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孔子做老师的心得(通用17篇)

时间:2023-11-09 21:26:32 作者:书香墨 优秀孔子做老师的心得(通用17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于某一具体事物或经历的感受和思考的呈现,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学所悟。以下是一些值得学习和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提升。

孔子老师讲话心得体会

孔子老师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言行举止一直受到后人的推崇和学习。他的讲话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我有幸在一场关于孔子老师的讲座中,亲身听到了他的讲话,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被孔子老师的讲话所感染的是他的谦逊。在讲话之前,孔子老师并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和我们一起平等地坐在一起。他说:“吾日三省吾身,早上醒来时,问自己是否努力学习;一天过去时,问自己是否有所进步;睡前闭眼时,问自己是否有过过错。”他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谦卑的位置上,并且提醒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不断进步。我深受启发,感到只有保持谦逊的心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其次,孔子老师讲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人之初,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才走向了恶劣的方向。他鼓励我们要坚信自己的善良,并且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影响他人。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告诉我们知识和行动不如喜欢和快乐来得重要。这些话语让我感到,只有保持乐观的态度才能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第三,孔子老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教书育人是至高的职责。”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的根本途径。他还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个教育理念。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从而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能让他们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给我带来启发,让我明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

第四,孔子老师在讲话中提到了待人处事的原则。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要求我们善待他人,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愿意经历的事情。他还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他强调了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真诚相待的重要性。这些话语让我深思,教会我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最后,孔子老师的讲话中流露出对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热爱。他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认为钱财对于君子来说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用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帮助他人。他倡导君子应该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为社会做出贡献。他的这些话语启发了我,让我明白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应该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去。

总而言之,孔子老师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谦逊、乐观、教育理念、待人处事原则以及对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热爱,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我相信这些智慧和启示会一直指引着我前进,让我成为一个更好、更有影响力的人。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

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

"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

"真正的教育是教心"。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虽然孔子自己未提出"大教教心"这样的说法,但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培养"圣人之心"正是朱熹为什么从事教学的根本理由。真正的教学是从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

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圣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先祖,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用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

《学学孔子当老师》读书心得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向来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弟子,他所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什么呢?《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告诉我们——学习孔子的教育艺术:诚实守信、以身作则、约之以礼、重视自省、终身学习、诲人不倦、一视同仁、关爱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式教学、学思并重、因材施教、教学相长、重视实践等。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观念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孔子曾对有的学生作过评价: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yan)。(《论语子路》)由此足见他对学生们的了解。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学生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把较为出色的学生分为四个专业: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

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还有很多值得深思学习的思想,如“学而不厌”的终身学习思想,“循循善诱”的启发教学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等,这都是他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如果一味学习外国的教学理念,无异于“捧着金饭碗讨饭”,其实,国外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研究孔子了,我们更应该把孔子思想发扬光大。

何处归去,不如归家。即为人师,不如找个可以归往的精神家园,从中找到一点从容和睿智。与其彷徨、不如寻求传统教育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孔子的教育思想匡正迷离,探索发扬孔子的教育理念,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孔子老师讲话心得体会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言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智慧和修养的气息。最近,我有幸听到了一次关于孔子的讲话,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对这次讲话的心得体会。

首先,孔子老师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他的讲话中,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仁爱的人。他通过引用生动的例子、表述深刻的理论和提出具体的办法,向人们传递了他对于教育、人伦和社会治理的思考和希望。他的言辞平实而真挚,令人感触颇深。更重要的是,孔子的讲话充满了人文关怀和道德指引,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关注,对于人们自身修养的重视。在他的言行中,我明白了作为一个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用心指导学生,用真心与人交流,以期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其次,孔子的讲话让我深入思考了教育的重要性。孔子一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育人”与“教育心”两个概念。他认为,教育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他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成为品德高尚、充满智慧的人。孔子还提出了教育心的观念,即教育者要以心去感受学生的需求和痛点,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适度的指导。这种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教育理念,使我明白了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品德品质和能力,并放飞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孔子的讲话也让我深思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孔子提出了君子治国和大同世界的理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有贤者和君子。贤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德行和才能,善于执政,善于治理,能够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而君子则应该具备仁爱之心,能够关心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尊重他人并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并最终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孔子的观点使我深思,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有适当的制度和政策,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具有高尚品德和智慧的领导者,他们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引导人民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最后,孔子的讲话让我意识到教育和治理都离不开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孔子一直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自律,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无法管理好自己,就无法管理好他人。他的观点使我深思,一个教育者或领导者,首先要先修炼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学识水平,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个人的修养也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和指导,在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总之,孔子老师的讲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的思想和言行让我明白了教育和治理的意义和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将以孔子为榜样,以其言行为指引,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努力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才能的人。同时,我也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和帮助身边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学孔子当老师》读书心得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形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通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应该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读书心得,对待学生,教学方法,启发式,工作者。

《学学孔子当老师》读书心得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形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通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应该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

20xx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孔子是一位非凡的老师,他能够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因为如果不分析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笼统地灌输道德、知识和学问,就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孔子只是坐在家里学习,没打招生广告,却有很多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他的身边。是什么力量所感召?想想我们现实中有的老师为了带生挣钱,却不则手段…忽略了很多平凡普通的孩子…我们应该是干一行爱一行,你们要向孔子学习,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育要促进青少年的协调发展。首先,学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人。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能够从思想上宽容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改正错弥补不足。学生的发展潜能是不可估量的。要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可以培养和塑造的个体。其次,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不论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活动过程。我国的教育方针所指的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全面、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体现学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再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生,通过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也才能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即便是学富五车,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学问,尤其是教了那么多学生之后,在颠沛流离中卖力求学,近50岁攻克天书《易》。所谓"教,然后知困"。学生不仅明白什么叫谦虚,而且立志与老师一样好学上进。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学"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没有渊博的学识,交给学生什么?如果教师拥有丰富的学养,哪怕没有孔子及弟子的"从游之乐",也能存天地于心中,讲出学生喜欢、爱上的课来,让学生养成近乎天地的浩然之气。

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教学中倡导"有教无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正确地认识学生,因材施教。孔子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1、诲人不倦:其本质内涵是教学双方的"心意"——诚意和正心。孔子认为对于颜渊式"听话"肯学悟性高的学生,应以最大的耐性去教,这样的师生互动,才能体验到教学的幸福。而于原壤式的"朽木"则不用雕琢,对他们的教育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由此可见,教师要把有限地教学精力,投放到有收益回报的学生身上,而别一味的付出。

2、因材施教: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

3、教学之恋:孔子对教学一往情深,"孔子式的爱情"是指对教学的无限爱恋,他痴恋着教学,教学也没有辜负他的痴恋。孔子所以成为圣人,是他终身对于教学的坚持,是一种信念的支撑。倘若有幸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饱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那是至高境界,做教师的终极命运。虽不能及,我心向往之。

身为教师,必须具有成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有的时候我在那里想教师的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是培养人才,还是首先培育人?是要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突出的人才,还是努力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学会发展"?我们关注学生学业的发展,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然而我们对学生成长的精神需求又有多少关注?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学生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却越来越小。面对望子成才的父母们的拳拳之爱,学生心理的"沙漠化"日益扩大。他们需要成长的空间,他们有强烈的精神需求,渴求成长的体验、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慰籍。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我们要学孔子的精神:潜心自己的事业,用纯净的良心成就一份责任,用艰苦的跋涉让教育多几份人性和温暖。真的希望素质教育不再是浪漫的影像,而是真实的栖息;学校教育能应抹去追名逐利,呈现出生命的润泽。在我们教师真诚的微笑里,蓄满教育的阳光,让我们一起蹲下身子,弯下腰杆,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吧!

致孔子老师的一封信

您好!

首先我以晚辈的身份向您致敬,请恕我未以鞠躬礼向您问候,也许您不知道,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您所处那兵荒马乱的时代,忘告诉您了,春秋战国时的那阵刀光剑影,纵横之说,早已编进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国是很稳定的,你瞧,中国今年的gdp不是跃居世界第二了吗?哦!您老是不知道这些弯弯曲曲的“小蝌蚪”的,gdp就是你们说的财政收入,现在不是流行穿越吗,我时常想,要是您能顺着时空隧道来到现代,屈尊让我见识下您的风采,那该多好,好像这压根没有可能性,您是中国的大圣人,而我只是中学生一枚,忙功课都来不及的了。即使你真的肯赏光,来现代做客,当然,与您见面,这等荣耀的好事轮不到我,中国许多知名大学一定都会争先恐后请你去当什吗名誉教授的,给您封一个好大好大的空头衔。

您对中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是我这个中学生浅薄的文化知识无法去形容的,您是一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这不用说,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您可知道,你那些,过去曾被那些愚昧的诸侯王认为是迂腐的东西,在今天成为了21世纪人类寻求的智慧,人类要去您的那个时代,距今2500多年的那个时代,去探索,去发掘,您的智慧,去寻求您思想的真谛,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当今世界上顶尖的人物对你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您是中国人的骄傲,不光中国人知道你的名字,您的盛名远播世界,在国外,所有的汉语学校都以您的名字来命名,孔子学校,中国的骄傲,值得每个中国人去自豪的,中国的传统,中国人传统的思想,中国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在走向世界,中国也会在世界的舞台上更耀眼。

我一个中学生的话或许不能让你彻底信服,在这我在想你传递一条值得欣喜的消息,当今世界上许多专家都认为在研究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同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将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和平、稳定、繁荣、进步的新时代。

许多专家都普遍深信,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这条真理。

现在,我正在全力效仿一个合格的君子,请您不要见笑,我相信我自己,按照你的指示来做,我一定会变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吧!您的思想言论我是深信不疑的。

在月光晴朗的的一个晚上,我发出一封也许你永远都收不到的信件,借以表达我对你的敬意,在最后,我正式以一个正人君子应备的礼节向您致意。

祝您:在我所不知道的世界里过得快乐!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在去年暑假匆匆读过一次,到了寒假,我又拿出这本书认真读了。读后对于孔子的精神世界、为师之道又有了新的认识。孔子——这位万世师表,虽然离我们已有两千多年,但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已经成为中国教师精神的象征。

其次让我们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孔子没有写过专门探讨教学的“论文”,但许多后人相信他有非常好的“教学理论”。钱穆先生曾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职业教育家”。其实孔子还是第一位体验教学之恋的教师,因为所谓“职业”乃是“事业”,是可以视之为生命,将生命寄托于它。我由此觉得,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饱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在教师可能得到的各种生活中,孔子式的教学之恋无疑是境界最高,最让人幸福的命运,因此可以把它看成是教师的终极命运。也许我们无法像孔子那样幸运,但即使是“心向往之”,也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精神快乐。

最后让我们耕耘自己的《论语》园地。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人一个样,各不相同。在《论语》中,孔子是优点与不足、高兴与悲伤、成功与失败皆能尽情释放的“坦荡君子”,学生在其眼中自然不是清一色的“答题机器”。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作为一线中的普通教师,孔子实在令我们仰视,但既然两千多年前孔子已为我们做出榜样,我们定当明白自己的使命,应着力开垦出属于自己的《论语》园地。

《跟着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周勇以质朴简约的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而意味深长地孔门教育场景、故事、细节,追寻着那份令人沉醉的“教学之恋”——在我看来,这种虔诚而热烈的教育情感,正是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最动人之处。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为提高自身素养,暑假里,我特别拜读了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很早就听同事介绍这本书,说它是一本指导教师很好地进行教学的必读之书。

拿到书本,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把本书的写作当成一次旅程,一次纵观古今、横贯中外的关于教育大家的思想的旅行。从他们的酸甜苦辣中印发自己的酸甜苦辣,从他们的教育思想中生发自己关于教育的思考。《论语》是一本后书,可惜我们知道的只有简短的几句,也很少像作者一样能拥有无限的感动而潸然泪下,读书读《论语》读到这个份上,不要说距离我们20xx多年前的古文突然如此生动起来,就是随便哪一本现代白话文也很少有人读到潸然泪下。不过,观看肥皂剧倒是有不少人被编剧赚取了眼泪。单冲这一点,我们就有许多不足。无论什么事情,当你投入了真情,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净化,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把教学当成恋爱来谈,可见对教育的深情。

周勇博士的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本身不是考据式的评点,很自由,很个性化地解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这种写法就是把孔子“人化”而非“神话”。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

本书中记录了梁启超、陈寅恪、章太炎、金岳霖等无论是教育名家还是文化巨人,他们身上多少都具有一些自我张扬的个性,崇尚真理、摈弃世俗的傲气。今天这样的教师太少了,可见报道的也就是被成为“民间教改第一人”的王泽钊、南师大附属中学著名杂文家吴非(王栋生)、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而已。教育可以供个性张扬的教师生存的空间太少了,而个性张扬的老师大多“有一把刷子”,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因为教育的缺乏宽容,窒息了这些有生命力的教师的教育生存环境,实在太可惜了,又怎能渴望教出有个性的学生!

我最欣赏的是“大教教心”这个教育理念。其实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这四个字,而是教育家朱熹时常说起。我们知道孔子一直推崇仁义之道,不仅对他的弟子,还对那些古代君王。透过关于他的相关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一切教学努力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有一颗“仁心”。这也可以说是他的教育“核心”。孔子不仅把自己的“学”传授给学生,而且将自己通过“学”培育起来的一颗“仁心”教给学生。而这“求仁之教”也便成了令人赞赏并流传至今的“孔门之教”的特色。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的这番话,我们都非常熟悉,曾经有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人和做事。而做事也是人的一种行为表现,也就是说,做事也就是做人。我想,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事实上也是对孔子教弟子“学会做人”理念的延续。教育家朱熹就十分欣赏孔子的“求仁之教”,他不仅将孔子称为“圣人”,还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

而孔子的“教心”,并不是教给学生一些毫无生命力的道理,他总是将自己的活生生的对于历史的钻研与理解教给学生,是将自己的对“仁心”的体悟传递给学生,他传给学生的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份真诚的大爱。“孔子葬狗”的记载虽然简洁,却说明老师的“仁心”焕化的一个小小的行为已经成了学生最好的学习实例。

记得翻看《跟孔子学当老师》的前言时,看到这样一句话:“当教师的,如果能收获半点孔子的从教感受来,即可算没有白当一回教师了。这正是我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根本意义所在”。我觉得这句话仿佛有股强大的力量,牵引着我去探寻,关于孔子的教学行为,关于孔子与弟子之间真切的教学交流。

致孔子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做为一位21世纪的中学生,今儿冒昧的给您写一封信。孔老先生,我想爆料一下未来的'你:许许多多的中外人士都久闻中国的孔子先生,也许您认为这些都并不重要,最主要的是您的的思想之花也开遍世间各地,您的这个想法早就兑现了。您知道是怎样把您的思想传开的吗?在您走后,您的弟子把您生前所说的话编纂成了一本书----《论语》,您的《论语》作用可大了:在宋朝,一位叫赵普的大臣晚年刻苦读您的《论语》,每次上朝总是很快断绝案子,他按照您书上的思想去做人,辅助宋太祖治理天下,国家治理得很富强。后人称之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还想请教一下孔老先生怎样调节心态,最近小生老是在因为一件些事而郁闷,举个小例子吧:我的好朋友因为校徽没带,老师叫她立刻去买,但她没带钱。当时我在厕所,她记得我有一个备用校徽,就急急忙忙地翻我书包,整个书包翻遍了,才找到。回到教室,她跟我说明了情况,我很想原谅她,但是我心里还是有个结没解开,望孔夫子能帮一帮小生。

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吧!您可一定要回信哟,我可有个小心锁望您帮我解开呢!

此致

敬礼!

崇拜您的学生:xxx。

20xx年5月1日。

七(7)班。

亲爱的孔子老师读后感

我与我的学生一起阅读了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吴甘霖的大作《亲爱的孔子老师》,读后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通篇所体现的先圣孔子的智慧与其强烈的责任意识。

寒假伊始,在一次餐站时我突发奇想的在全校面前说:“亲爱同学们,假期到了,为了使大家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张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7:30——8:00在学校二楼会议室给大家读一本非常好的小说,就是故事书,名字叫《亲爱的孔子老师》,希望大家赏光参与。”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和电视、球场、宿舍争学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读书中来,参与到“书香校园”建设中来,这也是我的责任所在吧。

应该说效果很不错,在整个阅读前期,以071、072班为主的07级和08、09级个别学生都积极准时来到约定的地点听张老师读书。而我在整个阅读中也收获良多,正如前文所说的我体会到了孔子老师的“责任与智慧”。

说到责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在鲁国当大司寇的时候处理的一件家庭纠纷,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是孔子老师在处理这一对父子矛盾时的所言所行,实在让人佩服。故事的名字叫《教化比拳头更有力》,故事是这样德尔,一对父子打官司,不少官员主张杀了那个不孝的儿子,而孔子却说:“父子打官司是不对的.,尤其是儿子不能告父亲,这样的道理哪个老百姓不知道呢?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归根结底是我们这些居上位的人没有尽到教导的责任。”上帝啊,还有这样分析问题的:两个学生打架,是班主任没有尽到教导的责任,是教育处没有尽到教导的责任,是学校没有尽到教导的责任!然后孔子老师就去处理这件事了,处理的方式是先说教,然后把他们分别关到两个“特意设计”的大牢里让他们自己去醒悟“责任”,后来他们知道了双方应该各自担负的责任:老者的爱,少者的孝。

说到智慧,上文的事例也算是孔子智慧的体现吧。还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然,与其说是孔子的智慧,不如说是孔子悟出或学习到的智慧,孔子学以致用教导他的学生了。故事的名字叫《标准要高,姿态要低》,是孔子讲给学生的晏子的故事:齐景公下令造宫殿,百姓怨声载道,向晏子诉苦。晏子凭其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齐景公,按理来说这是晏子分内之事,没什么了不起的吧。但晏子下面的做法的确让我们这些凡人瞠目:晏子说服齐景公拜谢之后飞速来到工地上,二话不说拿起皮鞭,一遍抽打那些当初要他向国君进谏的人,一边骂道:“国君的地位如此尊贵,修个新宫殿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却拖拖沓沓,再敢这样,我就打死你们!”晏子疯了啊,如果是我等普通人,大多会在百姓面前或学生面前表达出:谢谢我吧!感激我吧!都是我的功劳吧!以后听我的吧,只要跟着我干,我保证你心想事成、愿望实现,荣华富贵应有尽有!而晏子确是:痛“恨”我吧,感谢君王(领导)吧,跟着君王(领导)好好干吧!只要跟着君王干,保证你心想事成、愿望实现,荣华富贵应有尽有!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这两天看了一本书,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题目很吸引人,是华师大出版社大厦书系其中的一本,以前看过其中的几本,所以印象很好,所以读得很快很轻松。周博的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本身不是考据式的评点,很自由,很个性化地解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这种写法就是把孔子“人化”而非“神话”。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还没有机会与作者周勇博士进行本书的交流,而且读了这本书之后,的确很想和他进行一次读书的交流。他把本书的写作当成一次旅程,一次纵观古今、横贯中外的关于教育大家的思想的旅行。从他们的酸甜苦辣中印发自己的酸甜苦辣,从他们的教育思想中生发自己关于教育的思考。《论语》是一本后书,可惜我们知道的只有简短的几句,也很少像作者一样能拥有无限的感动而潸然泪下,读书读《论语》读到这个份上,不要说距离我们2000多年前的古文突然如此生动起来,就是随便哪一本现代白话文也很少有人读到潸然泪下。不过,观看肥皂剧倒是有不少人被编剧赚取了眼泪。单冲这一点,我们就有许多不足。无论什么事情,当你投入了真情,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净化,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把教学当成恋爱来谈,可见对教育的深情。

这本书并没有严格的体例,自由本身就是思想的乐园。如同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有这方面的大气。这其实是作者的自信,不循规蹈矩,不耿耿于怀于考据,活读《论语》,妙解孔子。循规蹈矩难有真情,更难有激情;不耿耿于怀于考据和历史的真实,才给我们自由解读的无限空间和个性的张扬,从而完成了孔子和自我的思想对接。所以,这本书与其说在写孔子等,不如说是写如何从孔子思想中汲取营养,丰厚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跟孔子学当老师》的题目太好了!

写这样的文章需要才气,需要自信。敢于把自己和孔子等名人扯上关系的更需要自信甚至张狂的个性。本书中记录了梁启超、陈寅恪、章太炎、金岳霖等无论是教育名家还是文化巨人,他们身上多少都具有一些自我张扬的个性,崇尚真理、摈弃世俗的傲气。今天这样的教师太少了,可见报道的也就是被称为“民间教改第一人”的王泽钊、南师大附属中学著名杂文家吴非(王栋生)、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而已。教育可以供个性张扬的教师生存的空间太少了,而个性张扬的老师大多“有一把刷子”,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因为教育的缺乏宽容,窒息了这些有生命力的教师的教育生存环境,实在太可惜了,又怎能渴望教出有个性的学生!

梁启超第一次做研究生的导师,上课时,他走进教室,望着天花板,然后突然说:“兄弟我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之后,才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章太炎先生的开场白比梁启超自信的多:“你们来听我的课是你们的幸运。”但是国学大师不能没有学生,所以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也是我的幸运。”

敢这样说话的老师不多,有这样能力这样说话的老师更少。我突然问自己:“兄弟”凭什么当老师?作为语文教师,读了这本书,我实在汗颜,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把《论语》认真读一遍,更不要说读懂,读到潸然泪下!马上要补上《论语》这一课。

致孔子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孔老爷爷:

您好!

我是一位来自的小学生。

在秋天,我们的李老师为我们引进了一套书——《中国文化基础读本》,我最喜欢得一部分是论君子。学完后,我发现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实在是“天方夜谭”。因为做到君子的有很多要求,有一项达不到就不行!虽然我做不到,但是还是要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自己又创了一首诗,请您过目:

君子。

古之君乃地位高,

今之君乃品德高。

从古至今君子少,

若要成君是为难。

《论语》传天下。

您的“弟子”:邓帅宇。

68。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研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教育什么时候有最大的教育效能?我想答案是: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亲爱的孔子老师读后感

《亲爱的孔子老师》,是以小说的形式,作者吴甘霖以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的口吻讲述了他与老师,师兄弟之间的故事,他和师兄弟们一起听老师授课,展开辩论,周游列国,感悟人生。语言幽默风趣,读完每一章我都会会心一笑。这样的孔子老师,与我平时理解的高高在上的孔夫子,还真不一样。

打开书,迎接我的是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小说般轻松的笔法让我看到孔子与弟子们的讨论和周游列国的艰辛。在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春秋时期,孔子怀着恢复周礼、以德化人的美好理想,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奋斗一生,奔波讲学。漫漫周游,食不果腹,屈辱困苦,被围困追杀过,每次都被君王晾在一边。不是无能,而是不用。但就是在失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圣人内心的光芒。一路颠簸,一路思索,他告诉弟子们坦然面对,苦难恰恰让他能时刻修行。仁者无忧。没有得到,因奋斗乐在其中;得到了,乐在其治。孔子四处碰壁,却不因自己的主张不被人接受,就降低标准,违背自己的心性,以求得别人的认同。

孔子最厉害的一点还是因材施教,往往两个弟子问出同样的问题,他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孔子说:“我不认为按照统一标准施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恰恰相反,我希望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人都能掌握适合他自己的“标准答案”。这种教育方式真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我们目前教育所倡导的,在孔子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了解到一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先驱,敬佩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能达到许多现代人仍无法触及的思想高度。

慎重地进行思考;第四,明辨。要善于辨别问题中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深深的体会这四句话,我不禁想对这位两千年前的圣贤拜一拜,感谢他为我指引了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而言,勤学和苦读是必要的,但是还要懂得巧学,即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并不是死学知识,而是掌握好的思维方式,既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又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也就是不仅要读书,更要会办事。

看完这本书,亲爱的孔子老师已经走下了圣坛,来到我们身边,教会我们理解生活的智慧。他的理念对于两千年后的我们一定不会过时,他就是一位智慧长者,告诉我们在只有一次的生命中,怎样做一个最能发光的人!

亲爱的孔子老师国学

《亲爱的孔子老师》是一本被誉为“最好看的孔子故事,最管用的孔子智慧”的小说新作。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亲爱的孔子老师国学,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亲爱的孔子老师》是一本被誉为“最好看的孔子故事,最管用的孔子智慧”的小说新作。通过孔子得意弟子、“儒商始祖”子贡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来展示孔子一生的追求和非凡的智慧。

鲜活而丰富的的故事、全面而有效的智慧,必然能让广大读者轻松快乐阅读的同时,成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领略在成功、幸福、处世、管理等方面的全面突破与成长。

吴甘霖,著名畅销书作家和享誉海内外的培训师。原为香港中华文化传播集团副总裁,现为甘霖智慧国际培训机构理事长、《甘霖智慧培训文库》总编辑。吴甘霖对传统文化造诣颇深,并善于将传统文化与智慧以适合当代人阅读的畅销书方式进行传播。近年来,出版了《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做最好的中层》《办法总比问题多》《执行重在到位》等一系列畅销书著作。

序那轮千古的明月

第壹章不一样的孔子老师

一.千万别当书呆子

二.动机好.未必结果好

三.不要曲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第贰章死知识,活智慧

一.轻率一时,可能错过一生

二.知识重要,智慧更重要

三.教化比拳头更有力

四.两手都得抓,两手都得硬

第叁章 漂泊的命运,安然的心

一.圣人难敌“美人计”

二.忍辱才能负重

三.笑是化解困境的最好手段

四.做一只伟大的“丧家犬”

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第肆章越能读懂人性,越能拥有成功

一.千万别碰人性“雷区”

二.身正也怕影子斜

三.标准要高,姿态要低

四.人性=神性+魔性

第伍章善学,你也可能成“天才”

一.“天才”并非天生之才

二.高效学习的四大诀窍

三.人人是可学的老师,处处是可学的良机

四.学其形,更要得其魂

五.会读书,更要会办事

第陆章抓住领导学的“根”

一.先吃黍,还是先吃桃?

二.“政”,首先是“正”

三.谁比老虎更可怕?

四.让“仁”插上“智”的翅膀

第柒章让你的生命诗意起来

一.思无邪:生命最好的状态

二.学会惜缘,就是学会珍惜阳光

三.天边星斗美,路边野花香

四.在野菜中吃出天堂

五.把心修成那轮明月

第捌章《易经》:人人能掌握的最高智慧

一.洞悉进退就是圣人之道

二.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三.乾卦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四.坤卦智慧: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五.最吉祥的卦: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第玖章中庸:一等高明的处世艺术

一.尽孝过头也是愚

二.薄葬高徒也正常

三.欹器与过犹不及

四.君子不器,智慧如水

第拾章“人”字能够写多大

一.感悟死亡,才能更好认识生命

二.让老师的形象真实还原

三.避免误解老师的四大要点

四.让有限的生命无限延伸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言归正传,这六本书总计两套,题为《亲爱的孔子老师》,每一套三本,分别是《把心练强》、《把书读活》、《把人做好》,这一次也不是我个人给班上学生赠书,只是沾了《图书馆报》的光,免费给我们班的学生一次读书交流推广的漂书活动。由于僧多粥少,于是我按照既定方案行事:阅读比较快的同学优先阅读,且每一位拿到书的同学需要在每天的读报课时间给全班大声朗读其中一个篇章或者片段,最好好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从这个故事中所获取的所思所感。如果想要永久拥有这本《亲爱的孔子老师》,那么,你需要为它做一张漂亮的阅读小报,由于活动时间限制,我将这次漂书活动的时限定为半个月,即两个月中漂到书的同学都有机会为手中的书量身打造一份个性图书卡,从而让这次的'漂书活动更具意义。

即便是我开出的条件有些难度,可班上依然竞争激烈,被选中的固然沾沾自喜,没被选中的仍在摩拳擦掌,等着漂到书的时候为图书来一次私人定制,力争把它变成自己的书。原本打算,早上发出去的第一轮漂书,怎么着也得等到第二天中午才能开始分享,没想到,不到中午的读报课,小周同学就兴冲冲地跑过来告诉我,说把一本书阅读完毕。(小周,我们班的超级书博士,一天到晚就爱在班级图书角蹭书看,年阅读量超两百本。因为担心他读书过多导致近视及影响学习,我们班阅读条例才增加了“每天至多借阅两本图书”的新规定。)我拍了拍他的小脑袋,笑着责备了他一声:“又是哪一节课被你糟蹋了啊?”小周略带腼腆地回答说:“没有,今天的美术课在教室里上的,新老师只布置了一下课堂安排,其他时间让我们自由安排。”话虽如此,我也明白,光凭大半节美术课时间是啃不下一本《把人做好》的,至少也得搭上他的大课间和两节下课时间,说不定还偷借了其他课的作业时间。不管怎么样,我知道小周不会辜负这本好书,既然主动请缨,我也不好意思太过打压,于是答应他今天中午的读报课就交给他进行分享。

小周分享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含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在作者生动活泼的俏皮文字描述下,让孔子这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老人家顿时在同学们面前变成了一位“古色今香”的现代司法部长。每天一个小故事,分享者固然读得朗朗上口,被分享者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思绪翩翩。颜回被误会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眼见未必为实的道理,小吴回想起当初秋游时候误会小金捉弄晕车的小汪,后来才知道她是在给地上的小汪贴晕车贴,小丁同学更是即性讲起了“一个儿童被主持人问道假设遇到飞机失事怎么办的童真故事”,自此,同伴之间要多一些沟通,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猜忌,少一份误会的生活哲理呼之欲出,正如小金同学在后来的班级周记中写的那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误会,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去责骂别人,应该先问清楚这件事的原因和经过。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不该产生的误会,即使批评了别人也是心安理得的。瞧,几乎都不需要我这个班主任再进行言语总结了,多好!

两周之后,我在班上布置了一篇以“与亲爱的孔子老师做朋友”为主题的班级周记,让同学们畅谈这两周读报课的收获,也可以是自己从课文找到关于孔子老师的资料故事,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分析,选择其中出彩的部分编入最新一期读书班刊,以及放到班级博客与更多的家长和同学一起欣赏。平时最头痛写作文的小张同学在周记中摘抄了如下语句: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想,这个摘抄的过程,想必也是小张对孔子这个“老朋友”的一次新认识,也算是一种别样的阅读经历吧。楼涛同学这样说:《把心练强》告诉我们:人生是一个不断接受挑战的过程,心灵越强大,人生越美好,世界更辽阔。《把书读活》告诉我们:最优秀的学习,不仅要有学习的积极性,还要有学习的方法,不仅要学习书本中的知识,更要学习生活中的智慧。《把人做好》告诉我们:不管学什么,首先要学的是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王燕萍同学则是这样理解的:古代对我而言是那么的遥远,但是来自古代的孔子老师却交给了我很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这些大道理来源于姚老师推荐的关于孔子老师平常的一些琐事。这几本书是以他的学生作为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的。虽然我并不认识孔子老师,但从这本现代化的、通熟易懂的书中我明白了如何做人处世,如何看书。我们或许不能像孔子老师那样智慧非凡,但我们对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仁慈,学会做好每一件事,善待每一个人。我们都应该向孔子老师学习,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

这精彩的一幕又一幕,在孩子的笔尖流淌,跃然纸上,然后,践行在班级,每天分享一点点,每天智慧一点点。这样的读书分享,真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