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实用15篇)

时间:2023-11-27 22:37:36 作者:雁落霞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个人见解和理解,展示了我们的思考深度和思维方式。以下范文中的思考和观点或许与我们的经历不同,但它们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为自己的成长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字

年我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考取了自己向往已久的赣州师范学校。经过3个春秋的苦读,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走进了教师队伍,从此饱尝着教师工作的平凡、辛劳和光荣。从教21年中有14年投入幼教事业,7年扎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对教书育人最深的感受就是:做好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博大的爱,更重要的是还要怀有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

教育,即教书育人。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一、爱岗敬业,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乐于奉献。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识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创新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还要认识到,教育的发展,关系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衰。

教师从事的是光辉而神圣的事业,在推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伟大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而努力、自觉、主动工作。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商品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冲击着社会、波及到校园的时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才能克服物欲横流的纷扰,还自己内心一份清净,才能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从而才能萌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献身精神,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而又伟大,要无愧于本职工作,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应当掷地有声。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无论是香冷的寒梅,还是娇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卑微的小草,教师皆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栽培,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多年来,我常对自己说:“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民族的未来负责,要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正是因为有了满腔的敬业之情,我才能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辛辛地耕耘、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每天辛勤地工作,迎着清晨的薄雾,送走天边最后一抹夕阳的余辉,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没有精神的寄托,责任的支撑是做不到的。因为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就成了我书写不平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

二、教书育人,对学生真诚热爱,以心换心。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有正常的生理需要,渴望理解和尊重。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要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气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动的发展。21年来我始终给孩子以微笑,让微笑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生疏感、畏惧感。凡接手新班,我都要求自己课前详细了解学生情况,在上课的第一时间,亲切地叫出孩子们的名字;课间我和他们一起玩耍、游戏,十分开心。

我爱所有的孩子,并特别关注家庭贫穷的、有生理缺陷的、有较多缺点的孩子。每次面对那些特殊的孩子、有问题的孩子,我都会这样换位思考:假如这些孩子是我姐姐的孩子,假如这是我的孩子,假如这个孩子就是我自己……正因为这样,心底悄然会升腾起一股特别的爱,比如对有生理缺陷或生理疾病的孩子便会有更多的关注与呵护;对家庭贫困的孩子便会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资助与照顾;对有较多缺点的孩子便会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肯定,逐渐指出不足,让其改正,这就是爱的教育:真诚、信任、耐心、鼓励。

当然,在这独生子女的年代,问题儿童越来越多,比如有的学习成绩很突出,但生活能力却像一个白痴;有的脑袋瓜子特别好使,但做事总是像蜗牛一样慢;有的智力超群,但对待长辈和同伴总是暴力相向……面对不同的问题儿童,我总能耐着性子,选取智慧的方法,用博大的爱唤醒他们,引领他们,使他们不断地走向完美。

因为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培养德行,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多年来,我教育的对象都是9岁以下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所以在工作时我常把自己当作孩子,与孩子们将心比心,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比如设计课堂教学时,我常会想用这种学法学生们是否会喜欢?是否有兴趣?布置作业时,我会以孩子们的眼光看看会不会太难?有没有太累?周末或假期我会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少留点作业,让他们拥有一段轻松、快乐的时光。

著名教育专家李吉林说过:“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构筑了我的内心世界。正是儿童,是童心,给了我智慧。”正因为这样,作为老师的我变成了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我和他们一块玩,一块做功课,谁也不觉得我是老师,这样我便成了真正的老师,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快乐!的确,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使自己回到孩提时代,才能与学生心灵相通,才能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三、为人师表,对自己讲究修养,以身作则。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老师希望自己的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尽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而老师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多年来的教育工作中我都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

当然,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21年来的几乎每个夜晚,我都拥有一个“台灯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学前辈精神,“啃”教育理论,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在这个世界里,我跨出学科的门槛,向同事学习,不断追求种种新知识、新能力:学上网查询资料,学用电脑做课件……在这个世界里,我静心反思,不断总结自己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台灯下的无数个不眠之夜,使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与学生一起不断探求真知、不断学做真人的同行者与指导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成了师德的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作为老教师,今后,要更加爱岗敬业,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必将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也必须要靠不懈地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于漪就是靠着勤于学习,一辈子自我教育,学而不厌,才会出口成章,才会让人心生感佩和敬服。

如采访她的记者所说的一样:“当优秀成为习惯,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聚成了大海一样壮阔的伟大师魂。”真的,习惯成自然,当一个人在哪一方面养成了好习惯,他所取得的成功会相继而来。我想,于老师的成功就是勤于学习、自我教育。当她与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时,聊起的国家政策方针,身边的新事物、新现象;当她在报告会上轻松引用《韩诗外传》、《论语》儒林外史》、《后汉书》等作品里的句子,便可以看出:持久勤奋的学习带给她的无穷力量,让她变得那么具有智慧。

劝告人们多读经典作品,这不是少数人的思想。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卡莱尔说:“好书是人类灵魂最纯洁的精华。”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所有这些名人的经典论述都是指经典书籍而言,不读书学习,就不会提高,不提高就会落伍,落伍就要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当你感到教育的挑战的严酷性,自己所面临的竞争而产生紧迫感时,你就会很自然地萌发出对学习的迫切渴求。要学习,要读书,就应该多选择经典书籍。

现实中,很多老师埋怨学生不会写作文,理解能力差,读书读得少,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老师们,我们有没有自问:自己做到了吗?自己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了吗?......多反思自己的言行,多“照照镜子”,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教育”,做一个像于漪一样的教师。

看着于漪老师慈祥谦和的面容,仿佛听到了她在勉励学生踏实做人、勤奋学习、孝敬父母、报效祖国的话语。她的语言如春风似春雨,浇灌了学生成长的心田,育人的责任感已融入了她的血液,成为她一生的使命和追求。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向于老师一样,“一辈子学做老师”。“自己学,学别人”。在自我教育中成长、成熟。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有幸聆听了x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筑梦人”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了身边优秀党员教师的先进事迹。五位党员教师用其鲜活的故事传说向我们传递着信念、奉献和创新,让我们见识到党员应有的风范,意识到前行的道路还很长,要坚定信仰,坚守平凡的岗位,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他们都是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故事传说也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让我感触最深是杨韧老师的报告——《快乐传递与爱前行》。杨老师现在是x市西园新村小学嘉和苑校区的德育副校长,同时也是一名毕业班的班主任。三十多年前,她“自投罗网”承担班主任工作,凭着“当一个好老师”的初心,用实干和担当收获了骄人的成绩。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的个性,她坚持着“班级家”的'理念,在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让孩子们掌握一技之长,告诉他们人生幸福生活的秘诀、帮助他们找到快乐,让每名孩子都能实现自我价值;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她创新性地建立了“杨老师聊天室”,与每名孩子、每个家庭对话。“杨老师聊天室”不仅是学生们心灵寄托的港湾,也成为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成功地让班级部分单亲家庭复合,还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她的行为也许比不上陶行知,比不上一个个伟大的教育家有影响力,可她用执着的敬业精神影响着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灵魂,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命运。古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教师应以他们为明镜,学习他们的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学习他们的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学习他们的恪尽职守。我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尽精力的奉献。2000年,和所有同学一样,我走入了工作岗位,来到庐阳区素质教育基地工作,单位地处偏僻,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每天面对着不同的学生,从最初的迷茫不安,到现在的自得其乐,我也找到了我人生的价值所在,这绝不是喊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共产党员在基层教育工作中的坚守。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五位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她们带给我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还是一支号角,激励着。

我不断追求;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自身的不足和差距。他们平凡而又不凡的事迹,让我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必须要向他们学习,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当今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育人观念在不断更新。本人自我创新意识薄弱,偏向注重经验操作层面上。因此本人应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自我。把沉于经验上的东西与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结合起来,脚塌实地深入研究,并努力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有时不冷静、有急噪情绪,表现在对学生说话上有些粗鲁和烦躁。本人反思;对待学生的严格并不等于训斥和语言粗鲁,应该用关怀和亲切的言语、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来教育、帮助学生,让学生自己醒悟和反思、达到教育的目的。避免出现没有修养和说话粗鲁的态度,应加强自身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

以后我还要继续坚持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依法治教,依法从教,为人师表,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思维方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在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做一个人人赞美的好老师。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我发现这些楷模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个人都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初心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把使命付之于每一个行动之上。

不忘初心,时时不忘。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党员,要时时不忘初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置顶位置。每个党员都要有“我将无我,为了人民”的崇高境界,把初心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条件,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榜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时刻不忘,才能在新时代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赢得光明未来;也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牢记使命,事事牢记。在具体工作中,每个人的职位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不管是谁,只要是党员,就得按党员的标准守初心、担使命,把使命付之于每一个行动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上,全党同志须臾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为谁出发,时时刻刻为党的崇高使命顽强奋斗、永远奋斗。当下,全国拥有党员9000万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因为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代表了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

在《为人民服务》这一经典名篇中作了这样的概括:“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想这缺点就是我们的行动与人民对我们期待的差距,只要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以人民为靠山,如果我们有缺点、有差距,人民也会理解、会原谅。

抓好落实,就是当担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每一个党员同志都要以身边的榜样为榜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做好本职工作,对照自己的差距,抓好工作的落实,做好人民的公仆,心系人民、心系中华民族,把初心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把使命付之在每一个行动之上,时时不忘初心、事事牢记使命。担当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学习榜样的觉悟、榜样的修养、榜样的作风、榜样的精神,来增强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本领,提升勇于当担的底气,拥有善于担当的能力。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字

通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我发现这些楷模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个人都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初心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把使命付之于每一个行动之上。

不忘初心,时时不忘。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党员,要时时不忘初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置顶位置。每个党员都要有“我将无我,为了人民”的崇高境界,把初心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条件,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榜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时刻不忘,才能在新时代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赢得光明未来;也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牢记使命,事事牢记。在具体工作中,每个人的职位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不管是谁,只要是党员,就得按党员的标准守初心、担使命,把使命付之于每一个行动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上,全党同志须臾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为谁出发,时时刻刻为党的崇高使命顽强奋斗、永远奋斗。当下,全国拥有党员9000万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因为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代表了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

寻找差距,拉近距离。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同党中央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在实践工作中同人民群众的期待也存在一定的距离,同身边的榜样相比肯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无论是谁,我们都得明白一个真理,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是发现差距的“总钥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抓好落实,就是当担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每一个党员同志都要以身边的榜样为榜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做好本职工作,对照自己的差距,抓好工作的落实,做好人民的公仆,心系人民、心系中华民族,把初心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把使命付之在每一个行动之上,时时不忘初心、事事牢记使命。担当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学习榜样的觉悟、榜样的修养、榜样的作风、榜样的精神,来增强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本领,提升勇于当担的底气,拥有善于担当的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习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学习楷模,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和崇高的品德成为了广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学习楷模们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他们的言行和做法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通过学习楷模的先进事迹,我深受启发,深感自身的不足,也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学习楷模们教会我们如何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良好的学习计划是成功的关键,学习楷模们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总是非常有条不紊。例如,学习楷模李华同学每天早晨6点起床,养成了定期锻炼身体的习惯,他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将重点放在了提高学习效率上。他在制定学习计划时,会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时间安排,每天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他的学习计划中分配了充足的时间用于复习和预习,且有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通过学习楷模的事迹,我认识到了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条不紊,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学习楷模们告诉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那些学习楷模们都通过积极的心态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学习楷模王明同学在高考前遇到了健康问题,但他没有放弃,他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他每天花半小时用来调整心态,通过思考积极的话题和沟通朋友,逐渐走出了困境。通过学习楷模的行动,我明白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克服困难、提高自己至关重要。

此外,学习楷模们也教会了我珍惜时间,追求高效学习。在学习楷模的先进事迹中,我发现他们都非常重视时间的利用。例如,学习楷模陈雨同学在等车的时间里总是拿出书本进行阅读,她利用了每一个碎片时间来充实自我。她的这种做法是非常高效的,通过利用琐碎的时间进行学习,她累积了大量知识,丰富了自己。另外,学习楷模还善于利用学习方法和工具来提高效率。他们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习楷模的先进经验,我懂得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利用工具的提高,全力以赴地追求高效学习。

最后,学习楷模们还教会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作为学习楷模的他们都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例如,学习楷模刘凯同学在高中生活中,曾遭遇家庭困难,但他从未放弃学业,也未因此影响他的学习动力。相反,他通过更加艰苦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学习楷模的精神,我学会了不抛弃,不放弃,勇往直前,永不言败。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将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不懈,不断提高自己。

综上所述,学习楷模们的先进事迹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他们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品德激励着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通过学习楷模的先进事迹,我深感自身的不足,也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进一步发扬学习楷模的先进精神,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珍惜时间,追求高效学习,并坚持不懈地向前奋进,追求更加优秀的自己。

全国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国楷模先进事迹是指那些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进个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人类顽强拼搏的力量和高尚品质。他们的事迹可以鼓舞人心,激发社会热情,对于我们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楷模先进事迹对于我个人来说,给予了很多启示与感悟。首先,他们教会了我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无论是艰苦的工作环境还是巨大的困难挑战,他们从不退缩,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其次,他们强调了个人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树立了榜样。最后,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的力量和努力的价值。他们告诉我只要努力拼搏,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全国楷模先进事迹的启示使我意识到我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我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努力,不将就不退缩。同时,我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他人,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实践行动来践行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真正为社会作出贡献。而且,我要相信人的力量和努力的价值,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用自己的努力来迎接挑战。

全国楷模先进事迹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层面,更深远地影响着整个社会。首先,他们激发了社会的正能量,提升了社会的道德水准。他们的事迹激励了更多的人们积极向上,为社会作出贡献。其次,他们在社会上树立了崇高的榜样,成为众人学习的目标。通过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和行动方式,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促进社会进步。最后,他们的事迹提醒了社会各界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和个人成长。只有关心他人,关注社会,我们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

通过对全国楷模先进事迹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和努力的重要性。我要以全国楷模先进事迹为榜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勇敢面对困难,勤奋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我希望将来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就是我的个人愿景,也是我对全国楷模先进事迹的最大致敬。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立足讲台34年,把儿童成长当作最高荣誉,从“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三个超越的探索,到“语文立人”的主题教学的提出,“1+x课程”的整体建构,再到“成志教育”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脚印。她心系全国儿童和教师,通过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向900个贫困县3800个远程教学站输送课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团队273位教师,承担国家云课堂346节微课和“同上一堂课”816节电视直播课。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张伯礼。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展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开拓了舌象色度学和舌底诊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开展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创立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机制。自开展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21世纪初完成了首个中医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大规模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促进中药科技内涵和质量提升,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夯。

他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理念,提倡“问题驱动+互动研讨”式教学,着眼学生全面、个性、终身发展,为文科生开发《人文数学》课程与教材,并将人文数学课程做成了网络课程,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选课人数达2万余人。他带领团队探索实施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的新路,创建《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高度融合,被全国师范大学广泛应用,多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孙浩。

他扎根乡村教育20年,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做农村娃身边最亲的人,走进留守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他深入研究农村课堂,形成了质朴自然的教学风格,发表多篇教学感悟,20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成为年轻的省级教坛新星。他每年进行公开课讲座10多场,有效带动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他积极响应号召,远赴新疆皮山县开展援疆支教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教育脱贫作出了贡献。

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师魏亚丽。

她坚守会计专业教学一线27年,用热情和奉献成就学生职业梦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把职业教育塑造成幸福的教育。她学识扎实、业务能力精湛,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主持完成“3+4”中职本科贯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丰硕育人成果。她注重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次,指导学生3次创造点钞世界纪录。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胡豫。

胡豫,男,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教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构建涵盖“诊断筛查、患者收治、重症救治、康复管理”的全链条防治网,落实开展核酸检测、改造重症患者定点医院、开建方舱医院。他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科研创新有机融合,培养了大批卓越医学人才。主持建设高校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结合临床教学特点,应用于理论课、教学查房及临床技能课等诸多教学环节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等荣誉。

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8年8月,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9]。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0];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8月11日,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11];9月4日,钟南山入选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12]。

钟南山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

海南大学教授张云阁。

张云阁,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哲学博士,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负责人,日本杏林大学访问学者,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南省首批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海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指导专家。

自198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第一线。先后给本科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给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等课程。

先后主持教育部教学改革方法择优推广计划、海南省社科联、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黑龙江省教育厅等各类课题18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编、参编著作、教材7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学习与探索》、《理论探讨》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50多篇。

先后荣获教育部(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20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3名);年黑龙江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3名);20海南大学(首届)“最受欢迎研究生导师”;海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海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名);海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名)等荣誉称号。

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肖敏。

从事特教24年以来,她秉持“适性而教,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真情付出,潜心育人。在聋生语文等学科教学中,她以心理辅导、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多元表达等方式_沟通障碍,联通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带领团队建设“听障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听障学生手工艺”“残障学生校园游戏”“重度多重障碍儿童送教上门”等系列校本课程,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主动承担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教工作,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曾获教育部“特教园丁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何梅。

她钟爱幼教事业,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桥,接送学生过河,为贫困山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2020年7月2日,赫章县发生4.5级地震,她率先冲进教室,采取先避后撤措施,在17秒内让32名孩子安全撤离教室,1分钟内完成全部躲避和撤离工作,确保孩子们在大灾面前安然无恙。她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主题教育,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每学期开展一次防震演练,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社会树立了正能量的幼儿教师形象。

曾获贵州省教学科研论文奖、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张桂梅。

张桂梅,女,满族,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现任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2]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3]。

先后荣获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十佳知识女性、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系十七大代表。

9月,荣获最美乡村教师[4]。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5]。2020年1月10日,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6]。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教师丁海燕。

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30余年,任教期间,翻山越岭,到学生家为学生辅导、补课。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给家庭贫困的学生送吃送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丁妈妈”。热心帮助同事,指导年轻教师,深得大家信任。工作之余深入到学生和群众中,利用家访等时机,讲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尽管自己生活拮据,但依然长期义务照料村上的两名孤寡老人,用实际行动书写师者风范,诠释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简版

在疫情防控中,有一位医生让我很震惊——钟南山,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院士。

八十四岁,这个应该享受晚年的年纪,一位耄耋老人看到国家有难,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坐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您在高铁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让全国人民动容、泪目。到了武汉后,钟南山多次通过媒体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自己却不顾个人的安危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去。

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被确诊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多,几百几千几万,有时候确诊人数一天就能达小一万。这对参与这场战斗的白衣天使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钟南山没有退缩,而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抗击病毒,夜以继日的工作在抗疫一线,带领着白衣天使们共克时艰,为人类的健康鞠躬尽瘁。经过不懈的努力,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确诊人数一度减少,从一天小一万到一百多点,重症病例每天都在减少。

钟南山院士,您不辱使命,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医护队伍,一起向祸害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挥出早已磨得锋利的宝剑,为武汉、为中国、为全人类无怨无悔地挥洒着自己的满腔热血。

钟南山院士,不愧是医学泰斗。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人民网)。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张桂梅和福利院的孩子们。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杨毛吉,女,藏族,1974年5月生,民盟盟员,中共预备党员,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教师。她扎根青藏高原教育事业,先后让6名困难或问题学生住进家中,给予他们家的温暖、爱的给养,培养他们走进大学校园,被学生称为“杨妈妈”“毛吉额娘”。她重视德育,发明“一条鞭法”考核法,担任省市县各级宣讲组织义务宣讲员,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主持德育工作室,聘请“道德模范”为班级辅导员,开展师德师风和学生品德教育,形成具有大通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遭受事故、疾病、意外学生筹集治疗费用。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恒爱榜样人物”等荣誉。

于炯,男,汉族,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大学教授。从教三十余载,他始终做学生贴心人,通过对学生爱的倾注,让曾经准备自暴自弃的学生迷途知返,让身体残疾的学生满怀希望、自强不息,让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成为光荣的海军战士。他始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把握育人与社会、产业发展相协调的目标方向,注重发挥新疆地缘优势,带领大家创新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为新疆信息产业领域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新疆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常黎明,男,汉族,32岁,中共党员,巩留县东买里乡中学教师。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中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新任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他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对我校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于、、年获巩留县东买里乡中学“学科带头人”;2007年7月获巩留县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7年8月获伊犁州“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7月获巩留县“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6月获“新疆教育系统廉政文化进校园作品创作”三等奖;10月获“第五届新疆中小学教师三笔字”一等奖;207月被评为乡级和校级“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常黎明老师是我校一位青年骨干教师,13年来,他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专注于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特别是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朴素情感,成为每一位教师工作的典范。在我校开展师德建设的活动中,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为全校教师做出了表率。

一、勤奋自学,不断进取。

常黎明,毕业于云南省昆明地质学校美术系,19参。

加教育工作,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教二级教师。

常黎明老师从教以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常黎明老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十几年来,他淡泊名利、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堪称教书育人、师德高尚的楷模,备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尊重。

常黎明虽有扎实的美术教学基础,但他从不满足已有的知识水平,十几年如一日,结合自己的专业及相关知识苦学不辍。经过多年的自学,他终于把美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为了检验自己的美术水平,他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不同的美术书法作品比赛,均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荣誉。为了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他不但涉猎一些高雅的作品,还为县内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制作宣传牌,而且从不计报酬。在常老师看来,制作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东西,更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近年来他曾先后发表了许多教研和学术论文,并多次参加区、州、县级美术研讨会,受到了同行的好评。

二、勇于教改,追求卓越。

且让学生在趣味丰富、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教材上学不到的知识。常老师还结合学生的实际,组织全组教师学习校本教材,效果很好。

他与很多学生建立网上联系,通过互联网辅导学生的学习有关美术中的一些技法和知识。他不仅辅导他所教年级的学生,还辅导其它年级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这充分体现出一名优秀教师的高尚品德。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人人参与的美术学习氛围,他带领全组老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常黎明老师的美术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美术教学水平,也影响和带动了全县的美术教学。

常黎明老师,多年来,就是这样勤奋地工作着。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首心灵之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一、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求学期间,她学的是声乐专业,以为自己拥有的知识能完全胜任小学音乐教学,但真正步入工作岗位以后,她才发现从“自己会”到“让学生会”的距离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近,让学生理解共鸣,完全不象想象得那么容易,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处于变声期,方法上细小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发声不科学,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学生音乐技能的发展,因而,为确保自己声乐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她每年暑假都自费到北京学习,接受更高水平大师的专业指导。每一次北京之行,经济上都要付出很多,更重要的是,她不得不舍下年幼的孩子,也亏欠了家人很多,但看到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断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二、坚守教学阵地,无私奉献。

20_年3月她担任贾寨联合校少先大队辅导员,当年6月接到通知,县里9月份要进行鼓号操比赛和少先队档案工作检查。那时乡镇的少先队工作,想必各位领导和老师都有一定的了解,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但是她想,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不可能让工作适应她,无论多么艰难的任务,她必须坚持下去。于是,千挑万选,终于在放暑假前把训练队伍组建起来了。7月8月,骄阳似火,白天她在操场上训练学生,晚上加班整理少先队档案。比赛结果,是全县一等奖。

三、给留守儿童和生活困难的孩子一片光。

日常教学中,面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和大家一样,她也曾面临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儿童和问题家长,面对这些,她总是更多的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去分析自己的言行是否恰当,对于困难学生,她努力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学生小豹,他来自一个农村单亲家庭,有音乐天赋,热爱表演,但家境十分困难,父母离异,和弟弟奶奶爸爸一起生活。4口人生活唯一的来源是爸爸的打工收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她帮他交资料费,为他定制演出服等。然后在音乐上给了他更多的指导,如今的他已经在高中就读,受她的影响,也选择了声乐特长。她想,等他长大了,如果选择教师职业的话,也一定是一个有德、有爱的好老师。

来到振兴联合校以后,她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县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真的不一样,个体之间的差异更大,孩子的个性更加鲜明,但是她会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心上,她一定会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因她而精彩。

四、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一路走来,有汗水,也有收获,在她看来,自己只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只是做了一些她该做的工作,但她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因为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一经典论述;她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因为她践行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一诺言。爱无价,情永恒,为了教育的更高境界,为了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了振兴街道小学教育的发展,她将继续尽她所有的努力,用爱和奉献,继续在这片热土上跋涉耕耘,一如既往。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林崇德,男,汉族,1941年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教书育人是他毕生的事业,“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是他的教育理念。他培养出了88名博士,为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学术梯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坚持“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育人观,在科研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对学生关心无微不至。他是师德教育的研究者,也是高尚师德的践行者,2021年被教育部聘为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总顾问。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北京市人民教师等荣誉。

02田树林。

田树林,女,满族,1958年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教师。她扎根基础教育38年,将“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作为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优质而个性地发展。她建立教师高质量发展机制,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六大转变,激励教师用心灵教育,为深刻而教,为有效而教。她致力于教育脱贫攻坚,积极承担西藏班培养任务,与贵州、云南、河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建立友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组织学校为国家教育云平台提供了751节课,为各地“停课不停学”作出积极贡献。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特级教师等荣誉。

03许京军。

许京军,男,汉族,1966年4月生,无党派人士,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他从教28年来,潜心于光学与光子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推动中国物理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发起了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对大学物理教育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他以育人为根本任务,言传身教,培养出一批光学和光子学领域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他指导研究生在拓扑光子学、弱光非线性与光场调控、铌酸锂光电器件等领域取得多项原始创新成果,引领相关领域创新发展,部分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航母等重大工程。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04林茂。

林茂,男,汉族,1985年6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上河头村河头学校教师。作为一名85后青年,他远离家乡,放弃了在城镇学校工作的机会,扎根乡村教育,默默奉献。他潜心钻研教育教学规律,探索出四段励志法的育人方法,_了乡村孩子基础薄弱和不自信的困境,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作为北辰区高层次人才林茂工作室主持人,多次作市级以上示范课、培训、宣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乡村青年教师发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05刘少坤。

刘少坤,男,汉族,1978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技术系教授。他辛勤耕耘在职教一线19年,强专业,带队伍,育人才,带领计算机系由弱变强。他以做强项目为抓手,大力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研发能力,为职教教师强“根”。他设计了“五个一致”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2+1”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他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级赛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以及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40项,成绩斐然。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等荣誉。

06李红霞。

李红霞,女,汉族,1972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教师。从教27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思政课堂第一线,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以党建带团建、带队建,打造了幼小初高“四阶梯”育人理念、课程体系、活动体系衔接的“三衔接”思政教育模式。她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四自主·四环节”新模式。她倾情教育扶贫,7年来坚持深入山区送教,带领团队累计送教送培17.75万课时,惠及6县31乡镇5万多个家庭,学校因此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她热心慈善,将第三届明远教育奖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山区学校。曾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07张靖。

张靖,男,汉族,1974年1月生,中共党员,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教授。他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坚持扎根于中西部,突出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青年人才。他坚守科技教育工作使命,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地方转型发展需要,围绕“卡脖子”技术,矢志打造一流团队、完成一流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实验实现一维和两维自旋轨道耦合的简并费米气体。他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相长,打造有力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等荣誉。

08张梅。

张梅,女,汉族,1971年11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礼仪幼儿园教师。她扎根幼教31年,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儿童以主动发展为根,育同伴以生命成长为基,育家长以明明德为本,以优秀中华文化润泽心田。她通过园际联动教研、名师指导乡村教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她注重学前教育改革创新,两项个人教学成果获山西省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奖。她是省幼教指导专家,立足特级教师工作室和教师成长学院,引领幼儿园教师提升保教能力。曾获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优秀幼儿教师等荣誉。

09杨联贵。

杨联贵,男,汉族,1961年11月生,民盟盟员,内蒙古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他扎根边疆,耕耘不辍,从教37年来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与使命,坚持教研并重,培养了一大批勇担当、业务强的数学专业人才。他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强调教学上的返璞归真,将思政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家国情怀。他坚持守正创新,在地球物理流体研究上取得大量原创性成果,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他注重团队建设,带领团队获得“数学分析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10高延安。

高延安,男,汉族,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头道营子实验小学校长、教师。执教32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致力于办一所孩子们喜欢的乡村小学,用自己的辛勤和努力为教师幸福工作、孩子幸福成长架起了一道桥梁。他以“办好乡村教育、奠基幸福人生”为主旨,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孩子习惯,改革课堂教学,鼓励师生读书,发展社团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成长的舞台。他大力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带领孩子们走出大山、奔跑在绿茵场上。曾获内蒙古赤峰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11陈温福。

陈温福,男,汉族,1955年12月生,民盟盟员,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扎根高等农业教育42年,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现代农业科技进展》等8门课程,培养硕士52名、博士47名。他敬业爱生,言传身教,悉心教导学生修德修身、自强自立、团结协作。他致力于教学改革,上课内容直面科研前沿,深入浅出、绘声绘色、诙谐生动,赢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他治学严谨,对学生的研究论文和毕业论文,大到试验设计,小到格式标点,均亲自指导、批阅、修改,让学生受益匪浅。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

12张万波。

张万波,男,满族,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五中学教师。他扎根乡村教育24年,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用耐心和爱心教会农村孩子学习知识、学会做人。2009年晋升高级职称后,一直从事着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和教务主任的工作,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他热爱学生,视生如子,潜心钻研业务,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和尊敬。他多次担任师德报告团、专家型班主任论坛主讲人,积极分享扎根乡村的教育教学做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13李玉。

李玉,男,汉族,1944年1月生,中共党员,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菌物学学科的拓荒者,他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系统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经过30余年努力,他为学校建立了从专科到博士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发展体系,培养了100多名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他始终秉持教书育人初心,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教学,古稀之年仍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他治学严谨、甘为人梯,以卓越学识和崇高品格,凝聚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教师,推动教育事业青蓝相续、薪火相传。曾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荣誉。

14王丹丹。

王丹丹,女,汉族,1978年2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努力钻研,以身作则带领老师们不断提升,带出一支勤劳肯干、服务奉献、专业进取的康复团队。她质朴无华,与同事真诚相处,竭尽全力解决特殊儿童实际困难,用真才实干和真诚服务赢得师生及家长的尊重和信赖。她仁爱担当,不管是哪种类型、何种程度的残疾孩子,她从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用温暖的怀抱感化他们。她经常走出校门,通过各种途径让社会了解和关注特殊教育。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15王丹凤。

王丹凤,女,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师。工作31年来,她始终扎根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致力于教学改革,承担了现代学徒制改革、校企合作基地、实训室建设等大量工作。近10年,她担任酒店专业省级技能大赛指导教师,经常辅导学生到深夜,不计报酬,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省市奖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创新开展线上教学,课例获学生点赞1万多次,获评省级优秀课例。她注重培养年轻教师,在全省职教活动周、中小学职业启蒙、劳动实践教育、礼仪操的创编等工作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曾获黑龙江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等荣誉。

16袁艳敏。

袁艳敏,女,汉族,1979年12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校教师。她扎根乡村教育15年,坚持走村入户,始终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生活。为让贫困家庭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她自掏腰包、多方联络,先后为孩子们募集物资5万多元。她注重教育教学创新,让乡村孩子第一次体验到了远程多媒体课堂,第一次玩上了呼啦圈,第一次走进了大学博物馆,第一次有了科技节、上了科技课。她曾两次作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报告团成员赴各地各高校开展宣讲。曾获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17樊嘉。

樊嘉,男,汉族,1958年3月生,中共党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从教30多年来,他坚持躬耕在教学一线,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悉心引导学生在科研领域攻坚克难,为医学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在教学工作中,他以大先生为追求,强调德才兼备,坚持以身作则,将大医情怀传递给学生,以师德培养医德,让每位学生在行医生涯中为患者带去生命之光。作为医院管理者,他忠实履行附属医院在医学教育中的责任和使命,推动建设一流医学教育,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作为医学专家,立足临床,以病人为中心,创新治疗手段,勇斗“癌王”,为病人带来希望。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18吴蓉瑾。

吴蓉瑾,女,汉族,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她扎根基础教育27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服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16年里培养了千名小讲解员童音讲党史。她倡导情感教育,通过多年实践探索研发了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采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致力于探索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首批教育信息化标杆培育校。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19唐江澎。

唐江澎,男,汉族,1963年5月生,无党派人士,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锡山高中校长、教师。他41年坚守教育一线默默探索,形成了“语文体悟教学法”,参编语文教材在20余省市使用。他担任校长15年,积极探索五育并举,推动学生每天上一节体育课或艺术课,将学生培养成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提出了“建立班主任国家表彰荣誉体系”“加强学生实验能力考核”“振兴县域教育”等反映基层呼声的建议,为教育改革积极建言献策。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江苏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20邱海波。

邱海波,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教授。他扎根教学一线30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43人,很多毕业生成为重症医学骨干力量。他在重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做出了重要探索,修订重症医学质控指标,率先在江苏省试点重症医学专项规范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他秉持“重症病人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作风,持续战斗在救治一线。作为一名医生,他以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作为一名老师,他在课堂上和病房里以身垂范,体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教书育人价值。曾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21吕帆。

吕帆,女,汉族,1962年2月生,中共党员,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教授。她从事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事业近30年,坚持以雅博理念全面育人,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怀有自信、能做事能创新”的人才。她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了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她用9年时间坚持带学生赴藏区高原做扶贫医疗,促成首家“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医学健康中心”落户中国。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22叶海辉。

叶海辉,男,汉族,1971年11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玉环市坎门海都小学体育教师。他扎根海岛教育27年,爱教乐学,勇于创新,为边远海岛教育默默奉献。他创编体育游戏近2000例,制作80余种4200多件体育器材,让学生爱上体育课。他主持省市两级名师工作室,开设公开课及讲座300余场,受益1.5万余人。他多次赴西藏、青海等地参与乡村支教,助力西部地区教师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制作40多节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南课程,打造6节“居家锻炼、战疫必胜”课程,其课程在学习强国上推广,点击量高达700多万次。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23杨善林。

杨善林,男,汉族,194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从教30多年来,他坚持“至诚至善、务实求真”理念,长期奋斗在科研教学一线,培育出了一代代信息管理人才。他创设“专业导论”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大学时代的基本要求和学习规律,陆续推广到全国。他带领科研团队在智能制造工程管理、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并将其转化为产业资源,为实践育人提供广阔的平台。他注重青年人才培养,率领的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24周玲丽。

周玲丽,女,汉族,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扎根特殊教育28年,用爱心和耐心撑起特殊儿童成长的蓝天。她建立的学前康复中心,填补了马鞍山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空白,聋儿康复率达到85%以上,使200多名残疾儿童走进普通小学随班就读。她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孤独症教育,形成了科学评估、动态管理、分层教育、单独成班的教学模式,解决适龄孤独症儿童无法上学难题。她开发的孤独症教育校本教材,被全国30多家特教学校使用。曾获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最美教师等荣誉。

25孙绍振。

孙绍振,男,汉族,1936年6月生,无党派人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教61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一线课堂,每年为近500名学生授课。从他的课堂走出了军旅作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他主编的初中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在7省市使用15年。他以文本细读为核心,发表论文多篇,出版12部解读专著,成为很多中小学教师案头书。耄耋之年,他牵头开展两岸合编教材项目,历时5年完成34本1000多万字合编教材的编写、出版、推广工作。所在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6庄桂淦。

庄桂淦,男,汉族,1957年7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西津畲族小学教师。他放弃出国继承家业的优越条件,47年来始终坚守在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倾毕生心力,收留照顾了1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生,为他们筑起温暖的家。从2004年西津畲族寄宿制学校创办至今,他十几年如一日和留守儿童同吃同住,退休后依然陪伴在留守儿童的身边,被称为“保姆校长”。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社会捐助,筹集资金4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曾获福建省最美乡村教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7蒙芳。

蒙芳,女,汉族,1978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她秉持“一个都不能少”教育理念,扎根一线从教24年,努力当好山沟里特殊儿童的引路人。她积极争取捐资捐物180多万元,努力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她在全市率先开办智力残疾幼儿康复部,免费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康复治疗教育。她探索在初中阶段开展职业教育,让孩子们学到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她热心教育扶贫,带领教师奔赴全县14个乡镇,开展4800多人次送教上门活动。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28周义朋。

周义朋,男,汉族,1974年9月生,中共党员,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教授。他坚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离家万里扎根新疆戈壁荒漠十五载,克服40摄氏度以上高温和零下30摄氏度严寒,每年在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默默奉献核军工教育科研事业。他和团队攻坚克难,建成我国首个生物地浸采铀基地,为铀矿绿色开发做出重要贡献。他把课堂搬进矿山一线,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研究生和企业技术人才,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核能领域的技术骨干。曾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等荣誉。

29孔令让。

孔令让,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从教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民教师职业准则。他教导学生学农爱农、立志为农,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多名毕业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行业优秀人才。他历经20年,成功克隆抗赤霉病基因fhb7并探明其遗传和分子机理,实现了重要科技突破。他培育的多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000万亩,促进小麦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所在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曾获山东省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

30单美华。

单美华,女,汉族,1973年5月生,山东省潍坊市高密经济开发区冯家庄小学教师。从教24年来,她扎根乡村教育,默默耕耘,关爱每一个孩子,用尽全力为贫困家庭点燃希望之光。作为教师,她结合乡村生活,开发了系列乡土田园课程,让学生学习乡贤事迹,立志成为家乡骄傲。她示范着乡贤的为民情怀,自2013年起腾出自己的婚房,举债十几万元,购置2万册图书,设立宝德书院,取“人间至宝是有德”之意,成为留守儿童的阅读天地,成为学生发展兴趣的教育场所,成为以爱换爱的精神家园。其事迹被拍摄为电影《孝义传家风别样中国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山东省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

31董晶晶。

董晶晶,女,汉族,1982年5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师。她扎根教育18年,秉承教育平等、共享阳光、报效国家的理念,培养2000多名残疾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她坚持教书育人并重,引导残疾学生寻找生命的意义,引领每个特殊孩子自立自强、成长成才、感恩祖国、回馈社会。她搭建平台组建残疾人艺术团,学生的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她坚持实践育人,组建残疾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带领聋人学生志愿者,深入一线和基层,开展各类扶贫扶志志愿活动近百场,以残助残,传递文明与力量。曾获河南省最美教师、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等荣誉。

32郭文艳。

郭文艳,女,汉族,1983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教师。她积极探索自然教育理念,带领团队开荒建立生态种植园,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构建出适合孩子发展的园本课程。她注重保教课程创新,带领团队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实施生态教育,引领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她成立了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川中社区大学,为村民提供社区教育空间,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教育人的力量。曾获河南省李芳式的好老师、河南省最美教师等荣誉。

33马丹。

马丹,女,汉族,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1993年,她拒绝省歌舞剧团的工作,毅然成为一名中职教师,20年来将“尚礼、塑形、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以美化学生形体美化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心灵。她以满腔热血奉献藏区教育,2016年成为首批国家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教师,2019年到期后又申请继续援藏。她用无私的爱关心藏族孩子发展,坚持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农牧民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先后资助多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她发挥西藏文化优势,创建了舞蹈啦啦操队,代表西藏自治区参加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银奖。曾获全国模范教师、西藏自治区援藏先锋、湖北省荆楚好教师等荣誉。

34张祖勋。

张祖勋,男,汉族,1937年6月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以大先生为追求,61年坚守教学一线,无论是当副校长期间还是当院士后,都从未间断亲自上讲台授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遥感测绘之才。他不遗余力提携后学,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创造平台让他们施展特长,凝聚起遥感测绘研究的强大团队。他向学院捐赠100万元设立“教书育人奖”,奖励教书育人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他首次提出了数字摄影测量网格思想,研制出我国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处理系统,打破了国际软件的垄断,极大推动了我国摄影测量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化发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北省荆楚楷模年度人物等荣誉。

35何继善。

何继善,男,汉族,1934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事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60多年,是我国电磁勘探领域的开拓者,领衔建立的电磁探测中国学派,引领国际地球物理学前沿。他为人师表,在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为我国深地探测战略和新能源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他注重教学科研创新,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中青年人才,很多毕业生成为电磁勘探领域的中坚力量。他积极推动科普教育,成立何继善基金会,资助有益于国家建设的科研项目、社会公益活动、优秀学生,累计近1000名学生获得资助。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36石灵芝。

石灵芝,女,汉族,1971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教师。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从教3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她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秉持着“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在日常课堂教育教学中以文化人、以文化道、以意动人,坚持追求有情境、有情感、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她潜心钻研心理学,为学生心灵成长护航,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援助。她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多次开展志愿者岗前培训和乡村义务授课。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湖南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37吴硕贤。

吴硕贤,男,汉族,1947年5月生,中共党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以大先生为追求,做建筑环境声学研究与教学领域的拓荒人与推动者,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为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培养了重要的学术力量。他热爱教育事业,秉持着“熟能生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理兼修”等教育理念,潜心教书育人,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他努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之余坚持诗词与书法创作,以诗词阐发治学理念及立人之本,潜移默化影响滋养学生。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

38张忠德。

张忠德,男,汉族,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他坚守临床第一线,从事中医急诊教学33年,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多名。他曾四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开展支援,以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践行医者使命。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从抗疫一线获得的宝贵资料和经验,开发成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实践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做到科研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实际。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急救思路引导教学法”,把临床诊治思路推前至课堂,以急救主体思路为纲,强化急诊临床思维的培养。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39石兰松。

石兰松,男,瑶族,1965年9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中心学校刁望教学点教师。他扎根偏僻石山库区35年,用坚守书写着乡村教师的初心使命。他每天4趟往返,义务摆渡接送学生上下学,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使命担当,圆孩子们的上学梦。他师德高尚,用心用情关注孩子们成长成才,不仅担任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多个学科的教师,还为孩子们做饭、照顾孩子们生活,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扎根山区教育事业的“不老松”。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

40孙杰远。

孙杰远,男,汉族,1966年7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他在高校辛勤耕耘30年,持教书育人之责、因材施教之重,长期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学原理”教学任务。他致力乡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施“双师教学”模式,推进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精准扶贫。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潜心学术研究,在教育学原理、民族教育、教育人类学、基础教育改革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曾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西优秀共产党员、广西八桂学者等荣誉。

41颜业岸。

颜业岸,男,汉族,1973年6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教师。他投身基层舞蹈教育30年,用源源不断的创意和永不磨灭的热情,言传身教、传道授艺,带领一批批普通的农村学生走进了国家乃至国际舞蹈艺术殿堂。他编排并指导学生们表演的舞蹈作品,曾70多次荣获国内外舞蹈比赛一等奖或金奖。他为全国艺术院校培养输送了300多名舞蹈艺术特长生。如今他虽然已成为荣誉等身的名师,仍站在舞蹈教学一线,并把舞蹈教学的对象从特长生延伸到了基层舞蹈教师,让更多中小学生能够接受到高水平的舞蹈艺术教育。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

42陈晓明。

陈晓明,女,汉族,1972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教师。她扎根山区从事农业职业教育27年来,足迹遍布海南省民族地区,把“爱、责任、幸福”传递到千家万户,展现了当代教师的高尚品德。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克服办学困难,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她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职责,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她以满腔热忱投入扶贫工作,主动承担帮扶任务,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曾获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先进工作者、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43蒋兴良。

蒋兴良,男,汉族,1961年6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他从业39年、从教20年,始终坚持奋战在极端环境电气外绝缘、覆冰与防冰减灾教学研究中,为我国电力行业培养了120余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他始终以身作则,事事敢为人先,为学生树立为人为事的榜样。他带领学生深入青藏高原,攻克2800米至5100米高海拔电气外绝缘难题,为青藏铁路建设节省巨额开支。他在雪峰山历经13年建成能源安全领域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创造性开发我国首套电网覆冰预报预警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持。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44李龙梅。

李龙梅,女,汉族,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教师。她扎根特殊教育20年,勤奋钻研,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打造出一支团结协作、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帮助一批又一批视障孩子用知识立志,以技能自强,获得了有尊严的生活,320多名视障学生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她带着全校教师坚持家访10年,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受访学生近300人次,覆盖重庆30多个区县。她注重特殊儿童全面发展,先后组建“扬帆”师生管乐团、盲人跳绳队、啦啦操队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他们的情操。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45黄廷祝。

黄廷祝,男,汉族,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教授。他坚守教书育人初心使命,任教35年始终坚持每年完整主讲本科数学核心基础课,指导本科生研究训练、毕业设计。他积极推动新工科教育,开展全国大学数学课程与教材改革,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格局。他注重教学创新,主持的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全力组织开展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曾获国家教学名师等荣誉。

46高维荣。

高维荣,女,汉族,1979年9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民族中学教师。她扎根贫困地区23年,爱生如子,爱校如家,长期资助贫困孩子,为彝区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新人,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重要贡献。她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用人格魅力引领孩子的成长,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大胆创新,注重对学生德育及综合素养的培养,注重做好寄宿制学生生活习惯养成,在全州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她在“控辍保学”工作中,扎实开展学生结对帮扶,没落下一个孩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47李红波。

李红波,女,汉族,1972年4月生,群众,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因为一个扶贫的梦想,她放弃在贵阳工作的优渥环境,在癌症术后恢复的艰难时期,主动请缨到偏远的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扶贫。她倾注了热血与青春,取得职教脱贫攻坚的突出成绩。在她扶贫两年时间里,台江职校的护理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她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16名教师和18名学生获得全国、全省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类奖项。她提出了“三进三查三帮”的学生管理制度,即辅导学困生,帮助贫困生,关爱留守生,学生从厌学到主动学习,实现了困难学生零辍学。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

48刘秀祥。

刘秀祥,男,汉族,1986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教师。他幼年丧父,从初一到大学,一直带着母亲上学,感动全社会。2012年大学毕业,他放弃外面优厚待遇的工作,回到贵州大山深处从教,将全部精力奉献给山区教育。为了实现控辍保学,9年里他骑着摩托车跑遍了望谟县10余个乡镇的每一个村寨,骑坏了8辆摩托车,使1800多个孩子重返校园。他发起“助学走乡村行动”,牵线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2700多人。他组建名师工作室,培训乡村教师近10万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乡村教师发展。曾获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49毕首金。

毕首金,男,汉族,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白汉场中心学校教师。他扎根山区小学,从事体育教育工作38年,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自制体育器材100多种,共计1万多件,开辟运动场地1000多平方米,为山区孩子开展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被誉为学校体育发明家。他积极推进体育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体育“大课间”实验活动,所在学校获得云南省优秀实验学校称号,体育课堂教学竞赛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他勤于思考,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发表了多篇体育教育论文,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云南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50周红杰。

周红杰,男,哈尼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教授。他三十七年如一日,坚守在茶学教育和科研的第一线,在国内率先开设多门茶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传道授业育人,做好莘莘学子的茶学领路人。他积极投身学科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开设的首门茶学网络慕课,辐射全国170所高校,学习人数达5万人次。他积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将教学从课堂搬到山间茶园,让学生在夯实技能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他作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以科研成果助农兴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引领推动了当地茶产业发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教学名师等荣誉。

51强巴次仁。

强巴次仁,男,藏族,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萨嘎县昌果乡完全小学校长、教师。他从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21年来扎根边疆教书育人岗位,不计得失、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他坚持以仁爱育人,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无条件耐心细致的辅导;对家庭困难学生,送医送鞋送衣,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每一个学生,把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他高度重视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坚持每周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全校教师争做敬业、业精、爱生、自律的优秀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

52美郎宗贞。

美郎宗贞,男,藏族,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他从教27年来,将立德树人作为目标,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各族学生爱党爱国、学好知识、学会做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坚持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因材施教,推进融合教育,将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优质课程带入西藏大学,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升能力。他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在生动的实践中增长见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53郝跃。

郝跃,男,汉族,1958年3月生,九三学社社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扎根祖国西部四十年如一日,深耕讲坛、潜心育人,先后培养硕士、博士毕业生370多名。他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理论课程—实践能力—创新素质”三位一体集成电路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多所高校推广应用,为我国关键技术领域突破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他先后资助多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将获得的2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设立奖助基金。他注重科研育人,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带领团队推动我国在氮化物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领域步入国际领先行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

54孙志成。

孙志成,男,汉族,1972年12月生,群众,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蔡川镇两岔口教学点教师。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扎根边远高寒山区一干就是29年,为贫困山区孩子铺就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平坦大路。一所学校、一个教师,“校长勤杂工、扫地兼打钟、教师又厨师、保姆是护工”是他最真实的写照。他遍访了学区的每个学生家庭,全面掌握孩子们家庭生活状况,努力做山区家长和孩子们的知心人。他通过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探索出上好三级复式课的好方法,将教学点办成了百姓心中“家门口的好学校”。曾获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55董彩云。

董彩云,女,保安族,1971年9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小学教师。她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区三州”乡村教育一线,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她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深入研究教材、探讨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好,成长成才。她坚持以仁爱之心,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努力帮助每一名学生。她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参与式教学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薄弱学校送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助力推动教育脱贫。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甘肃省陇原名师等荣誉。

56李江红。

李江红,女,汉族,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幼儿园园长、教师。她扎根幼儿教育27年,坚持“灵动教育,生动成长”的办园理念,把幼儿教育融进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打造高品质园所。她积极致力于教学改革,潜心于园本课题研究,做学科上的带头人,保教工作中的骨干。她严格要求,躬身垂范,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和传承,做师德上的模范标兵。作为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特聘实践教学指导专家和陇南师专特聘教师,通过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多种方式,先后培训教师3万人次,甘做他人成长阶梯。曾获甘肃省陇原名师、甘肃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57周全中。

周全中,男,汉族,1973年3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教师。他在语文教学中践行“到生活中学习语文,在体验中感悟语文”的大语文学习理念,力促课内课外学习深度结合。面对当地学生阅读资源不足问题,他曾用铁笔蜡纸刻写阅读资料,编辑印刷《阅读芳草地》达103期270万字,让孩子们阅读不再困难。他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爱护“三江源”母亲河等行动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他关爱学生,连续为7届高三班级寄宿生每人每天早晨煮两个鸡蛋,被学生称为“鸡蛋老师”。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58王刚。

王刚,男,汉族,1966年4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民族中学教师。他从事民族教育事业30多年,把最大的爱心献给学生,用最好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把最透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心系桃李,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专心教导学生,细心照顾学生,在教学上他是严师,在生活上他是慈父,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学生。他寓教于乐,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教育,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急学生之所急,尽教学之所能,数十年如一日,无偿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资料。曾获全国优秀教师、青海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59李新华。

李新华,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中学分校校长、教师。从教25年来,他始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功底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作为班主任,他以“厚德”为先,以“关爱”为本,以“上进”为实,鼓励学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作为校长,他勤勉敬业,以校为家,坚持改革创新,实施“进步体验”教学改革,让学生在自信中快乐学习。他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性地将音体美课程进行整合,开设了足球、篮球、羽毛球、书法、素描、声乐、器乐、舞蹈等综合课程,让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和艺术爱好。曾获宁夏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60李平。

李平,女,汉族,1974年2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她扎根西部二十五载,坚守教书育人一线,在构建化工专业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方面不断探索,取得扎实育人成效。她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先后指导200多名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各级奖励30余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负责人,她勇挑重担、锐意创新,将本专业建成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主编的制图教材被全国60多所高校广泛使用。曾获宁夏教学名师、宁夏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61陈丽。

陈丽,女,汉族,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第三中学党总支书记、教师。她扎根教学一线30年,结合地域实际,开设感恩课程、红色课程、雷锋课程等德育课程,强化师生对党、对祖国的认同。她爱生如子,多年来倾情帮扶残疾学生,耐心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以及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学习成长。她注重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探索351智慧课堂教学五步模式,为全县培养了一大批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她用责任和奉献谱写着教育脱贫之歌,所在学校获得新疆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曾获新疆优秀教育工作者、新疆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62祖力亚提·司马义。

祖力亚提·司马义,女,维吾尔族,1977年9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她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实际,注重引领和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实现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有效衔接和统一。她带领教学团队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多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4+1+1”课程体系,帮助师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她坚持科研育人,用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全方位影响学生,培养出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63辜薪。

辜薪,男,汉族,1979年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教师。他扎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20年,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地区学生。他坚持以爱育爱教育理念,在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使希望与梦想之花在戈壁上绽放。他积极投身全面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工作,组织实施分层教学,进行点对点精准帮扶,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实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立足岗位、发挥特长,组织协调全师学生“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曾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兵团优秀教研员等荣誉。

64周岭。

周岭,女,汉族,1972年6月生,无党派人士,塔里木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她扎根南疆26年,将“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贯穿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培养2100多名毕业生,60%留在新疆,36%留在南疆。她立足农业工程学科实际,坚持以振兴南疆新工科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农机人才。她心系贫困百姓,真情为民,坚持把论文写在南疆大地,潜心钻研农机装备和资源利用开发,助力南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她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成为本地区产业升级的助推人。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名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