手脚随着节奏的快慢、轻重动起来。

活动准备:

1、节奏快慢、轻重的音乐各一段。

2、一只鼓。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音乐游戏《黄老先生有块地》,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二)、动动手。

1、教师:“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鼓,现在我来敲一敲这个小鼓,请小朋友来听一听,我先敲第一遍:____(慢)。

2、我再敲第二遍:__________________(快)。

3、提问:“刚才老师敲的两遍声音一样吗?

4、教师:“我们现在跟着小鼓的声音来拍拍手吧,请你仔细听好老师敲的是快还是慢。”游戏反复两次。

(三)、动动脚。

1、教师:“现在老师再敲一敲这个小鼓,请小朋友来听一听这次敲的声音。我先敲第一遍:__(轻)。

2、我再敲第二遍:__(重)。

3、提问:“刚才老师敲的两遍声音一样吗?

4、教师:“我们现在跟着小鼓的声音来踏踏脚吧,请你仔细听好老师敲的是重还是轻。”游戏反复两次。

(四)、动手动脚。

小朋友,刚才小鼓敲得快和慢时,我们做了什么动作?敲得重和轻时,我们又做了什么动作呢?咱们再来玩一次,看看谁的小手小脚最能干。

(五)、听听音乐。

1、教师:“小朋友能听懂小鼓说话,声音可以重可以轻,可以快可以慢,现在我们来听两段音乐,听听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先听第一段。”——播放快节奏音乐,幼儿可以随音乐拍手。

提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我们再来听一段音乐——播放慢节奏音乐,幼儿可以随音乐拍手。

提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3、根据音乐模仿动物形象。

b、师幼共同随着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教学反思:

幼儿对动物很熟悉,所以模仿起来有模有样,兴趣很高,做为活动的热身,小朋友们一边模仿一边表演幼儿还是乐于参与的。幼儿能够听出鼓声的快和慢,并用拍手来表现出来。幼儿在分辨快慢的基础上,很快就能够分辨出来两种鼓声的不同,表现轻重比上一个环节表现快慢的兴趣更高,而且幼儿更喜欢用小脚来表现。从音乐的快慢和轻重联想出各种动物,这对小朋友有一定难度,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说出了很多行动快和慢,还有根据动物的形体找出走路轻和重的动物。

本活动是一节训练幼儿听力的节奏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参与活动的主体性强,能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师生互动环节配合默契,能达到预设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

1、认识数字及珠1、2、3、4、5。

2、通过游戏加深1、2、3、4、5,珠与译数、数译珠。

3、操作中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

《五指歌》儿歌磁带、歌曲《两只老虎》、《神奇的手指》,录音机;数卡、珠卡,胸前数卡和珠卡与幼儿数一样多;大算盘;小算盘14把;老虎头饰。

一、活动导入

小朋友今年是什么属相年?(虎年)。小朋友你们都很聪明,今天老师扮老虎妈 妈,你们就扮小老虎好吗?(好)。老虎妈 妈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要仔细的听,听完后,老虎妈 妈可要向你们提问题的。放儿歌《五指歌》,刚刚听到的儿歌里有几个数字?(5个)。都是什么呀?哪个小朋友能回答?(1、2、3、4、5),好!说明小朋友你们都认真听儿歌了。出示数卡1问:小朋友1像什么呀?跟教师读:(1像铅笔来写字),(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好!小朋友回答的都很好。回答好的给个粘贴奖励。

二、通过《神奇的手指》手指游戏,数在手指上的变化。

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活动活动我们的手指,好!一起做《神奇的手指》游戏好吗?放《神奇的手指》歌曲,跟老师一起游戏。

手儿搓搓,手指点点,眼睛眨眨,头儿摇摇,

我的手指多灵巧,我的手指变变变,

一个手指头变成毛毛虫,爬呀爬呀,爬一爬,

两个手指头变成小白兔,跳呀跳呀,跳一跳,

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螃蟹走,走走走,

五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嗷嗷嗷,

我用手指头,变变变,我的手指头真好玩。

三、数字在算盘上表示

让幼儿回到座位上桌子前,小朋友数字很有意思的,它可以用手指表示,小朋友在想一想,数字还可以用什么可以表示?哪位小朋友能回答?(算盘)出示大算盘,介绍算盘,四周叫框,横的叫梁,竖的叫档,上珠一个表示5,下珠一个表示1,小朋友今天数字宝宝1、2、3、4、5也想上算盘上,看看小朋友想一想办法帮助数字宝宝们上算盘好不好?教师在算盘上示范拨珠,在看幼儿拨珠的情况,如有错误进行指导改正。

1——托1——去1; 2——托2——去2; 3——托3—— 3

4——托4, ——4;5 ——食指向下拨5——食指向上挑5。

四、通过游戏《两只老虎》巩固数译珠,珠译数

小朋友都很累了吧,下面老师跟你们一起游戏好吗?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发数胸卡,另一组发珠胸卡,讲游戏规则:这个数卡去找对应算盘上的珠卡,,珠卡去找对应的数卡,这就是一对好伙伴,一会放音乐,跟老师一起做动作,等音乐停的时候,就赶紧去找自己的伙伴,不要找错了,手拉着手。游戏前先认一下自己的胸卡是什么,要记住。找一位教师先示范一次;放《两只老虎》进行游戏。游戏结束,老师“老虎妈 妈带着你们去打小松鼠,好不好?”好!(走喽!)”

小班数学教案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重点难点: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二、教师一粒一粒地向瓶子里装彩石,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三、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扔彩石(7以内),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四、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1、 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

2、 对数数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小猫、小狗、小鸡、小兔子。幼儿画册。

一、 学习从左往右按序和一致点数3以内的物体。

(1)在磁性板上出示小鸡教具(1只)学习点数的方法。老师:今天爸爸妈妈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看哪个小动物也来了呢?(小鸡)小鸡怎样叫?那来了几只小鸡呢?让我们伸出右手的食指来数一数。

(2)出示2只小猫。“喵喵喵”谁来了?来了几只?(老师做镜面示范,)一只2只,(从左往右一个一个点数)一共有2只小猫。

(4)出示小兔子教具(3只) 有一种小动物可生气了,它一跳一跳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猜是谁啊?(小兔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子跳跳。我们来数数来了几只兔子?(1、2、3)

二、 游戏“数一数”。

(1)请幼儿每人从筐里拿出3片塑料片,在桌上摆成一排,然后按序从左右点数并说出总数。

老师:现在看老师拿出一片雪花片,放好,再拿出第2片,放整齐,还要拿第3片,现在桌子上了几片?(3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数数。

(2)现在请你数给你旁边的好朋友听听。

三、 做练习。(活动中请阿姨将书发放给家长) 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做相关练习。

小班数学教案

老师们不必担心孩子不知道数字,其实许多家长在宝宝入园前,就已经让孩子们熟知数字了。但是关于量词,宝宝们就比较欠缺了。今天小鱼哥哥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认识量词的小游戏,帮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量词,不同的量词要如何正确使用。

通过直接的游戏过程,实物的操作过程,老师的讲解,孩子自我的感官过程,发展孩子对量词的概念和感知,并加深孩子对数字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游戏刺激孩子并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由红,黄两种颜色的纸剪出来的小红旗样子,再用小棍子做成小旗子的模样来。准备几个空的饮料瓶子。

1,先在各个空瓶子上贴上号码牌,记得,瓶子不能过多,否则数字太大,孩子们可能就糊涂了。建议最好是五个瓶子,分别贴上一到五的号码牌。

2,老师安排小朋友排好队,按先后顺序,听从老师的话,按拿旗子的数量,以及放旗子对应的瓶子的号码,把正确的颜色,并数量正确的旗子放到贴有正确号码牌的瓶子里。

3,每次小朋友插旗子的时候,要让小朋友念出来她插了几只旗子,插的是什么颜色的旗子,插到了几号瓶子里。例如,完整的句子就是:我在一号瓶子里插了两只红色的旗子。

4,等列队的小朋友插完旗子后,老师和孩子们一一数插到瓶子里的旗子,然后老师根据不同的旗子数量,开始给孩子们说量词。例如,插了好多的旗子的瓶子,老师可以说,这个号码的瓶子里插了许多旗子。另一个号码的瓶子里一个旗子也没有插。

5,同样道理,让孩子们自己找一些可以用量词表达的句子。例如,教室里如果有花,则让孩子们说花朵的数量,或者是用总结性的量词来概括。

小班数学教案

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1.课件-声音:挂钟

2.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

声音

重点: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

1. 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 教师一粒一粒的向瓶子里装彩石,扔彩石时稍用力,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3. 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装彩石(7以内)

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4、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5.课件-声音:挂钟

让幼儿听听挂钟的声音响了几下

教师用播放和暂停的方法,让幼儿听清楚挂钟的声响次数。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幼儿对数字还没有什么认识,在学习了数字1、2之后,为了让他们对数字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所以让幼儿接着学习数字3。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3及其实际意义。

2.能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体验点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毛绒玩具小猫小狗小兔各一只,蛋糕一个、蜡烛三支、气球三个、画书三本、小汽车三辆、数字卡片“3”;蘑菇、鱼、肉骨头卡片若干。

2.经验准备

认识了数字1、2,并对数字3有了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一、简单谈话,引导幼儿学习点数3个物体。

1.引出小动物。

师:有几只小动物要过生日了,他们是谁呢?他们是小猫、小狗汪汪和小兔乖乖。(依次出示小猫、小狗、小兔,在桌上摆成一排。)

师: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有几个小动物过生日?(伸出右手食指从左向右点数并说出总数"3”,再分组个别点数。)

2.出示蛋糕引导幼儿学习点数。

师:小动物们要过生日了,老师送他们一个大蛋糕,这三只小动物过的是三岁生日,他们要插几只生日蜡烛?(出示三根蜡烛边插边数,一根、两根、三根,共有三根蜡烛。然后,分组个别点数并说出总数。)

3.出示朋友送来的礼物,学习点数。

师:三只小动物过生日,他们的朋友也送来了礼物。(依次出示朋友送的礼物,边出示边数)这是大象送的三只气球,一只、两只、三只;三辆小汽车是小鸭子送的,一辆、两辆、三辆;长颈鹿送来三本好看的画书,一本、两本、三本。(分组个别点数以上三组礼物,并说出总数。)

二、认识数字3及其实际意义:

1.师:三只小动物、三支蜡烛、三个气球、三辆汽车、三本画书都用数字3

来表示。(出示数字3教幼儿认读几遍,启发幼儿3像耳朵听声音。)

2.发散思维,3还能表示什么?

幼:三个苹果、三架飞机??

小结:小朋友回答的很好所有是三个的物体都用数字3表示,3能表示所有三个的物体。

三、幼儿操作送礼物

师:小动物过生日小朋友想不想送给他们礼物?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有骨头,小兔爱吃蘑菇,请你们从桌子上的筐里取出三条小鱼送给小猫,三根肉骨头送给小狗,三个蘑菇送小兔。(幼儿送礼物,老师检查并及时纠正。)

活动评价

活动刚开始谈话导入,小动物来我们班过生日,孩子们的目光就全被我吸引了。接下来的活动就容易开展了。孩子们知道来了三只小动物,在观察的情境中对3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鲜艳、丰富的图片中,孩子们兴致浓厚,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但不足的是我在引导的过程中说:“看看这个图片里有什么?”孩子们一听都愣住了,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我当时没有反应,后来才明白图片选用不当。所以我在想作为老师在教学准备中,我们一定仔细准备好我们每一张ppt,不能给孩子误导了,从而使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得到了发展。

小班数学教案

1、引导幼儿在搓、吃汤圆等活动中学习感知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1、环境的创设: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一、引入活动。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三、煮汤圆。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数学教案

1.明白物体有长有短。

2.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能从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感受长短认知的乐趣。

认识长短,明白物体有长有短。

难点: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巧虎玩偶、多媒体ppt课件、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2)经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明白物体有长有短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中还有哪些物品有长的,也有短的?请你们找出来,说一说。

(让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比较长短)。

3.小结:明白物体有长有短,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利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边说边操作: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1.利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齐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体验长短认知的乐趣。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