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度人物张富清事迹简介心得范文(18篇)

时间:2023-11-30 12:38:35 作者:纸韵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回顾所学知识或工作经历,思考自己的成长和不足。请大家阅读以下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你们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引导。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事迹心得

12月3日下午,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张健全在工作人员聂海波的见证下打开了一个红色包裹,由此揭开了父亲张富清不为人知的红色过往。平地一声惊雷起!红色包裹里的报功书和军功章,让武陵山区的来凤县城沸腾了。

在此之前,熟识张富清的人,知道他在88岁高龄截肢后,靠假肢、支架又站了起来;交往多一些的人,也只知道他是离休的老革命,工作期间廉洁奉公、勇于担当,可能是个南下的工农干部;就连几个子女,也只知道父亲曾当过兵,仅此而已。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出生于1924年的老人,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里立下了赫赫战功: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这位90多岁的老人,历经风雨,遭受困厄,仍旧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不矜不伐。

从戎:尖刀突击,屡立战功。

1948年,中华大地烽火连天,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

同年3月,农民出身、当过长工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4岁的张富清,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

1948年6月,张富清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个、打死敌人两个、缴机枪一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边部队顺利前进。

7月,他在东马村带突击组6人,扫清敌人外围,消灭了少数敌人,占领敌人一个碉堡,给后续部队打开缺口,自己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

9月,已经是班长的张富清,在临皋负责搜索,发现敌人后,迅即占领敌人外围最高点,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完成了截击敌人任务,迅速消灭了敌人。

…………。

“打了多少仗,我也记不清了。不分白天黑夜,每天都有战斗,只是大与小的区别。”95岁的张富清回忆说,印象最深的是永丰城那一仗。

了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亮后,大军进城和敌人激战了1个多小时,解放了永丰城。

永丰一战,粉碎了胡宗南的军事部署,有力配合了中原野战军打响的淮海战役,同时也解决了部队粮食问题。

张富清因为作战英勇,荣立一等功,并赢得战斗英雄称号。

1948年12月,一封落款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彭德怀的报功书被送到张富清的家里。

报功书上说:“贵府张富清同志为民族与人民解放事业,光荣参加我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任副排长。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实为贵府之光我军之荣。特此驰报鸿禧。”

烽烟滚滚唱英雄。“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越是艰险,越要向前。突击任务,都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只要有突击任务,我就报名参加。我打仗的秘诀是不怕死。一冲上阵地,满脑子都是怎么消灭敌人,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张富清说。

在解放战争中,张富清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西北军员会制定公布了《解放大西北人民功臣奖章条例》,张富清因为功勋卓著,被授予人民功臣奖章。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因为对党忠诚、作战经验丰富,张富清被安排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

“党指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打到哪里。”

1955年,组织号召速成班学员支援地方建设。就这样,已经是二军教导团副连长的张富清,脱下戎装,包好勋章,将之锁在皮箱里,封存了这戎马倥偬的岁月。

转业: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

各地都缺干部,特别是文化水平高的干部。在两年速成班学习期间,张富清在语文、算术、自然、地理、历史等课程的得分,基本都在四分及以上(五分制)。支援地方建设的号召一出,离家征战已经7年的他,本可以选择回原籍工作,可当听到“在湖北,恩施地区最艰苦,最缺乏人去建设”时,张富清当即决定要到艰苦、困难的地区为党工作,为人民做事。

在恩施,来凤最艰苦。于是,张富清带着妻子孙玉兰来到了武陵山区中的来凤。

从1955年担任来凤城关粮油所主任,到1985年从来凤县建设银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30年间,张富清先后在来凤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十分困难,开始精简人员。当时,张富清正担任三胡区领导,而妻子孙玉兰也在三胡供销社上班。如果他裁别人,不裁自己家属,别人会不服;如果裁了自己家属,他妻子就得下岗失业。

“要完成任务,领导自己要过硬,执行政策才能坚决,动员别人才好做工作。”张富清首先动员妻子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因为没有土地,一家六口的生计全靠张富清一人的微薄工资。

1975年,张富清调到来凤卯洞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

今年68岁的田洪立,曾与张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4年多。田洪立至今记得,当年公社班子成员分配工作片区,张富清抢着选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那里不通路、不通电,是全公社最困难的片区。

“当年为了修路,如椽巨笔公众号整理,不仅要做那些粮田被占的农民的思想工作,还要打炮眼、放炸药。”张富清回忆说,那时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按照规定的标准补饭票或现金。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张老是来凤建行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行长李甘霖介绍说。

20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刚到建行时,只有5人,而且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只能借用其他单位的土瓦房,5人挤在一间办公室。等到他1985年离休的时候,建行已经有10人。其间,他还想办法解决了当时职工办公室和宿舍问题。那时来凤建行主要的业务——拨款改贷款业务,也主要是在张富清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

“张老当时经办的业务,没有一笔出现问题。”李甘霖说,当年一家国营小煤矿是建行的贷款客户之一,张老为了年底催款,有时自己一个人卷着被子就到了矿里,与工人同吃住。

退伍不褪色。无论在什么岗位,张富清始终发挥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突击队员本色,勇担急难险重任务。

齐家:克勤克俭,公私分明。

1985年从来凤建行离休的张富清,现在仍旧和老伴住在建行一栋20世纪80年代的房改房里。

屋内墙面已然斑驳,木门和窗框上的油漆大都已经龟裂甚至脱落。沙发边的一方木质茶几,桌面早已坑坑洼洼,“离休纪念——县建行赠”的字样依稀可辨。

张富清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呢?我有什么功劳啊?”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60多年来,张富清一家始终克勤克俭。在老伴孙玉兰从供销社辞职回家后,家里六口人的吃穿用度全靠张富清的工资。每月一发工资,他们就马上把油盐菜等生活必需品买回来,再除去几个小孩的学费,余下的十分微薄,只能轮年为儿女置办新衣裳。为了补贴家用,孙玉兰又学了裁缝,自己交公积金、公益金,加入了公社的手工联社。

“大一点的孩子穿父母的衣服,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的衣服。”来凤县原教委主任向致春,曾担任过张富清小儿子和小女儿的小学班主任,因为时常家访,与张富清十分熟识。“两个小孩都很优秀,还在学校勤工俭学,有时他们的母亲也来帮忙,把学校一只十多斤的猪养到了一百八十多斤。”

俗语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在张富清家,却是另外一幅场景。

“当兵的人,思想纯洁,所以嫁给他。”说起自己与老伴的相恋与相处,80多岁的孙玉兰满脸洋溢着幸福。

战场上九死一生、炸毁四个碉堡、杀敌无数的铮铮铁汉,

60多年来,对妻儿,却连重话都不带一口。教育子女,他从不用棍棒,而是以理服人,以身作则。

“对于儿女,我有言在先。好好学习,至于毕业后到底做什么事,就看自己的本事。国家公职考不起、录用不起,就自己找工作。我没有本事为儿女找出路,我也不会给他们找工作。”张富清的话铿锵有力。

来凤县委巡察办主任邱克权介绍说,大约是在1975年,来凤县有几个到恩施工作的指标,张老的大儿子条件也挺合适。他不仅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去,反而还让儿子去卯洞公社的万亩林场当了知青。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脂民膏。

已过鲐背之年的张富清,因年事已高,加上早年负伤的影响,有时会从医院拿一些降血压的药物。早已退休的大儿子也患有高血压,所服用的一些药物与张老的差不多。每次吃完药后,张老就会立即把药锁起来。因为在他看来,他的药是组织全额报销的,要确保每一粒药都“专药专用”。

修身:心有信仰,行有力量。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张富清说,1948年9月,战事频仍中,在连长李文才、指导员肖友恩的介绍下,他光荣地入了党。

作为革命军人、共产党员,张富清在战斗中、行军中、生产中、工作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在个人学习和生活中,他也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校准自己。

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进退的分界线。学则必然进步,不学必定后退,退到不作为、乱作为。不注意改正,久来久去,很可能退到自取灭亡的地步。”

从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班,到建行《邓小平文选》学习小组,再到剪报摘抄写心得……95岁高龄的张富清,至今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

在他的书桌上,原本是黄色封面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因为时常翻阅,封皮的四周早已泛白。书里醒目的红色圆点和波浪线,是老人阅读时做下的标记。

“工作上离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离休。要常常学习,检查自己。不给组织找什么麻烦,不向组织提什么要求。”张富清斩钉截铁地说。

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88岁截肢的张富清,发扬突击队员的精神,硬是拒绝轮椅,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

4月,张富清左膝盖脓肿,多地治疗不见好转,最后只得截肢。他自嘲说:“战争年代腿都没掉,没想到和平时代掉了。”

就像屈原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一样,独腿的张富清,没有向厄运屈服。

老伴孙玉兰说,他伤口刚愈合,先是沿着病床移动,后来慢慢地扶着墙练习走路。有时走不好,还把自己弄伤了,墙上还有他受伤的血迹。经过近一年的锻炼,他就能拄着支架打扫卫生、买菜。有时嫌家人卫生做得不好,他还要再打扫一下。

说起张富清不向组织提要求,李甘霖敬佩得无以复加。那是来凤建行进行党费清理、规范的时候,张富清因为行动不便,就让老伴来到银行的办公室,询问他需不需要补交党费,调整之后他要交多少。

而张富清却不愿多花公家一分钱。

月,李甘霖得知张富清要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他嘱咐老人:“您是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

结果在报账的时候,李甘霖发现张老只选了价值3000多元、最便宜的晶体。

“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张富清说,“医生给我推荐7000多元到0多元的晶体,我听到病房一位病友只选了3000多元的,我也选了跟他一样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青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中共中央近日授予中国建设银行湖北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国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向他学习。

今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8周年诞辰的重要节点,在全国启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时期,党中央授予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以此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矢志奉献,导向鲜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全市党员当学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不论处于哪个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党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每个党员要以张富清为榜样和标杆,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心系祖国,把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作为毕生追求,如椽巨笔公众号整理,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在工作生活中培育崇高追求、涵养高尚情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用模范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全市党员当学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一份朴实纯粹,做到计利国家、无私忘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苦干实干、创造实绩。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他勤勉敬业、无私奉献,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服务大局、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学习他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全市党员当学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担当使命,干一行爱一行,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把革命理想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学习他对事业严谨细致、极端负责,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全市党员当学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一辈子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特别是在党性修养上,要学习他严以律己、乐于助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用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全市党员当学张富清,就是要从他身上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涵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党员。在人生事业的追求和奋进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工作斗志面对一切、挑战一切、拥抱一切、创造一切,为着至诚报国的崇高理想、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创优业绩的美丽梦想,立足岗位尽职责,担当作为创佳绩,为助推我市开展“三城同创”,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一页查看更多。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富清事迹简介心得【】

近日,林区党委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老英雄一生许党、不忘初心的感人事迹在林区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扎根基层,立足本职,自觉向老英雄张富清同志看齐,做到有信仰、有担当、有纪律,为林区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一份力。

一生许党,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因为我是党的干部,就应该听从组织召唤”,“因为我是党的干部,就应该听从组织召唤”,“我年龄大了,不能为党做贡献了,能省一点是一点”······不论处于哪个时代,不论身在哪个岗位,张富清同志始终保持崇高的信仰,坚决听党话,跟党走,把一生都献给了党。,革命理想大于天,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学习张富清同志一生许党的政治品格,持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自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自觉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做到真学真信真用;要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严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及组织生活会,接受组织教育,增强组织观念,在组织生活的熔炉中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

一心为民,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在恩施的几十年间,张富清勤劳的身影,先后出现在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张富清把余生献给了来凤,献给了这片大山。我们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要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发挥带头作用,勇于担当作为。要苦干而不是苦熬。基层一线虽然条件相对艰苦,工作相对复杂,但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国家政策落实,每一件小事都牵动群众利益,林区党员干部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工作岗位,扎根基层,奉献自我。要扎实推进“双找”活动。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化拓展“户户走到”活动,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社情民意,了解人民群众诉求,提升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

一清二白,做一个有纪律的人。上世纪60年代,为给国家减轻负担,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上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一家搬到现在仍居住的建行宿舍。30多年过去,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我们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重视自我修养,强化自我要求,不越雷池,不踩红线。要特别注重增强自制力,涵养道德操守,改进生活作风,培养健康情趣,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始终行得端、走得正。要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心,时刻警钟长鸣,自警自省自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无愧于心、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简介心得体会

95岁的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获大军区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退伍后,他自愿申请转业到当时条件坚苦的来凤县工作。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载。20xx年底,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71年党龄,见证“绝对忠诚”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位党龄71年的老战士、老党员,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

在张富清老人眼里,在战场上,共产党员应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做这些,只是共产党员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显摆”。军功章,他压进了箱底,就连对至亲好友都不曾提及;干工作,遇到困难和委屈,想想牺牲的老战友,他什么都释然了。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也一再改变;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名利”,什么是“克己奉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烧的共产党人,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共产党人以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样不畏任何艰险的豪情,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7月1日,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向张富清同志现场颁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证书、奖章,并转达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其先进事迹的充分肯定、对他本人的关心慰问。

张富清同志曾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1955年退役转业后,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扎根偏远落后贫困山区,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以满腔热情在艰苦环境中尽职尽责、苦干实干,用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坚守,诠释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展示了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中共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张富清展现出一种舍我其谁、勇于奉献、甘于担当的坚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不妨从张富清身上,学习他的担当坚守精神。

为国分忧,功成必定有我。张富清在祖国最危急之际,以高度的家国情怀,把自己个人命运和中国的命运紧紧拴在一起,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在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在祖国建设时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扎根偏远落后贫困山区,用持之以恒的坚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面对各种挑战,需要党员干部具备张富清那种胸怀全局、为国分忧、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时时处处把党、国家、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我们的眼光不能仅仅苟且眼前小康生活的舒服和安逸,而是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主人翁意识,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冲在前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面对一时之“怨”,共产党员应以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负责的态度,秉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坚毅,不计个人荣辱,在“任劳任怨”“动心忍性”中不断历练提升。

挑重担,功成我必奉献。张富清同志是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优秀党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他转业后深藏功名60余年,除向组织如实填报个人情况外,从未对身边人说起过赫赫战功,更不以此为资本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他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勇挑重担,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以满腔热情在艰苦环境中尽职尽责、苦干实干。他虽然家中曾遭遇困难,但始终严于律己,艰苦朴素无所求,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谋利,赢得了党员群众的广泛赞誉。反观当下,少数党员干部的官僚主义作祟,面对困难“踢皮球”“打太极拳”,这是不肯担当的表现。习近平同志说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实现的,全党同志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改革路上有无数“硬骨头”要啃,需要无数像张富清那样无私奉献、勇挑重担的党员干部,以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平台,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默默地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们还要心无旁骛、义无反顾撸起袖子加油干,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专心致志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无私奉献,坚守一方平安。

不计名利,功成不必在我。张富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不论处于哪个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党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一份朴实纯粹,做到计利国家、无私忘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苦干实干、创造实绩。恪尽职守、担当使命,干一行爱一行,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把革命理想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当前,在我们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讲资格、讲名利、讲个人划不划算等实用主义现象,和张富清的“功成不必在我”相比,高下立判。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需要像张富清那样,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利益之下,不必太计较个人得失,无问西东,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不负人民重托,在新时代中创造新业绩,书写新篇章,使自己的人生价值绽放光彩,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富清事迹简介心得【】

张富清1948年参军,在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便任职为突击组长,1948年7月,带领突击组6人,团队便获得了第一枚一等功,1948年9月,张富清升为十四团六班的班长,在这一年中,便获得二等功,1948年10月,获军一等功,直到1985年1月离休。在参军以共产党员命名,便多次受到部队中的一等功,时间已久,便是人人皆知的“战斗英雄”,张富清直到退役时,曾受到功名有60余载,他的优秀品德,值得大家学习,听从党的安排,衷心于国家,不忘初心的革命精神,不论自己身在什么时间、什么岗位,他始终是保持者崇高的信仰。

我们应当向张富清同志学习他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7年前,张富清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张富清便装上假肢,不断的锻炼,在自己的坚持下,坚强的站了起来,让人民安心的为党和人民工作。像张富清的这种情况下,平常人不可能做到跟张富清这样,他这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并且现在的他,仍然坚持着学习,从未因自身的原因,而放弃学习的本领,张富清的这些所做所谓,只因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张富清在曾经的报道中,有一句“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我们党不能离休”的话语,仍然坚持着学习。连一名高龄95岁的共产党员能做到,我们何常不能做到了?而在当今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张富清有太多的优秀精神。因此,在我们生活中,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当提升自己的岗位服务,让他人感动生活中的不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自己在何地、身处那一行,都应当坚持自己最初的初心,勤勤恳恳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最大价值。做这些也很简单,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做到,就会使我们越来越好。

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们要向张富清英雄学习,学习他的坚守初心、对党的忠诚、坚持不忘初心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学习,做到少说话多做实事。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放下自己的名与利,传播正能量。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星光璀璨,榜样如山。随着《榜样4》的热播,一直关注的老英雄张富清,用他特有的质朴话语、感人事迹、坚守的初心、荣光的使命……又一次感动亿万中华儿女,再一次震撼我们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星河中的一颗耀眼明星,一颗全国退役军人应该一生追随的明星。

“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24岁的张富清在1948年8月入党,在几乎天天行军打仗的战斗岁月,多次担任“突进队员”,炸碉堡、爬城墙、杀敌人、缴机枪……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老英雄用向死而生的战斗,兑现了自己的铮铮誓言。我25岁入党时同样激昂澎湃地举起右拳宣过誓,但我没有您的纯粹、坚决、无畏……从军、也参与过重大安保、处置过突发事件、打击过走私贩毒分子的我,虽然也立过功,也是热血沸腾的努力拼搏,但是与您相比,我汗颜!

“我是党的干部,哪儿需要我就到哪儿去。”1955年张富清转业时,作为战斗英雄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回山西老家……组织上说,湖北恩施偏远艰苦,情况复杂,很需要干部。您就主动申请到最偏远的恩施来凤县,在粮食局、三胡区公所、卯洞公社等单位工作。转业到地方,我虽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也没有回到父母身边,选择了边疆民族地区,但是我没有选择到最偏远的基层单位,与您相比,我很汗颜!

“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多年来,您从没有提起过军功,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岁月静静流逝,一直到95岁高龄,在一次例行信息采集中才发现了深藏功名63年的老英雄。到地方工作不到一年的我,新同事都知道我立过功,还当过部队的“政委”、当过……与您相比,我又一次很汗颜!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芬芳”,我决心向您看齐,紧紧追随,绝不再如此汗颜。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新征程尤需新榜样。您就是引领新时代的“退役军人楷模星”。今天,从没有追过星的我立志向您看齐,紧紧追随,愿意用一生紧紧追随。因为,“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这是我们共同的永恒的本色。同时,希望拥有共同本色的全国退役军人,致敬张富清,这面高高飘扬的榜样旗帜,这位与我们有过同样的宝贵人生经历的老英雄,最大限度地汲取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榜样力量,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争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榜样。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对党忠诚、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高贵品质,不愧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不愧为时代的楷模。日前,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就要让党员干部以此为镜,努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像张富清那样在平凡中坚守初心。一个全身都充满荣誉光环的人,一个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并荣立各种卓越功勋的人,能够在60年的漫长岁月中刻意尘封功绩,不仅在于他有一种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更在于他心中的初心意识。心里装着人民,心里装着党和国家,就没有了个人的私心杂念,就少一些浮躁与不安。

哪里都是工作,哪里都能开花结果。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只要对党忠诚,只要心怀为民,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会充满自信与力量,都会豪情万丈。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像时代楷模张富清那样,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做一块改革的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做一束发展之花,哪里能开往哪插。立足平凡工作,倾注心血汗水,献出青春智慧,书写美丽华章。

像张富清那样在工作中甘于奉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在时代楷模张富清心里可谓是清清楚楚。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忘记出发时的路,也没有忘记奔向未来的路,才激发出了他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首先不要追问党和人民给予你什么,而是要叩问你为党和人民付出了什么。

有为才有位,实干才有希望。面对新时代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尤其是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层一线,需要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实干有为,奉献牺牲。少一些对功名利禄的急功近利,多一些扎根基层的实干担当,多一些服务为民的奉献。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业绩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写在新时代的辉煌篇章中,个人才能绽放光华,党和国家事业才能有序推进。

像张富清那样在改革中攻坚克难。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面对改革发展中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需要党员干部实干苦干,要有那么一股奋斗劲儿。越是遇到艰巨困难,越是要坚定信心,要盯住目标,持续用力。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中组部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通知》。通知指出,张富清同志是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优秀党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榜样引领成长,是力量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嘉勉。老英雄张富清一辈子深藏功名的故事,激励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尊崇榜样,对标榜样,跟随榜样的“精神密码”,担当使命无私奋斗。

“精神密码”藏在“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中。张富清同志战斗工作60多年来,始终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在战争年代他是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在和平年代他是党和人民的好公仆。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积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做到“党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

“精神密码”藏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中。张富清同志在战争年代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在功成之后却放弃了名利。他尘封了自己的丰功伟绩,在祖国建设中从头干起,默默奉献,始终保持一颗朴实纯粹,计利国家、无私忘我之心。身为党员干部,自当学习这种有功不自傲的“低调”,学习他心中有“大我”的胸怀,以甘于陪衬、甘于幕后、甘于奉献的情怀,把自己融入组织、融入事业、融入使命。

“精神密码”藏在“恪尽职守、担当使命”的务实作风中。榜样因事业而光辉。作为革命战士,张富清同志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勇敢担起战斗重任;作为祖国建设者,张富清甘愿深入贫困第一线,为人民谋求幸福。在平凡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敢啃最硬的骨头,苦干实干、创造实绩。相比当下,很多年轻党员干部却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在最该建功立业的时候选择了混日子、熬资历,让人唏嘘。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牢记肩负的使命,充满热情,敢于创新,学习知识武装头脑,奋斗拼搏体现人生价值。

“精神密码”藏在“清廉自守、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中。磨损破皮的沙发、缺了角的茶几、补了又补的衣服,很难想象,这是一位“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的生活。对自己,他选择甘守清贫;对家人,他选择不谋私利……面对“张富清”这面镜子,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清廉自守、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我们对标榜样,学习榜样,不是复制他们的经历,重走他们走过的路,而是为了传承其光和热,汲取精神力量,以榜样的精神激励并引领我们走好自己的奋斗之路、人生之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感动中国张富清心得体会观后感精选感动中国张富清人物事迹

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95岁老英雄张富清老人在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却直到底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他才出示了自己尘封63年的军功证明。

什么是共产党员?什么是中国军人?张富清用一生给出了答案。

新中国走过70年风风雨雨,张富清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在祖国需要时,他冲锋陷阵、九死一生;和平时期,他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张富清其实很富有。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一枚枚军功章镌刻着他的荣耀,他的经历很富有;和平年代,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用共产党人的本色赢得群众信赖,他的精神很富有。理想信念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不改本色,张富清为我们树立的一个坚守信仰的时代标杆。

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多少像张富清这样的英雄老兵封存了血与火的记忆,封藏了功与名的光环,转身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他们一样冲锋无畏、一样的解甲无求,一样的奉献无尽、一样的回报无止,就像莎士比亚说:“玫瑰即便不叫玫瑰,也不影响它的芬芳”。新时代的我们要牢记党的历史,更要时刻铭记革命先辈们在党的光辉历史中展现出来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看了3遍《榜样4》之后,不经意间发现,不仅饮食可以养生,品读榜样语录同样可以养生。从“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到“涂最贵的眼霜,熬最长的夜”的“朋克养生”,养生已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人人都需要养生,人人都需要懂得养生,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身体。人的身体需要养生,精神更加需要养生,张富清老英雄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初心不改,为民服务的精神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养生大讲堂”,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学习、践行。

“积极向上、知足常乐”的生活讲堂。张富清说:“比起死去的烈士,他们现在人不在了,我还在,我现在还享受这么高的待遇,按月发工资,有病医药费照报,我一切都满足了,知足了。”张富清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也是平凡的一生,在战争年代把自己完全交给党、交给人民,听从党的指挥,服从党的命令,始终坚持在抗战的第一线,努力战斗,为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突击、突击、再突击。经历了壶梯山战役、东马村消灭外围守敌、临皋截击敌人、永丰战役等任务和战役,张富清比他的战友幸运,幸运地在枪林炮雨中活了过来,迎来了和平年代的新中国。他很知足,知足能够从战争中挺过来,知足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发光发热、贡献力量,知足能够看到从战火中重生的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而我们当代青年更要懂得知足,懂得远离硝烟、没有战争的和平生活有多么的来之不易,那都是像张老这样的英雄用生命去博出来的,生活在和谐社会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向上、知足常乐、努力拼搏,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努力奋斗。

“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的价值观讲堂。张富清说:“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很多战友,都为党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每一次我想到这些事情,我有什么资格拿出来,在人民面前显摆啊!”即便战争避免不了会有人牺牲,即便身上满是荣誉和勋章,即便曾经彭德怀元帅和王震上将亲自接见了他,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满身的荣誉和战功搬出来,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60多年的深藏功名,因为在张老的心里,这些荣誉、勋章和战友的生命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再多的荣誉和勋章都没有战友的生命重要,而战友用生命浇筑的荣誉和勋章不应该拿出来显摆,不应该拿出来争名逐利。反观当代部分青年极度偏差的利益至上价值观,认为见利忘义是理所当然,淡泊名利才是与世相悖,金钱可以压倒一切,包括人的信仰、传统道德文化。张老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给当代青年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价值观之课。当代青年只有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

“不畏艰苦、永葆本色”的红色信仰讲堂。张富清说:“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死我都没有怕,我怕苦吗!苦我更不怕了”。是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支撑着张老从最激烈的战场到最偏远的山区,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担当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1955年,张富清戴上包括“人民功臣奖章”在内的三枚军功章,与那段峥嵘岁月进行了最后一次合影,告别了昔日光辉荣耀,从此埋头在来凤这片穷乡僻壤的地方,一辈子坚守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成为一名任劳任怨的人民公仆。当代青年应继承老一辈红色先锋、人民英雄的优良传统、优秀作风,建立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拼搏向前的爱国主义信仰,敢于扎根一线、敢于吃苦耐劳、敢于干事创业,把理想信念时刻建立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上,成为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和先锋。日前,中共中央授予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发出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号角,让人们再次感受到老英雄一辈子坚守初心、一辈子牢记使命、一辈子无私奉献、一辈子清廉自守、一辈子克己奉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

在人们眼里,张富清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96岁的老人。他从转业到离休,来到艰苦地区,扎根深山,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等单位工作。他数十年如一日,同身边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干一行爱一行,没有显赫的职位,没有富贵的生活,没有特殊的待遇,一切都是那么朴实纯粹,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平静,一切都是那么寻常平凡。

然而,张富清却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英雄。作为一名军人,他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冲锋在前,英勇善战,舍生忘死,战功卓著,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和“人民功臣”。作为一名党员,他转业后60多年深藏功名,俯下身子,不求显赫,不事张扬,工作中不讲条件、不计得失,踏踏实实把每一项工作、每一次任务做好,始终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光与热。作为一名干部,他把为人民服务看作自己的本分,不居功、不自傲,甘守清贫,虽然家中曾遭遇困难,却始终严于律己,艰苦朴素无所求,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谋利。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成为张富清始终如一的坚守。

致敬英雄张富清,最是平凡见初心。张富清以宠辱不惊之态、淡泊明志之心、甘于奉献之举,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他的感人事迹,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初心的真实写照。这份初心,就像一曲曲经典,流淌在心中历久而弥新;这份初心,又像一脉脉基因,代代相传而不变;这份初心,就像一盏盏明灯,始终照亮前行的航程。正是有了初心的召唤,才引领着人们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正是有了初心的坚守,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进、锐意进取,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

英雄是时代的标杆,先锋是奋进的路标。学习英雄事迹,重在践行;弘扬英雄精神,贵在力行。建功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为,就要像张富清那样,始终对党忠诚、坚定信仰,真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计利国家、无私忘我。要以张富清为镜,找差距、查不足,汲取精神力量,坚守精神家园,保持政治本色,自觉做到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向张富清学习,立足平凡的岗位,尽职尽责,敬业奉献,在艰苦奋斗中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奔跑者,在干事创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战争年代,枪林弹雨冲锋在前,他立下赫赫战功;和平时期,他将荣誉悄然封存,扎根山区为民造福。张富清心里始终装着党和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为国牺牲更光荣;没有谁,比逝去的战友更值得尊敬。党旗下的誓言,就是此生不渝的初心,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立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

张富清的一生,从没有一刻躺在功劳簿上。面对这样一位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的英雄,我们应该懂得人生的价值应用奉献衡量,生命的色彩靠奋斗绘出。甘于奉献、矢志奋斗,我们才能收获更加精彩的人生。

95岁风雨人生,71年党龄,63载深藏功名,一辈子不改本色。近日,老英雄张富清的初心故事,触动了亿万人的内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薄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的学习榜样。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从71年前冒着枪林弹雨,为人民求解放开始,张富清就把党旗下的誓言印刻在心,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一生做爱国奉献的“突击队员”,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是为了不断把新时代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在感动于老英雄的初心本色时,更多是要铭记初心、接续奋斗。

铭记初心接续奋斗,信仰是压舱石。“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死......”面对“你为什么不怕死?”这个问题,张富清从未改变过答案。正因为有了铁一般的信仰,他才不顾生命,冲向碉堡,勇敢拉掉了手榴弹拉环,才毅然选择扎根偏远山区,“无我”奉献一生。人生如船,信仰就是压舱石。立足新时代,每名党员都要把信仰这块压舱石深扎在灵魂深处,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忠诚于党;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于核心;始终做“为党和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的先行者,忠诚于人民,才会让人生航船吃水更深、航向更准,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铭记初心接续奋斗,担当是试金石。“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了“为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老英雄再一次选择了当“突击员”,义无反顾地到最边缘、最艰苦、最落后的山区支援建设。这一干,便是一辈子。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它能检验出一个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纯度”与“硬度”。立足新时代,每名党员都要涵养“无我”的精神境界,坚守“整装再出发”的初心使命,以“我将无我”的担当情怀,以“党叫我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的实际行动,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辛勤汗水,勇于担当、敢于担当、乐于担当,把人生理想融入新时代逐梦之旅,才能创造出“不负人民”的辉煌业绩,才能赢得群众“这个从上面派来的干部,是真心为我们想!”的真心点赞。

铭记初心接续奋斗,清廉是磨刀石。“如果我给我的家属行方便,这不就是以权谋私吗?这是对党不廉洁,对人民不廉洁,我们坚决不能做。”为了支持改革,张富清率先从自己的“脑壳上开刀”,让妻子下了岗;为了给国家节约经费,他在白内障手术中主动装上了一个最便宜的晶体;他从不争名争利,尘封功绩63年,连儿女都不知情......一件件大事小节的选择,都映衬出老英雄清廉自守的鲜明政治底色。清廉是磨刀石,它需要每个党员用一生来磨砺。立足新时代,每名党员都要把清廉作为自己最鲜明的政治本色,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党的初心使命统一起来,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铭记初心,接续奋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出清廉无私、纯粹洁白、顶天立地的“大我”精彩人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新时代每一位奋斗者致敬的榜样。

向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英雄致敬。1948年6月,壶梯山。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个”“1948年7月,东马村。带突击组六人,扫清、消灭少数敌人,占领敌人一个碉堡,自己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1948年9月,临皋。占领敌人外围最高点,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1948年冬,在永丰战役中,他作为突击队员在负伤的情况下炸毁敌人碉堡两个,杀死敌人七八个。”那时的他英勇无畏,为了赢得新中国的胜利而无时无刻不面临牺牲,他和他的战友们都怀揣着为了取得革命最终胜利而无往不前的信仰。

向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老兵致敬。“一本立功证书、一份西北野战军的报功书、一枚西北军员会颁发的奖章。”老兵张富清将自己的光荣岁月,戎马征程尘封70年之久,直到20冬天进行退役军人登记管理时才展现在世人面前。老兵并不是故意隐藏军功,而是觉得不需要拿出来跟人炫耀,更不会以此向党和政府提要求,这种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做法令人钦佩万分。这一刻他日益佝偻的身躯,映射着中华民族的脊梁;他蹒跚执着的脚步,浓缩着中华民族的坚强。

向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党员致敬。“低调二字不难写,奉献一生实不易”。张富清虽然战功赫赫,但他从不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更未用此换取一分一粒的物质利益。相反他转业后选择了最偏远的山区、做最艰苦的工作、过最平凡的生活。转业后的数十载,他始终扎根人民、始终奉献自我,始终保持对党的一颗赤胆红心,坚定的做一个忠实的共产主义战士,履行一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让信念之光不灭,信仰之树常青。

六十余载深藏功与名,默默奉献甘当“燃灯者”,这就是张富清,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辉典范,一个心系人民、默默奉献的先锋楷模。不论是在战场杀敌,还是在基层奉献,张富清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忠诚、担当和为民初心,为广大党员干部树起一面明亮的镜子。

他坚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初心,自觉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入党71年来,经历过生与死、得与失、荣与辱的考验,张富清依然信念坚定、表里如一。反观当下,一些党员干部早早将入党誓词抛之脑后,党费交高了点就发牢骚,组织交给的任务重了些就“撂挑子”,更有甚者在金钱利益诱惑下滑向腐败堕落深渊,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深刻警醒。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永葆忠诚初心,就要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做到在纪律面前不变通,在困难面前不畏缩,在诱惑面前不动摇,认真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本色。

他坚守“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担当初心,创造了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工作实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张富清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虽战功赫赫,却依然选择偏远山区接续奋斗。一句“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道出了张富清舍我其谁的责任与担当。党员干部是党攻坚克难的“领头羊”,是新时代的奋斗者,也是宏伟蓝图的实现者,要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时刻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姿态,在重任面前敢担敢上,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他坚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初心,用真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战争年代提枪纵马、保家卫国,和平时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张富清用实际行动坚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初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衣食父母。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摆正自己勤务员的位置,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岗位,都以百姓之心为心,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热情对待群众诉求,关心群众冷暖,用心、用情、用行动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实际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在平凡中见伟大,在细微中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以张富清同志为镜,多照一照、比一比,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以忠诚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做“张富清式”好干部,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革命年代,他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建设时期,他放弃安逸生活,主动来到最艰苦的地方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此后几十年,“人民功臣”张富清把余生献给了来凤,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这位曾经的战场上“排头兵”,在平凡岗位默默地做着一颗“螺丝钉”。张富清像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乐观、朴实、真诚,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差别。他深藏功与名,他淡薄名利,严于利己,约束家人,为群众事业无私奉献,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开展之际,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以张富清同志为标杆,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宝贵精神,不忘来时路,做好先行者,甘于奉献,坚守底线,淡泊功名,在各自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与热,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组工干部作为“管理干部的干部,服务人才的人才,发展党员的党员”,在新时代下,必须初心不改,把使命扛在肩,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勇挑历史重担、砥砺前行,更要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干事创业,用奋斗书写组工人的家国情怀。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简介心得体会

大家心心念念的《感动中国》如期而至,又会有哪些能担当、有作为的人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xx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简介。

心得体会。

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这样的功名足以让人震撼,让人对功名的主人肃然起敬。可以想象,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是何等的英勇顽强,是如何的奋不顾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他用鲜血书写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华章,体现了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

然而,张富清同志却将这样伟大而光荣的功名“雪藏”,甚至连身边最亲近的亲人都不知道。也许在他看来,功名再大再响亮,都已经属于过去,需要从新开始;也许他在这样想,相比起那些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战友,他已经很幸运,功名不值得一提。

“第二战场”,继续发挥他的革命斗志,实现他的革命理想。

这一“隐藏”一“选择”,彰显了张富清同志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革命者情怀。在部队,他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为了保家卫国不怕流血牺牲;到地方,他又心系群众冷暖,身先士卒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他用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实际行动,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篇章。

张富清同志把党的事业、党员责任和群众利益看得很重,总是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他把把金钱名利、个人得失看得很淡,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要不论身披何种荣誉头戴何种光环,不论何时何地,都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和责任,不忘艰苦奋斗的党员本色,始终以国家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重读张富清老人的生平经历,于平凡中感悟身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伟大;体味张富清老人的动人话语,于点滴中催发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现在,他95岁,仍然坚持学习。他说:“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张富清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自己的铮铮誓言,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身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朴实纯粹,淡泊名利。深藏战功63年,因为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这位老人才重新被人们认识。谁曾想这位平时默默无闻的张富清竟是立下赫赫战功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这让当时负责信息采集登记人员都为之震惊。每当提起70年前牺牲的战友,老人泪眼婆娑:“我的战功,和他们的贡献相比,差得很远;我现在人还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们享受得多,还有什么理由向组织提要求?”甘于贫苦,淡泊名利,装修、家具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老样式,平日生活更是将勤俭节约融入了生活的点滴。在面对儿女工作时,时任革委会负责领导的张富清毅然让儿女下乡锻炼,到祖国更需要的地方历练成长,甚至在晚年患白内障进行手术时也只是选择了一副的晶体,而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老人用他的淳朴淡泊彰显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

……为来凤县带来了新气象,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见证了共产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有无数像张富清老人一样的人为我们负重前行默默付出,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捍卫了我们的建设成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无限忠诚,这一切的一切也将不断地激励着我们新的一代继续向前,以无数英模先辈为榜样凝聚成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为祖国的明天不懈奋斗!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播放战斗英雄张富清的英雄事迹,观看后,让我们真是万分敬佩和感动。他一直以来默默的深藏功与名在来凤县工作,默默无名与普通退休干部一样。但是,连他家人都不是清楚,他曾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

在万分敬佩和感动之余,我们也十分渴望和呼唤张富清精神在现代广大党员干部中体现。观看后,我想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发挥榜样力量,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争先创优、甘愿奉献的浓厚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他从来不向组织要求什么。因为采访时他说,与已牺牲的战友相比,他的功劳与他们相比不算什么,可他还活着,还享受那么多好的待遇,他已经很知足了。在张富清老人眼中,他谦虚说自己不算什么,因为他当时周围的优秀共产党英勇事迹深深影响着他,就应该这样。在我们眼中,他的先进事迹令我们敬佩,我们不仅要努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也要争当榜样,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榜样。

二是铭记家国一体,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哪里来家庭的幸福安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从当时战争年代,国破家亡畏难之时走过来的张富清,更加深刻理解“先集体、后个人”精神,也更加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救千千万万的“小家”。所以,他总是站在一个国家的大角度,去思考该干什么,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具体表现在,无论是他年轻时候在部队复员就业中选择来凤县,还是为国家节约一点而选择便宜晶体安装(他老年的时候,做了白内障手术)。这样的行为,我们感到不已,而他觉得理当如此。

三是永远干字当头,只有是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要无畏艰辛、一往无前。英勇战斗称英雄,甘于平淡藏功名。他部队复员转业后,原本可回老家,凭军功安排到一个舒服的工作岗位,但却选择去最困难的湖北来凤县,只因为响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的部队号召。央视采访他时,他说在工作中也有委屈,但想想牺牲的战友,就马上没事了,继续奋斗。现在,我们干工作状况可能不一样,但缺乏他这样不畏艰辛、一往无前的干劲,总是患得患失、拈轻怕重。

回归本色最动人。深藏功与名60载,不仅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简退职时,首先动员自己妻子离职;在大儿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机会是,却让其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都应该向张富清精神学习,学习他忠诚于党、失志奉献的政治品格,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

95岁的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获大军区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退伍后,他自愿申请转业到当时条件坚苦的来凤县工作。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载。20xx年底,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71年党龄,见证“绝对忠诚”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位党龄71年的老战士、老党员,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

在张富清老人眼里,在战场上,共产党员应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做这些,只是共产党员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显摆”。军功章,他压进了箱底,就连对至亲好友都不曾提及;干工作,遇到困难和委屈,想想牺牲的老战友,他什么都释然了。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也一再改变;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名利”,什么是“克己奉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烧的共产党人,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共产党人以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样不畏任何艰险的豪情,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老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英雄的含义。英雄无言,致敬老英雄!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把小我融入大我、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

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老英豪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据守初心、不改本性,业绩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当地,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素朴实、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阔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典范。要活跃宏扬贡献精神,凝集起众志成城斗争新时代的强壮力气。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战功卓著,是式的战斗英雄。

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

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

老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英雄的含义。

英雄无言,致敬老英雄!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把小我融入大我、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真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人物事迹观看心得体会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颁奖词

如果不是退役军人管理部门采集有关信息,张富清的事迹至今可能还不为人知。

在解放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一次,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获西北军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一枚,但他却把这些赫赫战功深藏多年;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到条件艰苦的湖北来凤县工作,默默无闻奋战在建设祖国的第一线;拥有职权却从不谋私,让妻子在精简退职中“无过”下岗,把可以正常到国企当工人的儿子送到乡下当知青还常跟子女们说:“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干部,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党怎么想?”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张富清,“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忠诚于党、一生为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张富清的高贵品格,也是所有优秀共产党人的本色。毛泽东同志的一件睡衣一穿就是,衣袖、前襟、下摆等处一共缝了73块补丁;彭德怀同志请求毛主席把“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改成“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英勇红军”;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徐海东、许光达、赖传珠等在授衔时都曾主动要求降低衔级;杨善洲退休不退责,回乡后带领乡亲建成面积5.6万亩的林场,且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这一个个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事迹,正是对共产党人初心的生动诠释。

客观而言,名利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奋斗的动力,收获名利也是个人能力的象征,是对奋斗的回报。但是,过分追求名利,甚至忘却初心、痴迷于名利,就会为自己套上“名缰利锁”,就会累身累心、得不偿失。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严峻考验的干部,但在进城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腐化蜕变为人民的罪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贪图不正当的个人享受,追求极端腐化的生活情趣。今天,翻看一些落马人物的忏悔录,同样能看到“名利”对一个人灵魂的侵蚀。比如,一名被判重刑的贪官曾这样写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颓废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灰色人生观,腐蚀着我的思想。在各种各样的物质利益诱惑下,我最终堕落为人民的罪人。”还有一名贪官反省:“有了追名逐利的私欲后,权力便与金钱结合起来,就开始了人生的慢性自杀”

高尚的奋斗目标是对“大我”的追求,追逐个人名利是对“小我”的迷恋;追求“我将无我”才能“不负人民”,过度迷恋“小我”势必淡忘初心。张富清之所以能不计得失、不慕虚名,在无私奉献中不改英雄本色,就是因为在他看来,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远比追名逐利更高尚;对党忠诚、为民造福,远比汲汲于个人名利更可贵。张富清用淡泊名利的境界书写了精彩人生,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高尚品格,引领我们做一个朴实纯粹的人、一个清正有为的干部、一个忠诚干净的共产党员。

在众多诱惑、众多风险考验面前,能否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能否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对党性修养、意志品质的重大考验,也是对能否坚定不移守初心、担使命的现实检验。涵养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争做淡泊名利的“张富清”,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我们就能在各自岗位上勇担使命、无私奉献,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一位不平凡的英雄,却甘于平凡地奉献。不忘初心,重在实干,心中有信仰,才有如此胸怀,脚下才更有力量。他人生的不平凡,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后的奋进不息。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最便宜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平凡与不平凡,就在他的人生中交织闪耀着光辉。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正是需要张富清老人这种甘于平凡,奉献自己的精神么!

作为一名教师,也正是从事着是一份既平凡又神圣的职业。开启蒙昧,传播文明,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教师人生的主旋律;“一身粉笔灰,两袖清清风,三寸不烂舌,四只亮眼睛”是教师的简笔画,没有显赫一时,更没有流芳百世。平凡中却又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当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也就选择了一种幸运,一种付出,一种无私和崇高。投身教坛,肩挽时代的犁,耕耘那“三尺”讲坛,我们就在这平凡中奉献着。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耀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又是否会永远的坚守岗位?虽然我只是千万教师之一,但我会挥洒自己的汗水,用爱与责任去灌溉每一位学子!把付出当作一种快乐,在爱与奉献中成就自己的幸福。

下一页查看更多。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简介心得体会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__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老英雄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转业后选择最偏远的山区,做最艰苦的工作,过最平凡的生活。这种牺牲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为我们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不忘初心。一是要牢记使命,忘记成绩,轻装上阵,时刻做好人生再出发的准备,绝不能自满于过往功绩而沉迷不前;二是要不惧平凡,但拒平庸,在基层岗位上、在日常工作中,只要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必须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好;三是从容舍得,才能自得,老先生扎根基层的一生是幸福的,战场上、工作里都能不懈奋斗,守住了初心。

新时代强烈呼唤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立足岗位弘扬奉献精神,突出优质服务弘扬奉献精神,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弘扬奉献精神,认真落实党章规定和入党誓词,认真履行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甘入苦海、夙夜在公、以身许党,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精神新的时代,努力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交给我们的重大任务,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要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为榜样,弘扬奉献的精神。

一是要始终知责尽责、勇于担当。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建设中,形成了吃大苦耐大劳的奉献精神,从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这种吃苦奉献精神永不过时、永放光芒。我们要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人生不可能一路坦途,我们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作胆小的懦夫,要做敢于尝试的勇者。我们要永远牢记最初进入工作岗位时的信念,不必过于计较得失,要甘于奉献!精神上要向“四讲四有”的目标奋斗。履职上要敢担当,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敢于迎着困难上,一旦出现问题,勇于挺身而出,敢于承担责任。在创新上有所追求,有动力有定力,善学善思善成,自觉运用于工作实践中。

二是要始终常在状态、创先争优。精神状态决定工作标准,展现敬业精神,事关能力素质,事关单位发展。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以不辱使命的崇高追求、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常在状态的自我加压,努力创先争优。要有奋发进取的工作干劲。要有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高标准、创一流,既是指导思想,又是科学的工作方法,既要苦身子,又要苦脑子,需要扎扎实实扑下身子去干、去创。要有精细求实的“工匠精神”和工作作风。作风实、事业旺,作风漂、事业衰。

三是要始终知恩图报、知足常乐。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懂得知恩图报、知足常乐、知责奋进,清廉如水,不谋私利。在吃苦中奉献,在奉献中吃苦,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所在。看待名利待遇要知足,追求什么,关键要把握好“度”,“祸莫大于不知足。”时下在一些人身上存在的职务升迁上“嫌慢”、环境上“嫌苦”、事业上“嫌累”、待遇上“嫌少”、名誉上“嫌无”的现象,就是“不知足”的问题。在名利待遇上,要会“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精神不懈怠、学习不满足、工作不退后,要会“比较”,我们要尊重岗位,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岗位和工资。抱着一颗感恩之心,珍惜手中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请您见谅,提起笔时,我竟不知该如何予您称谓;在此之前,我甚至从未听过您的事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您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您保家卫国;到地方,您为民造福,您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人民功臣”的头衔,您当之无愧;“时代楷模”的称号,您实至名归。

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同志”。

您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但纵只初见,便一眼万年”,我想,这就是初心的方向,也是信仰的力量。

同为党内“同志”,在您身上,我看到了更多的坚定、坚强和坚守。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战火硝烟,到建设发展时期的重重磨炼,再到新时代的改革攻坚,重重考验,您信念如磐;千难万险,您初心弥坚。“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的入党誓词,坚决听党的话,保证完成任务”“我是共产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条件艰苦,我就去哪里”,您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履职尽责、许党报国,这是您一生的修行,我想,这也应该成为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修行。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今天,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9000多万党员中的一员,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热土上,我们当如无数革命“同志”一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不断用信仰的力量,秉持初心、砥砺前行,擎起国家富强的大旗,撑起民族复兴的脊梁。

请允许我叫您一声“班长”。

您是一名退伍军人,我也是。“平时忘我,难时担当,战时亮剑”“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这是我们军人的永恒本色。

与您相比,我曾是一名和平年代的战士,虽说是“战士”,但在您面前实在不值一提。在您的军旅生涯里,担当过突击队员,打过仗、流过血,处处彰显革命军人的忠勇,在枪林弹雨中阐释了革命斗志,在九死一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退役转业后,原本可以靠军功留在城里过优越生活的您,却把功绩深埋心底,选择去偏远地区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了一生。“一去万里为家国”,是对您最真实的写照。想起以前在军营磕磕碰碰就哭哭啼啼、退伍后追求好工作好生活的我,真是无比汗颜。

“一日从军,军魂入骨”。在战场上,您舍生忘死,为新中国、为人民不畏困难、勇于牺牲;在岗位上,您夙夜在公,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从前,我们需要您这样的“班长”,冲锋在前、士兵突击,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我们要做您这样的“班长”,使命在肩、引领向前,在辉煌创造辉煌。

请允许我叫您一声“老师”。

您是一名基层干部,我也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老师”的价值,也是“老师”的魅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同是基层干部,您不争名、不图利,“放弃了坦荡的路,却选择了一条无比艰辛的路”,一心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在我们看来,是何等的不可思议。深藏功名六十多年,隐姓埋名大半辈子,您主动舍弃英雄的“光环”,选择平淡、回归平凡,有苦自己咽、有难自己扛,“再苦再难,也绝不躺在功劳簿上”,且把这些都当作是“共产党员的本分”,这份淡泊宁静,在我们看来,又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愚公”李保国,到“樵夫”廖俊波;从“燃灯者”邹碧华,再到您,正是有您这样的实干家和奋斗者,才使我们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伟大复兴。以您为师,便能“勇于从自己开刀,开展好工作”;以您为师,方能克服基层干部的浮躁之气,开创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以您为师,才能汲取精神营养,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走得再远,不忘初心使命;暮雪朝霜,不改英雄意气。相信在您、在更多的“您”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指日可待。

此致

敬礼!

新时代的追梦人。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简介心得体会

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时炸毁、攻占敌4座碉堡,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获西北军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曾经参与过退伍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在与退伍老兵的交谈中,他们讲起过去的战事如数家珍,充满了自豪。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对曾经物质匮乏的生活、满目疮痍的年代已只能从老一辈同志的口中慢慢感悟了,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过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以及战争背后的残酷,深深的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勋章们身后的血与泪,在阅读张富清同志的光辉事迹时,满怀敬畏的从他的过去中看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领悟到红色共和国的深刻含义。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他兢兢业业的坚守着平凡的工作岗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作为战功赫赫的战争英雄,张老没有利用光辉的过去为自己、为子女、为家人谋取过一分名与利,张老夫妻二人仍住在80平米的单位分房中,在此次退伍军人信息采集之前,张老的家人甚至只知道“他曾当过兵”。许是见过太多的反腐信息报道,对张富清同志这样的党性,这样的坚守,我们心生敬意。

个人干净、勇于担当,是张老对自身的要求,也是我们要从张老身上学习的闪光点。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面对困难时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面对诱惑时要做到对党忠诚,面对工作要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将温暖送进群众的心中,像张老学习坚守住自己的工作初心—为人民服务。

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简介心得体会

在万分敬佩和感动之余,我们也十分渴望和呼唤张富清精神在现代广大党员干部中体现。观看后,我想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发挥榜样力量,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争先创优、甘愿奉献的浓厚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他从来不向组织要求什么。因为采访时他说,与已牺牲的战友相比,他的功劳与他们相比不算什么,可他还活着,还享受那么多好的待遇,他已经很知足了。在张富清老人眼中,他谦虚说自己不算什么,因为他当时周围的优秀共产党英勇事迹深深影响着他,就应该这样。在我们眼中,他的先进事迹令我们敬佩,我们不仅要努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也要争当榜样,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榜样。

二是铭记家国一体,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哪里来家庭的幸福安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从当时战争年代,国破家亡畏难之时走过来的张富清,更加深刻理解“先集体、后个人”精神,也更加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救千千万万的“小家”。所以,他总是站在一个国家的大角度,去思考该干什么,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具体表现在,无论是他年轻时候在部队复员就业中选择来凤县,还是为国家节约一点而选择便宜晶体安装(他老年的时候,做了白内障手术)。这样的行为,我们感到不已,而他觉得理当如此。

三是永远干字当头,只有是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要无畏艰辛、一往无前。英勇战斗称英雄,甘于平淡藏功名。他部队复员转业后,原本可回老家,凭军功安排到一个舒服的工作岗位,但却选择去最困难的湖北来凤县,只因为响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的部队号召。央视采访他时,他说在工作中也有委屈,但想想牺牲的战友,就马上没事了,继续奋斗。现在,我们干工作状况可能不一样,但缺乏他这样不畏艰辛、一往无前的干劲,总是患得患失、拈轻怕重。

回归本色最动人。深藏功与名60载,不仅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简退职时,首先动员自己妻子离职;在大儿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机会是,却让其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都应该向张富清精神学习,学习他忠诚于党、失志奉献的政治品格,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