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教学设计(汇总21篇)

时间:2023-12-26 18:21:08 作者:文轩

教学计划的执行需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借鉴一些成功的教学计划范文,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教版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1.知道速度的概念。

2.理解平均速度是用来粗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重点:平均速度的计算。难点:设计实验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所示是童话中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同时起跑,比赛谁跑得快。由于兔子的骄傲,在比赛进行中睡了一觉,乌龟终于抢先跑到了终点。

那么:这段路程中谁的平均速度大?为什么?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自主阅读教材p2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利用如图所示中的器材测量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定它的路程和时间,然后利用公式v=st计算出小车的速度,这是一种间接(选填“直接”或“间接”)的测量方法。

2.请结合教材p23实验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v=st。

(2)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片。

(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4)实验步骤参考教材p23的步骤。

(5)实验注意事项: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价值。

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幻灯片演示课件。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它们有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

(出示课件)小牛,小象和小熊是好朋友,但是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

小牛:4分钟跑280米。

小象:4分钟跑240米。

小熊:3分钟跑240米。

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谁跑得快?(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小动物,比较谁跑得快?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1、全班交流:

1)比较小牛和小象,小象和小熊,谁跑得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比较小牛和小熊,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

方法一:在相同时间内(1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

240÷3=80(米/分)。

7080小熊快。

方法二:在相同时间内(3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

人教版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1.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

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

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

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

a.在高空静止不动b.相对于地球静止。

c.相对于月亮静止d.相对于太阳静止。

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9:5b.3:2c.2:3d.5:9。

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5.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

c、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

6.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a、6m/s;b、8.3m/s;c、7.15m/s;d、7.75m/s.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

9.如图,司机小李看到路旁路牌标志,标志中的“40”表示。

则小李由此处到图中路牌标志地点。

最快需要小时.。

到达20m处(s)到达80m处(s)到达100m处(s)。

王小兵2.38.912.2。

刘磊2.48.311.8。

周伟2.58.411.4。

14.研究蚂蚁爬行的平均速度。

(5)写出实验报告.(除了对结果作出报告之外,还应总结研究方法、感受,以及此项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包括其拓展应用)。

15.野兔在草地上以18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45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至少两种方法)。

参考答案:

13.。

王小兵8.79.16.1。

刘磊8.310.25.7。

周伟810.26.7。

14.略。

t2t1,所以秃鹰不能追上野兔.。

所以秃鹰追不上野兔.。

方法三、秃鹰要追上野兔,最小的速度为:

v3=(s1+s2)/t1=(110m+50m)/2.8s=57.1m/s。

v2。

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四年级“数与代数”的部分内容。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求速度这个问题学生并不陌生,可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速度”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速度”的感知是模糊的,没有形成模型,是需要经过学习逐渐明确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开始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本课的始终。在导入新课这一部分,我结合亚运会这一特殊情境,通过运动会上跑步比赛输赢的计算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比快慢的多种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路程、时间都不相同时,又怎么比呢?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带着疑问自然地进入新课,又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伏笔,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我们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那种愉快。因此,我在最后的练习中,也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体现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理念,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反思本节课,觉得在很多细节的地方还需要仔细琢磨,特别是引导学生对于“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力度明显感觉不够。应该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感知速度的快慢。然后在引导理解求出的速度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中概括速度的概念,再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强化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这节课虽然上得不怎么样,跟同行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我自己来说,已经是有很大的进步了,因此我自己也觉得挺满意的。当然,不足之处还有待改进,我会加油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课时:1。

教学准备:让学生带软尺。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

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

2、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二、分组测量。

1、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2、问题:(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6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6米”?

(4)教室门2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三、拓展。

为什么?它的体重约1千克500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7页练一练。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学生先分组测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再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学生对5厘米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113克写成用千克做单位的小数掌握得不好。还要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教学设计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第六课时《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是继《面包发霉了》之后的又一项对食物进行探究的内容。本课是在对霉菌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

科学概念:通过观察活动,知道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从而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新鲜食物与腐败变质食物的观察、比较、研讨的过程。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学会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能够从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入手,理解储存食物的方法及科学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真细致地观察,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自己观察所得和想法。使学生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关注身边的科学,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活动,知道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和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的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并掌握食物储存的方法及科学道理。教学准备:

学生小组观察用品:鲜肉、变质肉、腊肉、真空包装食品、各种新鲜。

食物和变质食物若干、食物罐头、卫生手套、广口瓶、培养皿、各种食物若干。

一、创设情景导入:

1、播放急救车的声音,讲故事《危险的食物》。

2、提问: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是吃了变质的食物造成的,食物放时间长了变质了等)。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教师板书:食物变质)。

1、学生思考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观察方法来分辨出哪一块是新鲜的哪一块是变质了的。

学生回答可以怎样去观察: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去感受两块肉的不同。其中一块肉已经腐败了,可能带有很多的细菌,我们怎么来观察这些腐败的物品呢?大屏幕出示观察的方法和活动纪律要求。

2、小组进行观察活动。

根据实验单说说自己都发现了哪些有关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信息?分小组回报观察的结果,没有总结到的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进行总结。

3、大屏幕总结出我们观察得到的信息。

4、学生说说你知道的吃了变质食物的危害。教师总结。发霉变质的食物对人体有害,所以变质的食物一定不能吃。

(二)、师生交流,探究食物变质的原因。

1、从上面的观察活动中我们可以得知,食物很容易变质。在上节课的四块面包的实验中,哪块面包上的霉长得快?(滴水的、敞开放在高温处的)。

2、你从实验中发现上的微生物在什么条件生长得快?

3、师生共同学习,阅读教材第55页中的小资料。

4、提问:食物变质是由什么引起的?微生物生存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微生物生长需要空气、水分、温度)。

三、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1、出示一块腊肉,师生共同说说腊肉的制作过程。提问为何能保存很长的时间?(控制了水分)如果我们控制了微生物生长的其中一个条件,我们就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把标题补充完整《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3、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汇报,总结出储存食物的方法:控制水分的是晒干法、腌制法。控制空气的是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比如牛奶,香肠,罐头。(边汇报边板书)。

提问,有没有控制温度的呢?学生很容易得出把食物放进冰箱里面,速冻水饺速冻抄手等,得出冷冻法。

小结:只要控制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就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四、拓展,课堂小结:

1、谁来说说无论我们用哪种方法来储存食物,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生活中除了采用控制温度、水分、空气的办法来保存食物外,还有别的办法吗?板书(灭菌法和使用防腐剂)并强调使用防腐剂有害健康,须谨慎使用。)。

2、现在我有一条新鲜的鱼,你给我想个办法来储存一下,让它变质的速度慢一点儿?

3、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大屏幕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4、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几种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并思考这种包装的科学道理,采集包装上的信息。

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教学设计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是以学生的观察比较活动为主线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以观察―比较―归纳―综合为重点。从新鲜的鱼干与腐败的小鱼之间的观察比较活动入手,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观察比较活动。并且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发现平常未能发现的秘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和综合并形成科学概念。使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科学的习惯。

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方法的培养。由于对腐败物品的观察是学生从来没有接触的。因此,在观察腐败的小鱼的.活动前,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观察?”虽然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甚至还不符合实际,但这都是学生在思考后所得出来的,都经历了一个想的过程,对此我进行适当的鼓励。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表格,这样学生就会想到综合用感官去进行观察,使已有的知识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上。这样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益处的。这也正是科学课所追求、所期待的。

在教学中使学生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产生推测――对自己的推测进行验证(观察、比较、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将所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教学设计

3.在今后的阅读中加强训练,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例话,了解为什么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怎样才能做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

(书报杂志多,需要懂得的知识和了解的信息多,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得到急需的知识、信息,就必须学会用较快的速度进行阅读。

要做到阅读有一定速度且读后有新收获,一要看得快,由一字一句地读,变为一句、一行地读,一目几行地读;二要想得快,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及时归纳、概括文字说的是什么。)。

二、回忆本组课文的教学,谈自己用较快的速度进行阅读的做法、收获和体会。

三、读自读课本中的《成岗和挺进报》,教师统计一下每个同学用了几分钟,并交流一下读后的收获。

四、谈谈今后自己怎样加强这方面的阅读训练。

人教版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二、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2)巩固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

三、实验器材:秒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四、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1、检查器材,并将器材按装置图放置,把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

制在20度以内),小车放于斜面顶端a点,弹簧片固定在斜面下端c点,测出ac段的距离s1记录于表格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读出时间为t1,同样记录于表格中,利用公式v1=s1/t1计算出v1记于表格。

2、将金属片放于b处固定,重复步骤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同时将ab之间的s2、t2和计算出的v2记于表格。

3、利用s1-s2=s3,t1-t2=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t3,算出bc之间的`s3、t3,再用v3=s3/t3算出v3记于表格。

4、比较v1、v2、v3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收拾整理器材。

五、记录和结论:

记录:

六、反思与拓展。

两次测量所取的路程相同或不同,小车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团结勤奋勇敢求实。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教学设计

1、让学生初步认识提高阅读速度的意义,由前几课学习中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阅读的材料很多,有时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搜寻我们要的材料,这就需要阅读的速度快,这样就能获取较多的知识和信息。

板书:题目。

二、阅读例话。

1、默读自学:画出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要求。

2、在小组内结合自己阅读时的例子和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3、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三、快速读下面短文,边读边思考,读后回答问题。

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很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

过了一会儿,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孩子说。

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地说:你这么小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叹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四、总结。

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我们不断地这样练习,一定能逐步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会同步提高。

人教版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钟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简单,木块、斜面和小车,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到铁片上时能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

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后半程、总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物理计算的步骤.

教法建议。

用实验法教学,观察实验仪器,看各部分的在实验中的作用,并分析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该物理量,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对应着哪步的测量结果.

要分小组做实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小组可以有发令成员,负责使小组各位准备完善后统一进行实验.有手持小车准备实验的成员,当听到发令后进行实验,有记录成员,当小车到达铁片时,听到撞击声就记录钟表所用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中,三个成员共同完成本实验.

还可以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中使用其他的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只要能完成测量平均速度的目的就可以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对于实验器材可以自行选择.

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如果用停表计时,可以用教材中的表格,如果用钟表计时,应当将运动时间改为三个栏目“计时开始、计时结束、运动时间”,再分别计算出运动时间.

对于时间的测量,应当进行适当的练习,经过几次实验,时间就会测得准确些.

一.实验指导。

小车的坡度要很小,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就会较长,测量时间增长,最后结果的误差就会减小.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间,测量出斜面的总长,则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距离都可以得到.

二.表格设计。

提供一个表格供参考。

计时开始计时结束运动时间。

s1=t11=t12=t13=v1=。

s2=t21=t22=t23=v2=。

s=t=v=。

三.实验过程辅导。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实验器材可以让学生说明,指出长度、时间的测量可以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而速度测量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所以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由公式也可以看出实验器材是钟表和刻度尺.

平均速度测量,实验难点是计时结束以听到撞击声为准,即听到声音的同时记录结束时刻,注意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时刻是结束或开始时刻在时间轴上的位置,而运动时间是这两个时刻之间的在时间轴上的长度,所以表格中的t13=t12-t11,t23=t22-t21.

平均速度的计算,注意物理量的对应,.而决定不能认为,可以让学生分析两个问题以加深理解:

1.某运动过程中,行驶的路程前半程的速度是10m/s,后半程是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2.某运动过程中,前半段时间行驶的速度是10m/s,后半段时间行驶的速度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对于问题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对于问题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教学设计

课的引入做了如下改进:

1、没有给学生准备任何观察的材料。

2、设计了四个问题,让他们展现思维的火花。

教学课例:

问题一:我们学习速度这个物理量,它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同学们对速度似乎了解的很透彻,假如你骑自行车上学,你一下子超过了行人,你比他快;马路上的小车一下子超过了你,它比你快。似乎快慢是必然的,实际.......对他们快慢的比较在你的大脑里经历了一系列思维判断后得出的。请问:你知道你是怎么比较它们快慢的?(学生基本上是瞠目结舌,这个问题已经紧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思考了,教师不做任何解释)。

决)。

问题三:假如在我们学校运动场上400米的冠军和奥运会上马拉松的冠军,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又该怎么比较?(学生根据问题二的结论,要求教师给出他们运动的时间加以比较。教师给出时间让学生计算,然后归成两类)。

得多。

恳请诸位批评指正。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另,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讲清讲透是不可能的事,使学生心理上自动接受并运用,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分挖掘书本的素材,如图像、表格、数据;尽最大努力搜集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重视加速度的概念;采用演示、类比、比喻等一切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习物理的兴趣。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向心力概念的引入。

一、向心力:

(一)让学生讨论汽车急转弯时乘客的感觉.。

(三)演示实验:做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绳的拉力作用.。

(四)让学生讨论,猜测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探究?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索性实验.(用向心力演示器实验)。

演示1:半径r和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质量m的关系.。

演示2:质量m和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半径r的关系.。

演示3:质量m和半径r一定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

给出进而得在.。

(五)讨论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

(一)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二)讨论匀速圆周运动中各个量是否为恒量:

探究活动。

感受向心力。

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做圆周运动的橡皮塞甩出去,碰到人或其他物体.。

加速度教学设计

前一课时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学生学习了用比值法来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快慢(位置变化快慢),可以让学生回顾引出速度概念的过程,用类比方法迁移到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概念学习中来,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快慢的区别很难分清;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更给学生形成和理解加速度的科学概念带来了难度。

教师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运用科学思维,萌发并提炼出科学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进行探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引出加速度的概念。然后从公式和图像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通过对生活中加速度和速度概念分析对比,加深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本课时教学的设计流程是:学生主观感受(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提出问题—发散类比—拓展探究—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论证。

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通过有趣的实例体会加速度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数据表格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由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重要性及其关联性,应引导学生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加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它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向同学们强调两个问题:第一,速度、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也不一定大,还要看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第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暂时回避几个问题: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求过高的理解,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1)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公式求质点在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加速度。

2.能力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懂得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a与r及、v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任何一个结论都有其成立的条件。

1.重点: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大小a=r2=v2/r,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变,方向在时刻改变。

讲授法、归纳法、推理法。

1教材处理。

1)重点。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观念,明确它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2)难点。

运用向心加速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释有关问题.

3)疑点。

怎样进行多因素影响的分析?(控制变量法,可以略讲)。

4)解决办法。

充分利用实验说明问题。

充分利用推理说明问题。

5)栏目处理意见。

48页的思考与讨论可作为本章的引入,

50页的思考与讨论是本节的难点,不作为重点,引导用极限思想进行处理。

(1)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首先要领会它的方向指向圆心,可以用动力学的观点进行理解,但要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去网站查阅向心加速度的几种推导方法或老师给向心加速度推导方法的资料,指导他们学习和领会.

3学习资源。

由于三角形aob与矢量三角形相似,所以可以由此推导出加速度的。

当线速度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当角速度w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会计算向心加速度,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推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例的讨论,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向心加速度关系式的推导,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结合数学方法推导得出结论这一过程的学习,提升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探究问题的品质和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重点。

难点。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复习匀速圆周运动,提问:匀速圆周运动的匀速指什么?

学生大小不变。

教师指出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依据牛顿运动定律,必然有加速度。提问加速度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又如何计算?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演示地球绕太阳的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受力;演示光滑平面,小球在细线作用下绕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受力。

教师通过例子,说明有力拉着物体做圆周运动,这个力产生了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力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故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

教师向心加速度是一个矢量,方向指向圆心,大小如何计算。

《速度》教学设计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教学设计

能通过多种感官参与的对比观察,了解新鲜食物与变质食物的不同特点。并通过讨论归纳出食物变质的原因及减慢食物变质速度的方法。

1、能对观察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综合。

2、知道引起事物变质的原因,从而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3、使学生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关注身边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身边科学进行探究的意识和兴趣。

2、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学重点:理解食物变质的原因,寻找储存食物的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各种储存食物的方法及依据。教学准备:

老师:一条腐烂的鲫鱼,一条鱼干,几个塑料手套,ppt课件。学生:每人一条变质的小鱼,一条鱼干,卫生手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灰太狼和喜羊羊的图片,询问学生他们喜欢吃什么?学生答吃羊和草的,老师知道大家都有喜欢的美食,老师喜欢它(出示鱼的图片)。

生:放冰箱里。师:为什么?

生:不会变臭,能延长鱼的保鲜时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怎么样?

生:每个人拿出自己准备的腐烂的鱼和新鲜的小鱼干。师:那么咱们来一起说一下吧科学的方法有哪些呢?生:眼睛看,鼻子闻,手摸。(一起答)。

生:看到烂鱼的鳞片掉落,变成绿色,有很难稳的臭味,摸起来很软。鱼干闻起来的味道很新鲜,摸起来很硬,(师追加为什么很硬。生答没有水分了)(这些汇报大约是十个左右的孩子回答的)。

师:ppt出师问题腐烂的小鱼和发霉的面包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在什么情况下更易发生变质)。

生:在高温,在有水,在有空气的地方更易变质。(多个学生回答)师:板书温度。

水分空气。

师:(出示55页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让学生读一遍。生:水分。

师:好了咱们学习植物的时候知道了如果把南方的银杏树挪到北方来,它能活吗?生:不能。

小结:所以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控制(三个条件),就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二、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应用:给你一条新鲜的小鱼,你能用几种方法储存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同学都是留心生活的小能手,咱们同学多留心以下生活,看看我们的妈妈是怎么将食物保鲜的,这是老师给你们留的家庭作业。

板书:

空气。

水分。

温度。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会解答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2、对于向心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二点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第三点是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3、让学生充分讨论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速度的教学设计

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情景: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

2、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3、再出示: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

4、师说明:也可以这样写。

5、让学生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

6、汇报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7、练习: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体讲评。

二、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1、出示例3情景图。

2、让生独立解决第(1)(2)小题。

3、出示:

(1)802=160(千米)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

(2)280=160(千米)。

4、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5、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速度时间=路程。

三、深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出示练习八第8题情景图。

2、让生独立解答,全班讲评订正。

3、让生思考讨论:(1)(2)题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展示成果: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

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

四、巩固练习。

练习85、6、7、9。

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五、总结交流,汇报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