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通用8篇)

时间:2023-09-25 22:22:43 作者:GZ才子 2023年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通用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篇一

作为年轻教师中的一员,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自己掌握课堂节奏的能力自我感觉较之前有所提升。能够用一些数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提问与引导,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本堂课作为本学期乘法部分第二课时内容,应在之前的内容上有所延伸和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应用所学知识。对于习题部分的处理应该提倡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并且完成题目,在共性问题上对于学生进行指导,抓住易错点,调高课堂效率。

另外,在课堂上应该更加注重语言的锤炼,做到语言少而精,对于学生习惯养成部分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时的细节,对于视觉盲区内的学生更应给予关注,在课堂上通过改变语速、动作等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精神饱满的投入课堂。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篇二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两位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上课一开始,通过口算练习,唤起学生对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回忆,有意识地把旧知识引入新知的学习中。

2.注重启发,探究算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获得清晰的思路。先让学生估算32×30,再用口算或笔算的方式计算32×30的积。在笔算的过程中,学生用的是普通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而教师借机向学生介绍简便的`竖式计算方法,并通过“试一试”巩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前半节课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教学略显仓促。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篇三

本节课开头,我设计铺设了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题,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为新课做好铺垫,达到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需求的目的。接着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列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小组交流,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乘法经验,探究简便的笔算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计算过程、算理的重点讲评。

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容易,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在做两个乘数末尾都是0的'乘法算式时,容易漏写0;二是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因数末尾的0对错位;三是个别学生在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后,会与之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没有0的乘法混淆,造成竖式对错位以致计算结果也出错。

针对以上问题的改进方法:一是通过计算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最后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二是通过笔算及口算的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发现算法间的联系,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三是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有0和没0的笔算进行区分,并加强巩固练习。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篇四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是一节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在刚学完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是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因此本节课只要抓住新知与旧知的结合点,抓住几十几个十乘几的积是几百几十后在几百几十的末尾添零这个重点,学生即可较好的掌握。

我分三个环节实施了我的教学: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引入课题。先2×2和20×2等的题组练习,以及0×5的计算,以唤起学生对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回忆,到达能使旧知迁移到新知。

第二部分尝试练习,提炼建模。是让学生进行32×30的尝试口算,并说明采取这种口算方法的理由,及本课的一个重点,然后由学生进行尝试笔算。在笔算过程中,学生用的是普通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教师提示如果按照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那么竖式先算什么?板书格式,用虚线表示你思考的过程,再追,如何在竖式的积中表示。在进行试一试的练习,?最后提炼出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是分层练习,加以巩固。练习中增加了乘数中间有零和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比较。我设计预案时遵循这样的两个原则:让学生通过我的引导和追问进行自主的探索,让学生在离真知不远的地方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地拨开云雾,获得清晰的思路。鼓励口算方法的提炼就是为学习简便的笔算方法而设计的,笔算的简便方法也是通过学生的尝试获得的。在练习中,我让学生上黑板完成后,有学生进行批改,对于批改的是否正确再有学生指出,把判断正误、发现错误及如何修改全权交给了学生。第二个原则,就是体现在完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突破难点。本课的难点就是如何不让学生忘记积的末尾添零。

整堂课中我没有再三强调在积的末尾添零,而是根据每题前半部分算到的积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表示来突破这个难点的。在学生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始终牢记这一点,积末尾的0就不容易忘了。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篇五

优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改进措施: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继续引导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先用一个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就相当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然后再用第一个因数乘十位上的数字,还是相当于两位数乘一位数,只是积的位置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最后,经过多次练习,现在全班学生已经基本上能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相信,熟能生巧,再过一段时间,越来越熟的!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篇六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的笔算学生已学过,对于笔算方法学生已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明白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时积出现的两种情况,一是十位是0,二是个位相乘满几十,十位就是几。末尾有零的两种算法,一种是一般算法,一种是简便算法。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紧紧围绕重点进行以下教学。

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出竖式158×3=,让学生说计算过程。个位8×3=24,在个位写4,向十位进2,十位5×3=15,15加进位2等于17,在十位写7,向百位进一,百位1×3=3再加进位1等于4,在百位写4.我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是为学生本节课计算方法的迁移做好铺垫。

在学习新知识时,我就开门见山,直接出示主题图,并介绍说:“这是一幅工人叔叔在车间加工带鱼的场景。图中有什么信息?(平均每小时加工102千克,平均每个车间加工820千克。)请一位学生读一读。接着让学生齐读第一个红点问题。(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我这样快速引导学生从主题中找出问题,列出算式,是为了节约时间完成计算方法的学习。

102×4你会笔算吗?“会”学生信心满满。“在本上算一算吧!”一人上台板演。学生顺利的完成了计算过程,请你把自己的计算过程说给大家听。(个位2×4=8在个位写8,十位0×4=4,在十位写0.百位1×4=4.在百位写4.)你真棒,老师还没教呢,你怎么就会说呢?“老师,和前面学习的方法一样。”就这样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为什么十位数是0呢?”“0乘任何数都得0,十位0×4=0.所以在十位写0.”理解表达的'都很到位。那么请笔算805×3=?学生在练习本上快速写了起来,结果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

805805

×3×3

――――――――

24052415

针对这两种情况,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后一种结果正确。一生有理有据地说:“个位5×3=15,个位写5,要向十位进1,十位0×3=0还要加进位1,十位应该是1而不是0.”“真是一个触类旁通,会举一反三的孩子。”最后得出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分两种情况:(1)个位相乘不满十的,十位不管0乘几都在十位写0.(2)个位相乘满几十,就在十位进几,就写几。

820

×2

-----------------

1640

820

×2

-----------------

1640

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了这种方法的简便之处,大家都为自己学会简便方法而高兴。

小结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笔算,应注意什么?这样就提醒了学生做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就会少犯错误。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篇七

今天是一节练习课,如何让练习课上得扎实、有趣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正在为此事而发愁时,教研员夹着听课笔记出现在我们办公室,问我接下来是否有课,我笑着摇摇头,然后捧起批改好的家庭作业迅速溜进教室准备上课,他紧跟着走进我的教室。晕,我中奖了,被听课!

我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先是3分钟的口算练习,然后正式上课。

在这个过程中,我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校对、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在这个过程中,我选择了几个重点问题来交流,也是在昨天作业中发现的问题,积末尾的0与乘数中的0的关系,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摆法,计算过程中的注意点等,学生们交流的都很踊跃。

先自主读题、提问:题目中给了我们哪些信息,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用到什么信息,提醒要会在众多信息中选择合适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然后独立完成并交流。

在提其他问题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提问并选择同伴来解决,学生们兴趣盎然,都指望着自己的“黄金搭档”能顺利过关。

主要引导学生根据积末尾0的个数确定两个乘数,让学生说出填的方法,再放宽条件,如果没有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条件的限制,你还能想到其他填法吗?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们的思维闸门迅速打开,想出了很多种不同的填法,看来我们给学生的路越宽,学生的创意才会无限,牵着他的鼻子就会限制他的思维。

课后教研员说:“今天这节课学生学得很扎实,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来说都不错,但是如果能将课本中的练习进行整合,不这样逐条完成,可能会更好。”

我知道我还需在练习的新意上下功夫,今天对自己说的话是:练习扎实很重要,但趣味横生才是锦上添花。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篇八

本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口算以前学过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再选择一题让学生用竖式来计算,怎么写?让学生初步了解0先不要对齐。再创设了学生熟悉的例题情境,放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把学生书写的不同竖式用小黑板出示,让学生交流对否,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阶梯式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把握的较好,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竖式不会写。

如:500×36= 竖式写成

5 0 0

× 3 6

又如:第5页的第4题:竖式计算时,注意到了0不乘,但计算0前面的数时积的定位错了。

以上的问题,有待于我再辅导。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