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故事(实用15篇)

时间:2023-12-04 16:40:05 作者:影墨

优秀作文需要有扎实的写作基础,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等方面。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迪。

老家搬迁的故事随笔:记忆里的希望

能够寻找到一处穿透的缝隙。

来照临那些滋生霉菌的角落。

望着秋雨连绵不断的抽泣。

我祈愿它的每一滴坠落。

都能开出纯洁的花朵。

让那些被荒芜漫延的心田。

全馥郁成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卷。

远山雨雾中的浓秋啊。

我愿你层次分明的显现。

遥远非洲的村落啊。

我愿你骨瘦伶仃的孩子没有。

贫穷。

而那些于硝烟中漂泊的灵魂。

我更愿你担惊受怕的心房。

住的尽是花草香甜的安宁。

望着天空被厚云蒙蔽的深邃。

我双手合掌的恭敬。

是一颗尘世之心的卑微。

是一腔念念誓愿的重诺。

是祈愿那温暖之光降临的臣服。

因为。

阴暗,冰冷,以及那些看不见的争斗。

都将在那慈爱的光中。

所一一地被照亮,融化,汇集。

并潺潺流淌成一汪清溪。

欢快成一首。

微笑的悠曲。

在沟壑。

在山林。

在清晨充满希望的原野。

本文作者:雷秀玲(微信公众号:三贤文苑)。

回忆的故事:昔日老家的洪水

最近我每天都去小区的游泳池里游泳,今天也不例外。不过倒霉的事太多了!

准备出发的时候,倒霉事就来了:因为我要出门的时候我的包里只有游裤、泳帽和泳镜,没有学员证,所以妈妈训了我一顿。没办法,我只好又去找学员证了。

到了游泳池,我发现杜鑫锐也在这儿游泳!我高兴极了,可还是发生了倒霉事:我刚进游泳池时,突然脚下一滑,摔倒了。幸亏当时妈妈不在场,否则他一定会笑得前仰后合的!我刚爬起来,结果又摔了一跤。

然后,我在浅水区游泳,可倒霉的事又来了:我游泳时不知怎么了,鼻子老是进水,害得我只能游两三米。

唉,游一次泳就有这么多倒霉事啊!

老家搬迁的故事随笔:记忆里的希望

春耕的时候,父亲常常扛着一把铁锹,去到山间空旷处,不停地播种。我穿过吐绿发芽的果树,摘一捧野花,在小鸟婉转鸣唱的歌声中,心疼地张望。我想父亲停下手中的辛勤劳作,与我一起,静听远处河水,叮叮咚咚。

母亲也在嗅泥土的芬芳,吻春天的气息,与父亲一起,植着快乐的种子,好让它在春雨中发芽,好让它在春风中摇曳,好让它在阳光里成长。然后,在沉甸甸的玉米地里,在满盈盈的稻田中,弯腰弓背挥汗如雨。然后,休息时赞叹树荫下的白开水,甜甜蜜蜜。然后,回家时的歌声,在夕阳的斜辉中,收获着喜悦的心情。我却盼星快闪,月亮快圆,好让父亲母亲,早点躺床进入梦乡。

记得覆盖着积雪的院坝中,父亲教我堆雪人。我却喜欢听母亲的脚踩到地上,嘎吱嘎吱的响。

本文作者:肖莉(公众号:南粤作家)。

故乡的故事:老家的枣树

昨夜做了个梦,梦里妈妈病了,急得我大声呼喊,手忙脚乱,惊出了一身冷汗。此后,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似睡非睡,迷迷瞪瞪一直挨到天亮。家里有什么事?正心神不宁,不想,一早妈妈就打来电话,说是老家的枣子红了,前几天多雨,枣都裂口、腐烂,跌泡儿,让我回家取枣吃。

老家的枣树什么时候栽的我已记不得,记事时它已一个人合抱不过来。它从墙角斜刺而出,嘶声竭底一般,然后向东、西方向各抛出一干,向南伸出一枝,三大枝皆粗壮而有力,随后一头直插蓝天而去。像是绝壁上一迎客松,咬定青山,倔强而顽强向上生长;又好像一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手握旗帜,振臂高呼。粗糙的树干上挂着一片片鱼鳞似的铠甲,更是平添些许悲怆的感觉,纵横捭阖的枝条,疏疏密密,错落有致,蔚然成片。

和熙的春风里,我们沐浴在沁人心脾的枣花香里,用粗绳系在它你粗壮的臂上,做成小秋千,和小伙伴们说着、笑着、闹着、荡着,就像妈妈牵着婴儿的小手,在摇篮里一漾一漾;蜜蜂在其间哼着小曲,来回穿梭,辛勤劳作;在那天天馍夹辣子的日子里,用刚蒸出的新馍蘸着刚摇出的枣花蜜(那时爸爸在家养了三箱蜜蜂),那滋味,甜软绵长,无与伦比!

炎炎的夏日里,它顶着毒辣的阳光,迎着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我们一家在它的庇护下,拉来刺棘槐条,爸爸破条,哥哥编篓,我踩盖儿。在它的见证下,我们家走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生活因此慢慢好起来,兄弟姐妹的学费也因此有了着落。晚上,屋子里又闷又热,蚊虫肆虐,可我们却一点不怕。因为蚊子最怕枣树枝干的缝隙流出的琥珀般的汁液,那定是它劳累一天而流下的汗珠吧!如弦的月光下,拿着小褥、凉席铺到枣树下,既凉快又没蚊子,稳稳地一觉睡到天亮!

天高云淡的秋日里,枣树像刚出嫁的藏家新娘一样,身上挂满闪光的珍珠、玛瑙,有红的,绿的,红绿相间的。在人们的招唤下,枣子们像长大的孩子,依依不舍地离开母亲的怀抱,绽着笑靥,追着风儿,驾着伞儿,溜着冰儿,拉着手儿,蹦蹦跳跳来到你身边。收获的枣子,除留一点晒干做过年的“枣山”外,其余都在妈妈痴痴的眼神下卖掉,以贴补家用。

送走自己的孩子,本该清闲的它,却被我们无情地套上沉重的枷锁,替我们挑起生活的担子,腿上、脖子上,肩膀上,胳膊上挂满拧成串的玉米棒,压得它腰也弯了,背也驼了,昔日被可恶的大风撕破的腰间,血色的汗珠潸潸地渗出,那一定是你伤心的泪哟!

寒冷的冬日里,万物凋零,生机全无,只有它在凛冽的寒风中,挺着头,仰着胸,伸着不屈的虬枝,暗暗地积蓄着力量,计划着翌年的蓝图,并坚信来年会更加绚烂!

老家的枣,质、脆、甜,皮薄,核小,果肉细腻,不留渣,一声嘎嘣脆,甘甜的汁液顷刻溢满舌间,要是搭上锅一蒸,盈香满口,甜糯如蜜!集市上的晋枣、媳妇枣、梨枣,冬枣都曾吃过,但总觉得少点什么,也许就是靠时间的积淀而来的枣的魂吧。

回到家,妈妈照旧将摇好的枣子分成五份,哥哥一份,姐姐一份,我和弟弟各一份,我隔壁赵婶一份(给我看孩子的时候结识),叮嘱,不要放,回去就吃。看着这一颗颗红枣,我不由哽咽,刚下过雨,那么高,那么滑的枣树,瘦弱有病的父亲是如何爬上的啊!

岁月流逝,风吹雨打,如今它已折枝损叶,瘦骨嶙峋,我们已不再需要它遮风蔽雨,承压担重,但它仍一如既往地花开花落,奉果送蜜,不知疲倦!一如我们的父母。

老家搬迁的故事随笔:记忆里的希望

当岁月让我们感觉到时间的珍贵时,说明我们是真得长大了懂事了;当时间在我们的额头留下深深的皱纹时,不得不接受年龄带来的种种感慨。我们,早已不再年少!

开始时常回想走过的路经过的人,那过往的点点滴滴偶尔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一山一水一村庄,一房一院一童年,时常想起爹娘在耳边唠叨的话,却会选择遗忘当初那不耐烦的模样。村子是标准的小山村,偏远而又贫穷,左邻右舍却又是难得的朴实人。多年后的今天,还是特别想念那生养我的小山村!

冬天的小山村没有了秋季的热闹与喜悦,多了一份淡淡的感伤与萧条。走进冬天也就走近了年关,每家每户都开始默默地打算着如何安排日日临近的“年”。光秃秃的树了无生机地随风摇曳着,那偶尔匆匆飞过的几只麻雀,似乎也没有了秋季的活力。如此风景如今想想真是难得而又值得收藏,可是,对于奔波忙碌的爹娘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了吃喝拉撒睡一家老小的生活重要。所以,爹娘眼里从来没有什么斜阳余晖什么落叶飘零。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故乡的味道?我会告诉你:故乡的味道便是家的味道!

无论你离开多久,无论你经历过什么?只要走进村子,便会感受到那只属于家的味道。曾经健步如飞的挺拔身影,被岁月烙印上深深的痕迹,佝偻的腰身蹒跚的脚步,言语之间的迟钝,无不在告诉我岁月真得是把无情的刀!幸好,那笑容永远是那么的真诚,幸好,那问候永远是那么的实在。几句话便拉近了几年的时光,往日的记忆便轻易地被翻出一个新的话题,似乎我们一直都在一起一般自然。路边的野草早已干枯,一丛菊花独自绽放着属于它的美丽,记忆中的狭窄石子路早已被拓宽成几米宽的大路。年轻人宽敞干净的院落与老年人那窄小却又不乏温馨的院落成显明的对比,偶尔的几声狗叫在告诉你主人不在家。

行走在冬天的村子里,遇见最多的便是老人妇女与孩子。秋收一完家里的男劳力便会外出打工,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去挣钱补贴家用。回一趟家需要一天的时间,走一条街道却需要半天的时间,遇到谁都会手拉手站一会聊几句,那时间一晃便溜走了。看到哪家的门开着,便不由得站在门外喊一声,主人便会惊喜地哈哈大笑着拉住手向家里拉。这也许便是家的感觉!没有隔阂没有距离没有顾忌,家门永远为你而敞开。

想起那街道宽阔高楼林立的城市,想起那住在对门几十年都不熟悉的陌生邻居,想起那人与人之间冷漠的表情,真有一种不想离家的念想涌动心头。

本文作者:苹果(公众号:做文与处世)。

老家搬迁的故事随笔:记忆里的希望

我们这个小村庄是隶属于洪琴村的,家家户户的木板院门总是向着几条迂回的石子路敞开,四面环绕的大山形成一只密封的碗。郑坑店的土房子院落就稀稀拉拉地像秧苗一样插进碗底,仿佛一阵干瘦的河风就能像削土豆皮一样让这一圈圈石瓦房全部腾空于土地,足足能有半尺之高,碗底只留下一些还不够捅破窗户纸力道的鸡鸣狗吠和不知哪儿随意刮来的几缕稀疏淡薄的夜笛声。从郑坑店到洪琴村就是从一只山碗摇摇晃晃或走或骑行到另一只山碗的过程,中间的米驼色小路紧紧挨着两座馒头麦谷堆形状的茶树山,像是大山坑坑洼洼的上嘴唇,下嘴唇呈现出晶莹淌着游走的清蓝色,那是一条还未命名的小溪河谷,大山每在天刚放亮时就张开一张嘴,分开两瓣唇,打个困顿的哈欠吆喝着,村民们也包括我的外祖母立马扛上锄头铁锹子,把沿壁满嘴露水的茶叶和野菜苗全摘进竹箩筐里,他们都清楚,又是一年好的收成,茶树山含笑露出一排光秃秃的牙齿。

我童年的梦境全像郑坑店许多窜出嫩尖的玉米苞谷一样在这块土地上拔根生长,在茶树山坑坑洼洼的嘴唇边,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那两片又蓝又黄双胞胎一样搂在一起的嘴唇,就是几十年来葬在茶树山顶部我的曾祖父壮实的臂膀,连接着郑坑店和洪琴村的交际往来,一个村庄的鸡鸣接连唤起另一个村庄的狗吠,虽谈不上市井里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也自然少了那么多铁壳机器管子里吐出的黑炭大烟圈。

小时候,我将整个身子和头颅扎进给阳光嚼得香喷喷快要发酵的被窝里,即使窗外飘荡着油彩一样亮堂堂像曾祖父额头光明饱满的晴空,还有卖炸鸡冰糖葫芦烤蒜苗的吆喝,又甜又辣的声音钻进发红发烫的耳蜗,仿佛是从嗓子眼里硬生生给扯出来的无数根彩条带子,藤板床在我身子底下飘忽晃荡了起来,我好像正抱着石月亮中央的那棵桂树,听外祖母说过,只要抱紧那棵树,就可以听见整个村庄里的奇异之声,但桂树里头是漆黑无光的,它把自己的光芒像蚕蛹全裹织在烤蛋酥皮一样的月亮表面,照亮了几千万里之下的郑坑店和洪琴村村民们黑里透茄红的皮肤,也照亮了藏在柴火堆草垛里的狗吠声和鸡喉咙。我稍微挪动一下慵懒的身子,便往黑黢黢的桂树洞里钻进了拇指宽度的一小寸。

惺忪睡醒的时候,我发现蓝网格子纱窗外,天已经黑透了,彩色的村庄调子此时像一部黑白哑默片,村庄闹腾腾的拉杂音也许全藏在了一块电影黑幕的后面,没有一个人来招呼我,我如履薄冰地踩在茶树山的嘴唇上,踩在曾祖父河湾一样熟睡的臂弯里,从布口袋中慢慢拉出一根细得晶莹透亮的鱼线,我没能量过它有多长,似乎缠绕着就能裹住我全部的生活和世界,那是外祖母留给我的,她每天都会从十几里外的教堂里捧回一粒金灿灿的大麦子,外面用发亮的糖衣裹上一层细软的薄纱,像是在打扮一位新嫁娘,她将大麦用手掌搓揉成一根很细很细的鱼线,第一天鱼线就缠绕成一个好看的结塞进我的衣兜,第二天就接上前一天鱼线的尾巴,我从来没有尝过它的味道,不知道它是石月亮的味道,是狗尾草高粱的味道,还是茶树山的味道。

熟睡了一个白天的我终于可以在三更木梆子回音游远时,偷偷地溜出一直没有关紧的木栅房门,穿过苹果柚子花挂满窗檐的院落,险些碰醒了鸢尾上的几颗露珠,然后来到茶树山的嘴唇上,四野静默无人,乡村的黑风穿透我干涩发甜的喉咙,又不知从身体的哪个部位溜回乡野地。我将大把蝴蝶一样缠着漂亮小结的鱼线抛往郑坑店没有尽头的夜空,它们被月光全松解开了,又将线头系在一辆咿呀乱叫的老水车胳膊上,另一头缠在中指,便沿着这片村庄奔跑,从郑坑店的山碗底部一直跑到洪琴村山碗底端,跑进麦浪油菜翻滚的地方,围着两个村庄跑了几十圈,几百圈,没有一个睡熟的村民跑来唤醒这个似乎清醒又似乎在梦游的孩子,郑坑店和洪琴村也没有因我的奔跑而改变它们原来的形状,我可能就是这样跑出村庄的吧,远远跑丢了我的童年,外祖母留给我的鱼线紧紧缠在中指,像几只咬疼我手指的花鱼。

本文作者:饶佳(微信公众号:南湖文学)。

回忆的故事:昔日老家的洪水

在距离我们村南边几百米的地方有一条河槽三四米深,河道几十米宽的河,我们习惯称它为大河,它的源头就在我们村西边更远的山沟里,沿途有很多泉眼渗水,所以它一年四季流水潺潺。为了浇地方便,大集体的时候,队里面曾经组织村民从村子的西边开了一条渠,把大河里的一部分水引到我们村东的地里,我们习惯称这条渠为小河,大河和小河中间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大队村民集体种植的一大片杨树林。

记得小时候每年夏末秋初之际,老天爷的脾气就变得特别暴躁而诡异,有时就在太阳红彤彤的大中午,天空不经意飘过一小块乌云,接着一股扫地风窜了过来,之后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就是一个“咔嚓”的响雷,响雷过后就忽然噼里啪啦掉下了硕大的雨滴,没等人们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瞬间又变成了疾风暴雨,几分钟过后,除了地皮上泥水四流,花草树木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外,天气又变得风轻云淡,阳光温暖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还有一次,大概那是我少年记忆中最大的一次山水了,发生的具体年月记不得了,但绝对是秋初某一天中午一点到两点这个时段发生的。那天好像天气有点阴沉,中午时分洒过一阵细雨,但一会儿就有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穿了过来,猛然一阵怪风吹过,阴云也就被撕裂开来,再无法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了,菜园子里刚被浇过不久的蔬菜被这点细雨洗得光亮鲜嫩。那天我们家的午饭还没有接近尾声,父母一边吃还一边给我们安排下午要干的活儿,一阵微风拂过,几个雨点趴在了玻璃上,我刚放下碗筷,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就趴在耳窗上向南眺望,突然觉得很不对劲,就见有很多很多的水夹杂着“哗哗哗”的声音漫过小河向村口爬了过来,待我真真切切看清楚是水后,大惊失色地叫了起来,我们一家人因我的惊叫都站了起来。只听父亲叫了一声:“哎呀,今年这天气奇怪,这是要往死整治人了,这水是要刮咱们村了……”说着他就急急忙忙跳下了地,不顾外边还飘着的零星细雨,拿了一把铁锹向街上跑去,接着母亲和哥哥也跑出去了,母亲出去的时候还不忘安顿姐姐把妹妹看好不要出来。

街上已经出来许多人了,一些房屋地基比较低的人家大水已经冲进了院里,一家人正在奋力用门扇、案板等堵塞大门,而更多的人是拿着工具向村东边的公路跑去,他们要尽快疏通公路上已经被堵了大半的涵洞,给洪水开一个出口,经过人们的拼死奋战,没用太长时间,村东路基上的两个涵洞全部被打通,此时正向北边村里极力冲撞的洪水,突然像接到命令似的极不情愿地拐弯向东滚去,没用太长的时间,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一来由于洪水缺少了强有力的后援,二来冲进村里的洪水被顺利引退,这样曾经被洪水侵占的村口就剩下了厚厚的一层淤泥。而村东的庄稼地可遭大殃了,齐刷刷的莜麦、小麦和花季正旺的土豆蔓子被淤泥压了一尺多厚,再也没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洪水过后十多天,被洪水侵蚀过的土地就干燥发硬了。村里的人只要勤快点,一年的烧火柴就可以解决了,河道里零零星星就会发现被挂在石头上的树桩或树根,甚至还有整棵的小树,把这些东西拉回去劈开都是极好的柴火,尤其取之不竭的是澄在地里淤泥顶部的那些“淤渣”,东边的庄稼地里到处都是,把它们搂起来晾干了,一车一车地拉回家里,堆在闲置的圐圙或粪房里,一年的烧柴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且这些淤渣又好烧火又硬,无形中还减轻了女人们的家务负担。

春节回老家的心情散文故事

农历新年指中国及其他汉字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传统上称为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岁首、正旦,现在一般称为新年、大年,口头上亦称为过年、度岁、庆新岁;是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庆祝新年的主要节日。

中国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开始为岁首。从明代开始,新年节日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后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废除传统农历(阴历,实为阴阳历)改行欧洲的格利高里历(阳历),曾试图禁止人民庆祝农历新年,但因民间的坚持而未果。在袁世凯主政期间,将格利高里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老百姓照旧“过新年”,作家们照旧以“过元旦”来称呼过农历新年。

“春节”一词真正广为流行还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农历新年现在也被称为农历年、旧历年。日本阴历天保暦在明治维新后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停用,改用太阳历计日,原来的阴历便称之为旧暦,人民的庆祝活动也只在西历元日起的三天国定假日,虽然如此,日本人仍然依照传统习俗过年,只是更改过年的日期,把过年的传统习俗改为格里历新年进行,但原琉球国领地冲绳县以及奄美诸岛等地区仍有旧正月的庆祝活动。同样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如韩国及越南,即使官方历法改用了西历,官方及民间仍然有农历春节的庆祝活动。

现时除了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之外,蒙古、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完毕为止。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一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昨天是除夕,俗话说,就是已经过年喽!早上,天好象还没亮,朦胧一片,就听奶奶爷爷在那嘀咕,把我都吵醒了,被逼无奈,害的`我不得不从温暖,舒服的被窝里爬出来,因为我只要一醒就再也不能入睡了,也不知道怎么有这个习惯,我哆哆嗦嗦的...

每年的春节,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今年也不例外。我早早准备好了一切,等待空中第一束焰火亮起。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边吃晚饭边听与过年有关的歌曲,然后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你是快乐的天使降落人间,给我带来快乐和美好的祝愿,谢谢你,朋友,我也要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福你元旦快乐,幸福永远!朝阳是新生的力量,督促奋斗的人前进;初恋是懵懂的情愫,牵绊相爱的人心上;元旦是新年的伊...

“咻、咻咻、咻咻、咻”只见妈妈爸爸的手在手机屏幕上上下跳动,对!正是支付宝“集五福”的活动。那我在干什么呢?我在下载支付宝。支付宝下载好后我便打开支付宝在右上角的位置按了咻一咻,刚进去就看到了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分别集齐...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徐州的外婆家过的。大年初一的早晨,我推开外婆家的大门,只见场院里满地都是爆竹碎屑、红纸屑,大门上贴着红红的春联。上联是“富贵门庭生百福”,下联是“平安宝地纳千祥”,横幅是“吉祥如意”。

过年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起床了。今年我是在乡下老家过年的,在那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红的大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喜气洋洋,爷爷家的大门上张贴着一幅年画,上面分别写着猴年吉祥,虎虎生威,吃过早饭,我们举行了乡下特有的谢年...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南靖人民一年一度的元宵焰火晚会。我们来到中山桥,只见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等待着焰火晚会的开始,有的小朋友手里还提着花灯。

过年了,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过年发红包无疑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了。看着一个个好看的红包,我们真是大丰收了。大年了三十一早,我们大家早早地来到了二娘家,等待发红包的时刻。

春节回老家的心情散文故事

记得每年快要到春节时候,总要回老家看看,看看那个曾经养育我长大的小村庄,今年也不例外。

凌晨五点,天还没亮就起床,去赶回老家的中巴车,也是唯一辆从华西村到到西吉县城的中巴车了(如果错过了,只能辗转倒车到银川南门汽车站坐到西吉县城的车,这样浪费太浪费时间,也许你们不知道,西吉县城没有直达我们村的班车,只有到庙山的班车,从庙山走到我王咀,至少要走两个小时的路)。

看着沿途的新农村,再想想我的老家,什么时候才能像这样一样……。

11:30,终于到了西吉县,远远的望着西吉二中,那么近,却又那么远,那就是曾经上了三年的高中吗?如今怎么成了一小?什么时候成了一小?那我原来的二中呢?搬到哪去了?那些年给我代过课的老师还在吗?心里满满的都是疑问。

在车站附近匆匆忙忙的吃了期待已久的西吉麻辣烫,阿姨端上烫好菜,再端上一碗芝麻酱,配点辣油泼辣子,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啦。吃着还是以前的那个味,就连清汤都是那么香,比自己在任何地方吃过的都香。

吃饭午饭,终于坐上了回庙山的班车了,车还是那辆车,只是比以前破旧了许多。咣咣铛铛17:10到了庙山,我们该下车了,却还没到家,正愁着怎么回家,碰上村里的三轮车,终于可以坐着三轮车回家了,终于不用走路了。在这样的寒冬腊月,能碰见三轮车已是万幸。

一路颠簸终于于19:20到了老家,夜幕降临了,村里显得格外安静,但可以看出,我的老家依然是土墙,土院子,到处都是土窑,只是没有住人的土窑都塌了。也许是移民搬迁导致村里本来就没有几户人家吧!碰见村里的李家妈,寒暄了两句就匆忙回家了。

到家了,看着炕头,再也没有爷爷的身影,再也听不到爷爷说:“回来了么,我的女娃”?是啊!再也听不到了,看着爷爷的遗像,心里说不出话来。因为晕车,一点也不想尝五爸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肉菜了,喝了点白开水就早早睡了,睡在热炕上,放松极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看着玻璃上窗花都是那么亲切。记得小时候听大人说玻璃上的窗花像什么,来年就能丰收什么?我仔细端详着,狠不得亲吻一下这窗花。心想,这是像麦穗吗?希望如此吧!

吃过早饭,便从上庄走到下庄(我们一直都叫庄里),从下庄走到上庄,溜达了一圈,却稀稀拉拉没碰见几个人,以前那么热闹,如今却无事人非。

傍晚跟随着叔父们到爷爷的坟前送纸烧香,祈求远在天堂的爷爷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随着大人们走亲戚。随时拍些照片,以便想念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

很快到了回城的时候,看着渐行渐远的庄子,心里五味杂陈,想要快点离开,却又害怕离开。虽然这个村庄一年比一年破旧,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可毕竟是我长大的地方,这里有太多太多的回忆,我就是农村娃,生生世世都是农村娃。城里是农村人奋斗的地方,,农村是城里人最牵挂的地方。

如此一别,不知再一次回老家又是什么时候?愿家乡一切安好。

作者|王变宁。

公众号|甘宁界。

过年与老家美文故事

我的老家在七里河畔,有山、有水、有树林,有鸟鸣、有蛙叫、有蝉噪,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但我最爱她的秋天。

秋天的天空,天高云淡。站在巍巍的高岗上,回首仰望蓝天,白云朵朵,心旷神怡。什么事都可以忘却,都可以抛却,只有心中这一片广阔、洁净的领空。微风掠过,远方的邢台市尽收眼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仿佛是小孩手中玩的一堆积木;一声汽笛,一条蜿蜒的“飞龙”瞬间向北驰去,那是邢台的高铁。

岗坡上是一排排的柿子树,老干虬枝,挂满了似灯笼的柿子;一簇簇富士苹果,压弯了枝头,露出鲜亮欲滴、红诱惑人的“脸蛋”,真想啃她几口,以解口渴。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不是游山玩水,而是来收秋。老父母已近七十古稀之年,早早的来到北山的坡上掰玉米。我从市里赶来,稍晚一点。二话没说,赶紧钻进玉米地,掰起自家的玉米。

母亲问起我的女儿来没来,我说:“去逸夫上学了,刚开学,挺紧张的,来不了。”父亲淡淡地一笑,说:“上学好。咱老李家的孩子脱离农村了,不再干农活儿了,到市里享福了。这可是咱家的光荣。”

我说:“可不能这么说。农村也有农村的好处。星期日,我带她回来帮忙收花生。”“今年的棒子不算大呀!”我又说。父亲说:“今年雨水少,没浇一次水。全村都是这样,靠天吃饭。水库里有水,都不浇,省钱。”我安慰父亲说:“咱家的棒子还长的不错,比别家的棒子大多了。你收拾的地干干净净的,一棵草都没有。”父亲说:“多亏了你媳妇推荐的那几袋化肥,货真价实,才有咱家好收成。”一家人,二亩地,说说笑笑,不一会儿,玉米掰完了。只是手上满是黑乎乎的米米虫,脏兮兮的;额头上的汗珠,滴滴答答的;口渴的很。

这时,母亲拿来一个苹果,说:“儿子,吃吧。”我说:“拿了几个苹果?”她说:“好几个呢,都有,你先吃吧。”苹果不大,但水还挺多。吃完,我把棒子装上车。父亲开三马车拉回了家。

老家前院有一棵冬枣树,枣还青青的.,一束翠绿。后院里是一棵赞皇枣树,一簇簇红红的“火焰”,一颗颗珍珠玛瑙,压弯了高高的枣枝。与院子里的一棵山楂树争奇斗艳。垂涎三尺,望而迷人。

父亲早已爬上房,拿起扒钩摘那红彤彤的枣子。说:“给孙女多摘点,让孩子吃,聪明、漂亮。”摘完枣子摘山楂,说:“孩子吃了,开胃。”摘完山楂摘葡萄,那是八月十五剩下的几串红得发紫的葡萄,说:“让孩子吃吧,不然,今年再也吃不到咱家的葡萄了。”我看着老人小心翼翼、慢慢腾腾的动作,脸上欣慰的笑容;听着老人嘴里一次一次甜甜地说着“孙女”名字;我眼睛瞬间湿润了。

这一天,我很累。但收获了许多,比如玉米、枣子,还有浓浓的亲情。

春节回老家的心情散文故事

昨天还是下雨天,今天一大早起来就发现有一方光束斜射进屋,好天气!过年就应是个好天气,人就有好心情。

在这里,感觉舒适、惬意,耳边萦绕的尽是乡音乡情。在乡下人质朴的心灵里,大多是没有高雅的,一天生活只需一天的柴米油盐就足够了。如果有空闲的话,估计都在串门入户拉家常了。操劳了一生大半辈子的爷爷奶奶们仍在为儿辈孙辈们操劳,哪一天将会停止?过年伊始,这一天到来了,他们卸下围裙,交给儿子儿媳代劳,自己带着孙子堆在一起晒晒太阳进而夸夸其谈了。

我是农民的女儿,我为此自豪,将来我也会告知我的儿子,出身农家是你妈妈一辈子的骄傲,不可以世俗的眼光看待我等父辈的艰辛乃至窘迫。

小孩子不愿长大,可宝贝们还是不知不觉地长大,身高出卖了孩子们单纯的心灵。小姑、叔叔的孩子都高了不少,只有我自己感觉不曾长大。喔,我还在寻觅我的另一半。

坐在红红的灶火旁,在灰飞烟灭中静默沉思,心情甚好。八九块砖头,依墙而放,排成一个小小四方,围着灶火,望着吐着红信的火苗,深情脉脉,从厨房的上的横梁上垂直一架漆壶勾,这勾子正好悬于四方之中,可以上下升降。倘若勾住水壶或者铁锅便可以烧水做饭了。默默地看着这一杰作,感叹我等父辈的智慧岂止一朝一暮啊?农村生活的多姿多彩博大精深又岂止这一件呢?坐在灶火旁,我望着欢快的火焰,在灰飞烟灭中冥思苦想。

家乡的小锅土灶喂养了我,我熟悉这里的一点一滴,如同我钟爱的日记本,我也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老少爷们、孩童妇嬬。如今生活在城市里,家乡那种生活方式,现在看来是一种奢望。我想,在外耳顺之年,我定是要回去,且让我的古稀之年回归那份恬静。

初一在家拜高堂,初二再拜岳父母,初三再去叔伯家。

亲戚好友聚一桌,天南海北,家常琐事,梦想祝福,好生热闹。更多的时候,四人一桌,码起长城,在一圈一圈的牌事中的交际,悠闲自在。自然输赢还是蛮在意的,然而那种生活的姿态,勾起我的心,一阵一阵,多么羡慕啊!

每年过年,给仙逝的亲人扫坟上香,缅怀追思,那是不能忽略的。外公离去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那年小弟才出生九个月。外公呆我异常亲切,总记得小时候开我玩笑,和我嬉戏,那个不知天高低厚小家伙现在已经长大,喔,时光啊,你的脚步真的太快!

三天的乡下生活就要结束,又到了离开的时间,我又怎能平静哟。

红红的灶火,你尽情地跳舞吧,莫要忘记了我,等我回来为你加柴!

敬爱的外公,你好好安息吧,保佑你的孙儿,等我回来为你打扫!

春节回老家的心情散文故事

今天,我们终于回老家过鼠年了!

阳光明媚,云淡风轻,高速路夹在山两边,沿途一路风景秀丽,崇山峻岭迤逦多姿,树木挺拔耸立在山边,有的像撑开的绿伞,有的像高耸的宝塔,还有的像威武的士兵,远远望去,我就像走进了奇妙的世界,一路高歌向前。

时间倏忽而过,正午在禅城出发,日落才至我们回到久违的老家——古称龚州。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三岁之前是婆婆公公把我带大,这里有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每次回来,我就像放飞的小鸟,楼上楼下串来串去,接着就跑到门口向许久不见的邻居老爷爷老奶奶问好,他们看到我也是面慈和蔼问我好多东西,一下子我还真有点应接不暇,幸好有漫长的寒假,我也不急不慢地回答他们。问候了爷爷奶奶,剩下的时间当然是寻找我的玩伴,一年不见,他们长高了,越来越挺拔,面相长开了,有点不像上次见面的样子,时间过得真快,不过却带不走我们之间的友情,才一会儿时间我们又一起嘻嘻哈哈在街道上跑来跑去。家门口的两块花岗岩石头墩子仍然像门神一样,伫立在门口边角,一动不动,一年四季,不怕风吹雨打,死心塌地地守护着婆婆的家。四楼妈妈房间玻璃柜的玩具琳琅满目,我直接坐在地板上,幼时的记忆不请自来,玩具被我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根据以前妈妈教我的方法叠和组装,才一会儿的功夫,房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造型,有的像城堡,有的像小人国,有的像公主屋,妈妈的玩具柜就是一座儿童珍贵的宝藏。

第一天回到老家的假期,我看到许许多多熟悉的东西,熟悉的房子,熟悉的人群,熟悉的玩伴,熟悉的玩具,我开始爱上了这愉快又漫长的春节寒假。

期待接下来的时间既可以轻松地完成作业,又可以继续快乐地玩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过年与老家美文故事

夜空笼罩下的小院极其安详,以前在此穿梭过的生命已成为过往。月光将温柔洒满了静谧的院子,听到的只是虫儿与草儿的对话。

奶奶的屋子坐北朝南,农村称之为“堂屋”。屋子里的那面大炕现已被床代替,我在这屋子里所有的记忆都与大炕相连的。寒暑假我都在那里度过,尤其是过年时节,每到晚上,我们几个孩子总会围在炕火周围,等待着奶奶从上了锁的箱子里拿出一个或是两个的苹果或梨子,用小刀给我们切出几份。那时候放在嘴里的苹果与梨子远远比此刻美味了许多。夏天酷暑的中午,为了不让毒辣的太阳伤及到,这面大炕便成了我们孩子玩耍的天地,我们尽情的在这炕上疯着闹着。偶尔乖了,便趴在窗台上写会儿作业。发呆了,还会把奶奶的窗户纸给戳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节回老家的心情散文故事

编者按:春节时刻,大家都赶在回家的路上,下面我们来看看《回老家》这个故事吧!

记得每年快要到春节时候,总要回老家看看,看看那个曾经养育我长大的小村庄,今年也不例外。

凌晨五点,天还没亮就起床,去赶回老家的中巴车,也是唯一辆从华西村到到西吉县城的中巴车了(如果错过了,只能辗转倒车到银川南门汽车站坐到西吉县城的车,这样浪费太浪费时间,也许你们不知道,西吉县城没有直达我们村的班车,只有到庙山的班车,从庙山走到我王咀,至少要走两个小时的路)。

看着沿途的新农村,再想想我的老家,什么时候才能像这样一样……。

11:30,终于到了西吉县,远远的望着西吉二中,那么近,却又那么远,那就是曾经上了三年的高中吗?如今怎么成了一小?什么时候成了一小?那我原来的二中呢?搬到哪去了?那些年给我代过课的老师还在吗?心里满满的都是疑问。

在车站附近匆匆忙忙的吃了期待已久的西吉麻辣烫,阿姨端上烫好菜,再端上一碗芝麻酱,配点辣油泼辣子,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啦。吃着还是以前的那个味,就连清汤都是那么香,比自己在任何地方吃过的都香。

吃饭午饭,终于坐上了回庙山的班车了,车还是那辆车,只是比以前破旧了许多。咣咣铛铛17:10到了庙山,我们该下车了,却还没到家,正愁着怎么回家,碰上村里的三轮车,终于可以坐着三轮车回家了,终于不用走路了。在这样的寒冬腊月,能碰见三轮车已是万幸。

一路颠簸终于于19:20到了老家,夜幕降临了,村里显得格外安静,但可以看出,我的老家依然是土墙,土院子,到处都是土窑,只是没有住人的土窑都塌了。也许是移民搬迁导致村里本来就没有几户人家吧!碰见村里的李家妈,寒暄了两句就匆忙回家了。

到家了,看着炕头,再也没有爷爷的身影,再也听不到爷爷说:“回来了么,我的女娃”?是啊!再也听不到了,看着爷爷的遗像,心里说不出话来。因为晕车,一点也不想尝五爸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肉菜了,喝了点白开水就早早睡了,睡在热炕上,放松极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看着玻璃上窗花都是那么亲切。记得小时候听大人说玻璃上的窗花像什么,来年就能丰收什么?我仔细端详着,狠不得亲吻一下这窗花。心想,这是像麦穗吗?希望如此吧!

吃过早饭,便从上庄走到下庄(我们一直都叫庄里),从下庄走到上庄,溜达了一圈,却稀稀拉拉没碰见几个人,以前那么热闹,如今却无事人非。

傍晚跟随着叔父们到爷爷的坟前送纸烧香,祈求远在天堂的爷爷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随着大人们走亲戚。随时拍些照片,以便想念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

很快到了回城的时候,看着渐行渐远的庄子,心里五味杂陈,想要快点离开,却又害怕离开。虽然这个村庄一年比一年破旧,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可毕竟是我长大的地方,这里有太多太多的回忆,我就是农村娃,生生世世都是农村娃。城里是农村人奋斗的地方,,农村是城里人最牵挂的地方。

如此一别,不知再一次回老家又是什么时候?愿家乡一切安好。

作者|王变宁。

公众号|甘宁界。

温馨的老家故事作文

老家,是我最怀念的地方,小时后的回忆,在我心中一直保存的好好的,直到如今,关于老家得种种,仍深映在我心。

还记得,旧家对面有一家杂货店,我经常去那儿买气水塘和泡泡糖,每次经过那儿,杂货店爷爷的鹦鹉便叫啊叫的,好像在说:“生意上门了!”爷爷待人和善,经常弹吉他给大家听,大家都会听的很陶醉。每次买完糖果,我都会塞一颗在嘴里,在跟邻居旺旺一起骑自行车,嘴里填,心里也甜。

我家客厅哩,有一张红红的大沙发,我经常在上头跳啊跳得,有些还被我跳到裂开了,海绵都跑出来了。走进卧室木头地板发出“嘎嘎”的声音,每当走进我的'房间,反而有种亲切感,老家的厨房虽然不大,但我依然很喜欢,厨房里的灶,虽然又脏又不耐用,但他能见证妈妈煮饭时的辛劳;厨房的桌上,我一个小木盒,里面放妈妈年轻时学的食谱,就算都已经褪色、泛黄,妈妈还是舍不得丢。

旧家的窗口,放眼望去,是孩子嬉戏和一颗颗健朗的大树,从新家的窗口,放眼望去,是一栋栋的大楼、水泄不通的车子,以前走路上学的时光,可以踢石头,现在只是开车上学,下雨、阳光、芬多精,我只能在车上,隔着一到车窗,看外面的世界。

我时常想起旧家对面的杂货店和邻居旺旺,也时常想起家里与弟弟追逐打闹的情景,虽然如今旧家是空荡荡的,但旧家永远留在我心深处,与旧家的种种回忆,我会保存的完好如初,并在我心中不停播放,老家再我心中,是温馨的代名词。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