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语文教案网友来稿(热门21篇)

时间:2023-12-15 08:25:28 作者:琴心月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的具体教学安排和计划。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教育专家为大家推荐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

语文乐园二:汉字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读8个四字词语,积累近义词,在练习中进一步渗透近义词的概念。

2、在读中感悟句子,学习用“但是”写句子。

3、充分学习成语故事,知道“毛遂自荐”的意思。

4、探究与发现,说说自己的愿望学会转达别人的意思。

5、学说写有趣的话,享受写话的乐趣。

教学重点:

近义词、词语积累。

教学难点:

学习转达别人的话,选择喜欢的动物学习编写童话故事。

教学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一认,读一读”:

1、自由读一读,用喜欢的符号圈出生字,要求读准每个生字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3、观察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4、你还知道哪些有“鸟字旁”的字,请学生板书。

举例:鹂鸡鸭鸬鹭鹅鸣。

二、学习“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读题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回答。(每一组词语意思相近,我们把意思相近的`词语叫近义词。)。

3、学生自由读近义词。

4、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词语吗?试试看。

5、拓展练习:

构思——傲慢——()忠厚——()满意——()。

神奇——()清楚——()格外——()惊叹——()。

三、学习“读一读,写一写”

1、读句子。

2、照样子,说句子。

但是——。

四、读一读。

1、自由读成语故事。

2、学生分段读故事,正音。

3、教师范读短文,学生注意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4、指名读短文,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学生交流,复述“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

6、说一说“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意思。

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地承担做某项工作或任务。

第二课时。

一、学习“探究与发现”。

1、看图读句子,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这样有孔的东西吗?是用来做什么的?

举例:吸管、水管、电线。

二、学习“写一写”:

1、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进行结构归类。

2、这些字是左右结构,你还发现了什么?

3、“课、饭”是左窄右宽,“引、划、新、期”是左右一样宽。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6、展评小结:

写字要学会观察,同一类写法要归类,有的字要重点抓笔顺,有的字要抓间架结构,还要注意看好字笔画的位置,只有这样,我们的写字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三、完成“我的作品”。

2、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想成为什么?

3、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4、把自己的想法读给同学听一听。

语文乐园二:汉字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词汇,积累成语。

2、了解同音字的“妙”。

3、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练写拟人句、排比句,加强想象、表达能力。

5、进行阅读欣赏,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6、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丰富学生词汇,积累成语。

2、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难点:1、进行阅读欣赏,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2、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一)读故事,了解同音字之“妙”。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说说张三和李四的对联对得妙不妙?妙在哪儿?

2、学生自由汇报。

3、出示对联。

“两碟豆,一瓯油。”

“两蝶斗,一鸥游。”

“花间两蝶斗,水上一鸥游。”

4、师:音同字异的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有二十六个,声母有二十一个,韵母有三十五个,不同拼音的字有四百一十五个。但是,常用的汉字约三千个。1957版《新华字典》收入的汉字约一万一千多个。近年来出版的各种大字典,收入的汉字几乎都在两三万个左右,字多音少,必然造成汉字中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普遍存在。

(二)说同音字,再品对联,了解同音字之“趣”。

1、你们能说几组同音字呢?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3、师:我国有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利用同音字做成的谐趣绕口令对联,请看: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4、此联中谁和谁谐音?

(此联用“童子”谐“桐子”,“丫头”谐“鸭头”,“落”谐“乐”,“咸”谐“嫌”,妙趣天成,机智而幽默,应属巧对。)。

(三)试作对联,巧用同音字之“谐”。

1、小组合作,能否利用黑板上的同音字也编一则一字联、二字联或三字联呢?

2、交流。

二、词语接龙。

1、朗读词语。

2、发现规律。(词语接龙)。

3、师:这些词语什么意思,或有什么渊源?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学生交流汇报,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4、检查:教师说一个词语意思,请学生说出此词语。

5、词语接龙游戏:教师起头或学生起头。

三、读读写写。

1、指名读。

2、出示第二句,引导想象。

3、出示第三句,与第二句进行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补充第三句。

4、出示第四句,小组合作,进行补充。

5、把自己补充完整的这段话,自由地读一读。

四、写字板。

1、出示六个字:凝、截、康、糙、激、爽。

2、说说,你们在哪几篇课文里见过它们?仔细观察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指导书写。

“凝、糙、激”左中右结构,不要写得太宽。“凝”第十画的横撇与第十二画的横钩要区分清楚。

“康、截”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避免出现重心偏离现象。“康”左上包右下,里边的竖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最后一笔向右舒展。“截”右上包左下,戈字部的横就如同是肩膀,保持着整个字的平衡,被包围部分不能写得太松散,要紧凑一些。

“爽”要写得四平八稳,“大”字的横要横平,撇从田字格的竖中线开始,两组撇、点上下对齐。

(1)看清楚各字在田字格的占位后,动笔书写。

(2)作业展示,共同评价。

第二课时。

一、阅读欣赏。

1、谈话引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首诗《我是苹果》,你觉得应该向苹果学些什么呢?(博大的胸怀、乐于奉献的精神)。

2、揭示题目:今天,我们再来领略具有博大胸怀的“帆”的风采--《帆的襟怀》。

3、范读。

4、学习1-3节。

(1)师:说说,在阳光下、风浪中、暗礁旁的帆像什么?教师相机板书:

阳光下片片花瓣。

风浪中一把匕首。

暗礁旁坚定的旗帜。

(2)轻声朗读这三小节,你喜欢帆吗?为什么?(美丽、无畏、坚定)。

5、学习4-7节。

(1)组内朗读。

(2)读了这一部分,帆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句看出来的?

(3)出示句子:“帆没有嘲笑……也没有嫉妒……更没有望着巨轮的背影甩出一连串的攻击……”

(4)指导朗读,读这句话时,感情要一次比一次强烈。

(5)对照“帆”反思一下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的胸襟是怎样的?

6、朗诵比赛:给三分钟的准备时间,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进行比赛。赛后大家评议。

二、语文生活。

(一)谈话引趣。

师:本单元《永不放弃》一课中,蒙迪是怎么获得成功的?看到他用自己的坚韧和勇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们是不是也产生了许多遐想,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学生畅谈各自的愿望和理想。

师: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放飞我们的梦想”主题演讲比赛。

(二)小组合作。

1、学生自愿组成小组,但不能多于8人,不能少于3人。

2、小组商量演讲题目以演讲、执笔、道具准备等的分工,要求人人必须有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演讲题目及分工情况。

(三)明确演讲要求。

师:我们要从今天的活动中,选拔出“小小演说家”和“最佳演说辞”,这就希望大家在组内要分工合作,同心协力,不过,演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头要有称呼语,如: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结尾要有号召力。

2、演讲内容要具体、清楚、明白。

3、演讲时,语言要上口。尽量用口语和短句,少用书面语和长句。

(四)准备演讲。

1、小组讨论演讲提纲,由代表汇报演讲内容的构思,对有新意的演讲内容及时进行鼓励。

2、小组商量选定演讲人,大家各抒己见,完善丰富演讲内容,并作好记录。

3、组内演讲,听者对演讲人的仪态、语气、动作、表情等进行评议,演讲者予以改进。

第三、四课时。

一、演讲。

1、组内选派代表参加演讲活动。

3、评出“小小演说家”,获此殊荣的小组所有成员均有奖励。

二、习作。

1、将组内演说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自己确定题目,写一篇习作。

2、教师巡回检查,二十分钟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3、大家评议,选出“最佳演说辞”。

语文乐园二:汉字网友来稿

教材分析:

语文乐园(二)共有“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和“口语交际”三大板块。

其中“我来试试”包括:查一查,比一比,读准多音字;认一认,读一读,看图读词语;写一写,背一背警句名言;读一篇短文《我们靠自己》。

“探究与发现”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引号的使用方法。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紧急情况”。教会学生如何给予别人行之有效和适当的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读多音字,认识7个生字。

2、知道我国的五岳名山,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

3、学习名人名言,懂得珍惜时间。

4、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学习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理解短文,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试试。

(一)查一查,比一比。

1、出示词语卡片,请同学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

2、查字典,注意这些带点的词语读音有什么不同。

3、同学互读词语,读准字音。

4、拓展学习: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

(二)认一认,读一读。

1、出示图片,请同学看一看,图片是什么风景名胜。

2、请同学说说它们不同的特点。

3、朗读词组。

4、拓展活动:说说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名山?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请同学自读句子,感受句子内容。

2、交流:读句子的感受。

3、让学生尝试背句子。

4、学生背诵名言警句。

5、指导抄写名言。

(四)读一读。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阅读短文,了解内容。

3、回顾全文,畅谈体会。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5、思考:妈妈的话有道理吗?

你想对小蜗牛说点什么?

6、拓展:读了这篇短文,我懂了。

第二课时。

二、探究与发现。

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读三个句子,注意引号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和写法,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习交流自己的发现。

(1)把某人说的话用引号括起来,标明说话的内容。

(2)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3)用于文章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3、拓展学习,教师小结。

习作二一本好书。

教学目标:

通过让学生看漫画习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诱真情。

1、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2、一本好书,让爸爸和儿子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3、看一看,漫画里画了什么内容?

4、指名说漫画大意,揭示主题――一本好书。

(简介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及其作品。)。

二、追忆生活――燃真情。

1、结合漫画内容,想一想:他们看的是什么书呢?指导观察图(1)。

2、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儿子怎样爱看书?父亲又是怎样爱看书?指导观察图(2)(3)(4)。

3、父亲和儿子都爱看这本书,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充实漫画内容。

三、开启心扉――诉真情。

1、把漫画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同桌听。

2、全班交流。

3、互相评议。

四、自由习作――品真情。

1、撰写习作《一本好书》。

2、同桌互评互改。

3、佳作欣赏。

21.细柳营语文版网友来稿

10钦差大臣(节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悉戏剧语言,领会人物对话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并推动情节步步深入直达高潮的。

2理解作者的批判讽刺倾向。3认读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钦差大臣的形象,导人课文,然后让学生在了解作品背景的基础上熟悉课文内容,深入剖析文中人物的性格,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重点。

1、戏剧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和作用。

2.作者的批判态度。

3.戏剧内容的剪裁以及情节的发展结构。

难点:戏剧内容的剪裁,课文的结构脉络。

1.导入课文1.讲叙自己所知道的钦差大臣的形象。

2.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2.默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标记疑问处。

3.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精彩部分3.体会角色,按情境、人物性格特色诵读。

一、导入课文。

1.师:大家都看过古装片、历史剧,都知道钦差大臣,谁能给我们讲讲你所知道的钦差大臣。1.举手发言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情状。生:手持尚方宝剑,有生杀予夺之权。

2.师:今天我们要来看看一位19世纪早期的俄国钦差大臣。他有彼得堡式的容貌和服饰,聪明取巧捉弄了愚蠢的市长和官员们。2.对课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3.介绍作者情况及作品时代背景。3.做好笔记。

二、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划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语句。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划出最精彩的句段。

2.抽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注意人物情节的把握。2.复述故事内容,注意完整性。

4.学生回答,教师小结4.汇报.,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三、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精彩部分。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精彩部分,要求学生注意对话时表现人物特征。熟悉人物,体味戏剧生动的语言。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让学生在了解作品背景的基础上熟读了课文,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同时通过分角色朗读,初步体会了戏剧生动的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1.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2.小作2.进行作文训练。

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3.完成课后练习。

一、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1.仔细阅读课本58页到61页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假钦差是如何嘲笑市长和官员们的,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内容板书。

3.师:戏剧为什么在市长和官员们听到真的钦差到来的消息的时候就落幕了呢?(突出戏剧的讽刺效果,突现腐朽官僚的丑陋嘴脸。)。

二、小作文。

2.抽学生回答,评价。(提示:没有固定答案。注意提醒学生体味剧情和人物特点)。

三、指导完成练习,

1.通过字词典或借助课本掌握字词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词语的掌握情况。

2.指导学生解决课后习题及随堂练习。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涵,进行的小作文训练,深化了对课文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

五、随堂练习设计。

1.将市长和官员们与他们的形象用线条搭配妥当。

市长葱臭。

邮政局长戴便帽的猪。

慈善医院主任坏蛋,酒鬼。

督学莫凡东。

法官灰色阉马。

2.疑难字词。

钦差制服俏皮官衔爵位寻欢作乐肆无忌惮造谣生事鸡犬不宁。

3个性练习设计。

为什么戏剧以听到真钦差到来的消息,众人定格的场景作为结局?

语文乐园二:汉字网友来稿

知识与技能。

1、语海拾贝:了解汉字的演变,练习词语的正确搭配,根据要求练习写话,正确书写易错的生字。

2、阅读欣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北海公园的美丽。

3、语文生活:介绍景点,练习写作,学习写毛笔字――竖。

过程与方法:

以练为主,教给遣词用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阅读、写话、写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关键:

1、了解汉字的演变,正确搭配词语。

2、正确书写钢笔字与毛笔字。

3、阅读、写作、培养语文素养,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自由读题中内容。

2、指名说说:你从题写读懂了什么?

3、指名发言,评议。

4、老师适时指导学生认识:

(1)竹筒书。

(2)汉字的演变。

5、拓展延伸,感受汉字的有趣。学生看古文猜今字。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认读题写的词语。

2、分列开火车读词,评议。

3、引导发现各列火车的不同词性与搭配方式:怎样的什么。

4、学生根据搭配习惯独立连线。

5、指名上台板演,评议。

6、齐读连好的词组。

7、老师小结题中&“的”与&“地”的不同用法。

8、拓展练习;用题中的词语进行另外的搭配。

三、写话。

1、老师导言:秋天是一个金黄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接下来,老师要和同学们走进秋天的田野,去感受秋天的喜悦。

2、出示秋日田野的图画,引导看图说话。

(1)这就是秋天的田野,你从哪些地方发现了秋天的脚步?

(2)指名发言,评议。

(3)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景,感受秋天。

3、联系生活,想象秋天的田野还有一些什么?

4、练习写话。

四、写字板。

1、学生认读田字格中的6个汉字。

2、想想、说说、在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3、学生畅所欲言,评议、交流。

4、老师小结,对学生作出的书写中易错之处加以重点强调、指导。

5、学生独立写字,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6、写字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揭题导入。

老师引言:我们曾经感受过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雄伟壮丽,今天,我们则要走入北京的北海公园,去欣赏那柔美秀丽的湖光山色,以及那些造型独特的古代建筑。

板书课题,形式读题。

二、提纲导读,自学感悟。

1、老师出示导学提纲,同桌合作学习。

(1)认真读课文,查找字典,并联系上下文,了解文后词语的意思。

(2)找一找,课文主要围绕哪一句来写?

(3)想一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北海公园的.哪几个景点?请分别用几个词语来形容这些景点的特点。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美感。

2、逐项指名反馈,评议、补充,相互交流。

三、总结拓展、体会写法。

(1)全班齐读课文。

(3)学生展示、交流所收集的有关北海公园的图片。

(4)引导体会写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按照从整体――部分――整体的结构安排抓住有代表性景物,运用优美、生动的词句进行重点描写、介绍。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说说:这个单元中,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课文?这些课文都有一些什么特点?

3、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介绍。

4、老师小结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

5、老师板书课题。

二、弄清题意,介绍景点。

1、说自由读提示内容。

2、指名反馈:你从提示中读懂了什么?3、交流、评议,引导弄清题意。

3、学生独立练习介绍。

4、指名上台介绍,评议。

5、老师小结。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介绍交流,争当优秀小导游。

7、小组反馈比赛结果,并选派代表参加全班的景点介绍赛,评选班级最棒的导游之星。

三、练习写作――写景点。

1、学生读习作提示,掌握要点。

(1)描写自己所介绍的景点,写出吸引人的地方。

(2)可以配上自己找的或自己画的图片。

(3)雨季通顺、优美、内容具体、重点祥写。

2、学生独立写作,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3、习作展示、评议、修改。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我们学过毛笔的哪个笔画?

2、指名上台板演横画的运笔方法。

3、集体评议、书空横画。

4、老师小结导入;再学一个新笔画。

二、认识竖画,掌握运笔。

1、学生看书,感知竖画。

(1)认识竖画,书写竖画。

(2)指名说说:书上共有几种竖画?它们的样子是有什么异同?

(3)学生齐读文中的&“笔画特点”的内容。

2、了解运笔,学会书写。

3、指导书写两中竖画。

4、老师逐个范写、讲解。

5、学生练写,老师个别指导。

21.细柳营语文版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顺畅朗读。

1、老师范读全文。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自读,同桌间互相矫正读音。

4、齐读全文。

二、对照注释默读。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小组猜读。

对疑难字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测部分字词的含义。

四、翻译课文。

1、请一位同学口头翻译全文。其他学生注意他翻译过程中是否有不得的地方,做上记号,各自考虑怎样翻译比较恰当。

2、学生和老师共同矫正。

五、质疑解难。

针对各个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字句含义理解的典型性疑难问题,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解答。

如:军dd军细柳(驻军)上自劳军(军队)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

使dd于是上乃使使节诏将军(派)(使臣)。

为dd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作为)天子为动(被)。

结合以上环节,可以完成课后练习三。

六、朗读课文。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

2、思考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1、针对上一课的教学重点,检查学生朗读理解的情况。

2、提问学生注释及基础知识。

二、分析人物形象。

朗读课文后,学生畅谈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可适当补充关于人物史料的介绍)。

明确:周亚夫,西汉著名的军事家,绛侯周勃的儿子。先为河内守,因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条侯,续绛侯后。历仁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方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既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紊虾图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相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周亚夫这种敬业精神是西汉朝廷之大幸,是安内攘外、拯救国家的精神支柱,的确值得敬佩。“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周亚夫虽然严谨有方,但营门挡驾,毕竟令当时的人们吃惊不小。有的认为周亚夫吃了豹子胆,太目无君主;也有人为周亚夫担忧。所幸文帝比较开明,深知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片苦心,不仅没有责罚他,反倒倍加称赞,誉为“真将军”,其后更“拜亚夫为中尉”,具体负责京师长安的卫戍事务,甚至在临终时还特意嘱咐太子:“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可见,文帝是一位圣明的君主,他对刘礼、徐厉两位将军在工作上玩忽职守,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对周亚夫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在表赞扬。

三、作业:分析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三、教学步骤。

(一)理解对比的写法。

指导学生认识文中人物刻画个性鲜明,主要因为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请学生找出文中具体运用对比手法的语句。

明确: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为:

1、文中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与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对比。与霸上和棘门军的将士不同,细柳军中士卒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在军营中两次“不得入”,并被守营门的官兵告知“军中不得驱驰”。于是文帝按辔而行。由此可见,击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时,众将士受宠若惊,极力讨好文帝。而击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2、文中结尾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称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

(二)探究现实意义。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例如: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并争取背诵全文。

2、结合本课的学习,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二:汉字网友来稿

1.掌握要求会认和会写的词。

2.领悟运用打比方的好处。

3.了解古人写诗的严谨,背诵有关炼字的名句。

4.背诵古诗《寒食》。

5.学习本组课文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行习作。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古人炼字的名言及典故。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导入。

2.出示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3.出示第二组词语,互读,练写。掌握后听写检查。

二、金钥匙。

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给了我们一把什么金钥匙?

2.指名回答。(短文告诉我们写文章时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能够把感受写具体,让人读了如身临其境。)。

3.回顾一下《黄果树听瀑》这篇课文,还有哪些句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找找本单元其他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其好处。

5.选择校园内的一处景物练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打比方的方法。

三、趣味语文。

1.今天的趣味语文告诉我们的是一些有关古人炼字的名言。

2.学生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弄不明白。

4.交流讨论。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意思是为了吟得一个妥当字,把数根胡须都捻断了。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癖性是特别喜欢雕词琢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到,吟一吟不禁双泪长流。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意思是,为求得一个恰当的字,宁愿忍耐半夜的寒冷。

5.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人炼字的典故呢?

6.从古人炼字的这些名言中,你有什么体会?生自由谈。

7.练习背诵名句。

8.推荐其他一些相关的名句读一读。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四、古诗诵读。

1.激趣导入。

(板书诗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天前,我们刚学了两首描写景色的古诗。今天就让我们从诗歌的海洋中再采撷一朵美丽的浪花,添加到自己的诗库中去吧。

2.师简介一下“寒食”及创作背景。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那天,诗人韩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游玩到暮色降临。晚上,皇宫里闪出一团团烛光,亮亮堂堂的。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感慨万分,提笔写下《寒食》。

3.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提出来。

4.交流对诗的理解。全诗的大意是:春天的长安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春风吹拂着御柳。傍晚汉宫传送烛火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

5.采用全班朗读、同桌对读、小组读等方式将诗读熟。

6.练习背诵这首古诗。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黄果树听瀑,领略了青海湖迷人的风光,观赏了法国宏伟壮观的凡尔赛宫,今天,我们要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二、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抓住景物特点,突出重点。

3.运用了打比方、拟人、联想等表达方法。

4.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交流、指导。

(1)介绍一个地方,可以是风景名胜、纪念场馆,也可以是一个村庄、集镇、城市,还可以介绍学校、院落、住房等。

(2)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是时间顺序,也可以是地点变化的顺序,还可以按方位和布局来写。

(3)印象深刻,有特点的地方多写一些,写具体。

(4)可以使用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使人容易明白。

(5)除了写眼前看到的,还可以写跟这些地方有关的事情,可是你听来的,从书报上看到的。

四、小组讨论交流。

先让学生组成小组,在组内说说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要求:

1.要具体说出景物的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说全。

2.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说,比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

3.要说出景物的特点。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根据三点要求在小组内互评,欣赏说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习作讲评)。

一、习作总结。

表扬写得好的,进步突出的学生,指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交流习作。

请写不同景物、写出了特点、抒发了不同感受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可读全篇,也可读片段。读后,师生共同讨论、点评。

三、重点评议,指导修改。

选择一两篇带有典型性的习作,引导学生评议修改。(重点解决叙述顺序不清楚、内容不够具体、没有写出特点、语句不通顺等问题。)。

乌塔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以及“洗漱、惬意、反驳、逻辑、筋疲力尽、电话号码”等词语。

2、读懂课文,学习乌塔自立自强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欧洲地图。

2、有一位14岁的小姑娘经过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筹划,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这个小姑娘就是课文的主人公――乌塔。(板书课题)。

二、预习探究。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可查字典、词典。

2、赛读生字词:洗漱、惬意、电话号码、反驳、逻辑、精疲力竭。

3、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4、四个同学组成小组;每个学生朗读一遍课文,

大家对出现的问题给以纠正;讨论乌塔是一位什么样的小姑娘。

三、品读体验。

1、乌塔是一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德国小姑娘。再读课文,从课文的描写中体会乌塔独立生活的意识。

2、读读议议:

a、在初次见面的部分,哪些描写可以看出乌塔做事有生活经验,从容不迫?

b.在地图上找出乌塔在欧洲游历的地点,读读、议议乌塔为什么不怕危险?

c.分角色朗读“我”与乌塔对话的部分,体会乌塔的自主意识。

四、拓展延伸。

1、乌塔的哪些话或哪些做法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见解。

2、说说自己打算从哪件事做起,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1、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和父母商量,先从哪些事做起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2、把课文第二部分变为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

《乌塔》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文中的乌塔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理念上都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些,使用好教材,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我没要求学生围绕“能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出去旅游”的问题展开讨论,而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问:“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乌塔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呢?还有,课文围绕十四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个问题都讲了哪些事?你对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接着,我组织小组继续自学讨论。学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帆船,眼前忽然开朗,思路一下子开阔。结果学生展开想象,联系实际谈了许多见解,真正形成了人与教材的对话。如: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是如何做准备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读了大量的书籍以了解欧洲各国基本情况,在家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做好了周密的考虑,还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去挣钱准备旅费等。她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她即节约又大方,即对自己负责又关心他人。她对自己的路费精打细算,可给亲人买礼物却很大方;为了安全起见,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电话,以备求助。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定时给家里人打电话,寄明信片。她这种考虑周到、有备无患,心里有着他人的品质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最后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乌塔,面对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虽然下课铃声响了,但我知道,这节课留给学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灵的震撼,是无限的思考。

这样,我对教材的灵活处理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学生不仅有话可说,对教材有较好的理解,语文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能凭借教材多角度思考,不断延伸,进行深层次地思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用好教材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研究的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影响到语文对学生的感染力。因此,我们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用好教材,灵活疏导,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乐园二:汉字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搭配。

想一想每一个搭配的上下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

交流:一个指具体事物另一个则不是。

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读一读。

自由读句子。

想一想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比喻句)。

师:三个句子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词:好象、像、是。

再读句子。

你能用这些比喻词再造几个比喻句吗?

三、读一读、记一记。

自由读句子。

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练习背诵。

四、读一读。

自由读短文想想朗读有什么要求,这些要求如何做到。

全班交流。

第二、三课时。

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写清楚事情经过。

2、能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有真情实感。

3、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人物的真情实感。

一、谈话导入。

师:成长过程中,不仅有欢笑,也有泪水,你一定有过流泪的经历吧,你愿意谈一谈吗?

全班交流。

师注意点拨:你为什么会禁不住流泪?现在当你回想这件事情,你会怎么想?

二、指导书写。

师巡视辅导。

同时选择典型习作随堂讲评。

注意从以下方面引导:

整件事情写具体,尤其是令你流泪的部分。

你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能打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打动别人。

生自由习作、誊写作文。

语文乐园二:汉字网友来稿

设计理念: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中的一首儿歌,引导学生认识“鸟”字部的字,发现汉字的构造规律;通过比较近义词,丰富学生的词汇;通过读成语故事,积累与历史典故有关的成语。“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洞与孔具有的一些特别作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更广阔的生活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我的作品”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任思绪飞扬,分享“追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读含有常见鸟类的儿歌,培养学生区分形近宇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义词,积累词语。

3、以文中句子为例,让学生发现句子的秘密,学会仿写转折句。

4、阅读简短的成语故事,了解“毛遂自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依靠图画引起学生联想,发现洞和孔的作用。

6、通过写字,掌握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宇格里的摆法。

7、通过想象,写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读含有常见鸟类的儿歌,培养学生区分形近字的能力。

2、发现句子的秘密,学习仿写转折情况的句子。

3、通过近义词和成语故事的学习,学会积累词语。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通过查字典,朗读对词语和句子有一定的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读含有常见鸟类的儿歌,培养学生区分形近宇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义词,积累词语。

3、以文中句子为例,让学生发现句子的秘密,学会仿写转折句。

4、阅读简短的成语故事,了解“毛遂自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言,引生入境。

美好的春天来临了,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今天李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春游好吗?听,什么声音?(课件播放鸟鸣声)喔,鸟语林到啦!

二、创设情境,主动识字。

1、联系经验,唤起记忆。

(课件出示鸟语林中各种飞鸟)这么多鸟朋友,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相机在大屏幕上出示词语。你认识哪些字?在哪儿认识的呢?

2、尝试自读,同座合作。

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请拼音宝宝来帮忙吧!同座互读,读准字音。

3、仔细观察,引导发现。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朋友,你发现了?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偏旁与字义的联系)。

4、拓展延伸,分享所得。

你还知道带有“鸟”字旁的字吗?和大家分享吧!

5、情境过渡。

(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鸟儿朋友,真棒!为自己加油,咱们继续前进!

三、创设情境,开心学词。

1、出示词语,开心读。

贝乐园到啦!看,词语朋友们也来欢迎你们啦!(学生自由读词语。)。

2、合作读词,开心想。

(1)小组合作读。跟组内小伙伴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把双胞胎词语(近义词)找出来,跟同座说一说。

3、拓展延伸,开心说。

(1)你还知道这样的词语吗?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2)课件出示学生说的近义词,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课间律动:(随音乐舞蹈)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四、创设情境,探究句子。

1、过渡语。

刚才在贝乐园里,我们用智慧的双眼、聪明的头脑发现了词语的秘密,现在让我们再来探寻句子的秘密吧!

2、认真读句,发现秘密。

(指名学生读句子)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3、组内合作,交流秘密。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多名学生读。

4、拓展延伸,解开秘密。

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句子吗?指名说句子。

5、把你想到的句子记下来。

五、创设情境,阅读故事。

1、情境过渡,认识成语。(课件演示:毛遂白荐的成语故事)。

游玩了一天,我们全班同学来到了聪明岛,稍作休整。咦?那边走来了谁?

2、尝试自读.了解成语。

想读读这个故事吗?自己轻声多读几遍,读懂了就悄悄告诉你身边的.小伙伴。

3、大胆品读,理解成语。

谁能“毛遂自荐”读给大家听?

4、情境交融,结束新课。

愉快的旅游结束了,同学们,下次再见!

板书设计:

我来试试。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发现洞与孔的作用,学会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我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写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与发现。

1、观察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说说桥洞的作用。

2、观察第二幅图,明确观察的对象是笛孔。然后讨论笛孔的作用。

3、观察第三幅图,先让学生讨论观察什么,再相互观察同座的耳孔,讨论耳孔的作用。

4、讨论:还有哪些东西是这样的呢?

5、展示成果。

二、写一写。

1、出示这六个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书写。

3、展示,并评议。

三、我的作品。

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2、出示话题:“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成为……”

3、展示、交流“我的作品”。

板书设计:

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我的作品。

教学反思:

21.细柳营语文版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引导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格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出人物性格特征。感受课文叙述故事时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

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1、大家请看屏幕:

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ddd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资料助读。

1、请大家将书翻到167页,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38岁继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作是第二部《春秋》。他还接受了道家思想,他的思想中唯物论的因素和批判精神,尤其是自身的遭遇更增强了他的反抗性。这些在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都有所体现。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今仅存《悲士不遇赋》和《报安书》。

2、了解《史记》:(多媒体显示)。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听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2.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渎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多媒体显示)。

(1)读准字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四、翻译课文。

1、学生互译。

2、请一个同学口头翻译全文。其他学生注意他翻译过程中是否有不当的地方,做上记号,考虑怎样翻译比较恰当。

3、学生和老师共同纠正。

五、质疑解难。

1、针对各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学生提出后,师生共同解答。

2、完成课后练习三。

六、朗读课文。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思考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出人物性格特征。感受课文叙述故事时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对照注释,通过查字典,了解了《周亚夫军细柳》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来感受一下课文叙述故事时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对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提问:汉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规模非常大形势又非常严峻,请问汉文帝是如何。

来对付这种局面的?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汉文帝连忙派遣得力干将守边,同时亲自出马慰劳部队,以鼓舞士气。)。

二、简述汉文帝劳军过程为分析周亚夫特点准备。

1、提问:

皇帝亲自到部队慰劳将士,部队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你是驻守边关的将军你会怎么和你的将士们一起来迎接皇帝呢?(学生回答)。

我们来看一下霸上、棘门以及细柳军营分别是如何来迎接皇帝的?

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简述汉文帝劳军的过程。

至霸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天子入城,壁门士吏曰:军中不得驱驰。

至营:亚夫持兵揖,以军礼拜见天子。

2、根据以上所列,汉文帝和他的卫队在细柳遇到了哪些意外的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没有守将周亚夫的命令不能进入军营;军中不能驱马奔驰;守将周亚夫手拿兵器,以军礼拜见天子。)。

三、对比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

1.提问:汉文帝遇到了这些意外后,最后他的态度如何?

(为动,改容式车,按辔徐行,他对周亚夫的评价是:真将军,敬劳,善--赞赏,敬。

重的)。

2、汉文帝为什么会赞赏,敬重周亚夫?

(治军严格,可让学生读课外所查的资料)。

3.讨论周亚夫治军之严究竟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与霸上、棘门进行对比。

文中主要有三处对比:

其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对比。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说明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

“直驰入”--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其二:文帝及随从入营之对比:

“不得入”--表明细柳军军纪严明。

“直驰入”--表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军纪松弛。

其三:三营将领之对比:

“持兵揖”、“以军礼见”--表现周亚夫一丝不苟,严守军纪。

“将以下骑送迎”--表现了将军带头违纪,无视军规。

4、通过对比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周亚夫治军的严格,细柳军营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军令。

如山,而霸上棘门军营的松懈和涣散。作为一个皇帝他自然需要的是像周亚夫这样的人才,而非霸上棘门那样的“将下骑送迎”。

由此归纳出周亚夫的性格特征:一丝不苟、耿直、威严。

用汉文帝自己对双方的评价就是(齐读)。

所以周亚夫后来有没受到重用?查资料证明?学生展示周亚夫画像。

5、从汉文帝对待周亚夫的态度来看他是个怎样的君主?(深明大义,知人善用,明主)。

6、八人一组表演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的过程,再次体会周亚夫的治军严格。(用自己的话表演)。

四、家作:

把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过程改成白话文,运用人物描写手法扩写。

板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

汉司马迁。

军令如山军纪严明。

深明大义刚直不阿。

作者邮箱:413341552@。

两只小狮子语文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识字和朗读。

教学准备:挂图、磁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狮子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有两只小狮子,他们小时侯的表现可不一样呢!那么他们是不是都能够成为勇猛的动物,成为兽中之王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很有意思的课文。(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认读“狮”,说一说你怎样记住这个字?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生认真听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3.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第二段,认识生字。

1.指明朗读,大家评议字音。

2.小组合作读生字,记生字。

3.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同桌练习给生字组词。

5.再读第二自然段,看清字型,读准字音。

四、指导写字。

1.师边示范边提醒学生注意“练”的第六笔是横折钩,写“习”时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非”字要写得左右对称,“常”和“学”的上半部分笔顺不一样。

2.学生在书上描红、练写。

五、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设问导思:从哪里可以看出第一只小狮子练本来非常刻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指名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看图朗读。

1.出示两副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

2.指名朗读第三到第七自然段,想一想:懒狮子真的很懒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小组讨论、探究。

4.应该怎样读小树和懒狮子的话,生试读。

5.指名读,师指导。

6.朗读第六、七自然段,说说你从懒狮子和妈妈的对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7.分角色朗读,体会其中的道理。

8.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9.齐读最后一段,指导认识“将、靠、应”等三个字。

三、举行朗读比赛。

1.学生在小组里朗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2.选出一个代表在班上朗读,师指导。

3.自己再读一读这个故事。

语文园地一

小朋友,春天来了,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你看,它还来到了我们教室里。想跟我们小朋友好好来讲讲它这一路飞来看到的美景呢!

二、我会读。

1、出示词语卡片:春暖花开,……。

2、读,自由读。小朋友们能读出它们吗?遇到不会的字请看看拼音,再有不会的可以请教边上的小朋友。

3、来,都会读了吗?让我们来检查一下,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

4、好,让我们请个老师带着我们读吧。请一个学生。男孩女孩分别当老师。

6、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词都是有关春天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词语?

三、我会写。

1、请每个小朋友拼读,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自由读。检查。

2、拼读。对了吗?

3、那我们能不能把这句话写出来呢?

4、提醒: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每个字是由哪些笔画组成的。在田字格的位置是怎么样的。举例:范写:就好像这个“春”字,我们就应该想到,春有哪几笔组成。在田字格中间的位置。

5、小朋友们,你们书上也有这句话。请你们把它写在书上,好吗?

6、学生自由练写。评议。写得真漂亮。你看这里还有一个小句号。说明一句话说完了。下次小朋友自己写的时候也可以用上它。

7、小朋友,你看,春燕送了你们一句话,小朋友们能不能也回送春燕一句话呢?告诉春燕,春天来了,你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课间操《嘀哩嘀哩》。

小朋友送给春燕那么多美丽的句子,春燕高兴极了,开心地唱起歌来。看看,我们会唱吗?播放《小燕子》。其实,春天来了,还有许多地方都悄悄发生了变化,你听,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在找春天呢!他们找到春天了吗?那我们小朋友也跟着他们一起去找找吧!你看,那里有一朵花,这里有一棵小草,让我们一起带上我们的小眼睛,挎上我们的小花篮,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五、读读背背。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们看,春燕还写了一段话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都写了什么?原来这里是春燕的故乡。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你看,他都已经读完第二遍了。真好。送他一棵小草。

2、抽读。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评价:他能把每个字都读准了。真了不起)。

3、同桌读。谁能像他一样把这段话的每个字都读准,读顺?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4、指导感情朗读。谁能美美的来读读?让我们大家看见一个美美的春天?丰收的秋天?(自己练一练)。

5、比一比,谁读得好?我好像听到有的小朋友连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7、抽背。齐背。

六、结语:小朋友,春燕今天带我们看了计多美丽的春天的景色,真谢谢它,其实,如果我们小朋友爱观察,你随时都可以发现,春天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跟春燕说再见吧!

《再见了亲人》语文教案网友来稿

教学目的:

1、认识并学会书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亲人”,读词,谁是你的亲人?

(与我们有着血缘关系的人)。

2、补充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介绍时代背景。

2、快速浏览课文,想象文中的亲人有哪些?

3、学习词语。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那个自然段分别描写的是大娘、小金花、大嫂?

三、精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看大屏幕,老师把它分为了三层,想想每层分别写了什么?

3.师总结(深情话别--回忆往事--真情赞美)。

4.思考: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

5.学习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的句子。

a、指明读送打糕的句子。

b、圈出令你感动的词语(重点理解动词和雪中送炭)。

c、全班有感情的齐读。

6、学习大娘救伤员的句子。

a、出示句子,全班齐读。

b、圈出令你感动的词语(重点理解唯一)。

7、大娘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这是一种什么情谊?

8、比较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9、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四、总结学法。

1、初读课文,按话别--回忆--赞美给课文分层;

2、再读课文,找出事件;

3、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4、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五、板书设计。

朝1、洗补衣服志中。

大娘2、送打糕。

鲜3、救伤员,失去小孙孙愿国。

小金花。

人大嫂军人。

鲁版高一语文《荷塘风起》教案网友来稿

山东平阴一中薛永胜。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品析文章优美的语言。

3.探求主旨,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说大自然像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肯定)不错,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是啊,当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沐浴在自然的阳光中,绿色款款的走进眼帘,小河静静的流过身边,微风拂面,鸟儿欢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何等的心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一起去探寻颜元叔笔下的那一汪荷塘。

二、总体感知:

1.学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标划出重要的字词。

澹澹(dan)无暇(xia)馨香(xin)纤细(xian)。

^(xiao)蓓蕾(beilei)宁谧(mi)树杪(miao)。

2.学生接读课文,标划出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教师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

3.学生思考暗含作者感情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在小组内交流。

热爱自然。

厌恶污浊。

向往高洁。

鄙视世俗。

三、精彩语段赏析:

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为什么?

重点赏析雨中荷叶、荷花婀娜等段落。

四、拓展延伸:

假使你就是作者笔下荷塘里的一只荷叶,你目睹了荷塘二十年的沧桑,这一天,颜元叔来到你身边……请以《颜元叔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写一段话。

五、作业:背诵文章精彩语段。

作者联系:山东省济南市平阴一中邮箱:xue78611@yahoo.

作者邮箱:xue78611@。

《再见了亲人》语文教案网友来稿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来到了51年前的朝鲜,目睹了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细细地品味这份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吧!

(板书;再见了,亲人)齐读。

二、复习回顾。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们把谁当作亲人?

(板书:志愿军、大娘、小金花、大嫂)。

2、瞧!这就是那曾为救护我们的伤员失去了小孙孙的大娘。

(幻灯出示大娘图片)。

她走了几十里山路来为我们送行了。谁来向她道别?

(指名读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1、是的,大娘那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小金花,那个为我们失去母亲的孩子又怎能忘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并做好标注。

2、汇报交流。

(1)“那一回--鬼子看守着。”

不顾个人安危是吧,对!两个人对一个班,很勇敢。

(2)“你回来以后--同归于尽的噩耗。”

这是一个怎样的噩耗?

(3)“同志们--多么刚强啊!”

妈妈牺牲了,她就不伤心吗?那为什么没哭啊?她把这种伤心变成了对敌人的(仇恨)。因此听到妈妈牺牲了,把脚一跺,(生:觉得很勇敢)然后呢,嘴角还……(生:抽动着)不光这样,还恶狠狠地……(生: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你要是小金花你就这么说话吗?恶狠狠地……(生: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咬牙切齿地,把仇恨咽进肚里,攥紧拳头去读。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指名说)。

(4)看,这就是小金花,她哭得多伤心啊,谁来劝劝她?

(指名读)。

可是她不听啊,谁再来劝劝她?

(指名读)。

她依然在抽泣,让我们一起来劝劝她吧!

(齐读)。

四、品读第三自然段。

1、小金花告别时的眼泪让我们感觉到了浓浓的亲情。大嫂又是如何让我们感受亲情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2、汇报交流。

(1)“您知道--前沿阵地去挖。”

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会有哪些危险?那大嫂为什么还要去挖呢?这说明了什么?

(2)这样高的代价指什么?

为了给战士们挖野菜,大嫂付出了双腿残疾的代价,所以在志愿军心中,大嫂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所以,在离别的一刻,战士们满怀深情地说--(齐读最后一句)。

五、品读最后三自然段,升华情感。

1、大嫂、大娘、小金花三个人的故事都催人泪下,凝聚着她们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那是不是朝鲜人民就只有这三个人的故事感人呢?不是的,她们只是朝鲜人民的代表,而志愿军是中国人民的代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而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所以我们说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板书:血)8年的朝夕相处,使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板书:亲)。

2、可是今天却要分别了,或许永远不会再见,他们是多么不舍啊!让我们亲眼看一看当时的送行场面吧!

(播放幻灯片)。

3、此时此刻,他们最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三自然段。

4、师生共读。

汽笛轰鸣,列车就要启动。战士们登上列车,每望一眼亲人的面孔,便引起难忘的回忆,每告别一句,泪水便会涌出。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他们从心底里发出了呼唤--(齐读最后三段)。

让我们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再读。

5、总结:车轮滚动,它满载着志愿军向远方驶去,可是朝鲜人民还是不愿离去,看着火车远去的背影,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呼唤着:“再见了,亲人!”志愿军战士翘首回望,已然看不到朝鲜亲人的影子,可心里还是一遍又一遍的呼唤着:再见了,亲人!”

列车开走了,然而中朝两国人民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六、领悟写作方法。

2、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大娘、小金花、大嫂中的一个角色,以她的口气,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个片段,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

21.细柳营语文版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顺畅朗读。

1、老师范读全文。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自读,同桌间互相矫正读音。

4、齐读全文。

二、对照注释默读。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小组猜读。

对疑难字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测部分字词的含义。

四、翻译课文。

1、请一位同学口头翻译全文。其他学生注意他翻译过程中是否有不得的地方,做上记号,各自考虑怎样翻译比较恰当。

2、学生和老师共同矫正。

五、质疑解难。

针对各个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字句含义理解的典型性疑难问题,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解答。

如:军――军细柳(驻军)上自劳军(军队)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

使――于是上乃使使节诏将军(派)(使臣)。

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作为)天子为动(被)。

结合以上环节,可以完成课后练习三。

六、朗读课文。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

2、思考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针对上一课的教学重点,检查学生朗读理解的情况。

二、分析人物形象。

朗读课文后,学生畅谈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可适当补充关于人物史料的介绍)。

明确:周亚夫,西汉著名的军事家,绛侯周勃的儿子。先为河内守,因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条侯,续绛侯后。历仁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方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既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坝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相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周亚夫这种敬业精神是西汉朝廷之大幸,是安内攘外、拯救国家的精神支柱,的确值得敬佩。“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周亚夫虽然严谨有方,但营门挡驾,毕竟令当时的人们吃惊不小。有的认为周亚夫吃了豹子胆,太目无君主;也有人为周亚夫担忧。所幸文帝比较开明,深知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片苦心,不仅没有责罚他,反倒倍加称赞,誉为“真将军”,其后更“拜亚夫为中尉”,具体负责京师长安的卫戍事务,甚至在临终时还特意嘱咐太子:“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可见,文帝是一位圣明的君主,他对刘礼、徐厉两位将军在工作上玩忽职守,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对周亚夫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在表赞扬。

三、理解对比的写法。

指导学生认识文中人物刻画个性鲜明,主要因为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请学生找出文中具体运用对比手法的`语句。

明确: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为:

1、文中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与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对比。与霸上和棘门军的将士不同,细柳军中士卒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在军营中两次“不得入”,并被守营门的官兵告知“军中不得驱驰”。于是文帝按辔而行。由此可见,击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时,众将士受宠若惊,极力讨好文帝。而击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2、文中结尾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称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

四、探究现实意义。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例如: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争取背诵全文。

2、结合本课的学习,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细柳营。

对比。

霸上、棘门――细柳。

文帝巡视:(上)“直驰入”军士整装,严阵以待。

两次“不得入”

“军中不得驱驰”

“将以下骑送迎”“请以军礼见”

文帝评价:“若儿戏耳”“真将军也”

鲁版高一语文《荷塘风起》教案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品析文章优美的语言。

3.探求主旨,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说大自然像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肯定)不错,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是啊,当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沐浴在自然的阳光中,绿色款款的走进眼帘,小河静静的流过身边,微风拂面,鸟儿欢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何等的心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一起去探寻颜元叔笔下的那一汪荷塘。

二、总体感知:

1.学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标划出重要的字词。

澹澹(dan)无暇(xia)馨香(xin)纤细(xian)。

^(xiao)蓓蕾(beilei)宁谧(mi)树杪(miao)。

2.学生接读课文,标划出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教师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

3.学生思考暗含作者感情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在小组内交流。

热爱自然。

厌恶污浊。

向往高洁。

鄙视世俗。

三、精彩语段赏析:

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为什么?

重点赏析雨中荷叶、荷花婀娜等段落。

四、拓展延伸:

假使你就是作者笔下荷塘里的一只荷叶,你目睹了荷塘二十年的沧桑,这一天,颜元叔来到你身边……请以《颜元叔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写一段话。

五、作业:背诵文章精彩语段。

作者联系:山东省济南市平阴一中邮箱:xue78611@yahoo.

作者邮箱:xue78611@。

21.细柳营语文版网友来稿

《细柳营》原文: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gongnu,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细柳营》翻译:

皇帝亲自来慰劳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以下军官骑马送迎。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gongnu,拉得满满的。天子的先头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头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门。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约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天子被感动了,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皇帝派人告诉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完成礼仪就离开了。

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哎呀!这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至于周亚夫,能够侵犯他吗?”汉文帝称赞了很久。

21.细柳营语文版网友来稿

篇一:细柳营教学反思。

在中学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也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可是,文言文虽然地位很重要,但在教学上总是缺乏“趣”,原因在于它没有活的语境。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人们平时说话是不会用它的,因而无从听到;既无从听到,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活”的语境。所以学起来显得枯燥无味。

本教例很想从这方面来改进,即增强学生对这篇古文的兴趣,让他们能想学现代文那样有生机,主动、积极。在预习中我强调的是朗读,而不是通译。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声读出来总是带有语气的,词语的色彩、句子的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行文节奏的起伏、感情气势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

在课堂的开始,也进行了课文的诵读。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便听到了,十几个、几十个人齐声朗读,每天都读一阵子,连语境也有了。这样读来读去,许多词、语、句、篇都装在自己的头脑里,入门又有何难?古代有“书声琅琅”,“口舌成疮”这样的词儿便是最好的证明。

读一篇(段)文言文有个别地方不懂或懂得不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急于求懂。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习惯。所以我没有就一些字词来开展教学,而是用了两个提问:“你认为周亚夫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有什么依据?”“周亚夫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同学们反复的阅读课文,使学生十分熟悉课文,积累丰厚的文言语句的感性材料。不仅了解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而且许多字词在理解中也无师自通了。

如果离开对课文的理解直接讲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解释,不就是俗话说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吗?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不在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而在“知其然”的不足上。()比如对周亚夫这个人物个性的理解上,学生一旦有了足够的“知其然”之后,则所谓“所以然”,即使自己不能悟出,也是一点就通的。而学生一旦是自己领悟出来的,也便是学习中的“趣”了。

篇二:细柳营教学反思。

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对学生的朗读和笔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我利用10分的朗读标准训练学生朗读,学生在同伴纠错的时候更加认真了,严格执行标准认真评判。在学习生字的时候,为了强调笔顺的重要性,避免学生会笔顺,也能正确书空笔顺,但是书写时不自觉的不按笔顺书写自由画字的现象出现。我准备出田字格本,让他们一笔一笔累计书写笔画。大部分学生完成的很好,还有些倾听能力弱的学生没有按照要求书写,我再次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精力不集中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最终学生都顺利完成了笔顺书写,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按照笔顺认真书写的习惯会扎根在学生心中。学生对于笔画以及笔顺的书写规律掌握的会更加牢固。

《白杨》《桃花心木》《乌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体会并学习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和遇到问题有自己主见的品质。

3、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体会并学习乌塔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独立精神。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交流:你们喜欢旅游吗?为什么?你到过哪些地方?

2、通过课前交流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喜欢旅游。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也很喜欢旅游的小女孩乌塔。来,让我们一起亲切地跟她打个招呼。

3、板书课题:乌塔(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1、课文写了乌塔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在暑假里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三、体会乌塔生活上的自立。

1、过渡语:如果让你一个人去外国旅游,你敢去吗?(不敢)大家都不敢,怎么乌塔就有这么大的胆子呢?我真想问问她。

你们读了课文,肯定对乌塔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吧,我们来进行一次采访,我当一名记者,你们当乌塔,来回答我的一些问题。比一比,看谁这个乌塔当得最好!

2、采访过程:

乌塔:我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2)记者:你游历了欧洲的哪些地方呢?

乌塔:我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还有希腊等一些国家。

(3)记者:你怎么知道这些国家的哪些地方好玩呢?

乌塔: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4)记者:旅游要花很多钱的,你的钱是向父母要的吗?

乌塔:不是,是我自己打工挣的。

(5)记者:你怎么挣的呢?

乌塔: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6)记者:一个小孩子独自在外,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乌塔:我带了闹钟控制自己的起居,还知道外出前把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3、总结:啊!你真了不起!知道自己安排生活,知道自己挣钱,知道怎么去游玩,知道自己照顾自己的安全,既能玩得开心,又不让父母为你担心。

4、提问:聊到这里,你觉得乌塔身上有什么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独立生活的能力)。

四、体会乌塔思想上的独立。

1、过渡语:我们都感觉到了乌塔在生活上的独立精神,其实在她的身上还有另一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另一种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还从课文中找一找。

文中有两处写到了作者与乌塔的争论,看看我们能否从他们的争论中体会点什么?

2、第一次争论。

(1)找出写他们第一次争论的内容。齐读一遍。

(2)说说他们各持什么观点?

(作者认为:中国的家长爱孩子,所以不放心让孩子一个人出远门。乌塔认为: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出远门?)。

(3)你认为谁说得有道理?

(5)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的回答让我们知道了你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3、第二次争论。

(1)找出写他们第二次争论的内容。齐读一遍。

(2)说说他们这次争论的话题是什么?两人各持什么观点?

(争论的话题是:孩子的乐趣问题。作者认为中国的孩子有电视,有图书,有游乐园,很快乐。乌塔认为:中国的孩子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肯定缺少乐趣,因为只有亲自感受,才能体会它的美丽。)。

(3)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你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认为的童年更有乐趣。

(很有主见)。

五、拓展延伸。

1、是啊!乌塔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跟她一样独自一人去国外旅游呢?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学的是乌塔那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在生活中多多锻炼自己。并不一定要像她那样一个人去旅游,毕竟这还是有一定危险的,而且我们还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2、结束语:最后,我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在生活中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要养成依赖的心.而且做事说话要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板书设计]。

乌塔。

生活上独立自主。

思想上很有主见。

作者邮箱:xiaoli20060613@。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