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通用17篇)

时间:2023-12-09 15:45:10 作者:MJ笔神

优秀作文能够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愉悦和思考的启示,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在下面的优秀作文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表达方式,或许会给您的写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体味象征手法的作用。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后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目标: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树立百折不挠地向光明攀登的决心。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

2.弄清苗儿生长和太阳路的关系,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段奶奶讲的话。

学习难点:

太阳路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侯是否梦想过登上月球?那么有没有梦想过登上太阳?为什么?可是有一群孩子却真的有过这样的梦想——找到一条能登上太阳的路,而且非常执着,这群孩子里就有作家贾平凹先生。今天让我们随着贾平凹的笔触,一起去他的童年探访他的理想。

二、生字、多音字正音。

绳儿系着痴一溜眉豆噌噌莫名其妙。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书,运用学习方法勾画圈点。

2、预设学生质疑。

__文章为什么以“太阳路”为题?孩子们最终找到“太阳路”了吗?

__孩子们找到太阳路的过程。

3、课文梗概:梦想太阳路——寻觅太阳路——观察太阳路——理解太阳路。

四、分小组读书,读通、读顺。

五、看来,“太阳路”并非真的是登上太阳的路途,而是人们追寻自己的梦想的人生历程。这时它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转变。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六、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三段,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奶奶说的话所蕴含的意思,分清主次,练习朗读课文。

一、复习。

1.听写词语:缠着施肥葵花猜不透桃核篱笆结籽一辈子悬在空中莫名其妙。

2.课文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听了奶奶的话我们怎样去找太阳路呢?引读相关的自然段。

3.(出示抽拉投影片,教师边演示边讲述)你们看,种子发芽了,先是一个嫩尖,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像什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种子发芽时的样子。

三、学习第三段。

1.苗儿与太阳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又去问奶奶。她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更莫名其妙了。理解“莫名其妙”中的“名”的意思。

3.(全班讨论)奶奶说的话,我们听懂了吗7(板书:听)。

(出示)(2)原来草呀树呀,都各自有一条支太阳的路,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这段话中有两个“去太阳的路”,意思一样吗?(第一个“去太阳的路”指植物向上生长、向太阳攀登的过程。第二个“去太阳的路”指的是通向进步、通向光明的路。)。

(3)为什么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呢?(通向太阳的路又陡又长,得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

4.我们走的是怎样的路呢?(出示奶奶说的最后一段话)。

a.奶奶说了几句括?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b.想想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人生的路又陡又长,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要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地尽自己的努力去攀登,这样才有希望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

c.练习朗读奶奶说的这段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6。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奶奶说的太阳路是真的通向太阳的路吗?(板书:明)。

7.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落实训练重点。

1.快速默读全文,总结中心思想。

2.作者围绕中心思想写了“我们向奶奶打听去太阳的路”,奶奶让我们种园子,奶奶告诉我们苗儿和太阳路的关系。你们觉得哪一个内容作者是具体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在阅读时要能够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认真阅读,仔细体会,深刻领会中心。

五、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2、太阳路。

听——奶奶的话。

看——苗儿的走。

想——进步、光明的路。

五年级语文黄河主人教学设计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4、模仿最后一段的构段和表达的方式写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赞颂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预习。

(1)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朗读要正确,通顺。

(2)通过结合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生词,无法自己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请做上记号。读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可通过问题的形式记下来,准备课上讨论。

(3)收集课文中和课外书中描写黄河的词语和句子,准备课上交流。

(4)从课外书或网上去寻找黄河上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了解它的制作、特征和功能,最好能附上图片。

(5)在人与外界的各类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

(6)理解词语(带点的字先查字典理解)。

筏子竹篙胆战心惊惊涛骇浪如履平地提心吊胆。

2、课件制作。

3、其它准备工作。

(1)课前教师提供一些关于羊皮筏子和艄公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2)课上准备好电脑,实物显示频、投影仪器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质疑。

1、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黄河有关的课文,(板书:黄河)同学们,在你脑海中,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请谁来说一说。

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激流湍急汹涌胆战心惊提心吊胆如履平地。

(1)指名读――集体读(要读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

(2)这些词语在下面的课文朗读中还要加深体会。

二、初读课文,感受语言。

1、师:同学们围绕课题就提出了这么多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你们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读书和讨论)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相信你能通过自己的读书和思考,来解决刚才的问题。还要注意,读书要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反复读读。

2、同桌互读,你喜欢读哪些段落就读哪些段落,并让同桌评价一下读的效果。

3、个别朗读,把你最喜欢读的或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学们听,如果一个同学读了以后,还有同学认为自己也喜欢读这一段或认为自己会读得更好,那就可以站起来再读。

教师引导学生相机点拨、评价。

4、交流初步的感受: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5、黄河的主人是谁?(板书:艄公)(教师提醒“艄”字的写法)课文中的艄公在干一件什么事?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艄公撑着羊皮筏子送五个乘客过黄河)。

(板书:黄河羊皮筏子乘客)(教师提醒“筏”字的注意点,不要少一撇)。

5、你见过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吗?哪位同学在预习课文时已经找到了介绍羊皮筏子的材料,如有图片就更好。请你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羊皮筏子。(让学生上台介绍,而后,教师可以出示黄河上的羊皮筏子的课件并加以简要说明)。

三、小结课文。

1、指导完整的朗读课文(教师逐节朗读课文)。

2、质疑问难: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学习词语。

1、出示词语。

筏子艄公竹篙沉着波浪滔滔惊涛骇浪如履平地。

激流险恶赞颂尝试提心吊胆胆战心惊浊浪排空。

(1)指名读。

(2)领读。

(3)找出上述词语中表示“害怕”的词语,你还能说出那些近义词。

2、完成课后的练习2。

五、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

六、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在人与外界的各类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准备在下一堂课上交流。

(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人在征服自然、挑战自我过程中的一些图片,并作必要的提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唤起记忆。

2、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初步学习,你了解了些什么?(板书:艄公)(课文介绍了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一位艄公撑篙驾着羊皮筏子送五位乘客渡黄河的事。)。

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黄河上羊皮筏子的惊与险。

1、同学们,课文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奔腾不息、汹涌咆哮的黄河边,请大家看画面,不仅要仔细观察,而且要用心感受。演示多媒体:(远景)汹涌激荡的黄河水、震耳欲聋的波涛声。

2、师:看了这幅画面,假如让你给画面配音的话,你该诵读课文的那一部分,又该怎样诵读读?先自己练读,然后交流。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是否感受到“胆战心惊”――再指名读――集体读。

4、多媒体出示:在汹涌的激流里的一叶筏子。

(1)师:请你练读下一个自然段,然后给这一幅画面配音。(指名读)。

(2)在原来的画面上出示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让学生再仔细读一读,然后谈谈读后的感受。

(3)(多媒体去除配音,只保留画面。)交流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并让学生说一说重点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教师随机点拨评价,并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从下列词语中可以让人着重体会到黄河的汹涌险恶:“汹涌的激流”、“整个儿吞没”;那东西的渺小无助:“小”、“轻”、“浮”、“小小”;作者为那东西的强烈担忧:“突然”、“强磁力”、“吸引”)上列引号中的词语点击时多媒体设计成另一种颜色。

(4)指导集体有感情的朗读,要让人感受到黄河的凶险无情,那小东西的渺小危险和作者的深切担忧。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请你找出相关的文字读一读,再谈谈体会。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这篇课文写了两个农夫在秋收后都从自己角度出发,一个认为趁天冷之前卖牛可以从中获利,另一个认为天冷前买牛节省金钱。买卖成交后,两个农夫却分别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2.理解课文的内容,积累本课中的佳词佳句。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不同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揭示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教学策略】。

放手让学生自学本课,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哪里有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开讨论:买牛者和卖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用个农夫提建议的方法写一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两首。

2.默写两首古诗。

3.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遇到重要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说你初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三、理解课文。

1.画出两个农夫买牛、卖牛的原因。

(1)你认为他们的想法合理吗?为什么?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从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感情读读,将自己的感悟可以写在旁边。

(3)这两个农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他们还应该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围绕着文章的中心: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抓住关键的词语,人物的语言来理解体会。

四、发散思维。

卖牛者和买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提示:从双方都能得到的利益提建议)。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设计】。

将你的建议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两个农夫。

卖牛者。

买牛者。

人教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蒙古包简介:

历史上的蒙古民族曾经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茫茫草原,哪里水草丰美,哪里就是牧民的家。蒙古包,这种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便成了牧民们流动的家。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居所。呈圆形尖顶,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两层覆盖。蒙古包的设计基调奇特、美观、明快。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流动的家。千百年来,蒙古族以畜牧业为谋生的手段,为了寻觅水草丰美的牧场,经常需要搬迁。蒙古包恰好能适应这种需求。移场放牧时,把毡子拆下来,百叶哈那、包顶折叠起来,用勒勒车拉到新的牧地后,很快又可以支起来居住。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智慧的结晶。元代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曾盛赞忽必烈远征及狩猎时所居毡帐的宏伟壮观。如今的蒙古包还成了具有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的一大景观。天南海北的旅游者来到草原,都希望能住进蒙古包,喝上一碗奶茶,吃上一把炒米,再撕上一块手扒肉,来体味一下草原生活的新奇,为日后的游踪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2丝绸之路。

教材简析。

《丝绸之路》是走进西部系列教材中的另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的、沟通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体现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容易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作者首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由点及面由情入理,然后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三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自学文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突出自主学习的独立性,是独立阅读文章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收集资料,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查阅课外资料的本领,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整理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在大量的交流材料中展开,学生可在材料的交流中,初步了解丝绸之路,由抽象变具体,在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完成学习内容。

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要结合课文适时指导朗读。搭建资料平台,创设自主空间,感悟文章所写,激发热爱之情,可以作为本课的教学设计线索。

五年级教案语文人教版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师生介绍桂花)。

2、介绍作者——琦君。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二、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仔细、认真、大声地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渡:哪一句话写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满陇桂读《品桂》。

可母亲却说: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为什么呢?再读课文。

三、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每个句子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品读:“浸”。

为什么用“浸”?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地远;。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很久……。

2、品读:“全年”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年。

师引读:每一天,……。

每个月,……。

每个季节,……。

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时间久远)。

3、品读“整个村子”

什么浸在桂花香气里?

生:村长、村里人、作者的母亲、……。

师:除了人呢?

生:鸟儿、动物、花草、每一样物品……。

读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四、透过花香,体悟思乡。

1、抽读5自然段。(对我来说,什么才是大事?)。

2、你有什么感受。

3、自读,哪一个句子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4、“摇呀摇”我们再来体会这三个字。

(生读;师评:不着急,你可以读得更好!)。

(生读:师评:一脸的灿烂,真的乐了。)。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满院子,她一个人是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帮她摇。

“摇呀摇”你们摇出了什么?

(童年的乐趣;桂花的香气;童真;乐趣……)。

6、在我们家乡难道香的仅仅是桂花吗?

(“桂花”“小花小草”“有桂花飘在身上的人香了。”)。

引读第8自然段。

结束语:孩子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人儿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五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五年三班有学生48名,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上进心强,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对自己的要求也不严格,总是放任自流,不按时完成作业,做家庭作业时投机取巧,书写混乱。还有个别同学学习兴趣不浓,只想贪玩,因此造成学习成绩较差。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说、会说,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说清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4、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上下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大意。

5、能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事物、图画,写出的文章通顺,并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三、教学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写字训练,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从练习中揣摩、领会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把字写端正、匀称、整洁。

2、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本册的课文,要十分重视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

3、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加强写作指导、训练激发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为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努力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着重从学生生活的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

5、学困生转化。对班里的学困生苗冉、姚佳明等人耐心辅导,面批他们的作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有进步就表扬、鼓励,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多与学困生的家长联系,共同抓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进步。

语文教案五年级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叙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一位久居他乡的老爷爷,他最喜欢的圣诞礼物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交流,研讨、理解:

1.教师:同学们,请用学过的方法快速阅读本文,读准字音,并思考几个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或不明白的问题,等会儿在班上提出来。(5分钟)。

2.课堂上学生提问,全班讨论回答。(教师可适当对学生提问的方向加以引导)。

3.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可能出现的被提问的字词有:执拗仓皇络绎不绝瘫痪蹂躏。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引导学生练习给课文分段,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1-2):写信给叔公寄圣诞礼物成了家明一家头痛的事。

(3-7):回忆了叔公眷恋祖国的两件事。一件是教家明说北京话,一件是站在落马洲山头向北眺望祖国。

(8-15):写全家人反复讨论不能决定给叔公寄什么礼物,最后决定要写信问问叔公。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1.男女生分段朗读课文。

2.小组内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呢?从奇怪的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1.指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2.指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拓展学习。

课后搜集有关圣诞节的习俗,与同学们交流。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一)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二)等于1的假分数。

教学用具。

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分数:

2.说出表示图形里阴影部分的分数,再说出它的分数单位,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用分数表示直线上的点。

教师:把直线上0到1这段看作单位“1”,1到2,2到3之间也都是单位“1”。

教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2份,3份,4份的数各是多少?

教师:要表示这样的5份是几分之几?7份是几分之几?

教师依次在数轴上点出几个点,请学生用分数表示。学生口述教师。

教师:(指板书)根据分数的意义,我们写出了很多的分数,下面来研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板书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1)教师:请观察黑板上的分数,比较每个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大小。试按一定的原则把这些分数分组。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根据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教师:我们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板书:第一组后补出“真分数”,在第二、三组后补出“假分数”。

教师:请说出3个真分数,3个假分数。

线段数。说一说这两个分数的意义?这样的分数等于多少?(等于1。)。

学生讨论,汇报后老师板书在真分数后补出: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后补出: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由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真分数,假分数实际上是以1为界,把分数分为了两类。所以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而课题却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练习:(投影片)。

1.下面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2.把上一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看一看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请两位同学写在投影板上,其余同学写在本上。)。

3.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些分数,问: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教师:这些假分数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教师:这些假分数实际上就是整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化成整数?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分子除以分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要求说出算理。

教师:说一说怎样把假分数化为整数?

本上。)。

(三)巩固反馈。

1.说出四个分母是7的真分数。

2.说出3个分数值是1的假分数。

3.说出两个分母是9,分数值比1大又比2小的假分数。

4.把下面这些分数化为整数。(口答)。

5.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

(2)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

数?

(四)课堂总结与作业。

1.真分数,假分数,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2.作业:课本100页练习二十一,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要通过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分数的概念。所以教学中紧紧扣住直观图形和直线上的点表示的分数,使学生从直观上清晰地认识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这样学生概括真、假分数的概念和特征即为水到渠成。在学生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后,再通过设问,让学生讨论出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及算理。

新课教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分三层。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认识分子和分母大小关系的三种情况,了解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引导学生比较分数值与1的大小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利用数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关系,掌握它们的分界点是1。

第二部分学习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分为两层。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这些假分数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理解和掌握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语文早

工作遇到挫折,你退缩了,说难;生活遇到困难,你抱怨了,说苦;总是怨天尤人,整日的唉声叹气,羡慕别人的成就,悲观了自己的路。其实工作不如意,可以慢慢来,因为经验需要积累;生活不开心,别着急,生活本就是大杂烩.别人今天成功,是他的过去所成就的,你今天虽不如意,但是你年轻,你还有未来。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东野圭吾。

有些事,我们明知道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生活中有很多不公平,别抱怨,因为没有用。你这辈子不用对任何人证明什么,除了对你自己。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记坚持;再累,也要爱惜自己。

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他给你的能量,是让你每天都能高兴得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得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对未来满怀期待,那你就没有爱错人。最合适的感情,永远都不是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而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阳光。

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还盼望回头再淋它一次。

下决心减肥坚持不到一礼拜就放弃了,保证不迟到第二天依旧睡过头,许诺对自己好点可抽烟熬夜乱吃东西啥也没改,说好的忘了你不联系,可难过起来电话还是拨了出去。人最没用,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还总抱怨全世界都在欺骗你。

愿有人待你如初,疼你入骨,从此深情不被辜负。敬你一杯酒,愿你有诗,有梦,有坦荡荡的远方,我干杯,你随意。

喜欢上你,并不是你长的好不好看的原因,而是你在特殊的时间里给了我别人给不了的感觉——致我深爱的人。

“你明明知道你需要放手却放不下,因为你还是在等待不可能的发生,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很多时候,你不说,我也不说。就这样,说着说着就变了,想着想着就算了。

一个女人最好的嫁妆就是一颗体贴温暖的心,一个男人最好的聘礼就是一生的迁就与疼爱。

深呼吸,不过是糟糕的一天而已,又不是糟糕一辈子。

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今天陌生的,是昨天熟悉的;现在记住的,是以后淡忘的。不是人生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人生。

要让别人羡慕一下,太容易了,装一下就可以了,但要让自己都羡慕自己,则需要舍去很多东西,拒绝很多东西,懂得很多东西。

用所有赤诚的少年心来爱一个人,最后变成冷冰冰的大人。如果这是长大的必经之路,我谢谢路人是你。

你不快乐,谁会同情你的.悲伤;你不努力,谁会陪你原地停留;你不珍惜,谁会和你挥霍青春;你不执着,谁会与你共同进退;无论如何选择,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没有对错更无须后悔,若当初有胆量去选择,就应该有勇气承担后果。所谓成长便是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和这个残酷的世界。

不管你怎么样都好。尝试各式各样的事情,就是人生。——伊坂幸太郎。

人生总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

有多少爱意就有多少恨意,到最后终于是相忘江湖,其实忘亦是不能忘的,别人偶然提到那个人的名字,心里还是惊涛骇浪,就如同当年的心动与汹涌一模一样。只不过到底年纪大了,历练久了,才能够若无其事,在事隔这么多年之后,装作淡淡地玩笑,是啊,当年我很喜欢你。

人活在世界上有两大义务,一是好好做人,二是不能惯别人的臭毛病。——王小波。

我们会觉得焦虑,无非是因为现在的我们,跟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打败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不要问,不要等,不要犹豫,不要回头,既然你认准了这条路,就不要去打听要走多久。这是打败焦虑的最好方法。

有些人,深深记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开,未必不是历练。坎坷路途,给身边一份温暖,风雨人生,给自己一个微笑。生活,就是体谅和理解,把快乐装在心中,静静融化,慢慢扩散!

生活太匆忙,不妨慢下来,看几页书,发一会呆,早睡一会早起一点,你会发现另一种美好。

缺乏物质的生活会将相爱的两个人打的丑态百出,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要拼命的努力,丰腴的物质是维持爱情美感的最好方式。

其实真没必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和讨厌你的人解释就是浪费时间,你越反击,他就越喋喋不休。甚至都没看看自己什么样,这样的人纯属就是缺少存在感来秀下限的。与你毫无关系的人永远都是毫无关系,不必理会,也不用较真儿。

爱一个人,就是在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音。

人教版五年级作文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是相同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3.轴对称的性质: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以下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对称轴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4.轴对称图形的作用:

(1)可以通过对称轴的一边从而画出另一边;。

(2)可以通过画对称轴得出的两个图形全等。

5.因数:整数b能整除整数a,a叫作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在自然数的范围内例:在算式6÷2=3中,2、3就是6的因数。

6.自然数的因数(举例):

6的因数有:1和6,2和3.

10的因数有:1和10,2和5.

15的因数有:1和15,3和5.

25的因数有:1和25,5.

7.因数的分类: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我们将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8.倍数:对于整数m,能被n整除(n/m),那么m就是n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也就是说一个数的倍数的集合为无限集。注意:不能把一个数单独叫做倍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

9.完全数:完全数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约数)的和(即因子函数),恰好等于它本身。

10.偶数: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11.奇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12.奇数偶数的性质:

关于奇数和偶数,有下面的性质:

(1)奇数不会同时是偶数;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2)奇数跟奇数和是偶数;偶数跟奇数的和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

(3)两个奇(偶)数的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是奇数;。

(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数均为合数;。

(5)相邻偶数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

(6)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故乡元宵节的独特风韵,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基础知识。

1.生字:

掷扔,投,抛:投掷、弃掷、掷远。

输败,负:输赢、输理、输了两个球。

捏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做成一定形状:捏饺子、捏面人儿。

屎大便,粪。

盏量词,指灯:一盏灯。

蜡石蜡、蜂蜡、蜡版、蜡笔、蜡疗、蜡染、蜡人、蜡烛。

筒较粗的中空而高的器物:烟筒、邮筒、笔筒。

营筹划,管理,建设:营业、营造、经营、国营、私营。

2.会写的词语:

输出、曲调、捏造、吉利、投掷、灯盏、营业、高跷、竹筒。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乡土气息非常浓的文章。以故乡元宵这一天的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讲述了自己儿时过元宵节时的情景。简略介绍了元宵节白天街上的场景,重点描写了夜晚过灯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文章条理清晰,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2.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介绍与描写,感受作者故乡元宵节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故乡元宵节的特点,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4.教学突破点:

以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为切入点,结合课文对故乡元宵节的描写,进一步理解感受故乡元宵节的特点,从而体会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怀。

四、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1.导入揭题。

(1)对“元宵节”做以简短介绍。请同学们谈谈你对“元宵节”了解多少,有何印象?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故乡的元宵》。

(3)质疑:故乡的元宵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2.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乡的元宵有什么特点。

3.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订正字音。

(2)小组内自学生字新词。

4.又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感受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为课文分段。

3.课文所介绍的故乡的元宵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了什么?在文中找一找,并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4.作者故乡的元宵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6.课外拓展,查找相关资料,介绍不同地方的元宵节的不同风俗习惯。

7.作业:练笔《我的元宵》。

五、板书设计。

故乡的元宵。

白天送麒麟、掷骰子、吹糖人、捏面人、拉“天嗡子”、看烧香……。

不热闹静静的晚上(灯)一屋子灯、走马灯、

孩子自己的灯、看围屏、放花、

天上红灯笼……。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作者简介——汪曾祺。

汪曾祺(1903月05日——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人教五年级语文趣味设计方案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写字本、彩笔及填空图。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诗人形象)。

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请大家拼拼音节,看谁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节)指名一人拼。

夸的意思,咏鹅就是--。

(2)接下来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3)要读得好听,首先要读准词语的音。(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些字读翘舌音)。

(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些词念什么?自由读--小老师教大家--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同桌互读--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

(6)记忆认词。(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些词,看谁记得最多?)。

(7)请同桌互相念念这一首诗,注意把音读准。

(8)小朋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来。注意诗的停顿很重要,听老师来有味道的读诗,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为什么鹅、鹅、鹅要说三个?出示停顿的地方(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小朋友们读得真有味道,老师带着大家去看鹅吧!

1、小朋友学会了有味道地读古诗,现在请你有味道地背一背这首诗。(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2、谁愿意回家背给妈妈听。师扮演妈妈的角色,进行师生对话式背诵(随机理解前两句诗意)。

(1)看图片理解曲项的意思。(曲项向天歌就是鹅弯曲着脖子朝天歌唱。)。

(2)向天歌它可能会唱些什么呢?

3、孩子,你学得真不错。请你找出后两行诗中描写颜色的词(白毛、绿水、红掌),这些颜色是写什么的?我手上有只大白鹅,请你给这两只大白鹅正确地涂上颜色。

(1)给大白鹅涂色(红掌、白毛、绿水)。

(2)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练习,理解后两行诗意。)。

这首古诗中还有三个生字要请我们小朋友自己学习。请大家拼拼音节,看看笔顺,想想意思。

(1)出示田字格中三个生字:向、白、毛。你学会哪个字?指名拼读音节。

(2)指导书写向、毛。

(3)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字。写完的同学给字找个朋友。

像这样优美的古诗,唐代还有许多,李老师介绍一本好书给大家--唐诗三百首,请课后去读读这本书。

语文五年级个人教学总结

经过x年的学习强化与教育指导,四年级的绝大部分同学各项行为习惯已形成,大部分同学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形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取其精华、弃其不足,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将来,为了本学期语文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了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个大的进步。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如下。

(一)实施新的教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讲究方法,提高质量。识字和写字同样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我坚持多认少写的原则。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识字经验和熟识的语言因素,教给儿童识字方法,鼓励儿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识字,做到四个有机结合:一是尽量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把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起来,力求识用结合;二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势,给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画面,并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生活经验,多观察,多想象,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时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在识字过程中一定重视写字的指导,不仅要求儿童把字写对,还要做到姿势正确,把字写好,把识字和写字有机结合起;五是在识字过程中加强对已认识的字的复习、巩固工作,防止回生,把新授与复习结合起来。

第二,在口语交际中,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使儿童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第三、在教学策略上,整体关顾,灵活处理。人教社新教材以专题形式编排,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的。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具有整体教学思路,做到前后贯通,整体优化。在每组教学中,什么时候安排什么内容、布置儿童进行那些学习准备、运用什么方法施教,必须心中有数。避免"单打独斗,各自为政,临阵磨枪"的现象出现。

第四、在教学思想上,要转变方式,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儿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而新教材又十分重视儿童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了让儿童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在游戏中学习的意图,使儿童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如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了"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儿童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用"我会认"的图标来标示。为了鼓励儿童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展示,又设有"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学习的成果。因此,我充分利用好教材本身创设的这一教学有效资源,放手让儿童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交际。让儿童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自得自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从小激发儿童学习的成就感。

(二)、注意德育渗透,体现语文的情感性。

"新课标"指出:"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应该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我在教学中积极贯彻了这一思想。我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蕴藏的德育因素,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披文入情,以情悟文,情文结合"。

(三)培养语文素养,体现语文的学科性。

(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在上册教材中内容较多中有时为了赶进度,识字教学不够扎实,形成恶性循环。给以后的语文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部分学生家长配合不够。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

1、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我校的资源网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2、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熟练程度,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使语文课上得更活泼更生动更形象。

人教版五年级作文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实验步骤:5分。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1分。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1分。

4)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2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小学五年级语文海豚救人教案

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三、自学课文。

1.想想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2.想想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3.讨论后指名回答。

四、学习、交流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

2.小组互相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六、知识扩展。

你还对海豚有哪些了解呢?在班上和同学交流。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先举例介绍海豚救人的现象,然后说明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继续学习说明事理的表达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应该对它们充满爱心,与动物和谐相处。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通过自由读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然后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讨论交流海豚是怎样救人的,为什么能够救人。在回忆《鲸》的表达方法后,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海豚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大家,增加同学们对海豚的认识和了解。

[海豚救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随着隆冬的临近,我们又即将迎来快乐的寒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现就将本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对课文的教学注重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注重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体验。用儿童语言进行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我在教学课文时,尤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和时代风貌,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命运,重视科技环保。在教学中还注重民族优秀品行的渗透教育。

通过对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与深刻的人生哲理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2、我在在课后练习上,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与好词佳句;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思维以及表达的能力,课后还以“自主积累”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积累。

3、在对“积累与运用”进行教学时,注重对所学知识的梳理整和,拓展迁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安排了写日记。让学生养成收集习作材料,积累好词佳句的良好习惯。

5、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向学生传授自学方法和技能,即“授之以渔”,让学生初步具有基本的自学能力。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面的掌握程度还不够。

2、在教学中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还有待加强。

3、在教法的钻研上还不够深入。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探讨。

人教版五年级作文

1)在地面或桌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1分。

2)往瓶中倒入50毫升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1分。

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1分。

4)将50毫升醋放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1分。

5)慢慢的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1分。

实验现象:杯中混合物发生反应后上升,有的会冲出杯口,向外流出。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