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族理论政策心得(模板18篇)

时间:2023-11-13 12:55:00 作者:琉璃 2023年民族理论政策心得(模板18篇)

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还可以提高自我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写作思路。

纪录片民族政策心得体会

近年来,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体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纪录片不仅可以记录真实的历史和事件,还可以深入探讨社会问题以及政策调整的效果。在观看了一部关于民族政策的纪录片后,我对民族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得出了一些对于民族政策的心得体会。

首先,纪录片给我展示了中国的民族多样性。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而这部纪录片全面展示了各个民族的生活和文化,让我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丰富多彩。在片中,我了解到了蒙古族的勇敢和豪放,彝族的热情和纯真,藏族的高贵和神秘等等。这些不同民族的特点和文化,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

其次,纪录片让我明白了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在纪录片中,讲述了中国的民族政策以及各个民族地区的变化和发展。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一些边远地区的民族群体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例如,在片中提到的塔里木河流域的维吾尔族群众,得到了改善生活条件的政府援助,生活品质明显提高。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民族政策对于保护不同民族的文化,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纪录片也揭示了一些民族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和困境。片中提到了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和教育落后的问题。虽然政府已经进行了很多努力,但是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地区的发展进程依然面临挑战。同时,片中也提到了一些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也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来解决。

最后,纪录片让我产生了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片中提到了一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困境。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一些传统文化正逐渐消失。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刻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贡献力量。无论是从小事做起,如传承家乡的传统习俗,还是参与志愿活动,推广文化艺术,都可以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观看这部关于民族政策的纪录片,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民族多样性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对民族地区的问题和困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应该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负起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民族理论学习心得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也曾经了历代王朝的更替换代,以及个别少数民族的繁荣和没落,但华夏文明的包容和求同存异,使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仍然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西南部和北方。虽然人口很少,但占据着中国广大的国土面积,这些地方不仅物质之源丰富,而且人文资源也非常独特,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护这些地方的繁荣稳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重大事宜。

当曾经的那些土家文化中的苞谷饭、合渣汤、过月半、“哭嫁”、“跳秧歌舞”等等,在我们90后、00后的记忆中已渐行渐远,我们只能从爷爷那里像听西游记、水浒传一样来聆听这些极具传奇色彩的文化故事,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让我们高科技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同步,也让我们与曾经拥有的土家精髓文化的时代渐行渐远了。我们失去了玩泥巴、学跳秧歌舞、举行哭嫁的仪式,但我们却拥有玩iphone、学跳小苹果、举行西方婚礼仪式机会。得与失不是通过简单的数量关系就能换算比较的,而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节奏、什么样的精神文明更能让人类生活地更舒适美好!在大力提倡发展高科技驱动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能注意文化建设,特别是注重民族地区的继承和发展,要求人们鼓起来的不只是钱包,还有人们来自内心深处的对生活的满意度。而文化建设恰恰是我们现在非常紧缺的,这就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大力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特长。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生活消费条件、教育水平、以及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保健制度,大力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了确保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建设,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也需要保留传承原来的拥有的民族文化,做到“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把能够反应本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加以保留,政府部门、相应的学术团体和文化机构都应该尽职尽责地弘扬民族文化,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要建立专门遗址,整理成图书加以保存,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要号召年轻一代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把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成果联系起来,在渊博浩瀚的文化海洋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精髓,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各个民族才能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永葆青春,才能长久的繁荣昌盛生存下去。

民族理论心得体会

我们都知道民族和宗教问题历来是我区稳定的晴雨表,民族和宗教工作是维护我县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在幼儿园开展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学习过程中,本人充分认识到“三股势力”本质。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我们“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精神,国家的法律法规,邓小平理论,马克思民族主义理论,新疆历史等内容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并且,不断紧抓儿童教育管理,同时严格要求儿童们父母,利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意识。

二、开展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活动是加强和发展我园的民族团结工作的基础。

今年以来,我园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扎实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教育活动,做好特殊时期教生民族团结思想工作。,发挥各党员教师作用。广泛开展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主题活动,巩固和保持了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

三、结合实际,确保效果。

要注重把学习教育月活动与学习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当前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相结合,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把那些关于反对宗教极端的最基本、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加深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认识,更好地了解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分清什么是合法宗教活动,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什么是宗教极端思想的反动本质和其危害性,能够认清“三股势力”的本质,,依法从事宗教活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四、大力宣传,营造新氛围。

传“学习教育月”活动,及时宣传报道“学习教育月”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学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事们,开展今年“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活动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标准的要求,我们紧抓今后教育儿童工作,扎扎实实地干,要进一步推动校教育管理工作,为我校作出贡献。

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

(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

一是从党的自身建设抓起,开展“四抓”活动。即抓学习、抓制度、抓纪律、抓作风。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创新党员管理的新方法,建立流动党员登记簿,实行属地化管理,使流动党员离岗离家不离党,感受党组织的温暖。

三是结合“庆七一”建党节活动,组织居民参加红歌大家唱、放映优秀影片等庆祝活动,活跃了居民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和谐。

四是结合十九大,开展以“学习全会精神,促进和谐建设”、“促进科学发展观,创建美好家园”、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家庭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按照“强基础、抓特色、创一流”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一居一品”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以基础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以为居民服务为目标,大力开展党建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把一个贫困人口多、老年人多、生活设施陈旧的社区转变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今年我社区被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信访工作“四无”社区,被县妇联授予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同时我个人也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员。

(三)扶弱助残、关心群众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社区书记帮扶弱势群体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社区服务的重点。在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各项法规政策,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情况,尽可能多的使他们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社区低保户xx家庭生活困难,一家4口人,一个女儿上大学,一个女儿是残疾,家庭无固定收入,无不定期上门入户,并捐赠一些生活用品,每次他女儿开学,我都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此外,积极协调各方解决特困对象xx家的生活费,他的生活费由过去的每月330元增至现每月480元,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每逢节假日和特殊时期我都要上门走访,确保他们生活和情绪稳定。

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

模范带头,勤政廉政。按照《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求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自己在廉洁自律方面努力做到:

一是认真履行职责。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决不推诿,勇于承担责任。

二是严格要求自己,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工作中做到公正透明,不谋私利。

三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社区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自己能够以身作则,勤俭敬业,从节约一张纸做起,从小处着眼,顾全大局,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是身在社区、心系社区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扑下身子,身先士卒,吃苦耐劳,以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影响身边的每个人。

以上汇报是我一年来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心得体会2

通过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我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以及和民族问题有关的宗教问题。换句话说,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就是让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伟大意义,认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民族问题及其由来,民族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以及怎样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另一方面让我进一步了解国情、省情、民情,认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及其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在社会主义时期要解决好民族和民族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具体措施。

总之,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进行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民族观的教育,从而提高我们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同于阶级,不同于国家,不同于政党,也不同于种族,而是一种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实体,并有着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同样由于民族存在引起的民族问题,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也不同于阶级问题、国家问题、政党问题和种族问题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民族和民族问题这一历史范畴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而独立的学科。同时,它与许多学科相联系:

(1)与哲学相比。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探讨的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是普遍规律;民族理论研究的则是民族和民族问题这两个具体为基本的方面。

(2)与民族学。

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规律,并用其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民族学研究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具体到每一个民族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内容。

(3)与历史学。

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全过程,让人们了解社会的过去及发展;民族理论只对民族这一社会历史中的现象、范畴作研究。

(4)与民族史学。

民族史学着重研究民族发展的全过程,是每个民族的历史,也就是追溯各个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和变异;民族理论只对规律进行研究。

同时,民族理论还与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法学、艺术、伦理学等学科有关系,并应用这些学科的许多优秀成果来研究民族的一般特点和普遍规律。但民族理论也在学科发展中体现出自己的特点:(1)科学性;(2)阶级性;(3)实践性;(4)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最可靠的锐利武器。就中国来说,民族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重要方面,因此,掌握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真制定和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民族问题,将对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法规政策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民族法规政策的研究和实施,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参与相关研究和了解实践,我获得了一些有关民族法规政策的心得体会。首先,我深刻体会到民族法规政策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其次,我认识到民族法规政策的切实可行性与适应性非常重要。再次,我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对于实施民族法规政策至关重要。最后,我深切感受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民族法规政策的重要目标。

首先,民族法规政策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我国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法规政策体系。民族法规政策是国家对各民族平等的尊重和关爱体现。通过制定和实施民族法规政策,我们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只有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团结。

其次,民族法规政策的可行性与适应性非常重要。民族法规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民族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政策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得到有效落实。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政策不能一刀切。在制定民族法规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保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再次,我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对于实施民族法规政策至关重要。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法规政策实施的基础。只有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在实施民族法规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护和弘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交流和了解,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融合。只有通过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

最后,我深切感受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民族法规政策的重要目标。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基础。通过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水平,可以更好地增进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福祉。在实施民族法规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只有通过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总之,我对民族法规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民族法规政策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可行性与适应性是其重要特点,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实施民族法规政策的基础,而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其核心目标。我相信,随着我国不断加强民族法规政策的研究和实施,我们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论文范文

摘要:《元史》中没有为高克恭立传,所以对他的民族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该文从西域的概念入手,以现有的文献为参照,通过对地理概念与词汇演变的梳理,对其民族问题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与阐释。

关键词:高克恭;民族;西域;回鹘。

高克恭是元代著名的少数民族画家,《故太中大夫刑部尚书高公行状》中“其先西域人”的表述,使得后人对其族属的表述纷纭。近代的论证主要集中在两种说法上。一说维吾尔人,一说回回人。“其先西域人”的“先”是何人?邓文原在《行状》中提到高克恭的曾祖父时用了“曾祖某”与“谱碟散佚,莫迹其所始”。可见,其曾祖父辈以上不是功业显赫的名门,所以无事迹可述;所谓的“先”,也就表明其曾祖父以上是生活在西域的,高家是从祖父辈移居大同的。从相貌特征上来看,润云:“高侯回纥长髯客,唾洒冰纨作秋色。”张雨云:“我识房山紫髯叟,雅好山泽嗜杯酒。”可见高克恭具有西域人的血统应该是无误的。除了邓文原的记载之外,相关的证据还有:“西域高侯自爱山,此君冰雪故相看”;“西域才人画似诗,云山高下墨淋漓”以及“房山居士高使君,系出西域才超群”;这些与高克恭同时或稍晚元人的诗句也表明,高克恭是西域人在当时具有广泛共识的。

1.名称的由来与变迁。

从字面上来看回鹘、回纥、畏兀儿、畏兀、辉和尔、瑰古、伟吾尔,均为回鹘语uighur的不同音译,他们虽然是同一个词,但是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代的对象还是有区别的。回纥是唐代对袁纥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的总称。贞元四年(788年)自请改称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畏吾儿,亦作畏吾而、畏兀、畏吾、委吾等,是元明两代对回鹘一词的异译。回回,为宋辽之际“回鹘”、“回纥”之音的误传误读。

元代的色目人主要包括回回人、畏吾儿人、唐兀人与钦察人。唐兀人是西夏的遗民,钦察人是钦察汗国的国民。畏吾儿人是高昌回鹘的后裔,“《元史》有时将畏吾儿人称为回鹘人,或是称他们为高昌人。”[1]回回人的概念比较复杂,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概念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指来自花剌子摸的旧地,或来自更远的中亚细亚的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其二,是公元7世纪末,来华定居的穆斯林侨民,他们到中国经商,留居广州、泉州等地,与汉族通婚及其后代;此时还未形成民族,也未出现“回回”这个名词。从广义的概念来看,元代“回回”这个词经常被混淆,蒙古统治者将不少有伊斯兰文化背景的人称为“回回”。在汉族人眼里,“回回”的概念似乎还要广泛,这也许是由于元朝的幅员过于辽阔,对于相对封闭的汉族来说,短期内如此多的外族的涌入,他们无法一一理清头绪,于是采用了一种最简单的排除法,非汉族、蒙古族都冠以“回回”的称呼,用法上有点象今天的“外国人”。

2.学术界的两种观点。

2.1回族观点的简单梳理。

陈垣据泰定时平章政事乌伯都刺为高克恭之婿,又据程拒夫《雪楼集》卷2乌伯都刺三代封制,其父为益福的哈鲁丁,系至元时回回国子学教授亦思替非文字之人,知为回回人。益福的哈鲁丁为高克恭之亲家,以此断高克恭为回回人。润又云:“高侯回纥长髯客,唾洒冰纨作秋色。”陈垣认为:“五代时回鹘既衰,渐有改奉伊斯兰教者。元初诸人对此等外教多不能辨别,故统目之为回纥。长春西游记、刘郁西使记之所谓回纥,皆指伊斯兰教国。其后渐觉有不同,于是以畏吾、伟兀等代表昔日之回鹘,以回回代表奉伊斯兰教之回纥,凡元史所谓畏吾儿者回鹘也,其称回纥者回回也。王恽玉堂嘉话卷三云,回鹘今外五,回纥今回回也。元史太祖纪,汪罕走河西、回鹘、回回三国,是元人目中回鹘与回回二也。世祖纪卷十言回回人中阿合马才任宰相,而奸臣传则称阿合马为回纥人,是元人目中回纥与回回一也”。陈高华先生的《元代画家史料》认为“高克恭按其族源,属于色目人”。又说:“有的记载说他是‘回纥长髯客’,可知其祖先应是伊斯兰教徒。”[2]此后亦多以此为据。

润确实在十几岁时见过高克恭,润曾学画于姚子敬,姚子敬与高克恭的关系非常好,“尝举江南文学之士敖君善、姚子敬、陈无逸、倪仲深于朝,皆官郡博士。”子敬言:“一日,公问:‘人生至贵者何?’子敬方隐度以对,公曰:‘无求’。”同时润在大都任职过四五年的时间。元中期以后“回回”、“畏吾儿”两词使用广泛,润对于有伊斯兰教背景的人称“回回”应该是清楚的。虽然有人认为“回纥”其实是“回回”一种比较高雅的写法,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回纥”也是“回鹘”的古称。

2.2维吾儿族观点的简单梳理。

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卷上“古画论”中载云:“高士安,字彦敬,回鹘人。居官之暇,登山赏览,喜湖山秀丽,云烟变灭,蕴于胸中,发于毫端,自然高绝。其峰峦皴法董源,云树学米元章,品格浑厚,元朝第一名画也。”曹昭认为此高士安就是高克恭。曹昭以后,明代另一位鉴赏家张丑(青夫)也沿袭曹昭的说法。从“回鹘”推断高克恭是畏吾儿,高士安就是高克恭,《辞海》沿袭此说认为他是畏吾儿人,后来的书籍也亦多以此为据。当然,也有人认为高士安不一定就是高克恭,但马明达先生在《元代回回画家高克恭丛考》中通过对高克恭在《眠食安好帖》中自言有兄名高子安,根据昆仲间名字不以字排,不合情理,推断高克恭原名为高士安。此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我们仅根据“回纥”、“回鹘”二字,来推断高克恭是“回族”还是“维吾儿族”显然是武断的,因为一个民族的形成要考虑到地理位置、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多个因素,而且高克恭出生在民族形成之前,所以要探究其身份最好从大的社会背景来考虑,而不要拘泥于个别的字句。

2.3民族问题的分析与推断。

上文在提及“其先西域人”时谈到,其祖父高乐道或曾祖父在金朝时就可能已经来到了中原,所以才在元朝的“占籍”中将自己称为“其先西域人”,否则直接用“西域人”或“畏吾儿”岂不更好。同时“其先”是西域人,我们不仅要问其后是什么人呢?只能是金朝人。其实在元代只有完全汉化的金人才被列入“汉人”,大多数仍被看成色目人,高氏虽已高度汉化但是他的相貌特征,显然还是色目人。所以《四库总目》中的称其为金人也有一定合理性。此外还有一些旁证:其一,从高克恭的姓氏来看,高克恭祖孙三代的姓名,已完全仿照汉族习惯,而不象同期到中原的西域人及其后裔那样以西域人名(通常是阿拉伯语常用人名)通行,如:高克恭的女婿乌巴都刺,可见高氏家族汉化更深。其二,高嘉甫的归隐是否可以解读为一臣不侍二主,否则与关心“经世要务”又要“归老房山”的行为相矛盾。但这显然不是高克恭族属的终结,而是其华化过程的演绎。

教、摩尼教、基督教之别派景教、袄教,甚至伊斯兰教,还有中国传统的道教都曾在此流行,形成了以佛为尊,各教并行的局面,所以高昌回鹘地区的拥有大量的伊斯兰教背景的人。而原喀喇汗国范围内,西辽的皇帝是佛教徒,蒙古的统治者信奉喇嘛教,所以也非伊斯兰教一统。在元初“回鹘”、“回纥”只是对原西辽地区两种不同信仰人群的称呼,而非地理区域的划分,更非民族的概念。至元之后,由于政权的割裂,改“回鹘”为“畏吾儿”,改“回纥”为“回回”,而“畏吾儿”、“回回”在很大层面上转化为地理区域的划分,因此在不同时期这两种区分是不一样的。同时,改“回纥”为“回回”又使得他们与真正的“回回”混淆起来,这是元代统治者的另一种误解。

从当时的角度来看,高克恭的祖先应该是西辽国人,其后入金入元;西辽的民族有回鹘、吐蕃、契丹、汉、蒙古等民族,不过回鹘占多数。高克恭是广义回鹘人的后代,至于是“回纥”还是“回鹘”,即有没有伊斯兰教背景,无从考证;润的“回纥长髯客”只是孤证,而且“回纥”一词语意模糊;至于女婿有伊斯兰教背景,与高克恭的伊斯兰教身份亦无关系。曹昭的“回鹘人”的考证也应该被看成是民族的统称,并不完全等同于元代的高昌回鹘(畏吾儿)人。高克恭的祖先离开西域的时间早于元初,在西辽的统治下并无“回纥”与“回鹘”概念的区分,所以这样的研究是徒劳的。因此,在元代,高克恭的祖先属于广义的回鹘人,但由于至元以后回鹘专指“畏吾儿”,而高克恭并不能确定自己是畏吾儿人,为了避免误解,所以干脆用了“西域”的概念。

按通行的民族划分来看,回族与回纥、回鹘均无关系。回族虽然是回回族的简称,但“宋人的《梦溪笔谈》和《黑鞑事略》中,指的是回鹘。《元史》和《元典章》,指的是伊斯兰教和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明清的文献中,主要指回族即回回族。”[3]可见回族是形成于明朝的,而高克恭出生在回族、维吾尔族产生之前,元代的回回人可能是后世的回族人,也可能是维吾尔族人,所以我们的研究只能是推断。

维吾尔族形成的地域主线是:漠北回鹘喀喇回鹘、高昌回鹘等西辽察合台汗国、高昌回鹘(畏吾儿)察合台汗国维吾尔族。宗教的传播,伊斯兰教从察合台汗国传向畏吾儿(高昌回鹘)地区。虽然在维吾尔族的形成上史学界还有争论,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它应该包括喀喇回鹘汗国、高昌回鹘汗国;从人员构成上来看,它应该包括广义的回鹘人;在宗教信仰上信奉伊斯兰教;在名称上源于畏吾儿,即明代对元代高昌回鹘的称谓的进一步演化。

综上所述,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回族是由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而逐渐形成的民族。维吾尔族是由居住在西域的回鹘人皈依伊斯兰教而形成的民族。因此,将高克恭看成今天的维吾尔族人,较为贴切。

参考文献:

[1]黎东方.细说元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15.

[2]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汇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1.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764.

《民族理论》心得体会

民族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它涉及到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文化差异、文化认同等诸多方面。《民族理论》一书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民族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下面我将就此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表达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第一段:民族问题是什么?

民族问题是指在国家范围内,由于不同的民族、种族、族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而造成民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可传承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要素的综合体系,而文化差异的产生则必然会导致民族之间的相互排斥和认同问题。因此,要解决民族问题,必须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去探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相通与文化认同关系等问题。

在《民族理论》一书中,作者指出:“一个民族应当有几个方面的要素,一为血缘,二为语言,三为宗教、文化,四为领土,五为政府。”这是民族理论的核心之一。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准确把握了民族概念所包含的多个方面,阐述了形成民族的基本特征。深入探究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民族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段: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我们在面对民族问题时,应该采取一种开放的、多元文化的理念来看待这一问题。多元文化并非单一文化的扩展或混杂,而是各种文化相互纠缠、相互嵌套、相互制约的状态。这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不仅可以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不同民族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能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更好相互了解、更大程度的交流。

第四段:全球化与民族认同。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因此,民族的认同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民族认同是人们在文化交流中形成的,虽然存在着文化差异,但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一定程度上是在互相融合的。因此,民族认同并非一成不变,更多时候是流动和变迁的。对于民族认同问题,我们应该倡导多元文化,而不是把其他文化看作是威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积极的文化交流会推动各国民族的认同问题得到更为平衡和合理的解决。

第五段:理性与平衡的解决方案。

解决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且具有多方面性的任务,必须站在全球的历史和理性的高度,采取平衡的态度和解决方案。文化差异的存在不应该成为过度强调和包装个人或国家的文化和民族自豪感的资本手段。解决民族问题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秉持道德和诚信原则,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以更为理性、平衡的方式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民族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和理念来解决民族问题。我们应该秉持开放、开明、开放的态度,坚持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平衡性来解决民族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推动全球多民族、多文化、多样性的融合。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心得

所谓民族——国家宗教,是在某一个民族或国家内部产生的、且局限于本民族或国家共同体全体成员共同信仰的宗教。它一般由传统氏族部落宗教直接改造和发展而来,是古典宗教的第一个阶段和最初形式。它既保留了原始宗教的某些印迹,同时也具备了古典宗教的基本特征。民族——国家宗教主要有七方面的特点,这是它区别于原始宗教和古典宗教其他形式的特殊之处。

全民性和排他性的共存。民族——国家宗教是具有强烈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的宗教,这种特色表现为其信仰的全民性和排他性。民族——国家宗教首先是民族和国家所有成员的共同信仰,民族和国家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本民族——国家宗教的天然的和法定的信徒。其天然性在于,共同的语言、地域和生产方式使其具备了共同信仰的客观基础,它必然自发地导致统一精神文化、信奉共同的宗教信仰的历史过程;其法定性在于,共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管理规定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它把共同的宗教信仰作为全民的强制性义务。无论何人都依民族习惯和国家法典信奉统一的和官定的神灵,没有个人选择的余地。在文明社会之初的中国、埃及、希腊、印度、巴比伦等民族和国家中,其民族——国家宗教都是全民性的。据此,有的宗教虽然也是在某一民族或国家内部产生,并仅为其中的部分成员所信仰,但由于不具备全民性,便不能归属于民族——国家宗教之列,只是一般的民族宗教。例如中国的道教,完全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信仰,但它从来没有达到全民信奉的地步,因而不被作为民族——国家宗教。在历史上,有的民族或国家由于社会变迁、宗教发展及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相互接触交流的冲击,其民族——国家宗教虽继续存在,并保持着大量的民族特色,但却越来越失去全民性,只剩下部分信徒,这同时也就失去了其作为民族——国家宗教的资格。印度的婆罗门教和日本的神道教皆属于这种类型。有的民族尽管因古代国家灭亡四处流浪,失散于世界各地,其原有的民族——国家宗教却仍然未失去全民性,是散居各地的民族成员的共同信仰,因而它还是一种民族宗教。犹太教即是如此。

由于民族——国家宗教是在各民族和国家的社会条件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及国家统治等各方面的差异,又决定了民族——国家宗教具有排他性。一方面,它只属于本民族或国家成员的信仰,除了被自己征服的民族和国家,一般不对外传播;另一方面,受民族和国家所特有的社会条件制约,而且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它缺乏广泛的适应性,只能在本民族或国家的及相类似的民族和国家的社会条件中生存。这使得民族——国家宗教的命运同民族和国家共同体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波斯人和希腊马其顿人征服了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王国之后,巴比伦宗教也逐步消亡了。古罗马人对希腊的入侵导致了古代希腊宗教的消失。波斯的玛兹达教也是随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征服而衰落的,后来在民族和国家获得独立之后才又东山再起。

宗教信仰与民族意识的一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发展,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氏族部落原始意识的民族意识也在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共同性基础上逐渐成熟起来。在文明社会之初,政教合一体制使民族——国家宗教与民族国家共同体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民族文化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它深深地渗透到了民族的观念和情感中,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的群体意识与民族的宗教信仰相互交织在一起,互为表里,在宗教的观念和情感中体现着民族的认识、心理和情感,体现着整个民族及其成员安身立命的基本信念和准则;而民族意识中也包含着宗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包含着宗教的基本信仰、教义和规范。因此,整个民族国家的成员都把自己的民族——国家宗教视为正统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根据,并从中汲取生活的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在这一点上,民族——国家宗教与民族意识的关系同原始宗教与氏族意识的关系颇为相似,它们都是政教合一体制的结果。例如,注重血缘关系、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的中国古代汉族就是同民族——国家宗教即儒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儒教敬天祭祖、效法天理、神道设教的基本教义相一致的,其中渗透了儒教信仰的宗教精神。

一神多能和诸神分级的出现。在原始宗教多神崇拜的早期阶段,每一类事物和每一种现象都有各自的神灵,这些神灵的灵力极其有限,一神一能,各管一事,各司其职。它们之间没有大小高低之分,相互也没有隶属服从关系。随着社会发展与实践能力的增长,人们的接触面增大了,视野拓宽了,理性能力增强了,这使他们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中,发现其间内在的联系与多样性的统一。尤其是农业和畜牧业之间产生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人们把注意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到直接影响着自己所从事的专营生产的那一部分自然事物和现象上,而不再重视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这种变化反映在宗教观念上,便是原来特殊的、分散的神灵被逐步统一起来,一些神灵合而为一,一些神灵被转换了职能,一些神灵则被赋予了更大的神性和更多的职能。比如随着地缘村社和部落的建立,出现了地域性的保护神即“社神”。社神是一方土地之神,它综合了自然的和社会的多种神灵及其职能,成为掌管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及地区安全的多能神,在古代希腊,自从航海业在希腊人的生活中获得特殊意义后,原来的陆神波塞冬就变成了保护航海业的海神。随着农业的出现,牧神变成了农神,狩猎女神变成了丰收女神。在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这种状况随社会组织的兼并统一而越来越加剧,最后只剩下一些兼备多种职能的主要神灵。

神性的增强和职能的多样化,必然导致神灵之间神性和职能的对比与差异,从而产生大小强弱之分。特别是由于阶级的出现而形成的社会等级差别,更是必然在宗教观念中留下其影像。于是,神灵之间也被组织和统一起来,构成了一定的秩序,并且相互具有了等级关系。至上神以超越众神之上的最高神的形式出现了,成为神灵世界的主宰与君主,众神则隶属于至上神,作为它的官僚和下属。这就是至上神教,它是一神教的前身。民族——国家宗教一般都是崇拜至上神的。如中国传统宗教崇拜天(上帝),天是自然之主,是统帅诸神的最高神灵,在甲骨文中即已有上帝命令刮风、打雷、下雨的记载。印度婆罗门教信奉梵,它是万物的根本和万因,毗湿奴、湿婆和梵天等三主神是梵的显现,其他神祗也是梵的高低不同阶段的各种化现。日本神道崇拜天照大神,其余诸神均受其统辖。古希腊宗教信仰宙斯,它是奥林波斯山上众神的领袖,它主宰着整个自然与社会的秩序。

在历史上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古代埃及宗教虽然也是至上神教,但其所崇拜的至上神是随着统一王国的政治中心的变化而轮换的。当某个地区成为首都所在地的时候,它的地方神就升格成为全国的最高神。古代巴比伦宗教的至上神也是轮换的,但其原因却是由于外族的入侵,入侵者总是把本民族信奉的最高神变为被征服的民族国家崇拜的最高神。而波斯宗教崇拜的是善恶二神,在下诸神依此分为光明与黑暗两个对立集团,是一种二元至上神教。犹太教则信仰唯一神耶和华,是最早的也是古代民族国家宗教中唯一的一神教。但是,所有这些民族——国家宗教都是以不同的形式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等级制度。

保护神与至上神的统一。保护神崇拜早已存在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宗教中,并且是原始宗教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过,原始的保护神崇拜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祖先神崇拜,后来随地缘村社和部落的出现产生的地方保护神也是以地域关系为主的,它们都带有一定的自然特性。但随着联合诸多部落的部落联盟的形成,尤其是民族国家产生时期政治统治的需要,保护神崇拜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内容,人间的政治关系也在其中得到了明确的反映。在社会生活组织相互兼并的历史过程中,保护神的兼并也同宗教信仰的兼并一道在同时进行。国家将全民族的信仰统一于统治阶级的宗教,这种统一在其特定的表现形态上,就是以统治者一族的保护神去统属其他族的保护神,尔后又发展为整个民族国家的保护神,并成为全民的崇拜对象。为了增强统治者一族的保护神的神圣性,强化全民对这一保护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与统治者在尘世的地位相一致,其保护神也被抬高到神界中的最高地位,成为至上神灵。其他族的神灵则或是被取消,或是被兼并,或是被置于最高神的统治之下。这样,在民族——国家宗教中,保护神与至上神合而为一,成为世界的创造者和本民族的保护者,兼有双重身分。

中国儒教崇拜的天、希腊宗教信奉的宙斯、埃及宗教信仰的太阳神、波斯教崇拜的阿胡拉、日本神道教侍奉的天照大神、犹太教崇拜的耶和华,都是统一了民族国家保护神和最高创世神的二元神。不过,由于这些最高神同时又是民族国家的保护神,因而它们的王国绝不越出它们所守护的民族国家领城,在此界线外,由其他民族国家的保护神统治。这就是说,民族国家的保护神的至上意义极为有限,仅仅适用于本民族的范围,只是针对被统治者原有的保护神而言的。所以,它的存亡直接与民族国家的存亡联结在一起,取决于它自身的保护能力。古代巴比伦、埃及、希腊以及波斯等许多民族和国家所崇拜的最高神,都是由于它们作为民族和国家的保护神而随民族或国家的丧失而被消亡的。

神权与君权的结合。氏族首领和部落酋长往往同时也是宗教首领和祭祖主祭人,但这一般只是表明他是带领本氏族部落全体成员侍奉神灵的首领,而不意味着他与神灵之间具有什么特殊关系,被赋予了什么特权。从部落联盟时代开始,出现了首领把自己提升为唯一能通天神的特权人物,从而将祭天大权独揽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不断发展,在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便进一步产生了民族国家的君王,把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与至上神联系在一起,使之具有至上神的性能的做法。这样一来君王便成为至上神的后代甚至化身,自己也具有了神秘。

据史料记载,中国至少从周代开始就把帝王称之为“天子”即上天的儿子。古埃及的国王都把民族——国家宗教所崇拜的至上神视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保护神,自称是至上神的儿子。巴比伦宗教也直接神化人间统治者,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神或是具有一定的神性。日本神道教把天照大神视为历代天皇的始祖,并尊天皇为人神。在罗马帝国的君主政体出现后,亦将其君王诉诸宗教臻于神圣化,产生了“帝王神”崇拜。苏拉被视为神之骄子,凯撒和卡利古拉生前就为自己举行了封神仪式,屋大维也接受了“奥古斯都(神圣者)”的称号。

君王的神化,使君王所拥有的地位和权力也被赋予了神圣的来源,君权由神所授。于是,君王便成为天然的民族国家的成员必须崇拜和祭祖的最高神灵。君王自然也是民族——国家宗教的最高首领和祭祖活动的主祭者,只有他才有资格带领众人祭祀至上神。至此,君权与神权结合起来了,政治特权与宗教特权也结合起来了,君王集所有权力于一身,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民族——国家神圣的专制者。这种区别于原始社会的新政教合一形式的出现,不仅表明了人类社会在阶级和民族形成之后新的国家政治的产生,而且也体现了宗教内容向社会化方向发生的转折。

中国在古代宗教即产生了君权神授的观念,认为君王统治万民是受天的委派,代表天来化育人类的,它体现了天的意志。日本神道教的核心就是君权神授说,把天皇当作天照大神统治人间的代表,强调每一国民均应唯其圣渝是从。巴比伦的亚述尔国王总是把自己的一切行动都说成是最高神亚述尔的决定,声称自己不过是神意的执行官。印度婆罗门教认为婆罗门是为护持“达摩(圣法)”而生,因而居众生之首,统摄世间万物。

当然,在古代的民族——国家宗教中,也有的是实行国教制度而非政教合一。兴旺时期的罗马帝国就是典型。这主要是因为罗马帝国的版图不断扩大,使它的民族——国家宗教不断受到被征服的民族和国家的宗教信仰的冲击,不得不过份依赖国家强力来维护自身和统一意识形态。同时,帝国的强盛使帝王的权力也极度膨胀,超过了宗教所能制约的界线。所以,罗马的民族——国家宗教便完全成为受帝王控制的工具,教权为王权所支配。

僧侣阶层与规范形式的产生。为了适应宗教变化和政治统治的需要,大量专职的巫祝产生出来,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宗教为职业的特殊社会阶层。他们不仅是民间日益增多的宗教事务的代理人,尤其是协助君王进行民族国家祭典,并为统治阶级运用宗教在意识形态上控制全体社会成员出力的特殊工具。这个阶层同民族国家的政治领导集团一道,形成了集神权与政权于一身的君主专制的左右臂,因而它在社会中也享有相当的特权。

据文字记载,中国在商代之前就已出现了职业宗教者,并已有了卜(司占卜)、史(司录风雨)、巫(行术作法)、祝(司祈祷乃至祭祀)的分工。在印度婆罗门教所维持的种姓制度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婆罗门就是世代相传、自成一体的祭司阶层。古代罗马帝国的祭司团亦由来已久,在原始公社时期便已开始形成。最古老的祭司团有司掌历法和节期的“彭提菲克斯”,担任信使和外交任务的“费齐亚利斯”,专管占卜的“奥古尔”,主持祭献仪式的“雷克斯·萨克罗鲁姆”,侍奉女神维斯塔的“维斯塔利斯”等。罗马王凯撒、屋大维及其后继诸王都曾兼任最高的“彭提菲克斯”祭司职位。古巴比伦人为了侍奉神灵,产生了一大批专门侍奉神的生活起居的神职人员,其中有传达神启和解释经文的高级祭司,有为歌颂神、安慰神而诵唱赞美诗和哀歌的音乐神,还有为神制作食物的厨神,为神洗澡的人,陪送神像去卧室睡觉的侍者等等。另外还有被认为是侍奉神的人间妻子的女祭司,也有献身于神圣而卖淫的神娼。在城邦时期,祭师是城邦统治集团的核心,统治者即是祭司的首领。后来祭司形成了专门的贵族集团,甚至为自身的利益同君主发生冲突,曾参与过阴谋篡位、朝代兴替、私通外国等重大政治事件。

为了进一步强化民族——国家宗教的正统性及其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力,僧侣们根据政治上的需要和宗教教义,对宗教的礼仪和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补充。使之统一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建立起了以巫祝为核心的礼仪典章和组织制度,使民族国家在行为和组织方面具有了规范化的形式。

在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古代民族国家中,这种宗教规范与政治制度相统一,不仅实现了对全体社会成员宗教行为的组织化和规范化,同时也是对他们全部社会行为的组织化和规范化,成为直接维持政治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印度婆罗门教很早就制定了一系列宗教规范,并以法律形式将其固定在《摩奴法典》中。中国古代宗教亦已形成了关于宗教仪式的各种规定,提出了一整套祭祖制度,这些规范将宗教与政治和伦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直接起着维护宗法政治制度的作用。孔子所极为推崇的周礼就是这种政治化和伦理化了的宗教规范的样本。古代埃及宗教被宗教学者归为典型的仪式宗教,受祭司和巫师控制的正确的规范化仪式动作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对神灵信仰的虔诚。摩西在创建犹太教的时候,一开始就制定了《摩西十诫》和一系列律法,它既规定了宗教的信条和礼仪,又规定了行为准则;既建立了宗教体制,又建立了社会的结构和国家的律法。

神学理论与宗教典籍的形成。原始宗教作为一种自发产生的自然性宗教,长于行动而拙于思考。除了简单而零散的宗教观念和充满幻想色彩的神话传说外,没有抽象、系统的理论,更谈不上宗教典籍。在民族国家出现后,人类理性思维能力的进步和职业宗教者阶层的产生构成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创立神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僧侣们首先从对纷繁杂乱的原始宗教观念改造入手,在重新统一和确定了的关于民族的起源、祖先等一系列神话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教义体系和初步的神学思想,使宗教观念被理论化,从而产生了最早的宗教神学。

神学理论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在民族国家内部宗教观念的统一和巩固,标志着原始的、粗糙的和自发的宗教观念已为新的、精致的和人为的宗教神学所取代,而且意味着宗教的说服力和欺骗性的增加,更易于通过对人的理性的征服而维护和发展宗教信仰。同时也为人们根据社会和自己需要的变化修改宗教教义、重新解释宗教观念提供了可能。这一方面使宗教对社会的适应性大大增加,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另一方面又孕育了宗教内部在观念上分裂的可能性,从而各种教派和宗教从此层出不穷。

随着文字的产生,在有些文化达到较高程度的民族国家中出现了叙述神学理论的宗教典籍,宗教神学往往成为最早的文字记载的内容。在中国的甲骨文中,记载的大部分内容是有关宗教观念和祭祀仪式的,而叙述占筮理论的《易经》则是最古老的著作。古代印度在原始社会末期即已形成了反映自然宗教内容的专门著作《梨俱吠陀》。婆罗门教产生后,又编著了三种吠陀典集:《沙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它们构成了古典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其中包含了其宗教教义和信仰的基本内容。古埃及人有一些宗教经卷的断纸残篇保留下来。古巴比伦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料也是以宗教的内容为主。实际上,古希腊哲学也是宗教理论的一种延伸,其中一些派别的学说甚至直接就是一种神学,如毕达哥拉斯派。

民族政策

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推行民族政策,致力于实现各个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和谐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于民族政策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民族政策的实施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为各族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和社会的进步。本文将从政策的制定、宣传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历史传承等方面探讨民族政策的影响和成效。

首先,民族政策的制定对于各个民族的发展和团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民族政策需要凝聚多方共识,考虑各个民族特点和利益的平衡。政策的制定不仅要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还要注重公平、公正和公开,确保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如《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团结进步法》等,我国为各个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其次,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为民族团结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宣传教育是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存意识。我国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电视台、广播、报纸、社交媒体等,宣传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同时,也积极开展各民族交流活动,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第三,民族政策的推行促进了各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根据国情和各个民族的实际情况,我国积极推动各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产业扶持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励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促进经济的繁荣。同时,还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民族地区的交通、通信、水利和教育等基础条件,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第四,民族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各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为了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如文化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同时,也鼓励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和展览,深化多元文化的交流,促进文化的共同繁荣。

最后,民族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保护各民族之间的历史传承。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我们前行的根基。在历史传承方面,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古迹、重要人物和事件等进行保护和宣传,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通过历史教育和宣传,让各个民族都能够了解和尊重彼此的历史,促进历史传承和文化认同。

总结起来,我国的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历史传承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民族政策是一个持续推行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民族政策,处理好各族之间的关系,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和谐发展。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论文范文

摘要:新中国成立xx年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理论。但是,目前民族理论研究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改正和完善的问题。具体来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不能混为一谈,两者有着不同的内含。民族问题理论与民族理论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也必须区别开来。同理,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理论也是一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应分清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之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经过了毛泽东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理论。但是,目前民族理论研究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改正和完善的问题。本文将对此阐述纯属个人的几点肤浅的看法,并请关注者批评指正。

笔者总以为,民族学界在许多问题上概念不太清楚。对此,笔者在前两年发表过一篇题为《关于民族问题理论研究中一些含混概念的几个问题》的论文,此文发表后引起一些学界同仁的关注,同时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杂志全文转载。此文中,笔者提出了民族矛盾与民族关系问题;权利与权力问题;区域性与民族性问题;民族与人民问题;法律制度的完善与“特殊照顾”政策问题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概念不清的现象。与此同时,也指出了此种现象对民族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和民族工作的具体效果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应该说,弄清概念是学术研究首先要做到的工作,模糊不清的概念,会对所有具体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障碍。对此不再赘述。

必须指出,在民族理论研究中存的许多模糊不清的概念或环节,导致了人们对民族理论学科持有一种轻视或小看的态度,认为在社会上谁都能很随意地就能研究这门学科;在校园里谁都能拿起本子就能讲解这门课。于是,在各种报刊上出现了很多套话连篇的口号式文章;在各类学校或各种培训班的课堂上也出现了空洞无味的说教式的民族理论课。笔者以为,这一现象与民族理论学界没有搞清楚几个重要关系有很大的关系。就是说,这与民族理论学界没有对社会各界解释清楚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理论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直接的关系。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理论虽然都是关于民族的学问,但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族问题理论与民族理论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也必须区别开来。同理,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理论也是一个不同的概念,应该分清三者之间的联系和不同之处。过去,我们只注重三者间的联系,而没有重视其不同之处或不同的角度。从而,影响了民族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不能混为一谈,两者有着不同的内含。当然,三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但是,有联系不等于没有区别。在现实社会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既清楚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又明确它们之间的许多区别,这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总之,在一定程度上讲,区别是存在的本质,也是和谐发展的本质意义所在。因为,没有区别就无所谓和谐。从我国社会现实来讲,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理论都有其各自的不同含义,我们应该全面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什么是民族理论?什么是民族政策?什么是民族问题理论?提出和回答这一问题的时候已到。这三个问题其实都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各自独立的学科,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容和框架体系。无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还是学科建设角度讲,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的时候已到。

民族理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有自己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有自己完整的内容体系。那么,什么是民族理论?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我们现在讲的所谓的民族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经典论述。它蕴含着庞大的、独具特色的内容。我们应从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多吸取营养,学会综合起来看问题,从而应在学术研究中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应利用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术研究的学术性和科学性。一直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不够科学。民族理论是什么?研究这一理论有何意义?它有什么特点?笔者以为,概括起来民族理论学科有以下特点:

第一,民族理论是关于民族的综合性学问,它不仅解释着什么是民族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同时也探寻着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和规律。当然,其中包括很多不同观点和看法。民族是什么?民族的产生应具备哪些重要因素?民族为何消亡?如何消亡?民族理论首先应该回答这些问题。

第二,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在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其中包括民族关系、民族矛盾和民族自身发展问题等问题。民族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简言之,当人们关注纯粹的民族本身文化特性的时候,民族显现的其实就是她的自然属性;而当人们强调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时候民族却显现其社会属性。因此,民族是离不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没有了自然属性民族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没有了社会属性,民族将失去发展的动力。

第三,民族理论其实是一种观点,是一种原则,是解决问题的态度。理论上讲,持什么样的观点很重要,因为有什么样的观点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从而就会制定出什么样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理论就是一种权利理论,其核心为平等问题。就像人类最终的关键问题是人权问题一样,民族之间归根结底的问题也是平等生存问题。平等团结、和谐共处都是后来的事情,都是在平等生存的基础上才能正式产生的事情。没有平等这个前提和基础就没有和谐这个结果。虽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道理,人们也很清楚这个道理,并且所有人都希望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却总是忘记或忽略它的前提条件――平等生存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1913年12月)、《论民族自决权》(1914年2-5月)、《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1917年7月)和十月革命后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1920年6月)、《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1922年12月)等。斯大林在民族问题方面撰写了一系列著作,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3年1月)、《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1918年11月)、《关于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当前任务》(1921年3月)、《论民族问题的提法》(1921年5月)、《论列宁主义基础》(1924年4月)、《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1929年3月)等。中国民族理论来源于马、恩、列、斯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

综上所述,民族理论是一个具有庞大内容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理论研究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细化理论研究的视角,在学校教育中进一步完善民族理论的学科建设工作。

所谓民族政策就是某个国家和地区政府为解决境内民族问题而制定出的方针和政策。很显然,民族政策应该是关于民族的所有政策的综合。从我国而言,所谓的民族政策就是指我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而所制定和实施的关于国内少数民族的方针、政策。民族政策至少有它的特殊性、延续性与多变性、转换性与固定性等特点。特殊性是指所有的民族政策都是为少数民族而制定的特殊政策,离开少数民族就无所谓民族政策。以少数民族的名义制定出大众化的政策是一种错误行为。因为,名义上是为少数民族而实际上却所有人都能享受的政策不是真正的民族政策。在民族工作方面要突出特殊性,特殊性是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因素。民族政策只有这样的特殊性才能不同于其他的公共政策,才能体现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延续性与多变性是从政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角度讲的。我们对待传统时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民族政策也不例外。继承好的、行之有效的传统政策的同时,根据新情况、新趋势进行政策创新。这样才能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内在关系。延续性和多变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政策必须有它的延续性,但这并不是说不能有变化;同理,任何政策必须有它的多变性,必须跟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这也并不等于政策必须是无静止地变换。如果政策只有延续性而没有多变性,说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停滞不前,没有发展也没有进步;如果政策只有多变性而没有延续性,说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混乱无序,没有稳定环境也没有和谐共进。所谓的转换性与固定性是从政策与法律制度的角度讲的。包括民族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都有一个过程,就是酝酿一制订一出台――实行一完善和变为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过程。好的政策必须变成法律制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应该说,政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社会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政策是其所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对整个国家的制度文化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民族政策有自己完整的内容体系。从我国而言,民族政策的内容体系有: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杂散居少数民族政策、民族干部政策、民族地区经济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文化政策、民族人口政策、民族卫生政策、民族体育政策、民族语文政策、民族习俗政策、民族宗教政策等。其中,民资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是原则、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其他政策就无从谈起,而民族区域自治是既是一个政策又是一个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其他各项政策顺利执行的根本保障。因此,中国民族政策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组成,一是基本原则;二是具体政策;三是制度保障。目前来讲,制度完善是关键性的问题。

什么是民族问题理论?简言之,民族问题理论就是指关于现实社会当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中所提出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综合。民族问题理论不仅研究政策实现等问题,而且还要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方面新出现的各种问题或可能要出现的更多问题。因此,民族问题理论既有现实性的特点,也有未来性的特点。对于具体民族而言,民族问题理论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研究现实当中的民族问题,所以有助于先行政策的更加合理化和更加完善;因为,它是研究可能要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有助于更具有可行性政策的制订和出台。民族问题理论至少有以下特点: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此它有非常现实的特点;第二,这一研究是专门针对中国少数民族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学问,因此它有很鲜明的针对性的特点;第三,由于民族问题理论是研究和预防在民族问题方面可能要发生的各类问题,因此未来性是它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根据民族关系和民族自身发展的基本情况,研究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或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对国家和民族本身是非常重要的。就从这一角度讲,民族问题研究应该是民族研究领域中的重中之重,应该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研究现存问题或即将要发生的问题就是为了给关于民族的基础理论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从而丰富马、恩、列、斯、毛、邓的经典理论,就是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更多的现实依据,从而增强党的方针的准确性和国家政策的正确性。

民族问题理论的内容体系有:民族区域自治研究、民族法与自治权研究、民族语言文字使用问题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民族人口问题等。对我国而言,民族区域自治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涵盖着上述问题的基本内容。

综上所述,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理论三者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外在的不同。所谓内在联系是说,它们都是为民族而做的学问;而所谓外在的不同是说,三者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目的等都不尽相同。民族理论主要研究有关民族和民族问题方面已经发生过的事物,所以它有很强的过去时的特性。而民族政策可以说,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关民族而实施的实践活动,它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对民族政策而言,贯彻执行是其重点,如果说民族政策有其研究的一面,那就是怎样实现既定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的各种辅助措施,这当然是一个很有必要研究的问题。“中国的民族理论,具备实践性是对它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一种仅仅去品味之作为文化现象的这个共同体、而缺乏真正现实关怀和政策实践的课堂学术”。笔者以为,民族问题理论就是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学问。应该指出,它的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特性,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有益处。

我们要明确对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理论的真正含义。若要更进一步地细讲,所谓的民族理论(传统意义上的民族理论)是前人,包括马、恩、列、斯、毛、邓等伟人和一些智者的经典理论,研究解答是这门学科的重点。而所谓的民族政策是国家所实施的关于民族的各种方针政策,关于它只能意味着讲解和宣传。所谓的民族问题理论是研究现实存在的和将要产生的问题,因此它意味着很强的研究性和学术性。基于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笔者向民族学界和各地区各类学校教育中的民族理论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各个高校理论教学中必须细化民族理论学科的分类。从目前情况看,关于民族方面的课程就是一个笼统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所使用的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千篇一律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而且各地区的教材除了出版社的名称不同以外其他内容却都是翻来覆去、大同小异。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互相抄袭的结果。没有特点,更没有新意。“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无论作为学理上的理论概括,还是作为实践上的经验总结,都是基于解决一定条件下中国民族问题实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因此,决定了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都是这一过程的思想障碍”。

(当然,中、学和小学的教材编写的具体方法上应该有所区别)一门课,改变以往只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做法。帮助全国中小学生从小就对祖国民族国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为他们以后了解国家对各少数民族的各项政策打下基础。这是主要针对初中阶段而言的。那么,在高中阶段应该开设《中国各民族与文化》一门课。而在大学期间应该开设《世界民族与文化》和《民族政策概论》两门课。

在各级党校和干部院校的领导干部培训中应开设《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理论研多》究主。因为,各级党政领导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重复学习所谓的政策条文。

第三,要改革包括“民族团结表彰月”在内的所有与民族工作相关的奖励活动。表彰和奖励应该成为一个促进相关工作的激励机制,收到表彰和奖励的人员应该是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因此,应该量化标准,制订具体条目,逐渐改变目前在这一工作中存在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较大的现象,这是第一。第二,要加强奖励力度,提高奖励标准。为社会、为平民百姓真正做了突出贡献的人应该得到重奖。这样才能带动社会,带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应该让人们明白,为人民生计,为社会和谐做出善事――突出的善事与当歌手和当演员一样能挣钱,甚至比歌手和演员更能挣钱,因为这个奖励来自于国家。第三,有奖励也有惩罚。在奖励有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的同时,也要严惩破坏民族和谐和破坏民族文化的正常生存发展的行为,对此类言行进行重罚。应该说,只有真正做到上述几点,才能给“民族团结表彰月”等活动赋予应有的活力。

第四,要改变以往的民族学界的理论研究与民族工作具体情况相脱节以及民族理论的教学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怎么讲呢?要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必须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民族问题研究上,必须用平衡的心态去搞调研,必须真切反映实际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撰写和发表研究成果。这一问题,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这些内容我们一直在讲。但是,说和做确实很难统一。实际上,民族地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民族理论界的研究并没有跟上去。缺少真正的田野调查,因此人们所写的有关民族方面的文章大部分都为书本到书本的空洞无味的套话,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民族理论教学也在采用空洞死板的模式,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也是多少年不变的“八股文”式的东西。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民族学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和民族工作的具体实施程度。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现象。毋庸置疑,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够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民族问题理论更是如此。

围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讨材料

 根据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集中学习和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的统一安排部署,围绕“学史明理”,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关于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以及相关学习资料。现就学习情况谈三点体会:

    一、以史为鉴,进一步理清和回答好三个问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敢于自己批评自己,并靠批评自己壮大起来。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理论,是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原理,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坚持的是人民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是为某个集团或阶级代言的“私器”,而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公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历史进步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是在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由邓小平正式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此为节点,在时间的纵轴往回看,就是一部从照抄照搬马列主义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摸索史: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马列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经思想之争、路线之争以及由此带来的血的教训后的摸索转折,包括1927年文家市抉择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1935年遵义会议确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现伟大转折,再到开创出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建立起新中国,开启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艰辛探索,经历文化大革命、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把工作重点回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来。以此为节点,在时间的纵轴往后看,就是一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完善史:1987年十三大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与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历史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走得对、走得通、走得好。

    二、以学为基,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其目的就是回归初心、回归宗旨,不断纠偏,确保我党在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上前行。在建党百之际、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之时,开展党史教育,就是要给全体党员补钙加油。

    通过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从建党的开天辟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进一步感受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党在长期奋斗中所形成的独特优势,包括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通过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提高政治能力、做到“两个维护”上下功夫见实效,在感悟思想伟力、强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见实效,在牢记初心使命、办好为民实事上下功夫见实效,在把握历史规律、积极担当作为上下功夫见实效,在强化底线思维、应对风险挑战上下功夫见实效,在发扬革命精神、提升能力作风上下功夫见实效,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夯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向史而新,进一步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向史而新,接续奋斗。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将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动力,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中勇开“顶风船”,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展现新作为。

    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继续深入学习党史国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和“三大规律”,以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事迹和精神,激励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与此同时,强化分管各处室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指示精神,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二是进一步锻炼过硬本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秋季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提出的“七种能力”和今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中提出的“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的要求,抓好能力建设,锻炼过硬本领,不断加强政治历练,努力做到政治能力与所担任的职责相匹配,不断对标对表,努力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与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要求相匹配。

    三是进一步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做好参谋服务。围绕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等中心大局,根据国家、省“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带领综合研究室和相关处室,发挥智库作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最新经济形势和产业动向,加强政策研究储备,为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参谋决策作用。

推动产业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质量品牌建设为抓手,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强力支撑。

打造产业“杀手锏”。多渠道向国家工信部汇报,推动功率半导体、智能终端、先进计算、关键材料与装备等重点领域进入国家生产力布局“版图”,争取更多资源,集中攻克材料、工艺、装备等全链条“卡脖子”难题,锻长板补短板,加快功率电子半导体、新型显示、信创工程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服务国之大者打造产业“杀手锏”。强化舆论宣传。精心谋划好党的百年华诞贺礼篇、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三五”回顾篇、“十四五”开局篇等宣传活动,统筹用好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类平台讲好工信故事、传播工信声音、擦亮湖南品牌,形成强大的正面宣传声势,最大范围地动员企业、园区积极投入到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伟大事业中来。

 

民族政策

第一段:引入民族政策的背景和重要性(200字)。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多元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的繁荣。民族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和推动民族团结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援助和文化保护力度,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措施,使得少数民族的发展得以加快,文化传统得到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不断改善。

第二段: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建设(200字)。

民族政策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然而,我国政府通过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在西部地区,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通过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此外,在民族团结建设方面,政府也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和教育支持力度,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和资源整合,增强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第三段: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200字)。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政策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政府通过设立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编纂民族文化教材、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等举措,推动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教育方面,政府也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确保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也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第四段: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变化和民众生活改善(200字)。

随着民族政策的不断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政府通过开展扶贫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减少了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增加了民族地区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生活,也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发展。

第五段:总结民族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展望未来(200字)。

通过实施民族政策,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民族政策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建设,也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民众生活水平。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加强,民族文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之间的交流还不够密切等。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完善民族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的和谐繁荣。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论文范文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等诸多的特征。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创新,要凸显价值引导,强化顶层设计,丰富育人载体,提升育人效果,重视常规管理,加强规范引导,构建协同的育人机制,强化教育实效性,加强理论研究,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科学性。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要求,再次强调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学习生活,高校成为汇集与培养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义重大。因此,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还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是提升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1.高校民族成分多元化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随着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高等院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中学习,使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比例逐渐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成分呈现多元化,这无疑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但是,与之相对,我国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却呈现出简单化、单一化等现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能适应高校民族成分多元化的要求,导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果不佳。从教学层面来讲,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教学效果。当前,多数高校思政教育与民族理论政策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采用单一、固定的授课模式,缺乏有针对性、创新性、多元化的指导。从实践层面讲,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摩擦、冲突,很容易上升到民族问题的高度。但是,由于负责民族学生教育的老师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化解矛盾,从而导致对民族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效果较差。

2.学生需求多元化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模式单一之间的矛盾。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课程设置规划缺乏对地区、民族特色的考虑,教学模式、实践模式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这就导致民族团结进步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当前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因此导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平衡。

3.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急式风格与常态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国际国内民族关系出现各种状况与问题的时候,高校能够迅速根据中央的的政策要求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但这种教育具有典型的应急性特征,一旦形势稍有缓和,很多学校就会放松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视。然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实现日常化教育,有效解决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效性。尽管在现阶段,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形成了有效的模式。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内容,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促使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矛盾,还要根据现阶段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探究创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模式与路径,从而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效性。

1.凸显价值引导,强化顶层设计。

首先,要明确领导管理责任,构建完善的组织机制。确定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整体决策与责任落实机制,能够协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落实,保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要明确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目标。再次,高校要构建完善的安全底线思维,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协同机制,构建完善的形态工作责任制度,强化网络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实现校园网络以及师生自媒体的规范化管理,重视底线教育与法治教育,要强化网络宣传教育,重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能力,了解网络管理以及传播规律的共醉舞。

2.丰富育人载体,提升育人效果。

首先,要在课程实践中落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渠道,课程内容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要全面落实、保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课程时间,凸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整个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与作用。其次,要在校园文化中渗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要积极构建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的文化实践模式,充分凸显校园文化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强化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感受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深入分析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以及理性上的认知,达到民族团结、国家主权以及领主完整的意识的内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国家观,促进民族团结。再次,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教育的有效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院的特征,组织开展各种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涵与形式。最后,还要加强情感教育,培育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情感教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与体验。

3.重视常规管理,加强规范引导。

高校要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载体,就要在实践中要充分的联合班级、学生、家庭、宿舍等,利用网络化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为民族师生沟通与交流等提供有效的平台与载体。首先,要重视班级管理,构建和谐校园。教师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中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方法与手段,要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为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校园构建,校园稳定安全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其次,要融合网络教育,凸显”高端智库”优势。高校要积极主动的探索、完善智库系统建设,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充分的凸显智库科研的活力,利用智能化的方式与手段,根据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基础,分析热点与难点问题,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构建长效机制与管理依据,深入学生群体,根据民族、宗教等工作重点,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实际状况,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整合资料,凸显的民族团结进步智能化教育的价值与作用。第三,要强化文化交流,构建交流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组成的,各民族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应该认真被中华文化所汲取。”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精准定位学生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与需求结合点。

4.构建协同的育人机制,强化教育实效性。

首先,要整合社会资源,落实工作内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种长期的教育模式,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的影响。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学校教育、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等领域有效融合,保障协同教育的通畅性,提升运行效能。同时,要开发合理的校外资源,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三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达到拓展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目的,构建良好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在根本上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系统的优势互补与协调发展,实现民族政策法规、民族知识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常态化、多样化以及社会化法。最后,要坚持协同育人,同向发力。

5.加强理论研究,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科学性。

高校要分析现阶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度调研分析,精准掌握,明确政策与手段,重视经验交流,定期对高校教育工作开展、效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强化调研与经验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重点的项目与研究基地,集中处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要通过突破性的方式强化教育,始终坚持基于社会需求以及就业服务为导向,根据不同民族学生成长发展环境的不同特征与需求,通过分层指导教育、分类指导教育以及分段考评等方式,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高校应该不断从各个方面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而切实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彭谦,程志浩。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实践与整合效应研究–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3)。

[2]郭颖。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4(19)。

《民族理论》心得体会

2019年是中国的丰收年,不仅丰收了物质上的硕果,更丰收了精神世界的积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理论》这部著作应《求是》杂志之约而问世。这部书的问世,对于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推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对于加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阅读《民族理论》让我获得了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内容概述。

《民族理论》是一本理论之书,内容精彩纷呈。本书论述了民族问题的坚持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分析探讨了新时代下加强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基本要求和战略任务。同时,也就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探究民族文化自信、发展各民族经济、破解民族困境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第三段:实现民族大团结。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多元共生、相互关联的圣洁家园。它是由56个民族大家庭组成的。血缘联系、文化传承在中华民族族群中超凡脱俗的特质,是我们前进的信仰动力。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民族工作前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有效促进实现了各民族之间“和而不同,同而有别”的互补协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第四段:加强民族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繁荣需要文化的支撑。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文化为先,提升文化自信。民族文化对人类文明史有着重要的贡献,弘扬民族文化是必要的,是追求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在路上,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历史文化,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使之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要求。同时,更要增强民族文化的创新力,秉持开放性、创新性、包容性的文化理念,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创造和发展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加坚定的努力。

第五段:民族复兴大有可为。

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历史进程,是具有丰沛生气和具体现实意义的历史进程。当前,我们拥有空前的机遇和实现伟大复兴光辉使命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民族团结为基础,发扬团结奋斗、勇攀科学技术高峰等优良传统。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方位掌握民族工作,按照中央关于民族工作重大决策和部署,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大局,发挥好各级各部门的作用,创造更多的牺牲建设者、勇敢斗争者、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结语。

总的来说,阅读《民族理论》带给我内心的启示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加快民族团结,充当中华民族征程中的蹄痕勇士。认真学习民族理论,深化理论认识,在实践中生动地把握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时代特征,这是努力获取更好的理论成果的重要途径。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心得

于田县通过在返乡学生中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让暑期返乡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一个健康、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建立返乡学生跟踪档案。于田县按照“三线一面”要求,将返乡学生纳入政策法规学教活动,通过走访调查摸底,及时了解返乡学生基本情况、思想动态,掌握一手资料,填写由教育局制定的《于田县暑假返乡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建立返乡学生跟踪档案;由村支部书记和乡镇党委签订责任状,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和村支部签订暑期“政治思想”、“自身安全”、“非法宗教教育”等工作责任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严把返乡学生思想关,筑牢抵御极端宗教思想和非法宗教活动渗透的思想防线。

抓好教育培训。于田县邀请“四老人员”对150名天津返乡学生进行为期3天的教育培训,内容涵盖“三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等知识,筑牢返乡学生思想防线,让返乡学生深入理解政策法规学教活动的意义,为组建返乡学生宣传队打好思想基础。组织返乡学生参观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进藏先遣连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本地新农村建设工程、工业园区,教育返乡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调动返乡学生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

组建学生宣讲。充分发挥返乡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的特点,精选政治思想强、素质觉悟高、能深刻领会学教活动精神的返乡学生组建学生宣讲团,深入各中小学及农牧民群众中,讲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及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目前,已宣讲4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师生达5万余人(次)。

加强暑期学教管理。通过政法部门加大清真寺管理,严禁假期返乡学生进入清真寺;文化执法部门加大对游戏厅、网吧、台球室等娱乐场所的监督检查;交通部门严查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辆;宣传部门加大交通法规、文明出行的宣传,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有意义的假期。

策勒县各级人大代表发挥学教活动“三大作用”

策勒县人大会将开展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活动与发挥人大代表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相结合,以发挥人大代表“三大作用”不断促进学教活动开展。

发挥维稳带头作用。和田县“6·28”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发生后,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做到第一时间“发声”,强烈声讨和谴责暴力恐怖分子,亮明态度、立场,带头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坚守工作岗位,支持和配合党委、政府做好维稳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引领广大群众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发挥联系群众纽带作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正确认识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是各族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群众中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揭露“三股势力”的丑恶嘴脸和反对本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听谣、不信谣、不造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任何非法活动。目前,各级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共开展宣讲35场,受教育群众达2万余人。

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人大会结合当前开展的“六五”普法工作检查和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检查两项工作,对全县普法宣传、依法行政、惠民政策宣传落实、政策法规学习情况等情况进行督查,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等知识的知晓率,推动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心得

近期,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我参加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学习之后,感到受益匪浅,感触很深。今天来到这里,演讲谈不上,只是把我学习以来的心得和浅显的认识,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以汇报:

一是加深了对宗教本质的认识。第一点,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产生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对社会的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第二点,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虽然宗教的消亡在当今是看不到的,但宗教和其他事物一样,早晚会消亡;第三点,宗教不会现在消亡,宗教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发展,在一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完全具备的时候,在所有人们充分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之后,世界的宗教才会消失。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

二是加深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认识。第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观点。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政策。我想,我们党之所以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基于对宗教本质的深刻认识。因为宗教是意识形态范畴,是长期存在的,而且不可能通过行政手段消除,宗教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影响。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早在80多年前的1920xx年,我们党就提出了宗教信仰自由政。1945年,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根据信教自由的原则,中国解放区容许各派宗教存在。不论是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佛教及其他宗教,只要教徒们遵守人民政府法律,人民政府就给以保护。信教的和不信教的各有他们的自由,不许加以强迫或歧视”。此后,中国共产党一直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国后,这一政策被写入宪法。宪法规定: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第二、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前提是任何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婚姻和计划生育,不能危害国家政权和主权。要保护合法,打击非法。坚决保障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就意味着要坚决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和破坏活动。一方面,我们党要贯彻执行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从宗教界来说,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这在宪法和宗教事务条例中都有所表述。第三,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还要坚持独立办教的原则,“一切宗教活动场所,都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之下,由宗教组织和宗教职业人员负责管理。”共产党员,国家干部不能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第四,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代表共产党员可以信教。我们党宣布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这当然不是说共产党员可以自由信奉宗教。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对我国公民来说的,并不适用于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员,毫无疑问地应当是无神论者,而不应当是有神论者。第五,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代表我们党支持宗教的发展。党和国家保护信教群众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但不代表着就是支持宗教。宗教始终是一种反科学的事务,是一种落后的事务,正因为我当认识到宗教的本质,方才提出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但这和支持宗教没有关系。

三是更加清醒地、深刻地认识到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在新疆,非法宗教活动总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干着不耻的勾当。有的干预教育、婚姻、计划生育,强迫青少年和学生信教,教唆学生非法学经,甚至和民族分裂联系在一起,利用部分群众的无知,歪曲宗教教义,煽动宗教狂热,蓄意制造民族矛盾,打击和迫害爱国宗教人士和干部群众,成为影响新疆的团结和稳定的主要危险。这一点,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在新疆,清醒地认识到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来自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非法宗教活动,就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库车,就有所谓的伊斯兰解放党,就是依扎布特组织,利用穆斯林群众朴素的宗教情感,故意歪曲宗教教义,恶意攻击和诋毁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诱青少年进行暴力恐怖活动,诱骗青少年加入组织,实施违法犯罪。这是严重触犯我国法律的行为。今天,虽然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在世界范围内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事恐怖破坏活动的势头有所减缓,而他们提出的建立所谓的单一民族国家或单纯的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国家,更是行不通的,放眼世界,这样的国家已经屈指可数,且都在走向没落。他们逆势而动,不会有好的下场。看看我们国家,从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华夏开始,直至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为止,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团结统一始终是社会的主流,搞分裂破坏者都难逃失败的下场。比如说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时期几百年的民族大融合,再比如说清朝实行的民族共和的政策,更加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虽说团决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人群中,他们的势力依然存在,他们倒行逆施,仍然在明里暗里的搞分裂破坏活动。这一点,我们要有一个非常清醒地认识,时刻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在行动上予以坚决打击。

我想,县委政府提出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就是要让我们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依法运用政策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系统的学习,使我更加明白了熟悉和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认清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危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掌握了一些处理复杂民族宗教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世界上最好的、最成熟完毕的政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尤其是党员干部,一定要成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最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站在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最前沿。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