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传统文化(通用21篇)

时间:2023-12-12 08:40:11 作者:碧墨

优秀作文付出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时间,不是轻易能够创作出来的。通过阅读其他人的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思路。

“互联网+”下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湖南地处中部,景观丰富。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多达20处,数量全国第一。此外,拥有世界遗产2处,国家遗产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0处。历史上许多的文人雅士对湖南的风光赞不绝口,如唐代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杜甫的《泊岳阳城下》、《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几千年的历史中,湖南人才辈出。爱国诗人屈原,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文学家贾谊、周敦颐、李白,或是湖南人,或在湖南生活游历。近代名臣陶澎、贺长龄;思想家魏源;湘军代表曾国藩、左宗棠;维新志士谭嗣同、熊希龄;辛亥群体黄兴、宋教仁、蔡锷;新民主主义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彭德怀、贺龙等人,都诞生在湖南这片热土上。深厚的人文底蕴使湖南得以留存大量宝贵的文物资源。湖南省有180多处省级以上重点保护古迹,包括举世闻名的马王堆汉墓,走马楼三国吴简,南岳衡山,岳麓书院等。此外还有还有以韶山、乌石寨、花明楼为代表的新中国领袖故居。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在湖南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1.2文化消费和品牌优势。

2000年,湖南省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为130元,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55元,2007年,这一数字分别增长到663元和79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9.4%、7.5%。这是湖南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湖南的文化产业形成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数字动漫、文娱演艺、网络与广告等文化产业体系,成立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集团、长沙广电集团、三辰卡通、宏梦卡通等一批在业界举足轻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闻名全国,具有了一定的品牌优势。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在中南大学挂牌成立,在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133个国内著名文化品牌中,“湘”字号文化品牌有29个,占21%。在品牌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2推进湖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产业结构不完善。

文化产业被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核心层主要包含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艺;外围层主要指网络、文化休闲、娱乐等文化服务;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文化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湖南目前文化产业的格局是“四轮驱动,两翼齐飞”,“四轮”指广电、出版、报业和娱乐,“两翼”指旅游业和会展业。湖南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层,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是发展的大头,占的比重较大,外围层,即网络、数字、动漫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竞争力不足。作为相关层的文化旅游、会展业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都比较低。此外,受地理、市场、文化资源、和传媒等因素的影响,除了旅游业外,湖南文化产业的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省会长沙,呈现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从长远看对文化产业的对外延伸和可持续发展是有阻碍的。

2.2从业人才匮乏。

在国内,文化产业走在前列的有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深圳从政策、待遇、环境等方面入手,大力引进全球的文化创意人才,数十年间汇聚了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文化创意人才,打造中国的“设计之都”。杭州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计划,如“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居住杭州计划”、“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等,为杭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由于地域、经济和机制等原因,在湖南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数量远远低于以上城市。此外,湖南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只占小部分比例,大部分从业人员只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尤其缺乏具有国际性眼光和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因此,湖南的文化产业在某些方面缺乏创新力,出产的文化产品模仿痕迹重,缺乏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2.3国内、国际合作程度低。

如前所述,湖南的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也形成了一些在国内极具影响的文化品牌,但总的来看还是以本土化发展战略为主,缺乏国际合作,没有具体的国际化发展计划和领域,在人才引进、市场策划、统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标准、产业园建设等方面军没有形成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系统政策。正因为如此,湖南目前尽管拥有为数众多的文化企事业单位,但是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即便是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集团,其在跨越式合作、经济效益、国内国际影响力方面还是和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文化集团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也使得湖南的文化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够强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3推进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3.1开展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首先,有计划地制定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政策。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平台和发展前景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对于国内国际知名的文化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应启动专项资金和专项计划予以资助,并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库,及时掌握人才的工作和流动情况。其次,开拓人才培养的新路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湖南省高校众多,仅长沙市就有34所高校,全国与设计、文化产业相关的学校更是数不胜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给具有潜力的学生提供工作和锻炼的平台,使之更契合文化产业机构对人才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并保证相关的专业人才不轻易流失。再次,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进修机制。文化产业是全球性的事业,知识和技术更新快,因此,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外出培训、业务交流和研修就显得尤为重要。

3.2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

首先,深入发掘湖湘文化特色,积极与其他产业在资源、内涵上深度结合,开发出具有文化特色、文化品位和创新因素的产品。其次,加强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产业从本质上来讲是开放与包容的,并且,一个地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须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来获得更大的机遇和提升。如金融危机其间,日本broccoli株式会社和animate社合并,共同开拓动漫市场,营业额大幅度增加,美国卫星电台服务商sirius和xm的合并,实现共赢。而在湖南,电视湘军和出版湘军重组,成立了“经世图书出版研发中心”、湘西自然区旅游与特色文艺表演相结合、歌厅文化与电视媒体相结合,都是不错的尝试。

3.3建设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带。

如前文所述,湖南的文化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形成了几个在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建设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带是湖南文化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首先,维持并提高现有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大力开发相关的附加产品,形成品牌系列。其次,充分促进各文化部门的协同发展,如媒体、出版与娱乐业的配合;旅游、休闲、餐饮、酒店的一体化服务,尽可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1+12的效益模式。再次,以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中心,以湘西、湘南地区为两翼,构建布局合理,结构清晰有序、特色鲜明的开放性文化产业带。尤其坚持将长沙作为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和“品牌城市”来打造。

3.4尝试开拓国际市场。

开拓国际市场对湖南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熟悉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的前沿动态、操作模式和运行规则,从而制定合理合法的参与政策。其次,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审美需求、文化习俗和信仰等因素,以避免遭遇“文化折扣”,影响到文化出口。再次,要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对外业务、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化产品经理人,能随时把握市场动态,协调国内外文化产业合作、交流、出口等问题,分类别、分步骤地将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4结语。

总之,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等特征和优势已经有了广泛的认识,它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充分认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途径,是湖南文化产业走可持续之路,为湖南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的必由之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发展的传统文化心得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双循环”是我们有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力武器”。对我们年轻干部来说,不妨也深入领会一下成长成才的“双循环”之道。

领会“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内修”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作为年轻干部,要注重培养“爱学”的兴趣,既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中领略处世智慧,又能在先进科学理论中涵养为政品德,既能在与同事的协调配合中积累经验,又能在与群众的交心谈心中增长见识,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注重培养“善学”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特别是要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手段、丰富学习内容,对一些有失偏颇的、落后的文化要果断舍弃,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高学习实效。要注重培养“勤学”的习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决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歇气思想,时刻保持“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恒心和“水滴石穿”的毅力。

领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之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年轻干部,要忠于本职、抓好岗位实践,勤学业务、勤练业务,作风务实、兢兢业业,在执行好每一个任务、落实好每一份安排中经风雨、长本领,努力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要开拓视野、抓好社会实践,多去乡村发展一线贡献力量,多去项目一线跟班实践,多去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始终敢于冲锋陷阵、勇于创新实践、乐于担当作为,不断培育大情怀、大视野、大格局。要甘于奉献、抓好为民实践,勤到村社农家沾一沾“泥土气”,多与群众坐一坐“一条凳子”,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办一批为民、惠民、便民、利民的好事、实事,用实实在在的服务取信于民、赢得民心。

中国传统武术有句名言:“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愿所有年轻干部都能内练“品德”、外练“才行”,努力成为一名内有“德”、外有“为”,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年轻干部。

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些认识

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孕育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我华夏儿郎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世界各个力量都自四面八方涌来冲击着中华传统文化。此时,我们需要理性看待文化,正确把握时代的方向,为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一百多年前,日本被西方列强撬开了紧锁的国门。彼时,因为几百年的固步自封落后于西方各国已远,人为刀俎,日本为鱼。但是,一场明治维新,除旧布新,在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制度文化生活的同时,选择性的保留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积淀,终翻身成刀,结束了被侵略剥夺的命运。日本民族在关键时刻,懂得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了时代先进元素,终逐步发展成世界强国,实现了一个民族的崛起。反观,如果当时日本仍旧画地为牢不知变通,结局必然相去甚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传承,是为了发展:发展,才能更好的传承。

传统是什么?传统并不是遥远的星空,中华传统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对月思人的《水调歌头》,是飘逸飞扬的《兰亭集序》,是端午的龙舟除夕的团聚,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民族情结,是“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淡泊追求,是礼节中的谦恭退让审美中的中庸平和……独特的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民族,对中华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传统绝不意味着生搬硬套墨守成规。

如何对待传统?不囿于传统,才能发展传统。在传承中创新,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融入时代元素。当今世界,全球化正不断深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英语成为中国第二语言的同时,中式英语也对英语造成了日益深重的影响。据调查,牛津词典中已经收录有两百多个有中国渊源的英语词汇,而tooyoungtoosimple等英语表达也已融入到中国网民日常生活中,成为交流常用语言,发展了中华语言文化,为其又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文档为doc格式。

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在今天所遭遇的压力,并不是文化本身的危机,而主要是传播形式上的困境,结合时代特点改造创新形式,推进传播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与时俱进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需要充分依托现代传媒技术和现代产业技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新业态相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

1、以现代传媒为依托改进传播方式。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现代传播媒介进行,较于书籍、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现代传媒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针对性和即时性强等优势,能很好地符合现代人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心理。所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广泛地融入现代人的生产生活,能够为现代人所熟知和接受,真正在当代“活”起来,必须充分借助和依托现代传媒,“让传播的话语模式与时俱进,用民众感兴趣的话语框架和模式进行传播。”为此,要将传统文化资源与网络、手机、电视等现代文化传播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充分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媒介技术和传播形态不断发展。近年来,“网上非遗博物馆”、“网上书友会”等网络文化活动平台成功搭建,“网上礼仪学堂”、“网络道德学堂”、“网上书香榕城”等网络文化传播品牌成功打造,这都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播方式的积极探索。此外,电视电台等亦在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成语大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谜语大全》,东方卫视推出了《诗书中华》,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了《齐鲁家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是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电视传媒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其中,《齐鲁家风》采取古今结合的叙述方式,通过情景模拟、三维动画、二维图示进行技术处理使画面镜头更加吸引眼球,通过小视频形式将片中故事推送到各大视频网站进行多平台多渠道传播,这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具时代气息和青春气息,更易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因此,要充分运用各类传播媒体和技术,通过数字化处理和动态化表达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现代传播手段“打开”和传播,从而不断改进创新其传播方式。

2.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创新表达方式。推动传统文化资源与新业态相结合,发展传统文化特色产业,是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要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能够依托影视动漫、文化旅游、会展演绎等多种产业形式找到自己的现代“打开方式”,发挥自身在当代的经济文化效益。以动漫为例,传统文化资源通过与动漫艺术结合,能够很好地变“严肃”、“古老”为“活泼”、“新奇”,从而创新表达方式使自身在当代“新”起来、“火”起来,如《中华小子》以动漫艺术的手法诠释了民族精神,赢得了法国评论界“引发亚洲动作片新美学”的赞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为素材,大量融入时代新鲜元素并运用现代动漫艺术,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收获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依托现代动漫艺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漫化传播。再者,除动漫艺术之外,影视艺术也是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可以依靠的重要技术,促进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影视产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重要渠道。2017年上映的《战狼2》创造了多项票房记录且至今保持着票房冠军记录,《战狼2》是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电影,其将中华民族精神通过影视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创新表达方式的同时自然地融入现代因素,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此外,《海棠依旧》、《芳华》、《建国大业》等也是以传统文化精神资源为基础并充分依托影视技术而进行的经典创作。因而,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依托现代影视技术,善于将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影视创作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影视产业,形成影视化的文化创新表达方式。

“互联网+”下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并且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众多新型文化形态和消费模式随着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应运而生,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不仅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得益于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新时代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将为国民经济作出重要的贡献。

一、我国居民消费情况与互联网发展。

通过对中华人民公各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的分析,全国人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7110.7元,其中食品烟酒类作为大众生活必须品,人均支出5151元,占比30%为全行业最高。令人欣慰的是,文化产业作为小众产业,人均支出1915.3,占比11%,超过了衣着以及生活用品产业。且在-中,文化产业方面的全国居民人均支出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支出不算很高,但人们对于文化产业的消费欲望或是说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在不断增加的。而也正是因为其占比不高,因此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四十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互联网正在与各经济领域深度结合,为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数据显示,20中国网民已经达到了7.51亿人次,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4.3%。在全部网民中,手机网民数量已达到7.24亿,比20增加了2830万人。除此之外,各类手机应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外卖类应用用户规模达到2.74亿,比年增长了41.4%,增长速度最为迅速;随着支付宝、微信等平台的普及,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也大大增长,达到了5.02亿,线下场景使用广泛,多达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7%,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速最快,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7%。因此,结合互联网传播和发展传统文化产业,能够扩大传播面,极大的刺激消费并给大众带来更加方便与优质的体验。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制作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并通过微信平台发放。调查结果显示,在传统文化的了解途径方面,通过互联网、书本、影视作品这三个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比例都在70%以上。其中互联网途径占比最高,这也印证了上面所说的传统文应结合互联网发展的观点。而其中通过书本这个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部分为在校学生,而影视作品和互联网这两个途径适合于所有人群,人们工作学习之余会有很多时间花在互联网上,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可以更多的通过这两种途径传播。

有52%的人是经常读书报,40%的人是逛文物市场,逛文物市场的则是在一种购物或者是旅游的情况下,直接了解到的传统文化。64%的人每年在传统文化产业的消费都在500元以下,这样的数据并不完全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产业的产品不喜欢,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原因,就是这类传统文化产业类的产品并不多,而且并没有广泛推广,或者说知道这类产品的人少之又少。而传统文化产业相对而言也确实比较初级,还不够成熟。

对于受访者中绝大多数在传统文化产业上消费较低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调查的群体多为学生,他们的'收入以及消费能力也是比较低的。而人们在传统文化上面的消费额度较小,在很大程度上也和互联网有关。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我们不用或者不需要花很多钱就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通过各种app,各种互联网平台,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共享的知识,而这种共享,很多是免费的,或者是像共享单车一样,不需要花费很多,得到的方便却不少。在中国人口红利的助推下,虽然人们在传统文化上的的人均消费额度较小,但总的文化产业消费却并不会低。最后,调查中的95%的人认为互联网结合是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再次印证了结合互联网发展传统文化是大势所趋。

在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的人群占网民群体的52.2%。由于年轻一代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用户以年轻人居多。因此,如何使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互联网中,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是制胜的关键。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年轻人的爱好(如游戏、电影、音乐、动漫、体育、潮牌)中是现如今广泛应用且收效颇佳的方式。新时代的文化产业营销模式,已从传统大众传媒时代的aidma营销模式过渡到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aisas模式。

aidma营销模式包含了:attention关注、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而aisas营销模式是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由aidma模式发展和衍生的,该模型由日本电通公司于提出,模型目的在于塑造基于互联网展开的消费者行为模型,强调用户交互与用户体验。重构的aisas模式为:attention关注、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可以看到与传统的aidma模式相比,aisas模式的改变是基于受众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和行为,聚焦在了受众在关注了产品、产生兴趣之后,产生了到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搜索(search)的行为以及在消费行为完成后产生的信息的传播分享(share),这两个重要的行为环节颠覆了传统营销方式,消费者在得到好处后自身就参与到了营销的过程中,并在按下分享后成为了营销传播的主体。search搜索、share分享这两个重要行为都是受众群体的自发行为,也是aisas模式的魅力所在。

随着市面上少有的以中国文化为主线设计的《王者荣耀》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在现代流行审美的世界里焕发新生,并有望在数字内容领域掌握全球文化产业的主导权。在《王者荣耀》的世界中,李白被设定为“执剑行走天下,拥有侠义之心”的剑客,“将进酒,杯莫停”的台词配以豪迈配音,这种设定既能让玩家领略到“诗仙”的风采,也展现了李白很多不为多数人熟知、却又真实存在的一面,比如李白对于侠义精神的追捧,而这在一般的书本里是很少提到的。这仅仅是《王者荣耀》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moba作为近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游戏类型,其代表作品一直以来都以西方魔幻文化为主。而随着市面上少有以中国文化为主线设计的《王者荣耀》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在现代流行审美的世界里焕发新生,并有望在数字内容领域掌握全球文化产业的主导权。与音乐、电影一样,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这些艺术形态都是能够对某种文化内涵进行演绎与传播。在这个层面,《王者荣耀》在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本质上,与讲述三国时期历史的电影电视、普及盛唐时期生活方式的舞台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对于某种文化现象进行不同方式演绎。

正如我国统计年鉴数据以及问卷情况所示,“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虽然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关注度正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的空间。众多新型文化形态和消费模式随着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应运而生,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在互联网的强势推动下,传统文化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有望成为新时代的经济增长点和中国的亮点产业。互联网助力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和转型,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融合文化和科技,通过高新科技将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力量释放出来。而传统文化产业想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兴趣进而为之消费,则需要更多的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之中并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

例如电影《功夫熊猫》就凭借其浓烈的中国元素、精湛的制作艺术以及嘻哈的表演形式赢得了大众的喜爱。正如调查问卷的结果中,80%以上的人也是通过观赏影视作品这种比较轻松形式来参加传统文化产的活动。如今,网络娱乐用户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文化娱乐产业进入全面繁荣期,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均保持了高速增长,强烈的市场需求、政策的鼓励引导再加上企业的资源支持共同推动网络文化娱乐产业进入全面繁荣期。这也为“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今后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作者:刘瑞祺。

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些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相应的文化及价值观念的支持。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西方文化对市场经济提供精神支持,而忽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实际上中华民族有着古老而灿烂的传统文化,它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作出过重要贡献,都是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分不开的。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最早见于《周易》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有道德的君子应该效法天体的运行,刚健有为,努力进取,凭借自强,以达永不停息。孟子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发,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了近代,民族危机日趋严重,魏源、王韬等人用“道器”范畴,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太炎、孙中山等人重又发展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基本品质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立身,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靠任何外部的力量;靠奋发有为立身。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的人是不可能立起来的;靠不断地开拓新视野和新境界,用永不倦怠的追求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只有自强才能不息。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具体体现。

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顽强拼搏、敢于创造、勇于开拓才有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让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再度焕发新颜,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二、传统的“义利观”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传统的利益观是以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概念“义”和“利”来表述的。“义”指社会认为“应该如此”的道德要求,“利”即指利益所得。这样“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利益关系的核心问题。能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的行为就是合理的求利行为;反之则是不合理的求利行为。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并不在于利益所得的多寡,而在于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方式是否合理,即是否符合某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孔子、孟子所说的“义”和“道”,就是指一定的道德准则。这种理性的利益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所有的市场行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市场规则,所有的市场行为主体都应该具有理智、审慎、自律的行为特征。因此,应该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理性的利益观充分挖掘出来,使之服务于当前的市场经济。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利关系涉及面相当广,十分复杂,确有一些思想是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具体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必须将“义”与“利”的概念赋予时代的内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主要指符合封建道德要求的道德准则;“利”则主要指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说的“义”,是指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利”则是指社会主义的大利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对义利关系应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为基础进行理解。传统文化对义利关系的理解是重义轻利,重利轻义,义利并重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义利关系的理解,应着眼于义与利的结合和统一,而不应作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界定。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大利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义与利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

再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为道德规范,而应作更为广泛地理解。利益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行为驱动方式,而利益驱动所导致的行为单靠传统形式的道德规范是无法调节的。因而,必须将道德要求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从而作为市场通行的准则。这样“义”就应该被理解为社会的“正义”、“公正”。

三、传统的整体利益道德准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1.传统文化中重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儒家所说的“义”,既是一种道德准则,又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基本观点是整体利益至上。墨家在这个问题上表述的更明确一些,其基本的政治主张是“兼爱”,即“爱利国”、“爱利天下”、“爱利万民”,同样是把整体利益作为道德准则的内容。即使是主张“道德无用论”,宣扬人性极端自私的法家如韩非,也把“公利”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认为“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要求人们“去私心,行公义”。重整体利益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这种整体利益意识可以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重新界定整体利益的内涵。在传统文化中,整体利益一般是指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即使含有劳动人民的利益,也是从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的角度讲的。我们当前所说的整体利益,是指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正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3.摆正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传统文化的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它将整体利益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而劳动人民的利益则往往被视为“私利”,因此,才有“去私心,行公义”之说。我们应将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因为它是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即要在实现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增进社会整体利益。

“和”是能充分反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和精神特质的概念。“和”,即“和谐”。它是中华民族对自己与外部世界及人自身的关系的顿悟和认知的总结。“合”是于“和”紧密相联的,“和”是“合”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基础,而“合”则是“和”的具体实践和目标指向。“和合”就成了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而“和合意识”则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意识。

1.人与自然的“和合”。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天人本为一体。天(宇宙、自然)的运行法则,就是人行为的根本准则。人与天的关系不是彼此疏远、相互对立的,而是和谐亲近、和衷共济的。天给人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环境和条件;而人则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去践行天所展示的法则。这种自然观尽管有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但它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是极具价值的。我们不能单纯地看到社会物质财富繁荣的程度和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毁坏人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2.人与社会的“和合”。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靠政治伦理维系的,而政治伦理将每个人分解或特定的伦理元素,个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人,而只是社会这个庞大系统的一个单元。所以,个人与社会的“和合”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们应吸取其中的“和合”精神,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于市场利益主体多元化,且由于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都是受利益驱动的,因而,个人和社会之间就会由于追求利益及利益所得的差别而出现矛盾的对抗。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应以“和合”的观念为底蕴并得到这种观念的支持。

3.人与人的“和合”。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和处理,主要靠伦理准则、道德规范,儒家的“仁”和“礼”。最能说明这一问题。所谓“仁”,就是以仁爱之心待人,以忠恕之道为人。这样的思想表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中就是“礼”。因此,儒家所主张的实际上是以仁存心,以礼待人,即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这样做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合”,只有人与人之“和”,才能达到人与人之“合”。“和合”观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

[参考文献][2]夏永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03.

“互联网+”下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南京民间艺术的种类。

“民间艺术,无论是戏曲、说唱、民歌、谣谚,或者是各种民俗活动,或是各类手工艺制作,因其特有的那种质朴真率、趣味观赏,在许多文化人那里是有极大吸引力的。”南京在地理位置上处于长江下游,地域性造就了多元化的人文环境,当地的人们在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随祭祀礼仪、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逐渐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形式与艺术作品。这些与生活相融的艺术作品中,有生活器具,也有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可以说,这些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需要。“民间艺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经过一代代手工艺人在实践中的精心钻研,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这些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是现代机械工业无法比拟的。”南京民间艺术形式和种类更是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唐代即为贡品,清末民初流入民间的南京绒花、“寸锦寸金”的南京云锦、南京夫子庙纸灯、雕刻、皮影、秧歌、踩高跷、剪纸、空竹、绳结等。

(二)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南京民间艺术的特征。

“民间艺术相对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宗教艺术来说,从形式、工艺、功用和民俗内涵上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间艺术也是如此,它根植于老百姓的劳动创造,南京的民间艺术反应了南京民众的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无论是绒花、纸灯、剪纸、皮影,还是生活器具、家居陈设、民俗生活都体现着民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及民众艺术美的创造。在内容上,以当地文化形态和纯粹的艺术审美形态的融合参与到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内涵,带有浓郁的南京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如由元宵节夫子庙的灯会组成的年文化,又名“秦淮灯会”,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是流传于南京当地(古称“金陵”)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南京“秦淮灯会”也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看出,它是以文化的方式而不是以纯艺术的内容渗透到民众生活中,它所构成的这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环境反应了南京民众的精神意识和物质意识。在形式上,将当地民间造型的形式与具有时代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元素相结合。如南京旅游特产的包装设计上,借鉴了纸灯、剪纸、云锦等造型元素,追求构图形式的均衡、色彩的配置,使商品洋溢着浓郁的金陵地域特色。一般不作过多的修饰,南京民间艺术崇尚从大自然中提取色彩、线条、形体和律动,表现出心灵和自然的契合,追求自然质朴的随意性;在材料上以天然材料为主,大都是带有环保意识的自然物质,如纸张、石头等,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南京本土资源优势,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体现出材质自身的肌理、纹饰等,充分保持其自然形态特征,歌颂对生活的情钟,创造了沁人心扉的情新的艺术美。因此,南京民间艺术的特征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具有金陵传统特色的艺术作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色品牌,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同,成为典型的民间美术种类,民众按照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直观感受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反映了南京人的审美情趣、地域特色、民俗特色。

二、南京民间艺术产业化的构建与开发。

(一)南京民间艺术产业化的构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生产的审美价值、意识形态价值、资本价值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存在着从‘相敌对’走向‘相统一’的趋势。这也是艺术产业化的重要理论依据。”随着南京经济的发展,民间艺术与经济开始不断的融合甚至重合,给南京民间艺术走向产业化、市场化创造了条件。最初一些民营企业投资者急于求成,民间艺术有其悠久的文化传承,其市场的培育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而投资者常常缺乏足够的耐心;其次,由政府作为南京民间艺术发展的主体,大力倡导社会、企业到个人的跟进、参与,这样的结果常常是一阵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再者,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艺术,更要由静态维护向动态的发展转变,在市场运作、合理的利益驱动下开发的民间文化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否则将制约相关产业的经济效应,影响了南京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发展。

(二)南京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开发。

民间艺术是南京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使得部分民间艺术或者艺术的传承及生存、文化空间受到了威胁,一些传统的艺术与艺术形式正逐渐消失。针对如此情况,南京政府也采取了各种保护与开发利用、传承的措施,让其发挥积极应有的功能,更好的服务民众。“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摇篮。它的生产主体来自平民百姓,它的生产目的也来自平民百姓、它的生产用途是为了方便平民百姓,它的产品使用者,也只能是平民百姓。”民间艺术就是平民百姓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形式的改变,如何传承、如何展示?是继续在博物馆、展览厅以特定的审美形式出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南京云锦工艺为例,“南京云锦因绚丽多彩,美若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南京云锦的技艺虽然达到了中国古代织锦传统工艺的高峰,但是,由于还是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其生产水平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进程。”南京云锦目前的生产、销售正急剧萎缩,所以我们必须让民间艺术与市场找到契合点,才能使民间艺术的发展获得不竭的动力,因此对于民间艺术不能仅限于原生态的继承和保护,还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必须依靠现代科技,让民间艺术产业化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一)南京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

“由于民众价值观念、信仰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以及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关系等的改变,或者说传统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民间艺术的生存延续必然受到影响和冲击。”[7]同时,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民间艺术也在随之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求审美与实用的契合,部分民间艺术缺乏其应有的市场,从事民间艺术的民间艺人必然就会减少。传承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如南京夫子庙地区制作手扎工艺灯的艺人已所剩无几,从事曲艺、杂耍娱乐活动民间艺人也日渐趋少。同时,今天的年轻人对于一些精湛的民间技艺不感兴趣,原有的手工生产模式也在遭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严重阻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二)南京民间艺术产业化品牌意识问题。

品牌是产品美誉度及消费者信任度的重要体现,南京的民间艺术产品生产者大多缺少品牌意识。南京民间艺术产品多为家庭作坊生产,规模一般较小,针对性不强。部分产品做工粗糙,设计缺少艺术性,在市场中找不到自己的合适的定位。民间艺术产业没有品牌意识,其发展必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阻碍着南京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鱼龙混杂的市场必然损害整个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

(三)南京民间艺术品的创新问题。

创新是民间艺术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根本的动力,没有创新的民间艺术必然被社会所淘汰。生活永远都民间艺术生存的土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打着继承传统的大旗固步自封,必然为社会摈弃。只有不继创新,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民间艺术,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任何留传下来的民间艺术,都必然是持续创新的结果。民间艺术要想生存发展,必须与时俱进。艺术必须与生活连接,才会有市场,才有生存的空间。云锦织的手机套定会比云锦织的香囊更有市场;竹编的纸篓一定比竹编的渔篓更有市场;雕花的屏风也一定卖不过雕花的酒柜。民间艺术的生存之本就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会变成干瘪的文化标本。如何既保留传统又能通过创新,使民间艺术融入我们的生活,从而为老百姓所认可,市场和产业如何结合、创新成为目前需要探究的课题。

(一)加大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增强品牌意识。

民间艺术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基础,它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必须对民间艺术进行立法保护,拨付专项资金,通过扶持艺人、开拓市场、营造环境等形式,为民间艺术产业化提供支持。其次,政府要处理好现代化发展与民间艺术相关的保护、开发的关系。最后,政府要意识到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冲突,极力集聚社会有益资源为当地民间艺术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只有全民意识提高了,才可能使民间艺术产业化真正蓬勃且可持续发展。民间艺术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首先,要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市场监督与管理。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及市场监管,使一些劣质民间艺术品退出市场,提升民间艺术品的整体水平。其次,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形成特色产业群。民间艺术资源多以地域聚集,虽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总体较为零散。虽历经多年发展,但总体生产水平落后。我们可通过打造一批特色园区,使个体集中,优势互补。最后,创新品牌推广手段。民间艺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品牌推广上必须要与民间艺术自身的特点相适应。民间艺术饱含历史文化信息,其品牌推广一定要注重文化特色。同时,民间艺术还要和当地旅游相结合。

(二)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

“中国民间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艺人掌握的手艺,主要是通过家族、师徒、行业协会之间传播。由于过去一门手艺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个家族的生活前景,因此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下,掌握手艺的艺人自然希望将继承者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俗语的产生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8]这种思想也限制了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化地进程。南京民间艺术产业化离不开三类人才:艺术传承人才、产业运营人才、复合型人才。人才是任何一个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培养必须建立科学的培养体系。师傅带徒弟、父亲教儿子、家族传承等这些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要逐步将一些民间艺术带进中小学课堂,进而成立一些民间艺术的职业技术学校,甚至在高校设立民间艺术的院系。这样,民间艺术才能不断传承发展,才可能源远流长。

(三)既要推陈、更要出新。

民间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其精髓是我们必须要坚守的,它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但民间艺术的内容可以因时而变,使其贴近现代生活;工艺可以利用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提高其生产效率。特定的地域环境造就特定的民间艺术,作为南京人民宝贵资源的民间艺术是不可再生的。南京民间艺术产业化,是保护、发展、开发南京民间艺术的重要手段。利用民间艺术文化产业的特色效应,可以有效拉动南京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南京城市形象,彰显南京特色,提高南京城市竞争力。

结语。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首先要处理好文化和经济的关系,通过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解决南京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好南京的民间艺术优势;普及民间艺术知识,使形成的传统得以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新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诞生,要在汲取精华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行政手段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增强南京本土品牌意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南京创业,使南京民间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发展的传统文化心得

写好乡村振兴的“奋进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写好乡村振兴的“奋进篇章”,需要各方合力,久久为功。

实施“优先发展+配套支持”,让农业基础“强起来”。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资金予以优先保障,政策予以优先倾斜,人才予以优先提供。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机器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发展,关键是人才。高校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要继续扩大面对农民的招生培训力度,提供“套餐化”“精准化”教学,提高农民专业水平。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新创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实施“宣传引导+典型带动”,让村居环境“美起来”。要围绕生态宜居、乡村文明,大力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改变“脏乱差”的刻板印象,把农村打造成“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民风淳朴”的“后花园”。要对村居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并通过多种方式让村民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要重点整治门前屋后、垃圾处理等场所环节,做到无杂物、无异味。要深入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加大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引导乡亲见贤思齐,美化环境。要充分挖掘农村“乡土文化”“孝道文化”“宗族文化”,做好传统文化传承,让子孙后代“爱家乡、念家乡、建设家乡”。

实施“自主经营+优化服务”,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千条路,万条路,发展经济才是好道路。要聚焦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农业生产补助,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推广订单式生产模式,从播种到施肥,再到收获,提供一条龙服务,从源头上降低风险,增加收益。要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技推广人等专家学者作用,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提高生产效益。要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等方式,加大特色农产品推广宣传,扩大农产品销路。

做好“三个加法”,写好乡村振兴的“奋进篇章”,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xx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指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正因为有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营造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状大有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为了把握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美好的精神家园,国家天下的兴盛与衰败,是每一个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少年要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败为最大的耻辱,增強囯家的认同,培养爱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做一个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小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搓,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骛求知问学。

同学们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也是世界文明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感到自豪!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最近我看了一本叫《中国文化常识》的书,通过深入阅读才知道,作为中国人,自己对中国文化常识的认识居然还十分肤浅,很多以往接触过的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阶段的专用古字、古词,在《中国文化常识》里面都可以找到出处,令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吕思勉编注的《中国文化常识》是作者早年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别听书名叫《中国文化常识》就觉得这一定是本枯燥无味的书,其实能否找到当中乐趣,全在乎读者对这本书的定位和用法。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把这本书作为一本古文化说明书来读较为合适,当然,我们没必要一口气把它读完,只需要像查字典一样,当在阅读其它书籍中遇到有关古文化常识上的疑问时,再找出相关的内容出来查对一下就可以了。这是一个细嚼慢咽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真相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就是阅读这本书的最大乐趣所在。

那么,我说这本书好,它究竟好在哪里呢?

首先,是内容的全面性。几乎是无所遗漏地将日常生活里碰到的常识项目都能一一列举。其次,是内容叙述的简要性。该书的每一章节内容的叙述都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对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不加冗长的修饰、不作繁复的推敲。……最后,是解释说明的直观性。该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取用了很多插图和列表去解释所讲的内容,再配合一些专用词汇、术语的注释,令人一目了然。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当然不能够说懂得一点古代文化的常识就掌握了其精髓,那只不过是五千年文明古国里的苍海一舀,但我们不防把学习中国文化常识作为重新修读“中国文化”这一浩大课程的入门,认真汲取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和氧份,并将它们传承下云,发扬下云,那是留给子孙厚重的精神财富。

传统文化发展案例范文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只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

如何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作文

有一天,我梦见孙猴头和太上老君聊了起来,只听那猴头说:“常听人们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要不然咱们什么时候下凡看看。”“好呀!”

我醒了过来,回味着梦中的内容,突然想起曾在一本书上看过的内容,年龄有礼貌的说法,如:不满周岁是襁褓岁是孩提、十岁是黄口,因为雏鸟这时嘴是黄的,有些名人说的话传承下来的,如: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的说法。还有花甲指60岁的`老人、古稀指70岁的老人,古稀出自于苏轼的一首诗:人到70古来稀。相传花甲和古稀也有一副对联,乾隆指着一位141岁的老人说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有位叫纪晓岚的学者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__秋。花甲指60岁,花甲重逢是两个60岁是120岁,三七是21岁,合起来是120岁。古稀是70岁,古稀双庆指两个70岁是140岁,一度__秋是一年也正好是141岁。怎么样,传统文化很有趣吧!

我们一定要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好好的继承下去。

传统文化的发展作文

前不久,我和其他小记者看了一场木偶戏。

这场戏主要讲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因为全程都是说本地土话,实在听不清楚,只能靠妈妈翻译。不过也很开心,毕竟第一次看木偶戏,很新奇,想不到家乡还有这么有趣的艺术。

后来才知道,木偶戏是我们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了不起。不禁对木偶戏的演员们充满了钦佩。

演出结束,我们找到演员们采访。这些老艺人的年龄都已有70多了,他们自己说“快不能演了”。

老演员们告诉我们,玉林本地的木偶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唐朝的时候就有了。天啊,原来是那么久远的了,太不可思议了。“今天演的`《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就是为你们警醒,这是我们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你们好好传承下去!”

不过说是这样说,老演员们感叹说“要想传承下去也是困难重重”,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去高档次的电影厅看3d、5d电影,根本不愿意来这,更别说传承下来,到时候可能连会拿木偶的人也找不到……”,说到这儿,面前的这位老艺人眼里有一丝丝亮光,他流泪了。

木偶戏虽结束,我耳边却动荡着那位老艺人的声音,回想着老艺人说的话。真的,就连爸爸——电脑和手机几乎成为他最重要的宝贝,有谁有兴趣去关心那么“落后”的东西呢?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下去,确实值得人们思量呀!老艺人们和我外公那辈人的兴趣爱好,我们不可能只凭着学业单一地来传承。要想跨过这一个门槛,必须要接好这一棒,告诉后代们,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才可能永久地使它成为我们的骄傲。

就比如说我们的敦煌壁画,日子是一年年地过去,可是,总有一天它终究会消失,那我们的后代,就只能在它没有消失之前,尽量去把它拍成记录片,放在文学馆里存放着,给后人们看……我们的木偶戏也不例外,当然少不了影音资料,但如果我们继承了文化的传承,它就不会消失!我们的木偶戏需要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从远古时期走到今天,已足足有五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民族性、传承性、历史性,时至今日依旧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教育方面,量子力学、相对论、马克思主义等等虽然不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下的产物,但篆刻于汗青的累累教育果实仍昭示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价值,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重视人的价值;重视道德教化;重视个人修身养性;重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

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通过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考察,可以深层次的挖掘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儒家思想作为影响中华民族最大的主流思想,它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显得尤为突出。若将其中向上的力量融合在当代的教育中,必将推动当代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重视人的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人伦文化,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论语先进》有云“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事人都做不好,何谈事鬼呢?这体现出古人在鬼神与人的孰贵孰贱中的一种态度。而这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西方文化是一种基督文化,其人道主义归根结底是建立在神本文化之上。“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宗教是其一切创造性关切的深度方面。”(引自《现代基督教思想》)作为宗教动物的人,人的文化自然也是宗教的文化。即使是与万物相比,人依然是最可贵的。《尚书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又如《孝经圣治》记:“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国古代在主流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以人为本可谓体现在方方面面。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正是我国人伦文化在政治层面的最好体现。

将这种人伦文化融入当代教育中,便是以每个学生为本位,关心每个学生的根本利益与发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二、重视道德教化。

儒家伦理思想能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几千年,与其重视道德教化有着分不开的关联。每个人作为群体关系的一份子,以“天人和谐”视为目标,以“和”协调万事,并强调“道在伦常日用之中”。如我们深入人心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杀身而成仁,舍生而取义”等等,当道德口号树立并上升为道德标准,在情感与舆论的结合下,道德教化便实现了。

从汉代起,学校已然成为儒家道德教化的集中地。在儒家学说中,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被视为重中之重,如“吾日三省乎吾身”、“反求诸己”等等,是因为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才能使外在道德标准转化为内在道德信念,从而,他律转化为自律。这种道德教化系统的确值得当代教育借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求这种标准与方法。当然,树立起标准还远远不够,我们在追寻道德标准的同时还要追求“知行合一”。毕竟教化的成功与否,还是和现实与理论结合程度紧密联系的。

三、重视个人修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进取,“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容。自古以来,“君子”作为一种参照物而提出,被赋予了许多内涵甚至附加了些许“苛刻”的条件。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曾子语“君子任重而道远”;孟子亦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甚至于儒家所推崇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对孝道的宣扬,无不体现儒家从外在能力到内在个人修养的重视。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石。在更加关注个人价值的今天,人格魅力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个人修养是完善人格、树立正确个人价值观的必行之路,若将“吾将养吾之浩然正气”与当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若将个人内心的培养与外在技能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实现“内圣外王”必将不远矣。然而,观之今日的教育,完全是应试教育,它一味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拓展,忽略了学生生而不同的个性,更不要体什么全方位发展了。这种教育模式着实应该摒弃。

四、重视帮主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

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儒家思想几千年来流淌着积极“入世”的血液,儒家子弟将入仕并为国家做贡献作为一种人生理想与政治抱负,追求终生。而从此之后,在这种主流思想的影响下,古人们坚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坚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强大的理想追求与精神气质,不但升华了个人品质,还起到了导向作用与凝聚作用,深化了文化认同感,提高了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利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否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为我国发展带来的显著好处,但取其精华后,更应去其糟粕。过于重视个人得失便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现在的学生努力学习,已不像古人那样有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理想,多数人不外乎是为了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以减轻经济负担。不得不说,这些很现实的“终极目标”实在难以与古时候的远大抱负相比较。此时此刻,要改变这种信仰缺失的现状,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当代教育中,有重点的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虽不一定是政治抱负,只要是为大家,为国家,为人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如此说来,我国先阶段的教育虽不断的完善但仍有缺失,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以弥补这些缺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若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批判的继承与发扬,不仅仅在教育事业上,我相信,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方方面面,都会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三、春秋战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所谓“百家”,当然只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说。对于其间主要流派,古代史家屡有论述。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具体说来,在天道观上,儒家承继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路,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在社会伦理观方面,它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港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因而,道家在许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对立面: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法家的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他们力主强化法令刊律,使民“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他们的理论是:火烈,民望而畏之,故死于火的人少;水弱,民狎而玩之,故死于水的人多。因此法令刑律宜严不宜宽。墨家的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其信徒多系直接从事劳作的下层群众,尤以手工业者为多。故墨家学说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尚力”),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节用”),企图以“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兼爱”),同时又尊崇天神(“天志”),鼓吹专制统治(“尚同”),从而典型地映现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有鉴于此,文化史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四、秦汉文化:

秦汉帝国的盛大根植于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由统治阶级精神状况所决定的社会文化基调也处于一种不可抑制的开拓、创新的亢奋之中。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万里绵延、千秋巍然的秦长城,“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气势磅礴、规模浩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水域总面积超过北京颐和园五倍的长安昆明池,“包括宇宙,总览人物”的汉赋,以百科全书式的恢宏眼光观照历史的《史记》,无不是在秦汉宏阔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来的辉煌制作物。

开拓进取、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作用于中华文化共同体内部,激发了工艺、学术的创作高潮;作用于共同体外部的广阔世界,则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秦汉时代,中国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其中最著名的文化活动是汉武帝时期导致丝绸之路开辟的张骞通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中国文化因此增添了灿烂的色调和光彩。

五、魏晋南北朝文化:

战乱与割据打破了帝国的一元化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

“有晋中兴,玄风独振。”(《宋书·谢灵运传》)玄学是魏晋时期崛起的一股新的文化思潮。随后,道教形成。与道教勃兴的同时,另一支宗教大军也气势日增地开进了魏晋南北朝文化系统,这就是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由此形成二学(儒学、玄学)、二教(道教、佛教)相互颉颃、相互融合的多元激荡的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这一时期因匈奴、鲜卑、羯、氐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引发的胡汉文化的大规模冲突,更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在文化的多重碰撞与融合中,中国文化得到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强健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大放异彩。

六、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的气象恢宏,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休戚相关。魏晋南北朝,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是门阀世族地主阶级,他们凭借门第、族望而世代盘踞高位,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高门大姓”以外的庶族或寒门则进身不易。然而,门阀世族势力在隋唐时期趋于急剧没落。给予门阀地主致命打击的首先是摧枯拉朽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继之而来的则是杨隋和李唐政权所推行的包括均田制、“崇重今朝冠冕”及科举制在内的一系列全面压抑门阀世族的改革措施。在门阀世族衰落的同时,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人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从而在现实秩序中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

在隋唐之际巨大社会结构变动中登上中国文化舞台的庶族寒士是正在上升的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分子,有为的时代,使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充满自信和一泻千里的热情,唐代文化因而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

中国文化发展至唐,显示出一种阶段性的集大成的灿烂风采,其辉煌令后世追慕不已。

七、两宋文化: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两宋理学,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为指明自觉认识天理的途径,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纂的《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

宋词雅,宋画雅。苏轼在《跋宋汉杰画山》一文中提出“士人画”这一观念,强调融诗歌、书法于绘画之中,以绘画来表现文人意趣。以此文化心理为总背景,两宋绘画富于潇洒高迈之气与优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宋词、宋画、宋文以及宋代理学构筑成一个精致辽阔的上层文化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在熙熙攘攘、**丛生的快节奏都市生活中,市民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浓郁迷离的诗情,而是醉心于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艺术样式,因此,市民文化从其诞生起,便显示出一种野俗的活力与广阔的普及性。

八、辽夏金元文化:

契丹、党项、羌、女真以及后来的蒙古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多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岳飞等优秀词人的忧患之作与悲愤之唱,范仲淹与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莫不是这种文化大背景孕育的产物。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

元蒙统治时期,汉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踏得支离破碎,科举制度中止七八十年,以致元代文人仕进堵塞,一部分穷困潦倒者于是与盛行勾栏间的杂剧产生了亲缘联系。元杂剧不仅愤激地谴责黑暗,凝重地传递、倾吐内心的不平,而且以一种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元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规模开放,使大批中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内地。他们之中,有不少科技人才。异邦的先进科技,尤其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阿拉伯天文学、数学,以他们为媒介,流人中国科技界。与外域文化输入中国的同时,由于蒙古人的西征,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以蒙古军和阿拉伯人的战争为中介,传人阿拉伯,再传人欧洲。

九、明清文化:

就中国古典文化而言,其生命也有一个由生长到全盛到衰落的历程。明、清(公元1840年前)两代便处于这一历程的后段。同时它又为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的转型准备着条件。明代与1840年前的清代,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晚期。在这几百年间,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缓慢而又重大的变化,随着自耕农的普遍发展,庶族地主力量的增长,以及屯田向私有和民田的转化,传统的地权占有形式发生变更;随着租佃关系上自由租佃的出现,永佃制、押租制的发展,雇佣关系上封建性雇工向自由雇工的过渡,封建依附关系发生松解;与此相关联,某些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开始在封建制度母体内出现,凡此种种,皆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阶段。

明清两代,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帝国驱逐传教士,封闭国门,陶醉于“十全武功”之时,欧亚大陆的远西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呼唤来工业革命,瓦特发明的双向运动蒸汽机,使欧洲人获得一盏“阿拉丁神灯”。产业革命催化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农业社会的中国也在劫难逃,工业先进的西方是决不肯放过如此巨大的一个商品倾销地、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为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人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下面我们再看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是它的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特点。《易经》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的运行是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人的活动也应该效法天,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就是说,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一种奋斗拚搏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孔子对他自己和对他的弟子都是这样要求的,他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学而不厌”,而且应该“为而不厌”,他自己则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第三,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特征。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上毕竟是三个拥有“天下共主”的统一王朝。只是在东周后期才出现了诸侯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而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则是国家统一、法度一统的理想社会。

第四,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特点。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第五,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和”作为哲学范畴,是指对立面的统一。“和实生物”,只有“和”万物才得以生长,天下才能太平,国家方能兴旺,个人才能幸福。儒家的著名学者荀子一方面主张“致天命而用之”,但同时又认为宇宙即是一个大和谐的局面:“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而认为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则是天地失和的表现。《中庸》则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当然,我们五千年的华夏传统文化还有更多的且与俱进的特点,正是这些被传承和继承的悠久历史文化,使中国的文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逐步实现中国的国泰民安,民强国富!

文献资料:(1)《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赵玉华。

2000第1期。

(3)《社科纵横》1994年第6期。

学校:河南理工大学。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煤化工。

姓名:张其鹏。

学号:。。。。。

班级:。。。。。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一直是设计师们关注的话题,现代设计中如何恰当、有效的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是设计师们倍受关注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以及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的多种方式都应当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力求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恰当、合理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源远流长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累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文化宝藏。正是在这种因素的基础上,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正潜移默化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风格多样的艺术门类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表现得是精美绝伦。如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与现代几何形状融合的设计形式;现代社会热衷的“中国风”风格的房屋设计理念;甚至在音乐领域都出现了以中国传统戏曲曲调为主旋律的现代流行歌曲,在不同年龄阶段引起了广泛、高度的追崇。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各种新思潮的不断涌入,影响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偏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果设计师对传统文化不加以利用和宣扬,必将会导致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更为广泛和深入应用,是当今设计师们所面临的新课题。现代设计只有符合时代的脉搏和节拍并不断地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无穷价值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博大精深,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正是这三种美学思想的不断冲击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使社会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现代平面设计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的,但这种和谐不是通过点、线、面等基本因素的简单堆积或叠加,而是通过图形创意、文字编排、色彩冷暖等视觉元素的运用,使各元素之间以有机的整体性来呈现不同的视觉形式美感,同时也能够使它们更准确、有效的达到为主题概念服务的目的。

比如对家国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是中国人极其敏锐的心理感受,在世界各民族中,再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注重团圆了。所以说到团圆这个字眼,在我们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处,可以说是流传深广。中国人借用传统文化把人们美好的祝愿画成优美的形象、吉祥的图案,并用这些元素去装饰礼品。馈赠者的情感和愿望不仅得到了表达,受礼者也得到了精神慰藉和心理满足。

1、传统图形的创新。

古代艺术为现代图形设计提供了丰富元素,如龙、凤凰、太极等基本图形,这些图形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如驱除灾难,追求幸福,长寿等美好愿望。中国传统图形蕴含着永恒的时代内涵,因为古代人与现代人是相通的,现代人与未来人也是相通的,他们表达了人类自身最根本的需求,设计者可以运用这些古代的图形表现出时代精神,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图形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要研究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并提炼出特定文化的精髓,将中国传统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现代设计作品之中。我们还要把传统图形等一系列元素进行变化、重组,使其既保持传统图形的形体特点,又含有现代设计的韵味,进一步表达出某种情感和思想。目前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大量运用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崛起。

北京奥运会一系列精美绝伦的设计可以说是把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宣扬到全世界的完美诠释。奥运奖牌就是传统文化在奥运题材设计中的运用。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的中间位置镶嵌着北京奥运会会徽的金属图形。整个奖牌从整体上来说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赞誉,也形象的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高尚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和对运动员拼搏精神的真挚褒奖。另外在火炬、标志、志愿者、礼仪小姐服装等种.种设计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既保留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刻意味,又具有现代设计所具有的时尚感。

运用传统图形为设计符号,可以在完成主题的情况下形成具有文化内涵的视觉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国际大环境中发展的结果,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2、传统字体的变形。

现代设计中常常会用到文字的组合编排,说到字体,我们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我国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书法,书法字体运笔的轻重、虚实、强弱、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从最初阶段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到篆刻、宋体等其它字体,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对中国传统文字进行再设计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甲骨文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既是图形又是文字,它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方式,为后世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我国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说过“甲骨文之所以能开创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把象形的图形模拟逐渐变为纯粹化、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这种净化的线条——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

在平面设计领域卓有成就的年轻设计师陈楠,尤其对甲骨文、东巴文等字体深有研究,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研究甲骨文,其价值在于他能够把一套非常古老的元素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手段供给今天的青年人参考借鉴。这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创新方面的重要体现。

古代文明创造的蕴含中国传统瑰丽文化的各种字体,应将它建立在现代设计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中,在字体设计上做不同程度的“加法”或“减法”,使它能充分反映传统文化内涵并具有时代个性的设计风格。形式多变的中国古代字体已震惊世界,作为中国设计师更应该深入探索、研究它,把它的神秘面纱揭开,让它在现代经济中充分发挥魅力。

3、传统色彩的提炼。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对于现代色彩设计,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设计财富。传统色彩作为历史文化的结晶传承下来,并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用色习惯,通过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介转化为现代人生存所需求的东西。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如黑、白、黄、绿等颜色成为了中国人应用的主要色彩参考标准。比如:红色是中国的颜色,是喜庆的颜色,因此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灯笼、剪纸、中国结等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中国传统工艺品,中国红是最具中国传统的色彩,因为只有热烈的红色才最能表达人们心中快乐的心情。

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上,“唐装”成为各国首脑的服装,形成了一种时尚。唐装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服饰,它款式独特,颜色艳丽,蕴含着美好意义。唐装的色彩基本以斑斓的红、蓝、黑为主,兼有明黄、金黄、墨绿等,体现了中国传统装饰的色彩观念,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吉祥、幸福理念的永恒追求。

色彩的再设计中,应当对色彩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色彩的创新是以体验、感受、领悟、发现为前提条件,我们既要想到传统的古朴和原始色彩,又要想到时代潮流色的发展趋势。另外对现代或传统的优秀色彩作品进行欣赏,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当你在欣赏一幅名作时,首先就是画面的色彩印象驱动了你的视觉冲击力,欣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启动思维不断自我追问或相互交流的过程。总之色彩再设计归纳起来有四个统一,即:观察与描绘的统一、再现与创新的统一、附丽与独立的统一、印象与联想的统一。我们对色彩再设计的过程中,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并有所突破,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设计色彩的表现能力。

三、结束语。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设计的竞争,而设计的竞争背后则是文化的较量。中国的现代设计要具有中国特色就必须继承传统。秉承和发展一切优秀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前提,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随着新一轮的经济崛起和文化复兴,具有50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元素这个大品牌有着永恒、智慧、神秘以及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当今社会大谈国际化的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血脉,因此,既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又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产品,将受到中国人的青睐,也将成为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李研祖.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杭间,何洁,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济南:山东书报出版社,2005.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心得体会

“90后”非遗传承人__,立足传统文化产业,挖掘“赤水竹编”特色潜力,让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网络视频达人”__,用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国漫骄傲《哪吒之魔童降临》取材中国经典传统神话英雄故事,唤起文化自信……当打之年,“国货”正当“潮”,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在民间民俗、非遗元素、经典文化中进行创新创意衍生,让“国潮”风生水起,传统与创新、经典与潮流的融合逐渐成为文化传承、守正创新的新步调,中国青年要扛起文化传承大旗、担起文化传承重任,当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结合中的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并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当代青年要传承传统文化,必须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筑牢文化认同的坚实根基,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相结合。文化是连接历史与现在及未来的一种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的结合根本是旧与新、传承与创新的冲突化解与相互共生,既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也要不断挖掘、保护、整合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以共同的价值情感培育起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正确价值观引导正确的文化认同,当代青年应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坚持文化创新,了解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汲取中华文化的智慧,在自我发展中既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让中华文化展现出经典魅力和时代风采。

“国潮风尚”崛起背后的文化自信。

从时尚大牌到综艺节目,从非遗传承到文创产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以潮流的方式传承中国传统元素及文化,“国潮风尚”在各行各业掀起了一波时代风潮,也成为当代青年喜好的“复古热”,这是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各方力量汇聚推动的成果。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当下“国潮风尚”的崛起正是以时代创新创造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在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展现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志气,要对中国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要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激发新时代新时期的文化创新创造能力。“国潮风尚”的背后正是不断的创新,有一种潮流叫做经典,有一种创新就叫做“国潮”,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的声音,以开阔的胸襟和兼收并蓄的态度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国潮青年”用传统定义“潮范”的文化精神传承。

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大力弘扬那些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又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出去,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努力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是仁者爱人的人道思想,是刚柔相济的坚韧精神,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等等,从古至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始终指导和推动着中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继承和弘扬文化精神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当下,以90后为主体的“国潮青年”正在成为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主力军,无论是“国潮”还是“国学热”“传统文化热”,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当代青年正在用年轻的方式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让传统文化永葆青春活力,用传统定义“潮范”,赋予文化精神以新的时代光芒。

“国潮”背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文化精神的接续传承,“国潮”趋势势不可挡,“国潮”动力坚定而强大。当打之年,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青年的时代责任,在传统中定义“中国潮”,青年一代是最重要的角色担当,中国青年要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和传承者。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四个分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先秦时代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原始文化。

2、夏商文化。

3、西周文化。

4、*春秋战国文化。

1、秦汉文化。

2、魏晋南北朝文化。

1、隋唐五代文化。

2、宋元文化。

1、明清文化转型背景。

2、明清文化衰败的原因(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教育上、经济上)。

3、文化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之国画的发展

导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秉持着扬弃的学习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学习,不断拓展,不断更新。下面我们就中国传统文化之国画的发展进行讲述。

中国画,简称"国画",原来是泛指中国绘画,是为了区别于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解放前称中国画为“国画”、称中医为“国医”、称中国武术为“国术”、:称京剧为“国剧”、称广东音乐为“国乐”,这些冠以“国”字的名称解放之后都已改掉,唯有中国画仍保留“国画”的名称(50年代曾一度改称“彩墨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地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国画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三种。

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美术史学者一致认为是:“始于唐、成于宋、变于元。”虽然早在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上已出现了山水树木,但它是作为人物的背景,有浓厚的装饰风味,现在所能看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可能是唐人摹本,近于原作)。其基本画法是有勾无鼓,极重视色彩,所描绘的湖光春色艳丽明媚。唐代以李思训、李昭通父子为代表的一批青绿山水画家,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盛唐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王维、张澡及中晚唐画家创造了水墨山水,此即山水画“始于唐”。五代两宋山水画发展很快并达到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理法大备,名家辈出,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以及马远、夏圭等、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即所谓“成于宋”。元代始于赵孟頫,完成于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鲢、吴镇)的又一次重要变革,摆脱了宋人院体画风格,重视主观抒发,追求简淡高逸、苍茫深秀的艺术情趣。他们用于笔鼓擦代替湿笔晕染,逐渐用纸张代替绢素,此即“变干元”。

明清两代画派纷起,风格多样,技法更加丰富。但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创作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崇古守旧,以模仿为主,强调笔墨技巧,脱离现实生活,明代董其昌是这倾向的代表人物;另一种倾向是打破前人陈规,勇于革新,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山水画。清初“四僧”是这种倾向的`代表人物。

清末民初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相继涌现出很多优秀山水画家,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钱松喦?等都是学博艺高的山水画大师。近十几年山水画得到空前发展,新秀辈出,他们勤奋好学。很少保守思想,善于多方面吸收营养,勇于探索和创新,使山水画风貌和技法日趋多样,富有时代精神的山水画新作不断问世。新内容、新形式,风格各异的新山水画在百花园中,争奇斗艳,为中国画的发展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1)山水画的历史进程:

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著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身世、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是自然风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买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

(2)山水画的组成:

山水画的组成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

二、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体系,以顾偿之、陆探微为代表的“细密精致而续丽”的画风。造型准确精细,色彩鲜艳富丽,称之为“密体”;以张僧跷为代表的简练概括的画风,人物造型简练,赋彩单纯“迹简意淡而雅正”称之为“疏体”。唐代吴道子突破了当时工细密描、重彩积染的一般画风,创造了水墨淡彩及白描的新形式,吴道子作画时“落笔生风”,在用线上,追求遒劲雄壮,飞扬流动的美感,即所谓“吴带当风”,在用色上,“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绩素”即所谓“吴装”。

两宋人物画相当发达,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画家,题材范围也比过去更加广泛。元代以后,由于主流转入山水和花鸟,人物画走向衰微。明清和近代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人物画家,特别是任伯年,继承文人画的笔墨,大胆吸收西洋画的技法,他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善于汲取外来艺术的长处,从而创造了雅俗共赏的风格,拓宽了人物画的,创作途径,对现代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五四运动前后到新中国成立,李叔同、徐悲鸿、刘海粟等艺术大师,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把西洋绘画引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改革。创造出大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使中国传统人物画,走向新的境界,并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1)人物画的历史进程:

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在我国绘画是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唐代闫立本也擅长人物画.还有吴道子、韩斡等等.都为人物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以后画人物画的画家就更多了,历代都有.

(2)人物画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要画好人物画,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人体的基本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方能准确的塑造和表现人物的形和神. 画人物有几种表现方法,各有所长,如:白描法,勾填法,泼墨法,勾染法.

三、花鸟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