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高一(实用15篇)

时间:2023-12-06 18:29:40 作者:MJ笔神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接下来,我们将阅读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高一作文

首先介绍作者,黄仁宇,美籍华人作家。《万历十五年》主要讲的是明朝的一些制度与官僚集团中的一些事,就如书中所言,在万历十五年,对中国本土而言,没有发生格外显眼的事情,但就在这一年,中国步入衰亡。但这不是今天演讲的重点,下面我举几个例子说明为什么凡事不能看表面。

先说皇帝,在平常人眼里,皇帝是天之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天下之人,莫非皇臣”,但事实并非如此,明朝越往后期,皇帝的自由是越来越少,皇帝立储、提拔人才甚至出游统统要受到文官集团的管制,以至于万历皇帝立储之事就拖了十几年。

万历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朱常洛,一个叫朱常洵,常洛为长子,常洵为幼子,万历比较喜欢的是常洵,表面看来,立储之争完全是万历乱来,常洛既为长子,就理应为太子,若废常洛立常洵,谓之曰废长立幼,有悖伦常,亦易生乱。但凡事不能看表面,细想一下,常洛是否真的天生就有继位的权利呢?不一定。第一,明朝里皇帝儿子在受封之前均没有名义,第二,立长不立幼,只是习惯,不是法规,当年的永乐皇帝就是逾越了他的两位哥哥登极的,第三,朱元璋规定,嫡子有继位的优先权,由此引申,子凭母贵,常洵的母亲的头衔是比常洛的母亲的头衔要高的,从这个看来,似乎常洵更有资格继位,第四,万历大可废后重立,立常洵的母亲为后,那么常洵继位也就理所当然了,但万历没有这样做,究竟是他不想这样做还是不能这样做,尚是未知之数,如此看来,立储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选谁的问题,而是最高统治者与官僚之间的矛盾了。

再说首辅张居正。张居正我们不陌生,他是从万历小时候就作为首辅辅助皇帝的,至于首辅这个职位的权力来源,可参照本书或者《张居正传》。张居正在职期间可以说是大刀阔斧改革,其中有一个是大家很熟悉的——一条鞭法,还有土地丈量、官僚“年审”制度等。这些措施都牵涉到全国上下,但同时也触犯了文官集团,冒犯了明朝所推崇的“中庸”思想,从而导致了日后清算张居正运动。张居正究竟是好官还是坏官,怕且不好说,他的措施是适合当时还是违反潮流,也很难讲。古人对张居正褒贬不一,而现在的人对他也是众说纷纭。

最后,说说海瑞。海瑞是一个清得不能再清的官僚,但他到哪里也不受欢迎,我想,他犯了一个与张居正相似的错误:从表面看王朝。其实明朝从朱元璋开国到万历皇帝继位,已经210多年了,很多问题是从以前、从帝国的底层盘缠而起的,众多问题不是一两个人的努力就能改变。海瑞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他不和谐,他不知道怎么处理与其他官僚的关系。所以说,世界上最值钱的还是和谐两字。

未知事实,不能下判断;既知事实,也不能轻易下判断,不是局中人,无法看见局中关键,但若是局中人,就难免当局者迷。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高一作文

最初对这个书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作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我是赞同人生要有不同体验的。所以一个当过军人的学者,一个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的历史学家,这本身对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评论说这个书和我们以往看待历史的视角不一样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么的。能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书最大的感受,还是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看到的,吴晓波说,只有通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芒和美丽,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说实话,我认为对于离我们远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因为抽离和宏观天然就多。但是对于激荡三十年这样的书,仅仅才过去三十多年,当事人都还在,这种时候细节就显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野和宏观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是最难得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些苛求了)。

黄仁宇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源于他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潜心研究,这种态度在现在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少了,虽然我们并不是一代人。这个书语言平实生动,并没有晦涩之处,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但是其中所表现的逻辑却不像他的语言那么简单。我读历史也不算少了,但是我对这个书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认识历史,怎么去认识历史,这个东西我现在也还不知道,但黄仁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这样也可以啊。我觉得这个书是扎实的,也是有趣的。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定下了三国的基调。万历十五年的开头,也定了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从事情的微小发端,从而进一步能预见到后来的演变,这就是读史明智的缘由,这也是基于对长期历史演变的深刻理解而提炼出的历史性规律认识。读历史的确是明智啊。

万历当皇帝其实挺失败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却得天天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仅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的,文人集团过于势大,程朱理学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礼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张居正有多优秀自不待言,但是生前如此风光,死后却如此萧索,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得不出可以一句话总结的原因。但是我想到了俾斯麦,他在位时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让德意志始终处于最主动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体系土崩瓦解,德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此导致了一战。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长久的体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体制中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呢,总是政治过渡的这么不顺畅。以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以德服人,还是不够优秀的。

反观申时行,不似张居正那般锋芒毕露一手遮天,但申时行是懂得进退为人为官之道的。他们最大的差别不在能力上,在为人之道上。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汾阳王郭子仪了,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的典范啊。

还有两个人的对比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我想对比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可以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况下,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至于李贽,我没什么想说的,以前小时候看到李贽估计会说一些肤浅之言,但是这次看了之后,我却不敢说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书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说吧。

这个书挺好的,以后有机会还要重读。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作文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大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的命运,这句话适用于里面每一个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们都试图去追寻他们心目中理想,但都付诸东流.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并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明朝的统治者并非皇帝,而是文官集团以及书中没有提及到得宦官集团,这是区别于历代王朝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废掉丞相,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而他并没有为他无能的子孙想过,也没有想到在王朝的后期,文官集团会是凌驾于皇帝头上的正真主宰者.

文官集团有制度上的保障,也有思想上的巩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这样便造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在《万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许多重大的宫廷斗争中,都是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消失所牵起的轩然大波,比如说首辅的张居正,他在任期间,父亲突然去世,这本来只是礼仪上的问题,但偏偏在文官集团的添盐加醋下成了一场政治斗争.

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高一作文

夏日午后,站在旧式的胡同中透过交错的电线杆,望着并不太蓝的天空,两旁的行人似乎是在穿梭,但却听不到糟杂的声音,就连呼吸的声音也不能感受到,我只是在享受这种静,心灵的静,真想投入于静中不再回来,这实在是很享受呀。

初读村上春树的作品被吸引,似乎在作品中体验,又似乎是个旁观者。挪威的森林贯穿全书的就是作者多次提到了的,“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全书的结构也如作者所说,并不以死为终结,这里有作者的无奈即每个人都会死,也有作者面对生活的勇气即有死才有生。

作品中最主要是两次死,很相似的两次死。一次是木月的死,木月死后直子和渡边的关系便开始了,另一次便是直子的死了,按玲子的话说就是“你选择了绿子,而直子选择了死”两次都是由死而引出了新生。另一个相似之处是,木月在死前见的最后一个人不是他最爱的直子而是渡边,这似乎应该是木月把直子托赋给了渡边,直子在死前见的最后一个人也不是渡边而是玲子,同理应理解为直子把渡边暂时托赋给了玲子。

书中所描写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醒着的,但由是他们价值观不同,心理成熟程度不同,所以他们的生活本身是有着巨大差异的。渡边本书的男主角,一个实在是很普通的人物,普通得让人难以留下印象。他对学校这个小社会内部虚假、肮脏也是很厌恶的,但他却也没有去改变这一切的想法,甚至有点逆来顺受的意思,因为他很清楚这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是渡边的无奈了。

不过这家伙最强捍的也就是这种逆来顺受了,似乎任何人都不能影响他的生活轨迹,虽然他也并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或将要去哪里。不过渡边的心理也不太成熟,他在寻找一种既不伤害直子,又不伤害绿子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是不存在的,“如果每个人正义都大行其道,每个人都得到自己的幸福的话,必然导致混乱”,在直子死后渡边想通过旅行来找回自己但却失败了。直到渡边见到玲子,玲子说“你选择了绿子,而直子选择了死”,此时应该说渡边解到了相对于已经失去的更应该珍惜眼前存在的,应该停止对生者的伤害。

直子本书的女主角之一,很执着于完美。本书一开始直子就提到了一口井,一口在森林边缘的井,一口深的并且一但坠入便只有孤独陪伴直至死亡的井,但又是很吸引直子的井,因为坠入井中便与现世隔绝,她也明白这是危险的,但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这就是直子的无奈了。

绿子本书的另一位女主角,应该说是森林里一棵非常奇异的树,她似乎可以冲破黑暗享受到阳光,也是我非常非常佩服的一位女性。之所以说她是一棵树是因为她非常坚强,面对生活的苦难,亲人一位接一位在经历了非常的痛苦后慢慢死去,应该说她是以常人无法想像的毅力坚持了下来(这是绿子的无奈了)。

她也想逃避,也许逃到那个被她称做驴粪蛋的乌拉圭去,也许是借助性幻想(其实从这点看她的道德观远比看起来要严格得多)。她也很想有个依靠,就像她对渡过说的那段关于买饼的任性的话。绿子从心理上表现得相当的成熟,甚至很有策略,她很明确的向渡边表白,因为她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渡边的选择。当渡边因为陷入对直子的思念而忽视了她时,她选择告诉渡边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并选择暂时离开让大家可以冷静的思考。

玲子,虽然作者赋予了她身世背景,但玲子更多的时候还是以直子的附助者,或者是替身的形式出现的,替直子写信,以至在直子死后和渡边发生了关系,我们似乎看到的是直子。

关于玲子来到疗养院的原因到是有点要说的,在我看来玲子相对于对事件本身的打击来说,似乎更看重玲子丈夫对此事的冷静处理,应该是这件事在玲子价值观里这件事是重大事件,解决方法只有马上离开换个新环境,而从玲子丈夫的价值观看首先是家庭本身的稳定,这件事应该是排在第二的位置,玲子感到自己没有被重视于是崩溃了。

完美不是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行驶的船,而是暴风雨过后洒在甲板上眩目的阳光,完美不是来自由我们对它的执着追求,而是源于勇于面对磨难的坚强的心。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作文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了文官集团,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了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老师的辛勤培养、朋友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和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了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这两条,还有许多的侧面描写和一笔带过的东西,如:重文轻武的利与弊,愤青的不顾全局等等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想全面了解,就去看一下《万历十五年》吧。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作文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天终于读完了。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己都感到些许诧异。一部书只写了一年--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同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己也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了。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这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高一作文

《万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经读过好几遍了。近来再重读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

早在国人历史早期,古人便凭借想象将世界和自身进行描述和理解。这倒也不稀奇,几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这个特点。但将想象充分赋予到政治中的,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诸侯国。周公同几乎所有的古人一样,不能科学地理解天下的构成;他同时认为周王贵为天子,万民理应万世顺从,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周朝人力图使政治体制顺应自然,但由于知识的局限,实际是让自然顺应了他们的意志,这便造成了政府行为自上而下的惯例,而中国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终形成,后世之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观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后来,观念由对天的感性过渡到对儒家思想的理性。历朝历代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莫不如说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执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责任与其说是推布政令,莫不如说是身先士卒,践行儒家礼仪,与万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儒教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中国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术发展的限制迫使从周公起的统治者以观念规划全国,形成一套独有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上端细致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统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复杂多变的实情,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农集团。为了统治的便利,只有靠观念,即后来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一来可以统一文官观念,让他们即使分散在各地,与中央隔绝,也能力解当地的疑难;二来可以规范百姓,使他们各自安分守己,少为国家制造麻烦。道德的产生是因技术的无奈,而实战的结果表明,道德的力量远远超过行政和司法,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以德治国”的原因。

这种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秦汉、隋唐创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放诸四海而皆准道理,永远也找不到一劳永逸的创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到了明清时期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中国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开始走下坡路,这也许就是黄仁宇先生创作《万历十五年》的缘故。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深扎根在现代人的心灵深处,因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几千年,而进入现代社会还不到一百年。这种扎根的结果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这就是现代中国人还存在的诸多毛病。即便是年轻人,任你穿的很“哈韩”,吃的很“欧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离中国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恶劣性”!儒教讲究“仁”,二“人”即为“仁”,中国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长“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级组织的任何一次改革与反改革、革命与,始终绕不开人事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的整肃。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高一作文

万历十五年是公元1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黄仁宇开篇即说道"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既然如此,作者又是为何执意将此年份用作书名?作者指出,该年份发生的一些不为史学家注意的小事,虽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确是"前事之节症、后事之机缘,期间因果,恰为历史之节点"从这些小事上,也许更能看清楚历史的真面目,还原一个本的神宗,和神宗统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开篇即为读者介绍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庆节封赏、见宾阅军等等活动都是由皇帝亲为,并按照严苛的礼仪行事。皇帝贵为天子,即为天命所选之人,是全国臣民无上权威的象征,也是全国臣民行动的指南。因而,皇帝的许多行动也带有象征性,不可过分随性,以乱礼法。

事实上,作为庞大的帝国,要想井而有序地运行,包括皇帝在内的整个人官僚阶层都明白,仅依严刑峻法是不够的,甚至是错误的。有效的统治必须以"礼"治人,儒家的礼教已实行千年,"礼"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贯彻并非强大行政力量的强制,也不是严酷惩罚性后果的威慑,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实行和"上行下效"的学习、模仿。这一系列活动的关键人物即是皇帝,这位天选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亲"地践行礼教规范,再由官记录并撰,传颂天下以为范。

尽管皇帝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有至上权利,但皇帝在维持统治的礼教面前也是无能为力的。中以早朝为例,从朱元璋时起就确立的早朝制度意在督促皇帝主动了解国情,行使权力。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后,早朝制度逐渐成为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这种百官受累、皇帝厌倦的制度却又不得不实行,原因即在"礼"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仅百官要遵守,当朝皇帝也不能避免,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训。

弘治皇帝因宫中失火彻夜未眠,精神恍惚之余用央求的语气要求免朝一日,经过大学士们的商议才同意辍朝一日,足见皇帝为"礼"所累。若皇帝有不符合礼教之态,整个官集团,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员会群起而攻之,进而矫正,以复规矩,达到合"礼"十七岁的万历皇帝因一场纵酒狂欢、恣意而为的游园闹剧被认为是有失礼教,皇太后自责督育不足,众百官齐奏何为之过,甚至皇太后以废失德之君以立新主为要挟迫使万历悔改。

成年以前的神宗处处受张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为,更不得恣意妄为,有板有眼地遵守着"礼"的规制。但在其成年后,张居正去世时,神宗尽管已经大权在握,却绝望地发现纵使再无喋喋不休的张严师和皇太后,他依然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获得突破"礼"的自由,这一点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时。

"立长不立幼"的固化观念使得整个官阶层不惧严刑、前赴后继地反对神宗,使得他连立皇子都不能自己决定,因为不守祖训即是违背礼教,而不守礼教将会被推向道德的反对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则就必须被官集团牵着走。此时的官集团已经成为礼教的象征,而在强大的礼教面前,即便贵为天子,也不得不屈服,成为礼教的代言人。

皇帝从礼教中受益,统治全国,同时也为礼教所虏,成为礼教的代言人。没有礼教,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而没有皇帝,礼教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皇帝逐步沦为统治帝国的工具,借助这个工具,官集团可以尽享鱼肉百姓之乐,而免受严苛礼教之苦。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作文

说来惭愧,《万历十五年》这本写于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陆发行并引起强烈反响的书,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于一观。

记得在《书屋》杂志上有一篇谢冕先生的文章,谈到自己喜爱的书,其中就有《万历十五年》,并且他还强烈推荐大家一读。当时年轻,读书甚为偏狭。虽然有先哲的教训说:“读史使人明智”,又有伟大领袖因为通读历史而明了人事国情进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终掌国柄的故事,但我早有成见,以为历史不过是零碎事件的堆积,是用来寻找论据的故纸堆,以为研究历史不过就是乾嘉之学,加上中学大学学习《中国革命史》带来的后遗症,所以对历史书望而却步、敬谢不敏。

除了几本我党领袖发家史,为了猎奇;范文澜的几本《中国通史》随便翻翻;一本韦尔斯的《世界通史》,作为培养大局观而用;一本《史记》当作“无韵之离骚”的散文读;一本《东周列国志》还只能称为历史小说;几本新旧《唐书》是为了和《唐才子传》、《唐诗故事》两相参照。当时自己的感觉是:正史太凌乱琐碎,而历史小说又太浅显无意味;将来也许会读一些历史书,但那也是为了更好的寻找论据和利用论据;总之,历史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很差的。既然看到谢冕先生的推崇,自然心中多了一分留意。恰恰自己所在的学校图书馆小,里面竟然找不到这本书,新华书店里也未见到。大半年过去,遍觅不得,好奇心渐渐淡去。

95年一次千里访友,途经一小镇,适逢大集,随眼一扫,竟然在一不起眼的旧书摊上发现此书,急忙买下,正是三联书店的正版书。如此巧遇,实是有缘。那一次的阅读体验是强烈的冲击:原来历史书可以这么写,原来历史可以是这个样子。这种震惊和耳目一新的感受相信很多人有过。此后这本书便留于枕边,时时闲翻,每每给人新的感触,但因为烦于冗务,对此未能深究。现在看来,感触只是感触,还是风吹即散的胡思乱想,真辜负了当时眼界为之一开的欣喜若狂的感觉。

一、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历史书对历史的看法。

历史是枯燥无味的,是只需要背一背的课程,相信这是很多人从中学时代得来的印象。

翻翻二十四史,卷帙浩繁,帝王将相,如果不是看看故事,寻些典故,学点立身处世的狡黠,谁还会将它看作历史专业书籍以外的读物呢?通过浅翻,我对历史的模糊印象一直是:历史不过是一些事实的简单堆积,是对历史史实的冰冷客观的描述,是陈腐的,无趣味的。

这种从受过的历史教育、从国内历史书籍中得出的印象,如果不是机缘巧合看到一些外国的新鲜的东西,很难想象历史也可以写心态、写文化、写地理并且写得鲜活。

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需要历史教育吗?

答案当不应如此,“读史以明智”(李世民)、“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从历史中寻求历史之教训”(陈寅恪)、“不了解一国之历史则不配为一国之国民”(钱穆),我们当应从历史教育中锻炼我们的史识,明事理,切时用,而不是学些常识,记几个知识点。

这些二十世纪初的史学革命在西方早已如火如荼,但似乎一点也没有反映到我们的历史教育上,依然岿然不动波澜不惊的是僵化的八股,干瘪的教条,使人望而生烦。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也许在历史专业里面不算什么,但是似乎对国内的普通读者却一直圈着高墙,没有几本普及读物涉及这片万紫千红勃勃生机的花园,似乎历史普及只限于“戏说”、“帝国”、“王朝”之类披着历史外衣的现代剧。

僵化的思想局限了人们的视野,这可以算作一个原因。高度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消磨了历史学者的个性和勇气,是他们对历史学方法缺乏反思和创新精神,因而造成历史学著作的死气沉沉。而另一方面,故作高深的理论和生硬搬用的各种术语,又刻意给学术著作和论文垒起高墙。

学术著作似乎和自由活泼的文风势成水火,文字生动流畅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就没有学术价值,而那些佶屈聱牙只能由少数人看懂得才是学术著作。这种刻意营造的泾渭分明的界限,似乎可以遍见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

同时我被《万历十五年》打动的还因为作者的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历史研究不仅仅是具体的史实考据,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是不会仅仅满足于钻在故纸堆里皓首穷经。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一个时代的历史学家,都注定会有其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他必定会依据自己所认定的进步或腐朽的标准来看待历史,并且按照他自己心中的某种他认为对社会有利的图式来选择、安排和强调他研究的题材及其事实材料。

伟大的史家大都是基于现实关怀而思考,并研究和总结历史的。司马迁之所以能够成就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巨著《史记》,就在于他首先是极具思想性的社会人,对现实有着深切的体察和忧虑。司马迁之“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清楚地反映出其研究历史的志向所在。

修昔底德之所以能写出不朽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正在于他立志要“擎起历史的火炬,引导人类在摸索中的脚步”,决心通过正确总结历史,来创造正确预示未来的重要途径。通过其在著作中对民主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公开颂扬,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关怀,和建立在这种关怀基础上的思想的前瞻性。

通过《万历十五年》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这一点。作者截取一个断面,仔细析清当时社会脉络,深刻剖析其经济社会结构,所为的不过就是为了揭露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模糊管理、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反而保护落后经济以维持王朝的安全……等种种体制上的弊端,其目的还在于通过“技术的角度”、“数目字管理”,为中国发展寻出路。且不论他所提倡的“中国革命的的目的,无非跟随着世界趋势,以商业组织的办法,代替昔日农业生产方式里以多数小自耕农为基干组织的办法,使整个国家能在数目字上管理……”是否绝对正确。为什么现代型的经济体制不能从传统社会的架构中脱胎出来?以现代商业组织代替传统的农业组织其具体过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的剖析已经激发了我们的共同的思索。

《万历十五年》像一扇窗,打开了我的视野。通过《万历十五年》及随后读到的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我明白了研究历史有多种角度:不仅仅是那些帝王将相的历史,也可以涉及平凡人物的心态和性格;对历史事实,不仅仅是说明“是什么”,也能够通过分析和剔别,说出“为什么”;不仅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个别人物的历史,也可以是总体的社会的历史,“从底层向上看的历史”……我知道了历史的另外一种写法,可以写的生动流畅活泼有趣。只是可惜,这种类型的书太少了。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大学作文

拖延症,大抵说的是,一件事情明明时间充足,但总要拖到最期限为止才做,正所谓“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

这本书不多250页左右,一个小时足以看完,但其带来的感触以及对心理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事件——直到我能戒除拖延症为止。

文中提到的一点很有意思,拖延症,很多时候正是完美主义者最容易犯。

完美主义者分两种,一种是苛求完美,最后可以完美完成的天才——这种人是论外,正常来说,不会很多,于是,剩下的完美主义者,就成了拖延症的最大患者群。一件事情应该做,并且应该完美地做到,但偏偏没有完美做到的方式,在找到完美做到的方式之前,决定先啥都不做——很多时候的拖延症,都有经过上面的经历。

这里的矛盾点在于,没有去做,就先认为自己条件下做不好,但没有去做,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做不好呢?很简单,完美主义者们,都有一个大法宝——自知之明,总是认为自己对自己又足够的认知,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到,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任何事情都被二分,基本上不存在中间选项——努力了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然后是下一个问题,完美主义者自认完美,于是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要求,要自己做的事情,一般不会拒绝——很简单,交给我,完美地给你做出来。于是下一个矛盾产生,别人地事情,一般很少在自己地熟悉范围里面,于是结合前一点,完美主义者手里面,就积攒了大量做不到——但绝对要完美地做出来地事情。

于是拖延症就产生了。

以上讨论仅限于“有自知之明地完美主义者”,懒鬼论外不做讨论。

然后是另一种拖延症,也更普通大众化——有没有一件很普通很容易干地事情,属于10分钟内能解决地问题,被完美地拖到事情不得不解决地最后5分钟地经历?或者干脆被拖延过头。

很多时候,对于伸手就可以做到地事情,人们不会太过在意,很简单,马上,现在,稍等这种回答地背后,是别人反复地催促——但就是不做,总是认为有时间马上做好的事情,却总是不去做,这就是拖延症。

原因在于,很多人做事情,按照四象限法则,这一类事情会被归于第四象限,因为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于是不紧急,因为很快就可以做完,即使在deadline前也可以很快弄完,所以不重要,但是,现实中,可能deadline的时候,做事情的条件正好不具备,或者时间被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占用,导致事情没有完成。

然后是下一个讨论,如何摆脱拖延症——这个问题的提问人,一般就是上面提到的完美主义者,只有这种人才会关注之后的问题,即使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拖延症的治疗,说起来很容易,规划好时间,做事情从小目标做起,但现实是,吹牛谁都会,但做事可不是。

比如说,有自知之明的完美主义者说,我知道我应该纠正我的拖延症,但感觉我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我先找个完美的办法再行动。

比如说,我应该马上行动去整理代码而不是写这篇书评。

利用假期前两天一口气看完了莫言获得诺@bale@奖的作品“蛙”,感触颇多,试着写下来。

我喜欢以农村为背景的作品,因为不了解农村生活,因为往上数几辈我们都来自农村,或许还因为我向往着一种纯真和质朴。小时候由于被标题吸引,看了“丰乳肥臀”,现在已经完全忘记了内容。长大些看了陈忠实的“白鹿原”,却只记得黑娃和他的老婆,到电影上映后又拿出书温习了一下,深深被作者对白鹿两家的人物刻画和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所吸引。前几年唯一追了一部大陆的连续剧就是“闯关东”,作为电视剧无可挑剔,可是比起白鹿原,其人物多了一份英雄传奇色彩,却少了许多对平常个性在特定时代背景里面转变升华的描述。老婆坐月子时,我用手机看完了较为冷门的“填四川”,文笔一般,故事有些拖拉。最近看的贾平凹的“老生”构思独特,故事精彩,之后会单独撰文评论。

从西北转到四川再转回山东,描述的故事背景都有些相似,除了“填四川”讲述的是清朝福建移民入川的故事之外,其它以农村为题材的作品的时间跨度基本从民国时期到改革开放。“蛙”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从三年自然灾害到现代的故事,主要人物的年龄和我父母相仿,出生在53到55年。其真正的主人公,姑姑,生于1937年。

姑姑的一生自然是故事的主线,从一个抗战时被日军囚禁,却吃喝无虑毫无畏惧的大胆女孩,到50年代痛打接生婆成为整个东北乡第一个妇产科医生,再到60年代在鼓励生育的政策下造就的辉煌,莫言刻画的是一个漂亮聪明,有个性有主见有天赋的女医生形象。可是好景不长,从婚恋的失败开始,笔锋如当时的政策一般急转,姑姑经历了--的迫害,期间坚贞不屈,头皮被拉下也不愿意向红卫兵低头。--结束后便成为了捍卫人口政策的极端勇士,铁面无私,六亲不认,麻木不仁,连自己亲侄子的孩子都要打掉。农村里的白衣天使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成为了杀人魔头。晚年的姑姑生活在表面的荣耀和心灵的赎罪中,作者多次写道,姑姑若换成男的,若生长在战争年代,那是一代将才。其实,若生在当代,她或许可以是引领医学发展的一代伟人。可是,人终究是时代的产物。

书中姑姑的亲侄子,以第一人称叙述整个故事的蝌蚪的成长和心路历程是另一条主线。蝌蚪的个性和姑姑恰恰相反,懦弱无主见,不敢争取自己喜欢的女人王仁美,却是王自己放弃了相对“猥琐”却背景更好的未婚夫选择了“我”。王怀了二胎被姑姑强逼堕胎导致母子双亡的悲剧也是蝌蚪不敢担当,害怕事业受阻直接导致。之后对军旅生涯怀恨但一旦有晋升机会就马上选择继续留在军队,对二婚妻子小狮子长相嫌弃,但在姑姑做主下,不顾发小对小狮子的喜爱横刀夺爱,毅然成婚;去北京工作生活,取得一定成绩后,由于北京人的排外而选择回乡,在家乡,竟然也顶不住当地一个小孩流氓和其母亲阿姨的攻击,被追的屁滚尿流。

小说最后用蝌蚪在知天命之年借发小之女代产喜得贵子的故事达到高潮,并在小说中加入话剧剧本的描述方式,把陈鼻一家的悲剧升华,把蝌蚪和众多在这个没有道德是非只有党的教导政策下长大的行尸走肉们的麻木和自私升华,也给姑姑传奇的一生画上了一个疯癫的句号,烘托了“蛙”的主题。

每次看完这样的小说,我总是会想,如果我生长在那个年代,那个背景,我会是怎样的角色怎样的人?我确定我的性格不是姑姑那样的,同时我害怕我会是蝌蚪那样的。有这样一想,相信莫言先生这部诺贝尔奖获奖作品是起到了它的积极作用。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

开拓眼界,发人深省,虽一家之言,却是高屋建瓴。《万历十五年》的作者以万历写封建皇权与相权的对立,以张居正申时行写文官集团的统治法,以海瑞写土地制度与经济,以戚继光写军事,以李贽写思想哲学,构思十分巧妙。万历十五年,是千百年来封建中央集权制下天朝的缩影。

对发展生产力缺乏兴趣的统治者,饱读诗书的文人集团控制了朝廷,皇帝更像是背锅的吉祥物。治理目标仅仅是百姓能填饱肚子不造反,经济上重农抑商,军事上重文轻武,以德治代替法制,造成律令与实际的脱节,重公平轻效率推崇集体抹杀个性,当然这个公平指的还是封建礼教中的“公平”。无论是励精图治的万历还是懒惰怠政的万历,无论是大刀阔斧改革的张居正,是老成持重和的一手好稀泥的申时行,是清正廉洁活在教科书中的道德楷模海瑞同志,是大胆创新搞军事改革的戚继光俞大猷,还是思想界的离经叛道的李贽,他们都无法阻止历史的车轮缓缓驶向灭亡。

读来苦闷哀惋,但依旧乐此不疲,连着读了两遍,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书,百闻不如一读。另外,由于对西方制度不甚理解,作者写的尾《·》声太高端暂时还消化不了,会再来拜读的。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

忘记了是在什么时候才第一次听说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能是大学时听《明朝哪些事》时无意中知道的,而且记得在图书馆曾经翻看过这本书,但当时并不觉这是一本如何好的一本书,也就没有看下去。但后来发现这本书太出名了,被很多出版物或者文章引用,对其大概思想有所了解:中国没有产生现代化的种子,是因为传统制度中缺少数目字管理,帝国的运行全靠儒家的道德理想,而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因而,使得中国在传统制度的束缚中裹足不前,错失了现代化的机遇。这个观点比较新颖,颠覆了大多数人的直观感受,所以才被热捧。近日看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反复提起这本书,这又勾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想知道为什么这本书有这么大影响力。因此,即便天天加班,也坚持了一周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

本书摒弃了传统史家兴亡治乱的叙事,将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作为解剖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制度为什么不能产生现代化的种子,并以几个典型历史人物的经历作为切入点,包括普通读者耳闻能详的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等。本书没有像历史小说一样,通过臆测历史人物的言语行为来表达先入为主的观点,更没有通过半真半假的叙事,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历史人物,进而把历史人物包装成一个具有现代思想观念的人物,而是通过严谨的历史典籍引用,表现出了一个个有着历史局限性的人,并在描述这人的经历时穿插着作者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这本书有几个观点挺有意思,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

一,皇帝并非我们想象得那样强大,文官集团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个弱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广为人知的一句话,用于表述皇权的至高无上,皇权可以控制一切,大多人也认同这一点观点。但在本书中,作者却另辟蹊径,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皇帝以及一群不一样的文官。

开国之初,皇帝们大多励精图治,有着很高的威望,文官们也唯皇命是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制度的进化,文官制度也逐步成熟,文官不再是一个个零散的个体,而是组合成一个文官集团,他们形成了相同的价值观(儒家道德价值观),表达着相同的政治诉求(维护儒家道统)。与此同时,虽然皇帝还是最高的统治者,并拥有着绝对的权力,但由于皇帝本人不再也不可能亲自治理整个国家,只是通过文官集团间接地树立自己的权威,贯彻自己的意志,因此这种地位和权力更多是象征性的。皇帝的意志一旦不符合文官集团的价值观和政治诉求,就会受到整个文官集团的强烈地抵制,以皇帝一人之力而去对抗整个文官集团,这当然很难,皇帝的“权力”就这样被文官集团牢牢“控制”住了。

万历皇帝怠政,几十年不上朝,史书上都归因于万历皇帝本人懒惰,但本书中,却认为这是由于文官集团过于强大,皇帝做什么事都被文官集团掣肘,连立皇太子这种事,也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是与整个文官集团为敌。况且此时的文官集团占据着道德制高点,掌握着话语权,“讪君卖直”之人前赴后继,皇帝也没有任何办法。在经历了旷日持久的“争国本”事件之后,皇帝灰心丧气,彻底与文官集团决裂,并以“怠政”来表示对文官集团的不满。“怠政”就差不多开始于万历十五年,从这一年开始,也就意味着大明帝国的僵化的制度已经进入到了死胡同。

二,帝国的运行不能仅仅依赖道德观念,社会治理的技术手段更是重要。

在书中,反复出现的观点就是帝国运行完全依赖于儒家道德观念,而儒家道德观念并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的治理,在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的情况下,帝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社会治理。

唐宋以来的科举取士,到了明代已经臻于完善,这时,想要进入文官集团,唯有经过科考,而要经过科考,就必须攻读四书。由于科考的强化,导致整个文官集团形成了相同的价值观,即四书所阐明的儒家道德观念。他们行为处事,都以儒家道德观念为准则,他们相信,儒家道德观念就是“天理”,只要按照这套观念治理国家,就能实现“大同社会”。因此,在国家治理中,一项政令的发出,一个官员的任免,都是先从道德层面来进行考量,是否合乎儒家道德观念成为这项决策的主要依据,而这个政令是否能解决具体问题,这个官员是否具有行政才能,却显得次要了。长此以往,文官集团虽然满口仁义道德,但对具体事务的处理的能力却越来越差,整个官僚体制的行政效率愈来愈低,到了明代中后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张居正改革,就是突破了某些限制,即便官员道德有亏,但如果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仍然委以重任,譬如戚继光、胡宗宪;即便官员是道德模范,如不能做出实绩,仍然要被罢黜,这就是“考成法”出现的背景。

在道德观念为上这个“紧箍咒”上,还有另一个决定性因素使中国始终无法产生现代化的种子——忽视社会治理的技术手段。无论是张居正改革,还是戚继光练兵,实际上都缺少了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在赋税的征收方面,没有形成精确的数目字管理,也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赋税制度,导致高层官员并不知道社会的真实情况。正如书中举例,开国时,某个县的赋税可能是另一个县的两倍,但经过了两百年,赋税仍然如此,完全没有考虑山川形势的改变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至于当初为什么征收这么多赋税税,以及实际上能不能征收到这么多赋税,中央官员完全不知道,其实也没有办法知道,这就缺少了制度的柔性。导致这个现象既有客观技术手段的不足,但更多地是主观人为:儒家士大夫人认为道德更重要,治理国家依赖儒家道德,而技术手段只是旁枝末节。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手段,不仅导致张居正的改革步履维艰,更导致大明帝国根本无法孕育出有效的财政制度。

作为业余历史爱好者,这本书对于我的价值就是既能看到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人物故事,也能看到一些较为好玩的学术观点。看这本书之前,就知道读者对这本书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这本书脱离了学术著作苦涩难懂的藩篱,用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故事性语言,讲述了作者眼中的大明帝国;反对者认为,这本书就学术价值来说,并不高,书中缺少完整的逻辑链条,更像一本历史小说,而不是学术著作。但看完之后,本人觉得这本书还是偏学术,特别讲到李贽的一些哲学观点,比较难理解。再就是可能本人比较业余,感觉这本书的逻辑似乎有点不连贯,没有总结提炼出中心观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也并没有《人民的名义》传得那么神乎其神。总之,有争议的书,才是好书,对于普通的历史爱好来说,读完这本书能对明朝历史有一点新的认识,也算是读有所得。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大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的命运,这句话适用于里面每一个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们都试图去追寻他们心目中理想,但都付诸东流。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并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明朝的统治者并非皇帝,而是文官集团以及书中没有提及到得宦官集团,这是区别于历代王朝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废掉丞相,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而他并没有为他无能的子孙想过,也没有想到在王朝的后期,文官集团会是凌驾于皇帝头上的正真主宰者。

文官集团有制度上的保障,也有思想上的巩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这样便造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在《万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许多重大的宫廷斗争中,都是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消失所牵起的轩然大波,比如说首辅的张居正,他在任期间,父亲突然去世,这本来只是礼仪上的问题,但偏偏在文官集团的添盐加醋下成了一场政治斗争。

最后,作者是以这么一段话结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而从书中,我唯一得到的结论是:儒教误国。

《万历十五年》通过记录在16世纪中国的历史背景下,万历年间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乱,反映了当时社会,高级官员的悲惨人生。

这本书用传记的手法叙述了当年张居正他生前得志、扬名立万,死后失势、遭掘棺之耻;大英雄戚继光在张居正生前位至“总理蓟州军务”,在张居正死后罢官家居;名士李贽失势后,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海瑞,一个富有传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但是作为一个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即便是郑贵妃、张鲸、冯保、高拱、卢镗、也统统没有好结果,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不成为以德替法制度的牺牲品。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为极限,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本书告诉我们在以德替法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为民、为官之人是没有保障的。因为帝王维护或保护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统治地位。为了帝国的传承,帝王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所谓的“德”。“德”字何解,就是执法公正不阿,待人谦虚,对朋友不分高低官职。对底下臣民则应该视如儿女,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没有保障的为官之人整天就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没有保障的为民之人不屑为朝廷尽忠,在异族的铁蹄下,明帝国最终灰飞烟灭。我想一个国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于国主,民众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让船跑得快,水才是关键。顺势的话,朝廷会发展和快,逆势则会慢,严重的话船也保不了。最后,大臣们的贪福之心也因此破灭,居民们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个君王了。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该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通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希望通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我很喜欢黄仁宇的叙事风格,正如一位老人坐在你面前,用沉稳的语调,将那些陈年旧事浮光掠影一一道来。他的笔墨饱含深情,很有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他说的是“我的大历史观”。历史,应该有多重面目。我更喜欢个人的、情绪化的读史心得。正统的历史观雄霸课本、广播、电视乃至网络。为尊者讳,为强者讳,为自尊心讳,为祖宗存在意义讳,单调的面孔,虚弱的自夸。这种粗暴的呐喊淹没了其它的声音。

据我的阅读经验,我们的大哲们总想走上层路线。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为民生疾苦也好,为荣耀一生也罢,所谈所为所争所殉道的,都是围绕着权力。有权好办事。权力幻化成种种标志和生活形态,诸如:皇帝、王道、长老统治、圆滑世故总胜于开拓创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愚民总是很容易对付,社会就这样维持着低级的稳定。非常恶心的思路!当我们的贤人们游走于山林之间,感叹生灵涂炭生不逢时的时候,请记住:他们悲哀的眼神始终是向上望着的。无非是渴望权力早日垂青,或者是郁郁不得志而终。而侥幸进入管理者行列的青年官僚们,首先面对的是:油盐酱醋、人情往来、明争暗斗、宦海沉浮。圣贤的理想的是如此单纯,又如此可爱。但相对于越来越复杂的人性和世界来说,单纯可称之为幼稚,可爱可称之为无用。于是,历史中,他们一次次奋起,又一次次沉沦。

假使张居正再多活几年,完成全国的土地丈量,赋税得以统一收取统一支配;假使戚继光幸运依旧,戚家军半现代化继续推行,甚至在对外扩张中维持现代化特性;假使万历象他的叔祖一样,戳破神秘色彩,继续玩弄文官集团;假使我们的李贽传经布道,弟子三千以图大事;帝国会繁荣,或者早日崩溃。你想壮士断腕,时间也不给机会。帝国被外来文化打趴下,然后窃喜:嘿,人家够哥们,送来了科技、思想以及全球化!谁和谁铁,谁的全球化?成熟的资本运作玩死你。

甭闹腾着大国梦了。大国不如大国民。国富民穷,您一样地玩完!

您能不能在义务教育方面搞点新花样,实行基础加分类教育。比如告诉大伙儿硫酸不能当饮料,同时让王二钻科学张三学技术李四上聋哑儿学校。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早在17就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我欣赏这个混蛋。

您能不能别盯着最近一届奥运会金牌数量,为全民健身多造几个公园多划几块绿地,至少让小学生中学生多玩玩,少几副眼镜多几个欢实的孩子。据《重庆日报》报道,培养一个奥运冠军需要几千万。我还看到:长跑冠军艾冬梅卖金牌度日。您看把这个孩子培养的!

您能不能让平民百姓多点说话的机会,学着文明争斗,共存共荣。刁民及刁民心态哪儿来的?懒汉政治,走走形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逼出来的。您给个机会,他们学着点:理性争食,文明度日,富的继续富,穷的不能再让他穷,多点儿娱乐精神,多点儿当家的机会。

群众不是孩子,谁也当不了奶妈。孩子大了,得自个儿学着走路。老裹着尿布,别影响人家发育。万一还是那些个简单思维,想造无脑儿,应该是不好办了。要知道,世界早就开放了,有奶的娘不只是一个了。

如果说我对黄仁宇老先生有点儿看法,那只有用这些稍微有些离题的废话来表达了。精英治国的思路太单纯了。更需要想想:精英如何与民众对流,台上的与台下的总需要有个动态的平衡。谁做统治者都不要紧,关键是被统治者如何控制影响统治者。游戏要大家来玩,首先要把每个人当人看。别再顾虑:汉奸、卖国贼、假药、毒大米、盗版、腐败、贫富差距、中国人的劣根性、矿难只有抽象的死亡人数等等了。别再埋怨!

如果硬要给黄老先生扣一个文不对题的帽子,我只好这么说:万历十五年,一个极其平常的年份,在黄老先生的讲述中,我看到了我们的祖先,我相信他们曾经真实地活着。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记忆有可能给我们一个错觉:皇帝渴求圣明,文官集团如此勤勉,百姓如绵羊般温顺善良,间或有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哲人闪耀在昏昏欲睡的历史舞台。这样的游戏看起来似乎并不坏。当然,相对于人生苦短,死在温柔乡比死于荒谬要好得多。

但是,当你睁眼看世界,看到了另一种优雅悠闲或腥臊火热的人生,或许你会大吼:“老子是人,老子可以这样活!”

《东周列国志》词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

我曾经以为《万历十五年》会是一幅宏篇巨构的历史,就算不满眼艰涩的文字,也该是难逃作者的主观臆断落了下乘(这也是我不喜欢读历史评论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够客观)。但显然,是我胡乱猜测了。

这本书初读显得琐碎,你甚至不觉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无奇的讲一个故事,甚至有点无聊。

但到了后面,你开始被它吸引,于平淡中跟着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过去,竟有点欲罢不能。

再说故事。

历史人物也是人,不是历史课本里的寥寥数语,万历皇帝,海瑞,戚继光,张居正,他们未必没有争过,没那么高尚,也没那么不堪,但最终也未能扭转历史的潮流。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黄仁宇一生经历了太多,对历史有一种天生的悲悯和冷静,者注定了这本书的成就:很多人写史读史,却最终陷入偏见,客观是最基本却最难做到的。黄的高度,黄的经历,足以让很多人说一声佩服,让很多人汗颜。

至于人物各自的故事,突然没有了兴致,罢罢罢,不讲了。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

中秋放假三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利用三天将我七月份就买到手的《万历十五年》看完了,打了三天的篮球,两天打的非常精彩,这个假期还是过的很开心和满足。

读后《万历十五年后》,大明朝这段历史还是活生生地塞到了我的脑子中,其中事非功过,真是很耐心回味,不管是大到今日之中国,还是小到日常的工作环境,均可以从中找到许多答案、许多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后思考:

一、近现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何在?

中国自三皇五帝开始,经历几百上升年,万历及期先辈,必然对于历史兴衰之道,对于管理一部国家机器有自己的做法,可是,不管是哪一个朝代,当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最终走向没落,就像一个得了癌症的人,从早期、中期到晚期,似乎一步步走向衰亡而没有一点办法或有的只是苟延残息,在这个进程中,能人志仕,当然包括万历也想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可是就是无法施展,甚至是一国之君,似乎一国之君就是被文官阶层所绑架。我在想,大明的覆灭之路,那些文官阶层不知道吗?大明倒台,对他们有益吗?其实是无益的,这一点,可以从文官同意戚继光与日本浪人在沿海开战,可以看的出来!因为日本浪人在大明的沿海已成为心腹之患,如若不除,也会威胁到文官阶层自己的利益,其实这些文官不知是不是像血吸虫一样?如果外界环境不至于伤害到他们继续谋取既得利益时,天塌下来,他们也不理会,但一部国家机器凭借惯性向没落方向行进时,这些文官还以为天下太平!可悲!他们不知道同时代的,欧洲发展如何了?坚船厉炮发展到什么样子了!帝国的没落给大清的衰落、近代中华所受的欺辱埋下了多少种子!一个人犯错,可能影响他一个,一个国君,一个管理国家的机构如果出错,其再纠正是需要付出大么大的代价啊!中国浩瀚历史长河,中华民族经历多少灾难,最终屹立不倒!为何我们近现代却输给了西方?甚至我们身边的弹丸之土?这不光是历史学家需要研究的问题,更是所有中国人应思考的问题,国家的统治阶级自不必说!黄仁宇先生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方面是由于文官阶层的腐朽,另一方面是由于统治阶层与社会的脱节,再就是中国人一直沿用的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思维习惯。由于我看的书还不够,思考的深度也不足,因此我姑且记住,我会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带着这个疑问一直去研究,去思考。

二、孔孟之道,仁义之学到底应坚持还是摒弃?

黄先生说中国人用道德代替法制,这似乎是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方法,孔孟之道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百姓如想步入仕途,必读《四书》、朱熹四书译注等相关书籍,可以说形成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基石和共识,在国家的统治和管理中,这些思想又真正可以带来多少好处?又有什么坏处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辩证看待,有选择的吸取,才是适应当下世界环境的上策。

三、人具有阴阳两性吗?

答案是肯定的,即一方面人们总是口口声声大喊仁义之道,这是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顾及自己的利益,虽然老子倡导无为,孔孟让人们行仁义之道,佛教告诉我们无我,一切皆因缘,想必那些文官阶层不比我少理解这些知识和道理,可是他们中许多却中饱私囊,拉帮结派,挑起内耗,并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这其中真包含有易经的许多层深意,物极必反,“文极必开动乱之机”,如若人,特别是统治管理者,不进行自我省,自我救赎,或只有一小部分在这样做时,这群人是可悲、可怜又应该打入地狱的!因为他们的呆板僵化,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

四、张居正其人。

在书中,黄先生似乎一直抱有一种同情、支持、理解的态度来看待张居正,我也是这样的态度,在明末,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强力的人物,党派之争将更加激烈,许多实事也将不能实施,明朝的覆灭也将更快!也许历史会批评张的专权,可是如果不专权,如何能办成事?位极人臣!死后却被清算,实在有些凄凉。从中也可以看到政治斗争的厉害和残酷,我们中国人有一点特别不好,就是当一个人什么不好,连你死了,也要挖出来清算,真是凶狠毒辣!对于政治斗争的残酷,张不是不知道的,他在生前说过“入大火如入清凉界”,这是张居正独特的政治哲学。大火,能把人烧焦;清凉界,能使人心静如怡。语出《华严经》,华严宗讲宇宙万般境界,都可以即出即入,互涉互入,也就是说都能相融相通。如果你说张居正贪恋权贵,无强国之治,我想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这个人物,我本人很佩服,佩服其才能,其志向!其气度!

五、申时行其人。

一个忍耐待机会到时,抓住机会的典型代表,一个一生追求“真诚”的官员,他也许从张居正的一生看到了暴风骤雨似的改革由于文官阶层的阻挠而不能实现,更看到了其悲惨的结局,在理想和实现之间,他选择了一种平衡之策,虽然得善终,但对一个病入膏肓的帝国,我更佩服张居正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因为此时的帝国,其实是需要猛药的,如若不然,只是苟延残喘,最终终归覆灭。

六、海瑞其人。

每一次以全新的视角,来看海瑞其人,也许海瑞圆润一些,可以让自己过的更舒服,对社稷、对百姓的贡献也越大,但是他是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和实践人!最终草草了却一生,但其代表中国文人的那种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是感动和鼓舞千秋的,这也形成了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类似的历史人物,我想还有屈原。

七、戚继光其人。

不论如何,其将帅之才足以使其彪炳千秋。成功清剿南方沿海日本倭寇,并威退北方蛮夷,其实戚继光有许多更为先进的方案,但他能洞悉当朝允许他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在这个范围能做到最好,这一点,非常厉害!人常常是不知何可为?何不可为?能洞悉当时的社会本质,也说明戚非等闲之辈了!有机会,研究一下他的著作,看能否从中学会一些。很可惜的是,明王朝没有继续发展武力!不然如何可以轻易为清所取代!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和感受到许多重要的历史契机!真的像缘份一样,稍纵即逝!而且影响深远!甚至影响中华民族的命运!为何几百年后,我们才发现这些?才发出一声叹息啊!一个国家,如果让真正有远见的的人来统治,政令通达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八、李贽其人。

给我感觉是,此人很混乱,我未理解他的主要思想和观点,难怪称他为“自相矛盾的哲学家”,叙述他的这一章中,我最感动的有两点,一个是其妻子对于他一生追求的支持,他们的三个女儿,有两上因饿、营养不良而死去,这对一位母亲是多么大的一种伤痛,这让我对于女人,特别是母亲,有一种天然的敬佩!(但对于干预政治的女人,却特别讨厌,因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皆因皇帝未处理好与女人的关系而导致动乱),另一个是李穷困潦倒时,总有人,特别是一些社会上层的文官一直支持他,给他吃给他穿,李无后台,有的我想可能是像芝兰一样的品格和思想!才会吸引如此多人一直支持他,帮助他!给予他这么多及时和超越政界与阶层的关爱!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和气度啊!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初三学生作文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大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的命运,这句话适用于里面每一个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们都试图去追寻他们心目中理想,但都付诸东流。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并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明朝的统治者并非皇帝,而是文官集团以及书中没有提及到得宦官集团,这是区别于历代王朝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废掉丞相,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而他并没有为他无能的子孙想过,也没有想到在王朝的后期,文官集团会是凌驾于皇帝头上的正真主宰者。

文官集团有制度上的保障,也有思想上的巩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这样便造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x弹。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