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企业卫生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通用17篇)

时间:2023-10-31 06:01:22 作者:ZS文王 实用企业卫生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通用17篇)

写心得体会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阅读一些范文,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

企业财务分析中固定资产质量分析方法论文

企业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物流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以反映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改进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企业财务分析既是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财务比率分析法,财务比率是指将财务报表中的某一个数据与其他的数据相比而得出的比值。财务比率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即纵向对比;二是不同企业间的横向对比。无论哪种对比形式,由于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可能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或者由于不同企业在处理相同的会计事项时,可能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而对不同口径下的财务比率进行对比的'结论不一定能准确反映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当财务报表承载的信息不完美时,根据这些财务数据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就有着无法避免的缺陷。再者,企业财务分析大多数是事后分析,依据的是财务报表反映的情况,而报表反映的情况均是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间隔长。因此,用过去的数据信息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会与实际发生差异,从而使企业财务分析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煤炭企业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意义及方法论文

电力网是由若干个电气设备组合构成的,这就产生了电气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问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电气设备相互接触处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由气体薄膜、氧化物、硫化物或触头材料与周围介质反应后的生成物等构成的薄膜状物质,这些物质本身亦属于导体,但其导电性能较差。如果不有效地去除这些物质的影响,势必在设备连接处存在接触电阻,如果此接触电阻超出一定的数值,就会严重降低设备的载流能力,同时还会在电气设备连接处产生不允许的热效应,直至产生障碍及事故。有效地降低电力设备连接处的接触电阻,使之在可控、在控状态下运行,是电力生产部门的常设性工作之一。现将电气设备接触电阻的`存在机制及降低接触电阻的方法简介如下,请同行斧正。

2、电气设备接触电阻的存在机制。

由于运行条件的限制,电气设备经常暴露于空气中,氧化及大气污染所产生的电化效应是使设备接触电阻增大的关键因素。电气设备的连接一般采用铜、铝等金属材料,其氧化物比它本身的电阻大几百倍,实验表明,在40*40mm的纯铝接触面上,如果存在50埃厚的氧化铝薄膜,在保持足够大的接触压力,其薄膜已处于临界变形状态,其接触电阻达到数千个微欧级;在绝缘油中运行的电气设备触头,受绝缘油老化及其他形式的影响,在触头表面会出现由物理、化学等诸多因素产生的污染薄膜,这种薄膜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使别的接触点丧失载流能力,接触电阻开始缓慢地增加,一旦接触点减少到某一临界值,其温升就会超过设备的允许值,进一步引起接触面的氧化,从而使接触电阻急剧上升,造成恶性循环;受大气污染的影响,我国不同程度地受到酸雨的危害,研究及资料显示,酸雨与铜接触后,会生成氧化铜、氧化亚铜、硫化铜、硫化亚铜、硫酸铜等化学物质,它不但使接触处的接触电阻增大,同时还会进一步腐蚀接触面,产生连锁反应。现分别对接触面通过长期工作的负荷电流及短路电流时,接触电阻对接触面的影响情况简介如下:。

2.1通过长期工作负荷电流的情况。

由于存在媒质的散热因素,在一面散热一面吸热的情况下,其温度上升曲线如图1所示:起初因温差小,散热少,从而造成温度上升较快;随着温差的进一步增大,散热增多,吸热相对减少,因而温度上升较缓,当温差增大到单位时间内的发热等于单位时间的散热,达到热平衡状态时,温度达到一稳定值qf。经验及资料显示,接触点的温升可以近似用下式估算:。

2.2通过短路电流时的情况。

由于短路电流的时间很短(其时间为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加上断路器动作时间,一般为0.7秒左右),导体所发热量来不及向周围介质散发,其热量全部集中于接触点上,造成接触点的温度呈几何级数急剧上升,如图2所示,如果此值大于设备接触处材料的短时发热温度,接触点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坏过程。以铝――铝对接为例,当设备连接处产生200℃以上的高温时,将发生溶焊等事故。

3、解决措施。

3.1防止氧化膜的产生,采用在铜触头镀银或锡等抗氧化性较强的金属,以降低接触电阻。铝导线的连接,优先采用爆炸压接等先进手段,杜绝氧化层的再产生。

3.2及时清除接触处的氧化层,避免氧化层的再产生。由于铝在常温下的氧化时间极短,所以在进行铝制导线的连接时,在清除其氧化层后,迅速在表面涂抹中性凡士林,以隔绝氧气,防止氧化层的再产生。

3.3在选择开关类等设备时,尽量采用使动静触头的接触面产生相对运动的设备,以便于在触头运动时,产生剪切或滑动运行,使氧化膜破裂。

3.4采用足够大的接触压力,使氧化膜处于临界变形状态,在氧化膜上产生裂缝和隧道效应,但必须适度,否则容易产生永久变形。

3.5尽量创造条件,使酸雨等物质不能直接接触接触面,如采用在设备接触表面覆盖热缩材料,涂抹中性凡士林等憎水性能较强的物质,使之不能直接接触,从而避免酸雨的侵蚀。

3.6采用物理监控手段,及时对接触处的温升作出判断。如采用热标志元件、示温涂料等,来判断接触处的温升情况。但存在着譬如不了解与周围温度的差别,不能与所通电流相比较,长期使用会变色脱落,不易发现初期小的过热,较小的温差,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等缺点,为弥补热标志元件的不足,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带电测温、远红外成像测温等在线监控手段,以及时发现设备接触处温升的微小变化。

4、结束语。

及时了解电气设备接触处的接触电阻,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在可控、在控、可允许范围内运行,是确保电气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电气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常设工作。

浅析电力企业文秘工作的特征及工作方法论文

企业文秘工作是辅助领导办文办事的综合性工作,处于协调各业务部门、连接高层和基层的枢纽地位。其工作范围主要包括文书处理、公文拟写、会务工作、调查研究、信息收集整理、督办反馈、信访接待、机要保密以及领导临时直接交办的各项工作等。

1.1从属性。

这是文秘工作最根本的特征,即文秘工作是围绕企业领导的活动展开的。领导工作所到之处,文秘工作就要随之延伸,如领导需要召开会议,文秘就要负责会议各项事务;领导需要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文秘要提供国家政策、市场行情、等价值信息。

1.2被动性。

电力企业文秘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都是以领导工作需求为导向的,故受领导活动支配和制约较为明显。同时,需要其处理的日常事务,还有相当部分是突发事件,文秘要予以妥善应对,故被动性较强。

1.3创新性。

面对日益复杂的事务活动,秘书要向领导提供新情况、新信息,尤其要注重开展信息调研工作。不仅要掌握面上的情况,而且要根据调研收集的信息加以筛选、分析,及时更新知识,拓宽工作思路,在他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才能真正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1.4综合性。

企业文秘工作涉及面广,担负着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桥梁作用,同时还要参与企业决策、市场调研、文化建设等相关事务,足见其综合性特征。

电力企业文秘要想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应付自如,将各项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必然离不开特定的工作方法。在此,重点探讨当下电力企业文秘工作的要求和方法。

2.1树立三种意识。

(1)服务意识。一要增强大局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善于从政策的角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当好参谋。二要增强超前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超前一步,注重换位思考,提高敏感性,增强主动性,经常深入基层,及早做好调查研究,提出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三要增强服务意识,办公室作为综合协调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对领导交办的事情、部门协同的事项要积极主动办好,既要服务好机关,又要服务好基层,既要热情周到,又要大度细致。

(2)学习意识。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文秘除应学习传统的办公知识外,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依法治企知识。现代企业的发展对文秘的法律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立行使经营自主权。这就要求文秘应主动学习《公司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与依法治企相关的法律知识。凭借法律知识储备,提出合理建议,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二是经营管理知识。通晓本企业各项基本制度,学习和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流程、技术工艺、经营服务等知识。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知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建设,突显电力企业的人文品质和社会责任。文秘要熟知企业核心价值观、规章制度等信息,才能在对外交往中通过准确表达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推动企业在竞争共赢中实现良性发展。

(3)创新意识。电力企业的文秘工作已经扩展到信息、决策、咨询、助理、提供现代尖端技术服务等领域。工作中需要研究、控索的问题层出不穷,必然要求思维上的创新,以适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文秘要立足岗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保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努力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摒弃那些过时的“旧框框”,尝试创造性的进步。

2.2提高两种素质。

(1)心理素质。电力企业管理不仅要求文秘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快速敏捷的处事能力、对领导者意图的领会理解能力,还要求文秘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千头万绪的`事务,要具备足够的耐心与毅力;面对领导的批评,要言语得当,理性对待;面对内外矛盾和突发状况,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面对他人的误解和质疑,要宽容大度,不拘小节。

(2)道德素质。文秘人员代表着企业的核心文化,是电力企业形象的综合体现。基于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礼仪,文秘人员还应进一步提高道德素质,确切的说是职业道德素养。包括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既不高人一等,也不超越权限,一切均从企业大局出发,做到实事求是。

2.3强化五种能力。

(1)文字表达能力。

电力企业的文秘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这不仅是传统文秘岗位对文秘工作者的要求,更是电力企业多而庞杂的服务内容对文秘工作者的迫切需要。文秘工作者要勤学多练,确保领导讲话、工作汇报、工作计划等材料言简意赅、便于理解。针对法律条文、通讯报道、公务信函等领导工作可能涉及的内容均应有所涉猎。同时文秘人员还应掌握听写、速记、扩写、缩写、默写等基本技能,应对快节奏工作需要。

(2)技术操作能力。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企业办公逐步走向信息化和自动化,这就要求企业文秘具备技术操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时间。如操作复印机、传真机、录音机、计算机等传统办公设备能力。除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的能力,还应具有应用网络通讯设备、电子商务的能力。

(3)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是电力企业文秘的基本事务,只有通过收集、汇总、处理、再造信息,方能保证信息更多、更准、更新、更有价值,进而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有力的依据。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收集企业内部信息,主要包括内部管理方法创新、新技术的研发、员工建议和意见等。文秘对此类信息加工处理后及时反馈给领导,用于快速解决内部问题,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收集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宏观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文秘对这类信息加以合理预测和分析后,为领导提供有力的决策信息。

(4)沟通协调能力。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新方法论文

目前,我国虽在《档案法》和《企业档案管理办法》中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工作指示,但大多数企业并未认识到档案是企业发展的历史文化财富,加之企业本身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致使档案管理的各项措施无法顺利执行,这不仅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更让档案管理工作陷于一片混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1.2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相对薄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基础业务工作较为薄弱,一部分企业虽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却没有构建相应的监督体系去督促落实。从而导致档案的整理既不规范也不符合组卷的要求,甚至还有个别企业未经法律允许便擅自销毁本应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

1.3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手档案管理工作前,都尚未经过专业培训。企业的档案管理是一项极为严谨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养均有着较高要求。然而,当前大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从而无法胜任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还有一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解不全面,从而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4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不够完善。

大部分企业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错误地认为只要做好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便算完成了档案管理任务,从而忽略了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档案作为企业发展的文化财富,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大开发力度,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档案资源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煤炭企业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意义及方法论文

[摘要]随着国内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国家有关教育教学的投入越来越多,国内中专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中专院校的学生缺乏创新性,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对人才的要求。有关数学教育现状以及教育方法的研究对中学数学教育的改进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专数学;教育意义;教育方法。

一、中专数学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中专人才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专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型专业的管理操作人才。中专学校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把握好时机,适应中专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规律以及趋势,在中专数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内容的编排,从而更好地实现中专数学教学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中专人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提升,应该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相应的重视。数学的学习与语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更加强调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实现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则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为了实现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应该适当提高中专数学教学内容的难度,通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中专数学教育概况分析。

(一)学生素质较低。

中专学生一般都是学习水平较低、学习素质较差的学生,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推进,学习素质较高的学生大都选择进入高中学习,从而在以后进入大学更加深入地学习深造。而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只能选择进入中专院校学习,由于自身学习能力较差,中专学生大都对数学学习有明显的抵触,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中专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态度有一定的欠缺,由此也导致了中专学生对中专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中专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大都采用的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一味地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由此导致数学教学课堂效果不理想,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

(三)中专数学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数学是个工具学科,对学生日后其他专业学科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让数学知识能够在日后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应该对数学学科以及专业课教学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然而在中专教育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给学生日后的专业课教学以及学习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其他专业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没有起到相应的指导性作用。

三、中专数学教育的方法探究。

(一)加强学生数学学习潜力的挖掘。

在中专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实现学生学习潜力的深入挖掘。教师应该给学生数学学习潜力的挖掘提供相应的时间以及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学生在数学知识理解能力方面的欠缺,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以及知识理解的机会,教师还应该将数学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外结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二)数学教育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及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深入的讲解,同时还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由此可以充分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能力。通过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学习个性的展现以及表达。

(三)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育教学模式。

中专学生作为一个学习群体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中专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推广分层教育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中教学、学习、发展同步,力求各层次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应用型工具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众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数学语言具有言简意赅、精确简练的特点,通过中专数学教育教学的推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有效地实现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对中专数学教育的意义与方法的分析,希望对中专数学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明礼.创造快乐数学课堂教学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7).

[2]刘钊.浅议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j].数学教育论坛,(11):112.

[3]张春莉,王小明.数学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

石油企业安全评价方法论文

因为,安全文化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更能够使企业更好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履行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因此,石油企业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经研究表明,国家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不但肩负着经济责任,更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要发展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要构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就必须要了解它的功能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是:

1)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让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安全的含义、安全的责任、该具有的.道德,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

2)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是对企业一切方面的管理,它肩负着对安全知识与法规的宣传,这就要求企业的一切人员都要协调一致运作。

3)使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状态。

4)振兴并保护石油企业。社会越发展,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就越重要,这就靠大家团结,要大家自觉地提高安全文化,集团公司要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经营方针,从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hse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石油企业“通信工程”的安全建设。

目前,石油企业“通信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对的“通信工程”也出现了许多缺陷与漏洞。面对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要去解决它。石油企业也是这样的,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要勇敢的接受与解决它。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目前,石油企业纷纷建立起hse管理信息系统,因为它能推进石油企业“通信工程”的建设和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生产的发展。石油企业迫切的需求hse信息系统的实施,希望通过集成和标准化的系统监督和管理石油质量提高管理效益和企业形象。例如:大庆炼化、土哈油田、吉林石化等进行hse信息系统上线实施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果。因此,我们可以看出hse管理信息系统对石油企业“通信工程”的安全建设具有推动作用,石油企业应该建立起hse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石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更能促进石油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当前社会的突出话题。建设石油企业特色安全文化,已经成为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建设有石油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首先要了解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和内涵。石油企业安全文化,是石油企业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由上层决策者倡导,为员工认同的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为安全文化建设对石油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建设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具体做法有:加强环境因素识别,强化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理念,强化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完善安全制度体系,推进安全管理文化建设。

四、结语。

总之,石油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建立,需要不断地在实际应用中总结经验,不断更新,充分利用资源,使“通信工程”的应用发挥最大的效益,为石油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石油企业安全评价方法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市场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更加是日益多样化。面对新时期下企业发展的障碍,开展并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更加是至关重要。本文从新时期下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于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发展创新进行了研究,希望为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创新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并以此促进石油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创新研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关乎企业文化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企业对内以及对外各方面的发展。可以说,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关乎企业整体性发展,因此,必须大力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同时,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要与时代相结合,凸显文化发展的生命力和创新精神,以此提升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企业的发展形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如何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是目前企业所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其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以及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工作创新是企业管理和建设的重要内容。

1.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众所周知,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的单位,将追求企业利润作为首要考虑,石油企业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出企业领导层以及基层工作者的不重视。首先,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运行过程中极其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再次,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层并不重视,相关政策以及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最后,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形式主义泛滥,所开展的效果微乎其微。2.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受到现有条件的'限制。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由于受到企业现有条件的限制,开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首先,企业内部缺少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企业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及文化意识并不高涨。再次,企业管理者自身也缺少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企业安全意识,对于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力较低,没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企业对于该方面工作的资源投入也是十分有限的,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更何况是工作创新和发展更是难以实现的。3.企业体制变革、转型的难度加大。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以及创新需要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来支持,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体制是长时期积累形成的结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难以对其进行变革。同时,由于传统管理体制所领导下的员工意识具有稳定性,因而对于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文化意识的创新也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企业体制的运行受到各方面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一时间也是难以改变的,影响了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创新发展。

1.加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针对性。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重解决企业产品销售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提升企业效益提供支持,加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针对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针对不同的企业群体,如基层员工、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要进行不同类型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以此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员工的需求,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效果;其次,对于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类,以此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和价值。对于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采取专家决策法和集体意见法。再次,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形式和内容要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对于石油销售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要对号入座,针对性的加以解决。最后,企业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要与具体社会热点安全问题相联系,提升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时代性和创新性。2.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的积极性。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作出贡献,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可流动性决定了人能够最为迅速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各项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创新的现实目的,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能否有效而科学的展开事关各项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适应性、可行性。例如,石油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之前,企业管理者需要组织有关人员在企业内部开展员工意见征询,以此提升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民主性特征,充分激发各级人员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升企业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风险素养,为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战略参考,这对于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创新以及发展也是还十分有益的。3.加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队伍建设。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队伍是组织开展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效果,因此,石油企业安全文化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加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队伍建设建设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提升企业高层管理者安全意识,提升防风险意识和能力,争取发挥榜样模范带头作用,促进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发展创新;其次,要提升企业内部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加强安全文化队伍建设,在提升业务水平的同时,提升安全文化工作建设能力;积累丰富的建设经验,从而为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带去新的生机。

三、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企业员工业务水平、激发企业员工参与意识以及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长远建设意义重大。因此,应该从加强企业工作的针对性、突破企业现有条件的限制、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安全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将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深入企业内部,促进新时期下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洋.关于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1:273.

企业管理方法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预算管理。通过有效的预算以及监督管理,企业可以实现对财务的控制和监督,进而起到管理约束的目的。在当前情况下,成本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对预算活动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设计,并且通过有效的设计开展对活动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实现对企业的内部约束和成本控制管理,进而来实现企业对于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当然,成本预算管理还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或者是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分配和管理,进而进行有效的考核和控制。这样一来,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通过预算系统进行预算管理目标的分解,把他们全面的分解到了各基层单位和部门,然后就可以通过建立考核管理部门来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考核。而且我们通过实施成本控制激励机制以及动态分析考核机制等手段,也可以很好的保证成本预算管理在具体活动或者是施工管理中的执行,如此一来也加强对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当前情况下,实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首先的一点就是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内容的安排,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于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下面笔者就将结合企业的相关管理需求,进行成本预算管理内容的分析。

1、综合分析的方法。企业的成本预算是一个系统而又相对复杂的工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进行综合的分析,罗列具体的预算项目,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成本的预算工作。企业在生产以及管理上需要的成本投入,这些都需要综合的进行分析,进而设计出最优化的成本预算方案。

2、在经营方面上实现成本预算管理,这是企业预算管理的中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来说,必然的会面临着一系列的经营活动,所以加强经营预算也就尤为重要。经营预算是与企业预算期损益状况有关的,也就是说他是和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而且也是较为实质性的经济预算管理活动。这一预算管理主要的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以及供应预算和成本费用预算等。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较为重要的预算组成,例如销售预算,因为在这个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他是其他一切预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总之,经营预算可促进收入增长,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管理水平,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

3、投资预算上的预算管理。对于投资预算管理来说,它主要的就对反映企业有关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或者是进行改造和更新等情况下的经济活动预算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企业的资金运作和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确定企业在什么时候进行投资,投资的额度是多少以及相应的收益确认、回收期、筹资和现金流等进行预算确认。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投资预算应当力求和企业的战略以及长期计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成本预算管理。对于财务预算管理来说,也就是指预算期与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有关的各种预算。在这个预算管理的组成中主要的包括了关于现金的预算以及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行来说,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预算能够很好的对企业的运行资金进行规划,进而保证企业整体资产的完整以及有效,通过这一预算管理也能够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同时也可及时的掌握现金流动信息,以保证资金的合理、科学流动,实现资金的平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益,降低债务及资产负债率。

1、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方案。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说,尤其是在成本管理上必须有一套科学的、高效的控制管理方案,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一个好的成本预算方案可以很好的实现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同时也节约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的操作。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做好成本管理中的方案设计和成本控制尤为重要。对此,企业必须在方案设计上加强管理,保证以最优秀的、最可靠的管理方案。从中优化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费用成本低、方便操作管理的最佳预算方案。

2、成本的预算和控制要加强落实,甚至具体落实到责任人。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尤其是在预算方案的实施阶段,只有保证实施的过程中按时按预算进行,企业的管理效率才会提升,这样才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控制效益。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加强实施阶段的管理,按照相关的要求合理组织预算工作,科学安排预算资金。这样一来,也就有助于控制由于人为因素而加大管理费、人工费开支的发生,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组织协调,合理优化各项资源的最佳组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达到节省人力、物耗、降低成本的目标。

3、权责利结合的成本预算管理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进行成本预算控制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加强各个部门的.配合,在成本预算方案确定之后,企业关的业务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各单位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预算管理责任,当然在这同时也是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利。所以加强企业成本预算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及管理,一定要处理好权责利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企业的成本支出,规定出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和范围。只有这样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才会取得真正的效果,对此在成本预算的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

管理企业的方法论文【精选】

摘要:新形势下电力企业逐步走向了开放式,呈现出较为激烈的竞争局面,企业的经营管理也随之发生了一定改变。为了更好地应对电力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企业应当针对现阶段的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对企业改革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切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就此,笔者在本文中基于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发展;改革。

一、引言。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部门,其发展状况对于社会经济能否得到快速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电力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结构调整发生了较大的变动,电力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改善当前企业存在的发展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改革力度仍然需要加深,帮助企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改革成果。

二、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过多次调整与改革,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由电力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准来看,其经营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我国电力企业的经管改革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

1、管理观念存在滞后性。

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起步较早,长时间积累的管理理念已经形成思维定式,多数领导员工不愿改变传统管理观念,使企业的管理方式处于落后状态,无法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加之受到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其经营管理观念更加无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导致人本管理理念和知识管理理念均无法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明确企业新旧体制的交替,缺乏与时俱进的时效性,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2、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多数电力企业在管理体制的设置上缺乏条理性,尤其是表现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上,企业运营的成本较高,工作责任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力差,导致使企业在实现对其信息的规划以及先进技术的学习等方面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进而不利于企业业务与体制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协调。步入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电力企业本应在内部体制的制约下稳步发展,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整体的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缺乏生机与活力。

3、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采用人才战略是当前电力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方法,而大部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配置缺乏重视,再加上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企业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力度小,使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逐渐下降,员工在乏味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积极性低,对先进技术的学习态度差,从而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发展。4.面临独特的法律风险电力企业本身不仅具备其他一般企业的法律风险,还面临着自己独特的法律风险,这与电力企业生产产品与经营方式有着很大关系。电力企业由于其发展的广泛性与隐蔽性并存、依附性与动态性相生的特征导致其长久地面临外部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纠纷处理不彻底以及劳动用工不规范等风险,使企业长期存在产生巨大经济损失的经济隐患。再加上电力企业转型相对较晚、缺乏自主经营管理的思想和行动,导致电力企业在进行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时缺乏技术指导,公司的运营情况和企业的产权问题都将会对企业的改革探索造成困扰和漏洞。

三、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改革研究。

针对电力企业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对其经营管理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对电力企业的综合发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1、优化企业日常办公,完善管理机制。

电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进行内部制度的优化与完善,特别是对职能部门进行重新规划,不断推进合理、新颖的管理方法,将企业不同部门的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执行科学合理的赏罚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不断简化工作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机制情况,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新方法论文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满足相应条件时,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国际上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核算,在处理时有三种不同的意见:国际会计准则认为研究费用应当计入损益,而开发费用则应资本化;英国会计准则认为,研究与开发费用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资本化;而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会计准则规定全部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全部费用化)。

我国学者对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提出了如下的处理方法:1.全部费用化,即发生的所有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2.全部资本化,即发生的所有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无形资产,以后再予以摊销;3.有条件的资本化,即将无形资产达到技术可行性之后的支出资本化,此前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4.追溯资本化,即在研究与开发的无形资产制造出商业上可行的产品之前,先将其支出全部费用化;待制造出可行的产品之后,再将先前费用化的支出资本化,同时将此后发生的支出全部资本化。

新准则的规定实现了国际准则趋同,企业研发费用的处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基本一致。使用此方法的优点:避免全部费用化和全部资本化的缺陷,遵循了客观性和配比原则。而旧准则采用全部费用化主要是因为研发活动本身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

(一)全部费用化的缺点。

1.不符合收入费用配比原则。

如果无形资产开发成功,经济受益就是以后的多个会计期间,但如果研发支出费用化,那么以后的这些受益期间的费用就很小(只包括注册费等相关费用),而研发期间的受益很小,却需要承担巨大的研发支出,并且这些支出全部列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违背了收入和费用在时间上的配比。

2.不能体现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的核算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而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结果导致在研发过程的当期虚减利润,研发成功后的会计期间又虚增利润,这样就不能反应企业的经营成果,不能体现真实性原则。

3.不符合一致性原则。

企业外购的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等支出全部计入无形资产,自己研究开发的只有在特定条件下资本化,同样的资产因其取得的渠道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不符合会计的一致性原则,使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可比性。

从会计行为来讲,费用化不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因为企业管理者的收入通常是同企业当期利润直接相关的,如果采用费用化,必然会使企业利润直接下降。

(二)全部资本化的缺点。

1.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全部资本化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因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活动风险较大,能否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尽管研发活动与企业未来的收益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收益只是潜在的收益,能否取得具有重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将其发生的费用完全资本化。尤其现在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研发费用的发生越来越频繁,逐渐成为企业的一项经营性支出,如果全部资本化,会延长企业的投资回收周期,增大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如果项目研发失败,会直接影响企业后期的经营成果。

2.会计操作难度较大。

在实务中企业若同时开发多个项目,有的项目成功,有的项目失败,对于成功项目在资本化时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确认其费用并予以资本化,资本化后又怎样摊销,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操作中不易把握。

(三)有条件的资本化的优点。

即符合条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其它则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种符合一定标准加以资本化的方法比较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一种较为公允的做法,可以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但是部分资本化条件下,资产确认的标准带有太多的主观性,从而给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新准则条件下的盈余管理的分析。

(一)确认阶段。

新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研究和开发分别进行了定义,但没有制定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准则将“研究”定义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他们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将“开发”定义为“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之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划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从另一角度来看,由于没有制定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企业管理层对内部研发活动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因而这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二)初始计量阶段。

新准则规定,属于企业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形成无形资产时,其支出至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额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由此看来,无形资产成本的确认过程需要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

首先,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否形成无形资产本身就是主观判断的过程;其次,支出至预定用途前时间段的'确定带有的主观意愿很强。企业管理层可能由于某些利益驱动利用这两点来进行盈余管理。同时,新准则还规定在企业实践中对因故未能研制成功的新产品进行研究开发的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这也间接表明,企业管理层即便在当初判断能否形成无形资产时存在人为的失误,也是不违背会计准则的,甚至可以在后期通过会计更正或者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差错。这显然又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此外,新准则规定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但这五个条件,例如“具有完成该项无形资产使用或出售的意图”,“……当无形资产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等,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作出客观合理的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满足上面五个条件的开发支出是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而不是必须的。显然,企业管理层选择将开发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或无形资产也并不违背会计准则。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管理层对开发支出资本化额的确定具有最终的决定权。企业管理层也可以通过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来实现盈余管理。

(三)后续计量阶段。

开发阶段的支出在资本化后必然形成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又会涉及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包括摊销、减值测试。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首先要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其次,根据无形资产利益的实现方式来选择适当的摊销方法。最后,在进行减值测试后,确定其应摊销金额。

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摊销方法和减值测试没有作出相关的具体要求。关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新准则没有作统一的要求,只是规定企业在取得无形资产时需要分析和判断其使用寿命。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的摊销方式上打破直线摊销法的单一方式,只是要求企业选定的摊销方式能够反映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通过合理确定其使用期限、根据其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适当的摊销方法以及通过减值测试来确定其摊销额,企业管理层可以实现某种特定利益驱动下的盈余管理。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虽然其成本不予摊销,但是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每年年度终了的减值测试来间接盈余管理。例如,当企业会计利润为零时,管理层可能将本应该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不计提任何减值准备以便适当提高会计利润。

当企业需要在以前年度的基础上管理盈余时,管理层可以利用准则中“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企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的消耗方式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的消耗方式与以前估计不同时,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的规定来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层可以借复核之机在需要时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摊销年限及方法进行重新选择。

三、正确运用新准则的建议。

(一)应加强企业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学习。

新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作了实质性的修改,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认识、掌握、运用税法和新准则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应提供会计人员培训的机会,学习新准则,更新原有会计观念,强化核算技能。

(二)企业应明确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正确处理经济业务一方面依赖于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掌握,另一方面依赖会计人员对企业实际经济业务的了解,只有会计人员熟悉产品的生产流程,才能将会计准则中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标准落实到实际中,否则就会导致会计核算和现实不符的情况。而新准则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没有明确的规定,会计人员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1.会计人员应当实地了解企业研发活动。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当研发支出发生时,会计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属于研究阶段的支出还是开发阶段的支出,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更加详细、更加合理的依据;但现阶段经常有会计人员和研发人员沟通不到位,或会计人员因自身的素质无法正确理解研发活动的进展情况,影响了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增强内部人员沟通,提供会计人员与研发人员的沟通机会,了解研究开发活动特点、基本研发过程以及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从而使会计人员能够明确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管理者按照客观要求,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管理,实现管理目标。对企业的研发活动进行项目管理,即对每一开发项目都要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申报批准,确定项目预算,设置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来管理,供会计部门进行会计处理,并且以项目的批准为界限将研发项目分成研究与开发阶段,同时作为研究开发支出的划分点,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以规范新准则研发支出会计处理中的实务操作。

(三)相关部门应该对内部研发的无形资产的确认有更清楚的说明。

关于开发阶段确认为支出的条件中规定,必须提供产品和无形资产本身有市场价值的证明。此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难度,由于产品或无形资产本身的市场前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此类认定更多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性和公允性。也容易丧失不同企业的可比性基础。

另外,还应注意分清应该计入和不应该计入开发费用的范围。虽然企业会计准则作了列举性规定,但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新方法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日益成为经常性的支出,且数额越来越大。综观各国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看出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实际上只有两种:全部费用化和部分费用化。本文提出融合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弥补各自方法的不足,创建资本化与费用化融合的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全部费用化部分费用化研究开发支出主体公积。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中规定:当期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作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研究开发活动结束后不论成功与否,均不确认为无形资产。

英国在标准会计惯例公告第13号中规定:研究费用应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开发费用如满足特定的标准,即表明这些费用很可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应确认为资产,即资本化。

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中的规定和英国类似,也是主张研究费用应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开发费用如符合规定的资产确认标准,就应确认为资产,否则均应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我国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数记账。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又指出: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无形资产入账,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当期费用。

综观各国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看出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实际上只有两种:全部费用化,如美国;部分费用化(也可称有条件的资本化),如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

美国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采用的是全部费用化。其不是表现为不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研究开发支出在研究开发期间往往金额较大,若一概列作费用处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那么研究开发期间的利润相对要低,开发成功后产生经济效益的期间,而与收益相配比的费用为零,有违配比原则;全部费用化会计处理,无视无形资产的价值,不符合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开发项目成功,将使企业以后年度直接受益,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费用理应属于资本性支出,若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则有违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也影响了其利润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因为当期费用容易受研究开发支出的影响而大起大落,从而使利润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大打折扣;未能体现重要性原则,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也将越来越大,信息使用者必将关注企业的科研活动,而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未能体现其重要性;助长企业削减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短期行为,并造成国家的税收损失;若开发成功形成无形资产,不能真实反映该项无形资产的价值,如果仅以开发成功年度的开发支出计入资产,则其无形资产价值既不真实也不全面;不便于考核无形资产研究开发的投资效益,由于研究开发支出的记录方面显示出的极大随意性,将使研究开发项目成功无从查考其投资总额,在将来考核无形资产投资效益时便失去了一个可靠的分析指标。

部分费用化会计处理的不足之处。

国际会计准则所规定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属于部分费用化,即有条件资本化。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部分费用化条件下,资产确认标准带有太多的主观性,从而给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也不符合一贯性原则,因为研究开发往往会跨年度,如本年度研究开发尚未完工,将其发生的支出列入当期费用,而当下年度继续研究开发取得成功时,将该年度发生的支出计入资产,这二者的会计处理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影响了当期支出的纵向可比性;若开发成功形成无形资产,如果仅以开发成功年度的开发支出计入资产,则其无形资产价值既不真实也不全面,因为这要求对以前年度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重新计算,并在会计记录上也要将已费用化的支出对以前年度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影响进行调整,会给会计核算带来麻烦,若不予以资本化,则研究成果就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得到反映,作为报表使用者,很难从会计报表中了解该企业拥有的高新技术的含金量,也无法了解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是否投入和投入多少;另外也未能体现重要性原则,不便于考核无形资产研究开发的投资效益。

合理会计处理方法应能恰当地解决研究开发费用的内在矛盾性。承认其确定性,就须在财务报告中对其有所反映;承认其不确定性,就决定了反映须是谨慎的反映,即适当的反映。

设置“研究开发支出”、“研究开发失败准备”、“主体公积”和“研究成果”等四个账户。“研究开发支出”账户用来反映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该账户应按研究支出、开发支出设置二级账户,按研究、开发项目设置明细账;若无法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则可按项目设置明细账。“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账户用来反映所计提的研究、开发的.失败准备金,是“研究开发支出”账户的备抵账户。“主体公积”账户用来反映企业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取得成功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带来的权益的增加数,设置该账户的目的:是为了在考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时,有利于将其与实现的净利润结合起来进行评价,避免评价的偏颇,从而可避免经营者为了达到利润目标,而减少研究、开发投资的短期行为发生,也有利于将其与“资本公积”账户区分开来。“研究成果”账户用来反映企业在研究过程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若企业有接受其他单位委托进行研究、开发时,可增设“科研经费”账户,该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所收到的科研经费及其支用情况。

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发生各项研究开发支出时,借记“研究开发支出”,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账户;同时还应按全额计提研究、开发的失败准备金,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

若能够明确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当某研究项目结束时:若失败的,借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贷记“研究开发支出”。若成功的,立即准备开发的,则借记“研究开发支出――开发支出”,贷记“研究开发支出――研究支出”;若暂时不准备开发的,则借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贷记“研究开发支出”,同时按相等的金额借记“研究成果”,贷记“主体公积”;当研究成果转入开发时,再借记“研究开发支出――开发支出”,贷记“研究成果”;当某项研究成果出售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研究成果”,其差额计入“主体公积”;若某项研究成果已失效或企业不再准备转让、出售、也不再准备开发的,则借记“主体公积”,贷记“研究成果”。

当某开发项目结束时:若该项开发项目取得成功形成无形资产的,借记“无形资产”,贷记“研究开发支出”,同时还应按相等的金额,借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贷记“主体公积”;若该项开发项目失败的,则借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贷记“研究开发支出”。

若无法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究开发结束时,若该项目失败的或未能形成无形资产,借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贷记“研究开发支出”;若该项目取得成功形成无形资产,借记“无形资产”,贷记“研究开发支出”,同时还应按相等的金额,借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贷记“主体公积”。

若企业有从外购入研究成果进行开发的,则购入时,借记“研究成果”,贷记“银行存款”;若开发成功形成无形资产的,借记“无形资产”,贷记“研究开发支出”、“研究成果”,同时借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贷记“主体公积”;若开发项目失败的,则借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贷记“研究开发支出”,同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研究成果”。

若有接受其他单位委托进行研究开发的,当收到其所拨付研究、开发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科研经费”;当研究、开发项目结束或年末按完成进度法结转研究开发支出时,借记“其他业务支出”,贷记“研究开发支出”,同时借记“科研经费”,贷记“其他业务收入”;若是与其他单位共同进行研究开发的,则由本企业负担的研究开发支出,其会计处理方法与独自进行研究开发的会计处理相同。

研究、开发支出的披露。

研究、开发支出应在资产负债表内作为与无形资产同等重要的项目列示、披露,设想如下:

研究开发支出。

期初研究开发支出。

本期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

减:本期转出的研究开发支出。

其中:研究成功所发生的研究支出_________.

形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_________.

减:研究开发失败准备。

研究开发支出净额。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研究开发支出净额是个零,但不能因为该项目是个零就不披露了,通过在表内列示,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当本单位有接受外单位委托进行研究开发投资时,则该项目所列示的金额就不再为零了,因为只有本单位的研究、开发项目需要计提失败准备金,而接受外单位委托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是不需计提失败准备金的;若研究开发阶段无法区分的,则“本期转出的研究开发支出”下面可列示“形成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主体公积”作为单独一项权益,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下单独披露,并详细披露研究成功所形成的主体公积数和开发成功所形成的主体公积数。另外,若还需披露更详细的研究或开发支出信息的,则可在报表附注中进行补充说明,如某项研究或开发项目的进度、成功的可能性,研究或开发费用的支用情况,可能获得的收益等等。

上述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点是:更合理,也更符合逻辑性,兼容了全部费用化和部分费用化两者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点,避免了部分费用化的主观判断,也避免了全部费用化当开发成功时不确认为无形资产价值的弊端;其所披露的信息更充分,也易于被信息使用者所理解,并充分体现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原则;能够真实地反映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使信息使用者了解资产的真实情况,对企业的经营实力做出正确的评价,避免会计信息不准确而误导信息使用者;有利于充分调动经营者、投资者对研究开发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增强潜在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管理企业的方法论文【精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以及数量都随之增长,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还不够科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简要介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措施。

企业管理;现状;问题;措施;创新。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就我国企业当前的管理现状而言,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管理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动力。传统管理制度难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分析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理念较为滞后。当前情况下,部分的企业往往选择家族集权这一落后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的管理权以及企业的所有权密不可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创业者未必能够做好管理,企业的产权结构以及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影响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除此之外,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较为滞后,这是因为他们出身于营销人员或者是技术人员,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培训,专业出身的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些管理人员忽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企业生产营销而轻视管理。第二,缺乏长远战略规划。企业长远战略规划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路线以及灵魂。企业发展战略能够指导企业来制定管理规划,同时企业的管理机制则能够执行企业的战略规划。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未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仅仅是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大以及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虽然部分企业提出长期发展的目标,不过这些目标仅仅局限在利润、产值以及销售收入等方面,而没有认真研究分析市场走向以及后续发展的趋势,更没有针对性地调查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行业发展情况。这样一来就导致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缺乏战略性判断,企业的战略缺乏足够的延续性,无法持续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第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我国很多企业都未能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的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缺乏一整套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状况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方法,在生成经营过程当中往往被动反应。少数企业沿用传统的经验来展开管理,无法根据时代条件而与时俱进。这就导致企业的纪律松弛、管理混乱以及效益低下,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往往不是进行深入的分析来制定相应的制度,而是复制其他企业管理制度,未能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条件。第四,企业文化建设落后。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伴随企业诞生发展而出现的,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可以说是企业发展重要的动力。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拥有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文化氛围,同时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而不断改进。但是在当前背景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在这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比较匮乏。这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大部分企业意识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更没有探索完善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部分企业虽然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不过受自身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系统科学地对自身的文化特色作出判断,从而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第一,创新管理观念。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可以说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先决条件。管理观念的创新最为关键是要转变固有思维方式、思维障碍以及思维惯性,也就是要求企业避免墨守成规以及固步自封,要持续街坊思维模式以及思维构想,从而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在此过程当中,企业的管理机制应当从传统的管控制约逐渐过渡到双向互动的管理模式,重视企业员工的自我教育以及激励教育。在管理思维方面,需要从人治的理念逐渐过渡到工作制度化、决策规范化以及层级管理化。在具体的管理方式方面,需要从粗放式管理逐渐过渡到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以及规章制度细节管理,从而适应社会大发展背景下管理模式的演变。第二,完善管理制度。中央政府制定颁布了《关于建立经济制度的决定》,这为我国企业管理理念以及经营机制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决定》当中明确提出企业应当构建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分明以及产权清晰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起现代管理制度,从而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进行经营,并且在此过程当中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经营同时自负盈亏,转变传统上政企不分的问题。第三,引进管理人员。当前情况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而市场机制有着优胜劣汰的天然属性,不同企业之间开展的市场竞争,从表面来看是企业产品以及企业服务之间的竞争,从本质而言是企业技术以及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当中得到生存壮大,就需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进行管理创新。市场条件下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参与主体,自负盈亏并且自主经营。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并改进管理的效率,构建起科学的管理理念包括效益观、战略观、用户观、竞争观以及市场观等。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管理才能,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具备出众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说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核心举措,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外部招聘优秀管理人员。第四,重视战略管理。战略可以说是企业的根基,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自己清晰明确的战略方向,并且高度重视企业价值链上的营销、生产、科研以及人力等环节。企业在具体分析中长期目标的过程当中,需要分析自身的优点以及劣势,微观层面应当将企业的现状当作出发点,合理把握市场需求以及顾客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在宏观层面需要展望未来,从而规划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战略管理需要转变片面强调生产的理念,而应当重人才、重科研以及重管理。第五,政府提供指导。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并且实施企业管理方面的指导政策,保证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永久化以及规范化。合理的法律可以为企业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这也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其次,政府提供的政策需要具备连续性以及灵活性。这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扶植企业的发展,国家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制定各方面的政策,例如出口政策、创新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以及贷款政策。只有确保政策连续性以及灵活性,才可以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第六,重视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有着自身的不足,只有确保创新成为企业自身文化的组成元素,企业才可以在社会环境当中构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动力。在此过程当中,要确保企业以及员工之间形成共生共赢的关系,将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当作基础,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价值体系中。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应当需要自身的战略需要,来持续调整企业自身管理策略以及管理方法,从而确保使企业拥有稳定发展的动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就需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做好经营管理工作,结合自身条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而在竞争当中占据主动。

管理企业的方法论文【精选】

摘要: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和责任,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税收管理。企业必须在遵守相关的税务法规规定下照章纳税,同时又要充分利用法规中有利于企业的条款为企业寻求避税方法,来减少税费、达到节省税收及理财双结合的一项管理工作,为企业提高市场发展空间提供有力的保证。文章基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探讨其税收筹划的应用。

关键词:税务筹划;生命周期;降低税收。

一、引言。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与税收筹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国家税收不断更新征收体制的管理,逐步增强了对企业的税收约束。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合法的方法来降低企业整体税负,为企业赢得一份可观的利润。税收筹划涉及企业的各个业务领域、各个职能部门,各个管理层面,管理者必须在全面熟悉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运用税务征收方法、合法合规的针对每一项业务领域进行涉税分析与筹划。因此,税务筹划可以说在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同时,为企业寻求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税收筹划。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税收的筹划,它不论处在国内还是国际、哪一个税种、什么样的主体,它的本质上是一个方法体系、息息相关、环环相扣。从企业的缴税过程来说,企业照章纳税是企业的义务,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法合理的途径进行纳税筹划,维护企业自身经济利益、以达到减少税费支出,也是纳税人应当享有的权力。企业经营管理者往往可能对税收政策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清析,在实际纳税时导致某些税收应该享有优惠政策的反而未能享受或未能够全面享受;在企业初建时间确定企业经营方式、核算方法时未能经多方面的分析研究,作出实行税负节省的最佳筹划方案;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企业通过税收筹划的方式,运用合法合规的手段来享有合法的权益。以下从公司的发展必然所经历的生命周期来划分四个阶段进行税收筹划分析。

(一)新建时期企业的税收筹划。

首先,注册地址的选择,国家宏观调控为改善地区性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成立了很多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很多地区在我国的税收政策上施行了税收免税或者执行地区区域的优惠政策,如:沿海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西部开发区、“老、少、边、贫困”的地区、特区经济、关税保税区等,结合企业的产品特点及技术要求可以选择税收优惠多的地点作为企业的注册地,来达到税负降低的效果。其次,在产业发展上,市场是衡量产业发展标准尺,国家常为鼓励新型方面、环保方面、节能减负方面等产业的发展,推出一系列对这类行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如:集成电路行业施行了即征即退增值税优惠税收政策,高薪技术企业中在所得税方面给予减免15%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企业的产业优势来选择税收政策的优惠,使之降低税负。最后,按公司法要求,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多种类型。公司类型不同而纳税身份不同,税收的待遇不同,比如,在所得税的税率方面,有限责任公司与合伙制所得税按25%、个体户按9档税率计算等。这些方方面面的事项都需要企业成立前分析国家税收政策,找到最适合的本企业在行业中以及区域里最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做出税收筹划方案,确定税负最低税,从而实现“节税”的目的。

(二)发展时期企业的税收筹划。

首先,结合企业产品成本构成选择纳税人的身份,就增值税征收方式纳税人身份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前者需要抵扣进项税额后征收,后者采用简易征收直接用当月的收入乘以税率。基于这两种计算税收的差异结果,企业具体在选择时就要考虑,组成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用的原材料、消耗品、生产设备等的来源能不能正常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部分的成本所占的比例有多大;比如,一家来料加工的企业,抵扣的范围只有水电费和一点消耗品,采用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为3%,采用一般纳税人税负远远超过3%。因此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和条件进行选择,以此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其次,企业货款的结算方式可以来选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出货时直接收回货款、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采肜委托银行收款方式等,使得企业现金入账时间与纳税人义务时间一致,有些还晚些。这样一下来企业就有足够的现金缴纳税款,也相当于为企业借到一笔短期的无息贷款。最后,发展时期两个方面的投资选择,一方面:直接投资生产线、生产项目等,在这个投资之前必须要考查好投资产品的市场份额,寿命以及投资成本收回的期限,这些直接影响当期和后期的税负。另一方面是对外投资,这个时候企业就要权衡企业的实际经营规模、行业自身的性质与在所占的市场份额、本次投资的意图和投资管理人员的喜好,以及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承受风险方式,分析企业承担经营风险还是投资风险;从投资额占被投资企业的比重来划分的直接控制、重大影响等确认会计核算方法,而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所产生的税收不同,如:权益法下的投资账户要按期调整,成本法下的投资账户就不需要,因而可以递延纳税;财务战略中的股利分配方面有一种税负差异,如:股份制企业股东们最不喜欢发放任何一种股利,因为发放股利、股息,股东们要缴一笔可观的个人所得税,所以他们一般通过提高股票价格来间接增加他们的财富。

(三)稳定时期企业的税收筹划。

稳定期在企业生命周期内是最为理想的时期。它给企业带来大额的收益。第一,缴纳所得税的筹划,账面上有以前年度亏损,将盈余弥补亏损,税法允许用当年税前利润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弥补时间为5年,超过5年的不可以再补亏,没超过5年的可延续补亏。免缴企业所得税,多利用当年的新优惠政策,多列税前扣除项目和扣除金额,比如:2015年的税法优惠政策中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减少税的负担。第二,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购置国产设备的税收筹划,进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时利用节能、降耗等设备,以增大设备购置当年的抵面额,同时,有些地区还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节能设备改造的补贴。比如:在深圳的项目中只要符合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等要求,就可以向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申请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新材料产业专项资金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扶持计划的补助,帮助企业减少税负的同时为企业争取了一笔额外的收入。第三,税后利润股利分配的税收筹划,分配股利的方式主要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两种方式比较,股东分配现金红利所得,按规定的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取得股票股利却不需交纳个人所得税。从经营整体上看不是多交税就一定不好,发放现金股利会激发股东们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应多方面考虑,结合企业的特点筹划发放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比例。

(四)收缩时期企业的税收筹划。

因产品技能更新换代达不到市场的需要,或者产品供过于求,企业的销量、利润连续下降,保持负增长时,增大负债压力,经营困难日益增加等。纷纷出现的各种状况时说明了企业已进入了收缩期,这个时候企业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企业改变经营战略及经营方向,税收筹划按照创立期进行;另一种可能是兼并破产,唯一方法加强财务控制减少资金流失。

三、结语。

企业进行合理税收筹划的行为意味着经营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规范了核算制度,加强了核算能力,提高了管理水平。另外,灵活运用退税法与延迟纳税法以及更新设备获得政府扶持,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为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利便,不仅合法合规而且不用任何息费成本,因此税收筹划也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财的一个重要方式。

作者:戴春花单位:深圳市华辰旺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成贤。财务经理必做100件事[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

[2]谭志军。做好税收筹划的36个策略[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

[3]国注册税务师执行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税务代理实务[m]。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

[4]刘宗连,罗雄。税收筹划视角下我国税制完善研究[j]。中国高薪技术企业,2016(01)。

[5]王薇茜。建筑企业实施“营改增”的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

[6]黄贤红。“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方法论文

本办法所指“应收账款”指公司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在收入实现时,确认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原则上按照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

应收账款计价时要受到公司所给予客户的信用政策的影响,公司营销中心应在合同签定时及时将对客户采用的信用政策告之公司计划财务部,以便于计划财务部准确计算应收账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9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方法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的实物期权方法论文

长期以来对企业价值直接评估的经典方法是折现现金流(dcf)法,但是dcf法却存在很大的问题。

用dcf方法来对进行估价的前提假设是企业或项目经营持续稳定,未来现金流可预期。但是这样的分析方法往往隐含两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即企业决策不能延迟而且只能选择投资或不投资,同时项目在未来不会作任何调整。正是这些假设使dcf法在评价实物投资中忽略了许多重要的现实影响因素,因而在评价具有经营灵活性或战略成长性的项目投资决策中,就会导致这些项目价值的低估,甚至导致错误的决策。其次,dcf法只能估算公司已经公开的投资机会和现有业务未来的增长所能产生的现金流的价值,而忽略了企业潜在的投资机会可能在未来带来的投资收益,也忽略了企业管理者通过灵活的把握各种投资机会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增值。因此基于未来收益的dcf法对发掘企业把握不确定环境下的各种投资机会给企业带来的`新增价值无能为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经济学家开始寻找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真实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在期权定价理论的基础上,black、scholes、merton等学者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理论界逐步将金融期权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企业经营中来,并开创了一项新的领域实物期权,随着经济学者的不断研究开拓,实物期权已经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

实物期权(realoptions)的概念最初是由stewartmyer在mit时所提出的,他指出一个投资方案其产生的现金流量所创造的利润,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取得一个权利,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取得或出售一项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所以实物资产的投资可以应用类似评估一般期权的方式来进行评估。同时又因为其标的物为实物资产,故将此性质的期权称为实物期权。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新方法论文

所谓“专账”指明细分类账。根据之前的会计制度及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归集延用以下二种科目设置方式,具体账务处理可参照《浙江省财政科技经费企业会计核算的指导性意见》(浙科发计〔2009〕159号)文件。

(一)在“管理费用”下设多级明细科目。

在“管理费用”下设“研发费用”二级科目,再按具体研发项目设置三级科目;四级科目为费用化支出或资本化支出;末级科目按材料费、人工费、折旧费、租赁费、设计费、设备调试费、无形资产摊销、委外研发费等设置明细核算。其中:资本化支出按项目周期转入“无形资产”。

(二)在“研发支出”下设多级明细科目。

直接通过“研发支出”进行归集,二级科目按具体研发项目设置;三级科目为费用化支出或资本化支出;末级科目按材料费、人工费、折旧费、租赁费、设计费、设备调试费、无形资产摊销、委外研发费设置明细核算。对于费用化支出的研发项目,月末由“研发支出”结转至“管理费用”下设的二级科目“研发费用”。对于资本化支出的研发项目,待达到预定用途时转入“无形资产”。

以上二种科目设置体系是对研发费用核算较为标准的方法,但在日常帐务处理中显得过于繁琐,由此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核算不到位。特别是对研发项目较多的企业而言,不仅增加了财务人员核算工作量,也不便于分部门预算的统一管理。例如,某公司为编制全年费用预算,希望按部门分别统计“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支出”下设的工资、社保、差旅费、办公费等明细数据。由于研发部门是按具体研发项目分设明细科目,与其他期间费用的科目级次不同,使得数据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异。另外,企业设定末级的科目名称可能与国家统一的核算要求也存在差别,这个时候统计就更难上加难了。我们试想是否有一种方便、快捷的核算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研发费用核算要求的变化。

(一)涉及政策文件。

除了财税〔〕119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第97号外,还包括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国税发[]116号、财税[]70号等相关文件。

(二)对比变化内容。

对比原有的政策规定,新政策对核算要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政策增加了“实行查账征收”的规定,对适用企业加以明确表述。新政策还把可列入加计扣除的行业,从“正向列举法”转化为“反向排除法”。除国家明令禁止的7类行业外,其他都可申请享受该项优惠政策,这是极大的利好消息之一。

其次,新政策对研发活动的界定有所扩展,从“正列举”改为“反列举”,仅剔除了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的七类活动。同时还增加了对特别事项的处理说明,包括委外研发活动、创意设计活动的情况。由此带来两个好处:一是扩大了研发活动的加计扣除范围;二是给实际管理带来了明确的执行标准。

再次,新政策对费用项目的分类范围,由原先“8+5”归纳调整为7大类,即分为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其他相关费用等。不仅增加了兜底条款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归入“人员人工费用”,“试制产品的检验费”归入“直接投入费用”,“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直接相关的差旅费、会议费等”三项均归入“其他相关费用”。

最后,新政策对会计核算及征管要求也趋于合理化。对研发费用归集由“专账”改为“辅助账”,这无疑又是一个重要变化。相对于实行专账管理而言,设置辅助账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会计核算负担。针对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企业,新政策还规定了最长三年的追溯期。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不再强调“专门用于”,但明确了“按实际工时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计扣除”。

当然,新政策对审查程序的简化并不意味着对企业管理要求的降低,后续在研发项目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将会常态化。按照新政策第五条第5款的规定,“税务部门应加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后续管理,定期开展核查,年度核查面不得低于20%”。

三、如何通过电算化加以优化。

之前国家要求研发费用“专账”管理,很多企业只能通过设置多级明细科目来实现。然而,对于多部门或多项目的企业来说,这样就很难设置统一的预算模板;在实际与预算对比分析时,也无法从账面快速获取相关数据。目前新政策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改变,允许企业采用“辅助账”(即备查账),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这一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那么如何在符合新政策的条件下,通过会计电算化来规范和简化日常核算工作?接下来以用友u8(v12.1)财务软件为例,我们可以进一步展开讨论。

(一)科目设计思路。

我们建议直接通过“研发支出”归集,在一级科目下设工资、社保、差旅费、办公费等二级明细,以便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核算口径统一。之前必须使用多级明细科目核算的',完全可以通过添加项目辅助核算加以解决。考虑到存在会计科目、研发形式、费用化或资本化、研发项目及费用归集范围等多条件匹配问题,借助用友系统的项目核算功能及自定义扩展项“双管齐下”,这样在后期设置报表模板时会相对容易些。我们在用友u8(v12.1)系统中把“研发支出”下级科目设置为项目管理,先把研发形式设为项目分类(如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再设定是费用化支出或资本化支出,最后是研发项目的具体名称。例如,自主研发费用化的a项目对应编号“11001”,可采取“1-1-3”的项目编号规则。接下来这一步是关键,在自定义项目档案中选择“单据头”,参照新政策要求的7大类费用归集范围(如“人员人工费用”等),分设自定义值及代码(如“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对应代码“103”),这样才算完成了研发项目辅助账的基础设置。

(二)日常帐务处理。

通过以上初始设置完毕,若填制凭证时输入“研发支出”科目,研发项目及费用归集范围(自定义扩展项)会自动跳出可选框。月末通过生成自定义转帐凭证,可分项目将“研发支出”明细汇总结转至“管理费用”下设的二级科目“研发费用”。在凭证打印时可将项目核算内容(包括自定义扩展项),设定为摘要栏或科目栏的打印内容。日常账务查询也可以通过项目辅助账轻松实现。

(三)报表取数设置。

新政策要求企业立项时设置研发支出辅助账,年末汇总分析填报研发支出辅助账汇总表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于是,编制研发支出辅助账表成为日常核算的基础要素。对于辅助账的报表取数公式,可参照用友ufo报表设置规则。例如,本月发生数可以取“研发支出”的下级科目、所属月份、借贷方向、研发项目编号、费用归集范围等内容(如fsex(“530106”,月,“借”,,,“”,“11001”,,“y”,,,,,,,,,,,“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其中:“530106”是“研发支出—劳务费”的科目编码,“11001”是自主研发费用化的a项目对应编号,“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为费用归集范围)。通过我们这种账务设计方式,既可以解决对研发费用辅助账的核算要求,又可以满足多部门多项目预算的管理需求。

管理企业的方法论文

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改变了经济环境,企业亦由此逐渐转变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增长方式。基于这一新形势,企业应采取何种措施加强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工作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电网企业为例,对其在新形势下资金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引入“三集五大”体系,明确其问题的应对原则,进而提出加强资金管理与控制的具体对策。

电网企业;三集五大;资金管理与控制。

资金管理是对资金的来源与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与考核等各项工作的总称,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随着电力体制的不断深入,电网企业针对资金活动提出并发展了一系列监督与管理政策、制度及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外部市场环境的巨大改变及电网企业自身的飞速发展突出了当前资金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资金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提升产生了制约,因此,企业开始对其资金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资金管理与控制的加强成为了电网企业所必须面临的现实与重要课题之一。

1.1预算制度形同虚设。

现行的电网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其资金的筹集与运用欠缺科学论证与正确判定,在企业的具体经营过程中,实际资金需求量为多少、资金投入方向与投资方式如何、预期收益多高,资金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怎样管理与控制资金的使用及其使用过程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尚欠缺一套全面且有效的措施与机制来作具体分析,很多时候企业都是紧紧依靠感觉与经验进行控制与决策,使得其内部的大量资金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投入高、效益低、投资分散、规模有限等局面,大量资金遭到闲置或浪费,使预算机制形同虚设。

1.2资金调控方法不成熟。

现阶段,电网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之时遵循“收支两条线”原则,并且在资金存量的控制、银行账户的集中以及资金调度的加强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目前,电网企业收入与支出的整体规划依旧不足,其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明确标准仍需要进行科学的制定,“高存高贷”现象明显,内部资金调剂力度有待加强。不仅如此,电网企业主要将资金用在了内部的投资上,工程建设领域支出较多。有时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企业会过度地遵循重质量而轻经济成本效益的原则,这在无形之中对企业自身的资金管控成本予以提高,使资金的整体运作效率得到降低。

1.3收支监管体系有待规范。

很多电网企业在进行划款之时多以网上实施划款方式为主,但是,仍有少数企业存在着“走收”与“坐支”的状况,更为严重的,个别企业还会出现少数收入不走收入账的现象,这就造成了账外资金的循环与电费资金的沉淀。除此之外,目前电网企业在面临“大客户”能源资金预收现象之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为各级分管公司自行管理,这容易造成人为调控达标与借机牟利等现象的出现。由于预算管理是资金支出的主要实现方式,健全制度保障欠缺,得力人员安排欠妥,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电网企业在收支监管过程中因其存量与流量的巨大而增加其实现难度。

1.4资金回流同质性严重。

电网企业一般有着比较统一的经营与管理模式,其每月的收支时间大体一致,其中,月初与月末为波峰状态,而月中则为波谷状态,资金流动的同质性较为明显。这样一来,电网企业的款项资金流入会受到很大影响,其催收环节容易出现问题。此外,资金回流的实效性会对其精细化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容易对资金持有量及资金支出使用等多个环节产生制约,资金的回流管控工作有待加强。

在集团化运作、节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以及标准化建设等多项要求下,“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得以提出,它是对人、财、物进行集约化管理,通过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以及大营销体系的构建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一方面,“三集五大”是针对核心资源而进行的集约化管理,另一方面,它又是对企业核心业务的统筹,目的在于对企业核心业务的纵向贯通与横向协同予以实现。“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提出为电网企业解决上述资金管理与控制问题制定了如下原则。

2.1微观经济效益原则。

所谓微观经济效益,指的是企业内部的经济效益,亦即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指导下,通过在企业内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来将其经济效益予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通过资金预算与资金使用两个过程对其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预算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持续改进方针予以体现。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管控力度,尽量避免出现超出预算费用的现象。电网企业财务部门需要最大限度地将人力与物力两项资源集中于资金的预算与使用过程中,对科学预算及有效监管予以保证,积极推动企业财务管理集约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2.2宏观经济效益原则。

宏观经济效益是将社会的经济发展作为整体来看待的。企业与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目标是相互依赖且相互促进,它们的实现并不对立,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反过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亦会向社会经济效益的增加贡献自身的力量。由此,电网企业应积极地将地区经济发展视作其奋斗的目标之一,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之时要具有灵活性,不能太过死板,要兼顾刚性管理与弹性管理,以对政府的决策予以适应。

3.1发挥预算作用。

资金的合理使用密切联系着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程度,电网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与控制之时,第一,应完善其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组织体系,对资金预测、决策、执行、管理以及考核等各层面的责任予以落实,摆脱存在于电网企业中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完整的通病。第二,电网企业应将其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保证其权威性与专业性。在企业发展层面,应加强规划,通过逐级编制与审批以及滚动管理,在电网企业中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将资金管理与控制的各项工作置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环境中,规范化资金管理与控制,实现有限资金的充分利用与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第三,考虑到电力施工项目涉及到土地征用及林木砍伐等问题,其赔偿在电网企业总的资金支出中占据较大比例,不确定性不容忽视,因此电网企业应制定合理的电力建塔占地赔偿标准,将土地征用、青苗赔偿以及林木砍伐等费用编制到其工程建设预算当中。

3.2提高资金运作效益。

第一,努力降低财务费用,对债务结构进行优化,在选择融资渠道时对超短融、中票等低利率类型的渠道进行优先使用,合理化长短期贷款的置换工作。第二,提高对资金集中的重视度,尽可能地将更多的地市局银行收入账户纳入到系统资金归集体系之中,使资金的归集率得到提高,实现对资金规模效益的发挥。第三,对上下游无息负债进行合理使用,同时对合同支付条款加以规范,通过友好协商供应商与施工单位,以合法合规为前提,最大限度地对款项支付时间予以延长,提高无息负债的利用率与资金的使用效益。第四,清理往来款项,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清欠催收,清理处置库存物资,建立并健全两金清理的长效机制。

3.3健全监控机构与风险管控体系。

在对专业的监控机构进行设计时,应遵循独立性与权威性原则。第一,在组织、人员、工作以及经费等多个方面,专业的监控机构应该与被监控单位相互分离,独立行使监督控制权,相关人员不得干预,以将专业监控的客观、公正与有效等特征充分体现出来。第二,审计机构地位与设置层次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其地位与设置的层次越高,内部的审计工作就越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电网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应采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专业监控模式,这有利于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开展,其组成人员应为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进行管理,同外部审计进行协商,检查财务报告。为了推进风险控制工作,电网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资金风险管控体系,树立全员参与意识,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参与到资金风险控制工作当中。例如,围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加强资金界面管理、价值管理方式调整以及资金集约化与专业化水平提升等各项工作,保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及时对资金风险进行规避。

[1]陈明.论电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5(9).

[2]杨鲁明.管理模式创新、财务风险与反腐败——基于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分析[c].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学术年会,2013.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