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我的教育梦心得(模板17篇)

时间:2023-11-03 05:49:51 作者:ZS文王 优秀我的教育梦心得(模板17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我的教育梦心得

“梦啊,就像一场电影,你就是电影里的主角。有时候,梦也像一次旅行,不过,它不是那种乘火车或者飞机的旅行,而是我们心灵的旅行。当然,在旅行途中绝对不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哦。”梦想就是从梦开始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常常寄托着我们的愿望和理想。

我的教师情结始于启蒙。我的母亲,拥有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民教师。记得我5、6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工作比较忙,母亲就带着我走进了教室。每次坐在教室里,看着母亲在“三尺讲台”上走来走去,我总是喜欢模仿母亲的样子。但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老师”是个什么概念。后来我也可以走进教室学习了,母亲义无反顾的来教我。那时候的母亲就像是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平凡寂寞。直到六年级的时候,母亲因为放学未回家的学生在外面找了整整一夜。我才对教师有了认识,教师只是一根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那时的我就决心也要做一名人民教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有了许多其他的梦想。在人生路上左顾右盼,我们长大了,无意中,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这才发现最初的梦想才是最真实的。

休;美丽教师胡清汝33年坚守在大山深处,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与梦想;美丽教师王偏初用坚守,诠释着教师的职责,哺育着祖国的未来,让希望在田野上茁壮成长;美丽教师陈腊英三尺讲台,成了她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孩子的笑脸,就是驱散她心里阴影的阳光......一个个美丽教师用生命浇灌出了一朵朵美丽教师之花,这一朵朵花开在我们每个教师的心中,为我的梦想指引着方向。我的追求的美丽,没有那么壮观,伟大。而是踏踏实实的教书育人,让这些孩子一个个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每个孩子的信任。每当孩子们那一声声“老师”在校园里飘荡时,我是幸运的!每当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回荡在耳边时,我是幸福的!

我们还是初升的朝阳吗?我们还在坚守自己的梦吗?我们还有着那傲人的骄傲吗?我庆幸,这么多年都在做着这样一个似乎不切实际的梦,一直都让自己沉迷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我知道自己成不了教育专家,但我依然执著。今天,每当我在孩子中穿行,一种幸福感,总是那么轻盈地充溢在我的周围,使我倍加珍惜和依恋。我知道,这是我的一种真实的人生与追求教育艺术的梦在延续。

我的教育梦心得

在百度百科中,给班主任这样一个定义: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是一种挑战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更是一种充满智慧性的工作。作为一个普通中学的初一班主任,我的教育梦想是:希望自己能扮演好“学科专家”和“人生导师”的双重角色,希望学生们都能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我认为要做好一个初中班主任,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件事:

人的一生有三个逆反期:认知逆反——5岁左右,个性逆反—13—16(18)岁,情感逆反——40—45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逆反期”,要做好初中班主任必须从了解每一位学生开始。首先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其次通过关注学生平时的兴趣爱好,可以正确把握学生在“个性逆反期”所接受到的各种信息,从而给学生做有效的心理辅导;再次通过“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目标”的几个步骤锻炼,可以帮助学生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开发潜能,建立自信。

师生关系好,学生就会“信其师而重其道”,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1、教师不应该当法官,而应该当律师。要向律师对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的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唯一宗旨。

2、不要当裁判,要当啦啦队。教师当学生的啦啦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学生,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班主任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阳光使者”,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守护、个性的张扬、情感的激励、心理的疏导。

4、不做雕刻家,做个欣赏家。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他是爱因斯坦!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他是达尔文!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他是罗丹!

班主任千万不要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

用《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优秀的学生!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学生厌学的原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找到最擅长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受到阻塞,缺乏求知欲。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求知欲望是可以激发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班主任(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班主任真正魅力所在。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反之,则是在葬送学生美好的未来。学生的一切都是从习惯培养开始的,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主要包括:智育——思维的习惯,德育——细小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技巧: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愧勤矫正。例如:学习上培养学生听课、笔记、作业、复习巩固、摘抄、整理的好习惯;生活上帮助学生养成早起、守时、卫生、运动的习惯;班务上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热心班务工作、集体荣誉感、教室卫生等习惯;人际交往上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尊敬师长,与同学合作的习惯等,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去规范学生、要求学生,日积月累就能够培养出一个有良好习惯、良好风气的班级性格。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习惯养成关键是头三天,决定在头一个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要让学生在习惯养成中做主人。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正确对待心理断乳期,消除强迫性思维,正确对待嫉妒心理,帮助学生克服“高原现象”,满足学生特定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重点促进学生与家长的双向理解,促进师生的双向沟通等方法来实现。

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的方法技巧:排除自卑心理,发扬其闪光点;排除戒备心理,弥合其融洽点;排除逆反心理,建立其相容点;排除厌学心理,激活其乐学点;排除惰性心理,强化其勤奋点。

班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既包括学生学习生活的硬环境,各种物化环境;也包括促进学生发展的软环境,如班训、班歌。班主任应该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班级文化建设必须与学校文化为基础,同时又要有自己班级的特色,能够塑造班级性格(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班级的特殊个性)。

1、要有包容之爱:

“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有尊严的人,学生都是会犯错误的,学生个个都是“才”,学生总是发展变化的。对学生的高要求:成为人才,有专长,德才兼备;低要求:成为人!不危害社会,不伤害自己,不违法不乱纪的平凡人!

其次,尊重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尊重差异才是真正的尊重学生。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早恋倾向学生;有心理疾病学生等等都有被尊重的必要。

再次,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

2、要有感化之情:

首先,重视班主任的人格力量。教育不是“风雨大作,电闪雷鸣”,而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以“不批评”来取得“批评”的效果,这才是教育的智慧。班主任的威信是怎样失去的?(1)、班主任不以身作则,失去感召力;(2)、说话不算数,失去信任基础;(3)、批评、打骂,失去感情基础;(4)、不闻不问,或是一味迁就,失去原则性;(5)、要求过多过细过死,失去可接受性;(6)、情绪化管理,失去稳定性;(7)、未能及时沟通,导致与任课教师意见不一致失去完整性。每个人都希望被人赞扬、肯定,这是人类的天性,也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依据。在班级工作中,一句由衷的赞美既是对上进学生的肯定、鼓励,又是对后进生的鞭策、促进;一次热切的目光,既包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渴望,又是一种鼓舞、激励;一次真诚的交谈,既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又有师生关系的沟通,情感的融洽。

其次,重视批评的艺术。缓一缓:批评学生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避一避:批评学生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绕一绕:尽可能从侧面间接批评学生;冷一冷:“对不听话”的学生,外表上故意冷淡。

3、要有沟通之技:

每一个孩子的成才、成功,都是全体教师集体劳动智慧的结晶,班主任工作更是这种集体合作成果的凝结剂和催化剂。要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班主任要多方沟通、协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超前性。班主任要重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一班人的作用,通过他们及时了解班级信息,掌握情况,传情达意,通过他们的有效互动,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尤其要善于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达成教育目标的高度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班主任还要经常与家长交换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动态,整合家、校的教育力量。

4、要有专业之能:

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班主任是教师中的精干力量,除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必须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掌握并正确分析教育现象,从中发现规律。具备灵活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

班主任还应多读一些文学作品,用作品中的先进人物去感染和教育学生。班主任应该学习辩证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教育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对待人生,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

班主任工作中的几个不等式:信任不等于放任;爱护不等于袒护;严格不等于苛刻;家访不等于告状;苦口婆心不等于唠叨;量化考核不等于记黑帐;展示才气不等于自吹自擂;与学生打成一片不等于称兄道弟。

班主任工作三怕:性急、马虎、闹情绪。一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三怕思想疙瘩解不开,心情受压抑。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是一项不断探索创新的工作。只有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自己的教育梦想当成一面镜子,时刻对照、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尽全力扮演好“学科专家”和“人生导师”的双重角色,让我的学生们都能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我的教育读书心得

书,陶冶了我的性情;书,丰富了我的知识;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书,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以书相伴,人生就会有大不一样。生活能够清贫,但不能够无书。博览全书的人,往往知识丰富,能集众家之所长于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欢读书,将使他终身受益。

虽然我们都明白要多读书,读好书。可仍然有一些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对读书产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读书不仅仅能够让孩子获取广泛的知识,陶冶情操,还能使孩子得到放松休闲,缓解焦虑,调节情绪,与孩子一齐读书,既能留出一些时光与孩子共处,又能要求自我也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举两得。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明白怎样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透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潜力,培养自信心,构成实践潜力。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

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

我的教育读书心得

学习《教育学》,就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这学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传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优秀的传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是须我们永远继承的。不但要继承,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将其发扬、拓展、光大。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传统中之糟粕,或称之为习惯势力、传统势力,才是改革的目标。我们的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会改革的很多方面,都喜欢摧毁一切,然后重来。结果糟粕未除,而优秀传统却荡然而失。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读书心得教育范文3:《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学校一开学就布置了一学期每位老师必须交一篇读书心得体会,于是在众多的教育书籍中,我选择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并有幸拜读了书中的大致内容,让我深深体会到的一点就是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教学修养,是教师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长期积累后自然形成的,是一门教学的艺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中采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下面就我教学中的几个片段与大家交流。若有不当,敬请各位指教。

一、及时的肯定,让他喜悦万分。

每个班级的优差生的区别很大,对于优秀的孩子老师不懈的表扬和鼓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和信任,而对于那些平时表现平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即使是再小的进步,再小的成功,也是他全心努力的结果。这时的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会让他们万分喜悦,从而使他信心坚定,勇往向上。

记得有一次学校教研小组组里上课的时候,我们上的是《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在妈妈爸爸眼里是个怎样的孩子?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站起来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这时,在无意当中我却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学生举手了。他在我的印象中从未举过手,属于班级中的差生。于是,我示意他回答,他说虽然我平时在家里也是像前两个儿子一样,只顾自己玩耍,可是今天我学了这一课,我会改变。我一听心头为之一震:这个学生第一次举手,值得表扬;并且说得有新意,更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于是我当即表扬了他。我看到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课下我还专门与他交流谈话,并鼓励他今后课堂上继续努力。这些无形的表扬与肯定形成了一种合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那以后从未举手发过言的同学都在课堂上频频举手了,而且有时还能主动提出一些疑问。甚至有些学生还特意跑来和我说,以后上课回答多请他,真没想到几句恰当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会带给学生一个这样大的改变的,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的变化,也由衷地为自己当初的做法而高兴。

二、及时的保护,让他充满信心。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在引起其兴趣的事情上能积极思维,产生疑问,此时他就会举手询问;往往是在教师讲课中间。此时教师该怎么办呢?停下来让他问,势必会耽误进程;甚至还可能会被问住。不让他问,他的疑问没有解决,自然不能安心听讲。有时学生的问题就是一时想到的,也许等到课后,他可能已将自己的问题遗忘了。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让学生将问题说出来,这是学生课堂上良好积极性的表现。若总不让他说,时间长了,学生就不肯再动脑筋思考问题了,不会再有高涨的积极性参与课堂了。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爱迪生救妈妈》一课时,学生对爱迪生妈妈得的阑尾炎一病的相关知识感兴趣了,频频举手发问。有的问:阑尾炎是一种什么病?有的问:听起来是一种很小的病为什么要及时做手术呢?还有一个学生问;为什么这看似这么小的病为什么会危及生命呢?等等……表面看来似乎有些荒诞,但毋庸质疑,的确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很有创意。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谁又能肯定地说一定不会实现呢。如果当初不让学生问,我就不能获得这些有价值的问题了,因为前两个问题我在备课时并未想到,而这些问题正是给今后备课提供了借鉴。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教师要保护好学生幼小心灵里迸发出的每一点火花,即使是异想天开,也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和斥责,这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三、及时的诚实,让他感到自豪。

这是发生在讲评期中考试卷的一件事。班上的冰冰同学从来没有考试得过100分,可是在期中考试中考了100分。这真实令她令老师和家长高兴不过的事情,可是当我讲完最后的阅读题时,冰冰举起了手,我叫她站起来说。她难过地说:“老师,我不是100分,我最后一道选择题答错了。”随后我发现她的眼圈红了。此时下课铃响了,我看了她的试卷,果然是改错了,老师疏忽了。我当时很激动,为孩子的行为而激动。试想:如果她不说,老师、同学不会知道;而她面对100分的诱惑,毅然选择了诚实,多么可贵的品质。老师的疏忽给学生带来了痛苦的经历,但也考验了孩子的诚信。可喜的是,孩子经受住了考验。我为我们判卷的疏忽向学生道歉,同时肯定了她的诚实。当时已是课间。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我有一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说点什么的欲望,这对其他同学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机会;我抑制不住地想说。于是下节上课时我说:“刘莞同学虽然这次考试没有考到100分,但我认为她的行为已经是真正的100分了。我为冰冰同学自豪。古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刘莞用她的行动实践了这句话。同学们,为你们身边有这么优秀的同学自豪吧,也让我们一起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学生热烈地鼓起了掌。我相信:在学生和我一起吟诵古语和为冰冰鼓掌时,他们一定对那句古语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我为自己能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实施诚信教育感到满意。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幼儿园我的教育心得

班主任官虽不大,但事关重大,情牵千万家;事虽不多,但繁杂锁碎,特别是我们全托班的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幼儿园,吃、喝、拉撒、睡全部包括。作为班主任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学习,我感到非常地开心,但我深深地知道当一名全托班的班主任老师必须有超人的耐心和博大的胸怀。但是,与各位班主任来说,我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有句话说的好,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收获的。今天我就将自己的这几年所做的家长工作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当今社会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做好家园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曾经有家长对我说过“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皇上,每一句话都好像一道圣旨,必须照做”,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就是家长心目中小皇帝,每一道圣旨都欣然接受,顺听必从。要想做好家长工作,我觉得首先应做好一个让孩子喜欢且尊敬的好老师:

爱心是教育的阳光,要教育孩子,首先要爱孩子。如果你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会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你的一颗真爱、宽容、无私的心。在幼儿园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角色,老师就要很投入的做到那种角色。如:孩子病了,就像妈妈一样搂抱她,亲亲她,让孩子在病中享受一份慈母般的亲情。孩子高兴了,就像朋友一样同她开心大笑,让他感受分享的快乐。在游戏中扮孩子的伙伴……只有做到这些,孩子才会爱我们,想我们,愿意靠近我们,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使你品尝到班主任工作的幸福与快乐。

既然作为班主任,老师对琐碎的幼儿工作就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不怕累不怕烦的精神,凡事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决不能急于求成。可以说,孩子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她的理由。孩子做错事时,教师要以理服人,贴近幼儿,是他们喜欢的妈妈;孩子有要求时,教师要以一颗童心去理解,贴近幼儿,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你对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孩子都会记在心里,回去告诉他们的爸爸妈妈。家长就会对你有了初步的了解,做好了孩子喜欢且尊敬的好老师以后,做家长工作就容易多了,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家长,通过家长会和家长进行初步的沟通、交流,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达成基本共识。

二、通过家园栏将一些好的教育方法、育儿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

四、按时更新周计划内容,让家长及时了解本班教学活动内容,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每月不定时的至少二至三次电话交流,每周四至五次通过信息平台给家长发信息,及时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

五、对于工作比较繁忙,又长期不在家的家长,老师则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qq群、经常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这样则能让我们仔细了解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更全面的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做好家长工作,我园还特意设计了“致家长一封信”、“家长问卷”、“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班级资料”等活动,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幼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园的紧密合作,我们要经常换位思考,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踏踏实实的工作就会得到家长的全面认可。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这些都是大家平常做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虽说这几年我在招生和留生工作上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我有点粗心大意,不能经常从细节中发现教育时机,对班级里能力有差异的幼儿也不够及时关注等,都是我今后工作中要改进的地方,在这里真诚的希望大家能给予我改进的好方法,好建议,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班主任的性格、行为、观念影响着班上的每一个老师,甚至每一个小朋友,所以,一个好常规的班级,班主任在其中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班主任自身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立班级的常规,首先当然需要有正确的常规理念。如果一开始就是歪的,以后方向当然也是不正确的。所以,作为班主任对自身应该是高要求,举手投足都应该是其他老师和孩子的榜样。

二、班主任需要有团结班级老师的能力。

常规好与坏,需要班上三位老师的共同努力,而班主任就是牵起三位老师的一根绳子。三位老师只有目标一致,方向一致,力从一处使,才能让班级的常规有效的建立起来。

三、班主任需要有一定的班级荣誉感。

我们都知道,只有喜欢这样东西,喜欢做这样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完成好。同样的道理,班主任只有喜欢自己的班级,喜欢自己班级的同事,喜欢班上的孩子,对班级的一切有着新鲜感、荣誉感,有信任感,相信这样的班级一定是积极向上的。

班主任们,你们有没有埋怨过自己班级的常规不好?有没有羡慕过其他班级的常规?有没有静下心来想想原因?有没有自我反省而不是责怪其他人?……想想吧,班主任们!愿你们都是班级常规好的班主任!

课间活动是一种自由的、自主性的活动,它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这段时间往往是小朋友最向往却也是老师最头疼的时刻,因为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老师却要时刻绷紧安全弦,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发生意外。面对这种情形,老师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不让孩子自由活动,把他们禁锢在座位上,老师倒是省心了,却束缚了孩子的自由,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如果放任孩子玩耍,集体教学时他们就会变得自由散漫,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合理安排幼儿课间活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让课间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起来。

集体活动中幼儿都集中注意力学本领,课间活动刚好可以让孩子们休息放松一下。走廊里空气新鲜,视野开阔,是孩子们理想的活动空间。但如果幼儿都到走廊里活动,就会显得十分拥挤,有安全隐患。以往我也走过不少误区:如让孩子们玩一些户外的器具,沙包、皮球等,或者由老师带领玩一些丢手帕,吹泡泡等游戏,但是操作下来发现也不是很可取,去玩户外活动器具,孩子们会使用很多的精力,不仅使孩子们好动,而且一到上课就没有精神。如果老师带领玩游戏,也只是部分,而且老师上了一节课后也要适当的让喉咙休息一会,因此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坚持多久都放弃了。这学期升入中班后,孩子们的自我意识更为强烈,自主性也更强了,所以我们准备引导孩子玩一些简便易行的游戏,如:(1)简单方便的手指游戏“点兵点将”等,让幼儿三三两两随便找个地方,在游戏时还可鼓励幼儿边玩边念儿歌,在培养交往的同时还可促使幼儿的语言表达得到发展。(2)经典的民间游戏“跳方格”、“挑花线”、“石头剪子布”等,这些游戏简单易学,幼儿每次玩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而且,这样的游戏不需要太多的游戏材料投入,游戏玩起来非常方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也方便,不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3)益智类游戏“走迷宫”、“跳棋”、“分类排序”“拼图”,这样的游戏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而且在满足快乐的同时增长知识和经验。(4)小型的体育游戏“顶沙包”等,幼儿三人一组,五人一对都可以开展。

二、让课间活动与区域活动结合起来。

本学期我们还将课间活动重新调整,我们准备划分出多个课间活动区,将幼儿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每组五、六位小朋友,每天各组轮流到各区活动。走廊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区,为了保证活动安全,我们就用给各组排值日生的方法来限制人数,如果是周一,就由每组一号值日生去走廊自由选择玩小型体育玩具,周二由每组二号值日生出去活动,依此类推。这样一来,在走廊里活动的孩子少了,就不会你推我挤,而且每个孩子每周都能保证一次户外课间活动。课间活动时,由班中保育员在走廊指导孩子们活动,老师则在教室指导孩子们玩其他游戏,室内室外井然有序,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首先,我们根据班级情况重新划分了课间区域,做到动静区分开来。我们将比较安静的阅读区和益智区归在一起;为了让空间更大,让阅读区更温馨,我们将阅读区与娃娃家合用,让幼儿找到在家看书的感觉。阅读区的沙发,我觉得创意还是比较好,孩子们靠在老师自己做的靠垫上看书,特别舒服、没有压力。另外,我们还将书架放在门口,这样孩子们取放图书就方便了。

在安静的阅读区旁边我们设置了益智区,有两组组成,这两组的内容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主题及时调整的,一般情况下以一周为界定。举个例子,如在第一个主题的时候,孩子们对于拼图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们将这两组都设为拼图区。在经过两周后孩子们对于拼图已经不感兴趣了,我们就及时调整摆放上了棋类的玩具,孩子们一下子兴趣又高涨,来玩的孩子也多了,在期间我们还会适当将一组摆放上数学的操作材料,特别是在上完数学课后,我们的材料会及时增添进去,满足一些能力差的孩子,让他们有一个复习巩固的机会,时间根据孩子的掌握情况而定。

另外的手工区我们为了避免孩子都拥挤在一起,于是我们划分在活动室的另一头,和商店相邻。

由两组组成,一组玩油泥,一组玩折纸,将自己做好的东西可以放在商店,但是前提是要做的好,漂亮。

比较好动的建筑区我们摆放在了活动室的外面,避免相互干扰。建筑区由鞋架和平板组织,可供六个小朋友玩,材料以一些大型的为主,一般我们不确定主题,但是需要合作,另外材料我们也逐渐增添。

三、让教学活动的内容向课间延伸。

课间活动还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有时一个有趣的正规教学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致仍旧很浓,我们就把集体活动的内容延伸到课间活动中。因为不是集体活动了,孩子们身心放松了,玩起来也就更加投人,表现也更为出彩。比如在美工活动“月饼”后,孩子们来到手工区,拿起给中各样的模子、工具,利用油泥的多彩,制作了比正式教学活动更漂亮的月饼,由于有了经验,所以孩子们制作起来更是得心应手,瞧制作好的月饼还可以放在商店里卖呢。

又如本次主题中“家乡的美食”的我们的品尝区也是课件活动孩子们也十分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品尝给中美食,交流一下食品的味道,出处等。

总之,课间活动的有序开展,可以改变课间休息时杂乱无序的班级次序。所以,我们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把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加以利用,让孩子们“适度地动”“有益地玩”,这样一定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同伴交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我的教育心得体会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己;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以上摘自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用以自勉。

理想的教育该是什么样的朱永新教授从十个方面阐述了他理想中的教育,并从这十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如何才能实现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以及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些许经验,所以特别关注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作者通过这十个教育理想,描摹出一幅理想的教育蓝图,对在21世纪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作者也探讨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十大趋势、中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及特征、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展望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意义的问题。教育不光是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确立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会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生命。

书中有一段文字使我记忆深刻: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是的,我们在看孩子特别是后进生的时候,往往看到的是他的劣面,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尊、有不同个性的人,尊重他们,真诚地鼓励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爱在细节,德在无人处。爱学生,就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把每一次教育看作是一个互相交往的、心灵相通的过程,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相信学生都是好孩子。

在我看来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孩子学习的乐园,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有着独特办学理念且善解人意的,我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年轻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我理想中的学生应该是充满朝气努力勤奋的。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认为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爱是育人的根本。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打开学生心扉的第一把金钥匙。用我们的爱小心地呵护着每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爱的包围中幸福地成长!

我的教育读书心得

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定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我的教育教学心得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的学习重点应以“识字”为主,其中1——2年级段的学生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800~1000个会写。试想: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两年之间要认识并且会写这么多字,谈何容易;而作为老师,如果不寻求一些识字教学的得力方法,只是一味地大讲特讲,或者只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记忆的效果肯定不好。为了能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即除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一些字的规律,寻求一些学习的方法外,我还不失时机地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加深他们记忆的效果。如在识字中让学生进行打牌游戏、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猜字游戏、听笔画猜字以及根据字形编儿歌或故事等等;另外还想尽一些办法把难记的、抽象的字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在上星期的期中复习中,发现大多孩子对“旗、旅、满、落、零、琴”等一些字记忆不牢固,每次听写总有一部分孩子写错。为了堵住这些错误,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各部分的组成外,还通过采用一些化难为易的方法,把抽象的汉字形象化,大大减低学生识字的难度。就下面的几个易错字,来说说我的教字方法:

“旗”: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很容易把“旗”字右边的“卧人”漏掉,因此,教学时,我启发学生想像,我说:“‘卧人’部分就好像是旗的旗面,而下面的“其”就像是旗杆,如果没有旗面,只有一根棍,那能不能叫做旗呢?”同学们一听,哈哈大笑。紧接着,我又加了一句:“现在都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个‘旗’字,看看谁的旗上没有旗面。”学生们笑得更厉害了。然而,经过这一说一笑一写,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旗”的正确书写,在后面的听写时,“旗”字也就没有写错的了。

“满和落”:这两个字的笔画一般不容易错,错就错在结构上,有的学生不是把“满”写成上下结构,就是把“落”写成左右结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区别,我是这样告诉学生的:一提到“满“,我们就会想到水满,既然是水满,那就是水和水缸平了,所以“满”字的“三点水”要和右边的“草字头”写平,是左右结构。而一说“落”,就应该马上想到“三点水”落在了“草字头”的下面了,这样形象地一说,学生们就很容易记住这两个字的字形了。

再有“零和琴”两个字,下面加不加点?谁的下面该加点?学生的出错率更高。为了杜绝这种错误的发生,我问学生:谁知道“丁零零”指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上课铃的声音。”我说:“是啊!以前打铃,必须要用一个锤子去敲,否则就不会发出‘丁零零’的声音,所以‘零’这个字下面一定要加点。而‘琴’就不行了,谁舍得在自己家昂贵的钢琴上用锤子乱敲呢?所以‘琴’字下面是不能加点的。”经过我这么一分析,孩子们好像有种顿然醒悟的神情,接下来的正确书写也就水到渠成了。

由于平时教学生识字的方法不断更新,久而久之,孩子们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也都有了一套自己的记字方法。下面是《日记两则》中生字的学习方法:由于本课生字较多,我没有多讲,而是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去学习,在最后指导书写环节,我说:“哪位同学能把自己的记字方法说出来,让大家一听就会永久不忘。”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方法,如:

“份”:一个学生说:“一个人右边有一分钱。”另一个学生马上又说:“八个人拿着一把刀。”在这两个同学说的时候我进行了板书,孩子们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个字。

对于“贵”这个字的记法,我觉得更有趣,那就是:贝壳上面有一只没眼睛的虫子。(这种记法,我猜想是源于我们以前所学的“兔”和“晚”两个字。为了加深学生记忆,记得当时我是这样告诉学生的:“兔”字的点不能忘写,如果谁忘了,他就养了一只没眼睛的瞎兔子。而“晚”上,外面一片漆黑,所以“晚”就不用写点了。)。

再如“娘”(女孩儿有良心);“读”(卖东西的人在说话);“则”(贝壳旁边立着一把刀);“粉”(分米;或一堆米里有一分钱);“妹”(女孩的未来);“晴”(青蛙晒太阳。不禁记住了晴,还记住青蛙的“青”不带“虫字旁”,一举两得。)。

由于是学生想到的记字方法,孩子们感兴趣,记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只要我们不断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相信识字对孩子来说就会成为他们喜欢的事,我们的教学也将会事半功倍。

我的教育教学心得

刚到三年级上课,感觉这个班的学生坐姿还不错,基本上坐得比较端正。但有一个小男生很文静,很内向,他叫小昊,“佝偻”着背,“蜷缩”着脑袋,几乎看不到脖子了,他坐在第一排,特别扎眼。还有他平时站也站不正,背不直,还有点歪。于是我便教育他们一定要坐得端端正正的才行,这样对身体的茁壮成长有好处,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长得更好看。每次上课都会教育他们坐好,并特别提醒小昊抬头,再抬头,一定要抬起自己的头,别怕,加油,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做个昂首挺胸的帅小孩,时常从各方面往鼓励他,让他更自信,更活泼。起初,几天过往了,一点改变都没有,我很失看,觉得我的教育没有什么用啊,他完全当成了耳边风,开始变得没信心了,可能是我太着急想转变他吧。

过了一周了,忽然有一天,我神奇地发现,小昊坐地特别好,特别端正,脖子也长了!那种惊喜,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我想大声地告诉全世界:“我——成——功——了!”我的教育真的没有白费,好有成就感啊。我及时地鼓励小昊,表扬他是全班最棒的,不然他会害羞,不好意思往改变。小昊开心地笑了。小昊更有信心了,我也开心了。每次见他都坐得很端正,我还教育他们平时也要有好的习惯,不管坐,立,行,都得要有正确的姿态,俗语说:“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就是这个道理,从小要养成好的习惯,终生受益。

小昊的改变让我实在太欣慰了!每次他都坐得好端正,脖子好长,好看多了,人也精神了。这时,以前比他坐姿好多了的同学都一个个被比下往了,真是不比不知道啊。我不得不叫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了。以前看着坐姿还好的同学现在比起小昊来,总觉得差远了,是得改改了,由于小昊坐得太标准了,太好了!我以前觉得自己不论坐姿,还是站姿都还不错,可现在有时候看着小昊,我不由得要想想自己站得够好吗?可不能比学生差了,下意思地提醒自己站得直一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嘛!实在,小昊从应该向我们学习,转变成了同学学习的榜样,也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同学们与小昊一起成上进步,我与同学们也一起成长,并有幸监视与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有空的时候,我很乐意往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或者往教室里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听听他们在聊些什么,和他们一起聊天,他们很乐意跟老师说些家常,跟学生在一起聊天很温馨,也更能了解他们内心的动态。他们也更亲近老师,更喜欢听老师的话了。

尽量把课堂变得活跃些,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让知识更贴近生活,更有趣味些,这样学生更轻易接受,并对学习产生爱好。

为什么一定要说好普通话呢?由于学生的模仿能力超强,他们特别喜欢模仿老师。再说了,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很多的,在一起时间久了,潜移默化中,学生受老师的影响很大耶。你的普通话不好,学生能说好吗?普通话说得好,学生更愿意听你的课,也会更加佩服你,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和学生一起努力说好普通话,起好示范作用真的很重要!加油,加油哟!

这是我的一些深有感慨的体会,如有不足,欢迎指正。好让大家更好地探讨最佳的教育之道!

我的教育心得

朱永新是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他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我的教育理想》等著作。

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其中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发现,我对上述问题的回答缺乏信心。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直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一、理想是我前进的目标。

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有了它才有了前进的航向。有一则故事:三位砌砖的工人正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是“赚工资”,而第三个则自豪地说:“我正在创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正是有了这一远大的理想,后来这个人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而另两位工人则一生默默无闻。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每位教师都为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使自己的行为能锁定在这个目标上,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面对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热情,追求真理的执着,被深深地感染。我蹲下身子走进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徜徉于学习的海洋,一起采撷智慧的火花,我快乐着孩子的快乐,烦恼着孩子的烦恼,幸福着孩子的幸福。我爱教育事业,因为教育赋予我崭新的生命;我爱学生,因为学生赐于我无限的动力;我更在乎学生,仅仅因为学生在乎!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我不禁产生困惑:如何上好数学课?带着困惑,我乐此不疲地追寻着我心目中理想的数学课堂。现在的我心中经常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我豁然开朗。因为有了这些追问,才使我的工作和生命更有意义。

二、认真是我工作的态度。

回首这二十多年的工作,我用一个词概括我的工作态度,那就是认真。认真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这无疑要求我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的善待每一位学生。

如何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语文?课堂是基点,是生命的源泉。一直记得一位名师的话:“用一生的时间去备课!”我感觉到这句话的份量,正是在它的指引下,踏踏实实地铺展我的教育历程。我认真学习教育新理念,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和挑战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中时而静谧无,时而欢呼雀跃,激烈的男女擂台赛总是让他们忘了下课,即使下课也意犹未尽。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爱动脑筋了,会动脑筋了,胆子小的敢上台了,胆子大的俨然一个小老师。他们每一个会心一笑使我欣慰,每一个摇头皱眉使我不安,促使我深刻反思,及时调整。正因为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才使我坚持上好每一堂课,才使我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的生动活泼发展,撑起一方蓝天。

认真的人会时时处处都完善细节。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作为认真的教师,应懂得:教育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我一直用它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与学生交往中我用一双认真的眼睛,对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见微知著,及时指点,对于成长中的亮点,善于捕捉,及时鼓励。

三、学习是我进步的阶梯。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会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最紧迫的任务。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利用网络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孩子学习,是我学习的法宝。

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一本好书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教育名人薛瑞萍说:“教书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读书,这可怎么得了!”所以,我要求自己用有限的时间“读”最多的书,用眼睛用耳朵,用双手,用心灵……我读教育名著,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珂、杜威、陶行知、魏书生……大教育家伟大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我读教育报刊,读到了优秀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它们是我工作的好帮手,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道德素养,所以经典的文学名著更不应该束之高阁,而成为我们平时经常享受的精神食粮。

利用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记得我最早接触的是人教论坛,在那儿碰到了很多优秀敬业的老师,他们和我一样年轻,却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这无疑给我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

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在学习借鉴中尝到甜头,在尝到甜头中不断学习,我大量阅读各种教育教学杂志,由看教案发展到看论文,由此我成了学习的好手;然后在不断学习中不断实践,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反思,思考教学成败,思考创新教法;接着在不断反思中不断总结,在不断总结中不断提炼;最后在不断总结中不断交流,在不断交流中不断升华。我的教学水平就是这样慢慢得到进步的。

向孩子学习,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我经常抱着一颗非常年轻的心,与他们沟通,去理解他们,才赢得了他们的喜欢和信任。

一本书上讲到教师应当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我不一定能行遍万里路,读遍万卷书,但我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永不停止读书、探索、思考、写作的人,让它们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习惯。“讲台上循循善诱,身后留下的,惟有藏书万卷。”这便是热爱读书,积极进取的我的真情告白。

如果汗水可以积攒,我们的黄河将会更长,如果信念可以堆积,我们将树起另一座泰山。又是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段话:“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书匠甘于平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会选择追求卓越。尽管我离卓越还相距甚远,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积才能薄发,认真的人最接近成功!

我的教育心得

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朱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收获颇丰。

刚刚拿到书,只随便翻了翻,我就被其中的许多内容吸引住了,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点滴读书心得叙述如下:从教以来,我曾不断地激励自己,力争做一个教学方面过硬的教师,这也算是我的理想了。然而,今天读了朱教授的书,却发现自己的那点理想真的太渺小了。朱教授认为,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他的每一句话都好像是发自另一个自强的“我”的心声。而现实中的我,无论是哪一条都距离理想教师的目标很遥远。

记得大学刚刚毕业,我就满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满怀对学生的爱,投入到自己的新的岗位。可是工作和学习完全是两回事。原来在大学里,用功点,成绩就可以考好,而如今功也下了,可就是不见有多大起色。由于受大学教育的影响,我觉得与学生相处应该是朋友关系(这话完全是对的),于是不论在课下还是在课上,我都和自己的学生平等相处。应该说这没什么不合适的,可谁知在此期间,就有个别捣蛋鬼出来捣乱,偏偏和你唱反调。于是,我不得不改变一开始的那种和蔼可亲的形象,逐渐主张对学生既要有表扬还要有批评。从那时起,我才真正认识到,适当地给学生点压力与严厉,是很必要的。是因为我知道现实是最真实的,温室里的花朵终究经不起风雨,更长不成参天大树。

虽然已经看完了书,但有这么一段话,总是在我脑中浮现:“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回想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经历,不能不说自己也犯了朱教授所提到的错误,我也自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可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呢?难道是毫无情面的指责和苛求吗?回答是否定的。真正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了希望,该宽容的时候,多宽容学生,耐心去教导他们。

总之,朱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以其朴实的语言,丰富、充实的内容,充满了哲理的思辨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在许多方面多多借鉴其中的好的经验和教导,为我所用,争取早日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我的教育格言心得

托尔斯泰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和鼓舞。”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励和鼓舞学生发现和追求他们的潜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在我的课堂上,我始终关注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我尝试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互动式学习、游戏化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我也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有趣,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实际的应用价值。

我的激励和鼓舞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上,还体现在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中。我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观点和分享经验,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同时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我的教育格言是“激发潜能,塑造未来”。我深信,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塑造未来的能力和信心。我的目标是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我的教育格言心得是,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方式,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为有能力和有自信的个体。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激发潜能,塑造未来”的教育目标。

我的教育格言心得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教育应有“三心”:爱心,耐心,责任心。我想,这“三心”也是构筑健康师德的核心。从最基本的说,爱心是师德的表现。在我从教的第一个学期,班里就有一个性格孤僻的女孩子,她叫李娜。平时上课,她从不回答问题,脸上一点笑容也没有。有一次,我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都争着举手回答,她也是班里的一员,但我想到了她,于是我叫起了她,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我鼓励她说:“说错了没关系。”但在我鼓励后,她依然没说话,只是把头埋得更低了。此时,我知道我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我并没有放弃,我反而更加积极地让她参与我们的课堂活动。课后,我更是她的问题,耐心地解答。渐渐地,她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上课也渐渐地举手发言,而且成绩也有所提高了。看到她的变化,我深深地感到,这就是爱的力量。

“三心”中的责任心,是师德的根本。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我们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我曾经听到一位老教师说过:“我是一名教师,我要对我的学生负责,我要将他们培养成才,让他们顺利地走向社会。”这位老教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责任心,他的精神,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和责任。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有“三心”: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是构筑健康师德的核心。我们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的教育格言心得

从我踏上教育这片海洋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被一句格言所影响:“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句话不仅是我作为教师的座右铭,也是我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迪他们智慧的指南。在此,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格言启发我认识到教育是一项使命,而非任务。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而不仅仅是让他们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我深信,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帮助他们成长为有思想、有创新精神的人。

其次,我认识到这句话所传递的热情与激情。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唤醒他们的主动性。作为教师,我需要时刻保持对知识的热情,才能将这种热情传递给学生。我相信,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激情时,他们也会被感染,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

最后,我反思了我在实践中的表现。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我尝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知识产生渴望,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我的教育格言心得是: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是我作为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我相信,只有通过点燃教育的火焰,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成长为有智慧、有创新的人。

我的教育教学心得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落实,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确实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作为母科教学的语文科来讲,在按新课程标准落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作文教学,虽然新课标有明确的要求,但具体在实践中怎样落实,无疑给语文老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在近几年教学实践过程中,我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三读两说一练”作文教学法,总结出来,以共商榷。

三读即读精典课文,读古今中外名篇名著,读同龄人精典佳作。

课文是语文教学中的本,是依据课标要求,桉照学生年龄特征和学生心理、生理成长过程来精心编写的,这些作品都是当代有代表性的作品,一要多读多记,包括精典课文、字、词、精典句、古现代诗词、格言、警句,以完成原始积累,解决作文中字词句贫乏的问题。如果没有字词句的原始积累,无论多好的构思,多鲜活的人物,多精采的情节,要想把它们表达出来,那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既是有这个美好的愿望,但其结果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教师拿着一个作文题作写作前的精心指导,可是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总是参差不齐,有的同学文笔顺畅,语言精练,中心明确。有的同学句不成句,段不成段,东扯西拉,不知所云。形成这种及大的反差,虽有多种原因,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原始积累不够造成的。精读课文,加强原始积累,是搞好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二要理解探究,在掌握其知识内容,提高其阅读能力的同时,依据单篇文体和单元目标,提出不同的写作要求,将课文中最典型的写作手法迁移到学生作文中,让学生去探究这些写作技巧,尝试运用这些写作方法。讲求一课一得,并将之作为课堂评价的标准之一。长期坚持,效果明显。

读古今中外名篇名著,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羊脂球》、《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等等。读这些作品,即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阅读中教师要作阅读指导,对其中的精彩内容作探究式赏析,切不可让学生只片面追求故事情节,要对精彩的片段、精彩的句子、精彩的词语进行摘抄,以作进一步的字词句积累。还要在阅读中做好眉批、横批。写下读书笔记,学习这些作品的人物刻画,内容表达,将之迁移到自已的习作中。做到举一返三,熟能生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提高了学生的个人情趣。可谓一举多得,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读同龄人精典作文。同龄人的生活阅历大致相同,感情上最容易沟通。也最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单篇和单元教学,有针对性的,分类别的指导学生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文。这些作品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去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仿写。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说即说名篇名著,精典作文,说自已的作文。这两种做法实际上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读的延伸和扩展。这是一项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单篇课文教学和单元教学目标,作好精心安排和指导。

说名篇名著和精典作文,可以是一大周说名篇名著,另一大周说精典作文,教师依据需要合理作好安排。每大周安排两到三节课在班上进行“说”的竞赛,首先在班上推选一位主持人来主持这项活动,学生按要求就所读片段或文章,进行阅读分析性宣讲。其内容包括作家作品、人物刻画,(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基本内容、主题思想、精彩片段、精彩句子、采用辞格、用得精炼传神的词语、写作手法及我的感悟、作文联想等方面。在宣讲交流中,由主持人进行简短评价。每次活动评选一位说书小状元,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教师要在最后对活动情况作出及时的总结评价。并对下次活动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

说自已作文,是将自已在读书写作过程中认为写得好的习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先读自己的文章,然后谈自己的写作心得和体会,由小组进行评选,推荐到班上进行交流,同样由学生自己主持这项活动,每次评选三到五篇最佳习作,贴在习作园地上,以供同学们课后欣赏。此项活动每周开展一次,教师及时做好活动评价和总结,并对下次活动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要求。

两说活动是一个学生积累和迁移的过程,是一个培养情趣和感悟的过程。也是一个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的过程,开展两说活动,学生热情高,乐于参与。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个人情趣。可谓一举多得。

一练即天天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它与学生课堂作文共同构成作文训练体系。练笔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后随笔,即针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老师布置的课后练笔。可以是读书后的随笔,在此基础上坚持天天写日记。做到一天一练,一天多练。逐步达到熟能生巧。教师对练笔进行适当指导,并组织同学交流,共同提高。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永恒追求。三读两说一练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以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的教育新理念下探索出来的。他较集中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当然,这只是鄙人的一点粗浅陋见,总结出来以待得到老师的指导。

我的教育心得

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它能扫除那些陈旧得近乎老化的观念,让阅读者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阅读者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也切实感受到自身素质提高对育人工作的重要。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慨颇深。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后重复5年10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5年。一个实实在在教5年的人,与一个教了1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当然,我做的远远还不够,大教育家伟大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今后,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挤兑一点闲暇,让自己静下心,定下神来仔仔细细地拜读一些作品。

我的教育心得

《我的教育理想》是朱永新教授写的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拜读之后,我对“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这句话印象很深,感受颇多。现就其中的两点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1.朱永新说,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深有同感,完全赞同他的观点。确实,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竞争,但别忘了,竞争的基础是合作。社会是这样,教师职业也是这样,一个不善于合的教师,他走不了多远。有不少教师个人素质很好,但是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或不善于与别的老师合作,孤军奋战,即使自己再努力,花再多的力气,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教师与教师要合作,教师与学生要合作,教师与家长要合作,教师与校长要合作。在竞争中善于合作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我们学校这几年在教育教学上取得那么大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校教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

2.朱永新说,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所以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教师,首先就是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停业整顿中获得乐趣。还有,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教师,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要有爱心,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我们要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既使他们在学习上,其他方面表面不怎么好的时候,也要耐心去帮助他们,爱他们,不要他们一有缺点就对他们有怨气。这不是一个教育者的角色。所以。我现在体会到,要做好一位教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很多问题都会解决。

读了这段话,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会尽量地去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也会尽可能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

这句话透出了一个有爱心的教师的真谛——学会辨证地严格和去爱一个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让学生在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时候,也享受着“学校的生活很多彩”。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教师。教师需要一种理想,能否达到则是一个结果问题。因为人各有志,我不能勉强自己一定要有成为理想的教师,但我可以要求自己有理想,我可以一生都在这个理想下指导教学工作。我在顺境时付诸我的理想,我在逆境中时我坚持我的理想,我可能一生在追逐这个理想,即便是这样,我也感到满足幸福。

最后,从书中深刻体现了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胸怀理想,充满诗意,还要善于认识和发现自己。到哪,我们都要自信,甚至是“骄傲”,我们要能够感受到,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一个人可以在交往中适当自贬,却不可在内心深处自贬。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他追求的目标,同样,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过对自己的评价。培养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追求成功,二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生涯设计就是不断设计发展蓝图,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超越自我的过程是学习、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在网上,我几乎每天都抽时间参与话题的讨论,在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交锋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提升,一个人除了工作和生活,再忙也不能少了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因为这是创造性工作、高效率工作的前提。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