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论文(模板18篇)

时间:2023-12-13 12:51:14 作者:笔舞

会计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过程。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摘要: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的涵义及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外贾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阶段,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贾易;网络。

一、电子商务的涵义及其实现方式。

1、电子商务的涵义。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信息网络以电子数据信息流通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并完成的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它涉及信息交换、销售、支付、运输等整个贸易过程。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和应用,电子商务己成为网络技术应用新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阶段分析。

我国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一般需要经过展示阶段、交流阶段、交易阶段和集成阶段。电子商务对企业流程的影响程度随着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电子商务应用的水平越高,企业流程受到的冲击就会越大。

1、电子商务的展示阶段。大多数企业迈向电子商务的第一步是拥有一个公司的网址,为任何一个潜在的用户提供信息和一个单项的交流方式。这种以静态的方式提供企业的产品、服务、联系方式以及相关信息的阶段被称为展示阶段。在展示阶段,电子商务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在网上提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吸引潜在的顾客;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对外的一个窗口,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展示阶段是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低级阶段,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地融合到企业的流程之中,因此毋须变革企业流程。

2、电子商务的交流阶段。该阶段可以实现企业同客户(销售者、消费者)或供应商的双向交流,企业可以通过网站为顾客或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并通过网络获得订单、进行报价和谈判,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该阶段的另一个优势是供应商可以准确获取库存信息。有条件的企业在交流阶段还可以组建企业外部网。尽管交流阶段实现了双向交流,但还不能进行资金交易。该阶段,企业的网站变成了信息聚集、传播的工具,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营销和销售部门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流程变革以保证定单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交流阶段要求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需要建立前台电子商务系统。该阶段在网上销售商品并不是主要的目标,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大都处在这个发展阶段。

3、电子商务的交易阶段。企业在交易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和较完备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而且对信息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易阶段的电子商务活动会涉及到方方面面,除了买方和卖方外,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都参与其中。数据加密和电子签名等技术也是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4、电子商务的集成阶段。集成可以分为企业流程的集成、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流程与信息系统的集成三个方面,按照集成的范围,集成又可以分为企业内部集成和跨企业集成。集成阶段存在重要的技术障碍包括企业之间的流程和信息系统的不兼容问题。集成阶段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市场营销开始到订单获取、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货款结算、产品的提供以及售后服务等活动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系统来完成的。

尽管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外贸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缺乏;2、电子商务本身的安全问题;3、电子商务的法律制度问题;4、电子商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5、外贸企业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四、完善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提高外经贸企业对国际电子商务的认知度,这是全面应用国际电子商务的一个必要条件。国际电子商务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低,不利于它的发展。全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政府和外贸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特别要使广大外贸企业都能熟悉、了解国际电子商务,愿意采用国际电子商务方式。

2、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解决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网络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当白己的计算机被病毒侵害,被黑客人侵,造成数据丢失、硬盘烧毁,都会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愤怒。如果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还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损失。这种情况对电子商务的推行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公众在电子商务前裹足不前。因此,政府应加强网络管理,维护必要的网络安全,减少网上犯罪行为,维护正当的商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

3、制定和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和安全问题对于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建立新的法律法规;对原有的相关法律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要建立和健全关税、税收、支付、版权、专利、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保证电子交易的合法性,保护个人隐私和防范网上犯罪,建立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法律机制。

4、加快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成功发展电子商务的根基,这一根基必须能够支持不断发展、日益复杂的交易过程。想要促进电子商务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使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因此,发展电子商务必须根据本企业的市场环境、客户关系、产品创新、财务要素、企业资源、业务流程六个要素,因地制宜地选择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电子商务开展方式,才能对企业管理创新和传统企业战略转型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才培养体系。首先我国的高校应承担起培养这方面人才的重任,根据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增设电子商务专业,我国的教育部门也应建立起从初中即开始培训学生电子商务知识的体制,从而给这项人才培训计划以长期性、体制性的保证。其次,应充分发挥我国业余大学、远程教育、民办大学等社会办学力量,针对市场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加大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力度。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科教新国”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其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建设却发展缓慢,造成高等学校财务问题逐渐突出。只有构建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与高校发展相适应,从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推动高等学校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落实国家财务政策及法律法规,确保资产不会流失,并且保留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全面性。为了降低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高校领导要明确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当前阶段许多高等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内部会计控制认知不足,未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摆在正确的位置上,造成会计监督机制与奖罚机制严重缺失,导致学校内部会计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首先,高校的领导人员经常片面地认为内部会计制度只需财务管理人员负责,而与其他教育职工、领导干部无关。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不仅需要财务、审计、纪检监督部门的管理,而且也需要各院系、处室建立健全的管理章程,积极配合高校财务部门进行内部控制。如果制度建立只是浮于表面,敷衍了事,会严重弱化内部管理控制作用,极易造成财务风险。其次,我国近二十年来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内部会计制度,比如《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不过这些规范大多数针对企业。初,我国起草实施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试图改变我国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滞后现象,但由于内部会计制度多年来的模式根深蒂固,很难形成各部门间相互间独立、牵制的形式。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内部会计单位权威不够、独立性不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控制范围不确定以及综合评价体系健全。再次,高等学校自身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全面。高等学校通常认为学校应以科研、教育为重心,不能过于看重内部会计控制,否则将会有浓郁的“金钱味”。因此,高校内部财务制度经常遭到轻视,造成会计控制力度严重不足。这种认知会导致在学校做出重大项目支出时,仅考虑科研技术发展,不顾内部财政开支,缺乏全面论证分析,最终出现决策失误。最后,高等学校没有明确的奖罚制度,形成对严格遵守财务制度的人不奖励,对破坏会计制度的人不惩罚的状态,变相地鼓励了违反会计制度的行为。久而久之,高校内部财务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1.根据我国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定高等学校内部会计制度标准,凡是涉及到财政工作的部门或个人,无论是哪个处室、院系、领导均不得违反设立的制度标准,不允许有任何特殊情况存在。

2.全部经费,包括财政经费与创收经费,均由高等学校内部会计部门统一控制,不许以任何形式采取其他会计处理方式处理,比如,利用不同渠道越过高校内部会计部门私自处理。

3.要在高等学校内部组建财务控制小组,由分管学校的领导担任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人员严格控制财务支出。可将小组分为财务、审计、监督等处室,允许二级院系负责人参与领导小组,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全面落实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4.改善原有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并逐步细化流程,分别针对学校特点、学科设置、科研方向等设计会计业务流程处理方法。近几年来,许多学校采用集体审议联签责任制处理重大投资与项目投资决策,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会计主体间受到互相牵制,更好的发挥内部会计控制作用。内部会计控制应深入到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有效地提高业务监控力度,避免财务问题发生。

1.强化规章制度。为强化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规章制度,对各阶层均应一视同仁,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教育职工。同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应该细化到每一位负责人,规定岗位责任与义务。会计制度实施时,如果发现有关制度不符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实际情况,应及早改进。严格管理财务凭证及印章,保证账目及时结清、一目了然,实行一系列的财政防控措施,杜绝可能引起财务风险的时间发生,做到令行禁止。2.实行职权分离制度。高等学校中与财务相关的岗位和部门应实行权利分离制度,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散于不同部门或个人,以防权利集中于某些部门或个人手中。这种制度可以使岗位、职能间相互牵制,避免了越权行为发生,确保了会计信息真实、独立。

3.建立内部会计评价监督制度。高等学校应尽快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使内部监督与会计结算相结合,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会计评价监督使会计核算的结果得到保证,而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内部评价监督能够促进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增加内部评价监督功能的有效性。高校领导人与财会人员要定期对财务资金状况相互交流,通过财务人员提供的成本费用报表进行项目支出控制。如果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并且跟踪调整结果,制作验收报告。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高校自我控制意识,而且完善了内部会计控制机制。4.明确奖罚制度。对高等学校广大教育职工严格执行会计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奖励,能够促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好的实施。如若放任违反制度之人,采取放任状态,会使人产生行为正确的错误意识,导致制度难以落实。只有重罚才能使其认识到触犯制度的代价远高于收益,起到最好的警示效果。

5.创新内部会计管理机制。内部会计制度的服务目标是加快高等学校教育科研事业健康发展,而创新能够让会计控制制度时刻紧跟学校发展步伐,所以应更好地将创新与内部会计制度结合,促进会计管理工作良性发展,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活力。

6.引入社会审计监督。随着高等学校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审计部门对学校内部资金管理越来越重要。会计内部审计监督主要是内部财务人员对学校本身资金的审计监督。为确保监督工作更加准确、全面、公正,需要引入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其中注册会计师是提高审计工作有效性的基础,这种经济审计活动被称为社会审计监督。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群众监督,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监督环境。总之,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使高校利益主体越来越复杂,如果财务管理制度停滞不前,无疑会阻碍高校教育科研事业健康发展。所以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已经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国兰,李孝林.内部审计控制与风险防范控制———睡虎地秦简中内部控制方法之四[j].会计之友(下旬刊).(05).

[2]张月玲,洪慧林.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体系构建—由“三公经费”引发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05).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内部会计控制占据重要地位,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中还有一些问题的存在,对单位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及时找出并分析内部会计控制问题,通过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是本文的论述重点。

1.缺乏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作为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只有具备科学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才能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然而现阶段,我国仍有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尤其是领导者,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透彻的理解,实践工作中,会计人员的任务主要是记账、付款,很少涉及单位一些重大的决策甚至是业务管理活动,这直接阻碍了财务监控作用的发挥,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单位核心决策的具体事项。

2.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检查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检查力度不够,在内部监督过程中,单位会计监督工作依旧以应付外部检查为目的,忽视了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出现了内部会计监督与外部会计监督混淆的局面。关于外部监督,政府监督的功能相互交叉,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之管理的分散性,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未向规定的目标要求方向发展,有的将重心放在了平衡预算及创收上,并且还存在违规交易现象,严重阻碍了监督功能的发挥。

3.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优化设计与有效执行,需要会计人员的大力帮助才能实现。会计人员素质及其独立性对内部会计控制功能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有的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知识水平与学历参差不齐,也缺乏一定的业务能力,同时单位还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导致会计人员没有足够的监督意识、法制观念薄弱、职业判断力低下,最终影响了会计监督的功能作用全面体现。

1.提高领导的重视度。

事业单位领导者应充分认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在制定内部控制相关规定时,应清晰划分相关负责人应当担负的职责与权力,确保单位全员都严格落实内部控制要求,为内部控制的顺利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还应通过法人经济责任制,把责任风险与决策层挂钩。

2.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落实激励机制。

要想进一步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事业单位就需要及时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促进内部审计部门监督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内部审计其实就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所以应给予内部审计必要的独立性,独立审计在定期监督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对会计账簿进行审计、对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及单位内部组织机构的执行有效性进行稽查与评价,同时将最后的结果递交给单位管理部门,以此实现规范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及道德品质;会计人员的良好道德素质是会计行业一直强调的要求,工作中必须诚实守信,有正确的职业操守,拒绝做假,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从而赢得社会的信赖。二是不仅要制定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还应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理。国家颁布实施的《会计法》中明确提出,对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等违规行为的会计人员,一律不予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此外,对因不按规定办事而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两年内不得再次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在法律的不断约束下,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得到增强,严格根据规范制度办事,不违背原则,不徇私谋利。

4.加强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涵盖了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控制及事后考评,同时在这些工作过程中一直强调价值与行为的管理。当前时期,事业单位对预算的要求和管理还不到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预算,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部门预算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单位整体发展目标需要各项计划来实现,而在这些计划中预算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单位的经营活动情况只有在收入的预算中才能全面反映;单位的业务活动只有在支出的预算中才能得到充分落实。可见,预算对单位整体活动的重要性。

5.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构建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时,应结合自身实况,保证制度的完善性、可行性。加强对控制投入成本与控制产出效益进行比较。严格控制在业务处理中功能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关键控制点,而对于只在局部发挥作用、影响特定范围内的普通控制点,只要具备一定的监控作用即可,不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避免因普通控制点设立过多、手续繁杂而影响到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运行。6.强化日常管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会计工作性质设立相匹配的会计岗位,保证内部人员各司其职,彼此制衡,实现会计岗位的优化设计,提高会计系统控制的有效执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了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手段,然而仍有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的威胁了单位的有效运行。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会计内部控制,抵制一切漏洞问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全面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3]卢滨燕.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1)。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水利工程概预算工作的意义,并且对水利工程概预算造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且鉴于上面的问题提出对水利工程概预算造价控制可行性的有效措施。

1.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意义。

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是水利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以及工程前期设计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概预算是确定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造价、实施投资控制、促进优化设计、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因此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对于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意义重大。

2.1概预算的方法相当落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结构,但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概预算方法滞后,定额单价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往往在进行水利工程概预算时,采用的是规范上或者企业本身过时的定额单价标准,同时没有与时俱进的概预算方法来弥补由于时代的发展带来的单价补差,导致了概预算的.结果失去了科学性、严谨性和准确性,对水利工程造价而言不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2.2在进行水利工程概预算时没有全局意识。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这为我国建筑业某些滞后的技术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引进国外的相关工程管理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但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来说国内在水利工程上人才依然十分紧缺,水利工程相较于一般的建筑工程而言其规模和工程量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水利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需要从全局角度去制定和考虑相关方案,但目前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现实情况,在进行水利工程概预算时缺少全局意识,不少企业和施工单位依然停留在阶段性的管理模式中,使得整个水利工程施工不能有序良好地展开和进行。

2.3对整个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善。

水利工程是一项工程规模庞大并且及其复杂的建筑工程类型,这就意味着水利工程的施工工期比较长,这些特点都会对水利工程的概预算造价控制带来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较长的施工工期意味着整个水利工程对市场经济波动性的挑战,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市场的经济情况可以说是朝令夕改的,而较长的工期就意味着在施工开始之前对市场做出的调查比如施工材料的价格,人工工时费用,施工工艺的改变都会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水利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大大降低;庞大的工程规模意味着整个水利工程必须采用分包的形式进行招标,更多的施工单位为了赢得工程,采用不正当概预算进行招标,严重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同时较长的工期意味着施工中出现风险和突发情况的可能性,导致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促使整个水利工程出现超概预算的情况。

2.4随意的施工变更。

在水利工程方面对施工方案设计的临时变更可以说是十分常见的,不少施工单位只为了一时施工的便利和临时利益考虑,而忽视整个的施工方案,临时更改施工方案,看似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使施工的开展更为便捷,但却忽视了它给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带来的影响,使得原本的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并需要根据临时更改的施工方案从新安排后期工程施工的开展和概预算,大大提高了工程的造价。

2.5缺少科学严谨的概预算制度。

虽然水利工程概预算对于工程造价控制相当重要,但在国内依然缺少相关科学严谨的制度,使得国内各个施工单位的概预算准则各不相同,缺少一个合理的,统一的规范性准则,无法确保概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了很多时候会出现谎报,瞎报造价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概预算对实际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力。

3.水利工程概预算造价控制的改进措施。

3.1搭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但在水利工程概预算行业信息化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传播的效率低,缺乏合理的途径传播到其他行业领域。因此,搭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是相当必要的。

3.2通过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工程概预算定额。

水利工程有工程量大、工程规模广、工期长等特点,我们要充分掌握市场动态,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使整个水利工程概预算不是一组静态的数据,而是一组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数据,合理调整概预算定额,保证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3加强对竞争的管理。

水利工程通过招投标机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单位承包工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应加强对竞争的管理,避免出现恶意竞争,一味地为了承包工程而降低成本,根本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要制定相关科学合理的法律条文和规范,促进施工单位之间合理竞争,不断提升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科学合理地确定投标报价。

3.4减少施工过程中签证或变更的发生。

由于水利工程概预算不可能对整个施工期发生的费用做出详尽的预算,所以难免会发生许多签证或变更,这些内容最终会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在工程结算中。由此看来签证和变更是最后准确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管理,严格控制,规范各单位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3.5加强培训,提高预算人员素质。

加强对水利工程概预算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使预算人员掌握和熟悉设计、施工等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制定预算人员的校审制度,互相监督,有利于确保工程预算的质量。

结论。

总之,水利工程概预算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因地制宜。愿我们业内人士一起努力,把水利工程概预算工作做得更好。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交流的愈加频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中国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要想崛起并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正视自身的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并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以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1)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和对象: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控制的主体是企业内部会计监管机构和会计人员,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控制则是在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进行的,其对象则涵盖了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

(2)内部牵制——不相容职务之间的分离是内部会计控制最基本的原则。内部牵制的工作基点就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都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要求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来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使各项业务能完整正确地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不相容职务之间的分离是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核心要素。其实质是根据不相容职务设置的要求,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其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相互交叉、制约。进而在各自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借以防止和发现经济业务与会计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和舞弊行为。

(3)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含的具体业务:内部组织机构的控制制度、实物控制、对其他重大财务事项的内部控制、财务信息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采购与付款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

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易产生经营层面的“内部人控制”。一方面表现为销售人员内部控制,如中间渠道的控制、佣金控制等易发生销售人员道德风险;在管理方面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异,管理力度较国内其他部门弱而有空可钻。二是易产生库存管理混乱。直接原因是很多外贸企业的定期盘点不能落实到位,盘点差异中在途量大,逐笔核实很容易因为疏忽或有难度而流于形式。三是易发生金融风险。外贸企业对外汇市场波动比较敏感,更愿意借助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规避。但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品种繁多,一些企业在没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或在金融形势发生逆转时,错误利用了金融衍生工具,会给企业带来风险损失。四是易发生违规风险。外贸企业几乎所有的经营环节都涉及到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外贸企业为追赶市场,在操作中容易发生违规,为企业带来风险。

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进行外贸业务、管理财务环节等各主要控制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在企业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多数外贸企业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些操作是依据以往的经验,甚至是直接借用其他企业的经验,在内部控制制度运行中经常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没有一套真正符合本企业实际业务经营的控制流程和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外贸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3)企业缺乏风险控制。

外贸企业身处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除了一般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外,还面临国际商务欺诈、出口收汇和国际贸易壁垒等主要风险。出口收汇风险是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面临的最普遍的一种风险。据统计,近几年国际贸易壁垒的80%来源于贸易技术壁垒,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都曾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损失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5%。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贸易摩擦与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日益突出。其原因除恶性竞争外,主要是因为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较弱和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不健全。

(4)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绩效考核。

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没有一套有效、健全的考核奖惩机制。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绩效考核、检查不够认真,甚至只是搞形式、走过场,执行效果往往不理想,在没有有效控制和考核的情况下,再完善、健全的制度也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摘要:主要论述了电力系统中电气试验存在的问题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电气试验;电力系统;应对措施。

1电气试验及其重要性。

1.1电气试验。在电气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在于:在检验电气设备质量的同时,对设备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进行测试,在此基础上准确判断其运行情况,以确保电气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操作过程的安全。

1.2电气试验的重要性。在电气试验过程中,无论是电气设备,还是工作人员,都将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丝纰漏,都有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严重受损,乃至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为此,工作人员应切实提高对电气试验过程的重视程度,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以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伤痛和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除此之外,电气试验过程中所用到的机械和设备都价格不菲,一旦受损,将难以修复。为此,工作人员在试验过程中应格外认真,以确保机械和设备的安全性,进而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完成电气设备的安装或维修之后,应首先进行交接和接收试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较为复杂,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在所难免。而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坏,也将成为其潜在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之,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还受到热、化学和机械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以至于绝缘劣化,甚至出现绝缘性能尽失的现象,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2电气试验存在的问题。

虽说国内的电气试验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的情况依然存在,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从国内的电气试验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设备连接问题。首先,在电气试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气设备接地不良的情况,导致介质发生一定的损耗,此类情况常见于电容性电气设备的试验过程中。在ta和tv的使用过程中,电气设备的二次回路也将出现接地不良的情况。在高压电的测试过程中,必须使用ta和tv,并切实根据电磁感交互定律来实现彼此间的交互。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ta和tv之间的交互很可能导致二次绕组的接地不良。正因如此,通过试验得到的数值和铭牌值之间通常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在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经常会导致线路的错接。须知,在电路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供电、配电设备试验端口不多的情况下,应首先对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认真研究,然后才能进行接线试验,而且不能在电器设备处直接进行试验。但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人员往往不遵守规定,而只是单纯地凭借自身的印象来进行接线试验,导致许多线路被错接,使电气设备在出现严重短路的情况下被烧坏。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供电的正常运行,还使企业蒙受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三,出现了严重的避雷器引线问题。以某次高压变电站的检修试验为例,若检修人员只是将避雷器的引线断开,而将其接头留在避雷器的边上,就很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在75%直流参考电压之下,其漏电量高达80μa;若是将引线接头拆下,其漏电量仅为20μa。由此不难看出,若要有效降低电流的泄漏量,减少电表的误差,我们应切实做好高压处引线的拆分和去除工作,同时拆除绝缘带,以有效减少介质电阻。

2.2环境因素。众所周知,电气试验环境是极其危险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都在近距离地接触着电流,稍有疏忽,便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虽说电力系统和试验设备之间,已经采取了隔离措施,但非试验设备却未停止运行。若不认真检查工作前的环境,便很可能会导致试验间隔错误情况的发生,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甚至发生人员触电身亡的严重事故。须知,即便是静电电荷,也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累积之后,瞬间迸发出较高的电流,使工作人员受到极大的伤害。为此,我们应切实避免电气试验过程中容器元件的静电效应,并以相同方法来彻底泄漏其零部件中的静电电流。此外,电气试验现场的危险点极多,它们常常被工作人员所忽视和遗漏。

3解决电气试验问题的相应措施。

3.1解决连接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来完成电气设备的接地操作,以确保其可靠性。当下,许多电气设备(如:电压互感器等)的接地操作,都可以在延长自身使用寿命的同时,有效较低与介质之间的损耗。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电气设备都有不同的工作标准电压。正因如此,在进行电气试验之前,我们应切实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所有设备的电压值都处于标准状态。而在具体的试验过程中,我们应对所有的数据都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及时矫正其存在的误差,并对偏差较大的数据进行过滤。若是因数据的错误或偏差而影响到整个设备的正常工作,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避雷器的引线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极为常见的连接问题。无论是对参数的变化,还是数据的准确性而言,它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正因如此,我们应确保电气试验中高压部位的所有引线都被拆除殆尽,以有效避免因引线拆除不当而导致的电流泄漏情况的发生。

第三,切实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电气试验开始之前,应首先对试验程序进行预设,同时准备好所有的设备和仪器,并对试验现场进行清理,做好带电设备的隔离工作。

3.2完善试验安全制度。

第一,在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过程中,大部分试品都被装设于变电站或发电厂现场。无论是试品的对外引线,还是其接地装置,都极易与附近的带电设备相接触,再加上人员和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将导致工作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为此,建议试验现场采取工作票的形式,并严格遵守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对试验现场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应设置警告牌;而在危险的地方,不仅要围设护栏,还应由专门的警务人员负责看管。

第二,进行高压试验的人数应在2个或2个以上,并以其中经验最为丰富者为负责人。在试验过程中,断开接头时,应切实做好标记,并在完全恢复之后进行检查。尽可能对试验工具和仪器进行可靠接地,与此同时,在最大程度上缩短高压引线的长度,以有效避免发电状况的发生。

第三,在进行电力预防性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相关要求。

3.3提高工作人员技术及素质水平。

工作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水平是保证试验安全的关键。为了保证其技术水平符合工作要求,不仅要进行定时的审查,还要不断设置一些奖励制度,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定期安排一些专业培训,对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定期安排工作汇报活动和安全意识宣讲活动,对检验工作人员工作进度与质量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帮助。另外,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也能够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帮助其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促进员工之间的感情与契合度。在进行新设备的安装与试验时,需要对原厂家进行技术询问,并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以增强工作人员对新装置和新技术的适应性与专业性。

4结语。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电气试验措施能够有效维持和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特别是对于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电气设备,不仅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稳定。电气试验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必须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充分地了解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并需要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试验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试验安全,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聪,张晓宇.电力系统中电气试验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12(17).

[3]刘凤娟,邹世聪,刘娅男.电气试验中的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4,5(2):201.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是水利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以及工程前期设计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概预算是确定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造价、实施投资控制、促进优化设计、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因此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对于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意义重大。

2.1概预算的方法相当落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结构,但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概预算方法滞后,定额单价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往往在进行水利工程概预算时,采用的是规范上或者企业本身过时的定额单价标准,同时没有与时俱进的概预算方法来弥补由于时代的发展带来的单价补差,导致了概预算的结果失去了科学性、严谨性和准确性,对水利工程造价而言不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2.2在进行水利工程概预算时没有全局意识。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这为我国建筑业某些滞后的技术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引进国外的相关工程管理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但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来说国内在水利工程上人才依然十分紧缺,水利工程相较于一般的建筑工程而言其规模和工程量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水利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需要从全局角度去制定和考虑相关方案,但目前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现实情况,在进行水利工程概预算时缺少全局意识,不少企业和施工单位依然停留在阶段性的管理模式中,使得整个水利工程施工不能有序良好地展开和进行。

2.3对整个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善。

水利工程是一项工程规模庞大并且及其复杂的建筑工程类型,这就意味着水利工程的施工工期比较长,这些特点都会对水利工程的概预算造价控制带来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较长的施工工期意味着整个水利工程对市场经济波动性的挑战,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市场的经济情况可以说是朝令夕改的,而较长的工期就意味着在施工开始之前对市场做出的调查比如施工材料的价格,人工工时费用,施工工艺的改变都会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水利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大大降低;庞大的工程规模意味着整个水利工程必须采用分包的形式进行招标,更多的施工单位为了赢得工程,采用不正当概预算进行招标,严重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同时较长的工期意味着施工中出现风险和突发情况的可能性,导致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促使整个水利工程出现超概预算的情况。

2.4随意的施工变更。

在水利工程方面对施工方案设计的临时变更可以说是十分常见的,不少施工单位只为了一时施工的便利和临时利益考虑,而忽视整个的施工方案,临时更改施工方案,看似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使施工的开展更为便捷,但却忽视了它给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带来的影响,使得原本的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并需要根据临时更改的施工方案从新安排后期工程施工的开展和概预算,大大提高了工程的造价。

2.5缺少科学严谨的概预算制度。

虽然水利工程概预算对于工程造价控制相当重要,但在国内依然缺少相关科学严谨的制度,使得国内各个施工单位的概预算准则各不相同,缺少一个合理的,统一的规范性准则,无法确保概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了很多时候会出现谎报,瞎报造价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概预算对实际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力。

3.水利工程概预算造价控制的改进措施。

3.1搭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但在水利工程概预算行业信息化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传播的效率低,缺乏合理的途径传播到其他行业领域。因此,搭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是相当必要的。

3.2通过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工程概预算定额。

水利工程有工程量大、工程规模广、工期长等特点,我们要充分掌握市场动态,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使整个水利工程概预算不是一组静态的数据,而是一组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数据,合理调整概预算定额,保证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3加强对竞争的管理。

水利工程通过招投标机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单位承包工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应加强对竞争的管理,避免出现恶意竞争,一味地为了承包工程而降低成本,根本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要制定相关科学合理的法律条文和规范,促进施工单位之间合理竞争,不断提升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科学合理地确定投标报价。

3.4减少施工过程中签证或变更的发生。

由于水利工程概预算不可能对整个施工期发生的费用做出详尽的预算,所以难免会发生许多签证或变更,这些内容最终会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在工程结算中。由此看来签证和变更是最后准确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管理,严格控制,规范各单位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3.5加强培训,提高预算人员素质。

加强对水利工程概预算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使预算人员掌握和熟悉设计、施工等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制定预算人员的校审制度,互相监督,有利于确保工程预算的质量。

结论。

总之,水利工程概预算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因地制宜。愿我们业内人士一起努力,把水利工程概预算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合同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在项目管理的各阶段。某一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引起连环的反应,因为它是不可逆的过程。因此,作为工程从业者,首先要明晰工程合同的含义,并深刻认识到现阶段加强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一)工程合同管理的含义。

工程合同属于经济合同,是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为了完成其所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以及与工程建设目标相关的具体内容,明确双方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建设过程当中的最高行为准则,是规范双方的经济活动、协调双方工作关系、解决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工程合同管理则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合同纠纷,防止、制裁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合同条款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二)加强工程合同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育成熟,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打破传统观念束缚,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其中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建筑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工程合同必将成为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工程合同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2.加强工程合同管理也是规范各建设主体行为的需要。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界定了建设主体各方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关系,是建设主体各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同时也是正确处理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争执与纠纷的法律依据。纵观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所出现的诚信危机、不正当竞争多与建设主体法制观念淡薄及工程合同管理意识薄弱有关。加强工程合同管理,促使建设主体各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处理所出现的争执与纠纷,能够起到规范建设主体行为的积极作用,对整顿我国的建筑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是迎接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建筑市场已全面开放,面对来自国外建筑企业的冲击与挑战,就必须适应国际市场规则、遵循国际惯例。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和和经验不足,将造成我国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同时,使我们的工程发包商认识不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工程合同的规范管理,只有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建筑企业才有可能与国外建筑企业一争高下,才能赢得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二、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决定工程合同管理的艰巨性。目前我国建设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建设交易行为尚不规范,使得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合同的严肃性认识不足。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意志表示一致的结果,它一经签订生效,就应奉为双方的行为准则,对当事人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但是现实中有些承包商认为与业主关系良好,合同怎么写无所谓,有什么问题都能协商,甚至个别施工合同仅有一页,没有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如果业主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或因为个别问题,双方关系转坏,将会给承包商带来巨大的合同风险。

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些合同,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违背合同条款。甲、乙双方的这些违约行为,丝毫不顾及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二)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签订不规范。

建设工程耗资巨大、涉及面广、个性差异大和履约时间长。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建筑市场监管存在漏洞、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由于缺乏工程合同管理的经验,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多种原因,订立的合同存在以下几种不规范甚至违法情况:

1.少数合同有失公正。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同时,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非法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2.合同文本不规范。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为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管理,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全面体现双方的责任、权利和风险。但是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

3.“阴阳合同”充斥市场,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有些业主以各种理由和一些客观原因,除按招标文件签订“阳合同”,供建设行政主管部分审查备案外,私下与承包商再签订一份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被双方认可的“阴合同”,在内容上与原合同相违背,形成了一份违法的合同。这种工程承发包双方责任、利益不对等的“阴阳合同”,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重损害承包商利益,为合同履行埋下了隐患,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进而给业主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三)工程合同履约程度低,违约现象严重。

一部分工程参与方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想象,把合同当作一根拐杖,需要就用,不需要就丢,结果吃亏的当然是企业。这种对合同所抱的态度,在一些临时性小型工程项目的表现更加突出,碰到问题时,不是用合同条款去解决处理,而是采用行政的办法,脱离合同的内容去解决,造成两相分离的状态。当然也就谈不上全面履行合同了。还有些工程合同的签约双方都不认真履行合同,随意修改合同,或违背合同规定,合同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如:业主暗中以垫资为条件,违法发包;在工程建设中业主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发包人不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手续,甚至部分业主已使用工程多年,仍以种种理由拒付工程款,形成建设市场严重拖欠工程款的顽症;承包商不按期依法组织施工,不按规范施工,形成延期工程、劣质工程,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市场。

(四)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以及造价、质量和进度管理方面的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甚至有的领导直接敲定由一般办公人员办理合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五)合同索赔工作难以实现。

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失者的权利,对于承包商来讲是一种保护自己、维护正当权益、避免损失、增加利润的手段。而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不平等合同条件等问题,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再加上承包商自我保护意识差、索赔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受损害者往往是承包商。

(六)违法签订合同、违法转包、分包合同情况普遍存在。

实际工作中承包人利用其它承包商名义签订合同或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签订合同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不法承包商在自己不具备相应建设项目工程资质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承包工程的目的,非法借用他人资质参加工程投标。并以不法手段获得承包资格,签订无效合同。一些不法承包商利用不法手段获得承包资质,专门从事资质证件租用业务,非法谋取私利。还有一些承包商为了获得建设项目承包资格,不惜以低价中标。在中标之后又将工程肢解后以更低价格非法转包给一些没有资质的小的施工队伍。这些承包商缺乏对承包工程的基本控制步骤和监督手段,进而对工程进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破坏了建筑市场的秩序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工程合同管理的措施。

通过近年来的学习,结合这些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我认为解决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强化合同法律意识。

与建设工程合同有直接关系的法律法规有《民法通则》、《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担保法》、《劳动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采购法》、《城市规划法》以及fidic合同文本和其他一些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的运作要求更加规范、更加透明,以法制为依据,一切依法办事,作为建设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更应当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理解好相关条款的精髓,增强合同观念和合同法律意识,学会利用法律和依法订立合同,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二)大力推行工程合同示范文本。

目前,建设部在施工、监理、设计及勘察等方面的合同均有示范文本,这些示范文本具有全面、准确、严谨的特点,有很强的操作性。推行合同示范文本,一方面有助于当事人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使具体实施项目的建设工程合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缺款少项,防止出现显失公平的条款,也有助于提高合同的履约率,减少合同履约过程中的争议和纠纷。另一方面,有利于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的监督,有助于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及时裁决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使用标准化的范本签订合同,对完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强化工程合同履约过程的管理。

由于一个工程项目从跟踪、谈判、投标、签约、实施到建成移交,要持续很长时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可能要经过多次修订、补充,投标人员也不一定是在项目上的具体执行者,项目人员也会发生变动,为了保持连贯性,必须让项目部对合同签约整个过程进行了解,对实施过程中的合同修改情况加强管理。要注重以下措施的实施:

1.执行合同交底制度。一个管理优秀的公司,应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公司和项目部对于合同管理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因为合同的执行者———项目经理不可能参加工程承揽的全过程,公司总部在合同管理中应明确合同交底制度,将招标文件、招标答疑资料、投标图纸、投标书(报价书、概算、施工组织设计、承诺书)和合同文本对项目部进行交底,使项目部明确了解工程项目的特殊技术和商务要求。公司和项目部应将合同责任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提高全员合同意识。

2.合同履约中的过程管理。承包商应加强合同履约期间的动态管理,防止违约事件发生。应设立专职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工程合同管理、分析和研究,收集各种资料和信息,将合同实施情况与合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偏离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诊断或建议,从而制订防范风险的对策,将风险损失程度降到最小,将索赔收益做得最大。在发生合同条件变化时,要及时办理工程洽商记录,搜集整理双方来往文件、会议纪要、工程图片、变更洽商等重要资料,既为合同争议准备证据,也为工程索赔打下基础。

3.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工程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四)加强工程合同履约中的索赔与反索赔。

索赔和反索赔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承包商根据合同条件的变化提出索赔要求,减少工程损失;业主则利用合同中的罚则将无原由拖延工期、不可弥补的质量缺陷和承包商责任事故等进行反索赔。合同和现行法规是索赔和反索赔的依据,是索赔最终解决的判定标准,因此,一方面必须重视签订合同前的的合同风险分析和对策争取合同有利;另一方面要重视工程各方在合同签约后就要建立项目档案,将各种技术和商务资料及时归档,重要资料要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签证,为索赔和反索赔提供技术支持。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造成工程索赔和反索赔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当事人违约、监理人指令、不可抗力或不利物质条件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关系企业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认真对待索赔和反索赔工作。

(五)健全工程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工程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工程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应当设立工程合同管理机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一方面,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应作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建设工程合同当事人内部也要建立合同管理机构,不但应当建立合同管理机构,还应当配备合同管理人员,建立合同管路台账、统计、检查和报告制度。重视合同归档管理,提高管理信息化程度和合同管理手段。很多单位合同签订仍然采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合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伽工和维护手段落后,合同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相对滞后。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合同管理,提高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效率,把整个项目建设涉及到的合同文本存储在计算机内,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和编码,随时掌握各个具体合同的实施动态,针对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研究,不断修改、完善合同条款。还应当将合同管理目标分解为管理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并落到实处,建立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评估制度,有效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工程合同管理。

总之,工程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工程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开展,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不能陷入僵硬的程式化,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管理中要讲求方式、方法,要讲究管理的技巧。因此,要在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深刻了解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探索及归纳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技巧,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促使参建各方自觉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从而降低建筑市场风险,切实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知识产权出版社,。

2.全国注册咨询师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注册咨询师(投资)资格考试教材:《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11。

3.黄如宝,《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知识产权出版社,。

4.黄文杰,《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

5.何伯森,《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年。

6.李晓龙,《大型工程项目业主合同索赔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杨伟忠,“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浅析”,《建筑经济》,20第11期。

8.王亚再,“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之浅见”,《经济师》,第4期。

9.刘光忱,“论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业技术经济》,年第9期。

10.毕星、翟丽,《项目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有关的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院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各医院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构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确保医院各项业务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效率。从实践来看,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内部管理手段,通过制定相关控制措施,保证医院能够在正常的流程下开展活动,医院财务信息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但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之中,将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方法应用于其中,能够很好地促使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一个规范化的有秩序的环境中开展,从而促进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水平的显著提升。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对医院内部管理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财务核算方面。医院财务核算流程相对比较繁杂,工作量较大,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影响之下,能够使得医院财务核算的各项流程变得更加规范。医院财务部门通过在经济业务中按照手续控制、程序控制和凭证编号、复核等手段,让会计处理和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制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舞弊及错误,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及齐全。不但可以提升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资料的准确性,还可以保证医院资产安全。其二,经营效率方面。内部会计控制能够保证医院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管理效率。它通过划清财务和其他部门的分工,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激励体制,提升工作效率,强化责任意识,保证医院经营活动有序、协调、高效地进行,最终实现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其三,监督方面。内部会计控制通过采取特定的程序和方法,能够对医院各项业务活动开展监督工作,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监督,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发生贪腐的几率。

(1)医院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重视度不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的领导认为,医疗业务是为医院创收的主要来源,医院的工作重点就是医疗工作,只要将医疗工作抓紧就可以了,只有抓好了医疗工作,才能够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医院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财务工作,医院管理者一般不太重视。由于重视不足,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许多医院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并非真正地从内控实质出发,而是为了走过场或应付上级检查。(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部分医院虽然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一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却不够科学、严谨。一是没有考虑控制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设置的环节过多,增加了运行成本。二是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明确,没有形成相关岗位和业务之间的内部牵制,相关岗位和业务之间不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影响控制效果。另外控制范围方面,往往强调收入类的内部会计控制,而弱化对报销、后勤、基建、设备购置等支出类的内部会计控制。三是风险控制薄弱。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服务市场运行的风险也在加大,而不少医院风险意识缺失,忽视内部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成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的薄弱环节。(3)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不足。内部审计是医院进行内部监督的职能部门,部分医院尚未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有些医院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却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有些医院配备了审计人员,却没有相应的独立机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医院已得到普遍应用,这对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在手工系统中,审计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专业知识,运用各种审核检查的方法达到目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电子数据的不可见性,手工审计方式已无法对日益严重的计算机舞弊、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有效的检查,传统的审计工具也已很难适应会计数据电子化的需要,必须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来达到审计目的。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来看,部分审计人员只是兼职,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很难胜任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工作。

(1)树立正确观念,提高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当前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基础薄弱的情况,各医院应广泛深入地开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大家能够理解并能有效地贯彻和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健全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制度保障,因而医院管理层应统一思想,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将其纳入医院议事日程,支持和督促这项工作的开展。(2)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强化风险控制。医院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构建契合医院实际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制度要明确界定权责,充分体现审批下执行、执行与审核、审核与付款结算等内部相互牵制原则,分离不相容职务,形成严密的职务分离控制,解决权力制衡和内部监督约束的实质问题,促进医院经济活动在严格的监督下有序高效地运行。同时,要突出对业务风险点的防范,通过对会计业务流程中风险的系统排查,找出各环节的风险点,加以重点控制,及时防范和化解其中的风险,规避风险危害。(3)强化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随着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要求医院进一步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在传统审计方式基础上加以改善和创新,逐步朝着数字化内部审计方向发展。首先,医院应尽快培养一支信息化水平高的审计人才队伍。安排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信息化专业培训,从而懂得如何通过计算机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其次,医院应构建专门的信息化数据库。这里涉及了内部资料制度、审计文献数据、审计历史数据等内容。最后,通过内部审计软件的查询、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综合评价与有效监控医院会计信息化状况,同时对医院流动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最终完成风险管理的综合化审计。总之,医院作为参与医疗市场运作的经济实体,要想使国家投入的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必须健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曾海梅.加强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初探.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9).。

2.霍丁一.新形势下医院的债权债务往来账管理之探讨.现代商业,(08).。

3.季磊.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医药管理杂志,(05).。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引言。

科技的进步,促进医院各种医疗器械产品的先进性水平的提高。但是,从医院的发展以及经营现状上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以及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这都将对医院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全面提高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质量水平。是目前我们国家各大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提高会计管理质量、实现医院各项经营目标、促进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贯彻与落实以及确保国家物资财产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从医院内部会计的组成形式上,其主要包括多个方面内容,有预算控制与管理、收入与支出费用控制与管理、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药品物资库存控制、药品以及相关医疗器械产品采购以及付款控制、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控制、财务信息应用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对外投资控制以及债权债务控制等等。合理的进行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开展各种经营活动的主要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医院经营管理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2.1医院内部控制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从我们国家大多数医院的发展现状上看,普遍存在对医疗及时以及发展等方面建设过度的重视,而对内部财务管理上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从医院的人员构成上看,医院大对数领导都是具有权威性的医务人员,然而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认识相对比较薄弱,有些医院负责人员在医院财务风险与内控,内控与医院发展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同时将医院发展与内部控制对立起来,一旦遇到实际的问题时,注重问题处理方式的灵活定,而并未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解决问题,导致经常出现违规以及违章现象,从而会计控制自身失去独有的严肃性。

近几年,我们国家对于医院的`财务审计力度不断加大,设立里专项的医院财务审查工作,各大媒体上也经常会报道一些违法犯罪的案例,举例来说,医院相关财务以及收费人员利用自身的职能之变,谋取私利;有些人员在进行要药品以及医疗器具采购过程中,收受回扣,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等行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医院在进行内部财务管理过程中,相关制度不完善,财务监督管理不到位等一些不良现象。对此,医院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并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的口碑。

3.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定过程中遵循国家相关规章制度。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在国家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指定的,是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体现形式,其要求医院必须要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制定与自身发展相符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措施。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能够对医院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监督,而且还能及时的发现存在医院内部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所在,并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医院总体管理质量的提高。

3.2确保医院各项资产的安全以及完整性。

资产的安全以及完整性是促进医院能够健康发展主要的物质基础,并且资产管理始终贯穿于医院开展各项生产以及经营活动的始终。从目前我们国家医院资产管理的主要形式上看,主要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含防范资产被盗、防范资产进行非法占有以及防范医院资金被非法挪用等诸多方面内容。医院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医院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出发点,采取严格的管理的措施。距离来说,对相容的医务职能进行有效的分离,在医院内部形成相互牵制的一种关系,避免出现行私舞弊的不良行为,从而才能在一定保证医院内部各种物资财产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推动各大医院建设的步伐。在进行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过程中,由于其所涉及的环节相对比较多,建设程度相对比较复杂,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困難性,因此,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的认识到开展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重要性,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论外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将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作为整个财会工作的重点这一条在《会计法》中被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不仅需要对项目的盈利大小、风险高低进行最初正确的判断,企业内部的控制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会计控制制度要想在国际上处于一个比较领先的水平,就必须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

1.制度本身的缺失。我国现今许多企业的负责人都是自己白手起家的,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对于市场形式的整体把握大都依靠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个人的判断力和无畏的冒险精神,但是单单依靠这些并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类人依靠自己的原始积累资本在市场上大展拳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立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所以很多负责人不愿意建立这种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制度的缺失使他们捉住了“浑水摸鱼”的机会,经营者借助这样一种便利为自己谋取私利,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少缴税、多收入上,忽略了企业的发展需求,长此以往,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为今后的发展保驾护航。

2.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力度不够。制度定得再完美,没有真正去落实,最后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放在眼前吃不到的肉比没有吃更可怕,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定制度更可怕,二者是同一个道理。在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双重注视下,企业不得不设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制度的设立并不代表制度的落实。许多企业为了掩人耳目,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设立一套看上去十分完善的制度堵住外人的嘴,但背地里却利用建立好的制度瞒天过海,将制度当作自己行使权力的伪包装。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制定的风险控制制度可谓面面俱到,还曾获得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等奖,但是为什么这么好的制度设计还是没能阻止中航油的失败呢?总结下来不过一句“有制度,不执行”罢了。既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我们就应该以史为鉴而不是重蹈覆辙。至今还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企业应该加快制度的建设,而已经建立了制度的企业应该进一步确保制度的落实。

3.制度科学性和连贯性缺失。整套的制度就像人体的经络一样错综复杂,要想整个体系能够相互配合、高效工作就必须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连贯性,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整个企业的损失。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都属于马后炮类型的,在事前并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预测,也不能及时发出预警,事发时也不能及时控制事件的蔓延,总是在事后采取一些已经没有用的补救措施,甚至想办法将已经发生的事情掩盖、搪塞过去。这样处理事情,不仅失去了控制制度本身的威慑作用和该有的效力,也使得企业的内控成本在无形中增加了。还有一些企业永远将金钱放在首位,除了利益,别的都可以退而求其次。企业员工的素质可以低一些,对于信息的掌控度可以欠缺一些,但唯独一条,钱财必须放在首位,这样的经营理念迟早会造成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一种企业就是受经营利益的趋势一味地急于求成,做事缺少前后的连贯性,使得整个管理系统跟不上实际的步伐,造成会计控制的自我混乱。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失误只要有心都可以避免,关键在于有没有认真去落实。

4.会计人员素質不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了招聘专门会计人才的重要性,但还有很多企业依旧将会计控制当作一种形式化的过场。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素养,知识的储备量也远不能满足应用的要求,但为了节省人力资源,企业往往选择从别的部分抽调了解会计相关知识的人员。在正式上岗前,也没有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完全是一种由着他们自生自灭的态度,本着这样不重视和敷衍了事的态度建立起来的会计控制自然不具备理想效果中的约束力。而且这些企业的会计凭证要素往往都是不齐全的,主要体现在记账的主管人员印鉴不全,在走程序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阻挠。由于自身素质的缺乏使得这部分人在进行发票填写时很容易缺少要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5.会计控制制度老旧。不管多么完善的制度都会有一定的生命期,只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的情况起作用,一旦环境发生了改变,制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不能适应、满足新环境的需要。会计控制与一个企业的财政紧密相连,而企业的财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是变化莫测,需要时时关注,如果不能及时根据财政状况的变化对会计控制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等来的只能是失败。当然,再多变化的制度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企业的宗旨是整个一切制度的出发点,万不可随意改变。制度需要革新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从零开始建立新的内部会计控制,而是要在旧有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争取整个会计控制的进一步完善。

1.加强环境建设。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有助于各个部门清楚掌握自身的`责任与职能,也会促进结构内部各个制度间的自我完善。企业领导层的思想观念、行事作风对一个企业环境的建设有最直接的影响,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想会计控制制度内的人员都能够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就要求领导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手中的权力绝不滥用,将自身的工作成果与会计控制的好坏直接挂钩。另一方面,领导层还必须有一定的见识,重视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并且积极支持这项工作,多多开展一些法规建设,在整个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毕竟良好对整个企业员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除了内部环境的建设,外部环境的建设如果能够把握得恰到好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外部监督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展开,舆论监督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企业内部的违规现象进行揭露,鼓励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开报道违规操作的现象,与百姓一起推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有关部门对会计师资格证的审查力度也应适当地加大,逼迫企业不得不去完善自身制度。

2.严格制度的执行。众多的案例表明会计控制之所以不能发挥自身的控制作用,是因为制度没有被认真落实到实处。各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内部会计控制,鞋子舒不舒服自己穿着最清楚,一项制度要想能够顺利地运作,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适合,也只有真正适合的制度才能在推行过程中得到员工的支持。原先计划的制度与实际执行的制度间肯定会有出入,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是绝不容被威胁和挑战的。将对的人安排在对的岗位上也是确保制度被严格执行的另一个保障,事无巨细都可以落实到人,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3.提高人员素质。现代企业的竞争主依靠的是多种因素,而人才的竞争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不管是什么样的制度,要想建立,最终靠的还是人才,如果没有人才,一切的规划都只能是说说而已,永远都没有可能变成现实。也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真正创造出高质量的、符合企业发展的产品,才能胜任会计控制的工作。但是,企业员工除了基础的知识储备外,定期的培训也是必需的,通过培训,员工可以巩固原有的知识,填补知识漏洞,学习新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培训,才能让企业员工间产生一定的比较和竞争,有了比较才会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才会有进步。

4.增强预算约束力。建立起从董事会到预案管理委员会的整套预算管理组织是首先要做的事情,然后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董事会就应该负责预算方案的整体制定情况,预算管理员就应该对预算的具体实施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一环扣一环,将整个预算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對内部会计控制的预算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而在编制预算之前对整个公司财政状况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调查,提前对市场进行分析考察,考察全年的经济走势,然后避免盲目的预算编制工作,使整个指标更趋于合理化、客观化。新一年的预测结果必须与之后的设计预算结果进行比对,找出不足,争取在下一年的预算中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使预算能够真正对会计控制起到帮助作用。

5.实现良好的信息沟通。会计控制需要以庞大的数据作为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能力一定要发达,如果信息沟通的能力达不到要求,会计控制工作在展开时就不能有效把握整体的情况,整个工作就像在黑夜中前进,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但是,信息如果能够及时有效地沟通,财政状况便可以被整体掌握,会计控制就会容易很多。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关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公司数量还是在不断增多的,虽然暴露了不少的弊端,但我相信只要愿意付出时间、付出精力,就一定可以被解决。而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国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晓哲.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1,(11).

[2]杨朝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若干问题探讨[j].企业研究,2012,(8).

[4]甘秀文.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会计与税务处理新规解读[j].财会通讯,,(3).

[5]施先旺.财务会计基础概念:基于产权价值运动视角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0,(1).

[6]裘宗舜.财务会计基础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7]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财会[2009]8号)[z].2009.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本文将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旨在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通过财务会计手段和财务会计相关的手段来对企业内部会计进行会计进行控制的系统。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物资产、货币资产、筹集资金、工程项目、销售、采购等方面的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方法有:控制会计记录、控制授权、控制内部审计、控制资产接触等。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内部控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分析如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可以及时的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可以有效的防止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成本核算、物资采购、工程结算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助于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更好的形成,提高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施工企业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成本效益原则;(2)相互牵制原则;(3)重点突出,主次分清原则;(4)整体结构原则。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的重要保证是领导对其的重视程度,然而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数都把精力放在建筑方面,缺乏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程度,缺乏较强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二)会计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缺乏一定的重视,导致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不够健全,没有严格的会计制度的约束,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只能是流于形式,并不能落到实处。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上,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忽视了事前、事中的控制,比较侧重事后的管理,这就造成了内部会计控制很难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

(三)缺乏执行力,监督失效。

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工程预算、质量管理和投招标等环节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经验。

(四)会计人员素质偏低,财务分析能力差。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涉及到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广,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需要财务人员既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更要做好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但就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现状来看,大多数财务人员已经跟不上施工企业的发展速度,许多财务人员不能及时的掌握有关施工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对先进的机器设备有所了解,这就导致了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也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与核算工作的进行。

(五)缺乏考核,财务信息失真。

施工企业虽然采用了内部会计控制模式,但在实施控制的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导致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很低。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考核缺乏一定的客观性的原则,很少的会计人员会对施工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控制,甚至为了某种目的擅自更改账务,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越来越失真。施工企业在核算工程材料方面大多数采用“以领代耗”的方法,这样就导致了少数结余的材料不能及时的办理退库,这样就造成了项目成本核算不真实,财务信息也就不够真实。

从上述可以看出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并不是很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的缺乏是造成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局限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施工企业要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理顺企业内部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发挥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制约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权利过于集中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内部控制会计制度,改善内部会计制度环境。

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效率,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就可以有章可循。施工企业要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并根据制度开展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同时也要运用相关的法律手段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约束,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使其在合理合法的环境下顺利进行。

(三)做好预算工作,增强风险意识。

建筑企业预算工作对企业会计控制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工程后期的造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为施工项目创造更好的条件。建筑施工企业做好预算工作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包括财务预算和种种预算在内的公司预算;另一方面是影响到企业盈利、顺利进行的项目工程预算。同时,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也要居安思危,提升市场风险意识,根据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四)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必须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其中具体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要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的思想进行教育,以及对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以提升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专业素质。(2)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对在岗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给他们提供一个发展自己的舞台,使会计管理人员严格的按照施工企业的各项制度工作。(3)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专业等级职称考试,以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五)完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的监督能力。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通过审计来降低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施工企业要设立审计部门,以促进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审计部门的工作重点要放在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处理上。综上所述,目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首要任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对内部会计控制中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既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杨亚阁,轩慧聪.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xx年.

[2]孙志宏.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及有效措施[j].经营管理者,20xx年15期.

[3]徐贵兰.浅谈建筑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xx年13期.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1、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基本作用首先是经济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是对单位经济监督的第一个窗口,通过审计监督来规范单位的经营行为,使经济整体运行协调一致,从而自我约束。具体来说,要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要对单位的重点部门进行监督;要对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对所发现问题的揭示,促使各部门规范管理,堵塞漏洞,为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

2、内部审计的评价鉴证作用。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之一,实质是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评议。鉴证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鉴别和证明,针对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通过开展绩效审计、经营目标审计、内控制度审计,对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及评价,协助管理者更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活动。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完善,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职能定位不够清晰,作用难以发挥。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根本指导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只有在组织上、行为上都是独立的,职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一些单位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将内审机构合并到纪检、监察或财会部门,或者由会计人员兼任,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无法得到保证。

2、内部审计程序不规范,技术手段滞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许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仍局限于单纯的财务收支或收费价格等方面的审计,没有或很少开展对经济责任制和内控制度的评价。少数审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不能严格履行相应的审计程序,导致相关审计准则的运用流于形式或没有得到正确运用,使得很多部门内审工作不能为单位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不利于两个效益的提高。

3、单位内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开展。现代内部审计工作要向事前、事中转移,要求内审人员具有综合性管理知识,但实际工作中,搞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科班出身的人少,有的人员是从其他部门调来的,有的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甚至对审计业务一窍不通,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审计技巧,而且对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缺乏了解,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1、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严把审计取证关,审计人员所取得的证据必须客观、真实、充分、有力、合规;严把审计复核关,通过实行审计复核,强化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审计质量,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内审的作用应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应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随着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它将对单位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单位风险降到最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既从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安排审计项目,又在审计若干具体项目后,综合加以分析,找出共同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提出建议。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进行恰当处理,又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从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

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了保证单位内部审计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必须定期对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评价单位管理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看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审计制度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开展对专项业务活动的审计,评价各部门对单位决策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审计的目的。

4、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水平。要将那些懂业务、知识面广、能力强的人选拔进来,提高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评价上,严格考核制度。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和审计理论水平。单位应对内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强内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同时,还要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内审人员也应注意更新知识,通过自学、培训、继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拓宽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促进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摘要: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运作方式,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工作的内外部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变化和改进。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在工作内容、机制和手段上更快的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本文就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概况以及它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的推广财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开展和应用。

关键词: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内部控制;应用。

目前,随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企业要想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就需要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由于企业对内部资源的控制是企业发展最为基础的工作,因此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财务信息化管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项非常有效的管理措施。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在工作内容、机制和手段上更快的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和效益。本文就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概况以及它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的推广财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开展和应用。

一、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概述。

1、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含义。

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在重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集成化的管理和控制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全部数据和信息,通过相关技术和设备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的预测、分析、控制和决策手段,从而实现企业各部门财务管理在信息资源上的有效利用和共享,以便更好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实现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同步化、集成化管理。

2、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1)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够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对财务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环境,如管理理念、经营模式、组织结构、负责机制、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优化和重组。

2)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够优化企业的内控信息和沟通。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各地分支机构、各个部门、供应商、客户等的财务信息有效的结合、联系起来,形成一张全面、完整的财务活动数据信息网,从而加强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控制和沟通。

3)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财务实行信息化管理能通过相应的数据信息对企业财务现在及未来的风险作出预测、判断和防范措施,进而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企业在实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即:

1)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要求全员参加。这一要求主要是指在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时,其覆盖的范围必须是整个企业的全体员工以及业务,并对他们实行一体化的财务业务管理。

2)财务数据的录入要求及时、准确。这一要求主要是针对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凭证以及相关财务数据时,必须要做到数据录入的及时、准确,以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3)要根据不同业态进行系统的优化升级。这一要求主要指的是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的根据企业不同业态的相关变化情况,对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优化和升级,以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实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财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应用。

财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包括:

1、采购方面。

1)采购款的申请。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采购款申请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模块,即政策审核功能和用款内容的核对。所谓的政策审核功能就是指信息化系统能够将公司中有关采用款申请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集成。而用款内容的核对则是指系统能够有效的将用款申请中的数据信息与采购合同中的信息进行一一的比对。

2)采购合同。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采购合同方面的内控应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审核功能和合同比对功能上。政策审核功能就是指系统能够将企业在采购合同方面的全部政策制度进行集成和呈现。而合同比对功能则指的是系统能够将签订的采购合同中的信息自动同销售合同进行比对,并在数据分析整合后生成相应的报告。

3)采购价格。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采购价格方面的内控应用主要是价格比对功能和价格记录功能。即系统能够自动的将当前购买的物料价格同以前物料的历史价格进行比对并生成报告。同时,还能将同一种名称、型号、规格的采购物料按照采购的时间先后进行记录、排列和存储。

4)采购发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采购发票方面的内控应用主要有四个,即政策审核、发票类型区分、内容核对、以及计算税金损失。

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企业市场考核控制方面的内控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1)目标任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将当期的企业市场考核相关目标任务的方针和政策在系统中分析和集成,比便于内控人员对市场考核情况进行实时的分析和监控。

2)考核费用。系统能够将当期的市场考核中发生的开发费用、通讯费用、差旅费用的标准、数据等情况在系统中分析和集成,以便于相关内控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分析和控制。

3)薪酬考核。系统能够将当期的市场考核中有关人员薪酬的相关考核标准、内容、制度进行整合和集成,并生成报表,以便内控人员随时进行监控。

3、费用方面。

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企业费用方面的内控应用体现在:

1)数据的分类、索引和汇总。具体包括按照费用索引(即按照财务费用的明细账信息进行分类、索引和汇总);按照部门索引(即按照企业各个部门的各项费用信息进行分类、索引和汇总);按照人员进行索引(即按照企业内部员工的名称进行相关费用信息的分类、索引和汇总)。

2)数据的记录和审核。具体就是指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根据集成的有关费用的制度和政策,分析出相应发生费用的标准,并按其进行费用的审核和记录,对不符合标准的费用数据进行标注和说明,并在完成后生产相应的数据报告。

4、销售方面。

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企业销售方面的内控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1)销售合同。具体包括对合同的政策审核以及数据的记录。即对签订的相关销售合同进行客户信息、签订时间、签订人员等情况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标准的进行标注,并生成相应的分析报告。同时,对正规的合同进行合同名称、类型、金额等方面数据信息的记录。

2)资金方面。具体指的是系统将发生业务所产生的资金(包括收入、成本、损失、费用以及利润等方面的资金)的发生时间、人员、金额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的分析、审核、记录和核算,并与前期或者历史同期的销售情况进行比对,并生成相应的销售报表。

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国际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国企业必须加快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现代化程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和推动企业不断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壮大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芹。浅析财务管理信息化对内控的优化作用[j]。冶金财会,2009(07)。

[2]卢涛。信息化环境中企业在内控制度上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j]。现代企业文化,2010(12)。

[3]许永斌。俞淑仙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内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9(07)。

[4]冯保国。信息化建设与内控体系建设有机融合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8(07)。

[5]车美洁。对县级供电企业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11)。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业务流程控制与信息系统控制是控制活动的重要内容。控制活动过程中会需要大量的信息传递活动,这些活动经过不同的信息传递路径,形成各种信息指令和反馈,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业务作业流程。因此控制活动必须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的情况和具体的控制点进行设置。而信息技术应用使传统人工控制形式演变为人机系统控制,控制重心将集中在作业流程的人机控制与信息系统控制。一些传统的内部控制规则和程序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失去存在的意义,新的控制规则和程序建立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更佳控制目标的基础上。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强了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

在企业中信息的传递方式与速度可以改变内部控制的基础环境,它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并且决定着内部控制的实施方式。企业由于追求效率而摒弃了过时陈旧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方式,因此而突破了旧有的模式。企业如果不进行新的内控制度的构建,很容易被旧有的内控条款牵累或束缚,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

信息化环境对内部控制的信息和沟通这一要素产生了有利的影响。由于大量的企业环境信息、政策信息、经营信息、财务会计信息、作业信息集中存储在企业数据库系统内,并不断被实时更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员工可以十分便捷地从计算机数据库中查阅有关的政策和法规,获取与其职责相关的控制信息,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了解自己的活动如何与他人的工作相关以及例外情况如何报告或处理的途径。在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企业员工能够更好地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使员工顺利履行其职责,提高效率。

授权控制是内部控制手段中最常用和最基础的一种,在财务信息化条件下,授权控制主要是通过口令授权的方式表现。口令主要是存放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其不像传统的印章由专人保管,一旦计算机信息系统被侵入导致口令被盗用,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隐患,很可能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如果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利用口令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或者其他信息进行盗取并透露给企业竞争对手,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随着财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等工作由以往的手工完成向财务信息系统自动化转变,这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以往对会计账簿的审核以及财务人员的控制转向了对财务会计数据的审查、对财务信息的输出控制以及对信息系统和程序的控制等。企业的内部控制由对人的控制转向了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可共享性,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了,企业面临着信息系统故障、信息安全漏洞等控制难题。

财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首先,为了满足财务信息系统的需要,企业在财务部门中需要新增会计信息系统维护人员、数据管理人员以及数据分析人员等,企业的财务岗位也由原有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岗位向信息数据录入、凭证复合记账等岗位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财会部门的职能由原有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其次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企业的很多信息数据能够被各个部门人员共享,甚至外部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企业的信息数据,从而加大了会计信息数据泄露的风险。

财务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内控工作比较简单,导致很多人员不思上进、故步自封,对信息化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变化毫不知情,难以胜任财务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工作。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内部控制人员不仅仅要精通财会方面的知识,还要对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熟练应用,才能够完成信息化内部控制工作。例如,很多企业应用的财务信息系统不仅仅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核算,还将资金管理、成本控制、财务责任考核等全面纳入进信息系统,从而将财务工作提升到战略管理的层次上,这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需要结合实际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完善。首先,企业要对内部的组织架构进行重新设置调整,要通过部门的重新设置、人员的细致分工、权限的严格划分等形式来完善内部控制,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止舞弊现象发生的目的。其次,要培养企业管理人员信息观念和内控观念。财务信息化条件下,应该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地更新观念,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论文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一般来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上,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尽管控制目标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体系中仍是处于核心地位,把企业的财务监控目标作为切入点,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益监控体系。

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争论很多,对内部会计控制到底是什么也有种种议论。有的人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控制或内部会计监督;有的人则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单位内部制订出来的一些与财务会计有关的文件、制度;还有人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内部责任控制等等。本文认为:首先,内部会计控制不等于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贯穿于内部控制的全过程,但毕竟无法代替内部控制的全部。内部控制的范围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只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西方控制理论中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次,内部会计控制也不完全等同于内部会计监督。前者包括控制政策、标准或程序的建立、施行、信息收集、考核、分析、奖惩和矫正,以及控制环境的营造和保护等;后者主要是对既有政策、标准、程序执行过程的监控和信息反馈。显然内部会计控制包容内部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监督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部分。再次,内部会计控制实际上是在一定控制环境中,由内部控制人(不仅仅局限于财会人员)依据一定的理念和一定的程序对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重要环节进行监管的过程。其含义十分丰富:第一,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即为实现某些特定的目标――保护财产,检查会计数据的正确、可靠,提高效率,贯彻既定的管理方针等而实施;第二,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它随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第三,它不是“死”的文件、制度和规定,也不是某个事件(如成本控制、资产安全性控制等)或某种状况,而是交织和融合于单位多项经济活动中的一连串行动;第四,它是一个充分体现人及人所具有的精神层面的事物,如管理风格、管理哲学、管理意识、企业文化、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等的控制过程。因此,正确理解把握上述含义,对于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搞好内部控制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一)管理当局认识不足,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较为突出。

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解不一,一部分对建立企业会计控制制度重视不够,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有些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还存在很多误解,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规章制度;有的认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监督等;甚至有些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更为严重的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在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中,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已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成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一种形式,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我国有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二是偏重事后控制。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通常是待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予以惩处,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效力。三是重钱财等有形资源的控制,轻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有些企业甚至仍存在重钱轻物的现象,致使损失相当严重。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检查不力,考核、奖惩力度不够。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流于形式,稽核的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有的企业虽然也没有一些奖惩制度,但制度的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没有完全制度化;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奖惩有度的奖惩制度。加之无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另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多数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监事会形同虚设;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各职能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企业甚至尚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四)会计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

我国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法规建设刚刚启动,还未完成一系列切实可行、高效有力的规范配套体系,许多企业领导只重视生产经营,忽略管理,甚至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多余的羁绊,热衷个人权力威信,任意逾越制度约束,企业的重大决策、举措都由企业主要领导人说了算的现象比比皆是。

(1)成本限制。在设计、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时,管理当局必然要考虑有适当的成本投入,所以制度本身不可能完美无缺。

(2)人为错误。即使是设计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也可能是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如对方发票总金额计算错误未被发现,发货视为索要提货单、签发支票时未审查支付用途等等。

(3)串通舞弊。内部会计控制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串通而失效。如执行不相容职务的会计和出纳相互勾结,采购人员与供货单位串通,使内部会计控制丧失防止发现错误与舞弊的能力。

(4)管理越权。内部会计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例如:高级管理人员可能置内部会计规章于不顾,凌驾于内部会计控制之上。

(5)制度不适。内部会计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当经营环境或业务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旧的制度不再适用,而新的制度尚未建立,这时内部会计控制被削弱或失效。

长时间来,会计监督职能也被称作是控制职能,还有认为只有控制没有监督。控制常是事后补救为主的控制,而无事前、事中的相关控制;审计也是事后突击审计,而缺乏常规审计与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审计。由此形成了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等同的理解。实际工作中往往造成只有监督而没有控制,或只有控制而没有监督的状况。事实上削弱了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以及二者的统一和制约关系,影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全面发挥,也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规范和完善。

有的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其执行、监督检查流于形式,甚至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本身不符合要求。有些单位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重大”无标准、“决策”无民主的现象;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不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不明确。该设置内审机构的不设,该配置专职或兼职内审人员的不配置,有的企业虽也有一些奖惩制度,但制度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没有制度化;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制度。

(五)对会计人员缺乏培养和教育。

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培养教育方面还不很重视。在管理方式上,由政府和企业双重管理,用人政策未完全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选、招聘、考核制度;在管理对象上,片面强调对行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管理;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未严格执行财政部规定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对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规范,会计人员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

在内部会计控制中,控制环境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人又是控制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是由人制定的,也是靠人去执行和完善的。人既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客体。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一是要严把用人关,对重要岗位人员的配备和管理人员的选用,应全面考察其德、能、才、绩等综合素质;二是要多层次、多方位加强岗位和在职员工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其遵纪守法,精通业务;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主、自检自律为主要手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约机制;四是对有些重要岗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制度,以便互相牵制、相互监督。

企业应该以《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为指导,以会计制度为依据,结合本行业或部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大致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制约机制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做好内部会计控制的前提,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措施,是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企业要根据会计法律法规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整套比较严格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明确企业的业务规程、要求和职责,做到按章办事,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在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内部会计控制的制约机制。一是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二是要实行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约制度。三是要严格考核与奖惩机制。根据企业情况,建立考核内容及评价科学合理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对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较好的,应给予必要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给予相应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以达到有效控制、制约的目的。

对于公司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核心,是联系内部以及外部各利害关系人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现代公司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监事会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其基本目的是弥补各利害关系人在信息不对称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和责任上的不对等性,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力、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过程中:一是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范围。组织机构的设计不仅受企业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等的制约,而且还与各企业管理当局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和管理理念有关。现代企业应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适合于其发展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二是实行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经理层的经营管理绩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建立起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既享有充分的经营管理权,又能使其尽职尽责地履行对委托人的义务,才能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三是要严格考核与奖惩制度。企业员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同的部门与岗位,其考核的内容及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一般要按照经理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分别设计。尤其是对经理层考核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兼顾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于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较好的,应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章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其行为主体全是人(这里所指的人是指一个企业从领导到有关业务经办人员)。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搞好。具体地讲,除领导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思想行为状况。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第二,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法纪政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使之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奉公守法、廉洁自律;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特别要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会计人员进行基础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性错误。

参考文献:

[1]戴国俊。试论内部会计控制[j]。事业财会。2008(2)。

[5]徐玉德。谈内部会计控制构建[j]。审计理论与实践。2010(12)。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无疑是企业的一道防火墙,对防范风险至关重要。自从国家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以来,内部控制制度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企业可以没有其他内部控制制度,但绝不能没有会计控制。但是,中小企业因为财力、人力的限制,往往只有内部会计控制或者以其为核心建立的较为简单的内部控制。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内部会计控制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中小企业 会计控制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内部会计控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内部会计控制失效往往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进行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并且随着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法律法规的健全也逐步完善。但目前仍有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存在一些不足,有名无实、有制度无执行,有构建无效果等现象仍然存在。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淡薄,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往往对创业者依赖程度较高,创业初期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内控相对简单,也容易执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内控建设往往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除非发生了因为内控缺失或不健全而导致企业损失,企业才会重视。即中小企业由于受人力、财力所限制,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缺乏主动性,制度不健全,或者即使有制度,执行也流于形式。

(二)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我国自进入会计“两则时代”以来,会计信息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中小企业由于不像上市公司那样受到严格的监管,虽然执行了会计准则,但是会计信息质量依然不算高,粉饰利润、虚报资产或者偷逃税款,隐藏收入的现象较多,企业往往根据需要出具具有不同目的的财务报表。

(三)企业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三种审计监督手段之一,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中、小企业因为受成本的限制或者领导观念的影响,往往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设立也往往是留于形式,审计人员仅仅设置一个光杆司令,独立性也较差,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公司维持生产经营、实现预期效益的有力保障。现阶段,企业已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

(二)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信息与沟通系统控制薄弱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公司外部监督的不足,由于各部门之间的监督功能出现重复,缺乏统一标准,以及分散管理,导致横向信息沟通不畅,因此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三)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很多企业目前的会计人员,虽对会计账务处理得心应手,但在应对目前市场风险变化判断和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足。此外,很多企业长期以来实行计划分配和社会招聘相结合的员工引进制度。正式员工大都是公司老员工的子女、亲戚,其知识、学历和业务水平不能适合企业的全方面的发展,而社会招聘进来的只局限于一线员工,这不公平的招聘制度也使得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之间的矛盾加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使人为因素在内控制度上的失误加大。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加强产品生产经营的内部控制

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的原则,在科学、精简、高效的要求下,明确各个部门、岗位的所负责的业务及事项的权限范围、工作程序和相应的任务等内容。

2、 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货币资金应严格实行岗位分工制度,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分离、想到制约和监督。其次,严格控制任何资金的支出和流入,确保要有相应的、合法的凭证,始终做到账实相符。最后,要加强企业备用金的监管,要有一套严密的备用金申请、审核、审批和领用制度。

3、 加强实物资产的内部控制

实物资产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要加强实物资产的数量控制,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核对,确保账实相符。无论是存货还是固定资产,都要注意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取得与验收控制,使用与维护控制,处置控制。

(二)明确职责,建立相互制约机制,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

任何内部控制制度的成败均取决于其设计水平和高素质人员的贯彻执行。要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各部门、各岗位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我们要把事、权进行合理划分,对下级授权、分权,规定各级人员处理某些事务的'权力。同时,要加强监督考核,奖罚到位,以此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保证制度的有效性。此外,要坚决执行不相容职务控制,各职能部门要具有相对独立性等。企业可能因组织内部信息不对称而发生各种矛盾和争端,相关信息包括从外部获取的公司、经济和监管信息以及内部产生的信息。因此在内部信息沟通上,企业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建立其更多更方便的沟通管道,加强上下级、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信息共享。

(三)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企业要严格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严把用人关,尽量克服任人唯亲,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人员的选择、使用和培训。对于重要岗位的人员配备和管理人员的选拔,要全面考查其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较广博的知识水平,而且还包括接受职业继续教育和培训。还要对人员的职务进行定期轮换,一方面增加其对整体业务流程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一方面增加对某项职务的全面复核,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和思考论文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

摘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对象这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也将朝着现代化管理方向迈进,变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方面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

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灵魂所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如实反映以及企业高层财务以及其他方面的战略决策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严重缺乏现代管理知识。

现代化管理的理念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管理理念,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当前许多企业在管理理念上或者管理模式上都停留在传统的管理观念或者模式上,因此企业管理者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意识也成了理所当然的问题。

此外,绝大多数企业在最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忽视了管理体制的改进与创新问题。

这样,虽然企业在业务往来方面实现了与市场的接轨,但在管理体制方面却不能与时俱进。

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疏忽,使得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相关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此外,财务管理方面的责任制并未得到真正落实,使得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位,企业的决策者与财务人员的分离制约工作并未作出成效,多种职能兼容或者重叠的现象时有存在。

这些迹象表明了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严重缺乏规范性,这会使得企业会计工作失去应有的意义,进而影响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2.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会使企业会计工作失去意义,同时也会给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关的各方带来不利的影响。

造成企业会计失真的主要原因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特别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在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审计活动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设计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根本没有建立与企业内部管理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

此外,财务会计管理力度不强,这会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会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

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但过于形式化,这样对费用支出就很难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增大企业的经营成本,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出现亏损。

正是由于企业会计内部管理工作过于混乱,就很容易出现会计信息的失真,有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故意编造会计信息。

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或者没有聘请会计,这就很容易出现会计记账随意性的现象,存在很多错误,从而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此外,更改会计信息、虚报收入或者对财务报表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内部控制并未得到落实,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铺,严重的可能会使会计管理失控。

3.费用支出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资产大量流失。

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减少企业的费用支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通常是企业经理掌控费用支出。

但企业的管理者忽视了一点,企业的经理有的是没有财务基础的,资金的使用并未遵从相关的财务原则,最终导致企业资金浪费过于严重的情况。

此外,一些企业在购买材料、财务管理方面缺乏监管的力度,次从而导致企业大量资金流失,这样一来,就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

4.违法乱纪、跨级舞弊现象严重。

当前,许多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并未严格尊崇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没有将会计的基本监督职能发挥出来。

这就给财务管理人员制造了舞弊的机会,开虚假的发票,有的还将企业的资金占为己用。

甚至有些财务人员参与到违法的活动中,收取他人贿赂,擅自挪用公款等。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会计信息管理部门是十分有必要的,这能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国家的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严抓会计工作,这样企业会计外部监督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企业还需建立自身的岗位责任制度以及监督制度。

企业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企业会计人员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技术水平。

企业应重点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并加强对其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使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道德水准得到提高。

2.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

企业会计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会计有着自身核算以及监督的职能,但如果会计工作人员没有遵循一定的会计制度或者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就会使会计自身的职能被忽视掉。

因此,在企业认真落实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这样才能使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良好的运行。

在企业会计内部会计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应发挥出自身的监督职能,协助会计信息管理部门做好企业会计的管理工作。

3.加强内部审计力度。

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方面,内部审计制度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管理以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对会计核算、财务收支的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审查,以确保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以及使企业的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通过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企业违规带来的经济损失。

内部审计的管理人员定期向企业的决策者递交内部审计结果,有助于决策的决策。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受到相关利益各方的关注。

企业要做的就是提供高质量水平的会计信息以供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

这里所指的高质量水平的会计信息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准确、真实、完整,并且符合有用性、相关性、及时性、可理解性等特征。

高质量水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的决策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市场信息的动态,从而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策略。

然而高质量水平的会计信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企业应重视对企业高素质会计人员的培养,加大企业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及培养。

5.建立完善企业内控,不断明确职责。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对企业内控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尤其是应对职责进行有效的明确,确保各项内控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

坚持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公私分明、奖罚得当,是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财会管理部门,应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作为企业管理者,是保证会计他应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不得授意、委派、致使非企业会计部门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务。

要充分体现责任人的会计主体地位,从而为会计工作者行使其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企业不断加强对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规范并建立相关的会计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确保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

这有这样,企业会计内部出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