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探究的论文(优质12篇)

时间:2023-12-19 09:14:21 作者:翰墨

建筑不仅是人类居住、生产和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学习这些优秀建筑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究论文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项目相对于普通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具备着较为典型特点,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如下:

1.1静水压力大。

对于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有效设计以及运行而言,其静水压力相对而言比较大。无论是对于给水系统,还是排水系统,甚至是消防系统,其静水压力一般都是比较大的,进而促使相应给水排水系统的构建能够较为理想。尤其是对于相关管道以及具体设备的选择应用,必须要促使其能够具备较强的质量效果,避免因为这种静水压力过大而影响其运行可靠性。

1.2消防系统要求较高。

因为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其在消防安全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进而也就必然需要消防供水系统能够具备理想的作用表现。相应构建压力及具体水量都需要得到较好控制,进而也就能够逐步提升其整个高层建筑消防系统运行效果,促使其扑救能够较为及时有效。

1.3管道错综复杂。

对于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而言,相应管道方面的应用较为混乱,错综复杂,很容易导致相应整体施工建设的难度加大,如此也就必然有可能会导致相应问题和故障的产生。尤其是对于相关管道冲突问题,其对于后续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威胁是比较大的,对于人们的生活也会带来极大困扰。此外,这些管道一般也都比较长,进而也就更有可能会导致各类问题的产生,威胁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究论文

作为建筑工程中无法忽略的一部分,建筑防水工程能够使建筑物避免侵蚀,保证内部结构规避分项工程施工的危害。合理的使用防水材料能减少甚至杜绝浸水、渗漏等情况的出现,保证建筑物的具体功能,保证其使用寿命。

1.2防水技术关乎用户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发展。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需求也不断增加。所谓“防水施工”,其目的在于确保无渗漏,建筑物质量优良。严重的建筑物渗漏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威胁住户的安全。因此,防渗漏是防水技术人员的责任。

1.3建筑防水技术关乎建筑物本身的质量以及安全。

防水工程必须通过施工来实现。当前防水施工大多为手工作业,任何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渗漏情况的出现。前几年,我国从各省收回的约80份调查表显示,建筑物出现渗漏情况,其原因主要包括施工、材料、设计、管理等四方面。而这四方面中,施工所占的比例高达45%,这也就表明施工对于建筑防水工程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2建筑防水材料的分类。

2.1刚性防水材料。

防水混凝土同时具有结构层和防水层两种功效。其防水原理是混凝土自身的密度比较高,再加上一些构造措施的辅助,自然能起到比较好的防水效果。

2.2卷材防水材料。

由原纸、纤维织物等渗涂沥青制成的'沥青防水卷材表面分布着粉状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其防水性也比较好。石油沥青纸胎油毡作为我国比较常见的防水材料,其在国内屋面工程中依旧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在铺贴防水层时,其基面要保持干净,特别是表面残余的灰浆必须清除干净,不能存在开裂,起砂的情况。卷材防水材料一定要符合相关规范,配备出厂质量合格证。此外,相应的来自等级检测部门的具体检测报告也是必须的。

2.3高分子合成材料。

所谓合成高分子材料就是将合成橡胶或者合成树脂当做主要的成膜物质,同时再添入其它的辅助材料最终配制而成的防水涂料。这种防水涂料既可以是单组份也可以是多组分的。相较于常用的材料,这种高分子材料比较新型。需要注意的是,在涂膜防水层的过程中,工人应当穿着平底鞋。在涂抹高分子合成材料时,不要污染其它无关位置的墙面或者地面。涂膜后,施工方应禁止任何人进入,更不可以在涂层上堆积杂物。在施工过程中,不可再防水层表面搅拌砂浆,也不可以用铁棒触碰防水层。

3建筑防水材料的选择。

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防水材料开始出现并应用于生活中。事实上,并不是防水材料本身越好,其发挥的防水效果就越好。在选择防水材料时,要根据建筑物的设计以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防水材料本身的性能要比较好,质量要过关,稳定性要有保障。此外是否便于运输,便于施工,使用寿命是否比较高,材料价格是否符合需求等都是选择防水材料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3.1屋面。

屋面防水材料的选择相对而言是比较复杂的。由于屋面本身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大气温度、冻融交替、热胀冷缩等,其本身对屋面防水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此外,结构性的影响,气温日较差及年较差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对卷材的拉伸等会导致防水层长期处于高应力下,这将促使房屋屋面出现损坏。所以针对屋面的防水材料选择,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耐老性能。同时材料本身的延伸性,耐热度性等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3.2地下。

地下工程不同于屋面,长期裸露在外,它维修难度比较大,又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温差比价小。针对地下的这种特点,其防水材料应当有着比较好的抗渗能力、延伸率。另外,地下防水材料最好应当有比较高的耐霉性、耐腐蚀性。比如使用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时,应当配合耐水性比较好的粘结剂。这种基材的厚度应该大于1.5毫米。

3.3厕所浴室。

厕所和浴室的面积相对比较小,大多处于房间的阴阳角,所以防水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材料应当适合基层形状,方便管道等的铺设;其次材料不能渗水,要使用没有接缝的整体涂膜。

4建筑防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1缺乏科学管理,未按照防水程序施工。

根据防水工程的具体施工要求,施工队伍应该在施工前掌握设计的具体意图,与设计人员沟通图纸,最终确定防水的方法,施工人员应当详细了解现场的条件,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提出不同的防水施工方案。之后,在建设方、设计方、总包等各方认可防水方案后,再开始施工。目前,一些防水施工企业忽略前期准备工作,单一考虑工期问题,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建筑物漏水。

4.2防水材料的质量不过关或者选择不符合具体要求。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由于建筑材料本身出现质量问题,建筑防水出现漏洞的情况高达22%。在未来的防水施工中,既要在工艺层面对建筑防水仔细研究,也要从根本上确保建筑防水材料本身的质量,保证建筑材料不要影响建筑物防水。

4.3防水施工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防水工程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国家规定防水工程一定要有专业的防水队伍施工,明令禁止非防水专业队伍或者非防水工进行施工。但是当前国内市场,依旧有无资质队伍,无上岗证的防水工在参与防水施工。这种无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揽防水任务,大大增加了建筑物出现渗漏情况的可能。

5建筑漏水原因及处理措施。

5.1屋面渗漏的成因以及处理措施。

根据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国内目前使用涂膜进行防水的渗透率是最高的,其次是刚性防水和卷材防水。而建筑物渗漏水的原因中,施工原因所占比例高达45%--48%,其次为材料原因和设计原因。对此,有两种处理方法:首先为柔性防水处理,即将防水卷材、胶结材料通过粘贴等方法共同构成的防水层。其次是涂料防水处理,这种方法主要采用高分子防水涂料,比如塑料。

5.2地下室渗漏的成因以及处理措施。

地下室底部,底部最深的坑上面,底部或坑的交角处是地下室渗漏最易发生的部位。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的原因有很多:地下室所属区域的地质情况,具体功能,设计,施工都是可能因素。对此,可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首先是填塞堵漏,也就是采用速凝砂浆进行施工;其次是化学灌浆法,即通过憎水性聚氨酯灌浆料来填补缝隙。

6总结。

建筑防水工程对于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对于保证建筑物不受浸蚀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材料科学不断进步,建筑防水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只有充分将现有科技运用于实际工程中,才能不断推进防水技术的进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究论文

以甘肃省华亭县黄庄煤矿为例,介绍了干旱缺水、湿陷性黄土地区矿井给水排水工程的工艺设计与主要特点.井下排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工业场地生产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为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量,该矿井工业场地的'生产和井下消防用水均采用经过处理后的矿井水.

作者:杨国平戴晴作者单位:杨国平(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江苏徐州,221006)。

戴晴(徐州润博等离子体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9)。

刊名:能源技术与管理英文刊名:energytechnologyandmanagement年,卷(期):“”(6)分类号:p641.5+6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区矿井水处理工艺流程节约水资源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措施探究论文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确保工程管理质量提升的前提条件。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及质量意识等因素对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应当强化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定期进行质量意、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或者进行相关问题的谈论交流,不仅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质量意识得到强化与培养,对正确质量观的树立进行正确引导,同时还可促进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2健全管理机制。

在房屋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完善的施工现场体系、目标责任制度以及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对施工管理、技术、项目管理等责任人的责任目标进行明确,将工程质量的检验及施工工序等方面的管理作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将检验原材料、施工工序、生产成品、设备等方面的质量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管理点以及分析文件和工艺规律,实现人、法、机、料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是施工工序的管理要点。强化控制全面施工质量,促进施工管理系统的完善。此外,在房屋建设施工管理过程中,目标责任制的强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权、利、责的有机融合为基本原则,对质量承包对象及目标考核的标准进行明确,并以承包内容以及工程发展的变化给予调整,为实现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提供保障;工程施工中的所有参与人员,应当承担应有的质量保证责任,尤其是项目经理,应当对房屋建设工程质量保证责任主动承担。

2.3严控材料采购。

严把材料入场关口,从编制材料采购计划、采购、验收、复检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材料质量。对采购人员进行优选,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具有鉴别材料质量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及重视质量的思想意识;对供应材料的商家进行优选,对材料市场信息及时掌握。采购材料前,应当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对市场价格、产品质量以及供货商的运营能力等进行全面掌握,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从正规厂家进行材料选购,对材料检查质量检查和验收进行严格控制,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以工程施工,减少因材料质量而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2.4加强施工管理。

对现场施工中工程监理以及技术人员是否存在更换、质量保障系统的运转是否正常、机械设备以及实验仪器等状态是否完好、公款挪用、随意转包、分包现象是否存在等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对是否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管理、对项目工程是否按照“三检”制度进行文明、安全施工进行监督检查;对质量不达标及有质量隐患存在的工程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建议或意见,并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实行质量监督的档案管理,对房屋建筑项目的工程整改、设计变更以及抽检质量状况等有关资料实施存档;积极开展相关质量检查和评比,实施工程例会的召开,进行质量监管情况的通气交流,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议。

2.5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

由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工期较长,所涉及的专业部门较多,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各个责任主体相互联系的工作关系,进行互检、自检、交接检以及专检等全面检查,促进完善的检查体系的形成。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认真完成每项工作的交接,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而出现怠工现象,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减少不必要的人财资源浪费。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及施工管理不仅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广泛的涉及范围,致使控制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难度增加,因此相关工作部门应当强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规范工作制度、正确选择原材料,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有效经验,实现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高效提高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究论文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的分类,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施工要点,同时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具体应用。

灌注桩的优点在于桩长和桩径可以灵活选取,适用于各类土质条件,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基础中。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工程造价,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的分类。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依据施工机具、工程施工以及注浆工序的不同,分为前处理注浆技术和后处理注浆技术。前处理注浆技术的应用与工程专用的钻机设备和混凝土浇筑器械有很大的关系,在混凝土桩体进行浇筑前,要使用专用钻孔设备和混凝土浇筑器械对桩端和孔壁进行压力注浆施工,是目前一种较为常见的工程项目处理方式,前处理注浆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稳定性、系统性的特点。前处理灌注桩的基本原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螺旋钻钻孔,并且保证钻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由设在钻头的喷嘴泵喷出细石混凝土或者水泥浆,边灌注边拔钻,直至水泥浆可以达到桩孔的需求,这样就形成了灌注桩的桩体,然后作为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糊成的振动钢筋笼的顶部。后处理注浆技术,在成桩后对桩端或桩侧土体进行压力注浆的桩型,是目前最常见的混凝土施工处理模式,在应用后处理注浆技术过程中,使用常规机械和成孔设备来预先设置注浆装置,并且在浇筑设置完成之后的桩端之中再次进行浇筑混凝土,这样就可以实现合理有效的注浆处理模式和施工要求。后处理灌注桩技术通过压浆,桩周及桩底松软土体的强度得到有效加强,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灌注桩的装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可以增加灌注桩承载力。后处理注浆桩成桩过程是不需要专门的集聚,按照普通钻孔注浆桩凿孔浇筑混凝土,然后等待桩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利用预埋的注浆设施对灌注桩桩底进行注浆处理。

(1)科学选择施工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过程中,在选择施工设备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施工设备,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可以顺利进行,充分满足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实际需求,提升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2)科学配置注浆浆液。由于注浆浆液的配置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材料配置的有效性以及调配比例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应科学地配置注浆浆液。在浆液配置过程中,要求浆液粘度低、流动性好、可注性好,保证浆液可以进入细小缝隙和粉细砂层;浆液凝固时间能够在几秒至几小时内任意调节,并能准确控制;浆液固化时体积不收缩,能牢固粘结砂石;浆液结石率高,强度大;浆液无毒、无臭,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属非易燃、易爆物品。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控制浆液的成分比例具有关键的作用,材料配置的有效性,可以充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可以为后续施工工序提供重要的质量保障。在进行水泥浆液配置的过程中,水的含量应该高于水泥的含量,可以有效保证注浆过程中浆液的流动性,完成原液灌注之后就可以进行封浆,将前期的灌装原料与外部的空气隔绝,使其发生压缩现象,促进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柱体捣实。(3)选择最佳注浆时间。通常情况下,注浆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因此,应选择最佳注浆时间,一般是在灌注桩成型之后3-31天内进行注浆操作。

(1)注浆管制作。后注浆导管应采用钢管,且应与钢筋笼加劲筋绑扎固定或焊接。压浆导管上均设有管螺纹、管箍及丝堵,每个管箍端头均有管箍堵头与之连接,使压浆管管头在进入桩孔时混凝土不能进入压浆管使之堵塞,并在压浆过程中浆液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自行脱落,使浆液能够包裹桩身。压浆导管的连接方式采用套管焊接,在进行焊接施工时应保持连续密闭,焊缝饱满均匀,不得有孔隙、砂眼。桩端后注浆导管及注浆阀数量宜根据桩径大小设置:对于直径不大于1200mm的桩,宜沿钢筋笼圆周对称设置2根;对于直径大于1200mm而不大于2500mm的桩,宜对称设置3根。(2)注浆管安装下放。在注浆管安装时,应将两根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的内圈上,注浆管的底部应高出钢筋笼的200-300mm,安装注浆管时必须保证注浆管之间的对接,确保焊缝饱满、连续、密封良好;钢筋笼起吊后入孔前旋接桩端压浆阀,钢筋笼入孔过程中插接桩侧压浆阀,空孔段压浆管应预先焊接好,与钢筋笼一次起吊入孔。钢筋笼入孔吊放过程中不得反复向下冲撞和扭动,加强保护,钢筋笼应沉放到底,不得悬吊,下笼受阻时不得撞笼、墩笼、扭笼。(3)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是灌注桩后注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注浆管路和单向阀,在进行压水试验时,应清理干净周围的混凝土、泥浆和沉渣。进行压水试验主要是为了预压及疏通注浆通道,检查注浆管的可灌性与联能性,保证注浆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注浆阀应能承受1mpa以上静水压力;注浆阀外部保护层应能抵抗砂石等硬质物的刮撞而不致使注浆阀受损,注浆阀应具备逆止功能。(4)注浆施工。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质量,才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实际注浆过程中,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操作人员应结合压水试验结果,结合土的类别、土的饱和度、地层岩土性状、桩的长度等因素适当调整,并通过现场试注浆最终确定。桩端注浆应对同一根桩的各注浆导管依次实施等量注浆;对于群桩注浆宜先外围、后内部。

4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准确掌握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要点,提高其应用效果,尽可能降低企业造价成本,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任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

[2]曲丹丹.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5(13).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究论文

具体到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处理中,其需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3.1做好排水口的合理设置。

对于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运行而言,相应排水口的合理设置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这种排水口的设置需要促使其能够运行较为流畅高效,尤其是对于具体排水管道的布置需求来看,同样也需要结合这一排水口进行处理,促使其整体运用能够较为合理便捷,进而也就能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各类缺陷故障。在排水口的处理中,还需要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压力问题,避免其设置的位置承受不住相应压力而导致整个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运行受损,需要进行逐一排查和优化。在排水口的设置环保性以及清洁性方面,同样也需要审查把关,避免其影响到周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做好排水管道设计工作。

对于排水系统中各个排水管道的有效布置而言,其同样也需要结合不同楼层进行有效布置,促使其相应排水管道能够将人员生活中出现的污水及时排除,避免任何污水滞留问题的出现。在排水管道的具体设计处理过程中,相应厨房和卫生间的有效布置可以说是比较核心的环节所在,应该促使厨房和卫生间中的积水能够及时排除,避免影响到这些区域的正常应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工作的有效落实而言,其设计难度比较大,相应处理和构建也就需要围绕着各个基本内容和环节进行把关,保障相应给排水系统都能运行较为流畅,为高层建筑的正常运行提供理想的基础条件,降低可能出现的各类偏差问题。

参考文献:

医院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析论文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论文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改革必须加强实习组织管理,拓宽实习渠道,建立健全实习资料库等。

关键词:给水排水;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给水排水工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污水回用、环境保护及市政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建设中,加强实践教学和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实习教学环节存在问题。

通过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实习教学质量的分析,反映出在实习教学与专业教学、实习基地的选择、实习教学形式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一)实习教学与专业教学相冲突。

实习教学与专业教学偶有脱轨,这样就会影响实习质量。在整个大学期间进行多次实习,使实习时间分布贯穿于大学各个学习阶段,在总量上延长实习时间,在安排上突出阶段性和延续性的结合。对有理论基础的专业教学课程应安排在实习教学前,这样能使学生用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来解决在实习中碰到的问题,所以必须坚持将实习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使实习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习中加深对知识和理论的理解,锻炼其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实习的目的。

(二)实习基地的选择受经费影响。

由于教学经费不足,实习经费往往满足不了实习的需要。实习经费不足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钱就不能选择最优的实习地点,就不能保证有充足的实习时间、质量和效果,所以要在实习经费的管理上加大力度,使有限的实习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实习教学形式单一。

高等教育实习教学改革要有创新、有突破,以实效为准则,开展不拘形式的实习教学。为配合国家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优化创新教育的硬件条件与环境,应加强创新教育基地建设,支撑学生的创新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参与开放性试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实践教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其中,实习是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旨在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前述问题,在实习教学组织管理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实习组织管理,规范实习教学过程。

实习质量是实习教学的关键,因此,需要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来保证。在实现实习规范化管理过程中,我们建立健全了实习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等的.规范统一,以及实习成绩评定办法、标准及实施细则的制定等。通过实习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化,使得在实习过程中有章可循,为严把实习质量关打下良好基础。

1.实习前的准备阶段。

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使实习学生充分了解实习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了解实习的主要内容、对象和基本方法,以使其端正态度,明确目标,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实习任务。

(2)完善实习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实习内容的变化,对实习中所运用到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技术要作充分的准备,以弥补熟练掌握和灵活使用的不足。

(3)利用现代音像和多媒体设备引导实习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实习的主要内容、对象和基本方法。

(4)邀请校外专家来校给学生做专题报告,结合工程实例讲授工程设计及实践体会,分析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与专家的接触和交流,学生不但增加了实践知识,而且从专家身上感受到了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激发了全身心投入实习的热情,从而形成了积极思索、敢于创新的良好实习氛围。

2.实习实践阶段。

实施带队教师负责制,明确带队教师的职责。还要设立定期检查制度,着重检查学生实习日记的记录情况和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以保证实习按计划进行。

3.实习工作的总结和成绩评定阶段。

实习结束前,每个实习学生都要写出实习报告,每个指导教师都要写出实习总结,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做好今后的实习工作提供依据,并由实习指导教师组成考核小组依据成绩评定原则,对每个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定。

实习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与创业意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实习基地的选择既要考虑巩固基本理论,综合所学知识的需要,又要顾及到实习经费影响。因此,必须拓宽实习渠道,确保实习顺利进行。

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高度重视实习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首先要选好实习地点,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这是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其次高校与企业之间应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动力机制,实现双赢,一起把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好,这是搞好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选好实习地点,建立起高校与企业之间有效的动力机制,才能把实习基地建设好,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重视校内专业实验室和多种模拟设施的建设,以补充校外实习条件的不足。由于在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不能包括社会生产的全部,这可通过建立校外基地来弥补校内基地的不足。这些教学基地的建设,扩大了我校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广大学生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建立健全实习资料库。

这个资料库主要包括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影音资料、实习参考资料和实习思考题等。通过多种有效途径,逐步建立健全实习资料库,很好地满足学生实习的要求。

1.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教学大纲。

实习教学大纲是专业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的指导实习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凡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实习均应有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在实习大纲中针对实习名称、目的、任务、内容、时间、参考书、方式及成绩考核等作出具体规定。在实习教学大纲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定期修订,不断丰富和完善实习教学大纲,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2.加强实习教材的建设。

实习教材建设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教材已远远不能满足培养跨世纪专业人才的要求,有必要编写面向21世纪的实习新教材,应该组织有关院校共同编写适合本地区实情的新教材。编写教材是反映和落实教学内容改革成果的主要形式,编写教材既能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又能反映科技发展的前沿和动向。因此,针对不同实习阶段的教学,建立相互配套的实习指导书是实现实习教学目标的关键。

3.制作影音资料。

影音资料是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的一种直观教具。它可以丰富教学实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解决专业教学实习的难点、疑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是教学实习的重要辅助手段。制作影音资料也是教学改革成果的体现,同时还可以进行cai课件的二次开发。根据不同实习阶段的教学要求,在生产单位拍摄具有专业代表性的素材,进行计算机技术处理,制作一套内容丰富的实习影音资料。

参考文献:

[1]胡青.以实习教学构建创新人才成长平台[j].黑龙江高教研究,(4).

[2]裴国霞,李仙岳.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

[3]重庆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给排水教研室.关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

建筑工程设计的绿色节能技术探究论文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出现了生活质量层次持续提升的现象,当代人不再满足于传统建筑环境的生活条件,而是更加关注绿色、健康、低碳的节能型建筑设计。谈及绿色节能型建筑,其不但可满足人们职业、生活等各方面实际需求,而且还为能源节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在不久的未来,绿色节能型建筑将引领现代设计及房建施工的整体趋势,为探讨这种建筑设计的需求及有关内容,文章先总体解析绿色节能工程的设计内涵、特征、设计原则,继而在此前提之下着重叙述绿色节能技术以及相应设计的运用情况。

1概述。

当下,房建工程设计环节中已经纳入了绿色环保技术,这不仅囊括环卫绿化工作,而且还将绿色技术贯彻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之中,以求借助新型建材开展节能性施工操作,建造出有利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建筑物,并降低装饰类材料耗损率[1]。那么,要实现绿色建筑施工就必然要谈到绿色节能技术及有关设计工艺的使用内容,此文先解析绿色节能工程的设计内涵、特征、设计原则,然后着重叙述绿色节能技术以及相应设计的。

2对绿色节能型建筑的内涵、特征、设计原则进行概述。

2.1绿色节能型建筑的内涵。

可持续的发展指导理念倡导了绿色建筑技术投入施工中进行使用,使各类资源得以发挥出最高程度的利用率。绿色节能型技术的实际运用中,已经融合了当下最新、最科学的先进操作技术,能把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做到很好的状态,同时达到房建施工中节省能源、绿色环保的具体要求,故而实现整体全面效益最高化的目的。一般而言,在建筑施工进程中所运用到的各种技术设计都和自然能源紧密相关,包括风能、光照、太阳能等。对这些自然型能源实施综合利用,可更好地做到绿色健康、无污染施工。另外,注重建筑朝向、采光条件、墙体、屋顶、门窗等各要素的科学设计,能使节能技术的运用及工艺设计更贴合人们感受,继而创造出贴近自然、舒适安逸的宜居建筑[2]。

2.2绿色节能型建筑的特征。

绿色节能型建筑的特征可从三点进行叙述:(1)做到环保、节能。这点正是绿色节能型建筑和一般建筑之间的根本性区别,遵循环保、节能的思想必须融合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操作中。(2)消费适度,保证健康。建造出的建筑物必须能够让人健康地居住在里面,注重消费的适度性,即表示提倡节约施工行为。绿色节能型的建筑要在适度消费基础之上满足宜居需求,以保证居住者的身心健康。(3)使用周期长。和一般普通型建筑物比起来,绿色节能型建筑很注重使用寿命方面的问题,工程规划囊括各个项目设计、施工的整个阶段,运输建材、处理垃圾、回收物品等环节都进行综合考量,使建筑施工可与大自然完好共存[3]。

2.3绿色节能型建筑的设计原则。

(1)注重始终贯彻环保及节能的思想。一个层面是指在设计建筑时须全面考量建筑施工会对附近环境形成的实际影响,并设计应急性处理方法,以最大程度降低对附近环境、生态的污染性损害。另一层面是指需要降低房屋建筑对电能依赖程度,更多借助风能或太阳能来实现生活、工作所需。(2)全面贯彻绿色健康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指向建筑物使用人,选择建筑物具体位置的时候,要考量选址位置是否水源洁净、环境优良,同时不能存有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关物质。选取建材时,尽可能降低人工合成型材料的运用率,而以木材、石料等天然建材为主[4]。(3)遵从地域特征原则。规划设计建筑物的同时要多方面观察施工区域实际气候、环境特征,然后用恰当方法展开设计活动,必须确认建筑物能融合于附近环境之中。另外,设计建筑具体布局时,要在尊重地域条件前提之下考量设计是否切实可行。

3.1门窗设计方面的`实践运用。

节能型建筑中门窗设计的关键点在于,既要考量融入实用、美观要素,又要恰当设计其大小规格、施工材质等内容。一些设计者为考虑采光条件,将门窗实际面积适度加大,但如此会增加建材的消耗。基于综合考量来讲,通常朝向北面的门窗规划比例不宜超过25%;朝向南面的门窗规划比例不宜超过35%;朝向东西面的门窗规划比例不宜超过30%[5]。选用优质密封材料来强化门窗气密程度,避免能量不必要的散失。然而,不同地域需用不同方法展开门窗的实际设计,譬如,我国的东北地区适宜选用双层型玻璃窗(或中空型玻璃窗),以增强其抗寒保暖性能。

3.2屋顶设计方面的实践运用。

设计建筑物的屋顶部分时,要综合考量能源消耗的问题,为减少能耗需增强屋顶隔热、保暖的运用性能。在实际设计中,屋顶的铺设部分宜选用保温型隔热层,同期参考建筑工程具体开展情况,在房屋顶部设立架空的通风层。此外,还可在房屋顶部栽种适宜的植被或者设置阁楼,以此达到降耗节能目的。

3.3保温墙体设计的实践运用。

建筑墙体要实现显著保温,需从建材选取方面入手调整。通常绿色节能型建筑物都运用高效保温的材料来完成墙体建设。运用此种材料可有效地节省能源及相应资源。一般常用原料即为发电厂废弃的粉煤,该材料能制作出高效保温新型墙体,从另一层面看,运用被废弃的材料契合资源二度利用、节省资源的原则。蒸压粉煤灰、气混凝土混合制作而成的砌块就用来完成外围护墙部分的施工,这样既可取得优良保温功效,又能符合节能标准[6]。

3.4建筑朝向的具体设计。

对于建筑物具体朝向的设计,要考量光线情况,并且需要合理地运用自然风向条件,以达到科学通风的需求。从我国普遍地区的情况来讲,假如不考虑建筑实体的面积大小因素,南北朝向房屋的节能规划更具优势,鉴于此,规划房屋朝向时基本设计为南北朝向的具体格局。光照、通风属于建筑物施工规划中必须考虑的要素,为达到最好效果可于东西面墙体上设置合适大小的窗户。而规划房屋内部的空间时,最好把内部面积规划成不均等格局,以便取暖、空调等类型系统的科学安装,总之,外表面积小则房间内受到的冷负荷就小,可利用这一原理来降低能源的使用率[7]。

3.5对水资源实施充分利用。

绿色节能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环节,都必须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为节约施工中、建筑使用期间水资源的使用总量,应该在建筑内装置相应的污水回收、处理设施,以便实现水资源的反复循环使用,降低水污染的实际程度,并促使人们增强维护水资源的意识。经设置屋面雨水储蓄、回用设施系统,能很好地处理建筑中形成的污水,让原先直接向外排放的水得以二度充分利用[8]。

3.6对太阳能进行利用。

太阳能被归属于新能源的范畴,同时它也是天然能源,具备相当可观的绿色运用效应。为此,绿色节能型建筑势必注重对太阳能进行利用,一般会在屋顶位置装设合适的光电板,用以集蓄太阳能源,然后供房屋内部使用。此种做法可将节省能源做到最大程度[9]。特别是冬季时段,合理普及太阳能技术能向人们供给暖气、温热水,使人们生活中相应需求得以满足。

4结束语。

基于低碳经济引领下的房建工程设计工作,需要时刻遵循环保、节能、绿色的理念指导思想。与传统房建技术的运用情况比较,绿色节能型的施工技术及设计工艺具备突出的实践优势。在我们国家倡导低耗节能的大前提之下,房建行业需注重更新施工技术与相关设计工艺,积极调整团队建设情况,以更好地达到现代绿色施工的各种规范、标准。总而言之,绿色建筑工程在其规划阶段就应综合考量节能降耗方面的各种因素,科学引用绿色节能技术、材料、工艺,继而实现能源资源高效运用,并打造出更多环保宜居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张宏,张莹莹,王玉,等.绿色节能技术协同应用模式实践探索―――以东南大学“梦想居”未来屋示范项目为例[j].建筑学报,(05):81-85.

[4]王春燕.现代建筑施工中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j].智能城市,2017,3(05):154.

[8]闫佳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创新技术应用以及节能环保方法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50+95.

圆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探究建筑工程论文

摘要:文章对工业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筒仓结构滑模施工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且对滑模系统的构成,滑模施工要点作了重点阐述。

1.工程基本简介。

山西蒲县宏源煤业集团500万,年重介选煤厂四个内直径18m钢筋砼原煤筒仓,一个内直径18m钢筋砼中煤筒仓,三个内直径18m钢筋砼精煤筒仓。八个仓壁厚都是300mm,筒体高47m,仓顶采用锥壳型顶,锥壳高3m;仓上建筑为5.5m高门式轻型钢结构,彩色压型钢板维护的皮带机房。

2.总体施工方案的确定。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基础部分采用常规竹胶板模施工,筒壁部分主要为圆形竖向型结构,非常适合滑模施工,根据公司滑模机具情况,采用单平台液压滑模系统。锥壳施工采用降滑模平台作为支模操作平台进行封顶;仓上门式轻型钢结构采用现场制作常规施工方法。

3.滑模施工过程及质量监控。

3.1钢筋的绑扎。

钢筋的绑扎速度应与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相匹配,钢筋的接头应错开,在同一截面不得超过钢筋接头总数的25%。对绑扎完了的钢筋随时检查,以防漏绑。注意控制竖向钢筋位置和环向钢筋形状,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3.2混凝土的施工。

3.2.1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在搅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和和易性,掺外加剂时应保证足够的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能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和滑模施工的工艺要求。对混凝土进行见证取样制作试块,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组。

3.2.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和翻斗车;用塔吊进行混凝土的垂直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控制塌落度的损失,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3.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灌注分三个阶段,即初浇初升阶段、随浇随升阶段和末浇末升阶段。砼浇筑前应将模内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原砼面用水冲洗,然后浇2em厚水泥砂浆。砼初浇阶段的灌注高度为700mm,分三层灌注,必须在砼初凝前完成。

(1)正常滑升r浇筑砼的区段划分:每浇筑1.0m高为一区段,每一区段由一个工作班完成,每一工作班固定工人班组负责施工。

(2)栓的分层厚度与浇灌方向:分层厚度300mm,浇灌方向、浇灌始点要由远到近、左右浇筑向后推进。

(3)砼振捣:采用4m长软轴振捣棒,1.5kw振动电机振捣。砼人模时要均匀分布。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钢筋、支撑杆和模板。振捣棒插下一层砼中的深度不得超过50mm,新灌注砼的表面与模板上口之间保持30-50mm的距离,以免模板提升时将砼带起,同时还应留出最上一层已绑扎好的水平钢筋(环筋),作为继续绑扎钢筋时的依据。在灌筑砼的同时,随时清理粘在模板内表面的砂浆或砼,以免凝结,增加滑升的'摩擦阻力。

(4)末浇阶段:当混凝土浇筑至距设计标高差1m左右时,即达末浇阶段,此时混凝土的灌注速度逐步放慢,进行模板准确的抄平、找正工作,最后余下的混凝土一次浇平。

3.3模板滑升过程可分初升、正常滑升和末升三个阶段。

3.3.1当滑升模板组装完毕验收后。

混凝土在初凝前分2-3层浇筑600-700mm高。当底层混.凝土达到出模强度(01-0.3mpa)时,即试升50mm左右。此时,监理工程师要协同施工单位全面检查液压系统和模板工作情况,检查内容包括模板平整度、接缝、标高、轴线位移;提升架、围圈有无变形;操作平台有无变形、扭曲等异常情况;支撑杆有无弯曲和位移;千斤顶工作情况、油管有无漏油、是否畅通。检查调整至无异常后,再浇筑200-300mm高的混凝土,提升200-300mm,进入正常滑升阶段。

3.3.2滑升速度视混凝土凝结时间和出模强度而定。

出模强度通常采用指压法进行检查,用手指按压出模的混凝土表面,基本按不动但留有指印时强度比较适宜。在正常温度下,滑升速度宜为150-300mm/h。两次提升高度为1-2个千斤顶行程(千斤顶每个工作行程30-35mm)。

3.3.3末升阶段。

模板的末升是配合砼的末浇进行的,其滑升速速比正常滑升时稍慢,砼末浇完成后,应继续滑升,直至模板与砼脱离不致被粘住为止。

3.4混凝土的保护及养护。

为防止浇注上层混凝土,而污染下层混凝土的面层和保证表面保湿,混凝土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或刷养护液。

4.1模板滑升中水平度及中心点的观测与控制。

千斤顶的升高值测量采用在每根支撑杆上每隔0.5m距离左右即抄一水平标高,并在每个提升架上固定一与支撑杆平行的小刻度尺,利用刻度尺量取支承杆上的水平标志与小刻度尺的距离,即可掌握各千斤顶的滑升标高。

要求各千斤顶间的最大高差不得超过50mm,相邻两提升架的千斤顶之间的高差不得超过10mm,如发现超过上述数值,可以最高的一个千斤顶为准,将其它千斤顶均升至同一高度。

使用经纬仪在筒仓四周观测垂直度,水平用抄平管控制;每4小时观测一次。

4.2滑模施工中的停滑措施和施工缝的处理。

滑模施工中因施工需要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连续滑升时,采取如下停歇措施:

4.2.1停歇时。

混凝土应浇灌到同一水平面。

4.2.2停歇中。

模板每一个小时提升一个行程,直至模板与混凝土不再粘结为止。

4.2.3停滑时。

要特别注意及时清除粘附在模板内表面上的混凝土和砂浆,并刷油保养,以减少重新滑升时的摩擦阻力。

4.2.4灌注混凝土。

停歇时间超过2小时,即做施工缝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1)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即混凝土强度达到12kg/cm2以后)继续灌注混凝土前,应清除表面松动碎石和软弱混凝土层,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

(2)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浮锈要清除干净。

(4)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4.3预埋件、预埋钢筋和预留孔洞的埋设及留置。

在本工程滑升模板施工时,有较多的预埋件、预埋钢筋及预留孔洞等,为保证其位置的正确和避免遗漏,施工前绘制出预埋件、预埋钢筋、预留孔洞等的平面图,标明型号、标高、尺寸、位置、数量,施工时,由专业技术员负责管理,专人安装。

4.3.1预埋件的埋设。

预埋件点焊在构筑物的结构主筋上,若预埋件落在结构主筋间距的空挡上,在预埋件安装部位加一段钢筋两端绑扎在附近的结构主筋上,再将预埋件焊在钢筋上。预埋件的埋设必须牢固,距离滑模模板应留有2-3mm的空隙,待模板滑过后,立即清除表面的灰浆,使其外露。

4.3.2预埋钢筋。

由于本工程在滑模施工时,雨蓬与筒壁相连,不能同时向上滑升,所以采用二次支模施工的方法。即按设计位置预留钢筋,模板滑过后将钢筋拉出。

4.3.3预留洞口。

本工程预留洞口有二种,即门、窗洞口及仓内漏斗施工洞口。

(1)门窗洞口的留设,按照门窗设计尺寸做好衬框,安装时用钢筋将其固定,灌注砼时在衬框两侧同时进行,以免其受力不匀而移向一侧。

(2)小洞口的留设:小洞口按设计尺寸用木板钉盒子,用螺栓固定在钢筋上。

5.1砼的配料与搅拌。

(1)砼材料的配合比由一工作班的值班技术人员在搅拌机旁边挂牌公布。

(2)为保证砼材料计量准确,提前对电子秤进行校对。

(3)砼入模采用人工翻锹入模。混凝土入模后按照技术员的脚底要求振捣,做到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有气泡、不再泛浆为止。

5.2纠偏即纠扭工作。

在滑模施工中,为了防止出现倾斜事故,要随时检查千斤顶的升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随时观测建筑物的垂直度,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5.2.1调整平台高差。

以倾斜方向一边的千斤顶的标高为零点面,向倾斜方向逐步增加各千斤顶的标高值,使操作平台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其倾斜度的最大值不得超过模板的倾斜度),然后模板继续滑升,至建筑物的垂直度回复正常时,再把操作平台回复水平。

5.2.2倾斜不太严重时。

调整砼的浇筑方向和顺序,即从平台倾斜方向相反的一边为浇筑始点,把倾斜逐步纠正过来。

5.2.3垫楔形片。

在千斤顶下加垫楔形片,使操作平台在继续滑升过程中向反方向倾斜,把垂直偏差调整过来。

当出现扭转时,采用下列纠扭方法:

(1)浇筑砼时,使其灌筑方向与操作平台扭转方向相反。

(2)利用倒链一头拉住提升架的上部,一^拉在另一提升架的下部,然后收紧以纠正扭转。

5.3表面缺陷的处理。

5.3.1砼出现的裂纹和裂缝。

对砼表面出现的一般细小裂纹,在模板滑升过后,即用铁抹子压实抹光。轻微裂缝,可剔除裂缝部分砼,补上较原砼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砼或水泥砂浆。

5.3.2蜂窝、麻面、露筋。

将松动的砼清除,用与砼同标号的水泥砂浆修补。

5.3.3穿“裙子”现象。

当模板一次滑升过高、灌筑的砼每层太高、模板倾斜度太大,或由于振捣砼的侧压力大而模板的刚度,调整模板的倾斜度,控制模板每次提升的高度。

5.3.4局部坍落。

模板在开始提升时,砼尚未达到出模强度即进行滑升或在滑升过程中,滑升速度太快,与砼的强度增长速度不相称等原因引起。出现这种现象后,暂停滑升模板。已坍落的砼及时清除,补上比原砼标号高一等级的砼。

6.结语。

从现场完成的实物来看,简仓外观平整光滑,色泽反差小,无大的质量缺陷。垂直度、直径偏差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实践证明,熟悉滑模施工工艺特点,施工前进行质量预控,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和控制,是筒仓结构质量和滑模施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土木工程建筑节能重要性探究论文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技术的使用是在当代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过程当中逐渐的成长利用起来的,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健全,在实际的应用发展过程当中依旧存在着与国外同期技术较大的实际差距,并且在我国的实用发展过程当中并不是非常的乐观。

1.1缺乏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全面认识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与世界建筑的发展史相比较只能够算是其中的一个微小的分支而已,在我国建筑产业的成长过程当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相关建筑产业也逐渐注意到了国外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国内建筑业相关的建筑人员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认识不够,态度不够谦虚,往往依仗老一辈的施工技术夜郎自大,最终造成了相关的承建事业单位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全面认识。

1.2应用范围相对有限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开始有上世纪末,到目前为止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节能技术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应用范围还是相当有限,主要是集中在外墙保温材料。门窗和屋面等环节。由于实际现状的制约,我国相关的承建技术单位在节能技术的使用方面就出现了相对真空状态,这就限制了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3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的实际应用实际上与我们的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我们对于节能技术的使用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都需要进行相关管理体制的制定,由于管理体质的疏忽,往往会造成技术使用上的漏洞。所以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具体实践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专业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需要有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保障。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节能措施的使用使我们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建筑节能措施的实际应用不应该局限在某一个概念。只有强化建筑人员对于建筑节能措施的认识,改善其对于建筑节能措施的实际看法,通过国家的正确领导,以及正确的使用建设技术及方法,才能够有效的发展下去。

2.1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管理现在首要的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促进建筑节能的体制,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督和鼓励政策,使建筑行业得到规范,政府根据节能标准,逐渐加快法律体系的完善,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制度,从而能够加强建筑节能的监管,使能源消耗得到改善,加快了建筑节能技术建设的进程。

2.2建筑节能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建筑使用的主体是现代生活的人类,所以在使用建筑的过程当中要想解决建筑节能的问题,就要从每一个人的节能意识的挖掘做起。只有提高了当代生活人均的节能意识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一昧的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只会使建筑物节能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劣质。所以提高人类节能意识,加强建筑施工质量才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

2.3对于建筑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提高建筑物的建设施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实际上是相关的建设人员进行施工建造的,要想提高节能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就必须提高相关人员对于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主业知识的掌握,只有提高了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才能够使建筑中节能技术措施的应用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

2.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必将进一步增强,节能技术的推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能降低建筑物的综合性能和舒适度,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水平。

3、结语。

承建事业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的发展以及应用在国家的基础设施发展建设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严格的按照标准执行合理的节能技术措施,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节能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实际应用。只有不断的改善技术、注意细节才能真正的做到建筑的节能应用。

土木工程建筑节能重要性探究论文

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不仅带动了我国建筑市场的火热,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有力的支持。但是,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节能减排设计,则将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绿色环保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土木工程建筑节能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还能够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q因此,本文针对土木工程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今后土木工程建筑节能设计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

土木工程建筑节能重要性探究论文

目前,能源问题短缺是人类面临的严峻生存问题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而建筑能作为能源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种能源,如何正确的对土木工程的方案进行合理规划,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已经成为节能的重点。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物质基础,建筑节能的枯竭是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建筑能源,节能减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筑节能的概念及意义。

土木工程过程中的建筑节能即在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应用节能减耗的理念,并且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节能的施工技术。另外,在建筑工艺,材料和设备的选择方面,也要以节能作为首选条件。通过设备与技术的结合,对建筑结构进行隔合理设计,提供其保温及隔热性能,提高空调制冷和制热的效率,通过各种举措加强建筑物内部用能系统的稳定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保证建筑内部基本供热的情况下,减少由于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系统以及热水供应等方面的能源消耗。换言之,所谓的建筑节能,就是在保证建筑舒适度的前提下,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效果良好的墙体材料,以及高能效比较高的采暖供暖设备,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