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学设计三年级教学设计与指导(实用17篇)

时间:2023-12-08 14:29:30 作者:XY字客

制定教学计划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以及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请大家看看以下教学计划的范文,了解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果园机器人》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第24课(需一个课时)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丰收的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地工作。

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水果丰收,果农忙不过来了,于是需要机器人帮忙;果园很大,机器人不好拖着电线工作,用电池也不方便,于是又想让果园机器人“吃”园中掉在地上的水果,自我充电。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学生读后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情分析:

《果园机器人》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的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工作。

签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机器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1.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果园机器人》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课本、网络结合的方法,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丰富学生想象。

教学重、难点:

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帮助学生突破情感目标。

1.师: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

2.出示课件:机器人

3.

师: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那这个机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

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2.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

2.展示: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三年级体育教学设计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校三年级共有5个班,每班60余人,本人承担5个班的体育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好、但情绪变化较大,上课喜欢玩,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但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

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5.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结合游戏)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一)、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跑、投、课堂常规。

2.掌握基本体操、武术基本动作、快速跑、耐力跑、立定跳远、身体素质训练、直线运球比赛等。(二)、教学难点:1.力量练习、耐力练习、协调性练习。2.正确姿势、规范动作的自我体现。四、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与武术基本功的练习。

1、从儿童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

2、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纳游戏教学。

3、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投、爬的能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2、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场地备课”和课后认真反思。3、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男女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周次课时内容。

复习啦啦操游戏:木头人体育基础知识(1)队列队形(1)走合跑(1)队列队形(2)。

基本体操(1)走合跑(2)基本体操(2)技巧(1)基本体操(3)技巧(2)。

基本体操(4)技巧(3)技巧(4)小足球(1)技巧(5)小足球(2)。

技巧(6)小足球(3)小足球(4)跳跃(1)小足球(5)跳跃(2)小足球(6)跳跃(3)跳山羊(1)跳跃(4)跳山羊(2)跳跃(5)。

武术(1)跳跃(6)武术(2)游戏:滚木。

武术(3)游戏:比比谁的功力大。

体育基础知识(2)武术(4)武术(5)游戏:脚斗士武术(6)走和跑(3)。

武术(7)走合跑(4)走合跑(5)游戏:大鸭子投掷(1)走和跑(6)。

投掷(2)走和跑(7)投掷(3)走和跑(8)投掷(4)走和跑(9)。

体育基础知识(3)游戏:叫号赛跑抢球。

第十一周课时1快速跑(1)游戏:移动传递轻物。

课时2快速跑(2)游戏:消灭老鼠。

课时3快速跑(3)游戏:支援前线。

第十二周课时1小篮球(1)快速跑(4)。

课时2快速跑(5)小篮球(2)。

课时3考核快速跑游戏:呼人接包。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迎面接力。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力。

队列队形复习基本体操跳小绳、叫号赛跑。

跳大绳游戏:迎面接力。

跳大绳分组跳小绳游戏:单脚跳接力、技巧:前滚翻游戏:青蛙过河。

技巧:连续前滚翻游戏:夹包比远。

技巧:连续前滚翻小篮球:原地投。

三年级教学设计三年级教学设计与指导

《神奇的画图世界》选自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9课。本课是学习画图软件的第一课,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的基础,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同时也是形成“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在本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

该年龄的学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且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我也应该看到小学生比较好玩、好问、好奇,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的特点。他们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应多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制订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学会“画图”软件的启动和关闭,掌握正确使用画图工具的方法,及能够运用各种画图工具画出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够熟练运用画图软件进行画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发扬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画图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为:画图工具的综合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心。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很浓,特别是对电脑绘画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三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基于此,我尝试构建了“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操作实践”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情境导学”、“分组讨论”、“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操作实践,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知识。

在这节课当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分四部分来完成本次教学:首先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其次是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接着是实践操作,体验成功,最后是展示评价,分享成功。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开课时,我直接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那么平时同学们是用什么来画画的呢?”这时大多数同学都说是用笔画的,我便顺势引入:“使用电脑也可以画出漂亮的图画。”并用课件出示:海底世界图画。然后直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这幅图画是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画出来的。其实用画图工具画图很简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画图”。海底世界的图画色彩艳丽,图形千变万化,这是一张很神奇的图片,孩子们的目光被这幅图吸引住了。我立刻抛出了今天的课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被轻而易举地调动起来了。

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

任务二。

认知“画图”窗口的组成。在学生顺利启动到“画图”窗口以后,直接出示本课任务二:认识“画图”窗口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孩子们同样分组讨论,自己在电脑上不断实践。最终他们发现只要将鼠标放在工具旁边,就会显示该工具的作用。孩子特别兴奋,主动地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实践操作,体验成功。

让学生尝试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图形工具画一幅自己想画的图画。由于孩子是第一次接触画图工具,我降低了难度,让他们的思想自由驰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无任何羁绊。学生在操作的同时,我走到学生中间,引导学生处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并对各个层面的孩子多鼓励多表扬,让每个孩子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4、展示评价,分享成功。

一幅幅有个性的作品完成了,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学习网站,然后让大家相互评价作品,最后展示了几副得星最多的作品,并让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最后我给最优秀的作品颁发了“小小画家”的奖牌。在展示评价的时候,我采取了多元评价,不但让孩子们相互评定星级,而且让孩子们尝试多角度地评价一副作品,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我的板书设计为最基本的提纲式板书,意在简洁明了。通过这种板书展示,让学生明了教学任务,方便操作。

八、说教学反思。

一幅幅有个性的作品完成了,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学习网站,然后让大家相互评价作品,最后展示了几副得星最多的作品,并让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最后我给最优秀的作品颁发了“小小画家”的奖牌。在展示评价的时候,我采取了多元评价,不但让孩子们相互评定星级,而且让孩子们尝试多角度地评价一副作品,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三年级体育教学设计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本人承担三年级的体育教学任务,从上学期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但情绪变化较大,上课喜欢玩,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但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益。三、教学目标:

1.教学队列,队形基本走、跑、武术基本动作为主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徒手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垒球投掷、身体素质训练(结合达标项目)等。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5.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结合游戏)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一)、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跑、投、课堂常规。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末成年人保护法》,让学生从初步了解到初步理解,并能结合实例进行多方面的法制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到了法律知识,又在紧急情况下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得以应用。五、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与武术基本功的练习。1、从儿童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2、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纳游戏教学。

3、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投、爬的能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2、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场地备课”和课后进认真反思。

3、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男女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4、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动作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培养集体荣誉感。

5、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5.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三、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育课上的活动。利用体育运动游戏项目,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分组形式开展教学,以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1.重点培养课堂教学常规,狠抓队列队形、路队和两操。

2.针对学生在平时体育锻炼的弱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使每位同学的每个技术动作都能到位。

3.利用奖励措施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4.重点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5.重点强化课堂常规。本学期共讲18周,每周体育授课为3学时,共54学时。每个学期实际上课定为16周,共48学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第一、二周:引导课,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列队练习。变速走跑。游戏黄河长江。

第三、四周:俯卧挺身,站立式起跑。

都平。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课前准备: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2、一只美丽的鸟儿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四、指导朗读第1组对话。

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4、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课时。

一、读第2~4组对话。

1、学生分组练习。

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

谁来做一回小鸟。你们可以像寸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朗读)。

二、朗读、想象,体悟主题。

1、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

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感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三、拓展升华。

编写“友情卡”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读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一说。

2、总结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板书设计:

8去年的树。

去年——小鸟树——今年。

信守诺言。

珍爱友情【2】8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去年的树》。

2、课题质疑:

去年的树和今年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呢?文章为什么会以“去年的树”作为题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约定好第二年再相见,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之后,大树已经被人类加工成火柴燃烧了。)。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指导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自由读1—4自然段,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2、鸟儿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鸟儿询问的话,体会鸟儿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1)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2)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一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定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

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学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一说。

2、总结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板书设计:

8去年的树。

大树(图)小鸟(图)。

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的基础上,把眼光放得更远些,进一步了解东、南、西、北等方向名词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东、南、西、北的具体位置,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让他们在实际情况下学习。部分学生可能还停留在上、下、左、右、前、后等的学习中,未能很好地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能根据自身的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难点: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学会结合本单元课文,明确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2.结合画面识字。

3.理解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4.积累与知错就改有关的名言。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出示课件)

我发现,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相近。

(1)小组讨论: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

预设:理解词语的方法有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预设:实在不好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词典,或者上网查资料,还可以向别人请教。

2.(出示课件)

结合生活经验,我理解了《剃头大师》里“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这句话,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1)小组讨论: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用什么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运用“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

3.(出示课件)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原来是在写小孩子们的样子。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运用联系上文的方法,“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是写小孩子采到蘑菇时高兴地叫了起来,因此,这里是说一个个头戴斗笠的孩子像蘑菇)

4.(出示课件)

理解难懂的句子,还可以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5.教师小结: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运用“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板书: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等)

设计意图:

出示交流内容,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学习理解句子的方法。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出示书中字词。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画面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巡、缆、瞭”。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4.图文结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出示课件)

(示例:旭日东升,海滨哨所,海防战士们已经早早起床,他们有的站在一艘军舰上向四周瞭望,有的在附近岛屿上四处巡航。沙滩上,美丽的贝壳静静地躺着,和缆绳、铁锚相望,他们一起说着悄悄话)(板书:看图识字)

设计意图:

看图识字,并用上这些词语,想象画面,连成一段话,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一)(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说两组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出示书中句子。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小组代表发言。(板书: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第一组句子,加点的字是“熟”。在第一句话中“熟”的意思是“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第二句话中“熟”的意思是“熟练,表示程度深”。

第二组句子,加点的词语是“味道”。在第一句话中“味道”的意思是“舌头接触苹果时所得到的感觉”;第二句话中“味道”的意思是“看这本书时的感受、情趣、意味”。

(二)(出示课件)

下面的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读一读,再选一个开头照样子写一写。

出示书中例句。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两段话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两个例句的构成规律是,句子是围绕开头的小句来写的,后面部分把这个意思写得更加清楚明白。

第一句话是围绕“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写的;第二句话是围绕“他们高兴极了”写的。

3.仿照上面的文段,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出示课件)(板书: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示例:雨下得真大。哇!雨点一串又一串“噼里啪啦”从天而降,打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水花。不一会儿汇到一起变成了潺潺流淌的小河,流向远方。往远处看,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分不清哪里是楼房,哪里是大树。树叶被雨水冲刷得更加翠绿、透亮,树枝摇摇晃晃的,好像快要掉到地上似的。路旁的花朵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一片又一片地落到了地上,顺着雨水漂向了远方。

设计意图:

词句段的设计其实就是对“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段的运用与实践。

四、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

1.出示书中“日积月累”的内容。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都是关于什么的名言?(都是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板书: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4.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取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了理解句子的方法,学会了看图自主识字、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还积累和理解了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语文园地

1.结合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学习词语并展开想象;

3.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现象;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积累背诵关于“改过”的名言。

三年级教学设计三年级教学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的:

1.理解有关词语及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种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词句感受西湖的美。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一起到西湖岸过去欣赏了西湖那迷人的风光,回。

忆一下,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你看到了什么?

2.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要求:(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圈出。这些景点分别有什么特点,用“”在文中画一画。

2.集体分析:

(1)指名答,板书。

(2)十里明湖中,孤山有什么特点?指名答、板书。

“格外秀美、典雅”是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试读--齐读)。

(3)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又有什么特点呢?

a.看投影“苏堤、白堤”(简介有关苏堤、白堤的知识)。

b.再看书上是怎样描写的?

这句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的?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绸带怎样?(绿、轻柔的飘带拂在碧水之上。)。

把白堤和苏堤比作这样的绸带,突出了两堤的什么?(绿、轻柔)。

板书:绿、轻柔。

指导朗读(试读--范读--女生读)。

(4)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那湖心的三个小岛又有什么特点呢?(投影两岛)。

看图理解“掩映”

“仿佛”是什么意思?造句板书:仙境。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

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试读--男生读。

(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

板书:心旷神怡。

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三、自学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

要求:(1)完成填空。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填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岸边的华灯(),宛如()。远处,()。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

2.指名读。

(1)描述“夜幕初垂……湖水荡漾”的情景。

(2)理解“岸边的华灯……游动”这一比喻句。

把“宛如”换词。造句。

(3)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再听到远处飘来的悠扬琴声,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放录音看投影)。

齐读最后一句。

3.指导背诵。

(1)看投影、配乐、师朗诵第四自然段。

(2)自由准备2分钟,指名上讲台边指图边背诵。

(3)齐背。

4.小结:从大家的朗读中,从大家的神情中,我看得出你们已经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了,最后,让我们再由远到近欣赏一次西湖的奇丽风光。(多媒体)。

四、布置作业: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起伏明月()()神怡。

()叠叠湖水()()徐来。

2.造句:

(1)犹如--。

(2)仿佛--。

3.背诵课文。

6.西湖。

孤山秀美、典雅。

近赏两堤绿、轻柔心旷神怡。

三个小岛仙境。

华灯游动。

夜游溶为一体。

琴声悠扬。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赵州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通过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领悟语言描写的特色,积累语言;二是要学生认识赵州桥的建造特点,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学情介绍】。

这是学生在三年级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学生虽然对文体的了解并不深,但是赵州桥在中国乃至世界建桥史上都是一个创举,它优美的造型和非常实用的设计让世人赞叹,这也是中华的传统文化之一,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处于三年级,识字和词语的积累相对来说还是很重要的,结合文章和学生的特点,本课设计让学生多读,学生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多读多想,在自读中动脑思考,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设计理念】。

1、读中感悟、探究性学习。这篇课文写了赵州桥优美的造型和实用的设计,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把说明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感情朗读、演读等不同读法,与文本之间进行直接交流,在自读中动脑思考,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了解赵州桥的特点,领悟语言描写的特色。

2、理性思路,认识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理清思路认识赵州桥的雄伟、设计独特和美观等特点。写桥的雄伟,运用了几个数字,启发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写桥的独特设计,主要是抓住桥洞的特点来描述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积累文中的一些优美词句,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2)能从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中学习写作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体会语言描写的特色。

六、【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七、【课前准备】。

1、制作ppt。

2、布置学生了解有关桥梁的资料。

八、【教学课时】2课时。

三年级教学设计

设计应用。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三年级教学设计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孩子理解父母的爱,感恩父母。

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并付诸行动去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多媒体课件。

教师:孩子们,在这个世上,我们最亲的人是——(爸爸妈妈),最疼爱我们的是——(爸爸妈妈),最值得我们信任的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我们的成长。这份爱,像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播放视频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学生看完谈感受。

教师:父母是我们最爱的人,你和下面的小朋友有过同样的感受吗?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例:天都黑了、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呀?

例:看到妈妈难受的样子,我心疼的不得了,真想替妈妈分担一点痛苦。

例:奶奶,元旦快到了,爸爸妈妈能回来看我们吗?我想他们了。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你了解父母什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了解父母呢?

学生交流:我是问了外婆才知道妈妈的生日。

学生交流:我爸爸是种瓜能手!暑假去瓜田,我看到爸爸种的西瓜又大又多!

学生交流:我妈妈喜欢吃蔬菜,这是我平时观察到的。

学生交流:我爸爸爱运动,只要一有空就带我去踢足球。他常说:“运动使人健康。”

教师:我们了解父母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的“我为父母写档案”)。

请同学们拿出课下调查结果“我为父母写档案”,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教师:从父母的小档案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把你的发现和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交流:妈妈做钟点工,一天要做好几家。爸爸开出租车,别人回家吃饭时却是爸最忙的时候。遇上刮风下雨就更不用说了。爸爸妈妈真辛苦。

学生交流:……。

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为了家庭这么辛苦,我们要好好了解自己的父母。

(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

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呢?

生:父母对我们的爱恩重如山。

师:从小到大,父母为你们做的事数也数不清,生病时,父母对你悉心照料;犯错时,父母对你谆谆教诲;失落时,父母给你鼓励……点点滴滴都透露着父母对你们的爱,父母的爱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母爱似针,父爱似线,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串联。”是啊,无论我们长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都要牢记心间。

教师: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你为父母做过什么呢?

学生交流:帮妈妈做家务;陪爸爸聊聊天……。

学生交流:自主阅读思考。

教师:我们既要有关爱父母的心,也要有关爱父母的行动。

教师:阅读电子教材p74页“爱的味道”。奇奇关爱父母有哪些表现?想想你平时是怎么做的,还可以怎么做。

学生交流:爸爸累了,我帮爸爸捶背;妈妈烦心时,我会……。

教师:爱父母并不是说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这种爱也表现在对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评上。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父母改掉其他不健康的习惯呢?

学生交流:我和妈妈监督爸爸戒烟;妈妈不爱运动,我每天陪妈妈跑步……。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呢?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我们的成长。这份爱,像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三年级教学设计

1、知识技能:通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迁移与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通过学习理解商的位置确定的意义,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学生演示小棒、课件等。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为什么要植树?

师: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过几天就是3月12日,某学校三四年级的同学为迎接植树节的到来,到山坡上去植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15页主题图:

提问:通过看图,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你们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生1: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生2: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提问: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算式该怎样列呢?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并板书:42÷2=并说一说想法。

2、试着口算,并汇报口算方法。(指名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尝试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是否正确呢?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来验证刚才的结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提问:42÷2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理解把4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师:请一名同学用准备好的小棒分一分,看是怎样分的,每份是多少呢?并把你的分法与大家说说。

【设计意图:着力训练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2)让学生演示分法并说明每份的结果。

(预设:)

方法1:先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个十;再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个一。2个十和1个一合并起来是21。

方法2:先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个一,再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个十;2个十和2个一合并起来是21。

师:比较两种分法,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更合理?说说你的想法。

2、学习新知探究笔算方法

(1)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分小棒的方法再一次验证了42÷2的结果,那竖式怎样写呢?(师边板书边结合提问完成竖式)

(2)、结合课件小棒的分法扮演算式并说说笔算的过程。

(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再次演算。

(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都是从高位算起的。如果第一步计算有余数又如何计算呢?

3、自主探究、尝试练习

师:四年级两个班共种52棵,平均分成2份,该怎样分小棒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分的过程。(课件演示)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巡视辅导并及时了解情况)让算得快而好的同学板演并汇报计算过程及想法。

(2)教师及时改正有问题的地方。

(3)比较例1和例2和刚才这几道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练习反馈

找学生到黑板上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道题

66÷3=92÷4=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请跟同学们说说。

三年级教学设计

1、读准“跳跃欢吠、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等一些词语的读音;通过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这些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动线索,并在熟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此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讲述的一件事。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重点和难点】。

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借助字典,读通课文。

2、理解词语:沁人心脾、馋涎欲滴、根深叶茂。

3、思考:“信任”什么意思?课文主要写了谁信任谁?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理清脉络。

1、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

1)“信任”什么意思?(相信而敢于托付。)。

2)课文主要写了谁信任谁?

3、小结:桃园主人信任客人;客人信任主人,双方互相信任。

板书:信任。

桃园主人客人。

4.双方是怎样信任?信任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一起学习课文。

二、学习2――6节,理解“主人怎样信任客人”

1、读读2――6节,找出最能体现主人信任客人的一句句子。(第2节第3句句子)。

(1)学生读句子。

(2)出示填空: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几只竹篮,篮下()一张纸条,上面():“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自己采,然后把钱()箱子里,祝您愉快!”

(3)给“尽管”换词,理解词意。(尽管――只管)。

(4)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

a.把“我们”当作朋友;b。

让“我们”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钱;c。

信任“我们”

板书:让客人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钱。

2.抓住小狗热情好客的句子,体会“主人怎样信任客人”

(2)快速默读读2――7节,划出小狗招呼客人的句子。

(3)师生合作读好这些句子。(读准“吠”的读音,理解“吠”的适用范围)。

(4)用词组概括小狗是怎样招呼客人的。

板书:等待到来。

撒腿领路。

带回原地。

热情道别。

(5)借助词组连起来说说小狗是怎样代主人招呼客人的。

3.通过复述,进一步体会“桃园主人信任客人”。

(1)桃园里只有小动物在代替主人招呼客人而忙碌,这是为什么?

(体现主人充分相信每一位客人,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举动让人感到充满温暖和人情味。)。

(2)将“纸条上的内容”与“小狗的热情好客”连起来复述,体会“桃园主人信任客人”。

三.以读代讲进一步学习2――6节,理解“我们信任主人”,体验“被信任的喜悦”

1.当我们来到屋前看到主人的纸条,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被信任的愉悦,在被信任的同时,我们也给予了对方信任,我们跟着小狗――(钻进果林,只见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随机理解“根深叶茂”、“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的意思。

2.正因为有彼此的信任,“我们”才能感受到亲手摘桃的愉悦――(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

四.创设情境,复述事情。

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会怎样告诉家人由信任带来的有趣的摘桃经历?借助板书复述事情。

五.学习第8节,

1.齐读。

2.“我”为什么禁不住回过头去,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这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根据提示,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三年级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材介绍了简单的数据分析,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

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

3、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4、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

5、充分发挥教学用具的作用。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根据统计表正确制作出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1、平均数是一个虚拟值,它不能代表个体,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在教学统计图中横轴、纵轴这两个数学名词需结合具体的图例,让学生搞清楚。学生在做把统计图补充完整这类题目时,一定要严格要求:画标准、使用尺子,良好的作业习惯需从小养成。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

2、平均数2课时

三年级荷花教学设计

是啊,正是因为荷花的这些特点,所以一直被许多作家和诗人所称赞。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荷花的世界,跟随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去欣赏那美丽的荷花。(板书:12、荷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字我们都解决了,那读完课文,作者描写的荷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

1、师:说的真棒!书上哪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把你们觉得荷花美的词句画下来。四人小组交流交流。2、组织学生交流。

a重点理解“挨挨挤挤”。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

1圆盘。”说认为用得好的原因。(师板书:荷叶。

数量多)。

b、重点理解“冒”。指名再说好词句。

根据回答出示“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根据回答出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这一段,作者按照观察顺序,先写荷叶,再写不同形态的荷花,使文章很有条理。请同学们跟随作者的写作思路,尝试着背诵一下这一段。(两人背诵)。

2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面对这样一池美丽的荷花,老师和大家一样被深深地陶醉了。此时此刻,(范读第四段)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读写结合:同学们,作者在写文章时,不仅直接写出了荷叶和荷花的美丽,而且通过自己富有诗意的想象,将自己变成池中的一朵荷花,同样突出了荷花的美丽神韵。我们也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春暖花开,樱花漫舞。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描写樱花的美文,我找同学读一读。

生长在小石路北面的是红色樱花。一簇簇红樱花,红得像漂染过似的,再有浅红色的嫩叶作陪衬,远远看上去,就像是晨光微露的朝霞。在小石路南面的是白色的樱花。白樱花洁白如朵朵小白云,又有红色花蕊点缀其中,好象白绸子上嵌着无数颗粉红的宝石,在绿叶的陪衬下,真是美如画卷呀!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樱花为开头,仿照文章的写法,写一小段话。

结束语: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老先生畅游了美丽的荷花池,我们都被那如诗如画的美景而陶醉。其实,大自然不乏这样的美景,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喜欢感受美的心灵,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美。

最后,我为同学们精心设计了两份作业。。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12、荷花。

荷叶。

数量多。

颜色美。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各族儿童在友爱与团结。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槐乡的孩子》(1课时)。

《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基础训练1课时。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整体美。

2、让学生用心体会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和对偶句的等句式,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3、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了解“桃花水”。

春天冰雪消融,雨水渐多,河水上涨,便称这为“桃花水”。“桃花水”指的就是“春水”。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字词检测。

3、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完成书后思考题,把握文章结构。

一方面写声,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二方面写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三方面是对全文的总结,赞扬了三丹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叫人沉醉。

第二课时。

【教学预设】。

一、词串欣赏。

从读好词语入手,用声音和表情来表达出词语的意思,并能发现每组词语的特点。

课件出示:第一组:绚丽的朝霞、明洁的丝绸、袅袅炊烟、

第二组:草如茵、柳如眉、如雾如烟。

第三组:应和、低语、谈心、催促。

二、精读感悟。

用心地去读这几个词语,就能读出它的画面,读出它的色彩,读出它的感情……同样的,用心地去读文章的每一句话,也能读出很多的感受。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学生自读,谈感受。

2、老师范例:批注式阅读。

课件出示:教师在诗歌第二小节上做的一些笔记,如在关键词语下面点着重号,在诗歌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等。

(二)学习第三、四小节。

1、自由阅读,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做批注。

2、交流研读句子,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融入阅读感受,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三)学习第五、六小节。

1、请快速默读第五、六小节,看看在三月桃花水的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2、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3、仿诗练说,拓展画面。

4、指导读出省略号的味道。

[引导学生美美地读,读出最真的情;静静地想,想出最美的画面]。

三、整体诵读。

全文配乐朗读,师生共同合作美读。

四、拓展仿写。

试着仿照课文的任意一小节来写一写,表达自己的感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